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394|回复: 2

[中论讲记·智谕法师]中论讲记卷四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8 13: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中论讲记·智谕法师]中论讲记 卷四 观四谛品 第二十四
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若一切皆空  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  四圣谛之法

以无四谛故  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  如是事皆无

以是事无故  则无四道果

无有四果故  得向者亦无

若无八贤圣  则无有僧宝

以无四谛故  亦无有法宝

以无法僧宝  亦无有佛宝

如是说空者  是则破三宝」
 




大家看︿观四谛品﹀第二十四。四谛是苦集灭道,说起来,四谛是声闻乘法。其实佛法不出四谛,略说为四谛,广说为十二因缘,再广说就是六度。

佛说实相法,声闻乘人听了是四谛。佛说实相法,缘觉乘人听了是十二因缘。佛说实相法,菩萨听了是六度。

外人就说了,众生有颠倒,以无常为常,以无我为我,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所以佛说四谛法破他这个颠倒。这是外人说,龙树菩萨你说一切法空无生无灭,不对。所以他申述理由就说了:「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四圣谛,苦集是世间因果,造作集则生苦,生灭法。苦由集生,修道才证灭,灭由道生。苦由集生,叫生死,生死为苦嘛!灭称之为涅槃,由道而生。这明明说不空啊!四谛里边有生有灭,所以龙树菩萨你说,一切法空无生也无灭,不对。要是那么说就没有四圣谛了。

「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要是一切法空,无生无灭,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皆没有。要是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就不空。

「以四事无故」,这个「以」当因为讲,因为四谛没有的缘故。「则无四道果」,四道果是声闻乘的果。

「无有四果故,得向者亦无。」假使没有初、二、三、四果,得和向就没有了。四果里有得、有向。得是果位;向是向于果位,也叫四行。初果向得初果,二果向得二果,三果向得三果,四果向得四果。向是修行阶段。这个修行阶段和得的果位,都从苦集灭道来,声闻乘法。所谓声是佛说法的音声,闻是弟子听佛说法。既然有声闻乘,就知道法不空,四谛法都是生灭法。所以说:「以是事无故,则无四道果。无有四果故,得向者亦无。」

「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八圣贤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这八种人称为贤圣。出家人称为贤圣僧。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称为贤;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称为圣。还有一个说法:小乘有三贤,五停心观、总别相念,称为三贤;证初果位、二果位、三果位、四果位,称为四圣。大乘人讲三贤十圣:住位菩萨、行位菩萨、向位菩萨,称为三贤;初地到十地,称为十圣。

我们看这个文就知道,说这个话的人是声闻乘。他说:「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苦集灭道是法宝。「以无法僧宝,亦无有佛宝。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这是外人说的。说龙树菩萨啊!你说一切法空,破三宝,佛法僧三宝皆破。

这我们知道,外人不会实相法。

实相无相,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空啊!实相无不相,就是生灭。生灭无性就是实相无相,实相随缘就现生灭。性空宗由这儿出。实相无相,所以他说性空;实相无不相,现生灭,所以他说相假。

讲到这里,我们加深大家的认识。你有本领提出来,有那一法不是性空相假?山是因缘生,花草树木沙石的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无自性是性空。因缘所现的相,相假。地球,是山河大地的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性空。山河大地因缘所现的相,相假。天体,星球的因缘成功的,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性空。星球所现的相,相假。再往小的地方讲,原子是电子因缘生,无自性,性空。电子因缘所现的相,相假。

你,是因缘生,细胞的因缘生,没有自性,性空。细胞所现的相,相假。你想一想,还有那一法不是因缘生?

我曾遇到一个人,他说:「本体最小了,不是因缘生。」大家想一想,本体虽然是最小,它有上下东西南北四维十方分,如果没有上下东西南北四维,没有这个东西。假使有这个东西,不管它小到什么程度,一定有十方。既然有十方,就是十方的因缘生,无自性,性空。十方所现的相,相假。

大家有没有人不同意啊?没问题,我们再进一步。

既然法是因缘生的,因缘生就是相假,因缘生无自性就性空。那么说起来,相假就是性空,性空是因为它是因缘生。如果不是因缘生,那个性空是断灭。既然性空就是因缘生,那就告诉我们,性空就是相假。性空是无,相假是有。这么说起来,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有谁不同意啊?这是真理嘛!你如果不相信,你就不信真理。如此说法,没有一点含混之处,所以是究竟说。佛说法,究竟说,所以是如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

这是我们把外人说的这段话讲过以后,先点破,给大家一个真正的认识。下面再看他最后一偈。

外人的意思,根据他所说的理由说,你说空:

「空法坏因果  亦坏于罪福

亦复悉毁坏  一切世俗法」

「空法坏因果,亦坏于罪福。」空,无因无果了,因果皆空了,所以坏了因果。罪福是讲报。造恶,报有罪;行善,得福报。罪报、福报不空啊!要是空的话,没有罪福报了。「亦复悉毁坏,一切世俗法。」世间一切法,不外乎因果法,你说法空,坏了一切世俗法。

因果,实在说起来,性空。因为因果是对待而立,全因成全果,全果都从因来,不可能有的因成果,有的因不成果,那它不叫因了。也不可能有的果从因来,有的果不从因来,那它不叫果啊!所以因果对待的。我们就知道了,全因是全果,那就没有因,因空。全果是全因,那就没有果,果空。你要是说有呢,没有因可以成果,果不从因来,那不构成因果啊!所以因空、果空,性空,因果所现的相,相假。

罪福报也是一样,罪报从行恶来,所以罪报空;福报从行善来,所以福报也空。如果不空,怎么办呢?要是不空的话,罪报实有,你不行恶也有罪,行恶也有罪,不合道理。福报实有的话,你行善得福报,不行善也得福报,不合道理。行恶才有罪报,罪报空;行善才有福报,福报空││性空。所现的罪报、福报,因缘所现的假相。一切世间法都是一样。

所以,外人说空法坏因果,不空才坏因果呢!「亦坏于罪福」,不空才坏罪福报呢!要是不空的话,你杀人判死刑,不杀人也判死刑,没有这个道理嘛!一切世间法,世俗法都是一样。大家会通这个道理了吧?

譬如说你本空,父母生了才有你,你不空的话,父母不生你也有你,没这个道理啊!你现男相女相,假相!不相信,想一想,父母生了才有你,可是父亲、母亲没出生以前,你在那里?那时候假使有你的话,不必等到父母生你,已经有你了嘛!现在的你相是假的啊!众生造罪恶,就是以假为真,更在假相上造很多罪业,所以佛说可怜愍众生嘛!

所现的假相叫世俗谛,是因果法。譬如你行善才投生为人身,造恶,下地狱了,投生畜生了。所以你现的人相是假相,智慧者知道是假相,称为差别智;智慧者知道一切法性空,叫根本智、无分别智。差别法叫智,无差别法叫慧,如此知者叫智慧。慧者无分别,称为实智;智者分别一切法,叫权智。这个法分析起来,就有很多了。

好,我们今天讲到此地。下次再讲龙树菩萨破他。

这就是佛法。权智、实智,怎么说呢?实智无分别,是佛法身;权智有分别,是佛报化二身。一切法从这儿出,这个法叫实相法。实相无相是佛法身,实相无不相是佛报化二身。

现在下课!

大家看《中论》,︿观四谛品﹀。

「汝今实不能  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  是故自生恼」

「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知空空因缘」是说二谛。空,第一个空是真谛,空因缘是俗谛。我们一般的观念,空因缘都说因缘空。空不是定空,空是因缘空。因缘空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有,空无自性就是有。性空宗的根本理论,第一个空是性空,第二个空因缘。空因缘无自性,就是假有。你把这个文和后面连起来看,就明白了。你如果单取那一句「空空因缘」,你就糊涂了。

「及知于空义」,空义就是双说二谛。空是因缘空,因缘空就没有自性;有是因缘有,因缘有就没有自性,无自性故说空。大乘里头,无自性就是空义,换句话说,也就是无我义。「是故自生恼」,因为你不知道二谛,就不知道空义;不知道空义,所以自生恼。

往下看就明白了: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现在说出来了,就指明了空空因缘是二谛。换句话说,也就是三论宗所说的,性空相假。我们时常说性空相假,那是二谛,性空是第一义谛,相假是世俗谛。诸佛依据二谛,第一义谛、世俗谛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世俗谛就是空因缘;「二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性空。大家脑筋转过来了没有?不要迷于它的文下,要会通它的谛理,它的实义。他说诸佛给众生说法,都是依于二谛。第一先依于世俗谛,依于世俗谛才能入第一义谛。这就是上面说的「汝今实不能,知空空因缘」。你如今实在不能知道二谛法,所以自生恼。

佛在大乘里头是以实相说法,你看经就知道了。世俗谛,实相无不相;第一义谛,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佛就说这个法是因缘起,叫缘起法;实相无相是第一义谛,就是缘起法无自性。

「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假使人不能分别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就不知道佛法说什么了。佛在经上说,有时候说有,有时说空,你搞不清二谛就糊涂了。说有,他是依世俗谛;说空,他依第一义谛。有时候说生死,有的时候说涅槃。生死,世俗谛;涅槃,第一义谛。世俗谛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世俗谛。世俗谛无性就是第一义,第一义随缘就是世俗谛。

所以佛说生死即涅槃。生死即涅槃是没有生死,涅槃即生死是没有涅槃啊!生死即涅槃,所以佛说也生死也涅槃,常六道常法身嘛!生死即涅槃,生死既然是涅槃了,就没有生死了;涅槃即生死,涅槃是生死,就没有涅槃了。所以他说一切法非生死非涅槃。你如果不知道二谛就糊涂了。

所以「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这两偈根据上面那一句话说出来的,「知空空因缘」,根据它引申涵义发挥出来的。

大家谁有问题?所以大家看经论不要依文解义。深入义理,你才搞清它的来龙去脉。他这有连贯性,先说,外人你不知空空因缘,根据这句话,发挥出下面两偈。

根据下面这两偈,再出来下面的一偈:

「若不依俗谛  不得第一义

不得第一义  则不得涅槃」

为什么不根据世俗谛不得第一义呢?谁知道?大家要清楚,佛为了要说实相法,所以他说缘起法。佛说什么法?实在说实相法,那是第一义。教你进入第一义,才说缘起。古德这么分别说:儒家宗五常,宗于五常,仁、义、礼、智、信,儒家所宗;道家宗自然;佛家宗缘起。实在说,缘起法如敲门砖啊!为使你进入实相法,所以说缘起法。

怎么说缘起法如敲门砖啊?它是假说。缘起法就是相假嘛!你如果根据世俗谛,知道一切相假,相假无自性,就入第一义了;入第一义,就可得涅槃。所以他说:「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

第一义是什么呢?涅槃是什么呢?大家搞清,涅槃无生无灭。我们看一看,入第一义谛是不是得涅槃?第一义空,空则无生无灭,得涅槃。第一义无我,无我,谁生谁灭?所以得涅槃。第一义不可得,不可得那有生灭?所以得涅槃。第一义无相,无相那有生灭?所以得涅槃。第一义无为,无为那有生灭?所以得涅槃。

要入第一义,要依于世俗谛,世俗谛无性就是第一义嘛!得其无性,就得涅槃了,很明显。无性不生不灭,大家脑筋要活开,无性就是无所有,无所有不生不灭。无性就不可得,不可得不生不灭。无性则清净,清净则不生不灭。无性横遍竖穷,横遍竖穷不生不灭。

你们发现我说的话有两边:无性是空边,横遍竖穷是有边。无性叫竖说,竖说叫三世平等,三世平等不生不灭,涅槃。横遍竖穷叫横说,横说叫横遍十方,横遍十方不生不灭,是涅槃。

所以说,入二谛以后,这个道理,你横说横对,竖说竖对。不入这个道理,横说横错,竖说竖错。

以上讲的,有问题没有?我们继续看。

「不能正观空  钝根则自害

如不善咒术  不善捉毒蛇」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这半偈是法说。「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这是譬喻说。什么是正观空?正观空就是知空空因缘。所以龙树菩萨作《中论》,思惟很细腻,都有系统下来的。你如果逐句去求,零零碎碎就求不到了。正观空,就是知道二谛,根据经文就知道空空因缘。知二谛,叫正观空。二谛从那儿出呢?一实相,知道实相就知道二谛。实相是佛所说,所以知道实相,就知道佛法。正观空就知二谛,知道实相,知道空,因缘空。钝根人不知道,不知道实相法,所以「自害」,自害就是自己错误。自己错误,好比你迷失方向走不到家,那自己害自己,害在一个「迷」字上。

「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我们这里没有,据说印度有这些。我曾经看见过蛇在笼子里头,他吹一个口哨,蛇就上来了,左摆右摆,他不吹了蛇就下去了,可能就是这类的东西。你不会咒术,不能捉蛇,叫蛇咬着了。

「世尊知是法  甚深微妙相

非钝根所及  是故不欲说」

「甚深微妙相」是实相。实相现一切法相,可是都是无相,因为它所现的法相是假相,因缘所生,没有自性,所以都是无相。根据这个道理,佛才说一切法无非实相。什么是一切法呢?般若经佛说过,一切法唯是假名相,就是说一切法仅仅是假名相。

不相信,我们看一看。桌子是一切法吧!桌子,假名相。桌子是木头板、铁腿构成的,离开木头板、铁腿,那有桌子?假名相。如果桌子实在有,有自性,没有木板,没有铁腿,应该还有桌子啊!你,是假名相,因为你是细胞构成的,你有自性的话,没有细胞还有你,那何处是你?现在你说,你和桌子不同,那分别假名相嘛!

根据这个道理,大家想一想,那一法不是假名相?你想出来你告诉我。为什么假名相?缘起法。没有一法不是缘起,所以是假名相。知道它是假名相,就知道它空;知道它是假名相,就知道它无所有;知道它是假名相,就知道无自性;知道它假名相,就知道它无我。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我。

如果有人如是知,叫得第一义。得第一义,则得涅槃。涅槃不是得到了才是涅槃,它根本涅槃。一切法根本无所有,一切法根本不可得,一切法根本空,一切法根本无我。

所以有人说,我得涅槃,那叫妄见。佛在经上说,叫增上慢人。

这是甚深微妙相,这个相是相即无相,无相而相,所以说甚深。这个法不是钝根人所能办到的,所以佛不想说。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再抢着讲一偈:

「汝谓我着空  而为我生过

汝今所说过  于空则无有」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8 13: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论讲记·智谕法师]中论讲记卷四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续-《●[中论讲记·智谕法师]中论讲记 卷四 观四谛品 第二十四》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汝谓我着空,而为我生过。」说我有过错。「汝今所说过」,你所说的过错啊!「于空则无有」,于空怎么无有过呢?一切法空,空怎么有过?一切法无所有,无所有怎么有过?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怎么有过?一切法无我,无我怎么有过?所以他说「于空则无有」。

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大家看《中论》。

「以有空义故  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  一切则不成」

从此以后,龙树菩萨要显正义,所以这个文很深,大家要深入思惟。

一切法是由空才成就的,没有空,一切法不成。所以一切法是世俗谛,空是第一义谛。我们知道他是从二谛讲起,因为上面他说过了嘛!「佛以二谛说法」。

这还是二谛。一切法是世俗谛,空是第一义谛。要讲起来,世俗谛是依第一义谛成就,第一义谛是以世俗谛成就。因为空,缘起性空,因为缘起的原因才性空,那就是说,缘起成就性空。真谛成就俗谛,俗谛成就真谛。世俗谛是有,第一义谛是空。

这里面道理很深。第一义谛成就世俗谛,那就是空成有,空成有的时候,有夺空;世俗谛缘起无性成就空,那就是有成空,有成空,就是空夺有。这里面有互夺互成的意思。互成就是互入,互夺就是互摄。

大家不要打妄想,要不然保定你听不清。空成有的时候,虽有而常空;有成空的时候,虽空而常有。有夺空的时候,有显而空隐;空夺有的时候,空显而有隐。

大家慢慢记下来,回去好好地思惟!这个都是中道。有无互显是俗谛中道,有无互夺是真谛中道。有成空,那个空仅仅是个假名;空成有,那个有仅仅是个假名。这就是后文所说「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了。所以这个文义很深,大家好好思惟!当时不知道,你回去慢慢善思惟。

我们不讲太多了,讲太多了大家愈听愈糊涂。

「以有空义故」,空义是什么?空义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不空就是有,所以他就是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这就是空义。以有第一义,世俗谛才成就,「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如果你执着定有,那是遍计执,不是依他起。我们刚才说过,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有而非有,非有而有││那是依他起。依他起才显出空义来。要是不空,法有自性,那一切不成功了。

以下各偈按照这个路线开展的。一开始龙树菩萨先破邪,后来才显正。

我恐怕大家当时听不清,你笔记记下来,记得确实,回去善思惟。因为现在的众生,不是顿根,都是渐渐地学的。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先信,信才能解,信解以后才能行,行才能证。这个法,顿根人才能直下承当,我们差不多都是思惟来的。

现在看下面一偈:

「汝今自有过  而以回向我

如人乘马者  自忘于所乘」

这是说过错在你那一边,空边没有,第一义没有,你回向我,好比人骑马一样,忘了他所骑的东西了。这一偈是譬喻。现在不骑马,坐车也是一样,你坐车坐在上面,忘记在马路上跑了,坐在车子里头,总感觉不动,就是「自忘于所乘」了。

下面一偈:

「若汝见诸法  决定有性者

即为见诸法  无因亦无缘」

如果你见到诸法,定有自性,那就坏了世俗谛了。因缘法是世俗谛,坏了世俗谛,坏有为法。坏了有为法,坏苦集灭道,坏十二因缘,坏六度万行。可是外人不知道,自己不感觉,他认为自己很对。大家想一想,坏了因缘法,坏有为法;坏了有为法,坏戒定慧,戒定慧都是有为法。戒定慧不自己成功,是由无为法成的,所以经上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差不多是世俗谛,禅宗固然是直入第一义谛,可是他也要参啊!还是世俗谛。世俗谛成就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成就世俗谛。

大家如果了解这个意思,你就知道他还是讲上文「知空空因缘」,还是那一句话。

「即为破因果  作作者作法

亦复坏一切  万物之生灭」

「即为破因果」,坏了因缘法,破因果。因果,世俗谛。「作作者作法」,也坏了作作者作法,第一个作是作业,第二个是作者,第三个是作法。

「亦复坏一切,万物之生灭。」万物生灭是什么法,谁知道?世俗谛。生灭是有为法,经上不是说过吗?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简单说就是生灭。原因,就因为它坏了因缘,坏了因缘就坏了空义,不过外人不知道。

所以看到后文我们才知道,外人钻死牛角尖,后来他讲得也很微细,可是是错误的。

下面再看: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无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  不从因缘生

是故一切法  无不是空者」

「众因缘生法」,说出来了!「众因缘生法」是世俗谛,「我说即是无」是第一义谛。无就是空啊!无具体说是无自性。

「亦为是假名」。有夺无的时候,无全是有,不过那个有是假名;无夺有的时候,有全是无,那个无也是假名。互成也是一样,有成无的时候,那个无是假名;无成有的时候,那个有也是假名,所以它说「亦为是假名」。

天台宗判它为别教。「众因缘生法」,世俗谛,是在藏教;「我说即是无」,是通教;「亦为是假名」,是别教;「亦是中道义」,是圆教。

有夺无,这个时候无隐了,有显了。无夺有,有隐了,无显了。它是一个道理。要是互夺就是真谛中道,有无双显就是俗谛中道。真谛中道的时候,非有非无;俗谛中道的时候,而有而无。所以他说,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没有法不从因缘生的。因为前文讲过了,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那就是说是因缘生,一切法都是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无自性叫性空。既然都从因缘生了,「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都是空的。

你们笔记要记好。我保证,你不记笔记,我说而无说,你听而无听。

「若一切不空  则无有生灭

如是则无有  四圣谛之法」

这是《心经》说的,无苦集灭道。正因为无苦集灭道,才是苦集灭道。因为外人先批评龙树菩萨,你说一切空,那一切空就没有四谛法了。这是龙树菩萨反破他。

以下龙树菩萨说出理由来了:

「苦不从缘生  云何当有苦

无常是苦义  定性无无常」

苦集灭道实在是一个「苦」字,围绕着一个苦,应该说是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没有苦,其余的就不要谈了。假使苦不从缘生,因缘生是世俗谛,你坏了因缘生,坏世俗谛。世俗谛被坏,那有苦?苦是众因缘生法嘛!我打你你才疼,因为我的因缘、打的因缘,你才疼,它如果不是因缘生,没人打你你自己疼,不合道理。

「无常是苦义」,无常才是苦。苦有几种?八种,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你想一想,生是不是无常?要是常,它就不生。老是不是无常?病也是无常,死更不用说了。爱别离是无常,怨憎会是无常,求不得是无常,五阴盛是无常。这是从相的方面说。从性的方面说,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无常,坏苦是无常,行苦还是无常。

唉!讲到这点,大家念佛,生到西方,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无常是苦义。

「定性无无常」,如果法有定性,没有无常了。那就坏了苦谛。苦谛被坏,不要问,集灭道都被坏。

我们再看最后一偈:

「若苦有定性  何故从集生

是故无有集  以破空义故」

假使苦有定性,它不必从集生了。集生苦,没有集就没有苦。既然集生苦,苦集二谛是无常的,因为无常才有苦。如果苦有定性了,不从集生,那就坏了集谛了。坏了集谛的因缘,就坏缘起法。

今天时间到了!下课。

大家看《中论》,︿观四谛品﹀。

「苦若有定性  则不应有灭

汝着定性故  即破于灭谛」

这是龙树菩萨破外人。外人是理外凡夫,所以称为外人。外人他先辩驳说,说龙树啊!你说一切法空,空就破四谛。四谛是什么呢?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集灭道。苦不空啊!怎么有苦呢?因为造作集就有苦。那集就不空啊!集是什么呢?集是烦恼和业。就是身口意三业,在意业里头有贪瞋痴,那是烦恼。身业有杀、盗、淫,口业有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这个是造业,这个不空啊!道谛─修道,修道不空啊!因为修道的原因就证灭,证灭不空啊!所以你说一切法空,不对。假使一切法空,就没有因果了。因果不空啊!这是外人说的,这是反驳龙树菩萨。譬如集为因,苦为果,它不空。道为因,灭为果,它不空。我们首先要知道,外人的立论是有,不是空。

今天我们就开始讲,龙树菩萨反破他。

因为外人执着定性有,所以龙树菩萨就说了:

「苦若有定性」,苦假使有定性的话,「则不应有灭」。因为上面一偈他就说,苦若有定性,就不应有集,不必等集生了,你坏了空义就坏了集谛。今天是破他灭谛,他说苦要是有定性,不应灭。灭就是苦不定嘛!要是定性有,永远是苦,怎么会灭呢?所以「汝着定性故,即破于灭谛」。你着定性有,就破了灭谛了。

这一偈大家懂不懂?有疑问的没有?这一偈懂了,再看下面的。

「苦若有定性  则无有修道

若道可修习  即无有定性」

「苦若有定性,则无有修道」。没有道谛。「若道可修习,即无有定性。」修道改变了,它没有定性了。要是苦有定性的话,修道也不能改变。这是从他有论,外人执着有,执着有就坏了苦集灭道了。这一偈有问题没有?我们再看下面。

「若无有苦谛  及无集灭谛

所可灭苦道  竟为何所至」

讲起来,苦集灭道重点在苦,应该叫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什么原因呢?没有苦何必断集?没有集谛。没有苦了,那有灭谛?苦灭了才有灭谛嘛!没有苦谛,没有集谛,没有灭谛,何必修道?所以苦集灭道重点在一个「苦」字上。你说法有决定性,既有决定性,就坏了苦集灭道了。譬如说,怎么有决定性坏了苦集灭道?苦有决定性,不必等集生了,它已经有了嘛!苦有决定性,不必灭,灭不了嘛!苦有决定性,也不能修道,修道是改变它啊!

「所可灭苦道,竟为何所至?」我们知道「道」是通达义,从苦通达到苦灭,既然没有苦,没有集,没有灭,那个道怎么能从苦通达到灭呢?「竟为何所至?」到那里去呢?这是龙树菩萨破他。

以下他广说,广泛地论说。

「若苦定有性  先来所不见

于今云何见  其性不异故」

你说苦有决定性的话,为什么早不见,非等集才有苦,不集那个苦在那里?它如果有决定性,「先来所不见」,不集没有苦,那现在怎么能见呢?因为它决定性嘛!「其性不异故」,决定了嘛!

再看下一偈:

「如见苦不然  断集及证灭

修道及四果  是亦皆不然」

如果苦不可见,没有苦。没有苦,断集及证灭、修道,也不可见,也是空的。那么说起来,苦集灭道皆不然,皆是空的。这一偈是龙树菩萨说理由,因为外人他的理由是,你说一切空,苦空、集空、灭空、道空,没有四谛。龙树菩萨现在破他,那你说有,决定有,决定有以后当然没有苦,决定有以后当然没有集、没有灭、没有道。

这个地方一正一反,大家要搞清,你如果搞不清就糊涂了。有没有不清楚的?清楚了,我们看下面的。

「是四道果性  先来不可得

诸法性若定  今云何可得」

这个地方,我们先了解般若说不可得义。苦不可得,不造作集没有苦,所以苦不可得。集也不可得,什么原因呢?有苦才有集嘛!没有苦,集什么?灭也不可得,苦灭叫灭,既然没有苦,怎么会有苦灭呢?道也不可得,没有苦灭,何必修道呢?修道就证灭嘛!这么说起来,没有苦集灭道。

四道果是什么?就是苦集灭道四道果,四道果在因上讲是苦集灭道,在果上讲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既然因上没有苦集灭道,果上也没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如果初果决定有了,不必修。二果、三果、四果决定有了,你不修它也有,所以说一切法要是性定的话,今怎么可得?

这个地方,我们需要依理推寻,龙树菩萨讲的什么?讲到空,不可得在佛法上叫第一义谛,有苦集灭道,有初二三四果,那叫世俗谛。这个都是不决定的。因为第一义谛空,才能容纳世俗谛有。

讲到这里,我们先分别分别二谛。有个原则,凡是很多条件构成的,都是空的。你想一想,家庭是父母、妻子、儿女构成的,很多条件构成的,家庭空。假使它不空,没有父母、妻子、儿女,你拿家庭来给我看!公司是空的,很多职员构成的,假使它不空,没有职员还有公司。国家是空的,是土地、人民、主权构成旳,如果它不空,没有土地、人民、主权还有国家,拿国家给我看!你们不想一想,谁叫国家?有人说政府叫国家,那不对。县政府是国家?省政府是国家?没有,抽象的。一切法,你想一想,都是这样。那个空我们称为第一义谛,很多条件现的相称为世俗谛。譬如说,你是空的,你是很多细胞构成的,要是你不空,没有那些细胞还有你。所以实在说,你的本身是什么?第一义谛、世俗谛。

佛以第一义谛说没有苦集灭道,譬如《心经》所说。佛以世俗谛说苦集灭道。不可偏执。偏于没有,不对;偏于有,也不对。这个地方外人就偏于有了。这个法是什么原因呢?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所以他说:「是四道果性,先来不可得。」第一义谛嘛!诸法要有定性的话,「今云何可得?」这是责备外人执着有所得。

「若无有四果  则无得向者

以无八圣故  则无有僧宝」

「若无有四果,则无得向者。」初二三四果有八种人,初果有初果向、初果,二果有二果向、二果,三果有三果向、三果,四果有四果向、四果。初二三四果叫得,得到结果了。那个「向」是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这八种人叫贤圣僧。我们是凡夫僧,粥饭僧─吃饭的。八贤圣叫贤圣僧,大乘是菩萨僧。譬如「大乘常住三宝」,佛是佛宝,般若是法宝,菩萨是僧宝。假使没有四果,就没有四得、四向。因为没有八种贤圣的缘故,则无有僧。所以你说决定有,决定有─破僧。

「无四圣谛故  亦无有法宝

无法宝僧宝  云何有佛宝」

在小乘,苦集灭道四圣谛是法宝;大乘法宝是般若。「无法宝僧宝」,你执着决定有,既然没有法宝没有僧宝,「云何有佛宝?」没有法宝、僧宝,没有佛宝。什么原因呢?佛以法为师,没有法怎么有佛?佛是僧成的,没有僧怎么有佛?所以没有法宝、僧宝,那怎么会有佛宝呢?

外人就说了,有无上菩提,得无上菩提叫成佛。他执着定有。龙树菩萨就回答说:

「汝说则不因  菩提而有佛

亦复不因佛  而有于菩提」

你说法有决定性了。如果佛有决定性了,不必证菩提叫成佛,它决定有了嘛!菩提要是有决定性,不必等佛说嘛!这是对待空。证菩提才有佛,不证菩提没有佛,佛空。对待才有,假有。能弘扬菩提才称为佛,菩提是佛弘扬的,菩提空─第一义谛。所以经上说,了达于空义,是名为菩提。

下面一偈大家要分清,是外人说的理由。他先说有佛有菩提,佛不空,菩提不空。龙树菩萨以第一义谛破他。

下面外人说:「你说空,佛性不空。」这点我们注意到了,外人探讨也很微细。假使没有佛性,他说:

「虽复勤精进  修行菩提道

若先非佛性  不应得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8 13: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论讲记·智谕法师]中论讲记卷四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续-《●[中论讲记·智谕法师]中论讲记 卷四 观四谛品 第二十四》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没有佛性怎么能成佛?好比说矿石里没有金子,你怎么能炼出金子来?这个地方就微细了。他错在什么地方?执着世俗谛。修证菩提成佛─世俗谛,非第一义谛。他这一执着,就成为遍计执了。

不错,矿里没有金子,炼不出金子来,那随缘成的金子。矿石里不但随缘成金,随缘成铜,随缘成铁,随缘成锡,随缘成煤,随缘成一切法,所以是世俗谛。既然一切法随缘所成,没有自己的性质─第一义谛。他不知道第一义谛。所以我们说,男女结婚生小孩子,非第一义谛,是世俗谛。

这要搞清!外人错就错在这个地方。第一义谛随缘假有,假有无自性。凡随缘假有的一切法,有个特性:很多条件构成。你时常运用思惟就知道了。

佛性是什么呢?佛性以无性为性,在众生称为佛性,在一切法称为法性。经上说过,佛性以无性为性,法性以无性为性,那个无性就是第一义谛。无性能随缘,随缘成一切法,就是世俗谛。

今天时间到了!大家有问题的没有?最后一偈要特别小心,这是讲前面龙树菩萨说的,佛以二谛演说法,一以世俗谛,二以第一义谛。如果执着世俗谛,不入第一义,叫遍计执,唯识宗说遍计执着一切法。如果从世俗谛入第一义谛,叫见性!

大家有问题可以问,没有问题我们下课。

今天讲的,唯有最后两偈最重要,一马虎就错掉了。

「若诸法不空  无作罪福者

不空何所作  以其性定故」

大家看《中论》,︿观四谛品﹀。

「若诸法不空,无作罪福者。」如果诸法不空,就没有作罪福者了。这半偈先说主旨,主旨就是说如果诸法不空,就没有作罪福者了。

下面讲理由,「不空何所作?」不空怎么能作呢?什么原因呢?「以其性定故」。法如果不空,就有定性。若有定性的话,就没有作罪福者了。因为诸法空,以因缘才能作罪,以因缘才能作福。

下面这偈接着上面那偈来的。

「汝于罪福中  不生果报者

是则离罪福  而有诸果报」

你执着诸法不空,就是定性有了,如果果报定性有的话,不由罪福而生。所以你那个思想,在罪福的因里边而不生果报,如果罪福不生果报,果报可以独立。如果果报独立的话,那就离罪福而有果报。

这两偈你不要迷于它的文字,彻底把它搞清楚。大家懂不懂?

第二偈的意思就是,你说诸法不空,那果报定性有。如果果报定性有,不由罪福而生,不由罪福而生,那离开罪福有果报,果报就成了无因之果了。有没有不懂的?

下面那一偈:

「若谓从罪福  而生果报者

果从罪福生  云何言不空」

这反复论证。如果罪福定性有,不从罪福生。如果你说果报从罪福生,那么没有罪就没有苦报,苦报空。没有福,没有乐报,乐报空。所以果从罪福生,怎么能说不空呢?

大家进入情况了没有?你如果不找出它文字的理路来,不知道他讲什么。你理路找对的话,迎刃而解。以上讲,他有个原则,都是罪福定性有,你仔细看就知道了。他已经讲过了,果报不从罪福生,不对;果报从罪福生,也不对。从罪福生,就空了。什么原因呢?果报是因缘有,不是定性有。因缘有,无自性,无自性就空。空是因缘空,不是定性空。因缘空,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有。

这还是性空宗根据他原则说的,性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性空。他的立论基础,性空正从因缘有而立,如果不从因缘有而立性空,那是断灭。因缘有,从性空而立,不从性空而立的话,那是定性有。

他讲这么多,还是一个原则,就是般若说的,色即空,空即色。他的原因是因缘成一切法,所以他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就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

再看下面一偈:

「汝破一切法  诸因缘空义

则破于世俗  诸余所有法」

你执定性有,就破一切法因缘有的空义了。一切法无非因缘生,没有不是因缘生的。既然是因缘生的,就没有自性,所以说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我们定知一切法都是空。我们还知道,一切法因缘生,说空说有,都是假名。假名这个法,大家想一想,一切法都是假名。既然知道一切法都是假名,一切法都是中道。在小乘宗里有一部叫异说部,他就说一切法都是假名,所以这一部近乎大乘始教。「因缘所生法」,俗谛;「我说就是空」,真谛。俗谛不住,真谛不住,叫中道。中道也不住。所以说,我们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人不知道,他说一切法无所住,你怎么住着了?他糊涂了,他不知道他自己住着了。他住了那个无所住,还是住。告诉你一切法无所住嘛!仔细讲起来,一切法无所住,是讲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讲一切法因缘有。如果破了因缘空,那世俗谛一切法皆被破,其它的法也被破。

大家看《中论》,不要管那个偈颂,要抓住纲领。你每一句每一句地解,解不通的。所谓纲举目张,好象网一样,提出纲,百目俱张。

以上讲的,有问题没有?

「若破于空义  即应无所作

无作而有作  不作名作者」

破了空义,是说破了因缘空义。「即应无所作」,我看看大家的理解力怎么样?什么叫无所作?谁知道?他的意思,所作是法,就是果报。所作对能作,能作为人,就是原因。法不过因缘生,所以称为空义,可是你如果破了因缘空义的话,就没有所作了。没有所作的法,没有能作的我人,人法都归断灭。法空,是因缘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人空,是因缘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这才会入中道。不空就是有,虽然是有,是因缘有。因缘有,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虽讲人法,没有人法。所以佛说法四十九年,没说一字。可是不空就是空,所以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佛虽然没说一字,可是说法四十九年。这是纲要啊!你把它提起来,网就都提起来了。所以他说:「若破于空义,即应无所作。」

「无作而有作,不作名作者。」谁知道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简单说,没有作业而有作者,因为上面讲的无所作嘛!所作就是法,就是作业。「即应无所作」,所以「无作而有作」,这个无作是讲没有作业,没有作业而有作者。

下面讲「不作名作者」,不作是没有作业,没有作业就叫作者,不对!很明显的。

我再重复一遍。「无作而有作」,没有作业而有作者,这不可能的。作者是以作业而立,有作业才有作者嘛!作业是对作者而立,有作者才有作业。

这偈讲两个意思,一个性空,一个假有。作者对作业而立,没有作业就没有作者,作者空。作业对作者而立,没有作者就没有作业,作业空。这个空是因缘空,因缘空就是妙有,就是因缘有。

譬如作者对作业而立,作者空。作业不是有吗?可是作业是因缘有,有作者才有作业。那换句话说,又有作者了。这个有是假有,因缘有。你想通了,性空就是假有,假有就是性空。我们说缘起就是无性,无性就是缘起。缘起叫世俗谛,性空叫第一义谛。无性不动,缘起横遍十方。无性就是缘起,不动道场横遍十方。缘起就是无性,横遍十方不动道场。无性就是缘起,没有文字相说了四十九年;缘起就是无性,虽说四十九年,没说一字。

所以你们在外面说法,要知道,有人说空,你说不错!空是因缘空,因缘空就是无自性,空无自性就是有。有人说有,你也说不错,有是因缘有,因缘有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不住边,不住两边,也不住中,那才是中道义。所以经上说,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一心,一心不碍十方,十方不碍一心,就是不乱。

你们大家,把你的智慧门打开,障智慧门的是我见。第七识障智慧门,我见、我爱、我痴、我慢。

我们再看下面:

「若有决定性  世间种种相

则不生不灭  常住而不坏」

如果法有定性的话,决定了。决定性它不变,既然不变,就不生不灭。可是世间种种法相都是生灭无常,没有一法不是生灭的。这时你要悟到,法相是生灭的,法性是不动的。你如果从生灭的法相,悟到不生不灭的法性,称为见性。见性就了生死,因为他了生死,所以说见性成佛。如果你执着法都有决定性,世间一切法相就变成不生不灭了,那偏于常边,所以「常住而不坏」,这是常边。你要会到,你如果执着一切法空,是偏于那一边?偏于断边。离边不住中,是中道义。

「若无有空者  未得不应得

亦无断烦恼  亦无苦尽事」

如果说一切法不空,坏一切法,坏一切法相。「未得不应得」,是说苦集灭道四果。如果初果有定性,没得初果的了,初果定性嘛!你本来初果嘛!二果有定性,不从初果来;三果有定性,不从二果来;四果有定性,不从三果来。所以《金刚经》讲,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不也世尊。空,空才有所得嘛!斯陀洹能作是念,我得斯陀洹果不?不也世尊。乃至阿罗汉,皆没有得法,它不是定性。得是因缘得,因缘得就是无得;无得是因缘无得,因缘无得就是得。这叫妙法,佛法就妙在这个地方。

「亦无断烦恼」,断烦恼是断集,知苦断集嘛!它定性了,集定性就不可断。「亦无苦尽事」,苦要是定性,也不可断,断苦证灭嘛!所以要是没有空义的话,就没有苦集灭道了。没有苦集灭道,就没有一切世间法了。

我们把下面这一偈结束。

「是故经中说  若见因缘法

则为能见佛  见苦集灭道」

佛在经上说,见因缘法。因缘法是什么呢?空是因缘空,有是因缘有,这个样就能见佛了。空是因缘空,不归断灭;有是因缘有,不归定性。不生不灭就是佛。

「见苦集灭道」,详细会要会到,苦是因缘苦,因缘苦就是空;空是因缘空,因缘空就是苦。集是因缘集,因缘集就空;空是因缘空,因缘空就是集。灭是因缘灭,因缘灭就空;空是因缘空,因缘空就是灭。道是因缘道,因缘道就是空;空是因缘空,因缘空就是道。你反复论证,就了解它了。所以知道因缘法,就见佛见法了。见佛见法才称为僧。

什么是僧?《成实论》讲过,何谓僧?僧是四行四得。四行,行须陀洹、行斯陀洹、行阿那含、行阿罗汉,四得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具戒定慧一切功德为僧。所以你们出家众应该检讨,那个样才叫僧。

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问:刚才师父说,果报从罪福生,不对。为什么不对?请师父再解释一遍。〉

果报从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因缘生无自性就不生。果报空,是因缘空,因缘空无自性,无自性就是因缘生。你不要偏边了,不是讲过了,离边不住中,你怎么还住边呢?

还有问题没有?你们记住,出去说法记住,一偏于有所住,叫人抓住小辫子,问得没话讲。你不偏,离边不住中,他怎么问你怎么答,总是圆融的。

好!现在下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7 14:14 , Processed in 0.0583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