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242|回复: 4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4)

[复制链接]
人/佛/魔 发表于 2011-6-20 03: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派要以戒定慧为基础
宗派要以戒定慧为基础
  十地法是菩萨法,初地到十地,超九地就成佛地。修菩萨法的人,基础在哪里?菩提心是发心,你修得起来修不起来还要有基础,基础就在戒定慧里。菩萨戒又叫三聚净戒,包括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如果认为菩萨戒可以不持律仪戒那就错了。定呢?是每个佛弟子都应该修的定。由于如今佛弟子大都素质很低,佛法不懂的就经常搞错。我一教禅定有人就反对,说我们是学念佛净土宗,怎么教起禅宗来了?其实禅定不是禅宗。我认为,各个宗派,各个法门各有殊胜之处,何必东抓西抓?可是任何一个宗派,凡是释迦佛的弟子,都要以戒定慧为基础,如果一个宗派不以戒定慧为基础,这个宗派就变了样了。
禅定不是“禅宗”
  戒定慧的定,是六波罗蜜的禅定波罗蜜。一心禅是从迦叶尊者灵山拈花笑开始,后来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就有了禅宗。在以前这个年代,禅宗曾普及全国,一般寺院都称禅寺。禅宗跟禅定都是禅,有什么区别?禅宗俗称“祖师禅”就是从达摩祖师开始的。禅定呢,俗称“如来禅”,是如来讲法49年教我们怎么修禅定的方法。区别在于禅宗是一心禅,我们学的是次第禅。一心禅不立语言文字,摄上根上器的人,次第禅是每个佛弟子必须要修的,是有步骤上进的。
菩萨法不要成了空架子
  不管你是利根、钝根,修行就是以戒定慧为基础。菩萨法的要求挺高,我们只能说学。学菩萨法的人如果不以戒定慧为基础,那仅是哄热闹,也不过培植些人天福报罢了,你怎么去引导众生出生死轮回啊?那是空架子。
离开了佛的教导,就不是佛教
不受教的人是没希望的
  持戒持得好不好,也可以从人的文明、礼貌修养的素质上,身口意上去看。出家人还要讲威仪,偶然有点不清净,立即改正。如果身造恶,语言造恶,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那这个人可能连戒都不清楚。如果真懂的话,他必然会害怕,背因果要下三恶道。之所以不怕,因为他对戒要持哪几条,功德怎么修,恶怎么止,他都不懂。假如他明白,就是不听佛的话,仍然老一套,这个人很危险,佛都救不了,叫不受教。一个不受教育的人,社会上的人也好,家庭里的孩子也好,学校里的学生也好,是没希望的。
开悟就是开发根本智
  戒是很重要的。止了恶还要使心安定下来,要止住烦恼,还要止住妄念,那必须要修定。要开发无漏智慧,也必须要修定。戒定慧的慧,不仅仅是我们听法所得到的闻慧,而是由定开发的根本智。其实人们所说的开悟就是开发根本智,当然有小悟、大悟。开发根本智也是一点一点来的,不要以为开悟了,就了生死了,这里要好好研究,了生死是根据你烦恼断尽与否。
理悟可转根,证悟才能了生死
  中国古来开悟的禅师,有几个能了生死?因为这些前辈都已经走了,我们当然无从知道。我是讲究科学,讲究实在的,我们对高僧大德,绝对要恭敬,但恭敬要建立在辨别是非的基础上,恭敬是恭敬,是非要弄弄清楚,否则佛法搞不清楚,以某一个人为标准,那不是依人不依法了吗?今天我从法上讲,开悟有两种:一种是理悟,理悟的人也会发生变化,他容易放得下,很洒脱,还会转根,钝根转成利根,不完全是利根嘛,比原来要利一点。理悟是了不脱生死的,要到证悟才能了脱生死,不管你修禅定也好,不管你禅宗参禅也好,如果是理悟的话,不要错解认为生死已了,没这么容易。
离开了佛的教导,就不是佛教
  了生死的功夫哪里来?由禅定中来。什么宗派都离不开戒定慧,离开戒定慧,就不是佛教。人天乘,还要修五戒十善。佛教是释迦佛开始的,离开了佛的教导,这算什么教?如果你说是某某人叫我这样,如果某某人教你的不是佛的教导,这就不叫佛教,叫人教。如果你说我师父叫我这样,如果师父教你的,不是佛教的法,仍然叫人教,因为你师父是人不是佛。
今天能学到释迦佛的法,还算有福气
  东方琉璃世界有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天天在讲经说法,可是我们凡夫众生听不到学不到。我们这儿能学到的就是释迦佛的法,我们是释迦佛的弟子,所以要以释迦佛的教导为标准,这是现实。否则阿弥陀佛你也没有看见,他说法的声音也没有听到,你怎么修啊?修还是要跟释迦佛修的,释迦牟尼佛历史上有这个人的,他讲的法有很多保留下来了,我们今天还算有点福气。
“诵”是自我研究,“禅”是为了亲证
  所以学戒,照规矩来说,你先受律仪戒,后受菩萨戒。学菩萨戒,不要以为可以不要律仪戒。禅定是每个佛弟子都要修。释迦佛教导,凡我弟子,非诵即禅,非禅即诵。禅定,念诵,相互调节,听法,念诵,思维,这都包含在诵里边。教理必须要学,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实践。要得到成就,必须要亲证。诵是自我研究,禅定为了亲证。
没有前四度的基础,禅定是修不上去的
  修菩萨地,也必须以戒定慧为基础,所以说文殊五字真言的大科就是戒定慧,科就是总纲,按十地法中,是初二三四地。修菩萨法,就要依戒定慧修。初、二、三、四地在十地中来说是一个基础。基础修不好,上不上去的。五地修禅定,拿六波罗蜜来说,你不修布施,不修持戒,不修忍辱,不修精进,你这个禅定没有基础是修不上去的。
要修禅定必须先多学理论
  有的同学对禅定,他还没有产生欢喜心。有的同学想学禅定,可能有点等得不耐烦。傅老师讲啊讲,老讲下去,快教禅定吧!我不能不恰当地使你称心,教学要有严肃的态度,也就是说你们现在修禅定的基础比较差,要等你们把禅定的理论听多了,思想上比较开朗了,即使到那时,差不多所有的同学对禅定都产生了希有心、求法心,还只能一点一点地学。
培养人才,既要培养才,又要培养人
  要培养佛教人才,比培养佛学专家难得多。佛学专家只是研究一种学问叫“佛学”,培养人才既要培养才,又要培养人,你想一直学下去,我非常高兴,即使你现在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我想慢慢觉悟提高了,你也会转变的。你能学五年走也好,到五年走的那一天,即使你跟我提个要求,要求我再把后面五年的法全教给你,也不可能,岂不把你胀死?为什么要花那么长时间?不光是培养才,还要培养人。我的眼睛是看人的,我这一生所做的工作,只有一件——做人的工作。
我是在利用各种方式教育人
  我曾在医院里从事心理疗法工作,充满着智慧的语言。比如我说你们年轻人要知道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记住两句话:把自己的快乐送给别人;别人有痛苦,你帮他解决一下。所以医院领导说:“咱们医院傅医生讲‘五讲四美’讲得最好。”其实我讲的是“慈悲”,我只是把佛教名词化成现代语言罢了。佛法能治烦恼病,能治心理上各种病态。如果你不接受、不欢喜,它就不起作用了。同样,心理治疗的作用也是建立在你对医生的高度信仰上,旁听是不起大作用的。全国各地来的病人经过20天的心理开导后,人都大变样了,修养品德、举止行动,谈吐风度全提高了。我从前慨叹地说:进佛门二十年的人还比不上我这些经过20天培养的年轻人。在他们回去后的来信中有这么一个小故事,领导见他回来了,高兴地带他到同志们面前去,说:“你们看,他病确实好了,而且变得多有礼貌,多有修养。”真使我难忘啊!所以到今天,我都是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方式达到一个目的——教育人。
佛法是救人,可不能成为名利的资本
  所以我在佛门里讲法,总是离不开戒定慧。好比你教人磨刀,磨得锋利,厨房里用来切菜,快得很,如果不把这个人培养好,他可以用这把刀,砍人的头。佛法是救人的,如果你不把掌握佛法的人培养好,释迦佛说过的,甘露有时也会杀人的,因为这个人利用佛法尽干坏事,你助长了他为名为利的一个资本。
人与法不相应,白费劲
  多少年来,我常听到背后有人说:“傅老师就是不肯把东西拿出来。”我不拿出来,死了带到棺材里去啊?我看你是什么人就给什么法。想取宝,就要看你有没有耐心。修行,法要跟人相应,不相应白费劲。
修菩萨法,要明白“自性无所缘”
  十地法以后要详细讲,今天稍微提几句。初地是欢喜地,主要修六度中的布施度,要明白自性无所缘,度众生弘扬佛法,包括你自己的认识,都要懂得一切法自性空,就像《金刚经》里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否则就不说成佛吧,见佛也难。《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当然,你执相就见不到如来。
可别把众生引到执着的路上去
  有人在梦里见佛,好事情啊,这叫感应。可你并没有真正见到如来。你嘴里可以说:“我做梦看见佛了。”如果你心里念念不忘,“我看见佛了,我看见佛了。”你见到的这个相认为确实有这个佛,这就执着了。要有“见相非相”这种悟道的觉悟,这就是如来。
  所以修菩萨地,地地都要修“自性无所缘”,一切都是如影如幻,心不要有所缘而有所执。菩萨度众生是引路人,可别把众生引到执着的路上去。
平等、纯洁、清凉、智慧
舍浅求高,难以悟到
  对于初进佛门的人是可以讲什么都有,让他去抓,但是要帮助他往里边走啊。如果你不提高,不往里边走,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有菩萨相,有佛相,有男相,有女相,也包括出家相,居士相。有人说我讲得太浅了,是我讲得浅,还是你懂得浅?其实高深的含义全在浅的讲话里。如果你舍掉了浅的去求高深的法,你又悟不到,法师修行讲高深的法,这是他的东西,不是你能悟的,你把它抓来作为你的,那就错了。
各种缘起不离般若
  六波罗蜜中最圆满是般若波罗蜜,度众生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缘起方式,但是不能离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在性空的基础上,然后以善巧方便、各种方式去度众生。所以缘起不离性空,性空才能缘起。我今天给你们讲这个话是从度众生到彼岸这个角度讲的,并不是单以引进佛门,修修人天福报而讲的。
心要像月光那样清凉
  初地的修法,在这本念诵法里有,今天先提几句。怎么修好初地的菩提心,有四种比喻,如“地、金、月、火”,你要把自己的心修得像月光那样清凉。也有修行人喜欢热闹,找几个人来聊聊天,海阔天空扯一扯,扯到后来起烦恼了。喜欢热闹,起烦恼火,这是清凉吗?当然不是。怎么样让自己心清凉?好好修大悲心。
心要像大地那样平等
  还要像大地那样平等,不管是谁,平等对待。要知道,初地修好了,怨亲平等就修得很好了。所以我常这样说,同学同学,大家要相亲相爱,俗话说:“亲,亲不过道亲。”要好跟每个人都好,不要跟某两个人特别好,跟其他同学冷冷的,还对某几个人特别恨,那就不在修行了。像这种情况会出现小团体,会出现帮派,闹起意见来,帮对帮,这样很不平等,要修平等心。当然我们凡夫不可能一下子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我们要修啊,要努力地去做啊。多年前在太原白云寺,我讲了一次法,大家听了很高兴,当家就跟我说:“老师啊,你跟居士多讲讲吧。我们出家人有时候不大好讲,现在来一个人,首先问,‘你师父是谁?’‘哦,他住那边。’那么这个人就拿月饼送他师父,别人不送的。这样不好的。有的出家人嘛房里月饼多得堆起来,有的出家人一只也没有。”你真能够发心好好修修平等,非但你这个人修养、素质、品德提高,你烦恼也少了。修到了平等平等,完全平等,你就成佛了,你不是这么去修,你想成佛是空想。
心要像黄金那样纯洁
  要像黄金那样纯洁,如果我们心是纯洁的,装的完全是佛法知见,这叫“真金不怕火炼”,邪知邪见,旁门邪教,封建迷信就烧不坏你。如果你没有这样一个纯粹的佛法的心,你不久就会变,现在最厉害的是两种影响,很快就使你变坏。
五欲之风正吹进佛门
  一种影响,是五欲享受。开放政策以来,国家允许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可是这些富人呢,富了就享受,五欲在有钱人那里泛滥,稍微有点钱就学样享受,想赚大钱的人就搞歪道,出现了很多假货,不管道德不道德,赚到了钱,拼命享受。那这种风已经吹进佛门了。
修行要今世努力
  如今这么多年来的佛教,跟我年轻时候已大不一样。所以我常劝导听法的人,要修行了脱生死,现在赶快努力,等你下一世再来,再过50年,乃至100年,佛教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现在已经跟我40年前进佛门时两样了,修行人名利心很重,讲究生活条件优越,贪财色名食睡五欲。
不装满正见,怎么抗拒邪见
  还有一个很可怕的,释迦佛说到了末法时期,邪师邪说多如牛毛,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影响。所以,如果你满胸怀不装满佛的正知正见,你用什么去抗拒?
邪说总是以好话吸引人
  我们现在还是众生,前辈子我们也是众生,可以说我们是老众生了。心地里就有贪爱五欲的烦恼种子。凡是五欲、凡是邪见邪说都是口里说好话来吸引人,你有贪图享受的种子,他给你说一句话:生活太苦了。你想想这句话对啊,那么什么叫太苦,什么叫享受,你又弄不清楚。实际上嘛,你现在的生活已经进入享受了。你不懂佛法又区别不出来。
有懒惰习气,菩提心抛光了
  还有只要跟你说:“你何必这么样刻苦修行啊,要善巧方便。”什么善巧方便?“又简单又稳当岂不更好?”因为你心里有个懒惰的种子,求之不得。把释迦佛说的断烦恼要经过长时期的磨炼,修菩萨行要深入到众生里去,磨炼自己的习气,累积菩提心的功德,全抛光了。
摆老资格,容易着魔
  讲个真实的故事,我年轻时,有个熟人,听他的学生说他已经开悟了,记得有次我去看他,他说他很忙,出版社要他参加编辑出版一本大字典,我说:“他们对你很重视啊。”他笑笑,“哎,小名气,小名气。”(众笑)小嘛也是名气啊。又跟我说弄堂出门有一家小食店,吃小黄鱼只要二毛钱。有一天他忽然来看我,说是来还我钱的,因为钱借了很久了,我几乎想不起来,又跟我说:“大家都知道你是最用功的人,所以很多人都对你寄托了希望。听说你二点钟起来,天天如此,你何必这样?”我一听话不对了,“我告诉你,可以一念成佛。”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好,他看我好像脸上没有笑容,又说,“这是佛说的,可以一念成佛,你尽管睡到八点钟,何必这么辛苦呢?”我只能说,“我看我是做不到的,根机关系,我仍然这样下苦功吧。”等他一走,我心里在思维,他在我面前起了几个念头了,怎么还没有成佛?已经狂了。修行人一自得其乐摆老资格(他是个老居士),起傲慢,最容易着魔。好了,再说下去,我变了专门讲故事了,所以对于这种邪知邪见要抗拒啊。
记得多,思得多,能产生力量
  我为什么能抗拒得了?因为我的笔记很多,光整理笔记,花了很多时间,是能海上师几次讲经说法的记录,汇合起来,所以记得多,思考得多,一直在头脑里转,熟能生巧啊,自然就能对不妥当的说法产生抗拒的力量了。
“金”表纯粹
  “ 金”表示纯粹。千万不要夹杂道教、耶稣教、儒教,佛教就是佛教。我总是从佛教立场去讲,上次有个出家人跟我谈,道教也是很好啊,儒教也是很好,《了凡四训》也是很好。我说:“佛门里面既然能讲道教,能讲儒教,那么耶稣教能不能讲?基督教能不能讲?气功能不能讲?他们也好啊,也是劝人做好事啊,你承认不承认佛是圆满的?既然圆满了,还需要补充吗?”他还要跟我讲,我就说了一句:“你不要跟我讲道教,我是佛教。”把他堵住了。你们要有这样的气魄,才叫真金不怕火烧,要保持佛教的纯粹,不要把佛门搞得乱七八糟,佛门里什么宗教都有,还像佛门吗?
智慧“火”烧烦恼薪
  初地菩萨的菩提心,第四种比喻“火”。火就是智慧,没有智慧的火,你烧不掉烦恼薪。
初、二、三、四地为基础
  所以初地菩提心的成份要有大悲心的清凉,要有无分别的平等心,要有黄金那样的纯粹,要用像火那样的智慧去烧掉自己的烦恼。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五地、六地、七地就上得上去了。文殊念诵法有自初地到十地的修法,这儿只是指出要以前四地来打好基础。
善恶不明白,难以修精进
  文殊五字真言之大科为戒定慧,乃十地法中之初二三四地之基础。(能海上师)
十地颂是成佛的修法
  “文殊五字真言之大科为戒定慧”,也就是说以戒定慧为总纲,“乃十地法中之初二三四地之基础”,这是指文殊五字真言的大科来讲的。但如果你能照文殊法的十地颂去修,乃至可以修到成佛。
善恶不明白,难以修精进
  初地修布施,布施了人家欢喜,你也欢喜,所以叫欢喜地。二地修持戒,因为戒使你清净,所以叫离垢地。三地修忍辱,修忍辱能发光。每个众生都有光,科学家说鱼有光,乃至物体都有光,仅仅是因为太微弱,人看不见。修行能使人发光,靠什么力量?靠忍辱。你不修忍辱,进不到三地。四地修精进波罗蜜,修善止恶两个都要精进:精进修善,精进止恶。如果善跟恶都弄不明白,你怎么去修啊?
要辨别是非,两面都要讲
  生活是复杂的,时代的潮流,人的风貌的变化,种种造作,你要在这里边去辨别,这是对的,那是错的,必须两方面都要看。只修善而不止恶,半边用功,你修的善也靠不住。一个人只看到好的地方,看不到坏的地方,你这个人总会上当。看片面就是愚蠢。警察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抓小偷,哪一个警察只表扬好人好事?看见小偷,说,“我不看,我不管。”行吗?一个老师,看见学生在吵架,心想:不看不看,免得受坏样子影响,还算老师吗?所以我作为一个教师,好的方面要讲,坏的方面也要讲。
要喜欢听批评的话
  现在邪的风气这么庞大,谁敢说话?我要说。比如讲经讲到五种邪命,“哎哟,这是坏的,不讲吧。”跳过去了,那我背罪过了,经书里讲功德,我照样讲功德;经书里讲某种事情有过失,我也照样要讲。因为讲法不照经文讲,就会有罪过。所以当我讲到某些不好的现象的时候,希望大家欢欢喜喜地听,对你有好处,对佛教有好处,对我讲经说法的人,也有一个够得上的标准,要那样去理解。 (第四讲完 2001.3.28)

点评

好,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1-6-20 09:41
苦佛陀 发表于 2011-6-20 09: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唯诚与明 发表于 2011-6-20 1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愿所有人都能听闻善法,早日解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常忆师恩 发表于 2011-11-23 09: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修心1 发表于 2012-9-21 09: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1 12:06 , Processed in 0.0775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