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284|回复: 1

什么是修行?

[复制链接]
法界度母 发表于 2009-1-27 15: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行,是我们经常谈到的一个词。很多佛友在和我交流、探讨佛法的时候,关于修行的话题也是说的最多的。经常有人问我:居士,你每天花在念经上的时间是多少?花在打坐上的时间是多少?你是怎样把工作、生活和修行三者很好的协调起来的?
大部分人一听到“修行”这个词,马上就会联想到“念经、持咒、打坐、参禅、放生以及参加佛教法会”等等,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修行。不过,如果我告诉大家,上述这些只是修行的形式,并非修行的实质的时候,估计很多人要糊涂了。【如果有人看到我上述这番话,从此就不再念经、持咒、打坐、参禅、放生,也不参加任何佛教活动,我只能说,那就不是一般的糊涂了,是糊涂到家了!!!
我听到很多人跟我说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念经也念了有一段日子了,持咒也能坚持,也参加一些佛事活动,但是仍然感觉不到自己的心能够安静下来,遇事一样会急躁,别人对自己不好的时候,一样会耿耿于怀,心里想不开。有些人甚至在做这样的“修行”后,状态反而比以前还糟糕。还有人抱怨:在做这样的“修行”后,生活中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仍然找不到工作、比如和家人的关系仍然紧张、比如工资收入反而没有原来多了、比如......等等。所以有些人开始怀疑佛教的“修行”,因为它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些人因此开始懈怠,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
有人会问了:如果念经、持咒、打坐、参禅、放生以及参加佛教法会等等这些行为都不算真正的修行,那么什么才是佛教的修行?
我想在这里讲个我自己学开坦克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那是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当时我所在的公司和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有一个关于驾驶培训的合作项目。因为这个项目的缘故,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长辛店一两次。那几年我对坦克装甲车很着迷,家里有一大堆关于坦克装甲车的书籍和技术资料。我在深圳工作的时候,我工作上的一个搭档(也是我的一位兄长)以前就是坦克兵出身,他在许光达大将手下一直做到师级指挥官。他参加过79年的自卫反击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我们共事的那两年,我们常常在闲暇时候谈论坦克和坦克指挥。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坦克指挥的知识。因为这样的一个爱好,所以我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和那些老师就有了很多的共同语言。

那时学院刚研发出一套坦克仿真驾驶设备,用来替代实物教学。我有机会在这套设备上学习驾驶“坦克”。这有点象我们后来玩的3D电脑游戏,不过这套仿真驾驶设备由于驾驶感觉和真坦克几乎一样,所以要比电脑游戏好玩。当我可以在这套设备上驾驶“坦克”的时候,自然就想知道驾驶真坦克是什么感觉。后来有了一个机会,我驾驶了一辆真的坦克过了一把瘾,老实说,驾驶真坦克是一件很遭罪的事情,坦克里面空间狭小、闷热,发动机声音很大,我在里面呆了十分钟,出来的时候浑身都湿透了。驾驶真坦克的感觉还是和在仿真设备上有所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更多的是体现在心理上。第一次驾驶真坦克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心理上是很紧张的(这也是导致出汗的一个重要原因)。
讲这个故事是想和大家说一个我们常常忽略的现象和事实,我们大部分人的修行就如同在那个仿真驾驶设备上一样,在一个刻意营造的环境中可能很自如,很舒服。但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平时的修行就用不上了,或者说不知道怎么用了。这就好比我知道一个坦克营的指挥军事原理和知识,但是到了真正的战场上,给我一个排我可能都不知道怎么指挥一样。
从古至今,在佛教的教育中,人们一直用六个字归纳佛教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这就是“闻思修、信愿行”。修行就是各取其最后一字组合而成,是属于实践的阶段。如果没有前面的“闻思、信愿”,这样的修行只是“仿真修行”,是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充样子而已。净空法师说过,有人修行了一辈子,到往生的时候手忙脚乱的,最后也没有往生成,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这种情况非常普遍。
很多人的修行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真修行。如果是真修行,别人再怎样对你不好,你都不会生气、嗔恨、郁闷、想不开......很多和我在网上聊天的佛友大部分时间是向我诉说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烦恼、不快、委屈,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化解。其实我能化解什么呢?有句话说的好: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充其量是在旁边点拨一下,起作用的不是我,是生烦恼的这个人自己。
佛法的修行必须建立在“闻思”和“信愿”的基础上。闻就是听闻佛法,这包括我们自己看经律论三藏,听法师讲佛法等。听闻以后还要思考、思索,而不是盲目接受。要思索我们听到的这个佛法是不是真的有道理,是不是符合事实。
在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很多人打着佛教的旗号向众生说邪法,如果我们自己没有正知、正念、正见,那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邪师跑,断自己的慧命;更有甚者,推波助澜,人云亦云,不但断自己的慧命,还断别人的慧命。这种情况在现实社会真是太普遍了。
释迦牟尼佛住世讲法的时候,非常强调弟子们的“闻思”,他不止一次的告诫弟子们:我所说的法,你们要在生活中去检验,去验证,当通过实践证明我说的是对的时候,你们再依教奉行。这其实就是在鼓励弟子们勤动脑、多思索。
没有闻思的过程,就无法对佛教生起强烈的信心。我身边有些人也“修行”了一段时间,也一样敬香礼佛,诵经持咒,但是若问一句:你真的信佛吗?有些人马上就开始犹豫起来,因为他不确定这个“佛”存在不存在?这样的人关心的是“佛”存在不存在,而不是关心“佛法”存在不存在。信,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要做到深信,那是十分不容易的。大部分人是在遂愿的情况下“信佛”的,一旦不遂愿,立刻就开始动摇自己的信心。这依然不是真信佛,是“仿真信佛”。
学佛如果没有信心,愿力就发不出来。没有愿力,修行就会原地踏步。发愿就好像是汽车发动机一样,驱动着“修行”这辆车向前跑。没有愿力,如同有一个汽车的壳而没有发动机一样,无论如何是开不走这辆车的。我们注意到,所有已经成就的佛和菩萨,他们都是发了大愿的,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有“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观音菩萨有十二大愿,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有十二大愿,文殊菩萨有十大愿,而我们的根本老师释迦牟尼佛更有五百大愿。这些大愿指导着他们的佛行事业。
常有人跟我说:居士,为什么我的菩提心发不出来。菩提心是大乘教法,是要“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很多人自己的贪嗔痴慢疑还重的不得了,对于世间的名闻利养放不下,对于很多事情还在那里斤斤计较,难以释怀,连“出离心”都生不起来,就忙着生“菩提心”,这就好像是沙滩上盖高楼一样。稍有风吹草动,这座楼顷刻之间就倒了。
前两天有佛友和我说,我学佛以后对谁都特别好,为什么别人还对我不好,说一些让我接受不了的话。我说你难道就因为别人对你不好而生烦恼吗?佛教修行的六波罗蜜就有修忍辱,这个时候是人家在帮助你修忍辱,你怎么反而还生气呢?汽车陪驾是按小时收费的,人家没有向你收费,你应该感谢人家才对啊。很多时候,烦恼是自己生起来的,和别人是没有关系的。

无论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无论是宁玛派的大圆满修法还是净土宗的修法,“闻思修”和“信愿行”都是极其重要的。修行绝对不是心血来潮的事情,修行也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情,“生命不息,修行不止”。没有这个信念,想脱离六道轮回,真比登月还难!
和大家分享上面的这些心得,是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更深的认识“修行”,明白“修行”的基础是什么?“闻思修”和“信愿行”虽然只有六个字,但是这六个字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终生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一天都去完成一点。
chzy 发表于 2012-9-17 09: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2-26 12:29 , Processed in 0.0210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