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5084|回复: 19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湛山倓虚大师述
诚祥法师录

首楞严会
请菩提道
演究竟法
七处征心
一、执心身内
二、执心身外
三、潜伏根里
四、内外两在
五、随合随有
六、心在中间
七、一切无着
乞奢摩路
二种根本
一、生死根本
二、菩提涅槃
辨析心目
十番显见
一、显见是心
二、显见不动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唐清河房融笔受

首楞严会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这是一科之文,此经分为三大分:有序、正、流通,一是序分、二是正宗分、三是流通分,这三大分。佛说一切经都是要分这三分,这序分就好比一个人的头脑,眉目要清楚;正宗分好比一个人的身体,五脏六腑得具足;流通分好比人的两只足,可以能够行动,行动于后世,所以这是固定的序、正、流通。这个序分之中,有通序、有别序,怎么叫通序呢?佛说的一切经,普通的都得这么样先序说,序说这个眉目得要清楚,所以这个序分有通序、有别序,当文中这是一个通序,普通的,什么叫通序呢?所以呀,佛说的一切经,他都是一样的序说这六种成就,这六种成就呢,都得具足,依着这个可以证人之信,证明这个听经的人的信心,所以,这是必须的,一切经都得让人信,所以,这是一个要紧的通序,要紧的通序有六样:一、信成就,二、是闻法的听闻的人,这一个我成就,也叫闻成就,「如是我闻」嘛,三、是一个时成说,四、是说法的主成就,就是佛,为说法的主,五、处成就,讲经说法的处得要成就,这缺一不可,六、是听经的大众要成就,所以这六种成就,一切的佛经都得如此,这六样不成就,这法会不能成。所以呢,佛说的一切的经,先得以这个如是二字当头,这是佛临入灭的时候,这是阿难尊者请教,这是佛吩咐的。所以我说的一切法,集成了卷帜,传于后世,也不论是大乘经、小乘经,一切都得要安如是这两个字,这如是这两个字名字叫法体,佛说法的一个具体,也不管是大乘经、小乘经,都得有如是这二字,这种道理很深微。佛说法说了四十九年,统统地就说这一个字,这一个字是什么呢?就是如呀,说如就是、不如就不是,说这个如字怎么讲呢?

如字就是不可说,要一说就错,这事怎么办呢?得以这个说显这个无说,以能说显这个不可说,这是听经的一个要务,最要紧的一种事务,你要把这个话记住了,你说我会讲经了、你说我会听经了,就错啦!你得由说的地方会到不可说的地方,这就叫如,如法如说,这个如字怎么个理呢?他怎么叫不可说,这个如字当体就是不可说,怎么个理呢?如者,是各如本位,世间上一切的名、一切的相,他都有对待、比较出来的;你假比说吧,我管你叫人,我自己就叫我,你说是人,因着人才说我、因着我才说人,这是对待,有了名字了,你要不对着外面的那个人,这个我就不必说了,就没有名字了。因是分别开了,你呀!你就是人,我呀!就是我,所以嘛,我要是不对着你这个人说,各如本位,我这个我不许借着人说,这个我说没有;你这个人要不借着我说,你这个人也没有,世间上的一切法都如此,拿这个做比方,你要是没有长,什么名字叫个短呢?所以,这个经本子大、经本子小,你要没有个大,你怎么说这个经本子小呢?你没有小本的经,你怎说这个经本子大呢?这都是对待起来的,对待是假借的名词,自己本身上没有名字,你要这个大不对着小说,你们诸位想想,这个大的名字没有了,这是各如本位,你坐你这个位子,你别借重旁的,大的你别借着小说,这个大就没有了,你们诸位听听,是这么个意思不是呢?说富借着穷说的,他要没有穷人,他这个富都发了财,这个富的名字就没有了,诸位想想,是不是?所以世间上没有恶人,显不出善人来,这都是善人,都叫善人呢,有这个恶人就显出善人来了!一切法都是借着外缘,你才立这个名字,你在本位上你要各如本位,你这个名字就没有了,没有名字还说什么话呢?所以这叫如就是!你不如说不是!这个如呀,佛说法统统都是说这个如字,这个如是这就是理成就、说是信成就,这是佛法说的具体,说如则是、不如则不是,这是阿难尊者他所闻的这个法体。底下说如是之法能启人的信心,我闻,我亲从佛口所闻的,这个我,假名为我,阿难尊者随着世俗上这个话说就得说这个我,这是假定的名词叫我,他要是佛证到究竟的佛果,才够上个我,所以,人想着离开这个妄为的我相,所以,就得说这是一个假我,知道是假借的名词为我。佛证到常、乐、我、净这四德,这才够上个我,我们这个人呢,怎么说是没有我呢?我们这个人认错了,拿什么当我呢?拿着四大假合的身体就叫我,皮肉筋骨是地大成的、血脉精液是水大成的、温热燥暖是火大成的、气力动转是风大成的,地、水、火、风化成了四肢百骸、五脏六俯,这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这都是地大成的,有形质的东西,这血脉是水大成的、这周身的气就是风大成的、人的热度就是火大成的,这都是假借的,假借四大以为身,假借地、水、火、风,拿着我就是我-我的身体,这地方根本上就错认啦,所以这个地方是假名为我。「如是我闻」,说如是的可信的法体,是我亲从佛口所闻的,所闻的是哪个时候呢?这是闻成就,上边是信成就,以这如是为人人可信的地方,一时是时成就,怎么叫做时成就?是机缘成熟了,佛看这个机缘成熟了,弟子们的根性到了什么地步上了,可以说小乘的时候就说小乘,也是时候成了,这地方可以引小入大了,可以让他入大乘,这个时候,也就是机缘成熟了-师资道合!所以能说、能接受,在这个时候成了这叫时成就。佛是说法的主成就,佛为说法的一个主人,所以,这是如嘛,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嘛是时成就、佛呢是说法的主成就,这还得有个弟子、说法的一个处所。怎么叫佛呢?佛者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之佛,我自己觉悟了,怎么觉悟呢?认得我自己这个知觉了,我就自己认得自己的知觉,认得自己的知觉,这就叫觉悟了,大家知道了。我们这个人哪个人都承认,不错!我有个知觉,你有知觉都是所知觉,你耳朵所听的、眼睛所见的、你听见人家说的,这是个我,这是我的知觉,你这都是在人的言语之中,那个声音里头,拿着这个你就当了知觉,他所说的话,你要我所说的话吧,你们诸位都知道了,心里也觉悟了,不错!是这么的,这都是所知觉呀,所知所觉啊!那么哪个知觉才对呢?得有本知觉,有这个本知觉你要不明白,还得当中闻着一个能知觉,假比我说,你都知觉了我所说的话,你所知觉了,你那边就有个能知觉,我所说的是什么,你就能知道是什么,这在能知觉上,由所知觉才显出你的能知觉来,这个能知觉还没到家,还不足,究竟呢?「能所双亡」,能知觉、所知觉,你都把他销灭了,这个地方这个知觉,把能知觉也去了、把所知觉也去了,这地方是个本知觉,这个觉字在印度话说呀,名字就叫佛,这叫成佛了,你明白了佛,你好成佛,你自己不认得佛,你怎么成的这个佛?是不是?所以,这个知觉是人的本知觉,这就叫佛。佛他自己觉悟啦,「自觉觉他」,再让世间上一般人都觉悟了,都认得自己的知觉,这叫觉他,把这一切人度得都机缘成熟啦,缘法已尽啦,佛就入灭了,这是圆满了-「自觉觉他」,觉呀,行的道理都圆满了,「觉行圆满」,这个地方名字叫佛,统统都是一个觉字,你知觉了就是、不知觉说不是,与所说的这些话有什么用处呢?说这些话都是世俗上的话,世俗上的话,拿他可就发明出世的法,由出世的法说了,发明这世出世间法,这是三层,我们人都是所知觉,你要是当中明白了,似明白不明白的时候,这说叫能知觉,你到究竟的明白,这就叫本知觉,这就叫成佛,这个佛者你自己觉悟,我让一切人也要觉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你行这个道行得圆满啦,谓之佛。

「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这个「室罗筏城」就是「金刚经」上说的舍卫国,这两个意思都是语音,南北不同的关系,所以,翻就翻丰德,他这个国倡道德,物产丰富,是这么个意思,这是佛说法的地方,叫室罗筏城,室罗筏城,那时候在这个竹林精舍,那时候常说法。这祇桓精舍是以后,所以这里头有一段因缘,只桓,这是只陀大子他舍的这个树林子,精舍是须达多居士给佛修的这个房舍叫精舍,什么叫精舍呢?先讲讲这个精字,不一定就是精美,修的华美叫精,精者是精纯,纯粹的这都是佛、法、僧住的地方,旁的事情不做,不参杂旁的事情,这个名字叫精舍-精纯不杂,不掺杂旁的事情。当下的斋堂、寺庙,多有说这个精舍、那个精舍的,都是采取这种意思。这就说只陀太子舍的树,须达多长者他给佛修的精舍,有一段因缘,怎么个因缘呢?须达多要做官说,叫长者,要按信佛呢,他是个在家的,是个居士,这位居士给他儿子求婚,他到室罗筏城这儿,也就是佛的灵鹫山竹林精舍这个地方,来求亲,住在三檀那家里,也是一个大臣,住在他家里头,那个夜晚之间,三檀那家里头就预备这些桌椅、板凳、杯盘这些东西,预备就像请这个最高的贵客来赴席的,这个须达多他就问三檀那,说是你明天请什么贵客?是国家的王爷?还是大臣啦?做这样的席位预备着,三檀那他说,不是!我明天是供佛供斋,请佛!这须达多就没听见过这佛的名字,佛才出世年头不多,总是他们都隔着国,他问,一听这个佛呀,这心里都有一点冲动,问佛这个意思,这三檀那就学说佛的道德,怎么说法让人明心见性、让人离苦得乐,这一说,他心里头从那儿信仰心就充足啦,他要给介绍去见佛,简单说了。天一亮,请佛以后,他又特别去见佛,去请教,佛给他一说这个道理,佛一说这个道理,他这么一听,当时就证了初果的圣人了,所以这个佛法,人的根性不一样,一闻就明了道了,不但明了道,而且还证了果,证了初果圣人,证了须陀洹果,因什么呢?他是善根来的深,所以他就请佛说你到我那国里去吧,就到他那个室罗筏城,这后头说这段因缘,请佛去,佛说我不能随便去,因什么呢?说我们这出家人得有一定的,必得纯粹的、精纯的是一个出家人的处所,我们僧人才上那去住,要不然,随便的一个房屋,做旁的用,我们不能去住,住了不合法。他这么一说,他说可啊,我给现选这个地基,现修个房舍,请佛你去,佛说那行,须达多诚心最恳切了,就随跟着就是要去人选地方,佛就吩咐舍利弗尊者,说,你去吧!舍利弗尊者就随着他就去了,去了各处都没有合适的,怎么叫合适呢?离这个城还得不远不近,离得太近,繁华了、扰杂了;离得太远,佛说法,人家住城的人、在乡的人,四下就不方便,也不容易来听,所以选最合适的地方,就是这个祇桓,只陀太子的花园子最合适,就这个地方!舍利弗尊者说,旁的地方不相合,就是只陀大子的花园子还行。须达多他这个心很诚,他说那可以!他是位大臣,他亲身去见太子去了,一见太子,说你把这个花园让给我,我有用处。只陀太子说说,我是为国的储君,我什么也不缺,我也用不着把产业让给你、卖给你,他就说佛的这个好处。只陀太子也不懂这个,我也不知道这些事情,说是那么吧,这是支唔他,说:「我用不着钱,你要愿意用,行!你拿黄金把我的花园子摆满了,我就换给你。」须达多说:「好哇,就这么的吧!」随后他就把家里(他有敌国之富啊!)的黄金铺他这个园子,这只陀太子一看,把这个园子都铺满啦,一看这个人的心太虔诚啦,这个佛必是有好处,说得啦!外头这些树算我舍的,你就不用再铺金子啦,就算我舍的,他又给修了个大门,在树那儿做个门,所以,他把这个名词留于后世,才有「只桓精舍」。只陀太子舍的树,这个桓就翻译树木的意思,只陀太子舍的树木,精舍是须达多给佛修的,修精舍的时候,这里还有一段很警觉人的逸事-就是舍利弗尊者到那个地方去监工,挖地基,挖得很深,是为的好坚固,挖来挖去,地基里头有许多蚂蚁(也有叫蝼蚁),一看见这些蚂蚁,舍利弗尊者就皱了眼眉啦,把眼眉皱着就觉得很难过,须达多就问尊者,你怎么回事?为难的意思?他说不是,我看见这些蚂蚁,我这心里头所以难过,怎么个难过法呢?他说,这些蚂蚁在这个古佛以先就在这个地方,毗婆尸佛出世的时候,离着这个时候有九万大劫,你说这一个劫是多少万年?他就在这里当蚂蚁,现在释迦佛出世啦,又是你给他修这个精舍,你在这个以先的时候,你给那位古佛也修过精舍,所以这些码蚁有九万大劫,这个时候,年头都算不过来了,这一大劫有多少万年呢?它说当蚂蚁,它就到这时候释迦佛出世(七佛第二尊佛,到释迦牟尼佛是七佛第七尊佛,这是九万大劫的时候)。舍利弗尊者对须达多说,你当初给古佛修过精舍,这时候又给释迦佛修精舍,说这段因缘是怎么个意思呢?就说这个人「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要不这个人总得要做善做德呀,不失这个人身,就是生到天上享天福,那都靠不住。天上有二十八层天,他把天福要享尽了,转下来不定转在哪一界,不定转在畜生界,这蚂蚁都在畜生界里头,不定转到哪个地方去了。说「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所以说人在世间上,你别说在人间,在天上享了极重极大的福,也是很危险的,这里头就有这么一种因缘。所以,佛法说的太高,世间人,没有善根的人是决不肯信,信不及,距离他的知识太远,所以佛法难闻就在这儿。在这里头我还常说这个比喻,这假定这个蚂蚁,它在这里待多少万年,总没脱这个蚂蚁身,就这么苦!这蚂蚁之中假定说,要是有一个有知识的蚂蚁,说世间上的动物太多啦,不是我们这一类,这个妈蚁对妈蚁假定这么说话,说有一种动物名字就叫人,说这个人个头太大,我们没法比,也不知有多大,就说他要吃一顿饭,我们这一国人一年都用不尽,你说这个人,这个动物有多么大,这个动物的名字叫人,旁的蚂蚁没知识的,一听就不信,哪有这么大的动物?他吃一顿饭,我们一国的蚂蚁一年也吃不完,我不信!我看不见,我不信!那当然是!你假比要把它领到人身上,它也看不见整个人,大家要知道!想想这个理是不是?人的眼见是真、耳闻是虚,我不信!我眼看着算,那蚂蚁爬到人身上,你们诸位打打算盘,它能看见整个人吗?所以它就不信了,拿这个做个比喻,说是这个佛法不容易信,要没有极大的善根的人,信不及,他距离的太远。所以这个地方,我常说这一段因缘,这个地方,所以,因后头取名字嘛,只桓是指着只陀太子,他是个君,这个精舍是须达多修的,他是一位臣,这个表演,叫「只桓精舍」。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续-《●[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此一科文是引大众同闻,引起法会众人同闻「楞严经」。说「与大比丘众」,与者是共在一块,「大比丘众」,比丘是梵音,因什么没翻?他里头意思含着很多,所以,要翻这一种意思,余者两种、三种都漏去,就不翻。这里头,比丘含着三种意思,头一种,就是比丘翻做乞士,怎么叫乞士呢?乞求,上乞佛法以滋养慧命、下乞求饮食以滋养生命,所以叫乞士;二种翻为怖魔,一受比丘戒的时候,这地行罗剎、飞天的夜叉,把这音声传到第六层欲界天以上,传到魔王的宫里头,魔王一听见佛给比丘受戒,受比丘戒,他心里就害怕、恐惧,怕什么呢?都学了佛法,他魔王的眷属就少啦,因着这个叫怖魔,恐怖魔王,魔王就害怕!第三种叫破恶,怎么叫破恶呢?人有恶习气就是一个贪心、一个瞋恨心、一个愚痴心,贪、瞋、痴,这三样是最害人,这是人的恶习气,这恶习气人人皆有,有轻有重,破这三种贪、瞋、痴,破这个恶,含着这三种意思,所以就叫比丘,这上头怎么会多个大比丘呢?受比丘戒本来就是小乘,大比丘到了这时候,说「楞严经」为方等经的时候了,弟子们都能够回小乘向大乘,佛这时把「阿含经」已经讲了十二年,已经讲过了,这时候讲方等部,这里头有大乘经的意思,所以能回小向大,就称大比丘,由小乘能学大乘的意思,余者就是相共,共大比丘众,有多少?「千二百五十人俱」,数目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都在座,所以这一千二百五十人,是略了五个人,应当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这光说个大数。所以,这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哪!佛先度鹿野苑有五比丘,有五个人;第二度耶舍长者,他是外道,师徒有五十人,三度三迦叶弟兄三人,连师带徒弟一共有一千人;四度所度的就是目犍连、舍利弗两个人,他们那时都是学外道,师徒每人一百,两个人二百人;鹿野苑五比丘搁在一块说呢,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这是佛起初在鹿野苑里头所度化的。这一科文是说声闻众,怎么叫声闻众?他听佛说法的声音,他拿耳朵闻到就记住了,明白这个理,他悟这个理,由这个理会到不可思议的地方,他记住了佛的声音,拿耳朵闻的,所以闻不超声、见不越色,超不过声色去,仍然还没离开声色,这个佛法讲的是离开声色,所以还没离开,所以他这叫声闻众,这是标出这类的数目,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这一科文,这叫显位叹德,显出他证的果位、赞叹他的道德,所以他这么说。说「皆是无漏大阿罗汉」,怎么叫做无漏呢?这个漏就是堕落的意思,好比器皿、盆子、碗,要有了裂痕了、有了窟癃了,当下就漏了,拿这个做这么个比喻说,这个漏啊!不上哪儿漏呢?不能外漏,漏在三界以内,这世界有三界:有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欲界有男婚女配的,我们世间上的欲界是下界,天上是上界,有六层欲界天,也有男婚女配,这是叫欲界,连上界、下界,叫一个欲界;色界天有十八层,修四禅的功夫,光有形色,都是男子没有女子,修行到那个地方,统统都是男子,他们生人是莲花生人,是植物生人,所以是色界,色界有十八层天;再向上说还有个无色界,这个无色界有四层天,所以一共叫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都是凡夫,大家要知道,你看他这么样的修行,还没脱离凡尘,没证圣果。「皆是无漏大阿罗汉」,证到四果阿罗汉就超出这二十八层天以上,这都是圣人了,刚才说的这二十八层天,大家要知道,这仍然还是凡夫啊!还有生死啊!他的寿命很长啊!都活多少万岁,几千万岁、几百万岁,他仍然还有生死、仍然还是凡夫,这二十八层天啊!不知道呢!你在这外道修行成了仙了、成了神了,到了欲界天里,在最低的欲界天里还有男婚女配的地方,完了封个神,完了当差,要有了过了嘛,还降下来,由神降成为鬼,这算个什么呢?你再高还有几十层以上,一共有二十八层天,这还都是凡夫。「皆是无漏」,一般证到四果阿罗汉了,不能再堕落漏在三界以内,超在三界以上,这是圣人了,大家要知道!这还是由小乘跟着佛弘扬大乘的佛法,这叫「大阿罗汉」;无漏,不能漏落在三界以内,比三界的人都高上以上去了,比二十八层天的人高出以上,这还是跟着佛,小乘习学大乘的人就这么样的高,这叫「无漏大阿罗汉」,这怎么叫大阿罗汉呢?这阿罗汉有小乘的,他光独善其身,不度化人,不随着佛教化人,那叫小乘阿罗汉,这大乘的阿罗汉,随着佛度化众生,而不住在小乘的果位,虽然是这么高,超出二十八层天去了,还不住下,还要行菩萨道,虽然是在小乘果里头,还要行菩萨道,随佛教化众生,所以,这称为「大阿罗汉」。阿罗汉怎么讲呢?因他不翻,也含有三种意思,阿罗汉头一种翻应供,应供从哪来的呢?从比丘乞士,他托钵化斋,讨饭吃,去向人家求乞,证到阿罗汉就翻应供,这时候有人供养了,就不用化斋了,这是高着一头了,证了果了,早先的比丘那才发心修行,这是证了果位了,头一样就翻应供,能应人天的供养了;第二样是证到无生的果位,不生不灭了,到了这个地步,这又比这个比丘高一层,比丘是因,阿罗汉是证了果,比丘由怖魔,就证到无生的果位了-无生无灭的果位了;第三含着意思是杀贼,杀什么贼?杀烦恼贼,人的烦恼贼,打哪里来呢?打贪、瞋、痴,你在一入手修行的时候,先得破贪心、瞋恨心、愚痴心,把这个破净了,烦恼根去了,这烦恼贼就杀啦,都销灭了、都死了,就不能再发动贪、瞋、痴啦!这是这么个讲,所以阿罗汉翻这三义,这是比丘三因,证到阿罗汉,有这三层果位,到这儿,这烦恼就净啦!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

他随佛扬化,不住在小乘果里头,就称为「佛子」,将来就成佛;小乘人光成圣人,不能成佛,大家要知道,佛子随着佛教化众生,「住持」是住在世间上任持佛法、教化众生,「善超诸有」,超过世间上一切所有的,所有的有广、有略,这略而言之,有欲、有色、有无色,还有男女之欲,超出去了,没有啦,没有男女之欲了,然而,还有这个形色的十八层色界,还有无色界,都超过去啦,「善超诸有」,这是三有:有欲、有色、有无色,都超过去了,要向多处说,这二十五有都超过去了,四洲-四大部洲,四恶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这是四恶趣,六欲天也超出去了,梵天、魔王也超出去了,还有四禅天、四空天,也都超出去了,这都是有,有欲、有色、有无色这是分开说了,究竟呢?还有外道无想天也超出去了,还有钝那含也超出去了,一共是二十五有,略而言之是三有,叫「善超诸有」,都超过去了,超过他们以上,「能于国土,成就威仪」,能随着佛教化众生,在各国里头演说,在各国里教化众生,「成就威仪」,成就什么?有这个威德、有这个仪表,给人做模范,这就是「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随从着佛转*轮,佛说法就叫转*轮,这转*轮也可以简而言之,能可以转凡成圣。佛说的法是轮流不息,这叫转*轮,随从着佛转轮,这个转轮决不是外道那个转轮,外道也是打佛经上抄去这个名字,转*轮在身上转,任督二脉,打这后颈上一转,转到脑瓜顶上,转到上嘴唇,下边任脉转到下嘴唇,结在一块,结任督二脉,将来长生不死,就这么一套,这也叫转*轮;还有在肚脐子上转过来转过去,也叫转*轮。外道还真灵脸,还真转,他所以人炼什么有什么呀,他这也是打佛经里摘下去的,都弄错啦、误会了、颠倒啦。转*轮就是佛说法叫转*轮,轮流不息、永远不断,这佛*轮流没有歇的时候,是这么个意思,「妙堪遗嘱」,佛说的法都是不可思议的大法,堪者可也,可以能够,佛说的这个大法,能嘱咐这些弟子们,这些大阿罗汉,能遗留于后世,可以嘱托,度化众生-「妙堪遗嘱」。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此一段文是接着上边,上面这一段文,这名词叫显位叹德,显出来阿罗汉证了四果,由比丘修成的,显他证的这个果位、赞叹他的德行,是这么个意思。说「严净毗尼」,严是严肃、净是清净、毗尼就是佛的戒律,戒律能调服身心,以佛的戒律能可以把人的身心都调和好了,身呢,没有杀、盗、淫,口里头没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心里头呢,没有贪、瞋、痴,所以,能够这样才叫「严净毗尼」,要严格的清净佛的戒律,毗尼这二个字翻中国话叫调伏,以佛的戒律能调伏人的身心,身不妄做、心不妄想,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依着戒律就能「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弘者是广大之义、范是做个模范,给谁做这个大模范呢?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天上的人,欲界有六层天,有男婚女配;色界有十八层天,有四种禅定的功夫;无色界有四空天,这一共是二十八层天。这都是修行没开正式的醒悟,都是依法修行,别说是见性,连心都没明白,都没明心见性,所以这阿罗汉证了四果,虽然没成佛,这也是证了圣人的果位,可以给二十八层天的凡夫、天人做个大模范,所以说「严净毗尼,弘范三界」,给欲界、色界、无色界天上的人做个极大的大模范,「应身无量,度脱众生」,随着佛教化佛法,随佛应身度化众生,无量无边是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不但是度化当时的众生,还能拔济众生,提拔,能济度他、能度脱他,于未来世,未来世还是将来的人,要一辈传一辈,传到后来,我们那个时候,照现在说,我们就算未来人,所以这些大阿罗汉都可以作模范,「拔济未来」,提拔济度未来的众生,干什么呢?「越诸尘累」,越是超越,超越出去诸般的尘累,我们人在世间上受苦,因什么受苦呢?就是有六种尘劳连累,累赘的,尘劳是什么尘劳呢?六样,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叫六尘,人要想学佛,先得把这六尘离开,大家知道这是要紧的,这六尘是什么呢?眼睛爱观美色、耳朵爱听好声音、鼻子爱闻香味、舌头爱尝好滋味、身体怎么舒服怎么做、心里头随便打妄想,一点规矩也没有,所以有这六样,这叫六尘,这六尘是谁承认呢?有六种认识,这六种认识是什么呢?就是人的天性变化的,眼、耳、鼻、舌、身、意,眼有见性,他就贪这个色尘;耳朵有闻性,就贪声音;鼻子有齅性,就贪香味;舌头有尝性,就贪着饮食美味;身上感觉,就贪着身上的舒服;心里头就分别妄想,任意妄想,一点规模也没有,这叫法尘。所以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这六尘鱿把人累住啦!你要想修行先得离开这六尘,所以这个大阿罗汉,他能给人作模范,他先早早离开了,给人作师父,你要不离开,旁人谁跟你学,所以他自己「越诸尘累」,于未来世,也让人「越诸尘累」,说这些个有道有德的人都是谁呢?底下就标出名字了。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一共是六个人,这六个人做代表,代表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他们人太多,只举出六个人来代表,有德行的都是什么人?说举出这六个人,「其名曰,大智舍利弗」,大智是他,是智慧第一,舍利弗是印度话,翻成中国话叫鹙鹭子,连他母亲的名字,他母亲的名字叫鹙鹭,这鹙鹭的眼睛最明利,因为他母亲的眼睛明利,名字叫鹙鹭,他是他母亲生的儿子,就叫鹙鹭子,弗字就翻为儿子的子,舍利弗就翻鹙鹭子,他在佛的法会上是智慧第一,在小乘里头,在声闻乘里头,他的智慧第一。佛在「法华经」上,在法华会上讲「法华经」,开法华高会,授记作佛,三周说法,头一周先给「大智舍利弗」授记作佛,就他一个人,你看这难不难?所以第二周,四大弟子,第三周才给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都授作佛的弟子,头一位就是舍利弗尊者授记作佛,所以叫「大智舍利弗」。

「摩诃目犍连」,这也是一个人的名字,摩诃这两个字因什么不翻?这意思含义很多,要在普通讲摩诃这两个字有三种意思:摩诃翻大、翻多、翻胜,大、多,就胜过一切,说大,若在阿罗汉里头,神通广大;多是智慧多;胜是辩论能胜过一切,这是说摩诃这两个字,在这儿是普通的说法,后来就翻大的时候多,说「摩诃目犍连」,目犍连三个字也是印度的音声,翻采菽氏,采,人在山上采药,采是采取的采,菽是叔父的叔字加上草字头,那个字就当豆类讲,就是蚕豆、小豆、赤小豆、黄豆,就是这些豆类;他的先人发明这个道理,在山上采这个种子,发明这个豆类,那个字念菽,采菽氏,他依着这个姓也就做了名字了,因此他说叫「摩诃目犍连」,叫大采菽氏,他是以姓做了名字,不是提另还有个名字,这个人神通第一,他神通最大,这是第二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续-《●[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第三个,「摩诃拘絺罗」,这五个字,就翻大膝,翻成中国话,摩诃就翻大,拘絺罗就翻膝,是什么膝呢?是磕膝盖,我们人的腿上都有个磕膝盖,叫磕膝盖,他就叫这个名字,佛经上也没有旁的讲解,他这个名字就叫大膝,就叫大磕膝盖,就这么个名字,说个外国话音声叫「摩诃拘絺罗」,这个人辩论第一,辩论佛法属他第一,是各有所长啊!他因为什么呢?他是在家人!这些人所有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大家要知道,统统都是外道。佛没出世的时候,在印度那个地方外道最多,他那个地点国也多,有名时大国就七十多,小国的名都说不过来,印度国极大,国的名字很多,他那个地点,佛没出世,国王都互相重道理,谁论的高、谁说的道理说的透澈,这都可以请来做国师,因着这个,那个地点外道就多了,道门就多了,各有各的研咒,「摩诃絺罗」,他的家就是外道的地方,印度人信道的人差不多都是外道,外道这两个字也不是骂人,不是坏话,怎么叫外道?他是心外求道,他不知道人心就是道、人心就是佛,他不知道,他拼命要求个道、要求个佛,因此,这个名字就叫外道,大家要知道。人的知觉的心是最宝贵的,人都弄错了,所以人人都能成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都用的不对,用错了!佛出世给人正当过来,把这个道理给人说明白了,并没有藏着佛法传给你道理,没有这个道理,就让你自个儿认得自个儿的心,你认得心,你别胡思乱想、别乱用,慢慢地自然就是自个儿认识自个儿的心了,明心见性!这个心是一个用,人有一个天性,性是一个体,一体一用,按说是一体二用,这个性他有一体二用,二用呢?头一个用就是心、第二个用就是相;心有知觉没有形相、形相有形相没有知觉,这两样都是什么成的呢?都是性成的,一切的性、一切的知觉,都是人的性根本成就的,这个地方得要知道!这个性,人都忽略了,我们人把这个性整个忽略了,把这个心错用了,都用在身上了,这是人的受苦的根就在这儿。人在世间上受苦,不能成佛、不能成道,所以就是错了,释迦佛出来就是告诉人,你要认你自己,头一样要认自己这个天性,他说天性不认得,也要认得自己这个真心。这个人三样就认得一样,认得这个形相,都是光认得这个身体,所以这个身体就受了苦了,就有生死啦!有了生死的痛苦了,是这么个道理。佛法没有什么希奇的事情,就告诉人的真心,让人自己认得自己的天性,一个性、一个心、一个相,这三样才成一个人,人就承认一样,说认这一个相,有形相这是我,这个知觉从哪来的呢?知觉是打性里头来的,一个人先要明心,明白自己的心,后要见性,见着自己的性就成佛了;你光明白心没见性,就成圣人,也比凡人强;你要是也不明心、不见性,用这些把六尘去了,可以升天,享天上的福,不能究竟,这是我说的这么一个次第。再说这个拘絺罗啊!他辩论第一,他那个时候,当初,他姐姐就是舍利弗尊者的母亲,家里头常常辩论,他向他姐姐辩论,他姐姐辩论不过他,枸烯罗智慧大,一辩论他就占上风,以后他姐姐怀孕,就是怀舍利弗,怀孕以后,他又向他姐姐辩论道理,他就辩论不过他姐姐,他自己疑惑这是怎么回事呢?早先她不如我,这时候她比我强,他明白了,他姐姐身上有孕,怀着这个小孩子,将来必是个圣子,一定是个圣人;拘絺罗好胜,他说将来我外甥生下来时,要是智慧第一,我们这都不行,我得早早去学,他再加料去了,他就去南印度学外道法了,学「四维陀典」,一去多少年,他一回来,他外甥大了,长大了就认佛为师父,就是大智舍利弗,他一看就不愿意,他是外道底子,他说我们家里这个道德很高,国家都尊重,怎么认他这个大沙门呢?反正,出家人叫沙门,沙门两个字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印度称僧为沙门,称佛叫大沙门。说我外甥是有智慧的,给他做徒弟,我不要!我去要回我的外甥,拘絺罗就去见佛去了,见了佛就说:「我们家里素常讲究高尚的道理,国王都尊崇,我外甥不能跟你做徒弟,我们得回去,还得回我们的道门。」佛就问他:「你的道门,以什么为宗旨?」他说:「我们家里讲不法,不受一法,一法也不接受,不受一法!」佛一听,他以无法,不受一法为宗旨,佛说对他说:「你不受一法,受知见否?知见也是一法,有名有相的都叫法,你受知见不受?你有知见没有?」他一听没话说,怎么个理呢?他一心思错啦!不受一法,这个知见也算一法,要说这知见我也不要,那你怎么知道受不受?不受一法,你没有知见,你怎么知道受?怎么不受?这个理说不过去!你要说不受,自己就倒了,这个宗旨立不住,不受吗?你怎么说受呢?你不受一法,你怎么受知见?你要说不受知见,你怎么知道不受?知道不受的是谁?知道不受就是个知见,你能说一法不受吗?一下子推倒了,推倒了,自己惭愧,打那儿认佛为师父,跟着佛修行,就证四果阿罗汉,我说的话这是过去的事情,「摩诃拘絺罗」他是辩论第一。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这八个字是一个人名,富楼那翻圆满的满字,弥多罗尼翻慈女,弥多罗翻慈悲的慈,尼,就是一个尼字,印度说尼字都说是女子的意思,子啊,是他父母生的他这么一个儿子,是这么个意思。富楼那是他父亲,弥多罗尼是他母亲,他生这个儿子,也是他父亲跟他母亲取的一个名字,他这个儿子把他父亲母亲的名字都表示出来,这是印度有这个风俗,我们中国也有!没有带母亲的名字的,带父亲的号是有的,他父亲叫什么泉,他儿子叫小泉、少泉、稚泉,咱们中国没有带着母亲名的,印度就有这个风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这个人他说法第一,说法除了佛说法以后,就属他说的好,他这个说法属于第一,叫「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须菩提」这三个字是个人名,翻空生,他一降生的时候,都有特别的祥瑞,家里的仓库一切都空了,家人都疑惑,找一个相士占卦,算一算,一算说这是好事情,属吉!属于吉祥,又属善!所以以后他这个名字有三种意思,「须菩提」,他家一生他就空了,叫空生,也叫善现,几天以后他家的东西又都现出来了,所以他这一个人有三个名字,又叫善吉,属吉祥,又叫空生,也叫善现。「须菩提」他解真空妙理,属他第一,各有所长,底下「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优波尼沙陀翻尘性空,他一悟道以后立的名,怎么叫尘性空呢?他明白,观诸法性空,世间上一切法当体皆都是一个真性,性是个空的,怎么个意思呢?尘性空,这尘是什么?说是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尘,世间上总不离开这六尘,他观这六尘当体都空,当体都是空性,所以,他由这上头成的道,就很可以了,他所以名字叫优波尼沙陀,他叫尘性空,六尘的性他都空了,他不执着这个六尘,等,等者就代表一千二百五十五个人等,「而为上首」,他们这六个人代表作上首。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

前边说的这些,大家要知道,这都是小乘人,佛弟子分三乘,这小乘都说完了,由凡夫的比丘证到四果的罗汉成小乘圣人,后来到「法华经」上回小向大,那才成大乘圣人,将来能作佛,这个地方大家要分析开来。这底下说「复有」,还有二乘人,二乘是中乘圣人,「复有无量,辟支无学」,辟支是简略的名称,叫辟支迦罗,翻什么呢?翻缘觉,他由佛说的十二因缘法才觉悟成道,他的道理比小乘人程度还高,叫中乘圣人,叫辟支迦罗,简略的名字叫辟支;无学,他修成啦,不用再学,证了无学的位子,若有学,他还没修成,还得要学,这经文上都是这个意思。「并其初心,同来佛所」,他还有收了些徒弟,初发辟支佛心的修十二因缘法,还没成道的,跟他一块来的,「同来佛所」,佛所这个地方,就是休夏,三个月的工夫用完啦,今天是解散,休夏要休息了,要解三天:七月十四、七月十五、七月十六,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这一天是佛欢喜日,这一天是人做善的日子、布施的日子、施舍的日子,都在这个日子上,在后首又引出目犍连一段因缘来,现在不暇说这个了。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到这时候,是佛欢喜日,弟子们工夫都用完了,所以外场里这些人们已经休息了,都可以来这里听法,都可以请教,这是外边的中乘人,佛叫他领的这些弟子们,不离开这些小乘人;小乘人好比小孩,不能离开他母亲,是这么个意思,资格高的,个人都自修,到解夏的时候都来请教请教,「同来佛所,属诸比丘」,属这个字念注,当遇合讲,这些缘觉就是辟支佛,辟支迦罗,他们都带着弟子们都来啦,在休夏的比丘这里,遇合在一块了,「休夏自恣」,遇着什么时候叫「休夏自恣」?怎么叫休夏呢?夏天这三个月,用完了功啦:休,当休息讲,夏天这时候完了叫休夏,休夏怎么还自恣?这个恣字当任意讲,他到圆满的时候,就要解散,今天这些斋主们都做功德上的布施,他们这个自恣,怎么为自恣?随他自己的便,他可以互相求忏悔,好比我们有几个人在一块修行,跟着佛住了三个月,我有什么毛病,犯了什么病,你说说我,我好认罪,我求忏悔,你也求我、我也求你,互相随便,这是佛立的这个规矩,这是让人可以免过,可以知道求忏悔,有这些名字叫「休夏自恣」。

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这个时候不但中乘人,还有大乘菩萨,「十方菩萨」也知道,这时候是休夏,休息的时候,十方菩萨也来了,来到这里「咨决心疑」,咨是咨请,他在外面山洞里修行,有疑惑的地方,让佛给他解决疑惑,「钦奉慈严」,他钦佩佛、侍奉佛,如同慈母严父,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的,「将求密义」,他到这里来领求秘密的道理、真实的意义。

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这一节文还是佛安居三个月,安居已终,「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就在这个时候,如来安居三个月,领着弟子们修行已经完了,这时都闲暇了,「敷座宴安」,这责任歇下来,心里头很欢喜,又「为诸会中,宣示深奥」,这是远方的十方的菩萨,都「咨决心疑」,佛就在「敷座宴安」的时候,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深微奥妙的道理,这时候,「法筵清众,得未曾有」,所以佛的法会,佛一说法,就如同法筵,清众就是清修大众,专求佛法的,大家听佛宣说深奥的意思,所以「得未曾有」,从来未曾听过,现在也得已听见啦,称为「得未曾有」。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这又是影响众,大家闻着佛的声音,远处来集,这是因为佛给大众宣说密义的事情,佛的音声是「迦陵仙音」,什么叫「迦陵仙音」?印度有一种雀鸟,叫迦陵频伽鸟,这种雀鸟叫的音声,超过一切雀鸟的音声以上,所以佛说法就拿迦陵频伽鸟的音声做比喻,这个仙就表示不是泛泛的音声;又者,佛翻为大觉金仙,称为大觉-大觉大悟,称为金仙,也可以含着这么个意思,他这个声音「遍十方界」,说佛的音声能遍十方世界。上面的菩萨都是常随佛听法的菩萨,大乘的菩萨,是一个世界上十方的菩萨,十方的菩萨是十方世界的菩萨,「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有恒河沙数之多,有这么多菩萨来聚道场,这表示佛的音声,无论是多远都能听见,只要是有善缘的,都能听见,多少万里远也都能听见,所以称为仙音,才能遍十方界,这些大菩萨们一听见都来了,就称为影响众,影响而来,都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他带领着大众来的。

上来所说的都是通序,所有一切佛说的经典,都是三大分:序、正、流通,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个序分里头有通序、有别序,上来说到「文殊师利而为上首」叫通序,普通的佛经必须都有这六种成就,这是一个通序。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

这是别序,别序是个特别的因缘,由序分引出正宗分,说这「大佛顶首楞严经」的道理。「时波斯匿王」,这位波斯匿王是印度话,翻中国话叫月光,他一降生时,屋里有很多月亮的光明,他与佛同岁,同时降生,这都是贵人,他是释迦佛的一位大护法,这个波斯匿王的这一天「为其父王讳日营斋」,为他过去的父亲,称他父亲为父王,讳日呢?讳是个忌讳的日子,就是普通民间老人、父母去世的日子,也叫忌日,人都忌讳这天,不肯听这个日期,就因父母去世的时候心里难过,为人子都是这么个意思,这一天称为讳日,讳日就给他父亲修福,营斋就是给佛设备斋饭,「请佛宫掖」,他亲自请佛,宫掖就是后宫两边最深静的地方,「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这是恭敬佛的意思,他自己亲身来迎释迦如来佛,「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当然设这山珍海馐,无上的很微妙的滋味菜蔬。

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

「兼复亲延诸大菩萨」,不但请佛,相兼着又亲自延请陪着佛的诸位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这都是信佛的人,「同时饭僧」,说在这一个时候,饭僧就是请僧人用斋饭,「伫佛来应」,这个伫当做站在那里,侯着佛来应供。

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佛敕文殊」,佛吩咐文殊菩萨作头行人,代领着,「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分派开了,好「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唯独阿难尊者,他是佛的常随众,是佛的侍者,这一段文,到了阿难尊者遇难,他因平等心乞食,遇见这分灾难,打这里就引起说「大佛顶首楞严经」,「唯有阿难,光受别请」,他在解夏的时候,一共三天,在头一天他就先受旁人请他供斋,或是供他穿的衣服,这个日子是做善做布施的时期,道场做完了,在家信佛的人都很欢喜,所以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远是道路远,远游还没回来,所以「不遑僧次」,才没暇宜在僧人的位次以内。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曰无供。

阿难尊者今天自己回来的,「既无上座,及阿阇黎」,这是佛立的规矩,出家没过五夏(五年)以上,不许自己一个人出去,要出去的时候,必须有上座-高参上座,还必须有阿阇黎,就是规范师,翻成中国话就是管教学生的老师,印度话叫阿阇黎,必得有这两种人跟着,要是初参、新出家、新学佛的人,然而阿难尊者,他怎么独去独归呢?他已经出家超过十年以外,十夏以外,他有自己独行的资格,出家人若不过五年就没有独行的资格,非有人跟着不可,恐怕他失威仪,因此这个「途中独归」,他在路途之中单独一个人回来,「其日无供」,他这一天城里都没有备斋,没赶上波斯匿王之请,当然没有供养的,他就自己托钵化斋吃饭。

即时阿难。执持应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续-《●[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即时阿难」,就在这个时候,阿难尊者托着钵,僧人吃饭的碗,俗语叫吃饭的碗,僧人正式的名字叫钵多罗,我们普通人说出家人吃饭的碗叫钵,正式叫钵多罗,翻中国话叫应量器,简单说叫应器,怎么叫应量器呢?钵的原质得要相应,得要相合,不许用金子、银子、钢做,就许用铁、用瓦做这种质,不许用贵重的、不许用华美的,烧出来的样还得拿黑烟熏黑了,像哥鸠色,黑不黑、灰不灰的色,所以不需要华美,让人起贪爱心,使用的物也不让他华美,这叫「执持应器」,应量器,你自己有多大的饭量,你才可以做多大的钵,不许再随便造一个大钵,不要起这个贪心,这是一定的,所以叫「执持应器」,应量的这个器皿,就是托的这个钵多罗。

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剎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

「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就在所游走的城外,他就想次第要乞斋,「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他也知道今天有人供斋,他赶不上,人家早设备好啦,人家当然都有供了,他所以次第化斋、循乞,照着规矩,挨着门口化斋,「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他心里说,人家早预备好的斋,我化斋,也就是求最后的一个施主了;檀越简单说就叫施主,外国话叫檀那,越是超越,这在佛经上说,这个人要是行布施,将来生生世世的就不能受贫,越过贫穷海,这是简单的这么两个字叫檀越,所以当时出家人有称呼施主的,说称为檀越,檀是檀那、越是超越,你要施舍,这个人有施舍的心,他将来总是要富裕的,这在经文上有这么讲,最后的檀越,「以为斋主」,最后的这个,他做我的斋主吧,因此这个,他就「无问净秽,剎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他这个时候是以一个平等、不桃拣人家,遇着穷的就是穷的、富的就是富的,化斋吃,「无问净秽」,不管这个人家是一个清净人家、是一个不清净的人家,不管那个,「剎利尊姓,及旃陀罗」,剎利是皇族,为皇上的本家,都是王爷们,尊姓都是做大官的富贵人家,「及旃陀罗」就是最下贱的人,旃陀罗翻杀者,就是咱们中国的屠夫,杀猪宰羊、杀牛宰马的这一类,这叫旃陀罗,这都是下等人,上等人就是国家的皇族大臣,他这时无问高低、也无问净秽,也不管是清净人家、是不清净人家,也不管是贵贱,随便了,遇见了,到了门口就化他的斋,这叫「方行等持」,方便行持平等的慈心,所以与人结这个善缘。「不择微贱」,也不择选这家子是个微末的人家、是个下贱的人家,不拣择这个。

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所以阿难尊者在这个时候发这个心意,圆满要成就一切众生无量的功德,所以化大家的斋,结结缘,让他也结上学佛的缘。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

「阿难已知」,阿难尊者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的功德,他心里早有成见,他早就知道,阿难已经知道「如来世尊」,如来世尊指着佛说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诃斥须菩提尊者,又诃斥大迦叶尊者,因什么诃斥呢?他们两人化斋选择,须菩提化富裕人家的斋,他想化穷人的斋不容易,他自个儿都吃不上,我化他的斋,不是让他为难吗?他也是份好心!大迦叶尊者化斋,谁越穷他越化谁,富人他不化,因此这两个人各有挑拣的化,不平等的化斋,所以,阿难尊者就知道世尊诃斥他们两个人,说你们「为阿罗汉,心不均平」,你们已经证四果阿罗汉,证了圣果了,超出分段生死,你们心里头不均平,因什么不均平呢?所以阿难尊者知道佛诃斥这两个人,他因此-

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阿难尊者他钦佩仰望如来这个道理,开诚布公的阐明了没有禁止、没有这些分别,以做这个无遮的大道理,「度诸疑谤」,度过一切的疑惑、毁谤,须菩提尊者让人毁谤,小户人家穷人就毁谤他,说他瞧不起我们,不来我们这里化斋,不来结缘,他尽去富贵人家去啦,令人谤!大迦叶尊者让人疑惑,谁越穷他越化谁,他没饭吃,他一定要化他的斋,大迦叶尊者根本是见穷人前世从没施舍过,都是悭吝的人,都是受穷的,做受穷的因,所以我化他一顿、两顿斋吃,将来他就不致于受穷,这都是阿罗汉知道前因后果,这都是成了道的人,他才发这个心。虽然是这样,佛还诃斥他们两个人,你遇见穷的化穷的、遇见富的化富的就对啦,就平等了,为阿罗汉,你心里不均平,还挑拣,一定化穷的、一定化富的,所以阿难尊者就是「钦仰如来,开阐无遮」,他自己心里钦佩,总仰望着跟着如来学,如来就做示开试布公,阐明无遮的大道理,「度诸疑谤」,度脱过,不让人疑惑、也不让人毁谤,因此这个,他心里有这么个底子,他就不选择,后首再表现他不选择,就堕落了,这也不是他特意地转到那下贱人家去。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

经是经过,「经彼城隍」,对着这个城,这城隍就是护城濠外边干了,说叫城隍,打这里路过,「徐步郭门」,徐步是慢慢地走,总是要威仪,去化斋吃,郭门就是外罗城的门,里边城才叫城门,所以在外罗城外边,是「徐步郭门」。

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

「严整威仪」,严恭肃敬,整顿了威仪,「肃恭斋法」,以表示恭敬这个斋法,化斋吃,更得给人种福,总也得有威仪,「尔时阿难,因乞食次」,就在这个时候,阿难尊者,他因化斋吃,在这个次序上,「经历淫室,遭大幻术」,经过这么一个下贱人家,淫室就是下贱的人家,「遭大幻术」,遭旁门外道的、邪魔外道的妖术,幻化的邪术,阿难尊者也是犯了一种毛病,他好多闻,不爱用功修行,所以他才遭着这个难。

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有一个外道人家,有一个闺女,叫「摩登伽女」,摩登伽翻本性,根本的本、天性的性,就叫本性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他用娑毗迦罗先梵天咒,他家里是个外道底子,叫黄发外道,娑毗迦罗都是弄一块黄布把头发蒙住,表示他是这个道门-黄发外道,他用这个咒,他这是外道的妖魔鬼怪的邪咒,阿难尊者光是听经不修行,没有抵抗力,这邪咒叫「先梵天咒」,梵天是天上最高的清净天,还加上个先字,比梵天咒还在先,「先梵天咒」,他这种邪咒也是灵脸,「摄入淫席」,就把阿难尊者摄到屋子里去,「淫躬抚摩」,这个下贱的女子叫摩登伽女,他模索阿难尊者,「将毁戒体」,将要毁阿难的戒体了,如来早能知道有这种因缘,有这种必须的经过。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佛都知道了,佛应供去了,在那里吃斋,知道这个外道人家,他用邪法把阿难尊者迷住啦,「知彼淫术所加」,所以「斋毕旋归」,佛往常在谁家用斋饭,那是一定的,用完了斋就得要说法,财、法二施嘛,你布施斋,我说布施佛法,这是财、法二施,等与差别,是一样的布施,这时候吃完了斋没说法,「斋毕旋归」,刚用完了斋饭,旋转就回到精舍里去,这时候,「王」,就是请佛的斋主,「及大臣,长者居士」,这都是信佛的人们,「俱来随佛,愿闻法要」,说佛今天必有要紧的事情,必有究竟的道理要演说,我们都得去听,「愿闻法要」,都随着去啦!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

「于时世尊」回到他这个精舍,入了座了,这个时候,佛就要救阿难尊者,赶回到精舍,头顶上就放光,「顶放百宝,无畏光明」,放出这个光明来,有一百个样子的宝色光明,怎么叫「无畏光明」?他这光与日月光不同,日月光,畏怕有阴云都遮住、高山就挡住,他这是无所畏,高山、阴云都遮不住,就称为「无畏光明」,所以这个时候,世尊顶放百宝无畏的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由这个无畏的光里头放出有一千种叶子的宝莲华,这宝莲华里头有佛的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这是要降伏这个邪魔外道啦,所以这个千叶的宝莲「有佛化身」,这个佛有三身:有清净法身,遍满一切处;有圆满报身,有大因克大果;佛这时候是丈六金身,这是应化身,应身是应着众生来,那时候的人一丈一、二高,佛的应身是一丈六,他就从宝莲华里又化出一位佛来-「有佛化身」,有应身、有化身,应机说法的时候,就有变化身体的时候,这都是为警告法会将来大众,让他们发这个诚心,「结跏趺坐」,由这个应身里头,头顶上出生这个宝莲华,由莲华里又化出一尊化身佛来,这化身佛是「结跏趺坐」,怎么叫「结跏趺坐」呢?这两个腿盘起来到一块儿,右腿加在左腿上,左腿又翻上来加在右腿上,趺坐呢?趺是脚面朝下坐着,脚心朝上,这是一定的道理;多数的僧人腿要硬了是半跏趺坐,腿要软了是整个的跏趺坐,这是必须的,佛就这么着坐着,他能降伏诸魔,所以这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就是这个时候,从宝莲华里头的化身佛宣这个神咒,宣出这个神咒就是「楞严咒」,这在后边文里头,这先不说。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敕文殊师利」,随跟着,佛就吩咐文殊师利菩萨,「将咒往护」,领着这个咒,到摩登伽女用恶咒的人家那里去,「恶咒销灭」,文殊菩萨一到那个地方,佛说的咒一到,他的邪咒自然就销灭了,这时候,「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怎么叫「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呢?阿难尊者让摩登伽女用邪咒迷住啦,不能自主,这得提拔他,奖是奖劝摩登伽女,摩登伽女就在这个羞臊的时候,文殊菩萨也得给他说个道理,他好跟着来,要不那就不相当、不合适啦,所以,文殊菩萨必得要奖劝他,提拔阿难、奖劝摩登伽女,所以这叫「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文殊菩萨把他们两人都领到佛的处所。

请菩提道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

这一科文是到了正宗分上了,佛说一切法,就在这集成的卷帜,都分三大分:头一分就是序分、第二分就是正宗分、第三分是流通分。序分有通序、别序,已竟,通序就是所说的六种成就,统统都是一个样的,别序是阿难尊者遇难,让佛把他救出来,因什么遇难?这都是尊者有缺点的地方,他多闻但没有发心修行,起观念的时候,这是他的错处。佛把他救出来了,让文殊菩萨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女,把他二人都提到佛这里见了佛,「阿难见佛,顶礼悲泣」,他自己惭愧,见着佛,给佛顶礼,悲泣,他自己悲哀,泣就是有泪无声为泣,他自己恨他自己,「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无始以来,一向竟是闻了些佛法,「未全道力」,一点道德的力量也没有,他要有道德的力量,为什么让人家拿邪法把他拘了去?所以这是他惭愧的地方,底下就有所启请了,说是要修行了,「殷勤启请」,这时候他心里头发诚心,殷殷勤勤地对着佛启请,他说「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十方如来」,十方是四正、四余、上下,一共是十方;东、南、西、北为四正;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为四余;加上上、下,这是十方。说十方的如来,这十方统统都有佛,如来是佛的一个通称,佛有十种通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是佛的十种通号。头一个通号叫如来,我们人间所称呼的,多称头一个佛号叫如来,最后,第九个佛号就是佛,这是通称,我们普通人也不管信佛不信佛,都知道这个名目,最后第十就是世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都是最能尊重的这位佛,所以这是头一个通号叫如来,他说,十方的如来都是怎么修行的?「得成菩提」,得成就了菩提的佛果了,菩提这两个字是佛证的果位,如来是佛的通号,这地方得要清楚了,答提这两个字怎么讲呢?翻觉道,就是人知觉的这个觉,道是道理的道,道就当通达讲,四通八达都有道,道就是道路,通行了。所以你这个道要不修成,你不能通行,要修成了,佛的果位就叫菩提,这菩提就翻觉道,知觉的觉已经成立了,四通八达,这是阿难请成佛的法子,菩提是从哪儿来的呢?他得有个根据,佛怎么就成了菩提果呢?是依着什么呢?依着世界上的人,人人都如此,都有这三种根性,这三种根性是什么呢?正因的理性、缘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人人都具足,不但是人,飞禽动植物都有,无非是他的知识达不到,还就是我们这个人能听佛法,可以才能学佛,余者的知识达不到就没有用了。这三样说人人都有,正因的理性就是人的天性,天性就是一个,怎么说三样?他是一体有二用,他光是一个体,不是一个死的吗?他是在活动,有两种作用,这两种作用:正因的理性是体、缘因的善性是用,是事上的用,这了因的慧性这是一个智慧,这也是用。这三性虽然是三样,三而一、一而三,大家要知道,我们人在世间上不研究佛法,说一是一、三就是三,何必是三而一、一而三呢?到底是一?是三呢?凡一切事情都如此,有一就有三、有三就有一,一三不二,说在哪里才见出来的呢?世间上一切事都如此,一种事情总得三样才能成就,怎么个理呢?你就说假定一个人吧,这是一个身体,一个身体就有两种用处,要起作用,眼睛是看路的,必得两条腿走,如果有眼睛没有腿,路也不好走,有腿没有眼晴也不行,腿和眼睛就在这个身体上,这所以说一而三、三而一,拿这个一比喻,不是挨着样说,都有这么个理。所以,人具这个天性也是如此,简单说就是一个理性-正因的理性,正正当当的因,有因必有果,证到菩提是结果了,我们人都有成佛的因,他没证到成佛的果,是这么个道理,他是成佛的因,也是一体二用,他没发用就是了。所谓缘因的善性,你得结善缘,你不结善缘,闻不到佛法,你要结上善缘、闻着佛法,当然就起了智慧,就有了因的慧性,心里就明了了,就有了智慧了,大家想想,这不是一而三吗?你要光是一个理性,等于不起什么作用,他是一体,一切世间上一切事都如此,佛法到后头讲一切法都是一而三,他都是一体二用的,都是这么个意思,这个地方得多说几句话好知道,要不人闷得慌,倒是一?倒是三?又是说一又是三,三就是一,这是怎么回事情呢?这是天然之势,不是特意造作的这么个意思,是必须的。他所以这三因证了菩提呢?就是三菩提,这三种菩提是什么菩提呢?头一样是真性菩提、第二样是实智菩提、第三样是方便菩提,这是三种菩提;这三种菩提就是一种、一种就是三种,一而三、三而一,这三种菩提是从哪来的呢?就是刚才说的话啦!这三种菩提这是结的果啊!他有什么因由结这个果呢?当然有因才有果、有果必定有因,就是刚才说的,这是三性:正因的理性、缘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他是证三种菩提果,三种菩提果是一而三、三而一。这菩提有真性菩提,就是个理性;第二种是实智菩提,真实的智慧才证这个菩提:第三种是缘因的善性,是方便菩提,这是一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续-《●[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道理。所以,这三菩提啊!就是因之有因才有果,三菩提是果啊!这三样就是一样。所以,你有真性菩提,真性菩提是个死的,有知觉,知觉就是实智,真实的智,有什么用呢?有种种方便的作用,这是方便菩提。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个意思了,这三菩提能是由这个三种性证的,正因的理性、缘因的善性、了因的慧性,他怎么就成了菩提了呢?这个道理得追求,不能儱儱侗侗地一说,把这个名字解一解就下去了,因什么成的菩提?他由三因的理性,证得三菩提,怎么证的呢?道理就在这里,就是用这个「妙奢摩他,三摩禅那」,这得有一定的交待。所以阿难尊者问的成佛的法门,不是中乘,也不是小乘,是「妙奢摩他」,这一个妙字他贯穿着三种: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这是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就是一体,这三种名字都是梵音,要说我们东方话,这是什么话呢?这「妙奢摩他」是一念三止,一个念就是三种止;妙三摩是一心三观;妙禅那是一境三谛;境就是一个环境的境,人人个人有个人的环境,你一开口说,我这个环境很好,或说我这环境很不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在口边上的一句话,这就叫境界,境界把你围起来了,就像那环子似的,周围都是,哪个地方不是环境?早上起来,冷了,这也是环境;脚底下道好走不好走,也是个环境;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十方把你围起来了,大家都知道,这都叫环境。就这一种环境你要想修行,要想学佛法,得知道他有三谛之理,有真谛理、有俗谛理、有中谛理,真、俗、中,谛是哪个谛呢?就是帝王的帝加个言字边,就是人要把道理研究真实,一点不错,这就叫谛,把这个理研究明白了,这就叫谛。所以,我们人处在这个环境上,哪个人都有环境,不管富贵贫贱、男女老少,统统都有个环境,环境有个顺、有个逆;有一个好、有一个不好的境界,所以这个地方叫一境就有三谛。你在这境界上悟出这个真理来,你也不管是什么样的境界,凡是总是离不了依正二报,要知道身体也是个环境,身体强壮,我这环境就好;身体常闹病,这个环境也算不好,是有形有相的都叫境,都叫境界。所以在这个境界上悟这个理,你明白这个理,你很会修行,你不明白这个理,怎么个修行法呢?怎么入手?他所以一境就有三谛,也不管这个境界是好是坏、是顺是逆,你可知道都是这个理成的?这三种意思成的,就是真谛理,俗谛理,中谛理。真谛理呢?把这个理求真了,就照着真谛说吧,怎么叫求真了?我们这个身体是从哪里来的?你再说我们这身体以外,衣、食、住,吃的、穿的、住的,这都是环境,吃好的、穿好的,环境就好;吃不济、穿不济,环境就不好,这不在这摆着吗?这里头都有佛法的道理,大家要知道,你要是会修行的人,也不管环境是好是丑、是顺是逆,他一定是有三种的理境。头一样就是真谛理,把这一切事情,把这真谛理研究真了,就是人人都有个天性,这是个真谛,旁的都是假的,真的,因为什么叫真谛呢?他永远也不坏、永远也不死,大家要知道,就是这个道理;俗谛理呢?就是世俗上的风俗,这里头都有个真理,不管是什么风俗,好风俗、坏风俗,他要没有个真理也不能成就,这真谛理和俗谛理合在一块做什么?取其中道,也不偏于真、也不偏于俗,这是个中道,所以这才到究竟。一境就是三谛、一念就是三止、一心就是三观,三止、三观、三谛。谈到这个地方,他不是次第的法门,这上头有个妙字,这个妙字,这是佛法,你要是中乘法、小乘法,他有次序、有次第,你假比先修这个空观,再修假观,修完了假观,再修中观;他这是一块下手,他有个妙字,是妙奢摩他,这个奢摩他就是一念三止,也可以说一念、也可以说一心,这一念有三种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他这里头就含着三样;三观呢?空观、假观、中观;三谛呢?是真谛、俗谛、中谛,这是九个,这么一说,这功怎么个用法?有这么些个分别,他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佛一说大乘法,他不离妙,谈玄论妙嘛!是妙奢摩他,不费这些个事,有什么事呢?怎么个作法呢?就是一个妙,怎么叫个妙呢?这个妙就是不可思议,讲出来,你心里头不是思想的,议呀!不是你拿嘴议论出来的,连佛他也议论不出来,何况我们这个嘴呢?说这种道理,佛法到了究竟大乘法,这个妙字,不是你拿心可以思想出来的,我想起来了,对了!是这个,不是这个道理,不可思,思的就不对,就不是佛法;议呢?拿嘴说,议论!你把嘴说破了,越说越错,也不是佛法,你这话说在这儿,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对不对呀?你嘴说破了也不是佛法,释迦佛说了四十九年,是不是?他说是曲引旁征,他不直接着告诉你说这叫佛法,他要说出个佛法,就不成佛法了,在旁边征明了,曲折着引导你,他直接着没办法,一说就错了,说到这里,这不是难题吗?怎么叫一说就错呢?你要悟了这个理,悟到了,你是心服口服,佛也没法说,他要不这样,佛把这个道理传给他爹,他爹不也就成佛了吗?他不是成了孝子吗?他爹还是他爹,也不称为佛,传给他母亲也是个孝子,要传给他儿子也是个慈父,不能传吶,这个道理,还得你自己醒悟了,他拿这个话引来引去,「曲引旁征」,打旁边给你征明了,是这么个道理,这中间慢慢地再研究,要是容易事,不都成了佛啦,是不是?这地方虽然不容易知道,可是人人都有份,因什么?在人研究的深浅,善根有深有浅,善根浅研究的就慢,善根深研究的就快。人能听闻佛法、办点佛事,这都不是一世的善因,多生多世的善因吶!没善因,你请他他也不来,他跑来你这儿听这个呢,所以这地方得要知道,这就是一个贵重的地方,最难!难中可有易,总而言之,就是止观两个字,所以向哪个地方止呢?哪个地方是所止之处?将才说的就是那个理性,理性就是那个环境,说这个环境就是有所止,人的习气不能止,你得时时地观照,这才用观。总而言之,是妙境、妙止、妙观,这地方大家要知道,这是一个题目,他不能再多讲,光说妙的这个意思,到后边佛就是巧言善说,不能说的地方,佛就曲引旁征,都把这个理都给你说清楚了。这道理若是好明白好说,佛光这一部经就说了十卷,就是说让人明白这个理,佛的心慈悲得到了究竟上了,耐着烦地给你比例说,你这么不懂,又给你想法说,再不懂,还给你想个法说,说来说去的,若干的弟子们都了然了、都明白了,他所以就是一个妙止、妙观、妙谛。妙谛就是我们这个环境,这就是个理谛,他得有个真理,无论好坏的环境,那里头都有个真理,没有个真理不能成,所以你要观这个理性,你就得用这个妙止,不思议的这个止,要是怕止不住,你再加上一个妙观;这个观念-妙止、妙观、妙境,这种道理是一个题目,这个地方不能多说,拿我这张嘴也说不圆通,到后边佛有说的,后文上,就是七处征心、十番辨见,这都是为发明这个理,所以征心辨见。还有五蕴、十八界,还有七大,借着这些个名目,都是发明这个妙字,不思议的心观不思议的境,怎么叫不思议?所以这个道理是难,你假比不思议,我给你讲你还不会听吗?你心里也别思想、嘴里也别议论,这就对啦,可你这就给他添了病了,他不思议吗?你说的话这都是思议的话,大家想这个理,他这个难说,难下嘴,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宗下有这么一句话-「蚊子叮铁牛,无有下口处!」这一个大铁牛,蚊子想吃它的血,看着是个铁牛,下不去嘴,是不是?所以这种道理要说,你就像蚊子到铁牛身上了,下不去嘴,叮不进去。要是叮进去,明白怎么回事,那是非佛的这种道理,那是善于巧说,曲引旁征,把这种理才证明了,法会上有多少万人,天上的、地下的,都是佛嘴里说明白了,要知道拿我们这个嘴说不到,所以这个文是个题目,哪能立时就明白了呢?你说到这儿,要明白这个道理全都在后文上。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此一段文,这是大众都愿意闻听,这大众都是什么人?「于时复有,恒沙菩萨」,有恒河沙数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恒河沙数这么多的大乘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大家在这个法会上都愿意听一听,「退坐默然,承受圣旨」,因什么大家都愿意听,就为上文阿难尊者他启请,他因遇难,佛把他救出来,他自己很发惭愧心,他自己上来就说了,「一向多闻,未全道力」,以前我常跟着佛听经,我光听,没照着经修行,所以这个道力不完全,我要是修行有道力,为什么让摩登伽女用邪法子就把我迷住了呢?这是因为我没有实在地修行,于是他就殷勤启请,殷殷勤勤地在佛前顶礼,请佛说法,说这个修行的法,修行的法他问的是什么呢?是「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我问佛,你慈悲说一说,十方的如来,十方是四围、四正、上下,这十方都有佛,说「十方如来,得成菩提」,菩提就是佛的果位,如来是佛的一个名号,最初的方便是什么呢?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他这个话说的就在这一个妙字上,早先佛给弟子们说法,他说三谛、三止、三观,这是次第的法门,修行得这么修行呀。三谛悟了真谛理、俗谛理、中谛理,悟这三种理,头一样先要明白真谛理;第二步,俗谛理,真谛理明白了,你还得要合这个世俗,让世俗人都得叫他明白,这就不容易,自己自了汉还行,要大家都明白,这一步就难了,俗谛也有理;最后还有个中谛理,中谛理、真谛理和俗谛理合在一块,这算究竟,这是佛普通的给一般人都这么讲。说这三谛理得有三止: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他没悟了这个理,你就照真谛理说吧,你得用这个体真止,把这个理悟明白了,悟明白了你止于此,明白这个理,以此为止,以此为止,你不能老止,不能常常的止住,心有活动的地方怎么办呢?当然得修观,观看的观,念观(音贯),你得观照他,他这个止住的心,他当然就不流动了,所以三止、三观、三谛,用这三观是空观、假观、中观。

三止是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这三部法是九个名目,这都是次第,你要修观,观体真止,你就要用空观;你要想观方便随缘止,得用假观;息二边分别止,得用中观,这是佛素常讲的道理,修行这么个修行法。今天阿难尊者一问,问得特别,问的是最上乘的大法,怎么知道是最上乘呢?是妙,有一个妙字,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他这一个妙字贯着这三个名词,怎么叫妙奢摩他?他是一念说三止,现前这一念,不用次第,就是三止,就是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都俱足了,就这一个妙字;说是三摩就是修三观,空观、假观、中观,就是一心三观;三谛呢?一境就是三谛,不管是什么环境、什么境界,我一观就是三谛之理。这地方他问的是成佛的法门,不是由凡超圣、超凡入圣的法门,所以大家都要听,都退坐一边都听,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要紧的,这个佛法都在这一个妙字上,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妙奢摩他就是一心三止,就是一念三止;三摩就是一心三观;禅那就是一境三谛,一种环境就是三谛的理都具足了,不用次第所修,次第就是费事了,因什么要修费事法呢?人的根性不能领受,就得由次第而入,由浅入深,就像上学,由小学、中学再入大学,今天问的就好比学校里问最后的大学的法门,这就叫一心三止、三观、三谛,就是这么个道理,这道理就在妙字上,妙怎么讲呢?心,不能思想!口,不能议论!你议论出来的就错,你思想的也就错了,都不对!说以不思议的心观不思议的境界,大乘法就是这么个意思。

阿难尊者研究的道理,他听得很多、学得很深,他问的都这么深,他这个人的毛病就是光听,他不修行,他所以不能以正治邪,他没有修行,没有功夫,今天他知道非修行不可,光听不行,他才问佛这个成佛的法门,是这么个道理。问成佛的法门最初的方便,也是三止三观,可就是妙止、妙观,都加一个妙字,是这么个道理,大家都注意要听了。阿难尊者问佛的是妙法,所以法会的三乘圣人,一听这个问法,大伙都愿意听一听,都退在本座上默默然然的,承受圣旨,好承领接受佛说的圣明的这个宗旨,这个妙法怎么个妙法?这是大众愿意听,是因阿难尊者请示的,佛一听他这么一问,佛就搜他的根,如来就转过来问他。

演究竟法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佛对阿难说,「汝我同气,情均天伦」,你和我同气连枝,怎么叫同气?阿难的父亲叫白净王,佛的父亲叫净饭王,是亲弟兄,所以佛和阿难是堂兄弟,是一个爷爷的,所以称为同气连枝,一个气脉,这叫同气,「情均天伦」,论人情、论五伦,这个时候不讲这个了,古时候都讲五伦八德,按情理说,均者是一样,咱们都是一个天伦的弟兄;这五伦是什么?是古时候,不是这个时代,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时候是帝治,不讲君臣了,虽然不讲君臣,也有个辈份在的,总得有个做主的人吶!「情均天伦」,这都是天然的理性,伦者类也,咱是一类,佛向他说近代话,「情均天伦」是天然的这个伦类。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佛先问阿难,你发心出家是因什么?你看见什么了?这个地方才说,咱们俩可是弟兄,「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说你当初发心的时候,你在我佛法之中看见什么好相了?看见什么好事了呢?「顿舍世间,深重恩爱」,你顿然间就舍了世间的恩爱,深重的恩莫过于父母,深重的爱莫过于妻子了,说这样的重恩、这样的重爱,你都舍了,你是看见什么好处了呢?佛问他。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

阿难就对佛表白说:「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佛问我见着什么好相?把父母恩也舍了、把妻子的爱也舍了,我当然是看见了,说看见如来有「三十二相」,三十二种贵相,这就不暇宜说了,从头顶数到脚底板,头上有无见顶相、脚底下有千幅轮,大家完全要知道,看看「教乘法数」就都明白了,「胜妙殊绝」,我看见佛你有三十二种贵相,胜妙,这妙者是没法可说,想也想不到、说也说不到,不可思议的,上头加个胜字,是优胜的、不可思议的贵相;殊绝,是世间上的绝伦,殊是多广、是特别的绝伦,怎么个好呢?说佛你的「形体映彻」,说佛你的身体、形相,有光能可以照人,怎么个照人呢?「犹如琉璃」,这个琉璃不是当下化学的那个琉璃珠,这是山里头那个土木金石酿成的这种琉璃宝,叫琉璃,正式名目叫吠琉璃,我们东方人说话简略都叫琉璃,把那个吠字去了,是一种宝石之类,也就像水晶一类,它的色气发青,说佛的身体犹如琉璃,能照人,因此这个,我「常自思惟」,我自已心里常常的想,想佛这个相是怎么个意思呢?我想到啦!「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佛你这个相貌不是人间的欲爱,生儿生女生下来的,「何以故?」我怎么见出来的?底下这解释,说是世间的欲爱所生,就不同了。

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续-《●[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欲气粗浊」,要是普通人家生出来的,他当然是这欲气,这爱欲之气是极粗的、浑浊的,「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不能发生这个胜净的妙明,像你这个身体放光,这么清净,你这个光明是思想不到、议论不到的,这叫妙明,这像什么样的?「紫金光聚」,你这个身体就像拿放光的紫金聚了这么一个人,这是阿难表示对佛的贵相,「是以渴仰」,就以着你的相貌,我拿眼睛看见的,我仰望你,就像渴而思水那样的,就叫渴仰,「从佛剃落」,所以我就随从佛,剃除须发,我就出家了,当了僧人了,这是阿难回答佛的话。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佛看阿难这眼睛,总算看出好歹来呀,这是赞成他,他知道佛的相不是泛泛的,「佛言,善哉!阿难!」这地方他一问,佛又转回来问他,佛叫阿难,就回答他早先问的,「汝等当知」,你既这样问上边这个妙法,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三止、三观、三谛,这是你问的,说「汝等当知」,你应当要知道,「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是佛先说人的毛病,所以不能成佛的意思就在这,说你等应当知道,发问上一切人,就是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追从、向上追,打没有头的那个地方来,是「生死相续」,生了死、死了生,总接续着,死了就接续着生、生下来就接续着要死,不是死就是生,人在世间可不就是这么两个字吗?生了死、死了生,因什么呢?生了死、死了生,因什么毛病呢?「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皆因不知道你自己有个真心,你不承认「常住真心」,这个真心是永远常住,也没有生、也没有死,他这个体质是「性净明体」,这个性是一个天然的性,净是天然的自体清净,不但是清净,而且还明明了了的,没有不明白的,这叫性净明的一个体,这三样是表示人人都具足,具足什么呢?这三种性就是一性,这三种性是什么?是一个正因的理性,不管什么人都具足,正当的一个真因,有因才能结果,是一个理性,这一个理性里头还有两种作用,有个缘因的善性,能可以结善缘;还有一种是了因的慧性,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三而一、一而三,这三样就是一样,一样理性含着这二用:一个缘因的善性、一个了因的慧性。所以,你这个性里头,天然的人人都如此,所以证明是一个理性,我们人都是一个天性,有个天理,也叫理性,他这个理性有什么用呢?他有两种作用,有缘因的善性,人要有个善性,善性人人都有,他有发现的时候、有不发现的时候,发现的时候他就要研究佛法,他就有善友引进他,让他听听佛法是怎么个意思,这就叫缘因,由这种因缘,缘因是一种善性;你要明白了佛法,你心里就有一个智慧-了因的慧性,了是明明了了,这个明就是明了,了因的一个慧性,三性这就是一性,就一个正因的理性、一个缘因的善性、明白的一个慧性。所以,这是人人本具,「常住真心,性净明体」,这三样聚成是一个体,一体就有两种作用,是这种道理,人人都不知道了,佛出世得说,说「用诸妄想」,不用这个性净明的体,迷了,自己也不知道,用这个种种的妄想,诸妄想就是不应当想的想,这就叫妄想,说「此想不真」,说这样的思想不是真实的,「故有轮转」,所以才有轮回周转,生了死、死了生,这是人的病。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这是佛对阿难尊者说,上来你所问的妙法,一心三止、一心三观、一心三谛,说「汝今欲研,无上菩提」,你问的是无上的菩提,你当然是想要研究无上的菩提了,菩提就是佛的果位,没有比他再高上的,到了成佛的地位,菩提就是到了究竟,可有一宗,这个「无上菩提」是什么?是「真发明性」,就是你自己的性发明啦,这个明就是明白了、明了了,这个无上的菩提没有旁的,发明性得要真实不虚,这「真发明性」不是世间人泛泛的,说这个事情我明白了,你这就叫明性啦?不是!什么叫「真发明性」呢?得真实的发这个明了的天性,得怎么样呢?「应当直心,酬我所问」,以后我要问你的话,你得拿直心回答我,慢慢你这佛法、菩提果位,你就容易了然啦,「应当直心,酬我所问」,酬是酬答,你回答我所问你的话。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十方如来」,你可知道直心是最要紧的,别说是你、我,已经成了佛的十方的如来佛,「同一道故」,就这一条道,没有第二条道成佛,「出离生死」,才出离这生死的苦海,用什么?转过来还说,「皆以直心」,这十方的诸佛,没有第二条道,皆都是用这个直心,底下说「心言直故」,怎么叫直心呢?「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这是佛给他解释这个直心,所以十方的如来都是一条道,没有第二条道,都出离了二种生死:变易生死、分段生死,我们人承认的就是一个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不知道,分段生死打变易生死上来的,不暇宜讲这些,就是说「出离生死,皆以直心」,怎么叫直心?直心是怎么个用法呢?这个直心要一用,就用顶到成佛,打你一发心就用顶到成佛,没有二样,就是个直心,说「心言直故」,这个心说直的缘故,是怎么个直法呢?这一直到底,「如是乃至」是超略辞,「如是乃至」,就言你要发这个直心,到什么地步呢?「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说乃至是超略之辞,当中的阶级多了,多少的阶级也不离直心,说「终始地位」,终,到了成佛为终;始,一发心,我要学佛,你从今天闻妙法,这是成佛的法门,这是起始,你知道这种地位多了,这怎么叫地位多呢?我略略的说一说,这成佛的法门,光中间的地位就有五十五个阶级,是什么呀?十信,信心有十个阶级,发信心,最要紧的要信,十信有十种;十住,你这个信心不改动,一定站住脚跟了,他有十个阶级。十行,你已经站住脚跟了,你还得自立立人,度化众生,行是行持,行持菩萨道,自利利人,你明白了也让旁人明白,你别吝法;十回向,到了回向的地方,迥自向他、回因向果,回我这因地用的功夫趣向佛果,这十回向,也有十个阶级,十回向就容易了,就到了十地,地是心地,人人的真心之地,这当中还不容易,还有四个加行,由十回向到四加行-暖地、顶地、忍地、世第一地;你用功,用的这个心里头这个热心,度化众生成啦,说是我成佛,让一切众生都要成佛,得有这种热诚,这就是暖位子;顶,用到极顶了;世第一,世间法到了第一上了;还有个忍,第三个是个忍位,分三种:上忍、中忍、下忍,不暇宜细说,细说在教义里头太多,得有个忍耐,你要没个忍耐心,你达不到;世第一,世间的法就算第一,这还没到家,这叫四加行,加上这四种紧要的实行,这叫四加行,然后这才能到初地,由初地才到十地,地的位子也有十个。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还有四加行才到了十地,这就五十四个了,还有一个等觉,没到妙觉佛果,这还有个阶级,与妙觉佛果相等了,差不多了,这是当中的位子,两头呢?终是佛的果位、始是干慧地,像这个人吧,心里头有这么一个因,有这个真因,或是前世带来的慧命,叫干慧,什么叫干慧?就像那个花的种子,五谷的种子,是个干的,没有水润,没有水润不能生芽,不能发生,所以这个人要是想学佛法,当然前世有个善根,有善根就有个种子,可是干的,没有滋润,拿什么滋润呢?得常常念经、常听经、常看经、常研究经,这就是理水,拿这个理水把你这个善,多生多世的种子润开了,它就要发芽了,是这么个道理。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这一节文,征起缘心,什么叫征起缘心?征是考征明白了,起是发起,发起什么心呢?发起他攀缘的心。我们人用心,大家要知道,都是攀缘的心,怎么叫攀缘的心?拿这个心攀缘世间上一切的形形色色,所有的形相,这个名字就叫攀缘,缘者,是连络之义。你看人这个心,眼见什么色、耳闻什么声、鼻子齅什么香、舌头尝什么滋味、身上感觉什么冷热、心里头分别什么是非,这都叫攀缘的心,拿心向环境,环境总不出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拿这六尘当环境了,拿心攀这六种尘,这就叫攀缘心,大家知道,你向他连络去,连络什么呢?连络色、声、香、味、触、法,眼攀缘着什么形色;耳朵攀缘,听什么声音;鼻子攀缘,闻什么气味;舌头攀缘,尝什么滋味,身上攀缘,感觉什么病痒;心意中攀缘,分别什么是非,这能叫攀缘心,大家要知道,你要想修佛道,这都是曲折心,这心里有弯弯,攀缘嘛,东攀西扯。

这段文是接着上边,阿难尊者他一问佛,出离生死,脱离生死的苦恼,这就说脱离苦恼的道理。所以佛给他答说,这个佛法是无言说道,没有可以言说的,为什么说了这些个话呢?佛说了四十九年呢?这都说这个无说,不可表示的这个说,是没法可以向外表示,把你领到这个道上,让你自己醒悟,是这么个道理。说你要想着研究无上的菩提,菩提就是佛证的果位,就是觉道,觉得你自己心里头觉悟,要我告诉你的话,你要听了记住了,那不是你心里的觉悟,我是领你这个道,让你自己觉悟,我说的不是,所以这上边说,「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你现今欲想要研究,没有比他再高上的菩提的佛果,菩提这两个字是佛证的果位,所以叫菩提,菩提这两个字翻觉道,你就知觉,这个道路你通啦,这么句话,这就叫菩提,就是佛证的果位,你心思还有什么呢?就是一个知觉,你要一拿弯了就成了知识了,就不是知觉,就错啦!说「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真实的发明了的那个天性,你得怎么样呢?「应当直心,酬我所问」,用你那个直心,你别绕弯,酬答我所问你的话,你若心里一拿弯,那就不能明白佛法,这个理说到这里,说是我怎么和你说这个话呢?这就叫佛法。

说「十方如来」,这如来是佛的十号中,头一个号就叫如来,菩提就是佛果,说十方的诸佛就是十方的如来,「同一道故」,统统是一样的一条道的缘故,没有二种道,说是一条道,都是什么东西?「出离生死」这一条道怎么才能出离生死呢?「皆以直心」,就是用这个直心,你要是用这个正正直直的、正正当当的这个直心,你要用这个心,我问你的话,你拿这个直心回答我,这就算对了,这底下就解释了,说「心言直故」,说这个心让你用这个直心回答我,心言直的这个缘故,是怎么个直法呢?「如是乃至,始终地位,中间永无,诸委屈相」,就是这个直心,说「心言直故」,如是就是指这个直心说,「乃至终始地位」,终是最后、始是起头,所以这个终从头到尾,最后这个终,就是成佛了;始呢,是你才发心,你要学佛,由这个起始行到终了,由发心到成佛,成佛有一定的地位,说这个终始的地位啊!要成佛,从你的发心要成佛,这就是个始,到成佛的时候,就是个终,当中的地位呢?「中间永无,诸委屈相」,从你发心顶到成佛,这算两头,当中这些个位置,你不要看位置说的多呀!「永无诸委屈相」,一点屈折也没有,一点委委屈屈的折,没有!有委曲相,就不直了,从始至终有多少地位呢?五十五个位子…说这么多啊,没有二样,就是一个直心,「中间永无,诸委屈相」,一有委届相就是有了弯了,你这个心就不直了,要不直就与佛法不相合,话说到这里,将才我念的这段文,佛叫一声阿难,「我今问汝」,我告诉你得直心,你看这些个位子,不出一个直心,佛就知道,我一问你,你的心就拿弯,所以佛就审定他,一定要把他问实了,说「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这都用攀缘的心,你看见本如来我有三十二个贵相,你才要跟着我出家,这地方我问问你,你得拿直心答我,「将何所见?」将就当拿字讲,你拿什么所见的我呢?佛这么一问,是「谁为爱乐?」你见我是用眼睛啰?你与我亲爱,又欢喜我,这是用你的心啰?你用眼见,你用好乐的心,问你是拿什么看见我?拿什么你对着我起欢喜心?就是这么一句话,「将何所见,谁为爱乐?」这是佛问的话,底下「阿难白佛言」,对佛表白说,他称了一声「世尊,如是爱乐」,我对佛,我发这个欢喜心,「用我心目」,用我这个心、我这个眼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由我这个眼目观见如来你面目的胜相,你的胜相胜过一切,你这个相貌好啊,是这么个意思,「心生爱乐」,我心生向佛亲爱,「故我发心」,我就发了欢喜心,这是阿难回答的话,阿难尊者他回答佛,由目观见如来的胜相,我这个心里头就生爱乐欢喜的心,「愿舍生死」,故我发心愿舍这个生死,我就把这世间上的生死,我就发心舍离开了,从此以后我就不生不死啦。因他这一回答佛,佛底下就告诉他,说了个比喻,你终日所用的这个心,统统地都是不直的心、都是虚妄的心,这地方是要紧的地方。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就像你刚才回答我的这个话,「真所爱乐」,真实的你从心里头亲爱欢喜,「因于心目」,因你这个眼目看见了,心里头欢喜,还有一宗,你可得要知道,「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你回答我的那个心,那里头含着(佛没说他,你这个心不直啊!)不是直心了,你说「如汝所说,真所爱乐」,是因着你的眼睛看见,心里头知道,你可知道,「若不识知,心目所在」,这句话说的厉害,大反个啊!说你若不认识、不知道你的心在哪里?目在哪里?说「心目所在」,这句话说的有多硬气,哪个人不知道眼在脸上长着、心在肚皮里头,你看佛说的这个话,「若不识知」,对着阿难说,你要不认识、不知道「心目所在」呀!「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你要想世间尘劳,就是生死,你不知道你那个真心在哪儿?眼睛在哪儿?你就不知道心目所在!你就不能得降伏尘劳,你就不能够脱离生死,你要舍生死,你怎么能舍?你都不知道你的心在哪儿?你哪能舍生死?「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这个尘劳就是生死,尘世上这些劳苦,底下佛给他说了个比喻,说你要用直心回答,我给你说个比喻,你得降伏你素常的这个,心你也不知道、眼目你也不知道,你不知道哪儿是你的心?哪儿是你的眼?这话里含着这个,「若不识知,心目所在」,设若你不认识知道你的心和眼目所在的地方,「则不能得,降伏尘劳」,你就不能得降伏尘劳生死,你要舍生死,你怎么舍?佛就给他说了个比喻。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续-《●[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壁如国王」,我跟你说个比喻吧,这个国王,他是一国之主,他管着这些地土,他这个疆土「为贼所侵」,这块地给侵略了,国家的边界让贼侵略,就得「发兵讨除」,你得用兵去讨这个贼,但有一点,你要想发兵,「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你得知道贼在哪里?你发这个兵才有个用处,这比方你要想降伏你这个妄想心,你得知道你这个妄想心在哪里?真心在哪里?这个地方你要不知道,你哪能行呢?就像那国王发出兵去瞎碰,不知道那儿是贼?那还行了吗?降伏不了,说了这么个比喻,「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说你发出兵去,就好比你想要降伏你这个妄想心,不直的这个心你要降伏,这都是贼,你发出兵去,要当知贼所在,在哪个地方?你才能够降伏,你可知道-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使你流转于生死,就是你错认了心、错认了眼目,是这种过咎,使你流转于生死,是什么毛病?是你错认了你那个心和眼了,说你认得心也就认得你的眼目了,这个目还是个陪衬,心是要紧的,目看见心就知道,心知道就得拿眼睛去看,说是心目的过咎,说「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你这个心和你这个眼睛,现今在什么地方?这话问得有多硬!谁能知道呢?「今何所在?」你的眼目和心在什么地方?佛这么一问,阿难觉得可有理呢?

七处征心
一 执心身内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阿难对佛表示说,「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这个事情谁不知道呢?说世间上,别说我们这个人,十类的众生:有色生、无色生、有想生、无想生、非有色生、非无色生、非有想生、非无想生,一共是十二类众生,他怎么说「十种异生」?异生就是十二类众生,抛去无色生(没有形色哪能知道?)、无想生(没有思想)这两种生,这两种众生是什么?没有形色,世间上摸虚空,这东西散了、销灭了、沉没了,这也是一类众生,大家要知道,所以说,没有眼睛、没有形相,哪还有眼睛?还有心?还有无想生,就是没有思想的,无色生是没有形相的,十二类众生,把这两种众生除去,还有「十种异生」,异当众字讲,十种十类的众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阿难他还有理,这十类众生有形相的、有知觉的,哪个都知道,知道什么呢?「同将识心,居在身内。」

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佛的眼是贵相,如青莲华,那眼睛绀目澄清,那轻虚的色,像莲华瓣似的,不是开的莲华,那莲华有个瓣,称为莲华眼,阿难他还有理,说「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也在佛的脸面上。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祇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我现今我观察我自己的四尘,浮根有四尘,浮根是什么?我的眼目、我的心,这叫浮尘根,浮尘根这四尘是什么呢?地、水、火、风四尘,所以才成就我这个心、我这个眼睛,「只在我面」,我这个眼睛,浮根就是浮尘根,这不是胜义根,胜义根是见、闻、觉、知,浮尘根是有形相的,我们这眼睛是四样成的,眼晴里有水,是水大成的;眼睛的形相皮肉,是地大成的;眼里的热度,是火大成的;眼睛的动转,就是风大成的,这叫浮根四尘,「祇在我面」,我的眼晴就在我的脸面上,佛你的眼睛也在你的脸面上,这还用问吗?「如是识心,实居身内」,我这个知识心在我的身子里头、在我的肚皮里头,这话倒像有理似的。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

这是佛问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你现今坐在如来的讲堂里头,「观只陀林」,你观见只陀林是在讲堂里头,还是在讲堂外头呢?这是佛特意这么问,「今何所在?」只陀太子舍的树林子在哪儿?他觉着这还不明白、这还不知道吗?说-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说,给孤独长者,给佛修的这个讲堂,这树林在花园子以外,「今只陀林,实在堂外」,只陀太子舍的树林子,在咱这个讲堂以作,这是佛特意的问他这个地方,拿这个做个比例,好问你这个心在哪儿?眼睛在哪儿?是这么个道理。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佛问阿难说,你在讲堂里头先见着什么?他一听也觉着明白,说-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他觉得理直气壮,对着佛说,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我在讲堂之中,先见着如来,你和我在一块坐着,这还不知道吗?「次观大众」,我再观见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向外头一看,我也就看见只陀太子舍的树林子,须达多长者修的花园子,我这都看见了,佛底下就问-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佛说:「你这眼睛瞩目于树林子、花园子,你因什么有见?因什么看见?」阿难尊者一回答,他觉着理正气壮说: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你看这个门户开着,门开着叫户、窗开着就叫牖,说户牖开的豁豁亮亮的,「故我在堂,得远瞻见」,所以我才看见,底下佛才驳他,先说这段。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此一节文,是悬示定名,怎么叫悬示定名?这个悬就是事情还没落实,究竟的意思还没说,先把名词先说出来,预先先说,这叫悬示,悬示什么呢?定名,佛法讲戒、定、慧三学,定是修行的法门、戒是初入的法门、慧是智慧的法门。这一段文在这个地方突然而说,这是怎么回事情呢?上来因阿难启请这无上的菩提佛果,怎么能证到佛果?因此,他这么一启请,佛就给他说,劝他要先修这个直道,直心是道场,要知道直心是道场,当然是以这个直心酬我所问,你用这个直接的真心,你酬答我问你的话,用这个直心回答。我现今问你,当你发心的时候,你一心攀缘如来的三十二相,你见着本如来有三十二种佛相,你那时候将何所见?你是拿什么看见我有三十二相呢?这话问的就奇特,怎么个理呢?明明谁不知道拿眼看见的?怎么还问?你将什么所见的我有三十二相?阿难尊者当然是回答,说我看见佛有三十二相,「用我心目」,我眼看见的,我心里头就羡慕佛。佛又问,这个心目在哪个地方?这话问的又是稀奇的话,阿难尊者回答,说拿我这四尘的眼根,「祇在我面」,这个知识的心居在我身内,这不是一定的道理吗?你问我,拿什么见着佛的相,见目呢?心在哪儿?眼在哪儿?这个事情谁不知道?这话问得稀奇啊!阿难就照着他心里就回答,这个时候佛就立下一个比例来,「汝今堂中」,说你在我这个讲堂之中,先用什么所见的呢?阿难尊者就回答,先见如来,后见大众,如是外望,方见堂外树林子、花园子。佛又问,说你见这个树林子、花园子是从哪儿见的?阿难回答说:「户牖开豁」,窗户门都开着,我在屋里坐着外头就看见了。佛说借着他这个话就做这么一个比喻,就是先要预先事情未到,先把他宣说出来,这为的是什么呢?这是一段佛说法的因缘,阿难尊者是一位当机众,他问,佛对着他一个人说,让旁边大家听。这种道理,就是问佛的道理,要问到究竟处,破处说是显处!你说我问你的这个话,我驳你不对,都给你破说开了,这个地方,我就是告诉你了!这是显出这个佛法,显出什么呢?显出「大佛顶首楞严王!」这就是一个直心,他上来不是说你拿直心答我所问,你这个心别转弯,你这才能行,佛问的话都是稀奇,所以上头我把这个意思说一说。

尔时世尊在这大众之中,「舒金色臂」,佛的身上有金光、有金色,「摩阿难顶」,所以这表示安慰他,「告示阿难」,佛就告诉他,指示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他是替大众的代表,他是一个当机众,佛告诉阿难「及诸大众」,这才出这个定的名字,「有三摩提」,怎么叫三摩提呢?这是印度的梵音,他这里头含着三种意思,翻中国话就是正定、正受、等持。正定,佛的这种定力,不是小乘人的偏定,不是外道的邪定,这是个正定;有这个正定,就有正当的享受,说有相当的相应处;还有一个等持,你要认识这个佛法,你就遵着一切法都平等,有这种观念,所以这才说「有三摩提」,这三摩提旁的经上有说三摩地的,也可!这就是禅定的一个名词,三摩提含着三种意思,「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这个名字就叫「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续-《●[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刚才说的是大佛顶,怎么叫首楞严王呢?在我们中国话说,就是说一切法永无破坏,世间上种种样样,哪一样也没破坏,我们人所经验的,哪一种事情说破啦、说坏啦,怎么说不破坏呢?这事情都是说不过去的事情,所以首楞严王是怎么回事情呢?翻中国话就是一切法、一切所有的种种样样,永没有破坏,永远也不许破坏的。这个话说的,你说没有破坏,这个碗搁地上摔了,就破了,怎么一切法都不破坏呢?是不是?一张桌子使用年头到了,慢慢地也碎了!人到了时候、到了岁数就死了,怎么说永没有破坏呢?所以要看你向哪里看,你要在这个理上看,永远没有破坏;你要在形相上看,当然是有破有坏了。你说盘子碗掉在地下摔破了,怎么没有破坏呢?你看它破坏了,在理上说它没破坏,怎么个理呢?这个性都是泥土性,是磁器,所有地下出的将来还是化成土,还是一样,你说它是破坏了吗?你当时拿你的眼光用,所以这东西叫破了、坏了,佛法讲明心见性,讲的是性理,你要是总在这形相上论,哪一种东西都会坏,释迦佛到了时候就死了,他八十岁死的,是不是?他那个身体也是像我们这个身体一样的,他到了时候得死,他说的那个道理,他说的是佛法,佛法是什么呢?佛者觉也,是知觉的这一样,照这样说,你要不认得你自己的知觉,你总认得形相,就错了,这个形像到了时候就得坏,你怎么保护它、怎么卫生,你也活不了一百年,我告诉你说吧!你的这个性,永远活着、永远也不许死,你自己就不承认,你要没有性,你这个身体从哪里来的?他是从性发现出来的,大家要知道,他是有一体有二用,一体就是个性体,常言道你这个人性体好不好,这不是都是个性吗?他这体还有二用:一个知觉、一个形相,这都是他用的,哪个人没有知觉?哪个人没有形相?没有形相还成个人了?没有知觉也不是个人了,是打哪成的呢?打性上成的,他说是一而三、三而一,你不好分别,你按人的心,眼前所见的,那就可以分别了。所以说到这个究竟处,就是说到这个首楞严王,首楞严王就叫一切法永没有个破坏,他究竟坚固,就是说这个理,不但究竟坚固,还究竟坚固之王,究竟坚固就够结实了,他还是坚固的王,所以这个名字就叫首楞严王,这个名字就这么讲。所以才刚说的首楞严王,从哪儿起的呢?道理就在这儿,无故你就说这么一套干什么呢?所以将才所说的这些话,这是为什么呢?这段意思,这是佛最注意的、最要紧的,还没等到说到那个地方,先把这个好处先说出来,怕人到临时忽略过去,先早告诉你,说有一个名字叫大佛顶,这种三昧的名字很多,这个名字叫「大佛顶首楞严王」,这个文预备在后边让人注意,因什么这么个说法呢?「大佛顶首楞严王」有什么好处呢?预先前悬示,没到那个地方先告诉你,让你注意!说「具足万行」,你要行这一法哪一法都具足了,说「十方如来,一门超出」,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十方的如来,一方就有无量无边的佛,都是打这一个门径里头超出去的,超出这个世界的,这是一种「妙庄严路」,这个妙是不可思议,就是人的直心,要不是「应以直心,酬我所问」,这段前文,重在「应以直心,酬我所问」,就在这个直心上,所以,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庄严路,不可思议就是直心,「汝今谛听」,佛说到这里,你们要审实谛听,「阿难顶礼」,这时阿难就顶礼,「伏受总旨」,你心思还说什么话呢?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佛对阿难说,「如汝所言」,这是如汝所说的话,前文阿难讲的,「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身在讲堂,户牖开的豁豁亮亮的,要向远方瞩目,看见树林子、花园子,这把阿难的话又引出来了,拿他做个比例,比较比较,怎么比例法呢?这就问了,「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看这句话问得,这多特别呀,说世间上也有这种人吗?众生当个普通的人讲,说世间上也有这个人,在本如来我讲堂中坐着,看不见如来我,他看不见我,「见堂外者」,他就能看见堂外头,堂里头看不见,我在堂里头坐着,他看不见,堂外头的事,他都看见,世间还有这么个人吗?这是问阿难,阿难这时随着就回答了-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这哪有对的地方?在屋里先得见着如来,然后再看见外边,这才对呀,佛是要他说这句话,佛就是破他这个迷惑,佛就转过来叫一声说-

阿难。汝亦如是。

阿难啊!你说世间没这个人,你就是这么的!「汝亦如是」,你就是这个人,在堂外头,不见如来,你就见着外边的那些事情了,你心思心思,有这么个理吗?你就是这么个人吶,说到这儿,「阿难!汝亦如是」,这底下给他解释,这个话说完了他就给他解释。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

说你那个心,是一个灵明的一个知觉,一切明明了了的,若汝现前所明了的心,「实在身内」,若实实在在的在你身内的话,我前边问你,你说你那个心在你的身体以内,「实在身内」,若果然是这么着,「尔时先合了知内身」,你要是心在身内,你这时候光应该(合字当该字讲)明了知道你内身里的事情,你不是说先见内、后见外吗?拿这个比较,说是这个明了的心「实在身内」,「尔时」,就在这个时候上,先应该了了然然知道,「了知内身」,你的身子里的事情你得知道,要是身子里的事应当知道-

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要是这个,心要是实在身内,这个时候就先应该了知内身,你就觉着你的身子里头五脏六腑、肠子、肚、心、肝、肺什么样?你得知道了,在哪里摆着?哪样挨着哪一样(肠子连着肚子,肚子连着大肠、小肠)?你都得明白,是不是?你的心你不是说在身子里边吗?你若在房子里头,你能说是不见如来吗?这房子和你住在一块,你不能明明白白的见着我吗?你这个心不是明明白白的吗?心是个明明了了的心,你若在身内,你要知道,在堂内见着如来,就像在身内见着五脏六腑了,这不是一定的理吗?「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了,若照着你这么一说,可能有众生,也得光见身中,后观外物了,这是可能性,怎么个理呢?你明明了了这个心在身内吗?你怎么不知道呢?所以这个道理,心在身内,五脏六腑太深啦,一时见不到,也纵着你说,所以嘛,不能见心肝脾胃。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向浅近的,容易看见的地方,这指甲向外生、头发向外长,你这个筋在骨头上肉的当中动转、血脉流动,「试合明了」,诚当实字讲、合当该字讲,实实在在也该明明了了,你看的真,你这浅处都看不见,深处更看不见了,你看不见,你怎么说是你的心在内?在内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如何不知?」心内的事情你一样也不知道,你连身上的事情你一点儿也不知道,你怎么这个心还在身子里头呢?

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若是必定的不能够里面知道,不知道一切都不知道,「云何知外?」你这个心在身子里头,你不知道,不知道全不知道啊,你外边的事情却都知道,你怎么说心在身内呢?这个理不是明明在这里摆着吗?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你这个心在身子里头,却不知道其里头的事,你外边的事情却都知道,你怎么说心在身内呢?这个理不是明明地在这里摆着吗?「住在身内,无有是处」,这个地方是要紧的地方,「无有是处」,就是不对,你要说是心在身内,你说的就是完全地不对,怎么才算对呢?所以这个地方说这个直心,「酬我所问」,我问你的话,你拿这个直心回答,直心是什么?是不思议的心、不转弯的心,问你,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你别强知道,你要一个劲总绕着弯,那你就越说越糊涂、越说越不明白。所以,这个地方是要紧的地方,就在这个「无有是处」,就是没有对的地方,说到这里是怎么回事呢?佛说法,破处就是显处,你说这个道,给你破除了,不能成立,不能成立!你说的那个道对,你给我说说,佛就不说啦,佛要一说也错,我告诉你吧!这种道理,这说「无言说道」,他显这个无言说,他说来说去尽说这个格涩的话,让你自己说,说来说去,你把自己关在大门里头,出不来了,所以他这个道,就在这儿,全都在这个「无有是处」,这个「无有是处」是什么?就是由「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你就听听,为的什么呢?就是为的这个「无有是处」,怎么叫个「无有是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在佛说到这儿,你也没有话说了,所以,这个地方就对啦,那个直心就显出来啦;你要说是这么的、那么的,你再说出个法来,你那个心不就是不直了,是弯弯了吗?他不可思议吗?这不是说了多少句了,把嘴都说破了,说不可思议,这个地方哪可思议呢?你一定说住在身内,那个一点也不对,照你说,在内不对?不对,底下佛你得说个对的,佛再说个对,也错了,所以这个道理就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叫什么呢?这是佛最贵重的,先要表示出来,「大佛顶首楞严王」就是这个,我这一问你,说的你没有话说啦,大家要知道,这自己的真心,现量的境界都露出来了,你就发楞了!就在这个地方!你要心一转弯就错了,就在这个地方上,人要修行,你得认得自己,这是人的真心,你学的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你自己把自己给骗了,你要在这个地方明白了,在这个地方起上观念,这才叫「大佛顶首楞严王」,所以一切事究竟坚固,永远也不坏,这个地方得慢慢地研究、慢慢地考察。

二 执心身外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续-《●[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上来这头一次辨别人的真心,到底在什么地方?佛问阿难尊者,你的心到底在什么地方?他说心在身子以内,人人都如此啊,哪个人不知道心在身内呢?所以佛又问他,你在如来讲堂坐着,你先见什么呢?他说先见如来你呀,后又看见大众,都在这儿坐着,你看见外边了?外边从窗户门开着,又看见外边的树林子、花园子,都看见了,把这内外的比例说到这儿。佛一问他,他就说心一定是在身内,佛说刚才说了个比例,你在屋里头,应该先看见近处的人,然后你从窗户门才看见外边,你说心在身子里,身子里的五脏六腑怎么不知道呢?实在不能知道,太深了,浅一点说,乃至爪生、发长,筋动、脉摇,你也得知道,这不都是内里的事情吗?这还不是太深啊,你怎么一样都不知道呢?这一样就把他问住了,是不是?你的心要在内,你得先知道内里的事情啊?内里要不知,全不知也可以,你怎么心在内还偏知道外边的事情?外边的树木、花园子你都看见了,这是怎么个道理呢?佛说得有理,大家在这个地方要注意!阿难一听,对呀!心在内,五脏六腑都不知道是什么样,里边的事情不知道,外边的事情都知道,这个事不对!阿难一听,对啰!明白啦!这个心在外边?是不是?所以,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说:「我闻如来,如是法音」,刚才我听见佛说的这个比例,我明白了,在外才知道外头,在内好知道内,一定是心在外边,「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我知道我这个心实实在在在身体以外。这是阿难尊者,他这么一转个,这是人之常情,你一说这个理,要不在内、一定在外,我们人都是对待法,不在此、就在彼,不在东、就在西,这都是人之常情,佛问到这里,你说心在内,无有是处!「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与有是处」,没有对的地方!他因着这个,他又一转个,心就在外,这个话能在这儿,这地方不怕多说闲话,这个理要弄清楚,大家好了然。在前文佛告诉他,你要想明白这个修行的法、明白佛法,怎么证的佛果?我问你,你得拿直心答我,你那个心别转弯,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你别瞎猜,是不是?佛早告诉他了,你拿直心回答我,这个时候阿难尊者,他老习惯,心不拿弯行吗?他心思着,你这么一问我,我心思这个心在里边,这个理说不过去,不在内就在外,是不是?他这个心一转弯,一转弯不要紧,就错了!这个心,依我一听,一定是在身子外头。说这个道理,大家听这个经,想研究这个经,这是个要紧的地方。所以这个佛法是无言说道,他是没有言说的一个道理,没有言说的道理怎么说呢?这就用着这句话了,叫曲引旁征,绕着他引到这个地方,引他,打旁处把他考征起来,旁处一考征,你这个地方就得-要了悟啦,了悟什么?了悟这个不可以说的地方,要紧在这儿!说的全不是,大家要知道。这个佛经大乘法,你要开佛的心印,大家要注意,他说的这个地方全不是,他把你引到这个不可说的地方,这个不可说的地方在哪儿?能在这个征心的地方,佛把他问住了,说:「阿难,你不是说心在内,你怎么不知道里头的事?心在内,外边的事情都知道,这个道理说的过去吗?」当然是说不过去了,在说不过去的地方,我们大家想一想,你们诸位听这个经,听到这个地方,你这个心还向哪想?可不是吗?过不去啊!这个地方,这个心在这儿一定,这是问住啦!大家要知道,这个心就不活动啦,不在内在哪呢?这个地方,这是个直心,我今天把这个地方说一说吧,大家想一想,这个心就一点思想也没有了,这不都圆了吗?没有地方说了,到没有地方说的这个地方得承认,他不认得,这个地方不能住目、不能住心,他一转弯心思在外头,可这又错啦,是不是?这个道理就在这儿,所以这个佛经的道理在哪?佛说这一句话「无有是处」,这正是把他那个心里问住,素常人人都如此,都知道这个心在身体以内,拿这个理一比喻,他就没有说的了,你说不在内,在哪呢?所以就在这个地方,大家要想想,你就没法想了,想不出来了,就在这想不出来的地方,这是自己的本心,大家知道。所以我们这个人,都把心都用错了,说我这个知道、那个又知道,你所知道的事情,心里一定有个对相,不是有什么话,我知道了;要不就是什么形态,我知道了;要不就是什么气味,是香、是臭,我知道了,这都是对相;这个东西吃到嘴里,好吃不好吃,你知道了;要不就是感觉身上是痛是痒、是冷是热,你也知道了,这都是这个对相。再者,心里一转个,外头眼见、耳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感觉、心里头了知,都连在一块堆了,这就迷惑得更深了,你说更深在哪儿?这都成了影子,所以色、声、香、味、触这五样,眼见的色,耳朵闻的声,鼻子齅的香,舌头尝的味,身上感觉的触觉是冷是热、是痛是痒,这都在心里头,但是所有的人就是知道这个,所以这个人迷惑,这就叫迷惑的地方,都在这上头注意,你自己的本心呢?自己的本心没有这些色、声、香、味、触,哪还有这六样法尘呢?这五样都搁在一块堆,, 心里就这么个影子,大家要知道。所以佛的这个破处,就是显处!把阿难尊者这个心,给他破了、给他推倒了,他才心服口服,没地方说了,佛把他领到这里,他不肯认,你那个心就没有路走了,没有路走,这个地方直心就现出来了,这是无言说道出来啦,这个地方佛没开口,把他引到这个地方了,这里大家要注意!你假如不信,你起早起来,什么事情也没有,你心里头,洗洗脸、漱漱嘴,坐在那里,夜间也没做梦,昨天也没有烦心的事,就在这个时候,你心里一想,什么事也没有,这个地方是人的良心发现的地方,这是人的良心,大家要知道。佛法的这个佛字,翻中国话就是人的知觉的觉,知觉能代表六样,见、闻、齅、尝、觉、知,眼见、耳闻、鼻子( 773;、舌头尝、身上感觉、心里头知道,把这个理要明白了呢?你就开佛的知见,你要把世间上的习气毛病都去净了,你直接着就成佛了,这里头一点客气、一点夹带也没有。要这么一说,刚才说的糊涂题,是不是?一听,人的这个知觉,大家要知道,我常说,有听见的、有没有听见的,分三种,说佛者觉也,我们哪个人没有知觉?怎么不成佛呢?他这个知觉分三层呀!哪三层呢?都在这摆着,人人得承认,有所知觉、有能知觉、有本知觉,我们人人都具足三种知觉,我们人只承认一样,每个人活这一辈子就用这一样,这三样就用一样,所以就是凡夫,凡者是普通人,都是这么的,我们这三样:本知觉、能知觉、所知觉,我们都用所知觉,怎么叫所知觉?眼里所见我知道了、耳朵闻听的也知道了、鼻子齅的也知道了、舌头尝的什么味也知道、身上感觉也知道了、心里又分别是非邪正,一共这六样都弄到所知觉上去了。要在所知觉上,就分开三层,这个所知觉就分善恶,你要是善,你所知道的和这个所知觉一样,然而你这个所知觉还是个善心、是好心,积功、立义、作德、说好话、存好心,这就能生天,上天上享福去了;说你这个心平平常常的,我也不占便宜、我也不害人,一天有工作就这么着,混死了算一辈子,来世还是这么一个普通的人,这是在人道里头;这个心一作恶,损人利己,统统的没有利人的心,做出事来也不怕害人,这种心就到了三恶道里头去了,就不必细说了,工夫很宝贵的,这个时间很宝贵的,所以分成地狱、饿鬼、畜生,这叫三恶道,作极恶的事情,就是地狱;坑人、骗人,就托驴变马,给人家好还债;你要片善不为、刻薄悭吝,这样的说是成了饥饿的饿鬼,万劫不得水浆,你别说吃饱饭,这一万劫,你连一口水都…别说喝了,看都看不见,耳朵都听不见这个名字,那可苦极了。这都是说,所知觉上还分好丑,有善有恶、有不善不恶的平等,就是我们这个平平常常的人,就在一心所造,这是说所知觉,要是能知觉呢?你要明白了,你要能站的住脚跟,这就能成圣、成贤,这是在能知觉上,怎么叫能知觉呢?由这个所知觉上,我一转个,说这个也知道、那个也知道,是非邪正、善恶好丑,明明白白的,这个知道的是谁?他怎么能知觉呢?这个我也知道、那个也知道,你真能知道,就是这一个字,不沾所知觉的边,这就叫小乘的圣人;所知觉的边我把他撂下啦,我就知道我能知觉就是了,能知觉知道认得自己,我这个能知觉,我不沾染所知觉的事情,能够这个样子,你浅了,就是贤人,你做到究竟处就是圣人,就超生了死,这就叫小乘。小乘法能可以自了汉,我不能度人、不能救人,我能救自己;大乘法得明白了这个本知觉,怎么叫能知觉、所知觉?大家要把这个理,算盘要打开了就对了,世间上所听的、所见的、所有的,都叫所知觉,说你所有的事情,你怎么都知道呢?我能知道!你要把所知觉撂下,这才够上干干净净的、清清净净的能知觉哇!你就得到能知觉的受用了,因什么呢?他怎么没有苦处呢?他无形无相,就是一个知觉,他不受这个所知觉所累,我们这个人在世间上受苦起烦恼,闹得惊魂落魄、废寝忘餐,气的捶胸躁脚,为什么呢?就为的所知觉不遂心,就为的这个。你要知道有能知觉在着呢,我就把这个全撂下,所知觉就不算回事情了,随缘度日吧,穷也过、富也过、贱也过、贵也过,怎么这几十年过不去呢?你要在这里坐了本位,时时心就安乐了,就可以能成圣成贤,你要到本知觉,把这个能知觉、所知觉都放下了、明白了,说这些话不是废话吗?这是经文上的事情,不这么说人不容易明白,所以这就要多说,多说就得耽误时间,所以说到这个本知觉在哪里?刚才所说的所知觉也好明白、能知觉也好明白,就这本知觉不好明白,要不说无言说道呢!「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在经文上后边,佛一层一层的告诉,别说你多说,你单单的有点言说,这一点真实的意思都没有,那到底怎么办呢这个事情?是不是?所以不好办了。佛出世,弟子可度了不少,可也有贤有愚、有圣有贤,可也有开佛知见的、也有不开佛知见的。虽然不开佛的知见,一历耳根永为佛种,他总算是沾着佛法的边啦,那就容易了,你就怕一点也不知道,苦死了,自己把自己就闷死了,闷大了劲,投河的、上吊的、自杀的,这太多啦,这都是糊涂人,他把自己世间上有形有相的都看重了。所以这个地方说了一大堆,这还好明白,说到这里,你要说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没有对的地方,说到这里就没有办法了。说是这个地方,阿难尊者,他心里知道的事情,佛都给他夺过来了,全不对!这夺处即是与处,我把你那一套,你那个心里的思想给你夺过来了,我这就给了你啦,佛的真心就给了你啦,就怕你不认得,不认得你就不能接受,就在这个「无有是处」,没有你说的那一套,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这个地方阿难尊者要是接受了呢?说我这么一想都不对,是什么呢?这就想不着,想不着哪一样也想不起来,哪一样也就不着了,佛法就怕执着,所以就这个着字最厉害,我们这个人都有着处,要不一来,我这个心没有着落了,这怎么办呢?你要是果然真没有着落了,那就对了,说怕有着落,有着的地方、有落的地方,你这个心落在哪儿?搁在哪儿?吊在哪儿?在这个地方,大家要这么说,说的这个话还倒明白,说这个地方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是不是?到究竟你得说出个所以然来呀。我说这个所以然,大伙还得自己思量、自己悟呀,你就设身处地,才刚一说说了一大套,最后这一句话,就解决了,「无有是处」,一点对的也没有,就在这个「无有是处」,我们这个人听的、看的、讲的、学的,你就在这个地方你的心就停住了,那是说什么事呢?我们这个人得找个是,其实不但没有是,连非也没有,他没有是非,就是你的心里头没有着落了,不知道怎么好,这是怎么回事?你在这里要认,当下就认,你思索不得,你要一思索,就错啦!就不是那个心,又到所知觉上去了,就在这里,这个心一楞,一楞就不知道了,这说是自己那个本知觉,大家知道,我这个地方,我说是说在这里,你让我做,我还做不到,我告诉你说吧,我就是研究的,研究到这里,我不能够说是我对、我不对,大伙在这个地方,你拿这一切的佛经考查,遇见善知识可以指正指正,可以表示表示,就是对不对。

所以,上文佛就先告诉阿难尊者,说你要想求成佛的这个道理,我问你话,你要拿直心回答,就对了!佛问到这个地方,他那个弯曲的心,他又转了弯了,他怎么才叫直心呢?他没有所答的了,他这个心就住下啦,他在住下的这个时候,他要是思维思维,要认得自己,那就是认得自己的本心了,他所以不能在这个地方住下,他就一转弯,这个直心就在这儿,他心里头他没有弯转的地方啦,到了这个地方就住下了嘛。所以阿难尊者,这也是大权示现,他这个心里头一转弯,他就不是直心了,他一心思不在内,我又明白了,必是在外边呀,随后「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说:「我闻如来,如是法音」,你说法的音声,我开悟啦,「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我悟了我这个心实实在在居在身外头了,他说在身外头,他也得说个道理,他说了个比喻,说什么比喻呢?他说-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

「所以者何?」我说这个心在外头,所以然处,在哪个地方呢?他说了个比喻,「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把这个灯在内屋里点着了,「是灯必能,先照室内」,在屋里点着了,先照屋里头,屋外头,当然照不着了,不能照外头,「从其室门」,从内屋里,「后及庭际」,后首到这外屋里,所以这个灯当然是照不着了,说-

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

拿这个做比喻,世间上一切众生,自己身内的事情看不见,因什么身外的事情都看见了?「亦如灯光」,也就像灯光,屋里头没点灯,点在外屋,「居在室外」,外边都看得明明白白的,室里头黑着,没见着嘛,「不能照室」,所以不能照内屋,「是义必明」,说到这儿,阿难尊者自己还信得及,说我说这个义理,公定是明白啦。

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将无所惑」,将为拿着这个就没有一定的迷惑啦,这不是早先我说的那个心在内,那是迷惑,这回我不迷惑了,说到这儿呢,这还觉着很得意,「同佛了义」,我明了这个实义,像佛一样,佛你头回说在内不对,我就甘心佩服了,一定是不在内,一点也不虚妄了,他说到这儿,佛就随跟着就驳他了。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5-12 16: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一

续-《●[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一》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佛对阿难先说一个比喻,这事情没有个比喻他不承认,佛说我给你说个比喻,你说心在外边,这话佛也说的不对,说「是诸比丘」,就是佛的这些弟子都称为比丘,比丘就是僧人,「适来从我」,适才回来,他们从我去化斋吃,来到「室罗筏城」,这个城里化斋,「循乞抟食」,循乞是挨着,不能桃贫捡富,挨着穷的也化、富的也化,挨着门口化;循者是佛立的规矩、乞是求化斋吃,抟食,印度吃饭都是拿手抓着吃,抟在一块吃,早先我看到这儿我还不好懂,怎么叫做抟食呢?我见着印度人在我们弘法精舍住了有两个星期,他就拿手抓了吃,给他筷子吃,他不会拿,我这亲眼看见的。印度吃饭,印度那个地方天气比这里还热,都得晾凉了吃,有点温气不烫手,烫手就不行,拿手抟在一块送到嘴里吃,都是拿手吃,这是印度人,我亲眼看见的,就是这么个样子,所以,佛就说「循乞抟食」,乞是化斋,拿手抓着吃叫抟食,普通吃饭的话,「归祇陀林」,回来啦!「我已宿斋」,我已经把饭吃完了,「汝观比丘」,你再观察观察那个没吃完的人,你观察那些僧人,「一人食时,诸人饱不?」先说个比喻,说一个人吃饭,余者那些人都饱不饱?这话问得很稀奇,一个人吃饭怎么会让大伙饱?这就是拿这个做比例,佛问阿难,一个人吃饭,诸人(众人)饱不饱呢?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佛心思他必说这句话,阿难答佛说,「不也,世尊」,不是这样,「何以故?」什么缘故呢?「是诸比丘」,说这些僧人,「虽阿罗汉」,他们都证了果了,证了小乘圣人的果位,小乘就不知道大乘的事,大家要知道,「虽阿罗汉」,虽证到四果阿罗汉了,了了一层分段的生死,他不在世间上受生死了,「躯命不同」,一人一个身体,躯是身躯,生命不相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一个人吃饭怎么让大众饱呢?佛问到这里,他已经入了佛的阵势了,佛就把阵势摆着,一引他就进来了,这正是问他,他心里还不知道,佛说你刚才说心在外头,是不是?你心思心思,那个人在你的身子外头、你在那个人的身子外头,你们两个人的心都在外头,是不是?都在外边,要一饱一切饱,这心都在外边吗?外边的心和外边的心就成了一个心了,你要吃饭觉饱,他也就饱了,你要不饱他也不饱了,是不是?心都在外边吗?这一人一个心,那当然是了,这个理说不过去了,佛在这个地方一说,这一个人吃饭,能令大伙饱吗?阿难尊者还不知道呢,他所以说,「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一个人吃饭,那能让众人饱呢?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棉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

佛又给他说,正式要破他了,「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设若是阿难你的知觉,明明了了的这个知见的心,实实在在的在这身体外面,心若在身体作边,「身心相外」,心在身外边、身也在心外边,互相而外,身心互相在外,「自不相干」,心和身就两不相干了,「则心所知,身不能觉」,你那个心要知道,身体就不能知觉了,怎么个理呢?心在身子外头了吗?是不是?这是一定的理,「则心所知,身不能觉」了,「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感觉在你的身上呢,心也就不能知道了,心在身子外头、身在心的外头啦!「我今示汝,兜罗棉手」,佛手软如绵,印度有一种棉子,叫兜罗绵,是软的,佛是一种贵相,手就叫兜罗棉手,手就像棉子那么软,说「我今示汝,兜罗棉手」,佛就把手伸出来了,「汝眼见时」,你拿眼晴看见,「心分别否?」你心里知道不知道?「阿难答言,如是,世尊」,阿难说:「我知道。」

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佛问他这句话,当然他得说知道,佛告阿难,「若相知者」,我举出手来,我这个手在你的身子外头呢,你这个心都在外边,与你那个身心就不相干了,我这个手伸出来与你那身体有什么相干呢?眼睛在你身上,你既然说眼晴看见,心里就知道,「云何在外?」在你那个眼睛,你拿眼睛看见我的手,我的手在你的心外头,问你的眼睛看见的吗?你说眼睛看见了,眼睛看见那个眼不在你身上吗?你怎么说心在身子外头呢?说到这儿,云何在外呢?「是故应知」,是所以故你应该知道,「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这个地方说也是不对,你说在身子里头不对、你说在身子外头也没对,这个地方又把真心又闪出来啦,阿难尊者一味地还是糊涂不明白,底下还要转弯。

三 潜伏根里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瑠璃椀。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这段经文,正是七处征心,这是到了第三处,怎么叫征心呢?考征这个人心,到底在哪个地方?这个题目就是这么个意思。阿难尊者,由一起初顶到最后,七处考征这个心,也没考征对,这是到在第三处,这第三处是破转计潜根,他因什么叫转计呢?头一回佛问他,说你的知觉心在哪儿?他说人都知道,这个心在身子内,这还用问吗?让佛给他破除了,因什么破除呢?你的心在内,五脏以内的事情你怎么不明白呢?你怎么说心在内?拿这一比例,他心思不对,明白了,心必是在外,他还说了个比方,好比点灯,内屋点灯,内屋明亮,要在外屋点灯,里屋都不明亮了,说人的心在外边,才能看见外边的事情,佛又给他破除,你要说在外边,这个理也说不下去,「身心相知」,不能在外。佛第二次征心的时候,把手举起来,你见着没有?他说我见着了,可你见着了,是哪见着?你不是眼见着的吗?眼不在你身上的吗?你怎么说心在身外,这一问又问倒了!一看在内也不对,在外呢?身心又相知,可要在外,身心不相知了,那外边,佛一伸手,你说知道了,拿眼看,你知道你说心在身外头,这不在身上的吗?又不对了,其实说不对的地方,就对啦!佛原来就告诉他,我问你,你拿直心回答,不要烧弯子,你要一弯转就错啦,那就不是你的本心了,他不知道哪儿叫直心?哪儿叫弯心?他一个劲地绕弯,这一绕弯,绕了七处全不对,这个道理就在这儿。这是第三番上了,他又一转计-,这是佛拿话把他引起来的,他明白了,心要说在内,不知道五脏六腑也不算在内,要说在外,身心又相知,在外,身心就不相干啦,心在身外头,外边有事情,身上就知道,佛一伸手,眼睛看见,在外也不对。他因这一转弯,佛一伸手,他拿眼睛看见啦,明白了,这个心一定是在眼上,一定是在眼根里头藏着了,他得说个道。阿难白佛言,称一声世尊,「如佛所言」,佛你刚才把我这个意思都给我驳倒了,「不见内故」,不见身内的缘故,就「不居身内」,当然这个心就不居在身内了,「身心相知」,身心要相知,身要知道、心就知道;心要知道、身就知道,这不能在外了,「不相离故」,身心不相离,「不在身外」,又不能在身外,他都承认啦,那不在内、不在外,到底在哪?他就想着这个意思,佛一伸手,他拿眼睛看见啦,他想起来了,对了!「我今思惟,知在一处」,说我现今心里一思惟,我知道了,知道这个心在这个地方了,「佛言,处今何在?」说你知道那个心到底在哪?你说一说,「阿难言」,阿难就说了,「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说明明了了的知道的心,既然是佛你说这个理,要说是既不知内,「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然而能知道外边,这是他说佛的这个意思,说「如我思忖」,要在我心里头一思想、一忖量,一付度呀,我知道啦,知道在哪了,「潜伏根里」呀,说潜藏在眼根里头,所以他说出个道理来,怎么潜在眼根里头呢?「犹如有人」,他就说个比喻,怕你不知道,说「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他说出个理来,「如我思忖」,在我心里头一思想、一忖度,「潜伏根里」,这个心潜藏隐伏在眼根里,就是这么一句话,他说到这里还得说个比喻,「犹如有人」,又如有这么个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取这个琉璃碗,合在两个眼睛上,就像现在人戴眼镜样的,那时没有眼镜,他说比喻就得说个琉璃碗,这个琉璃是个透亮的,也就像现在的水晶一样,说又如有人,取这个琉璃碗,「合其两眼」,扣在眼上,像现在戴眼镜,也就是这么个理,「虽有物合」,虽然有这个琉璃碗合在眼上,「而不留碍」,一点也不障碍,看什么还是看什么,这个理说的像有理似的,这个心在眼里头呢?说是「虽有物合」,这个琉璃碗是个物,合在眼上「而不留碍」,一点滞留障碍也没有,「彼根随见,随即分别」,彼根就是人的这个眼根,随见,随跟着他眼睛一看,「随即分别」,这心里就分别、就明白了,眼睛一看,心里就明白了,所以拿这个理这么一比喻,就可信了,「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因什么我第一次说在内,佛你说不在内?说对啦,「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因见不着五脏六腑,不能见身内,所以说这个心在眼根上,当然他见不着身子里头,这说得有理,「分明瞩外,无障碍者」,这眼睛分分明明地瞩目于外,这个瞩是拿眼睛看外边,瞩在外边,「无障碍者」,看外边一点障碍也没有,因什么呢?「潜根内故」,他潜藏在这个眼根之内,这个心当然是在眼根里头,在这儿藏着,「佛言,处今何在?」这是佛问他的话,说你思惟,你知在一处,佛言你知道这个「处今何在?」这地方到底在哪儿?底下阿难就回答了,「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说这个人「彼根随见」,人的眼根随看见(拿琉璃碗合上),「随即分别」,分别的清清楚楚,虽然有琉璃碗合,分别的清楚,这是说了个比喻,「然我觉了能知之心」,我这个知觉明了的、能知道的这个心,「不见内者」,看不见身内,因什么呢?「为在根故」,这个心在眼根里头藏着,当然是不见身内,「分明瞩外」,分分明明地在眼根里头,他又能够瞩目于外,「无障碍者」,一点也障碍不着,是「潜根内故」,他是潜藏在眼根以内的这个缘故,他所以,这就合乎两边啦,又不能知内,又让他身心相知,这两处你难不住,「潜根内故」,他说到这个地方,佛说得驳他了。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溜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就像你刚才说的这个话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你说心潜藏在眼根里头,就像琉璃碗合在眼上,「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好比这个人,正当拿琉璃扣在眼上,好比人戴上眼镜,「当见山河,见琉璃不?」这是佛的问题,正当你拿琉璃碗扣上,能看见大地山河,能看见这个琉璃碗吗?看见看不见?阿难就回言了: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拿琉璃笼在眼上,外边见着山河,可也得见着琉璃碗,这是一定的,这比方人戴眼镜看见外边山河大地了,也看见眼镜了,这是应当的事,就拿这句话问他,说是当你拿琉璃笼在眼上,实实在在地看见琉璃了,这是阿难承认的,「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这是阿难回佛的话,他一回复佛,佛就告诉他了,正式地破除他这个迷惑。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瑠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

说你那个心,就如同拿琉璃碗合上,这比喻眼睛如同一个琉璃碗,所以这个知觉扣在琉璃碗里头,就是这个心在眼睛里边,这一比喻,眼晴好比琉璃碗,知觉的心在琉璃碗里边,这又合于内、又合于外。佛告阿难,说「汝心若同琉璃合者」,这是顺着他说,说完了好驳他,「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说正当你借着琉璃碗,心在眼里头,就如同琉璃碗扣上,正当见着山河大地,你怎么见不着眼呢?先前我问你,这个人把琉璃碗扣在眼上,看见山河大地,也得看见琉璃碗,你这眼就像琉璃碗一样的,「当见山河,何不见眼?」正当看见山河的时候,你怎么看不见你的眼睛呢?这是你说的一个比喻,这个说法、这个比喻,法喻相齐,比的一样才对,你这个比喻不相齐呀,不对呀!「何不见眼?」当看见山河的时候,为什么看不见眼睛呢?你怎么说如琉璃合呢?这是说这一面,转过来呢?

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你这个心看不见眼,「若见眼者」,你那个心就算看见眼,这个比喻,拿这个法合这个比喻,说「若见眼者」,设若你真看见眼,这个理也说不下去,因为你要是看见你的眼,「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这个眼就如同外边那个环境似的,这个眼是眼、心是心,你虽然说眼如同琉璃碗,却把这个心也扣在里头了,是不是?这个琉璃碗同外边的环境啦,这个眼睛不是成了个境界吗?成了外边的境界,没有知觉了,他「不得成随」,头一回你说的话,眼睛随见随能知道,随见随即分别,这是前文上,这个事情你不合,你不能随看见,所以就能知道,这个地方也说不过去。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瑠璃合。

这是说,设若你那个心看不见眼晴,就如同你戴上眼镜,你得看见眼镜,你这个眼就成了眼镜啦,你怎么看不见眼呢?「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云何又说这么个比喻?此了知心潜藏在你的眼根以内,就像琉璃碗合上呢!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瑠璃合。无有是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2-27 00:17 , Processed in 0.0447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