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484|回复: 3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三(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25 17: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5)
卯三、第三趣道
第三行者,名为俱得。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
这个傍辨彼义,它的第一科里面一共分十一科。现在的文是第七科,四种趣道。四种趣道,这个趣这个字当做修行讲也可以,修行有四种道,有四条道路。第一最初趣道,第二趣道都讲过了,现在是第三趣道。
「第三行者」,就是第三位修行的人,也就是第三趣道。「名为俱得」,这个人的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情况,是叫做「俱得」。怎么叫做俱得呢?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他也有奢摩他,他也有毗钵舍那的,这二种方法,他都是成就了。他在运用的时候,在奢摩他里边有毗钵舍那,毗钵舍那里边也有奢摩他,这二个方法融合在一起来修行的,是这样的情形。这个用我们现在没得定的人最容易明白了。我们虽然是没得定,但是我们静坐的时候也会明静而住。我们不打妄想,也没有昏沈,也没有妄想,有那么一段时间是明静而住的。但是若是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呢,心就不寂静了,就不寂静。若寂静的时候呢,就不能毗钵舍那观,就不能双杂转,不可以。但是若是得到初禅以上的奢摩他了的时候呢,是双杂转。就是奢摩他的时候,有毗钵舍那;毗钵舍那的时候,还有奢摩他;这个境界是不一样的。我们也曾经说过不止一次了,你若是得了定的时候,前五识是不动的。最明显的就是耳识是不动,就是有什么声音我听不见。这个第六识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但是这个定还是在,并没有失掉,所以这个前五识还是不动的。所以这就可以知道,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心里面作种种观想的时候,还是有定;而定的时候还是有观。这个境界是要得定以后,而又是佛教徒,他又是修毗钵舍那观,才有这种境界。这种境界若是佛教徒修四念处的观的话呢,那这一定是三果圣人。三果圣人就是有禅的三果圣人才有这种境界,所以叫做「双杂转故」。

《披寻记》四五二页: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者:谓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由此说明双运转道。声闻地中显非其相应知。(陵本三十一卷十六页)
「奢摩他、毗钵舍那双杂转故者:谓奢摩他、毗钵舍那二种和合平等俱转」,并不偏于一方面,所以叫做「平等俱转」。「由此说明双运转道」。这个《阿毗达磨杂集论》也有说到这个双运转道,本论也是说到双运转道,这个《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也说到双运转道,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也提到双运转道,但是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略论》上说到双运转道,只是说双运转,但是双运转究竟是怎么回事?《广论》上还没有说明白,但是本论说明白了。这个是一定要得圣道了。就是他没有得圣道,他也与得圣道不远了,是这么一个境界。是这样意思。「在声闻地中显示其相应知。(陵本三十一卷十六页)」在声闻地里面有很多事情,像我们这种人应该要多多学习的。

卯四、第四趣道(分二科)  辰一、依增上心修增上慧
第四行者,先已证得初静虑等,未听正法,未习多闻;后从大师或余尊所,闻见谛法,或复得闻断余结法;由此得入真谛现观,或复证得阿罗汉果。
这是第四趣道。第一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这样子。「先巳」这个人他原来已经成就了初禅,或者二禅,三禅,四禅等,但是这个人不是佛教徒,「未听正法」,他没能听闻佛法,这个苦集灭道的四谛,他没有听过。「未习多闻」就算是听,小小一点,没能多听,听的小小的。那这个不行,这样这个人还是不及格。
「后从大师或余尊所」后来他还是有善根,「从大师」大师就是佛。这个小师呢,有大师就是有小师,小师就是自己的和尚,和尚是小师。但是印度佛教的时候,和尚也就是给自己剃度的这个人。给自己剃度的这个人,同时他给你受沙弥戒,也给你受比丘戒,也给你受菩萨戒,所以那个小师是关系非常深厚的,不像我们今天的佛教,剃度是剃度,受戒是受戒,当然也可能是一个人,但是多数不是的,那么这个是小师。现在这里说是「从大师」,从佛那里,「或余尊所」或者是其余的,尊重的,见到无为法的那种人,那种圣人。
「闻见谛法」他听闻了圣人所见的苦集灭道的这种圣法,听闻了佛法了。这个苦集灭道叫做见谛法,因为这是圣人才能见到,凡夫是不知道的。
「或复得闻断余结法」他听闻了见谛法,或者不只是见谛,他又能听闻「断余结法」。这个见谛的时候就是断这个见烦恼,断这个我见这种烦恼,也就是断那个五利使、五钝使。这个五利使、五钝使,那一天有一位同学回讲的时候提过这件事,其实这个地方还是有一点曲折的。五钝使是怎么回事呢?是因见使而生起的贪瞋痴慢疑,那叫做五钝使。这个前五见,身见,边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断了,这个五钝使也随着没有了,是这样子。但是这个余结法这个爱烦恼呢,这个十使都没有了以后,还是有爱、有憎,那就是正三毒。那个呢,是圣人所有的,初果烦恼,初果圣人还没断,那个爱烦恼那叫做思惑,也叫做爱惑。所以「或复得闻断余结法」。
「由此得入真谛现观」这位已经得了禅的这个人,就是他已经成就了增上心了。他听闻了佛法以后呢,他就依法去修止观了,他就在禅里面修观。修观的时候,得入真谛现观。这个「真谛」也就是苦集灭道都是真谛,苦真是苦,真是集,真是灭,真是道。但是若简要的说,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真谛。「现观」呢,就是明明了了的观察,一点疑问没有,心里面有信心,当然他要对佛法有信心。有了信心,听闻了佛法,心里面有闻思修的这种智慧,一点疑惑没有,然后作如是观,而得圣道。这个「现」字用的很厉害。所以这个我们,我这话说得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法,我们中国佛教重视疑,你要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但是这经上,若是有疑的时候,那还在闻思的时候,在闻思的时候有疑,在修慧的时候是没有疑了。当然他还是没有得圣道,得了圣道以后,他修行的时候是很肯定的,是这样子。所以假设内心里有疑,还是在闻思的时候,那个就不同了。「由此得入真谛现观」。
「或复证得阿罗汉果」他若继续用功修行呢,那当然就得阿罗汉果了。因为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那一定是断烦恼了,不但是见烦恼,爱烦恼也除掉了。这二种烦恼呢,在这个次第上是先断见烦恼,先断我,这个我的执着。但是爱烦恼呢,断这个见烦恼,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个见烦恼一下子顿断。爱烦恼,得了禅的人,欲界的爱烦恼已经没有了,所以再断余结,那就是色界、无色界的爱,就是他的欲,那又有点不同。

辰二、依增上慧修增上心
彼既证得出离所引大善喜悦;由能制服诸掉举心,复还宴坐,如是坐已,安心住于静虑等至。
这是第二科,依增上慧修增上心。前一段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那么原来这个人他成就了增上心,他没有增上慧,听闻佛法以后,再修行的时候,才是得到了增上慧。那么这底下第二科,依增上慧,又修增上心。
「彼既证得出离所引大善喜悦」说彼那个修行人,那个第四行者那个情形,既然已经成就了「出离所引」出离了见烦恼,出离了爱烦恼,见到真理了,见到第一义谛了。见到第一义谛以后呢,「所引大善喜悦」,这个不是小小的事情,这是很大的,很重大的一个非常微妙的喜悦,得到了法喜。这个喜有二种喜:一个是由禅而得到的喜,他已经得四禅了,那个是以前的事情;现在是见到真谛以后得到的法喜,这个是应该这样子的,得到这个喜悦。
「由能制伏诸掉举心,复还宴坐」说这个人,他能制伏一切的掉举,都能制伏了,这个人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了,所以所有的掉举都没有了,都停下来了,「复还宴坐」那么他还干什么呢?他还是静坐。他得了阿罗汉果他做什么呢?他并不跑街,东跑西跑,不是跑的。他是干什么呢?他还是静坐。
「如是坐巳,安心住于静虑等至」他把这个心还住在静虑里面,静虑就是等至,等至也就是等持,在那里住。当然这个事情,我们从前面那个八胜处,十遍处,四无碍解,无诤三昧,这个圣人的功德是很多很多的,不是说得阿罗汉功德就完全圆满了。得阿罗汉就是他把爱烦恼、见烦恼断了,他出离三界,这个生死这件事他是解决了,只此而已。但是还有很多的圣德还没有成就,如果他愿意修行的时候,他继续要努力,还要修行,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要说是菩萨道、佛,就是声闻道本身的很多的功德,也不是一下子就成就了,那么意思。所以他还是继续的依增上慧修增上心。修增上心,当然前面那文是依增上心修增上慧,这就说依增上慧修增上心。实在的来说,慧还有所不足,定也有所不足。所以这个目犍连尊者还是不如舍利佛尊者的境界,他入的三昧你还不知道名字。这可见小乘佛法不可以轻视大乘,不可以轻视大乘,就是你在阿罗汉的境界继续修行,还有无量无边的圣境,还有很多。所以从这一段文就可以看出来,就说是由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等于是较量神通的这种境界,可以看出来,这个由阿罗汉到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像这个《维摩经》说,「不起灭定,现诸威仪」这个事情小乘佛教学者要虚心一点才好。这是第四趣道。

寅二、结略义
最初趣道,引见道故;第二、第三引修道故;第四趣道,为俱引故。
这个四种趣道里面,第一科是举经问,第二科依义答。依义答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别辨相,这一科讲完了。这第二科结略义,就把前面所说的别辨相,再重新的说明它的要义,略者要也,可以这么说。
「最初趣道」头一个那个人,那段文的要义是说什么呢?「引见道故」,是说从增上心引出来这个见道,见到圣谛了,主要是这个意思。这个第二和第三呢,是引修道的,这个要义是这样的意思。第四趣道就是「为俱引故」。又有见道,又有修道,还有无学道。是这样的差别。这是底下。

子八、四净胜(分二科)  丑一、举经问
复次如经中说有四净胜。为求清净,此最为胜;故名净胜。云何为净?云何为胜?
这是第八科。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八段,这一段叫做四净胜。分二科,第一科是举经问。
「复次如经中说」,又像经里面说有四种净胜。这四种净胜是做什么的呢?「为求清净,此最为胜」就是为了希求,为了希望成就最清净的圣道,清净的圣道,就是得涅槃,得菩提,那么这四种方法是最殊胜的。就是这么意思。这是说这四种净胜的一个作用。「故名净胜」所以赞叹它是叫做净胜。
「云何为净?云何为胜?」前面是举经,这底下就是问。这经上说是四种净胜,怎么叫做净,怎么叫做胜呢?这是问。

丑二、依义答(分二科)  寅一、释净胜(分二科)  卯一、净
谓所得所证所引戒等,若圆满、若摄受是名为净。

    卯二、胜
发勤精进,未满令满;是名为胜。
解释这二个字,解释这个名字。这底下依义答,前面有问,这底下回答。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这个净、胜,先解释净。
「谓所得所证所引戒等」所得的和所证的。什么是所得?什么是所证呢?下边的文不看见有明显的解释,下面只是解释圆满,解释摄受,或者说「所得」就是菩提,「所证」就是涅槃,或者这样说也可以。就是无学道的这个般若的智慧,「所得」。「所证」就是涅槃。一个智,一个断。「所引戒等」,这个得、证是能引,底下这个四净胜是所引。四净胜第一个就是戒。一个戒、一个定,见和解脱,这四个。这四个法是所引,得证是能引,这什么意思呢?望果修因,慕果修因。说是佛菩萨、阿罗汉他们得涅槃,得了菩提了,那么样的殊胜、庄严,我也想得到。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呢?要持戒,修戒定慧。所以叫做所引,因此而就发心学习戒定慧,所以这个戒定慧是所引,那个得证是能引。这样说。
「谓所得」的菩提,「所证」的涅槃,这个是圣人所得的菩提,所证的涅槃,我也想得,所以就引出来、引发了,我就发了菩提心,学习戒定慧。这个戒定慧呢,「若圆满,若摄受是名为净」是这样意思。
「发勤精进,未满令满,是名为胜」。这个这么样说。
《披寻记》它这么解释,它解释不一样。

《披寻记》四五三页:
谓所得所证所引等者:此中所得,谓于尸罗。所证,谓于三摩地见及与解脱。于此得证,说明圆满,于此所引,说明摄受。如是差别,其义应知。
「谓所得所证所引等者:此中所得,谓于尸罗。所证,谓于三摩地见及与解脱」。这么讲。「于此得证,说明圆满,于此所引,说明摄受。如是差别,其义应知。」

寅二、辨四种(分四科)  卯一、尸罗圆满(分二科)  辰一、征
云何尸罗圆满摄受?
这底下第二科是辨四种。前面解释净和胜,但是这四种是什么还没有说,现在这底下说明。分四科,第一科是尸罗圆满摄受。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怎么叫做尸罗圆满摄受呢?底下解释,先解释尸罗圆满,然后解释摄受。第一科是释。分二科,第一科简非。

辰二、释(分二科)  巳一、尸罗圆满(分二科)  午一、释(分二科)  
未一、简非
谓若有一虽住具戒,亦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而于轨则及所行中,未能具足,未于小罪深见怖畏。
「谓若有一虽住具戒,亦能守护别解脱律仪」这个尸罗圆满摄受,先解释这个圆满。就是说若有一个人,若有这么一个人,虽然他受了戒,他能够安住在具足戒上面,安住在那里。「亦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他受了具足戒,他能够守护他的具足戒,一样一样的,都是清净的,没有违犯,没有犯戒的垢,解脱了犯戒的垢,他成就了别解脱的律仪。这已经很好了,但是还有所不足。
「而于轨则及所行中,未能具足」。但是对于这个轨则这方面和所行中,还是不圆满,还没能具足。什么叫做轨则?什么叫做所行呢?这《披寻记》上说,就是在二十二卷二页,在那里说得很详细。说是什么叫做轨则,什么叫做所行,说得很详细的,可以去读。可以翻一翻二十二卷二页。那么他所受的戒,他持的很清净,但是对于轨则和所行就没能具足。
「未于小罪深见怖畏」。就是还有些不如法的地方,不如法的地方就是有小小的过失的。这个有了过失,他感觉没有关系,不在乎这件事,所以「未于小罪深见怖畏」他没有深深的恐怖,对那小小的过失,心里面不在意。这样子。
「此于尸罗,未名圆满。」此这个人,他不能说对于尸罗是圆满了,不能这么说。

未二、显正
若于一切皆悉满足,乃名圆满。
这第二科是显正,前面是简非。
「若于一切皆悉满足」若是说是他受了具足戒,他对轨则的所行中,他也能够满足了,「皆悉具足」了,那就名为圆满。这个人,这个持戒的确是不容易,「乃名圆满」。

午二、结
如是名为尸罗圆满。
这是第二科,持戒。结束这一段。

巳二、尸罗摄受
若于长时串修习故,便于根门善守而住;广说乃至即于尸罗,摄成自体,自性安住。如是名为尸罗摄受。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25 17: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三(

续-《●[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5)》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若于长时串修习故,便于根门善守而住」这是第二科,尸罗摄受。前面尸罗圆满,这是尸罗摄受。怎么叫做尸罗摄受呢?若是这个修行人长时期的「串修习」,「串」就是不间断,连续的。连续的修习这个戒,长时期不间断的修习这个所受的戒,「便于根门善守而住」,他就能够在他的根门上,很能够守护这个戒,不管是很明显的戒,或者是微细的戒,他都能受持清净。这个根门,根就是门,所以叫做根。根是什么?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是门,这门是可以出、可以入。我们内心的思想,可以由这六个门可以表达出去,也还可以从这六个门,可以取得外面的消息,可以出也可以入,这叫根门。而这位持戒的人对这根门能守护的很清净。那么这是很殊胜。
「广说乃至即于尸罗摄成自体」。再要详细的说,就是乃至到什么程度了呢?就是对于这个戒,「摄成自体」,就和它融合成一个了,他的身口意和戒融合成一体了。「自性安住」。自性者心也,他这个心很自然的就住在戒上,不须要特别的勉强,任运的就是清净了。「如是名为尸罗摄受」。这个摄受比圆满还要进一步,进一步达到这么程度。

《披寻记》四五四页:
即于尸罗摄成自体等者:此说无漏律仪。若得阿罗汉果时,清净最胜常得成就自性净戒,戒成其性,由阿罗汉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二者、不能不与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语,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故。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
「即于尸罗摄成自体等者:此说无漏律仪。」这是说无漏的,就是圣人了,这道共戒,这不得了。是无漏律仪。「若得阿罗汉果」的时候「清净最胜」,他持戒清净是最殊胜了,常得成就自性净戒,他那个自心,自性者自心也,自心的净戒时时都是成就的,无所缺少。「戒成其性」,成了他的性格了,「由阿罗汉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他不可以去「习近」常常的去接近这五个地方,他不能接近,不能常去接近。
「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不能故思。「故思」就是故意的想做这个事,他不能。这可见不是故意的还可能会有点事情。就是「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在这个菩萨的十地,要到第二地就是完全清净了,连误犯都没有了。「二者、不能不与而取」这个阿罗汉能这样,不与而取这件事也没有,没这回事,没有那么霸道的这个事情。「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这个阿罗汉他不能做这个事。
「四者、不能知而妄语」知,明知道是错还要说这种话,阿罗汉没这回事,不能知而妄语。这个真实的说,这个知而妄语这句话,圣人要到佛才能清净。有一个禅师问这个房这个门,这个门这是什么?说是有一个法师来和他谈话,说是你是学什么的?你是学习那一部份佛法的?说我是学唯识的。说是学唯识的。这个禅师问这是什么?这个门板这是什么?这是色法。说是你连五戒都受持的不清净,你连妄语都说,这是唯心所现的影像,怎么说这个是色法。这个禅师就诃斥他。所以说是什么叫做如来,不说谎话叫做如来。这句话很深。从得道业到涅槃业,中间说话都是真实的。我们听来,不说谎话,这佛是不说谎话。这不说谎话,好像我们世间上一个守本份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可以不说谎话,这佛也是这样子,好像这样赞叹佛好像还是不足。其实按佛法的道理来说,这句话还是很深的,还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譬如说现在阿罗汉「不能知而妄语」,不能这样。
「五者、不能储蓄受用诸欲资具」阿罗汉他不储蓄受用的诸欲资具,受用的这个衣食住,他不储蓄。这就是没有隔宿之粮,当天要吃饭就乞一点吃就算了,不剩一点。剩下一点都给这些鸟,兽,给它们吃了,给动物吃了,自己无余,没有残余的。其他的,他也不积聚财富,没有钱,裤袋里头没有钱的。这个佛这样制戒,而阿罗汉就是能这样守护清净,是不可思议。「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这是赞叹阿罗汉持戒清净,这叫做尸罗摄受。

卯二、三摩地圆满摄受(分二科)  辰一、三摩地圆满(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三摩地圆满?
这四净胜这个戒,这一条说完了。现在底下说第二个三摩地圆满摄受。分二科,第一科三摩地圆满。分二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三摩地圆满了呢?我们愿意静坐修禅定,禅定怎么才是圆满呢?这底下回答、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显正。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显正
若已得加行究竟果,或第四静虑,乃名圆满。
这个修禅定,若是这个人,这个修行人,这位禅师,他已经成就了加行究竟果作意了,一共有七个作意我们前面讲过,你若成就到第七个,就是加行究竟果了,那就是初禅。你若是得了初禅了,可以称之为三摩地圆满。或者是由初禅又进步到二禅,三禅到第四静虑,「乃名圆满」,这个时候你这个三摩地算是圆满。这是显正,底下简非。

午二、简非
于此下位,皆未圆满。
「于此下位,皆未圆满」如果你得到三禅,得二禅,得初禅,那都不算圆满。或者是七种作意,你没能成就加行究竟果作意,都不算圆满。这么样解释。这是三摩地。三摩地圆满这一科说完了。

辰二、三摩地摄受(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三摩地摄受?
这第二科,分两科,第一科征。
说怎么叫做三摩地的摄受呢?问。底下回答。回答分两科,第一科令清净。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令清净
谓彼所得三摩地等,后时清净;
谓那个修行人,他成就了第七个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了,他又得到二禅、得到三禅、得到第四禅了,这个三摩地等,这个等字就是得到二禅,三禅,四禅了。「后时清净」这话怎么讲呢?就是后来,他听闻了佛法,断除去爱见慢了,断除去见烦恼、爱烦恼了。这个时候这个三摩地方清净。这样说呢,前面说三摩地圆满,你得到初禅乃至得到四禅,那还不算清净,那是世间三昧。那是世间人的三昧不是佛教徒。也可以说是佛教徒,通于世间人,通于非佛教徒,通于佛教徒,都可以得到世间禅。但是那个时候还是没有清净,若是再修学佛法的毗钵舍那,断除爱、见的烦恼了,这时候才叫做清净。这是「令清净」,这就是出世间的三昧。
我昨天,前天,有一篇文章介绍南传的安般随念法,一直的说到四禅,那就是说《清净道论》说的那个四禅,就是那个四禅。我看完了呢,很好,能这样修行实在很好。但是,忘记了,没有这句话,「后时清净」,这句话没有。只是得个世间的四禅,没有提到后时清净,要有佛法的毗钵舍那,没有提到,只是得到个四禅。但是这个《瑜伽师地论》的作者,弥勒菩萨老是不忘记佛法。所以「后时清净」这是要得到佛教的苦集灭道四谛,无漏的智慧成就了,才是三摩地清净圆满。这底下第二科。

午二、令调善
又三摩地不为有行之所拘执,乃至广说。
这又提到一件事。「又三摩地不为有行之所拘执」前面我们讲过了,就是不为法性之所拘执,是这样子。那就是不是力励运转作意,一定是无功用运转作意,那这样才是圆满的,才是摄受清净,就讲到这里。

卯三、见圆满摄受(分二科)  辰一、见圆满(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见圆满?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释正见
谓闻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见得生。
这底下第三科。前面是一个戒,还有一个三摩地,现在第三是见圆满摄受。分两科,第一科是见圆满。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见圆满呢?这见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这是问。底下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释正见。
「云何见圆满?谓闻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见得生」这是解释生正见。「谓闻他音」这是说,你要听闻佛教的学者,佛菩萨阿罗汉这些圣人,他们的法语,你要听。当然我们可以说读书也可以,可是经论上多数是「闻他音」,但是包括读书也在内的。「及如理作意」,闻他音还不够,你还要如理作意的。那么闻他音就是闻慧,由如理作意就是思慧和修慧,这样子。「正见得生」这时候这个正见才出现的,就是有一个正确的思想,不是邪知邪见的。「闻他音及如理作意故,正见得生」这是说成就正见的一个过程,由闻他音及如理作意的过程,正见的内容它还没有说,这个文上还没有讲。
底下第二科,释圆满。分两科,第一科简非。

午二、释圆满(分二科)  未一、简非
由此正见,虽能知苦乃至知道,若未如实,犹不得名正见圆满。
这个地方说出正见的内容了。这是简非。「由此正见」你听闻正法,你又能如理作意,具足了闻思修三慧了,「正见得生」了。你这个时候,你能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知道这件事了。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这句话还不容易,的确还不容易。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我们从早晨起来到晚上休息,中间或者是做功课,静坐,我们心里面知道这是苦吗?知道此是苦吗?这色受想行识是苦呀!我们有这个感觉吗?我们没有这个感觉……知道这是苦,知道这是集,哎呀!我这心动念了,这是集!知道这是集吗?这个爱一动了,这个见,这个我我所动了,这是集!有没有这种想法呢?所以这还不是容易的。说是「虽能知苦,乃至知道」你虽然能达到这么好的程度了,知道闻思修三慧了。
「若未如实,犹不得名正见圆满」,若「未能如实」,如实是什么?就是得到初果以后。要初果以后才真实的知道,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到初果以后,要得无生法忍以后,你才能够如实,就是真实的。这可见前面说是闻他音,如理作意,还在凡位,还是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这个时候。到了暖位已经是不错了,但是佛还不给你名之为正见圆满。这可见。「若未如实,犹不得名正见圆满」要这样子。

未二、显正
若能于彼如实了知;尔时方名正见圆满。
这底下显正。若是你能够不懈怠、努力的一剎那、一剎那……一下子得无正法忍了。这时候能如实的了知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这个时候,「尔时方名正见圆满」这时候才能算是正见圆满。
我又想起来印顺老法师那句话。好像有一天,从台湾不知那位法师或是居士带来一个录影带,叫心灵之旅,可能是这个名字,把它放出来。第一段是由印顺老法师说一段话,但是我完全听不懂,印顺老法师的话,我完全听不懂。但是有个居士,我就请那居士,把它完全录下来给我看,那上面有一句话,印顺老法师有一句话。说:禅宗这个禅,不是讲道理的。这句话怎么讲?我们看了禅师的语录,万里无寸草处去,我们若不好好的学习佛法,这句话都不懂。但是禅宗不是讲道理的,这话怎么讲?讲道理的是经论,学习经论才是讲这……什么叫信解行证?怎么叫苦集灭道?怎么叫做暖顶忍世第一?怎么叫做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怎么叫做十地?就是清清楚楚的告诉你修行的法门。《禅师语录》是不及格的。它就是说一个大意,说那么一点。那你若想修行,非要读经论不可,读禅师语录不行。那不是讲道理的。这句话你可要怎么讲法?
所以这上面我们看这经论上说的非常清楚。这正见要经过这么一个过程,才能有正见。但是还不圆满,还要到圣位才能圆满。「若能于彼如实了知,尔时方名正见圆满」这很有分寸的,一点儿都不可以错乱的,可以知道这件事。所以若是学习佛法,就是要学习经论。你学习经论以后,修行完了,得无生法忍了以后,再去看看禅师语录也可以,禅师语录也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可以看。你经论没有读,你就去读禅师语录不行,不可以。而我这么感觉,这《瑜伽师地论》说得非常的详细,很多的经论虽然也说到,但是没有这个详细。

辰二、见摄受
云何见摄受?谓于后时诸漏永尽乃至广说。
这是第二科见摄受。第一科是见圆满,第二科见摄受。现在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叫做见圆满?要得到初果才是见圆满。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的正见才成就。那么怎么叫见摄受呢?「云何见摄受?」「谓于后时诸漏永尽,乃至广说」。「谓于后时」,就是你得到正见了,得了无生法忍了,你还要继续努力修行呀!「乃至到诸漏永尽」一切的见烦恼,一切的爱烦恼,都没有了。「乃至广说」,那若说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五住烦恼都没有了,那是佛的境界了,这是太高了。「见摄受,乃至广说。」

卯四、解脱圆满摄受(分二科)  辰一、解脱圆满(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解脱圆满?

巳二、释(分二科) 午一、简非
谓若由有学智见解脱贪等,未名圆满;
这底下第四,解脱圆满摄受。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解脱圆满。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解脱圆满呢?这是问。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简非。
「谓若由有学智见解脱贪等,未名圆满」这个是简非。假设说这个人,他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还是有学。有学的时候,他的智慧得解脱贪瞋痴的烦恼,这时候还不算圆满,这个解脱还没圆满。「有学智见」这句话,这个智和见解释的很多,就是本论后边文有解释,解释的很多。现在姑且这样说,就是智是通达缘起叫做智;通达缘起寂灭性,名之为见,就是这么讲,简单这么说好了。由这样的智慧,能够解脱贪瞋痴等的烦恼。但是你是有学,你还要继续努力学,你在学这个阶段呢,你的解脱还不圆满,还有所不足,这是简非。底下第二科,显正。

午二、显正
若由无学智见得解脱者,乃名圆满。
你若到无学的时候,那个时候你的解脱是圆满了。那么阿罗汉也可以称之为无学,但是我想到佛的时候才是圆满。第二科,解脱摄受。

辰二、解脱摄受
云何解脱摄受?谓若行若住,常不退失现法乐住。如是名为解脱摄受。
这可见前面的圆满,还不如摄受。解脱摄受是什么意思呢?说这个人,他若行,或者是住,不管是什么境界,他常不退失现法乐住。现法乐住就是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禅他不退失,他不失掉。那么这个时候名为解脱摄受。我们从经上,从律上,看见目犍连尊者被木杖外道,把这个身体打扁了,头若打扁了,这个人还能活着吗?但是目犍连尊者,他能够用神通去恢复正常,还照样的去托钵乞食,还能有这种境界,就是不失。这可见就是有这种境界,「若行若住」,乃至到那种境界而这现法乐住不失掉,他这个禅不失掉,不失掉所以才能有神通。那就名为解脱摄受。这可是不容易。

子九、心清净行苾刍思惟五相(分二科) 丑一、举经言
复次如经言:心清净行苾刍,于时时间应正作意思惟五相。乃至广说。
这一共是十一科,现在第九科,心清净行苾刍思惟五相,这个心清净的苾刍,要思惟这五相,你才能算是心清净行苾刍。分两科,第一科举经言。
如经上说这个心清净行的苾刍,他于时时间「应正作意思惟」这五种相貌,乃至到广说这五种相。这是举经上的话。

丑二、释彼义(分二科)  寅一、心清净行(分二科)  卯一、释得名
方便勤修增上心者,乃得名为心清净行。
这底下第二科释彼义,解释经上的话,解释经上的义。分两科,第一科心清净行。第一科释得名。
怎么叫做清净行呢?「方便勤修增上心者」说是这个苾刍,当然也是包括比丘,比丘尼在内,他能善巧方便的有智慧,肯努力,修增上心,努力的精进不懈怠,修这个定,「乃得名为心清净行」才可以算是清净行。这可见,只是持戒清净,若不修增上心的话,还不能名为心清净行,还不够。戒已经不容易了,但是还没有给他清净心的名字。这底下第二科。

卯二、明彼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25 17: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三(

续-《●[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5)》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诸恶不善欲等寻思,及亲里等所有寻思,皆于此行能为障碍。
第一科释得名,第二科明彼障。「诸恶不善欲等寻思」这底下是说彼心清净行的障碍。什么原因令我们的心不清净呢?就是「诸恶不善欲等寻思」,这些恶,就是贪瞋痴,他能发出来种种的罪过,所以它是恶。这个不善呢?发出来种种的罪过,做杀盗淫妄的这些恶业,能令人堕落三恶道,所以是不善。这些恶不善究竟指什么说的呢?「欲等寻思」,我们前面讲过,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及亲里等所有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还有一个轻蔑的寻思,还有一个家势的寻思,一共有八个寻思。这些寻思等,所有的寻思「皆于此行能为障碍」都能够对心清净行做障碍,叫你心里不清净。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当然不清净,我思惟亲里,我有些亲爱的人,我去想,去思惟,那也就是不清净,心也就不清净。这是真是不容易。所以这个修行的事情真是难,所以佛教来到中国,这个儒家的人,儒释道,儒家的人,就讥嫌我们佛教没有君,没有国王了,也是没有父母了,就讥嫌我们,讥嫌这个事情,是不容易。

《披寻记》四五五页:
诸恶不善欲等寻思等者:摄事分说八种寻思:谓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轻蔑相应寻伺,家势相应寻思。(陵本八十九卷九页)前三寻伺,能堕恶趣及障于善,是故说言诸恶不善。由是种种寻思令心扰动故,于心清净行能为障碍。
「诸恶不善欲等寻思等者:摄事分说」就是本论的摄事分上说有八种寻思:「谓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亲里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这个不死寻思,我们是讲过的。这轻蔑寻思就是高慢。「轻蔑相应寻伺,家势相应寻思。」这家势是什么呢?就是我有个大护法,总统是我的大护法,就思惟这个事情。「前三寻思,能堕恶趣及障于善,是故说言诸恶不善。由是种种寻思令心扰动故」,这就包括这八种都在内,扰乱你的心,老是动,「于心清净行能为障碍」,能障碍你内心的清净。

寅二、思惟五相(分三科)  卯一、标补特伽罗
略有三种补特伽罗。由软中上寻思行者,有差别故。
这底下第二科,思惟五相。分三科,第一科标补特伽罗,标这个人。
「略有」就是简要的说,有三种人「由软中上寻思行者有差别故」有三种补特伽罗,这三指什么说的呢?就是由于人有三种寻思的不同,有软寻思行者,中、上寻思行者,有这样的差别,所以叫做三种补特伽罗,是这样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29 2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8 10:13 , Processed in 0.0675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