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166|回复: 0

五戒的内涵

[复制链接]
光明 发表于 2009-6-21 21: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一)不殺生而仁慈
  生是生命,凡有生命的動物,無不貪生怕死,我們愛護自己的生命,怎可以随便殺害其他生命呢?所以皈依佛門,第一條要守的戒律,就是不殺生,不食肉,以培養仁慈的德性,以擴展個人的愛心,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因爲一般動物,也和人類一樣,随時都可能發生各種疾病,我們将有病動物的血肉,送進自己的腸胃,不怕病菌傳染嗎?就算是健康的動物吧,但動物被捕殺時,其内心的恐懼,憤怒,怨恨,悲哀與痛苦的情緒,往往令其細胞産生毒素;人們将含有大量毒素的肉類,吃入口中,藏到體内,日積月累,人體細胞,自然會産生大量毒素,因而引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疾病。何況動物被殺死後,體内胞細組織,立即開始腐敗,細菌亦不斷成長,再經過由屠場送往冰庫,冷藏,儲存,運\送,銷售,購買,烹饪,進食,一連串的操作過程,肉類不斷腐敗所産生的細菌,也就更多,更毒。專家們将其濃縮塗在老鼠表皮,三個星期就引起癌腫。所以素食,的确可以減少由肉類傳染的疾病,可以避免由肉類毒素,所引生的各種奇難雜症。
  因果經說:‘今生多疾病,前身殺孽重。’不僅說明因果定律,自作自受的道理,同時也說明了很多出家修行的人,爲甚麽會被惡疾綿纏的原因,因爲出家修行的人,今生雖然持戒修行,但前世未必不殺生,不食肉。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忘;因緣聚會時,果報還自受。’由于宿生惡業所追,怎得不病?除了戒殺放生,實行素食,加以誠\心忏悔,以謀\消除宿業之外,别無他圖。
  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三世因果報應之理,不知忏悔,不肯戒殺放生以贖罪,反而每因疾病需要吸取營養,而殺害生物,滋補自己;即使是信佛的人,亦不例外。我們撫心自問,一日三飧,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百年就是三萬六千五百日,人的一生,在十多萬次進食中,究竟殺害了多少生物,實在無法統計。古人說:‘千百年來碗裏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請各位想一想,屠場裏堆積動物的屍體,與戰場上人類的屍骸遍野,有何分别呢?
  由于食肉的人太多,肉商爲了供應市場需要,不得不擴建屠場,增加屠工,大量殺戮生物。由于殺生共業所感,緻使我們的世界,不止充滿殺機,而且殺氣騰騰,天災人禍,随時降臨。第一次世界大戰,殺人之多,古所未有,有心人都希望阻止戰争,可是僅僅距離二十年,又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死傷人數,遠遠超越第一次大戰。現在,世界各地,又戰火蔓延,萬一不幸,導緻第三次世界大戰,勢必毀滅人類前途。因此,我們戒殺素食之目的,已非隻限于爲個人的健康問題了,我們爲了全人類的前途與幸福著想,就應該戒殺放生,實行素食,以擴展愛心,以停止殺業,以避免戰争,取消浩劫,導人類于永久性的和平。
  (二)不偷盜而義利
  世間物各有主,不應該不問自取,甚而少至一針一線,一花一草,一枝筆、一張紙,不與而取,都犯了偷盜之罪。很多人都以爲自己是正人君子,而且家庭富有,地位崇高,怎會作賊\,盜取他人的财物呢?其實,偷盜并不限于明搶暗偷,或持械打劫;而是包括用不正當的手段,貪求非份的财物,以及欺騙奸詐,強奪巧取,走私漏稅,盜取公物,欺世盜名等不道德的行爲。此外,如果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侵損别人的權益;或利用自己的權力與地位,令他人不得不贈送禮物;或欺壓良善,奪取他人晉升的機會,甚至爲了貪求方便,侵占了他人小小的便宜,或因不守時的壞習慣,令對方付出寶貴的時間,都是屬于偷盜的一族。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裏,在創業過程中,或在社交埸所上,往往犯了偷盜之罪而不自覺;小則令别人遭受損失,大則引起社會糾紛,甚或導至戰争。因此,佛特别制不偷盜戒。身爲佛****的我們,不但立身處世,要做到‘正其義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功。’不苟取不義之财,還要樂善好施,奉獻自己所有,扶危濟困,福利群生,實行布施,以除悭貪。
  (三)不邪淫而禮節
  古人說:‘萬惡淫爲首。’佛言:淫欲是生死根本,我們欲想超出生死輪回,一定要斷淫。楞嚴經教導修行的人,必使淫機,身心俱斷,連斷性亦無,始可進修佛道。所以佛制出家****,要絕對戒淫,不可涉及男女私情。即使是在家學佛人,亦要清心寡欲,潔身自愛,不得恣情縱欲,不得見色起心,不得強暴非禮,不得亂倫邪行,不得涉足舞場妓舍,或涉及婚外情;以免制造糾紛,導演家庭悲劇。特别是三寶****,更要崇尚禮節,行爲端莊,思想純正,實行佛化家庭,使家中下一代,自小就接觸佛教的道德教育,自小就養成‘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的良好習慣,将來長大成人,立足社會,必然不會受社會色情風氣的影響,而成爲濁世的清流,不緻沉淪欲海,無法自拔。所以身爲家長,無論是爲了家庭幸福,或是爲了下一代,都應該受持不邪淫戒。
  (四)不妄語而誠\實
  語言,是人類社會維系公關的主要橋梁,亦是毀滅人類前途的導火線,所以古人說:‘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不可不慎。佛爲了救護人的口業,特别制定不妄語戒,教導我們說話要誠\實,報導要正确,不可以因貪求名利而妄自誇大,自贊毀他;不可以因嗔恨對方,而粗言惡語,破口大罵;不可以因妒忌别人,而挑撥離間,妄言中傷;不可以因取悅于人而花言巧語,欺騙奸詐;特别是修行人,更加不可以,未得聖人之道而言已經得,未證聖果而言已經證,希望對方尊敬供養自己,以滿足個人的私欲。當知妄語之罪,自毀信譽,破壞公關,導人迷信,死必堕落地獄,罪畢轉生爲人,還要常受诽謗,語雖誠\實,人不信受種種惡報,非戒除不可。
  (五)不飲酒而正智
  酒能麻醉人的心智,酒能損害人的健康,酒能令人喪德敗行。四分律說:酒有十過,三十六失。現代科學,已經證明,飲酒可能引生各種疾病,損害身體,講究衛生,珍惜前途的人,都自動戒酒,何況佛****?佛在世時有一出家人,已經證得阿羅漢果,神通自在,能降伏毒龍,被稱爲降龍比丘。一次因乞得含有酒精的食物,嘔吐大作,醉卧在地,飽受蟲蟻欺負。又有一比丘,因醉酒喪智,頭腦不清,看見鄰家園子裏有一母雞,便捉來殺食,及鄰家主婦,跑來追問時,不止否認,還借酒行兇,奸淫人婦;因爲飲酒,殺盜淫妄之罪都犯了,因此,佛制凡是佛****,不得飲酒。包括一切含有麻醉或刺激性的東西,都要戒除,以保持理智清醒,行爲正常,免因醉酒破戒,或借酒行兇。
  據上可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就是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行爲,亦是做人的根本。特别是人的質素,先天就充滿了貪嗔癡種種心理毛病,加以外界物質的誘惑與刺激,很容易策動身口七支,作殺盜淫妄等惡業,自害害人,甚至破壞社會秩序與治安,給人間帶來很多人爲的災害與禍患。因此,佛制五戒,要****們嚴格遵守;五戒受持清淨,然後可以進行求受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以及菩薩戒。如果人皆實行不殺生,仁慈愛物,就可以保障一切生命的安全;杜絕社會上種種殘殺,謀\殺,暗殺,奸殺種種罪惡行爲。如果人皆實行不偷盜,重義輕利,就可以保障他人财産的安全;減少社會上明搶暗偷,持械打劫等罪惡案件發生。如果人皆實行不邪淫,尚節守禮,就可以保障婚姻安全,家庭幸福;取消社會上非禮強奸,亂倫喪德種種敗行。如果人皆實行不妄語,誠\實可靠,就可以保障自他的信譽與權益,維護社會正常公關;止息人間妄言绮語,挑撥離間,以及是非口舌之争。如果人皆實行不飲酒,保持頭腦清醒,提高理智,就可以保障自他行爲的安全;保持正常操作,不緻醉酒闖禍,或醉酒駕駛,以導緻種種意外發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6 17:36 , Processed in 0.0302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