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楼主: wlxg20130220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复制链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另外《杂事》,律藏里,《杂事》里边说,拘留孙佛般涅槃的时候,有一个“端妙大王”,一个国王,他为拘留孙佛造个塔。在造塔的时候,这个塔造得很大,那么有一个工人,“曾经二次,作是讥云:今令树其如是大塔,不知何日乃得完竣”,那么一个工人,看见要造那么大一个塔(国王造的塔,当然,国王对佛恭敬了,造极大的塔)。有一个工人,不止说了一次,二次地这么重复地说,他说:“要那么大的塔造起来,这哪一天造得完呢?”他说了这个话。“后善成已”,但是这个塔毕竟造成了。“深生忧悔”,这个塔造好了,确实好,他也感到很忏悔、忧恼。“将其工价,造一金铃,挂于塔上”,那么他就感到过去说个话不对了,生忧悔了,就把他的工价,他的工资,就买了个铃,金的铃子,挂在塔上边供养塔。那么他后来感到的果报呢,“容颜丑恶,身形矮小,声音和美,名曰善和”。那么他因为是深生忧悔了,总算当下就忏悔了,没有感到这个恶趣去,但是因为说了这个塔太大了,这个话说了两次,结果后来感生出来的生相呢,非常难看。形象矮小,就是侏儒一样的人,长不高的。但是,他供了金铃,他的声音却是极好。


这个就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人听到一个出家人在念经,这个声音极好,他就说:“哎呀,这么声音好,这个出家人我想见一见。”后来佛说你还是不要见好。他说:“哎呀,这么好的声音我一定要见。”他说一定要见么,见一见。一见,果然长得又难看、又矮小,就是这个善和比丘。因为他过去的因,诽谤了这个佛塔,诽谤佛塔尚且感这个果,而且当下就忧悔了。但是造个铃呢,就感到声音极好。





故于佛像不应说言,此如此类,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及遮止等。


“故于佛像不应说言,此如此类,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及遮止等”,所以对佛像不能说,对塔也不能说,佛像也不能说这些话。“此如此类”,就是这些话了。“于他所造诸佛像等,若因善妙,若量广大,不应讥毁”,人家要造佛像了,假使量很大,或者是他的发心很好,不要去讥毁他,也不要遮止他。





大瑜伽师奉曼殊像,于觉窝前,请观视云:此善丑何似,若善妙者,可将绒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钱金授予购取。觉窝答云:至尊妙音之身,无所不善,师工中等,说已置顶,于一切像,悉如是行。


“大瑜伽师奉曼殊像,于觉窝前,请观视云:此善丑何似,若善妙者,可将绒巴迦格瓦所供之四钱金授予购取。觉窝答云:至尊妙音之身,无所不善,师工中等,说已置顶,于一切像,悉如是行”,那么有一个大瑜伽师,他拿来个文殊菩萨的像,到阿底峡尊者面前,叫阿底峡尊者看看,他说:“这个像造得好不好?”假使说好的话,他要把一个绒巴迦格瓦(他是一个居士,总是施主了),他供养的四个金钱,他想去把这个像请回来。觉窝看了这个像呢,他说:“这个文殊菩萨的像,哪有不好的呢?没有不好的,都好的。而师的工中等,就是塑像的他的技术属于中等。”说完了,把像顶在头上,那么其他的像都这样子,都顶在头上。就是说,像――佛的像、菩萨像,没有不好的。那么只有工艺有好不好了。不管你好不好,他都顶在头上,都是恭敬的,当真的佛看,当菩萨看。





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谓抵押经卷,贸为货物,置秃土地灰尘险处,鞋袜并持及跨越等,应起恭敬,等如法宝。


“虽于正法四句以上”,这是对佛宝如此了,对法宝(正法)呢,只要四句以上的,“应离不敬,又应断除一切不敬”,那么对四句以上的,一偈呢,都要离开不恭敬,要断除一切不恭敬的。怎么叫不恭敬的方式呢?就是“抵押经卷,贸为货物”了,当货物一样去卖了。“置秃土地灰尘险处”,“置秃土地”就是摆在露地上,或者灰尘很多的,或者很危险的地方,或者鞋子袜子跟他一起拿,或者跨过去等,“跨越等”,“应起恭敬,等如法宝”,哪怕四句,也要跟法宝一样起恭敬心。


那么经典不能抵押,也不能买卖作货物,营利。这个我们说过了。所以说我们流通经典,只能取成本费,不能营利。在藏地,他们流传着有一个人,他是家里有《大般若经》,因为《大般若经》在当时很名贵的。那么他后来因为生活艰难了,就把这部《大般若经》卖掉了,卖了作生活费,后来就感地狱的果。他自己有的经典,卖掉了,拿钱来当吃饭,尚且要下地狱。那我们赚钱,更不行,所以说绝对不能营利。





传说慬哦瓦善知识,凡见有持经典来者,合掌起立,后不能起,殷勤合掌。


“传说慬哦瓦善知识,凡见有持经典来者,合掌起立,后不能起,殷勤合掌”,慬哦瓦,他是一个大善知识,是仲登巴下边的。他看见有人拿了经典跑过来的时候,都合掌站起来的。后来老了站不起了,他就拼命地合掌。





又说觉窝至哦日时,有一咒师不从闻法,大依怙尊,见一记录,以齿污秽,沾其经书,深生不忍,说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师生信,遂从闻法。


“又说觉窝至哦日时,有一咒师不从闻法,大依怙尊,见一记录,以齿污秽,沾其经书,深生不忍,说云可愍,不可不可,咒师生信,遂从闻法”,那么阿底峡尊者在藏地的北方的一个哦日的地方的时候。“有一咒师”,有一个持咒的一个师,他不恭敬他,不来听法,他讲经的时候不来听。那么这个大依怙尊(阿底峡尊者)有一次看到一个写经的人,“记录”就是写经的,他这个牙齿里边的脏东西抠过之后就来拿经书了。“沾其经书”就是牙齿的水呢,大概是翻经书了。那么他看到呢,这个太脏了,心里非常不忍:“呵,可怜的很,这个是不能做的。不可不可,绝对不可做的。”因为这个事情呢,咒师听到之后,感到这个阿底峡尊者对法那么恭敬,他就感动了,他就来听法了。那么就是说,对法尊重的人可以感动人家,也尊重法,他讲经的时候也来听。





霞惹口缚瓦亦云:我等于法任何玩耍,无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师者,是坏慧因。现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痴之因,若愚过此,更有何能。


“霞瓦惹口缚”,也是当时一个大善知识,“我等于法任何玩耍,无所不作,然不敬法及法师者,是坏慧因。现在愚蒙,如此已足,莫更作集愚痴之因,若愚过此,更有何能”, 霞惹口缚他说,我们现在这些人,对法呢,“玩耍”就是说一点也不恭敬了,很随便,一些事情,都“无所不作”,不恭敬事做了很多。但是说从因果上看,不敬法跟不敬法师的,是要坏我们的智慧的,是坏慧的因,这是一个因素,要坏我们的智慧的。像我们现在已经笨得够笨了,现在的愚蒙呢,像我们现在笨得这样子已经够笨的。如果你再去作愚痴的因的话,将来更笨,那是什么堪能都没有了,那太危险了。现在我们学法就感困难,修行更上不了路,都是在烦恼里打转转,那就是智慧不够。再去做那些不敬法的事情,那么将来的智慧更差,那时候,还有什么堪能性呢?不行了。所以说,这要提高警惕。





若于僧伽 或出家众,持沙门相 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当敬重,犹如僧宝。


“若于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云汝等我等,应当敬重,犹如僧宝”,那么对于僧众、僧伽,或者是出家人,或者是持沙门相,并不出家,他就是外相像个沙门。“及于其相”,他的画像照片等等,不能骂、不能毁。“又一切种”,任何情况下“不应分党,视如怨敌”,就是说这是好的,这是坏的;这些不修行的,这些是修行的;这些么是怎么怎么的,戒律不干净的,那些持戒的,把他分类。那些不好的呢,看得怨敌一样。“云汝等我等”,我们是清净的,你们是不好的。“应当敬重,犹如僧宝”,都应当平等地恭敬,犹如僧宝一样。那么这个我们就要提高警惕,对一切僧人(只要有现僧人相的),不要随便去轻毁。那么固然他就是有过失,可以向组织、常住的领导上反映是可以的,不要在大众面前诽谤、辱骂等等,不要做。





《劝发增上意乐会》云:“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此憍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苾刍,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 。”


“《劝发增上意乐会》”,一部经说,“希乐功德住林薮,不应观察他过失,不应起心作是念,我是超胜我第一。此憍是诸放逸本,永不应轻劣苾刍,一劫不能得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那么《劝发增上意乐会》这本书说,因为要欢喜要修行,“希乐功德住林薮”,就在森林里边或者寂静的阿兰若里边修行。那么这些人呢,不要看他的过失,不要起这个心,什么心呢?“我是超胜的,我是第一,你们不如我”,“此憍是诸放逸本”,这个我慢贡高就是放逸的根本。一切放逸都从这个里边来的。所以说千万在僧团里边不要把自己执为高超,“我是了不得,你们都不如我”,这个心千万不要。而偏偏现在的人都这样子,都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弄得不和合。这是一切放逸的本,放逸就是烦恼。永远不应当轻视那些劣比丘,即使他不好,也不要轻视。假使你轻视他的话,“一劫不能得解脱”,至少一劫的时间你不能解脱。“此是此教正次第”,这是我们佛教里边的次第。就是说你要轻了劣比丘之后,这个时间的次第呢,有一劫,你中间是不能解脱的。





敦巴仁波卿,与大瑜伽师见碎黄布,在行路中,皆不轻越,抖置净处。如是行持,应随修学。


“敦巴仁波卿”,就是仲登吉。“与大瑜伽师见碎黄布”,跟大瑜伽师两个,路上看到一些破的烂黄布呢,“在行路中,皆不轻越,抖置净处。如是行持,应随修学”,他们在走路的时候,看到一些破的黄布,他也不敢踩过去,他把它抖干净了,摆了干净地方。这种做法呢,我们应当要学习。





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如《三摩地王经》云:“作集如何业,当得如是果。”


“自能如何恭敬三宝,则诸众生亦能如是恭敬自故”,这个是因果,自己如何地恭敬三宝,那么反过来,一切众生也能够如何地恭敬自己。“如《三摩地王经》云:作集如何业,当得如是果”, 《三摩地王经》就说这个话,你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你恭敬三宝,你就众生也感到恭敬自己的果。


这个我们海公上师,他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绝对恭敬,他的话是非常听从的。那么海公上师在晚年的时候,他就自己也这么说,他说:我这弟子对我这么恭敬,都是他自己对康萨仁波卿恭敬的果。因为他,海公上师的传大家看过,海公上师对康萨仁波切绝对恭敬。每天早上一早,天没亮,就要跑到山下去背一坛坛的干净水背上山,给康萨仁波卿供水、喝,都用他山下去取的这个净水,每天如此,一天也不差。那么其他的恭敬就不要说了。所以说,感如是的果。那么海公上师在世的时候,有人见到就知道了,他的弟子对他是绝对恭敬,没有一句话跟他辩半句口舌都没有的,说什么就干什么的。这个因为是因果所感的。


那么这是别学。别学里边应当止的我们学过了,应当修的就是说,(表上),看佛像,塑的好,画的也好,好的也好,丑的也好,不要讥毁,也不要摆在险处及押当等,这是书上都有的(打得一个高低不太平,这不太好,应当要高低平一下,“置尘险处及押当等”,可以拉下来,不要抬上去)。“不敬轻毁,应当断除,应当执为是可敬田,犹如大师”,这是对佛。


对法宝呢,“虽于正法四句以上应离不敬”,凡是四句以上、一个偈以上的,都不能够不恭敬。断除一切不恭敬,哪些不恭敬呢?“抵押经卷,贸为货物”,当货物去买卖,摆在“秃土地”,“灰尘险处”,“鞋袜并持”,“跨越等”,。这些一切的不恭敬都不能做,“应起恭敬,等如法宝”。


对僧宝呢,“僧伽或出家众,持沙门相及于其相不骂不毁,又一切种不应分党,视如怨敌”,“应当敬重,犹如僧宝”,这是应修的,它的来处呢,《归依六支论》里边的。





       子二 共学


  


共学分六。初者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归依者。谓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差别,及三宝中,互相差别,并其功德。


那么下边是共学的。共学的,今天我们讲一点。共学的分六条。


那么第一,条。“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归依者。谓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差别,及三宝中,互相差别,并其功德”,那么“随念三宝”,经常想三宝的功德了。“功德差别”,就是说,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各式各样不同的,数数地归依,不断不断地,边念功德边念归依。“谓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差别”,前面讲过的。“及三宝中,互相差别”,还有他的功德,数数要随念,数数地思惟,这是第一条。随念三宝的功德。





第二随念大恩恒勤供养,嚼啖之先亦当供养者。如《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


第二个,“随念大恩恒勤供养”,那么三宝对我们有恩了。这个恩很大,那么就既然要报恩呢,要供养了。“嚼啖之先亦当供养者”,哪怕你吃饭之前也要供养。





如《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


“如《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我们现在所以能够感到有饭吃,就是说僧人了,都是佛的白毫光里的功德,给我们一份加持的有,才来的。“愚夫不知”,愚夫吃了之后还不知报佛恩,这个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事情。那么不是僧宝呢,我们所以能够感到有这个饮食,也是依了佛的法做,才感到外边的增上果有饮食了。如果大家不依佛的法去做的话,我们增上果极差,就会饿肚子,饥荒。那么这些呢,饮食来说,应该报恩。





此是以获饮食为喻,随自所有一切乐善,悉应了知是三宝恩,由报恩德意乐供养,此中复二,谓供养事及供养意乐。


“此是以获饮食为喻,随自所有一切乐善,悉应了知是三宝恩”,我们自己感到的一切乐善,所以这一辈子能感到有安乐,感到好的事情,都是三宝的恩,都是三宝加持而有的。靠我们自己,绝对做不到。


“由报恩德意乐供养”,那么以报恩的意乐心来供养。我们供养不是要求福报,我们报恩呢。“此中复二,谓供养事,及供养意乐”,来供养的事情,供养的意乐心,有两种。


“初中有十”,那就很多了(表上看)。“一供养身,二供养塔,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六教他供养,七财敬供养,八广大供养,九非染污供养,十正行供养。”


“意乐供养”有六个:一无上的大功德田;二无上有大恩德;三一切有情中尊;四犹如邬昙妙华(这是昙花一现)极难值遇;五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一个三千界只有一尊佛的,以这样的意乐心;六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世间上一切圆满根本就是有佛出世才有的,以这种意乐心来供养。


那么今天时间到了,下一次再说。





第三十八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一次我们讲到归依之后该做的事情。那么,一个是《抉择分》中的;一个是教授里边传下来的。 《抉择分》的,我们说有两个四聚:第一个是“亲近善士”;第二个是“听闻正法”;第三个就是“如理作意”;那么第四个是“法随法行”了。那么第二、第三他是合起来说的;第一、第四呢,分开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那么第二个四聚:“诸根不掉”;第二就是“受学学处”;第三“悲愍有情”;那么第四就是“应时时间,于三宝所勤修供养”。那么分的是不一样,但是内涵跟教授中的还是有很多是相同的。


那么教授里边分别学、共学两种。别学呢,遮止的――不要做的。那么归依三宝之后,归依佛之后,不要归依其他的天魔外道、鬼神了,不要去拜了,不要去归依了;归依法之后,应该离开一切杀害的心;归依僧之后,就不要跟外道共住。这是要遮止的。那么要修的――要行的。那么归依佛之后一切佛的像,画的、塑的、好的、坏的不能讥毁,不能摆在不好的地方,灰尘的地方,险的地方要掉下去,或者抵押等等,不恭敬、轻毁等等都要断除。什么像都当作最恭敬的佛一样地看;那么对于法宝呢,只要四句偈以上的,四句以上的,一个偈以上的,那么要绝对地恭敬,一切不恭敬的事情,像抵押、买卖、摆在露地、灰尘、险处,跟鞋袜一起拿,跨越等等。这些不恭敬的事情都要断除。那么归依僧宝之后,对一切现出家相的――持沙门相的,管他是真的、假的,跟他的像、像片、画像不要毁谤、不要辱骂。那么不要分党“这些是我们的——好的;这些是他们的——坏的”,要普遍地敬重。那么就是说对沙门相也要敬重,这是恭敬出家的表现,只要现出家相的都恭敬。


但是这里边就有问题,出家相的如果做非法的事情,这怎么办?那你可以向他的(假使)寺院里的领导反映,不要公开的场合去毁骂等等,这些不要做。那么向上面汇报是可以的。


那么还有一点就是说,固然对一切出家相的人要恭敬,但是依止学法的却是要善知识。那么善知识要选的,并不是说一切现出家相的都跟他学,这个也是有偏差了,这是执了一边去了。恭敬、供养普遍地都要这样做,但是依止学法却是有条件的。前面说过的,有十个功德相的,乃至末法时期不够的,依康萨仁波卿的——要有持戒的、要有悲心的,这个起码条件要有。这个就是说对别学的。


那么共学的呢,昨天我们开了个端,里面一共分六个。


第一个,“随念三宝功德差别,数数归依”,因为随时忆念了三宝的功德,那么就数数地不断地修这个归依的心。那么没有功德,归依的心也生不起来了。所以说要“谓数思惟如前所说,内外差别,及三宝中,互相差别”。,那么前面讲过的,“内外差别”,三宝与外道的差别,三宝内部的差别,佛法僧的互相差别。那么跟他的功德,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僧的功德,超胜于外道的那些功德,数数地思惟,那么他就是生起归依的心了,这个归依的心就不断地可以生起来。


第二个,“随念大恩”,。我们这一点,恐怕做得不够的人很多了,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的一切享受都是受三宝的恩有关系的,没有三宝,我们现在的安乐是得不到的。第二,“随念大恩恒勤供养”,既然三宝对我们有恩了,我们现在应该尽我们力所能及的要报恩。报恩的最明显的是供养了。那么供养分得很多,最后的是法行供养,如法修行供养,这是最大的供养,那么下边要说。“嚼啖之先亦当供养者”,哪怕我们吃饭,吃一个东西,也要先供养再吃。这个,出家人呢,吃饭的时候念供养咒了,这个都做到了。但平时自己假使散了水果之类的,你还不要忙了就往口里伸进去,你还得要供养一下。


“如《三摩地王经》云:由佛福德获饮食,愚夫不知报佛恩”,那么我们的饮食从哪里来?都是从布施、供养而来的。布施、供养从我们凡夫的烦恼心是生不起来的。凡夫是贪着自己的利益,有东西自己享用,不知道布施、供养的。那么所以能够知道布施、供养,都是佛的教化。直接的、间接的,或者是流传下来的。那么追溯上去都是佛的恩。所以说我们能够现在有一些的享受,都是过去的有过布施或者供养而来的。那么这个布施、供养怎么会做呢?有佛教导才有了,那么我们要感到佛的恩了。没有佛的教导,我们也不知道布施,也不知道供养,那就现在的福报也无所从来。那么现在就一粥一饭,都要想到是佛的恩来的,尤其是出家人,佛是发了愿的,白毫光里边分一部分功德给一切出家人,他的生活不会缺乏。那我们看,就住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是要辛勤劳动而才能获得生活的,而出家人却是现成的享受,而且很好的享受,超过一般的劳动人民。这个我们要想是佛的恩,要好好的知恩、报恩。


  “此是以获饮食为喻”,这个《三摩地王经》的话,就是说我们的饮食是佛的福德而来的,那么其它一切所有的享受,“随自所有一切乐善,悉应了知是三宝恩”,。我们一切享受,得到安乐的那些,都是佛的恩、三宝的恩而来的。“由报恩德意乐供养”,那么我们要报佛的恩了,那么要以这个意乐来供养。




此中复二,谓供养事,及供养意乐。


“此中复二”,那么这个分两科了:一是供养的事情,一是供养的意乐心。





初中有十 ,一供养身者,谓亲供养真佛色身。


那么供养的事里边,又分了十个。那这十个供养呢,很广了讲得很广了。


“一供养身者,谓亲供养真佛色身”,那么这是佛在世才有的,供养佛的身体,亲自供养。佛在世的时候,是真的佛的色身,不是塑像了。





二供养塔者,谓供为佛所建塔等。


第二呢,“供养塔者,谓供为佛所建塔等”,为佛所造的塔或者寺院等等,或者殿,这个供养是第二种。





三现前供养者,谓前二事,现自根前而设供养。


第三呢,“现前供养”,“谓前二事,现自根前 而设供养”,那么供养佛也好,供养塔也好,这两个事情就在自己根前,六根之前: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碰得到的,这样子就在面前的供养。





四不现前供养者,谓佛佛塔非现在前,普为一切佛佛塔故而设供养。


第四种,“不现前供养”,“谓佛佛塔非现在前”,这个我们看不到,很远的地方有佛、有佛塔,“普为一切佛佛塔故而设供养”,我们这个供养呢,不单是为一个,凡是没有看到的普遍的一切佛、佛塔都普遍地供养,这是不现前的供养。现前的只限于现在看到的,不现前的可以普遍一切都能供养。





  又若于佛般涅槃后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数等,亦非现供,若供此二随一之时,作如是念而供养者,谓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此是俱供现不现前。


  “又若于佛般涅槃后为供佛故,造像及塔,若一数等,亦非现供”,那么佛涅槃以后,为佛造塔,或者造像,这个,或者是一尊,或者是“数”,还是很多,这也是不属于现供,是不现前的供养。


“若供此二随一之时”,那么供这个佛也好,佛像也好,塔也好,随你供哪一个的时候,“作如是念而供养者”,作下边这个意念而来供养的。怎么意念呢?“谓此一法性,即是一切法性,是故现前供养此二,亦即供养其余三世一切诸佛,及供十方无边佛塔。此是俱供现不现前”,那么这个下边就是说,前面说的一个是现前供,一个是不现前的供。那么假使说我们这样子想,就是在佛、佛塔,我们在供养的时候,就是说一个佛的法性就是一切(佛)的法性;一个塔的法性也是一切塔的法性。那么现前我们供这个佛也好、塔也好,或者两个一起供,就是供养其余的所有十方的三世一切的佛,跟十方无边的佛塔。因为法性是同的,供一个就是供无边的。那么这个呢,现前、不现前一起供了。现前的也有,不现前的,是观想的,也有。





论说初者,获广大福,第二较前获大大福,第三较前获最大福。故于一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为切要。


那么这三种呢,“论说初者,获广大福”。那么论里边说,现前供得极大的福。“第二较前获大大福”,第二个不现前的供呢,它是说一切佛、佛塔而供养了。不在现前,一切的都供了。那么这个福呢,“大大福”,比前面的福还要大。第三个,“俱供现不现前”,遍十方而供了,那最大的福。


  这是较量福德呢,就是说这三种供里边,第三个,“俱供现不现前”,以同一法性的供养是最大的。


故于一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为切要。





“故于一佛,或佛像等,修供养时,应忆法性无所差别,先当遣意供养一切,极为切要”,那么我们供养的时候呢,要观想了,法性是没有差别的。那么我们要作意了,要供养一切。这个很重要,因为为什么?这是得到最大的福了,也是广大的供养了。





五自作供养者,谓非由于懈怠懒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唯自手作。


那么第五种,“自作供养”,“谓非由于懈怠懒惰放逸增上,而令他作,唯自手作”,我们很多人要作供养呢,自己也懒得做。供养是好,但是自己又懒,或者放逸,或者是懈怠,那么自己就不做,叫人家帮他做。这种就是不好了。那么自己亲手做,“自作供养”,这才好。





六教他供养者,谓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诸有情贫苦薄福,无力供养,若教此供,当获安乐,由悲愍心,唯教他供。


第六个,“教他供养”,那么前面不是说不要教人家做吗?这个意思不一样了。“谓念自己略有少物,然诸有情贫苦薄福,无力供养,若教此供,当获安乐,由悲愍心,唯教他供”。那么这个呢,就是跟前面的懒惰不一样了,他自己还有点福报,有些东西,但是看到其他的有情非常穷,没有福报,他供不起,那么就把自己的东西交给他,教他去供,使他得到安乐。这是从悲心出发的,这个叫他去供呢,有很大的福报,这个跟前面懒惰了,教人家去做不一样。这是第六种,“教他供养”。





又亦劝他共供养者,谓自他俱共同供养,此三福果,大小如前。


那么“又亦劝他共供养者,谓自他俱共同供养,此三福果,大小如前”,那么还有一种呢,自己、他一起供:自己也供,也劝他一起供。那么这叫“自他俱共同供养”,“自他俱”、“共同供养”。,这种福报最大。就是说,“自作供养”,“教他供养”,“自他俱共同供养”,这三种比较的话,跟前面一样。一个是获大福;第二个获大大福;第三个最大的福。“自他俱共同供养”福报最大。





七财敬供养者,谓供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熏香末香涂香华鬘伎乐及诸灯烛,敬问礼拜,奉迎合掌,唱种种赞,五支遍礼,右旋围绕,又供田等无尽奉施,又供摩尼耳环臂钏,诸庄严具,下至供养诸小鸣铃,散诸珍奇,缠宝缕线,供养诸佛,或佛塔庙。


那么,第七,“财敬供养”。“财”,外财;“敬”,心里的恭敬。就是说外边以财供养,物质供养;心里边有恭敬。那么“谓供种种衣服饮食卧具坐具病缘医药,供身什物,熏香末香涂香华鬘伎乐及诸灯烛”,这些是物质的供养。“敬问礼拜,奉迎合掌,唱种种赞,五支遍礼,右旋围绕”,这是恭敬,恭敬的供养。那么,财、敬一起供养。“又供田等无尽奉施,又供摩尼耳环臂钏,诸庄严具,下至供养诸小鸣铃,散诸珍奇,缠宝缕线,供养诸佛,或佛塔庙”,这是财敬供养,那么前面说各式各样的衣服饮药等等了,那么自己身体么恭敬礼拜,奉迎合掌,唱赞等等。“又供田等无尽奉施”,“供田”,田里边不断地可以生产一些物质,“等”,还有其他机器等等了,常了,这是无尽的供养,不断地可以,不是一次性的了。田可以不断地每年可以种了,机器每年可以生产了。“又供摩尼”,宝了,摩尼宝、耳环子、臂钏,庄严的具,乃至一个铃,或者其它的珍奇的宝贝、那些带了宝的线,供养佛或者佛塔,这是财敬供养。





八八广大供养者,谓以如是利养恭敬常时供养,此复有七,谓所供物,众多微妙,现非现前,自作教他,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复将此善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那么第八种,广大供养。“广大供养者,谓以如是利养恭敬常时供养”,。那么把这些利养,恭敬地长时地供养叫广大供养。这个“广大供养”里边又分七个,“谓所供物”,“众多”是一种;“微妙”是一种;那么“现前”的供、“非现前”的又是两种,那么是三、四;“自作”、“教他”也是两种:自己供,教他供;“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这是第七种了。前面是两个两个的:“众多”第一个,“微妙”第二,“现前”是第三,、“非现前”第四、,“自作”第五,、“教他”第六,“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那么是第七个。这个“至心欢喜,猛利供养”,这个我们参考了《瑜伽师地论》,把里边一个解释我们讲一下。那么这个我们分的一、二、三、四呢,是根据《瑜伽师地论》分的,那么其它的可能有些地方分得不一样,有的把自他合了一个的。这个,既然宗大师他后边说的是从《瑜伽师地论·菩萨地》引的,那么我们还是根据《瑜伽师地论》的来讲了。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若淳净心,猛利胜解,现前供养。”


《披寻记》卷四十四:“若淳净心猛利胜解等者,住品中说,极欢喜住菩萨,住此住中,由二因缘现见诸佛,乃至广说。既得见已,随力随能兴一切种恭敬供养,奉施种种上妙乐具。此说若淳净心猛利胜解现前供养。准彼应知。谓彼菩萨净胜意乐名淳净心。彼说由二因缘者,一由粗净信,二由正愿力。今说猛利胜解,即彼第一因缘,谓由听闻菩萨藏说,或由内心发起胜解,信有十方种种异名诸世界中,种种异名诸佛如来,由粗净信俱行之心求欲现见,如是求已,如实称遂,当知是名第一因缘。”


这里“至心欢喜,猛利胜解”,根据《瑜伽师地论》的《披寻记》解释,他是说初地菩萨的一个境界,那么在初地菩萨――极欢喜地,“极欢喜住”,在这个《瑜伽师地论》呢,叫“欢喜住”,《华严经》叫“欢喜地”了,这个是一样的。那么“至心欢喜”,“极欢喜”。“猛利胜解”就是说后边的极猛利的信心。


那么住在这个“欢喜住”的菩萨,住在这个“欢喜住”里边呢,它是有两个因缘可以现见诸佛,有两种因缘可以现前可以看到一切佛,“乃至广说”。见了佛之后,他就“随力随能兴起一切种恭敬供养,奉施种种上妙乐具”,这个就是说我们这里的“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这是菩萨,初地菩萨以上的供养。


那么,说两个因缘,是哪两个因缘呢?它这个《瑜伽师地论》,它说的不是“至心欢喜”,它说是“淳净心猛利胜解”,那么,“淳净心”就是净胜的意乐心。那么,两个因缘见佛是哪两因缘呢?一个是“粗净信”――极猛利的净信;一个是“正愿力”。那我们这里说的呢,第一个因缘,“谓有听闻菩萨藏说”,听闻菩萨藏的一些讲经了,讲菩萨藏的那些经论,或者“由内心发起胜解”,相信十方有种种的各式各样的世界,各式各样世界里边有各式各样的佛――名字不一样的佛,那么由他猛利的信心呢,希望要求能够“现见”。这样子心里发起这个要求之后,那么因为他菩萨的这个信解力强了,当下就可以见到十方的佛。这么他就广行供养了。


这是属于第七种的,“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


那么把所有前面的那些供养呢,都“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就是说,不但是有七种的供养,而且把它们这些供养的善根呢,都回向正等菩提。这就是广大供养,因为他回向得广嘛,这个是广大供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九九非染污供养者,谓不由轻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养,殷重供养,不散漫心而设供养,不以贪等杂染供养,不于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以随顺物而设供养。


这里呢,《瑜伽师地论》说的是六种。我们先看下去再说。“非染污”的供养,不染污的就是说不由“轻蔑”的——就是看不起的(心)啊,“放逸”的(心)啊,或者“懈怠”的(心),“而教他供”——看不起他,或者是自己心放逸,或者懈怠,而教他供养。这是“非染污”。那么“自手供养”也是属于“非染污”。“殷重供养”——恭恭敬敬的。“不散漫心”——在供养的时候没有散漫心。前面懈怠放逸是对他的,教他供的时候我们起这个心,现在呢,自己供养的时候不要有散漫心。“不以贪等杂染供养”,供养的时候不要夹杂一些贪瞋痴的烦恼去供养。还有一种呢,对信佛的国王大臣面前呢,不要因为要得他们的利养恭敬而装模装样地作供养。那么这是第五了。第六呢,“以随顺物而设供养”,以干净的东西,不是不干净的来供养。





随顺物者,谓诸净物,远离不净。雌黄所涂,酥所灌洗,局啒罗熏,遏迦花等及诸所余非清净物。


什么叫“随顺物”呢?“谓诸净物”,就是干净东西。“远离不净”, 随顺物是干净的,供佛要干净的,远离不净,不干净的不要供。那么不净的哪几种呢?


“雌黄所涂”,雌黄是一种矿石,它的味道是很苦的,那么用它来供佛是不行的,苦的东西、带腥味的,消毒用的东西,不能用来供佛。


“酥所灌洗”,这个酥所灌洗呢,就是说浴佛的时候,我们要净水浴佛,不能把酥油水来浴佛,这个有油腻的,不干净。


下边是两种花了,这个“局啒罗熏”,这是一种黑香――安息香。一种呢“遏迦花”,翻(译过来)的是白艾花,都是有刺、有毒的这些东西。熏香呢也是消毒,是驱魔用的,这些是不能供佛的。“及诸”,就是黑香――安息香了,驱魔的时候用的,不是供佛用的。“及诸所余非清净物”,其他的不清净的东西都不能用。


黑香本身是苦的东西,是治毒疮用的,那么在修法的时候,那就是说驱魔用的。白艾花――“遏迦花”呢,它是有刺的、有毒的,都不能供佛。还有这个玫瑰花,有刺的,也不能供。虽然花很好看,但是它带刺的也不能供佛。这些“非清净物”不要供,其他的清净的就可以供了。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一一自手供养,不怀轻慢,二二令他供养,三三不住放逸、懈惰、不敬而为供养,四四不轻弃掷,不散漫心,无杂染心,而为供养。五五不于信佛国王、大臣诸贵胜前,为财敬故,诈设种种虚事供养。六六不雌黄涂,不酥灌洗,不以种种局崛罗香,遏迦华等余不净物而为供养。如是六种,说名菩萨无染供养。”,”


这个里边也分六个,我看了几个参考的呢,都是不同的分法。这里我们根据《瑜伽师地论》的分法:一“自手供养”是一个,二“令他供养”,教他供也是一个;三“不住放逸、懈惰、不敬而为供养”,那是殷重供。下边呢,四“不轻弃掷,不散漫心,无杂染心,而为供养”,那就是把“散漫心而设供养”,跟“贪等杂染供养”是合了一个,这两个是合一个,那么这是第四个了。五“不于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这是第五。六“以随顺物而设供养”,就是不随顺的、不净的不能供养,这是第六了。


我们再说一次:“自供”是一个;“教他供”是一个;“不住放逸、懈怠、不恭敬而供”,就是“殷重供”是一个;“不散漫供、不贪等杂染供”,这是《瑜伽师地论》分的,合起来是一个;“不以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这是一个,第五个;最后第六,是“以随顺物而设供养”。


根据《瑜伽师地论》的这个注解呢,就这么分六个,其他地方有不同的,可以作参考。那么这个是有依据的了,其他地方它们依据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所以也没有引下来。





又若如是财物供养自无所集,无从他求,应于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来诸供养具,以欢喜俱及于广大胜解俱心,周遍思惟,一切随喜,少用功力,而修无量广大供养,摄集菩提广大资粮,恒常于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当勤修学。


这就是说,假使我们自己没有财物供养,“无从他求”,也求不到,那么怎么供养呢?应当于一切世界里边,“所有如来诸供养具”,供佛的那些东西,我们以随喜,以极欢喜的心,以广大的、胜解的心,“周遍思惟,一切随喜”。那么,你花了很多的力气而修无量的广大供养,这个供养的功德呢,“摄集菩提广大资粮”,可以积聚我们很多的成佛的资粮。“经常于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那么这些方法呢应当随学。就是自己没有供养的时候,以真正的欢喜心、真正的善心、胜解心去随喜,那么也可以积聚无量的福德资粮、菩提资粮。





又如《宝云经》及《建立三三昧耶经》所说,无主摄持诸华,果树及珍宝等,亦当供养。


《宝云经》、《建立三三昧耶经》里边说,没有主的这些东西,花、果、珍宝可以供养。有主的,当然不能拿去供养了,那人家的东西你拿去,偷盗了。这是无主的是可以的,一般说现在,无主的东西是不太有了,都是有主的。那么海里的宝,一般说,海里也划了一些领域了,属于哪个国家的,这属于他们这个国家的财物了,也不能乱用。那么没有主的呢,公海里边,也可以。





十十正行供养者,谓于下至构牛乳顷,精勤修习一㈠四无量心,二㈡四种法集,三㈢随念三宝,四㈣波罗蜜多,及五㈤能胜解甚深空性,六㈥无分别住,七㈦于净尸罗,起防护心,于八㈧菩提分,九㈨六度十㈩四摄,精勤修学。


“正行供养”,这是第十个。正行供养呢是最大的供养,“谓于下至构牛乳顷,精勤修习四无量心”,就是说你哪怕你只有挤牛奶的那一点点时间,拿这个时间来精勤地修习一 “四无量心”;二“四种法集”――就是四法印了:诸行无常、有漏是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修这个四个法印;三“随念三宝”的功德;念四“波罗蜜多”――六度了。及五“能胜解甚深空性”、六“无分别住”,——能够胜解这个最深、甚深的“一切法自性空”的空性,能够“无分别住”,住在空性里边。七“于净尸罗,起防护心”——受的戒呢,要持戒清净,“起防护心”,不要犯(戒)。于“八菩提分”,就是三十七菩提分了。九“六度”、十“四摄”等等,“精勤修学”。这是说第十种——“正行供养”,这是一切供养里边的最大的供养,(就是)如法修行供养了。那么怎么如法修行呢?就是修习四无量心、四法印、三宝功德、波罗般若蜜多,等等等等、甚深空性,等等,那么这是第十种。





若能由此十种供养供养三宝,应知是名圆满供养。


以这十个一起做到来供养三宝的话,这是最圆满的供养。





由如是等,兴供养时,有六意乐,能于三宝随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无量广大果利。


“由如是等,兴供养时”,供养的时候,我们自己意乐心也有六种,那么能够起这个——又是前面的圆满供养、又能起六种意乐心,那么这个功德呢就无量无边了。那么,哪六种意乐心呢?


这六个意乐心在三宝里边,“随一之所、少分思惟”,哪怕三宝里面一个,你稍稍地思惟的话,也可以生无量的广大的果报、利益。那么如果三宝全部、多分地思量呢,那功德呢更不可思议了。哪六个意乐心呢?





一者无上大功德田。, 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  ,作是思惟而设供养。


第一,“一者无上大功德田。 ”,我们要这么样子想,三宝是无上的大功德田。我们在这个田里边培了福之后,它的果报是无量无边的,最大的功德的田就是三宝了,以这样的信心、意乐心去供养。二者无上有大恩德。


第二,“二者无上有大恩德。 ”,三宝对我们有极大的恩德,最大的恩德是三宝,以这样的意乐心去修供养呢,那就是福报也无量无边。三者一切有情中尊。


第三,“一切有情中尊”,这个三宝是一切有情里边最高的,没有可以比得上的,佛是最高的,僧是依佛的法修行的,也是最高的。那么以这样的意乐心呢,我们就可以得到广大的福报了。


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第四,“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昙花一现了。昙花据说是一千年才开一次,那么这个昙花难得碰到,那么我们在三宝面前培福呢,也极难得,好容易碰到了,这个千载难遇,以这样的意乐心去,那么就无量福报。


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里边只有一尊佛,那也是稀有难得,以这样的心态去供养。


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 。“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世间、出世间的圆满:世间的圆满当然就是人天福报了;出世的圆满呢,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这个三士道,增上生、决定胜。这些圆满呢,一切都是靠三宝为根本的。


那么这个在《瑜伽师地论》的原文呢,意思是一样的,它就是转了个弯。它说“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那么就是说,一切的世、出世间的功德,三宝都是圆满的。就靠了这个功德,圆满的功德,能够作一切有情的义利的事情,那么叫“一切义依”。这个跟我们的意思一模一样,但是话是多一点,转一个弯。一切世出世间圆满,它的根本就在三宝,以这样的意乐心供养。


作是思惟而设供养。“作是思惟而设供养”,那么就得极大的、无量广大的果利了,哪怕一点点的思惟去,就可以得到极大的广大利益,那么你好好多分地思惟,甚深地思惟,那就得无量无边的果利。





此等是如《菩萨地》说而正摘录。恒常时中,于如是等随应而行,若遇佳节及大时会,当随力能修妙供养。


“此等是如《菩萨地》说而正摘录”,这个是《瑜伽师地论·菩萨地》里边说的,而我(宗大师)呢,是把它如法地摘录下来的。“恒常时中”——这个是说有依据的了,不是随便自己说的——经常的时候,“于如是等随应而行”,那么经常要根据前面所说的“随应而行”,随缘而作。


那么碰到“佳节及大时会”,碰到一些好的节日,圣诞日、时轮会(待较)38#37:39等等了,“大时会”,像我们的会供也是一个时会,“当随力能修妙供养”,那碰到这样一些机缘的时候呢,要大兴供养了。平时呢,随应而作、而行。碰到这个时候,佳节、大时会的时候,要随自力量修妙的供养。


这是讲供养的,十种供养、六个意乐心,都讲完了。





复次恒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


那么,“复次恒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净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那么这里顺便带一句,因为我们经常吃饮食的了,那么就在饮食的时候,你先供养三宝,那么自己再吃。“无间缺者”,你这样子做,不要间缺,就是不断每一次吃饭、饮水之前都行供养,那么你花了很多的气力,而得到圆满的极大的资粮,这是很划得来的事情。所以说,“受用净水以上”,你哪怕饮一口净水,都应当先要供养,再自己喝。那么这个就是说我们饮食了,哪怕是净水以上,假使脏水当然不能供养了,只要净水以上的,都要先供养之后才吃。那么这一个习惯呢,希望大家养成,就是说万一你们念经的时候,人家供养饮料的话,不要拿起来就吃了,先要供养,要供养之后再吃。这是我们对三宝表示怀恩,报恩的心了。





此复非以糕之瘀处,菜叶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


“此复非以糕之瘀处,菜叶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那么这个里边呢,我们供养,不能用差的东西供养了,“糕之瘀处”,那就是说他们藏地做的奶糕了,它已经发了霉了、变质了,这些供养呢不能供了。“菜叶黄处”,菜叶已经黄掉了、不新鲜了,这些呢也不能供了,要选它最好的而供养。供养嘛,当然选好的供养了,差的东西,已经自己都不想吃的东西怎么好供养呢?





又供茶时,现一切人,如洒扬尘,唯弹少许,不成供养,是《霞惹瓦语录》中出。


“又供茶时,现一切人,如洒扬尘,唯弹少许,不成供养,是《霞惹瓦语录》中出”,那么霞惹瓦里边他对一些当时的人有一个批评,他说供茶的时候,当时代的藏人就是把茶洒一点,就像“洒扬尘”,就是说天上空间有很多灰尘,洒一点水把它息下去,就是洒一洒算供养了。这个“不成供养”,霞惹瓦对当时呢有感叹,他就说这样供养呢不好,不成供养的,就是说太少了就是说。





譬如有一极肥沃田,至下种时而不下种,任其荒芜,如是废止,实生不忍。如是能生若现若后一切善乐,最胜福田,于其四季一切时中,常恒无间,堪种一切善乐种子。复应于此如经说云:「当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至极堪惜。


“譬如有一极肥沃田,至下种时而不下种,任其荒芜,如是废止,实生不忍。如是能生若现若后一切善乐,最胜福田,于其四季一切时中,常恒无间,堪种一切善乐种子。复应于此如经说云:当以信犁,耕耘福田。 若未能作,至极堪惜 ”,那么这是说我们世间上假使有一块田,这个田极肥的,肥田,肥沃的田,那么你该下种的时候,这么一个好的田不下种,“任其荒芜”,随它去荒芜而长起草。那么“如是废止”,把这个田废止了,不去种呢,“实生不忍”,那些老百姓,尤其是农民,他决定感到是这个极可惜了,不忍这样做的。既然是个好田,该下种的时候就该下种了,怎么能让它荒芜、废止,不用它,荒在哪里?那么这是世间上的对一个肥田不种尚且要生很大的不忍心,那么反过来,现在有这个田能够生起现在、后世一切安乐的,善的安乐的最胜的福田――就是三宝了,这个时候,什么时候都能种。我们的田春天下种,夏秋是不能下种的,冬天更不能种,而这个福田呢,一年四季什么时候都能下种。“恒常无间缺”,恒常无间可以种一切善乐的种子。种了这个种子下去,感到一切善的安乐的事情。那么就像经里边说的,“当以信犁,耕耘福田”,耕田嘛要用犁了,牛的犁来耕了,我们这个犁呢是要信心的犁,耕耘的田就是三宝的福田了。以信心来下这个种,耕这个福田。这个假使不做的话,“至极堪惜”,这可惜呢,要比前面那个还要可惜。这个田一年四季都能种,而且种出来的种子,都是最好的,现世、后世的最安乐的善法的果,你不去种,那就是太可惜了!





故如《赞应赞》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间非有,施处尊第一,是净令座净。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于尊为利害,异熟无尽际。」


“故如《赞应赞》云”,《赞应赞》是一本经书,“如尊之福田,三世间非有,施处尊第一,是净令座净 。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于尊为利害,异熟无尽际”,那么这个引一本经,就是说佛的这个福田是最大的福田,“如尊”,像佛、世尊那样的福田,三世间都没有的。这个“三世间”呢,一般说就是地下、龙宫、地上(还有天上),那么都没有的。“施处尊第一”,我们要布施,那么以布施佛、供养佛是最第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是净令座净”,这句话很费解。“是净”,一般我们参考的就是这样说,“是净”,这个佛的功德他清净的;“令座净”,令他的弟子都能清净。那么就是说他的清净呢,不但自己清净了,还令跟他学法的弟子都能清净。


这个福田呢,大小跟虚空一样,“犹如虚空界,横竖无边际”,横来算、竖来算都没有一个边的。那么这样大的一个福田,“于尊为利害”,以这样的福田的福以为利,就是供养,作利益的事情。“害”,损害。那么,“异熟无尽际”,利的话福报无边;去损害的话苦报也就无边了,异熟果就无边际的。


这个福田是力量最大的了。





于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无贤善相。


“于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无贤善”,这样殊胜的田我们不去种不感到可惜,而不如看到一般的田――不种感到很可惜。这是我们没有善根,没有智慧,不知取舍,没有贤善相。





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


“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那么供养就是下种,就是种田,福报里下种子。所以说,既然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一切时,什么时候只要有机会,都要精勤地去供养三宝。





若如是行,由于胜田种善根力,于诸道次,慧力增长。


“若如是行,由于胜田种善根力,于诸道次,慧力增长”,这样子做的话,供养的话,我们在殊胜的福田边里种了很多的善根了,那么“于诸道次”,修道的时候――三士道,它的慧力就增长,智慧就增长。





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


“故于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这个是很重要的教授,所以说我们听经的时候、闻法的时候,“不能持文”,记不住,思惟的时候“不能解义”,思惟了半天,开小车,开无轨电车,开了一边去了,钻牛角尖去了,真正的道理不能解到;那么修习的时候“相续不生”,身心里边生不起定解——决定的心;“慧力至极微劣”,智慧极端的微劣,智慧太微劣了。


很多居士,很多他们写信给我,说他的智慧不够,修行困难。当然了,我们末法时期的凡夫,修习佛法时间很短,这样甚深微妙的法,拿起来当然很吃力了。但是你成了习惯了,慢慢地也就会感到不太吃力了。只要肯干,肯干之后就会松活(注:轻松)。我们仪轨来说,《大威德仪轨》,开始念的时候,就感到咬口,念也念不快,很烦恼,但是念多了,也就顺口了,而且念熟了之后,背诵如流,看也不要看书了。


我们要讲一个出家师父,他是四川昭觉寺的。他是以前在家的时候蹬三轮车的,文化不高的。那么他出家之后,修《大威德》了,开始的时候,传了法之后很高兴了,但是念起来总是跟不上。跟不上怎么办呢?他年纪也很大了,但是他并不因为年纪大了就退心,我总看到他每天空的时候坐了个椅子上,坐凳子上,不断地来背,不断地念,好多年都这样子。最后他能举腔了,就是说不但能跟得上,还能举腔。那么这是说你要肯干的话,什么难的事情都可以攻下来的,不要害怕。


那么这里就一个教授呢,当你碰到困难时候,好好地依福田力,靠三宝的力量,好好地供养,好好地忆念三宝功德。那就是我们经常叫大家念《四归依》,也就是这个意思了。你自己感到不够,力量不够,求三宝加持。三宝力量来了,这个不可思议的,什么(都)会胜过去。





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作诗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虽小极增长。」


“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这是马鸣菩萨的话,也是这个意思,“作诗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虽小极增长”,马鸣菩萨他是有文采的,他会作诗。作诗他说要有大善根的,我的智慧很小,虽然会作诗呢,智慧太小,作不好的,但是依了三宝的力量,依佛的力量,就像夏季的江河。夏季海水涨起来呢,江河也满了,就是靠佛的力量,我的智慧也大起来了,作诗也作好了。就像夏天的江河一样,虽然本身水是不多的――小的,但是靠海水的力量呢,它也涨满了。那么就是说靠佛的力量,智慧呢都会增长。这是马鸣菩萨亲自的体验。





又如说云:「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


“又如说云:「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但供养,又这么说:供养不在乎东西的多少或者是好不好,在自己的信心。





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无余财物,应如是行。


“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净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假使有信心好的话,供曼茶,供曼茶也不要啥东西嘛,就一个盘子,一些粮食,或者是供净水。或者呢,无主的那些供具,无主的物,都可以拿来供养,可以感极大的福报。


“无余财物,应如是行”,假使没有财物的话呢,就可以这么做了。那就是说,不一定要有东西很多、很高贵的,只要你有信心好了,都可以供养。





如现实有,而不能舍,作是念云:「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


那么有的人,就是说他并不是很穷,他东西是有的,但是舍不得供。舍不得供呢,他怎幺借口呢?他说:“我这个人呢,福报很差,很穷,那么应当供的东西呢我都没有,那么我就不供了。”这样子,以悭贪的心不供养,那就是不对的,可以供的哪怕一点点还得要供。





等同博朵瓦云:「于一秽螺杯中,略掷少许香草,念云:“栴檀冰片妙香水。”是诸生盲欺明眼者。」


“等同博朵瓦云”,博朵瓦一个讥讽的话,下边就说,“于一秽螺杯中,略掷少许香草,念云:栴檀冰片妙香水。是诸生盲欺明眼者”,那么有的人呢,就是前面说的,他明明可以供养的,现世是有东西可以供养的,但是他舍不得。就在很脏的一个“螺杯”,就是小小的一个杯子,螺作的,田螺之类的,这个杯里边摆了一点点的香草,这个很便宜的香草了。他心里么想,这是旃檀、冰片、妙香水,供养起来了。那就是明明是很脏的东西,有力量供好的不供,以这样东西来充旃檀、冰片。“是诸生盲欺明眼者”,你这样子做呢,等于说你是一个瞎子来骗眼睛亮的人。这个,人家不会相信你的。





又如朴穹瓦云:「我于最初供养香草,其气辛辣,次有四合长香供养,其气甘美,现在供养,若沉水香,嘟噜迦等,其气香馥。」


“又如朴穹瓦云”,这是说有而不肯供养,那么下边肯供养的举个例。朴穹瓦他说他自己的经验,“我于最初供养香草,其气辛竦”,那么开始的时候没钱么,就前面这个人一样的,供了一点点的香草,这个香草虽然名字叫香草呢,这个香味道呢——辛辣味道,不好的。“次有四合长香供养”,因为这个样子供养嘛,开始没有东西供养嘛,以这个差的供养了,供养心是有的了。那么这样供养呢,福报来了,那么后来就慢慢地有四合长香,以四种的香合拢来的长香来供养了,那就是比较好的了。“其气甘美”,这个味道呢,是很好的,甘美的。现在呢,就是说有的没有钱的时候,太穷的时候就供香草;后来福报增大了呢,就可以供四合长香了。这四合长香供了之后呢,福报更大;现在的供养呢,“若沉水香,嘟噜迦等,其气香馥”,那么现在供什么了呢?现在福报增长了,供的是沉水香。沉水香呢,就是根据《略论》 呢,昂旺堪布说是,紫丁香,黑色的,兜罗脂就是嘟噜迦。沉水香是紫丁香,黑色的。嘟噜迦就是白色的。这个呢,他们说是产在香巴拉国的边境的,是极贵的香,那就是很名贵的香。就是说朴穹瓦他自己说,开始穷的时候,并不因为穷而不供,供点香草,气味极不好的,但是供养心有。慢慢地福报增长了,可以供四合长香了。现在供的呢,用沉水香了,嘟噜迦香了,这最好的香供起来了。这个香呢,极好了,“其气香馥”。





若于微供轻而弗供,则永生中终是唯尔,若纵微少,发起殷重,渐得上妙,应如此师行持修学。


“若于微供轻而弗供,则永生中终是唯尔”,假使你虽然穷,有一点点力量,但是你不肯供。那么一辈子到此为止,福报增长不了。


“若纵微少,发起殷重,渐得上妙”,那么假使反过来,假使你虽然是开始财物是微少,没有好的供,但是发起殷重心,还是供养,那么慢慢地,上妙的财物就会来。


“应如此师行持修学”,应当跟这个朴穹瓦那样子做法来修学,就是有什么就供什么,福报就慢慢会增长。





传说此师每配一次,须用二十二两金之香。


“传说此师每配一次,须用二十二两金之香”,据说朴穹瓦他福报越来越大之后,他每一次要配一次香――就是要做香了,每配合一次香的话,要花多少钱呢?二十二两金。那就是极贵的香他来供养了。我们有没有那么大的心量呢?拿二十二两金子去配一个香来供。这个就是说,供养心大,福报也越来越大;供养心小,福报增长不了的。所以说不要因为少而不供。





若诸已得资具自在大菩萨众,尚化其身为多俱胝,于一一身,复各化现百千等手,往一切刹,经无量劫,供养诸佛。诸由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于此上希菩提者,是于正法极少知解,造次乱言。


“若诸已得资具自在大菩萨众,尚化其身为多俱胝,于一一身,复各化现百千等手,往一切刹,经无量劫,供养诸佛。诸由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于此上希菩提者,是于正法极少知解,造次乱言”,那么下边就是说,诸大菩萨,“已得资具自在大菩萨众”,这些大菩萨有神通了,“资具自在”,要什么就有什么,都可以自在的。这样子的菩萨,大菩萨,还要化身多俱胝,无边的身,一个身化了很多的手,到一切佛刹去供养佛。时间呢——“经无量劫”。大菩萨还要这样子的供养,何况我们呢?当然更要供养了。


但是这里举一个,有一些“只生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那么有一些人,他得了一些少许的相似功德,他已满足了。他说:“我不要去供养了,不要以供养来求菩提了。”那么这是指的什么呢?据昂旺堪布 说的呢,就是有一些人,他心里呢,欢喜修止,有一点点无分别的味道,他就满足了,他以为自己得了空性定了。这样的人现在很多,他就是说得了空性之后呢,一切法自性空嘛,他说我只要依了这个定呢,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超过一切有为的功德,那么世间的有为的供养那就不需要了。只要入空性定好了。那么他就依据呢,经上有一些说了赞叹这个空性的功德,说可超过无量百千亿俱胝的恒河沙的供养等等,以这些话作借口。他说:“我只要入空性定之后,那么我的这个功德呢,已经成佛了么,何必再要去修这些供养了,来求菩提呢?我只要入空性定好了。这个功德呢,比修这些有为的功德要大得多。”不必以供养等等有为的功德去求菩提了,这些人。


这些人呢,宗大师对他们的批评呢,根本不知道正法,是乱说。“是于正法极少知解”,对于佛法一点也不懂,是乱说话,“造次”,很轻率地乱说。


那么这样的人很多,以前有那些居士,认不到的,他就写信来说某个人,北京的一个什么人,自己叫什么五指如来,他么去修那个人的法,得了空, 性定了。他就跟那个人一起坐在家里入定了,什么事情都不干了。“哎,这些有为法都是功德不大的,只要一入空性定呢,超过一切有为的功德。”那么他这样子的说法就是这个宗大师批判的。


实际上他什么空性定呢,根本不是空性定。这我们以后学九住心就知道了。九住心,心得到四住、五住以上的时候,就感到一切法都是缥缥茫茫的,好象空了一样,而这个时候,单是止都还没有到家,奢摩他还没有得到,毗婆舍那的空性根本谈不上。那么他自以为得了空性定,以为功德已经圆满了,够了,不需要再有为功德了。这些呢,是绝对地错误,这是对法一点也不懂。


那么当时我回他的信呢,我就说了,《金刚经》里说的,“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是空了,但是呢“修一切善法”,才能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得了空之后,还要修一切善法,不是一个善法、两个善法,一切善法都要修,才能成佛。你离开了有为的功德,成不了佛的。这个,缘起、性空这两个要圆融,不要执了一边去了。那么这个就是对一些产生误解的,以这个相似的空性定为满足而不修供养的人呢,当头一棒,这是不对的。那么希望我们这里不会有这个,但外边很多,自以为得了空性了,这样的人很多。


那么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三十九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一次我们讲了归依三宝的应行的事情,应当要学的——共学。第一个就是说,要随念三宝的功德,“数数归依”,思惟它内、外的差别,内道的三宝有什么功德,外道的有什么过失。那么比较。那么第二个要念三宝的恩,哪怕吃饭之前,随便吃什么东西之前都先要供养,哪怕饮一杯水。


那么供养分两科:一个是供养的事情;一个是供养的意乐心。


  供养的事情有十个:供养佛的现身,供养佛塔,那么现前供养,不现前供养,自己供养,教他供养,财敬供养,广大供养,非染污的供养,真实的、就是修行的供养。


那么意乐心呢,就是说要观想三宝是最上的大功德的田。那么第二,三宝有最大的恩德。那么三宝是一切有情中最高的。三宝的难遇又是昙花一现,极难值遇。那么三千大千世界里边,只有一个佛出现的,没有多的。那么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圆满,根本就在靠三宝。所以说我们世间上的圆满也好,出世间圆满更不说了,没有三宝,是不会有的。那么这个心生起来呢,一切我们所得到的安乐,都是从三宝来的,那么这个报恩的心呢,一定要生起来。否则的话,就自以为了不得,我自己的福报来的。这个,你福报从何而来呢?没有三宝的教导,你福报也不会去培嘛,那么这个都是靠三宝加持,这个心要生起来。那么下边就是说要悲了,悲心了。


  昨天我们讲到有些不正之见,自己得到一些无分别的……,心静下去了,便以为证到空性了。那么他以悭吝的心,就是说本身就布施心、供养的心不够,自以为得了空性定,就认为:“我只要入定好了,一剎那的功夫就胜过一切有为功德,那就不需要再供养了。我们成佛就不要靠供养等等来成佛了,只要入定好了。入了空性定,这样成佛,功德呢超过一切有为功德。”这些话呢,就是说对于境界呢,没有正确理解,“是于正法极少知解,造次乱言”,对于正法呢,“极少知解”,就是根本不懂。佛经里,有的时候较量功德,他有一些话,你乱套,套上去了,“造次乱言”,是很轻率地乱说,没有根据真正懂就乱说。


        


以是应如《宝云经》中所说而行。如云:「应当听闻诸契经中,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由其最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及诸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以是应如《宝云经》中所说而行” ,这么他怎幺说呢?“应当听闻诸契经中,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由其最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回向诸佛及诸菩萨”,那么给他纠正,经里边是这么说的,并不是像你这么说,不要有为供养的。经里边,《宝云经》怎么说呢?“应当听闻诸契经中”,他里边怎么讲呢?“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一方面要供养,一方面要广大的承事。那么这个经上这句话,生起决定心之后,那么自己要有最胜的、真实的善心,增上的意乐心来回向佛跟菩萨。就是说,我们要修这些有为的功德,是要做的,并不是说不要做的,经里边明明这么说的。


        


第三随念悲故,亦应安立于诸众生于是道理者,谓由悲愍,随能安立诸余有情令受归依。


  “第三随念悲故,亦应安立于诸众生于是道理者,谓由悲愍,随能安立诸余有情令受归依”,那么我们说三宝的中心是法宝。法宝的核心是悲心。那么不损恼一切众生了,反过来呢,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我们因为有悲愍的缘故,要安立所有的有情,都能够受归依。因为不受归依,他就得不到好处。要安立众生义利呢,第一个就是要使他们归依。归依之后,慢慢听佛的教授、教诫,那么做好的事情,慢慢地由增上生,得到决定胜,一切安乐,世出、世间的都能够得到。那么所以关键呢,先要归依。那么自己归依了,知道这个好处呢,也要使一切有情,也同样得到好处。所以说,要安立众生,令他也归依。





第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诸余方便者。谓随作为何种所作,随见何等紧要重事,应依三宝及兴随顺三宝供养。于一切种,不应依止不顺三宝邪道等仪,一切时中应当至心归凭三宝。


 “ 第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弃舍世间诸余方便者”,就是说不管你做……,有产生一些事情,有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应当先要供养三宝,要陈白三宝。不要用世间的那一些方法来做。这个当然是大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小小琐碎事情当然不要此例了。那么下边广讲了。


“谓随作为何种所作,随见何等紧要重事”,这是大事情了。“应依三宝及兴随顺三宝供养”,那么我们要做一些事情,那么看到一些重要的事情(发觉或者看到一些重要事情),那么要依靠三宝,而兴供养,兴什么供养呢?随顺三宝的供养,就是说不要顺随世间,也不要随顺外道的供养。要依三宝,归依三宝。同时兴供养,兴随顺三宝的供养。就是三宝内部的供养的方式,怎么做就怎么作。


“一切种”,就是不管你任何的情况之下,不应当依靠那些,“不顺三宝邪道等仪式”,就是供养的仪式呢,不要以不顺三宝的,邪道的那些仪式。他们藏地,邪道就是苯教(黑教)。我们汉地,邪道就是鬼神教、气功师之类的。那么我们要什么要紧事情,第一个是依靠三宝、归依三宝;第二个呢,要兴供养。兴供养要随顺三宝的供养,不要随顺那些不顺三宝的,邪道的仪式来供养。那么世间的供养也不要随顺,世间的那一套跟三宝不顺的也不要。那么邪道的、黑教的等等,当然更不要。


  “一切时中应当至心归凭三宝”,“一切时中”,任何时候,都要至心的、一心地依靠,“归凭”,“凭”也是依靠的意思,完全依靠三宝,一切其他的力量不要依靠,只依靠三宝,这个佛弟子应当这样做。


但是前面说过的,世间那些人也好,其他的教徒也好,给他作帮助,假使说看医生,你付了钱,叫他看医生,这些是可以的。那么真正的依靠呢,是要依靠三宝的。求帮助,鬼神也可以,其他的教徒也可以,这个是另外一回事情,不是依靠,他是求帮助,这是另外一事。那有的人过份了,就是什么那些鬼神、外道的教徒,就当仇人看了,这个也不必。有的时候,可以他们帮助的,也可以求他们帮助一下。但是,不是归依,不是依靠。这仅仅是作朋友之间的一种帮助而已。





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分二,一《摄分》所出胜利,二教授所出胜利。


那么第五科,“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知道三宝的好处,殊胜的利益,昼三时,夜三时,要勤修归依,好好的修归依的这个法。


那么这分两科:“一、《摄分》所出胜利,二、教授所出胜利”。《摄分》就是说《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里边说的好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们自己的教授里边,传承所说的一些利益。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一获广大福者,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


那么先说第一种,“初中有二四聚”,有两个四聚。那么我们的表呢,可以对照来看一下。胜利呢,初,《摄抉择分》里边两个四聚,第一个四,一是“获广大福”,得到广大的福报。“如《无死鼓音陀罗尼》”,这一本书,“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异熟亦难思”,那么就是说得到广大的福德、福报了,就是说佛世尊的功德,是难思,不可思议的;正法的功德也不可思议的;这个圣僧,证果证道以上,见道以上的,叫圣僧,他的功德也不可思议的;“诸信不思议”,能够对三宝起至诚信心的,这个也是不可思议的;那么你以至诚信心相信三宝,那么你感的异熟果也是不可思议的。这几个不可思议,主要是三宝的功德不可思议,而感到的一切。我们能够净信三宝之后,感的异熟果同样也能得不可思议,那就是可以获得广大的福。


      


《摄波罗蜜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


“《摄波罗蜜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他说归依的福报,我们由归依三宝所感得的福报,假使有色,有形色的话,假使有体、有体积的话,那么整个的三界也容纳不下。那这个福报呢,就超过三界的容量。那么打个比喻,大海的水,非我们一个手这样子淘拿得完的,我们手去拿,怎么拿得完呢?大海水是无量,那是很大的水藏。那个,你手拳头去抓呢,抓到多少呢?这个不能测量,一把一把抓的话,到底多少把?那是无可测量的。这是说归依三宝之后,获得的福报呢,是无量无边。





二获大欢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归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


第二,“获大欢喜,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归依佛者,此是人所得。于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那么这个经里边这么说,假使我们昼夜的时候能够随念三宝,正归依佛,就是能随念佛,能够随念佛的功德,而正如法地去归依佛的话,这个人所得到的,那这个就是下边――“此是人所得”,只是人才能得到,暇满人身才能得到的。那么,其对佛宝如此,法宝、僧宝也是如此。这个话呢,没有说透了。下边宗大师解释:他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我现在能够得到依止三宝为我的归宿,“是为善得”,这个是最好的一个收获。那么“作意思惟”,这样子想呢,这是增长欢喜心,增长广大的欢喜心,因为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我现在以这个暇满人身,能够碰到三宝,能够如法地归依,那么这个利益是无边了,那就是生极大欢喜心了。





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净者,谓由等持及以慧学而得解脱。


第三,“获三摩地”,得到归依三宝之后, 我们可以慢慢地从戒而入定了,这个得到三摩地。第四,“获大清净”,得了三摩地之后,可以开发智慧,依定、慧两个,就可以解脱,即得解脱的最大安乐、清净。那么世间不清净了,解脱了世间的这些染污呢,得大清净。所以说,“谓由等持及以慧学”,因为得了三摩地之后,就可以开智慧。开了智慧之后,断烦恼、出三界,得大清净。


那么,这是《瑜伽地师论》的第一个四聚。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护者,至下当说。


第二个还有四聚。“具大守护”,“具大守护”就是归依三宝之后,得极大的保护,“此下当说”,下面要说,这里举例就不举了。





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 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


“二于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邪胜解障”,邪的胜解,对一切邪法、邪教,他起胜解――决定不疑的解,这个是一个障。那么这种障呢,归依三宝之后,可以使他轻微、减轻,或者永远灭尽,把它灭完。我们不是经常用四归依这个方法解除那些气功外道的那些障碍嘛。这些邪的障碍,只要你归依三宝好了,就可以慢慢地减轻,甚至于永远消灭。那么念过四归依的人,得了好处的,心里就有体会,有的是减轻了,有的是全部解除了。


“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净”,邪信解,就是信解什么呢?信解归依恶师(外道的师)、恶法(外道的法)、恶友(外道的教徒),这些力的增上,就是靠了这些力量,造了很多恶业。那么这种信解呢,要造恶业的。那么这种信解归依三宝之后,都能够轻微,能够清净,永远灭除。


      


三得堕入正行 正至 善士数中,


这里我们有个注解,“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归依三宝之后,有什么好处?可以进入正行的、正至的善士里边,就是说,属于他们的队伍里边去了。





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谓得趣入善士数中,为大师等之所喜乐。


第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于圣教净信诸天,爱念欢喜者”,就是说我们归依三宝之后,可以为大师(佛)、同梵行者(那些僧宝),还有这些对三宝净信的那些天,都欢喜、爱念。对我们生爱念,生欢喜。为什么?“谓得趣入善士数中”,就是前面说的,我们已经得到善士的一个行列里边去了。“为大师等之所喜乐”,那么佛、僧都很欢喜。





诸天如何欢喜者,谓彼欢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那么天也欢喜,信佛的天也欢喜。天怎么欢喜呢?“谓彼欢喜唱如是言”,天上的人呢,爱唱歌了。他们就唱,这么唱起来了:“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那么天就这么说,我们因为过去呢,成就归依,就是,依靠归依。成就了归依的体嘛,得到归依功德。“从彼处没”,从以前人间,受了归依之后,死了,到天上来了。那么这些人也。“成就多住归依”,他们也是成就了归依,住了归依体里边,将来同样也会得生到我们天上来。那么这就是说归依之后能生天了,那么这个天上的人很欢喜。佛、僧当然更欢喜了,不单是天了,他归依之后,将来成佛嘛,可以慢慢地修行成佛,增上生、决定胜,慢慢上去,当然更欢喜。这是《摄抉择分》,《瑜伽师地论》的归依的胜利。





教授所出胜利分八。


我们教授的,我们的教派里边,传授下来的那些胜利有八种。





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总有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然共称许,觉口窝与寂静论师,以有归依而为判别, 谓得归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


“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那归依之后,就是进入佛的弟子了,进了门了。否则的话,没有归依呢,还不算佛弟子,在门外的。“总有多种”,那么里边道理有好几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就是说我们安立怎么是佛弟子,“外”——怎么不是佛弟子?这个差别呢有很多的道理,有很多的来划分这个界限。“然共称许,觉口窝与寂静论师,以有归依而为判别”,那么共同公认的,就是说以觉口窝为首,跟寂静论师为首的,他们说呢,以归依为判别。归依的就是佛弟子,没有归依的就是门外汉,不是佛弟子。是佛弟子、非佛弟子呢,这个判别的方式很多,但是公认的一种呢,就是说是阿底峡尊者跟寂静论师,他们所提倡的,就是以归依、没有归依来判别。


“谓得归依,乃至未舍。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他说得到归依之后,“乃至未舍”,没有舍掉这个归依。怎么舍?后边要讲。那么归依之后,在没有舍之前,这个里边,你进了佛弟子的行列里边去了。“须由至心于三宝所受为大师”,就是说你这个佛弟子呢,要至诚恳切地,以三宝里边:佛是我的大师;法是我的修的法;那么僧是我的修行的助伴。这个就是归依三宝的要件了。那么这个假使没有的话,归依三宝这些你做不到的话,那么不管你做什么善事情,都不算佛弟子。哪怕你修布施、忍辱等等,做了很多,而你最起码的这三个条件没有,那你还不能算佛弟子。那么这是判别是不是佛弟子呢,是以归依三宝跟不归依三宝来判别的,不是说你做了什么善事,算是佛弟子了。





二成一切律仪所依处者,《俱舍释》云:「受归依者,是受一切律仪之门。」《归依七十论》亦云:「近事归三宝,此是八律本。 」此中意趣,谓由归依而能坚固涅槃意乐,从此意乐律仪发生。


“二成一切律仪所依处者,《俱舍释》云:受归依者,是受一切律仪之门”,受归依就是说一切律仪,不管你受什么律仪,总是开头都要受归依的,它的门就是受归依,没有通过这个门就进不了的,律仪你就达不到的,需要通过这个门才能进去,这个门就是归依。


那么这个我们也可以知道了,我们不管是受八戒、五戒、乃至沙弥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开头都要归依三宝。八戒,八戒的三归;五戒,五戒的三归;那么菩萨戒么菩萨戒的三归;沙弥戒,沙弥戒的三归。这个,以三归为门,那么一切律仪才能进去;没有通过三归,一切律仪建立不起来。


“《归依七十论》亦云:近事归三宝,此是八律本”,近事就是开始归依三宝的居士。归依三宝的时候,这个归依三宝,是八种律仪的根本――就是门了。八个律仪,当然就是我们知道的: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居士(男居士、女居士),还有加一个八关斋戒,八种律仪。这八个律仪的进入的门,根本就是归依,没有这个根本的归依,这个八个律仪建立不起来的。也就是前边说的,不进这个归依的门,一切律仪都得不到的。


“此中意趣,谓由归依而能坚固涅槃意乐”,这个他的意趣,就是他的密意呢,就是说要归依之后,才能“坚固涅槃意乐心”,这个意乐心才能够产生律仪,就是说你要归依三宝之后,对于趋向涅槃的意乐心才能坚固。有这个意乐心,才生律仪了。那么所以说没有归依,律仪是产生不了的。





三先集业障轻微灭尽者。 《集学论》中,显示归依能净罪时,说云:「此中应以生猪因缘,而为譬喻。」谓有天子当生猪中,由归依故,即未生彼,是由归依能净当生恶趣因故。「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 于法及僧亦如是说。故先集罪,有者轻微,有者罄尽。


       第三个,“集业障轻微灭尽者”,那么过去造了很多业障,因为归依三宝之后,可以依靠三宝力量,给它轻微,减轻,甚至于灭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集学论》中,显示归依能净罪时”,《集学论》一本书,它里边指示、开示我们,单是靠归依也能净罪。“说云:此中应以生猪因缘,而为譬喻”,那么他就举一个公案,一个天子他要投生,他的业报呢,天福享尽了,将要生猪了,那么后来呢,因为佛劝他念三归呢,他就念,修了七天的三归,后来死了之后就生到兜率天去了。他本来是帝释天的天人了,那么帝释天呢,看到这个天死掉之后,他就观察他到底生哪里去了,遍找都找不到,后来去问佛了。他说:“这个天子本来要生猪的,那么他死掉之后,我到处观察,找不到他在哪里。”佛就跟他说:“他已经生到兜率天了,你帝释天的力量呢,只能观下,观上呢,上天是观察不到的,所以说你找不到他在哪里了,他生兜率天去了。”那么就是靠归依,他的生猪的罪障消灭了。那这个我们在这里修学的人也有很多经验了。他们有一些罪障就靠念四归依,就有梦兆:吐脏东西,或者是清水沐浴等等。业障消掉了,病也好了。有些事情就转,都转顺,这就是说归依本身就能够灭罪障。


那么这个公案呢,宗大师讲了一下。“谓有天子当生猪中”,因为天上的人他有神通了,他下一辈子生哪里,他是知道的。当他五衰相现的时候,他自己观察,下一辈子要生到猪去了,他非常懊恼。他就没有办法之中呢,就有人劝他修归依了,他就临死之前,七天至诚地修归依法,最后就免了生猪了,而且生到更高的天上去了。 “由归依故,即未生彼”,没有生到猪胎里去。“是由归依能净当生恶趣因故”,因为归依之后,把将来要投恶趣的因,这个业把它消掉了。这幺,这个帝释天不是到处找?找不到了,就问佛了,他到底在哪里?佛告诉他之后,他生到兜率天去了。那么帝释天听到之后非常欢喜,就说下边那个偈。


“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他是赞叹了,归依的功德了。假使有归依佛的,他绝对不会生恶趣去的。假使他是人身的,一般归依都是人才归依了。归依,他把这个人的身体舍了之后呢,他将来生天,就是福报增上了。非但不堕恶趣,还能增上福报,生到天上去。


帝释天赞叹三宝,第一个偈说:“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第二个偈:“若有归依法,彼不往恶趣。……”下面就是一样的,“若有归依僧,彼不往恶趣。舍弃人身已,彼当得天身。”那就是赞叹三宝的功德。


那么所以说,过去造的罪,由归依三宝之后,有一些减轻了。这是业报的因缘了,这是也靠你自己努不努力,修得是专不专心,这个动机好不好,各方面的因素。那么得的效果呢,有的是这个罪业轻微了,有的呢全部干净了。





四积广大福者,如前所说。


第四,“积广大福者,如前所说”,前面说过了,归依三宝之后,得无边的福报,这个在前面《摄抉择分》里说过了。





五不堕恶趣,由前应知。


第五,“不堕恶趣”,那么这个也算,这里讲过了,不生恶道了。这个三宝的功德呢,就是说单是归依就可以避免恶趣。


另外一个公案也经常人家引的,就是说有个贼,他去偷东西。那么晚上偷东西,手伸进去偷了,结果这个主人没有睡着,他看到手伸进来就把他抓住了。这个主人是信佛的,信佛的呢他本来杀掉他也可以,把他抓了送官也可以。但是他信佛嘛就不杀他,就把他手抓住就打。打的时候就念:“归依上师,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念一句打一下,打了几下子,这个就放掉了。这个贼逃掉了,他心里么想:“今天东西没有偷到,总算命是保住了。”那么他这个挨打的时候呢,他听到的是四归依了,“喇嘛拿绞娑切,桑吉拿绞娑切……”,他心里边跑就边念,心里在回忆。那么本来他半夜嘛,他经过那个路,那要经过一个桥了,这一带是极凶恶的罗剎鬼经常出没的地方。因为他这样子边走边来回忆这个四归依的话呢,结果那些罗剎鬼竟不敢走这个路了。看到他呢,就避掉了。


这个我们想一想,四归依力量多大?有的人总嫌四归依好象功德太小了,这是进门的法门。但是我们想一想,他这个贼就是心里……,他也不是真心的归依,仅仅回忆他挨打的情况,这么边想边念的话,尚且恶鬼也不敢侵犯他,那么我们至诚恳切念的话,这个力量之大可想而知了。那么下边“不堕恶趣由前应知”,这是帝释天不生猪的因缘了,可以知道。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者,如经云:「诸遭怖畏人,多归依山林,及归诸园囿,归所供树木。其归非尊胜,其归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若时有归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八支圣道乐,当趣般涅槃,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此归为尊胜,此归是第一,由归此归处,能解脱众苦。」此中应以成就风索外道等缘,而为譬喻。


“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公案了,一切非人不能害他,人也同样,你好好念四归依的话,一般人也不会害你。


“如经云:诸遭怖畏人,多归依山林,及归诸园囿,归所供树木。其归非尊胜,其归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若时有归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八支圣道乐,当趣般涅槃,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此归为尊胜,此归是第一,由归此归处,能解脱众苦”,这个是一个经里边,赞叹归依三宝的好处。他说,人因为碰到很多的苦难,遭到很多怖畏,因为有所怖畏就求这个依靠了,但一般的人都去依靠什么呢?依靠山,林,山神,鬼神,树神,或归园囿——归依园林神了,或者归依所供的树木的树神了。这种归依(归依鬼神)呢,这是“非尊胜”,不是超胜的,不是可贵的。他的归依呢,也不是第一的。“虽依其依处”,虽然他去依靠这些依处,这些鬼神之类的,“不能脱众苦”,因为鬼神本身也在众苦之中,你依靠他,怎么能脱众苦呢?


那么反过来。假使你去归依佛的话,归依佛的法,归依这个僧,“由知苦苦集”,那么我们归依三宝之后,三宝的核心是法,佛是依法成就的人,僧是正在依法修行的人。那么我们归依三宝之后,从法宝里边知道苦,一切世间的苦难,从何而来?苦集,它的因就是集,集就是烦恼跟烦恼推动造的恶业了。那么你把这个知道之后,你又不想受苦,就把苦的因——烦恼灭掉就可以了。“正超越诸苦”,那么这个因找到之后,你这个苦难就可以灭掉了,可以超越了。你因不知道,单是要避苦,那是避不了的。


所以说我们真正要灭苦难的话,一定要把苦的因,把它去掉,果当然不会来了。苦的因不去掉,你说苦的果要逃避掉,那无可逃避的。那知苦,也知道苦的集,集就是它的因——烦恼跟业障。业障由烦恼而造的,所以说根本还是烦恼。这样子知道之后,把烦恼断掉,就可以超越众苦,把这个真正的超越众苦,外道的说超越众苦,不正的,邪的,那就是超越不了的。这个真正如法的,真正可以超越的。那么修什么? 八圣道支,八正道嘛,这个可以得到安乐,修行的时候得到安乐。而感的果呢,涅槃,又是安乐的,“当趣般涅槃”,最无上的涅槃。


“以智慧观见”,我们说修行,佛法是觉,觉要智慧来观嘛。“诸四圣谛理”苦、集、灭、道的道理知道了。苦、集,苦从何来?从集而来。那么要断集怎么办?修道。修了道之后就证灭谛。这个四圣谛的道理知道以后,这个归依才是最殊胜的,这个归依才是第一的。你归依了这个归依处,这个归依处就是三宝了。你归依了佛、法、僧之后,那么一切苦难全部能解脱,“能解脱众苦”。


那么这是讲总的原则性的,能够超越一切苦难。那么我们具体的、面前的苦难,可以解除。他举一个风索外道的公案,就是说一切人、非人的不能害他。非人的害他,前面我们举一个贼的问题,非人呢,恶鬼害不了。这是人不能害的,就是说有一个外道,他修大自在天的,修大自在天呢,他修成功了一个“风索”,一个法。“风索”,这个索就是绳子,他用这个绳子,可以捆住那些对方的人,把他逼死。大概这样子,很多人就在当时,这个地方就全部服他了。因为抗拒不了他,他的外道的法术很厉害。


那么他有一次他又施法术了。对一个小孩子,对小孩子施法术呢,这个小孩子竟然不动。他以最厉害的风索去捆他的时候,小孩子不动,没有把他捆住,也没有受到损害。这个外道就很奇怪,他说是不是他的法术是失灵了呢?他就试验,把一个狗作试验,对狗一试验他的法术呢,这狗马上就死掉了,那么表示他的法术是灵的。但是这个小孩子却不受他的害,他就很奇怪,就问这个小孩子了,他说:“你修什么法,怎么我害你不了呢?”就是降伏你不了呢?小孩子说:“我什么都没有修,我是归依三宝就是了。”那么这个外道听到之后呢,他想归依三宝力量那么大,他修了那么久的法,“风索”,整个地方都降伏了。而这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仅仅归依三宝了,就对他无可奈何,那三宝力量极大,超过他的这个法术。他也就弃邪归正,归依三宝去了。那么这个公案是说人也不能害了。


这个我们还经常说,我在宝光寺教书的时候,一个科技大学的老师,他跟他夫人一起来了。他们来了嘛就聊了,聊了之后就谈起那些气功师。他的夫人就说,他们那边一个公园,一个气功师在练功,他也要作试验,把公园里的那些围观的那些群众做试验品。他一施法术呢,这些人打滚的打滚,跑的跑,发狂一样地到处乱跑,那么都动起来了,就是她,他的夫人,没有动。这个外道(这个气功师)也很奇怪,但是没问她,他也装了没看到一样,因为他不好意思嘛。他的夫人呢,她怎么说呢?她说我也没修什么法,她仅仅是三归五戒的居士而已。那就是说气功师他用他的邪法,三归五戒就受不了。


  那么还有一个,是我到温洲,一个居士他跟我说,当时一个四川一个大气功师到温洲去讲,去讲他的气功了。门票很贵,那时候是八十年代吧,十块钱一张门票,要去听。那么听讲了一段时间,这个气功师就要作试验了,他就施展他的法术。这一施,法术一施呢,整个的听众呢,都跳起来了。自己坐立不安了,自己不自觉地跳了。那么这个居士呢,他也感到不对了,他也要动起来了,他是修大威德。他赶快念咒,根本咒,大威德咒一念,太平无事,什么都没有了。那就是说这些法术呢,碰到三宝的力量呢,就是法宝嘛,这个是大威德咒,法宝,那就是无可奈何了,施不出他的威力了。这些就是说人、非人呢,不可为害了,不能为难。





七随一切想悉当成办者,随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养归依三宝,祈祷成办,则易成就。


“七随一切想悉当成办者”,这个想,当然是如法地想了。“随行何等如法所作”,如法的,你随便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如法的,那么你先要“供养,归依三宝,祈祷陈白”,好好求,能够使你成功,“则易成就”,那可以成功的。那就是说你要如法的事情,你要好好地供养三宝,好好地修归依,那就得加持了,就很容易成功。





八速能成佛者,如《师子请问经》云:「由信断无暇。」谓由获得殊胜闲暇,遇归依处,学殊胜道,由此不久当得成佛,如是忆念诸胜利故,于日日中,昼三夜三,勤修归依。


第八,“速能成佛”,这最高的,归依三宝的最后的这个成果就是成佛了。“如《师子请问经》云:由信断无暇。谓由获得殊胜闲暇,遇归依处,学殊胜道,由此不久当得成佛”,那么由得到殊胜的闲暇,就是暇满人身了。碰到归依的处,就是碰到三宝了。那么学殊胜的道,归依三宝之后么学法了、修行了。得不久呢,可以成佛。所以说归依是成佛的起点,归依的终点站就是成佛。开始的时候归依三宝,最后成就三宝,自己成就三宝。





《广论译释》:“对三宝生起不退转心,故舍弃八无暇。(任处何处环境,对三宝生起坚定信心不退。)因生起信解信,故舍弃三恶趣苦。(对三宝、业果生起信解之心。)因生起乐信,故舍弃邪见和投生长寿天界。(对为证得无上菩提而生起恭敬修学之心。)因生起清净信,故舍弃余三无暇(无佛、边地、根缺)。(知三宝功德,而生起欣乐之心。)”


那么这里一个,“由信断无暇”,归依、信三宝呢,可以断无暇。我们有暇的身体呢,可以遇到三宝。可以得到修殊胜的道,可以成佛。那么关键要有信心,要有有暇的身。这个有暇的身从何而来?从信心而来。由信心,对三宝的信心呢,可以断除八无暇。那么这个具体的怎么说呢?对三宝起的信心呢,他分了四个。


一个是不退转的信心,那么是总的。你对三宝起一个不退转的信心,就是说对三宝的信心呢,不退转了。就是一信到底了,再也不会变了。那么这样的信心起了之后呢,整个的八个无暇呢,就都不会有了,都去掉了。不论你处在什么环境,什么地方,对三宝的信心坚定不退的。管你是碰到“文革”也好,什幺也好,什么的人家,或者你生在耶酥教的环境里也好,什么样子地逼你也好,对三宝信心不退的。这样的人呢,八个无暇决定可以舍弃掉。那么这是总的。


  那么下边呢,就是另外还有三个信心,信解的信;一个是起“乐信”,快乐的乐,就是意乐心的乐,“乐信”;一个“清净信”。得了“信解信”,什么叫“信解信”呢?对三宝、业果,起信解信,决定如此,不会改易的。这个信解的信起了之后,可以断三恶趣。因为知道业果是不可改易的,那么你决定不敢做坏事。不做坏事的话,三恶趣就不会去了。这八无暇里边的三恶趣,这三个无暇就可以断掉,可以弃舍。起信解信呢,弃舍三恶趣的苦。这是三个无暇。起“乐信”,“乐信”就是说对无上的菩提起恭敬而愿意修的心,意乐心。那么可以舍弃邪见和投生长寿天。这个八无暇里边邪见一个,长寿天呢碰不到佛教,这两个无暇呢,可以去掉。就是说你对无上菩提起一个极恭敬的意乐心,希望得到,那么你就可以舍弃邪见跟长寿天的两个无暇。


最后呢,生起“清净信”,对于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的心,清净的欢喜心,可以舍去没有佛出世的地方、边地、根支不具,这三个无暇也可以舍掉。


总的说,生起信解信,可以断三恶趣的无暇;生起乐信,断除邪见、长寿天的无暇;生起清净信,舍去佛不出世、生在边地、跟根支不具的三个无暇;那么起不退转心呢,整个八个无暇都能去掉。


那么这就是说“信断无暇”,由我们的信三宝的信心,可以把八无暇都断除。所以说我们意念信了三宝,归依三宝之后,有那么大的胜利,殊胜的利益。那么就天天呢,昼三时、夜三时,要精勤地修归依这个法。那么四归依就多念,就是修归依法;再进一层的,就是修三归依观。这是我们一个是初步的,一个是从定中修的,都是修归依。





        第六下至戏笑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者。身命受用,定当舍离,若为此故,弃舍三宝,则一切生辗转受苦,故任至何事,不舍归依。作是念已,数起誓愿,虽为戏笑亦不应说舍归依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第六下至戏笑乃至命缘,应当守护不舍三宝者。身命受用,定当舍离,若为此故,弃舍三宝,则一切生辗转受苦,故任至何事,不舍归依”,那么我们说,牺牲生命乃至开玩笑。就是最轻微的――开玩笑,乃至最重的――牺牲生命,都不要舍弃三宝。守护三宝不要舍弃。那么这一条呢,就是说什么原因呢?“身命受用”,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受用,总是一天要完的,要舍掉的。假使为了生命,为了受用而舍弃三宝呢,则你命还是要断,还是要死,受用还是要用尽的。而你因为舍弃三宝之后,以后呢,就恶趣循环,辗转地受苦。越来越苦,这就划不来了。生命牺牲了,受用给人家掠夺了,这仅仅是一生的苦。下一辈子你因为归依三宝,可以生天,乃至生这个暇满人身。你假使放弃了三宝,为了命,为了其他的事情放弃三宝之后,那你以后辗转受苦,受苦无期了,这个划不来的。


所以说“故任至何事”,不管什么事情,不要舍弃三宝。那么开玩笑呢,虽然是小事情,也不要作这些玩笑开,也不要舍弃三宝。


“作是念已”,这样子想之后呢,“数起誓愿”,数数要起发誓愿,“虽为戏笑亦不应说舍归依语”,哪怕开玩笑也不要说不归依的话。





诸先觉等说一学处,谓随往何方,于彼如来应学归依,未见根据。


过去藏地有些大德说一个,一种学处,就是说一个见了。这个什么见呢?他说你生在哪里,归依哪里的佛,就是说:你生西方嘛,归依阿弥陀佛;生了娑婆世界嘛,归依释迦牟尼佛。这个话,没有看到有什么依据,那就是说不正确的。这是藏地有这个见了,我们汉地是没有的。





如是六种共同学处,是如《道炬释论》中说。各别学处初三种者,契经中说。后三种者,出于《归依六支论》中。


“如是六种共同学处,是如《道炬释论》中说”,这个六种共同学处呢,《道炬释》这本书里边出来的。“各别学处初三种者”,各别学处里边,前面三种(这我们表上都写出来了)“契经中说”,经里边说的;后三种,应修的三种,是《归依六支论》里边说的(这个我们都标了)。





如彼说云:「应于形象颂,及诸碎黄布,信解为大师,亲口说诸法,不谤应顶戴,净未净诸人,应观为善士。」 《摄决择》中所说此等。迦摩跋云:「此诸学处,内坞苏跋,想亦宣说,我二同从阿兰若师所闻。」此语出于此师所传《垄跋缚道次第》中。


这个《归依六处论》里边,它这么说,“形象”就是佛的像,“颂”就是四句偈了,“碎黄布”就是僧袈裟颜色的布。这个虽然看到佛像,看到一个颂,或者看到一块破的黄布,应当想到他就是佛,也就是佛亲口说的法,那个黄布就是僧宝。“不谤”,不要毁谤,应该顶戴,顶在头上。“净未净诸人”,就是现了僧相的人,不管你是清净的,或者是不清净的,“应观为善士”,都是好好的修行人,要当他们是正规的修行人看。


“《摄决择》中所说此等”,《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里边说的跟这个一样的。那么迦摩跋是一个大德,他这么说,“此诸学处,内邬苏跋,想亦宣说,我二同从阿兰若师所闻”,那么内邬苏跋也是大德,这种学处,这些说法,内邬苏跋大概也说过的,因为我,还有一个他的一个同参了,他们两个人呢,从阿兰若师里边听到说这个话。这个话,是出于内邬苏跋他所传的一个《垄跋缚道次第》里边有这一句话。那么垄跋缚,是内邬苏跋的弟子,他这个书里说,内邬苏跋也是这么说的,那可能是有依据的,因为他是他的亲传弟子嘛。





若有违犯此诸学处,当成亏损及弃舍之理者。有说违犯六种成舍,谓初三种各别学处及恒修归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有说由其九种成舍,谓加违后三种各别学处,其余仅是亏损之因。


“若有违犯此诸学处,当成亏损及弃舍之理者”,那么违背这些学处,或者亏损,或者就是舍了,就是舍了这个归依戒了,这个道理呢,有几种说法,这里宗大师把他抉择一下。


“有说违犯六种成舍”,有的人说,犯了六种学处呢,就是舍了归依了。哪六种呢?“谓初三种各别学处及恒修归依,为命不舍,供养三宝”。他说违犯了初三个各别学处里边应止的那个三条,如果你违背了。另外,“昼三夜三恒修归依”,这条违背了。“为命不舍三宝”的这条违背了。同时“供养三宝”这条也违背了。这六条违背了,都成舍了,舍了三宝了。


有的说呢,有九条成舍。“谓加违后三种”,就是三种各别学处。那么后边的三种各别学处就是说应修的三个了,应修的就是说,对佛像要看得佛、大师的想,就是前面六个再加三条,各别学处里边应修的三条加进去,那么这九条呢,说是舍了这个归依戒了。


  “其余仅是亏损之因”,那么除了这九条呢,犯了其他的只是亏损,对这个归依戒是不清净了,但是没有舍掉。





然作是思,若与为命亦不弃舍有违犯者,实舍归依。如是虽未弃舍三宝,然俱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亦违不言有余大师,心未诚归,故亦成舍。若未犯此,仅违学处,非是舍因。


“然作是思,若与为命亦不弃舍,有违犯者,实舍归依。如是虽未弃舍三宝,然俱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亦违不言有余大师,心未诚归,故亦成舍。若未犯此,仅违学处,非是舍因”,这是宗大师的抉择了。宗大师的说法呢,他说前面说得太广泛了,他真正的舍归依呢,是舍两条。应当这样子说,他说“为命也不舍弃”的这一条,即使命难也不舍弃三宝,这一条违背了,就是你自己违背舍弃三宝了,当然舍了归依了。“实舍归依”,这是确实是舍了归依了。同样,“虽未弃舍”三宝,虽然你没有说把三宝舍掉了,这一条是明确的舍了嘛。那么另外呢,虽然舍没有舍三宝,但是“俱爱执三宝异品大师等三”,那么你对三宝异品,跟三宝不一样的大师,那些外道的大师,你爱执,执着这个也是好的。“大师等三”就是他们的大师,他们的法,他们的教徒。那么你把三宝异品的外道,也抓了、抓起来了。那么这也舍了三宝了,舍了归依了。就是说为什么呢?违背了“不言有余大师”,我们归依三宝,就是说没有其他的大师跟佛可以比的;没有其他的法跟我们的佛说的法、圣教可以比的;没有其他的教徒跟我们僧宝可以比的。那么这一条你违背了,这也舍归依了。


所以说舍归依呢,宗大师的抉择是两条。一条呢,是直接是舍归依了,那个为了命难的缘故也不能舍,但是你自己舍了,有些即使不是命难也舍掉了,这当然是舍归依了。另外呢,你一面归依三宝,一面归依外道,两个都归依,也舍掉了。因为我们归依三宝之后,不能归依其它的了。你执着还有其它的还可以同样可以归依的话,那你就舍了,把归依三宝这一条就舍掉了。


所以说真正舍三归依呢,就是这两条。其余的犯了之后呢,“仅违学处”,那就是说你的归依戒不清净,违背了,并没有舍掉。那么这是宗大师抉择呢,非常精确。我们一般都依照这个标准。





是故归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


“是故归依,是于佛教,能入大门”,所以对佛教来说归依就是进门的事情,佛教的大门由归依才能进去。





若有归依,非唯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力。


“若有归依,非唯虚言,则是依止最殊胜力”,假使说你的归依不是空话,是真正的归依的,根据我们前面的条件做到的。那么这个,我们得到一个最好的依止的力量,这个最殊胜的力量呢我们依止到了,那是最幸福的了。我们在世间上都是要靠,找靠山嘛。我们现在整个的世出世间的最大的靠山就是三宝。你如果不是虚言的,正规地归依三宝之后,那么你所依止的呢,那最靠得住的、最殊胜的,你就靠到了。





内外障缘不能违害。


一切内的,外的障不能违害你,你假使真正信三宝,一心听三宝的话的话,内的障――烦恼障;外的障――一切魔障、天的障,都不能害你。如果你,受害了,那还是你自己没有信三宝了。烦恼起了,把三宝丢了一边去了。那你就受害了。外边的魔障来了,不忆念三宝了,求其他的方法来解除了,这你也受危害了。那么你如果真正依止三宝的话,一切内外的魔障都不能违害。





功德差别,易生难退,倍转增长。故如前说,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门,受持归依,励力不违归依学处,是极扼要。


“功德差别,易生难退,倍转增长。故如前说,由于怖畏及由忆念功德等门,受持归依,励力不违归依学处,是极扼要”, 那么功德,各种各样差别的功德,都易生起来。而且依止三宝力量,不但生起来容易,退也不容易退。不退的话,还要“倍转增长”,成倍地增长起来。所以说跟前面所说的一样,因为是怖畏,怖畏什么? 怖畏三恶道,怖畏世间的生死苦,而忆念三宝有这个功德可以救我们的。这个,这一些门,而真正受归依的话,“励力不违归依学处”,努力地做,不要违背归依学处,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一开始修行,这是一个根本,这个做好了,以后的基础打好,以后都能上进。功德也“易生难退,倍转增长”。如果这个没有弄好,那功德就生不起。生得起也要退。不但是不增长,就是退了。那么所以说,我们要退不退,检查自己三宝的信心如何。





设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后当生恶趣,而起怖畏,能从其中救拔归处,是为三宝。若归三宝不违学处,然其归处,如何救拔。如《集法句》云:「能断有箭道,我教示尔等,如来是大师,尔等应须行。」佛是归依大师,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故正归依是为法宝。若能得此,解脱畏故。最下法宝,亦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


“ 设作是念,如是念死及思死后当生恶趣,而起怖畏,能从其中救拔归处,是为三宝”,这我们前面说过的,为什么归依三宝呢?就是怕恶趣嘛。假使我们想死、念无常。同时念无常之后,我们该哪里去?检查自己的思想行动,都是坏事多,要生恶趣,这个就生极大的怖畏。这个怖畏里边,唯一能救我们的就是三宝,这个是我们前面说过的。


“若归三宝不违学处,然其归处,如何救拔”,那么假使我们归依三宝之后,不要违背三宝的学处。“然其归处,如何救拔”,那么我们归依三宝怎么救我们呢?


“如《集法句》云:能断有箭道,我教示尔等,如来是大师,尔等应须行”,那么能够断“有”(就是三有),就是能够断生死的,“箭”就是有毒的那些箭了,这个产生极大苦恼的,就是三界的苦了。能够断除三有的苦的那个道,“我教示尔等”,这个佛就说我告诉你们。“如来是大师,尔等应须行”。那么这个《集法句论》的意思就是说我是你们的大师,我已告诉你们怎样子出苦的道,我应给你们作助伴,就是三宝的,佛都给了我们了,出苦的道,佛是大师,那么修学助伴就是僧宝了。


“ 佛是归依大师,僧是归依正行助伴,故正归依是为法宝”,那么佛是归依大师,告诉我们法的人;僧是依着法而修行的人;真正的归依的核心就是法宝。


“若能得此,解脱畏故”,假使能够得到法宝的,依了法宝去做呢,一切怖畏都能解除。


“最下法宝,亦是由其初修业时,远一分过,修一分德,断证二事,倍转胜进而为安立,非离此外,忽从他来”,他说最下的三宝,就是最粗浅的三宝,也是说我们修的时候,是要远一分过,断除一分过失;修一分功德。一个是断,一个修,这样子不断地“倍转胜进”,慢慢地往上进,是安立事,这个叫法宝。并不是说离开我们修这个断过、修德,另外突然之间就来了一个就可以来一个功德的,没有的,就是靠我们法宝来修的,就是说一切真正脱苦的呢,是法宝。





故于此时,是须善巧,善不善业及果差别,如理取舍而修正行,是为修法。若不久思二业及果,如理取舍,则不能遮诸恶趣因,纵畏恶趣,然亦不能脱此畏故。是故救拔果位恶趣,须于因时,纠治其意随不善转,此复依赖于诸业果得深忍信。


“故于此时,是须善巧,善不善业及果差别”,那么归纳到法宝来了。法宝就是告诉我们哪些是善业,要做的,不堕恶趣;那些不善业,做了之后要受苦的。那么这些道理呢,“如理取舍”,要如理的如法的去取,善的要取,得乐报嘛;恶的要舍,避免苦报嘛。“而修正行”,如法地修行呢,“是为修法”,这个就叫修法了。法告诉我们要修嘛。修法就是说,开始就是说要善巧知道:哪些是善业,那些是不善业;善业感什么果,不善业又感什么果。那么我们不要受苦,要受安乐。该取什么?取善业。该舍什么?舍恶业。这就是修行,这是修法了。


“若不久思二业及果,如理取舍”,假使不是好好地去修二业,它的果报,就是靠思惟善业、恶业它各感的果报,如理地取舍:善的要取;恶的要舍。“则不能遮诸恶趣因”,那么恶趣的因还遮止不了。即使你这一次靠了三宝力量,加持得了生天了,但是你善恶的取舍不知道,以后还会造恶,还会要堕到恶趣去,不究竟的。真正你要掌握这个原则,那就依靠法宝了。法宝里边给我们讲了,原则性的取舍,我们自己掌握之后,那就是可以不再堕恶道了。


所以说,“如理取舍”,假使说我们不好好的修业报跟它的果,不如理地取舍的话,那么恶趣因遮止不了。即使你害怕恶趣,也不能避免这个恶趣的怖畏,将来还是要去。


“是故救拔果位恶趣,须于因时,纠治其意随不善转”,那么所以说我们要救拔果上的恶趣,这个苦位的,那么应当于恶趣的因,要纠正它,不要随了不善的业去转,那么这样子做呢,“此复依赖于诸业果得深忍信”,那么要这样子做呢,一定要对业果要得到甚深的信心。对业果深信之后,就知道取舍。取舍之后,那就恶趣的因可以断除。那么这就是说归依三宝之后,最重要的要我们掌握业果。归依三宝,固然加持力是有,也可以使你脱恶趣,但是这是加持力,是靠佛的。真正的力量呢,你自己要产生呢,却是要从法宝来的。所以说呢,从法宝来,如何避免恶趣,乃至超出三界呢?这从业果上看了,业果上看的话,下边接下去,明业果了。


  所以这本书极善巧,一环接一环来的,没有这一环,下一环上不去。这一环修好了,进入去,决定是那一环。这个是非常之精密地扣住的。那么以后,接下去就修业果了。


今天时间也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四十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一次我们把归依三宝的讲完了。那么里边有一个问题,就是那天一个注解没找到。那么今天补充一下。在第114页,这个归依三宝的胜利,在《摄抉择分》里边,有两个四聚。第一个四聚:得广大的福;得广大的欢喜;得到三摩地;得大清净,就是慧学解脱了。


第二个四聚里边:一得“大守护”;二是“一切种邪胜解障”可以轻微,乃至除掉;第三,“得堕入正行正至善士数中”,那么这个“正行”,正在修行,“正至”,那么这个,上一次注解没找到,今天补充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什么叫“正至”?我们根据这个《瑜伽师地论》里边,什么叫“正至”呢?他说,“已趣各别烦恼寂静,故名正至”。就是说烦恼寂静了,断掉了,各个阶段,各式各样的,那么都叫“正至”。那么举个例什么呢?预流果,那一切见道所断的烦恼,八十八使断掉了。这是一个“正至”,得到这个烦恼断的果了;一来果,把欲界的烦恼断掉六品,那么也是一个“正至”,这是第二个果;第三个,不还果,欲界的烦恼断完了,那么是欲界不来了,也是个“正至”;那么乃至阿罗果,三界的烦恼断完了。那么这个就是说,获了果位的叫“正至”,还没有得到果位的叫“正行”,正在修行。那么这个上一次没有找到呢,今天补一下。


  重点是,归依三宝之后,该怎么做的。别学、总学哪些要做的。另外我们也考过了,怎样叫舍归依?那么这里有几个说法,宗大师抉择下来呢,是两个。一个就是说,为了命难也不能放弃归依的这一条做不到,为了保命把归依舍弃了。这是舍归依,故意地舍了。那么还有呢,你倒没有故意舍。你另外又崇拜一种其他的教,跟三宝平等起来了。那么虽然你没有舍归依,但是你实际上也舍掉了。因为我们归依的时候,就是说归依佛之后,一切天魔外道都不归依了。你另外还要归依其他的,那么你这个归依的体就失掉了,也就舍了归依了。那么这样子呢,所以说我们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的。要新归依的,归依之前我们都要听一个开示,这些道理都讲清楚了。


那么我们归依三宝之后,能救度我们离苦,也是讲过公案。一个天子,他福报享尽了,快死了,他自己有天眼观察死了以后,要堕猪胎了,受畜生道去受苦去了。那么很着急,那么帝释天就叫他念归依三宝。他七天的归依三宝念了,最后生到睹史多天去了。那么就是说靠三宝力量呢,能度苦。


但是我们说这个度苦,三宝有这个能力度,但是我们要符合三宝的要求,那就是说真正的苦是从何而消除呢?那就是说不要造不善的因了。不善的业造了之后决定感苦果。那么我们要自觉地不受苦的话,那必须要把那些善恶的业搞清楚。造这个善业,决定感人天果;造恶业,也决定是三恶道的苦。所以说归依三宝之后,我们第一搞清楚的,就是要善恶业果的那些分别。那么这也是说归依三宝之后,我们要做的事情,也是学处。三宝的学处,就是要把善恶业果搞清楚。所以说,这一段就是说117页的第3行,“故于此时,是须善巧,善不善业及果差别”,我们归依三宝之后,那么这个时候重点归依的是法,佛是说法的人,僧是依法而修行的人,而归依的重点,中心、核心就是法。这个法是什么呢?我们就是说第一个要搞清楚的:善、恶两个。善的业感什么果,恶的业又感什么果?这个要搞清楚。


“如理取舍而正修行”,那么这个把它搞清楚之后,如理地(如法地)取,取那善的;舍——舍那个恶的。这样子就修行了。这也叫作修法了,修法就是什么呢?就是如理地去取舍了,那些该取的,善的,无漏的要取的。那些该要舍掉的,烦恼,那些有漏的,那就是要舍掉的。这样子辗转地上去呢,从这个增上生,乃至决定胜都可以证到,那么这就是修法。


  “若不久思二业及果,如理取舍,则不能遮诸恶趣因,纵畏恶趣,然亦不能脱此畏故”,假使你不好好地修、思惟,这两个善恶二业,跟它所感得的苦乐二果。那么因为不去思惟,也不知取舍了,那么这样子的话,恶趣的因还遮不住。纵然你这一次碰到佛救,归依三宝救度了,出了畜生道的苦,或者恶道的苦,但是你因为这个善恶的业果不明白,你投了善趣,又去做那些不善业了,那么恶趣的因又种下去了,遮不了。那么即使你害怕恶趣,但是因种下去之后,这个果决定要来的。“然亦不能脱此畏故”,你虽然怕恶趣,但是你恶趣的因,你种下了,那这个果必定要来,不因为你害怕就不来了。


  “是故救拔果位恶趣,须于因时,纠治其意随不善转”,那么我们要果上的恶趣,要救拔(就是不要去受),要从恶趣的果位里边拔出来,那么是因——要“纠治其意”,我们先要在因上下功夫,因上我们的心、意不随、不跟了那些不善的法去做,那么你恶趣的果就不会来。假使你因上还是随了不善的去做的话,那么果上的恶趣的苦呢,也是免不了的。所以说呢,我们要真正要离开恶趣,要从因上下手,就要明白善恶业。


“此复依赖于诸业果得信深忍”,那么我们要恶业不作,这个一定要依靠,我们对业果,得到深深的忍信。就是说,得到不会退转的信心,深深地忍可,这个信心要得到。我们以前说的信心里边,有一个对业果的信,就是这个。


那么这个呢,要是修出来的,不是凭空,“哦,我一定要不退,要深深地相信这个业果。”你嘴里说没有用的,要修的。那么这个呢,就是前面的多思惟了。多作思惟,慢慢的这个信心就增强。


那么这里下边呢,这个书很善巧了。归依三宝之后,重点是法宝,法宝呢就要明善恶业果。善恶业果呢,必须要把业果的因,这个东西呢,要得到深忍的信心。那么怎样得深忍的信心呢?就把业果的道理要讲得清楚了。下边就跟了讲业果了。








       深信业果


 


       辛二 一切善乐所有根本发深忍信





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根本深忍信中分三:一、思总业果,二、思别业果,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


所以说,“第二引发一切善乐根本深忍信”,要把这个对善的、乐的根本忍的信,要把他引发出来。里边分三科,“思总业果,思别业果”,总的业果跟差别的业果,这个后边一点一点都讲了。第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那么我们业果知道之后,要正当的去修行了:哪些要“进”――哪些要取的:“止”――哪些要遮的,不要做的?这个道理要搞清楚。





       壬一 思总业果





      初中分二:一、正明思总之理,二、分别思惟。今初


第一个,总的业果里边又分二。“正明思总之理”,“分别思惟”,这个下边要讲了。那么业果呢,总地来讲――从理上讲,别的呢――从事上讲。先讲总的了。





       癸一 正明思总之理





初中有四。


那么从总的业果来讲,它分四个方面来说。





(一)业决定








业决定理者,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


“业决定理者,谓诸异生及诸圣者,随有适悦行相乐受,下至生于有情地狱,由起凉风,所发乐受,一切皆是从先造集善业所起”,就是说业果是决定的,决定不异的,造了业决定会感果的。那么我们说异生――凡夫也好,圣者也好――见道以上的叫圣者了,只要任何哪一种适悦的形相,就是乐受了,就是我们感到舒服的,那种乐受。哪怕在有情地狱里边,就是前面讲的八大地狱了,这八大地狱里边在大火所烧的时候,偶尔有凉风吹过来,那感到很舒服了。我们在夏天的时候,太阳在晒得不可耐的时候,那么一陈凉风吹来,就感到很舒服。那何况地狱里边,大火所烧,烧得不可忍受的时候,凉风一吹,也感到一阵的乐受。这个就是说,最起码的在有情地狱里,这么一阵凉风,这些乐受,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从过去造了善业引起的。那么天上人间的快乐,当然是造善业来的了。哪怕地狱里边一阵凉风,也不是无缘无故而起,也是造善业。在造恶的时候,偶尔起了这么一个善心或做点善事,就感到一阵凉风。所以说业果是决定的,一切适悦的行相的乐受,决定是从造善业来的,不会无因而生,也不会从造恶业而感的。那么这是从善业了。


“从不善业发生安乐,无有是处”,那么你造了不善业,你要想感到快乐的果报,那是无有是处,决定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我们不要投机,做事情的时候,在做的时候,好好考虑:你这个事情是善的,是不善的?善的就尽量的做;不善的就一点也不要做。否则的话,将来苦受来了,要受的还是你自己了,人家又不会分你受的。所以说这个善恶的业果呢,这个道理,一定要把它肯定下来。一切乐受都是从善业来的,造了恶业想感乐受呢,绝对不可能的,没有这个事情的。





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从诸善业发生诸苦,无有是处。


“所有逼迫行相苦受,下至罗汉相续之苦,一切皆是,从先造集不善而起。从诸善业发生诸苦,无有是处”,那么这个反过来了,从不善业――恶业了。“所有逼迫行相”,苦受,都是这个行相是不好受的,逼迫的行相,那是使我们很难受的,这些苦受。哪怕阿罗汉相续之苦,阿罗汉烦恼断掉了,心里是没有苦的,但是身上还是有会有苦。身上的苦呢,是业报所感的了,烦恼已经断完了,但是业报还没有完。即使阿罗汉身上的一些苦,这些苦都是从过去造的不善业而来的。你想说如果造了善业,会产生一些苦恼的话,决定没有这个道理的。这是两个对照的:造了恶业想得善果是没有的,一切不善业,感的果报都是苦果,哪怕你证阿罗汉了,过去造的果还是要受。


我们就是说目犍连嘛,他过去世跟他母亲吵架,他就说了一句很不好的话,他说:“像你这样的人,该要被别人打成肉酱。”就这么一句话,五百世都给人家打了肉酱。一直到成阿罗汉。成了阿罗汉了,还是给人家打死。那么这个果报呢,就是因为过去的恶因感的。


那么你说造了恶因,而感乐报的,绝无是处,这个没有这个道理的。就是善恶的业果呢,一定要搞清楚。所以说我们现在很多人作事情要打卦,要问什么巫婆等等,这多余的,你跟业报去看好了。你做的是善业,决定不会感恶报。如果说你做了善业,暂时有些不好的苦受出现的时候,那是你过去的恶业感的,跟现在是不相干的。你并不是可以打个卦,看看风水,把这个业报就消除了,这不可能的。那么要消除业报、业障呢,只有靠修忏悔法,这个倒可以的。





《宝鬘论》云:「诸苦从不善,如是诸恶趣,从善诸善趣,一切生安乐。」


“《宝鬘论》云:诸苦从不善,如是诸恶趣,从善诸善趣,一切生安乐”,《宝鬘论》来个结论,它这么说:一切苦,都是从不善业而感的。所以说呢,有这个恶趣。就是说造了不善业呢,就感了恶趣,恶趣么就是受苦了。“从善诸善趣”,造了善业,那么就感了善趣。那么一切里边,因为善业造的呢,都是安乐,感到乐的果报。这个也是从《宝鬘论》里引两句话呢,来证明这个道理呢,就是一定这样子的。





故诸苦乐非无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顺因生,是为从总善不善业生总苦乐。


“故诸苦乐非无因生,亦非自性,自在天等不顺因生,是为从总善不善业生总苦乐”,那么一切的苦,快乐也好,苦受也好,乐受也好,决不是无因生,无缘而来没有的。世间上的事情没有无缘无故来的事情,总是都有因的。今天你买彩票发财了,并不是说无缘无故,你买个彩票就发财了,是过去你培下那个福报,该是要发财的,你才买得到发财的彩票。如果你过去没有布施供养,你把彩票买完了,你还发不了财。这是从善恶上看的,没有投机取巧的。那么印度的外道呢,当时有无因论,一切果报,他们说是没有因的,自然而然出现的,这是不对的。


  “不由自性”,自性他们说一切外道,主张有自性的,那么或者是大自天所造的,这些也是不合理的,这些不顺因,因是跟果不相顺的。就是说因不是苦,而产生苦的因。因不是乐,而产生乐的果,这是叫不顺因,跟果不相顺的因。大自在天,是一个天,他可以造世间,产生一些苦乐。因是:或者是上帝了,或者是大自天了,他本身,他不是苦乐。他天上是快乐的,而造些不好的苦果,不会的。那么自性,自性本来是乐的,那该是乐的。本来是苦的,自性就是苦的,你不会自性是一个,产生各式各样的苦乐,都产生出来,这个也不可能的。因跟这个果不顺的,叫不顺因,这样子是不符合逻辑的。也就是说我们学因明的时候,这些都可以驳掉的。


  “是为从总善不善业生总苦乐”,我们的苦,苦乐,有总、有别的。总的善、不善业,感总的苦乐报,那就是总报业了,也就是后边要讲的,引业了。





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各别而起。


“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那就别苦了,就是满业了。假使说我们生在天上,这是总的乐报,总的善业感的。在天上有的享受好一些,有的享受差一点,那么这些差别的原因呢,也就是个别的善不善业所感的。那么人更显著了,生了人是善趣。但是人里边千差万别,有的是福报非常好;有的呢,很苦,甚至于多病、残缺、夭折了这些都会有,那么这些就是说别的、恶业所感的。所以说总地来说呢,总的也好,别的也好。总是善的业,感乐果;恶的业,感苦果。这是一点也不会差的,“无少紊乱”,不会乱的。“各别而起”,各了各的:善的决定感乐的;不善的决定感苦的。





若于业果,或决定相,或无欺罔,获定解者,是为一切内佛弟子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


假使说我们对业果,或者是决定,或者是没有欺罔,就是说一点也没有迷惑的,那么得到定解了。就是说业果,善业生乐果;恶业生苦果,得了决定了,没有欺罔,没有搞错乱的。那么这个定解得到之后,这个是最可贵的。“一切内佛弟子”,佛弟子是内了,非佛弟子是外。“所有正见”,一切正见都从这个地方起来的,这个业果的决定,生起一个定解,赞为一切善法、白法的根本。一切白法、善法根本就是业果的决定。如果我们对业果能生起决定的信解之后,那么一切白法,都能够从这个地方生起来。也就是说我们得到了佛教的正知正见,得到了。


所以说正知见,我们说有得到空性见,应成派的空性见,固然是正知正见了。但是这是高度的、深度的这个一般还得不到。那么我们才学的,怎么样得正知正见呢?从业果上,一点也不错的把业果的这个肯定下来,生定解,这就是正知正见了。这是世俗谛的正知正解,这也是跟圣义谛二无不违的。缘生的因果,对空性二个是沟通的。那么我们缘生因果搞清楚了,将来这个性空的道理也会通达。如果缘生因果搞不清楚,你还要证空性,不可能的。证到的是邪的,不是正的空性。


  那么这个里边,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广论》后边的一些话。那么后边呢,《广论》怎么讲呢?龙树菩萨,他说的,以怎样怎样的因缘,产生了怎样怎样的果报。就是说要依靠这个因果的建立,来求性空,即中道。我们说要求性空,先从缘生下手、缘起下手,那么在《中观》的第二十四品 里边也有说这个话。这个话呢,天台宗引得很多,他就什么呢?“若缘起所生,即说彼为空,即依他假设,亦即是中道。”这个话呢,我们汉地翻的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这是天台宗,空假中三观,就是这个话里产生出来的。实际上他的真正的意思呢,他是说,我们说一切法是自性空的,那么假安立他的缘起。这个缘起的有呢,是假安立的,这个就是中道。当下缘起性空,两个二不违,就是中道。这个在我们真正的中观见是这样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那么另外一个地方呢,他是这么说,他说我们要得正知正见了,那么该怎么做呢?要得到正知正见的因,要“净护所受净戒为本,多门策励积集资粮,净除业障,亲近善士,勤修闻思。”要得到正知正见,我们大家都想得正知正见嘛,那么如何得到正知正见呢?那个《广论》的后边,他就说,第一个要“净护所受净戒为本”,你受的戒,假使居士五戒八戒,出家的二百五十条戒。你要清净地守护,这是根本。在守护净戒的根本的下边,“多门策励积聚资粮,净除业障”。积集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清除那些业障。那我们就四加行所做的事情了,这个前面的普贤七支供也是做的这些事。那么就是说,要在严持净戒的根本的条件下,多多地积聚福德资粮、智慧资粮,多多地把业障消除。然后呢,“亲近善士”,亲近善知识,“勤修闻思”,就是听闻正法了,如理思惟了。这样子做,就是产生正知的因。


那么我们要得正知,就该做这样子做,第一个戒要持好;第二个福德智慧的资粮要积集起来,业障要把他净除忏悔掉;然后呢要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这样子下去,正知就会生起来;否则的话,因缘不和合,正知生不出来的。那么我们希望得到正知正见的呢,就这个方面要多多下功夫了。


这是第一个,业呢,就是说它是决定的。善的业决定感乐果;恶的业决定感苦果,这是不可混乱的。





(二)业增长广大


业增长广大者,谓虽从其微少善业,亦能感发极大乐果,虽从微少诸不善业,亦能感发极大苦果。


第二个,“业增长广大”,这个业,它并不是说,造了多少业,就感多少果,业会增长的。造的业很小,但是感的果却是很大,这是第二个业的道理。“谓虽从其微少善业,亦能感发极大乐果,虽从微少诸不善业,亦能感发极大苦果”,那么你造的善业,有的时候造得极小,但是感的果,却会感得极大的乐果。有的时候造的不善业,坏事做的很小,但是感的果却是极大,苦果。这个业报是天然有这个功能的。





故如内身因果增长,诸外因果无能等者。


“故如内身因果增长,诸外因果无能等者”,在我们内身的因果,就是业报的因果,他从一点点的小的因,可以感无量的大的果。这个外边的因果呢,没有可以跟他它比的。假使说我们说外边的一个树的种子,把它长了种了树了。这个树呢,可以产生很多的果,那么好象一个小小的种子,长那么大一棵树,又生了很多的果,好象从小的因,感了很大的果了。但是这个跟我们善恶业的比起来呢,却不可相比。那个感的果之大,比这个远远要超过不晓得无量数的倍。我们假使说一个谷子,种在地下,将来成了一个稻,它可以收很多谷子。这个跟业果比,也不能比,这是极为又极为得多。真正的我们内部的业果呢,感的果报的大,比它要大得多。





此亦如《集法句》云:「虽造微少恶,他世大怖畏,当作大苦恼,犹如入腹毒。虽造微少福,他世引大乐,亦作诸大义,如诸谷丰熟。」


“此亦如《集法句》云”,《集法句》里边,这个书里边有这么话,“虽造微少恶,他世大怖畏,当作大苦恼,犹如入腹毒”,我们虽然造一些很小的坏事,但是他世――将来呢,要感到极大的苦恼,大的怖畏,极可怕的恶果。那么,“当作大苦恼”,那么感了这个极大怖畏呢,就受很大的苦恼了。就是打个比喻,好象入腹的毒,我们只要吃一点点毒好了,很厉害的毒,已经吃下肚子去了。看起来这个毒很小,但是将来,却会极大的苦恼,毒死人的。大家以前都看到,以前那个小说,叫《王子复仇记》了,它里边剑上摆了一点点毒,只要你皮刮破一点点好了,这个毒就会进去,把人害死了,毒死人的。那说毒虽然很小,但是它的毒的果,却是很厉害。这是打个比喻了,实际上我们前面说了,内边的因果呢,比外边那些,不晓得大多少倍。


  “虽造微细福,他世引大乐,亦作诸大义,如诸谷丰熟”,那么另外呢,你造的福业,就是善业了,虽然很少,但是后世,将来呢,却要感到极大的乐报,“亦作诸大义”,也可以靠这个“诸大义”,就是修行,得到这个增上生了,决定胜的那些义利。


他的比喻呢,“犹如诸谷熟”,我们稻子播种的时候,播了一点点,收的时候却是几百担几百担的收,那么就是说下的种子极少,而果报却极多。但是这个比善恶业的增长呢,还是不能比。这个善恶业增长还要比它多得多。但是这个道理呢,就是说,这个业虽然是小,但是感的果报呢,可以极大。


那么这个里边,我们顺便要讲一下。世间上“善得善报,恶得恶报”,这是不合逻辑的。并不是说他的话不对,就是说他的法相用错了,报呢――无记,不能说善恶的,报只能说苦乐报,报是无记的。那么因是善恶嘛,异熟报是无记的。善的因,那是有记的,是善的。恶的因也是有记的。但是报不能叫善恶,报只能说苦乐报。这个是讲法相的人,一定要严格一点,不能“善得善报,恶得恶报”,这是世间上一些不懂法相人的话。我们要学法相呢,要“善得乐报,恶得苦报”,要该这么说。





从轻微业起广大果,此复当由说宿因缘发定解者。


“从轻微业起广大果,此复当由说宿因缘发定解者”,那么前面讲了很多道理了,他说从小小的业,产生广大的果。这个里边呢,可以从过去的因缘――就是经里边讲的那些因缘,也可以使我们产生定解,产生这个决定的、不动的、决定不疑的胜解。





如《阿笈摩》说,牧人喜欢,及彼手杖,所穿田蛙,五百水鹅,五百鱼龟,五百饿鬼,五百田夫及五百牛,所有因缘。并《贤愚经》说,金天金宝牛护因缘。当从《阿笈摩》及《贤愚经》,《百业经》等,求发定解。


他举《阿笈摩》、《阿含经》里边说,“牧人欢喜”,“及彼手杖”,他引了很多故事,“所穿田蛙,五百水鹅,五百鱼鳖,五百饿鬼,五百田夫”,“五百牛”等等,“所有因缘”,还有《贤愚经》里边,“金天、金宝、牛护”等等这些公案。那么这些呢,我们应当从《阿含经》 、 《贤愚因缘经》和《百业经》里边去多看看,生定解。


那么这个里边,我们平时知道的,里边有一些,我们可以作参考的。那么《略论释》里边讲过一个,他说有五百个人斗争,那么一个比丘好心,给他们调解了。另一个比丘,他生讥嫌,他说:“你这样子做像个女人。”结果说这个话的比丘,五百世做女人。虽是一句话,但是果报五百世的免不了。那么就是跟目犍连一样的,对他母亲说了一句话,被人家打成肉酱,五百世给人家打成肉酱。哪怕成阿罗汉,免不了。那么还有一个比丘,他在修定。一个沙弥念经,扰得他心里定不下去。他就骂这个沙弥:“你念经就像个青蛙叫,哇哇哇。”骂,结果他五百世作青蛙。那么这个就是说果报很厉害。


那么我们在前几期的通讯里,也好象登过一些公案。就是有个小孩子,他养下来,手里是蜷起的。他父母很奇怪,是不是怪胎?怎么两个手打不开的呢?他就把他手打开一看,两个手里两个金钱,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小孩子,就是说,从小手里两个金钱,你把他金钱拿落来,又生两个,拿不完的,那么长也长得极好。这个家里环境极好了。他善根也不错,等到他年纪稍微大一点,就出家去了。出了家之后,他去礼拜那些上座比丘了。拜下去,地下就两个金钱。每拜一个,都有两个金钱,钱用不完得多。那么这个,人家就问佛了,为什么原因呢?佛就给他们说,他在毗婆尸佛的时候。他有一个很穷的人,他看到人家国王大臣供佛,供毗婆尸佛,他也就愿意供养了。他砍了柴卖了两个钱,这两个钱么铜钱了,卖两个铜钱他就拿来去供佛了。结果感的报呢,就生生世世财富不断。最后出家,证阿罗汉了之后……,养下来手里两个金钱,还是不会少。拿了又有,拿了又有。这是小小的供养得了无边的果报,这是一个。


  另外还有一个,一个孩子,也长得极好。生下来的时候,他家里,天上就下了七宝,把他家里的库藏都装满了。这个极大财富,那么长也长得极好,他也是善根很厚,长大一点之后,就出家了,修行去了。那么那些比丘问佛了:“他为什么感这个果报呢?”佛也就说了,他也是毗婆尸佛的时候,他看见人家供养佛了。他也很穷,穷么他没有东西供养。他就找了一把石头,像玉石那样的石头,跟珍珠一样的,拿了去撒那个僧人,供养了,撒了这样,结果呢就感到天雨七宝,好几辈子都是这样子。


  另外呢,还有一个,这个我们记得在通讯也登过的。他一个小孩子,他生出来之后,就在生的那一天,他们家里的库藏里边,自然也多了一个象。这个象呢,金色的,很听话,跟小孩子同时长大。他小孩子生了,他也生,小孩子长大能走了,象也能走了。小孩子要去跑,去游行了,他就骑了象去走,叫停它停下来了。想走了,又走起来。这个还不希奇。这个象全身是金的,他大小便也是金的。他的大小便是纯粹的金子,一点也没有杂的东西杂的。那么这个家里当然就大大地富有起来了。那么,他就有一个太子。他就听到说有这么长者的儿子有这么好一个象呢,他就起个恶念头。他说:“我做了国王之后呢,我一定要把这个象弄过来。”后来这个太子果然做了国王了,他就下令呢,找那个长者跟他孩子一起到王宫来。那么这个长者很担心,他这个王太子本来是个很坏的,现在做国王了,肯定是看想我们的象。我们是不是要去?这个孩子:“不要紧,去好了。”那么就去了。去了,父子两个,乘了白象,乘了白象到皇宫。那个国王很高兴了,象来了嘛。叫他们一起进去。进去之后,国王假装地招待他们,给吃点东西什么。吃好之后呢,就跟他说:“你们回去吧,这个象么不要带回去了,摆这里了。”这个长者有点舍不得,孩子说:“没关系,走吧。”他也很高兴地走掉了,走掉了之后,当他们出了王宫之后,那个象就不见了,进了地下就不见了。在王宫外面呢,又冒出来了,他们骑了象又回去了。后来这个小孩子认为,这个象,国王看上了,倒不如出家去了,他就出家了。出了家之后,佛在世嘛,出家之后,这个象还是跟了他。那么他跑到哪里,象跟到哪里。那么一个金象嘛,还会屙大小便是金子嘛,那就看的人很多了。他跑到哪里呢,那些老百姓围观围到哪里,他很不自在。修定也修不成,就给佛说:“这个象好倒是好,不过对我修行有点妨碍了。”佛说:“你给象说好了,我现在出家了,不需要了,说三遍,象就没有了。”那么这个,他就如法地说了三遍,象就没有了。那么这个人家就问了,“他为什么感到这么福报呢?”佛就说,他在迦叶佛的时候,那么迦叶佛涅槃之后嘛,造塔。也是跟释迦牟尼一样,他入胎的时候,从兜率天,乘了白象到母入胎的。那么在塔里的画里边,乘的这个白象呢,这个金掉了一点点。那么正好有个人他来绕塔,他看到之后呢,他感到这个画像里边,这个白象的金掉了,这象是菩萨乘的,应当把他补好。他就用泥巴补好,颜色也涂好,就是这一个小小的事情,就感了以后,永远是一直到他出家修行成功,都是有这个金象跟了他。


那么这些公案呢,就都说明了,业会增长的。造的时候很小的业,但是果报呢,却是极大,不要看……。也就是叫我们注意了,不要看了这恶业很小,不在乎,将来果可能是产生极大的苦果,所以不要轻视那些小的恶业。





复次尸罗、轨则、净命、正见四中,后未亏损,前三未能圆满清净,少亏损者,说生龙中。


“复次尸罗、轨则、净命、正见四中,后未亏损,前三未能圆满清净,少亏损者,说生龙中”,那就是说出家人了,出家人“尸罗”,就是那些戒;“轨则”呢,那些威仪;“净命”,就是不邪命,以正当的养命;“正见”,这个知见不错。这个四个东西里边,“后未亏损”,只要正见没有亏损,正见还是没有损害。就是说,知见是正的,没有一点点邪的。那么前面三个,戒也好,轨则威仪也好,净命也好,不太圆满,就是犯了一些的。那么这样的人呢,他不下地狱的,生了龙里边。所以说,正见很要紧,你知见邪了,那怕你戒清净也不行。所以知见正的呢,戒、威仪、净命都不太圆满的,有一点亏损的,但是呢,还可以生了龙中。





《海龙王请问经》云:「世尊我于劫初,住大海内,时有拘留孙如来出现世间。尔时大海之中,诸龙龙子龙女悉皆减少,我亦减少眷属。世尊,现大海中,诸龙龙子龙女,悉皆如是无有限量,不能得知数量边际,世尊有何因缘而乃如此。世尊告曰:龙王,若于善说法毗奈耶而出家已,未能清净圆满尸罗,亏损轨则,亏损净命,亏损尸罗,未能圆满,然见正直,此等不生有情地狱,死没已后,当生龙中。」


《海龙王请问经》里边这么说,“世尊我于劫初,住大海内,时有拘留孙如来出现世间。尔时大海之中,诸龙龙子龙女悉皆减少,我亦减少眷属”,那么《海龙王问经》里边,就说了,这个海龙王就跟佛说,他说在劫初的时候(这个龙的寿命很长),他们住在大海里边,这个时候,碰到拘留生如来出现世间。这个时候,大海里边,所有的龙子龙孙,龙,龙子龙女,都少了,他的眷属当然也少了。那么“世尊”(尊称,对佛),他说:“佛啊,现在的海里边呢,龙,龙子龙女都是数量无量无边,”“不能得知数量边际”,到底多少数字,数也说不清楚了。“世尊有何因缘而乃如此”,他就问佛了:有什么因缘呢,过去很少,现在多得不可数?


  “世尊告曰”,佛就告诉龙王。“龙王,若于善说法毗奈耶而出家已,未能清净圆满尸罗,亏损轨则,亏损净命,亏损尸罗,未能圆满,然见正直,此等不生有情地狱,死没已后,当生龙中”,那么就是说,佛就给龙王说了。龙王,假使说在“善说法毗奈耶”,那就是说在佛出世的时候了,他能够讲法了,讲这个戒了,在这样子的时候,你能够出家修行的。但是呢,对这个圆满的尸罗,不能圆满,不能清净,不能圆满。而亏损了这个轨则,亏损了净命,也亏损了尸罗的。就是前面三个是不太圆满的,不太清净的。但是呢“见正直”,正见没有坏,这些人呢,不生有情地狱,不生前面说的,八热地狱。那么他们生哪里呢?死没以后,他们死了以后,生了龙里边。





此复说于拘留孙大师教法之中,在家出家有九十八俱胝,金仙大师教法之中,有六十四俱胝,迦叶大师教法之中,有八十俱胝,吾等大师教法之中,有九十九俱胝,由其亏损轨则净命尸罗增上,于龙趣中已生当生。


“此复说于拘留孙大师教法之中,在家出家有九十八俱胝,金仙大师教法之中,有六十四俱胝,迦叶大师教法之中,有八十俱胝,吾等大师(就释迦牟尼佛)教法之中,有九十九俱胝”,那么就是说拘留孙佛的时候,出家在家的弟子有九十八俱胝那么多。金仙就是拘留孙以后的一个佛呢,出世的时候,有六十四俱胝。迦叶佛(这是贤劫的七佛嘛,过去七佛里边),迦叶佛出现的时候,有八十俱胝的弟子。现在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呢,九十九俱胝。


  “由其亏损轨则净命尸罗增上,于龙趣中已生当生”,他因为对轨则、净命、尸罗,他们亏损了,这些的原因,他将来生到龙里边,或者已经生了,或者当要生,将来会生。





吾等大师,般涅槃后,诸行恶行,毁犯尸罗,四众弟子,亦生龙中。然亦宣说,彼等加行,虽不清净,由于圣教尚未退失,深忍意乐,增上力故,从龙死殁,当生人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8-22 07: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续-《●[智敏上师]广论讲记(三)(下士道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吾等大师,般涅槃后”,就是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呢,“诸行恶行”,那些行恶行的,毁犯尸罗的,四众弟子,将来也要生龙里边。


但是生龙里边呢:“然亦宣说,彼等加行,虽不清净,由于圣教尚未退失,深忍意乐,增上力故,从龙死殁,当生人天”,他们虽然是“加行”――就是前面的轨则、净命、尸罗不太清净。“由于圣教尚退失”,对佛教的信心、正见,没有退。那么他们对这个三宝的“深忍意乐”,非常之极端地相信,有这个意乐心,这个欢喜,那么这个增上力,这个力量的缘故呢,龙死之后还要生到人天上去。那就是说正知正见不能丧失了。正知正见在的时候,虽然前面亏损一点,也就生了龙里边。龙生了之后,将来还能生人天,还能够继续修行。那么正见一丧散失之后呢,那就完了,下这个有情地狱去了。





除诸趣入于大乘者,一切悉当于此贤劫诸佛教中,而般涅槃。


“除诸趣入于大乘者,一切悉当于此贤劫诸佛教中,而般涅槃”,那么除了进入大乘的,进入大乘的么要度众生了。那么假使不进入大乘的,在贤劫的佛里边,他们都会涅槃,都是了生死了,了掉了。这些虽然,暂时在龙里边,将来还会生人天,碰到以后的佛,就会了生死,就了了。那么趣入大乘的呢,他当然了,还要度众生的事情,他就不趣涅槃——“智不住生死,悲不入涅槃”,就是这个样子,这是大乘的,这除外。





是故微细黑白诸业,如影随形,皆能发生广大苦乐。当生坚固决定解已,虽微善业应励力修,微少恶罪,应励力断。


“是故微细黑白诸业,如影随形,皆能发生广大苦乐。当生坚固决定解已,虽微善业应励力修,微少恶罪,应励力断”,那么讲了那么多,应当得个结论了。就是说应当知道,很小的、微细的黑业恶业,或者微细的白业善业,他做了之后,不会消失的。“如影随行”,跟我们影子跟了我们人一样,离不开的。而且不但离不开,而且都能够产生广大的苦乐报。所以说不要看到恶(不善业)小,随便做了,但是果报却还是不小的,很大。那么我们该怎么作呢?“当生坚固决定解已”这个道理,产生坚定不移的决定、胜解之后。那么就“虽微善业应励力修”,虽然这个善业不大,但是不要轻视,还要努力去修;虽然这个恶业,恶的罪不太大,要“励力断”,要把它断掉。因为它虽然小,果报却不小。那么我们要善的呢,要好好修;恶的呢,决定要断。





如《集法句》云:「如鸟在虚空,其影随俱行,作妙行恶行,随彼众生转。如诸少路粮,入路苦恼行,如是无善业,有情往恶趣。如多有路粮,入路安乐行,如是作善业,有情往善趣。」


“如《集法句》云:如鸟在虚空,其影随俱行,作妙行恶行,随彼众生转”,我们说鸟在虚空,它是腾空了。应当没有东西跟了它跑了。但是它的影子确是不离开它的,尽管你腾空,但是地下这个影子,你飞到哪里,它就跟到那里。那就是我们造业,造了业之后,不管你在三界哪一个,非想非非想天也好,你下地狱的阿鼻地狱也好,再高再低,这个业报你逃不了的。那么你做了妙行呢,善的了,恶行是不好的了、不善业了。跟了你——众生,你跑到哪里,投生到哪里,跟了你转,这是不会离开的。


  “如诸少路粮,入路苦恼行,如是无善业,有情往恶趣。如多有路粮,入路安乐行,如是作善业,有情往善趣”,那么这个下边做个比喻了,假使你走路,带的粮,我们说旅费,带得很少,那么你这个赶路的时候呢,就很苦恼了:吃也吃不饱,乘车也乘不起,也受很多的苦。那么同样的,假使你没有这个善业。就是说你的路粮呢,比方是善业了。你在三界里边轮转的时候,没有善业的话,那你决定到恶趣去了,受苦恼了。就在路上,既没有路粮,也没有旅费,那是受苦了,那么这是不好的。“如多有路粮”,那么这个人,他善业修得很多,那么你走路呢,很安乐了。你要吃东西随便去买了吃,好的也可以。你走不动了,喊部车就给你代步了。那是很安乐,不苦恼了。


  “如是作善业,有情往善趣”,同样的,你做了善业的话,就像走路有很多的路粮,那么你在善趣里边不会受苦了,这是说这个善恶业的果报了也是。





又云:「虽有极少恶,勿轻念无损,如集诸水滴,渐当满大器。」


“又云:虽有极少恶,勿轻念无损,如集诸水滴,渐当满大器”,同样这本书又说,虽然做的恶业是极少,但是你不要掉以轻心,认为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就像我们一滴一滴水把它他积起来,时间久了,整个的缸,水都会满起来。这是说呢,虽然是看起来很小,但是果报还是很大。那么我们经常打的比喻,滴水穿石嘛,一滴水的力量有好大呢?我们看看,微乎其微了,但是天天滴水,经常滴,石头都穿地过。我们石头,人也穿不过去,要找这个工具打,打个洞,才算穿过去。而水那么小一点点,滴久了之后,石头可以打个洞。那就是说不要看那个因很轻微,果报还是很大。





又云:「莫思作轻恶,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器,如是集少恶,愚夫当极满,莫思作少善,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瓶,由略集诸善,坚勇极充满。」


“又云:莫思作轻恶,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器,如是集少恶,愚夫当极满,莫思作少善,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瓶,由略集诸善,坚勇极充满”,那么这个话跟前面一样的,不要想你做的恶业很小,很轻,将来没有什么果报的,“不随自后来”,“这个不会跟了我来的,太小了嘛”,那么这个就前面所说的,一滴一滴水很少了,但是将来积多了之后,整个的一缸水都会满出来。同样的,虽然你做的恶很小,你这愚夫认不到这个它的果报,你不去断除它的话,将来果报却是很大的、满的果报会受的。反过来,“莫思作少善,不随自后来”,这个好的事情,不要嫌小了:“这个不必做了,这一点起啥作用呢?将来也不会受什么报的。”“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瓶”,同样,一滴一滴水,经常不断地滴的话,再大的瓶也装得满。那么同样,你做善业,虽然是小,但是做多了,“坚勇”,你这个有坚定的、有勇气地不断去做的话,将来果报也是充满的。就是说,我们经常说的:“不以为善小而不为,不以为恶小而为之。”这个不要。善的再小还是要做;恶的再小还是不要做,因为果报不小的。





《本生论》亦云:「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惯习性,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若未修施尸罗等,随具种色少壮德,极大势力多富财,后世悉不获安乐。种等虽卑不着恶,具足施戒等功德,如夏江河能满海,后世安乐定增广。应善定解善非善,诸业他世生苦乐,断恶励力修善业,无信岂能如欲行。」


“《本生论》亦云:由修善不善诸业,诸人即成习惯性,如是虽不特策励,他世现行犹如梦。若未修施尸罗等,随具种色少壮德,极大势力多富财,后世悉不获安乐”,它又说,你“由修善不善诸业”,我们搞惯了,“诸人即成习惯性”,成了一个习惯了。那么“如是虽不特策励”,因为你习惯于做了这些善业、不善业的话,虽然不要策励,不要去努力。“他世”,你转世以后,这些善不善业,会做出来。“犹如梦”,梦里边白天做的事情,它是会现出来了,不要去加工,要你现出来,不要,它自己会现的。那么我们善业,不善业,做惯了,这个习惯力养成了,这个习惯势力养成之后,到下一辈子,你不要作意,他就会做起来,就像梦里显出来一样。那些小孩子养下来,天生的,他是善良的,好事情多做的,就是过去做得多了。有些小孩子天生下来,脾气很坏,瞋恨心很大,专门做坏事的,也是过去坏事做多了,不要教,他自己会做出来。


  那么下边说,“若未修施尸罗等”,假使你没有好好地修布施、戒,这个六波罗密多了 ,忍、精进……,这些你没有好好修的话,“随具种色少壮德,极大势力多富财,后世悉不获安乐”,你现在没有好好修六个波罗密的话,那么尽管你现在,“种色”,就是种姓,高贵的种姓,“色”,那个体力很强壮,“少壮”,也是很年轻,又有大势力,也多财富。尽管然你表面上现在是很好,但是你没有修这个布施、持戒等等,将来都会感苦果的。后世呢,“悉不获安乐”,后世感的果决定不好的。


  “种等虽卑不着恶,具足施戒等功德,如夏江河能满海,后世安乐定增广”,反过来,虽然这个人种姓也低,但是不做坏事,他尽量做这个布施、持戒……,六度的功德,不断地做。那么这样的人呢,虽然现世――他现在呢,是种姓也不好,身体也不好,也没有势力,也没有财富,很穷。但是他久而久之,就像夏天的江河,水很多,满,使海也满起来。这个后世的安乐呢,决定是增广的。只要你现世肯下功夫,做好事的话。即使你现世很不好,但是后世决定安乐,而且无边增广的安乐。


  “应善定解善非善,诸业他世生苦乐,断恶励力修善业,无信岂能如欲行。”,那么我们应当很好地生起定解。善的业跟不善的业,这些业呢,“诸业”就是前面的善非善了,这些业呢,他世,到下一辈子呢,决定要生:不善业生苦,善业决定生乐。这个要定解,把他决定不移地信解下去。“断恶励力修善业”,恶一定要把他断除,善一定要修起来,都要努力。这个励力呢,通上通下。励力断恶、励力修善。那么这个要断恶修善呢,“无信岂能如欲行”,如果对业果道理没有信心的话,你怎么做的到呢?所以说我们第一呢,要信解业果的决定,业果的增长,这一些要坚定的不移的心,定解生起来。然后呢,断恶修善呢,自然会做起来了。





(三) 未造业不会遇


所未造业不会遇者,谓若未集能感苦乐正因之业,则定不受业苦乐果。诸能受用大师所集,无数资粮所有妙果,虽不必集彼一切因,然亦定须集其一分。


第三,“所未造业不会遇者”,假使这个业,我们没有造过的,这个果报我们决定不会受的。


“谓若未集能感苦乐正因之业,则定不受业苦乐果。诸能受用大师所集,无数资粮所有妙果,虽不必集彼一切因,然亦定须集其一分”,那么我们说没有造的业,他的果不会受的。就是说假使你没有造那些,“集”就是造了,没有去造那些感苦的坏事、不善业。也没有集那些感乐报的善业。那么你决定不会受苦报的果,也不会受乐报的果,因为你因都没有,果从何而来呢?


  “诸能受用大师所集,无数资粮所有妙果”,那么我们要佛所说的积集很多的资粮。要将来感得妙果——成佛了。


“虽不必集彼一切因,然亦定须集其一分”,虽然我们现在一切的成佛的因,不能全部集起来了,但是要集一部分的,能够积集的要集起来。那么将来感的果才有了。你如果因都没有,将来成佛,是一个空话了。所以说,一切的因现在是集不起来,但是一部分能集的还是要集起来。那么有的人担心了,地球爆炸了,等等了。我们没有造那个业,不会报的,报也报不到你身上。如果造了那个业的,你要逃也逃不掉。这个有些什么预言,这些东西,都是自己扰乱自己,不必去产生那些影响。





(四) 已造业不失坏


已造之业不失坏者,谓诸已作善不善业,定能出生爱非爱果。


第四,“已造之业不失坏者,谓诸已作善不善业,定能出生爱非爱果”,已经造了,这个业造了,善业也好,不善业也好,那么它不会自己消失的,决定将来要感果的。“定能出生爱非爱果”,爱果就是乐果了,非爱果就是苦果了。





如《超胜赞》云:「梵志说善恶,能换如取舍,尊说作不失,未作无所遇。」


“如《超胜赞》云”,《超胜赞》一部书,“梵志说善恶,能换如取舍,尊说作不失,未作无所遇”,“梵志”就是外道,婆罗门外道。他们说善恶呢,能换的,就是说善恶它感的果,你可以交换,就像买卖一样的,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把做了恶业不感苦果,有这一些可以取舍的。


“尊说作不失,未作无所遇”,但是我们佛说的呢,好事坏事,做了之后不受果,没有的。做了之后,决定要受果的。那么没有做的话,也不要害怕,不会受那个果。但是你造了那个善恶业呢,果是逃不了的。没有做的事情,求个果也求不到的。你说你要生天,不造生天的因,你天天求生天,求不到的。有些外道不是拜神拜他仙吗?要求生天发财了等等,你没有发财生天的因,你单是求鬼神,求什么,或者大自天等等,求不到。因为你因都没有,佛讲的因果,这个是背因果的事情,做不到的。





《三摩地王经》亦云:「此复作已非不触,余所作者亦无受。」


“《三摩地王经》亦云:此复作已非不触,余所作者亦无受”,做了之后决定要碰到,会受果。“余所作者”,人家做的,你也不会受他的果,各人自己受嘛。





《毘奈耶阿笈摩》亦云:「假使经百劫,诸业无失亡,若得缘会时,有情自受果。」


“《毘奈耶阿笈摩》亦云:假使经百劫,诸业无失亡,若得缘会时,有情自受果” ,这个话是翻得不一样,我们这个汉地经常引的 。假使时间经得很长,你作的业,还不会消失。哪怕你这个业一时感不了果,经过几百劫,将来因缘和合的时候,还是要受果的。那么就是说,要么不要作,作了之后呢,决定要受果。那么没有做的事情,你要求他一个果来,也不可能的。我们要成佛,成佛的因没有,将来果也不会有,那么你现在开始要积集因了。


  这个地方呢,业果的道理呢,他总的理上呢,说了四个。这个我们就要深刻地承认下去,以后事情才好办。如果这个道理都不能承认下去的话,以后的事情就不好办了。第一个,业果是决定的:造善业呢,决定感善果;造恶业,决定感恶果。第二个,业虽然小,但是他会增长,果报却是会极大。第三个,没有造的业,不会感果的,如果你要求什么,你要造他的业。那么已经造的业呢,你想要他无缘无故,不受果报的话,做不到的。那么当然了,忏悔么就忏悔掉了,这是说一般性的。已经造了的业呢,是不会消失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第四十一讲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一次我们讲了业果的决定;第二是业的增长;第三,你没有造的业,不会碰上的;第四,已造的业,不会失坏的。那就是说这是总的分别业果。那么我们开端就是说,我们这一课,就是总地思惟业果的道理。分别地思惟,下边是分开来――十恶业道来分了。那么我们开始的时候,从总的善不善,生总的苦乐。那么这就是说从总的来说,从理上来说。


另外,“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各别而起”,这是说别别的业果的思惟的,它的因果,那么就是后边要讲的十善业道的问题。那么这个里边,总的业果的道理,就是将才分四科了。一个是业是决定的:造了善业决定感乐果;造了恶业,决定是感苦果。


那么业果呢,第二个,要增长的。造的业虽然很小,但是果却会很大。所以说不要看了小的恶,就不在乎去做了;也不要看了这个善太小了,就不屑、就不想去做了。这个,它的果却是很大的。


那么第三个呢,所未造业不会遇,不会碰到的。那么那一次讲的时候呢,因为这几天太忙了。太忙呢,讲之前,拉起就讲了,没有看一下,那么这个里边,有一些细节的问题,没有透发出来。那么今天,我们把这一节,再重新地,把细的问题再念一下,再讲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3 14:50 , Processed in 0.06853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