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500|回复: 2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四四九卷)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2-28 13: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四九卷)  2005/10/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49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菩萨问明品」,最后一段佛境界甚深。我们看文殊菩萨的偈颂第六首,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这首偈是「答法问」。如何是如来境界法,答这个问。清凉说:「法界是理,生界是事,揽理成事,理彻事表,故云无别」,这是『究竟无差别』。「是故事则不待坏而恒真,理则不待隐而恒俗,非直广大无限,亦乃甚深无际,究尽了知,故称佛境」。清凉大师的文字不多,说得很透彻,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果然能够懂得了、契入了,那就入佛境界。
  首先,我们要了解『法界众生界』。清凉这个注讲得好,一个是理,一个是事,理跟事是一不是二。过去,古来的祖师大德用比喻来跟我们讲,让我们从比喻当中体会到事实真相。在佛法经典里面讲,法界是性,生界是相,讲性相,学佛的同学听到能体会到一些;可是讲理跟事,就更容易明白。性是理,相是现相,现相是属於事,范围都非常广大,清凉所讲的广大无限,其深无际,我们通常讲深广没有边际,就是说的这个。这是什么?这就叫一心。
  在「出现品」里面,这经文上讲得很好,这整个宇宙从哪来的?现在的科学家,过去的宗教家,都在这个地方探索宇宙究竟是一回什么事情?怎么会发生的?这些生命从哪里来的?现在有很多人讲进化。进化,实际上讲不通,不能叫人心服口服。这些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真相,我们不清楚、不明了,这叫迷惑,在佛法里面这叫无明。无明是什么?不明白!不明白,我们就会把它看错、把它想错,那也就做错了、说错了,这一错到底。错了怎么样?错了就有不如意的果报。为什么?错了之后就没有办法随顺自然。
  自然就是真相,佛门里面讲的诸法实相。只有真正通达明了,一切随顺,这个一切随顺就是与自性完全相应。这是什么人?《华严经》上讲的法身菩萨,完全随顺自性,跟自性融成一片。自性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在经典里面,世尊为我们描绘的华藏世界、极乐世界,那就是自己的心行跟性德融成一片,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一不跟性德相应;跟性德相应,跟智慧相应,跟德行相应,跟相好相应(相好现在人称福报)。所以福报不是修来的,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佛在经上给我们形容,说我们的身相,你看平常这是经典上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听说之后就非常羡慕。其实这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生界之事,不完全相应。完全相应,佛在经里面给我们讲的「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无量」怎么个说法?很难体会,你不契入这个境界,永远没有办法明了。契入境界才晓得整个宇宙是一。
  你看在经典上佛常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心性、法性,是理。识,识不能说它是性,也不能说它是事,但是理跟事都离不开它。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它是自性起了迷惑,就是起了无明;真性起了无明,我们一般讲妄心,真心、妄心。这个「无明」是什么我们不能不知道。无明,我在讲席里头常讲,起心动念,这非常非常微细。我们眼看外面的色相,眼看色相,耳听声音,鼻闻气味,舌尝味道,身体接触冷暖,念头里面的起伏,还没有分别、还没有执著,这个时候起心动念了,它太微细,起心动念,无明生了。从这个地方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凡圣差别在哪里。法身菩萨跟究竟佛果,他们有能力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不起心、不动念,这个难。不起心、不动念,真正叫圣人,佛门里面凡圣是用这个标准来分的。
  十法界里面,六道凡夫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具足,哪个人没有!非想非非想处天也没有办法避免,他还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虽然他有很深的定功伏住了,不起现行,可是见思尘沙的习气,也就是说分别执著的习气没断!所以非想非非想天人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时间,这不得了!一个大劫是这个世界一次成住坏空,八万大劫就是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你就想到这个时间多长。他寿命那么长,能够看到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他还是脱离不了六道,寿命到了的时候,他不能再往上去,那只有往下堕落,所以这不究竟。这些都是六道里面的事实真相,你不了解,你不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问题很严重。那怎么办?有办法,求生净土就超越了,这个问题永远解决了。修别的法门,那是往生华藏世界,很难。为什么?要想求生华藏世界,见思尘沙要断,也就是分别执著要断掉,不但从事上断掉,习气也要断掉。
  往生到华藏世界,说老实话,还是带业往生,不过他不带见思、不带尘沙,他带无明。无始无明的习气难断,从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一天开始,这个无始无明习气断尽需要多少时间?佛给我们讲,三大阿僧只劫。什么叫无明习气?无明习气,断无明习气是要时间,没有方法的。我用个什么方法叫它快一点断,没有办法。古大德举的比喻很有趣味,也能容易让人体会,譬如酒瓶,盛酒的;尤其是陈年的酒瓶,我们看到的,很多人看到的,五十年的、一百年的,那个时间愈久价钱愈高;这个酒统统倒尽了,确确实实没有酒了,擦得干干净净,闻闻那个瓶子有酒味,那个酒味就是习气。有没有办法把它去掉?没有办法,只有靠时间;放在那个地方,时间长了,慢慢就没有了。
  我用这个来做比喻,比喻什么?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用酒瓶来比喻。这个酒瓶倒光了,没有了,那个瓶口打开让它透气,要四十一天以后闻闻,没有了,这个四十一天就好比菩萨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天没有了,当然它不是一下没有的,一天比一天淡,到四十一天才没有,这个比喻大家好懂。有没有方法?没有方法,完全时间。所以古人讲,此处用不得力!你在六道十法界可以勇猛精进,到那就没有办法精进,一精进就坏了,一用力马上堕落了。所以法身菩萨修行叫「无功用道」,跟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有种种方法来修行,他什么都没有,那样习气才能够断掉,那就是完全随顺性德。这就是我们讲四十一天大家好懂,实际上佛在经典上讲三大阿僧只劫。
  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亦复如是。极乐世界缘好,你不会退转,你不会堕落,你只有往前进,不会往后退。要多久成就?没有例外的,破无明,证法身。不过在那个世界里面,说实在话,时空没有了,都突破了,所以时间就像《华严经》上讲的「念劫圆融」。无量劫可以把它浓缩成一念,一念延长就是无量劫,这个境界叫不思议解脱境界,这《华严经》经题。没有法子想像,唯证乃知,你不入这个境界你不晓得,入这个境界你也说不出,叫「佛境界甚深」。所以我们把这个理跟事搞清楚,法界、生界,生界就是众生界,法界是理,佛经讲什么?能现能变。能现能变是理,所现所变是事,这整个宇宙是所变的。能变的是理,能变的是性,法性才是我们真正自己。所以宗门教学终极的目标是什么?明心见性。
  我们念佛人要不要明心见性?还是要。我在初学佛的时候,以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圆满成就了,李老师告诉我:不是的,往生极乐世界还是明心见性。我这才恍然大悟,我们在这世间明心见性见不了,明不了,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希望我们早一天能够明心,早一天能够见性。可是明心见性就是《华严》圆初住的菩萨,到究竟果地这个三大阿僧只劫那是没法子。在净土经典里面讲快速,讲的是几天、几个小劫,《华严》讲三大阿僧只劫,一样不一样?一样,时间长短不二。决不是说极乐世界时间短、快速,华藏世界时间那么长,那你就落在分别、落在执著。你只要有分别、有执著,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是要知道的。
  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了,他们住在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面的人,对於宇宙之间一切理事性相因果不执著了,就是见思烦恼断尽,不执著了,出轮回。有丝毫的执著,轮回出不去。我们真正了解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修什么?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修不执著。不执著怎么做事?随缘。真的,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随缘你就自在了。不能有执著,有执著就有六道。执著没有了,但是还有分别,分别比执著微细,所以还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这个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他有分别,愈往上去分别愈淡薄。分别真正没有了,那好,那你就是在十法界跟一真法界的边缘。破一品无明,你就脱离十法界,你就进入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肯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我们在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在六道里面的众生,我们用什么功?就用这个功。在哪里用?理事是一不是二,所以你不需要选择。我要选择有什么好的道场、深山这里面去修行,那你分别执著没有去掉。随缘,哪里都好,没有一样不好,就是在这里头把分别心、执著心磨掉。
  而分别执著的习气非常非常之重,我们在经上读到的,这是三大阿僧只劫断无始无明习气。回头再想一想,见思的习气、尘沙的习气,换句话说,执著的习气、分别的习气跟无始无明差不多。你要不处处警觉、时时警觉,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怎么样修都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可是这里头,真的有一个特别法门,这种分别执著对西方极乐世界行。就是你其他的分别执著统统放下,都不要了,我只执著阿弥陀佛,只执著西方极乐世界,能往生去,能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生哪里?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就是跟我们这边是一样,凡圣同居土有分别执著,叫带业往生。可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跟十方一切诸佛的凡圣同居土不一样。怎么不一样?阿弥陀佛在那里教,我们可以亲自接受阿弥陀佛教诲,而且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我们可以天天到十方世界去参学,去供养诸佛,听诸佛讲经说法,这个好处太大!这是他方世界凡圣同居土没有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不在上二土,就是在凡圣同居土,太殊胜了。
  这个法门,祖师大德说得好,「万修万人去」。万修万人去的条件,你要能把拉拉杂杂的放下,你才能去得了。放下什么?不是事放下,事没有碍,「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不是放下事,事照干,放下什么?放下执著,放下分别。那个妄想是很难放下的。妄想,我们自己也不懂得什么叫妄想,我们现在起心动念那是分别执著,妄想太微细了。只要把分别执著天天淡薄,年年淡薄,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把握,这个要懂。活在这个世间什么都随缘。无论是在家学佛、出家学佛都要懂得随缘,不要去执著,不要去分别,什么都好。今天没饭吃、没衣服穿、没房子住,也好,一心念佛,没有忧虑、没有犯愁的,早一点往生怎么不好?你还有什么牵挂?还有什么留恋?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没有一样不好。人家害我,把我害死了,我谢谢他,他送我到极乐世界去,让我早一点去,你说是不是好事?如果你还有怨恨心,好了,那你堕落在三途,那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错了。这都是你没有看破,你没有放下,看破放下才管用。
  所以对於「法界众生界」的理跟事一定要认识清楚,认识清楚之后才晓得「究竟无差别」,是一不是二。学佛,就要学佛的想法,学佛的看法,学佛的说法,学佛的做法,真学佛!佛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华严经》上讲「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是不是我们境界?不是,佛境界。但是佛在大经上常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现在是不是佛?佛眼睛里面看众生是佛。为什么我们自己不是佛?我们不承认自己是佛。这就应了佛经里面一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是识,就是识变的,我们心想我不是佛,那就不是佛。一切法从心想生,看你怎么想,这外面境界怎么变。这桩事情现在被科学家证明了。所以我看江本博士他的水实验,我很欢喜,把佛的话证明了。水是矿物,它没有思想,它没有分别,它也没有执著,它能随著人的念头起变化,人的念头是感,它有应。有心感,无心应,感应道交,丝毫不爽。所以从这个实验当中,证明佛所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那我们为什么不想善?为什么想恶?
  什么是善?佛是善,佛是纯善。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天天想佛,不要去想人,不要去想事。这个人对我很好,那个人对我不好,这个人帮助我,那个人陷害我,你想这个,你想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六道轮回,这个东西是冤冤相报,错了,自性里头没这些东西。所以我们想佛教我,《十善业道》里头教我要想善,「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这是学佛基本的条件,这是世尊根本的教诲。我们要连这个道理都不懂,都不能去做,不是学佛,真学佛是从这做里起的。可是佛这些教训,我们初学的人学一个简简单单概略的观念,慢慢再充实,慢慢再提升。「问明品」后面的一品「净行品」,那就很具体的给我们落实了。
  「净行品」里面,总共是一百四十一首偈。现在诸位对於《弟子规》很熟悉,我说这品经一百四十一首偈是菩萨的《弟子规》。这个菩萨不是普通菩萨,大乘菩萨、一乘菩萨他们必须要遵守的。今天我们学为什么学不像?我们没有弟子规,所以怎么学都学不像;不要学那些精细的,粗枝大叶也学不像。十善业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谁能做到?我们要懂得,别人能不能做到与我不相干,我自己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古时候人能做到?能做到的人都证菩萨果位了,能做到的人遇到净土都往生了,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大问题。
  说实实在在的话,六道不值得留恋。六道里面福报大的,欲界天、色界天;欲界的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四禅,大梵天、摩醯首罗天是六道里面福报最殊胜的,人间怎么能跟他比?这些我们看到羡不羡慕?想不想得到?你要是有这个念头,你就出不了六道轮回,那要修多生多劫的福报才能得到这个果报。果报现前,一生享受完了,如果不能够继续修行,福享完了一定堕落。这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很深的道理,这个道理叫物极必反。像我们这个一年;大年初一到腊月三十,到底了,到第二天又大年初一了,物极必反,这个道理要懂。你明白这个道理,逆顺是一不是二,这很深很深。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了解这个道理,你心是平静的。顺境里面平静的,逆境里头还是平静的,外头境界你就不受影响了,不受它干扰了,这叫超越。这就是佛法的殊胜,这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决定不受外头境界的干扰,这叫最高的享受。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2-28 13: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四四九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四九卷)  2005/10/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49》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有人问我,世间人喜欢赌博,赌博不是好事情,家产都输尽了,什么时候回头?物极必反,你不要著急,让他去赌,输到他家产尽光的时候,他就回头。开赌场的,用这种方式来赚人家钱的,他能不能发财?不能,这里头因果的道理要懂。设很多圈套,把人家钱夺来,他能发得了财吗?哪有这种道理!如果这种道理可以发财,释迦牟尼佛早就开赌场了,没有这个道理。你骗来的也好,抢来的也好,用什么方法夺取的都好,都是你命里所有的。你命里没有,你不相信,你去开赌场,他开赌场赚钱,你开赌场一定蚀本。为什么?没有命!用这种不好的方法叫别人破产,你自己发财,这个发财的人他的财库很丰足。譬如,他的财富有一万个亿那么大的财富,他开设赌场赚钱,他的一生所赚大概只有五千个亿,打对折了。为什么?损害。
  佛告诉我们,这我们在讲席里头常讲,还得常常提醒。为什么?你健忘,你迷惑。财富从哪里来的?佛给我们讲,布施来的,财布施。这命里头有大财(大财库),过去多生多劫财布施。现在说有亿万财富的人,我们很清楚,学佛这么多年很清楚,至少他过去生中十世以上好人,欢喜用财布施帮助一些贫穷苦难的人,累积到十几世,那个财库就不得了,命里头有。至於他用什么方法赚钱,那是缘。他有因,无论干什么事情,他的财源滚滚而来,缘,因缘具足果报现前,是这么来的。世间人不晓得这个道理,不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以为用那种不正当的手段,他就发了大财,不是的,你要这样想法,你完全错了。用不正当的方式赚来的这些钱,在他财库里头已经大大的打折扣了,亏折了。一百亿的财富就变成了五十亿,打对折了。如果说心狠手辣,害多少多少人破产,甚至於自杀,家破人亡,恐怕他那个一百亿的命只变成了十亿。他还自己以为很了不起,我有这么多钱了。其实,他命里原来的财富比他现在有的多十倍都不止,很可惜他用错了心。
  怎么样去增长?有钱肯布施。所以我们中国的财神,诸位晓得中国财神范蠡,真正是一个富有人的好榜样。范蠡帮助越王句践,真正是复国了,这在历史上很少见的。国家被灭亡,又从自己手上再恢复,很不容易,你就晓得这个人聪明智慧。但是他懂得句践的性格,这个大王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所以打败吴国之后,他就偷偷的逃了,带著西施走了。改名换姓叫陶朱公,做生意,做小买卖,没有几年发大财,命里头有。这个人有智慧,发了财怎么?散财,把他所有的统统帮助这些穷苦的人。散掉之后,从小生意再做起,过几年又发了,三聚三散,那个财是永远用不尽的。我们中国人认他作财神有道理,他真正是我们求财人最好的榜样。
  求财一定要懂得散财,不可以囤积,囤积是罪恶。这世间上多少苦难的人缺少钱财,你把你的钱财放在你的仓库里、放在银行里,造罪业。所以财布施得财富,你命有财库更好,更要施,没有财库也要施,你才会有财富,命里财库是这样修来的,这个道理要懂。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佛大小乘经论上常常讲。我们要真干,我们想求财、求聪明智慧、求健康长寿,有求必应。不是佛菩萨保佑你,这是理,心性之理。你懂得理,事跟理相应,事跟理不二,是这个道理,现在人讲真理。所以,求财要用正当的方法。正当的方法是什么?利益众生的方法,不能够残害众生。残害众生,后头没有好报,你命里头有大财库、无量财宝,到最后你还是要堕落到三途地狱,那就大错特错!
  理跟事的真相,现在知道的人愈来愈少,迷失自性是愈来愈严重。我们看到这个现象不好,见解错误,思想错误,行为错误,起心动念损人利己。这些话,我连答记者问都讲得很清楚,损人决定不利己,这是因果里头的定律,利人才真正是利己。你把你所有的全部都布施掉,你自己决定不会缺少吃的、缺少穿的、缺少用的,不会,没这个道理。中国习惯上一个名词叫「舍得」,诸位要晓得,舍得这个名词是佛教的。舍就是要施,因,种因!后头一定有得,舍财得财,舍法得法,舍无畏得健康长寿,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理跟事是一不是二,性相也是一不是二,因果也是一不是二,佛法用这六个字把整个宇宙讲清楚、讲明白,性相、理事、因果。今天我们学佛的同学,最重要的就是把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自己搞不清楚,你怎么能讲得清楚?自己搞不清楚,你怎么能做出好样子给人看?
  现在这个时代,讲,效果不大,一定要做出样子给人看,他才会相信。讲得再好听,说得很有道理,他听了也点头,点头完了过去他就摇头,做不到!信心不能建立。信心是世出世间法成就的基础,你有多大的信心,你就有多大的成就,信心跟你的成就决定是成正比的。《华严经》上佛也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你说这多重要,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怎样建立信心?读经。所以世尊当年在世四十九年,天天讲经说法,为什么?帮助众生建立信心而已。现在人为什么丧失信心?不读经,不学教,信心迷失了,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偈子后面这句说得好,『一切悉了知』。这句话如果用宗教的话来讲,宗教信徒赞美上帝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是这个意思。要知道,全知全能是一切众生本来如是,个个都是这样的,所以佛家讲「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哪个是全知全能?就是你,不是别人!为什么现在变成无知无能?迷失了自性,迷失了信心,所以才变成这个样子,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怎样恢复自己的信心?这要靠教学,所以佛教教学是究竟圆满。佛教在哪里?佛教在经典之中。我们今天赠送《大藏经》,赠送佛法,从经典里面你才真正学到,不仅是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诲都在《大藏经》里头。什么时候你展开《大藏经》,像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就好了,你就能契入。不亦悦乎,在佛法讲法喜充满。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十分钟,这首偈意思还没有讲完。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再看第六首偈,还是把经文先念一遍: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这首偈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第三句,『一切悉了知』,这句话重要。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一切悉了知,可是事实做不到。我在早年跟李老师学经教,老师就告诉我,讲经说法、弘法利生不是一个容易事情。在佛法讲,要通达经教。诸位都知道,佛法经教这最具代表的是《大藏经》,三藏十二分教,你一生能学得了吗?除这个之外,你通达佛法,不通达世间法,你不能度众生,还得要通达世间法。世间法在中国,举一个代表,《四库全书》,一个人一生能通达吗?我们听老师这么一说,才知道真难、真不容易。《四库全书》的分量(这很难得我还买到一套),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告诉我,他举了个例子,说有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会念书,一天念八个小时,看《四库全书》,就是看一遍,看到一百岁这部书还没看完。每天看八个小时,看一百岁,这书还没看完。《四库》之外的,分量比《四库》多得太多了,尤其是现代所谓是科技爆炸的时代。这才晓得世出世间法一切悉了知谈何容易。
  再说,我们局限在这个地球,地球之外,无量的星球。现在科学家也承认,绝对不是说宇宙之间只有地球有人类,肯定有适合於人类居住的星球,在太空当中一定很多。可是佛告诉我们,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也有众生在那里居住。他们跟我们不一样,这我们能理解,就是在这个地球上,北方住习惯的人到南方他受不了,南方生长的人到北方他住不惯。这个气候、自然生态要是转变,改变他的习惯就很困难。地球上这些条件适合我们人类,换个星球,他们那边一些生物在那边居住适合於他们的生活条件,他到我们这里来不能生存,我们到他那里去也不能生存,这在理上讲得通。所以,佛跟我们讲,居住环境是依报,依报随著正报转,依正不二,哪有说有居住环境,没有众生在这里住的,没这个道理。我们听听佛的说法也有道理。
  所以,这就是现代科学家也承认不同维次空间。在佛法里面,它不叫不同维次空间,它叫法界。你看佛为说法方便起见给我们讲十法界,而实际法界是无量无边,把它归纳一类一类的,十大类。现在科学家也说,不同维次空间也是没有边际,在理论上讲无穷大。而事实上来说,科学家肯定至少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这个话是过去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的,他是个学科学的人,科学家证实肯定至少有十一种不同维次空间。十一也正好跟佛法相应,佛法讲十法界,十种不同,还有一个一真法界,也是讲十一,这是一种巧合,佛法说得透彻。现在科学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空间维次突破,如果突破了,我们的科学技术又要重新改观了。我们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进入到未来,时间突破了;空间要突破了,境界完全变了。科学家还在努力,现在才发现,可是这桩事情在高等宗教里面早就突破了。
  六道轮回不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谁说的?最早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是现在兴都教的前身,过去称婆罗门,现在称兴都教。他们的历史,这世界上研究宗教的肯定他们的历史是八千五百年,比佛教长多了。中国历史号称五千年。八千五百年。根据他们的信徒,他们的传教师告诉我,他说至少有一万多年。婆罗门教不重视历史,没有精确历史记载。他用什么方法突破?禅定。所以印度高级宗教统统是修禅定。禅定功夫深,这是佛法里面所讲的四禅八定,他们真的到了这个境界,所以六道里面的情形他的确是一切悉了知。这个一切是六道里面的状况,禅定功夫把它突破,所以六道他们讲得很清楚,这是中国人所谓「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会有六道?六道从哪来的?六道能不能超越?
  六道轮回很麻烦,这些事情他们搞得很清楚、很明白。这桩事情就等到释迦牟尼佛出世。根据中国历史记载,释迦牟尼佛灭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三年,很好记,三零三三。可是外国人他们的说法,今年是二千四百九十九年,明年是二千五百年,跟中国记载差不多相差五百多年,将近六百年。每种说法都有根据,究竟佛出生是多少年,这个确切没有人能够说得出来,但是至少总是二千五百年以前的事情。佛出世之后,才把六道所以然的道理说出来了,把不同维次空间这个秘密揭穿。
  不同维次空间怎么来的?从妄想分别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本来没有。原本佛只给我们讲法界叫一真,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为什么会变成无量法界?这不同维次空间就是无量法界,为什么变成这样?这就是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世间众生太多,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所以法界就变得很复杂。不但各个人想法、看法不一样,就是你一个人,你一个人也是无量无边法界。为什么?前念跟后念不一样,昨天看法跟今天看法不一样,念念都有差别。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也可以从江本博士水实验里面得到证明。他告诉我,他做这个实验有十年,今年十年了,每一年不晓得做多少万次的实验,从来没有一个结晶的图案是完全相同的,没有过。这是什么原因?就说明我们人的念头,没有相同的念头。你这一生当中,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决定没有一个念头完全相同;有相似,不是完全相同。
  因此,法界就跟这个情形一样,法界是从心想生,哪里会有相同!《楞严经》上讲的「同分妄见」,同分妄见就是相似,是同分,绝对没有完全相同,这是事实真相。到什么时候完全相同?妄想分别执著连习气都断了,完全相同,所以佛经上讲「佛佛道同」。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相似的,那个同是相似的同。无明习气完全断掉了,那就真的相同。可是一真法界里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如果见了的时候,决定看不出他有差异;这是真的,决定看不出。他们连相貌都相同,相随心变,体质也是从心想生。六道凡夫里头没有相同的,一真法界里头非常相似,相似的是让我们不能够辨别。可是他们那些人有神通道力,决定不会把人认错。这是讲一切悉了知。
  佛法这个「一切悉了知」,不是指这个六道,不是指这个娑婆世界,世界无量无边。《华严经》前面我们读过「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你才晓得宇宙不可思议。读了「华藏世界品」,这些我们今天讲的太阳系、银河系太渺小了。再想想这个人身,那就小得很可怜了,还有什么好争的?应该认真努力好学不倦。我们要想像佛菩萨、像法身大士一样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学佛不是学别的,就这么一桩事情。能不能悉了知?答案是肯定的,能。为什么能?你本来一切悉了知。现在一切不了知,是无明、尘沙、见思烦恼障碍住了,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你起了这个东西,把你的智慧德能连福报都障碍住,都不能现前了。
  以佛法来说,一切众生完全是平等的,跟佛一样,没有丝毫差别。你知道这个事实真相,人哪有傲慢心?哪会有贪瞋痴?不可能。一真法界里头没有贪瞋痴,没有是非人我,没有贡高我慢。人与人之间,人与整个宇宙之间,一片和睦的气象,中国人称为「太和」。你到故宫去看那个大殿,最主要的一个大殿,太和殿。宇宙是太和,本性是太和。迷了之后,这些圣贤人、明白人,他用「和」来教导我们。宇宙的核心是爱,这被江本博士实验出来了。他非常肯定,他说宇宙的核心是爱,所有实验里面这个水结晶,只有爱最美,另外就是感谢,爱跟感谢是最美的。就连科学家也证实了。我们这一生当中学什么?就学这个。你看《弟子规》里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爱的教育。佛法扩大了,佛法不是凡是人,是众生皆须爱。众生包括范围就大!包括植物,包括矿物,包括自然现象,无所不包。众是什么?众是众多,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叫众生,包括自然现象都是众缘和合而生,皆须爱。为什么?同一个自性,同心现,同识变。这就是佛法,没有一丝毫差别。
  既然如此,我们如何能通达?李老师就告诉我,他说靠我们去学,学不了的。不通又不行,用什么方法?他教我,诚,感通,感应。我们有感,它就会通达。用什么来感?用诚。《中庸》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讲诚。诚到极处,叫至诚。所以他老人家给我四个字,「至诚感通」,他说求这个就行了。你真正去读、去学没有办法,真诚到极处,自然就通了。什么叫诚?曾国藩先生说得好,「一念不生是谓诚」,心里头没有妄念就是诚。说来说去,还是回归到世尊的教诲,放下一切执著,放下一切分别,放下一切妄想,那叫诚。所以诚是什么?诚是真心,真心之体。
  真心的作用叫智慧,般若智慧是真心的起用,真心的本体叫诚。所以菩提心是真心,经论上都讲了三种,菩提心第一个「至诚心」,是《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所说的,至诚,诚到极处了,这是体。有体它就起作用,作用,对自己、对别人;对自己,「深心」,对别人,经上讲的「回向发愿心」,对人。论上讲的,马鸣菩萨的《起信论》,论上讲的心之体「直心」,对自己也是「深心」,对别人叫「大悲心」。我们把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清楚了。心体叫直心,直心就是至诚心,对自己统统都是用的深心。深心,古大德讲好善好德。对别人来讲,回向发愿、大慈大悲,我们用慈悲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2-28 13: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四四九卷)

续-《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四四九卷)  2005/10/2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449》

摘自《净空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所以我用另外一种讲法大家好懂,经论的说法、古人的注解都不好懂,我把它说成十个字,「真诚」,这是真心之体;对自己自受用,「清净、平等、正觉」,自受用,这就是深心;对别人,「慈悲」。真诚心对别人就是慈悲,慈悲就是爱心。我们中国五伦里面头一个,「父子有亲」,那个亲爱就是佛法讲的慈悲,不附带任何条件,真诚的爱心。这十个字就容易体会多了,对自己心要清净,心要平等,心要觉悟,可不能迷惑。我这个深心从哪儿来的?从《无量寿经》经题上来的。你看《无量寿经》的经题里头有清净平等觉,深心。你用这个心,它就有感应,真诚清净平等觉就有感应,这个感应就是佛家常讲的悟处。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常常有悟处,所谓是「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这个疑不是怀疑,疑情。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法,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绝大多数不是释迦牟尼佛自己主动说的,别人来问的。来问,就是触动,佛立刻就回答。佛的回答没有思考,没有去我想想这个事情该怎么答覆你,没有。想一想,就落到意识里去了。没有思惟,没有想像,就像水实验一样,这边有感来,立刻就有应。感有心,应无心,真实智慧。所以佛经是真实智慧,众生有感,佛所应现的。我们怎样接受佛经?这里头有一个秘诀不能不知道,佛经是自己自性智慧,不是外来的。因为我们的自性跟释迦牟尼佛的性是一个性,「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我们前面念过,「一道甚深」里头念过。所以佛经一展开,不是别人的;这释迦牟尼佛的东西,你错了,你还有分别,你还有执著,你怎么能悟入?展开来,释迦牟尼佛引导我悟入自性,是我自性里头本有的智慧德能。你用这种心态去学,你才能悟入。
  中峰禅师在《三时系念》里面讲得很好,有几句话说得很好,「我心即是弥陀,弥陀即是我心」,「此方就是极乐,极乐就是此方」,真正入不二法门。中峰禅师这几句话,就是《问明品》里面「佛境界甚深」,这样一切才了知,哪有不了知的道理?宇宙之间哪一法离开心现识变?所以离开性识无有一法可得。既然一切法都不离心性,这个人要是明心见性,他就一切悉了知!道理在此地,真的可以通达明了。还有例子,我们在经上看到龙树菩萨给我们做了证明。龙树菩萨开悟了,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明心见性,他没有一样不知道。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留下来那么多经典,他只用三个月工夫全部都学习完毕,我们一般人没有法子。
  在中国也有一个例子,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也没有学过经教。到黄梅去参学,这《坛经》上记得很清楚,在黄梅八个月学什么?厨房里头舂米破柴,干这种苦活。五祖上堂说法,他一次也没有听过。天天做苦工供养大众,修福。这个人根性很利,宿世的,不是这一生的。缘成熟的时候,五祖秘密召见他,不让别人看到,怕嫉妒障碍,怕有人害他。半夜跟他讲《金刚经》,讲不到三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明白了。为什么别人听不明白,他能听明白?你仔细去观察,他对人、对事、对物,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他没有妄想,这就是大彻大悟必须具备的条件;不接触不知道,一接触就明了,五祖把衣钵传给他。这是至诚感通。李老师教我学教,教我用这个方法。不用这个方法,这一生不能成就,你能读多少书?可是这个方法先决条件你要放得下,这是先决条件。你放不下,这个路你走不通。我这个看破放下,章嘉大师教的,这不是方先生教的,方先生引我入门,章嘉大师把方法教导给我。
  我今天到此地来,看到这边的佛教联合会印的一本画册《释迦牟尼佛传》,我翻开一看,里面有好几张图画我很熟悉,早年我看过。但是,虽然画的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迹,八相成道,一定要读《释迦谱》、要读《释迦方志》,你对於释迦佛才真正认识清楚,才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他不是神仙,他是人,他给我们做示范,他是一个明白人。实在讲,就跟惠能大师一样,心地清净慈悲,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六根跟六尘一接触他不生烦恼。什么叫烦恼?妄想分别执著叫烦恼,他不生这个,他生智慧。什么叫智慧?一切悉了知。
  我们在印度看到释迦牟尼佛,在中国看到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如实的实验,我们从这两个人身上得到讯息,得到消息了。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所不同的,佛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众生有妄想分别执著。十法界依正庄严,妄想分别执著程度不同变现出来的境界。所变现的境界,你要知道,相有性无,事有理无,总不离因果。因果,善因一定感善果,恶因一定感恶报。善因得恶报,恶因得善报,佛说无有是处,没有这个道理。在这个地方建立佛法,在这里建立佛陀教育。所以,接受佛陀教育,认真学习这门功课的,天上人间第一等的好人,没有人不赞叹你,没有人不欢喜你。实在讲,我们目的不是希望人赞叹,也不是让人喜欢,我们只想做一个明白人,这一切悉了知就是明白人。明白人,中国人称为圣人,印度人称为佛菩萨。所以佛菩萨跟圣人,那个定义就是明白人,一切悉了知的人,这我们要知道。
  真正明白了,一定好学。人生在世,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学习。孔夫子说得好,这《论语》上有记载,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这就是说我一天不吃饭,一夜不睡觉,「以思」,我在想,那当然想得很多了,想了一天一夜,想这世间形形色色,最后得到一个结论,「无益」,没有真正的利益,「不如学也」。想这世间是什么?还不都是名闻利养、功名富贵,无益。夫子也晓得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佛法讲「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走,所以没有意义,不如学也。夫子一生好学,释迦牟尼佛一生好学。你看看这些诸佛菩萨、祖师大德,哪个不好学?你再仔细观察他们怎么学法?没有一天不读书。经典、书籍,古圣先贤留下来的,天天读。不但天天读它,天天照做,「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是喜悦,不是外面的刺激,内心里面这个欢喜心往外流,像泉水一样;不是外面的刺激,内心里往外流,我们佛门叫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要不学,这种法喜就没有。法喜是自性里头的,你没有这个外缘,学习是缘,虽有法喜,流不出来,你所流出来的是苦恼、是烦恼。唯有真正学习,学是照古人的教诲去学,习是落实,我把我学的东西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无比的快乐!
  听说现在有工商界的老板招雇工要考《弟子规》。为什么要考《弟子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员工都能够学而时习,这老板多自在!不用去管员工,员工个个都是有德行、有能力,而且热心服务,道理就在此地。圣人跟普通人,没有别的,好学。夫子也常常讲,人家赞叹他,他说我没有什么能力,我跟大家比的时候很多不如人,但是我有一个长处,好学。「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好学,这是我们要向夫子学的,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的,都是好学。学到之后,一定会落实,绝对不是所学非所用,所学非所用就没有意思了。学以致用,快乐无比。「有朋自远方来」,朋是志同道合,从远方来干什么?来切磋学问,来研究,来探讨,来互相学习,这是人生第一等的乐事,快乐。在学习,或者没有人知道的时候,有没有人知道的时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圣人君子。为什么别人不知道?真正做学问的人、有道德的人绝对不会自我宣传,没这个道理的,都是非常谦虚,非常含蓄。
  你认识的人多,这是缘,我们佛法讲法缘。我们跟李老师学教,李老师对於这点非常重视,常常告诉我要结法缘。如果不结法缘,你将来成就了,讲经说得很好,说得天花乱坠,没人听,没有缘。有些人讲得不好,听众很多,他有缘。缘要去结。我们就说,怎么结法?我们那时候生活很穷苦,怎么结缘法?老师笑笑,结缘有时候不需要花钱。李老师是一个星期讲经一次,每个星期三。他说,你到门口去接待这些来听经的大众,欢欢喜喜的接待、招待他们,引他们到讲堂,带他们到座位,他们心里欢喜,这都是结法缘。这不要钱的,笑面迎人,为人服务。介绍别人来听经都是结法缘。他说,如果你有能力,能力不大没有关系,你买一包花生米,一块钱、几毛钱,来的人进来的时候,一个人拿一粒,都结了缘。这是很小的钱,你就结了很多缘。这都是李老师教给我们的,我们也就学会了。他老人家讲经,我们都在外面当招待。所以法缘殊胜。
  我在全世界各地方讲经,听众很多,什么原因?缘结出来的。别人对我的布施供养,我没有去盖庙。盖庙是什么?盖庙跟土地结了缘,跟人没有结缘,这就错了。我们把盖庙的钱在整个世界广结法缘,这多殊胜。我一生不盖庙,一生不希望好像自己有个什么地方居住的,没有。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我还没有做到树下一宿,但是自己没有道场。我们离开台湾;在台湾是韩馆长收了一批出家人,用了我的名义,是她收的。她走了之后,这没有法子,这个包袱就交给我了,我在澳洲、在美国给他们建道场。我自己一生当中没有一个家的这个观念,出了家,没有家!这诸位同学要晓得。
  我一生非常仰慕印光大师,这也是李老师教给我的,近代的人学印光法师,你就没错。印祖一生不收出家徒弟,一生不建道场,不做住持,不传戒,为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是因为乡音太重,他山西人,在南方居住的时间久,跟人家讲开示、讲什么听不懂,这是言语上一个障碍,所以他老人家是用文章、用文字来弘法。这就是诸位今天看到的《印光大师全集》,当年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印光法师文钞》,用文字来弘法,收到很大的效果。所有一切供养他都没有用,衣服,一生就是穿几件旧衣服。所有一切的供养全都拿来做印经、印善书,流通经论善书,一生做这个事情,法布施,我学他老人家这一点。连那个慈善事业都很少做。哪个地方有灾难了,有灾害了,印光法师听到了,也会捐一点钱去赈灾。钱从哪里来?从印经款项里面拨出来。我们这才晓得印经是他的第一个重点,全心全力都在布施佛法,我学了他这一点。跟著他走,决定不会错。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懂得怎么个学法。向古人学,决定不错,古人真的有道德、有智慧,懂得怎么做法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跟著古人走不会错,自己想开辟一条道路,那很危险。又何况佛法,佛佛道同。释迦牟尼佛所学、所教的,承传古佛,世尊也是述而不作;孔老夫子也是继承古圣先贤,自己没有创造、没有发明。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时间到了,这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2-27 18:07 , Processed in 0.0571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