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286|回复: 1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公上人]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二五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9-12 10: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公上人]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五二集
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  (第二五二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3-252
  请看《阿弥陀经 疏钞演义会本》,第四九六页:
  钞【约行,则报行纯熟,智冥於理,无相无功,旷若虚空,湛如渟海,心识妄惑寂然不起,方曰无生。】
  我们上一次讲到这个地方,这一段里面我们应当注意的就是『报行纯熟』,这是八地菩萨的境界,不是我们凡夫境界,不但是明心见性,而且是有相当深度的见性,在《仁王经》里面,这是无生忍的菩萨,他们的境界就是此地所说的。我们再看下面经文:
  钞【前说犹通诸地。】
  前说是讲约法,法可以说初地以上,这个地方所说的也都是诸地菩萨的境界。
  钞【后唯八地所专。】
  约行,报行纯熟是八地以上,七地以前都达不到这个境界,可见这个境界相当之高。
  钞【余如前序中辨,故知无生忍位,自有浅深,则上上品中,从一地以上至八地,已容多品,余可知矣。故细分之,亦应无量。】
  这就是说明三辈九品是大分,不是详细分,详细分实在是说不尽的,我们知道这个情形就好了。
  疏【又三辈九品,二经相配,诸说稍异,如辅正所解融之。】
  《无量寿经》讲的『三辈』,《观无量寿佛经》讲的『九品』,我们把这两个经合起来看,再看看古德的解释,这里面就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很多看法不同。《观经四帖疏》出来以后,对於古大德的看法确实有许多的辩证。因为古德总认为:上三品往生是圣人、菩萨往生的,中三品往生是小乘四果罗汉们去往生的,下三品才是我们凡夫,换句话说,上三品凡夫没分。善导大师对於这个解释得很详细,举出许许多多的证明,证明九品都是凡夫去往生的。他老人家说得非常好,凡夫去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品位?他老人家归根结柢一句话,「遇缘不同而有九品差别」,这个话说得非常好,说的真正是事实。这个说法,我们凡夫上上品往生也有分,不一定要证得四果、证得菩萨的果位,那菩萨还不是普通菩萨,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我们看此地,莲池大师也举了好几位,这是对这个不同的看法:
  钞【观经疏云:此经九品,为令识位高下,即大本三辈也。】
  九品是教我们明了往生西方之后品位的高下,跟《无量寿经》讲的三辈完全相同,只是说得更详细一点。三辈里面每一辈都有三品,如果以这个类推,九品里面每一品又有九品,就九九八十一品;八十一品再下,每一品又有八十一品,这个样子,你去想品位就非常之多,这是事实的真相。
  钞【孤山谓大本三辈,止齐观经六品,以三辈纯明善行,不及恶人也。】
  这是孤山法师的看法,他的看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观经》九品,下三品是造恶业的凡夫,大本三辈里面没有说造恶业的。换句话说,既然没有讲造恶业的,在《观经》里面从上上品到中下品都是修善的,没有说造业的,应该跟这个是等齐,说的是这个事情。
  钞【灵芝判三辈止对上品。】
  灵芝禅师他老人家的看法比孤山还要严肃,他说《观经》的三辈实际上是九品里面的上三品。这个就是说法不同,灵芝为什么把三辈只对上三品?小注说得很清楚,因为《无量寿经》的三辈都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从这样看的,《观经》九品后面这六品没有提到发菩提心,可见得人家这说法也都有根据。一个是从修善造恶来看,能够看到六品,一个是单单讲菩提心,只看到上三品发菩提心。这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实在说,现代的人疑问比古人还多!问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有些同修来问我,我们念佛人遇到这些难题怎么办?实在说,遇到这些人问这些难题,不管他是有意来问或者是无意而问,是诚心想明了事实真相,还是故意来为难的,来找麻烦的,这种情况统统都有,我们都会遇到,遇到怎么办?遇到合掌阿弥陀佛,就这一句话就打发掉了。他再问,我们现在到西方极乐世界要紧,这些问题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请教阿弥陀佛去,我们把答案统统推到阿弥陀佛,见了阿弥陀佛,古德常讲,「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不是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吗?现在起心动念,决定障碍一心不乱。我们今天这都是说老实话,我们今天一心不乱要紧,不能再打闲岔了,这个闲岔打多了,就去不了。今天是要到西方,这才是我们这一生当中第一桩大事。我们没有疑问,你有疑问,到极乐世界问阿弥陀佛,不要问我,我说了你也不相信,何必罗嗦?这个方法是最简单最明了,统统都打发掉了。像这些实在讲都是废话。
  钞【草庵辅正解曰。】
  草庵禅师的说法比较圆融了。
  钞【天台以九品同三辈者,乃约位次相同,不约行因而言。】
  三辈九品确实是讲位次,上辈对《观经》的上三品,中辈对《观经》的中三品,下辈对《观经》的下三品,天台大师这两个经的相配,是从位次上来说,不是从修行的行因上来著眼。孤山跟灵芝他们没有从位次上,他们从修行的因,一个从发菩提心,一个从修善,都是从修因上来说的。
  钞【则孤山、灵芝,皆不违天台。】
  这是打圆场,两个并不很违背。
  钞【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约位次,则辈品正同;二师唯约行因,则止齐中上。各有所据,取义不同,故不违也。】
  这个话说得很圆融,两边都不得罪。下面他就下断语:
  钞【克实而论。】
  这讲真话了。
  钞【则烦恼不异菩提,始恶何妨终善。】
  『烦恼』跟『菩提』是同一个自性,是同一桩事情。觉悟了就叫菩提,迷了就叫烦恼,只是觉迷名字不同,体性完全相同。体是什么?体就是自己的真心。真心迷了就成烦恼,觉悟了就叫它菩提,所以迷悟不二!迷的是这桩事情,悟的还是这个事情。心性没有迷悟,这个要知道,真心本性上没有迷悟。迷悟是什么?迷悟是妄执,是虚妄的,不是真的。妄心里有迷悟,真心里没有迷悟。所以说『始恶何妨终善』,迷的时候造恶,悟的时候就变成纯善,一悟就善了。悟的时候,在我们一般讲是究竟彻底的忏悔,那个忏悔是不是要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不需要。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未必是真忏悔,真正忏悔,无明破了,烦恼断了,那叫真忏悔,叫真正觉悟了。这个是恶能变成善。
  钞【恶人既已成善,岂不贤圣同科。】
  恶人既然一忏悔变成善人,他怎么不能上品上生?也可以上品上生。这个经后面还讲到,后面就是讲阿闍世王,那是大逆不道,人家临终时候忏悔,忏悔力量殊胜,往生西方品位是上品中生。你看看,造五逆十恶的罪业,临终往生还上品中生,这就是符合这一句「始恶何妨终善」,他一回头是大善人,普通小善不如他。我们中国俗话也常讲「浪子回头金不换」,一回头那是人中的好人,一般好人不能跟他相比,真回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圣贤同科。
  钞【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对於天台讲三辈配九品,你就会同意,这里头决定没有问题。至於讲「发心」,经文有广有略,有的时候省略,文字上没有,意思里头有,像这些地方,我们读经不可以不留意。下面大师又举《华严经》来作证:
  疏【又华严明念佛者,数与心等,即是三辈九品随因不同义。】
  前面这个说法是从理上推论,如果没有经典作证明,还是不能叫人心服口服,这一切经里面最大的、最为大众所尊敬的无过於《华严》。所以莲池大师引经,在注子里的确《华严》引得最多,这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钞【数心等者,华严二十三经。】
  数心等者,这句话在《八十华严》的第二十三卷。
  钞【离垢幢菩萨偈云: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舍,此人得见佛,其数与心等。】
  这是《华严经》的经文。下面解释是清凉大师注的。
  钞【释云:数与心等者,谓随念随现。】
  这个话是真的,这个一点都不假。为什么我们念佛,佛不现前?我们曾经听说善导大师念佛,念一声佛,口里面放一道光明,光中有一尊化佛,《华严经》这个偈子,要是用在善导大师很恰当。实际上诸位要晓得,用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也很恰当,善导大师一声佛号一声佛,清清楚楚这像见到了;我们一声佛号一声佛,自己看不见,别人也看不见,但是真有!为什么说真有?《观经》里面跟我们讲过,心想佛时,这个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天眼的人,我们晚上睡觉作梦他看得到,你梦中在做什么事情,他看得清清楚楚,可见得梦中确实是有相。我们一般人见不到,有定功的人、有天眼的人见到,知道你在梦里做些什么事情。梦中有相,我们现在大家坐在这个地方,虽然是在这里听经,头脑里想些什么不晓得,你想什么都有一个相。你想一个人、想一桩事,想我今天去玩看到风景,你心里一想就有相,有天眼的人看到你,不老实,又到哪里去玩去了。由此可知,我们心里念佛,心里想佛,怎么会没有佛相出来?『数与心等』,一点都不错!你想这个佛相的时候,想阿弥陀佛,一个念头是一尊佛,人家讲的是真话,一点都不假,确实如此。善导大师那个相为什么明显?实在讲是人家心清净,没有污染,所以现的光、现的相大家都见到。我们心里面妄想太多、杂念太多,混浊不堪,虽然现相,相现得不太清楚,人家一般人看不到,必须有清净心的人才看到,就这个道理。『随念随现』,这个诸位要记住,念佛现佛,念菩萨现菩萨,念什么就现什么。
  钞【随念有二:一随念多少,佛亦如之,如念佛一声,有一化佛从口中出等。】
  随念多少,每一声佛号是一尊佛,这是数与心等。第二个意思:
  钞【二随念浅深,佛应称之,如临终见佛有胜有劣等。多少浅深,即辈品分别也。】
  这个讲得通。
  钞【此人得见佛者,即阿弥陀佛现在其前也。专念者,即一心不乱也。】
  这一段开示非常重要,告诉我们念佛的真实殊胜。念佛,佛就现前!我们通常解释佛对众生的加持有两种:一种是显加,一种是冥加。显是明显,这个加持你自己能够见到,你自己能够觉察到、感受到;冥加是冥冥当中加持你,你自己虽然看不到、听不到,也觉察不到,佛确实在你的面前。这一段开示,你如果真正明白,你就相信了。当我们念佛心里想佛的时候,佛就在现前,感应道交的快速不可思议!『专念』,这是一心念,一心念感应的力量特别的强大,所以这里面讲『多少浅深』,心愈清净,感应就愈深。由此可知,我们心思杂乱,这个感应就浅,心清净,感应就深。
  疏【又志眼二种净业,亦三辈九品义。】
  这是志眼法师所说的。
  钞【志眼法师云:往生一门,有二净业,一曰正观,默照本心也;二曰助行,备修万善也。二事俱得,则了达四净土矣。】
  志眼法师所说的还是依天台的教义,天台用功的方法是用「止观」,止观有两种:一种叫次第三观,一种叫一心三观。这个地方是讲:
  演【以一心三观,照三谛一境。】
  「三观」是空假中,空观、假观、中观。「空」是观一切法的体性,万法皆空;「假」是观它的现相,妙有;「中」是观它的作用,用中。体是空的,相是有的,作用是中,所以用中。能观有空假中,所观外面境界,这个境界上有体相用,称为「三谛」,体是真谛,相是俗谛,用是中谛。一心三观对三谛一境,是一而三、三而一,一桩事情从三方面来观察,这才真正明了它的真相,不至於有错误。
  演【如智相应。】
  「智」是能观,就是三观;「如」就是三谛,就是境界。境界为什么称如?相如其性,性如其相。所以天台大师讲「百界千如」,无有一法不如。佛说经第一句「如是我闻」,那个「如」就是天台讲的如跟智。智是能明了,这个智慧是般若真智,「如」是如如的万境。
  演【随流识性也。】
  「随流」就是随缘,随十法界的缘,随缘当中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为什么?他认得性,不迷!这是大菩萨的境界,在圆教讲初住以上的菩萨,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就不迷了。所以初住菩萨就有能力在十法界里面教化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法身大士有没有身相?没有身相,随类现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流识性,所以他能做到!我们六道凡夫很可怜,随流忘了性,不认识性,麻烦就大了,在六道里自己做不了主宰。大菩萨在六道里他自己能做主宰,虽然在六道,他自己的境界,给诸位说,绝对没有降低。他到六道里来度众生,真是大慈大悲,我们称赞他,其实人家根本就如如不动,他是不来而来,是随众生心而变现的。古人有讲,净土「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他真的现相,他就来了,有没有去来?没有!为什么没有去来?因为自性尽虚空遍法界,他怎么来法?尽虚空遍法界,就没有来去!这都是事实的真相。心境一如,智就是心,如就是境,此地讲的是如智相应。
  演【古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
  这是凡夫,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幽是幽静,这个幽就是一般讲的定。转处,如果你能够心是定的,可以随万境转,只要不动心就行了。所以佛法的修持没有别的,自始至终都是修定。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都是修定。佛法最后归纳就是戒定慧三学,没有别的。持戒是手段,帮助你得定;定得到了,定起作用就是慧,就开智慧,就是此地讲的智。定是修行的关键,是修行的枢纽。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这个心如如不动,那就成功了。在净土宗,我们称它为「一心不乱」,这个就是定,你要真正能够学得。然后,「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喜忧是烦恼,是起心动念。在六道里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这个心永远是不动的。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示现在我们世间,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讲了没有?我们说他讲了,佛不承认,佛否认;我们说他没有讲,佛也摇头,也否认。到底是讲还是没有讲?事上是讲了,理上没讲,相上是讲了,他心确实没讲,他心从来没动过念头。没动念,为什么会讲?我们现在凡夫,动念才会讲,没动念不会讲!动念会讲,叫造业;不动念会讲,不造业。你要是问,不动念为什么会讲?大磬没动念,你敲敲看,它响不响?你敲一下,它就响一下,敲得重,它响得大,敲得轻,它响得小。诸佛菩萨的心就像钟鼓一样,里面空空如也,从来不起心动念,众生有感,他自然就有应,就像我们敲鼓一样,鼓里面什么也没有,空的,一敲它就有应。佛说我们凡夫肚子里装得满满的,不空。圣人的心里没有东西,六祖讲的「本来无一物」,所以他可以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我们为什么起不了感应?就是里面已经塞满,敲也敲不响,装满了,装满什么?装满妄想、装满执著。《华严》上说的,「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我们这个心里被妄想、被烦恼障碍住,装满了,亏吃在这个地方。所以他怎么可能有喜忧?他不会起心动念。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9-12 1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公上人]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五二集》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这就是讲的『正观,默照本心』,这在我们念佛分上,实在讲就是一心不乱,时时保持著一心不乱,那就是默照本心。第二,这是『助行』,前面是正行,这个观就是修行,助行是『备修万善』。自心清净,本来无一物,何必要修善?本来不造恶,哪里还有善可言?有善有恶,六祖听到一定告诉我们,善恶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但是不妨断恶修善,这是大慈大悲,这也是众生感应而现的。像现在这个社会造恶的人很多,这个造恶的心就感动诸佛菩萨,示现表演给我们看,我们在造恶,他在那里断恶,我们不肯修善,他在那里修善,让我们看,让我们在这里面慢慢的觉醒过来。菩萨的示现是众生的感应,我们世间人称之为潜移默化,他不要说一句话,一生当中就是默默这样做,做了很久,被人发现了,这被大家宣传了,这个人是好人,这个人是我们的模范,我们应当向他学习,无一不是感应所现的!不是感应现的,就是业报现的。这世间所有一切有情众生,佛家讲的十法界有情众生,不是业报现的就是感应现的。四圣法界是感应,六凡是业报,凡圣同居土里面,凡夫是业报,圣人是感应。这就是为什么要修善,修善就是度众生的方法,就是度众生的手段,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二事俱得』,二事就是正助两种你都得到,我们常讲正助双修,那么就『了达』,了是明了,达是通达,你就明了通达西方的四种净土。从上而下,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这四种净土的状况你就明了。
  钞【如止得事善者,近生同居,远作三土因耳。】
  正观,你没有法子修,你只在事上修。称名是事,我们一天到晚拿著念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事,为什么?有人念了一生,也没有得一心不乱,但是他真的往生,可见得不能说事修没有功德,不可以这样说法。但是他没有得一心,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生到凡圣同居土,大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就圆证三不退,所以不多久的时间,方便土、实报土、寂光土他统统都证得,所以是『远作三土之因』。由此可知,净土是决定要求生,下下品往生也最极殊胜,这都是真的,为什么?永脱轮回,比阿罗汉、比权教菩萨那个功德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要晓得。底下作结论:
  钞【故知净土,正究理菩萨所登境界,而兼容悠悠众生耳。】
  这个结论是莲池大师下的,莲池大师跟善导大师讲的不一样。大师讲这个话的意思,《演义》里面就讲得更明白。
  演【故知净土下,寻常以净土一门,唯摄钝根凡夫。】
  这是一般人这么一个看法。
  演【禅宗圆顿法门,乃究理菩萨境界。】
  大家都把净土看低了,把禅看得高,禅高高在上,净土是低低在下,一般人总是这么看法。莲池大师顺著凡夫的见解,说禅宗圆顿法门「乃究理菩萨境界」,究是穷究,就是研究到彻底明白心性之理那些大菩萨们的境界。
  演【若如上论,则净土正究理菩萨境界,悠悠众生乃兼容耳。】
  像前面所说的,净土有正观、有默照本心,跟禅没有两样,这是究理菩萨的境界。下面它又有「助行,备修万善」,连下下根性的人也包含在其中,也含摄,没有把他们漏掉。我们想想善导大师在《观经》里面所讲的,他就不是这个讲法,善导大师给我们说,上上品也是凡夫去往生,只是遇缘不同,而把净土宗抬得比任何一个法门都高、都殊胜。诸位要晓得,这两位都是净土宗的祖师,他们生的时代背景不相同,所以接引大众的善巧方便不一样,我们从这里看到他的智慧,看到他接引众生的手法非常高明。莲池大师的时代跟永明延寿大师的时代是相彷佛,那个时代禅宗非常兴旺,净土宗被一般人轻视。因为净土宗只晓得念佛,对於教理探讨说明比较少,社会上对於净宗有很大的误会。所以他们的讲法,一面捧禅,一面也把净提升,用这个方式。善导大师的情形就不一样,善导大师是唐朝时候人,宗派建立还没有多久,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大的势力,所以他那个时候不像后来禅宗鼎盛那种状况,他说的话完全真实。告诉我们,不但是凡夫,造作恶业的凡夫,真正彻底的忏悔,也能够上辈往生。他说的话,经里真的找到证据,经典里面有,可见得善导大师不是意气用事,不是随便说的,确实有经论作依据。像这些地方,我们应该要留意,应当要学习。
  钞【又云:圆机体道,是最上净业,苟加愿以导之,即预优品。】
  『优』就是优越的意思,品位的优越就是指上品上生。『圆机』是指圆教的根机,这种人非常聪明,就是禅宗里面讲的利根,上根利智,他一听到佛法,他就能悟入,『体』就是体会,就是我们一般讲的开悟,他一听就开悟,这样的人念佛往生当然是上上品往生。最上的净业,加上愿,信他当然会信,他都明白,他怎么会不信?如果他一发愿往生,这个人一定是上品上生,他立刻就得到很高的品位。
  钞【愚朴之辈,但称佛发愿者亦生。】
  『愚』是愚痴,没有聪明智慧,不但闻法他不会开悟,你就把经跟他讲得再详细,他也不会开悟。人有这两种根性,上根的人好教,一闻千悟,非常好教,他会成就;下根的人也好教,为什么?不必罗嗦,不要讲东西,就教他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他就真干,他将来也一定往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人是器,都很容易成就;当中这个半吊子,上不上,下不下,这一类的人麻烦。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就是为当中这一部分人(上根跟下愚不需要,很简单,几句话就明了,就都得度),这些人是非常麻烦的人,妄想多,知见复杂,烦恼执著,让他听清楚、听明白很不容易,佛都感到困难,何况佛以下的,我们凡夫对这些人没有法子,要他相信不太可能。怎么办?你也不必著急,也不必感情用事,过分慈悲,一定要用耐心先度自己,自己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去了以后再来,再度他们。再来,那不一样!你的智慧不相同了,你度众生的善巧方便多了,为什么?从阿弥陀佛那里学来的。这一切众生,无论他轮回到哪一道,你都认识,只要自己有智慧、有能力,你时时刻刻都可以帮助他们。所以度众生不急在一时,要认识时节因缘,时节因缘没成熟,一点用都没有;必须到缘熟了,他才能接受。
  钞【观净土一门,则圣人无弃物也。】
  这是说明净土法门的广大、净土法门的殊胜。上,他度众生的对象,上包括等觉菩萨,文殊、普贤都要发愿往生,下乃及地狱众生,三恶道。三恶道最苦的是地狱,只要他一念回心,愿意求生净土,临终十念一念也必定得生,这个是阿弥陀第十八愿。古大德赞叹阿弥陀佛最伟大的就是第十八愿,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最尊敬阿弥陀佛的也是第十八愿。为什么?因为有这一愿,一切众生都得度,可以说一个都不漏!只要你肯去,不肯去就没有法子,只要肯去,一个都不漏,古德讲万修万人去。
  钞【按所云正观,通乎上中。】
  上辈、中辈,正观的修行方法。
  钞【所云助行,通乎中下。】
  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到,上辈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中辈断见思烦恼生方便有余土,下辈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虽然有四土九品的差别,但是你一定要明了,西方世界四土是平列的,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在西方世界的人,自己确确实实没有感觉到有四土品位的存在,不会有这个念头。事实上确实有四土九品的存在,但是没有界限。
  钞【有法师此论极善,观者毋忽。】
  这就是志眼法师所说的,他这个开示非常重要,能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增长我们的信心。
  疏【有言九品,八从莲生,以第一品云金刚台故。今参合经论,仍以九品皆属莲生。】
  佛经最困难的就是执著文字。佛经不能离开文字,也不能执著文字,离开文字,那是魔说;执著文字,会曲解经意,会错会佛的意思。所以世尊在入灭之前,教导后人「四依法」。这就是教我们,佛不在世,我们学佛依靠经典要用什么样的心态才不会错会佛意。佛教我们四依,第一句就是「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拣别经典才是真正的归依处,我们一生修行的依靠。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也特别强调这个观点,即使是罗汉、菩萨、等觉菩萨跟我们所讲的,与佛的经义相违背,不相同的,我们都不能够遵守,都不可以听他的,一定要以经做依据。大师在这个注解里特别强调,我们要晓得依法不依人。第二,佛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义」是佛讲的意思,你要明了,佛讲的话没有关系。「语」,记录下来就是文字,就是现在称之为经典,文字不过是语言的符号而已,用符号来代表,把这个语言记录下来。所以我们要依义,语没有关系,多说几句、少说几句无所谓,只要意思对就行了,这是重要的一个标准。第三,那就更重要,这四句一句比一句要紧,「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样的话才叫了义?能够帮助我们这一生真正超越轮回,永断生死,成佛作祖,这个法子、这个开示就叫了义。佛所讲的一切大乘经都是以这个为目标。理没错,我们自己程度够不够?了义的经很多,我们仔细去观察一下,哪一个了义经能符合我这个了义的根性?他的经是了义,我这个根不了义,这没有用处,学他那个法门,不能了生死,也不能出三界,这对我来讲就不了义。所以在末法时期,一切经里面,真正能帮助我们在这一生了生死出三界的就是净土三经。除这个三经之外,你要想了生死出三界,不是那么简单,普通人决定做不到。除非你是天才,你是上上根,你是再来人,那没有话说,那个可以成就。中下根性人没有法子了生死,唯有念佛带业往生。所以这个经典是究竟了义、圆满的了义。为什么称它做究竟圆满?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上上根人,他们也学这个法门。下下根人,恶道众生,无恶不造的,临终遇善知识,至心忏悔,十念也能往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这个法门叫究竟了义,叫圆满了义。这是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清楚的,我们要学了义经,不学不了义经。我们这一生得人身,寿命不长!不要看到几十年的光阴,一百年的光阴,一弹指就过去了。我将近七十岁了,想想十几岁的时候,就像在昨天的事情一样,你看多快!不可能再有七十年了,纵然再有七十年,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我们的寿命太短,光阴太宝贵,浪费在不了义经典上,那太可惜了。所以要把时间、精神集中,专修专弘,专弘就是专修,专修就是专弘,自利利他是一不是二,这就对了。所以说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最后,当然就更重要,佛教我们「依智不依识」。这是给我们很大的警惕,为什么?凡夫感情很重,往往被感情拉跑了,明明晓得这个地方是不了义的,可是你几个好朋友,他们相信,今天这个来劝你,明天那个来拉你,为了人情面子不好意思不去,那就坏了。所以佛教给我们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就是感情,依感情没有不堕落的,依理智才能够超越!所以我们要以理性做主宰,不可以感情用事,那你就对了,你的路子就走正确了。这是佛涅槃之前交代我们后人四句话,叫「四依法」。这四句开示,我们真的明白了,我们确实遵守了,那就无异在佛的身旁,跟一天到晚跟在佛的旁边就没有两样!可见得释迦牟尼佛设想很周到,对於千万年后世的学生所遭遇的种种环境他都了解,他都教给我们很好的方法、很好的原则,能够在一切境缘当中不障碍我们的道行,我们都能够成就。这是很高的原则,一定要把握到,然后看许许多多枝枝节节问题,自然就明了。
  莲池大师在这里给我们写得这么多,说明这个世间境缘非常复杂,现代的环境比明朝末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守住祖师的教训,守住佛祖的原则,我们在今天这个环境依然可以突破,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疏钞》,为什么要讲《疏钞》,宗旨、目的就在此地。这一段首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从《观经》上来的,《观经》里面这个九品,上品他说『金刚台』,没有说莲花,上品中生以下到下下品都说莲花化生,这个人执著文字。八个是有莲花,上上品没有莲花,问题发生在这个地方。『今参合经论』,凡是祖师在这个地方所讲的论,都是讲的《往生论》。我们把三经一论合起来看,你就明了,上上品往生也有莲花,不是经上没说就没有。所以佛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这句话就重要了。底下这段文很长,就经论合起来看,说明九品统统都是莲花化生。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2-23 23:03 , Processed in 0.0360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