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104|回复: 4

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9-18 08: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 智海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戒定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总说:
一.人生为何要求解脱?
1、束缚的问题:人生诸多不自在
三苦
五苦
八苦
2、解脱的自在:
三明:在佛曰三达。在罗汉曰三明。智之知法显了,故名为明,又曰智明,又曰智证明,证智之境而显了分明也:
一、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
二、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
三、漏尽明,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漏者烦恼)
六通:指佛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的六种神通,又称六神通,即身如意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等五通及漏尽通。
(1)身如意通︰又称神足通,即随意变现,身能飞行于山海,一切动作皆无障碍。
(2)天眼通︰指自在照见世间一切远近之形色,及六道众生苦乐之相。
(3)天耳通︰指自在听闻世间种种音声,及六道众生一切苦乐言语。
(4)他心通︰指自在得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想之事。
(5)宿命通︰指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万世之宿命,亦能得知六道众生之宿命。
(6)漏尽通︰‘漏’即三界之见思惑,谓断尽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解脱。
八大自在:
即涅槃所含常、乐、我、净四德中,“我”乃自在无碍之义,大我即如来法身,具足八种大自在,故称八大自在我。又作八自在、八变化、八神变。
(一)能示一身为多身。
(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
(三)大身轻举远到。
(四)现无量类常居。
(五)诸根互用。
(六)得一切法无得想。
(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
(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然诸经所说略异。
 
据法界次第初门卷下所载:
(一)能小,指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为极小微尘。
(二)能大,指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满于极大虚空。
(三)能轻,指以变化力使自他身及世界等如极轻之鸿毛。
(四)能自在,指以变化力使大小、长短等转化自在。
(五)能有主,指以变化力自化为大人、小人,而心无高下,降伏一切,摄受一切。
(六)能远至,指以变化力能到远处;凡有四种,即:(1)飞行远至。(2)此没彼出。(3)移远而近,不往而到。(4)于一念遍至十方。
(七)能动,指以变化力使大地为六种震动或十八种震动。
(八)随意,指以变化力而能一身作多身,多身作一身,山壁直过,履水火,蹈虚空,转四大,使地作水,使石作金等,皆得如意。
二.追求解脱体现在哪些方面?
1、人生诸多问题的原因何在?
苦——苦的原因(集):烦恼。
苦是结果,烦恼是其因。
烦——繁:多
恼——恼怒,恼害。见境动心,不守自性,而招致苦果。
无明不觉生三细(根本无明),境界为缘长六粗(枝末无明)。
三细:
[一、业相],业相者,即从真起妄,初动之相也。然本觉心源,离念寂静,因无明故,觉成不觉,遂成业相。故起信论云: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是也。
[二、见相],见相者,见初动之相也,亦名转相。谓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也。
[三、境界相],境界相者,即转相,分别初动之境界也,亦名现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也。
六粗:
(一)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于净境则爱,于染境则不爱,称为智相。  
(二)相续相,依智相分别,于爱境则生乐,于不爱境则生苦;觉心起念,相应不断,称为相续相。
(三)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缘念苦乐等境,心起执著,称为执取相。
(四)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
(五)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执取生著,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
(六)业系苦相,系于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称为业系苦相。
 找到因缘果报的根本所在----由(我法)执着而有错误的认知(虚妄的分别)继而起惑造业。
2、就路还家:修道灭惑。
修——修正:改正错误的思想、言语、行为。
错误的思想————————修正之道
1、贪心——————————布施、供养
2、嗔恨心—————————忍辱、欢喜
3、愚痴心—————————智慧、觉悟
4、贡高我慢心———————谦下、平等
5、怀疑心—————————实践、确信
6、邪见心—————————如实、正见
错误的言语—————————修正之道:
1、妄言——————————说真语、实语
2、绮语——————————说饶益语
3、两舌——————————说和合语
4、恶口——————————说软语、安慰语
错误的行为——————————修正之道:
1、杀生———————————吃素、放生(珍重生命:众生皆有佛性)
2、偷盗———————————正命、布施
3、邪淫———————————贞良、节欲
二. 解脱的原理。
1、  诸法无我: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十法界各有因果,有因遇缘就有结果。
2、  唯心所造,唯识所显:问题的原因在于自己,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三. 解脱的路径和方法(戒定慧)
1、 闻思修:
2、 信愿行:
3、 戒定慧:
第二:戒与人生解脱
一、      戒的名义:
1、毗奈耶
2、尸罗
3、波罗提木叉
4、三者的关系
5、《明了论》说戒有五义:即能生种种胜利、身口二业清净、等五种
6、《《萨婆多》云:毘尼有四义:戒是佛法平地,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戒是趣涅槃之初门、戒是佛法缨络。
二、      戒的特质。
1、      体该法界
2、      要期誓受
三、      什么要修学戒(引大小乘经论)
1、引小乘经
?《大般泥洹经》、《遗教经》中比喻戒如大地能生众善;
2、引小乘论
?《成实论》、《解脱道论?戒品》中明由戒方能入禅定;
?《毗婆沙论》说戒有九种含义:冷、池、缨、镜、头,此五从喻;“梦、习、定、势,”此四从法;
3、      引大乘经
?《华严经》是讲具足戒法能令三宝长久住世;
?《大集经》、《悲华经》、《月灯经》中都讲戒智乃出世真道;
?《涅槃经》中讲经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修持净戒;
?《华严经》偈“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4、      引大乘论
?《大智度论》是说持戒为诸德之根,出家之要;
?《地持论》中讲佛的三十二相皆是持戒所得,若不持戒不得人生。
?《十住婆沙论?赞戒品》说菩萨净持戒律,能摄种种功德;
5、      持戒得利
?《僧祗律》云欲建立佛法、令正法久住等五种利,当受持戒律;
?《四分律》云持律得戒品牢固、善胜诸怨等五种功德,十种利益;
?《善见律》讲有五种法能令正法久住,皆与戒相关;
?《五百问》中讲若敬法、念法、持五戒,即见佛之法身;
6、毁戒之过
?《十诵》云:像法法有五灭法、五种怖畏
?《四分》中,五种疾灭正法:即比丘不受诵律等
?《十诵律》讲比丘不学戒律,便学经论,被世尊诃责;
?《杂阿含》讲不应赞叹自不乐学戒,见他人学戒不随喜之人;
?《中阿含》云:犯戒有五衰;《涅槃经》、《摩耶经》亦斥不持戒者
?《大智度论》讲破戒之人失诸功德利益
四、      戒的种类
1、      二种戒:
?在家戒(三归、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出家戒(比丘250戒、比丘尼384戒、正学女六法、沙弥十戒);
?性戒   
遮戒;
2、      三种戒:
?摄律仪戒——止恶门,七众所受戒;
?摄善法戒——修善门,菩萨之律仪戒;
?摄众生戒——利生门,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
3、      戒有四别:
?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五.除五戒(一行禅师)

一、 戒的名义:
a)   毗奈耶
毗奈耶:略名毗尼,华言:律,律者法也。法者楷定义,律的作用是能处断轻重的标准,依於此,则知开遮持犯。
b)  尸罗
尸罗:华言:戒贤,戒贤有二意:
一者禁:以戒禁止恶法,生善法(止持)。
二者警:远离缘非,警策三业,用佛的教法鞭策自己,积极去做(作持)。
c)  波罗提木叉
波罗提木叉:华言:边解脱、边边解脱、保解脱、别别解脱。即持一条戒解脱一条,随分而证,不是顿证,只要持戒保证解脱。
4、三者的关系
毗尼是教,尸罗是因行,波罗提木叉是果,有正教,依教而行修因,最后证果,教是正顺解脱之本,三名即包括了教理行果,总括了学、修、证,缺一不能证得正法。
5、《明了论》说戒有五义:即能生种种胜利、身口二业清净、等五种
《明了论》解云:本音毘那耶,此略言毘尼也。有五义:一能生种种胜利,谓引生世出世善;二能教身口二业清净及正直;三能灭罪障;四能引胜义,在家者引令出家,乃至引到梵住圣住无余涅槃;五胜人所行事,谓最胜人是佛,次独觉,及声闻。是胜人等,皆行其中。若凡夫行者,亦是胜人,方能行此事。
《了论》解中,初定名。“有”下,显益。二中,言“清净”者,离染浊故。言“正直”者,离邪谄故。四中,始从在家次第引至五种住处。“乃至”者,略天住(欲界六天),梵住(色无色天),圣住(三乘学人),无余涅槃(三乘究竟)。五中,初约三乘第论其胜。“若”下,明凡夫中胜。自非负识高达之士,不肖下流,岂能奉律耶。文中其中此事,皆指毘尼。
6、《《萨婆多》云:毘尼有四义:戒是佛法平地,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戒是趣涅槃之初门、戒是佛法缨络。
《萨婆多》云:毘尼有四义,余经所无。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众生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门。四是佛法缨络,能庄严佛法。具斯四义,功强于彼。
《婆论》,三藏对论以彰律胜。二中,“一切佛弟子”者,通该七众。“一切众生”且指三善道。第四“缨络”即喻住持。
三.为什么要修学戒(引大小乘经论)
1、引小乘经—《大般泥洹经》、《遗教经》中比喻戒如大地能生众善;
一就小乘经者。如般泥洹经明。佛垂灭度。世间无师。阿难启请。佛言。比丘若能奉戒者是汝大师。若我在世无异此也。遗教等经并同斯示。
小乘经中初科般泥洹经。东晋法显所翻本。彼因魔王请佛涅槃佛即许之。阿难悲恼三请世尊住寿一劫。佛说偈云。我所说诸法即是汝等师。又云。汝等勤精进如我在无异。今取经意文有少异。遗教文见卷首。
论释云。示现波罗提木叉是修行大师。故示现人法住持相似。故等者如诸经。佛临灭时阿难请问四事。第二问云。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言以戒为师(初问依何而住。令依四念处住。三问经首安何语。令安如是我闻等。四问治恶性比丘。令默摈治之)。
然发趣万行戒为宗主。故经云:“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
二中发趣者发谓起行。趣谓所期。万行举其大数。宗是尊义。主义万行之中戒为尊主。所以然者有多义故。一由资始故。二有期誓故。三有本体故。四摄境遍故。五止作统故。余行无此。故为卑为宾耳。故下引证古记云即善生经。
然与戒本序语意相涉。上句总彼两句故云等也。戒以足喻颇符发趣之义。然从权意且指人天。须知所趣实通五乘。如前已辨。
又如大地能生成万物。故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又云:“依因此戒得有定慧。”又经云:“戒者行根住持。”即喻如地,能生成住持也。
三中初举喻。地有二义:一能生,二能持。两引《遗教》,止得初义。上云诸善,通漏无漏及动不动。下云定慧,须约圣道,唯在无漏及不动耳。又下,次引律文双示二义,即本律说戒揵度中文。而言经者,名通三藏,皆佛语故(旧云善生经者检彼无文)。先引文,即下喻合经云“行根”,即能生。故上三约喻,则初师、二足、三地,合法者,初是轨物,二即摄行,三能生功德。
2、引小乘论
—《成实论》、《解脱道论?戒品》中明由戒方能入禅定;
二、小乘论。如《成实》云:“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郭,入善人众要佩戒印。”是故特须尊重于戒。《解脱道论-戒品》中具多赞美,文繁不出,须者看之。
小乘论中,《成实》三喻,柱喻依持,郭喻防御,印喻为人所信。初言“道品”,即是慧学,次第增深,随有所见,故如“楼观”,即三十七品。四念处(一身不净,二受是苦,三心无常,四法无我。破四颠倒即是念处);四正勤(一已生恶令断,二未生恶不生,三未生善令生,四已生善令增长。于正道中勤行故也);四如意足(一欲、二精进、三心、四思惟。所愿皆得故名如意);五根(一信、二精进、三念、四定、五慧。并取能生故名为根);五力(即上五根,望能坏有漏不善故名力);七觉分(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四除、五舍、六定、七念。无学实觉七事能到故名觉分);八正道(一见、二思惟、三语、四业、五命、六精进、七念、八定。八并离邪,为正。能通涅槃名道)。
二、“禅定”者,显是定学,定以防心,抑制妄动,故喻如“城”,即同《遗教》喻“堤塘”也。谓四禅、四空定及余无漏诸禅三昧,“戒为郭”者,“郭”谓外城。
三、“入众”者,即属戒学,谓羯磨、说戒二种僧中,具戒清净方可预故。下二句结劝,《解脱论》第二分别戒品,指令寻之,今为略引。彼云:“若人有戒,为有戒故,成就无畏,荣显亲友,圣所怜愍,是亲友依,是善庄严,是领诸行,是功德处,是供养处,是可责同学处,于诸善法不畏不退,成就一切,意愿清净,虽死不忘,成伏解脱乐方便,如是无边戒功德。”
《毗婆沙论》说戒有九种含义:冷、池、缨、镜、头,此五从喻;“梦、习、定、势,”此四从法;
戒则不羸。《毘婆沙》云:“具戒足者,戒言尸罗,亦言行也,。亦云守信,亦名为器。尸罗言冷,无破戒热及三恶道热故。亦名善梦,持者常得善梦故。亦名为习,由善习戒法故。亦名为定,若住戒者心易得定故。亦名为池,群圣所浴故。亦名缨络,老少中年服常好故。亦名如镜,由戒净故无我像现故。又名威势,如来在世有威力者是尸罗之力故。余如驱龙事,五百罗汉不能逐之,有一罗汉但以护戒力故便即驱出,以轻重等持也。又戒名为头,能见苦谛诸色,乃至知色阴等法故。
《毘婆沙论》初中初句牒所受,下列四义。
“尸罗”,梵言此翻为戒,今以梵语犹含多义故反释之。
次科初明尸罗义含九种,故须皆以尸罗二字贯之。“冷、池、缨、镜、头,”此五从喻;“梦、习、定、势,”此四从法;又第四明生定,“镜、头”喻发慧,余六当体是戒,又六中初明体,二是所感,三即牵行。
“池”谓灭惑,“缨”谓德彰,“势”谓功胜,“破戒热”是因中结业,“三恶热”是果上受苦。“缨络”者,《论》明世缨老少中年有好不好,戒缨则常好。“如镜”者,镜明则像现,戒净无我理显,“无我”字,祖师加之。“威势”中,初举圣,以明如来德慑魔军、威伏外道,若亲在众,破僧不成,强狠众生见即归命。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9-18 08: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续-《●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 智海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余下引事以证,《论》云:“罽宾国有龙,名阿利那,受性暴恶,住处近僧伽蓝,数为暴害。时有五百罗汉共集,以禅定神力而不能遣。后有一人不入禅定,直弹指语言:贤善,远此处去。龙即远去。诸罗汉问之,彼云:我不以禅定力,直以谨慎于戒,守护轻戒犹如重禁。”文中但以下,即引彼答,但束其词耳。
“如头”者,头则具纳六尘,戒则总收众善,故以喻焉。《论》中备对六尘,今举初后,略其中间,故云“乃至”,今引足之,谓“闻名身等义,嗅觉意华(即七觉支),尝出离无事寂静三菩提味(三菩提翻正觉),觉禅定解脱等触。”苦是三界果相,故如色也,色阴等者,即余四阴,《论》云:“知总相别相(总即心色,五阴则色总心别,十二入则心总色别,十八界心色俱别)。”
能善护故言守信也。能至涅槃城故言行也。功德所依名器也。尊者瞿沙说曰。不破义是尸罗义。如人不破足能有所至。行者不破尸罗故能至涅槃。
二、“守信”者,以违本受则为无信。
三、“行”;四、“器”。二并从喻。覆释中,《瞿沙师资传》云:“五十二余师之数善能说法,彼以别义释上尸罗”,故论取之,“如”下举喻,“行”下合法,即同戒本“护戒足”也。通前共为十义。
6、      引大乘经
—《华严经》是讲具足戒法能令三宝长久住世;
三大乘经者。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众。心无忧悔。去来今佛所说正法不违其教。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
大乘经,《华严》有多译,今引晋译六十卷者。即第八明法品文,文有四段。彼云:“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开示甚深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具足受持威仪教法,是故能令僧宝不断(此初段也)。
复次悉能赞叹一切大愿,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分别解说十二缘起,是故能令法宝不断。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即第二段)。
复次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不惜身命护持正法,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善御大众,心不忧悔,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即第三段)。
今《钞》上五句并摘僧宝中文。初二句明别行。次句即众行,后二句明摄众。行必依法,故“无忧悔”。“去来已”下,即第四段总结中文。三世佛法奉顺无违,则护三宝故。
—《大集经》、《悲华经》、《月灯经》中都讲戒智乃出世真道;
大集云:十方世界菩萨,请佛为五滓众生制于禁戒,如余佛土,为法久住故。佛后许之便制禁戒。
“大集”,引彼十九护法品文。初引菩萨请词。“五滓,阻史反,浊也。言五浊者,一劫浊(劫浊无别体,但四浊聚于此时,《悲华云》:从减劫人寿二万岁时为劫浊三),二见浊(五利使),三烦恼浊(五钝使),四众生浊(亦无别体,搅前利钝果报立此假名),五命浊(连持色心摧年促寿)。“如余土”者,引他为例以申请意。佛言止止,佛自知时,因缘未出,则不预制。由不即制。故云“后许”。
萨遮尼犍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当得功德之身。
“萨遮尼犍”,即外道名,以为经题。广如第二,今略引之。彼明佛在郁阇延城,时有大萨遮尼犍子。与八十八千万尼犍子游行诸国,教化众生(此并大权示化)。次至郁阇城,时国主严炽王问尼犍子:如来相好庄严之身以何为本?从何为始?尼揵答言:一切功德助道之行,举要言之,以戒为本,持戒为始。续云:若不持戒等,如钞所引。破戒堕狱,畜是别报,故云“不得”。又畜为下趣,而复疥癞,犹故不得。欲明毁戒尚无劣报,以励持者必加胜功(野干,应法师云:形色青黄如狗,群行夜鸣如狼)。
月灯三昧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净持戒名胜士。
月灯经中偈文,彼经不出,未详所以。上半偈明俗贵道贱。“色”谓仪貌。“族”即贵姓。“多闻”谓足学。“无戒”即无智,畜无此二,故举比之。下半明俗轻道重反上二句。“卑”谓形陋。“下”即贱姓。人中尊贵,故名“胜士”。以色族是世俗妄法,戒智乃出世真道,故非比伦。
—《涅槃经》中讲经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修持净戒;
涅槃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
《涅槃经》有南北二本,此引北本第十七梵行品文。今但括意,文少不等。初二句举因果索机。“必”下,示修证之法。“若”下,出其违行。“我亦”下遮其受经。所以然者,经明众生佛性,如杂血乳,停构煎暖,乃出醍醐。佛性亦尔,为烦恼杂,三学修治,渐至佛果。欲断烦恼,先须止业。止业之要,岂过戒律。今时滥染大乘,便言不拘不检,无持无犯,何善何罪。师徒传妄,作恶无穷。又云:持戒人天果报。请详佛语,宜息邪情。况华严圆顿上乘,涅槃终穷极唱。金言猛励,可不信乎!
—《华严经》偈“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华严偈言:“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禁戒,则是如来所赞叹。”故重引之令诵心首。
《华严》偈,上句示功。“无上菩提”者,以果彰因也。次句劝修。下半偈明圣所叹,以顺教故。“故”下祖师示意。望前已引,故言重也。
7、      引大乘论—《大智度论》是说持戒为诸德之根,出家之要;
四大乘论者。智论云:若求大利,当坚持戒。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情重宝如护身命。以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又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度。是不可得。若无戒者欲得好果。亦不可得。若弃此戒。虽山居苦行饮水服气着草衣披袈裟等受诸苦行。空无所得。人虽贫贱而能持戒。香闻十方。名声远布。天人敬爱。所愿皆得。持戒之人寿终之时。风刀解身筋脉断绝。心不怖畏。
大乘论,《智论》释《般若经》,具云《大智度论》,今引第十四。文为五段,初二句举果总劝。大利如上二经。“一切”下,二叙功劝。“诸德根”及下“善法处”同前大地喻也。出家要者,同前《华严》文也。“如”下,举世二物,喻令护惜。“又”下,三约无戒损失劝。上举三喻。
“若”下,法合。“好果”语通五乘,对前大利,须指佛果。“若弃”下,四举无益苦行劝。文列诸外道法。“袈裟”语通,或即外道服,或可外道僣着袈裟。如贩卖戒,外道与跋难陀袈裟相易,为戒缘起。或可通名不受佛戒之人,不专外道。
“人虽”下,五约现报劝。初明生前报。上二句标持人。“香闻”下三句,即戒本中名誉乐。“香”喻美德外扬,为他所闻。“所愿”一句,即利养乐。此谓戒德所感,非求而得之。“持戒”下,次明临终报。准《俱舍》中,人命终时,三大次解。火大解时,令心躁闷,翻睛吐沫。水大解时,形体洪肿,筋脉烂坏(此相必受恶报)。风大解时,瞥尔命终,不知不觉。地大坚重,不能解也(生时由此三大支节连持。此三既散支节即死故云解也)。今取最后,故举风大。能解支节,故喻如“刀”(或云风轻利故。或云楚痛如刀伤故)。“心不怖”者,净业熏习,正念现前。毁戒恶露,怀忧心怖。
—《地持论》中讲佛的三十二相皆是持戒所得,若不持戒不得人生。
地持云: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复大人相报。
《地持》,“三十二相”者,一、足下平如奁底(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弥山),二、足下千辐轮相(于父母所,和上师长,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三、手指纤长,四、足跟长,五、身方直(不杀不盗,于父母师长,常生欢喜),六、网缦指如白鹅王(修四摄法,摄取众生),七、手足软(父母师长病苦时,自手洗拭捉持按摩),八、节踝佣满,九、身毛上靡(持戒闻法,惠施无厌),十、鹿王[月*端](专心听法,演说正教),十一、身圆满如尼拘陀树,十二、立手过膝,十三、顶有肉髻,十四、无见顶(于诸众生不生害心,饮食知足,常乐惠施,瞻病给药),十五、阴藏相(见怖畏者,为作救护。见裸跣者,施与衣服。有云马阴藏相),十六、皮肤细软,十七、身毛右旋(亲近智者,远离愚人。善喜问答,扫治行路),十八、身金色,十九、常光明曜(常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香花灯明施人),二十、七处满(行施之时,所珍之物,能舍不吝。不观福田,及非福田,肩臂脚各二,及颈为七),二十一、柔软声(布施之时,心不生疑),二十二、缺骨充满,二十三、师子上身,二十四、臂佣纤(如法求财以用布施,上身谓胸臆,有作师子臆是也),二十五、四十齿白净齐密(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二十六、四牙相(于诸众生,修大慈悲),二十七、师子颊(有来求者,随意给与),二十八、味中上味(随诸众生所须之食,悉皆与之),二十九、广长舌(自修十善兼化他人),三十、梵音声(不讼彼短不谤正法),三十一、目睫绀色(见诸怨憎,生于喜心),三十二、白毫相(不隐他德,称扬其善)。然诸经论名数不同,如上且依《涅槃》具出。智者云:三十二相,因虽各各,论其真因,持戒精进。精进无戒,尚不得人天,况余相耶!故知因者,须分通别。若论别因,如上所配。若论通因,皆由持戒。今从通意以彰戒德,故云“无差别”也。上三句推果本因。“若下”举劣况胜。以不持戒必坠三涂,所以不得人中贱报。
—《十住婆沙论?赞戒品》说菩萨净持戒律,能摄种种功德;
十住毘婆沙中,有赞戒戒报二品,广列深利,具如彼说。
《十住婆沙》,以文广故,指而不引,今趣撮之。彼《赞戒品》云:“菩萨如是净持尸罗,能摄种种功德。”又云:是出家人第一所喜乐处,成就诸出家者一切大利等。“《戒报品》云: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尸罗清净)。若未离欲,作四天下转轮圣王,得千辐金轮。种种珍宝庄严其辋,琉璃为毂,周圆十五里。百种夜叉神所共持护,云云。
问:如上所引,为叹菩萨戒?为声闻戒?答:须分二意。若据通论,小不兼大,大必摄小,如《涅槃》《大集》等。若约别论,互不相摄。今所引者,借大叹小,如《华严》十住也。
第二就制教中,分两。
制教中,观下诸文。所叹持戒,大约有三。一者住法,二者自利利他,三者生善灭恶。用此三意寻之可知。
8、      持戒得利—《僧祗律》云欲建立佛法、令正法久住等五种利,当受持戒律;
先明律本者。《僧祗》中云:欲得五事利益,当受持此律。何等五也?一建立佛法,二令正法久住,三不欲有疑悔请问他人,四僧尼犯罪者为作依怙,五欲游化诸方而无有阂,是为笃信善男子五利。
《僧祇》五意。初二即住法。“建立”即现在,“久住”通未来。“三”、“五”是自益,“四”是益他笃厚也。
—《四分律》云持律得戒品牢固、善胜诸怨等五种功德,十种利益;
《四分》,持律人得五功德:一者戒品牢固,二善胜诸怨,三于众中决断无畏,四有疑悔者能开解,五善持毘尼令正法久住。又得十利,如摄取于僧等。
《四分》中,初引持戒五德。上三属自,第四即他。又一三是生善,二四即灭恶。第五可知。“胜诸怨”者,即四魔怨,五阴、烦恼、死及天也。“又”下,引制戒十利。如来随结一戒,皆云有十种利,今举初利,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戒疏》云:此三明戒生众功德),四未信令信,五已信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此六生别人德,上二生善,下四灭恶),十令正法久住(此一兴建正法行)。
《十诵》云:佛法几时住世?佛答言:随清净比丘说戒法不坏,名法住世。乃至三世佛亦尔。
《十诵》,彼明波离别申三问,初问过去佛法,次问未来,三问今佛,并问几时住世。佛一一别答如文,但今总示,故云“乃至”等。
—《善见律》讲有五种法能令正法久住,皆与戒相关;
《善见》云: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令法久住。一、毘尼者,是汝大师。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世。三、若有中国十人,边地五人如法受戒。四、乃至有二十人如法出罪。五、以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
《善见》五法,言相交涉。初遵禀教法,二净僧成众,三传受不绝,四行业清净,五住持久永。所以唯据五人者,能办受戒等众法故。所以约“五千年”者,论问千年已,佛法为都灭耶?答:不都灭。于千年中得三达智(通达三世);复千年中得爱尽罗汉,无三达智;复千年中得阿那含;复千年中得斯陀含;复千年中得须陀洹学法,五千岁得道;后五千年学而不得道;万岁后经书文字灭尽,但现剃头有袈裟而已。
—《五百问》中讲若敬法、念法、持五戒,即见佛之法身;
《五百问》云:佛垂泥曰,阿难悲泣。佛问何以悲泣?乃至佛言:我不灭度,半月一来。又言:佛有二身,肉身虽去,法身在世。若敬法者、念法者,便敬佛念佛。若持五戒,即见法身。若护法者,便为护佛。如饮水杀虫之喻。又如半月说戒,即见我也。
《五百问》,初叙阿难怀忧。“乃至”者,略阿难答云世间无师。“佛言”下,答有三段,并指戒即是佛。所以然者,佛有生法二身。法身复二,一理法身,即所证理显。二事法身,即五分德圆。生身有生灭,此二法身,即是常住。故马鸣释于我灭后珍敬木叉云:示现不尽灭,法身常住世间,作究竟度故。是知佛本无身,全是积劫修成功德之聚,还以己德开示群生,故名为“戒”。当知此戒即是如来,故云“若我在世无异此”也。苟迷此旨,佛语何通?后学至此,宜切注意!初示亲临。法实不来,高座演说,有同来故。“又言”下,二显同体。初正示。文中敬念持护,并同于佛。“如”下,喻显。“饮水杀虫”者,合上任运两得之意。智者勿责喻。“又如”下,三明面对。良以一闻净戒,体用高深,即是如来不漏果德,故云“见”也。
6、毁戒之过—《十诵》云:像法法有五灭法、五种怖畏
《十诵》云:像法时有五灭法。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谓已圣。二、白衣生天出家人入地狱。三、有人舍世间业而出家破戒。四、破戒人多人佐助。五、乃至罗汉亦被打骂。
《十诵》,五灭法中。彼因长老难提白佛,正法灭后,像法时有几非法?今但引佛答词。初妄称德故,二道俗反故,三乖道行故,四恶党盛故,五善人弱故。此五灭法,并因毁戒。云“小得心”者,心即是定,如五停四念也。此谓未证谓证,惑众骇世。今时即佛,事亦同之。
第二《业疏》云:俗人无法,但专信奉,故得生天。出家有法,为世福田,乃反毁犯,妄受信施,开诸恶门。令多众生习学放逸,故入狱也。又《阿难七梦经》中,梦出家人转在不净坑中,在家白衣登头而出。佛告阿难:当来比丘嫉妒相杀,死入地狱。白衣精进,死生天上。
三、如讫栗枳王梦一大象闭在室中,唯有小窗。象于室内出得大身,犹阂小尾,表释迦弟子舍世业出家,如掷身出,贪着名利,如阂小尾。
四、如王梦众多猕猴,以水灌一疥癞猕猴顶,立之为王。表佛弟子立破戒人为主。
五、中“乃至”者,略凡夫持戒贤圣学人等。《法灭尽经》云:佛告阿难,吾涅槃后,五浊恶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乃至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德等,众魔比丘咸共憎嫉、摈出,不令得住(上并古记所引在文,虽繁甚资心行,故依录之,况是今时目睹之事知佛悬鉴,可自策勤)。
又有五种怖畏:一、自不修身戒心慧,复度他人令不修身戒等法。二,畜沙弥。三,与他依止。四,与净人沙弥共住不知三相,谓掘地断草溉水。五,虽诵律藏,前后杂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9-18 08: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续-《●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 智海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五怖畏”者,佛告波离文也。前四妄摄眷属过,后一懈怠过。初云“不修身戒心慧”者,此句贯下读之。一往以分,戒属身口,慧是心观。或可心即是定,备举三学。此明自行既阙,必无利他故。“三相”,文中自列。“溉水”亦是损地,并须净语。既迷戒相,直使作之,是为灭法。
—《四分》中,五种疾灭正法:即比丘不受诵律等
《四分》中,五种疾灭正法。一、有比丘不谛受诵律,喜忘文句,复教他人,文既不具,其义有阙。二、为僧中胜人上座,一国所宗,而多不持戒,但修不善,后生仿习,放舍戒行。三、有比丘持法持律持摩夷,而不教道俗,即便命终,令法断灭。四、有比丘难可教授,不受善言,余善比丘舍置。五、互相骂詈,互求长短,疾灭正法。
《四分》五种灭法,即增一文。学者深思,弥须弘护。初慢学误他,二居上作恶,三能教悭法,四所教愚钝,五彼此斗诤。“仿”谓相效。“持法”即经。“摩夷”即论。
—《十诵律》讲比丘不学戒律,便学经论,被世尊诃责;
《十诵》,诸比丘废学毘尼,便读诵修多罗阿毘昙。世尊种种诃责,乃至由有毘尼,佛法住世等。多有上座长老比丘学律。
《十诵》中,佛制比丘,五夏已前,专精律部。若达持犯,辨比丘事,然后乃可学习经论。今越次而学,行既失序,入道无由。大圣呵责,终非徒尔。
又彼律云:佛见诸比丘不学毘尼,遂赞叹毘尼,面前赞叹波离持律第一。后诸上座长老比丘,从波离学律也。今时纔沾戒品,便乃听教参禅。为僧行仪,一无所晓。况复轻陵戒检,毁呰毘尼。贬学律为小乘,忽持戒为执相。于是荒迷尘俗,肆恣凶顽。嗜杯脔自谓通方,行淫怒言称达道。未穷圣旨,错解真乘。且戒必可轻,汝何登坛而受?律必可毁,汝何削发染衣?是则轻戒全是自轻,毁律还成自毁。妄情易习,正道难闻。拔俗超群,万中无一。请详圣训,能无从乎?
—《杂阿含》讲不应赞叹自不乐学戒,见他人学戒不随喜之人;
《杂含》云:若长老上座中年少年,初不乐戒,不重戒。见余乐戒者,不随时赞美。我不赞叹。何以故?恐余人同其见,长夜受苦故。
《杂含》,出第三十卷。初四句明自不学。彼文“初”下有始字,谓从初不学也。“见”下,二句明不喜他学。“我”下,显非。上句明佛不赞,谓纵有余善不可称之。“何”下,示不赞之意。三涂幽暗,历劫莫返,故云“长夜”。
—《中阿含》云:犯戒有五衰;《涅槃经》、《摩耶经》亦斥不持戒者
《中含》云:犯戒有五衰。一、求财不遂,设得衰耗,众不敬爱,恶名流布,死入地狱。
明衰恶中,《中含》。“五衰”,上四现相,下句生报。四中,上二明失利,由福薄故。三“不敬”者,由德尟故。四“恶名”者,由行秽。故耗谓损减。
《涅槃》中,由诸比丘不持戒故,畜八不净财,言是佛听。如何此人舌不卷缩?广如彼说。
《涅槃》,出第五如来性品。彼明或人作如是说,故斥之耳。“八不净”名相,如畜宝中。
“如何”下,是佛诃辞。以诬佛谤法,合得现报故。“卷”字上呼,谓曲转也。下句指广。彼云:若有说言,佛大慈故怜愍众生,皆听畜者。如是经律,悉是魔说。
《摩耶经》云:乐好衣服,纵逸嬉戏。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不乐不净观,毁谤毘尼。袈裟变白,不受染色。贪用三宝物等,是法灭相。
《摩耶经》,彼因摩耶夫人问阿难法几时灭,阿难次第明千五百年事,并从佛闻。彼云:始从结集,终至七百年龙树出世,灭邪见幢,然正法炬(非今正意故钞不引)。初二句八百岁事。
“奴”下,二句九百岁事。“不”下,一句一千岁事。“毁”下,千一百岁事(又此年诸比丘如俗行媒嫁事)。千二百岁中,比丘及尼,作非梵行。若有子息,男为比丘,女为比丘尼(钞略此年)。“袈裟”下,千三百岁事(今时袈裟多从紫染,岂唯条白,法灭之验矣)。“贪”下,千四百岁事。千五百岁,俱睒弥国三藏,与罗汉弟子互杀。恶魔外道,竞破塔寺,杀害比丘。一切经藏,阿耨达龙王悉持入海。于是佛法灭尽(此据拘睒弥一国为言。或有处说五千年,或正、像、各千年,末法万年等。或六万年、七万年等。并众生业缘所见异耳)。
—《大智度论》讲破戒之人失诸功德利益
《智论》云:破戒之人,人所不敬,其处如冢。又失诸功德,譬如枯树。恶心可畏,譬如罗刹。人所不近,如大病人。难可共住,譬如毒蛇。虽复剃头染衣,次第捉筹,实非比丘。若着法衣钵盂,则是热铁叶、洋铜器。凡所食噉,吞热铁丸,饮洋铜汁,则是地狱之人。又常怀怖惧,我为佛贼,常畏死至。如是种种破戒之相,不可称说。行者应当一心持戒。
《智论》,破戒文中为五,初以五喻显其恶相。“罗剎”梵语,此云速疾鬼。“虽”下,二明形滥体乖。“若”下,三因中示果。“又”下,四自惧恶报。上二句惧现报,下句畏来报。此据智人。往往盲愚,死而无悔。“如是”下,五结劝。
四.戒的种类
1、二种戒
小乘佛教应在家、出家、男女之别,制定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略称为五八十具)。凡此,大乘佛教指为声闻戒(又作小乘戒),而另制菩萨戒(又作大乘戒),合称为二戒。
又于佛陀所制定之戒,其本质若为罪恶者(即性罪),称为性戒;反之,若本质非罪恶,然易令世人诽谤,或诱发其它之性罪,而特别制定者,称为遮戒。合之亦称二戒。犯遮戒之罪恶,亦称遮罪。 例如杀生戒、偷盗戒等,属于性戒,饮酒戒多归于遮戒。此二戒又有如下异名:
(一)性戒,又称旧戒、主戒、性重戒。
(二)遮戒,又称新戒、客戒、息世讥嫌戒、离恶戒、离戒。 其中,性重戒为性戒中罪特别重者,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即所谓四重禁戒。息世讥嫌戒简称讥嫌戒,属佛制之轻罪戒,旨在制止世间之诽谤,一般泛指四重禁戒以外之戒。 
1、三种戒
指大乘菩萨之戒法。又作菩萨三聚戒、三聚清净戒、三聚圆戒。简称三聚戒、三聚。聚,种类之意。以此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含摄大乘诸戒,圆融无碍,故称三聚净戒、三聚圆戒。即:
(一)摄律仪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乃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之止恶门。为七众所受之戒,随其在家、出家之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亦可总归为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三种。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断诸恶,则功成德现。 
(二)摄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谓修习一切善法。此为修善门,系菩萨所修之律仪戒,以修身、口、意之善回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守摄根门及行六波罗蜜等,若犯过,则如法忏除,长养诸善法。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佛之缘。
(三)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十一种,即:(1)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2)众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3)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能。(4)知恩报恩。(5)众生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离忧恼。(6)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须之物。(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8)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饮食,说世善语。进止非己,去来随物。(9)对有实德者,称扬欢悦。(10)对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悔改。(11)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 
此三聚净戒为大乘僧、俗之通行戒,然大乘僧众始受摄律仪戒,即受二百五十戒,此谓别受;后再总受三聚净戒,称为通受
3、戒有四别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中一载,四别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戒法为佛陀所制戒之法则,戒体为戒之体性,即有防非止恶作用之无表,戒行指持戒(实践),戒相意谓持戒之相貌。 戒体系由受戒之仪式作法(即羯磨)所得之律仪,以其不可见,故称无表。律仪,梵语为 sa?vara,音译三婆啰,意译亦作等护、拥护、防护、护、禁戒,即所谓遮止恶戒,具有防止身、口、意三恶,保护六根之作用。以其律法仪则能产生防非止恶之作用,故意译为律仪。是故,俱舍论卷十四载,律仪防止身、口、意之恶者,分别称为身律仪、语律仪、意律仪(以上总称遍律仪);保护六根者,称根律仪。其中,前二者以无表为体,后二者以正念、正知为自性。但无表不限于律仪。 一切有部认为,一般表现于身、语上势力强烈之善、恶行为(即身表业、语表业),或由定所产生防止造作善、恶之作用,由此形成一种后天之性格,此即无表。无表属于色法(物质)之一种,故称无表色。此无表有三种,其由立誓决意实行善、恶者,称为律仪无表(善心之情形)或不律仪无表(恶心之情形);若随缘应时而生起善恶心,称为处中无表(又作非律仪非不律仪无表),其中律仪无表即所谓戒体之无表。 成实论以无表属非色非心之法,南山律宗即采此说。大乘唯识宗则主张戒体为思心所之种子熏习阿赖耶识所致;天台宗以其为假色,而对戒体(无表)赋与种种说明。此外,小乘佛教主张戒体无相续,但大乘佛教主张一度得戒即永久不失。
五.除五戒(一行禅师)
 开始,师父先带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规则是:两个人一组,一个头蒙着布,另一个负责指引,必须越过重重的障碍物,到达遥远的目的地。而下一次就必须不靠别人的引导,自己独力回到原点。这个游戏的启示正是为我们指出戒律的重要,就像之前我们所谈论过的小短文─我走在街上,一次又一次地掉落在坑洞里…。这就好比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一次又一次的遇到挫折,犯下错误,而到底有怎样的方法能让我们不会一错在错,甚或是不犯错,这就必须依靠『戒律』的力量。
  而戒律到底有什么功用呢?大致下应该可以有下面几点:
  第一:它能让我们在学佛的路上不致绕道,能够快速的到达终点。
  第二:它能给学佛之人一个明确的方向,让我们知道怎样做是对的,可以修成正果的。
  第三:『戒律』其实可以把它视为一个指挥,它能让你不会接触会伤害你东西,同时它也扮演着『障碍』的角色,它清楚的告诉我们,接触这些东西是会受伤的、是不智的。所以『戒律』同时存在着这种『两面性』。
  最基本的戒律就是『五戒』,它们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大戒。无论是哪一戒,它的根本精神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自己好,也就是所谓的『自护护他』,真正受益的都是自己,因为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做不好的事情,那你也不要对别人如是做,给别人自由,自己才能有『真正』的自由。
  而对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五戒的内容势必须要扩充,是以师父引用『一行禅师对五戒的阐述』这一篇小短文来向我们开示。
  一行禅师对于『杀生戒』新的阐述是:『不忽视任何世界上,在我们的思想里和生活上有杀生的行为。』也就是说思想上的杀生也算是杀生,那如果我们抹煞了别人的思想、思考,那算不算是杀生?
  对于『偷盗戒』新的阐述是:『我会去阻止他人以利用人类苦难,或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痛苦来获利的行为。』这样赋予了『偷盗戒』更为积极的生命,他不仅只是自己不偷盗,而且还必须阻止其它人偷盗。在这要补充的是,对于思想的偷盗行为,如果你没有经过创作者的同意而引用、甚至去贩卖创作者的作品,这样算不算偷盗?
  对于『邪淫戒』的阐述提及:『尽一切的力量去保护孩童使其不受性虐待』由于社会环境的转变,人们对于性的开放似乎较之以往大胆了不少,性的话题从以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情况,变为可以随口挂在嘴边的话题之一,这也许是个好现象,但也是坏现象,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或是道德去把持自己的性欲,在这种不成熟的情况下,性的开放反而代表一种混乱。另外,对于邪淫应该还可加以扩充,『邪』是不正当;『淫』是过度,所以『邪淫』应该也可说成不正当的过度行为,暴饮暴食属之,留连于网咖属之,贪好鱼色当然也属之。
  对『妄语戒』的阐述是除了之前的戒妄语、绮语、恶口、二舌之外,再加上一个『聆听』,往往会错意是人们争吵的主要原因,如果可以好好地聆听,自然可以减少许多造口业的行为。
  对『饮酒戒』则说:『不使用酒品或任何麻醉物品,不去摄取含有毒素的食品或物品,例如说某些不良的电视节目、杂志、书籍、影片或谈话。』这是把饮酒的定义给扩充了,举凡烟、毒、色情暴力的有质物,都应该要戒除,这是适应社会改变而衍生出来的说法。
  『守戒』与『智能』就像是洗手一样,左手洗右手,右手同时也洗左手,守戒可以让人心智清明而得到智能,智能可以让人知道守戒是正确的而力行奉戒。佛陀已经圆寂了,他留下来的就是经典跟戒律,经典较为深奥,不是人人能懂的,但戒律却简明的告诉我们怎样去做正确的事,能做对的事,又能得到智能,何乐而不为呢?                              
 接下来是大家对五戒的讨论:                     
不偷盗
为什么有这个戒      持戒的原则      持戒的困难      持戒的好处
保护自己和别人的财产,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自己做起,行为和内心想法相同,不叫索他人、不赞同、不指使他人偷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饿死或破戒,不知道自己犯戒,正常管道无法要回,非常手段的使用。      不与人结怨、心理负担少,心安理得、得人天护持、身家清白,社会地位崇高。
 
不杀生
为什么有这个戒      持戒的原则      持戒的困难      持戒的好处
尊重生命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应侵犯(众生平等)、众生的生存、不伤害有情的生命。      慈悲心,平等、博爱(War)      1. 饮食的选择{荤、素:一定要吃素吗?}
2.打蚊子、苍蝇、害虫等……{有心、无心}
3.战争(911)、以暴制暴、复仇心态      1.身心健康、长寿、不造业。
2.家里干净、整洁。
3.世界和平、互助互爱。
  
不饮酒
为什么有此戒      持戒的原则      持戒的困难      持戒的好处
1.由心来观,是知道对自己好才去做(自私)
2.有你不易(伤害自己不智)。基因来论;就父母养育来论;就社会供养来论;
3.对别人伤害且自伤。
4.犯饮酒戒如犯其它四戒。      1.饮酒戒:不是单指饮酒,对自己身心有害者,都属于酒戒。诸如烟、毒、色情、暴力…。
2.戒由心生->天道下冑、人知其如何为害。
自护护他->保护自己、也保护别人(消极)
惭愧慈悲->何忍人忧己、己扰人。
自通之法(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戒慧相辅->有持则得慧,如人洗手、相辅想成,守戒可得智能,有知慧则知守戒。因无无物扰心则得智能,反之。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以不伤害别人为目的。      逃避论、上瘾。      破不守戒之恶处:最直接的。
                    
 
不妄语
为什么要立戒      持戒的原则      持戒的困难      持戒的好处
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纷争(磨擦)、增加信任、鼓励大家说好话、做好事、存善念。因为逃避,而用很多谎言来掩盖事实、反而会造成更多的问题、祸从口出。      从心念做起、三思而后行、自己先行得正就不用打妄语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往往做了之后,才知道「啊!犯戒了」、有时候还是要说善意的谎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9-18 08: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续-《●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 智海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因为是习惯,一时改不过来」「环境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太正直反而会不得人缘。      有话直说,可以成为正直的人,不会因为想要圆谎,而让自己掉入更深的痛苦,广结善缘,可以激发自信心、增进社会的祥和,进而达到世界和平的理想。
 
不邪淫:
为什么要立戒      持戒的原则      持戒的困难      持戒的好处
1. 一夫一妻制(社会传统)
2. 邪淫会伤害自己伤害亲密关系的另一方
3. 邪淫会传染性病
4. 会破坏人家家庭
5. 外遇对小孩也不好      1. 不要有坏念顼(包括坏念头、坏行动)
2. 做好本分
3.劝告的方式
4. 避免去声色场所、花天酒地
5. 家庭培养和谐气氛、体贴另一半      1.七年之痒(人性本色)
2.人都没自制力
3.放松宽度心~单身男女的想法(社会风气开放)      1.不会传染性病
2.不会破坏人家
3. 导正社会风气
4.为小孩(下一辈树立好榜样)
邪淫:破坏家庭和谐:破碎家庭。
第三部分:定与人生解脱
一.何为定(名义)?
1、舍摩他——修止
2、毗婆舍——修观
二.定的特质。
1、      止(心定止于一处)
2、      观(於定境上照见诸法实相)
三.为什麽要修学定(引经论)
1、      四种修定
2、      引经论明修习禅定的殊胜——《入行论》《庄严经论》
3、      不修定的过患
四.定的种类
1、      二种定(有生得定、修得定);
2、二种定:

戒是佛教生活的标志。它是精神发展的基础。满足于禅修或专注心念之人应当发展自己对于戒德的爱好,因它使我们的精神生命得到滋养,同时使我们保持平衡及宁静。
一.何为定。名义
三学(戒、定、慧)之一。为梵语suma^dhi(三昧、三摩地)或dhya^na(禅那)的意译。佛教依用心的情况,把禅修方法分为两种,即所谓的舍摩他和毗婆舍那。
1、舍摩他
舍摩他是修止,止和观是论里面用的名词,在经里面用的是定(舍摩他)和慧(毗婆舍那)。
2、毗婆舍
毗婆舍那是修观。
梵语三摩地,汉译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
止是修定,观是修慧。因为众生根器的不同,有些人必须先修定,后修慧;有些人则可以直接修慧,然后产生定;有些人定和慧一起修。止和观都可以产生心一境性,心一境性也称三昧,即三摩地。三昧就是心和境合一。
  
3、总说
什么是定呢?「定」,照普通来说,就是禅定,范围广一点来说,就是不变的意思。有些人修行,妄想很多,今天参禅,明天听说念佛的功德大,于是便舍参禅而念佛,过两天又听说念咒的功德殊胜,于是又不念佛而念咒,诸如此类。今天修这个法门,明天又修那个法门,结果一事无成。又有些人对于念佛和念菩萨,一曝十寒,今天念,明天便不念,这都是没有定力的缘故。
定力对于我们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定力,那幺,修道固然不成,而且也会因为缺乏定力,道心不坚的缘故,很容易受到外来的引诱而堕落。
《大学》里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因此,由「定」中,也可以产生出「慧」,假如不「定」的话,那幺,杂念丛生,奔波劳碌,又怎能冷静地判别是非,明白真理呢?
 戒,是一种规律,防止我们犯罪的。在不犯罪中,我们又要修道,而修道的秘诀是「定力」。有了定力,便能产生智能,更能进一步地了道、成佛。因此,戒、定、慧这三个字,是修行人所必须具有的条件,不持戒,便会造罪招业;缺乏了定力,便会修道不成;没有智能,便会愚痴无知。
二.定的特质。
以戒为基础, 圣道的第二阶段是「禅的修习」, 它可分为二个层次:
(一)止(samatha );心定止于一处也
(二)观( vipassana )唯有透过观, 才能得到证入涅槃必要的慧(panna )。
道宣律祖也曾想:戒法听一遍就可以了,要修定去了,却被他师父训斥:「戒净定明,慧方有据。」结果听讲了二十次,成就一代祖师,著作了南山三大部,利益后代无数的后学。故以实际的研修经验来看,戒法的熏修需靠自己全心的投入、涵养,才能有所领会而得到身心的安乐,乃至修学定慧时,也比较得力,心思渐细密,而显出戒法的功效。
三.为什麽要修学定(引经论)
1、四种修定:
(1)为得四现法乐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于根本定之定),或为令根本定清净圆满之所修习。
(2)为得智见(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所以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无间道(即将证根本定之无间断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属之。修者应先于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修成后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即见;能知天等诸趣名字、种类等,名智。
(3)生分别慧修定。见道前诸心或四无碍解(于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智),名分别慧。即为得见道修诸加行道或为得无碍解修四禅,皆属于此。
(4)为尽诸漏修定,即是为证阿罗汉所修金刚喻定及加行道。
2、      不修定的过患
弥勒菩萨在经中说修定离五种过失:
1、昏沉:对禅修无趣。
2、失忆:遗忘禅观的所缘境。
3、散乱:分心,通常是贪。
4、掉举:无法预防散乱。
5、妄想:想象性的干扰,使用假的对治方法。
2、引诸经论明修习禅定的殊胜
由上不生五种过失后,便能生八种殊胜内观的心:
一、深信心:深信禅定的功德和识别过失的能力。
二、真诚心:真诚希望禅修,并有能力禅修。
三、安忍心:毅力和欢喜心。
四、柔软心:身心柔软。
五、精进心:努力住心于所缘境。
六、警觉心:察觉任何昏沉或掉举的征兆。
七、对治心:一察觉散乱就立刻予以对治。
八、轻安心:一达成目标就放松对治。
及九住心:
一、内住:住心于所缘境。
二、等住:努力延长专注。
三、安住:心若散乱就立刻察觉,并将心带回住于所缘境。
四、近住:清晰觉知所缘境之细节。
五、调顺:了解精进之功德而精进不懈。
六、寂静:去除任何对禅定的负面觉受。
七、最极寂静:去除干扰,令心等待。
八、专注一趣:发展专注到最高极限。
九、等持:不必藉助忆念或作意而能任运等持其心。
?故论中说定能摧伏烦恼,如《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不贪世修成。”故当先求修止。复应先备修止资粮。
?调和身体,如《摩诃止观》卷八云:若善修四三昧,调和得所,以道力故,必无众病。设小违返,冥力护持,自当销愈。……但一心修三昧,众病消矣。
《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卷一云:‘但系心在境(修定所缘境),不令他缘,病自差耳。’
?清净法乐——当由修习禅定而进入初禅时,如同跳进清凉的泉水中,惊悟到从来没有尝受过的、远远超过五欲之乐的清凉喜乐,‘深心庆悦,踊跃无量,故名喜支’【《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七,511c。】。
四.定的种类
1、定有生得定、修得定二种:
?生得定,谓生于色界、无色界(俱为定地),为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
?修得定,谓生于欲界(散地),以后天努力修行所获得者。上记二定,于色界定中,即称为生静虑、定静虑;于无色定中,则称为生无色、定无色。
“禅那”之汉译静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就是通常所说的四禅。
?离生喜乐地:于初禅天,已远离欲界之欲、恶不善法,而生喜乐,故称离生喜乐地。杂阿含经卷十七(大二?一二三上):“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
?定生喜乐地:,即色界二禅天也。谓此天已离初禅觉观动散,摄心在定,澹然凝静,而生胜定喜乐。住于此定,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也。
?离喜妙乐地:谓此天已离二禅天喜之踊动,因摄心谛观,泯然入定,而得胜妙之乐。住于此定,乐法增长,遍满身中也。
?舍念清净地:,即色界四禅天也。谓此天舍二禅之喜,及三禅之乐,心无憎爱,一念平等,清净无杂。住于此定,空明寂静,万像皆现也
随着四禅的证得,便同时具足五神通,包含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和神足通。
3、二种定:
?世间禅定:即小乘定,四禅八定。
?出世间禅定:即大乘定,即无上三三昧、华严三昧、法华三昧、念佛三昧等。
第四:慧与人生解脱

一、 慧的名义
二、 慧的特质
三、 为什么要有智慧
     1、智慧是诸善法之本源
     2、痴人无智慧
     3、般若的殊胜
四、 智慧的种类
1、  三种智慧(闻、思、修)
2、  依佛所说的内容而论,略有三种(实相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
3、  三种智慧(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饶益有情智慧)

定是获得智能的必要条件。正念与正思惟构成慧,被称为慧的训练。佛陀的教导中,戒、定、慧之道被称为三学。三者并非各自单独存在。就像三足之鼎,任何一足的断折或缺失都会导致鼎的倾斜甚至倒塌,戒、定、慧三者对于禅修者来说也是缺一不可的。它们互为依托,互相支持。戒德可以增上一个人的定力,在定中智能才得以展开。智能的增长,使我们得以洞穿笼罩于一切事物之上的阴云,使我们得以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即一切事物,一切生命,都因缘生,也因缘灭。戒、定、慧三学互相促进,如此不断地培修,不断地实践,佛弟子逐渐去除所有的杂染烦恼,直至根除它们,最终得以达成解脱。解脱即意谓着贪、嗔、痴三毒──所有恶行之根源──的彻底断除,这是活生生的经验。因此通过戒、定、慧三学的修习,贪、嗔、痴三毒之火得以熄灭。
禅定的价值,更在于其益智开慧、伏断烦恼、优化心理结构等心理效应。禅定有提高智能、开发智能之效。‘因定生慧’,被佛教作为修习禅定的主要目的和禅定的首要功德。《法句经》:‘无禅非智’。《大智度论》卷十七:‘实智能从一心禅定生。’【《大正藏》卷二五,180c。】该论比喻说,定心出生智能,有如密室中不被风所吹动的灯焰,能放射出稳定的光明,经过禅定修行,排除内外干扰,精神高度集中,提供了成就世间、出世间一切事业的根本,提供了产生智能的基础,使人能集中精力返观内照,直窥身心世界的秘奥。以高度集中的心力用于学习、工作、处理问题等世俗的事业,其效率必高。出世间的禅定,更能开发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等无所不知的超常智能。《小止观》卷下说,在初修禅定尤其是修因缘观时,便有可能发生‘内善根发相’,使宿世智能的种子成熟,对佛法生死因果、诸法无我之理获得了悟,悟性、理解力大大提高。在四禅深定基础上修观,更能实证真如,获得出世间的乃至通达世间法的超越性智能。禅定功深的佛门高僧大德,多有智能超人、对人类文化作出重大贡献者,如马鸣、龙树、无着、世亲、陈那、鸠摩罗什、道安、玄奘、空海、萨班、帕思巴、宗喀巴等,皆被目为国宝人瑞。由修禅定而开发了文才、辩才者,更是不可胜数。《憨山大师年谱》记载,憨山在五台山入定发悟后,智能大增,文思敏捷,于三十三岁发愿抄写佛经,每落一笔,念佛一声,一面写经,一面还常接待来访者,应答时手不停写,与来人对谈,也不妨碍手抄,且抄写毫无错误。每日如此,‘略无一毫动静之相。’
一、慧的名义
<一>梵语 prajn~a^,巴利语 pan~n~a^。音译般若。指推理、判断事理之精神作用。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慧,通于善、不善、无记三性。恶慧中,作用强者,称恶见,为五见之一。善慧又作正见、正慧。依俱舍论之说,慧系与任何种心皆有相连属之作用,为大地法之一;然唯识宗谓慧为别境五心所之一。此外,慧与智为相对之通名,达于有为之智相称“智”,达于无为之空理则称“慧”。
 <二>梵语 adhiprajn~a^,巴利语 adhipan~n~a^。慧与戒、定二者系佛教之重要德目,合称“三学”。又就五根、五力之中,而有慧根、慧力之称。以上之慧属狭义之解释;广义之慧,则指梵语之 prajn~a^,一般音译作般若。
二、慧的特质
众生本来是佛,为何成为众生?众生为何不成佛?毛病在何处?本来众生与佛是无二无别,由佛性里面化出众生。佛有千百亿万化身,化身是从佛性化出,佛性是光明亦即性觉妙明。本觉是众生天然本具之觉性,亦即佛光。由佛光化出众生,可略喻照像一样,照像亦能拍出种种相貌。本觉亦如镜,从镜里现出之像,即一念无明,而生众生。觉的本性原是明,现要加明始名觉,则这一念无明便生出种种妄能妄相,起惑造业而不能成佛。
三、为什么要修学智慧
1、智慧是诸善法之本源
般若波罗蜜乃六波罗蜜之根本,一切善法之渊源,又称诸佛之母。如《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佛母品〉云:“是深般若波罗蜜能生诸佛,能与诸佛一切智,能示世间相,以是故诸佛常以佛眼视是深般若波罗蜜。又以般若波罗蜜能生禅那波罗蜜乃至檀那波罗蜜,能生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能生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能生佛十力乃至一切种智。如是般若波罗蜜能生须陀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诸佛。须菩提!所有诸佛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得、当得,皆因深般若波罗蜜因缘故得。”
2、痴人无智慧
公案: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灌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还复念其妻子眷属。世间之事五欲之乐。由是之故失其功德之火持戒之水。念欲之人亦复如是。
由此可知若无智慧观照,诚心有可能助长痴性。有般若则去愚痴之障。愚痴无明,为一切烦恼根本;而智慧之断愚痴,则如光明能破 黑暗。
3、般若的殊胜:
《大智度论》说:“光明有二种,一者色光,二者智慧光。”
昙鸾大师说:“佛光能破无明,故佛又号智慧光。”
憬兴师说:“光从佛无痴善根心起,复除众生无明品心,故智慧。”故《瑜伽论》称之为法光明。以现法破暗为义,别于色光。但佛光具一切光,故《往生论》说:“佛光明是智慧相也。”
四、智慧的种类:
1、《论藏?分别论》的「智分别」一章里提及三种智能:
一、思所成慧(cintamaya-pabba);各种不同的智能,无论是低劣或圣洁的,包括手艺与专业知识,只要是自己通过思考得来,而不是从他人之处听来的,即称为「思所成慧」。这种智能不只是世俗的知识而已,也包括佛法。因此它包含了世俗的木工、耕种等知识,也包含了布施、持戒、止观禅等佛学知识。若愿意的话,甚至可以把佛陀的一切知智视为思所成慧,因为悉达多太子是自己思惟出修习一切知智之道,而不是从他人之处听来的。然而,作为菩萨所修习的第四个波罗蜜的智能,应该只是包括了道果智与一切知智之前的智能。在此并没有关系到菩萨在最后一世所证悟的智能。在直到最后一世之前,菩萨所修的智能波罗蜜只是到达观智的行舍智的第一部份。后面部份的行舍智将会直接导向道智。所以在最后一世之前菩萨并不会尝试去跨越第一部份,因为若他如此做,他就会证悟道果而成为圣者,以及证入涅槃。这样他就不能成佛。因此我们应注意到菩萨所修的智能波罗蜜只到行舍智的第一部份而已。
二、闻所成慧(sutamaya-pabba);从别人讲解中听来的智能是闻所成慧。跟思所成慧一样,这种智能的范围也是很广泛的。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只在于第一种是自己思考而得的智能,而第二种则是从他人之处听来的智能。
三、修所成慧(bhavanamaya-pabba)。在体验到禅那、观智或道果时所获得智能是修所成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9-18 08: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续-《●慧三学与人生解脱(文稿) - 智海法师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2、依佛所说的内容而论,略有三种︰
(1)实相般若︰《智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如经中说的‘菩萨应安住般若波罗蜜’,即指实相而言。
(2)观照般若︰观照,即观察的智慧,《智论》说︰‘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名般若。’
(3)文字般若︰如经中说︰‘般若当于何求?当于须菩提所说中求’,此即指章句经卷说的。
2、智能可分为世间智能与出世间智能。
  ①、世间智能:古印度称为五明,既是世俗慧。
  ⒈声明:世间的种种语言。
  ⒉因明:世间的哲理、辩论的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的论断方式,称为因明。
  ⒊医方明:医学知识,医治众生种种疾病的学问、方法,称为医方明。
  ⒋工巧明:世间的种种科技、技术,称为工巧明。
  ⒌内明:佛教以三藏十二部教法为内明,己是佛陀及其弟子所说的一切佛法。
  佛法称为内学,其它的知识称为外学。这五种学问称为世俗的智能,我们以世间分析、聪明智能,就可学习他。
  ②、圣义谛慧:
  通达人、法二种无我真实的智能。既是要以此智能觉悟这个世间"人无我"、"法无我"。所谓的"人无我"既是无作者、受者之众生;"法无我"既是一切法空无自性。修行者觉悟到人、法二无我之智能,称为圣义谛慧。此智能是世间最究竟、最优胜的道理,它既是佛陀所说的无我、无常、苦、空,也就是一切万法无自性空。觉悟此智能者就是能够解脱,故唯有佛陀与阿罗汉等解脱者能觉悟的智能,并不是世俗人所能完成的。
  ③、饶益有情慧:
  此智能只是佛与大菩萨才能完成,既是说佛、大菩萨能有种种智能判断,知道如何给众生利益;众生有何烦恼,要以何法来度化,使他们解脱生死等等,称为饶益有情之妙慧。佛陀有无上的智能,他教导贪心重的众生,修布施来对治它;淫欲心重的众生,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此既是饶益有情慧。饶益有情慧既是一切智能,这些智能是我们真正修行之所在,被称为"眼睛"。就好象一个人走路要到达目的地,就要有眼睛;如果菩萨没有智能,在修行过程中,就会做出一些不得要领的盲修瞎练,所以佛法中说"五度如盲,智能如眼。"既是此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7 14:18 , Processed in 0.0398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