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8823|回复: 17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法华经要义
(2001年11月8-10日讲于成都文殊院)

第一章《法华经》就是讲心灵建设
一、讲经缘起
二、佛教的人生观
(一)转恶成善
(二)转邪成正
(三)转染成净
(四)转识成智
三、佛教的宇宙观
(一)什么是缘起
(一)什么是缘起
(三)什么是中道
四、佛教的价值观
(一)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三)成佛是佛教的终极价值观
五、《法华经》就是讲心灵建设
第二章 《法华经》综述
一、经题略释
(一)什么是妙法
甚深不可思议之权实法
迷则成凡,悟则成圣
《法华经》四圣六凡十法界
《华严经》四种法界
禅观境界
佛不可以色身见
(二)什么是莲花
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
拈花微笑
禅宗三关
(三)什么是经
关于三藏十二部
十二部经略解
二、《法华经》的译本与译者
(一)三种翻译版本
(二)译者鸠摩罗什
三、《法华经》的宗趣
(一)大纲
(二)名词解释
什么是大小
什么是半满
什么是渐顿
(三)法华宗趣
唯有一乘法
是心是佛
一心三观
百界千如
一念三千
嗔心重的故事
吴道子画马变马
四、《法华经》的地位
《法华经》是经中之王
四个听经因缘
什么叫“入如来室”
什么叫“著如来衣”
什么叫“如来座”
第三章 《法华经》正文的要义
一、序品和方便品略解
佛放光现瑞
增上慢与五千人退席
佛出世因缘
开、示、悟、入佛知见
什么是三身四智
二十五圆通
二、几个譬喻品略解
佛说法喜欢打譬喻
空中楼阁与瞎子摸象
(一)火宅三车喻
(二)穷子得宝喻
(三)衣里藏珠喻
(四)药草喻
(五)凿井喻
三、提婆达多品略解
残暴的提婆达多也能成佛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人人都可以成佛
天女散花与不二法门
在家居士的责任
四、安乐行品略解
略释安乐行
佛教徒拥有快乐的秘密
身安乐行
口安乐行
誓愿安乐行
五、法师功德品略解
法师意义及其功德
读诵《法华经》的功德
《法华经》开显三谛圆融
六、常不轻菩萨品略解
什么叫像法时期
常不轻菩萨修忍辱行
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略说
观音普门品流行的由来
观音菩萨的四个名号
1.持诵观音菩萨名号的功德
可除七难
可灭三毒
可满二求
2.以三十二应身说法
观音菩萨示现实例
学习观音菩萨的悲心
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
3.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威德
释“观”义、释“音”义



第一章 《法华经》就是讲心灵建设
一、讲经缘起
各位弘扬佛教、护持佛教的发心菩萨、各位同参道友!去年文殊院文殊阁建成以后,我曾经在这里讲过《般若要义》,时间刚刚过了一年。现在文殊院每周开展佛法讲座,今又约我到文殊院来跟大家结法缘,讲《法华要义》。看到诸位法师为佛教事业的发心,我非常高兴。文殊院举办的佛学讲座,突出了佛教的文化性,弘扬佛法真理,净化人心,稳定社会,为国家安宁和世界和平,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认为,举办这个讲经法会非常必要。因为佛法精深博大,能够指导人们走上光明大道,使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指导我们获得幸福快乐的生活,甚至最终获得涅槃解脱的潇洒人生,圆满成就佛道。
二、佛教的人生观
我们活在世上,应该活得有价值,不能空过一生,不能懵懵懂懂的混过一生,更不能造作恶业过一生。我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拥有好的人生观才能创造出有益高效的人生价值,我们的存在才有意义。没有人生观指导的生活的下场,便是醉生梦死地度过一生,所以,我们应该树立佛教的人生观。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呢?佛陀指示我们,要利用我们有限的生命,转恶成善、转邪成正、转染成净、转识成智,这么四个“转”字,就包含了佛教积极利他精神的人生观。
(一)转恶成善
转恶成善,就是依我们信仰佛陀的信心、愿心,断灭五逆十恶等三世罪障而得现生利益,成就大善根种性。什么是五逆?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即破坏佛教的团结)。这五种极端罪恶的行为,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所以又叫无间业。什么是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嗔恚、邪见等十种不善业。要断除三世罪障,即不仅仅断除现在世的五逆十恶,还要去除过去世、未来世的罪孽。断除恶业,成就善业,即行十善业,可以感得人天果报。
修善行,我们就要先皈依佛法僧三宝,明白因果道理,勤修五戒十善,这样子可以走上“转恶成善”的道路。严守杀、盗、淫、妄、酒五戒,可以保持人生,不致堕落恶趣。修持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死后可以根据修持的品位上升诸天,享受天道的快乐。当然这是最初阶段的学佛,我们还要更进一步,修习转邪成正。
(二)转邪成正
转邪成正,在佛教来讲还是属于人天乘。我们做人,这一生结束以后,要想不再堕落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就不能再造堕三恶道的因。地狱、饿鬼、畜生要感受刀途、火途、血途的苦楚,一生中受尽诸般磨难,是很痛苦的,没有学佛的机会。所以邪知邪见很可怕,不但将失去人身,还要受万劫的苦楚。什么是邪知邪见呢?即邪心取理,颠倒妄见,不信因果,断诸善根,作阐提行,是名邪见。要转邪成正,就要修习八正道,即八种求趣涅槃的正道。八正道又作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等名称,是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即八种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释尊转*轮时,所说离乐欲及苦行的二边,趋向中道法门的,即指这个八正道。
正见,又作谛见。即“见苦是苦,集是集,灭是灭,道是道”;“有善恶业,有善恶业报,有此世彼世,有父母,世有真人往至善处,去善向善,于此世彼世自知自觉自证,成就佛道。”
正思惟,又叫正志、正分别等。不生欲觉、恚觉及害觉,即我们意业保持清净,没有过分的贪求,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心平气和地为大众服务,更没有整人害人之心。
正语,又作正言、谛语。即离妄言、两舌、恶口、绮语等业,有所言说,即与道相应,与善法相应。
正业,又作正行、谛行。即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等一切邪妄。
正命,又作谛受。即舍咒术等邪命,如法求衣服、饮食、床榻、汤药等诸生活之具,以正确的方法来养活自己。
正精进,又作正方便、正治等。发愿已生之恶法令断,未生之恶法令不起,未生之善法令生,已生之善法令增长满具。有的人说我们佛教消极,那他是不知道佛法,愚昧无知的结果。佛陀教导我们要精进地生活,不要懈怠。
正念,又作谛意。即以自共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正定。即离欲恶不善之法,修习初禅乃至四禅。
(三)转染成净
佛教的人生观,就是首先要学人天乘的善法,再进一步修解脱行,也就是转染成净。染就是染污,指我们内心的染污、烦恼无明之法。净,即远离烦恼、清净之义,是法性之法。《摄大乘论释》卷十三中说,生死之法为不净品,涅槃之法为净品。现在社会上搞环保,为什么搞环保呢?就是近年来,环境污染重——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导致生态不平衡,给地球带来很多的灾害。在佛教来讲,首先污染的是内心污染,内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假若内心不污染,环境就会干净,生态就可以保持平衡。所以佛法的环保工程是治本,从心理上根治污染。当然,要标本兼治,但首先要治本。内心有污染的众生就是凡夫,没有污染的就是圣人,所以转染成净,就是一条成佛作祖之路。
由于人们烦恼重、无明重、不信因果、不信三宝,只见眼前(的利益)不见未来、只看到自己这个空间没有看到他人的空间,处处损人利己,造成很多不应该的染污现象。所以我们佛教,除了做好人之外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求得三业(身口意)清净。内心不起烦恼污染,口业清净,就是语言干净,身体当然也不会有过激行为,更不用说去害人了。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可以得到解脱。这就是佛教的解脱行。宣说这一种解脱行,是佛出世的因缘。转染成净是三乘所共修,即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要共同修习的,是成就佛道的必经之路。诸位居士除了做个好人,奉行三皈、五戒、十善之外,要进一步提高,必然要走这条道路,这就是转染成净。
(四)转识成智
普通的俗人,心有分别,认识不清,颠倒重重,既有烦恼障,又有所知障,不能以智慧来观察人生,观察宇宙间万事万物。所以不能处处为他人着想,一门心思总想着自己。不能以他人之苦为自己之苦,不能以他人之乐为自己的乐。因此佛教讲,在修解脱行的基础上发菩提心、发悲悯心、发广大心。广大心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在此基础上,行动上就修四摄六度。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通过这样的具有菩萨精神的行动,在唯识学上讲就可以转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成四智(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断烦恼障就证得涅槃,断所知障就证得菩提。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
转恶成善、转邪成正、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既是我们远大的理想,也是我们学佛的最高目标,这就是佛家的人生观。我们要以这种观察思维来对待人生,珍惜光阴,使人生不虚度,创造人生价值,这样就活得有意义。从这四个“转”字来说,我们要走的路很长,也许前方布满了荆棘,但我们不怕重重困难,以坚韧的毅力,迎难而上,以实现我们的最高目标——完成佛道。
三、佛教的宇宙观
什么是佛法的宇宙观呢?以佛教的观点,对事物的观察,对宇宙森罗万象的观察,要靠智慧来进行正确的观察。这个观察有三点,一是缘起,二是性空,三是中道。佛法主张以慧眼观察一切事物。宇宙森罗万象,包括诸多的精神现象、物质现象。必须以缘起、性空、中道的智慧来观察这个复杂变迁的宇宙,清楚地了知它的本质和现象,如此观察,才是正确的宇宙观。
(一)什么是缘起
缘起,指一切有为法,皆因种种条件(因缘)和合而成立,即任何事物皆因各种条件之互相依存而有变化(无常),是佛陀对于宇宙各种现象生起消灭之原因、条件所证悟的法则。如阿含经典多处阐明的十二支缘起,谓“无明”为“行”的缘,“行”为“识”的缘,乃至“生”为“老死”的缘。“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以明生死相续的真理,同时亦由“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之理,断除无明,以证涅槃。此缘起之理是佛陀成道之证悟,是佛教宇宙观的基本原理。佛陀对印度诸外道所主张“神我”及诸法具有实在的自性等论点,均予以否定,而称万有(物质界)都是相互依存,非有独立的自性,以此解释世界、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建立起佛教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成为佛教异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征。
宇宙间一切法离不开“因、缘、果”三个字。不管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都脱离不了因果规律。时间上很长,空间上很宽,超越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时空。要相信因果,不违反因果,以因果律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看看我们起心动念是不是违反因果律?这是做人的基础,也是世间伦理道德的基础。一切事物的兴衰成败都离不开因、缘、果,不管你信与不信,因果律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你的相信与否而疏忽行使它的职能。
你们大家想嘛,古往今来,这种因果报应的事情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我们就要深信不疑,为善受福,作恶遭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若到,一切都报。报应现前时,不会因你职位高低、权势大小而改变,人人平等,正所谓报应丝毫不爽。
(二)什么是性空
性空,指一切缘起法的造作变化如幻如化,凡是因缘所生法,都没有实体,没有常恒不变的东西,没有青春常在而不变化的东西。一般人追求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境界,把它看得很实在。攀缘追求,贪恋不舍,所以造业无边。我们如此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能破除我执、法执,对一切事物可以看淡放下。要“空”掉什么?空妄情,空执情。《金刚经》里讲要遣相去执,直察真相,没有这个观察,就处处以我为主体,私心杂念重重,我的这样、我的那样、我的家庭、我的儿女、我的钱、我的权位,样样都放不下。放不下就要害人,害得你为物所累,成了“我的”奴隶,连自己最根本的东西都丢掉了。
放得下,看得淡,就可以对事物、对人们、对众生起平等心,既尊重人类,又尊重自然。不能破坏自然,因为人、宇宙、万物与我一体,平等观察,就可以发大悲心。佛法的“空”就是本着万物一体的这个互相依存的精神,空除我执,空除法执,空除贪心。“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要了,或者什么都没有了,连正法之理都放弃了,不是那个意思!什么都没有了不是“空”,那是佛教说的“断见”,这是邪见。佛教的空是要明白事物的变迁,事物的朴素依存关系,断除狭隘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小人思想。达到空的境界,就是空去了小我而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去,成为自然的一份子,与自然协调,和合一味。
(三)什么是中道
中道,就是看待万物时,一方面不要否定因果现象,因果是客观存在不能否定;另一方面也不能执着“实有”,“实有”即对事物的偏执,要空除对“实有”的执着。所以看待人生,看待一切事物,要做到“二而一”,消除对立,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心经》里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论人生现象、宇宙现象都是如此,即不落于“断见”,也不落于“常见”。断见,就是否定因果,认为人死如灯灭,死了就没有了;常见,就是认为一切常恒不变,“神我”常恒不变,一切山河大地常恒不变。空除执着,不落入断见也不落于常见,亦有亦空,是名“中道”。
缘起、性空、中道,这是佛家的宇宙观。这个意趣精深博大,超过世间的一般哲学。世间的一般哲学,不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哲学,其境界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只是在世智聪辨上用功。佛法精深博大超越了世间哲学,也超越了世间的科学,希望大家好好学习,能得到最大的受用。
四、佛教的价值观
什么叫人生的价值?作为一个人,光阴很短促,在人的一生中,要获得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表现在思想行为上。由思想上的认识来指导行为,做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对众生都有意义的事情才叫做有价值。
用历史的眼光去评价人生,你才能清楚地看到这一切:有的人机关用尽,拼得世间荣华富贵,却博得千古骂名,遗臭万年;有的人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天下人谋福利,虽然一生衣禄平平,却留下万古英名,永垂世范;有的人家业兴隆,平步青云,如行云流水,(最终还是)成为历史的过客,转眼即烟消云散;有的人能屈能伸,穷通富贵,只如过眼烟云,虽于民无利,倒图个轻松自在……人生百态,各有千秋,称讥毁誉,虽是身后之事,却看出一个人的价值所在。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中国古代的各个学派在探讨人生理想与行为的评价标准时,围绕着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等关系进行了论述。儒家提倡轻私利而重仁义,存天理而灭人欲,一生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志向;道家更是表现出重视精神而轻物质的“功成而弗居”等价值观;墨家的价值观则主张贵“义”,义即是有利于人民的行为……
那么,佛教的价值观如何呢?我从下面几点来简单说说,给大家提供参考。
(一)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佛教认为众生佛性平等,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在六道轮回中,生命的表演最为精彩,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有的生命都有成长过程,从低等的、无知的到较高的生命形态,甚至是完成生命体验的全过程,最终成佛。这种成佛的可能性使我们尊重每一个生命,并将尊重转化为戒律,这就是佛教徒的不杀生戒。不杀生戒,即尊重任何一个生命,因为它们有生存的权利,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随意作出剥夺一个生命的决定。
尊重生命,佛教徒认为会引发自尊,认识到自身生命的可贵性。这种可贵,关键在于它本来具有佛性,即每一个生命都有成佛作祖的潜在力量。佛性是平等的,人人本具,这就引发了佛教徒自由平等的理念,及世界和平与宇宙和谐的强烈愿望。于是,佛教成为世界上真正使世界走向和平的宗教,它没有圣战的血腥染污,它没有蔑视人生的粗暴极权,在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中,不断完善自我,成就无私而伟岸的生命尊严。这一切,都是因为佛教徒尊重生命的原故。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阿含经》中讲:一切众生中,人为第一。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把修行的道路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下士道就是讲做人,然后才有中士道、上士道,把人做好了,才能进一步修解脱行,修大士行。人是基础,宗喀巴大师取名叫增上生,就是以做人为增上缘,可以逐步上升。六道中,天道太快乐,想不起来修行;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太苦,没有办法修行;只有人在苦乐之间,有苦又有乐,由于苦的关系知道上进,故叫增上生。上升下降,人是基础,对于学佛来讲,以人为上升的增上缘,作为人很难得,所以菩提道首先讲,人身难得,要珍重人身。
《涅槃经》里讲到了六难,即遇佛世难、闻正法难、生善心难、生中国难、得人身难、具诸根难,六种稀有难得之事。
遇佛世难。值遇佛陀出世,听闻佛陀的教法,是非常难的。诸经论中开示说佛之出世,数十亿年才有一次。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有迦叶佛出世;人寿百岁时,有释迦牟尼佛出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才有弥勒佛出世。如此,佛陀的出世,颇为稀有难得,而我们的人生也非常难得,所以遇佛出世的事是很难得的。
闻正法难。上面说遇佛世难,而听闻正法同样的困难。就算佛出世时,能生在这个世界上,仍有八难处不得见闻佛法。这八难处是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即生在佛世的众生中,这八处众生还是听不到佛法的。据《大智度论》卷九载,佛度化舍卫城时,此城曾有九亿民众,仍有三亿人全然不知佛法。所以,在缺少善根因缘的时候,虽值佛出世,也不能蒙其利益。
生善心难。《三藏法数》中说:“善心难生,谓人生世间,宿习垢重,恶缘易染,而况邪惑蔽心,生诸贪着。若不遇善知识劝教,则终不能发心修习善行。故云善心难生。”人生在五浊的世间,从内因来说,我们不明了真理,误解佛法,被邪知邪见所惑;从外因上说,我们会常常受到种种恶缘的染污,所谓近墨者黑,可以说想不学坏都比较难。如果不是遇到大善知识,我们是很难生起善心的。什么是善心呢,善心就是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大家可以扪心自问,我们在一天的时间里,有几个时候生起了这十一种善心法?如果你生起善心多,那说明你学习佛法有了收获。
生中国难。这个中国,是指佛法兴盛的地方。生在一个佛法兴盛的地方,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福德资粮具足,常常听闻善知识讲解佛法,并以佛法为准绳,实践佛教的积极人生观。但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是需要大福报和历劫修行因缘的。
得人身难。经上有一个龟值浮木的故事:在大海中生活着寿命很长的一只盲龟,它随波逐浪,每隔几分钟就浮出水面来呼吸新鲜空气。在海中的波涛上,有一块破木板随着海水起浮荡漾,在木板的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洞,大概乌龟的头仅仅能伸进去。诸位想一下,在诺大的海洋上,这只龟什么时候才能与这块破木板相遇,何况相遇时,乌龟的头刚好从破木板的洞中伸出来?这个比喻是说,我们得人身与盲龟值浮木一样地难。
具诸根难。有些搞艺术的人总喜欢说,残缺就是美,但我认为这种美只能是一出悲剧。人生也一样,几乎不可能完美无瑕,其他的不说,单说我们的身体,生理上的九大系统,什么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几乎每一个人或这或那都有毛病。有的是天生的毛病,有的是后天所致的毛病,有的是业障病,有的是遗传病等等,反正我们总会有一大堆的毛病缠身。若是小点的病也罢了,如果是什么眼耳鼻舌身意方面的毛病,那这一辈子就真的很艰难了,不但自己生活难以料理,还会连累自己的亲人朋友。这就是诸根难具呀。
上面讲了六难,说明能生为人就是大福报。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非常殊胜,是六道众生的枢纽。从做人开始,到学解脱行、菩萨大士行,可以超出轮回通向四圣法界乃至成佛,也可以下堕于三恶道受苦。大家得人身,生于中国,能听闻佛法,诸根具足,得遇善知识,非常难得。就更要珍惜人生,努力修行。
(三)成佛是佛教的终极价值观
佛教认为我们修行的目的是要成佛,成佛是必然趋势,成佛是佛教的终极价值观,是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成佛是我们刻苦修行的自然结果,是我们人生福德智慧资粮完全具足的状态,也是人生完全放弃自我,融入到宇宙大我中的实在。成佛就不再有烦恼和痛苦,是潇洒而自在、永恒而快乐、自主而纯洁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就如梁启超所形容“绝对清凉无烦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束缚”。
五、《法华经》就是讲心灵建设
今天开讲《法华经》的要义。《法华经》就是讲“心灵建设”:“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天台宗的“一心三观”、“百界千如”,离不开一“心”,也就是离不开心灵上的建设。
这一讲座开展起来非常有意义。《法华经》讲后,接着还要讲“华严”、“净土”、“般若”,希望大家珍惜这个善缘,认真学习,学会如何进行心灵建设,能从讲经法会中得到受用,这是我所希望的。
《法华经》是中国天台宗的主要经典,而天台宗的主要思想涉及般若宗(三论宗),涉及华严宗(贤首宗),涉及慈恩宗(法相唯识宗),几个宗派都联系牵涉起来,也就是说诸宗都融贯起来了,甚为重要!天台宗讲“空、假、中”,离不开般若宗中道思想;讲“一切唯心造”,不能离开华严思想;讲“一念三千”,离不开唯识思想。所以各宗派可以融合,理趣不二。
开讲《法华经》要义,在今天来讲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我在正式讲经以前,讲这个缘起。《法华经》共是7卷28品,比《华严经》少,比一般经卷还多,三天之内比照正文来讲不可能,因为时间关系,只有讲个大纲,提炼出要义。这个大纲也不按照天台大师智者(智顗)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的框架来讲,只是点到为止,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大家在法会后深入经藏。
第二章 《法华经》综述
一、经题略释
这个经题是《大乘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共7卷28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鸠摩罗什三藏所译。属于大乘实相法,是直指佛乘、指示诸法实相的经典;是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经典;为天台宗立宗的主要依据。
(一)什么是妙法
甚深不可思议之权实法
“妙法”,就代表微妙,不可思议。即第一最胜之法,微妙难测,不可思议,叫妙法。《法华玄义序》说:“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维摩经·佛国品》中说:“以斯妙法济群生。”在《法华经·方便品》中也说:“我法妙难思。”佛经的开经偈中也有偈颂:“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是武则天写的。
武则天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还曾经出家过一段时间。她提倡男女平等,支持佛教的慈善事业、文化事业。在她的支持下,当时佛教界兴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她还支持佛教的翻译事业、出版事业,大力在中国推行佛教的传教工作,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贡献很大。她用偈颂的形式,来表示佛法难闻今已闻,而这个微妙法表示佛法是宇宙间最高的、甚深的“百界千如”权实之法。这种“法”实际上归摄于一心,从自性的心中流出。心能够出生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出世间法,这就是“万法唯心造”。
我看过那么多的哲学论著,中国的、西洋的,我看还没讲出这个道理的。那些哲学出自于第六意识分别,其空间有限、时间有限、所见的有限,只看到心不看到物,只看到物不看到心。什么经验论、理性论、唯心论、唯物论,这些东西在佛家来看是片面的观点。世间哲学不能统一看问题,佛教的法界观就不同,对宇宙作统一协调的认识,从宏观上看世界,不分别宏观、微观,从一点可以了知面,从面也可以明了整体,这就是佛教统一的世界观。从统一上看问题,心物综合,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这种唯心论是佛教的特色,不同于现代哲学、心理学,跟现代的唯心主义也是两码事,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
迷则成凡,悟则成圣
“迷则成凡,悟则成圣”,心本来就有觉性、佛性,但是这一个觉性、佛性为无明所障蔽,就通过意识生出种种虚妄分别,乃至种种众生的世界。假使这个无明能够去掉就可以转妄为真。所以心包括世间、出世间法。《妙法莲华经》讲的就是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万有归于真心,看问题不能违背真心。在日常生活中去除妄念,消除虚妄分别,就可以逐步恢复真心,达到“觉”的境界。
这个“觉”分为“本觉”、“始觉”、“妙觉”。“本觉”就是本有的,指众生的心体,自性清净,离一切妄相,灵灵照照,有觉知之德。并非修习而成,是无始本有自尔的性德,故曰本觉。本觉表如来的法身。“始觉”,由此本觉之内熏与师教之外缘,始起厌离苦患而求趋菩提之心,顺应本觉而渐渐生觉悟的智慧。就是开始依于善知识闻经受法,多闻熏习,熏习善法种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入十地阶次(十地是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此十地是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的第五个十位,在此十地中,渐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已属圣位。经过十地的修行后,到金刚道彻底断除烦恼障、所知障的种子和现行,经过等觉位,就可证得妙觉佛果。佛指示要恢复妙觉明心,这个“妙觉明心”就是真心,就是如来心,就是菩提心,就能够证真如,就是法性、空性。
《法华经》四圣六凡十法界
《法华经》是直指诸法实相,它指出,“一乘”就是佛乘,心法微妙不可思议,包括百界千如,在凡夫境界就是“六凡”,在圣者境界就是“四圣”。“六凡”就是人、天、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四圣”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六凡合成十法界。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称三涂。阿修罗、人、天道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道,则为五道,或五趣。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的众生。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重罪,则堕地狱。十恶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嗔恚、邪见。十恶分上中下三品,谓欲作、正作、作已,此三时中(即犯罪的全过程)心无悔者,名上品十恶罪,报应是堕落地狱。地狱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称,其中痛苦万千,说之不尽,诸位可以自己参看《地藏经》,那里有对地狱罪报种种苦楚的详细说明。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的鬼道。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以贪嫉之心,欺诳于人,由此因缘,堕入饿鬼道。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中品十恶业,就是对于所作过的十恶行,心生悔意,为十恶中品。一念悔意就可以使人不堕地狱,可见我们心力的作用很强大。如果他能生起悔过自新的念头,再努力忏悔,勤修善法,也不会堕饿鬼道了。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之趣。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下品十恶业,就是对于正在造作的十恶之罪,能起悔改的心意。如果他在此关键时刻,能悬崖勒马,不再继续造作恶业,相当于现在的未遂罪,那罪过就轻多了。
(4)阿修罗道: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但没有道德水平,性情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就是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众生在修十善法时,起了悔心,觉不该作善法,在他的心中念念想超过别人,轻他重己,而外扬仁义,天天讲斗争,不知道忍让他人、与朋友和睦相处,就是发下品十善心。由于修罗道还是有一定的福报,所以要先修十善业而后悔,起了嗔恚之心的才堕入阿修罗道。
(5)人道:即苦乐参半的人类世界。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的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要修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中品十善者,对于所作的十善业,起少悔心。谓众生念念欣乐世间,修行五戒,贪著人间五欲的快乐,是名发中品十善心。
(6)天道:即天界的众生。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有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上品十善,对于十善法欲作、正作、作已三时之中,不生悔意。念念了知三恶道的痛苦,及知人间苦乐相间,唯天上纯受种种欲乐,而愿意求生天界,闭摄内根,不着外尘,修行天道,就是发上品十善心。
此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声闻、缘觉、菩萨、佛陀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界。四圣界即:一、佛法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二、菩萨法界,为求无上菩提者,勤修六度万行的境界。三、缘觉法界,为入于涅槃,修十二因缘观的境界。四、声闻法界,为入于涅槃,依佛的声教,修四谛观法境界。上述的四圣六凡合称十法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十法界再分,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各自相具,故共为百法界。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之十种事理(十如是),故百界共有千如,即百界千如。此千如各有众生、国土、五阴三世间之别,则相乘而为三千世间,或叫做三千诸法,是一切法的总称。在我们日常的一念之中,三千诸法能够同时具足,这是天台宗的观法,叫“一念三千”。起染念就是凡夫境界,六凡法界;起净念就是圣者境界,四圣法界。为凡为圣,即在一个念头之中,因而起每一个念头都要特别注意!不要念念落在凡夫境界上,要与善法相应,转染成净。佛教的净宗念佛、禅宗参禅、密宗修法、律宗持戒、天台止观等,其实都是在降伏念头、调伏念头,以保持正念,用的是这个转染成净的功夫。
《华严经》四种法界
这个百界千如,虽然这么多,但是法法相通,都是出自一心。在《华严经》里讲法界观,将之称为四种法界。《法华经》与《华严经》虽各有理趣,但它们的意境是相通的。这四种法界就是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理法界”就代表心,就是我们的真心。即万有皆为同一理性,真如平等,无有差别。观众生心、色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我们的心量周遍法界,无处不在。
“事法界”,代表四圣六凡的境界,由心产生的万相。也就是宇宙间千差万别的现象界,属事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为什么叫无碍呢?理可以摄事,事归于理,理事互融无碍,平等即差别,差别即平等,一可摄多,多可归一,“一心摄万法,万法归一心”。从缘起中知性空,从性空中显缘起,这叫作“理事无碍法界”。
“事事无碍法界”,事与事相都是缘起法,都是互相资助,互相平等,法法相资,法法平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大小相容。这有个比喻,“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指大小是相容的,不能分开。大海中的波涛起伏,大小相容,波波相联,无法分开。
这是《华严经》讲的法界观。与现在《法华经》讲的精神一致,万法归于一心,一心又摄万法。万法是互相容摄、互相融合、不可分割、彼此不相离的。因此,我们应该以慧眼观察一切现相皆是因缘生法,就可见到诸法性空,一切法当体即空。如实了知这些诸法实相和现象,就是般若,就是法身。

禅观境界
古德云: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
郁郁黄花尽是法身。
竹子不是孤立生长的,它是一种缘起法,黄花也是一种缘起法,从中由缘起知空性,知诸法实相,这就是法身。
还有两句: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如来。
这是禅观境界。一朵花的开放不是孤立的,离不开空间,离不开时间,离不开人工等等条件,所以一花一世界,就是缘起观。“一叶一如来”,叶与花是相联系的,它是缘生法,从缘生之中,观照诸法空性,能够知空性就可以见如来的法身。如来的法身就是空性,了达诸法的空性就见如来法身。
《思益梵天所问经》讲:
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
若知此因缘,则达法实性。
若知法实相,是则知空相,
若能知空相,则为见导师。
“诸法从缘生,自无有定性”,指没有个常恒不变的实体。
“若知此因缘,则达法实性”,知道一切都是因缘生法,就可以了达诸法真实性。
“若知法实相,是则知空相”,由因缘生法知诸法空相。
“若知空相者,则为见导师”,知道空相就能见导师。导师是谁?就是如来、就是佛。
佛不可以色身见
佛曾经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讲《地藏王菩萨本愿经》,讲完以后,要回到人间,这时弟子们都要欢迎佛。依规矩,是国王宰官在前,四众弟子随后。当时有个莲花色比丘尼,她想最先见到佛,就以神通变化为国王,好优先拜见佛。这时须菩提正在山洞中静坐,有人告诉他说:“佛已经为母亲讲完法,要从忉利天宫下来了,你为什么不去迎接佛呀?”须菩提动了一念,想去接,后来他又想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佛不可以色身见”,色身不能代表真佛,法身才能代表真佛。而法身是什么呢?诸佛是由于证得空性,悟得真如的道理,才成佛而共一法身。所以他就不动了,继续在洞中修空观。
莲花色比丘尼,她是化的国王相,就最先见到了佛。她说:“我今天很高兴,我首先见到佛。”接着就礼拜佛。佛当时就微笑着说:“不是你先见到佛,是须菩提先见到佛。”有这么一段公案,表示知空相才能见到佛陀大导师。
所以说“若知空相者,则为见导师”,这是很重要的。
(二)什么是莲花
“莲花”,在我们的经典中、造像中,处处都有圣洁的莲花。在《阿弥陀经》里面,形容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莲花池里的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这个“微妙香洁”就形容莲花的功德。什么叫微妙?微妙就代表智慧。什么智慧?缘起性空的智慧,就是刚才讲妙法的内容。“香洁”就代表德行,大乘菩萨的德行。菩萨以大智慧不住生死,以大悲心不住涅槃。菩萨发了大愿,为悲悯众生故,在五浊恶世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救苦救难,虽处五浊之中,不为五浊所染,就好像莲花生在污泥中,不为污泥所染。这是莲花代表的德行。
莲花的功德“微妙香洁”
微妙与香洁,一个代表智慧,一个代表大悲。大悲大智代表菩萨精神,也是佛陀化身的精神。化身是基于悲心,有悲就有智,悲智双运。
这里的莲花除了这个意义以外,还形容《法华经》“开权显实”的道理,因为莲花花朵与莲子同时存在,有花就有子,有子就有花。佛说诸法权巧方便,中心思想就在于佛乘,在于诸法实相,将三乘引归佛乘。三乘就是权巧方便,说三乘的目的是引归于“一乘”,即是佛乘。由小归大,由“权”归“实”,有“权”就有“实”,有“实”便也有“权”,权、实同在。也就是说佛教不分什么大小乘,都是佛陀的说法,为了利益众生而说,只是我们的根器不同,而不是法的不同。要学习佛教的一切利他精神,不要只知道自利,作自了汉是成不了佛的。
学菩萨修莲花之行,就是悲智之行,大悲大智。你修悲智之行,有这个因,就有佛果的存在。熏一分现行,就成功一分种子。“现行”与“种子”同时存在。这在唯识法相里讲,就是“种现熏生”、“因果同时”。那么,当种子生种子,即种子继承种子在阿赖耶识中恒常随转,也会有异熟,这个法理很微细。
这个“莲花”是一种譬喻。一个是譬喻菩萨的精神,大智大悲,一个是代表因果同时。有权就有实,权实同时存在,不能分开。这个道理很微妙。从嘴巴讲都是可思可议,真正悟得这个道理,要从定中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拈花微笑
当年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会上的弟子,不会其意,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个意境不可言传,所以佛当时就讲:“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迦叶为禅宗第一代祖师,传到二十八祖是达摩禅师,为中国禅宗初祖。拈花微笑这个道理很深,很微妙,不可思议。
根据智慧的阶段来讲,我们在资粮位之中,是经过闻熏,在闻熏之中引发正见,而后从闻熏之中,结合行持,修观、修定,这就是“加行智”。加行智之后就是“根本智”。进入初地见空性以后就是根本智——见道位。禅宗的悟境也是根本智。再加功用行,以后就是“后得智”。根本智见了诸法实相以后,为了救度众生,从语言方面施设言教,这叫后得智。
这是从修行到究竟的一个过程。禅宗有“三关”。第一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关,“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禅宗三关
“禅宗三关”的第一关就是说,要把“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种虚妄分别调伏下去。要“大死一番”,就进入第二关“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大死一番后,大死而又大活。死什么呢?死凡夫的妄念、俗念。活什么呢?活法身、证空性。证空性以后,再反观世界,“见山依然是山,见水依然是水。”那么这个见法就不同了。这种见法是不住尘,看得清楚而不住世尘,就是智慧的看法,能够见到了诸法因缘生法,见到如幻如化的景象而不执着,在不执着之中又大做佛事,广度无边的众生。这就是禅宗的“三关”。
由加行智到根本智,由根本智到后得智,是依位次来的。所以“闻、思、修”三慧,必须要有“修”慧,不修不行。这个佛教的真理,不是光说的,它要修、要实践。先听闻佛法,不要学有的人叛经离教,不想学习,盲修瞎炼,还自以为是,那就错了。根据自己所学,经过思维熏染,使我们的内心与善法相应,也就是从意根着眼。意根清净,余下的口业、身业才能清净。
以上就是有关莲花的解释。
(三)什么是经
关于三藏十二部
三藏教理的组织中有十二分教,即佛的说教是依十二种方式,佛说的一切法,皆可统摄为一修多罗,类集为经律论三藏。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由于一切经的经文体裁和所载的事相不同,故从三藏分出十二种名称,通称三藏十二部经,总则称一切经,别则称十二部,但并非每一经都具有十二部之名。
十二部经略解
十二部经分别为:
1.修多罗,又叫素怛缆,意译为经或契经,如四阿含、诸大乘经、戒经以及三藏内外的一切经典,都名契经。但此处所说的契经,是单指经中直说法义的长行经文,相当于佛经中散文部分,故又称长行经。
契经意即一方面契理,与佛法真理相合,一方面契机,与众生根机相合。上契诸佛理,下应众生机。“理”就代表诸法实相、代表真如、代表法性,“机”就代表众生的根机,随众生的根机而说法,引导众生都要归于真实的道理,归于真心,使众生能够在念念之中保持正念,去妄成真,如水成冰,达到这个境界。
契机契理,契机就是要把握时代的潮流,掌握当今世界的风尚,根据众生的病态,作出理智的判断,为当今众生作出合乎时宜的教导,这是方便法门;契理就是要契合真理,不能偏离正道而融入世俗。所以既要契机又要契理。
另外对这个“经”的解释又含有“有规律、有法规、有规范、有组织”的意思。你看我们这个经典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它是有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法则,有前、有中、有后,称为“经”。这种法的目的是引导人走正道,最终成就佛道。
2.祇夜,意译重颂或应颂,偈颂有一定的字句,四、五、七字一句,三、四、五、六句为一颂。凡经中偈颂,以偈颂体裁重述前面长行经文大义的,名“重颂经”。
3.和伽罗那,译为授记,凡经中佛于菩萨授将来必当成佛的悬记,或于缘觉后世当得道,或于声闻人今后世得道,记六道众生后世所受果报之处,即名“授记经”。
4.伽陀,此译讽诵,或孤起颂,不依长行,直截以偈颂的形式显示诸法的经,如《法句经》等,名“讽诵经”。
5.优陀那,此译自说或无问自说经,凡无请问者佛陀自已宣说的经文,如《阿弥陀经》等,名“自说经”。
6.尼陀那,此译因缘经或缘起经,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故名“因缘经”。
7.阿波陀那,意译为譬喻,凡经律中所说譬喻,以譬喻显示法义之处,故名“譬喻经”。
8.伊帝目多伽,翻译为本事,或如是语经,即经中讲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历的经文,及教令精进求道解脱因缘等处,即名“本事经”。
9.阇陀伽,翻译为本生经,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
10.毗佛略,此译方广,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辩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如《菩萨地持经》卷三:“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11.阿浮陀达摩,翻译为未曾有,即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12.优波提舍,此译论议,即佛所说诸经,若作论议问答辩理,分别广说之经文,即名“论议经”。
这十二部经其中就有譬喻,这个譬喻,有事实、有道理,可以教育人。在大藏经中关于譬喻的有《法喻经》、《百喻经》等。
二、《法华经》的译本与译者
(一)三种翻译版本
《法华经》有三种翻译本。
第一种版本是西晋惠帝永康年间,印度高僧竺法护在长安翻译的,名为《正法华经》。这个比较早一点。三国以后就是西晋,它统一了三国。那个时候佛教已经传到华夏来了,且经典开始大量地翻译和传扬。
第二种版本就是后秦弘始年间,龟兹沙门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逍遥园翻译的经文,名为《妙法莲华经》。西晋灭亡后,许多少数民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20多个政权,史称“东晋十六国”。当时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其中的一个国家叫后秦,当朝的君主是羌族的姚氏,因此又叫“姚秦”。那时候姚兴是一位最有能力的君主,很留心政事,任人唯贤,对百姓很好,重视文治,大力提倡佛教和儒学,灭了好几个国家,站稳脚跟达到了大治。这期间就把鸠摩罗什接到了长安,翻译了许多佛教大乘经典,现在的《妙法莲华经》7卷28品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次翻译,是在隋朝仁寿年间,北天竺沙门奢那笈多,这个名字翻成汉文叫智德。他翻译的经名叫《妙法经》。
这三个译本中,从那时开始到现在,流行的都是鸠摩罗什的。因为鸠摩罗什的翻译,文辞简洁华美,词义与佛的意思相合。
(二)译者鸠摩罗什
现在就简单介绍一下鸠摩罗什大师。他被尊为三藏法师。三藏就是指经、律、论三藏。能够通达这三藏就叫做三藏法师。法师,就是以经为师,奉行经典,弘扬经典;同时又依佛法宣扬教育众生,为人之师,称之为法师。“鸠摩罗什”是梵语,翻成汉语叫“童寿”。“童”是孩童,“寿”就是长寿的寿。为什么叫“童寿”呢?因为鸠摩罗什很有善根性,童年时就很有学问,而且为人很厚重,象老年人一样的,所以叫童寿。他的祖籍是印度,父亲在印度当官,后来不当官了就出来留学。父亲到了龟兹国(就是中国现在新疆的于阗),受到国王的赏识,娶了国王的女儿,做了驸马爷,以后生下鸠摩罗什。由于鸠摩罗什天性具有慧根,他母亲相当信仰佛教,所以他七岁就出家,遍学大小乘经典。后来他母亲也出了家。
这恰是前秦王符坚当朝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的太史看见北方的天空出现智星(象征智慧的星宿叫智星),第二天就告诉了符坚。符坚听说在西域龟兹国有一个智慧很高的僧人叫鸠摩罗什,就生起敬仰,但是你凭白无故地叫龟兹王把鸠摩罗什交出来不可能呵!所以当时他就派了一个叫吕光的大将率兵讨伐龟兹。不是为了其它的,就为了高僧鸠摩罗什大师。
吕光征伐龟兹,龟兹武力很微弱,无力抵抗,所以不得不把鸠摩罗什交出来。吕光得到鸠摩罗什以后,本来准备回长安,后来因为在路上听到长安发生了政变,羌族姚苌发动宫庭兵变,夺了帝位,符坚被姚苌捉到后缢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中国历史上都是这样,搞政治离不开各种方式的斗争,帝王到了末代都很凄惨。这就是利害冲突,这就是世间法。庄子有个譬喻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猎人又次之”。这个寓言,譬喻世界的这个争斗,以强凌弱,强者居上。就好象蝉在树上叫,螳螂想吃蝉,黄雀又想啄螳螂,黄雀自己又没预想到后面还有猎人要杀它,要射击它。世间上为了争权夺利,都是用尽心机,你说你强,我还要比你强,采取各种手段,弱肉强食。这个是庄子的寓言。所以对这些世俗的东西呀,我们学佛人要超情出俗,要看清楚。
根据正史记载,符坚被姚苌杀死以后不久,姚苌又在梦中与符坚开战,他用刀,符坚用矛。梦到苻坚与神鬼兵数百人突入营中,姚苌害怕逃走,他的侍卫迎着姚苌刺鬼,误中姚苌的下身。当时姚苌就痛,一直痛醒。痛醒之后就得了病(下身病),太医也没法治。这就是冤孽病。你杀他,他还不是要杀你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这个杀业造不得呀!机缘成熟快就是现前报,机缘成熟慢呢,等到后来也要偿报。因果嘛!姚苌后来因为冤业病死了,由姚兴即位。这一段公案在历史上都有的。
姚兴登位后就想到,原来朝庭派兵去接鸠摩罗什,而鸠摩罗什怎么还没来?后来知道吕光在半途听到兵变,就自据西凉(就是甘肃兰州)为王,鸠摩罗什就在吕光身边。于是姚兴又带兵征伐西凉,把鸠摩罗什接到长安。因为姚兴信佛,鸠摩罗什到长安以后,他就请鸠摩罗什入住那个宫殿“逍遥园”(至今部分遗迹还在),住在逍遥园译经、讲经。当时长安聚集了800沙门,帮助鸠摩罗什译经。所以我们现在读这个经典,其来之不易呀!唐代玄奘法师译经,帮助翻译的是千人以上。有译文的、有正音的、有润文的、有重复校对的……很多,才把这个经典翻译过来。
鸠摩罗什在长安主要是弘扬“般若”,讲授“空宗”。论方面主要就是般若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经典方面主要就是般若系统的。其门下有上千人,卓有成绩的有僧肇、僧睿法师等十人,有“罗什门下十德”之称。他一共翻译了三百八十余卷佛经,为佛教的传播事业贡献很大。在秦弘始十五年,鸠摩罗什法师圆寂于长安。时晋熙宁五年,世寿七十。他临终时说:“吾所传无谬,则焚身之后,舌不焦烂。”在逍遥园依外国之法对他进行火化,历史书上记载“薪灭形碎,唯舌不灰”。火化后舌根不化的事实,说明他的翻译是没有谬误的。
鸠摩罗什翻译经典,文义简洁,文辞很华丽,意思又不违背佛义。唐代有个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修行的时候,持戒很严,过午不食。他在终南山感得天人送供,每天中午按时送供,他就接受天人供养(现在那个西安终南山净业寺还有天人送供台,就是当时道宣律师在那里静坐的天人送供的地方)。有一次道宣律师经行,在经行过程中跌了跤,旁边有人把他扶起来,就是天人。扶起来以后道宣律师就跟天人谈话,问过去七佛的情况,天人就说鸠摩罗什在过去七佛的时候就很有智慧,就译有佛的经典。所以鸠摩罗什是有大根性的,有这个缘起。后来道宣律师根据天人所说的内容写了《感通录》,在《大正藏》里面有。
以上简单介绍了翻译的情况,三译之中主要流行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三、《法华经》的宗趣
(一)大纲
佛在《法华经》中说法,举出若干譬喻,开权显实,使各种根机的人都能够契入佛乘。
开始是序品,佛放光现瑞以后说了佛出世因缘,使弟子们得到开解,是为下根授记。接着是《譬喻品》、《信解品》、《药草品》为中根行者授记,这些中根的人听闻后都开了悟,而且得了佛的授记。在《化城喻》等品,是为上根授记。从《法师品》到《分别功德品》,就说明佛弟子们听法后,不同程度得到功德、得到启示,不管下根、中根、上根,乃至化身菩萨都受到大饶益,并蒙佛授记。这些品中同时也叙述了有关菩萨在过去生中和现在生中的事迹。以后从《随喜功德品》到最后的《普贤菩萨劝发品》,也叙述了各种事实,其中心目的是赞扬实相之法,和宣扬信受实相之法的功德。所以,佛殷勤嘱咐诸大弟子于佛灭度之后,对于这个妙法、实相要广为流通,目的就是要启发众生的知见。而诸大菩萨发愿流通“法华”,令众生熟习、读诵、供养、修持、宣扬妙法,一个目的,无非要契证诸法实相,与妙法相应。
这就是《法华经》的大纲。
(二)名词解释
关于《法华经》的宗旨和所指向的目标。简单说一下,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名词:大小、半满、渐顿、偏圆、权实等。我先把这些佛教的基本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以便于理解《法华经》“因病与药、因机施教、开权显实”的宗趣。
什么是大小
“大小”,即佛教的大小乘。大乘,主要是以慈悲心广度众生为主,根据悲心度众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也就是提倡佛教的传教事业,不仅仅是自己学习佛教,还要更多的人来学习佛教,并从中得到受用;小乘,就是以自修、自解脱为主,所谓自了汉,这是指小乘不求大众的利益,只管自己修行了事。乘就是运载工具嘛。大小乘就像小车子坐一个人,大车子多坐些人,这就是大小乘的区别。我们学习佛法,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身边的人也走入觉悟的大道。要引导所有与我有缘的人,让他们信佛、学佛,最终成佛。这就是大乘境界,我们要努力学习。
什么是半满
“半满”,即半字教与满字教的统称,半字教为小乘声闻的九部经(由三藏十二部经中除去方广、授记、无问自说,就是小乘的九部),满字教为大乘方广等经典。半满就是指小乘、大乘的三藏经文。小乘三藏不及大乘三藏圆满,境界不如大乘境界,只说到佛说的一半;圆满就必须是大乘经典。以圆满与否来判定佛教经典,就叫“半满”。
什么是渐顿
“渐顿”,指渐教与顿教,渐教是由浅入深逐渐成功的教法;顿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渐顿就是指钝根和利根的修行。依据经典,菩萨修行要经历五十三个阶位渐次修行才能成佛,时间很漫长,所以叫“渐”;顿就是顿悟,利根能够顿悟,譬如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靠顿悟。修行路上虽然有“渐”与“顿”,实际上“顿”由“渐”而来,不经过“渐”就不会有“顿”。作为一个佛教行者,渐是基础,不能光想着顿悟而忽视初级踏实的修行。那种利根的人,他能够顿悟,是宿世因中修了行、积了智慧的,也是由渐而来的,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事情。
什么是偏圆
“偏圆”,偏教和圆教的意思,判教理胜劣的称谓。偏教,偏僻之理,偏于空乃至中,不能从统一协调的认识去观察事理。圆教,圆满一切,具足一切,不再是偏向一边。小乘教为偏教,大乘教为圆教。也指证果境界的区别。这个有所偏就是小乘,只证“人我空”、不能证“法我空”,只证阿罗汉果、无余依涅槃,不能证佛果、无住涅槃,因此说他有所偏失。到了菩萨大乘的境界,才比较全面,才是圆满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
什么是权实
“权实”,即权教与实教。实教,据实述出佛陀自内证之法,系为究极根本的教理,能引导所有的众生走上圆满的解脱之路;权教,为导人入于实教所设的方便教法,至实教境地后则当废权教。什么叫权实?权,是权智,是方便法门,方便权巧;实,是实智,就是真实,究竟彻底。方便权巧的法门是不彻底的、不了义的。而真实的法门,就是彻底的、了义的、究竟的。
以上都是经常看到的名词,现在讲的《法华经》,其主旨就是“开权显实”。
(三)法华宗趣
唯有一乘法
我们晓得佛是因机施教,就好象医生对症下药一样的道理。在佛教五乘中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这五乘中,前面四种都属于权巧方便之门,最终是引导众生走入佛乘。根据你的根基说法,因机施教,应病与药。譬如对人天乘说因果、五戒十善;对声闻乘说“四谛”,从苦谛入手,修八正道;对缘觉乘(属于中乘)说缘起、十二因缘;对菩萨乘就说四无量心、四摄六度。
不管说哪个乘,最终的目标是达到佛乘,目的都是要我们见性成佛,要最终走入佛乘。关于这点,《法华经》里有很多寓言、譬喻来说明,如火宅喻、化城喻、四车喻、珠宝喻、凿井喻等。
所以,《法华经》是开权显实,以方便法门,引导众生归向佛乘。有些人学佛是为了修来世,有些人是为了给自己找清净,有些人虽然哀悯众生,但时冷时热。这些都不究竟,最终需要走上佛道,证得佛果。否则那就很成问题,都是不究竟的。要究竟,那就是要发四宏誓愿,证得无上佛乘。我们天天上殿,都要念诵四宏誓愿,这不仅仅是要我们在口里念,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的。
这四宏誓愿是: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希望在座的菩萨们发心,天天也来念诵四宏誓愿,并把它落实在行动中去。你的心中只要有四宏誓愿的想法,就达到了因地菩萨的境界,能以自己的信念,在生活中实践四宏誓愿,那就是果地菩萨了。希望大家都做果地菩萨。
佛陀开权显实的中心思想就是使你走入佛道,进入佛乘。《法华经》里面有个偈颂: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十方国土中诸佛说法,不管在哪一方、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世界,不管是在过去、现在、未来,他说的法是究竟一乘法。“唯有一乘法”,目标就是一乘,没有其它的,没有二也没有三。至于说五乘、三乘,都是一种方便说、权巧之说。这是《法华经》的一首偈子。明显地指出了本经的要义。
是心是佛
在中国,智者(智顗)大师建立的天台宗,主要是依据《法华经》,但也不能离开《华严经》,不能离开《般若经》,这些经典的根本思想都是相通的。净土经典也都是相通的。《华严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够恢复本性就是佛,本性被蒙蔽了就是众生,都在于这个心。这个心就是真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华严经》又讲: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我们这个心体发挥力量,就像那个绘画师一样,可以画一切森罗万象、各种形态的境界,所以能够画世间。画世间就是三界(欲、色、无色界)五趣(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都由心识所生。“能画诸世间”,指不单是世间万法,出世间的境界——净土,也是由心识而生。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
上面也讲了,搞环保,治污染,在我们佛家来讲,就是要治根本,从心灵上下手。因为你若是内心不干净啊,内心污染不除,那么环境污染就去不掉。所以心里头有污染,就是凡夫境界,去除污染,就是圣者境界。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观无量寿佛经》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怎样作?就要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要发菩提心、要念佛、要持戒,修行就可以作佛。“是心是佛”,是说我们这个心就是佛心,本来就有佛性,一切众生佛性平等。
一心三观
天台宗是中国的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教义,主要依据《法华经》,是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中国天台宗一祖慧文、二祖慧思、三祖智者,印度初祖是龙树菩萨。
《中论》中有偈云: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无。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慧文读《中论》时,由此偈就悟入“一心三观”。什么是一心三观?即一切法、一切事物,都离不开“空、假、中”三个范畴。
“空”,就是本体不实在,万法无自性,是因缘生法,如幻如化。
“假”,就是在因缘生法、如幻如化的现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词。假名,只有幻象,没有实体。
“中”,就是那个法里头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无自性的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有”,就是它有幻象存在,有假名存在,“亦空”,就是自性空,没有常恒不变的自体。“非有非空”呢,就说不是常有,不是实有,也不是断灭,所以叫非有非空。“非有”,就是不落“常见”,“非空”,就是不落“断见”。常见和断见都是边见,叫做邪见,都不符合中道(中观)。
由“空、假、中”三观能消灭三惑。三惑就是指: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由空观消灭“见思惑”。见思惑又云见爱、见修、四住、染污无智、枝末无明、通惑、界内惑,皆概括三界烦恼之通称。见惑者诸种之妄见,邪分别计度道理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也;思惑者贪嗔痴等之迷情,思虑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也。
据小乘俱舍宗,见惑凡八十八种,称为见惑八十八使。即见道所灭的根本烦恼有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钝使(贪、嗔、痴、慢、疑)等十惑。于见道观三界之各四谛,其所断的见惑各各不同,即于欲界苦谛所断有十使;集、灭二谛所断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道谛所断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共断三十二使。于色界、无色界各四谛所断皆如欲界,然各谛之下又除嗔使,故各断二十八使。色界、无色界共计断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计断八十八使。十惑中,小乘以贪、嗔、痴、慢四者通于见修二道所断,疑与五见,则唯为见所断,说修惑有八十一种,称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时所灭的根本烦恼计有十种,在欲界有贪、嗔、痴、慢,在色界、无色界各有贪、痴、慢。若以此十种配合九地,更依烦恼的强弱来分,则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种,共为八十一品。见惑八十八使与十种修惑,合称九十八随眠。这些都是由“空观”就能断除的。
由假观消灭“尘沙惑”。尘沙惑指能障碍俗谛的事智,令菩萨化道不得自在的无数染污无知。“尘沙惑”就是对于一切宇宙森罗万象,我们受它蒙蔽不能了解,就发生所知障。修“假观”,观一切现象幻有,假名安立,就可断尘沙惑。
由中观消灭“无明惑”。无明就是迷于中道,有偏见叫无明惑。迷于中道第一义谛的烦恼,即障覆中道的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因为不了一法界的微细烦恼,遂成法性的障碍。此无明惑,声闻、缘觉不知道,只有菩萨能了知、断尽,故又称别惑。修习中观般若,能破除无明惑。
消灭“三惑”就能证得“三谛”。哪“三谛”?即由“空观”消灭“见思惑”证入“真谛”;由“假观”消灭“尘沙惑”证入“俗谛”;由“中观”消灭“无明惑”证入“中谛”。称为“三谛,”即三种真理。“真谛”是一切法空;“俗谛”是一切法有,妙有;“中谛”不偏于一边,“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再由“三谛”而圆成“三德”,即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般若德就是有智慧,包括属于了解世间因缘生法的“尽所有行智”,和了解真如的“如所有行智”。由“假观”消灭“尘沙惑”就证得解脱(解脱德),既不为烦恼所扰,也不为所知障所惑,不受理蔽,成就般若德。由“中观”消灭“无明惑”就证得如来法身(法身德)。
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这三德都是佛的境界。修“三观”,断“三惑”,证“三谛”,最终圆成“三德”,就是天台宗主要的教义。但是具足三观不离一心,“空、假、中”不离一心。一心生万法,这个万法包括有情世间、器世间、圣者世间。这就是一心三观,又叫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圆教的观法。天台宗说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们在一心之中这样作观,即叫做一心三观。
百界千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一个人起一个心念就通于十法界。十法界即包含圣者(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和凡夫(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叫做“百界”。一心就有百界。仔细观察“百界”呢,每一界又包括“十如”。哪“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为“十如”。不管你心法、色法,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有这个“十如”,都从这个来分析。
如是相,这个法表现于外就有他的相状。动物也是一样、植物也是一样、矿物也是一样的,各有它的相状。这是属于现象界。
如是性,名种法它有本性。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
如是体,万法有它的本体、有它的体质存在,身体相貌各方面是结合起来的。
如是力,即万法可以发挥它各自的功能。“力”就是功能。不管精神还是物质都会发生功能。精神有精神的作用,物质有物质的作用。
如是作,“作”就是造作。它的行动、它的行为表现就是造作,前灭后生,生生不息。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即一切事物的产生有它的主因、有它的助缘,由因缘成熟得到某种果报。
如是报,就是看落在哪一界,哪一趣。
如是本末究竟,从“相”到“报”,这九种从始到终就是“本末”。“究竟”呢,就是离不开真如、离不开真心、离不开唯心所造。
所以森罗万象,不管精神的、物质的,从各方面分析,都不出一心。这个“心”在圣就是真如、真心;在凡就是无明障蔽、妄心。
以上是解释十如的意思。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我们生一念就通于这个三千世间的境界。学佛的人,不可以不注意这个事情。禅宗参禅,要提起你的念头;净宗念佛,要消灭你的妄念;密宗修法,身口意三密结合,目的是要达到大圆满境界,证得空性。证空性就要离开虚妄,就要保持“正念”或者“净念”。“正念”就是不邪,走正道;“净念”就是不染污,保持清净。佛法修行,就要有这个“保持正念”的功夫。否则你念头不正,就容易落入恶道之中:贪心重、欲望重堕落饿鬼道;嗔心重,想搞斗争,就堕落修罗道;起了害人之心,一念杀欲,堕入地狱道;痴心重,不信因果,诋毁三宝,就堕入畜生道。这个念头很要紧,一个念头不慎,就会堕落呀。一念之差,坠入深渊,掉下悬崖,悔之晚矣。
清末民初高僧谛闲法师是天台宗的四十三代祖师,在近代很有名。他有一段话解释这个“一念三千”的“一念”,说明这个心念的重要。他说:“若起一念心,清净平等,不著有为,不滞无为,即佛因也。若起利人心,拔诸众苦,菩萨因也。无大悲心,但求独善,缘觉因也。知苦发心,以求自乐,声闻因也。以滞着心,作大善事,天因也。悠悠散善,无勇猛心,人因也。虽发大善心,我慢胜他故,修罗因也。起大恶念,作诸恶事,地狱因也。起多贪心,悭吝不舍,饿鬼因也。起嗔恚心,造杀生业,畜生因也。”
“若起一念心,清净平等,不著有为,不滞无为,即佛因也。”佛因,就是入于佛道的因,一念清净平等就种了这个因。这个因就是念头清净平等,去掉妄执,“不着有为,不滞无为”。
“若起利人心,拔诸众苦,菩萨因也。”你的悲心保持,处处为别人着想,他人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他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修行,我受苦,我愿意代众生受苦。有这个心愿就是种了菩萨的因。学习佛教,就是要学习佛陀无畏的精神,去为人民着想,为众生着想,尽心尽力,为众生服务。“拔诸众苦”,这个工作量很大,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佛教的救度。我们佛教建立了许多慈善基金会、希望工程,帮助穷苦人度过难关,救灾济贫,放弃自已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众生做好事,这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我们要大力发挥佛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体现出佛教的慈悲精神,希望大家众志成城,为创建一个快乐、幸福、清净的世界而努力。
“无大悲心,但求独善,缘觉因也。”只是独善其身,求个人清净,在水间林下清净一辈子,“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只求自度。这种因就是缘觉因。他虽然了解缘起,但是他只晓得自度,叫缘觉。这要回小向大,学习菩萨道积极度世的精神,才有成佛的希望。
“知苦发心,以求自度,声闻因也。”就是通过听佛说法认识到世间纯苦无乐,苦是由烦恼与业产生的。如何息灭烦恼和业呢?就必须修道,修道就可以证涅槃。由知“苦”断“集”,修“道”证“灭”。这就是声闻因。但是我们学佛不能只求自己解脱,还要使他人有机会接触佛法,让人种下菩提善因,这样才是一个好的佛教徒。
“以滞着心,作大善事,天因也。”虽然是做善事,但是有执着,执着功德,执着我有功德,虽然作了善事,种的不过是天因,可以升天。人天之因,有漏果报。达摩祖师呵斥梁武帝的话:“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是得天果享受一下快乐,天福享尽了,还要堕落下来。
“悠悠散善,无勇猛心,人因也。”就是说做点好事,但是心不专一。一般人说他心好,他也做了些善事。但他不专一,并不是精进勇猛的,并不是一贯的,时冷时热。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做了些善事,他就保持了人身。
“虽发大善心,我慢胜他故,修罗因也。”虽然修了善,有福德,但贡高我慢,而且爱发脾气,嗔心重,将来纵然生天,亦只得修罗果报。修罗就是有天之福,无天之德。天天互相斗争,心中只有嗔恚,结果当然是大家吃亏。
“起大恶念,做诸恶事,地狱因也。”这个念头时常为自己打算,时常都想整人。“起大恶念”,而且在行动上造十恶业,不能持基本戒律,杀、盗、淫、妄、酒等什么都来,这都是地狱因。
“起多贪心,悭吝不舍,饿鬼因也。”心怀悭贪,自私,一文不舍,片善不修。只是为了自己,越多越好。这种人种的是饿鬼因。在世的时候,让他供养三宝、周济贫穷、广行布施,他办不到。他就种的是饿鬼因,死堕饿鬼道。
“起嗔恚心,造杀生业,畜生因也。”有嗔恚心就难免发展到打人、骂人,发展到相当高度就难免造更大的杀业,结局很惨,死堕畜生道。
所以谛闲法师讲:“世出世间染净因果,总不外乎现前一念、迷悟之心耳。”就是不管染污的因果、清净的因果,都是离不开现前一念,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迷、染污,就造恶业;一念悟、清净,消除无明,就种净因。这都离不开一心。
大家要注意这个心,注意念头。修行学佛,修什么呢?你的受用是怎样的呢?你自己时常要想一下:我修行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到现在为止,我的习气消灭了多少?我的慈悲心怎么样?我的舍心怎么样?我的内心能保持清净吗?念了佛能够消灭妄念吗?能够以佛号消灭妄心吗?假如不这样,你就是念佛念得再多又能起个什么作用?念经念得再多又起个什么作用啊?
嗔心重的故事
在北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国王,他平常崇奉恭敬三宝,但是在他心念的深处没有建立修养的信念。有一个热天他在午眠,侍臣(太监之类)给他打扇纳凉。打扇过程中侍者失手,扇敲了他一下,敲醒了,他就起了嗔心,把这个侍者大骂一顿,要开除他。侍者忍着没说话,后来他又沉沉入睡了。入睡以后,可怕的景象来了:他鼻子里面流出一条小蛇,流到地面上就化成大蛇,恐怖得很!后边高僧来了(他拜的高僧师父),就说:“赶快把他叫醒,让他正念恢复。”醒来以后,他看到蛇,很怕。高僧就指教他:“你平常的心念老是嗔恚习气不改,遇具体事情就发生嗔心。”嗔心重,就堕入畜生一道。猛兽、毒蛇、虎狼都是嗔心重、毒重。嗔心重,可怕呀!所以叫他忏悔,修慈悲心。后来这个国王修行,慢慢地改掉了嗔恚的毛病。
吴道子画马变马
我在1988年随四川省宗教代表团到西安卧龙寺参访。住持向我们介绍说,这个庙子当时吴道子在这里住过。吴道子,大家晓得,是唐代有名画家,主要从事宗教壁画创作,被后世誉为“画圣”,尤精于画观音像。吴道子当时就寄住在这个庙子里面。他那时是画马,一天到晚思想都在马身上,怎样把马画好,马的形态跳起来怎么样、睡起来是怎么样、走起来怎么样,整天都想这个问题。有天中午入眠,他女儿给他提饭来,看到床上有一匹马,他女儿吓了一跳,差点把饭打倒。醒了以后呢,吴道子马形不见了。当时寺里的高僧指教他说:“你一天到晚想马,你看你,睡了以后身形就变为马了,由人道走入畜生道,可怕呀!”然后就叫他改画观音像,以后他就改画观音像。他最初还不晓得怎么画观音像,后来观音菩萨就于空中现白衣大士形。他后来专门画观音像,心念就转变了。
人的这个心念哪,“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是可以证明的真理。天台宗一方面是根据《中论》建立“空、假、中”三观,由三观断三惑、证三谛、圆三德,另一方面,根据《法华经》一心有百界十如,进一步阐发出“一念三千”的道理。一念三千,不出一心。在一念三千之中,鼓励我们要走佛乘。《法华经》由“权”到“实”,引人入佛道,走佛道才究竟。“开权显实”就是这个经的内容。
四、《法华经》的地位
《法华经》是经中之王
《法华经》是经中之王。就是说在一切众经之中,《法华经》很重要,居于首位,这是佛在《法华经》中亲口宣说的。《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讲得有这么几句话:“此法华经……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能受持诵此经,不单破除黑暗、无明,而能消除一切苦难灾厄。除了消除天灾人祸外,最重要的是能解除生死痛苦,能渡生死河,到达彼岸。所以,在《见宝塔品》中有这么几句话:“若暂持者,我则欢喜,诸佛亦然。如是之人,诸佛所叹。是则勇猛(好象勇猛的大丈夫一样),是则精进,是名持戒,行头陀者,则为疾得无上佛道。”你能持此经,你能持戒,就是建立道德基础,自利利他,则为疾得无上佛道。你能这样以持诵经典的力量,结合行持,就可以很快证得菩提之果,圆成佛道。
为什么呢?因为本经是阐明诸法实相的。一切生命、一切世界,它的本来面目、它的真实相是什么?依据“阐明诸法实相”的《法华经》修学,能够证得诸法实相,就可以直登无上乘,证得佛道。这就是本经的伟大之处。所以大家能够受持、读诵《法华经》,乃至于今天能够听讲《法华经》,非常不容易,《法华经》中很多品都有赞扬。
四个听经因缘
我们为什么能够有以上这个机缘?为什么能在这个时代,佛灭度后的今天,有这个受持、读诵、听讲的机缘?佛当时答普贤问:“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一者为诸佛护念。有善根就可以为诸佛所护念。你们在座的都是宿有善根,没有这个善根,不会有这个善缘,这种人不单是为天神之所拥护,并且诸佛之所护念。就是说这种人十方诸佛都在保护你、加持你。那些在歌舞场中的,在钱、权斗争中的人,他哪有那个时间来听呵?他即使听也不信哪!你们想一下嘛。“天雨虽广不润无根之木,佛法广大难渡不信之人”就是这个意思。那个树根枯了,得不到雨水滋润;佛法很广大,微妙精深,但他没有善根,你怎么说他也不听,他还要诽谤你。这种现象在在处处都是有的。
二者植众德本。什么叫植众德本呢?就是说皈依三宝之后,能够行善积德,修福修慧。比如念佛也是这样的,你光念佛号怎么行呢?要植众植德本,要修“三福”净业,要守戒,要发菩提心,要护持三宝。这都是植众德本。除了念佛号之外,还要学习佛法,供养三宝,护持佛教,为佛教的发展、传播尽一份心,要孝顺师长父母,要护持佛教组织,严守戒律,才能往生。
三者入正定聚。这种人他有实际行动,能够持戒、修定。“定”并不希罕,你能够信仰佛法,有正确的人生观,在行动上以戒约束自己,调服身心就在“定”中。并不是说你一天坐24小时禅。当然能够坐24小时,坐很多时间那是个练习过程。平时坐香那都是练习过程。真正的“定”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中,在语默动静中。临境不乱,八风吹不动,这一种人就有这个修养、有这个精神、有这个功夫,他才能够开智慧。开智慧才能接受大法,了达甚深法义。
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就是说要发起救度一切众生之心。我们在座的检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悲心?悲心是佛法的根本。《大日如来灌顶经》讲:学佛要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大悲是根本。一般讲学佛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能够有慈悲,他就要救一切众生,修慈悲观,在行动上就会救苦救难、拯救苦厄。慈悲就是要时时刻刻做好事,一句好话暖人心,一个笑脸感至诚,一点钱能救一时之难……
所以佛在经中讲,具足这四法可以得到机会受持读诵《法华经》。我们在座的都具足,很了不起。希望已具足者,要增进、提高;未具足者,要发心具足。另外,能够读这个经,并把这种度世的精神贯彻落实到生活中,就是有大乘根基。
《法华经》中有偈言:“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著于如来衣,而坐如来座,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这几句话很重要的。
什么叫“入如来室”
什么叫“入如来室”?就要具足慈悲心,具足了慈悲心、悲悯心、不舍众生、不恨众生、不干扰众生。你有这种悲悯心就已经是走进如来殿堂了。要入如来室就必须要有悲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悲有三种:众生悲、法缘悲、无缘悲。
“众生悲”就是哀悯众生的苦恼,同时以慧眼观察,一切众生多生累劫以来都是我的父母、师长、六亲眷属。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心态去悲悯众生,把每一个生命都当成我们的父母兄弟,并将佛法僧三宝的理念带给他们,使他们也能有机会学习佛法,得到解脱。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没有任何条件的悲心,完全是出于内在的自愿,不求回报,一心一意为大众服务。
九华山仁德法师在修行期间,曾经在终南山莲华洞中打饿七。饿七是一种苦行,即现在所说的断食疗法。他来到洞中之后,由于他的德性,他的感化,老虎、蟒蛇都避开了。他在那里打饿七,七天不吃不喝,专门修定。七天满了以后,他就有所悟。他说:“现在我知道了,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多生累劫以来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六亲眷属。我现在要发心救护,弘扬佛法,担起这个责任。哪怕水深火热,一切灾难我都不怕。”这是仁德法师在他传记里的一段话,很感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他住持九华山几十年,“文革”的非常时期,他不顾生命危险,穿起和尚衣服就守在那里。……很苦呀,但他挺过来了,因为他有弘法利生的愿望,他时刻不忘众生的疾苦。在那种情况,他还行医治病,施医施药,救治那些贫苦的人民。没有大悲大愿的精神,他是不能坚持下来的。“文革”结束以后,他又发心马上恢复九华山的寺院。经他的努力,依靠海外支持,大家的参与,虽然吃尽了苦,却终于把全山恢复了,使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再放光彩。接着又发起九华山修九十九米高的地藏菩萨像,为什么?他要弘扬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力,传播佛法,弘扬佛法。这个愿力大呀!据计算,建地藏菩萨像要花四亿多,但他毫无顾虑,毫无畏惧,发心要修起来。我讲他那个誓愿很了不起。可惜,他今年因病圆寂了。这是佛教界很大的损失。我们要继承他的大悲大愿,发心护持道场,发心支持佛教的传播事业,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努力而佛法广布。
我讲他在开悟之后有这么个感怀,发大愿救度一切众生,肩负弘法利生的责任,发大愿,不怕难。所以,第一个“入如来室”就是要发慈悲心,救度一切众生,对众生平等。
什么叫“著如来衣”
“著如来衣”,就是披着如来袈裟,荷担如来家业。这里的意思是修六度菩萨行中的忍辱波罗密,披忍辱之衣。做人要忍辱柔和。忍辱在大乘经中有解释,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耐怨害忍,即对于冤家仇敌,能够以德感化,做到怨亲平等。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对于佛教徒来讲,必须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做为一个佛教徒没有敌人,他只有恩人、亲人、师长,我们要报答师长、父母的恩情,这是我们的责任。要以德感化,要心胸广大,怨亲平等。安受苦忍,对于由他人引生的痛苦,由自然灾害产生的痛苦,都要安受,自己修行不为所动,不受动摇。谛察法忍,我信仰大乘佛法,我信仰走菩提道路,我要成佛,我就坚持信仰,对真理坚持、领受、信受奉行,不能因为异端邪说或他人的攻击,就对真理动摇、疑惑。对一个真理我认识了、明白了,我就坚信不疑,能够忍受一切攻击、歪曲、批判。以坚定的信仰愿力,去面对一切困难,在一切困难面前,不会退堕,这就是一个佛教徒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什么是“如来座”
什么是“如来座”?即能够了解诸法空性、契证空性。我们学佛要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也叫做法界,消灭了烦恼也叫涅槃,证得了智慧也叫菩提。这些名称各有不同,都是一个总意思。这个“坐如来座”就到了证入真如的境界,明心见性,就可以坐如来宝座、登上如来宝座。
以上讲了《法华经》是经中之王,其地位很高。我们现在能够受持、读诵、听讲《法华经》,都是宿世成就了四法,即具善根因缘、植众德本因缘、常在正定因缘、悲心因缘。若是演说此经,就可以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因为如来以大慈悲为室,以柔和忍辱为衣,以诸法空为座。
第三章《法华经》正文的要义
一、序品和方便品略解
本经从序分到正宗分,最后是流通分。根据经文,以提要的方式来讲解其中重要的意趣,希望能给大家读诵经文和理解义理并依之思维、作意、行持带来帮助。我在这里先把序品、方便品讲一下,以后再选择重要内容讲。
佛放光现瑞
根据序品中的内容介绍,在法华会上,来闻法的很多,有诸大比丘、阿罗汉、诸大菩萨、国王宰官、天龙八部等。佛在说法以前入定放光,光明遍照东方八万四千世界,普佛世界出现动、涌、震、击、吼、爆六种震动,现出神变瑞相。这时弥勒菩萨看到这个瑞相。其实他未尝不知道佛放光现瑞的意义,但是他要表示疑惑,代表大家的心表示疑惑,他就请问文殊菩萨,佛今天为什么放光现瑞?文殊菩萨智慧很高,就答复:“佛放光现瑞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代表佛将要开示实相之法、微妙甚深之法。”
佛从定起以后进入方便品,就告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一切法中实有难得的希有之法、诸法实相“十如”,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舍利弗很向往这甚深的大乘佛法,一再启请,而佛则一再制止他。他就问佛是什么因缘,佛当时就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你不了解,就暂时停止启请吧,这个第一方便、甚深微妙之法,世间人听了会感到惊异,增上慢者闻后必定不信。最后三请才说《法华经》。
增上慢与五千人退席
什么叫增上慢呢?我们晓得贡高我慢有七种,所谓七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在《五蕴论》中对这七慢解释说:“云何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慢过慢?谓于胜计己胜,心高举为性。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心高举为性。云何增上慢?谓于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心高举为性。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心高举为性。云何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心高举为性。”这七慢都是我们学佛的障碍。
增上慢,就是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本来不知道,他说他知道,本来没得到,他偏偏说得到了,本来没有证到,他偏说他证到了,这种人是有的,还未必在少数。当时在会场中有这么一部分人,留恋于小果阿罗汉或者还没有证到阿罗汉的有学、无学圣者(前三果为有学,四果阿罗汉叫无学),他认为他所证有余依、无余依涅槃是长久的、圆满的,不需要再进步了:我已经证得无上菩提,证得妙果了,不需要再进步,还有什么实相无相之法呢?因为佛所讲的究竟甚深微妙之法,不是这些人可以了解的。这些都是增上慢者。
在座的各位不要学增上慢“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你们要老老实实,知就知,得就得,证就证;未知就不要言知,未得就不要言得,未证就不要言证。这种增上慢,障碍上进,很可怕。我们要虚心地学习佛法,不要被慢心所迷惑,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佛讲《法华经》的本意是希望他们(只管自己修行,不管世人者)由小转大,由权归实。但这部分人坚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得了。所以这种增上慢者他一定不会相信佛陀所说的甚深微妙法了。
舍利弗在会上再三启请,希望佛讲“实相无相之法”。佛将要说但还没说的时候,会中四众弟子(包括有学无学)中就有五千人退席了。当时他们默不作声,向佛顶礼而退。五千人退席!佛很慈悲,晓得他们无根机,并未呵斥,也没有阻挡。退了就算了,时机还没到,就容忍他们退席。
佛出世因缘
接着佛就开始说诸佛出世的这么一大事因缘。这段文念给大家听,佛说: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出现于世都是为了大事因缘。)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说明道理提出一种反问,为什么佛出世是为一大事因缘?这个诸佛就是十方诸佛,东南西北中上下十方,过去、现在、未来,都包括在内,所以佛佛同心,佛佛同道。)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出世的一个中心目标就是使众生成佛,使众生悟得诸法实相,由权到实。说权教无疑要归于实教。五乘中之人天乘,是根据人天的根机而说;声闻乘,指闻佛音声,能够认识有漏是苦,从而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从这方面说;缘觉乘是中根、中乘,他能自悟,悟得缘起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之法,所以说缘生法是中乘根机;菩萨乘是发了菩提心的,要度众生,发愿度众生,要成佛,是大乘根机,所以要说菩萨乘的法,诸如四无量心、四摄六度,从空说有、从有说空、说相说性这些。
以上从人天乘到菩萨乘都是根机的问题。因机施教,应病与药,这些都是权法,权巧方便,但最后由权入实,使之都能归于实,归于“一佛乘”。就像《法华经》里的那首偈子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二乘、三乘都是方便之说、权巧之说,实际上只有一个佛乘。一切众生在菩萨行的引导下,终归都要成佛。
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出现于世说法度众生,“开、示、悟、入”,即开发他的知见、深切显示这个真理、使他悟入这个真理、悟后能够证入这个真理。“开”者,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无明,开显如来藏,以见实相之理。“示”者,显示之意,即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众德显示分明。“悟”者,觉悟之意,即障除体显后,事理融通更无二趣。“入”者,证入之意,即事理既已圆融,则可自在无碍、任运流入萨婆多海。佛出世就为了度众生,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天台宗以“开示悟入”四字来表示行者达到佛知见的深浅程度,在以“四一”(教、行、人、理)解释法华一乘时,即以“开示悟入”开显理一。若就四智而言,则以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等四智次第配于开、示、悟、入。
知见是什么?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的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是般若的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的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
佛知见是什么知见呢?即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的佛智慧,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言知。佛知见就是一种真心,微妙真心、真如、法性、空性,这叫作如来藏,或者叫涅槃妙心。很多名词嘛!空性、法性、真心、一真法界、涅槃妙心、如来藏、一乘实相或者叫金刚戒体,在禅宗来讲或者叫“本来面目”。参禅就是要使你认识本来面目、妙明真心、诸法实相。
什么是三身四智
为什么佛出现于世间呢?就是为了“开、示、悟、入”这个因缘,使众生能够由迷知返、返妄归真,彻底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断烦恼证入涅槃,断无明证入菩提,消除烦恼、所知二障恢复三身四智。
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这是唯识法的分析,道理一样。大圆镜智就是妙明真心、真如心。所以说佛教是个平等的宗教,不是要你学佛后成为佛陀的奴隶或儿子,我们把释迦牟尼佛当成老师,他引导我们走正道,走成佛之道。在真如性海里,佛陀与众生是没有差别的,甚而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佛陀不会发怒,见你没信他,他就惩罚你,不会的。他只会以悲悯心对你说,你的苦痛要这样解决,因为佛陀是过来人,他的经验丰富,像慈父一样地关照我们。他不会因为你不敬重他而远离你,他永远和你在一起。佛陀从不舍弃任何人,我们不管是什么地位,佛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我们。在佛的眼里,我们都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我们努力,都可以成佛作祖。佛陀的目的是要教导我们一种彻底自由解脱的方法。
二十五圆通
《楞严经》里开显了二十五圆通,有二十五个菩萨证得圆通。圆通就是证得佛的境界,就是以各种方式、各种方法开悟后证得的理事圆通境界。观自在菩萨是耳根圆通,大势至菩萨是念佛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我们从种种修行方法都可以证入圆通。“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条条大路通长安。诸佛出现世间也是这样子的,归于一乘,证得佛果。这是所说佛出世的因缘,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到这里以后,有一部分小乘根机人,就是以富楼那(他是说法第一)为首的五百弟子,当然舍利佛也在内,有所开解。有所开解就是说得到真正知见。在开解之后,就痛悔过去不认识大法,不晓得一乘实相。佛在这种情况下,就为以富楼那为首的五百弟子“授记”,就是预言弟子将来成佛,以何名号、何时劫、何土、住世多久等等悬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世,讲经说法,利益众生,并建立佛教团体,也就是清净和合的僧团,传布佛教,利益所有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报答佛恩,努力学习佛法,护持佛教僧团,因为僧团是弘扬佛法、修持佛法、使佛法得以住持世间的专门组织机构。对于僧宝弘扬佛法的事要欢喜赞叹,要全力支持传教事业,不要为僧宝的传教事业设置障碍,否则那可是下地狱的罪过。
二、几个譬喻品略解
佛说法喜欢打譬喻
能够学习佛法的,或者一时不能学法的,包括增上慢者,如何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了解真理,断除疑惑,最好的方式是什么?舍利弗继续代众生请问。以下就有几种譬喻,火宅四车喻、穷子得宝喻、衣里藏珠喻、药草喻、化城喻、渴者凿井喻。
前面讲过三藏十二部经命名的由来,这十二部经其中就有譬喻经,是以比喻显示法义。这个譬喻,是把道理寓于事例中,以此教育说服人。在大藏经中专门讲譬喻的经有《法喻经》、《百喻经》等。
中国过去的文学家鲁迅,称为文豪,他对于《百喻经》很感兴趣,他称赞这不单是些个很好的譬喻,而且蕴含着很深的哲理,说明佛陀的智慧很高。这是鲁迅称赞的,他还出钱委托金陵刻经处专门刻印《百喻经》赠送结缘。所以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充实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包括文学、哲学、诗歌、绘画、雕刻,都充实了。这个譬喻很多啦,空中楼阁呀、瞎子摸象、画饼充饥呀、说食数宝,等等。你看中国文学作品里面,这些譬喻不少,都是从佛经里面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空中楼阁与瞎子摸象
一个傻子,他看到那些有钱人盖起的房子,很华丽,他觉得顶层最壮观。他就努力挣钱,挣钱后他也来盖一幢高楼。他跟工匠讲:“底下这些层,你都不要建,你只是修那顶上一层就行了。”他要的是“空中楼阁”。这个匠人就笑,说:“你才傻哟,这个楼没有地基,没有一、二、三层,哪里有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哪有最高一层呢?”这就是空中楼阁的譬喻,让人们知道做事要从基础做起,不能凭空想像,不去从最基本的开始实践,最终只有逗得别人耻笑。
瞎子摸象也是。说几个瞎子都不晓得象的样子。有的摸到尾巴,他说是绳子;有的摸到耳朵,他说是簸箕;有的摸到腿,他说是柱子,有的摸到身子,他就说是墙。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争论不休。结果有明眼人一看到就笑,哈哈!你们说的那个象都不是本来的象,只是你们的感觉、空想、片面认识罢了。这形容世间上那种片面认识。瞎子摸象就是从佛经中来的,还有说食数宝哇、画饼充饥呀,这些内容都是来自佛经。
佛说法,他喜欢打譬喻,说譬喻,用最简单的语言让普通的民众都能听懂深奥的佛法。在中国古文体中有“赋、比、兴”,赋就是开门见山;兴就是用其它的东西作引子,再来说这个内容;比就是譬喻。
《法华经》中有几品专门以譬喻来开显法义,下面简单讲解一下。
(一)火宅四车喻
佛为度化三种根机,为三种根机授记,就说三种譬喻。当佛说法,说到出世因缘后,就为第一批以富楼那尊者为首的五百弟子授记,使之得到开悟。接着舍利弗请问,如何消除一般人的那种疑惑,有什么很好的方式使他们免堕疑惑,纠正他们不正确的知见,佛就在《譬喻品》中说“火宅四车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就说有一个长者非常富有,财富无量,珍宝无数。他的几个儿子很顽皮,这些孩子只晓得娱乐玩耍(就像现在很多青年只晓得唱歌呀、跳舞呀、打牌呀,指这些),在家里游玩嬉戏。有一天房子失火,从四面烧起来了。长者发现起火后,急坏了,而这些孩子还在嬉戏、娱乐,浑然不觉。怎么办呢?为了使这些孩子能够逃出去,他就大声疾呼:起火了!起火了!喊他们逃出去。这些, 孩子说啥都不出去,他们没听到,或者根本不在意。长者很着急,深知孩子们是好玩成性,就想了个办法,骗孩子们说外面有他们最喜欢玩的羊车、鹿车、牛车。
他就喊:“宅院外边有你们最喜欢的东西玩乐哟!”“什么好玩的东西呢?”长者说:“有能让你们玩得高兴的车子,有羊拉的车、有鹿拉的车、有牛拉的车,随便你们坐,随便你们玩。好玩得很啰!”“好啊!我们去玩车车哟!”这些孩子就不在房子里面耍了,想到外面的东西多好玩呀!大家从起火的房子里一起哄就跑出来了。出来以后,这个屋子就被烧了。这些孩子就跟长者要车,结果外面哪有什么羊车、鹿车,只有高大庄严、饰满珍宝的大白牛车。长者就赐给每个孩子一辆大白牛车,孩子们高兴极了,比他们原来所希求的车好多了!经文中讲“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结果这些孩子就坐上大白牛车,解决了他们的危险问题。这个叫做“火宅三车喻”。
这个火宅好像我们这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并不安稳。欲界还逃不过“成、住、坏、空”的规律啊!我们这个地球有存在的时候、有破坏的时候、有空的时候。色界、无色界相对比较安稳,是进入禅定状态(世间禅定)。那么到了最后,地球坏了,又到了空劫,根据佛经讲,那时众生由于劫浊,世界遭毁,大水从欲界天淹到初禅天,大火由初禅天烧到二禅天,大风由二禅天以上刮到无色界天。那个时候,不单地球受灾,水淹初禅、火烧二禅、风刮三禅。这就是那时的灾厄,你没有解脱的话,想躲也躲不过。
现在科学家也讲地球的寿命只有一百多亿年,还是要坏嘛,其实我们佛陀几千年前就预言了,在经里面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说明佛的智慧很高。到劫运来的那个时候,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要毁灭掉,而且是经过灾难毁掉,可怕得很呀!所以要努力修行,才能免去这些灾难。
而现在社会上许多人还要贪一下权,贪一下钱,钱越多越好,权越高越好,我尽管死了,还给儿孙挣钱,买高楼大厦,置田园舍宅。穷的时候想到能吃一顿饱饭就好了,有饭吃又想有钱就成了,有钱的人想权,还想要独览大权。有大权位又想当皇帝,享受荣华富贵,贪心没有了期。勾心斗角,杀戮无数,登上帝位以后,想永远在位,永久享受。一般老百姓呢,这样舍不得那样舍不得,到一口气上不来了,他还是舍不得,要买好棺材,要埋个好地方。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呢,“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这一切都是空啊!
佛的基本精神就是“无常故苦,苦故空,空故无我”,一切都是变化着的,变化就是苦态,我们要从中看到空性,要去掉我执,认识到这点才没有私心,才看得淡、放得下。看到世界的苦难,光知道逃跑、远离还不行,那是小乘境界,要发菩萨大悲心来救苦救难,把这个世界变成净土,像阿弥陀佛一样创建极乐世界,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因为你的努力而快乐。佛教不仅仅是让你拥有智慧,还要得到快乐,而且是永恒的快乐。这个永恒的快乐就是涅槃寂静,没有生,没有死,成就永恒的生命。
历史上的秦始皇,他想万万年地控制人民,统治人民,结果没坚守几天。他在陕西那个坝子上修坟墓,占地很宽,可是结果又如何呢?还不是荒冢孤坟,草露风灯。历代帝王都是这样的,慈禧太后也是这样的。可你看现在怎么样?那些文物贩子,到处挖墓,挖得尸骨狼藉,皇家气派见不到了,陪葬品什么都偷跑了,那不也是一场空嘛!那也舍不得、这也舍不得,死后都要荣华,结果怎么样?只是白白辛苦一场,还留下个千古骂名。在佛的慧眼看来,这一切不外乎“成、住、坏、空”。整个世界,众业所成,它有毁坏的一天,有消灭的一天,而且在一场灾难之后终归消灭。所以《法华经》讲“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因此我们要猛醒啊,不要再贪着于物质的享受了,要好好修行,淡泊于物质,彻底解脱生死、出离轮回才是根本。
在这个譬喻中,长者象征佛,孩子们就如众生,几个车子,羊车就代表声闻乘、鹿车就代表缘觉乘、牛车就代表菩萨乘,大白牛车就代表佛乘。我们的佛陀希望众生都登上大白牛车,大白牛车就是佛乘。好像长者对孩子说,你们赶快上来登大白牛车,羊车、鹿车都不要登了。佛说法就是希望众生得到这么个知见,悟入实相,证得佛乘。这是佛的苦心,“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这就是“开权显实”。
这个修行次第,第一就是要有出离心,出离心是见苦谛而修道,趣向解脱;第二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上求下化之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对于佛法的态度,不仅仅是我个人学习了事,还要把我们所学的、所得到的利益,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发菩提心以后,通过修行生真空见,见诸法实相,达到无上菩提,证得佛乘。所以说三乘、五乘都是一种权巧方便的法门。
(二)穷子得宝喻
有一个富豪,他的儿子小时候不听话,流亡乞讨在外。这个父亲呢是个大家,很富有,住高楼大厦,物质条件很好,但他同时也很思念儿子。他想这么多的财富,儿子在外面不回来,今后交给谁呢?他那个儿子到处流浪,到处受苦,最后乞讨到这个富宅,也就是他这个父亲的门前来了。他在门口不敢进,又不晓得富豪是他的父亲。他看到这个富豪很威严,侍卫很多,他怕。这个父亲看到儿子来了,想招呼他,结果儿子跑了,跑到另外一个地方,父亲就想办法叫人把他儿子哄回来,让他做工打扫卫生。父亲为了权巧方便,穿起烂衣服,蓬头垢面见他儿子。最后慢慢地熟了,把儿子引到身边,教他做很多事情,机缘成熟了,才正式认他做儿子,儿子才知道这是他父亲。他就把他的田园、珠宝给他的儿子。这是《信解品》中的“穷子得宝喻”。
这个譬喻中,父亲代表佛,儿子代表众生。父亲时常想念他的儿子,想把家业、珍宝给他,却找不到他。儿子在外受苦,迷迷惑惑不知家在何处,后来见了父亲又不认识还怕,不敢接近。父亲就想尽办法使他在身边,最后把珍宝交给他。这就好象佛随时随刻都在怜悯众生,思众生苦。象你母亲一样,时常思念儿子,想方设法使儿子得到珠宝、得到安乐。所以佛说法也是因机施教,应病与药,想方设法,以种种方法使得一切众生归于一乘,都能成佛。就好像这个儿子得宝一样,儿子尽管不孝,到处逃避,最后还是被父亲想些方法,给弄到身边,认识他、教育他,最后把财产交给他。这个财产就是佛的一乘、涅槃、菩提,使众生都能够证得。这就是穷子得宝喻。
(三)衣里藏珠喻
有这么一个人,随处漂泊,浪迹天涯,还爱喝酒。有天他醉了,他有个亲戚怜悯他,怕他将来受苦,趁他醉的时候就把那个珠宝给藏到身上衣服的夹层里面。醉汉醒来以后不晓得衣里有宝珠,依然自己到处漂流、受苦、受饿,到处乞食,向人要钱。在外面流浪一阵子,后来回到家乡,他那个亲戚发现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于是很怜悯他,就告诉他,你衣襟里面本来就有如意珠,取出来之后就能丰衣足食。你自己珠子在身,却到处要钱,讨口乞化,好愚昧嘛!经过提醒以后,他才取出宝珠,马上变成了富人。这就是《五百弟子授记品》中讲到的“衣里藏珠喻”。
这个譬喻的寓意是什么呢?我们人哪,都有佛性,都有如来性,就好像一颗夜明珠藏在土里头,没有发掘出来,这个珠子就不放光。我们这个佛性也是这样子的。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备受痛苦呢?就是佛性没有恢复,被埋没了,由于无明障蔽了真心,不停地起妄心。有妄心、有无明就起烦恼,有烦恼就要造业,造了业就要随业流荡,来回受苦。假若人人都能发现这个夜明珠,把这个夜明珠挖出来,我们就可以转妄为真,转众生成佛道。佛的指点就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像这个亲戚一样,指示这个醉汉,你衣里面有珠子都不晓得,到处讨口乞化、受苦、奔波劳累。愚痴啊!就这个道理。
太虚大师有一首诗,是勉励青年们上进的,我在这里介绍一下。诗是这样的:
佛法欣闻坦荡途,
人人在握有灵珠。
四边莫触真般若,
中道何曾落有无。
“佛法欣闻坦荡途”,你得以听闻到佛法,修学佛法,就是走上了“坦荡途”。接触佛法是一个人的转折点,可以从六道升沉受苦之身转为趣向菩提之道。为什么?佛法就是要开示你悟入佛性。
“人人在握有灵珠”,每个人都有灵珠,你就要发现这个灵珠。你从皈依佛教以后要好好努力,走光明大道,开发这个灵珠,就是“闻、思、修”,由闻而思,由思而修,熏习善法种子、无漏种子,结合实践,修“戒、定、慧”。经开悟以后,你可以发现、亲证这颗灵珠。这颗灵珠是什么呢?就是般若智慧,就是缘起中道,就是开头讲的佛教宇宙观。一个是缘起,二个是性空,三个是中道。你能了解缘起、性空、中道之理呀,悟得这个真理,就可以发现灵珠,恢复佛性。
所以他最后两句是“四边莫触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无”你不要执着,消灭贪心,不要执着有,不要执着无,要断除常见、断见。“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这叫四边。这四边都不要执着,自然就与真如般若相应。
不要执着有,去掉常见;不要执着无,去掉断见。“有”就是一切不变,永远存在。“无”就是一切消灭了,就没有了,因果也否定了。“亦有亦无”,一方面是幻有,一方面是真空。“非有非无”,非实体有,非断灭无。这叫做“离四句、绝百非”。
这些都不要执着,见“有”不要执着有,见“空”不要执着空,你要执着有、执着空都是错的。《大般若经》的十八空、二十空,就可以体现这个意义。二十空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说空还要空)、大空、小空、胜义空(修胜义你不要执着胜义)、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不可得亦不可得,你不要执着这个不可得)、无性空、自性空。彻底地把私心杂念,把妄情执着扫荡干净。“万里无云万里天”,万里晴空不能容得有丝毫的云雾。把丝毫云雾都要去掉,没有一丝的云,晴晴朗朗,豁然明朗。
我们佛家人就要有这么个境界,扫荡一切妄想执着,扫荡一切私心杂念,说空不要执着空,说有不要执着有。所以太虚大师第三句“四边莫触真般若”,这就是般若智慧。这个智慧是合符中道的。一方面不能否认幻有假象、因果现象,一方面要扫除我相、法相,去除我执、法执。《金刚经》里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去我执。对一切“法”执着就是“法相”,否定一切“法”就是“断灭相”。
太虚大师这首诗就显示出这个意义。能够懂得这一点,就有般若智慧,就能发现衣里灵珠,就可以由凡夫转向圣者境界,由小乘转向佛乘。
(四)药草喻
以上讲了火宅四车喻、穷子得宝喻、衣里藏珠喻。还有两喻,一个是“药草喻”,一个是“凿井喻”。
药草生长在山间,采回来可以治病。而药草的生长必须雨露滋润。不管什么药,上品药、中品药、下品药,尊贵的药与一般的药,不经过雨露滋润都长不起来。雨露滋润以后,根据其寒、热、温、凉的药性,就可以疗治各种病。这是药草品的寓意。
佛在《药草喻品》里讲,佛法如医药,要因机施教,应病与药。各种药草离不开雨水滋润,先施雨水,再施药。这就比喻我们大医王,佛就是大医王,根据众生的根机,你的病情,应病与药。这点大家要知道,佛就是大医王,佛法就是“阿伽陀药”。什么叫阿伽陀药呢?翻译成汉语就是“无上妙药”。佛法是无上妙药,这种妙药以疗心病为主,同时又治身病。一切病都关联着心理问题。心理得治生理也得治。中医很讲究这一点嘛!外感风、寒、暑、湿,会生病;七情六欲,喜、怒、哀、惧、爱、恶、欲,也都可以引生病变。心情愉快,心情安定,在佛法熏陶之下,消灭无明、消灭业障,一切病都能好得快。你看好多念佛、学佛的人,在没有学佛、念佛以前一身都是病,而学佛以后病就慢慢好了,且容光焕发,身心轻快。
佛是大医王,药是根据不同根机施设的,所说的三乘教,对声闻就是小药草,对缘觉就是中药草,对菩萨就是上药草。佛说的法譬如大云,可以降雨、洒甘露,使药草得到雨润之后可以生长。所以要以佛为主,以法为主。佛法就是妙药。这就是“药草喻”。
《法华经》里讲,佛善知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相、常灭寂相。这几种相终归于空相。知苦、知无常、证涅槃,目的是归于空相,而空相就是诸法实相。大家学了佛就是得了佛的救治。
世间的病有风、寒、暑、湿,有受感染、有受伤的。这种病往往经过医疗都可以好,但是由于造业所感的,那就不是一般医药可以治的了。妙药难治冤业病!佛法的药就可以治疗,只要忏悔、悔过,以惭愧心、以诚恳心忏悔可以消除罪过,冤业病就可以得解。这种事从古至今很多。
另外魔鬼所缠的病也离不开佛法。有些魔鬼附身、魔鬼干扰,你能念经、持咒(持秘密咒)也可以退。所以一切病可分成外感病、内伤病、冤业病、魔鬼缠心的病。这个道理世间人是不了解的,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了解不了解,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事实存在。这些病的治疗,不能离开佛法,依佛法来治,那就可以消除。
出离世间以后,佛说三乘,由小乘到大乘,最终归于佛乘,都离不开佛法这个药,这就是诸法实相之药。这就是“药草喻”的中心思想。
(五)凿井喻
“凿井喻”就是说人要解决饮水问题,因为煮饭要水,渴了要喝水,你要努力去解决。怎么努力?在山间、在平地开井。开井用功夫,你不要怕困难,到了一定的时间,发现湿地就一定有水,就可以得到甘泉、得到饮水。这个譬喻就说,无处不是道场、无处不是佛法、无处不是实相。
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是学参禅的,文学修养很高,他写的东西很有禅味。在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以气魄雄豪而著称,得益于学佛法,得益于参禅。他有一首诗是这样的:
溪声尽是广长舌,
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
他日如何举示人。
他在参禅之后写的这首诗,山河大地、一花一草、一木一石,山林青翠之色,山间流水之声,无处不是佛法,无处不映射诸法实相。“溪声尽是广长舌”,流水的声音在说法,显诸法实相。“山色无非清净身”,山光水色,青青之色,光明照射之色,都是佛的法身。就看你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了解,怎样体会。“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他说晚上我在参坐的时候,得到法味,“八万四千偈”这个境、这个意义,不能用言语表示。言语表示是有限的,离不开意识分别,而那种境界超空间、超时间、超出意识分别。所以这个怎样举出来去对别人讲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一切现象都是诸法实相,就看你怎样去体会。这种体会在佛教修行方法来讲叫“持戒生定,守根护意”。这是基本修行方法。你若六根不守,你的第六意识,心猿意马、时常攀缘,内心执着于外境,为六尘境界所迷惑,你的眼界就低了,就狭窄了。假如你能守戒,守住六根,再进行修定、进行思维、进行观察,从中得出智慧,就可以了悟人生。而这种定,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是禅,语默动静无非是禅。你能保持定的境界,不为六尘干扰,就可以认识、体证诸法实相。一切法皆是因缘生法,如梦幻泡影。能够知道这一点,不着相、不贪着、不执着追求,这个心就是超尘出俗的心,就不是与一般俗众共有的心。你随便看到什么景象都可以悟道。祖师讲,禅、开悟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正直心,不着一尘、不贪恋一法,这就是悟。
你们看丛林里斋堂门前有这么一副对联:
终日吃饭,未曾沾着一粒米
终日穿衣,未曾挂着一缕丝
一天要吃三顿饭,但实际上没吃,“未曾沾着一粒米”;穿衣御寒,但是“未曾挂着一缕丝”。什么道理呢?就说你吃饭不要执着,穿衣也不要执着,不要贪恋,少欲知足,粗衣蔬食,甘于淡泊。这中间就有道,就可以见真理。“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你吃着菜根、蔬菜,过淡泊生活,不争斗、不计较,就可以入道。
王安石在参访圆禅师的时候,启请开示什么是道。圆禅师就给他说,“你今天问道,我就给你指出三点来。第一点,你性情刚强,内心不平静,容易起嗔;第二点,你世缘很深(名利场中嘛,当然有世缘);第三点,你才学很高,但有时候,不顾事实,主观臆断。”禅师又说,“你这些个都是障道的,只有一点是近乎道。是哪一点呢?尽管你是个宰相,但是你学了禅,你还是有出世的胸襟,因此你来学禅,‘视名利如脱发,甘淡泊如头陀’,你对名利毕竟不象一般人那样执着。对名利象对脱下的头发一样不计较它,成败得失无动于衷,对生活很甘于淡泊。”根据王安石的传记来讲,他生活很淡泊,粗衣蔬食,这点得到圆禅师的赞扬。禅师接着说,“你只有这一点近乎道,前三点要改。”在禅师指点下,王安石很惭愧,也很有提高。
禅宗讲的道是什么?日常生活就是道。怎样开悟?你能保持正直心、平常心就可以开悟。这个正直心、平常心不容易。正直心就是佛心,“直心是道场”,平常心就是佛心,不计较不分别,平淡无奇,这就是佛家的境界。你们在座的举眼看一下世间,具足这种心的有几个?沧海之一粟!我们在座的可能在走这条道路,但是不是真正具足这种心?看得淡、放得下,能够过淡泊生活?你在生活中、各种境界中都能保持宁静的心、都能与佛意相合吗?这点自己去检查。
以上讲的是“凿井喻”及引申出来的内容。
三、提婆达多品略解
这一品是有关佛对提婆达多和龙女授记的情况。
残暴的提婆达多也能成佛
关于提婆达多的历史,学佛的人一般都知道。提婆达多与佛是堂兄弟,长得也庄严、聪明,看起来也很有根性。但这个人由于宿世之中,对所修法门不能达到彻底究竟的境界,也就是说走入邪道,所以在这一生中,虽然是佛的堂兄弟,但依然是走到了对立面上,他自立僧团,跟佛对着干,这里面有宿世因缘。
提婆达多的护法是阿奢世,这个名字意译为“未生怨”,就是在娘胎里就已经跟父母结下了怨恨,是摩羯陀国频婆娑罗王的太子。那时印度的相师不少,就是看相占卜的。他母亲韦提希夫人怀孕时,一个相师就说,这孩子将来必定残害父亲。后来他果然杀父即位。阿奢世护持提婆达多,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阿奢世王对父母亲不孝道,《观无量寿经》有段记载,阿奢世王把父亲囚禁起来想篡位。他母亲韦提希夫人来劝解他也不听。母亲秘密到狱中看他父亲,去了几次,被阿奢世发现了,又把母亲囚禁起来。这个真是忤逆不孝啊!韦提希很悲哀,厌离人间,后来佛用神通跟她说法,教她发愿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
阿奢世王为提婆达多做护法,拥护提婆达多。而提婆达多嫉妒释迦牟尼说法,内心嫉妒障碍很深。他在阿奢世王的协助下,把象灌酒,成为醉象,佛经行过这条路的时候,就把醉象放出来想伤害佛。佛以定力摄持,醉象一下变得驯服了,阴谋失败。失败以后提婆达多不甘心,又趁佛经过山下,在山上滚下大石头暗害佛。结果被护法神挡开,没有伤到。最后他不择手段,见到佛以后要当面行刺,就在行刺过程中,即身堕入地狱,在堕下的过程中喊了一声“南无佛”才晓得佛的威力:只有佛能救他,佛的大慈悲,佛的大智才能救他!他高声称念“南无佛!”
提婆达多做的这些恶行就是五逆重罪,是堕入无间地狱的因。五逆重罪有:弑父、弑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个罪造不得呀!要堕入无间地狱的。
在《法华经》这一品中,佛就说了提婆达多过去生中的一段事情。在宿世中,提婆达多是一个波斯仙人,修习仙道,神通广大。世尊在宿世中就是受波斯仙人威力的役使,当奴隶、受劳役,当时世尊是为了求得妙法,受再大的苦也不怕,但实际上他没有学到妙法,反而受波斯仙人的虐待,只干了一阵子苦活,什么收获也没有。这个求妙法的人(世尊的往世)由于慧根很深,学法精勤,在最后生中领先仙人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而提婆达多就是波斯仙人转生的,在他的潜意识里,对释迦牟尼佛还很不服气,宿世的傲慢令他对佛很不恭敬,结果才做出破坏佛教僧团的五逆罪来。
尽管提婆达多犯了这么大的罪,但佛陀还是在这个法华会上,给他授记。你说佛陀伟大吗?如果我们在别人想方设法来害我的时候,甚至几次都要致我于死地的时候,你还能否对他生起慈悲心来?这就是佛陀的胸怀,心中没有善恶,他觉得每一个生命都非常可贵,他要以慈悲喜舍之心来救度这些痛苦的众生。因为凡夫在做恶的时候,他的内心被烦恼所蒙蔽,他自己——真实的清净的本性不得显发,所以他做出来的事与魔境相应,什么贪嗔痴呀,邪见啦,这是很平常的事。佛陀能理解这些受苦的众生,不但不记恨在心,反而更加关注这些痛苦的心灵,用种种方法开导,引导他们走向佛道。
佛陀不会舍弃任何人,不管你信仰其他什么教,佛陀都用慈悲的双眼关照着你,悲悯着你,他为你不明真理而伤感,他在暗中派弟子来保护你,怕你受到伤害。我们众生在佛陀的眼里,是还没有回家的孩子。不管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都是将来的法门龙象。所以佛陀慈悲地蔽护着我们。
提婆达多在堕地狱的过程中,迫切地喊了一声“南无佛”,他还有善根哪!在关键的时候,他还能回心转意。南无佛,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佛陀呀,我永远跟随你,我永远听你的教导。所谓有因必有果!提婆达多得到了佛的授记,将来也会成为佛陀。提婆达多那么大的罪恶,佛都还用慈眼看着他,不舍弃他,在地狱中给他授记。所以佛很慈悲呀,冤亲平等,无冤无亲,天堂地狱如幻如化,平等平等,很慈悲!我们也要学习佛陀的这种慈悲精神,让这个世界不再有地狱种子,让他们都能走到佛法的道路上来。
有关提婆达多的公案,《法华经》就是这么记载的。而阿奢世王转恶为善的故事在《大般涅槃经》中,记载得很详细。
虽然阿奢世王犯下了杀父、破坏佛教的五逆罪,也该当堕落地狱,但最后也是被佛摄化,在佛前忏悔了,并皈依了佛,转而成为佛教教团的大护法。佛灭度后,他全力供养了大迦叶主持的七叶窟经典结集工作。阿奢世的罪过很大,但我们的佛陀却让他从极罪之人转变为极善之人,从地狱罪人变成人间善人,这就是佛陀的智慧力量。转恶为善,转邪为正,佛法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如果世间人能够奉行佛法,这种正义的力量就更加广大,那么世界的和平就会成为现实。希望在座的居士们努力,成为今天世界和平的使者,依据佛教的度世精神,传播佛教,让世界充满希望,充满生机,充满信心,导致整个世界上和合、清净,永远不再有争斗。
八岁龙女即身成佛
至于龙女成佛也是在这一品里面。在这个讲经法会上有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无缘大慈化身的弥勒菩萨,还有智积菩萨等等,另外还有诸阿罗汉、诸大比丘,包括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文殊菩萨与智积菩萨相见以后互相慰问,交流教化众生的事情。在这个会上有很多的大菩萨降临,有无数菩萨从大海中涌出,来参与这个讲经法会。
文殊菩萨就告诉智积菩萨,他曾经到大海龙宫,见了娑竭罗龙王。龙王有个公主,才只有八岁,可是很聪明。经上讲:“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这是介绍娑竭罗龙王的女儿,虽然只有八岁,但聪明利根,了解诸法,善知众生根机,而且深入禅定,境界很深,同时她发菩提心,要救度世界上所有的众生,由于这个原因,她要完成佛道,并最终成就佛道。
龙女“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龙女的口才很好,善于用各种比喻,善巧方便地为众生说法,遇到对佛法没有正信的人,龙女无碍的辩才会使他走上佛法的道路。龙女对众生很关心,对每一个生灵就像她的孩子一样爱戴。至于龙女弘法利生的功德,是说也说不完。总之是能令众生走上菩提道,要证涅槃果。
当时智积菩萨就怀疑,哪有这种事情呢?这么小,而且是个龙女。她怎样悟得这么深,这么快就要成佛呢?他不相信。正在大家不相信,充满疑心的时候,龙女就来到了法会,向佛、向诸菩萨顶礼,而且以偈颂的形式赞叹佛,赞扬佛的功德。
在这个时候,舍利弗又怀疑,先是智积菩萨怀疑,现在舍利弗又怀疑,这么年轻,一个女娃儿才八岁,而且属于龙族,又是女身、五漏之身污染重、烦恼多,这么一个身怎样可以成佛?五漏之身是过去封建主义时期对女性歧视性的说法,认为女性因为生理或心理的因素所具有的五种烦恼。现在讲男女平等,男重女轻的思想是行不通的。舍利弗心里想的时候,龙女就知道了。就先向佛陀献上一颗宝珠,光彩四射。龙女就对舍利弗讲,“你知道吗,女身成佛比这个献宝还快呢。你在想我顷刻间献宝,但是我成佛比这个还快。”说了以后,即身忽然变成男身,女转男身,之后大家就看龙女坐在莲花宝座上成正等正觉。法华会上的大众叹为希有,都很喜欢、很赞叹。
人人都可以成佛
男的能成佛,女的也能成佛作祖,所以在座的女居士们要努力,向龙女学习。龙女成佛就是给我们一个榜样,要打破过去封建的看法,不要看不起女同胞,女同胞是半边天。在佛教里,有时女同胞还不止半边天,你们看嘛,在座的女的多还是男的多?当然是女的多。这说明女性很有善根,不要看不起女性,佛教讲的是人人平等。我们佛教徒连一个蚂蚁也不会歧视,认为它有佛性,我们讲生命的平等,何况号称万物之灵的人呢。
你们女居士要自信,不是男性才可以成佛作祖!女身可以成就佛道,你们要有这个信念。你看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化身里,有多少是女身?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女性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诸位女居士们,你们有福了,因为你们走入佛教,就是信仰平等互爱的宗教,你们在佛教里受到特别的尊重,因为你们也会早日成佛的。佛教教义不许歧视女性,要求我们佛教徒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众生,我们提倡平等性智的思想,不要用分别心去看待事物。
观音菩萨有两侍者,一边是善财童子,一边是龙女。“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很多人读了《华严经》都知道。善财童子参到光明山,见到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就跟他说大悲法门。佛法修行中以大悲为体,悲悯众生,救济众生。同时在这个法华会上也有观音菩萨,龙女即身成佛就是根据《法华经》来的,观音菩萨很赞叹。龙女在向诸菩萨顶礼的时候也顶礼观音菩萨。这里就是彰显龙女的智慧与功德。
从这一个公案来看,正说明了佛法所讲的“一切众生,佛性平等”。佛在雪山修行六年,在菩提树下成道,经过四十八天的磨难,经受过魔王的干扰,终于在第四十九天中夜睹明星而成正觉。他成道以后说:奇哉!大地众生都具有佛性,只是为无明障蔽不能亲证成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品》(实叉难陀译本)中原文:“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一切众生,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等各类众生都有佛性,只是因无明、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假若他能去掉妄执,这个般若智慧就现前,诸法实相就现前。从这一点来说,佛法所讲的平等是彻底的平等,不管尊卑、贵贱、男女、老幼、出家不出家,都是平等平等的。为什么?尊重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
天女散花与不二法门
讲到这里,想到维摩诘居士和天女散花的故事。“天女散花”,中国的京剧、川剧都在演。这段公案是怎样的呢?维摩诘居士有一次出现疾病,“维摩示疾”,这个“示疾”他不是真正有疾病,他是为了说法。佛就派遣大弟子去慰问。最初就派遣证得声闻果报的十大弟子,派到这个也不去,派到那个也不去,都说维摩诘辩才无碍、智慧很高,我们辩不赢他。佛最后就想到了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就领受佛的旨意,到了维摩诘丈室去探问。两个人在谈话之中由平常生活谈到最高法门。最高法门就是不二法门,文殊菩萨就是弘扬不二法门的。
这个“不二法门”是什么呢?就是开头讲的《法华经》里那个法界观,“理事不二”。在我们佛典中,讲“不二”就是统一地观察现象,统一地观照一切。色心不二、色空不二、修证不二、依正不二……有很多“不二”,也可以叫“无二”。你不要象世间哲学一样的,什么主观、客观,理性、经验,唯心、唯物,在佛教来讲那是片面的,色心不二嘛,统一来看,色空不二就是《心经》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缘生法的一切现象它本体就是空,也就是空性所显的这一切现象不能把它分开的呀!
了解诸法实相,你要从现象中深一步透视,深一步观察。“不二”他分不开的。什么叫“修证不二”呢?你在修行中积一分功德、修一分善,就有一分善的果报放在那里,就可以断一分无明。修与证是结合的,也是同时的,有修就有证。所以这点你们居士要注意,你不要怕没有功德,你能够行善、你能够供佛、布施,同时就有功德存在。等于净土宗讲的“念佛的人,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就为你开,你当下越念得好,莲花当下就越长得大,光明就更大。假如你当下退堕了,你不念了,莲花当下就萎谢了、凋谢了。”当然这个念是正念,是以慈悲喜舍之精进心来念,与佛心相应,就可感果。这个就是修证不二,因果俱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还有“依正不二”。什么叫“依正不二”呢?依就是依报,正就是正报。“正报”是我们的“五蕴身”,“依报”就是所认识的外在境像,比如物质、享受的生活,包括山河大地、田园舍宅等都是依报,即我们认为自身所依止的。“依、正”是不能分开的。在唯识学来讲,当这个生命识投生的时候,由业种激动识种,识种激动大种(大种就是四大种子),在这个时候就显形,内变根身,外变器界。有此根身,就有此器界。也就是说有这个正报就有这个依报,不能把它分开。所以一个人的人生和际遇与他过去的因是分不开的,正报、依报是分不开的。你是什么人?你遭遇什么?你遇到什么境界?这是由因来决定的,你不能把它分开。这一点诸经论中都讲得有,唯识学中讲得尤其细致。这就是“不二”。
“二”是什么呢?是相对的;“不二”是绝对的。注意这个问题,世间上一切事物,世间上的一切学术都是相对真理。而佛法讲的真如境界,由相到性,性相不二,显示真如的本体,这就是“不二”。法门不二,实相也是不二。实相就在诸法中求,也是“不二”。这一道理比较高,这个就叫“不二法门”。我只是口头上讲,实际上要深入“不二法门”,更重要的是还要修证。我们凡夫只能说理论上有这么个见解,还说不上亲自体证。
文殊菩萨向维摩诘居士讲“不二法门”,讲到甚深微妙的时候,天空中花朵飞舞,出现天女散花。花雨缤纷,接着天女就降临了。这个时候花落到声闻身上就不掉,沾到身上,落到菩萨身上呢,就掉地了,不会沾到身上。当时舍利弗满身都是花。
这时天女来了,舍利弗就问,“你降花倒是好,那个花为什么降到菩萨身上,这就落了,降到我们身上,它就不落呢?”
天女答复他说,“并不是花不落,并不是花住你,是你在住花。”
要注意!这个很有道理的呀!因为这个声闻乘,他虽然证得了“人我空”,还没有证“法我空”,境界窄小。菩萨乘是“人我、法我二空”。证“法我空”就是不住于相。《金刚经》就是遣相破执,破除“人我执,法我执”。“并不是花不落,是你在住花,而不是花住你。”这句话含有深意。
舍利弗无言以对,便质问天女:“你既然这么有智慧,为何现女相呢?”天女马上就以神通把自己变成舍利弗,把舍利弗变成天女,然后问:“你是舍利弗还是天女?”舍利弗不知所答。这里舍利弗的境界没她高,可以说这个天女还是菩萨降世。
从这里来看佛法,就是讲众生佛性平等,不要分高低、尊卑、有势力无势力、有地位无地位、男相女相、老相幼年相、出家相未出家相、有修无修。维摩诘是居士,是未出家,但他实际是菩萨身,境界比较高的。
在家居士的责任
在家的居士学佛,修行佛法,很不容易,然而在家也有优势。我们在家的佛教徒深入生活,在工作岗位上,和上级领导,和平级的同事,和下级的朋友,要处好关系,要利用这个缘分,爱护大家,尊敬大家,给大家以欢快。这是一个在家佛教徒的责任。你做得好,别人会说佛教徒真是不错,就会跟你学习佛法。如果你做得不好,别人不会说你不好,反而会说佛教不好,对佛法的弘扬起的是反作用。
有的人一见同事,就叫别人吃素,吓得别人再也不跟佛教徒来往了。有的人以为自己学了佛,懂得了点道理,很了不起的样子,总是颐指气使地是说这说那,也会令别人起反感。他们会觉得你们佛教徒怎么总是指指点点的,叫人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还是不要学佛的好。你看,你处理得不好,就断了一个人的善根。其实,你和一个人交往,先要做一个好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你身边的人,而不是叫人吃素什么的。等你的朋友觉得你很不错啦,才知道佛教徒果然和凡夫不一样,有道德,有修养,有文化,有知识,应该跟佛教徒学习。
有的人说,传教是出家师父的事,那错了,我们每一个佛教徒、不分在家出家都是佛陀的使者。做为佛陀的使者,你就有责任传播佛法。当然这要求你首先要好好学习,不然你自己都不懂,岂不是自误误人。只有自己好好深入经藏,学习佛法,提高觉悟,增长德行,然后再通过你的言传身教,影响你身边的亲人及朋友,让他们从做一个好人开始,慢慢就可走上菩提之路。“众生无边誓愿度”,要实践还是要下功夫的。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不懂的教理问题,千万不能乱说,要虚心请教善知识,再消化吸收,慢慢就可开启智慧。
所以,做为一个佛教徒,要爱护你身边所有的人,时时刻刻帮助他们,给大家以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给大家以方便。但要做到有原则,有信心,有能力,最终引导他学佛。这是一个在家居士的责任。
四、安乐行品略解
下面讲“安乐行品”中的“四安乐行”。众生在火宅中、在天灾人祸中、在人为的斗争中,并不安乐。佛先讲了“三界如火宅”,在“安乐行品”中就指示学佛的人们,在现生中如何证得安乐,如何才是真正的安乐,如何不受痛苦、不受逼迫。佛就指出了四种安乐行,包括身安乐、口安乐、意安乐、誓愿安乐。“安乐”就是要注意你的身、口、意和誓愿。
略释安乐行
安乐行即指菩萨于恶世末法期间,弘扬《法华经》时的安住身心之法。据《法华经·安乐行品》载,安乐行计有身安乐行、口安乐行、意安乐行、誓愿安乐行四种,称为四安乐行。亦即诸众菩萨应远离身、口、意三业的过失,并发誓教导众生,度化众生,行自利利他的安乐行为。
根据天台宗慧思大师的《法华经安乐行义》的记载,于一切法中,心安住不动,就称为安;不受五阴烦恼的束缚,称为乐;身心安乐而自行化他,称为行。并将安乐行分为有相、无相二种,即:(一)有相行,乃外在的修行方法,如一心读诵《法华经》的文字等,称为文字有相行。(二)无相行,乃内在精神上的修法,如修止观等,以体达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的三昧境界;亦即不以此“安乐行”为行法,而于自然无行的状态下,自行化他。
据《法华文句》卷八下也举出“三释”,以解释“安乐行”的义理,即:(一)依事释,即依事物现象解释。谓身无危险为安,心无忧恼为乐,依此(身安心乐)能行自利利他的行为。这是依事释。(二)附文释,是附上“劝持品”中的三轨解释安乐行。即以着如来衣(行“止行”)为法身安,入如来室(行“慈悲行”)为解脱心乐,坐如来座(行“观行”)为般若之行。此外,另附上“安乐行品”的文意以释安乐行。即以安住于忍辱地为身安,不为烦恼、暴力所困为心乐,观诸法实相为行进。(三)法门释,即以修行法门以释之;谓不缘生死、涅槃等二边之法,而安住不动,是为安;不执取三昧广大之用,及不受五阴,是为乐;于无受无行之状态下而行中道,是为行。
佛教徒拥有快乐的秘密
大乘菩萨行的安乐行,不但要自己求安乐,还要所有的众生也得到安乐。有人问,佛教徒真的知道快乐的秘诀?是的,我们佛教徒拥有快乐的秘密。现代科学就可以证实这一说法。现代西方科学家对虔诚的佛教徒的脑部扫描发现,他们促进快乐与平和的脑部区域异常活跃。最近在美国的一项研究已经发现,虔诚佛教徒脑部的“快乐中心”经常处于活跃状态。这就解释了佛教徒能保持平和知足心态的原因。
神经科学家认为,初步研究结果能够为证明宗教修炼能改变大脑对某种环境的反应提供最初的证据。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小组对一些已经皈依佛门多年的人的大脑进行扫描时,特别留心对感情、情绪和性格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他们发现佛教徒左脑的“快乐中心”经常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杜克大学的欧文·弗拉纳根教授在《新科学家》周刊中写道:“我们现在能比较有把握地假设,人们经常碰到的那些看上去很快乐平和的佛教徒心里真的很快乐。”
佛教徒的这种良好心态能一直保持着,不光在坐禅时如此。这表明,佛教徒的生活方式能改变大脑的工作方式。其他研究也表明,佛教徒处理恐惧和焦虑的大脑区域的活动比一般人要缓慢。这些研究成果最终能帮助研究人员继续深入研究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坐禅方法。看来佛教的安乐行还是很有科学价值。
下面我就详细解说四安乐行。
身安乐行
佛说我们的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三、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嫌之事;十、远离畜养。既远离已,常好坐禅,修摄其心,是名身安乐行。
第一种,远离豪势。你不要处处讲究与豪权者接近。豪门,豪势之门。修行人要注意,攀权附势并不好。如果你经常攀权附势,他将来得祸你也得祸,累及你身。关键的是,豪势即依仗权势或财产而作威作福,他们不知道修善,不知道修福,只是一味贪心不足。在原始资金积累阶段,昧着良心赚钱,不知要害多少人,要搜刮多少人的财富,他们才能跻身富豪的行列。但他们不满足,还想拥有更多的财富。钱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他的钱也越来越多。但他不是用这个财富去利益人民,而是贪婪成性,有一千想一万,有一亿想百亿,贪心没有止境。有的人想做官,他做官不是要为老百姓做事,做人民的公仆,而是以此为资本,搞权钱交易,腐败堕落。最后贪官和奸商勾结,就成了豪势。你跟这种人交往会有好处吗?肯定是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要远离豪势,才能得到身心的安乐。远离豪势,这是促进身安乐的第一种现象。
第二种,不要崇拜邪神邪鬼。因为这些不但对你没有好处,反而会害死你。魔子魔孙与魔王相近,外道徒、邪徒则与邪神邪鬼相近。那些自称有神通骗人的“教主”,骗财骗色,搞得你家破人亡还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你中了他的毒,迷了窍,连自已的本性都失去了。比如现在的“*轮功”就是这么回事,他嘴上说提倡“真、善、忍”,走来走去想上天国,就自杀、焚身。美国的外道搞集体自杀、集体跳水、集体纵火,造成很多人间悲剧。
邪人讲神讲鬼,害得你妻离子散,切切不要亲近。邪法不要去学。他讲神通,但他是邪道,不能正修,不能清净三业,不能正式走解脱道,千万不要亲近。我们佛呢,不以神通论,而是以法论。远离邪人邪法,可以得到身安乐。
第三种,远离凶险的嬉戏。世间的许多游戏是很危险的,比如那个杀人比赛,什么斗鸡、斗狗,以众生的生命换来你一时的快乐,其实很残忍。最严重的是那些政治骗子,用人民的生命做游戏,那更是罪过无量。还有世间的走钢丝,很危险,高空作业。还有欧洲的拳王赛,拳王对拳王,两个互相比,不合适就把你打倒,昏迷不醒,生命都有危险。这种无意义的嬉戏不要搞,不要接近。佛陀要求佛教徒不要做这些凶险的事,要做对身心有帮助的事,这样才能得到身心的安乐。
第四种,远离旃陀罗。就是要远离严炽、暴厉、执恶、险恶人、执暴恶人、主杀人等,也就是要远离那些凶杀成性、残暴好斗的、流氓之类的人。因为这些人杀心盛大,恼害众生,见者伤慈,能坏善法的根本。对于险恶的人要远离,免得迟早身受其害。有的人跟他玩,要么是受害,要么是近墨者黑,也变成流氓。所以你看到吊儿郎当的人要注意,没有好的生活习惯,好逸恶劳,或不务正业,甚至伤风败俗,违法乱纪。如果你是有能力的大菩萨则不在此例,你可以用慈悲心去度化他,但你要有这个能力,否则他会伤害到你的。
第五种,对二乘之人要远离。二乘之人即只顾自己的人,他们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幸福和快乐,崇拜个人主义,只知道自私自利,忽略了大众利益。这种人很难和你同甘共苦,在困难面前就退缩。远离二乘之人,与具有同样菩萨精神的人交往,才与道业有益,才能得到身心的安乐。
第六种,远离欲想。欲想就是六尘境界,具体就是五欲境界,财、色、名、食、睡,你不要在中间去贪恋,有些地方就不要去参加啦。你们看世间上那些娱乐场所、歌舞场所,出好多事情。那些跳舞的,男的也变了,女的也变了,要离婚,产生很多社会悲剧、家庭悲剧。这是无意义的嬉戏,对修行没一点好处。
第七种,远离不男之人。不男之人,就是不男不女的人,虽然佛教不主张歧视同性恋或变态的人,但我们提倡做常态的人。
第八种,远离危害之处。我们这个社会,很多危害性的东西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战乱、斗争的地方,水湿容易生病的地方,干燥上火的地方,水中含有不良元素的地方,有放射性物质的地方,等等。远离这些危害人身安全的地方,融入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得身心健康、安乐。
第九种,远离讥嫌之事。凡是引起讥嫌的地方要避免,不然产生痛苦。避讥嫌在佛教戒条中是有的,比丘、比丘尼戒都是有的。远离讥嫌可以使佛教的整体形象和个人形象不至受损。因此作为一名佛教徒,能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观察自己、检点自我,洁身自好,就可以避免别人说坏话,避免别人对自己的讥嫌。
当然若是众生误会我们的好心,我们的善行被他认为是个人的利益使然什么的,那没有关系,不能因为他讥嫌我们就不做好事了。就像你捐助佛教的慈善事业,小人之心的人会说你肯定有罪过,不然你怎么会舍得捐款呢?或说你做了坏事良心发现,才拿点钱来骗人。也有的人说你是为了名誉才捐款的……这是嫉妒的魔鬼在他心中作祟,他自己做不了主,所以他来诽谤你,讥嫌你,你就不能因为魔鬼的嫉恨而退行善之心!不能因为别人讥嫌你而放弃你的善行!
第十种,远离畜养。基于慈悲心来说,畜养有一定的过失,因为你强迫囚禁众生,并以此为乐。有的人养小狗、小猫,把大量的学习时间、工作时间花在逗乐去了,这就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况且动物身上有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传染病,跟动物接触太紧密,很容易得怪病,什么狂犬病之类的,得了就活不成了。应该把精力花在学习正法上,而不是玩弄弱小的动物。
以上是关于身体力行方面应该注意的事情。假使能够注意这些事情,你身体就能够得到安乐,你的安全就能得到保证。这叫做“身安乐行”。
口安乐行
上面介绍了身安乐行,现在进一步讲口安乐行。口业应远离四种非法语,以防止因口业造成的过失。因此应该: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二、不轻慢,谓不倚大乘而轻蔑小乘也;三、不赞他亦不毁他;四、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安乐心法,是名口安乐行。
第一,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不要喜欢专门说别人的过失,不要毁谤经典,背后说小话,说张三李四不对,结果起是非。这一点我们学佛的人要注意。你到了学佛的地方,好好念佛,好好参拜,不要两个之间唧唧喳喳的,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师父不对。这个要不得,那个要不得,结果最要不得的是自己。在家居士菩萨戒里有一条,叫“不说四众过失”。说人过失实际是自己最大的过失,因为你的心境整天停留在过失上,当然不可能进步了。
我们佛教徒要说人好话,这在菩萨行里叫“爱语”。应该多赞叹别人的功德,而不是说三道四。说话时要隐恶扬善,宣扬众生的优点,赞叹他所做的好事,你的心就与善道相应。祸从口出,首要是管好自己的嘴,要多说利人的话,少说是与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0-20 13: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续-《●[法华经讲记]法华经要义(惟贤法师)》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不要毁谤经典。佛陀宣说的经典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的,不能以成见说某某经某某典的不是。比如,学密宗的偏偏说显教经典不彻底、不究竟,学显教的低等,密宗高一筹;学禅宗的,说念佛的太简单、太浅,或说学密是说食数宝,只有禅宗才是究竟;学了些经教的就说别样修行的只讲修,不讲研究教理;专门修行的就毁谤研究经典的……这样彼此毁谤。其实经典、各种修法都是佛说的,这不成了毁谤佛法是啥嘛?佛根据众生的根机说出各种法,因机施教、应病与药,你何必彼此毁谤呀?我们太虚大师智慧很高,他判摄佛法,就不采取宗派与宗派相对立的态度,提出了大乘“八宗平等”的思想。你们有些读过太虚大师文章的人都晓得。
哪八宗呢?就是流行于唐代的律宗、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真言宗、禅宗、净土宗等。太虚大师把八个宗派归拢,融入“三宗”,即“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识宗、法界圆觉宗”。太虚大师以此三宗来判摄一切佛法,这三宗也是平等的,各有特点,都是佛说的法,都是导归诸法实相的。
今天我们也不能分什么宗派,现在我们是统一的佛教,没有大小乘的歧视,没有显与密的区别,所有的佛法都是平等一如的。平等一味的佛法是今天对佛教教法的看法,至于对佛学的学习,可以根据众生的根性,授以律禅净密等。
所以口业不能说毁谤他人的话,更不要对经典毁谤非议。
第二,不轻慢他。轻慢就是看不起别人,只有自己很了不起,目中无人,说话狂妄、傲慢。轻慢别人要不得,这也是犯口业。轻慢心也是学佛的障碍,我们要努力克服,才能得到身心的安乐。佛家的语言是真实话、正直话、和合话,要戒除妄语、粗恶语、离间语、下流语,轻慢别人或对别人的过失加以毁谤,都是要不得的。
第三点,不赞他亦不毁他。这说的是中道思想。有的人不是毁人就是说些无益的话,如平常说的溜须拍马屁。我们要赞叹也要有根据,不能光闭着眼睛乱吹,把拍马屁当成赞叹人。错了,做好好先生不是佛教徒的行为,我们要善恶分明,对于恶人恶事,敢于反对制止,对于好人好事,我们赞叹随喜。
第四点,不生怨嫌之心。不单是在语言上不说这些,而在心里也不要生怨恨,除了不要在背后叽叽咕咕以外,心里面都不要生怨,要慈悲、谦和、对人平等。纵然有怨,也要化怨为亲,不要出诸口上,连心里头都不要这样子想。
这个叫做“口安乐行”。你这样子做就可以安乐了。否则就要惹是非,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看历史上很多大臣,有时一句话不对头,就被关监、被杀头。清朝设了文字狱,那些议论皇帝、议论朝庭的人,就会被关进监狱、被杀头。文化大革命更不消说,说错了就被斗争,都是嘴巴引起来的祸事。
意安乐行
“意”嘛,就是意识,我们内心。我们有身口意三业,这意业最重要,因而要使意业清净,让我们身心安乐。第六意识如何得到安定?如何得到心安?
因此意应弃四种恶:一、嫉谄;二、轻骂;三、以大行呵骂小行之人;四、争竞。意远离此四种,则得常好安乐,修养其心。故名意安乐行。
第一,不嫉谄。你内心要远离嗔恨和嫉妒的障碍,不要骄慢,不要自以为是;对于有能力的人不能谄曲,应好好向他学习,而不是去迎合奉承他。不嫉恨,不嫉妒,不谄曲,是我们佛教徒做人的基本原则。
第二,不轻骂。即内心不要轻视别人,要尊重人。言语出之于口,不要骂人,对人要友好互爱。不要认为他不行就轻视他,这不是佛教徒做人的态度。睦邻友好,尊重他人,不轻视任何人,这是佛教徒的传统美德,我们今天要继承和发扬这个美德,才能创建新的社会道德品质与社会秩序。
第三,不要以行大行而呵骂小行之人。不要以大行呵斥小行,不要自以为是,见小行就毁谤。这中间也包括不要毁谤念佛人,不要毁谤修禅的人,对于修密法的人也不要毁谤,不要呵斥,都要尊重,心存平等。一方面我们对于逆境不要恼羞成怒,要学会涵养一切,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品质的佛教徒;另一方面对于行菩萨道的人,要随喜赞叹,不能以嫉恨之心去毁谤。我们应该去学习大行之人,跟着有德行的善知识,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世,学习他们的道德风范,学习他们精勤修学的精神,学习他们自度度人的高尚人格,这样我们才能走上涅槃寂静的道路。
第四,不要竞争名利。佛教徒不但表面上不要与人争斗,在内心上也不要起竞争之心。竞争之心表现在行动上就有是非得失,内心不平衡,行动上就要惹事生非,就要遭祸。不竞争并不是没有竞争能力。你踏踏实实地工作,不跟人争名争利,但你辛勤劳动的回报一定不会少的。名利是身外之物,有的时候不一定是好事,做事低调一点对你是有好处的。当然菩萨为了利益众生,以大名闻世,大建法幢,那是为众生的缘故。
能做到这四点,就可以令人身心安乐,这个叫“意安乐行”。
誓愿安乐行
誓愿安乐行,又作慈悲接引安乐行、梦中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乐行。即菩萨愍念众生于法华一乘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于是自誓欲得无上菩提,以神通力、智慧力引导众生,入于此法;菩萨发此誓愿,而安乐行法华之法,称为誓愿安乐行。这个誓愿就是菩萨誓愿。
你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宏誓愿,就要坚持不懈地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愿力不可思议,有愿力必得佛菩萨加持。这种愿力就是对于众生不起厌离心,不起舍弃心,时时要起悲悯心,摄受他们修行,要以悲心摄受一切,要有这个坚固的誓愿。有这个誓愿,你的精神就愉快,诸天神就护持你,你就能度过任何困难,任何艰难困苦都难不倒你,因为你的心念强大,与菩萨无异。因发四宏誓愿,行于四宏誓愿,可以得到安乐。这就是“誓愿安乐行”。
下面准备继续讲三品:法师功德品、常不轻菩萨品、观音菩萨普门品。从开始到现在讲的都是重心。希望大家听了以后要温习这个重心,结合自己的修行是很有受用的。要随常忆念这个重心。
佛说法是因机施教、应病与药。在《法华经》里面,佛说各种法,说下根、中根、上根的法,说三乘五乘的法,都是“开权显实”,目的是归于“一乘”,就是最上的佛乘。所以学佛的人不管什么根机,最后都要走入菩提道,都要证得菩提,这才算是真正的解脱。佛告诉弟子们这种用功法,除了礼拜、诵持《法华经》以外,还要结合生活修行,即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佛陀慈悲喜舍的利他思想,以解脱的精神对待一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那么在生活中,你时时处处都可以见道,都可以悟道。大地山河、一草一木、你只要去领会,消除执着,无不是道。因此,学佛愿心很重要,具体的行为也很重要,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生活中修行。
五、法师功德品略解
这一品有三个问题要注意到。《法华经》功德不可思议,意趣高深,所以佛在每品之中都赞扬《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要结合前面“法师品”展开来讲。
法师意义及其功德
第一点,能够听闻《法华经》一句一偈,乃至于对《法华经》一念随喜(一念随喜,就是听到《法华经》心里很高兴,生起信心),都可以得到佛的授记。作为法师能够了解《法华经》的要义,乃至《法华经》中一句一偈都能讲,就是真实的法师。为什么?佛讲“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则为如来肩所荷担”、“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是经典者……若坐、若立、若经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能够读诵《法华经》、宣扬《法华经》,那就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佛的功德很大,我们是走向佛道,得了佛的加持,逐步完成佛的功德,所以“以佛庄严而自庄严”。这种人就能“荷担如来大业”,如来大业就是弘法利生啊!
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一直到世寿八十岁圆寂。他老人家的一生,时时刻刻都是在弘扬佛法,解救众生痛苦,使众生都能够到彼岸,证得涅槃。所以读了《法华经》以后,除了“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以外,还能够荷担如来的大业,成为佛陀的使者,代表佛陀去弘扬佛法。《法华经》所在的地方就如同有佛塔。《金刚经》里也有类似的话,就是诵持《金刚经》以及《金刚经》所在,“当知此处即为是塔”。就是说不要另外修塔都可以,《法华经》所在的地方就是塔。塔是供佛舍利的地方,是四众弟子及人天所恭敬顶礼的地方,而有《法华经》就是有佛陀的法身舍利,所以我们要尊重。
什么是法师?修行一切功德愿行,能守护如来的法藏,以无量善巧智慧辩才而能为大众演说佛法,使诸众生得大安乐。意指通晓佛法又能引导众生修行之人。又作说法师、大法师。广义的法师,通指佛陀及其传教的弟子们;狭义则专指一般通晓经或律的行者,或称为经师或律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八载,佛菩萨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众生根机之利钝而为之演说,故称大法师。
关于法师的资格,据《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论》卷七、澄观《华严经疏》卷四十三等所载,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法师十德,即:(1)善知法义,菩萨无碍之智,善知宇宙间一切诸法的句义差别。(2)能广宣说,菩萨能以智慧广为众生宣说如来微妙之法。(3)处众无畏,菩萨处大众会,善说法要,随他问难悉能酬答而无所畏惧。(4)无碍辩才,菩萨辩才无碍说一切法,经无量劫而相续不断。(5)巧方便说,菩萨随顺善巧方便机宜,说大说小,一切法门使他通解。(6)法随法行,菩萨说法使一切众生如说修行,随顺无违,修诸胜行也。(7)威仪具足,菩萨于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有威可畏,有仪可则,无有缺犯。(8)勇猛精进,菩萨发勇猛心精进修习一切善法,化导众生,而无有退转。(9)身心无倦,菩萨斋肃身心修诸胜行,常起慈心,摄化众生,无有懈怠。(10)成就忍力,菩萨修习一切诸忍辱行,成就无生法忍之力。具足此十法,则能成就众相圆满。
2.法师应行四法,即:(1)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词章句,因而言语才有吸引力,能令众生入于佛法听闻佛法而不倦。(2)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相状,即精通世出世间法,说法更有根据,不脱离实际,能真正了解众生的苦难。(3)得禅定智慧,于诸种经法中,能随顺而无诤。(4)不增不减如法而行,言行一致。做法师还是不容易,按其它宗教来说,做法师就是佛教的传教师、布道师。
依法师之专长及其弘法的差异可分为受持(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读经(对文曰读,正心端坐,目睹经文,口宣句读)、诵经(背文曰诵,谓习读既熟,不须对文自然成诵)、解说(圣教之义难解,若能分明解释,训授于人)、书写(于诸佛经典,若能书写广传,流通大法)等五种,称为五种法师。然后世则演成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思修等十种法师。
这是关于法师品讲的重要意旨。法师的功德很大,请大家多多启请法师,成就法师,因为法师就是佛教传播的中心人物,希望大家努力支持、护持法师。
读诵《法华经》的功德
第二点,说明能够读诵《法华经》,就可以六根清净。“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清净就不是指一般人的六根,其范围广大,观察很深远。就眼根来说具有慧眼,就意根来说可以对于诸法的自相、共相善于观察,得妙观察智。而普通人、众生的六根是不净的,接触外境时就去攀缘追求,为其所牵所累,发生污染现象,六根就不清净。
能够读诵《法华经》可以六根清净:清净眼,能够遥视世界;清净耳,能够听闻一切音声;清净鼻,能闻一切香;清净舌,能吐微妙音,说法令众生百听不厌;清净意,能够通达诸法法义,随所说法与诸法实相相应。读诵《法华经》就有这些好处。宣说《法华经》作为法师也是一样的,能使六根清净。
这里最强调佛教的传播,因为佛法的流布就是救度众生,就能够救苦救难,传播佛法的功德很大,哪怕只是一句一偈。诸位居士,你们努力学习,把你们所学到的佛法知识向你身边的人传播,这就可以得到六根清净,这也是成佛的必备资粮。
《法华经》开显三谛圆融
第三点,佛说《法华经》,彰明大乘知见,开显三谛圆融。真谛与俗谛是相结合的,真谛、俗谛结合就是中谛。真谛、俗谛、中谛合称为“三谛”,即三种真实的道理。这话怎样讲呢?“真谛”即是“胜义谛”,属于出世间法、无漏法;“俗谛”属于世间法、有漏法。
能够证得真谛就要透视俗谛,从一切因缘生法中了解诸法性空,达到胜义的境界。所以谈真谛并不是废除俗谛;说出世间法并不是说不要世间法。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讲过: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犹如寻兔角。
禅宗论道就在平常生活中,能透彻观察、不迷恋、不执着,视诸法如幻如化,当体即空,就可以悟得真谛。所以真谛不离俗谛,这个思想在《法师功德品》中佛有几句很重要的原话:“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事业等,皆顺正法。”
这几句话大家仔细听啊!世俗间的圣贤教人做好人的这些书,象我们中国儒家的“四书五经”乃至道家的《道德经》,西方古代哲人譬如罗马帝国以前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著作,这些都是世俗间的经书,对于做人、立身处世有很多好处。
“治世语言”就是指能够治理世间的语言,这包括得很宽,政治、经济、科学、哲学,凡有利于世间的统统都包括在“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范畴里面,都可以学,都可以看。现在佛学院开设的课程,70%是佛学,30%是世间学问,包括外语、文学、法律、历史、政治、地理、经济都在里面。并不是什么都不可以学,而是要博学多才,才能做好弘法利生的事业。
还有“资生事业”,什么是资生事业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如工业、农业、商业,搞经济建设呀等等,这些都叫“资生事业”。学佛的四众弟子包括“工、农、商、学、兵”除了学法以外,你就安心于各自的事业、各自的职业,搞农业、工业、商业。这些你只要以佛家精神来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有利于国家人民,这个都是顺于正法,也就是佛道。这说明佛教非常圆融广大,有很强的包容性,一切资生事业,一切世间学问,都包含其中。
说到这里,大家要注意!有的人说:“我学佛,我怎样工作呀!我受了‘三皈五戒’,工作要受限制呀!”
哪里是那么一回事呀?学了佛,有一个指导思想。你在指导思想之下顺于正道,以正法而活命。佛最初成道以后说“四谛”法,其中“道谛”,就讲的有“八正道”。八正道里面有“正命”。什么叫“正命”呢?以正法而活命。你搞各种工作,你只要是不违反正道,不欺骗别人,不敲诈别人,以正法而活命,这是佛教所允许的。佛在《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说这一段也就与八正道里意旨是一样的。
法门广大,二谛圆融。真正学佛,真正有智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真正体现佛的思想、佛的精神,而不是脱离世间去找什么佛法。
以上是《法师功德品》结合《法师品》内容讲的,就有这三层意义。
六、常不轻菩萨品略解
《常不轻菩萨品》是《法华经》第二十品,就说在无量劫以前,有一个佛叫威音王如来,他在世的时候为众生应机说法,也说三乘、也说佛乘。他的弟子很多。后来威音王入涅槃,离世以后接着就是像法时期。
什么叫像法时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6 17:48 , Processed in 0.0426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