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6100|回复: 14

关于“忍”

[复制链接]
gydz 发表于 2009-8-27 17: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宣化上人说“忍辱”

要知道,你们这个师父很辣,不是甜的。有时辣到我的弟子眼泪鼻涕一股脑儿跑出来了。

告诉你,我怎样学得这么辣?我十六岁便开始为人讲金刚经。经上讲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去四肢,而心不生嗔恨。从那时候我便发愿效法,一心去修这个忍辱法门。我知道自己生来性情那么辣,这么刚强,最宜修忍辱法门。

一旦下了决心,考验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本来不骂我的人也骂我,本来不打我的人都打我。本来对我最好的朋友,结果专门来攻击我。于是乃自忖:‘我为别人讲金刚经,说忍辱仙人被割断身体而不生嗔恨。现在这些人仅是骂骂我、攻击我,尚不致割断我的四肢—我若不能忍辱,还讲个什么金刚经?’

于是,乃下定决心要忍辱。无论谁对我不客气,甚至要害我,也都忍受了。结果终于能够不为境界所动。其实,这些人并不是要来害我,而是反面来教化我,看看我是否能接受这种考验。谁骂我,我便向他叩头。谁打我嘛!我就睡著了给他看看!在家的时候便时常受这种打击。出家之后,善知识更是往来不绝。左右前后的出家人,没有一个瞧得起我,都视我为眼中钉,都给我气受。有个出家人看我上一炷香,便破口大骂:‘你出什么家?连一炷香也不会上—真笨!还说出家!’这时我心里想:‘喂,考验又来了。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去肢体也不生嗔恨,现在我尚不如此。好吧,向他叩个头!’乃向这个人叩头,谢谢他帮助我。

那时候,无论出家在家的善知识,都不断的来帮助我,但我对他们不曾生出丝毫嗔恨心。每次,都是回光返照:‘一定是我在往昔没有帮助他们,现在他们反来帮助我,应该感谢他们才对。’诸位现在明白了吗?你们的师父就是这样的一个师父,是专门修忍辱行、专门受人家气的师父。专门忍人不能忍、让人不能让。这样的人,有什么出息呢?可是你们很不幸,遇上这样一个没有出息,这么愚痴的师父,还要跟我来学习。既然要跟我学,我就不能不把我过去的经历和盘托出。我是从修忍辱行这条路走过来的。

诸位学佛,不要听到了很多佛法而不能行,而是要躬行实践,依照佛所教去身体力行。耶稣提倡‘爱敌’,越对他不好的人,越要去爱他。佛教是提倡‘怨亲平等’,对谁也是一视同仁,不分亲疏厚簿。学佛的人若不能躬行实践,那么,学到什么时候也仅是皮毛,不能得到真正的大利益!切记!切记!

学佛的初步,一定要修忍辱!就算他人真的要把你杀了,也不应该生出嗔恨心。甚至要比忍辱仙人所修的行门,更进一步。但也不是说:‘忍辱仙人被人割断四肢而不生嗔恨,现在你可以割去我的身体,我也不生嗔恨!’,甚至粉身碎骨,我也不生嗔恨!所以,往往有人诽讲我,或者对我不客气,我也不生嗔恨心。
 楼主| gydz 发表于 2009-8-27 17: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忍圆满人生——果戒法师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天空;不能忍的人,去到哪,都是对立冲突,最后受伤的一定是自己。就如平常在报章上看到的社会新闻,总是有人因一时的冲动、控制不了脾气,而酿成杀人放火的大祸,造成生命中无法弥补的遗憾。忍,不仅要忍自己及他人的情绪,还要忍外在种种的欲境的诱惑,譬如女色、横财……因为能忍,所以,时时能清楚明白自己的角色分际,人际互动关系就能圆融,人格、行事也就不会偏斜。 何谓忍辱 何谓“忍辱”?忍辱可分为“生忍”和“法忍”。“生忍”就是无论众生以何种方法污辱毁訾、恶心加害于己,都能忍心不动;不因众生对自己的恭敬供养而心生贪著、我慢。“法忍”则是对于心中的习气烦恼,譬如贪、嗔、痴、慢、疑,以及外在的天灾人祸等境界,能够不起心动念。简言之,就是不论顺逆境,不论是内在的烦恼或外在的灾祸都要忍。 “忍”能成就世出世间的事业 《佛遗教经》中提到:“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忍,虽然不是事上、有形有相的苦行,但却是心念上的苦行。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以及想法,也有不同的情绪,所以,往往会因意见相左而产生摩擦,此时,就必须学习忍耐。如果每个人都放纵自己,以自我为中心,团体就不能和合。因此,每个人要先退一步,放下自己的主观想法,再从中沟通讨论,就能够作全盘、客观的考量,进而达成共识,使得团体的运作更有效率。能够忍,就有充分的时间、足够的弹性让自己调整脚步、想法,就不会一时冲动,做出不该做的事。因为忍,而成就宽阔的胸襟、豁达知足的个性,让自己广结善缘。

所以,就世间人而言,忍可成就健全的人格、圆满人际关系、幸福的家庭、成功的事业,乃至于因为少恼少怒,可以增进色身的健康。进一步,促进社会祥和,提高国民心灵素质。

对修行人而言,“忍”更是转凡成圣的关键。修行人要忍财、色、名、食、睡的诱惑,要忍下对色、声、香、味、触、法的贪爱,要忍种种尘境所带来的考验。因为修行,为的就是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及行为,进而达到解脱生死、出离轮回。由于以往对于六尘境界没有正确认知,不知是因缘和合所生、缘起性空,所以在当中起种种分别、执著,因而造作恶业,种下生死轮回的因,在六道中流转不已,枉受苦报。现在知道内心外境的真相,就要忍心不动,安然面对。所以忍是修行的初步,能成就定力、戒行、智慧及福德,亦是圆满修行的资粮。在《大智度论》中提到:“行生忍故,一切众生中发慈悲心,灭无量劫罪,得无量福德。行法忍故,破诸法无明,得无量智慧。”又《杂宝藏经》也提到:“若人行忍,则有五德:一、无恨,二、无诃,三、众人爱,四、有好名,五、生善道。”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及一位小沙弥,因对佛陀所教的教法看法不一,而发生了口角,小沙弥便呵斥比丘。比丘回到房中,心中恨意难消,过了不久即病发往生,并投生为一条毒蛇,找到小沙弥欲报前世之恨。佛陀知道此事,希望两人能解冤释结,于是,来到小沙弥的住处为其说法,教导沙弥修观想,向比丘顶礼忏悔;佛接着又为毒蛇说法:“汝于我所,已修净行,合生天上,由嗔火所烧,今作毒蛇。汝应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 寂静。”蛇听闻佛陀开示后,心开意解,马上命终,投生天道。

所以,修行人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要时时保持觉察、觉照,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如此,才能清净三业,圆满福慧。 修习忍辱,假方便以达究竟 初修习“忍辱”时,因要与自己的习气背道而驰,心中一定会有百般的难受,能够勉强自己忍下来,这就是“伏忍”;忍了一次,二次……久而久之,就能驾驭自己的习气、烦恼,对逆境、顺境都能甘心甘受,这就是达到“柔顺忍”的境界;若自己能够进一步保持不动的心,不落入是非善恶的相对境界,契悟到诸法实相,这念心安住在不生不灭,就是成就“无生法忍”;更进一步契入佛果,达到究竟寂灭的境界,就是“寂灭忍”。

所以为从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到达寂灭忍,需有种种的方便,来调伏己心。例如《摄论》云:“由观五义,以灭嗔恚:一、观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于我有恩。二、观一切众生,常念念灭;三、观唯法,无有众生,何者能损所损;四观一切众生,皆自受苦,云何复加之以苦;五观一切众生,皆是我子,云何欲生损害。”在无量劫的轮回中,现今在我身边的人,都曾是我过去的亲眷,怎忍与之计较乃至加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一切顺遂,无奈事与愿违,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所以每个人都在苦中打转,又何忍再加之以苦。藉着思惟佛法的道理,提示自己要行忍辱;更进一步,忆念生死轮回之苦,自当能忍色、忍欲、忍贪、嗔、痴等种种恶念恶行,并进而修习梵行。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时,就是因为能常行布施不吝惜,守禁戒而不破,修忍辱而不生忿怒,深入禅定,如大高山安住,因而感得三十二相之足下安平相。(谓足下平坦而善安住,如箱底之平正而无高下,设地有高低,随其高低密触地上,其间无一针一发之可容。此相表佛之慈悲平等,不论菩萨或逆罪者,皆怜悯引导利益之德。) 忍辱乃是大丈夫之行 《佛遗教经》言:“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由是可知,忍辱并非懦弱;能够忍辱,调伏自己习气者,才是真正知因识果、明是非的大丈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ydz 发表于 2009-8-27 17: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与人相处需要“忍”吗?——慧觉

问:“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请问师父:与人相处需要忍吗?如需要会不会引起双方误会,甚至于讨厌对方,心里压抑过久会有副作用吗?

答:与人相处是需要忍,俗语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能忍辱的人,终究不能成功,只有注定失败而已。所谓“忍”,一般人都以为是消极的不说话,就像你说的,很容易引起误会。而真正的忍是做任何的事情,即使别人如何伤害、刺激,也不会动摇;而且能感谢打击我们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挑剔刺激,我们就不可能做得如此圆满。所以说:忍辱是积极的。忍辱是一种修行,忍辱表面是吃亏,其实是占便宜,这种道理只有去修忍辱的人才知道,绝不是以牙还牙的人所能窥见的。希望你也能去实践它,一直到看清楚真正的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ydz 发表于 2009-8-27 1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法得成于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妙音老师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出世间讲道业,菩萨事业,你要是不能忍,就不能成就。

连世间法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世间种种的事业,事业的大小与你忍辱决定是成正比例的,你忍耐的力量愈强,你做的事业愈大;什么都不能忍耐,你的前途就有限。

佛教给我们许多的道理、许多的方法,让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成就的,是要长时间地修学。尤其是像经上讲,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你没有耐心怎么能成功?

所以对于佛法修学,要有很大的耐心,这是属于忍辱。忍辱最主要的,是对治三毒烦恼里面的嗔恚。贪嗔痴,忍辱度嗔恚。

经上也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障是障碍,人一发脾气,所有一切障碍都来了,所以学佛,忍辱是功夫,我们一定要认真努力地修!

布施、持戒是修福、修功德,忍辱能保持功德;你要没有忍,你随修随失,这个就很可惜了!佛门有一句话说,火烧功德林,功德就好像树林,好不容易培养起来,一把火就烧掉了。这什么火?嗔恚之火。

诸位要知道,功德是定、慧,三学你要是得到定得到慧了,那个戒也是功德,戒定慧统统是功德;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没有得定,这个戒算福德,不算功德,所以定、慧很不容易培养。

人一发脾气,定就没有了,慧也没有了,统统没有了!我们讲修福德容易,福德你发脾气没有关系,那个福德在,不会烧掉的,功德就没有了,所以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要有耐心,要能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ydz 发表于 2009-8-27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善解忍辱的功德——心源精舍

什么是佛法中的‘忍辱’。为解释方便起见,我将忍辱分为四种层次。

第一,强迫忍辱。

强迫忍辱的意义是,实在忍无可忍,但又不得不忍,否则只有死路一条。在中国不幸的文革时代,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不知多少人遭遇到所谓的乱戴高帽子的罪名,种种难以忍受的侮辱,种种无所不用其极的虐待,可是被害的人若一反抗,不是被杀,即是自杀。这种忍辱是表面上的强迫忍辱,而其内心,往往是十分的怨恨嗔怒,只是不敢发作而已!各位,可悲的是这种强迫的忍辱,会造成极大的助长恶因的缘。又因为害他的这批搞文革的人,也种了极重的恶因,于是造成怨怨相报,无有了期。从因果的观点来看,强迫忍辱是最危险也是最悲哀的境遇。

第二,勉强忍辱。

一般人通常都在这个层次之中。所谓‘勉强忍辱’,就是说,在普通的情况下,并不忍辱。若有受人侮辱的情形,即使是极小的事情,也会引起反感的破口相骂,甚至于动手记恨。只有在特种情况下才忍辱,譬如,在上司面前,不得不低声下气;或想要做成这笔生意时,总得忍一口气;或者在不好意思的场合下,就噤著嘴不响,而心里还在叽哩咕噜的,这种都是勉强忍辱。勉强忍辱还是在造成助长恶因的缘!而可叹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连勉强忍辱都不多,往往是任性地发脾气,有时一件芝麻小事也可以弄得拍桌破口大骂,可以造成滋长恶因的重要助缘!

第三,明理忍辱。

这一层次是明白了因、缘、果的关系和道理之后,知道要忍辱;明白了如果不忍,将会造成助长恶因的缘的道理而忍辱;明白了忍辱表面上看来是吃亏,而实际上是对自己大有好处的道理而忍辱。这样的忍辱,不但不会造成助长恶因的缘,而且可以做到将侮您的人当作善知识看,当作恩人看,由此更建立了滋长善因的缘。所以佛经里说‘忍有无量功德’。各位,明理忍辱最要紧的一点是,并非只是外表上的忍,而是内心的明理,内心自发的忍受,怀恨嗔怒的心不生起的忍辱。

第四,无相忍辱。

这是根据《金刚经》中,佛说他前生被歌利王解割身体时,他没有嗔恨,因为他已没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所以名为无相忍辱。各位,什么是无相忍辱呢?要忍辱而自己没有‘在忍辱’的观念,要忍而‘不自觉为要忍’,要根本心中‘没有我在被辱’,也‘没有我在忍辱’的观念,这才叫无相忍辱。没有四相,本性如如,自然谈不到造助长恶因的缘,这是我们学佛的应该建立的理想。这也叫做‘忍辱波罗密多’。

各位,我们谁也没法知道,从无始以来,所造的无数恶业,无数善业,究竟有多少留藏在我们的八识田中。这些善恶的种子,都在等待着有足够的助缘来使之成熟。如果我们希望善因先成熟,恶因能迟迟或最好永远不要成熟,很明显的,今世我们最应该努力的,就是做能滋长善因的缘,而不要造助长恶因的缘。若希望善因快快成熟,多多成熟,就得随时随地,抓住机会,尽量做各种可以滋润一切善因的缘,而尽量避免做可以助长恶因的助缘。

忍辱只不过是许多机会中的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都在造缘,若处之得当,则成善缘;若处之不当,便成恶缘。是善是恶,往往是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而什么是滋长善因的缘呢?什么又是助长恶因的缘呢?这就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得周全的,这要各位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自己去体验。做为今天的结束语,概括的讲,我可以引用佛经中常提到的贪、嗔、痴、慢、疑,都是助长恶因的缘;戒、定、慧、六度、十善道则是滋润善因的缘。愿和各位同修常常互相警惕勉励,共同走上消除恶因,成熟善因的正路。

佛教里有很多消业障的方法,如拜大悲忏、拜八十八佛等。在《金刚经》中,有这么一段:‘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金刚经》,如果受他人批评、侮辱、辱骂,或者生病、破财等,这些都是先世的恶业,原本应该投生到恶道去的,现在因为受持读诵《金刚经》,恶业取消,重报轻受,所以念《金刚经》有这样的无边功德。上面经中这句‘若为人轻贱’中的‘为人轻贱’这四个字含义很广,例如:凡是被人侮辱、被人打骂、生病,或者有不愉快、不如意的事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这种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就要记得这句话的含义。

如何培养悲心?

各位请记住:悲心的反面,即是嗔心。轻的嗔心叫生气、发脾气;大的嗔心,即是仇恨。嗔心一起,悲心即消失;悲心愈强,嗔心愈不容易生起。这是我们在做人及修行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则。悲心的培养并不容易,也不是旦夕可以造成的。各位只要留心观察,小孩子的悲心往往比大人大,就可以体会出为什么悲心不易培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gydz 发表于 2009-8-27 17: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六度中,忍辱是成败的关键——妙音老师

《金刚经》上说:“一切法得成于忍”,所以菩萨六度中,忍辱是成败的关键。能忍,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的愿望才能达到,理想才能够实现。

在这个世间,人事环境要忍耐。这个忍耐里面,有顺自己意思的,有不顺自己意思的,统统要忍。称心如意的要忍,为什么?怕生贪爱,要保持距离。

冤家对头也要忍,为什么?保护你自己的清净心。不是认为冤家对头我要忍,欢喜贪爱就不要忍,那完了,你就被它障碍了,统统要忍。

对人、对事统统要有耐心,这才能成就。修学佛法更要有耐心,一门深入。我把其他的法门放下,也是忍。许许多多经典我都很喜欢,都很想深入,但是现在要一门深入,那些要暂时放下,也要忍耐。

《华严经》好,我知道,我对《华严经》向往,非常地仰慕,现在也要忍心把它放下;因为不放下,对于往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妨碍。

一定要专,一定要一门深入。能忍,然后才有进步,专一了,才能做到精进。忍辱就是培养自己的耐心,世出世间法,你要没有耐心,你就不会有成就。

忍辱也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恒心、毅力、长远心。你忍耐的力量愈强,你做的事业愈大;什么都不能忍耐,你的前途就有限。

忍辱,是教你忍耐;我一心专修念佛法门,其他的统统放下、统统舍弃,这就是忍辱。一心持名,你决定不会与人家相争。“与人无争,于世无求”,那就是忍辱波罗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缘 发表于 2009-8-31 22: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zy 发表于 2011-9-25 21: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n123 发表于 2012-3-14 10: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传凡 发表于 2012-6-19 08: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8 06:30 , Processed in 0.0769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