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306|回复: 6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九九卷)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30 12: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九九卷)  2002/5/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99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赞胜劝听偈颂第五首:
  【离诸谄诳心清净,常乐慈悲性欢喜,志欲广大深信人,彼闻此法生欣悦。】
  这都是说华严会上的当机者,也就是要具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学习《华严经》,才是一乘圆教的当机者。前面一首给我们说了三桩事情,第一个要有净信,清净的信心,第二个要有坚固心。清净信心,对於佛菩萨的教诲一丝毫疑惑都没有。不能够依教奉行,当然是有疑惑,甚至於很多人自己有疑惑自己并不知道,这就是佛法里常讲的业障深重。如果自己知道自己的过失,这个人觉悟了,在佛法里面称他作始觉,他开始觉悟了;把这个过失改过来,这叫修行、这叫功德,功德是这个意思。譬如今天这里第一句『离诸谄诳』,「谄」是谄媚、巴结,巴结人当然是希望在那里得一点好处;「诳」是欺骗人,这正是十善里面妄语、恶口、绮语、两舌,都是这些事情。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我们对佛怀疑。如果对佛菩萨不怀疑,我们就完全做到了,做到了就跟佛菩萨一样,没有两样。我们学佛学得很像,学得很有成就。这一生当中能不能得到菩萨的果位?给诸位说,肯定的,一定能得到,问题就是这个条件你具不具足。
  这个净信很难,我们一般人讲信佛。从前我刚刚受戒到台中去拜李老师,李老师一看到我就指著我说:「你要信佛!」他讲的信就是净信,不容易!有许多老和尚出了家,活到八、九十岁,临死他还不信,这个不信就是佛所讲的他没有做到。所以佛门有个谚语说,「地狱门前僧道多」,道理就在此地。这个话是事实,决不是毁谤的话,完全讲的是事实真相。世间君子都不欺骗人,都绝对不会有谄媚、巴结,佛弟子怎么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我没有什么大的恶处」,你以为自己没有大过,实际上你的过失是非常非常之大,为什么?你要不是佛弟子,在家、出家,你不是佛弟子,你的过失很小;你是佛弟子,就是在家信徒,你的过失都变大了,大到没有法子说。这是什么原因?你把佛教形象破坏了,社会一般人家一看,「佛教是这样的!」有你一个人这种错误的言行,把整个佛法让人家批判,罪在这里。这就是世法常讲的「不知大体」、「不顾大体」,只贪图私人一点点的小利,把整个佛法的形象破坏了。你们大家知道戒经里面讲的五逆十恶堕阿鼻地狱,五逆里头有破和合僧,你们想想,破坏佛教形象这个罪过绝对不会比破和合僧团罪过来得轻。我的看法是同等的,还可能超过。
  学佛不能没有这个智慧,不能造大的罪业。看到别人造,我们尽心尽力来劝阻,他果然停止了,这是很大的功德;你要不能够劝阻,你的罪过也很重。劝阻他不听,那没有问题,那个因果责任他负,我们的心意尽到了,我们的功德圆满了。他能听,当然好,更好;他不能听,我们功德还是圆满的。连世间法,你看看中国古时候读书人,编著《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这是一个很有德行的人,历史上提到的时候没有人不赞叹。他的大德从哪里修?当时有人问他,他答得很好,「从不妄语始」。你要想修德、要想积善,从哪里开始?从不妄语开始。古今中外哪一个不赞叹诚实的人?哪一个不赞叹守信的人?我们不诚实、不守信,就这个罪名就是阿鼻地狱。所以佛家里面讲堕阿鼻地狱实在太多了,为什么?完全把佛的形象破坏了。我不做佛弟子,没关系,那是我个人的小事情,实在讲妄语、两舌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过失;但是破坏形象、破坏社会安全,那就不得了,那罪就重了。
  在中国古时候,大家知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要报仇。就是这样的人,他还有道义。如果他父亲的这个仇人,杀父的仇人,现在是为社会、为国家、为公共办事,这个时候不能报仇;不但不能报仇,还要帮助他,全心全力协助他。为什么?他不是为自己做的,他为国家做的,他为社会做的,他为群众做的,他是在服务大众。大众需要他,你不能杀他,你杀他怎么?没有人替大众服务。到什么时候报仇?等到他职务卸下,退休了。你们想想看从前人的德行,深仇大恨,你在为公共服务,不可以。为什么?我杀你一个人是小事,许许多多人没有人关心、没有人替他办事,这个因果我负不了。必须等他退休,等他不在这个职位,我才可以报仇,这是私事。公私分明,这是智慧。但是我们学佛的人知道,仇能不能报?不能报。为什么?冤冤相报。你报仇你杀害他,他是不是甘心情愿被你杀?一丝毫怨恨心没有,像菩萨、像忍辱仙人,那个没有问题;如果他还有怨恨心,他还有报复,好了,来生他再报你。因果循环,因果相续,这样生生世世报来报去,於自己没有好处,於他也没有好处,自他两不利,何必做这个事情?果然是损人利己,我也赞成,你可以干这个事情;损人不利己。
  大陆上有一位同修,给我写了一封信,寄了三本书给我;两本是他的手抄本,他写经,另外一本是现世的因果录。我这两天抽了一点时间翻一翻,现代人真人真事,这发生在中国大陆。发生在台湾,这些记录更多。黄警官是个有心人,这十几年来他专门搜集报纸、杂志登出来现世的因果报应,在台湾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他告诉我他搜集了三百多条,大众熟知的大概有七、八十条,他把这个资料给我,我们这边傅居士把它印出来,跟《玉历宝钞》印在一起,印的这个本子印得不错,精装本。这都是近代的,多看看这些东西,我们起心动念自自然然就收敛。我们想想做恶的人他不看这些东西,做恶的人不看佛书、不看善书,这些东西在报纸上他看到了,往旁边一丢笑笑,不看,所以他敢做恶。但是一旦报应到头,这个时候后悔莫及了。
  我们胆小,没有那么大胆,我们这些典籍、这些书籍天天不离手,天天不离我们的眼睛。我天天在改过,天天在自省,我心目当中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诸佛菩萨示现的,凡夫我一个。我这个修行的方法不是在最近,过去在台湾「华藏图书馆」讲《华严经》的时候,那个时候还讲《四十华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我都跟诸位说过。善财一生为什么能成就?凡夫就他一个,学生就是他一个,除自己之外都是善友,那个善友都是诸佛如来、都是法身菩萨。菩萨示现有对我从正面教诲,有对我从反面教诲,这是古今教学里面所讲的恩威并济。正面的就是恩,布施恩德,正面教我;反面教我的是威,反面教我是打你、骂你。还有一种特别的方法就是毁谤你,造你的谣言陷害你,都是教你。告诉你什么?社会里头有这么多事情,你统统都要遭遇到,看你用什么心来对待。如果你用感恩的心、用戴德的心,知道这是教我,知道这是帮我消业障。他在毁谤我,我果然有,替我消业障;如果我没有,他这样毁谤我,增福德。哪里是坏事?消灾添福,福报在那里累积,积功累德。
  享受的时候,快的晚年,晚年你的大福报现前,大智、大德、大福现前;晚一点来生,来生转眼就到。可是佛教给我们功德要积,灾一定要消,福一定要修不要享,决定不能有贪图荣华富贵这个念头。为什么?有这个念头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损失太大了。决定不贪图名闻利养,不贪图五欲六尘的享受,佛教学生「以苦为师」。受尽这个世间酸甜苦辣,这是在里头磨炼,把自己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磨得干干净净。所以你们在图书馆的人,过去韩馆长对我的态度你们都觉得太过分了,你们不知道,我也用不著跟你们解释,跟你们解释你们不懂。你看看她往生之后,我念念不忘。为什么?我一生当中生生世世的这些毛病、习气,这三十年她把我磨光了。我在经教里学习到的,章嘉大师、李老师教我的那些原理、原则,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要落实;要落实,谁来找我麻烦?谁来天天嘀咕我?馆长。别人对我都很尊敬,看到都很好,对我没有真实利益;天天找我麻烦,那是对我真有利益。烦恼习气断了,才晓得什么叫做德行、什么叫菩提大道。我前面的障碍没有了,所以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许多人觉得韩馆长太凶,不愿意亲近她,那是愚痴,那才叫业障深重,禁不起考验,禁不起锻炼。废铁要锻炼才成钢,你不肯锻炼,你永远成不了钢。成功的人欢喜接受锻炼,感激锻炼我的人。所以我今天心目当中没有一点不善,我快乐,法喜充满,没有一点不净,这要感激韩馆长三十年对我的锻炼,我磨炼出来了。天天时时刻刻跟佛菩萨往来,入佛菩萨的俱乐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文句子多好,这里面充满了真善美慧,受用不尽,受用无穷,这里头有真乐。所以我们要能够入佛的境界、入法身菩萨的俱乐部,我们也是其中一员,你要有净信、要有坚固心、要亲近善知识。你只要具足这三条,诸佛护念,那就是此地「一切诸佛与其力」,加持你,龙天善神保佑你。
  今天这一首一开端「离诸谄诳」,你的心才会清净。你还有谄媚、巴结的心,你心不清净;你还有欺骗别人的心,你心不清净。所以十恶一定要远离,要从心地上离。形式上离都不行,为什么?你心里头还有,你的障碍没有除掉。心地上离了是真离,真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个时候『常乐慈悲性欢喜』,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自自然然生起。慈悲就是世间人所讲的爱心,佛为什么不说爱说慈悲?因为世间人的爱多半是感情的,佛说慈悲,慈悲是理智的,慈悲这个爱是从智慧里面生的;世间人讲爱,是从感情里头生的。感情不稳定,变化太大,一会儿爱你,一会儿就讨厌你。佛菩萨不如是,佛菩萨用的心是常住真心,所以佛菩萨爱护一切众生不会变的。众生天天恭敬他、礼拜他,佛菩萨很欢喜;每天去骂他,每天去侮辱他、糟蹋他,佛菩萨还是那么样的欢喜,没有改变。那是真的,那叫慈悲,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我们学佛,佛就是我们的标准,佛就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模范,我一定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身体性命、吉凶祸福一概都不顾,我一定学得跟他一样。
  我这五十年总结佛陀的教训,我掌握到一个纲领,就是经上讲的「陀罗尼门」。我这个纲领现在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用这个心对待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一切时候、一切场所我绝对不会丧失这个心,我与佛心相应。这十个字就是佛心,真心、本性,诸佛如来如是,法身菩萨如是。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要求人知,求人知你这个念头就错了,为什么?还是谄媚、巴结。何必求人知?佛菩萨知,天地鬼神知,自己良心知,这还不够吗?够了。於这个世间一无所求,真正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纵然是善事、好事,对社会大众有利益的事,别人要争,我马上退让。这是什么?这叫佛法。佛菩萨教给我们忍让,没有教我们竞争。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此宗本无诤,争即失道意」。经教不能白读,要在起心动念处提得起观照的功夫,我做得如法不如法?
  何况在《华严经》里面我们体悟到,虚空法界「唯心所现」,刹土众生「唯识所变」。心识是自己,境缘里头还会有善恶吗?还能有分别吗?别人分别,他不觉、他无知,我没有学佛之前,我也分别、我也执著,我的见解思想跟世间人一样;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变得跟他们不一样了。没有学佛的时候不能忍,人家欺负我的时候要据理力争;学佛之后才知道这是错误的,大错特错!应该怎么样?忍让,古人讲「吃亏是福」,我证明了。所以现代人不懂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造作许许多多不善业,受许多的苦报。有人问他这是什么原因?我答覆一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谁是老人?释迦牟尼佛是老人,孔老夫子是老人,古圣先贤是老人。古圣先贤的教诲,金玉良言你不听,你要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自己的意思去做,那你当然吃亏。在生活经验当中证实了,这是信解行证,证实古人的言语是真实的、是正确的,没有觉悟的人能够遵守,一定得好处;违背古圣先贤的教诲,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肯定有灾难,真的是要吃大亏。
  一定要晓得,虚空法界跟自己是一体,《华严经》讲得非常透彻,清净法身!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法身里头的一部分,像我们身体里头身体的一个细胞。你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晓得恶人,我们把这个恶人开除,这不是办教育。这是什么?西洋人的外科手术,这个地方长一个瘤,来!把它割下来丢掉,这是外国人的方法。中国古圣先贤的方法不如此,要把这个瘤让它恢复正常,这是教学的成功。所以不能把恶人开除,要把恶人变成好人,你的教育就成功了。把不善的人变成善人,把缺德的人变成有道德的人,把糊涂人变成有智慧的人,把凡人变成圣人,教育成功,这是佛陀教育。哪里可以开除?能够开除就不是真的,法界是一真,这个道理几个人懂得?真正办教育的人懂得,他晓得教化的力量。教化凭什么?凭道德。老师道德比什么都重要,你自己没有道德,你怎么能感化学生?你怎么能叫学生回头?
  中国人在历史上感化人最著名的是舜王,你们去读读这段历史。我们最近印了一部书《八德须知》,这部书一共有十六册,是线装书。我在全书封面上题了个名词「德育课本」。这个书的编辑就是按照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内容是历史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行孝的、尽忠的、守义的这些人物,用故事的方法来教人。所以这个书好,有文言、有白话。这是民国初年的,我们现在把它精装成为四册,这是精装本。昨天晚上我跟台北通电话,希望再印平装本,平装本还照原本十六册,我们要开班教学。孝里面第一篇就是舜王,你看看舜王的行谊,舜的存心,存心忠厚。他年岁很小母亲死了,父亲娶继母,继母生了一个弟弟,生了一个妹妹。继母疼爱他自己的儿子,虐待他,把他当作家里的工人来看待。父亲听继母的话,所以这一家五个人,四个人是他的冤家对头。而且怎么样?他的父亲、母亲、跟他弟弟都希望把他害死,多少次设计谋想把他害死。好在他继母生的那个女孩子不错,就是他妹妹,他妹妹把这些密谋都告诉他,让他事先可以防范,这个故事都是真的。
  有一次他们家附近有一个枯井,他们父亲、母亲跟弟弟商量,把他推到枯井里活埋。他妹妹听到,妹妹告诉他:「你要小心。」他知道了,事先在枯井底下挖个洞,挖个洞可以通到外面。所以他们叫他跳下去,他欢欢喜喜的跳下去,然后他们用石头土把它堆一堆埋起来,他从旁边小洞出去了。对他的家人一丝毫的怨恨心没有,总觉得「我自己做得不对,为什么我的继母、我的父亲、我的弟弟不喜欢我?」小小谨慎侍候,三年把一家人感动了。这是教育,用自己的真诚,古人所说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为什么不能感动人?我的真诚不够,我要生惭愧心,我要认真努力,我要日夜反省:人家为什么对我这个样子?在佛法里面会讲到前世因果,前世恶的因缘我们要把它解开,认真努力去修学。要解现前的怨结,也要解过去生生世世的怨结,唯有真诚到极处!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30 13: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九九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九九卷)  2002/5/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99》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舜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对家里人这样的真诚,真诚到极处,对邻里乡党、对亲戚朋友、对他的邻居;三、五年当中,他这一个村庄、这一个地区,各个都是善人。那时候的国王尧王,听到这桩事情很欢喜,召见。古人讲「德愿深」,人积德、人有智慧。有智,心就灵;有德,形象就不一样了。尧王一见非常欢喜,两个女儿嫁给他,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他,他继承王位。尧王高明,他能感化他一家,能感化他邻里乡党,他就能感化一国,他就能感化天下。为一切人民选择最好的领导人,大公无私。尧舜禹汤都是中国的圣人,孔老夫子一生最敬佩的。所以他们的心大慈大悲,慈悲里面一定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我讲出这五句,五句是一体的,任何一句要具足其余四句;有一条不具足,统统都没有了。
  我们这一生没有空过,我们真干,自己要有高度智慧的认知,我知道、我认识,我这个路决定没有错,天地鬼神给我做证明。无论遭遇什么样恶劣的境缘,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我还是存我的真诚心,我一定还是用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杀害我,我也不会改变。处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我知道「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求生净土。我是极乐世界的人,不是这个地方的人,到这个地方来观光旅游的。看到这些大众,我们也尽心尽力帮助他。有缘遇到,他能听、能信、能解、能行,恭喜他,他这一生得度;不信、不解、不行,也恭喜他,阿赖耶识里面种了种子,跟你结来生缘,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我与你、我与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有缘。我们心里头决定不夹杂丝毫的恶缘,念念总是对你有利益的,有真实利益。但是你未必能知道,因为你自己现在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利害。人为什么会造恶?他把恶当作善。他为什么不修善?他认为善是不善,这叫愚痴。所以,愚痴是一切恶业的根源。
  如何来挽救?挽救是教育,他不肯接受圣贤教诲,不喜欢圣贤教诲,这要等时间,慢慢来。这一生缘不成熟,来生;来生缘不成熟,后生,甚至於要经过无量劫之后,他才成熟。为什么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因为他的恶业必须要消除,到哪里消除?到地狱、到三恶道,那是消除业障的地方,所以不是坏地方。像人犯了罪,犯了罪给你判徒刑,叫你坐十年牢、二十年牢,坐牢的时候是消业障。判你十年,十年坐满,你这十年的罪就消掉,你就出来了,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你在监狱里面,判你十年,你真的在里面忏悔,在里面断恶修善,也许三年你就出来,五年你就出来,不必坐那么久。什么原因?你的业消得快。十年的罪业,三、五年就消掉,然后你才晓得教育的力量有多大。所以要记住,教育里面你们将来有很多都想办学,不能开除人,开除人、动不动开除,你的教育是失败的。如果在家居士经营公司行号,你这个伙计,你老板用的伙计,常常把伙计开除、换掉,你不是个好老板,你如何能够教他?如何能够感化他?你要教导他,你要善待他,你是有智慧的人,你是觉悟的人。即使有做错了,处罚他,他心服口服,对你的处罚没有一丝毫怨恨,反而感恩,你成功了;你的处罚人家不服,你失败了。总在修德,总在积功累德,总在真实智慧。
  『志欲广大深信人』,「志」是志向,「欲」就是爱好,志向在成佛。成佛是什么?志向真正成一个明白人,佛是明白人。我们讲「成佛」很多人产生误会,佛是觉者,真正觉悟,对於世出世间一切事理、性相、因果通达明了,我们的志立在此地。我们的欲望是什么?是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转迷为悟,都能够离苦得乐,都能够互相尊重、平等对待、互助合作。这样「志」广大、「欲」广大,深信之人听到这个经生欢喜,他乐意来接受,他来学习。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看「赞胜劝听」偈颂第六首:
  【安住普贤诸愿地,修行菩萨清净道,观察法界如虚空,此乃能知佛行处。】
  我们在《无量寿经》上读到,「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都能够得到清净圆满、无比殊胜的果报。什么叫佛行处?这一首偈告诉我们了。所以《华严经》确确实实是《无量寿经》的注解,这首偈就是注《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佛行处。佛经最大的好处,就是许多宝贵的教训他不断重复在讲,跟中国人古德写文章不一样。中国古德写文章不能有重复,重复叫雷同,那就没有意思了,可以删掉,不是好文章,中国人喜欢简要详明。古印度的人他不怕麻烦、不厌其烦,欢喜一遍一遍重复,实在说这个有它的长处。六道众生都是凡夫,烦恼业习深重,哪有听一遍就觉悟?不可能的事情。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讲,勉励我们对於经典的学习、经典的讲解要不厌其烦、不断重复。古大德有一生专讲《阿弥陀经》两、三百遍,这是我们后学很好的例子。一门深入他心是定的,心就怕动;心一动,这个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不动的。
  佛法表法用**,**是圆,圆心决定不动的,圆心要一动,灾难就来了。如果你画一个圆,那个圆心一动,你那个圆周就地震,就不会圆了。心不能动,你画的那个才能画得圆。心不但不能动,心不能有,心要有,心就坏了。诸位如果读过中学学过几何,你就明了,圆心有没有?圆心肯定有,圆心在哪里?不可得。点是一个抽象概念的点,点移动成为线,线就有痕迹。点没有痕迹,所以点是属於空,不属於有。点要是移动,那就是有,无中生有。线移就成为面积,那就更明显的有,存在了,无中生有。几何学上这个原理跟佛法讲的原理没有两样,佛法讲有从哪里来的?有从无中来的。心跟识都是无,无中生有。无中生有是第一个从心性生阿赖耶识,真如本性就好像是点,阿赖耶识好像是线,头一个移动。然后发展到三细六粗,那就好像再从线移动成面,面移动成体积。所以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是这样演变出来的,体是空的。
  体既然是空的,相哪里会是真的?所以你一定要晓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知道一切相是虚妄,你还会执著它吗?你还会在一切现象上起心动念吗?不可能。这个时候叫万缘放下,为什么?了解,了解它的真相。它的真相确确实实是《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诸法无所有,一切诸法毕竟空,一切诸法不可得」,包括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的思想,都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谁知道?佛知道,法身菩萨知道,觉悟的人知道。所以人家才放下,放下得大自在,放下得大圆满。这个东西放下之后,自己的心跟虚空法界相应,自己的身跟刹土众生融合,他怎么会不自在?这就叫入法界。这是这首偈子里面第三句的意思,是讲能现能变如虚空。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前面两句:『安住普贤诸愿地』,普贤十大愿王,这个每一个同学都很熟悉,《华严经》要重复千百遍,所以普贤大愿哪有记不住的道理?印象一定相当深刻。但是还是许多人克服不了自己的业障,虽然有很深刻的印象,他不能依教奉行。普贤菩萨的大愿跟一切大乘菩萨差别在哪里?这个我们要知道,差别在心量。普贤菩萨起心动念,他的境界就是他的范围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一个都不漏.这是普贤菩萨。大乘菩萨没有这么大的心量,大乘菩萨心量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也只能在一个平面的法界。至於无量无边、无尽无数重叠的法界,大乘菩萨不知道。我们汗毛毛端里头有法界,毛孔有法界,微尘有法界;微尘、毛端里面的法界跟我们现实的法界是一样大,这是事事无碍的境界。我们外面的虚空法界并没有缩小,我们的微尘、毛孔没有放大,世界投在里面不小,微尘、毛孔不大。大小是平等的,大小没有障碍。大小平等无碍,跟诸位说,远近平等无碍,没有远近;来去平等无碍,没有来去;生灭平等无碍,没有生灭,这是一真法界。这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法身菩萨契入。凡夫怎么会懂?
  我们学了《华严》,《华严经》怎么修法?华严家常常讲,华严修行是入法界定,也叫做华严三昧。法界定那就是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究竟圆满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跟大乘菩萨理念不一样。然后再来谈普贤菩萨教导我们学习的纲领,第一个「礼敬诸佛」,我们有没有对诸佛菩萨轻慢?有没有对诸佛菩萨不敬?你说没有,我也相信。你有没有对一切人轻慢?对一切人不敬?特别是对你的冤亲债主?那有可能。你有没有对蚊虫蚂蚁不敬?有没有对这些小动物不尊重?这个肯定有,普贤行没你的分。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蚊虫蚂蚁是未来佛,你的冤亲债主也是未来佛,你不亲近他,你就是得罪未来佛。所以菩萨行里头,普贤行是究竟圆满的菩萨行。经上说得很好: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菩萨要想成佛,一定要先修普贤行。
  我讲经常常教大家孝养父母,从我们自己本身父母开始,然后把对本身父母的孝养扩大到孝养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你有这个思想吗?你有这个念头吗?你有这个想法吗?偶尔有一下,像闪电一样,黑暗当中突然有一道光明,一会儿就没有了。那个一闪光叫善根发现,很可惜你保不住,一刹那你就忘掉了,烦恼习气就起现行了。如果这一念光明你真正把它抓住,念兹在兹,你就是普贤菩萨。为什么?你修普贤行。修普贤行的人就是普贤菩萨,了不起!诸佛赞叹,龙天善神恭敬你。在《华严经》上善财童子给我们做了模范,善财童子修普贤行,对一切人事物,一切人无论是善人、是恶人,平等恭敬,恭敬里头决定没有一丝毫差等。对阿弥陀佛多尊敬一点,对那些众生少一分恭敬,都错了,那不是普贤行。决定是平等的,恭敬一切众生的佛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器世间我们讲植物、矿物,它有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个性。所以对树木花草恭不恭敬?有没有轻慢它?尘沙、石头你有没有真的恭敬它?没有,这哪里能修普贤行?普贤行是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平等的恭敬,「礼敬诸佛」。一般人做不到,大乘菩萨都做不到。为什么说法身菩萨做到?法身菩萨就是修普贤行的。不修普贤行证不了法身,不修普贤行入不了一真法界,见不到毗卢遮那如来,道理在此地。我们想自己要什么样的成就,你得要真干。打妄想永远不能成就,带著欺骗的这种心,你永远不能成就。所以要记住,清净的信心,《金刚经》上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生实相就生智慧。没有清净信,你哪来智慧?坚固心则不退转,你能够保持。要能真正保持不退转,唯一的方法要亲近善知识,要得到诸佛菩萨的护念,我们一般讲加持。上面一首偈子,要永离谄诳心,永远舍弃谄媚、巴结。所以初学修行人,决定不交际权贵,世间官做得很高的、大富大贵的人家不去。
  世尊当年在世,僧团里面生活方式都是托钵,托钵这些人家不去托。做大官的人,他们居住的地方警卫森严,你进去守卫人员就赶你走,那你不是自取其辱吗?不能去。托钵佛规定,哪些人家可以去托,哪些人家不能去托,要知道回避。佛可以去,这些国王大臣,佛的智慧大、威德大,那行!他们不拒绝,他们礼请,这个行,佛是去教化的。我们初学的人没有这个智慧、没有这个威德,回避!都是属於礼节。赞叹,「称赞如来」,你看看前面讲的是礼敬诸佛,佛是从形相上说的,决定没有分别、没有差等,至诚恭敬。别人不恭敬我,别人甚至侮辱我,我对他恭敬。为什么?我修普贤行。如果「这是冤家债主,这个人常常想害我」,我们起这个念头的时候,普贤行就毁掉了。你的清净心里头夹杂著不净,你的善心里头夹杂著不善,错了!你不是修普贤行的人,你入不了华严境界;入不了华严境界再告诉诸位,你没有办法到极乐世界去。
  这个话我跟你讲老实话,从前李老师常常给我们讲,「台中莲社」他领导的,念佛人一天到晚手上拿著念珠不离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常说:「一万人当中真正能往生,二、三人而已,还有九千九百九十五、六的人,不能往生。」什么原因?掺杂不善,掺杂不净。你才晓得,这叫易行道,比起其他法门是容易得多,易也不是你想像当中那么容易,你可不要误会,跟其他法门比较起来容易。可是这个事情在自己不在别人,在自己求自己总是容易,求人难。一定要要求自己纯净的心,不可以夹杂不清净;纯善的心,不可以夹杂不善,如此而已。你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你不能够要求别人。要求别人对我好,这个不可以的;要求我对别人好,这是正确的。要求我要用真诚心待人,不要要求别人用真诚心待我,那你就错了。要求我以清净心处事待人接物,绝不要求别人用清净心对我;我用平等心待人,也不能要求别人用平等心待我。
  我们的心态自卑谦下,这是平等心在形式上表现的,我总是尊敬你,我并不希望你尊重我。你能尊重我,你也会逐渐逐渐觉悟,你不觉悟是决定不可能的。觉悟的人跟不觉悟的人在一起,表面上看好像吃很大的亏,上大当,实际上你完全想错了。正在这个地方提升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慧业,确确实实把自己无始劫以来贡高傲慢的心磨尽了。慢是大烦恼,贪瞋痴底下就是它。儒家是控制,「傲不可长」,佛家是要把它断掉。为什么?它是大烦恼。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还有个恶见,六个根本烦恼,它排名在第四。障碍我们修积功德,障碍性德的流露。你要不把它断掉,怎么行?怎么断法?从恭敬。这从相上说,要平等。
  「称赞如来」,你看看它换了字,它不用诸佛,它用如来。如来从性上说,换句话说,他的心、行、言语要是与性德相应,我们称赞;与性德不相应,不提,决定没有毁谤,这个道理要懂。无量劫来许许多多众生生生世世修行,他功德漏掉了,从哪里漏掉?从嘴巴漏掉,这是修积功德最大的漏洞。所以古大德教诫初学,用什么方法?「止语」,你不说话。不说话、不起心动念,你的功德漏不掉,这个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一个人闭关住山,不要说别的,他果然能够住上几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除念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一句话不说,无论人家来讲什么,「阿弥陀佛」。心里头阿弥陀佛,口里头阿弥陀佛,除这个没有一个杂念,这个人肯定上上品往生。为什么?心清净了。「心净则佛土净」,他一切众善圆满具足,所有业障消除了,那是上善之人。所以六祖在《坛经》里面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常常心里面还有别人的是非长短,口里头还有,你所修积的功德全都漏掉了。你的心不清净,心不净,身也不净、土也不净,身跟土是随心转变的。心转境界,不是境界转心。「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这是佛说的。如来跟我们不一样的,如来转境界,凡夫被境界所转,我们一般讲禁不起考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30 13: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六九九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九九卷)  2002/5/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699》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我今天讲这个经,实在讲不得已,有人能够讲、代我讲,我愿意每天给他磕三千个大头。我讲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我恭敬、赞叹,而是没有人代讲,没有法子。这一次讲这个经,你们大家都晓得是韩馆长启请的,往生之前要求的,写在第一条里头。我感她的恩,用什么报答她对我三十年的护持?这个经的圆满功德回向给她,我们知恩报恩。现在社会许许多多忘恩负义,我们怎么教他?我们要用行动做给他看。口说人家不相信,做给你看,我们知恩报恩。没有实际的行动,不能感化众生。讲这个经你要入境界,你不入境界,你讲不出味道,得不到利益。首先要自己得利益,然后才能令众生得利益。所以称赞言语跟礼敬不一样,言语特别要谨慎,凡是与性德相悖的,一字不提;与性德相应的,应当称赞。所以称赞用如来不用诸佛,道理在此地。
  第三「广修供养」,对待一切人一切物,遇到机缘,尽心尽力供养。我们都知道人在饥饿的时候需要饮食,他已经饿了好几天,饮食要快快送到。早一个钟点送到,他就少受一个小时的饥饿;早一天送到,他就少受一天的饥饿,这个道理我们懂,我们自己有这个经验。物质、饮食如是,精神粮食也不例外。精神粮食里头最殊胜的是什么?佛法。所以佛法如果我们早一天送到那个需要的人的面前,他能够早一天或者能早一个小时得到,就跟那个害饿的人得饮食功德完全相同。一般饮食,是我们这个色身的,养色身、养身命;佛法养慧命,那怎么会一样?功德殊胜不可思议。除非我们在没有能力之下,我们有心,那个真叫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这一点力量赶快要奉献出来。法供养得的是聪明智慧,财供养得的是财物不缺。我在这个问题上,讲席当中跟诸位说得很明白,你看看诸佛如来,你看看法身菩萨,你看看这些大阿罗汉,他们一生修的是什么?你们仔细想想,是不是在修财供养、法供养、无畏供养?所以他们的果报,财富你看依报的庄严,极乐世界、华藏世界,佛在经上给我们说的,财布施的果报;他们的智慧,是法布施的果报;他们的相好、他们的无量寿,无畏布施的果报,都摆在面前。我们要想得财富、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跟他学就行了。
  他是怎么修成的?释迦牟尼佛一生那个样子就在那里。世尊一生做出的典型、榜样,义务教学,劳身劳力;劳身劳力财布施,这是内财布施,比外财布施的功德要大。外财你有钱,你可以请几个义工来帮忙你做,不如你亲自做。你请一百个义工来帮你做,都不如你自己亲身去做。所以释迦牟尼佛亲身去做,这是内财布施;每天跟大家讲经说法,法布施;对於一切苦难众生平等对待,常常安慰、开导,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离开痛苦、离开恐怖,无畏布施。佛陀当年在世,带领他这些学生每天干什么?还不就干这三桩事情!整个佛法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布施,古大德讲得很好,六波罗蜜里头总结就是一个布施波罗蜜。持戒、忍辱是无畏布施;精进、禅定、般若是属於法布施。六波罗蜜、十波罗蜜、无量波罗蜜,归纳到最后就是一个布施波罗蜜。
  这是『菩萨清净道』,布施供养里面决定没有求别人报答的念头,那就清净了。我布施财,希望得财富,我布施法,希望得聪明智慧,你有这个希望能不能得?能得。得来的不多,那个得来的跟你的布施是成正比例。如果你没有这个念头,那个得来的不得了,为什么?得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你得的果报跟你的心量一样大。你的心量很小,只为自己这一身,只为自己这一家,布施再多,你能够满足你身心的欲望,你得到这么多。你要没有这些妄念,你所得到的跟诸佛菩萨一样,你所得到的是一真法界。所以凡夫积功累德怎么比都比不了菩萨,甚至於都比不了阿罗汉。为什么?那个心量不相同。
  『修行』,特别要重视这两个字,行是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行为。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动作是身的行为,行为再多,总不出这三大类,身口意三业。三业行为有错误,把错误的修正过来叫做修行。那你说错、你说对,有个标准吗?有,经典是标准。你完全能够随顺经典里面所说的,那是正确的。经典里面所讲的是佛的行为、是菩萨的行为,所讲的道理是佛的思想、是菩萨的思想,我们必须依照这个标准来修正。而且决定不能够得少为足,那我们的成就很有限。你想孝顺父母,你能懂得吗?说老实话,懂!懂得一点点,懂得不够深、不够广。如果得少为足,你所修的成就也是那么一点点,成就不大。所以一定要勇猛精进,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孝顺父母做到究竟圆满,只有一个人,成佛。等觉菩萨孝养父母还欠缺一分,那一分是什么?他的生相无明没有断,他的孝顺不圆满,你才晓得不容易!奉事师长,等觉菩萨也没有做圆满,为什么?那一品无明没有断,他对不起老师,他还要努力,一定要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句话做圆满了,你就知道不容易!
  修学过程当中,不能随顺佛陀的教诲就是不孝父母,就是不敬老师,你才知道经典里头字字句句含义无量无边。我们要不深入经藏、深解义趣,纵然你修行,功夫很浅薄,你不会有很大的成就。然后你才知道,不读经行吗?我读了五十年,我现在比别人清楚,非读不可!要把全部的时间全心全力来读诵。读经开智慧,读经明事理,读经前途是一片金色光明。读经无上的快乐,这个乐趣不读经的人他体会不到,他享受不到,他认为世间五欲六尘那个很乐。五欲六尘的乐我曾经有个比喻,那是吸毒、是打吗啡,一点点那种乐趣,你付出的代价是把法身慧命都付出去了,我非常清楚,非常明了。所以要真正得清净道,「菩萨清净道」就是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安住普贤诸愿地」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如何愿、行都得清净?那要『观察法界如虚空』,这个样子你才能知道「佛行处」。知道佛行处,你就行佛所行。好,现在时间到,我们就讲到此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3 20: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妙法莲花经 南无妙法莲花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4 09: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7 09: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7-11 18: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6 11:04 , Processed in 0.0469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