悟。。。。。。。
依〈传灯录〉记载: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马祖),在衡岳山常习坐禪。师(南岳怀让)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禪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磨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禪,为学坐佛?若学坐禪,禪非坐臥。若学坐佛,佛非定相。於无住法,不应取捨。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
当用心研读这则公案,或许便可看到自己的盲点,或是有新的体悟。我们分四部来探討:
1、马祖道一禪师,想要以坐禪的方式,来参透生命的实相,以致悟道而解脱自在。但事实上,他已落入一个陷阱,把生命僵化了;因为,生命不是一点、不是片面,是不可分割而是全面的。坐禪时是生命,不坐时是什么?难道吃饭、睡觉不是生命吗?
诸位,您有执相修行吗?將念佛、读经、持咒、拜佛、坐禪等,当成是生命的全部,您可以二十四小时都这样修?可以每天吗?当不做这些修行的形式时,您在做什么?纵使可以,这样的修法对人类有何贡献?这样的生命状態,不就如同一滩死水吗?请君三思!
並非不可念佛、读经、持咒、拜佛、坐禪等,而是他们只是您生命的一部分,其他的时间、事情、人物尽是您整个生命呀!
2、怀让禪师的智慧,让马祖道一明瞭,正因方能正果。磨砖岂能成镜,砖是因,镜是果,二者是不成立的;好比煮沙成粥一样,是不可能的。故开示他,要使牛车动,应打牛而非打车;我们想悟道也样,六祖说:「道由心悟,岂在坐耶?」由此可知,修行应片刻不可离开自心,自心即是生命的整体。
3、整日用功坐禪为什么不对?因为禪是心,行住坐臥,动静语默,不论何时何地,心跟我们如影隨形,从未失去过;且说是心在作佛,佛是觉的意思,心已觉悟的人岂会被定型,生命的状態也非固定,因法无定法。
4、那该如何修行呢?应於日常生活,隨缘面对一切境界,心都不执著,如金刚经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经怀让禪师的点化,马祖道一犹如醍醐灌顶,而彻底醒悟。
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懂了!但实际的生活上,遇境仍然被转,心中还是分別执著;甚至误以为,从今以后不用修这些法门。公案是要让人悟,愚人不懂反成迷,本来甘露是良药,用错则成毒药,这就是不明白修行真正的內涵,而貽误了自己。
修行是指:对生命的认知,生活的態度,以及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真瞭解,即是真修行,故应於每个当下,做每件事,都要用心认真的生活;並恭敬於人、关怀於人,將自己的生命彻底的展现,以圆满人生的一切。
{:s_616:} 随喜功德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金刚上师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顶! 好帖子,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