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237|回复: 9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No. 819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一

  北京 灵泰法师 撰

  言玉井者。或云已南地有玉井。或云天泰星名玉井。然泰即有十个星。即四角大星。盛六个参星。即四角大者名玉井。又如法花经中。疏中返可为迢。返正为令者。即得传书中正字以反也。此是传书中正字也。忍字传书中令字也。今者即反正字。为忍字也。下第一疏中有者准知。广明五乐十利法花记。窃以者。然诸文头首。详夫。窃以。盖以。若夫。夫以等。皆是发语之端。端者头首也。由如下文今造此论。即是发端。标举简持指斥发端。即是端序也。然此中即约三教对辨也。六位精微者。然黄帝登山。见一神气。龟背上有五爻文等。乃至遂造八卦。干三长川六短等。然此八卦皆有三画。已后文王翻八卦以为六十四卦。即名八卦。然六十四卦中。即将八卦为头。以次相望余七卦。即有八个离八个川八个即等名以纯。若单八卦。一一唯有三画。若六十四卦。四中即有六画。故言六位。六位者。如上干下川<PIC>X50p0127_01.gif</PIC>。即有六画。又如上次下离<PIC>X50p0127_02.gif</PIC>。余者准知。皆有六画。即名六位也。然此六位诸文书中极是精髓微妙。故言精微也。资象翼而筌理。资者取也。如孝经云。资父以事君。资母以事父。父则兼之。若事君即敬之。如事君王。唯须恭敬。君王若嗔即行煞也。故唯敬也。若事母唯须爱之。如母唯怜爱男女。不行煞也。若事父。即须且敬且爱。如事父也。时兼行敬爱。如父且怜爱男女。嗔时且煞男女也。象者即是十翼。中象下象等。然十翼中。以象为首。故今举象。翼者十翼也。辅翼于六位也。要将十翼。方解释六位也。言十翼者。一上象。二下象。三上系。四下系。五上彖。六下彖。七文言。八说卦。九杂卦。十序卦等。然六位即藉十翼。方始筌得道理也。如易中说。已上明孔子教。次下明老子教。二篇玄妙者。即是老子所造。道德二篇。修行名道。道成曰德。此道德且是幽玄微妙。藉蒙列以探机者。藉者假藉也。蒙者蒙子。列者列子。即是百家诸子。即要藉蒙子列子庄子抱朴子淮南子等百家诸子。释老子道德二篇。探者以手探取也。机者要也。况乎者。此况次下明佛教。如前二劣教中。若孔子之教。即六位为主。即将十翼以释六位。若老子教中。即将道德二篇为主。即将百家诸子以释二篇。今佛教中。即佛教为主。如前六位及二篇。即菩萨造论以释佛教。如前十翼百家诸子也。非有非空者。即佛教。然大小乘教。皆名非有非空。今者唯取中道大乘之教。非有非空。遍计名非有。依圆名非空。

  息筌辩于言蹄之外。息者止息也。取鱼名筌。取兔名蹄。辩者。名言能诠之教言也。如藉筌蹄以取鱼兔。如因言教方诠得道理。若得鱼兔。即弃筌蹄。若得道理。即息言教也。鱼兔喻理。筌蹄喻教。不生不灭绝名相于常寂之津者。即谓真如之理体。不生不灭。又离名言及离相状。体无相故。其体是常无灭故。又寂静故。津者如言实际。今者真如即诸法之津际之本也。至觉者。即是佛也。迥也者远也。照者明也。宗者崇也。主者尊也。意说佛能远照深远道理。道理可尊重故。将圣者。即是菩萨也。若佛即名至圣。若菩萨即名将圣也。甄者简也。宰者辅宰。前明佛中言宗。宗即是主。今明菩萨中言宰。宰即是百官。如下亦言我谓为主宰。相对明之。又有本言滓者。然菩萨未断尽二障故。即有滓秽。然佛断二障故。即无滓秽也。无言之言乃至月悬者。即是前非有非空之教也。然中道大乘理体离言。故芳无言。要藉经教言。方显得大乘道理。故说之。言风者。即说经教法如风。如世言听察悬令长官风教。警者。即是十二部经教法之风。警觉群情。然有本云无言之言风警也。韬者藏演也。?者远也。采而月悬者。由如云披雾卷。即得见于天上月也。今因言教。即得见于所有藏隐远道理也。非有之有者。即是前真俗二谛。波腾者。即是诠真俗二谛言语是也。湛幽章而海浚者。浚者深也。海喻真如之理。如见水波腾大。即知大海水深也。若水浅波亦小。俗云一尺水不能作一大波。今者由因唯识言教故。即显真如之理深。若不得言教。则不知真如理也。

  匪者非也。属者属着也。具体者佛也。然佛具功德之体。邻智者即菩萨也。然即邻近佛智故。今此意说。若非属着具体邻智之人。方能演说唯识深妙理也。演者说也。[(阜-十+止)*责]者即是妙中之妙。名之为[(阜-十+止)*责]也。钓者。取意说佛教。能演得妙中之妙。钓得深远道理。则空性之义几乎息矣。意说。上来所说中道大乘唯识之教。极是几要。即是息心之处也。

  十支者。即五蕰论。二十唯识。三十唯识。集论。分别瑜伽论。有三卷。唯明禅定等事。更不明余义。及庄严论等。问十支名字谁人所作在何。问百法论。即名略陈名数支。乃至已后九支。皆唯此问。又问总包众义支。与总摄大义支。名字何别。思之。然大乘中。即将瑜伽论为身。余唯识等论。以为支叶。若小乘中。即将发智论迦延经为身。将六足论以为脚足也。

  白虹者。即如来入涅槃时。有十二道白虹贯日。即中心圆者是日。四畔者是白虹也。问何故唯有十二道。不言十一道十三道耶。更问飞祲者。即恶气。谓天苟上扫星白虹等。皆是祲也。其诸灾怪踊在空中名飞也。素者。上句既言白。下句即言素。相对故尔。素者还是白色。索毫者毫光。销者销烁也。宵者夜也。霄者云霄。合是绵下化也。景者明。即如来临欲涅槃时。但是有缘之处。皆放白毫光以照之。其所照处。不经千年或五百年。必圣教流到也。其如佛欲涅槃时。在夜里放光。夜中即大明。故言销景。或销于日也。线花乃至谬日者。此下四句。即明佛入涅槃已后。所有经教。皆悉殊错失。线花者。即经能持纬。经能持义。如线贯花。奥者深也。殊凤讹风者。然作凤字。即令风脚里着鸟名为风。有人错失作其风字。即风脚里着虫错作风字。意说佛涅槃已所有经教错失也。贝叶者。其西国经论。皆向呗多叶上写也。乖鱼谬日者。如俗作鱼字应合鲁头下着火即是。若鲁头下着日。错作鲁字不盛鲁字。意说。佛涅槃已所有教细皆。顾者所以义。惟者思量义。法宝者。即是经教。斯者此也。行者行动瞬息须臾义。坠者坠没也。此上文疏主意言。我所以系思量。佛法须臾。行动瞬息中间即坠没。有人云行字者非也。今是行字。即是行动之间也。若坐卧即得久也。若行动唯得暂时也。

  诞者生也。兹者此。融者通识。谓由造得三十颂。即出生得及通融得唯识之教。秀者独秀也。晦者闇也。孤明者即是大乘。大乘之解名为孤明。小乘之解不名孤明。意说。天亲菩萨先方便闇于大乘孤明之解。即向小乘中出家。而造俱舍论。以明经部师宗。示同尘而说有者。天亲菩萨也。天亲虽向小乘宗中出家。和光而示同尘也。俱舍论中。且明萨婆多师义。故云说有也。解慧缚于摄论者。言慧缚者。即是所知障。所知障是慧缚故。能障菩提。其烦恼障名为性缚。能障涅槃。若小乘执即是慧缚。意说。天亲菩萨先示有所知障。有慧缚故晦于大乘。即向小乘宗中出家。今者舍小向大乘。造舍摄论。即无著菩萨见天亲病。令弟子取得。天亲已无著弟子中一人。颂十地品已。天亲既病已。造摄大乘论释十地经也。即是解慧缚也。表纵者。即天亲后大乘。弥弘大乘教。令大乘得终逸盛行也。圣者。五百年一贤。千年一圣也。疏。谈空者。上句既言说有。下句即言谈空。亦相对也。鉴者。照也明也。意既天亲菩萨之智。能照明一切义道。皆悉周尽。洽者润也。意明天亲菩萨所说义。徒普利乐润益一切有情皆周尽也。故言鉴洽智周也。玄极者。即此三十颂。普释一切经幽玄极妙之理皆尽也。

  释文未就者。但是化得三十颂。未作得长行释也。归真者。意说。天亲菩萨入涅槃。名归真上迁。迁者死也。意说。天亲菩萨身死。问不言中下迁。又人问言。伏惟上□不言中下更问。繁者多也。约者少也。意说。天亲菩萨造得颂。其文极少。其义极多。泉源者。然此唯识论。即是一切诸法之根源也。重秘者。秘藏也。意说。佛初灭度。得其唯识道理。一?藏隐。今又天亲灭后唯识之理智。第二通?藏隐也。故云重秘。

  爰者于引。即引于护法等也。液情者。如水澄净故。即见人面。若心澄净故。故即得见于唯识道理也。七转者。八转声中除却第八泛呼声。取前七声也。激者请也。由如将击钟。其声乃发。若有人请菩萨。菩萨方说法也。河辩者。然此菩萨所有辞辨状若悬河。赞微者。即此十菩萨。造长行释。赞此唯识三十颂微妙之言。神者心也。八识者。然菩萨声闻各有四藏。故有八藏。菩萨中一明定之处。即名修多罗藏。二若明戒之处。即名毗尼藏。三若明慧立之处。即名阿毗达摩藏。四若杂明戒定慧处。即名杂藏。然声闻藏中。亦有四藏。缘觉乘中不立藏者。以无别经教也。净彼真识者。其唯识道理。先未虽有得名真识。由未成立唯识教故。不名为净。今者造唯识论教。成立唯识道理。乃名净彼真识。真识不唯约依他起性。圆成性名为真识。三三性性总名真识。三性总名唯识也。雅者正也。权实者。今明唯识中有二。一者云。不定性二乘为权。顿悟菩萨为实。二云。若他受用及变化身为权。自受用身法性身名之为实。然唯识论中。三身具明也。陵者蔑也。今唯识论更高高妙。即陵蔑鹫峰。鹫峰者即耆阇崛山也。理洞希夷者。视所不及名希。听所不及名希夷。此文即用老子之语。掩者覆障。龙宫者。意取于海其唯识理深邃。即深于大海。若理高于山也。又解云。龙宫中多有经论。今此唯识论。更胜龙宫中经论。或可鸟兽相对。前句言鹫。鹫即鸟。后句言龙。龙即兽也。纲者纪纲。领者衣领。门即能管衣如要即是衣袖。衣袖中出得手能有要用。意说。唯识论能作诸经之纲领要用也。索者消索也。隐者藏也。诸经论中所有索藏隐之义。皆在此唯识论中极得。掇者拾掇也。奇者奇异也。其唯识论中。即能拾掇得诸经论中所有奇异之义。皆在唯识中提录得也。三量者误现量圣言。将此三量。破斥外道道靡旌如两陈战时。若军得胜。即旌幡坚也。其军退弱者旌幡预。即位摩摩者位。二因者。即是因明论中生因了因也。意说。因明宗因喻三之道理。由立论者言生因。即生歒诸者智了因。由如诵泉相似。即将因明生了二因。以破小乘。小乘退弱而不依徒。辙。牛踪曰躅。车踪曰轨。问靡旌乱辙。出何书文。更问仪者拟。仪天地而齐载者。天能覆地载。意说唯识道理。拟仪天地能覆能载也。孕者含也。即如母腹中有子。名为怀孕。与黄河争流者。其黄河水流极是迅速。我今此唯识论。诸方流行。更速于黄河水流也。而与黄河争流也。有本云黄河流者。潢者是积水名。在流东污者。汉水名也。此二水并流。故云潢污争流。污字是绵字上声呼也。又有本云黄绳。绳者忽。雷霆者霹雳。如忽雷霹雳发音响。唯得近处知闻。我今唯识论名响远名遐耨振。故名当迁竞响而已。昔在周照王佛即生也。在周穆王时入灭。夜中放光隐却星宿之光。当尔之时。佛法仍未至此汉国。閟者藏也。至道者。即是佛法也。郁者盛?也。汉日通晖。晖者光也。即如佛放光所照之处。经千年已佛法定至彼处也。即在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至于此土。像者。若正法五百年时。佛法未到此间。至像法中方到此土。遐者远也。被也。及也。

  译经律义者。次下文即明上故。自从佛法东流。翻译经僧。乃有三百余人。由如河流之而不沙绝也。继武者迹也。从西国译经之僧。而脚踪迹相续也。故书云堂上布武。堂下接武。武者是迹。如人见君王官人时。若至堂基下行时。脚移一尺地不得作步。不是宽行大步之处。若被唤上堂基下行时。即脚跙唯移一寸二寸地。不得移一尺地也。多觌。觌者见也。?右者。若?岭已西。即巳名?右?岭已东即名?左。英者英彦即是评经之僧。此文意说。上代已来。或有?岭已西鸟长国等僧。或是余边国僧等。此等皆是胡僧。不是真婆罗门。亦不是梵语。来向此间译经。此间人无不梦见五天竺国中诸英且等。亦不闻真梵语。亦不见大罗汉菩萨也。今者大唐三藏法师。一一亲至五天竺国。见诸英秀等。亲承教授。解真梵语。壤者立田地名也。?岭已西小边国中。既总是胡。言音不正。不是梵语。则与五天竺国梵语不相似也。混者混杂也。宫羽者。即是五音之宫。宫商角徵羽等。花者大唐国名花夏。戎即西诸边国。皆名为西戎。不是真婆罗门。亦不是五天真语。故此国南边诸国。即名南蛮。北边诸国即名北狄。东边名东夷。西边即名西戎。此文意说。将西边国戎胡语。翻译作此间花夏之语。混杂令同。亦讹谬。以不是真梵语故。文字天悬者。若中天竺国中书字皆是天书。所有言语皆同天语。而梵王之语故。五天竺国者。此云月支国。如天上月极是清凉。能除热恼。一切贤圣皆于五印度国出世。能除众生烦恼。若此汉国中字即是人作。即是古者苍缬等造诸。语是人语。所以古来将天竺之天语天字。译同此方人语。或即错失也。昧者闇也。形声者。即是亦书形声字。所谓象形转注等字。胡者。即是已西边国胡僧之语。晋者。即是此方汉国。意说古者已来。所有翻译之僧。皆是已西边国胡僧。唯解胡语。不解梵语。即将胡语而译翻经。然晋多错道义也。糟者酒糟。粕者。糟中元有好味名粕。但得少许糟粕。不得幽玄之处也。爽者失也。

  鸿者大也。硕者大也。若大疑即如雾拥。若大滞即如云凝也。如大雾拥。如大云凝。则不见天日。若有大疑大滞。则不见甚深道理也。幽者幽隐。绚者。五边文彩也。屡者数也。此文意说。其义理中所有幽隐文彩。上来数数陈说。详者说也。所有道理略说可知。

  含章。章者文章。萃者聚也。意形三藏法师与余人聚集之处。其三藏名。即出于余人外。烛者眼之所见名之为烛。搏者拖取。灵台者。即是中心。意说。三藏法师心眼能取义理之心髓三年。畜者畜也。德谓道德。宗者尊也。意说。唐三藏身中畜积道德。居其尊位也。漪者水也。沼者池也。意说。三藏身中有智水。涌而无尽。骛者举也。三轮者。谓神通教诫记心。躅者车踪曰躅。迥远也。晋者进也。金沙即是西方阿利罗跋提河。河中有金沙也。此一句意。说。唐三藏。远进向西方阿利罗跋提河边去。此中晋字。唯于评中云晋者进也。其准着走绕之进字。与晋地之晋字。此二个字皆同是进去也。八解者。即是八解脱也。意说。三藏身中。有八解脱之中。真波者即是水也。辽者远也。玉井者。即西方有一国。中有其玉井之事。意说。三藏远向玉井去也。即玉井与上句金沙相对也。躯者身也。殉者求也。意说。三藏忘却身上疲劳。以西方求法也。委者杖托也。祈者请祈求也。通者通达。意显三藏杖托三宝。而发祈愿。得通达也。

  冥契天真者。意说。三藏冥契而通达。得契天心而愿满也。微者少也。资者取也。习者学也。意说。三藏至彼西国。少用功夫。多学得学问经论也。匪者非也。摛者布也。异者别也。此上句即显三藏智慧宽。非但智慧宽布。神灵之人。方显与余人别异。故言显异也。固者坚固也。蕰者聚也。迢者远也。祥者善也。此一句即叹三藏有福也。意显有坚固身中多聚似集福德之人。方身远逝也。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备者阔也。践者履也。神者即是佛菩萨诸圣弟子等是也。踪者迹也。意显三藏至彼西国中。所有圣人踪皆悉周遍。兼履践也。穷探秘府。秘府者。即是佛菩萨圣人等心中之事。意显三藏往彼西国。能穷尽探取得佛菩萨心府中秘要之事。觌者见也。先贤者。即是此国中上代已来诸法师等。枢者枢机。此已上二句。意显此方上古大德未见之义。三藏皆贯达。在情府枢机之等。曩者往也。遗者失也。次二句。意显古来大德所遗失之义。三藏并包心极也。

  志者意志也。弘者大也。抚者接也。此文意说。三藏本意誓愿意志大抚接众生。此已上文。即赞三藏在西国时事。言旋旧邦者。此已下文。即显三藏即从西国还本国也。德谓道德。简者当也。此文意说。三藏道德契当天子之心。延者远也。天藻者。意说。三藏先有天生才藻。不犹人孝。宝偈者。即是护法所造得唯识三十颂释。护法既于菩提树下欲死之时。造得唯识已来。未出流行。是时菩提树下。有一五戒贤者。独自供养护法菩萨。经于三年。时护法即将此唯识释以报贤者息。是时贤者得此唯识释已。若余人远看此释者得金钱。若有近看此释者。即金钱更多。已为敬重此释故。故下疏文言。制此释者。虽十论师。于中护法声德独振。余人皆不得此颂也。如枢要中说。后时三藏法师。至彼西国。遂肘行膝步。时贤者见三藏远来。虽不得金钱。即与三藏唯识释也。南赞者。三藏既得此唯识释已。广向南天竺国天子。赞叹而广流行。金牒。问此言帝心者。为是西国天子。为是此国天子。若言此国天子者。三藏既别此国。何故下文言南赞。即说宝偈向南印度境。若言西国天子。其三藏未来此土。何故前文即言言旋旧邦。应问。如愚意者。未来之日。向南印度流行。即谈彼此亦无过也。金牒东流者。即将唯识释。来向东本国也。畅者说也。翳者障弊也。荡者洗荡也。疑者气也。意说。上古已来。所有疑惑气气铙铙有多也。缛者即五色缛也。思者智慧思。此字应去声呼之。颖者超拔也。弹者押也。驾者动也。此文意说。三藏道德。能押得余人头也。意说。三藏于众人中最独拔也。陵者欺陵也。掩者覆障也。意说。三藏身中道德知解。即欺陵掩却舌千古已来也。

  讵与夫者。即是语之端序。犹如窃以盖等意势相似也。家依者。即真谛三藏。梵云真谛。此云家依。骧者上也。誉者名誉也。擅者独也。美者好也。声明者即是声明论也。此文意显真谛三藏当时虽得胜上好名誉。此人更不普解余经论。空独善解声明论。如闻鸟鸣即解鸟语也。童寿者。即是罗什法师也。梵云罗什。此云童寿。芳者美好也。徒者空也。中观者即是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等。意说。罗什法师。虽得妨芳名。唯得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等。更不善余经论也。意及显我三藏得具解一切经论也。云尔而已矣者。即是结句之辞也。

  斯者此也。汇者类也。意说。此唯识论本。类有其十师释。以糅作为一部也。商量也。攉略也。华者即是此方汉国名。花夏心处。梵者即是西方梵语。诠者诠量也。此文意说。三藏翻译唯识论时。即商攉量陈汉语梵语。诠量音声轻重。而翻译也。陶甄诸义之差别。甄者成也。意说。三藏译此十师义者。十师义不同者。即于唯识文中。释一个义文处。宜多有义有义等。即简三个五个有义也。即如释种子中有三师义等是也。有十一师之翻者。叶者和也。意说。三藏译唯识时。若见释一义处。十师皆同一解者。译论之时。即和十师义。同着一个有义处。不着多有义也。宏者大也。纲者纲纪也。

  言成唯识者。且举大纲。旌者。如见旌即知下有天子。如见旌幡即知下有将有军。如见成唯识言即知下有唯识论也。镜者鉴照义。简二藏者。既言论者。即简却余经律二藏。独标论藏。为功德者。即释成字。成者即成立得功失也。故别行教迹云。成乃能成之称。建大义之鸿猷。大觉者大乘也。或是佛地。旨意志也。隆者高也。意说。有无外境唯立识者。即是大乘意志高远也。本颂成者。有三十颂得成立者。即得中道义显也。着者显也。

  泯相者。泯者摄也。摄即摄相分但言唯识也。执有者丧其真者。即是增益。执真实道理也。滞空者乖其实者。即是损减。执真者实道理也。滞空者乖其实者。即是损减执也。下言实者。与上句真字相对也。晦者闇也。长溺二边者。即便溺在增益边损减边也。藉此成彼名成唯识者。其此三十颂。名为唯识。其长行论。名之为成。即将论而成立三十唯识。故言唯识之成也。三摩娑者。即是六释中依士释也。梵云三摩娑。此云依土释也。然梵云煞三摩婆娑此云六杂合释。

  苏漫多者。是梵语。即是八转声中。第七转依声中。属主释也。宾者歒论者。主者即是立论者。云烈者。立者歒者。立歒者两伴作行座也。夫言论者。必有宾主击物。有立有破。名之为论也。旗鼓载扬者。夫论义之法。由如两阵相战旗幡打战鼓。即有一退一胜。论义亦尔。即须打钟集众。有立有破。有胜有负也。幽关洞开者。因于论议。所有幽隐难解之义。皆得解之。而得洞彻也。[(阜-十+止)*责]者妙中之妙也。以教成教者。即论长行教。而成立三十颂教也。资教成理者。资者取论长行教及三十颂教。而成立唯识道理。即成是论者。成者能成。能成即是论。长行及三十颂理。是所成也。论者教也。即是前长行论文。及三十颂文是也。意说。即能成是教。故云即成是论持业释也。理门成故。

  以理成理者。以理者即是长行理也。成理者即是长行理也。成理者即是三十颂理。意说。将长行理而成立三十颂道理也。因理成教者。即将长行道理及三十颂道理。而成立唯识教也。是成之论者。是成者能成也。即理名能成也。云论者是所成也。论即是教故。即理是能成。教是所成。故言是成之论依主释也。

  惭者惭愧也。融者即古融法师。恺者即古恺法师。疏主意云。我羞惭古者融恺等法师。忝者预也入也。陪者陪随也。译者即是翻译经论也。采者执捉也。觚者即是俗间八楞木之觚章也。小儿欲作学问之时。即于八楞木上。写着二十五家章。其小儿即骑八楞木上书字书着八楞木上字书。书着八楞木上书字若遍即须拭却。拭却着八楞木上字字已。又更书之。此小儿大已即成身德。管领众人。以作头首也。故急就骑章人。如翻经院里亦有木简子。长三四尺如欲译经之时。汉僧手中执着木简子。若闻婆罗门僧翻出梵语已。汉僧即书着木简子之上。既书得字已。众共商量此语。此语道理若正。即写出来经论。若语不真正。即拭却简上字。更遣婆罗门僧译出梵语。书着简上。众还商量此文。意说。疏主自谦云。我无知解。当日之时。滥倍随位余人。入译经院里。执捉木简子也。又云觚者。即是笔管。意显疏主在翻译院中。执笔管译经也。颜游者。即孔子上足弟子。颜回及子游也。此文意者。疏主自云。我之学业。即惭谢彼孔子弟子子游颜回也。

  厕者预也入也。即是入流行义。资者取也。函者。即是法师在众中说法时。法师座前。又须有少多空地。容今法师手中如意杖。指东西也。不可听人逼近法师坐也。杖者即是法师手执如意杖也。疏主自谦云。我谬预入法师行流。登高坐上。把如意杖也。属诸雅吹雅吹者即是乐之总名。滥竽者笙也。此上二句。意说。如古者齐楚王。极爱音乐。广集散乐。令遣作乐。时有一人。虽不解作音声。亦把笙吹。是时楚王。即别唤此人。令遣吹笙。时人答曰不解。王责曰。既不解吹笙。何笙须把笙。答曰。见王爱乐。是以把笙悦王意也。王亦不嗔也。此人把笙滥余乐人也。又如国家大常进音声人集拟作乐时。若人手中把管篌筝等者。守门者即放入门。守门人若见人手中不把乐具者。即不放入太常门也。若有余人。欲得入太常门。着散乐者。即亦手里把笙等。滥余散乐人。守门人见此人手中有乐具。谓是音声人。亦放入太常门也。众生言。我亦尔。触事无知。亦滥入翻经院里也。领者。自着己身名领也。身名。良工者。即是工巧。此文意说。疏主自谦云。我实无知。谬预译场。由如有人不解巧作。滥把斤斧。而惭王名作木作等事。

  凡斯纂叙者。即是造章疏也。指麾者。蒙三藏亲加指授教示也。庶玄鉴来英镜详者。疏主云。我造得疏已。已后有玄鉴若英贤人。来鉴知其是非是也。已上释序了。

  自下入文。机有三品不同者。然佛三时说法。皆被二种人。谓不定性渐悟人。及定性顿悟人也。如不定性。从前至后。则身中具有三品。即如憍陈如等。从始至终。即具三根也。如初闻鹿野四谛**阿含经等。其憍陈如即名下根。而初入圣故。于初时中亦有定姓声闻而得圣果。此定姓声闻。从始至终。唯名下根。不名中上根也。又如初成道已说华严经等。亦有声闻得声闻果。亦有发缘觉心。不言得果。亦有顿悟菩萨而得入初地等。故知初时亦有顿渐也。次于第二时中。说大般若经等。亦有憍陈如等。闻此经已不著于法。其不定性憍陈如等类。即名中根。于第二时中。亦有定性声闻而得道果。亦有顿悟菩萨而得道也。故知第二时中亦有顿渐。于第三时说法华经等。其不定性憍陈如等。闻说经已。回心向大。即名上根。当尔之时。亦有定性声闻得声闻果。亦有顿悟菩萨而得入初地等。故知第三时中亦有顿渐也。若有不定性人。如憍陈如等。经历此初中后三时者。此一人身中。约始终前后次第。即具有三品根也。于三时中。有顿悟声闻而得果者唯名下根等。顿悟菩萨。或名中根。或是上根也。则一人身中。不具有三品根也。疏阿笈摩者。若大小经。得名阿笈摩也。传者。从上代诸佛展转传来故。然小乘人结集之时。即取佛一代所说。即立四阿笈摩。即是四阿含经是也。若四阿含经所不摄者。即名零落经也。问一切经皆得名阿笈摩。何故小乘结集。即取佛一代所说。名阿笈摩。大乘中结集一切经中。即不名阿笈摩。答大乘亦说。所以法华经中。有阿含甚深最。

  疏云彼闻世尊密义意趣乃至由斯二圣互执有空者。二谛者真俗二谛。谓者真俗二谛。谓小乘执有。清辨执空。问如来当时说第二时教竟。未说第三时教时。未知当时即有清辨二圣出世以不。若言有者。如何论中乃说佛灭后方分趣二十部小乘等。及佛灭后。清辨菩萨与护法菩萨方始出世。若言无者。佛灭后方始出世者。佛在时已说第三时不空不有教。其小乘清辨。既在后出。亦合闻之。如何更互执有空。又如何疏中又言如来为除此空有执。于第三时演了义教。又佛应机说法。只可先起执。后说教除其病。病在先药居后。不可先说教药后起执病病既未起。乐何所除。又问拨二谛为空。未知为是小乘。为是清辨。答言二圣者。即是一类圣者。闻第一时有教。即执诸法有。又有一类者。闻第二时空教。即执诸法皆空。故名二圣也。如佛第一时教时。即有声闻而得于果。而执第一时有教。次于第二时说空教。亦有新闻空教而执于空。亦有闻第一时有教已而重闻第二时教。便执于空。后说第三时教。亦有闻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教已。而重闻第三时非空非有教。亦有一类。唯闻第三时教。而不闻前二时教也。若准深密经。初时度声闻。第二时度大乘。第三度三乘。然佛灭已。亦初第一时中。诸部小乘执诸法有。次第二时。即龙猛等说诸法空。次第三时。慈氏说瑜伽等。即是不空不有也。悟证有方者。谓方法即道理也。有证真如方法道理也。妙能留舍者。于染分依他恶法。即皆令舍却。若净分依他好法。皆留着也。

  疏云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功德者。问如何名功德。答言由施设功夫气力方得者。其德应作得先先得。又有为之法失无功德。可由设功夫新得。可名功德其无为上失。有功德。不由利生。不由设功夫。方得功德。如何得名无为上功德。问为证唯识而引文处。何文中而引此出现经。答即下云如来无垢识颂是。六经未知。下论爰引六经乃至集论等。为证明唯识等者。问如下文证中。更引起尽经多界经解脱经等。及余论等。何故此间。但言六经十一大论。何故更不列余经论耶。答今此六经十一论。唯成立唯识理。所以此中但说六经十一论。此六经十一论中。说有唯识道理。若余多界经等。唯成立种子。亦不证成唯识道理。又如起尽经。唯证成触受等事。亦不证成唯识道理。亦缘起经等。但明十二支。亦不明唯识道理。所以此中不说余起尽经论等耶。了相大乘者。显现说故。不显现故。名不了相也。约机理渐教法门以辨三时者。问如何约理以辨三时。答证有浅深故。实无三也。即有三时年月前后者。问既言年月。于何年何月说第一时教。乃至于何年月说第三教。既言年月。出何圣教。答但总相立有三时。亦不立年月也。此约多分者。准华严虽名顿教。五百声闻亦在会座。于中亦通渐教。约多分说名顿教也。此显顿渐无别定教者。然余经中。若明顿悟亦名渐悟。如华严经中。虽名顿教。唯明顿悟。其五百声闻亦在会坐。故知亦有渐悟。又如法华经中虽渐悟。于中亦有顿悟。故诸经中。若明渐悟亦明顿悟。顿悟处亦兼明渐悟。必无经中唯明顿悟不明渐悟。唯明渐悟不明顿语者也。证阿赖耶者。问若是真如。可得言证。既言阿赖耶。如何名证耶答但证解。故名证也。及不定性趣菩萨者。然不定性中。有其三类。如有一人。有声闻性。兼有菩萨性。或有独觉性亦有菩萨性。或有一人。具有三乘性。此三类不定性。即唯识教被之也。或有一人声闻性亦有独觉性。无菩萨性者。此人唯名不定性。则唯识教不被之也。故疏中言不定性趣菩萨者。意简此人也。

  疏如上教制三十颂者。即指上文六经十一论。天亲菩萨。依上六经十一论。造三十颂也。故下文若证成有唯识理处。即引此六经十一论文也。识有非空者。非但能变之识名为唯识。其所变之识亦名唯识。今有此二种唯识。故言识有非空。境无非有者。非但无心外遍计所执之境。若执能缘唯识真实有者。亦是心外境收。故今显此二种心外境也。问虽具明诸法。而不离识。既言识。为是本识。为是八个识。为说百法皆不离第八识。为不离八个识。云云。谓佛慈悲本愿缘力者。即是如来因中。行菩萨行时发愿。愿众生谓识上有文义相生。故佛虽不说法。由佛本愿缘力。又由众生有善根力故。佛虽不说法。即众生自识心上。文义相生。其可闻者。自意识上文义相生。似如来说。故如来实不说。此师许十地菩萨有漏心中皆得说法。又此师即不许小化佛大化佛他受用佛等说法。即资粮加行十地菩萨等。皆各其可闻者。自意识上文义相生。龙军论师说。如来有十七界。而无声界。为不说法故。然诸声名等皆是戏论法故。佛无戏论法。所以无声名等故。然佛不说法故。约佛说法无声者。唯有十七界。而无声界。若身中亦成就声界。若约身中。即有十八界也。问大定者。八定中何定。大智有四智。正后何智。大悲有四无量悲。大觉是何悲。思之可解。此师说唯有大定智悲。如何得有余十七界蕴处等。答约身中成就说。无漏心现即真无漏文义为体者。即是菩萨后得智上。有文义相现。即无漏也。我成佛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者。此言是众生语。非如来说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续-《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论说聚集显现为体者。此师意说。即是众生自识聚集显现为体。言不说者是密意说者。此文即护法等菩萨会违。然护法云经中说佛成道来不说一字意者。意说。诸法体性离言。故言不说一字。密意语也。据实如来实说法也。然范法师。禅基法师。花唯识疏中说。无性龙军师言佛所说。非也。今应分别。然龙军师意说。佛唯有大定智悲。无色声功德多。亦无他受用化佛及自受用佛。唯有法身。无不说法。即众生识上文义相生。然无性菩萨意者。即许佛有十八界。亦许佛说法。今出教体。即取能听法者识心之上影像声名句等为教体。然不取佛说法者本质声名句文以为教体者。略有二义。一者能听者。即初地已上菩萨有漏善心。及无漏心上。教法聚集故。然无性摄论。既明十殊胜。皆约入初地菩萨他法。所以取初地已上菩萨为能听者。然佛识心上即无聚集。所以不取能说法者本质名等为教体。故彼论云。闻者识上直非直说聚集显现以为教体。二者若聚能听者影像名句等为教体者。即转成唯识道理。若取能说者之识之上之名句。即离能听者识心上解。既离识即唯识不成。为破小乘执离识外别有名等为教体故。唯取能听之者亲影像名等为教体也。言增上生。彼论亦有两解。一云即取佛能说者识心上名句等。与能听法者识心上解。为增上生。二云即取善入菩萨。既能为诸菩萨。说摄大乘品。即取善入菩萨口中所说名句等。与余能听法菩萨识心上解。为增上生。生者缘也。若基法师。唯识疏中即言。护法菩萨。唯取佛说法者本质声。以本质教是无漏故。不取能听法者影像声名等以为教体。以影像声通漏无漏三性等故。有测法师。唯识疏中即云。护法菩萨通取能说者本质声名句等。及能听法者声名句。即双取本影二声名等以为教体。或宜闻者本愿缘力者。问此护法亦言本愿缘力。与前无性有何差别。又为是众生本愿缘力。为是如来本愿力耶。答若无性。即约佛本行菩萨道时。起慈悲愿。愿我得成佛已。我虽不说。即令众生心识上有文义相生。即佛不说法。众生识上有文义相生。即约佛自发愿也。若护法。即约众生有善根故即发愿。愿我常闻佛说法门。既众生由发愿善根力故。即令化佛识上有文义相生。既佛识上有文义生。即为众生说法。令众生闻法。故别。问蕴处界相对。十二处中。即言法处所摄色有五。何故十八界中。不言法界所摄色有五种。答五蕴中。行蕴所摄色有。亦有五种耶。我未所说乃有尔所者。我所说如手中叶。未所说法如林中叶。意问如来说法者。胜摄彼林。若旧云尸首林也。然胜摄彼者梵语。此不翻出。

  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者。二识者佛及众生。犹如来悲愿增上力故。遂应众生机。为之说教。即是佛增上力故。犹众生善根力增上故。遂感如来为之说教。即是众生增上力故。意展转。谓余相续识差别故。余者听者之余。即佛菩萨是。相续者身也。识者教也解也。犹如来有教。教解差别故。令余相续差别识生。令余者说者之余。即众生是。相续者是身也。识者是教也。此文意说。谓余佛菩萨解教差别故。为有情说。令余有情心中。解教差别而生也。是展转**不绝。已下准知。

  一摄相归性者。说一切法皆用真如为体故。说一切法皆由于真如也。于弥勒亦如也者。至及也。意及弥勒亦用真如为体。维摩经意说。维摩语弥勒云。我闻佛与汝受记当来成佛。然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亦不可以心得。乃至广说。乃至三世中。何生得受记。若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不住。又约真如为问。若弥勒得受记。一切众生应受记。何以故。一切众生。亦真如为体。则弥勒与众生无别故。一切皆受记也。三摄假从实如不相应色心分位者。然不相应依色心之上假立。即将不相应假法而就于实。四性用别论者。为是百法中实法为性。假法是用。如何名性用。答用谓作用。性谓体性。然有作用无体性。谓百法中。二十四不相应行。忿等十法。及不害等假法。此等法但有作用而无有体。且如命根。但有任持色心不断之作用。亦无实体。若灭定。但有防心不起功能。亦无实体等也。有体而无用。谓虚空非择灭等。此二就实言之。即用真如为体。虽虚空等有体。亦无别作用也。有亦有体亦有用。谓百法中。贪等遍行别境。及善中有实体者。此等亦有实体。亦有作用。别论者。即约体用以别说有百法。论者说也。如愚意。百法体中。实法名性。假法名用。性用别质。质者体也。意说。性用假实别体故。即建立有百法也。四性用别论色心假实各别处收者。色心各有实体。假法别有假体。即由立有第四性用别论门。即建立得蕴处界。以色心各各别处摄也及建立得百法也。以色心假实性用各各别处摄故。故建立得百法也。且如百法中二十四不相应即是假。六无为中。前五无为亦是假。第六是实。十一善中。三个是假。余八实。十根本中。后五见假。依慧立故。四不定中。寻伺是假。二十随中。小十大三是假有。然百法中。自余三十九法皆实。余五十一法是假。如论中自释。故由第四性用别论门。假实别明故。即有百法也。余蕴处界假实。随应准知。皆得建立。若如第三摄假随实门。其百法中。唯得有四十九法。即具五十一假法。故亦不得成。余蕴处界准知。法处法界行蕴之中。皆具少分假法也。若准第二摄境从心门。百法中唯得有八识。即具九十二法。五蕴唯得有识蕴。具余四蕴。十二处中。唯有意处具。余十一处。十八界中。唯有七心界者。即具余十一界。若准第一摄相归性门百法中。唯得有一真如。无为不离如故。即具余九十九法。处界之中。唯得有法界法处。具余十七界。十一处及五蕴等。若不成也。故有第四门。即不具诸法门也。

  瑜伽论说色蕴摄彼十处全等者。色蕴中。摄五根五尘十处法处少分。摄得法处五种色。所谓极略等五也。自识所变则是第二摄境从心者。此即是前龙军无性师说佛不说法。无无漏教法。但前闻者众生自识上有文义相生。此师意者。即无本质无漏教。但有众生识上所变有漏教也。故众生自识所变。即是第二摄境从心也。并言佛说乃是第四性用别论者。此文即护法正许佛说法。佛说法时。即有闻名句等。声即色蕴摄。名句等即行蕴等摄。故假实之法各别处收。即当第四性用别论也。闻者似法者。即取二乘凡夫及七地已前有漏心听佛说法。其闻者识上声名等。皆是有漏名等为似法。十地共用无漏后得智中闻法。其声名句等既无漏。应是真法。如何言闻者似法说者真教者。即佛说之教。皆是无漏声名句等。无漏教法。即名真教。此似法皆本从法界中所流出也。如来有大定智证真。遂起后智。观诸众生。即起应化二身。说诸教法。此教法从真如所得。故证真能伏灭烦恼。依此教法。亦能伏灭烦恼。与真如相似也。

  如对法说成所引声者。即此中引此对法论者。意证成前第三摄假随实门故。名句文三。亦是声上屈曲。离声无别体故。摄假名等而从实声故。名句等体即是声故。第三摄假实门。但说于声。不别说名等故。对法亦云成所引声。不言所成引名句。其对法中。亦是摄假随实也。成所引声谓诸圣说者。谓诸圣者成就道德所引出音声。或云谓佛为他众生说法。即佛成就说法之声也。若从所闻有漏心变者。如佛说教法之时。其佛所说教法。本质是无漏。其二乘凡夫等。有漏心中。听闻佛说教之时。遂自心上变起有漏影像。教法亦是有漏。或从能说者。即凡夫二乘等。有漏心中。为他说法。亦是有漏文义。十地菩萨在无漏后得智中。闻佛说法。其佛所说声名句等。本质即是无漏。其菩萨无漏心上。变起影像相分声名句等。亦是无漏也。若十地菩萨。在无漏后得智心中为他说法时。其十地菩萨所说声名句等。皆是有漏。以声名句等皆是第八识有漏相分。所以十地菩萨无漏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声名句等。是有漏也。此已上有漏心中闻法。及有漏心变。及为他说法等所有文义。皆依他相名等摄也。又问十地菩萨。为他说法声名句文为是有漏。为无漏。答其十地菩萨。与他说法时。其声名句文本质。既是有漏第八识相分。所以声名句文皆是有漏。若十地菩萨妙观察后得智中。为他说法时即后得智上。亦变起影像声名。影像声名即是无漏。有二乘十地菩萨。于佛边听法。通漏无漏。如总聊简章说。或无漏说正智所摄者。唯无漏心中为他说法所有声名句。及有无漏眼等色法。皆是无漏。即正智相名所摄。其相名通漏无漏故。相中摄法最宽。广如瑜伽论中。问答决择也。

  此所诠体谓唯识境正行及果者。境中即摄得五尘及真如理。五尘及真如理皆名为境。真如是正智所缘之境也。故境界故。若名摄得一切法尽。所以今者但言境而不言理也。行中唯摄有为。亦摄得道理。圣道谛亦名道理也行中不摄得真如理也。其果中亦摄得真如涅槃理。亦摄得四智菩提。故说果中摄二种理。一者法身理。即是真如理也。二者菩提理。即四智也。故果中亦摄有为无为。行中唯摄有为。境中即摄得有为无为。故说境行果三摄得一切尽也。一者声二者善字者。然此中引此十地论声善字者。立证成前如来及十地菩萨无漏后得智中为他说法所有声名等皆是无漏也。善字者。善字之中。亦摄得名句然即此又善声善字。即是佛菩萨无漏声名句文。以无漏声字等。成法实体也。

  能断金刚波若论说我法是善汝唯无记等者。即是天亲论颂云。虽闻无记法。而说是彼因。是故一法宝。胜无量珍宝。意说。小乘说如来名句文是无记是有漏。大乘说有漏名句文即是无记。虽闻此者。无记名句文。即是作菩提之正因。若如来名句是善无漏。所以受持一四句偈。胜舍恒河沙身命。然天亲无著论。皆释能断般若经。金刚即通能所断。若有漏闻思修慧名金刚。即能断三界分别惑故。或所断名金刚。二障坚固故也。若能断一向是般若。又小乘中说。读经教之心。皆是生得善摄。不是闻思加行慧摄。若大乘说。如人读经论之心。即是闻思加行善摄。其生得善福分闻思善。及加行善。此三有何差别。若如有人但起善心。而厌恶欣善者。即是生得善摄。若厌欲界而欣上界者。即是福分闻思慧摄。若起心厌三界生死恶法。而欣三乘圣法者。即顺出世加行善摄。问如何名法词二无碍。又词无碍何故不名法。独名句等名法。是法无碍。何故不名词。又问此二无碍解。皆从境为名。未答。

  此论第二云法词乃至无量名句字是法无碍解者问今引此文为证何事。答意引此等文者。即证声名句文是无漏也。如何答前。又问十地菩萨所得法词二无碍解。通漏无漏。为唯无漏。若通有漏者。即是无记。如何是善。问若明诸教体一切唯识如何乃言佛菩萨说者。此中问意。既言一切法皆是唯识。教体亦是唯识。如何更得别云佛菩萨说也。答无性释云彼增上生故作是说者。既无性说无佛所说本质教法。但由佛本愿故。为增上缘。即众生识心上文义相生。故言彼增上生也。即就本缘名为佛说。实无言。答随堕八时闻者识上乃至二种言说者。问此疏文未知出何圣教。又问为是长行偈颂二种。在识心上现为教体耶。又问何故但言闻者识上。不言说者识上。答第一问云。此随堕八时等。即出摄大乘论文。第二问。直者长行。非直偈颂。此长行偈颂。俱向闻者识上聚集显现。八时者。三释。一七处八会时。二八转声时。三昼夜四时以为八时。问诸行无常有起灭法生必灭故彼寂为乐文。与涅槃经中雪山偈颂文何别。问今者唯取此文。不取余文。又问此颂中明何等义。又问唯闻此偈可具十二心。若闻余偈。如何得具十二心可解。诸行无常之行。与行蕴之行。及行支并不相应行。三名有何差别。

  又一刹那五识生已者。问瑜伽明五识中。起率尔。其意识亦有率尔。何故天论不说。答意明。先起五识。而先起率尔心。五识已前。先起何心。论文中言又。未解从此无间必意识生者。意明。次后即起意识中。寻求心也。问此等与四不定中寻何别。未答。又问决定意与胜解何别。又染净中。染即根本六。二十随。净善十一。中生得加行无漏何者。思之。犹先熏习连解生善者。即前念刹那刹那熏成率尔种子。又从种子新熏而生。此疏文即依下论文。而作此疏文也。下论文云。若无实我。云何得有忆识诵习等事。今然诸有情。各有八识。更互熏习故。得有忆识等事。

  疏准此由先熏习连带解生。瑜伽论说寻求无间乃至生即不定者。有初起率尔。次后必起寻求。若寻求已后生即不定。若不散乱。即从寻求。次起决定。若散乱者即从寻求心后。还起率尔也。虽知自性然未知义者。如言诸行。虽知目诸行法。然未了知无常义。自性即是法体。义即是无常。有十二心一时聚集者。虽前前心刹那落谢。末后心上十二解相分一时显现也。既于初字有率尔心乃至染净等五心方具者。然闻诸字时。亦有率尔寻求心。已后闻行无常等三字。皆有率尔寻求心。尔者此疏文中。且约论初至后从具五心说也。故云即闻初字有率尔。于后后字有寻求决定。末后乃有等流染净也。无性意取摄境从心者。以无性菩萨不许佛说法。但众生自识上所变文义相生。此所变文义。摄境从心。即是有漏也。护法意取性用别质者。然护法即许佛说。佛有声名句等即教体。取佛声名等者。无漏为体。故取性用别论也。不尔教法便成有漏乃至亦应如是者。此中即是护法菩萨立理也。若如来说教教体本质可无漏善。即真如三宝。即是无漏。亦是善收。如无性说教教体本质可无漏善。佛不说教。但众生识上文义相生者。此影像教法。属众生识。众生识既是有漏。其教法即是法宝法宝亦是有漏。成染无记。影像法宝既如然。众生自心上缘佛及僧真如。此心上影像佛僧宝及真如。皆应成有漏。何以故。俱众生自识变故。

  素呾揽。此云契经。毗奈耶。此云调伏。阿毗达摩。此云对法。无唯说二乘无经论等。唯说声闻独觉二乘。若说大乘教别有也。若约根机。即有三乘。谓声闻名下。独觉名中。菩萨名上。即经论中无唯二乘。若约教即有二。谓声闻教菩萨教。而无独觉教也。故摄大乘论中。明十殊胜已。即此十殊胜。唯大乘有。小乘中无也。即言大乘经中处处说故。声闻乘中无处说故。但说声闻菩萨。不言独觉。设言上乘下乘下乘之中亦有二乘。通而言之。还有三乘也。第四人乘第五天乘者。即取五戒名为人乘。由持五戒得人身。十善为天乘。持十善得生天故。问五趣之中唯有人天。何故不立有畜生等乘。答今言乘者。即运载可以致远。由乘此法。即得安乐得名乘。三恶趣苦。既逼迫身心。苦尤重故。所以不立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续-《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恺法师俱舍序者。即梁朝时译出二十一卷俱舍论。当尔之时。有恺法师造此论序。序中说千一百年天亲菩萨出世也。即如今时圣教序。瑜伽杂集论等皆有序也。依今所传诸部说异者。问二十部中。何部说天亲。若谓不说。何故疏中言诸部说异。答此方亦无经论文别记天亲出世时代。然唐三藏。于西国中见诸部小乘宗中。有文别记世亲出世时代年岁。所以疏中而述也。今依大乘九百年间天亲出世者。问大乘中。何处文说。答大乘中亦无记处。亦是唐三藏西方见大乘部。有记说世亲出世时。所以疏中舒之。具如别记者。然世亲等诸菩萨所有神德踪迹。并如西域记上说也。达罗毗奈国者。梵语无翻。浚者深也。曦者明也。既犹日月丽天乃至而垂彩者。丽者美也。彩者光彩也。意说。天上有日月。土即令天下得明净光显。若天上无日月者。即天下无光而闇。意说。佛法中若有护法菩萨。即令佛法有光彩。若无护法。即佛法无光彩也。溟渤者。即□是也。纪地者。然海即与地作纲纪也。即犹四边有大海。即束着地。不令大地散也。今者护法。犹如大海。能与佛法作纲纪。令佛法不散失也。又大海水多浩浩流而不竭。今此护法学余既多亦无尽也。此后地与前天相对也。卒者终也。问空中既言护法是贤劫千佛之一佛。如何造释释天亲颂答为利有情。释亦何爽。问为成化佛。为成报佛。答成实报佛。问贤劫千佛皆是实报者。何故法华经言我已成佛经无数量劫。更问瞿字上声。问何意有此子注来。意说。寠字即是上声。此寠字与瞿同是上声呼之。冠者高也。即是人头上冠。冠即高于身。此人道德学业。高于已前大德英贤也。道者道德。光者显也。时者今时也。彦者英。亦同上前英也。意说。此人道德亦胜今时天下英也。四主者。如法华抄中释言东方人主。西方宝住。南方象主。北方马主。雅者正也。韵者音声誉也。骧者上也。五天者。即是五天竺国也。意说。此师声誉高上。遍五天竺也。未易者难也。详者□。说者说也。举者高也。其师道德高远。难可说也。救俱舍论破正理师者。然安慧师。于西国中。朋附天亲菩萨。遂造一部论。救俱舍经部师义。破正理师。此救俱舍破正理师论。西国有本。北方无也。扇者动也。微者美也。猷者道也。小运者。即是小乘也。此中意说。如扇动时。能显于风。此师造俱舍。破正理师。证能显得小乘经部师义也。飞者与前扇义同也。或飞者胜空义。兰蕙者。即是香草也。意说。香草之气而得远闻。此师名亦远闻也。固难提议者。提者举也。议者详也。意说。此人道高远。难可提举其道德。

  本颂初行先为略释妙得作者之意后德因而释焉者。问基法师先造唯识疏。今者后得释者。未知若今后德。答有余人解云。行谓流行。意说。三十颂初流行时。其亲胜师。既与世亲同时人。此亲胜师。先作略释。释三十颂。其人妙得本师之意。后余九师。方始造长行释。而释本颂。故名后德因而释焉也。若和解者。然亲胜师说。与世亲同时。即先得三十颂。遂于由假说我法一行半颂下。即是长行。略释颂文。谓论曰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下。乃至变谓识已来。所有长行。皆是亲胜师作也。次变谓识体已下论文。方是诸师也。意说。妙得作者之意者。说此师善能作此略释论文也。后德因而释焉者。后时余九师大德。见此师所造略释。道理高胜。即录著论文上。更不别造略释也。其余九师方造余释。释三十颂。及集论释。然师子觉。即是造集论。以释集论。然此净月师。又别造集论释。而糅集论。此集论释。西国中有本。此方无也。

  形虽隐俗造高真俗者。然火辨师。亦不是长发僧也其人即是在家俗人。而有妻子。善闲佛法。亦造唯识论释。释三十颂也。如并洲域内张动注经也。或释瑜伽或别注述者。其西国中即有数。今三师而造瑜伽释。然此国中。唯翻出最胜子所造瑜伽释。自余师所造瑜伽释此本无。此后三师。亦造瑜伽释。而释瑜伽也。道名俱远者。道谓道德。名谓名闻。意说。此人道德名闻俱远。词旨奥者。词文也。旨者理也。奥者深也。意说。此人所造得文之与理皆深也。神者精神。道谓道德。意叹此人精神道德也。声德独振者。声谓名闻。德谓道德。振者更远也。故此论题特以标首。特者独也。由如经中云世尊甚奇特也。故十卷论初头首皆题云护法等造也。多为指南者。即是正也。即是指南车。意说。此师义道皆正也。邪徒失趣者。趣者意趣。所归趣处。意说。邪徒傥失其意趣也。趣者徒辙也。意说。邪徒失辙也。得方。方者方法也。率终也。

  论其释文具有三分者。谓宗前敬叙分等三分也。宗前敬叙分者。即三十颂名之为宗也。前者释三十颂之前。敬者即前稽首唯识性一行颂。是归敬颂也。叙者即此归敬颂后长行名叙。述造论之意也。依教广成分者。即已下论文。依六经十一论等圣教。广成立唯识道理也。释结施愿分者。释即第十末云。此论三分成立唯识等文是。意释云。三十颂但名唯识。若十卷长行。名成唯识。即此长行中宗前叙等三分。而成立三十行颂。故长行论。名成唯识。若两行颂。若前二句名结释。若所获功德施。其第四句名愿。归敬福田者。即下之八字是福田。谓唯识性者。即是法宝。满清净者。即是佛教宝。分清净者。即是僧宝。犹如将麦子谷子种。在于田中。后时即多。收得谷麦等种。若欲得福多者。即种福于三宝田中。后时即多得福也。故说三宝名为福田。投诚述己者。投诚者。即言两句。归敬福田是也。投者归投。诚者至诚。即归投至诚也。述己者即下之两句也。我今者。即是述己也。彰者显也。因者所以。意显。造长行论。而释三十颂者。拟利乐有情故。此即分别不同科者。然初一行颂。有两师释。次长行论文。即有三师释。即颂中有二师释。长行有三师释。故云分别不同科也。其事云何。然初颂中。其护法师。即造上二句颂。谓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是也。其安慧师等。即造次下两句颂。谓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是也。何以得知护法释上二句。即此疏云。此初一颂彼护法等归敬福田也。何以得知安慧造下二句。即下疏文中。释我今释彼说处疏文中云。我即安慧自指己身也。故知安慧释下二句。

  次长行论文初安慧释明本论师。为令含识生解断障得果。次火辨。后护法释。故有三师又由此即分别不同科也。此中意言。护法等十菩萨。共造前归敬颂。自拟叙释三十论之意。为欲令法久住利乐有情故。造长行而释三十颂。即前归敬颂。是明释论之意不令得胜果已下。今造此论等。即安慧等谈造论本师天亲菩萨造三十颂意者。其天亲意。即为令有情。得胜二果。生解断障。乃至为除此等种种异执等。天亲造此三十颂。其天亲亦不违利乐有情。令法久住。造三十颂也。若作此解。即本师释论师意各别故也。然准释论之意可知本师亦然者。此文意说。然前准稽首唯识性等一行颂者。即是护法等十菩萨。自述己欲造长行文。以释三十颂之意者。我护法等释师意者。为令法久住利乐有情。所以造长行以释颂也。故前我今释彼说。即令法久住。利乐诸有情。即是利乐含识也。故前归敬等一行颂。即是护法等释论师。自述作论释之意也。若今造此论为于二空以下长行文意。即是火辨安慧护法等。叙他天亲造三十颂之意。然安慧言。今天亲造此三十颂者。为令有情生解断障得果。所以天亲造三十颂也。若火辨言。天亲菩萨造三十颂意者。为令有情达二空悟唯识性。所以天亲造三十颂也。若护法云。天亲造三十颂意者。即为令破诸邪执。显唯识理。所以天亲造三十颂也。故释论师。与本论师。意各别也。

  护法等释师意者。欲为令法久住利乐有情故。所以护法等释师。而造长行释三十颂。今例天亲论本师造三十颂意者。亦为利乐含识。令法久住。所以造三十颂也。例于论本云。情义准释论师亦尔者。天亲造论之主。今造三十颂者意者。为令有情生解断障得果。及令达二空悟唯识性。及破诸邪执显唯识理故。天亲造三十颂也。明知护法等释论师意。亦同本师。为令有情生解断障得果。及令达二空悟唯识性。并破诸邪执显唯识理。所以护法等。造长行等而释三十颂也。若不尔者。本师岂无令法久住利乐之意。而造三十颂也。起殷重心者。即是意业也。业殊胜业者。即发身语二业也。由诚归仰者。即是由身语意业也。然此疏初依欲解。次依佛法道理释。乃至已后言三轮因者。意显释三业。亦不显此疏文有别释也。敬礼之意名者。稽首即是敬礼之异名也。瞿波论师。即是西国论师也。其瞿波论师。即与天亲菩萨造也。其唯识长行。即有两师。即天亲菩萨自造长行释。释二十唯识颂。及其瞿波论师。亦造长行。释天亲菩萨论颂。此国中唯有天亲所造二十论长行。无瞿波论师所造二十论长行。其瞿波二十颂释。西国有本也。彼瞿波所造二十唯识论长行中。三业归敬之事。即疏主引来也。问五眼中何不言余四眼。又问眼中既有五眼。余耳等亦应有五耳。乃至身亦然。未解。又显敬礼三轮因故。犹身业礼。后得佛神通论现大小身是。犹语业礼。后得佛教诫轮。为有情说教法是。犹意业礼。后得佛记心轮。观诸有情善恶心等。而为说法是也。故我至诚身语思。思者即是意业。身谓身业。语谓语业也。频者数也。无倒者正也。

  于前唯识性所遣清净者。若有遍计所执当情现者。即名不清净。若违却遍计所执。即名清净也。于前所断清净者。若有染分依他。不名清净。若断却染分依他。即名清净也。言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者虚妄即遍计所执者。问遍计所执。其体既无。如何得言是唯识性(未解)。于后所得清净者。问何不言证但言得耶。答前言所证。后言所得。得之与证。义意相似。若此中言依他起是唯识性者。即约事性。名唯识性。若圆成实名唯识性者。即约理性。名唯识性也。无漏依他亦俗谛故者。其无漏依他。于四俗谛中。即后三俗谛中摄。谓蕴处界四谛因果中道谛摄。二空门中。亦有无漏依他。于一切法中无有我故。即名我空。于一切法中无有法故。即名法空故。二空门中。亦有无漏依他。无漏依他。于四真中。即在前三真中摄。故言也。非但俗中摄。亦在真中摄故。或彼即是满分清净故者。或无漏依他也。何不取前解。答取后界者。意取佛智能证真如故也。净属智者。净者即是人。所净即是智故。今取后解者。即是满分净也。微者水净因微鉴者镜面明净。面于中现名鉴照。佛证唯识道理说一心经者。非是唯说三界唯心名一心。但说前六经中。明唯识道理。总名一心经也。

  唯识性声境第七摄是能差别者。亦如第七转。有其二种。一依。眼识依眼根。某甲奴皆是依也。二境。即眼识缘五尘。亦是所缘境。正智缘真如。亦有所缘境。唯识性摄。三乘圣人。犹证真如境。浅深不同。即有大小圣别。所以真如是能差别。第二亦名于也。真如是所于声也。满分净者。是所差别第四摄。此中意说。如世求神。意为鉴得神拥护。离诸灾鄣。圣人求证真如者。意为愿令断烦恼也。所以第四转。唯是所为声也。为求菩提故也。此梵本音一切所敬皆第四转者。如西国法。若求诵经。为求聪明。若求钱为求富也。若求神力。为求拥护。若求证真如。为求断惑。所以一切所为声。皆唯第四转摄也。

  辨中边天亲颂曰稽首造此论善逝体所生者。无著是天亲兄。无著往天宫。于弥勒所授得此颂。稽首造此论。是天亲叹弥勒偈。善逝体所生者。天亲意叹弥勒是佛所生。从佛口生。从佛化生。及教我等师者弥勒无著颂。天亲以兄为师。当勤显此义。显此义显此辨中边论也。故天亲菩萨敬本师释师也。此论所依及能起故乃至无倒依止而造论者。此文意说。由佛为有情。说十二分教已。即教是能作。佛为所依。诸菩萨闻佛说教法已。依之修学。菩萨为欲显佛教中所有道理。故又造论以释经也。分有所得名分清净者。问天亲是地前菩萨。分有所得何等法(未答)。

  初唯识性即是法宝以是佛师故。乃至教理行果四种法宝。问未知此文中有几解。其行相如何别。答此文中有七解。初唯识性乃至故先归敬者。即是第一解。即约先敬法后敬佛也。理教行果乃至真如为本者。此第二解。即法宝。轨则义要证真如余方有故者。第三解。教行果三真实性故者。第四解也。三乘圣者之根本故者。第五解。或说彼本乃至。但说理故者。第六解。或唯识性也者。第七解也。言唯识性即摄一切唯识性尽者。问其唯识性更有几种。而言一切唯识性耶。答如枢要说。或唯识性能所诠能成所成如有其次第教理行果乃至唯识性也者。能诠者教也。所诠者理也。今前颂中。举所诠之理。意亦显取能诠教也。能成者行也。所成者果也。今颂中。举所成之果。亦显取能成之行也。以果中亦有涅槃理也。今此教理行等四种法宝。皆是无漏不取有漏名法宝。夫言三宝。今此文中。若但言能显所显。所显即唯识。显得果上涅槃理。则不得菩提也。能显即是方行。若能生所生。所生即唯生得果上菩提。不得果上涅槃理则不也。能生即是种子。若言能成所成。所成即变成。得果上菩提涅槃也。能成即是万行也。故此颂中。言唯识性。即摄得一切教理行果唯识性也。证法正说唯如来故者。即由佛证性法宝等。能正说教法。师资相因显说相因者。问如何名相。为当来更与牙力名相。因者是因由。为是因缘之因。更问佛先所说者。以彼经但约显说相因所引。不许法先佛后也。

  疏云三宝最吉祥故我经初说者。问若今经初而说三宝。答思之可解。三宝有二一乘三宝等者。一乘三宝者。若佛即名佛宝。大乘中教理行果即名法宝。即不取小乘教理行果也。其十地菩萨即名僧宝。亦不取地前菩萨名僧宝也。何以故。今言宝者。唯取无漏法。可珍重故。名之为宝。所以不取地前菩萨。问若渐悟菩萨。先二乘位已得无漏。今回心向大至于地前。未知得名宝不。答此回心人。地前虽有无漏。仍是二乘之无漏。不是大乘无漏故。此人虽地前起无漏。即不是一乘僧宝所收。言三乘三宝者。即取佛名佛宝。即取三乘中教理行果名法宝。即取三乘一切圣众。谓四沙门果。十地菩萨等。皆名僧宝也。善逝善说妙三身者。此彰佛宝。无畏无流证教法。无畏者四无畏。无漏之法。无生死怖畏。是果法宝。无流者。是无漏法。或无上法。生死不可比频。流谓四依。是行法宝。证者无漏无为。即是理法宝。教者即是无漏教法宝。既言宝唯是无漏。若但言教。即通有漏无漏也。上乘真实牟尼子者。是僧宝。即是一乘僧宝。不取二乘僧宝也。是故至诚先赞礼。三宝总敬也。故唯取一乘三宝。如愚意者。至诚者意业。先赞者语业。礼者身业。三身者佛宝。二谛者真谛俗谛法宝也。一乘众僧宝也。即是十地并名僧宝。此文亦是一乘僧宝也。敬礼如是大觉尊。大觉尊者即是佛宝。无等妙法者。即是三乘教理行果。即是法宝。真圣众者。即是僧宝。亦取三乘。除佛以外一切圣人。是僧宝也。法如前说者。问前文何处明法。答即是前文中。教理行果等文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续-《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疏云僧宝通摄除佛余圣者。问此唯识既是大乘。岂可通敬三乘僧宝。若言唯取大乘僧宝者。如何疏文中。即有通摄之言。明知道取三乘僧宝。问麟角独觉诸部不同此于三宝何宝所摄者。若大乘中说。麟角独觉及部行独觉。及在家初二果人。及六欲天中四果。及上二界中第三第四果。此等皆是僧众类故。即是僧宝所摄。若第八多宗说。麟角独觉及部行。此麟喻及部行所有三根。谓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及菩萨入见道已去二根。谓未知当知根已知根。此第二根独觉三根。皆是法宝收。何以得知。如彼颂云。证净有四种。谓佛法僧戒。乃至法谓三谛全。菩萨独觉道。见三得法戒。见道兼佛法僧等。谓苦集灭三谛。即是法宝。及菩萨独觉亦是法宝所摄也。若菩萨具知根。即是佛宝摄也。见道之中兼有佛僧也。有在家初二果人。六欲天上四果。及上二界中不还罗汉果皆是僧众类故。若出家声闻四果。即是僧宝摄。何以故。若声闻四果。即情同羯磨。又见佛而众多同出世。又佛说戒经中。唯制戒声闻四果。声闻四果故是僧宝摄。然独觉菩萨。若菩萨亦独自出世。及二种独觉。出无佛世。皆无情同羯磨故。皆是行法宝摄也。然大小乘中。唯取无漏法。名三宝体。即不取有漏法以为三宝体。然大小乘中。即假说住持三宝为三宝体。实不是三宝也。但敬别相三宝显敬有为无为功德皆周尽故者。然别相三宝中。皆通有为无为。且如佛宝中。法身无为。受用应化是有为。若法宝中。即取教理行果。果中即有涅槃理。亦是无为。理中亦有真如理。亦是为。教行全果中小分有为。也如僧宝中亦摄得有为无为。且如十地菩萨是僧宝。亦少得无为。即如论文中云。十地菩萨。即用有为无为功德。以为自性。故知。十地菩萨名僧。二体者三宝者。即如上来疏中所明。一乘三乘三宝。同相别相等三宝也。归敬者。即如前归敬福田乃至敬人非法等。上来虽略释三宝及归敬名字上。于中若出三宝体性。及归敬体性。此二体二性。皆如别章解。故云及二体性也。虽有四义释上二句者。即前一敬人非法。二敬法非人。三人法俱敬。四总敬三宝。以为四义。释上颂二句也。

  疏生大智生大悲者。问为约生菩萨自身当来果上大智大悲。为约生他众生当来果上大智大悲。更问我即安慧自指己身者。问何故前疏文中总标即云。此初一颂彼护法等归敬福田。即标护法之名。乃至释下半颂。即言安慧自指己身。二文相违。答其前归敬一行颂。即是安慧护法。各作一行归敬颂。今者诠取好者故。前半即护法作。后半安慧作无过。释者解释开演之义乃至安敬立理者。问此中三释何别。答第一解。即约幽显宽狭以解也。谓先略名狭。后广谈故名宽。若第二解即约机解。第三解即以安立教法。而成得道理故别也。为欲略摄广散义故者。如唯识颂及长行。虽作十卷略文。即摄得一切经论中广散之义也。如瑜伽论六十四说令法久住即自利也。问何意有此文来。故名有情无别能有者。如第八识有即情无别能有。外道立有神我为能有。众生为所有。即有利能有。今不同外道。故云无别能有也。

  疏中又解云或假者能有此情识故者。其假者为能有。情识为所有也。问佛非有情。何故六十二有情摄。于如来亦是所利乐有情。答令除却佛以利余者。约多分名利乐。又若言是言有情六十二中不摄。若言如来是假有情六十二有情摄。故无违也。若言是有情。当知皆依示现而说。又情者爱也能有爱生故者。由众生生爱故。名为有情。轮王为一者。问轮王有其四种。何故合四为一。答即四轮王不同出世故。故合四轮王为也。

  利谓利益即是后济者。即如今生教他修善。未来世得生善处也。乐谓安乐即是现益者。即如教化现身之上伏烦恼。令他现身之上。得上界定也或与小果者。即与他二乘圣果。纯利者。即唯自利。或唯利他。今者取唯利他。似是菩萨行故。不取唯自利。以是二乘行故。共利者。即自利利他也。四安乐种类利者。而有五种不同。故名种类。因摄利者。令今生种善根因。果摄利者。亦当来得生善处。毕竟利者。谓令他得乘圣果。不毕竟者。谓令他得人天善处果。一因乐即顺乐受诸根境界乐相应法者。犹根为因。发起乐受。可爱境界为因。发起乐受。因时与乐受。为相应心心所。皆能受于乐受。诸根境界。能与乐受为因。故名因乐。即由可爱境界及根。为初发起乐受。而生坏苦。即由不可意境及根。为初发起苦受。而生苦苦也。乐所发业皆名因乐能有乐故者。乐受所发业。名因乐也。今此文者。即约下三禅中修因说。及欲界中少分。如下三禅中。于乐受心中。修习禅定。遂业于业。即此业为因。故死以后。还得生下三禅中。而感得乐受可爱果也。即是犹乐受为自而发犹业。还感得乐受果。能起乐故。名为因乐也。故此文言乐所发业。皆名因乐。能有乐故也。

  若言犹苦受心中持戒而当成得果乐受者。此文即应言苦所感乐。不应言所发业也。若欲界善恶三受心中。皆感得苦乐果也。且善业之中起三受者。或有人善心起乐受心中持戒。其人即成生而感得乐果。即因亦乐果亦乐。即是皆此间乐所发业。或人善心起苦受心中持戒。其人当来亦感得乐受。即因苦而果乐也。或有善心起舍受心中持戒者。人亦当来感德乐果。不善心中起三受者。或有人不善心中起乐受。如乐心中造十恶等。其人当来即感得苦果。即因业而果苦。或有人恶心中起苦受造恶业等。其人当来感得苦果。即因苦而果苦也。或有人恶心中起舍受造恶业等。当来感得苦果。即因舍而果苦。一切末后心中。皆起舍受故。若作此解。善得此文意也。二者受乐即是乐受者。然此虽言受乐。非唯是遍行中乐受即双取二。谓遍行中乐受。及轻安乐也。有漏乐者。三界所系。调畅身心。皆名为乐。非遍行受数中乐者。此中意说。欲界及第三禅有乐受。适悦身故。即是遍行受数乐。及下三禅中。亦取轻安乐。第四禅已上。即是轻安乐。调畅身心。名之为乐。非是行受数中乐受。唯是善十一中轻安。所以乐名。通于三界。乐受即唯三禅已下及欲界也。故言非唯遍行中乐受即双取二。谓遍行中乐受。及轻安乐也。无漏乐者。通学无学是乐自性者。今圣者唯取乐受。不取余者。最殊胜故也。亦又双取二。谓遍行中乐受。及轻安乐也。问无漏乐既言通学人。未知前二果人得有乐受以不答有依大乘。初二近分定中。得有喜受。初二果人。既得初未至定故。初二果人。得有无漏乐。今依大乘说。若小乘宗。一切未至定中。唯是舍受。无喜乐受也。问若尔大乘中说。初未至定中。有唯喜受者。初二果人。应得无漏喜受。如何初二果人。得无漏乐受也。答若五受明义。其初二未至定。唯名喜受。不得名乐。即说初三果人。而得无漏喜受。可如所责。若三受明义。即喜受亦得名乐。三受中亦得名乐。其初二果人。得初未至定中无漏乐。故无过也。

  疏粗动受灭者。谓苦乐兼喜舍名粗动。受问受断乐中。不言无想定。答今菩萨。即将此十利五乐。以利有情故。今者菩萨。即将灭定以利有情。名受断乐。不将无想定以利有情也。问受若在时。何故不名为乐。要受灭方得乐名。既是无心。何处有乐。应说颂言世性者。即前明十利乐中。即是第一第二名世也。性者即是第三第四摄善离恶等乐也。依所具缘前解为本者。即前疏文云。今释此论。令法不灭。为与有情此利乐故。即以二缘释彼颂也。此上疏文。即是三藏师释。故云前解为本也。三藏师意说。释彼颂者。第三句我今释彼说者。即令法不灭。以我释彼说故。所以令法久住也。所以造论下第四云云。利乐诸有情者。此意即为与有情此利乐故。所以造论三藏师即释此两句别能释。即上句令法久住。下句即利乐有情也。二远离乐者。如生第二禅远离寻伺等。名远伺乐也。寂静谓涅槃者。谓涅槃上之离于生死染法生灭。故言寂静乐也。三苦对治乐。何不取乐自性。更问然此三师并为人法者。且安慧师云。有迷谬者。者即是人也。生正解故等。即是法也。第二火辨师迷唯识者。者即是人。令迷二空等。即是法也。第三护法师。或执外境如识非无乃至种种异执。即是人也。令于唯识等。即是法也。故此三师。皆为人法也。约大悲说后解无妨者即疏文云。或此颂中乃至菩萨所为本利他故。此疏文即是疏主自解也。故云后释无妨。疏主解意者。但通解下之两句一处明。亦不可别能解也。意说由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故两句释彼说者。为诸有情。而得利乐有情。信学者。已依之修行。即法便久住。即由为有情故。而法久住。即此下两句。通利有情。亦通令法久住也。发端者。即同详夫窃以等也。发者起也。端者首也。即发起论之颂首。简持者。简去余论持取此论。境上第七非依第七者。于即是所于声故。第七转有二。一依。二于也。所度众生。皆是菩萨所缘之境。故论中言为于也。

  声闻缘觉及恶趣空邪解空理者。问其问其二乘人邪解空理。与恶空人邪解空理有何差别。答若二乘人。虽无烦恼部中邪见等事。还有所知鄣。问邪见疑等。为有法执。即执诸法实有。不可法空名邪理。若恶趣空者。即拨无因果。一切名邪解空理。正解体通无漏真智及有漏智者。问今者既说二乘人。皆名邪解空理。此中正解。为生大乘无漏智及有漏智。为生小乘无漏有漏智耶。又问此言无漏智。为是见修无学等无漏智。为是根本后得无间解脱胜进智耶。言有漏智者为是生得善福分善。有漏闻思修。为是资粮加行善。为是无间解脱加行胜进。答有漏智者。取方便善中。希求出心闻思慧。是则名解明利故。如今时人。虽未种顺解分已前。或起善心。希求出世。此希求出世心。即名方便善。方便善即是顺解脱分善家之流类。此方便善。即能为疏远缘。引起解脱分善也。若在解脱分位中。起方便善。即是解脱善之伴也。若福分善。唯是凡夫外道。作欣厌观。求生上二界生死之身。其福分善生得善行皆闇昧故。不名正解。唯方便善。性明利故。名为正解也。

  何谓二空谓即生法者。生者古名众生空也。若尔草木等应名众生。故有滥也。旧云人空。若尔人趣可名人空。余五趣等。如何名人空。人字不遍五起也。今言生空。即摄五趣。并名生也。旧或云人我空。法中虽无主宰名我。有化用故。亦得我名尔。人法之上。皆有我字。亦是滥也。犹如金刚者。今者即取赞玉金刚。亦不取余紫色金刚。其金刚以乔麦色而有楞也。大者如枣极。小乘者如乔麦。问初四解重何故鄣理但说二空乃至即兼余法者。此文意说。前四解即约二鄣名重者。何故鄣真如理。但说二执。欲除二执乃至生解即言断余二鄣兼余法。余法者。即是二执外之余鄣也即鄣宽而执狭。问第五解重唯二执者。二鄣体性。亦通贪等。何故但说二空。此言意说。第五解中。唯取二执名重者。何故二执皆断。即立我空法空。余二彰得余。何故不立贪空嗔空痴空慢空责不齐也。

  此释但说二执所由乃至若后二句但释断重鄣者。此疏文中。虽有两释。答前二问。义意相似也。若答第一问。即言二执是根本。所以但说二执能鄣二空。若二执断时。亦除二鄣。由根断时枝条亦断。若答第二问。二执是其根本。所以证理之时。但说生空法空。余贪嗔等是末。所以断贪等时。不立贪嗔空等也。此依见道及究竟位断烦恼说者。即三乘见道。及究竟道中其我法执。与烦恼等。同时而断即同时根断时。所有烦恼所知障枝条亦断也。余位不然先离八品烦恼第九品时方断我见者。以约地离染说。如一来果。虽断欲界六品修惑烦恼。然未断我执。不还果。断八品。亦不断我执。故云余位不然。此即前八品。先断烦恼枝条已后。第九品方断我见根本也。第四地中我见亦尔者。然烦恼有三种。一谓贪痴慢。与身边二见同念俱起。二即犹前念身见边见。引起后念贪痴慢等。三有独头贪嗔痴慢。不犹身边见不引起。一者其贪痴慢。若与身边二见俱起者。即第四地中。伏身边二见。及同时贪痴慢等。皆第四地中被伏。其与身边见俱时贪痴等。与不俱生烦恼而作伴也。二者犹身边二见势力。能引后念独头贪等起。贪等与身边俱起者。名俱生烦恼。引起后念贪等者。名不俱生烦恼。其俱生烦恼。与不俱生烦恼。无始已来恒作伴。与身边俱时贪等。四地永断为作菩提分法观故。后念被引贪等。至第五地中被伏断。三若贪嗔痴等。不犹身边见势力所引起者。其贪嗔等有其二类。若羸劣。第六地断。若微细者。第七地方被永伏。解深密经云。一害伴随眠。谓俱生烦恼。与不俱生烦恼而作助伴。到前五地。方永不行。明知第四地中执在前除。烦恼到后方断。亦是根虽断时。枝条不断也。第四地中断身边已后。五六地方断烦恼。此乃先断根本。后断枝条也。然此唯识论中。言由我法执二鄣具生。若证二空彼障随断者。此又亦不尽理。何以故。此论既言若证二空彼障随断。唯摄得三乘见道。及究竟道。及第四地中断身边等位。即惑与我执及余烦恼同时断故。即先断执根。后断余惑。此论唯不摄得地杂染。先以品余烦恼。第九品断我执。即先断末。后断本也。

  疏云如下第九卷资粮位中有其二解。问指何处文也(应捡)。

  疏云障如论本但说二空者。如者至嗔真定等者。有唐本云。如者真如。本谓我法执。从根本说。故言二空不说贪空等也。如者而也。意说。障而从根本说二空。不说贪空嗔。六识执外者。意说。第六识中。起二执外。余烦恼等。或有烦恼即与二执俱时起者。此之烦恼。即名六识执中也。或有贪痴烦恼。但缘五尘而起。不与二执俱时起也。此意识烦恼。即名六识执外也。或即五识中法爱恚等亦名外。不与执俱。名为执外。若第七识中烦恼。即一切时。当与二执俱即。无第七识外烦恼。所以此中不说。故说执外。所知障名之为流五识等中法爱恚等异熟生摄者。此文意说。五识中虽无法执。其五识中。亦有所知障贪嗔等也。此贪嗔等。即是四无记中异熟生摄。最是宽故。如增上缘。名义遍故。定下劣性者。即是第六识中受。且如修得初禅定起。耽此禅定。更不肯修第二禅定。是定下劣性。虽有同时余心心所。唯取于受能领受故。是所知鄣耽定之受。唯是第六意识。意识能得定故。五识法爱恚等。唯是所知障品末鄣也。杂集论说。犹受尽故。得第四禅不动无为。虽断初禅等染法。得不动无为。今约极处为言。故说断下三禅染。得第四禅定。而得不动无为。若余凡者。外道修六行伏惑道。伏下三禅染而得第四禅定者。其凡夫外道等。即得第四禅中非择灭不动无为。若阿罗汉。断下三禅染。得第四禅定者。即得择灭不动无为也。犹断不发意受故得想受灭无为。变异受者。即苦乐忧喜。不变意受者。即舍受。此约离烦恼外异熟受说。得其无为者。此文即约一类利根钝根罗汉说也。如有钝根阿罗汉。不得上界根本定。唯依初未至定中。虽断尽三界烦恼。仍不得四禅八地根本定也。以定下劣性异熟生受故。其罗汉已后。即渐伏除定鄣异熟生受已。方得上界定。即得择灭不动无为。及想受灭无为。若凡夫伏离下地烦恼已。即得上界定也。即得非择灭不动无为也。如伏欲界烦恼已。即得初禅定根本定。如伏初禅烦恼尽已。即得二禅根本定。乃至伏尽无所有处染。即得非想定也。若圣者即不定。如预流果人。虽依未至定断尽三界分别烦恼。仍不得上地根本定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续-《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若烦恼俱者与彼同断者。是有一类利根钝根无学若断尽三界烦恼时。同时亦断尽异熟受。而得四禅八根本定也。如断初禅烦恼尽时。即得二禅定。乃至断无所有处染已。即得即有顶地定。何以得知。或有利钝根无学虽断尽三界烦恼。不得上地根本定。或有一类利钝根无学人。若断尽三界烦恼已。即得四禅八定。大小乘中同说。但由根本定二有学名为满。由根果定三无学得满名。此文意说。若得第三果。即名果满。若得灭定。即名定满。若是见至性。即名根满。若无学中。若得九次第定。即名定满。若是不动种姓。即名根满。由此或有定满非根满。即前退法五种钝根人。而得灭定。名定满也。是钝根故。不名根满。或有根满非定满。即不动种姓人。不得灭定。不名定满。是利根故名根满。或有根定俱满。即不动无学。而得灭定也。或有根定俱不满。即是前退种姓钝根人。不得八地定。故知。或有利钝人。而得九定。或有利钝根人。不得九定。亦不得约利根人得定。钝根人不得定也疏此受俱亦定鄣受为本故但说于受者。此文意说。与受俱时。余遍行别境等亦能障定。受胜障定强。但说于受也。十地二法者。即是理智二法也。

  疏云非解脱体即胜解数者。今言解脱自在离缚。非是别境胜解数也。此但是真如为体。不离如故。此假从实体也。

  疏云果谓果利即顺益于因者。二胜果起。能顺三劫所修因也。凡夫所修诸行暂灭外道苦行计证涅槃者。然世间伏惑道。若凡夫。若佛弟子。皆悉他也。若凡者所修得世间道伏惑道。即外道执为涅槃。若佛之圣弟子所得世间伏惑道。即不计涅槃也。所显之理执为圆寂者。问显得何等理。答即或时即显得一分非择灭无为。即执此非择灭无为之理以为圆寂。今说是彼涅槃者。外道所得涅槃。佛法涅槃之分。彼有佛法涅槃。故言彼分涅槃。实不是真涅槃也。若佛法中得。即名真涅槃。若尽烦恼障故得有余涅槃。身智尽处显无余涅槃。不住生死涅槃。即名无住处涅槃。此二涅槃。即是择灭摄故。言二灭虽理名真者。问何故外道所显之理。即得名真。次下疏文即言。外道二乘所得解脱。非真解脱。是假故。答前文言虽理名真者。即约外道自宗中执所显非择灭。执为真涅槃。后文说。就佛法中说。彼外道伏惑所得择灭。不是涅槃。要三乘人断见修烦恼尽已。所显圆寂。方得名涅槃。虽得二灭住此二中非为不住者。二灭有余依无余依。二乘住是二涅槃中。又是假故。俱是择灭非为不住者。二乘人不住菩萨无住涅槃。住涅槃名不住。犹有大悲故不住涅槃。犹有大智故即不住生死。若二乘住涅槃。凡夫住生死故。维摩经云。非凡夫行。非二乘行。是菩萨行。即是无住涅槃。有无余依灭所显故者。即说二乘。若有余涅槃依。即约断烦恼尽已方显得也。若无余涅槃。即约身智灭已方显也。彼唯是假非不住故者。此文意说。若二乘外道所得涅槃。即是假也。其二乘外道。即不得菩萨无住涅槃。无住涅槃即是真也。问二乘得解脱。其外道如何得解脱。答然外道所得初禅定。已能伏离欲界烦恼时。即名解脱欲界烦恼亦假名解脱。乃至外道。离无所有处烦恼时。即名解脱。无所有处烦恼亦假名解脱也。然此疏文中。有其二解。即从凡夫所修。乃至灭所显故。即是别解。若从又总别于二乘非外道等。即约总解真解脱者。问疏中既简十地菩萨所得涅槃非真解脱。二乘有余无余二涅槃是假择灭解脱非真。今取佛果。有四种涅槃中。取何等涅槃。以为真解脱。答佛果上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者。亦是择灭。即同二乘解脱非真。若取自性清净涅槃。凡夫二乘菩萨。皆悉得自性涅槃。应二乘等亦得真解脱。若取无住涅槃为真解脱者。准下第十论。一师云。断所知障。亦得择灭。即四涅槃中。初一即真如。后三皆择灭。即无住涅槃。亦是假解脱也。若言四涅槃皆非真解脱者。何故次疏云。二所障体即四智品。及四涅槃。思之。

  疏云末伽言道游履义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此言意说。上解菩提是梵语。此云觉也。古师解云。即将菩提为道义者非也。梵云末伽。方云道故。问正解是正觉者。出何典据。答即是此论等。由断碍解之者正解。正解即是正觉异名。此从所障以立鄣名者。此言所知障者。即障所知故名所知障。此言所知者。非约前所知境界法名所知也。今正约鄣法空无漏圣慧。能知之智不得生故。名所知障。即能知之智。从他所智诸法为名。故说能知智名为所知也。四由此障能障能知智。不得生故。即令不能知所知理事二种之法。故论文碍大菩提。名所知障。即约障能知之智。以立鄣名。由如俗间见人有学问智慧。能知一切法。即唤此人。名有所知。不名此为有能知。今此亦尔。异生虽作二种无我真如观等大悲菩提者。即是地前初发心菩萨。拟如空之恶皆愿断除。如空之善皆愿修习。如空有情皆愿度之。即发心大故名大。不得无漏慧故非菩提。二乘菩提有无漏慧菩提非大者。别有流本云二乘菩萨非大者。然此第二解中。十地因中言菩萨无漏慧名菩提者。即约五种菩提说。谓发心菩提伏心菩提等。故说十地因中菩萨无漏慧。名菩提也。又但简彼二乘之智菩提非大菩萨之智大非菩提者。问何故二乘有无漏智。即名菩提。十地菩萨亦有无漏智。即不名菩提。答此第三解。意说。二乘无学位上无漏智。名为菩提。即二乘无学菩提。与佛果无漏智。皆名菩提故。第二论云三种菩萨。若十地菩萨。虽有无漏慧。无漏慧但名因中方行摄也。不名菩提。若佛果上所得。方名菩提。所以疏文云大非菩提。疏中三解。第三解胜。异生虽二种无我乃至凡夫之智俱非二种者。问何故前解异生之智即得大名。后二解异生智不得大名。即约何义以作三解。答若疏中第二解。即约外道异生。执自宗见戒取等闻思慧。以为正行。而得上定。若佛法毁之。名恶见也。故外道所起恶见等。名非大菩提。入见道前者。即是地前资粮加行位。既言前字。故知是前。若言未入见道。即不须前字。若着前字。即不须者未字也。言四位者。资粮加行二道。合名解行。故后三位同也。

  疏云证空断障至究竟位者。问先明第三修习位行意有此至究之言。前此音即显至究竟道已前皆名修习位也。前文本解者。从疏文中释今造此论乃至生正解故。述曰下显造论悟断果。又论云生解为断二重障故。述曰此显证空。乃至下疏文言。此中且说胜障。故说各别障。至下当知。此等已上疏文。以是三藏师释言前文本解。次下文解。为于二空有迷谬者者。即是未入法时。乃至此即第四究者位也。此已上疏文。即是疏至解也。梵云筏蹉氏。此云犊子部也。此诸内外道俱起邪智不能违者。问小乘亦起根本智。云达生空理真谛。亦起后得智。合缘理事。如何二乘人。不了真俗二谛。答以小不尽故。

  疏云为外道等开显此文乃至此约小乘及外道解者。问此一段论文无开示之字。何故文中而解开示为当此段疏却<PIC>X50p0146_01.gif</PIC>前论文而解乎答然前也。

  疏云第一所说有殊及下与前殊者。即此辨后释文。与第一安慧所说各异。若依胜义心境俱空者。问清辨与护法。解俗谛胜义何别。答思之可解。清辨说言。然胜义中无为无想。无为无想故。所以胜义之中心境皆无耶。由心众生一切法者。问其清辨如何说心集生一切法耶。答清辨于世俗谛中解。心者积集义。由心集生一切法。以见外境无间断。其前六识有间断故。尽中道大乘不名唯识。问清辨既不立唯识。如何言识最胜故。由心集生一切法故。答者即向者解。是德光论师。先小乘学道十地疏。乃至非谓唯心便无境等者。然德光论师。即是西国人也。其德光师善解小乘。说依空无我门得入见道。既是凡夫余罗汉以通力将此师三回见于弥勒。此师高心不肯礼拜。以见弥勒在俗形故。除众贤师。贤已后有一人。而以其人唯信小乘无不能。心入大乘。亦不造十地疏。既是大乘。如何德光作十地疏。十地疏或是余人作也。则别有人问德光言。十地论中。既明唯有一心。如何释也。德光和合十地论中一心之言。如言王来非无臣从举胜者故。非谓唯心便无境等。

  疏云许除毕竟无心境二中随一摄故者。若不除毕竟无者。宗中即有违自教过。萨婆多自许毕竟无是心外境。许是无故。因中复有不定过也。依密意教说诸法空者。然经中密意诸法空者。佛即约无心外遍计所执法故。所以说诸法空。还有依他法也。其清辨依此密意教故。即依他之法亦说为空也。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者。眼识缘边乃至余境亦尔。即第六识能缘五尘。故知唯有一识也。三依六识力皆名意处教者此师意言。十二处中。六识总立为意处。明知唯有一识。此师即依十二处教就显为诸。不依五蕴十八界。十八界中。七心界为七也。

  此恐违至教故说有一识者。若说有多识。即违上五个教。今恐违上五个教。故说有一识。问如何名一类菩萨者。如何名一类。又为是地前资粮位小菩萨依此执耶。更问经部觉天等乃至及想行思信者。然觉天不是经部中师。有觉天是萨婆多宗四个评师。谓妙音世友觉天法救也。然此经部觉天。唯立受想思三所。唯有行信思等者。然行即是思。更无别体。一体异名也。又于思上起染时。即假名贪若于思上起净时。假名信等。实体即是思也。既言三和成触。触即是假。更无别体。即是下文生触成触也。问此论文既言有执离心无别心所。何故此等部中皆言有心所耶。答今者故。诸部立心所法。唯有二三等。少故名离心外无别心所。非是诸部中计离心外全无心所。亦恐违至教者。既经部中说无心所。若别立多心所即违教故。恐违至教。不别立心所。顺世外道亦立唯有四大种也者。此外道计四大种。立能生得心心所法也。问此外道唯有四大。不立有所造色。色是所造。四大是能造。二法既别。如何言四大种色。有唐本云。答四大种体。即是色故。非约能造所造以辨色也。又如何名顺世。更捡思之。

  相见俱有余部及大乘等者。然二十部中。唯除正量部。自余诸部皆立有相见分。相分即是境相。不论影像相也。然小乘相分。唯有四蕴。何以得知小乘中有相见分。即下论文云。有离识所缘境者。即说外境为所缘。相分名行相。见分名事。若大乘中影像相分。即通五蕴也。清辨顺世有境无心乃至相见俱无即安慧者。问前后两个四句有何别。又问前文有境无心。即双取清辨顺世。后文有相间即偏取清辨。不取顺世。前文有心无境。即取中道大乘。后文有见无相。即取正量部。前文心境俱无。即取邪见一说。后文相见俱无。而取安慧。更问如僧佉等计我是思者。如下又所执我体常周遍。量同虚空。二文相违。如何和会。答下文执我体常周遍是我体。计我思是我用。故不相违。

  犊子部计我为能知者。和引俱舍论中解犊子部执我为能知者。彼部云。引经云一刹那心能立一切法者。若心起时。即能缘前一切法。心体不能自缘。其同时之我。即缘自心体。故云我为能知者。若我不能缘心者。即我不名为能知者。萨婆多破云。如言火能烧一切物。岂一刹那火能烧一切物。即约相续多时。说火能烧一切物。今此经中说一刹那心能缘一切物亦尔。即约相续多时。即初念能缘一切法。仍心不自缘心。若至第二念。即心亦能自缘心故。又犊子部说。若世间我许依蕴与作。然与蕴不一异。若断尽烦恼已。其出世我。即与涅槃真如不一异。然出世立我。不依涅槃立。与世间我不别。今者唯识论中。唯破世间我。不破出世我故。所以但言许依蕴立非即离蕴。法藏部计心缘相应法者。且如心起必有相应触作意受等。此心王亲能缘触作意诸心所法。亦得更互相缘也。

  化地部执缘俱有法者。且如五识与五根俱时而起。眼识能返缘眼根。及余耳识等应知亦尔也。文外**十六心。如欲界身及山河等者名苦谛。上界亦尔。欲界烦恼名为集谛。上二界亦尔。欲界断烦恼所得择灭名灭谛。上界亦尔。欲界能知治圣道即欲界系。名欲界道谛。上界谛亦尔。所以灭道分后八心分上下界也。五下分结者。谓身见戒禁疑是初果断。贪欲嗔恚是那含断。故名为五。犹贪欲嗔故不得生上界。犹身见戒取疑三。虽生上界。却还生欲界。下分者。下界有此五恶法。或下人身中有故。即是凡夫身有也。圣皆断故也。又云化地部执缘俱有法。解云。此缘慧俱五蕰。如在定中慧俱自有识。即名识蕰。同时有受想思。即名受想行蕰。同时有定共戒道共戒。定共戒者此定俱现行思。能妨恶色身语七处。假名为色。道共戒即八支圣道。谓正身业正命。此等皆是色摄。定道二戒能妨故假为色。当体是思。此二决定与定道俱时。名之为共。恶律仪依现行色立。如造煞生盗邪行。皆是现行色故。善律仪依不现行色立。由持戒故。煞盗邪行皆不现行能妨色故。假名色也。

  疏云法救说心所体即是思。解云。此师即是萨婆多宗四个评师。计诸贪嗔等余心所法皆思蕰收。所以言诸心所法是思蕰摄。答思不摄者。应别立贪蕰嗔蕰。故知无别体所以余心所法。皆于思上假立。此师亦唯立有受想思三心所。及执离心无别心所。皆如第七第八卷说者。即如下第七论中。言如是六位诸心所法为一为异等文是。然第八论中。虽不名心所。第八疏中亦少分明心所。

  疏云此中皆应叙比量破寻下叙之。解云。如下论文。同聚心所。亦非亲所缘。即破法藏部缘相应法。五种姓不来等。即破无心所定。准下别知也。有漏无漏解唯识智者。问有漏中。即有三乘资粮加行生得及福分智闻思修。又有加行无间解脱胜进等。答无漏即有三乘见修无学道。亦有根本后得。根本后得即有加行无间解脱胜进生空法空智。亦有十智四智。此等智中。何智能解唯识。名正解耶。思之。如其境实正解生也。境有智有。境无智无。名如境实也。前二十四颂宗明识相。即是依他。问前二十四颂中。亦明姓圆成实性。即前颂言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故。此身依他。非异非不异。又云。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等。皆是圆成实。如何今说前二十四颂唯识相依他起法耶。答非全故亦非显也。见毛月等事者。今此中应说眼中有翳。即见空中毛。答眼中有翳团。团者。即见空中毛亦团也。若眼中有翳狭长。即空中见毛亦狭长也。若指按目以看月轮。即见第二月也。颂中既言目有翳即含。含言见毛轮也。不令有月字也。又目中有团翳。即眼前见毛。团圆似月。名见毛月。即因下见毛轮毛轮与毛月相似。非是眼前见天上月。又此毛轮明净似月。小圣邪师智。尚微阙解生迷谬者。如小圣者。谓清辨智微少解生迷也。邪师者谓外道。外道正智全无。名之为阙解生谬也。虽知此心虚妄显现等者。此已下文意。生下二十五行颂唯识性也。此文即依非不见真如文作也。显如一味者。如何名为一味。答真如常相续无改转一类。所以真如名一味也。下第十疏中。即约证如之智。亦名一味。

  若相若性释诸妨难者。问下几颂释诸妨难。答相者。即从初能变后。乃至第二十四颂已来。明唯识相也。若性者。第二十五颂明唯识性。释诸妨难即是七行颂是也。第三三者。虽无文说。准诸经证。判此有三。乃至此皆准释瑜伽摄论故。为此对三者。问若尔经论中。以明境行果以科文也。答即法华瑜伽摄论等。皆约境行果以科文。应捡唐兴寺法华摄可知。问法华经说。寿量品中明一乘。一乘果中。即得双有涅槃有以不。其唯识论第三十行颂明果中。亦双有涅槃菩提二果以不。依境行果科二谛者同初性判文可知者。二谛者。谓世俗谛胜义谛。同性相者。即是前二十四行颂。是胜义谛也。寄问微起者。寄者记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续-《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疏云世间相违违理之失圣教相违违教之失者。问何故违世间即言违理。违圣道教即言违教。答若世间中。唯有我之道理而无教也。故言世间但有违理失。是下世间道理所成真实。若圣教中。即有圣教法。即有违教失。非彼菟角等可说为青等。此文意说。若有心外实我法可起于说。说有假我法等。由如牛毛等可说为青等。答无心外实我法。亦不得起说。说有假我法由如不可以菟角而说为青等菟角等者。等取非彼龟毛可说为黄等也。要无九过者。即是因明论中宗九过也。言世间者可毁坏者。有二种世间。一众生世间。即身死磨灭。二器世间。即被水火风三灾坏也。即世间中。三界火宅生死恶法体可断除。名可毁坏。非约世间法体有生灭。名可毁坏非约也。若约世间法有生灭故名可毁坏者。其无漏有为道谛之法。亦有生灭。应名可毁坏。应名世间。若如此解者。即违下论文。下论文云何名出世间。谓体无漏。有证真如。名出世间。即是根本智也。故知但约世间恶法可断除。故名世间。即无过也。若后得智。缘世间故名为世间。如下第十论释后得智。亦名世间。亦名出世间也。又二乘人。厌于道谛。而灰身灭智。其道谛应名可毁坏。其菩萨道谛尽未来际。即名不可毁坏。今外其二乘道谛。更无别有对治道而以断之。其世间法。别有能对治圣道而以断之。故世间法名可毁坏。二乘道谛不可毁坏也。问若尔无种姓人。无有圣道对治。如何得名有对治法耶。答有漏烦恼现行。即被世道伏。故亦有对治。若尔第七识中。烦恼及二障种。既无别圣道对治。如何得名有对治故得名世间。又解云。即是有为无漏。虽无成坏之坏。亦有刹那生灭。故名可毁坏也。若有首治故隐真理故。唯是有漏法也。

  与理相应于事无拥者。若泛解圣者。即与道理相应于事法无拥即名为圣。不约证达俗事名为圣也。今解此疏文。据实而言。即唯约大乘佛菩萨说者。理相应者。即是根本智能证真理也。相应者相随顺义。故下文云。智与真如平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于事无拥者。即是后得智。能达一切俗事。如约无拥也。又契理通神者此文即通约一切三乘者解也。乃至初果人等有无漏智。能证道理。故名契理。又能通达得圣智慧。故名通神。神者即是圣也。即有不能于后得智中约事无拥心与境冥智与神会者。即与前契理通神解无别也。心王证真也。智谓心所智。与圣会也。世间圣教。皆依士释者。世之间也。圣谓三乘性也。教谓言教音声也。即圣之教也。以八转声释世间等。是世间者。即是体有漏法。体是世间。有漏法是世间所出。不是出世间也。八转者。即诠法之名言。改变不定。故言转也。造世间故即是第二业声。业是造义。即由业惑苦能造得世间由世间故者。即是第三具智由者即是世间余缘也。即由惑业苦是世间之作具。又由有风轮得有水轮等也。为世间故者即是第四为声也。皆是所为声。为有世间故。而依转生死。又为煞生故遂世间因世间故者。即是第五从声也。因者因从之义。是世间处属世间故者。即是第六属声也。属有漏法依世间故者。即是第七依声也。一切有情依皆出世间。然此中即无第八转声。泛牛声释世间也三种科释一颂半皆同无别者。即前境行果相性位。初中后三科文。释此一颂。皆无别也。故此约一颂半。名总标纲要分也。无体随情假者。即世间外道所执实我法。皆无别体也。但随能执妄情所缘。名为我法也。然护法师。外道即计见相以为我法。如执我是思。即依见分之上。执为实我。父执我为能知者。及执受是我。想是我。行是我。识是我。此等皆是依见分上。立为我法。若计色是我。即依相分上立为我也。又如外道执离蕴我。我体虽无。而有相分。我是独影。唯从见众同分收。随彼执所缘相分亦名我法。然外道依相分等上而执我法。其相分即具五蕴。故下文云。世间沙门婆罗门等。乃至皆依无常五趣蕰起。问此无体随情假中。既言多分世间外道起执。少分亦通三乘人。资粮加行位。及二种独觉。二十七贤圣。及十地菩萨。皆得起无体随情假有体施设假。得通无色界不若言有者。无色界既无言说。如何即云前无体随情假。有体施设假。乃属于说。若言无者。彼界既有外道。亦有后二果人。如何得无此等我法。答云。一无体随情假多分世间外道者。和上云。意说。无体随情假。既是分别我法。多分世间外道执。少分亦通小乘执。谓小乘中。犊子部。根本经部。正量部教中。皆是无体随情假。非得初果已而起此执故。四果十地菩萨。皆不起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此之二释。即依下论文而作此疏文二解。谓论文云。愚天所计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假也。若疏文中。有体施设假。义依于体假。此之二释。即依下论文而作此二释。谓下文云。内识所变似我似法执虽有。而非实我法性。然似彼现。故说为假是也。此约说为我及法故不离识故者。此中约依相见分上。立为我法。不依真如等立为我法者。其相见分不离识自证分。故识所变。所以依相见分为我法。真如非识所变故。然疏文云。此中总显由无始来横我法等然此疏文。即依愚夫所计实我实法。及如愚所分别等。论文作也。引生真见者。即引生见修无学所有无漏道等。皆名真见也。非独约见道中真见道。名为引生身见也。

  疏云是故经云。为对遣愚夫等。一行颂中。上之二句即是无体随情假。下之二句。即是有体施设假。

  疏云依识我体上有我法义者。取相见名识体义者。如初果有初果识。乃至二十七贤圣。皆有圣义。义依于体。别依总者。我法二种。名别依总相分。第一解云乃至我法二执假乃至于说说者。即是声名句文也。然此疏文解。虽言乃属于说。即依为对遣愚夫。乃至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以为以为颂中有假说之字。即言乃属于说。此解不尽。何以故。若唯依相分之上。立为我法可言乃属于说。相分中有说。说即是声名。相分中有声名等。亦有依于见分之上。立为我法见分之上即无说也。若依相分中声名等上。立有我法。即五蕰中唯应声行二蕰。说为我法。即不依余三蕰色行二蕰中有声名句等。何故下言皆依无常五取蕰起。故知遍计五蕰。立为我法。故知见相分上。立为我法。于理为胜也。此第一解。诸法之上。元无我法体。以所诠诸法上性离言故。诸法体亦非我。非即世间中圣教。唯于言语中。假为我说为法故。我法亦乃属能诠言语立也。以所诠法上都无我法体也。假我及法不在于言以所说为若我法故者。意说。此第二解。即有我法体其世间圣教我法不在于能诠名言上立我法。即于所说妄情所诠义上。有我法体。谓世间即依所说妄情体上。立有我法。若圣教中我法。即依所说说法体义上而立我法。皆是别无依于总无者别无者我法也。总无者相见二分。何以故安慧不立相见二分也。自证离言非我法故唯佛所证者。其安慧意。证其我法二种。唯依见相分。其自证分是识体故。又离言故。唯佛知有。若唯余二乘菩萨等。皆不知也。此师即依二十唯识颂。他心智云何。知境不如实。如知自心智。不知如佛境。余人知境不如实故。不能知自证分。不知如佛境。唯佛方亲能知有自证分也。然佛自证分。还自亲缘自证分。亦能知余人自证分。

  疏云唯以所变相分护法解别者。解云。难陀解云。唯有二分。我法二种。不依见相本质上立我法。此即唯依亲相分。不依本质见分上说为我法。设有执见分本质为我法者。亦心上变现亲相为缘。为其心上所执相分。还是亲相分所收。还依亲相分立于我法。然护法既言依见相分上立我法者。即依见相分本质上而立我法。不依亲相分。何以得知护法而依本质见相分上立我法。如人若缘见分本质为我法。即托见分为质。自心上变起亲相分心。即依此亲相分上立为我法者。即是护法唯依相分上立我法。如何说护法依见分上立我法。故知护法不依心上所变亲相分心立为我。即依疏所缘见分质上立我法也。故难陀师宗中。亦有立无体随情假。有体施设假。以无依有假。义依于体假。同护法也。护法我法依相见。故有别也。因前所标今略举者即因前颂中第三句略标举云。彼依识所变。所变之能变。唯有三种。即次举第四句此。能变唯三名今。略举也三。法转相依者即。我法依于相见分。相见分依于自证分也。

  一变异而熟乃至果方熟乃至果方熟故者。此文即是经部师计。经部师计要种子变异之时果方熟也。此义通余种子果时皆变异故者。此文即是大乘难经部师。难曰。汝经部。若言种欲生时。要变异故则名为意熟因者。若尔余同类因相应因俱有遍行因中果欲生时。亦变方熟。故之五因应名异熟因也。二异时而熟与因异时果方熟故者。此文即是萨婆多师计。萨婆多师计异熟因果要显异时。如异熟因在过去世。果在未来世。作要不即受。亦非此刹那也。今者大乘约造之时非约种体许同世故者。此文即是难萨婆多师。此文亦是大乘立理。难萨婆多曰。若言异时。即名异熟因也。然同类遍行因。与果之时虽有同世。今所异世名熟因者。其遍行同类二因。亦许异时而熟。此之二因。应名异而以难之。若大乘之中说。若造异熟业因时。即是异时。若异熟种子。恒与身同在现在世也。故维摩经云。虽悔先罪。与而不说入于异故。虽悔先罪者。即约造异熟罪业时。是过去世时造也。而不说入于过去者。此所造得异熟罪业种子。刹那刹那。恒在现在世。即如人忏悔以先所作之罪。即约造时异生过。悔现在自身中恶业种也。故虽此疏文。即依维摩经造也。三异类而熟者。此第三解。即是大乘宗解。无前难也。然初二解无别论文者。然大乘之中。无别论文作此初二解。义中即通也。若萨婆多宗中。有别论文。作初二解也。若异属因即异之熟乃至异熟之识属种子者。然泛解异熟之名。即通因果。谓五果中有异熟果。其六因中有异熟因。若余五因之名。不通于果。若余四果。之名不通于因也。然此疏中。即约异通于因果若熟。唯在于果。初之异属因。熟即世果。善恶业性。异于无记果。即异之熟。若异属果。熟亦属果。即无记果。异于善恶。业因即异。即是持业释。

  疏云异熟即识熟属现行者。同此文与前。若异属因。即异之熟。若异属果。异即是熟等。有何差别。如愚意者。前文言若异属果。果者即是第八识。名言无记种子果。无记种子果。异于善恶业种子因。故云异即是熟。若异属因者。熟即属无记种子果。故异之熟。后文中云。异熟即识者。异熟即是第八现行识。故云熟属现行。有言异熟之识。识者第八现行识也。异熟者。即是第八识名言无记种子。故云熟属种子故。故异熟之识。依主释也。

  疏云思量即识者。第七识之体名思量。不由遍行中思得量名也。对此六尘者。问如何名尘。又问若色声五境可境可得名尘。若无为既无相。及五十一心所法则无碍。及不相应等。如何皆是法尘中摄。得名为尘。又问言十二处处者。即是生识之处。能法处中。既有不相应。即是二无心定。及无相异熟。皆是损识。不能生识。如何得名法处摄乎。余者不相应准问。又问诸心所及六无为。如何能发识。得名处乎。了境即识亦同前解者。问前异熟即识。思量即识。皆持业也。此依胜义胜义心言俱绝乃依俗谛中。可言八别者。此中意说。若四胜义中初胜义约事性。然此胜义虽是假。仍许蕴处界等各别也。第二胜义因果性。不可言一异。因果别故。不可言一。离因无别果故。不可言一异。第三胜义二空性。亦不可言一异。一切诸法。唯有二空。若四俗谛中。可言有异。意说。此语者。即显颂中第八识第七识各别说者。即有异也。即依第二世俗而别说异熟识思量识。以俗故相有异。有颂中六识一处说者。即依第二三胜义而合说。六识以真故相无别。以第二第三胜义因果性二空性皆无别也。不依初胜义说者。初胜义中。仍说诸法别也。故颂中。别说七八识。合说六识者。即显颂中双显得世俗依胜义也。然颂文中七八识各别处明者。即依第二世俗解。俗故相有别。颂文中六识总合一处明。即依胜**故。真故相无别也。

  依第一胜义。如愚意者。此之八识。若依第四胜义胜义。不可言识与不识。以心言俱绝。若依第二第三胜义。不可言一多。若依初胜义及第二俗。可言八识别。小乘等执心意识义一文异者。然小乘计心意识体即一也。文意者。若在过去名之为意。若在现在即名为识。若在未来即名为心。又若在蕰门名之为识。若在处门即名为意。若在界门则名为心。或以第八染净别开者。第八识在因中。即名异熟识等。若任果位。即名无垢识也。非是依他识体有九品非体类别有九识者。问上文已言非是依他别有九识。下文更何显言亦非体类之言。答此中有二解。第二解中。亦非识之体类可有九也。立有细意识即是第六别位起故者。即彼宗此处生分结终时。方起细意识也。一合集义。六识令名了境识故。如后卷说会说。及言显六合为一种也。四滥邻近释不言及者。恐言异熟俱时异思量了别境故。解云。且邻近者。如四念处。以慧为体。为念慧俱时。念能系慧。令不散乱。从邻近为名。名四念处。邻近释也。又如增上心学同时。亦有戒定慧三。为心为助伴故。从邻近得名。此中不着及字。当知亦尔。

  疏云又诸识皆通异熟等名。解云。问如前六识有异熟生心。可名异熟。第七识如何名异熟。一解云。如罗汉独觉第七识中有其法执。皆异熟生摄。得名异熟。异生第七。不得异熟。何以故。法执与烦恼。望二乘是染污故。法执望二乘。是无覆无记也。故所以法执得异熟名也。二云。但约前六识中。有异熟生。故云诸识皆通异熟。即约多分说。即不说第七识中有异熟也。

  疏次长行中依颂正答二段如颂者。即前科二行半。于分为二段上之三句。答难破执略标论宗。上之三句。略辨识相。障能变体。其长行中二段亦尔。初略解中有二对文。第一今作二文科。解云。谓论曰世间圣教。至愚夫所计已来。别解三句是第一段。从愚夫以下。总解三句。是第二段。故合作二文科也。

  疏云第二总作三文科。别解三句。解云。从论云世间圣教。至彼二俱有以来。解第一句。从彼二俱有下。至如是诸相已来。解第二句。从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乃至亦胜义有已来。解第三句也。故云今作三文科。及如辅宰。宰者宰相。辅谓辅翼也。即宰相而辅翼天子也。又如梵天亦是宽人天也。我所者。谓我妻子宅舍等是也。轨谓轨范可生物解者。问何者名物何者名范。答物者是人也。意说。此法可与人以作轨范故。范者是法也。即鞅摸壒师。皆名为法。以作轨则。

  疏云二自性差别。对解。云自性名持。不舍自性。差别者名轨。轨生物解。故应合说。论云我谓主宰。法谓持轨。若论文作此者。则声势不好。上文我谓主宰。宰字是上声。下文又云法谓持轨。轨亦上声。两句末字俱是上声。即犯上尾。以义而言。合言持轨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续-《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疏云意不坏法现前者。意即是意根也。法现前者即是法尘也。若有意根及法尘现前。即起第六识也。问如何名意根不坏。若言意在现在故即名不坏者。如等无间意根。要落入过去方得名根。引生后念识者意根。既落谢过者现无体。应名为坏。过去识不能为缘。引生后念识。识应不名根又此意根若是色法。可名有变坏。意根既是心法。如何名变坏。思之。相分必有似无名无者。心上相分有体。菟角是无。今者相分似本质无。故名无也。问无法如何现在。若言相分还是有法。不成有无对。应名一体有有对。答即约本质体无。可言无也。不约有体法相分说也。故相分唯有本质是无名有无。前是共相后是自相。解云。共相是轨。轨生物解。自相名持。持其自体。若后疏主。前是共相后是自相外论文者。即合轨持以顺声故。即顺论文。而违于义也。义中先自性后差别。即合先持后轨也。若前文自性差别解论文者。合持轨。以顺义故。自性居先。差别在后。然言持轨。虽顺于义。然违于论文。又犯于上尾声也。所以疏中前后有二解也。问我主宰。法谓持轨。此文为解世间我法。为是圣教我法。若世间我法。既是遍计所执。其体都无。如何得有主宰持轨之用。思之可知。

  疏云意生魔纳缚迦养育者。解意生者。即化生众生。名为意生。随意而生。外道犹我意能生论法。魔纳缚迦。此云儒道。儒道者。云高下能下。亦云美貌端正也。养育犹我能养育后有身也。如枢要。

  疏云作者受者知者见者。解云。胜论我名作者。数论我名受者。犊子师我名知者。我能知故。余外道名见者也。若教后生读诵。即有四种。寻名起义觉。以法属名同。随应或离令长披达广理。

  疏云般若论但有四种约三世总别故。解云。犹过去有情相续。到今现在。名为有情。犹今现在命故。相续到未来。名为命者。犹未来受者。后于五趣受生。名为受者。约三世别。于三世上有主宰故。总立一我缘三世也。故言三世总别也。言有情者。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法。更无余故。显有法性。更无余物。情是性义者。意说。圣者观诸有情作唯法总。谓圣者观诸有情上无有我。其有情身中。有唯有五蕴十八界法故。有此法性。名为有情。情者性义。或复于彼有爱着故爱是情义能生爱故名为有情者。于彼者于彼聚也。意说。于彼有情聚中。有此贪爱等事。爱者情义。于彼聚中。起此爱故。名为有情。若世间释。情谓情识。我有情识。名为有情者。即世间外道。而作此释。

  色心相续名之为命者。此义即是大乘论中释也。我有此命故名命者。亦是世释故。今取世间释也。今谓第八现行者。谓假者有命利名为命者者。若第八现行识相续故名命。若种子上功能名之根。即由种子上功能。住持现行识不断。名命之根。故名命根。今此中言命者。命谓第八现行者五蕴假者。五蕴假者少命故名命者。或有情即是第八现行。第八现行名为有情。寿体即是第八种子者。寿体即是命也。即取第八识种子名命。即由种子。方持第八现行识。即寿和合方名命者。有寿和合者。问如何名和合。如愚意者。有者谓有情。有情即是第八现行。寿者谓命。命即第八种子上功能。即种子与第八现行相随顺。能住持故。故名和合。问六识名命。是谁家说。答即小乘中亦说六识名命。谓欲界具六识名命。初禅具四识名命。二禅已上具一识名命。萨婆多等所说各异宜应叙之者。或取第八识名命。如下论文。入灭定取过去未来名命是也。

  二十七贤十三住圣者。具足应言二十七贤圣十三住贤圣。即十三住中。地前者名贤。圣上者名圣。今者上句唯言贤。下句唯言圣。即贤圣相对解也。二十七贤圣。从见道至无学果有二十七人。出中阿含经福田品。一者信行。二者法行。三信解脱。四见到。五身到证。六家家。七种子。八须陀洹向。九须陀洹果。十斯陀含向。十一斯陀含果。十二阿那含向。十三阿那含果。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行般。十七无行般。十八上流至色究竟。十九思法罗汉。二十升进法。二十一不动法。二十二退法。二十三不退法。二十四护法。二十五实法住。二十六慧解脱。二十七俱解脱。又依成实论二十七贤圣。一信行(信他语而起行)二法行(自心见法)。三无相行(见道中空观相续故)。四须陀洹果。五阿那含果。那含果中后有十一人。一现般(于凡身中。修得此果。于此身中。证无学果。即入涅槃)。二转世般(圣人身上。经生已[复]修得那含。即现得罗汉。亦现般行收)三中般(是人现世有得耶含。不得罗汉。舍欲界身。向上界二中间。受身涅槃)。四生般(于初体上。随何处生最初身未尽命。修道。得般涅槃)。五行般(前生般。同在一身。精勤行道。尽寿得般。名行般)六无行般(亦与生般。同在一身。不勤行道。[玉]寿得般。若无行般)七乐定(于上界中。初身不般。展转上至广果天。不得涅槃。生无色界也)。八乐慧(于上界中。初身[不]展转上生。至广果天不般。生五净居)。九信解(于前人中钝根者。名信解脱)。十见到(于前人中利根者。名见到)。十一身证(于前人中。得灭尽定者)。无学有九人。一退相(以钝根故。得定必退)二守相(根少利得自防守不退)。三死相(根转利。深厌诸有。不能得定。得已恐失。求厌自[言]。故曰死相)。四住相(所得三昧不进不退。转胜增益)。六不坏相(所得三昧。种种因缘破坏)七不退相(此人最胜行得功德。尽无退失)。八慧解脱(于前人中。不得灭尽)。九俱解脱(于前人中。得灭尽定者)。十三住者(十地为十资粮加行为二。佛地为一。总十三也)。

  如凡夫未得法水渍。故名干慧。三乘十地者一干慧地者。即是有三乘种性是火也。烧烦恼薪。即从初发心乃至种三乘顺解脱分已来。是干慧地。二种姓地者。谓三乘人在加行位中。得种姓定故。已上二通三乘人也。三第八八人地者。旧经论中。若八人地。即是四向四果。新经论名第八人。即是须陀洹向。从阿罗汉果为第一。罗汉向为第二。即从后向前。数至初果向。即为第八人也。四具见地者。即是须陀洹果。五薄地者。即是一来果。以断见惑。又断欲界六品烦恼轻薄。六离欲地者。即第三果。离欲界故。生上八地。七已办地者。即罗汉果。所作以办故。次上四地。唯在声闻。八独觉地。谓独觉果。问何故此三乘十地中。独觉唯立一地乎。答以此独觉人一座成觉故。又不出观故。所以独觉中不分出向道。九菩萨地者。谓十地菩萨。十如来地。

  疏云不别简别向及果故。解云。论文若言预流果人。即简向也。但言预流不言果。明知向亦在预流所取。不别简也。此逆生死说名逆流者。此文意说。旧人云。谓须陀洹。不入色声香味触。是故名为逆流也。

  疏云决定已断三界见所断惑或修至五品立预流果者。今有二解。一云。若断欲界修一品二品乃至五品。皆合是一来向。若断欲界八品修惑尽。合是罗汉向。此中意说别答四果四向论之。断修一品。即是第二向。若四果以论。断修惑至第六品无间道已来。亦是初果。第六品解脱道时。方是第二果。乃至第八品。亦是第二果。至第九品加行无间。亦是第二果至第九品解脱道时。方是第三果。乃至阿罗汉亦尔。摄向从果故也。二解云。此文唯约次第超越。不约四果以明之。其次第者。即唯断见惑尽。未断一品修惑。其人即名次第须陀洹果。若先用世道。伏欲界五品修惑。其人后入见道。虽断尽五品修惑。其人即名超越须陀洹果。须陀洹果中但有超品。而无超果也。若次第者。渐断欲界六品。名一来果。超越者。若先用世道。伏七八品。后入见道已。其人即名一来果也。若言此文约四果以明者。其文应言断第六品无间道。皆名预流果。至第六品解脱道。方名一来果。又应言至第九品无间道。即名一来果。至第九解脱道。方名不还果。其文既言断五品或七八品。明知约超越次第二种人也。然此文中。唯明初二果。不说第三果第四果者。且约断欲界六品者说也。

  疏云二向不定。解云。且如初果人。有其二种。一者次第。二者超越品也。次第行者。入见道断见惑。第十五心。名之须陀洹向。至第十六心。名为初果。若超越品者。先世间道。伏欲界修惑一品。乃至五品以来。后回心入见道。至第十五心。名初果向。至第十六心。名为初果。其初果人。即无超果。次第二果有三种。次第行者。先断见惑讫。断欲界修惑一品。乃至第六品无间道。皆名第二。至第六品解脱道。方名为第二果。若超越者。先世间道。伏欲界修惑。至六品七品八品。后回心入见谛。至第十五心。名一来向。至第十六心。名一来果。超越前初果也。若超越品者。先用世间道。伏欲界修惑。至七八品。后入见道时。一时断前八品惑也次第三果。亦有三种。前次第行者。先断见惑。后断欲界修惑一品。乃至第九品无间道。名不还向。第九品解脱道。名不还果。若超越者。先世间道。伏欲界第九品尽。初禅乃至无所有处已来。后入见谛。至第十五心。名不还向。至十六心。名不还果。不取前二果也。若不还果超品者准前非法阿罗汉。若次第者。论第三果得。名超越者。从初果得。超中三果得。必无从凡夫直超越得阿罗汉果。若初禅九品染。乃至无所有处九品染。若断此之七地中。或六品。名不还果。亦名阿罗汉向。其义云何。且如次第行者。先时得初果乃至得第三果已。即断初禅一品惑时。乃至断无所有处九品惑时。其人即名阿罗汉向也。或如有人先用世间道。伏欲界九品惑。乃至无所有处九品惑。其人后时入见道已。即名不还果。其人虽断尽无所有处惑。为取不还果。不名罗汉果也。若断悲想地九品惑。若次第若超越断有顶九品惑。唯名罗汉向也。

  又云二向不定者。中二果人次第向。有超越向。名为二向不定。不还一来二人。若次第向。唯在修道。若超越向。在前见道十五心中。中二人向。通在见道修道。故名不定。然和尚傍说五净居义。然和尚门余大德云。其五净居天中。所有色心不相应行。从何同类因生。应如小乘初无漏苦法智。无同类因生也。诸大德既不能答。又问初禅中有二天。如将梵众天种子。得生梵辅天以不。又将梵辅天种子得生大梵天以不。光法师答曰不得。若尔如何盗无云福生广果天中。若言种子而生五净居天。以同地故。由如下三禅下天。不得生上天耶。又生五净居。应唯有本有种子。而无新熏种子。以为无始已来。不得生五净居天故。和上解云。四禅中地地三天等。同一类种子。即将梵众天种子得生梵辅天。梵辅天种子得生大梵天。余禅少光无量光天等皆然。由如世间谷米。虽是一种。即由食手料理不同。若上好料理者。即与天子食。若中容作者。与百官食。若下恶作者。即与百姓。今此亦尔。其三天中。名言种子即是一般。种如谷米。其能感业即有三品不同。由如食手。即由下品业感名言种故。即生梵众天。由中品业感名言种故。即生梵辅天。由上品业感名言种故。即生大梵天。余禅中亦尔。故知即将无云等三天新熏种子。生五净居。亦无过也。即五净居天。有新熏种子。有同类因也。

  我是前门法中但有二十四谛者。问若尔胜论我是前门法中但有二十四实句中应明。以实我是前门摄故。何不除我。答此中有实亦应除我。我是前门摄。崇聚生因者。问如何名崇名聚。答崇者即是聚义故。崇聚皆是蕴义。聚者。谓十一种聚。名之为蕴。十一聚如俱舍第一对法第三卷说。十一种聚者。一过去。谓五蕴法已生已作用名过去。二未来世。谓五法未生未作用即名未来。三现在。谓五蕴正生正作用名现在。四内谓六根。五外谓六尘。六粗者谓欲界。又云有对色。七妙谓上二界。又云是无对色。八胜者谓善心心所及善色等。九劣者谓不善心色等及无记法。十近者有三解。一云落入过去一念二念已去名近。其未来法随一念两念。未来现在亦名为近。二约处所名近。谓相去十步五步名近。三云即约能缘心缘此处所近法及过未世法故。即此能缘心。亦名为近。或云能缘心。缘内身故名近。十一远者有三解。一云即约未来法随十念已上未至现在名远。又蕴入道过去随十念已上名远。二云即约处所名远。谓相去十里已上名远。三云即约能缘心。缘此过去未来远法。即此能缘心亦名远。亦云能缘心缘外六尘名远。然法之上。不具此十一义。然有内无外。内外异故。有粗无妙。有对无对别故。有缘无劣善与不善别。然极多者。即于一法之上唯具八法。如五根起时。即有过去未来现在。又是内有粗。以是有对色故。又有劣五根。是无记性故。又有远近。然远近无别体。若随一念两念名近。若随十念五念已去名远。然五根即无妙。不是无对色故。又无胜也。五根是无记性故。不通善性。又无外。以五根是内处。又如五尘起时亦具八法。谓具三世及外近远。以五尘处所有远近故。又有劣是无记性故。又有粗是有对故。若极少者。即有四法。如入见道已后。所有女人身。第八有等。皆得非择灭。然女身不得起故。即无过去现在。唯有未来。又有内有粗有劣也。生者即是十二处。十二处既是六根六境。能生识也。因者即是十八界。十八界若现行识。还从现行。生前引后故。若十八界。亦从种子故名因也。又能持义是界义。如根境能将于识。若七心界体能持用。其俱舍亦同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也。余三善巧者。意建立六种善巧。谓蕴处界缘起根谛。所以名六。论文举三。以等取余三故也。或四善巧者。此文即是七善巧。谓蕴处界缘起根谛处非处。名之为七。论文举三。等取余四也。

  疏云处非处根世谛乘有无为者。造善得乐果。名之为处。造善得苦果名非处。根谓二十二根。世谓三世。谛谓二谛四谛。乘谓三乘五乘。若依他起若计所执虽有非有二性相别者。虽有者。即是依他起性。即是圣教中我法。谓义依于体假。有体施设假是也。非有者。即是遍计所执。即是世间外道所执心外实我法。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是也。随诸世间种种分别横计等缘者。即随诸外道。外道平师邪教执有实我法等缘。问如第六识中。可随外种种外道横计等缘而执我法。若第七识中。如何随外横计等缘而执我法。又问其北州执有我不。若言执有。彼处应有系属。又如何说北州人无我我所。又又彼处无外道等横计教故。若言无者。彼处既是凡夫。如何得无我执。又论说由我法执二障具生。彼处既有贪等。贪等烦恼皆依我执生故。又问大乘中说根本烦恼及随惑二十。其北州人而具起几。又问其无色界及地狱等。既无邪教等缘。如何亦执我法。更问随诸圣教证得等缘者。问其无色界等中圣者。如何随诸圣教而立我法。随诸圣教得种种无为缘者。由证无为缘故。即立为预流果。又断欲界六品烦恼证得六品无为故。即名一来果。若证得九品无为。即名不还。乃至断三界修道烦恼尽。三界三界合论。即有八十一品择灭无为。故言种种无为。若萨婆多宗说。品品之中。更有无量无为。以有漏法尔所量。择灭无为亦有尔所量。故下论中破萨婆多云。又虚空等为一为多。即彼虚空无为多。即被择灭等无为。此文即大能破也若大乘中说。无为体唯是一。但由显故。即有品数不同也。

  疏云三者能除无我怖故。解云如诸有情。若立有我。然为我故别须修道。我既是无。修道何为又为谁修道断染得净。故须立有我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续-《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疏云四者有自他染净信解事业等故。解云。若立有我则有自身他身。生死名染。涅槃名净或凡夫名染者。圣名净者。信解者。若立有我。即信有理祖宗父母君臣大小等事。若无有我。即不信有君臣父母等。事业者。或在家事业出家事业之者。或十善十恶等业。犹有我故。即有如上皆得立也。等者等取三界五趣等。不说有我。则无自他染净事也。若计所执若依他者二种我法者。计所执即是前世间我法无体随情假等。若依他者。即是圣教我法有体施设假等是。耶变谓种子识变为现行者。此文意说。第八识中种子。而生八识现行。现行识变为种子者。即前七识为能熏。熏成种子。即是转变。即论文中。能熏生种种起现行。问之句既论种子识变为现行。现行中以摄得见相分。何故下文。又熏言见相分。思之。见相分即是变现意也。若实真如。不说为法与非法。问此文即不说真如为法非。然前文明圣教法中。即说十善巧中无为名法。又前论文处界中。亦说无为名法。今后论文中。即云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即依识变上而立我法。不依识性而立于法。即前后相违。答下解是后得变似皆名为法者。如愚意者。后得智上识变真如。亦名为法故。此但说近依他依者。愚意者。即识变真如。由识变故名近。若真如名远。又遍计所执。与依他起相邻近。与真如法疏远也。

  疏云谓所与心非定俱起而贪信等不现行。解云。心王起时。心所有起。且如有贪无信。有信时贪心所起即不定。故但说心不得说心所也。

  疏识为主故能生彼故者。问心所与心种子各别。如何说心能生心所。答增上道引名生也。彼五种类者。五遍行心起。即俱起贪信等。是五心所类。有时不生。不得俱行。

  疏云不尔如何名他心智后得智等不外取故。解云。若不变有相分。如何名他心智。且如后得智缘他心时。托他心为本质自变起相分。后得智缘自相分。名外取也。问如何名不尔。答若言他心智亲缘。得起他人心者。即不尔。如何得名他心智。以后得智不外取故。其他心智缘他心时。即他心为本质。其他心智。亦变起亲相分而缘也。后得智缘真如时。亦变相分而缘。不能缘真如本质故也。

  疏云此二广释至下第七及第十等者。此二者。见相二也。下第七中。即名他心智。若第十末中。即有三师义。以明相见二分。此第十末三师。皆是护门人。转似二分相用而生者。相者相分。用谓见分。蜗牛者。蜗者虫名也。头有两角似牛故蜗牛。其蜗牛头上。虽有四个角。今者即取两个长角。不取两个短角喻也。若种同者即一识体乃至相见别种于理为胜者。若相见分同种者。即说自证分相见分此三法皆同一种生。其本质境。则不与相见自证分同种生。今说唯同种生者。即是独影唯从见也。若说见相分唯别种生者。即说见分自证分同一种生。自证是识体。见分是识用故。其相分即别从生也。

  今说相见分别种生者。即是性境不随心也。问其相分与本质境。未知同种生别种生。然今此中说同种别种者。即依下第十论末说云。蕴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缘等相见或同或异等文说也。今此二解。唯同种唯别种者。皆有过失。不尽理也。不摄带质通情本故。若言见相唯同种生者。即无五根五尘等实色蕴等。以为相分同见分种生故。相分即是识蕴受蕴等心法所收。故唯有心等四蕴。又第六识缘无为及离蕴计我。可说相见同种生。若五识第八识等。缘现在五尘性境不随心等。如何说相见而同种生若后师言。相见分唯别种生者。若五识及第八识缘现在五尘等。可说相见唯别种生。若第六识缘无为及离蕰计我。如何言相见别种。亦不可说种子。而生无为本质故。故今者解云。即双取相见亦同种亦别种生。即摄法尽。亦摄得带质通情本。若同种者。即摄第六识缘无为及离蕴计我我。独影唯从见。若别种者。即摄得五识及第八识。及第六识中一分缘现在境。即摄得性境不随心。又如第六识自熏成第六识中异熟无记种子。是带质通情本者。是大乘中极难解道理也。其义云何。第八识见相分种不得自熏。即由五识及六识。熏成第八识相分种。若第六识第七识。熏成第八识见分种。如前第六识中异熟无记心。不能自熏成种。故下文谓。若法有势用增盛。可名能熏。即善恶心。有其势用强盛。可名能熏。其异熟无记心。以无势用强盛故。不能自熏也。由此义故。其五识中。异熟无记心种子。不能自熏。即由第六识。或同时缘他五识中异熟无记心。而相分中。熏成前五识中异熟无记种子。由如第六识。缘第八识见分时。或同念缘第八识见分。而相分中。熏成他第八识见分种也。其相分自不能熏。由他见分带故。其相分亦能熏成种。由如弱兵。虽不能打贼。犹前强兵打破贼故。亦说弱兵能打贼。今此亦尔。若第七识必同时缘第八识见分。而熏成第八识见分种。其第六识中。异熟无记心种子。如何熏成第六识中异熟心种。前第六识正起善恶心时。其异熟心。或已落谢故。或未生故。亦不得熏成而自第六识中异熟心种。若第六识起异熟心种若第六识起异熟心时。亦不能熏成种。无记不能熏故。故知第六识中。正起善恶心时。即缘前念第六识中异熟心。而相分中。熏成自第六识中无记种子。此第六识中异熟无记种子。即是带质通情本摄。若本质族强相分弱。其新熏异熟种子。即生他第六识中相分异熟心心所。异熟心心所是本质。故通本也。不生能熏善染心心所相分也。

  若相分强本质弱者。其异熟种子。即生第六识中能熏善染心等相分。即通情也。不生异熟无记心心所见分。言通情本者。若种子生善染心上相分。即名通情。若生异熟心心所见分。即名通本。由如第七识。缘第八见分所熏得种子。此种子摄论第八识见分。即名无覆无记。若摄从第七识见分。即是有覆。如何一法半染半净。由如对法论中明。道谛亦名有为。从因缘生故。其道谛亦名无为。不是业烦恼所为故。所以道谛亦名有为无为也。其苦谛唯是有为也。今此亦尔。其所熏得种子。不必生第八识见分。以是染污故。不必不生第八识见分。第八识见分无利熏种故。识为所依转相分种以作用别性各不同者。如愚意者。转者起也。即自证分为所依。而起相分种。合生相分现行以见自证分。即有缘虑之作用。若相即有所缘之作用。故性各别。

  疏云由识变时相方生故如大造色。解云。如四大种子生时。所造色种子方起。四大种等不生。所造色种不能起。又眼识种子。随逐眼根种子。眼根生时。眼识方起。如盲人眼根。不生眼识。不能生见自证。若生相分始起。自证分不生。相分不能起也。二实分也。依起执故乃至为执依心染分依故者。问相见二分。与他世间我法作所依故。即名染分依。其相见与他圣教或法作所依心。应名净分依心。答亦得名净分依故也。除佛以外菩萨已还乃至即三性心皆有法执者。问安慧既许三性心中有法执。未知十地菩萨无漏心。及二乘人无漏心。许有法执。问又十地菩萨。既证真如。云何乃言由不证实有法执也。答皆有也。

  疏云说无明支许通三性者。即是安陀偈师义。其人先是外道。后向佛法出家。遂立此义。是外道义也。犹如成实论师。先向外道宗中。其人后时归佛法宗出家。明经部师造成实论。即说四尘为能造。四大是所造亦是不正义。此亦如是。若佛法正义。即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此是正义。一二执遍者。其相见分上。即我法执并遍。如人即执见相分故。不执自证分也。问何故不言法执遍。言我执不依自证起故。答相见分即有作用。若我亦有作用故。依相见二分作用之法上。而执我也。若自证分。唯是法体。而无作用故。疏中我执不依自证起故。若法执但计有体故。依自证分而起法执。今古大小皆不许有自证分故者。若今古大小。唯立二分。若陈那已后。方立三分。问古者大乘师。可不立自证分。今时护法既立自证分。如何今大乘而不立也。答除护法取余师名今也。显能所取摄法尽故者。如愚意者。即能取中摄得见分自证分。见分自证分皆名能取。名摄法尽也。问如何自证分见分等者是何义。若言分段名分者。若相分别体之法。可名分段。如见与证自证。自证既是一体。如何名分。又若护法见相有体之法。可得分名。若安慧说见相既是无体。如何名分。又证者是何义。答安慧虽无以无似有名分。若立三分种所变故者。自证分。即从种子变故。亦名唯识。此解不当。既说种子。如何名唯识。若说四分三四分更在变名唯识者。即自证证自证自证而缘自证缘故。名变识体。由是一说。更互变者。是义说也。其体实不更互变也。此应作四句分别。有缘而不变。如本质境他心本质等。但作疏远。而不变他本质故。有变而不缘。如种生现行也。种子不能缘现行识故。不名缘也。现行从种子生故。名之为变也。有亦变。谓见相分也。然护法师有第四分者。即无用也。岂是一识而立有见分自证证自证分而有三重。由如刀能割物。如由相分。?由如自证分。刀用由如见分。岂别又既别将?末。而作刀之?体也。然下文立有证自证者。为护比量过故。故建立之。诸心所法虽不离识非识实性故亦名唯识者。此疏文剩文也。前论文以明心所托。即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也。又唯前问头亦不问心所。故此答中亦不合有心所。又解深密经说亦为执依者。即说真如至质以疏远。而言亦作执依也。如缘真如无为。变起相分执。此相是一是常。真如是本质。所以亦是执依。不相似者。真如是无为。依他是有为。问如何依他之法。与所计执。有少作用相状。可同实体也。随能计心新新而起者。即是相分。随能计心新新而起相分。诸未学者依起执故者。若久作学者。即不许真如。即知真如是诸法性。性离言故。若初作学者。闻说真如。即执真如是真是实。别有实体也。问依所变相执为我法内道外道皆悉了知依所变见执法可尔者。问外道如何知依所变相执为我法。又问如何依所变见而执于法答外道不立为相分。但计所缘为我法也。执能缘为法。可知。

  疏云犊子部等我名能见故依二分皆执我法。解云。彼外道小乘。不立有见相。但有能缘心所缘境也。依摄论说唯二义。唯二义者。即摄论云。唯量唯二种种皆名依多起性。其摄论本。即是无著造。其摄论释。即是天亲无性造也。世间圣教执说我法者。执者若世间即执有实我实法。是无体随情假设者。若圣教中我法是有体施设。故言设也。问前疏文中说。无体随情以无依有。有体施设义依于体等。二解皆是护法解。何故此疏中。又说是难陀亲胜解无体随情等。即二文相违。答其亲胜难陀安慧。亦同护法。有无体随情以无依有。有体施设义依体。见变似能取。亦相分摄者。然难陀师说。唯依相分上。执为我法。不见分上立为我法。设执见分为我法。即能缘心上变此所执见分。亦是相分收。所以不依见分计为我法。或实说一分如安慧者。问何故余师不言实也。其安慧言实。答略不举。并合有也。或有一师。假叙异执种种研寻乃至与同时故叙之此中破斥者。即是一师。于论文中。是多有义。即是明第七识五受相应门中有义。四受相应等有义。其四师皆是护法似作异师也。然疏文中。即引解种子中三师。三师中其难陀即是别师。护法护月是一师。三师中两师同是一师。一师即是别也。如何引此证多有义皆是一师也。或初无有义后方言有义胜者在初者。即是唯识论中。有此等师。即明罗汉位舍中。初师即无有义。后方说有义。即初师是正义。然唯识论中。即无初有有义后无有义等文。余论中即有也。或于初后皆言有义胜者多后者。世即是第十论。明金刚心中。有义金刚心时舍异熟。有**脱道中舍异熟识。即后师为正。

  谓前但解后说理徴者。即是明第八识阿罗汉位舍文。有其四师义等。初泛解云。阿罗汉者通摄三乘无学果位等。乃至皆不成熟阿赖耶识。已后理徴云。若尔何故决择分说。不退菩萨亦不成熟阿赖耶识。即会云。彼说二乘无学果位。回心趣向大菩提故。乃至有义八地已上顿悟菩萨亦舍阿赖耶识。有义初地已上菩萨亦舍阿赖耶识。得名阿罗汉等。若护法难陀等解。由无始来六七识。乃至后八识生时。变似我法。八识之中皆有执故者。问此疏中。护法安慧等师。各各皆有三重解。三重解中欲明何意。有何别耶。答若疏中云。若护法难陀等解。乃至后诸识起变似我法者。此疏文即解论文我法分别熏习力故二句也。若疏中云护法释云识自证分乃至云前后为者。此文即解论中诸识生时变似我法二句也。

  如世说火口不被烧者。若大乘中说。声或离质。若近钟边一步二步。即闻钟声感。若离十步已去即渐微。若离十里已去。声更微也。由如夜中灯光如夜中灯光。若近灯三尺五尺即是见分明。若离三步五步。其光即渐闇。若离百步已去。即不见物也。若小乘中说。如打钟时出声。声去钟一个极微许。虽去钟远。亦闻声者。以声势盛故。所以得闻也。今此亦尔。由口中出声。声上有名句文。名句文既谁于火。火既烧名句文。名句文既不离声。声亦被烧。声不离口。口亦应烧也。所说火言明非目火者。如口中说火。即遮余水等取。以言口中亦舍火不得也。即依见相应我。唯是以无作。如何得有以无依有。依他性上执为我法。此所变者。似彼妄情。名似我法。彼妄所执我法实无不可说牛毛似彼龟毛不说似彼但说似情者。问何故前疏文即云。此依他起非有似有。实非二分。似计所执二分见相。故立似名。今此文中即云。此所变者。似彼妄情。不得似彼心外遍计所执。不可说牛毛似于龟毛。即前后文相违。答似彼妄情所执二分。亦不相违也。以妄情相见二分。似彼妄情。以有似有。即自证是妄情。或见分名妄情。即一见分。分能所似。

  安慧解云变似我法总有二解乃至八识生时变似我法者。问若护法立有见相二分。可许有圣教有体施设假义依于体假。其安慧既云世间圣教皆是计所执。又不立于见相。见相既无体。又下疏文云。愚夫所计已下。唯有护法难陀解。无安慧解。其安慧师。如何得有有体施设假义依于体假。若言安慧不立有有体施设假等。既文言世间圣教。其世间圣教中。立有何似法。又问护法立有见分。见分即是情识。可许世间有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安慧既不立有见。应无无体随情假以无依有假。应但有以无依无假。若安慧虽以无作无。亦同护法立其假等。又问护世间我法依见分。见分是情识。可名无体随情假。若护法我法依相分。相分非是情识。及难陀我法依相分。相分非情识。如何名无体随情假。若相分不离见。亦得名随情也。问何故护法难陀等余师。不言闻熏习。唯安慧偏言闻熏习。又第七识中。如何得有闻熏习耶。答准合皆有。答后显前也。又解诸识生时变似我法者。即自证分上。有似我之相。安慧第二解也。解云。安慧此自证分体。名似我法。即是于依他性于上。坚执为我法。方是相见二分。是遍计所执也。此疏文中第二释。即是安慧不正义也。故疏文中前解为胜。即是安慧正义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3-31 19: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卍续藏第50册No.0819成唯识论疏抄

续-《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摘自《卍续藏第 50 册 No. 0819 成唯识论疏抄》
  疏云以下约喻依他性有故识所变似我法似是识自体者。安慧意说。其似我法。即是立依他起性故。以下论文中。喻依他性有。明知似我似法即是依他。然护法等。云第六七识乃至八识之中皆有执故者。如愚意者。此疏文不是第三解。此文但重料简以前护法安慧等义也。准前诸释。即依他起缘所生法。名似我法者。若护法解。六七识中见相分上。皆能执我法。由熏习故。八识生时皆变似我法。若安慧解。第七识唯执我不执法。第六识通执我法。除第七识外。余之七识皆执于法故。八识生时皆似我法。若难陀师解。六七二识中。唯相分上能执我法。后八识生时。皆似我法也。二种相也者。即相见二分也。若安慧初解以无依无别依于总者。如愚意者。即前段文。安慧有两解中初解也。问安慧师。世间圣教我法之上。皆有以无依无别依于总。

  疏云此意喻上我法分别以下论文者。次疏文云。此喻喻上诸有情类以下论文者。问何故一个患梦等喻。疏文即言喻两处论文。答即论文中。喻各别如患梦者。患梦力故者。此上二句。即喻上我法分别熏习力故也。然论云心似种种外境相现者。此上二句。即喻上诸识生时变似我。乃至而由分别似外境现也。然论云缘此执为实有外境者。此上二句。即喻上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缘此执为实我实法。法喻相能行相可知。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一

  此抄者。照迷闇夜光。而解本疏昆玉也。古专寺有正本。中古其书纷失。义学之徒。常所憾慨也。幸哉。今岁得此抄。寔如河海得船筏。依之诱诸同老。命愚弟而令书写之。然风凤之误不少。虽欲正之。如无正本何。冀来学者正之云尔。

  元文二丁巳天六月二十六日一见了 基范(敬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4 15:35 , Processed in 0.0584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