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338|回复: 1

[慈法法师]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二)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24 13: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慈法法师]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二)
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二)
  慈法法师讲于2006年3月21日

  心灵,佛教围绕着这两个字,来启发我们生命的根本依止点,如果没有这个根本依止,我们做人做事就没有把握和运用的参照体系,佛教的法则就是为我们建立一个体系,让我们来清晰自己的心灵,了解自己的生命。
  心灵,不属于哪一类人,不论凡圣、男女、出家在家、学佛学外道,心灵的机制可以说是整个生命的机制,不论从宗教上,从人性上,还是从我们自己的需求上,都比较容易下手认知,希望在此大家都有启发出爱乐与平等的机遇。
  开启心灵如意宝藏,这是人人都应该关注的大问题。在佛教中,我们围绕心性,讲顺性、逆性,这是觉与迷的问题,也就是如意与不如意的问题。如意的面广泛与否、深入否,则是宝藏的问题,因为当我们被烦恼制约的时候,本来具有的宝藏都会变成阻碍或制约的障缘,不过它们同体是宝藏。如何开启心灵之如意宝藏?开启我们本来所拥有的智慧、慈悲与善巧?在甚为短促的人生中把心灵宝藏恰如其分地运用出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净土三心
  我们先依止《往生论》,谈一谈净土三心: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这三心,是从三个角度谈“清净”二字。一般我们对自心的认识,实际十分模糊,这三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实用的参照。
  净土教言,其下手处就是清净。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可以说是顺菩提心,与其相对,称为三个违菩提心。违菩提心是凡夫本份,也就是说人人都具足,是我们时常所表现之心。违菩提心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为自求,不管是身心世界之举心动念,还是各种作为得失,莫不是为自求。为自求的心,是猥劣的。为什么要为自求?因为认为实有,比如说我的这个“色身”、我的“知见”、我的“业缘”,都以为是实有的,这是违菩提心的根本所在。
  三清净心,与“违”相对立,实际是我们根本的、真实的心智。这是从对待法上讲,否则我们就不辨于真伪了。比如如果不讲无自性正见,我们就不知道什么叫邪见,就会把自己的断常二见当作真实了。在此,我们可以分辨、透视一下顺菩提心与违菩提心之真与伪。
  无染清净心。“无染”二字,很简单,我们都能理解,但一理解,都是用有染著的心,也就是说,我们脑袋里一生起来“无染”两个字,就会出现一个染著,因为这是对法中所生的对待感知,所以这个理解是逃不出识染的。
  无染心,究竟该如何表达呢?这是我们学佛的一个关键下手处。无染心是本净的、不假造作、远离对待的心,称为究竟觉比较好理解一些,它不是我们择取的,而是本然如是。当我们用不造作、不对待、平凡的心智去观察一个事情时,就很容易体会到这个所谓的本净或无染,但这一念一般很难用起,因为我们被自己的分别执着蒙蔽得太久了,这里是需要真正地实践体验的。
  通过认识无染心,我们就会知道:心灵的蒙蔽障碍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造作与分别。举个例子: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过来,因为没有利害关系,我们心里一般不会生起好坏的分辨,但很容易去辨别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美是丑?这种分别意识的生出是很自然的,这时能不能算染著呢?还不敢运用染著二字,这只是开始分别,但分别的持续就开始有染著了,我们可以看一看教中对“三细”、“六粗”名词的解释。就比如认识这个人了,我们就知道他以前对自己是好还是坏啊,是帮助过还是危害过自己啊,是朋友还是敌人啊,只要一以为实有,就会产生爱憎,爱憎后面就有亲疏取舍,喜欢就亲切,憎就排斥,这样我们的心就开始被染着了,我们称为识心所染,即执着之染着。
  去除这个蒙蔽,的确是很要紧的事。许多学佛人对这个蒙蔽不在意,结果就经常被蒙蔽,大家相处一段时间后,就用爱憎、亲疏等对待心智来交流,而不是用无染的心、本净的心交流。用本净心交流得越久,心智就越清净、越安乐、越能原谅有情,何以故?因为所有的实有假设都是邪见所生,是染污心蒙蔽的结果,是爱憎取舍所造作的苦。其实,心是本净的,我们看到一个人、一个物,其本质没有什么好坏。我们如何来去除这个蒙蔽,去除这个实有的知见,从染著里走出来,回到本净心中呢?这就需要一个学习、实践的法则。
  唯识宗有河流观,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以为实有的蒙蔽,或说爱憎取舍的蒙蔽,从而揭示出这个无染的心、本净的心。对于一条河流,众生的见闻觉知差别很大:天人看到河流中的水是琉璃宝地,可以在上面行走;修罗可以使用水做武器;人,用水来饮用或洗涤;鱼,把水作为自己的房舍,在其中安住了;而饿鬼,看到的则是脓血与烈焰。依此水是没有实质的。
  水不过是一个表达,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万法唯识”啊。也就是说,虽然面对同一问题,但我们的生命不一样,感知不一样,果报所承担的差异也不同。所以,“实有”这个概念是错误的,是不正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心所缘,我们的意识感知,不过是当时果报的一个量罢了。
  我们现在所有的认取都是如幻的,所谓如梦亦如幻。但实际很少有人在如幻上真正确认,若在如幻的抉择上有一次认取,那我们就不会当真了,也不会当假了,就会比较如实地运用我们这颗本净的心,就会变得有智慧了。无染的心现前,我们就不会那么执着,天的执着,修罗的执着,人的执着,鱼的执着,饿鬼的执着,说这就是水!就是火焰!就是房舍!就是武器!这里无论怎么争论,都是应各个因缘下的量,而表现出相应的认取罢了,所以说,这里没有对错,只是应量而显,应心量择取而已。
  法无自性,不要忽略了这种观察,否则我们还会用实有的心去当真当假,去受虚妄的果报,而不能出离轮回。我们的轮回,实在是我们虚妄的,实执的执着所产生的虚妄果报,这个果报在圣者中,不管是声闻缘觉菩萨和诸佛如来,已得到了解脱,而六道轮回众生还沉沦于此中。
  我们能不能在这个如幻的业缘中得到解脱呢?就在于我们是否有正见的抉择。一开始要有正见,慢慢才能在法则上、业报上来转换它,如八正道中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之次第。如果是我们没有正见的实践与观察力,事情来了,还是枉受其苦。唯识观中,把法无自性、如幻的现量给我们做了一个提示,希望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本净心,通过这个正见表达出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出来。
  无染清净心是本来具有的,是不假造作的,是不对待的,万法唯识所现,以此来透视我们的本心,我们就不再假自己的识与量来套现缘,来限定自己,于是我们就会得到自足,从而生起第二个心——安清净心。如果安一颗这样的心,或者说启发出一颗这样的心,我们就会做一个清净的人,在这个世俗社会中,减少很多在爱憎取舍得失对待中产生的烦恼。我们一旦对待,就会产生烦恼,而从每个对待烦恼中走出来,我们就得到一颗安清净心。因此,修行的确就在每个当下,学佛不要复杂化,也不要简单化,能否让清净心如实地在我们每个现缘中运用,这是最重要的。若不能运用,即使把三藏十二部说完,我们还是在受烦恼的逼迫与侵害,还是在沉沦受苦,那我们就丢失了自己学佛的机遇,学佛也就有其名无其实了。
  一旦安清净心在我们心中真正产生了力,第三个心——乐清净心也就会表现出来。
  这个“乐”,可以主动地做,我们称为“意乐”,也就是说,可以激励自己喜欢这个本净的心,比如说:我愿意、我要主动地用无染清净心做事情,用安清净心做事情,用乐清净心做事情……主动一词,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我们一般在业力、烦恼、生死逼迫下,才想去学些什么东西,就象有了疾病后不得不去拿药治病一样,而很少主动地发挥自己生命的喜悦,也就是内发轻安。
  我们能否主动地运用意乐之心呢?这是每个学佛人是否掌握的修法主动权的问题。这样的主动,在佛教中称为“造作菩提心”。用造作一词,说明我们大家都可以运用。本净心无须造作,没有对待;而这里,可以对待,凡夫可以用想象、意识、观察力来造作,来鼓励自己运用这个意乐的心。比如,在对待生起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地感知无对待的喜悦,主动运用无对待的本净,那么这个主动,即所谓造作的主动与喜悦,就使我们不再造作轮回,不再造作对待,不再造作亲疏,不再造作烦恼了,而是造作对法的意乐,对本净的守护。所以,意乐又称为造作菩提心的一个心份。
  誓愿,是造作菩提心的另一个心份。立誓,对凡夫守护意乐、延续菩提心是十分重要的。在佛菩萨面前、在自己心智深处的需要中,都可以立誓。誓愿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外围的鼓励。例如我对大众说,从今以后,只要有时间,我每天跟大家一起学两个小时佛法,大家只要有这样的意乐,我就来守护。大家就可以听循这个誓愿来使自己对佛法的学习、实践有个相续性。
  意乐和立誓,在延续菩提心方面,对凡夫有情特别好用,这里不是说给圣者用的,而就是针对凡夫说的!我们可以通过意乐和誓愿,主动鼓励自己爱乐、守护本净之心,远离对待之苦,这样,安清净心、乐清净心,也自然而然地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实践着、表达着、纯熟着。所谓纯熟,就是说我们慢慢地实践透彻了,把这种良好的、引发轻安的习惯——意乐,变成了纯熟的菩提心,无造作的菩提心,于是本净心自然坦露出来了。这在佛教中,称为天性赤裸,即天性自然坦露,不假造作地表现出来。这个表现可以通过意乐与誓愿而实现,对我们凡夫有情来说,就很好把握了。只是一开始可能不太熟,觉得这样做还有点累啊,但它的确会产生喜悦与安乐的东西。因为对待是很痛苦的,亲疏是很痛苦的,取舍的矛盾是很痛苦的,例如我们遇到亲疏二法时,亲者就牵制你,疏者就有排斥心;而爱憎二法更是让人不能自拔,恨者恨之入骨,眷爱就欲得不舍;这都是很痛苦的一种徘徊。而我们一旦识得本净之安乐,发起意乐与誓愿的守护后,这种相续就会使我们的邪见慢慢变生,智慧喜悦逐渐变熟,天然的自性就会坦露,心灵的如意宝藏就被开启、表达出来了。
  因此,净土法门所依止的三心修法,很简单地把三种清净心从我们本净心中表达出来,使我们了知平时所习惯的对待心、烦恼心、爱憎心、凡圣心,都是染污的心,即违菩提心,从而让我们认取“安”与“乐”的心,使我们的心灵宝藏不致被埋没。
  把握心灵修持的主动权
  我们的心灵如意宝藏,莫过于本净的表达,本净之藏是无量无边的,通过意乐和誓愿,可以主动启发其无尽之妙用。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基本掌握了心灵修持与运用的主动权。
  在把握学佛主动权的过程中,去烦恼是十分重要的,除生死是十分重要的,利有情是根本重要的!我们是否做这些事情了?如果做了,我们学佛就对路!就能开启如意宝藏。如果没做,那就不对路!就一定会走弯路!学佛之人,如果不是为了把内发轻安,以及智慧、慈悲引发出来,实在就太远离话题,太辜负自己的有限人生了。而此有限人生实在是难得,我们能否真正尊重其中的机遇,就看各人的福德因缘是否成熟。
  极乐世间,我们又称其为庄严净土。这个庄严之法,实际就是无尽如意宝藏之内涵,因此,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描述,其实就是为了引发我们心灵之庄严与妙用。现在有他方净土、唯心净土之争,这还是在对待门中、分别识中产生的教言,不是我们的课题,我们不妨先来处理自己的烦恼与生死、对待与沉沦。
  净土教言是无对待的教言,也就是泯灭了对待的痛苦与执着,让我们了解本心之清净、本心之无染,并在此来守护它、主动地实践它、安住于此,也令一切众生安住于此庄严妙用,引发一生成佛之不可思议功德。
  所谓一生,就是即生,就是现下的利益。我们不要对未来有什么期盼,也不要对过去有什么追忆,当下就要抉择这个去烦恼、除生死、利有情的心智。而最终还是归结到利有情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前这一念,也是有情份所现罢了,不属于任何人。我们这个五蕴身,实在无有实体,所以我们说利有情,令有情得安乐,也包括我们自己心灵的安乐与宁静。这样,我们的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就可知可用、可依可从。当然,这是需要我们长时间串习的,也就是在每个当下一念,要不断地去延续、守护它。
  菩提心的相续次第
  每个法门都有其自身的教言,上述“三心”,是净土法门的特殊设置。净土教言依止三心的修持,实际也就是菩提心的修持。如何相续菩提心的修持呢?龙树菩萨为我们设置了一个次第法则:
  第一、 发菩提心。
  所谓发菩提心,就是对三心,即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乐清净心的一个认识。这个认识,不是仅仅说“我知道了”,而是抉择,是心底真正的确定,是我们必须守护之,且唯一守护之的心念的确认。“开启”一词,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发”字的含义,菩提心是一切众生不假造作的本净心,所谓“发”,并不是说“我得到了什么”,或者说“我又剥去了什么”,而只是表达罗列出来罢了,这样我们对发菩提心的感知就比较清晰了。
  在发菩提心上,一旦抉择,“退失”两字即不成立。若是成立,所发之心则不能称为菩提心了。在菩萨次第中,有初发意菩萨,即指发菩提心这一类菩萨。为什么称为菩萨呢?就是因为其心智已经退失不掉了。显教教言一般都讲八地以下菩萨都有退失的机会,而在真正发菩提心的抉择教言中,说“初发心即成等正觉”,如果初发心会退失,则不名初发心。
  所以,我们说远离对待的本净心生起的一刹那,即名发菩提心,这样我们就比较容易抉择。一旦抉择,就不会畏惧它会退失,发菩提心是了晓本具,开启本具,在这个地方,得尚不可得,怎么能够退失呢?这个畏惧“会退失”,本身造就了一个对待,造就了一个退失,所以就会产生矛盾,也就是产生所谓的畏惧。
  畏惧这个词,会蒙蔽我们众生的清净心智。许多学佛的出家在家人,修行没有得到一个法的抉择时,就多在业习、烦恼、困惑、大小高下上不断地用着畏惧心。我最初接触佛法时,也有畏惧心,畏惧什么呢?别人的供养可是日夜三番,这么多人供养、磕头,该怎么还债啊?来生作牛作马,要作多少生啊?怎么还得起啊?整体沉浸在这里面,不敢吃,不敢睡,坐立不安,总是感觉不行、不行啊,实际还是在制造蒙蔽,虽然它会产生动力,但动力来自于畏惧,则不名初发心。
  初发心,是对菩提心、本净的心生起了愉悦,或称好乐的抉择,这时才是真正地发菩提心。畏惧,不是发菩提心,而是一种厌离心、被迫心,是被动的。这个地方我们要是弄得懂,就不会怕说“当下”了。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24 13: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慈法法师]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二)

续-《●[慈法法师]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二)》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一说当下,很多人会顾虑:我在这个当下是清楚了,但一会儿会不会迷失掉?这种顾虑就造成了退失、蒙蔽的果报。但其实这是一个虚妄的假设,一旦我们从这个畏惧里走出来,就可以称为初发意菩萨了,就生起了不退转的喜悦与开启的喜悦,就象闭着眼睛走路,什么也看不到,突然睁开眼睛后感到的喜悦。所谓蒙蔽,就如没有眼目,看不到周边的世界,突然睁开智慧的眼目,就是看到了我们的心与诸佛同一心源,本来清净,本来具足,本来安乐,本具万法的这个本净的心,就是发菩提心。这个抉择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一旦我们在这个地方抉择,后面就方便了。
  第二、 伏菩提心。
  初发菩提心后,会产生什么效果呢?——伏菩提心。我们知道,三贤位的菩萨是伏烦恼菩萨,能够伏住烦恼。在菩提心的抉择下,我们就会在清净的延续中逐渐产生伏烦恼的善巧力。什么是力呢?可以说是效果、效应,或说征兆,我们说佛所行处,吉祥感征,这个力是十分值得关注的。
  当人闭关、心智比较相应的时候,很多动物就不怕人了,就会上前来看。这就是一种征兆,说明我们身上那种令动物恐怖的业力泯灭了。因为我们的杀业是令心智怖畏的,但通过闭关或念诵调柔自我身心后,“伏烦恼”的力产生事实了,就会令周边有情得到安乐、喜悦与抚慰。
  “力”是一种量的表现,来自于对发菩提心的抉择,并不断强化、运用和透彻它而产生的效应。这个量,对凡夫有情来说十分重要,但现在学佛人往往忽略它,只学了点口头革命,而不知这个量别人是给不了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
  不是说阿弥陀佛就直接把大果德给我们了吗?这个果德中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阿弥陀佛成佛之时表达了这个真实功德,使我们可以直接启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佛性、本净的佛性,否则我们无法将其表达出来。这是不可思议的,在果地教中,可以启用自性,直接取用诸佛之果德,也可以取用人、天、修罗、圣者、凡者、愚者、智者一切功用,也即启开了自性宝藏,但依自性不增不减不来不去如是一心故。因为这一切莫不是自性宝藏所延续、所广泛表达的。
  第三、 明菩提心。
  第四、 正菩提心。
  第五、 具足菩提心。
  在伏菩提心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会产生明菩提心、正菩提心,直到具足菩提心,即实现真正彻底的彰显。这个力量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是我们在发菩提心、伏烦恼的过程中,对本来具足万法、本来具足功用、本来具足庄严、本来具足清净的抉择,这个抉择的过程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由深入到周遍,一直完成具足、彻底彰显,即是如来,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发菩提心的次第,是龙树菩萨在其教言中给我们的一个观察次第,所谓从初发心一直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而如前面提到的:初发意菩萨必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初发心一直到成佛,无二无别抉择故,只是其中的细微、广大、周遍性是有差异的。我们若是在此抉择,不退二字在心中生起,就不会有畏惧了,就会在发菩提心的抉择上,在伏、明、正、具足次第上真正地表达出来。
  一旦得到一个法则的感知与抉择,我们就要去实践它,这样才会产生力量。能真正把这种力量拿出来,把它运用在生命过程中,那真是十分有意义了。
  希望大家不断地发菩提心、明菩提心,来伏烦恼,证菩提,真正地使自性宝藏延续在我们生命周边,而不是被烦恼覆盖,这样我们对心灵宝藏,或者说自性宝藏,就感到十分亲切了;对诸佛所证的佛果,就感到具体了;对人人具足,就感到安乐,没什么畏惧了。佛果表达出了我们的自性,自性就是心地妙用,而因为人人都是具足的,我们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实践的了,这样,我们人人都有了成佛以及运用佛法智慧的机与现缘。
  这个“现缘”太重要了,我们对此往往认识不清、表达不清,而说无为法中,了成自性,何谈因缘啊?自性坦露,不假因缘啊?自体发光,还需那么麻烦吗?如果我们真正延续到了这个地方,那一切言说就都散坏,一切言说都成为庄严,的确就没什么可罗嗦的了。关键是看我们这种自性之体会不会真正地发光呢?会不会在每时每刻照耀着世间,令世间有情得安乐呢?
  在印度有一个塔叫自体之光,即表达一切有情之自体之光从未泯灭过。在此提倡大家读一读《大方等如来藏经》,此经是我们汉传佛教的一个宝藏,其中有九喻说,皆是用来表现我们自性之光的,没有任何遮盖。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贪嗔痴慢疑中的疑,往往很难除干净,我们有时候白天还清楚,但睡一觉后就又徘徊了。疑虑一旦生起,就是被自己的知见尘埃所蒙蔽,而此时我们如果用经典来给自己的心作一个安慰、印许,就会特别安乐。人生日夜参半,所以徘徊,也就是感到自己忽明忽暗的,基本上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如何挣脱出来,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的心灵延续好呢?所以这里就需要一个法门的修持了。
  称名念佛及念佛三昧
  有人问,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干什么啊?在讲之前,大家先回答一个问题:我们不念佛时,念的是什么?各自问问自己,是不是差不多都是妄想纷飞?这里让我们称名念佛,当然也有实相念佛、观想念佛、依佛愿力念佛等其他很多方法,而称名念佛有什么意义呢?这是特别大的一个问题,一旦解决,我们就有一个法门可修持了,我们每天的徘徊和妄想纷飞,就可以得到解决了。
  佛者是一切智者,是具足者,是不可思议成就者。阿弥陀佛用了四十二劫看,看什么?看二百一十亿佛都在干什么,他们怎么度众生?怎么方便教化?什么方法最简单?然后用了五劫思维,最后找到了一个方法:假设我成佛,我就立个名,只要人称这个名,我就让他成佛!这话不是有点夸张了?不是,这就是闻解脱、闻成就的教言。
  闻解脱,并不难理解,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听到寺院打板,我们就知道要吃饭了;一听到晨钟暮鼓响,我们就知道该干什么了,这就是闻的力量。这个“立名”,就是阿弥陀佛五劫思维出来的善巧,阿弥陀佛成佛,就将其所有的功德善巧与不可思议力,全部集中在这个名字上了。所以,我们在称名念佛时,闻即得到法的抉择,闻而得到法性的回归,闻而得到真实利益的运用,这就是总持法门。
  释迦佛给十方刹土云集来的菩萨说,诸菩萨,不光你们,十方诸佛菩萨都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之功德名号,若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愿生彼国,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讲的就是这个名号的力量,也就是说我们念佛到底起什么作用。
  什么叫一期念?就是立一个正念,把它守护下来,例如在般舟行法中,我们在一天一夜、七天七夜,以至三个月内,守护一句阿弥陀佛名号。这样就会达到一种状态,即念佛三昧力。正受三昧包括因三昧和果三昧两种状态,就象双胞胎一样,但大家一般会忽因重果。
  法门不同,下手的方便不同,这就是因的问题。阿弥陀佛立名,就是让我们知道其威德、善巧与真实功德,让我们有因正受的发起。这个正受的因,只要听闻就会得到,是具足、真实、不可思议的因,其相续就是果,籍此我们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总持善巧,彰显自性的真如性、不可蒙蔽性,不可毁坏性、不可动摇性和具足性。因此,在缘他自性中可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说他力殊胜,这就是表现佛力不可思议的地方了。
  汉传佛教中,这种教言特别稀少,而在藏传佛教中,这样的教言必须放到首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种姓来自于佛、来自于上师、来自于如来世尊所给予,我们自己是没有份的,这样就有一个清净的缘起。所以,我们持名号,就同阿弥陀佛结了一个上师因缘、本尊因缘、护法因缘、成就因缘、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因缘,这就称为总持力,就是正受,就会有三昧之力。所以如《佛说般舟三昧经》中说,若人念阿弥陀佛,佛就会持佛力、三昧力及本功德三种力来加持我们,令我们成就诸佛悉皆现前立之三昧。
  有人说,我没有达到这个状态,看不到,但这个力是一直没有退失的,只是我们没有运用出来。有人所证三昧是相似三昧,很快就散失了,即只是产生所谓的觉受,很快又被业习蒙蔽了,我们又称其为相似法忍。如果真正证得法忍,那就会得三摩地,毕竟安住于三昧,得究竟安乐,于法自在,这是三昧力相续深入实践的功德所现。
  在净土法门历代祖师中,记载比较清晰的是善导大师,善导大师不管写著作,与人交流,或观因缘时,都是用三昧力,或说三摩地力来做。这样的故事是很多的,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玄中寺参学时,与道绰禅师的一段故事。
  道绰禅师当时已八十多岁,老态龙钟,一生给人讲无量寿经已二百多遍,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不能舍报?于是请善导大师帮忙观一下。当时善导大师是其学生,为什么老师还没有三昧力呢?在净土教言中,这是十分奇特的。虽然道绰在凡,善导在圣,但圣一样需要讨教于凡,因为道绰禅师通达阿弥陀佛清净教言,虽然没有证得圣位善巧,但他把整个教言体系、机制掌握得十分清楚。而当时善导大师虽于三昧自在力得以善巧,但没有通达掌握完整的教义,所以就需要去请教。
  善导大师以三昧力,观察到了导致道绰禅师不能舍报的几种过失,如奴役僧众,也就是指派四个以上的僧人去干活,而没有探讨或协商;自己住在上方,佛像住在下方;建设寺院的过程中杀以蝼蚁,伤害生命等。
  不是说佛力不可思议、愿力不可思议吗?为什么还有阻碍呢?这里不是阿弥陀佛愿力实有障碍,而是因自身产生的无明蒙蔽,因疑虑而不能择法。为什么善导大师可以依三昧力观察到这些过失,而道绰禅师观察不到呢?因为被无明所遮蔽。道绰禅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撒不了手,这就是无明,而撒不了手,就是一种力,这个力遮蔽了道绰禅师。经善导大师一观察,道绰禅师一忏悔后,问题就解决了,所以道绰禅师舍报之时,有很大的吉祥征兆。所以,并不是说明业力大过佛力,这个地方大家不要疑虑。
  凡圣之别,圣者妙用无穷,循于自在;凡者,可以依法而修,清净安住,但是自在力不得。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地方,很多人说净土凡圣同修,那我就这么泡着、熬着,当然你仍有净土可归,但却不得现前自在力,不得利他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8 10:07 , Processed in 0.0349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