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455|回复: 1

[黄心川教授]印度瑜伽与少林武功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4-6 12: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黄心川教授]印度瑜伽与少林武功
印度瑜伽与少林武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  黄心川
少林武功的创始人是达摩抑或跋陀,在目前学术界有着种种的说法,但他们的活动无疑地与印度佛教的禅定理论和实践有着因缘关系。印度佛教的禅定渊源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巫术或宗教实践——瑜伽术,在瑜伽成为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之一后,与佛教仍然有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印度古典瑜伽大概与佛教同时或稍后一个时期传入我国,并与我国的道教、儒家、医学、武术和民间气功等相交流,这些交流在少林武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拟对少林武功与印度瑜伽的关系作一初步的探索。

瑜伽是梵文Yoga一词的音译,这个词的词根是Yuj,原意是给牛马“装上道具”,以后引申为联系、结合、冥想、活动、心的统一等等多种涵义。我国旧译为相应。从狭义上看,瑜伽是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正统派哲学(“六派哲学”)的一个派别;从广义上看,它是一种系统锻炼身心的理论和实践方法。瑜伽为印度各大宗教乃至世界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所摄取、运用并给予了不同的解释。《瑜伽经》称瑜伽有“抑止心的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修行者通过瑜伽种种行法,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使个体意识与宇宙意识相结合,从而获得解脱。佛教《唯识述记》二释:“言瑜伽者名为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一与境相应,不违一切法自性故;二与行相应,谓定慧等行相应也;三与理相应,安、非安立二谛理也;四与果相应,能得无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也。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这当然是从佛教唯识论立场上去解释的,但也表示出瑜伽原有的一些涵义,因此,佛教的唯识宗在印度被称为瑜伽行派,印度和中国的佛教密乘也常常被概称为瑜伽宗。
瑜伽有着古老的渊源。据考古发掘证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就有瑜伽的实践。在莫亨约·达罗和哈喇帕古城出土的遗物中曾发现有一颗印章,这颗印章刻有盘坐冥想、沉思或其它姿式的神像,还发现有一些作瑜伽坐法的刻印。后来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并与当地的土着结合以后,印度的婆罗门教吸收了瑜伽作为他们宗教实践的补充,这在古老的吠陀本集和奥义书的赞颂中可以得到证明。在公元前6至5世纪佛教与耆那教兴起时,瑜伽也被吸收到他们的宗教实践中去。瑜伽的系统论述出现在公元3至5世纪之间编纂的《瑜伽经》以及后人为之所作的大量论释中。在中世纪初期,瑜伽与婆罗门教另一个哲学派别数论相结合成为婆罗门教——印度教正统派哲学体系之一,另外在实践过程中派生出了多个派别。在中世纪后期,瑜伽向波斯、中亚和中国等地传播,它被伊斯兰教所吸收并成为沙菲派宗教实践内容。瑜伽在上一世纪传入欧美后,被称为“超觉静坐”等等,引起了宗教界、体育界、学术界、医学界等等的广泛兴趣,风靡全世界。
瑜伽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五花八门的派别,这些派别主要是根据实践的方法划分的:
(1)王者瑜伽(rjayoga),也称主宰瑜伽,即对心及其一切活动完全控制的瑜伽。与佛教的禅宗相似。
(2)信仰瑜伽(bhaktiyoga),对神和师长悉心奉献的瑜伽,与佛教的净土宗与净土真宗相似。
(3)行动瑜伽(karmanyoga),精进瑜伽,业瑜咖),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活动而获得证果,类似禅宗参加耕作活动。
(4)知识瑜伽(jnnayoga),通过哲学、理论的思索,使精神凝聚,达到修炼目的。类似佛教的禅宗。
(5)咒语瑜伽(mantrayoga),通过读诵咒文而获得解脱,与佛教的密宗有着密切的关系。
(6)灵体瑜伽(kundalinīyoga),用气息(风)的力量,引发脊骨中潜藏的灵体或力量,由下而上直达顶端,打开脉结,获得无尽智慧和成就。类似佛教的密宗。
(7)拉耶瑜伽(layayoga,三昧瑜伽)通过修炼,消灭气息和意识,亲证三昧。
(8)行瑜伽(hatayoga,力瑜伽、诃陀瑜伽),通过身体的运动(苦行),特别是控制吸气(ha)、呼气(tha)达到修行的目的。与藏密行瑜伽相似。
古典瑜伽在上述各种实践中着重行瑜伽与智瑜伽两种,前者主要对自律行为,如善恶、苦乐、爱憎、欲求等等和身体的活动,如坐法、控制呼吸等的修炼,称为外修法;后者是对道德、身心和精神等等综合修炼,尤其重视禅思的活动,称为内修法。瑜伽的修炼常常被分为八个阶段或八支分行法。它们是:
(1)禁制(夜摩),包括非暴力、真实、不盗、不淫、无所有(不贪图别人所有)五种禁戒;
(2)劝制(尼夜摩),包括清净、知足、苦行、读诵、敬神等五劝戒;
(3)坐法,身体的姿势和精神状态,如莲花座、英雄坐、杖坐、吉祥坐等;
(4)调息,调整呼吸,有吸气、呼气和止息三种作用;
(5)制感,制止心的各种活动;
(6)执持,心专注或凝聚一处,不使驰放;
(7)禅定,即静虑;
(8)三昧。

瑜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贯彻在整个佛教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释迦牟尼在其成道以前曾师事瑜伽的先行者阿逻罗·迦罗摩和邬陀迦·罗摩子,从他们那里学习过禅定,并经过苦修亲证了“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佛教后来把他们修持的层次规定为“四禅八定”,佛教主要的理论是四谛和八正道,这套学说主要讲一切皆苦,这对古典瑜伽有着重要的影响。毗耶娑在注释《瑜伽经》(Ⅱ.15)中也认为世界是“众苦所集”,引起苦的原因是无明,无明是“四颠倒”(《瑜伽经》Ⅱ.3;Ⅱ.5),摆脱道路是正见。当然,他们的正见与佛教有着不同的解释。大乘佛教讲般若,主张“定慧双修”,“定慧双修”也就是讲“止观”,止(奢摩他,smata)是排除盲想,使心专注一处,统一精神。观(毗婆舍那,viPasyan)就是慧,在止的凝聚力中所产生,所谓“由定入慧”,这和瑜伽所说,通过总制(执持、禅定、三昧),抑制心的作用,从而生慧一样(《瑜伽经》,Ⅲ-5)。另外,大乘佛教把修行分成若干阶梯(地),瑜伽也有心地之别,两者都把修行的最高境地称之为法云三昧。值得注意的是:在大乘佛教中也出现过不少亲证瑜伽的着作,如《瑜伽师地论》等等。印度佛教进入密宗的金刚乘、俱行乘和时轮教后与印度教的密教(特别是性力派)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难解难分。两者都修三密,当然在崇拜的对象和某些具体方法上还有一些不同。根据西藏所传印度密宗的经典和部派,可分为:所作坦多罗、行坦多罗、瑜伽坦多罗、无上瑜伽坦多罗,这四个部派的主张和行事与印度教的诃陀瑜伽极为相似。由于佛教和印度教在宇宙观、社会伦理学说和修行解脱观上是不同的,因之印度古典瑜伽派与佛教瑜伽有着明显的不同方面,佛教主张缘起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依缘而起,因此对主体的人来说不存在一个主宰作用的灵魂(人无我),对客观世界说来也不存在一个主宰者或神(法无我);但古典瑜伽派看来,世界是在神或自在天的指导下由不动的神我和能动的原初物质(自性)所结合起来而发展的,两者都认为要消除造成烦恼的无明,但佛教消除烦恼是要达到涅,即认识到缘起的无常、无我、自性空等等,而瑜伽认为修持三昧是要证悟原初物质(自性)和神我本来不是一个东西,使人从原初物质,亦即现实世界的系缚中解脱出来而达到自在的境地。佛教和古典瑜伽都谈到了戒、定、慧,要人们注重道德、身体和精神的训练,但是两者各有所侧重。佛教着重修心,他们把修持分成若干层次,层层剥去,步步深入,直至断灭心识作用,但是他们不象瑜伽那样着重外修,也不很重视外修对内修所起的作用(佛教密乘中某些派别是和印度教结合的产物,因此较注意外修)。古典瑜伽特别重视身体的姿势和坐法的训练,在诃陀瑜伽中发展成八十四种功法。

关于佛教大小乘禅法传入我国的经过,目前我国已有一些学者从事这方面研究,并已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共识,但对印度瑜伽在我国的传播,仍然是一段不明的历史,至今还没有理出个头绪。笔者认为,印度古典瑜伽大致与佛教大小乘禅法同时传入我国的,当时,有很多人不易分辨两者的不同。因此,把印度古典瑜伽的某些实践看作是佛教的。例如我国早期翻译的佛教小乘禅法经典如《大安般守意经》、《中阿含·念处经》都述说与瑜伽类似的三昧修行法。
佛教的禅法最早传入我国始于公元148年由来华的安世高所译出的《大安般守意经》,这部经传播了小乘“四静虑”和“数息观”等禅法。最早介绍印度古典瑜伽的部分内容可能是在后魏(472)吉迦夜所译出的《方便心论》。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敕建少林寺,请印度僧人跋陀任住持,跋陀与勒那摩提共同译出了《十地经论》,这是我国较早出现宣传分阶段修禅的着作,其中无疑地也杂有瑜伽的内容。其后,菩提达摩来少林寺修禅,在中国建立了禅宗、达摩宣传“理入”和“行入”的思想和实践。有人把少林寺的武术归初于达摩也是有根据的。相传达摩传《洗髓经》和《易筋经》,《洗髓经》已被禅宗二祖慧可(487-593)遗失。关于《洗髓经》的内容历史上只提到名字,后人无从臆测。但根据印度教《湿婆本集》解释:禅那(dhnana)是一种精神集中的作用,这种作用由人的脑髓所管理,脑髓在梵门(brahmarandha)之中,是一种细微的物质,从梵门经下方会阴至六轮:根持轮(位于骶骨部分)、自依处论(已舍轮)位于前列腺区;满宝珠轮(圣居轮)位于腹部;无触轮(不打轮)位于心脏;清净轮(除杂轮)位于喉部;神命轮(受令轮)位于顶穴区,每重脉轮都有若干脉,联贯周身大小诸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类似我国道教所主张任、督两脉在躯体中所起的功能。因此,在瑜伽看来,修习禅定,也就是要使脑髓或灵体通过一定的路径进行活动,打开脉结,获得智慧和成就。少林气功也重视脑髓的“清洗”或活动。从佚经的名称,我们可以猜度这是一本受到瑜伽影响,讲修持禅定的着作。
《易筋经》一直在民间流传,但所传内容并非一致,或则繁杂而寡要,或则简略而失真。这可能与师传有关,也可能与我国流传的各种气功理论相混杂有关。《易筋经》传授的功法,大致可分别为外壮、内壮、动功、静功、炼形、炼气、炼意等等,这与印度古典瑜伽提出的“八支行法”即内修、外修坐法(炼形)、调息(炼气)、炼意(禅定)大体相似。《易筋经》阐述的十二势与达摩所创立的十八罗汉手明显地受到印度瑜伽,特别是唐时传入的、阐述瑜伽实践的天竺按摩法和宋时传入的婆罗门引导法的影响,这将在后节中要详加叙述。明徐东皋所着《古今医统》是一部总结我国气功实践的论着,它不仅总结了老子导引十二法,赤松子导引十八法,钟离导引十八法,胡见素五脏导引十二法,也总结了婆罗门导引十二法。徐东皋解说的十六法,其中涉及的十种坐法,明显地引进了瑜伽的内容。
少林“禅武归一”或“禅武双修”的思想和实践,虽然是由跋陀、达摩等人所倡导,承袭了印度佛教禅定的传统,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明显地摄收和总结了中国道、儒、医、民间武术等宗教实践和锻炼身心的经验,也受到了印度瑜伽的影响,这种影响荦荦大者可简述如下:
(1)少林武术最重要的特点是提倡“禅武归一”,亦即内功与外功、动功与静功相结合的原则。达摩在论及这个问题时一再强调动静无分的原理,他说:“灵魂欲其静而悟,躯壳则欲其健而通,非静则无以证悟而成佛,非健则无以行血而走气,故须勤劳得中,使筋畅神怡。而后灵魂无拘口瘁弱之苦”。关于动静结合的原理缘源于印度教和佛教中的“经行”(Cankrama),印度宗教徒在修炼中由于长期坐禅,经常出现昏沉和烦恼的现象,因此,佛教和印度教都允许僧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场所作些活动,但这种活动都有严格的规定,据说达摩提倡“心意拳”或“十八手”最初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后来逐渐习惯地成为禅宗的日常行事之一,甚至规定午夜还要起来“经行”。
(2)瑜伽的修行方法分为内修和外修两支。在八种行法中,前五支被称为外修,着重对道德、精神和身体的训练,它包括着禁制(不害、真实、不淫、不贪),劝制(清净、轻安、苦行、读诵、敬神),坐法,调整呼吸,制感等。所谓身净可以远离执着;后三支被称为内修,它包括着执持(心专注一处)、禅定、三昧。少林武功也分为内功和外功。有些流传的《易筋经》有上下两卷,分别讲述内功和外功,内功主静,外功主动。少林武术中还传有《十二势图》与《十二段锦》,《十二段锦》着重讲精神等等的训练,即内功,《十二势图》着重讲锻炼身体之用,即外功。但少林和瑜伽对内功或外功的解释也有些不同之处。在少林的某些着作中常把调整呼吸(运气)、坐势(“端座势”“双盘势”“插花势”等)、站势、队势列入内功之列。少林武功很注意对僧人和俗信者道德的修持,僧人除执行佛教戒律外,还要信守少林内部的规定。这种规定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少林武术在达摩数传之后,得到广泛的传播,由于习武者人多品杂,有些不良之辈不能信守佛教的戒律和规定,把佛门慈悲救世之场变成了弄拳习棒追逐私欲之地。因此金元之际觉远上人树立了十戒。(“健体魄”、“戒逞私”、“敬师长”、“不得恃强凌弱”、“忍辱救世”、“不可逞愤相较”、“戒酒肉女色男风”、“不可轻以技术相授”、“戒恃强争胜,贪得自夸”等)。迨明末清初之际,又重订戒约十条,其内容由轨范个人的行为扩大至社稷国家的责任,如“恢复中国为志意”“如演习马步,以退后三步,再前三步,以示不忘中国之意”“恢复河山之志为我宗第一目的……如不如此者,谓之少林外家”“济危扶倾,忍辱度世”等等。瑜伽所提倡的禁制和劝制与少林戒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少林武术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还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要求。甚至提倡和渲染儒家的忠义思想和道家的无为飘逸的风尚。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4-6 12: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黄心川教授]印度瑜伽与少林武功》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3)关于对身体的训练,印度瑜伽在后期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派别,他们十分注意身体的坐法与势法,有些派别竟把坐法扩大到八十四种。如果把《易筋经》十二势与印度12世纪出现的《诃陀瑜伽之灯》所列的势法相比较,可以看出:在运气与身体姿势方面有些相似,少数名称也雷同,如少林“倒拽九牛尾势”与瑜伽“牛头功”,“韦驮献杵势”与“勇士功”或“金刚功”,“出爪亮翅势”与“孔雀功”等都很相似。值得注意的是,少林十二势中提到“韦驮”,“韦驮”即印度教圣典“吠陀”(Veda)的异译,这部经典,一直被瑜伽派奉为他们的根本经典,少林僧人在功法中提到这个经典,也可以看出瑜伽对他们的影响。唐时道教徒、着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所着的《备急千金要方》最早记有天竺按摩法,当时密乘的着作已传入中国,但《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得很简略,只有一些姿势与印度诃陀瑜伽相类似,因此,少林武功中哪些势法受到天竺按摩法的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婆罗门导引十二法最早见于宋时张君房所着《云笈七签》。这时密教在印度已很盛行,诃陀瑜伽已传入汉地,少林武术也由十八手发展至七十二手,因此婆罗门导引十二法中有些名称与印度诃陀瑜伽派经典着作《格楞陀师说本集》(Gheranda Samhit)所提到的极为相似,如少林“龙引”与瑜伽“蛇功”Bhujangasana,我国古代把蛇常译为龙,这里指的是眼镜蛇)、“黾引”与“黾功”(Kurma),“仙人排天功”与“仙人功”(“成就者功,Sidhasana)、“凤凰鼓翅功”与“孔雀功”(Mayurasana)、“鹤举”与“鹳功”,“寒松提雪”与“莲花功”等,二者的名称虽然很相似,但是在功法与身体姿势方面则很多是迥异的(参见《诃陀瑜伽之灯》Ⅰ-20,22-24,30,32)。在少林武功中有人常常把他们的武术概括为龙、虎、豹、蛇、鹤等五式,这与诃陀瑜伽所提到的名称和势态有很多契合的地方,这种模仿动物的行动以此锻炼身体是一种可以见到实效、合乎科学的方法。我国古代就有“五禽之戏”。但彼此都强调要模仿龙、虎、蛇、鹤的活动,这可能是相互交流的影响。关于达摩的十八法,在《少林拳术秘诀》一书中有详细的论述。郭希汾先生在其所着的《中国体育史》中在论及中国气功与印度瑜伽的关系时曾说:“予按印度婆罗门教徒,有按摩十八势、婆罗门导引法十二法。以一定之时间行之,其结果有身体强健之经验,则达摩十八手或即按摩法、导引法之变相欤”。①郭先生虽然对十八法没作具体的论说,但根据我的研究,他的推论是有科学根据和正确的。
(4)最近,澳大利亚的格·皮特森先生(G·Peterson,归宗少林后,法号释德潮),从海外携回少林密宗失传的拳艺,经释德水、释德潮和胡勇刚三人依据残缺不全的古拳谱,整理后发表在1995年第4期《少林与太极》杂志上。从这个《古拳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少林禅宗也有一套自己系统的功法。这套功法主张禅武双修,动静结合,气沉丹田,周天运行。练武要仿照龙、蛇、虎、猴、鸡等动作,强调外功对内功的作用。现将古拳谱的要点摘录如下:
“禅武双修为上乘,武学文化禅中藏。
双手绕头防贯耳,蹲马沉气丹田旺。
周天运行气走通,双拳下裁护我裆。
黑蟒出调丧敌胆,罗汉推山赛霸王。
盘龙扫尾把敌伤,猛虎探爪威力强。
进步切掌迎面锤,金丝缠腕绝无双。”
少林禅宗的主张与佛教密宗无上瑜伽和印度教灵体瑜伽派的主张大致相似。他们都主张动功与静功、内修与外修相结合,通过“三脉五轮”或“三脉六轮”运行气息,打开脉结,周遍全身,引发潜藏的力量或灵体,获得智慧和成就。
(5)瑜伽派主张调息是外功训练的基本手段之一。他们认为,调息有吸气、呼气和止息三种作用。练功时要注意气息在身体内出入的范围(处),呼吸之间的间隔(时),呼吸的次数(数),呼吸要长而细微,逐步进入禅定的境界。少林武功也认为:“养气之学乃至学之紧要关键”,“欲学技击先学数息……数息之功,即不动心之道,臻至境界而后可称上乘……盖以气息由于呼吸,呼吸由于肺部而鼻为出入之门,凡技击学步之始,先使气脉沉静,直达气海(又名为丹田)……听气之出入,抛却万念,默记其度数……此数息之法也”。②从上述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两者对禅定基本手段的认识是一致的。
瑜伽的后三支(执持、禅定、三昧)被称为总制,着重对瑜伽行者的精神训练。少林对僧众的训练也从禅机入手,从心理上入禅,这种内修或静功的训练正如《气功阐微》一书中所概括:“以入定为功夫,以参证为法门,能于此而有所悟入,而后性静心功,脱离一切挂碍,无挂碍始无恐怖矣”,这可见两者的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少林武功不仅追踪印度佛教禅定的理论与实践,而且也受到印度古典瑜伽的重要影响。由于少林武术是一个博大精湛的体系,有着无数的门派和路数,本文只能略窥其门径,作一初步的探索,错误和遗漏很多,望读者匡正。
【注 释】
①②《少林宗法》,载《少林拳术秘诀》,中华书局,1915年版。
(原文刊于释永信、吴立民主编《中国嵩山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6月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0 05:47 , Processed in 0.0328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