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444|回复: 1

利禅修记-参学经历-显密文库佛教文集分享到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18 10: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利禅修记 - 参学经历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一键分享百度搜藏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QQ收藏我的淘宝百度空间MSN搜狐白社会奇艺奇谈美丽说蘑菇街点点网花瓣爱乐活手机快传堆糖和讯凤凰微博飞信有道云笔记麦库记事轻笔记凤凰快博人民微博新华微博饭否邮件分享搜狐随身看摇篮空间若邻网推他鲜果天涯社区FacebookTwitterMyspacedelicious51游戏社区139说客linkedin复制网址打印百度分享分享到一键分享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云收藏人人网腾讯微博百度相册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贴吧豆瓣网搜狐微博百度新首页QQ好友和讯微博更多...百度分享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意大利禅修记
意大利禅修记
陈慈兰 2002/4/30

■ 樱树野原禅修中心 Pian dei Ciliegi
今年初春(2002年 3月底),赴意大利米兰(Milan) 南部橄榄山林(Montesanto) 的「樱树野原禅修中心(Pian dei Ciliege)」修习四念处,为期三周。全程是二个月。
这「樱树野原禅修中心」,由一幢二十多年久的五层别墅旅馆改装而成,巍立在重重群山中,所面向的西南群山远处,突显出一大片白皑皑的山脉,那正是横互于法国、奥大利、瑞士、南斯拉夫和意大利,享有欧州风景之冠的「阿尔卑斯山脉(The Alps)」,山脉的雪水往底下迂迥涎流,仿如半空中撒下的一条白锦带;从东北角眺望,隐约可见整个米兰市和罗马城。山间的云海、岚雾,日出、夕阳、星月奇观,与大森林里的芬多精、活氧、阴离子,以及在层层山间点缀的艳丽野花、梯田、宅舍、村庄等等景色,诚如置身于清灵幽境中。 但,禅师仅给予它3颗半星的评鉴,他说瑞士禅修营的大自然景致堪称得上5颗星呢。
除了意大利本地学生外,尚有来自瑞士、德国、波兰、捷克共和国以及美国等地的国际学生,共约30位,包括4位美国华籍学生。 第二次与欧州习禅者生活一起,印象深刻,尤其欣赏他们语默动静中展现的温文儒雅,他们的生活品质,以及爱护大自然、环保精神,在在表现了极高的公共道德水平。

■ 四念处Satipatthana的修慧---毗婆舍那观Vipassana
虽然接触佛教十余年后才读到原始经典(尼柯耶或阿含),却有如拨云见日般地惊喜,原来世尊是如此明白的指出他的教义和实修方向:『汝等当知我以三十七道品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世尊特别强调和保证修习四念处的殊胜,因为四念处止观兼具、止观平衡,如经线般地贯穿了三十七道品和出世间法义,不节外生枝的正向、直向解脱、涅槃,所以世尊强调这是「唯一的道路」。
观慧是佛法的精髓! 当年世尊出家后,曾与印度极有名望的二位老师修习四禅八定,后来世尊体认这些定禅不能完全解脱,于是离开他尊敬的老师,独自修习,开展了「毗婆舍那观」而正智正觉身心的特性本质,体证实相,获得完全解脱---涅槃。 世尊正觉后的七个星期,是在尼兰加拉河岸的菩提树附近渡过的,其间二个星期,独居在一棵牧羊人的无花果树下;在这棵无花果树下,世尊心中生起如是悲心:「唯有一条路,能令众生净化、克服忧伤、去除痛苦,通往正道,到达解脱,体证涅槃,这即是四念处(毗婆舍那观)。」 这时,梵天界的娑婆主心领神会了世尊的悲心,便迅速离开梵天界,来到世尊面前,礼敬世尊说:「正是,世尊! 唯有一条路,能令众生净化….这即是四念处….。」 梵天娑婆主复言:
世尊看见唯一终止轮回的道路 Exalted One sees the only way that ends rebirth,
他觉证这圣道时生起了悲心 Compassion-moved he knows the noble path,
过去,众生依此圣道跨越苦海 By which before the Sorrow’s was crossed,
未来亦然,就如现在所跨越的一样 Will be in future, and is crossed just now。
世尊将毗婆舍那观运用在四个念处上,教导众生如何修习解脱,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五蕴、五盖、六处、七觉支、四圣谛)。身念处或称色法,其它三个念处或可统称为心法。身念处是四念处的起观点(starting point),体证身念处之色法的四大现象和剎那无常生灭相之后,其它三个念处自然而然随之现起。
慧观的巴利文是Vipassana(毗婆舍那),英译是Insight; 定禅的巴利文是Samadhi(奢摩他),英译是Concentration / Tranquility。 Vipassana在汉译经典里,被简译成“观”或“禅思”,而Samadhi被简译成 “禅定”。 慧观既然是佛法的精髓,修习慧观才能如实见苦集---得法住智、证苦灭---得涅槃智,所以是唯一的解脱道路,是有别于外道的特质,不修慧观---毗婆舍那 便是外道。

■ 唯一的道路 Ekayana / The Only Way
很多佛教徒对 “唯一的道路” 这字眼相当过敏,可是世尊却苦口婆心的如是强调! 史实告诉我们:原始圣典和四念处在中国失传了约1550年,取而代之的各宗各派祖师法门,不但误解、曲解,同时更抑贬世尊和其直承*声闻圣弟子的教法!! 史实又告诉我们:原始圣典和四念处正在被找回来了。「当今信息发达,国际学者和修行者引燃原始圣典之法炬,也找到止观慧力大大超越我们的祖师大德的善知识和圣者」,但,遗憾的是,由于先入为主、根深蒂固的观念和执强的习性,以及感情信仰的包袱,让很多人提不起理性和公正的勇气来面对史实流变的震憾。(*听闻佛陀教化的音声,欣奉躬行解脱者谓声闻圣弟子。所有佛弟子皆是声闻弟子。)
世尊预知,他入灭后佛教徒们将有见诤、分歧,所以入灭前再次告诫:『汝等当知我以此法自身作证,成最正觉,谓:四念处.….等三十七道品….我所说法,内外已讫,没有分别,….同一师受,同一水乳,汝等宜当于此法(三十七道品)和同敬顺,勿生诤讼…如有修行此法者,则我真弟子、第一学者。(见大般涅槃经)』
世尊预知,众生心性日趋动乱、思想日趋复杂,即使节外旁生八万四千法门,终得回归「根本境界」---四念处才得解脱,所以世尊一再强调:「要以四念处为自依洲、法依洲……它是唯一达至解脱、涅槃的道路。」 真诚修习四念处和研读原始经论者,对这「唯一道路」的共识如下:
1.它止观兼具、止观平衡;它戒、定、慧均等。
2.它直下、当下,不节外生枝;依靠自已便能解脱。
3.它是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和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的轴心,用以平衡五根、五力。
4.它是七觉支的检视器,如同sensor;有正智内明才能抉择正法律。
5.它是驶入八正道---解脱道 的衔接管道或命脉中心要道;有正智内明才能觉择正道。
6.它贯穿三十七道品、五蕴、四圣谛,是正向、直向涅槃的导引或指南针。
7.它是破五取蕴、破十二缘起,如实见、如实证四圣谛---苦、集、灭、道 的利具。
成就止、观平衡的四念处,能获种种神通力和最高的漏尽智慧。 神通第一的目楗连尊者,是从阿那律尊者处听闻到四念处的,现在就让我们来读一段《阿那律相应》经文:
一群比丘们来到祗树给孤独园的松林精舍,向阿那律尊者请法:“您尊者如何修习而获得大神通?”
阿那律尊者回答:“我因修习四念处而获得大神通,这四念处便是:就身如实观身,就受如实观受,就心如实观心,就法如实观法;我精勤持续地觉照、洞晰,今已断除世间的忧苦、烦恼了。” “而且,….我因修习四念处而获得三明六通…..。” “最后,我因修习四念处而断尽一切烦恼,就在此生,我得心解脱、得慧解脱、得大神通。”

■ 定禅 与 宗教体验
世尊出生当时,印度的思想最活泼,教派、学说林立,有所谓的六师外道、六十二见和三百六十见。 印度的宗教可以说是世界宗教的总模型,而其特色是与哲学融会一体,它是属于向内性、冥想性的。大自然的地域、地形、气候、天灾、地变,人类种族的异歧,社会的内乱、外患,国家的战争等等,都是文化、哲学思想和民俗、宗教信仰所以形成的背景。(参考数据: 原始佛教哲学史 李世杰)
世尊的教诫和修证,超越了各种哲学见解、形而上学说和宗教体验,世尊说:「我观察万事万物,不予采纳;我观察各种学说,不予采纳;我明觉、体证内在的宁静。」 但世尊入灭约百年后,佛弟子们逐渐感染了宗教色彩,与当时婆罗门教、耆那教相似,同时由于持戒不同而立异说、由于对法义理解不同而变更戒律,两者互为影响,加上政治、社会背景等因素,佛教内部开始分歧,分派。(参考数据: 原始佛教 中村元)
一般宗教体验大致由修定而来,修习定禅到某种程度可以观想出火辽遍地、水淹遍地或天堂、极乐世界….等等,也可以观想出黑眼、大耳、着唐装的耶稣或蓝眼、高鼻、大胡子的阿弥陀佛….等等。 但,这些修定的“观想”都还属观念范畴,与毗婆舍那的 “直观、现观”真实法是完全不同的。
定力和慧观力(正念)都是一种心识状态(mental state),我们的心识以类似 “光”和 “颜色” 的形态展现,所以修定或修毗婆舍那到一定程度时,会看到光和颜色,不明者往往以为它是神或佛、菩萨的感召力,而执着不已。 禅师一再交待:不要理会光、颜色、声音、形态,它们都是观念来的,要超越观念! 观察其真实法!
没有相当止与观的基础,就开始观心法或外观器界,是极为不切实际的,这犹如空中盖楼阁一样,而且很容易偏颇到定禅或梵我、天人合一等境界去,习禅者务必谨慎,切勿好高骛远。 身为佛教徒者,对宗教之形成、印度宗教背景、以及佛教思想之流变,应有理性的猎涉辨识,同时对止与观的内涵、次第和功能性,更应深入行解晰别,否则将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简言之,灵异、形而上学、宗教体验、四禅八定皆通外道,唯毗婆舍那慧观不共外道,是佛法的精髓,所以世尊说:「四念处是正向解脱、涅槃的唯一道路。」

■ 色无常、心无常 与 中国气功
有位定力和观力很强,又很有精进力的中国学生,于极短时间内就体验到「色无常」和「心无常」,他因修习四念处而打通了任脉、督脉,所以他说,一定要任、督二脉都打通了后才能内观到色无常和心无常,我跟他说,这是邪见来的! 记得几年前,我初次到San Jose一个四念处禅修道场,亲睹一位壮大的年青出家人在禅堂上叫喊和震动,interview时我好奇的问禅师,方知他是菲律宾华裔,因练中国气功不当而产生后遗症,来此短期出家,期望能对治他的异常气动。
为了破除这位学生的邪见,我约他去见禅师,禅师说:「止观是一种mental state,以现代术语来说,它可称为energy,而不是中国人的“气”,气是不存在的,修习止观是要净化和提升mental state,身体虚弱或生病的人也可以透过修习内观而获得解脱,但病痛并不见得会消除。」 这位学生于是恍然大悟:阿罗汉所以身痛而心不苦啊!
禅师说过:「初获尚带有观念性的智慧后,所经常发生的问题是将体验观念化了,特别是当内观很清楚时,它可能引发其它一些复杂的理论,同时将内观经验联接到不同的事物上,而创造出一套新理论来,但这些新理论有可能不准确;因此,这就变成了二件事,一件是确实的体验,另一件则是受世俗生活、积习冲击的思想模式….有些人虽具有观照和掌握真实法的能力,但并不表示内观智慧将会生起。」

■ 禅修报告 Interview
每个学生都要接受禅师每天或每隔一天的interview,向禅师报告每天的修习进展和状况,同时可请示问题。 我与一位法友得到禅师的允许,一起接受interview。 Interview时最好以简单、朴实的字语报告,避免套用名相或理论 (诸如:此有故彼有、相依不相载啦,或柳暗花明又一村啦、或什么质能互换、动者恒动啦….等等)。
禅师会衡量学生的体力、根器等因缘,给予不同的对治方法,有时甚至会观察学生的业力、性向而采取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对治方式。 禅师告诫我们:「不要有进步或退步的得失心态,得与失是你们的主观判断(judgement),正统的禅师特别重视修行经验和正知见。」
结束禅修前的最后第二次interview,我与这位法友事先安排好话题,要向禅师套出我们想要知道的“秘密”。 问:「禅师,您教过这么多学生,西方学生和东方学生的资质各如何?」 禅师答:「各有优点,对我而言,教西方学生比较有挑战性,他们大部份是经过理智抉择来修Vipassana的,而东方学生不少是带着传统或宗教信仰来的。」再问:「禅师,您教过的学生中,证得初果以上的有没有1%?」 「这个不能回答。如果学生没有成就,禅师何必教禅呢?我只能这么说,如果在真正的好禅师(尤指老禅师)的指导下能连续修习一年,证得初果以上的机率应该超过1%。」
佛陀在「大念处经」里的强调和担保:「精勤修习四念处七年、六年、五年….或仅一年…..或仅一个月….或仅一周….便可望当生获得阿罗汉果或阿那含果….。」我们亲自从禅师口中得到了确证,同时也将缅甸马哈西尊者在明贡尊者座下修习不到一年便圆满毗婆舍那观智,以及他百万以上学生获益的记录,在此提供给佛友们,愿与佛友们共勉。

■ 慈悲禅 Metta Meditation
禅修期间,禅师教导十天的慈悲禅。 又每天晚上约行一小时的慈悲观,再加诵「慈悲经 Metta Sutta」回向给一切众生。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修定的业处,成就前三者可达三禅或四禅,成就舍无量心可达四禅或五禅。 有相当定力时,慈悲心识就像白色波浪或白云般地一波波发射出去给众生,一般人很难领会到这种安详、纤细又深广、无言、无量护念众生的四无量心禅。
慈悲禅又称护卫禅(Guardian Meditation),如果是瞋心、业障重的学生,禅师会要他先行一段时间的慈悲禅。 毗婆舍那禅修者在进展到某个智阶时,也会被指示修习慈悲禅。 这修行解脱层面的慈、悲、喜、舍心禅,与伦理、宗教层面的热心、善心、慈悲心、广结善缘是有不同的。 『如果我们真的爱护自己,真的爱护别人,我们应当为自己的解脱而努力,因为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引导他人至解脱…』寻法比丘的这忠言值得我们深思。

■ 清醒的孤独
禅师在他的结季安居期间,有时会接受极少数几个学生,有时因安居环境的限制,他只接受男学生。 约二年前,禅师在澳州结季安居,我要求前往被拒,禅师说:「不行! 那儿只有一个房子,而且只有一套浴厕。」 前年底,禅师要到瑞士雪山结冬安居,我再要求前往被拒,禅师说:「不行! 雪山上只有一个小木屋,而且是瑞士学生背着我划雪撬上去的。」 禅师提示我:「因为戒律的关系,妳不能长期跟我修学,妳去找个女阿罗汉禅师吧。」 「那里可找到女阿罗汉禅师呢?」 「找找看啰。」
飞越过冰寒的「阿尔卑斯山脉」,再攀登上这海拔二千英尺的橄榄山林来修习四念处,却仅仅是起步而已! 禅修期间每天攀爬至后山行禅时,Robert Frost的这句名言 “森林里有二条叉路,我选择人烟稀少的一条,所见果然不同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一遍复一遍的在心中烙印后,沈化为 “清醒的孤独” 感。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18 10: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禅修记-参学经历-显密文库佛教文集分享到

续-《●利禅修记 - 参学经历 -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分享到》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这 “清醒的孤独” 感,是对世尊的告诫和遗教,深刻省思、体会后的坚定信念。 世尊告诫:一个人无始以来的生死轮回,尸骨可积累如王舍城的毘富罗山高,而所流出的泪水比四大海水还多…….; 我只教导一件事,那就是知苦集和向苦灭---心得究竟解脱 I teach one thing and one thing only:suffering and the end of suffering---the sure heart’s release。 世尊入灭前遗言阿难:要以自已为依归,不外求任何依归;要以法为依归,不外求任何依归;要以四念处为依归,不外求任何依归。
这条路是如此的正直、明确、殊胜,然而对我而言,却是长远又艰辛! 想到轮回的险难和外道邪说日渐猖盛,身心如临深渊! 更是殷切渴望修习高度的明觉! 愿以此意大利禅修,回向我 竭尽余生进趣悦享这清醒的孤独:独一静处,专精禅观,以安详、深细、无言、无量的慈悲喜舍护念众生。 愿一切众生 亦皆得进趣悦享这清醒的孤独,以实修观慧来理解和弘扬世尊的正法律。
4-30-02 in Little Hut, Housto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4 05:08 , Processed in 0.0416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