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223|回复: 4

【推荐】学习弥勒菩萨的大肚圆融

[复制链接]
法界度母 发表于 2010-2-24 15: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弥勒菩萨的笑,使人想起“圆融”二字。“圆”代表中庸,指人际关系,“融”代表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中庸强调对待事物关系要把握一个度,以避免对立和冲突;天人合一旨在承认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反对将它们分裂开来。“圆融”,据《辞源》解释:“圆融,佛教语。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因此可以说,弥勒菩萨的笑代表了佛教的一种圆融思想,是佛陀说法的基本精神,与中国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具有许多契合之处,有其深刻蕴含。

  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调和,使各方冲突能相容共存并处,相互调剂。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佛教的四摄,持守这四摄,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与国之间,可以化解矛盾或冲突,能够互相协调,互谅互让。站在人类共同利益和愿望的立场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完全能做到彼此友好相处,圆融无碍。

  弥勒菩萨的圆融在于,不论对什么种族的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不论他是君或盗,都能以一张笑脸相迎,他不去品评你我对错,认为来到佛前的都是有缘人,既有缘又怎能不相亲相近,怎能不满腔欢喜?他也晓喻众生,世间虽然尽多是难耐之事,但也须有自作的因才会有自受的果,此正所谓“命由己作,福由心生”。

  佛教十分注重修行,所谓“修行”不是专指宗教的行为,也不只是外表的形式,而是内心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升华。例如:人与人往来,互相尊重;心存恭敬、包容;做人有人格、品德、威仪;肯与人结缘;心思端正,正知正见……这些都是修行。人际相处,以雅量包容异己;用净秽不二的悲心,包容伤残的尊严;用怨亲平等的智慧,包容冤仇的伤害;用凡圣一如的认知,包容无心的错误。以包容的心胸广利众生,这也是修行。

  人生不能缺失包容。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都需要别人对自己的体谅与包容。而生活中,人们往往只对自己的错误、缺点给予谅解、包容,而对别人的缺点总是吹毛求疵。人和人之间缺少相互谅解和宽容、彼此的和睦与关爱。矛盾和争斗也因之而起,生死轮回也因之延续不绝。佛家的“慈悲”,儒家的“恕”,道家的“自然”,基督的“博爱”。其实都是对人生的包容和关爱。

  包容、关爱是性情的空间。用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生活、工作和世界,就会活得很快乐开心;人生最重要的美德是包容和爱心。人生要学会努力做一片湖。量大,福就大;心大,智就广。

  确实,当西域佛教传入东土之后,包容通融,从语言到思想,从史典到公案,既有博大精深,也有通俗教化。可以说,佛教是世界上最包容的宗教,从王宫贵胄到贩夫走卒,从异教外道到淫女贱民,只要肯发心向道,佛陀都包容接引。隋唐时代,八宗昌盛,竞相发展,使中国佛教缤纷灿烂,事理辉映,后来流传到东亚各国,丰富了当地文化内涵,直至今日仍历久弥新。可见,包容异己不但不会导致派系分歧,还能繁衍生机,形成枝繁叶茂、百花齐放的盛会。也正因为中华文明和佛家文化的包容之功,才使得佛教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所以说,包容是因也是果。

  关于弥勒菩萨的楹联中,我喜欢这则: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守分安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笑口;
  我肚皮这般样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个包罗万物,自然百事放宽心。

  到佛前祈愿的人,总是有所祈求的。穷人希望摆脱穷困,富人希望富贵永久,而欠债的人希望早日还清债务,感情受挫的人希望早日忘却伤痛。然而在把这些希望寄托给佛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眼下的种种困扰和不如意,令你焦灼,吃不好也睡不好的,这些烦恼的根源来自哪里?你的欲望是不是一个接一个从没满足过?明明是力不能及的目标,你为何还要纠缠?笑口难开的原因是源于你没有一颗守分安贫的心,源于你不懂在有限的条件中去寻找心中的那团和气。

  如果说大肚体现的是一种心胸若大的表现,那么圆融就是一种文明践行后得到的结果,它们可以相互依托,相互影响。

  做为一个红尘中人,我们不妨学一学弥勒菩萨这种大肚圆融精神,学一学他的大肚能容,包罗万物;学一学他的开口便笑,和气一团。要知道,当你的肚量放大的时候,你就不会再那么计较了;当你笑对人生的时候,你对生活的报怨自然就会少了。

  在生活中做一湖水吧,以大肚来圆融一切恶缘逆境。
光明度母 发表于 2010-2-24 16: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法界金刚 发表于 2010-2-26 08: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bfdz1 发表于 2013-1-1 11: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发帖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修心1 发表于 2014-10-9 10: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21:10 , Processed in 0.04575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