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505|回复: 1

心之明性 佳瓦仁波切

[复制链接]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1-2-11 17: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福报金刚 于 2011-2-11 17:36 编辑

我们必须有保持良好态度的习惯,但我们生起嗔恨等烦恼的习气,在这一方面构成很大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各种烦恼,予以迎头痛击。若能逐渐习惯於控制自己不良的态度,那麽即使是常发脾气的人,过不了几年也可能变得心平气和了。

有人会觉得,你若不任心随意游荡,而予以控制,即是丧失独立自主。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心走正路,那就表示你已经独立自主了。但是,如果你的心走邪路,那就必须予以控制。可能尽除烦恼,还是只能压制?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心的常性是净光,所以烦恼非心本性所具;烦恼是外来的、暂时的、可以除去的。从究极的观点来看,心性即是无自性。

假若嗔恨等烦恼为心本性所具,那麽心自始就该怀恨,因为其性如此。然而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只在某种情况下,我们才会发脾气,若无这类情况,我们的脾气就 发不起来。这显示出嗔恨之性与心性不同,虽然深一层讲,二者皆为意识,都有明性与知性。

在靠什麽情况嗔恨才能生起呢?嗔恨之起由于我们画蛇添足,把本无可恶或不良加在现象上。基於此,我们乃对违反我们意愿的发起脾气来。所以说,瞠心没有确实根据。爱心则有。有确实根据的心态若与没有确实根据的心态相竞争,时间一久,有确实根据者必定获胜。

因此,你若能长期保持有确实根据的良好心态,习以为常,则没有确实根据的不良心态就会逐渐减退。体能训练,例如跳高,是以肉身为本,因此能跳的高度有其极限。但心体唯明唯知,故以心为修行之本时,即可靠逐步熟习而无限发展有益的心态。

我们自己都知道,心能记忆很多事物;一件又一件,能记住很多。我们现在之所以未能记得那麽多,乃是因为我们使用的只是意识的粗劣层面;如果我们使用意识的精细层面,我们就能记得很多。

依心而有的品性,也能无限增长。多用对治烦恼的心态,不良心态就会相对减少,终至完全消灭。所以说,我们既有其性唯明唯知之心,我们就皆具成佛所需要的本质。

佛教的一项基本论点是,心之本体唯明唯知,由此可见此心终将无所不知。从哲学的观点来看,此一论点支持良好心态可无限发展的主张。

就日常修行来说,认清心的常性而专注之,极为有益。心性之所以难认,可说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概念为障。因此,我们首先要不想过去,不念未来;让心自然运作,不为概念所蔽。任心自在而观之。起初这很难做到,因你尚未熟悉此法,但迟早心会像清水一般出现。这时你应跟住此无造作之心,不要起念。

修行此法,最好是在清晨,那时你心已醒,并且清明,而你的感官尚未充分运作。前晚食不过量,睡不过久,也有助益;这样次晨你的心会更轻松、更敏锐。如是渐修,心会越来越稳定;注意与记忆会越来越明确。

看看这种修法是否可是使你的心整天都更灵敏。就暂时的利益而言,你的思想会平静。随著记忆力的增强,由于注意力的增强,你能逐渐发展出天眼通。就长期的利益而言,由于你的心更加灵敏锐利,你可随意用之於任何方面。

你若能每天修一修禅,把散乱之心收回,集於内在一点,那是非常有意的。在善恶等相对概念中打滚的思想可以得到休息。在无相对概念的境界中定一定神,休息一下,可有短期度假的作用。





传凡 发表于 2014-10-16 10: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0 19:21 , Processed in 0.0319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