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112|回复: 5

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2-18 13: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一课 佛教的真理

    第一课 佛教的真理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为「真理」;孔子亦认为符合天、地、人、三纲、五常的伦理,就是真理。一般来说,世人,尤其是哲学家们都把真理看作是生命所追求的目标,到底什么是真理呢?如何达到真理?究竟如何检验真理?……这些问题,不论是各宗教家、哲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基本上,佛教认为「真理」必须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本来性、超越性、可证性等条件。例如:「空」不是因为我们发现它,它才存在,它是本来存在的;「空」不能分是你的空,还是我的空,所以「空」是必然性、平等性、普遍性、永恒性的;再如生死、无常、缘生,都是必然的、普遍的。人生也唯有体证到真理的条件,才能通往生命真实的世界。

    何谓佛教的真理?广义的说,如来一代教说,三藏十二部经典,契理契机的道理,都是真理。综合其法要,可归纳为:

    一、苦聚:苦,通常是指我们受到业、妄想、烦恼的控制,而有五阴炽盛身心痛苦的感受;所谓「苦受」固然是「苦苦」,「乐受」也会「坏苦」,「不苦不乐受」也会「行苦」。总之,四大五蕴所积聚的人生就是苦聚,苦聚是人生的实相。所以,必须寻找灭苦的方法,才能超越娑婆苦海,从忧悲苦恼中得到解脱,也就是「照见五蕴皆空」,才能离开苦聚。

    二、无常:是指世间的万象,无一不是在刹那生灭变化中,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例如: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替,人有生老病死的转化,器世间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现象,心念有生住异灭的迁流,这些都说明了世间一切都是刹那无常。虽然如此,「无常」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幸福的人生是无常,穷困的人生也是无常,唯有超越世间无常,才能获得永恒自在。

    三、无我:所谓「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可以主宰的「我」,或是可依赖的「我」。因为「我」不能自由,不能自主,更没有实体。吾人要求青春永驻,希望永远幸福安乐,那里能如我所愿呢!所以佛教讲「诸法无我」,是认为宇宙万有皆是因缘和合所生,不能单一、独立或自我单独的存在,人生要超越「假我」的执著,才能证得「真我」的自性涅槃。

    四、空性:所谓「空性」,并非指存在的东西忽然变得不存在了,而是指一切事物的存在,是无自性的,没有不变不灭的实体,所以空性才是实相。佛陀说:「物质的存在如泡粒,感受如水泡,表象如阳焰,意欲行为如芭蕉,识别作用如幻化。」唯有离开错误虚幻的认知,才能证悟生灭缘起的空性。

    五、业感:业,是指「行为」、「行动」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身体、语言、思想三业。「业」,无论善恶好坏,都会产生一种力量,能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而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推动行为,辗转相生,就形成了业力轮回。所谓自作自受,就是有情生死流转的动力,由此形成了惑、业、苦,不断循环,相互地纠缠。

    六、因果:因果是指宇宙生灭变化的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这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等待缘聚合又生他果,如是相依相摄,因缘果报形成森罗万象、无穷无尽的世界。

    七、缘起:即「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说明世间万物彼此依待而存在的法则。世间一切的事物,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现起和存在,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

    八、中道:中道就是超越有无、增减、善恶、爱憎等二边的极端,如人生热烘烘的一味追求欲望享乐,或冷冰冰的舍离一切,执持苦行,都是不恰当的,应离开邪见执著,而行不偏于左右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中道」。但吾人也不能将「中道」误以为是折中之道、中庸之道。中道应以般若智慧来调和事理,融和有无;中道是以般若智慧来导正吾人的行为,趋向解脱之道。

    九、般若:是指向人生正途的光明法炬;有了般若,才能照见缘起性空,洞悉事事物物的无常、无我,而能知苦灭苦。佛教所讲的一切法,凡无般若,皆为世法,一切法有了般若,才是佛法。如「布施」而有般若,才能三轮体空;「持戒」而有般若,才能饶益众生;「忍辱」而有般若,才能无生法忍;「精进」而有般若,才能奋而不懈;「禅定」而有般若,才能证悟觉道。般若就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

    十、涅槃:涅槃是灭除一切痛苦的究极理想境地,是净化贪爱,舍诸执著,拔除烦恼,息灭欲念的世界,进而到一大总相的常寂光世界。当吾人透过佛法的修持,拥有般若的慧解,舍弃贪瞋痴烦恼的束缚时,当下就能获得清净自在的涅槃境界。

    「厌苦求乐」,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发展的本能。可是世间科技文明急速发展,带给社会繁荣,人民富有,却没有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明智合理或安心自在,反而使人陷入更多的困顿与惶恐,这是为什么呢?依佛教的见解,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因为人们对世界的本质有根本上的误解,所以苦痛就会像涟漪一样,一个接一个发生。

    佛教的真理告诉我们:要离「苦」,才能得安乐;要知「无常」,才能有希望;要懂「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恶业」,才能美善人生;要识「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行「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希望法界众生都能徜徉在真理的领域,以佛教真理作为修行的指归与方法,不断净化身心,时时轨范行为,进而达到人生最高的理想境界。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二课 经藏

    第二课 经藏

    佛陀成道后,说法三百余会,留下无数的身教与言教。佛陀入灭后,弟子们为了避免遗教散佚,同时确立教法,以防日后产生异端,于是经过数次的结集,辑成「三藏十二部经典」流传于世。

    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汇,一般称之为「大藏经」或「一切经」。广义言之,佛陀所说一切教法,均称为「经」;狭义而说,则专指十二部经之「契经」,亦即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此为三藏圣典之一,一般又分成小乘经、大乘经两种。「经」所阐扬、诠释的教法,称为「经教」,记载经教的书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流传,始有正法住世。

    经藏,梵语「修多罗藏」,正译为「契经藏」;即上能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下能契合众生的根机。「经」,含有「贯穿」与「摄持」的意思,亦即能贯串各种义理而不散失隐没,并能普遍摄化众生而无遗漏之意。众生依循佛陀教法行持,能够了脱生死,达到自在安乐的目的,所以「经」又有「路径」之义。

    「经」还有出生、显现、绳墨、常、法、结鬘、泉涌诸义。佛经除了由佛陀亲口宣说之外,佛陀与弟子间的对话,以及弟子所说,经过佛陀印证无误者,或由天人、仙人、化人等所说,契于三法印者,皆称为「经」,此谓「五人说经」。

    根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所载,佛陀每次说经,有时先入定;又诸经所明,皆是安心之法,依此摄心,即不散乱。若将三藏配于三学,「经」相当于「定学」。依《大乘庄严经论》所举,为对治众生疑惑,为说戒、定、慧三学,为讲说法、义,所以设立经藏,则经应为广诠三学之教。总之,佛陀说经,目的是要让众生「因指见月」,藉著经教,断除无明,找回自心本性。因此,学佛当如经首安立之「如是我闻」,必须听经闻法,理解经教,同时更要力行实践,所以经典总以「信受奉行」结尾。

    佛教最早的经典是《阿含经》,但根据天台宗的说法为《华严经》,所谓「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最早传到中国的佛经是《四十二章经》,这是一部平易简明的佛教入门书。

    佛教中最长的经典是《大般若经》,共六百卷,内容是阐述「空」的道理;所有经典中最短的经是《般若心经》,只有两百六十二个字,却是《大般若经》的心要。

    《大般若经》与《华严经》、《法华经》、《解深密经》等,是属于**性的经典,较常用于研究、讲说;一般信徒最常读诵的经典有:《金刚经》、《心经》、《阿弥陀经》、〈普门品〉、《药师经》、《地藏经》等;《维摩经》译文流丽优美;《百喻经》、《离睡经》、《减肥经》,善巧方便,生动有趣。

    佛经的流传约经过背诵、书写、印刷三个时代。佛世时,靠口耳相传;佛陀入灭后,佛教随著弘法路线分别往南方及北方国家弘传,而在纪元一世纪的时候,南方的锡兰开始利用文字记录佛陀的教法,北方则在纪元二世纪的西北印度开始使用文字书写佛典。当时纸张尚未发明,使用最广泛的是以贝多罗树的叶子刻字,称为「贝叶经」,后来也有刻在石头上(例如房山石经)以及刻在木头上(例如木刻版大藏经),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是刊刻于宋开宝四年的《开宝藏》。在此之前,佛经主要靠抄写来流传。

    佛陀最初在印度弘化时,是以摩揭陀国语言传述,尔后有梵文记载(北传)及巴利文记载(南传)。东汉时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此后渐渐在中国蓬勃发展,主要得力于经典的汉译。经典最初由印度流传到中国时,由于数量有限,而且前人的翻译也不够完整,或有所出入,因此三国时代的朱士行便率先西行求法,随后陆续又有法显、玄奘、义净等高僧前往印度,完成取经的壮举,并将带回的经典译成汉文流通。其中在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影响最大的四位译经家分别是:鸠摩罗什、玄奘、真谛、义净。

    东晋道安大师最早把经典加以整理,并做成目录,称为《综理众经目录》,这是我国第一本佛典目录,为整饬佛典,保存佛教文化,作出开拓性的重大贡献。

    《金刚经》云:「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佛法藉著经典的流布,能令含识有情彻见本性,佛果菩提成熟圆满,即能出生诸佛。如《杂阿含经》云:「佛言: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觉知,成等正觉。」由此可见,佛法经教对于佛弟子的重要。《涅槃经》载,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曾为雪山童子,为求半偈佛法真理而舍其全身,足证经法是何等珍贵。在《生经》里面,佛陀开示弟子阿难:「自求归依,以法为证,归命经典,勿求余归。」以上列举经中教示,说明人天世间,唯有佛法经典最是宝贵。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三课 律藏

    第三课 律藏

    佛陀入灭后的初夏,五百弟子在七叶窟举行佛陀遗教第一次结集,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经,结集成经藏;由持律第一的优婆离诵律,结集出律藏。

    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是佛陀为调伏弟子烦恼,对治生活恶习所制定的教团规则;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针对弟子所犯的过失而定的规范,是随犯随制,属随缘制戒。律藏就是整理佛陀所制戒法的典籍,亦即「戒」由律藏所诠说,而律藏则为「戒」的根据典籍。

    律藏的内容通常分为波罗提木叉与犍度二部,包括僧团应守的禁止条文及生活礼仪规范等。在三藏圣典中,「经藏」有佛及弟子、天人等五种人说;「律藏」则「唯佛所制」。根据《四分律》记载,佛陀制定戒法,始于成道后十二年,因须提那犯了淫泆之行而起。佛陀制定戒法的本意,是专为摄僧而令正法久住,所谓「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佛陀入灭二千五百多年,至今佛弟子仍能见闻佛法,即是由于佛陀「制戒摄僧」之故。中国佛教依照传承,凡经披剃出家者,必须登坛受戒,始为正式的出家人。中国依律传戒开始于曹魏正元元年(二五四),由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第一本戒本《僧只戒心》,并请梵僧立羯磨法授戒,而朱士行则是中国第一位受具足戒的比丘。戒律关系著佛法命脉的维系,也就是说佛法慧命的住持,是建立在戒律之上。因此,戒律极具重要性。

    有关律藏结集的因缘,根据《长阿含卷四·游行经》记载,佛陀入灭后,弟子均极悲伤,有一名曰跋难陀的比丘却兴奋地说:「那长老去世甚好,他在世时,经常拿戒律来约束我们,如今他去了,我们可以自由自在,为所欲为了。」大迦叶听后深为痛心,因此发起结集律藏,由优婆离分八十次诵出根本律法,此后由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毱多等五师相承。后经优婆毱多门下五位弟子再从八十诵律中各执所持自成一部,就是所谓的五部律,分别是:《四分律》、《十诵律》、《僧只律》、《五分律》、《解脱律》。在这五部律中,我国仅传译前四部,外加五部论,共四律、五论,为中国律宗重要的典籍。

    律藏初传中国,被各家判定为小乘法门,道宣律师根据佛陀「以戒为师」的遗教,致力将戒律融小归大。他体察众生根机,认为五部律中,《四分律》最适合中国,遂以大乘教义来解释小乘律典,明其戒体,立其戒相,一统律藏,使律宗成为大乘八宗之一。

    在汉译律典中,历来持诵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四分律》,不仅是律宗所依据的根本典籍,也是中国所译各种律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戒律。甚至在中国所谓「律宗」,指的就是四分律宗。

    《四分律》的传译,自东晋至唐朝道宣律师时,经百多年的弘宣,已经自成一宗,且因世代律师的造疏发扬,而有法砺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怀素的东塔宗等三派,其中以道宣的南山宗影响最大。

    原始佛教的律藏,分广律、戒经、律论三类。广律有六种:《铜鍱律》、《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只律》、《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戒经即《波罗提木叉经》,乃汇集比丘、比丘尼所受持的禁戒条目,是僧团中半月半月所诵,汉译又称为「戒本」或「戒心」,是律藏的核心、根本,因此有谓「一切众律中,戒经为最上;佛法三藏教,毗奈耶为首」。关于律的论书,则有《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论》、《萨婆多论》、《律二十二明了论》等五部论。

    大乘佛教的第一部律藏典籍是《梵网经》,大乘律一般多散说于经论之中,少有另外编辑成律仪的专书。《梵网经》主要在说明菩萨修道的阶位及应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轻的戒相。内容和小乘律不同,没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主张众生依循共通的戒律,并以佛性的自觉为其特色。

    《四分律》说:「毗尼藏者,是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律藏是佛教的实践法门,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止恶修善,戒律就是止恶修善的具体规范。三藏典籍中,律藏是保留原始佛教根本精神的圣典之一。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四课 论藏

    第四课 论藏

    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法、论。原指有关教法的研究,例如研究律藏者,称为阿毗奈耶,后来广至对经、律二藏的论述,乃至以论解论者,都称为阿毗达磨。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2-18 13: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根据《俱舍论》卷一载:「胜义的阿毗达磨系以智慧对观四谛之理,而对向涅槃之最高智慧,具有慧、无漏的意义。」也就是说,论藏旨在明示教法,引导佛子入佛知见。《大乘庄严经论》亦指出,设立论藏是为对治自心的见取,为成就慧学,为通达法、义,故知论藏实通于三学中的慧学。

    佛陀的教法,经过弟子数度结集,分为经、律、论三藏。论藏约成立于公元纪年前后,此时佛教已由原始佛教进入部派佛教,并随著部派的分裂,对教理和戒律产生种种的异说和诤论,各个有力的部派都成立各自的论典,于是在二、三百年间,分初、中、后三期,完成了阿毗达磨论典七部。部派佛教完成论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这是部派佛教的一大特征。

    原始佛教所结集的经藏中,实际上已含有不少能归入论藏的经典,只是最初仅为简单归纳一些佛教名词,后来逐渐演成解释、论义的形式,也就是藉著往复问答以显扬教义的「论议」。论藏原本是对经典所说的要义加以分别、整理或解说,后来随著僧团的纷诤日起以及外道邪说猖狂,论藏于是负起摧伏外道,破邪显正的任务。例如:佛陀入灭后八百余年,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提婆菩萨于是作《百论》用以防止闲非,彰明宗义。

    此外,龙树菩萨有感修行人或因内心滞惑,或生倒见,或执偏误,于是作《中论》,令离二边之相。又著《十二门论》,以「十二门入于空义」,除正面阐述佛教「缘起性空」的理论外,更针对当时印度思想界流行的胜论(主张因中无果)、数论(主张因中有果)和小乘部派佛教等做有系统的批判。乃至佛陀入灭后九百年,针对当时印度佛教界对世界本质问题,有人执空,有人说有,争论不已,于是有世亲菩萨所著作的《辩中边论》一书问世,以辩明中道和两边,目的为剔除边见,求得中道。

    《百论》与《中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为三论宗的依据论典。佛教的各个宗派中,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以论立宗者,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法相宗等,称为论宗。

    佛教的出家僧侣中,精通经、律、论三藏者,称为三藏法师;深通经藏者,称为经师;精通律藏者,称为律师,精通论藏者,称为论师;造论弘扬佛法者,称为论主或论师。佛陀曾被当代各家称为论师,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迦旃延善演佛陀所说之法义,助益于弟子对佛法的理解,故称论议第一。印度佛教史上以法救、妙音、世友、觉天等四师,合称「婆沙四大论师」;大乘佛教则以马鸣、龙树、提婆、童受等四师,合称「四日论师」;龙树菩萨与世亲菩萨则有「千部论主」及「千部论师」的美誉。

    论藏其实包含经藏与律藏,经、律、论三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修行的指南,佛弟子依之修行,必能开发无漏智慧,获得无上涅槃妙法,因此三藏称之为「法宝」。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五课 戒律

    第五课 戒律

    僧团的健全,须赖规矩秩序的建立,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陀临涅槃时嘱咐弟子要「以戒为师」;佛陀入灭以后,戒律一直维系著教团的慧命。

    戒,是自发心的遵守规律;律,则含有他律规范之意。戒律不仅被奉为三藏之一,更是三学之首。佛陀一切经教,皆不出戒定慧三学,戒有防非止恶的功用,为修持之首要,依戒生定,依定发慧,慧可破惑证真,以此成佛。《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戒如同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力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法,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佛遗教经》说:「若人能持净戒,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戒为实践佛道的基础,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师,指引我们修行的方向;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戒如城墙,帮助我们抵御五欲六尘的侵袭;戒如浮囊,可免我们没溺于生死苦海;戒如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戒如宝剑,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戒如璎珞,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脱我们到达涅槃的彼岸。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仍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罪过加重。因此,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不能不受戒而犯过,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不知戒的精神,则永无成佛的可能。

    戒的要义有四,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陀所制定的法则;戒体是领纳戒法时,行者将戒的精神融贯在身心之中,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戒行是将戒体如法的表现于身、口、意三业;戒相即所遵守的各种不同的戒行。戒体是戒律的根本精神,具策励止恶修善的力量。如果缺乏戒体为内涵,戒律易流为形式化的戒条,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实践于行为,则如同虚设,因此戒虽分为四科,其精神是一体的,必得四科一时成就,才能圆满戒之善德。从戒的各种分类,又有以下的内容:

    一、通戒与别戒:通戒指「七佛通戒偈」,别戒指僧团七众各别持守的戒律。

    二、止持戒和作持戒:「止恶行善」是戒的总相,戒律不外止持、作持二门。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止恶,属于止持戒;「众善奉行」是积极的行善,属于作持戒。

    三、性戒和遮戒:本质上是罪恶的戒,例如杀生、偷盗、淫欲、妄语等行为称为性戒;如果本质并非罪恶,然而容易引生讥嫌,或诱发其它性罪,例如饮酒容易令人失去理智,因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称为遮戒。

    四、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人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行人所受持的戒法,内容为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聚集了断诸恶、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

    五、在家戒和出家戒:佛教戒律因受持者身分和发心的不同,有在家的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出家的沙弥及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及菩萨戒。出家具足戒的条文很多,若依其轻重类别,大致可分成七项:波罗夷、僧残、不定、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灭诤。

    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一切戒律是以五戒为根本。五戒虽然分别为五,其根本精神则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

    戒律是佛法的生命,是诸佛的本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然而佛性虽具,必须持戒,然后乃见。《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持戒是菩提的根本,也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持戒就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表现,也是使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守持戒律时,应把握戒的基本精神,才不会拘泥于戒条的形式,而能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六课 禅学

    第六课 禅学

    「拈花微笑」是禅宗最古老的公案,是人间最美丽的传说,二千多年来,禅的智慧流传在人间,开启了世人的眼目,照亮了万古长夜。

    禅学渊源于印度,盛兴在中国。禅学可概分为两类:广义的禅学是指公元前五世纪佛陀创立佛教开始,发展至八世纪的大、小乘印度禅,即所谓的「禅那」之禅;狭义的禅学则指发端于中国隋唐时代,而后开演为「五家七宗」的「禅宗」。

    印度「禅那」,意译为「静虑」,或「思惟修习」,即: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其目的是藉由「四禅八定」的禅定基础,禅观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以达到涅槃清净的圣果。中国「禅宗」的禅又称「宗门禅」,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印度禅法早在东汉时就已传入中国,并于魏晋南北朝盛极一时,只是当时并未开宗立派。当时「禅」与「定」被视为是一体的,参禅就离不开打坐,此所谓「以定摄禅」。到了魏晋时期,般若学盛行,禅学经过离言扫相的般若学的洗礼,禅的修持逐渐由打坐参禅,转向对宇宙实相的证悟。南北朝佛性论的兴起,更使中国禅宗融和「般若实相说」与「涅槃佛性论」为一体,奠定了思想和方法论的基础,般若学与佛性论于是成为中国禅学的两大理论基石,进一步把中国的禅学带向自性自悟的最高禅修境地。

    禅,是佛教的主要修行之一,佛教重视行证,透过禅的思惟实践,佛教的思想、信仰得以具体的实证、体验。禅,并非禅宗专属,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在教理或实践法门上,皆与禅有密切关系。例如:无四禅八定的修持,则无俱舍宗;无五重唯识观的实践,则无法相宗;无般若空观的中道实修,则无三论宗;不实修止观,则天台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乃至净土宗的行者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观及念佛三昧、般舟三昧;甚至四谛、十二因缘、四念处等佛陀一代时教,都是透过禅观而证悟。禅的「止观双修」为修证之要、定学之门,居三学之枢纽,禅学之于佛教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禅门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然而不立文字并非不依文字,教外别传并非不依经教,而是要行者不得拘泥于文字、经教。须知文字、经教是「标月指」,其目的在引导学人见自本心,悟自本性。因此,从初祖达摩以至五祖弘忍,皆以《楞伽经》为禅宗印心的典据。到了六祖惠能,由于闻说《金刚经》,当下茅塞顿开;及至五祖弘忍以《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再为其印心,终于「漆桶脱落」,亲见「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的自家面目,于是五千多字的《金刚经》从此取代了达摩东来以「《楞伽》四卷,可以印心」的传统地位,并为中国禅学开启了历久不衰的黄金时代。

    六祖大师见性开悟后所宣讲的《六祖法宝坛经》,更被视为禅宗典籍中的无上宝典。此外,《永嘉证道歌》、《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禅源诸诠集都序〉、《古尊宿语录》、《无门关》、《碧岩录》等,无一不是禅门骊珠。

    禅,是佛法的核心,是中国佛学的骨髓,也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太虚大师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不但是中国唐宋以来民族思想的根本精神,尤其宋朝以后的孔、孟、老、庄各家学者,无不学禅、研禅。「禅解儒道」、「禅儒相融」的结果,佛教不但影响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也融和了中国文化,并且孕育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佛学精髓--禅学。

    近代由于敦煌禅籍的发现,学术界对禅宗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所以有胡适、吕澂等国际知名学者投入禅学研究,于是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中叶的中国大陆出现了一股禅学研究的热潮,甚至席卷欧美,形成一股禅学热。

    禅,是有情众生的清净本性,禅,能帮助人类寻得失落的自我,转化二元世界观的谬见,因此一直深受知识份子的青睐、共鸣,并且迅速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发挥影响力,所以,廿一世纪将是佛教的世纪,更是禅学的世纪。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七课 般若

    第七课 般若

    一般宗教大多重视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大乘菩萨以般若智慧作为六度的上首,所以能悲智双运,济世利人;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经典上说:「般若为诸佛之母。」

    「般若」是智慧的音译,因为它的含意比世人观念中的智慧还要深远,人闻则生殷重之心。而智慧含义肤浅,有善有恶,有正有邪;般若是纯净善美的,是真实无漏的。所以根据译经「五种不翻」的「尊贵不翻」法则,古来都直译为「般若」,而少用「智慧」来表达。

    般若是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的智慧,《大智度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有了般若就能认识「缘起性空」,进而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佛道,所以般若是菩提之「因」。能够认识「缘起性空」、「不生不灭」的诸法实相,就是般若。因此,般若是一种能透彻宇宙真相的智慧。

    般若并非外来知识,而是众生的清净光明本性,是众生的本来面目;般若是法身、实相、真如、自性、佛性的同义词。佛性人人本自具足,因此六祖大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得般若。

    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易为外境烦恼所转,而在起惑、造业、受苦中轮回不已。有了般若,便可开发自性之光,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罗蜜」。佛陀为了帮助众生达成此一目的,在他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中,仅仅「般若」就讲说了二十二年,留下一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指引著众生「证真实以脱生死」,由此可见般若对人生的重要。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仅在彻悟诸法实相,离一切虚妄而得解脱,更重要的是,菩萨以此无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广行六度万行,而能「一切舍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行于精进而离身心,修禅而无所住」。《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般若为六度的根本,能摄导五度趣入「波罗蜜」,所以布施等五度要能成就「波罗蜜多」,一定要以无所得的般若为方便而修。因此,「导万行以入智海」,这是般若的另一个功用。

    般若是诸佛菩萨亲证诸法实相的一种「圆明本觉智」,是离一切迷情妄想的「清净无分别智」,是通达一切法自性本空、本无所得的「真实无相智」。般若有很高的境界,从凡夫到二乘、菩萨、佛,有层次上的深浅不同。凡夫的般若是正见,二乘的般若是因缘,菩萨的般若是空,诸佛的般若是般若。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见,就可以勉强称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了,真正的般若则要到证悟成佛才能证得,因此《法华经》说:「唯佛与佛才能究竟诸法实相。」《大智度论》也说:「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有胜。」

    般若是通达诸法真理、指向人生正途的法炬。般若有三种:一、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三、方便般若。方便般若是推理判断一切诸法的差别相,观照般若是洞悉一切诸法的真实相,这两种般若的妙用都发自于实相般若,所以说实相般若是般若的本性,是每一众生本来具有的自性光明。要开发这种智慧,需要从佛法中精勤修学,由浅至深,逐次前进。依其方式有:由闻法所得的智慧,称作闻慧;由思惟所得的智慧,称做思慧;由修行所得的智慧,称为修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2-18 13: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惠能大师说:「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一般人所了解的是肉团心、妄想心、分别心,却忽略了本自具足的灵知心,这才是真心。真心就是般若,有了般若,宇宙世界皆在一心。「般若」不是语言所能解释,勉强言之,可以取喻为「镜子」。一个人不管胖瘦美丑,只要在般若的镜子前一照,当下实相现前,见到本来真面目。佛弟子平时诵经拜佛、听经闻法,做种种的功德,就是要擦亮心中的镜子,心净则般若现前。有了般若,即使遭受批评毁谤、无理打骂,都可以视为消灾;遭遇挫折、打击、冤屈、侮辱,皆能视为逆增上缘,以之作为修道之养分,而能滋养菩提善根。所以,有了般若,人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因此,学佛除了要涵养慈悲心之外,更要具足观空的般若智慧。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八课 四圣谛

    第八课 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悟「缘起」而成佛,但因缘起深奥难解,为使尚未起信的众生免于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转**时,特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因此,「缘起」是佛陀自证成佛的「自受用」,「四圣谛」则是「他受用」之始。

    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种真理。《中论疏》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也就是说,若能如实知见四谛,便是圣者,因此称为「四圣谛」。

    一、苦谛:以智慧观察世间事物,情与无情悉皆为苦。根据经典的说法,苦有二苦、三苦、八苦、一百零八苦,乃至无量无边诸苦。形成苦的原因,不外我与物、我与人、我与身、我与心、我与欲、我与见、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

    二、集谛:以智慧彻悟烦恼与造业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众生由于无明、贪爱、瞋恚等烦恼的驱使,而积集种种恶业,由此种种恶业而招致种种苦果。

    三、灭谛:透过智慧,证得涅槃,究竟解脱生死烦恼。「涅槃」是指修道者在知「苦」断「集」后,由修「道」所证得的解脱境界。

    四、道谛:达到究竟涅槃的方法。一般指佛陀初转**时所开示的八正道。

    若就因果性质而言,苦、集二谛是迷界的世间因果,是流转门,「集」是因,「苦」为果;灭、道二谛是悟界的出世间因果,是还灭门,「道」是因,「灭」为果。若依因果的顺序来说,四圣谛应该是集、苦、道、灭,但是因为「果」易明而「因」难晓,佛陀为顺应众生的根性,因此先明示苦相,令众生生起厌离之心;再示苦因,使正确明了苦之来源,及苦因为可断者,继而示以涅槃乐相,令生欣慕,然后再说离苦之法,令其修行,目的就是要使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四圣谛的内容一如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的药方。《佛遗教经》说:「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四谛,不可令异。」四圣谛是宇宙间颠扑不破的真理,其与缘起、三法印是构成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缘起论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缘起,而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四圣谛则是缘起论的具体型态,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称为根本佛法。

    四圣谛是佛陀初转**时所说,临涅槃时又再三叮咛弟子们,对四圣谛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圣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尤其在初转**中,佛陀更三度演说四圣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行相」。

    第一次为「示相转」,将四圣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为「劝修转」,劝诱弟子修持四谛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第三次为「自证转」,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得四圣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同样证悟四圣谛。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兹将「三转十二行相」列表如后:

    (图 略)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九课 十二因缘

    第九课 十二因缘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著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成形,藉著六入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进而有了执「取」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于是就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构成有情生死的这十二个条件互为因缘,因此称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显示的是有情生命流转的因果关系,当中「无明」和「行」是过去世的因,依此二因而生出「识」、「名色」、「六入」、「触」、「受」等现在世的果;再由现在世的「爱」、「取」、「有」再次种下未来世「生」、「老死」的果,由此产生三世之间「惑、业、苦」的因果轮回关系,称为「三世二重因果」。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知,十二因缘就像一条链子,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生命紧紧串连在一起;又像一座城墙,人为城墙所困,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有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人本来可以跳出十二因缘的束缚,但是由于贪、瞋、痴烦恼的牵引,所以不容易出离十二因缘的流转。因此,若欲脱离三世轮回,得到解脱之道,只有泯灭生死根本的「无明烦恼」,唯有「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此才能究竟解脱。以上的流程称之为「还灭缘起」,反之,称为「流转缘起」。十法界当中的缘觉圣者虽然生不逢佛世,但能够从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现象了悟「非生非灭」的真理,因此称为「缘觉」。

    《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因为思惟十二因缘的真理而开悟证果,而后因为悲悯众生「不解十二因缘法,流转生死,无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识行本,于今世至后世,从后世至今世,永在五恼之中,求出甚难」,故以方便宣说此甚深难解之法,令众生共趋于正觉解脱。这段话说明:唯有认识十二因缘法,才能了解生命流转的实相,进而永除诸暗,离苦得乐。

    十二因缘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源。一般的生命起源说法是直线的,依佛教的因缘法来看,生命是「无始无终」,是圆形的。一个人除非能够证悟解脱,否则一期生命结束,死亡的只是肉体,生命将随著业识继续流转,就像果树的种子,永远相续相生;又像薪尽火传,赓续不断;也像水和冰一样,互相溶合,互为冰水。所以,在三世相续的生命中,尽管我们的身体有五趣六道之别,生命主体却是一个。有些不明生命现象的人认为「死亡就是消灭」,这就是不明因果的「断灭论」。

    《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说,了解十二因缘流转带给生命的诸多苦恼,便能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槃。这段话可说是道尽了「十二因缘」法的价值所在。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课 五蕴

    第十课 五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诸法万象的说明。

    所谓「四大」,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地、水、火、风。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潮湿为性,火以温暖为性,风以流动为性。宇宙世间的山河大地、房屋器皿、花草树木等森罗万象,无一不是仰赖这四种元素组合而成,乃至我人的色身,也是四大假合而成。人体的毛、发、爪、齿、皮、骨、筋、肉是坚硬性的地大;涕、唾、脓、血、痰、泪、津、便是潮湿性的水大;温度、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人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若是四大不调,就会呈现病相,甚至四大分散,人就会死亡。

    四大假合的色身,是一种物质的现象,而人之所以称为「有情众生」,除了具有物理机能外,还有忧、悲、苦、恼、喜、怒、哀、乐等精神状态。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聚集的和合体,所谓物质,就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佛法名之曰「色」;所谓精神,就是佛法所说的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五者,是构成我人身心的五个条件,称为「五蕴」;五蕴就是「我」的代名词。

    五蕴又称五阴。《大乘广五蕴论》说:「蕴者,积聚义。」《摩诃止观》卷五说:「阴者,阴盖善法。」意指众生是由色、受、想、行、识等五法「积聚」而成;此五法能盖覆、遮蔽众生本来的真如佛性,因而起「惑」造「业」,受无量劫生死轮回之「苦」。因此,五蕴也可解释为五蕴魔、五阴魔。

    五蕴是佛法对于有情生命个体的分析,五蕴是因缘所生,而非实有。《维摩经》说:「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色,从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识,由妄想分别而生,究竟皆无实体。佛陀为了明示五蕴虚幻不实,曾举五喻说明,所谓「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事」,以此晓谕众生:五阴之我,不过是五法积聚,暂时的和合,唯有假名,没有实体。「五蕴非有」,实乃佛教「无我观」最具体的诠释。

    然而,凡夫众生无明,往往执著五蕴假合之相为「我」,有「我」就会与「人」争执,我是他非,由此而造业,引生烦恼痛苦。因此《大智度论》说: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原人论》也说:「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觉,执之为我。宝此我故,即起贪、瞋、痴等三毒。三毒系意,发动身口,造一切业。」

    佛陀为了破除凡夫「执我为有」的愚迷,故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的真理,希望众生都能「照见五蕴皆空」,获得般若空慧。般若为三世诸佛之母,般若根源于空,经过了空的体证,般若才能显现,从而证得正觉。所以,由「无我」而进入「空」,是修行到达解脱所必经的路径。

    哲学家老聃曾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我人的身体实乃众苦积聚而成,心理上有贪、瞋、痴烦恼的痛苦,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家庭里有愁衣愁食及恩爱别离的痛苦,社会上有是非斗争,怨憎相会的痛苦,世间上有风、水、火、震、兵灾等痛苦。苦,紧紧的跟随我们,纠缠我们,学佛应该要先认识「苦」;知「苦」,才知道求「解脱」。要知苦,先要能正确认识五蕴缘生之法皆是无常,以无常故有苦,为解脱苦故,须知无我。能够观此五蕴身心皆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才能无我;无我即能远离颠倒执著,无我才能解脱。所以《八大人觉经》说:「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这正是佛陀宣说「五蕴非有」的本怀。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一课 业力

    第十一课 业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世间得以运转不息;人类,因为身、口、意三业造作各种善恶行为,所以生死轮回不已。佛法将此主宰轮回的动力,称之为「业」;造业的主人翁就是身、口、意;「业」有驱使造作的力量,故称「业力」。

    由身口意所造的业,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能招感三界五趣的总报者,称为「引业」,而令此总报体的种种差别得到圆满决定的,称为「满业」。「业」表现在外,并能示予他人者,称为「表业」,持续潜隐于内的业果力量,而无法表示于外,令他了知者,称为「无表业」。

    各人所造的善、恶诸业,往后必招感相应的苦、乐果报。当招感果报的受果、受时俱定,称为「定业」;反之,受果、受时俱不定,暂不受报,称为「不定业」。

    准此,因果报应不能只看一时,因为业依照受报时间分有:现生造业,现生受报的「顺现受业」;现生造业,次生受报的「顺次受业」;现生造业,二生或多生后受报的「顺后受业」。

    业报之所以有现生成熟、来生成熟、后生成熟等不同的差异,主要的原因有二:一、因的力量有迟早,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下种,瓜种当年即可生长结果,而桃种须待三四年后才能结果;二、是缘的力量有强弱,如诸缘具足,则成熟自然早些,否则助缘不够,力道不足,自然业果的成熟亦慢。

    不过,尽管果报有迟速,可以肯定的是「因果不会消灭」,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有部毗奈耶》也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因果业报,如影随形,众生除非不造业因,否则善恶种子永留八识田中,一旦遇缘,必起现行,而且「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必受其报,不能以做些好事来抵销应得的恶报。除非多做善事,多聚善缘,可使恶报由重转轻;或善缘增多,善力加强,令善果速疾成熟,使恶缘逐渐减弱。譬如一杯盐水,表示恶因,若多加以善因的淡水,则可冲淡恶果的咸味,转为甘美。因此,多行善因,多聚善缘,极为重要。

    业报,尚可分为:一、随重的业报,亦即就所造的善、恶业中,何者为重,何者先报。二、随习惯的业报,是就个人日常的习惯、行为而受报。净土宗教人一心念佛,目的就是要养成习惯,一旦临命终时,一声佛号就能与佛感应道交。三、随忆念的业报,是由忆念决定去向,此为临终前忆念生前的善恶而决定去处。故佛教有对临终之人说法,或为其助念佛号,或说其生前善行,令其忆念,以此引发善业而感善果。

    《分别善恶业报经》说:「一切有情,作业修因,善恶不等,所获报应,贵贱上下,种族高低,差别亦殊。」众生造业,除了有招感个人受用的五根身形等正报的「不共业」之外,同时能招感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之依报,称为「共业」。

    业是行为或造作的意思,它是意志力的反应,这个行为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股力量,推动我们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辗转相生,就形成一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因此,业有如念珠的线,维系著众生的生命,永无休止的在六道轮回不已。

    在佛经中,佛陀曾将业力比喻「如种」、「如习」。譬如植物开花结果,花虽然凋谢枯萎,但保留下来的种子一旦遇缘,仍会发芽、抽枝、开花、结果。众生业力的感果,也是这种现象。又如一个装过香水的瓶子,虽然香水用罄,但是瓶子里仍留有香水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2-18 13: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从上面的譬喻可以知道人的祸、福、穷、通,都是自身的业力所感,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造什么因,就得到什么结果,善恶果报须由自己承担,并非有神明、上帝能够赏赐祸福,也不是阎罗鬼王可以任意司掌赏罚。我们要能够确实的体认:业是自己创造,不由神力;业是机会均等,绝无特殊;业是前途光明,希望无穷;业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如此则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开创自己的人生,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二课 八正道

    第十二课 八正道

    「苦」是人生实相,离「苦」得「乐」,人之所欲。学佛最终的目标,即是透过佛法的修学体证,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苦」,获得涅槃寂灭的「乐」,这是人生最究竟圆满的境界。因此,佛陀成道之初,即为众生开示八种转凡成圣,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修行方法,称为「八正道」。

    八正道分别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等,这是八条通往涅槃的捷径。所谓「正」者,以此八法尽离邪非故;所谓「道」者,因其能通达不生不灭、寂灭最乐之境故。循此八正道,可使众生苦集烦恼永断,证得涅槃的圣贤境界,因此又称「八圣道」。八正道又如船筏,可使众生从「迷界」的此岸渡到「悟界」的彼岸,因此又称为「八道船」、「八筏」。

    八正道为佛陀成道后初转**时所说,其后陆续说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等,共为三十七道品。其中以八正道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因此一般以八正道为四圣谛中「道谛」的内容,是为「灭谛」之「因」。实际上八正道与三十七道品也只是详略之分,意义并没有差别。

    八正道中,「正见」居首,「正见」即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学佛应该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有了正见的智慧,对于是非、善恶、真伪才能做正确的思惟判断,发诸于身口意才有正确的行为,而不至造下三涂之因,自然免受五趣轮回之苦。《杂阿含经》卷二十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正见的重要,由此可见。

    八正道可大分为八,实为一体,其中任何一项的实践,必然使其余七项伴随同时圆满成就,正如《大毗婆沙论》说:「由正见故,起正思惟;由正思惟故,得正语;由正语故,复得正业;由正业故,复得正命;由正命故,发起正勤;由正勤故,便得正念;由正念故,能起正定。」佛法虽有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每一法门都不能背离八正道,由此可见八正道的重要性。

    戒、定、慧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八正道归纳起来亦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正见、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学;正念、正定属于定学;正精进通于戒、定、慧三学。

    八正道以「正见」为首,说明学佛应当以智慧为前导,才不致迷失方向,这是以修行的次第而言;若以修行的目标来说,「正定」才能离惑证真。要修得「正定」,则须借助「正见」至「正念」等前七支为缘,也就是说,有了正知正见,发乎于身的行为,才能远离杀、盗、邪淫,合于「正业」、「正命」、「正精进」;发乎于口的语言,必然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的「正语」;发乎于意的正确思想,才能远离贪、瞋、愚痴的无明妄念,而起无瞋恚、无害想的「正思惟」,及忆念正道的「正念」;如此身口意三业清净,自能入于无漏清净的「正定」而获得解脱自在,所以说八正道是正觉解脱的正道。

    八正道也是最平实而生活化的实践法门,日常生活中对因果义理有肯定的认识,就是正见;平日所思所想,念念与佛法真理相契合,就是正思惟;与人交谈说话都是慈颜爱语,令人生起信心、欢喜,就是正语;平时所行所作,都合于道德礼法,不会为了一己之私欲而侵犯、伤害别人,这就是正业、正命;进而主动济弱扶倾、乐善好施、行善止恶,这就是正精进、正念;遇到困难挫折,能够沉著、冷静,运用智慧去判断、解决事情,这就是正定。八正道包含了信仰与道德的要目,不仅是出世解脱道的实践法门,也是人间生活中人人皆应遵守的道德准则。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三课 因缘果报

    第十三课 因缘果报

    世间法因为受到个人主观、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即使是赖以维系社会秩序的法律,也常因为受到客观因素所左右而难以获致绝对的公平。世间真正的公平是「因果」,无论达官贵人或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贷或殊遇。因此,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才是人间最公平的仲裁者。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旨在阐明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如是辗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因此,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

    因果律是事物生灭变化的法则,《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因此,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实相,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的道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不管我们相不相信因果,因果是绝对存在,它像空气一样,充满整个宇宙,无时无处不在公平地执行著有情人间善恶的赏罚,或无情器世间的成坏。《涅槃经》中郑重指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因此,一个人可以不怕鬼神,不怕生死,但是不能不怕业报,不能不畏因果。

    因果,具足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因是主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称果。宇宙中,大至一个世界,小如一个微尘,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随著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因此,要想了解因果,就必须认识因缘,因缘的种类包括:(一)有因缘与无因缘;(二)白因缘与黑因缘;(三)内因缘与外因缘;(四)正因缘与邪因缘。能够正确认识因缘,才能趋正避邪,才有好的果报。

    在佛教诸多教理中,「因果观」与人生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对「因果」应该有如下的正确认识:

    一、因果通于三世:《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业报,如影随形,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因此,因果报应在时间上有现报、生报、后报等「三时报」之分。

    佛教的三世因果论,乃是「惑、业、苦」三者相续循环的因果关系,亦即由「惑」起「业」,因「业」感「苦」,于「苦」复起「惑」,于是三世流转,循环不已。三世并非专指前生、今生、来生,而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因果非宿命论:〈因果十来偈〉说:「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这首偈语说明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受过去生所造善恶业影响的结果,并非由他人所操纵,更不是命中注定。因此,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是乐观进取的道理。

    三、凡事各有因果:世间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为所生,「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为浅显易懂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不爽的业报思想对社会人心的规范,远远超越法律条文有形的束缚,因此孙中山先生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法可以补法律之不足。」

    四、果报自作自受:《地藏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一语道尽「善恶因果,决定有报」、「因果业报,自作自受」的至理。

    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因果不是宗教教化的戒条,是人人心中的一把万能尺,度量著自己一生的命运,也刻划著人世间善恶的长短,更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未来的我。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四课 三法印

    第十四课 三法印

    世间上每个宗教都强调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合乎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等四个条件。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因此,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监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大纲,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是涵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三条定律:

    一、诸行无常: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说「无常」。

    无常有「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佛法中的无常,并非「断灭」,而是「变灭」,这种「变灭」是前灭后生,相续不断的,这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

    诸行无常所以是三法印之一,是因为它对人生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大般涅槃经》中说:「一切诸行悉无常,恩爱必归别离。」体念无常,能激发广大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护一切众生。当初佛陀舍弃世间荣华,出家修道,是有感于人生的无常;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导众生。因此,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二、诸法无我: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我」的实体,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彼此相互依存,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与自我主宰的功能,所以说「无我」。

    无我有「人无我」、「法无我」二种。因为一切法「无我」,所以「无自性」,无自性即「缘起性空」,无我系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所以要正确的了解佛法,必须彻知诸法无我。

    三、涅槃寂静:这是灭除贪、瞋、痴、慢、疑等诸烦恼,达到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涅槃」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寂静」是远离烦恼,断绝苦患,也是涅槃的异名。

    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佛陀成道之初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显现。」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我执」之故,起「惑」造「业」,因「业」受「报」,于是流转生死;「我执」若除,则惑、业不起,当下即能证得涅槃实相。佛陀宣说三法印,就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我执,以引导众生出离生死之苦,而得涅槃之乐,所以《法华经》说:「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三法印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一切小乘经典都是以「三法印」来印证是否为佛说;大乘经典则以「一实相印」来印证佛法的究竟与否。一实相印其实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所以有不同的立名,是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所以佛陀说法才有广略的方便,而究竟之理只有一个。

    过去佛教一直给人悲观消极、遁世避俗的印象,这是因为一般人对佛教所说的「苦」、「空」、「无常」等义理,有了错误的理解,以为佛教只是消极的讲苦,讲无常,却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从而发起欣乐厌苦之心,积极的追求究竟涅槃之乐。三法印所要传递的就是:无常才有希望、无我才能和众、涅槃才是究竟,这是我们对三法印应有的认识。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缘起说是佛陀教法的代表,两者意义相通,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五课 缘起

    第十五课 缘起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这种说明「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为「缘起」。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来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则,所谓「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因为现观缘起而成佛。「缘起」并非佛陀所「创造」,佛陀只是「发现」了这个自然的法则,再将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对众生宣说、开示。在《杂阿含经》卷十二中,佛陀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缘起法表现在有情生命的流转上,称为「十二缘起」;表现在世间事事物物的生成上,则称为「因缘所生法」。

    佛陀一代时教所说的空有、无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教法,可以说都是为了诠显缘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说,《楞严经疏》说:「圣教自浅至深,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这也说明了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贯性。

    缘起是佛教异于其它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也是解释宇宙万法起灭,乃至生命起源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真理。《稻秆经》说:「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诸法的实相,也就是「缘起性空」,若能从缘起法中通达诸法的空性,即知缘起而有的一切法虚幻不实,即能从缘起法中见到诸法的空性,这就是佛陀的法身。因此《金刚经》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也就是禅宗所谓的「见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须谛观缘起。

    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缘」和合才有「果」。「缘起」法所阐述的,就是因、缘、果的关系,俱舍宗为了说明万法的因果关系,立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因、缘、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杂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是缘起的最好说明,也是因果法则的最佳诠释。

    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中,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即:(一)果从因生;(二)相由缘现;(三)事待理成;(四)多从一有;(五)有依空立;(六)佛是人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2-18 13: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缘起说」在佛陀时代早已具备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的论师依此为根本教理,逐渐发展出「业感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六大缘起」等学说。尽管各宗各派的经典根据、论述说法不同,对于「缘起说」所阐述的,无非是宇宙万法生灭变异的关系,以及人生苦乐的来源。

    例如缘起法显示世间上任何事情的结果,都是因缘所生起,因此要过快乐的人生,便须培植好因好缘。如果没有植下善因善缘,一旦遭逢不好的果报,也要懂得改善因缘,而不是一味在果报上计较。所以,了解因缘果报的关系,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

    此外,缘起法启示世间万法是「无常」的,好的可能变坏,坏的也可能转好,因此,即使一时遭遇困难、挫折,只要能坚持百忍的朝向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逆境终将成为过去,所以「无常」为人生带来希望无穷。

    诸法既是因缘所生,自然空无自性,无自性便无法自我主宰,所以说「无我」。若能正观缘起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能远离爱欲、烦恼。烦恼是系缚众生,使众生不能解脱自在的最大障碍;烦恼既除,当然就能获得生命的解脱。

    因此,认识缘起,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如此必能帮助我们把握人生的方向,认识人生的意义,而能活得踏实,活得自在,进而建立感恩的美德,培养随缘的习惯,拥有希望的未来,了悟真实的人生。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六课 空有

    第十六课 空有

    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缘起论」观点而主张因缘所生法为实有;二是空宗,依般若经论而观于缘起的存在,「宛然有而毕竟空,空假无碍,是为中道」。

    空宗与有宗是大乘佛教两大系统,空宗即「中观派」,有宗即「瑜伽派」。中观派以诸法无自性立论,破除一切众生情见之执著,以显现诸法实性,故称「法性宗」;瑜伽派以「万法唯识」解析诸法的缘生之相,目的也是在于析相以见性,故称「法相宗」。

    如来一代教法,所说皆不出空、有二义,因此,不论空宗、有宗,其思想渊源皆来自于佛陀的根本教说,也就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

    「缘起」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因果法则,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是暂时的幻起、幻灭。换句话说,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从暂时存在的现象界则说「缘起」,从本无自性的实相界而说「性空」。因为「缘起」,才能显示「性空」,因为「性空」,所以能够「缘起」。也就是说,因为「空」才能「有」,「空」是成就一切「有」的要因,中观学派的龙树菩萨据此而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的中观学说。

    「缘起」与「性空」不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生相成的。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体现真空」,如此不偏「顽空」,不偏「执有」,即名「中道实相」义,能够了达「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就是般若。般若的整个精神就在以「假」成「空」,由「假」显「空」。准此,真俗二谛于是成为「缘起性空」的另一种表现。

    真俗二谛是佛法的纲要,《三论玄义》说:「二谛是佛法的根本,如来自行化他,皆由二谛。」佛陀依于诸法性空阐述真谛,依于众生的妄执阐述所执非真。换句话说,二谛是为了把中道实相的妙理,藉由真空、俗有的方便言说而彰显。所以,佛说二谛是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是应病与药,使依真舍俗,依俗识真,由此直契诸法实相,此即所谓「道非有、无,既有,无以显道」,因此《三论玄义》说:「有二谛故,佛语皆实。以世谛故,说有是实;第一义故,说空是实。」

    缘起无自性,无自性所以是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佛门因此有「空门」之称。

    「空」是真理的极致,「空」能将印证真理的「三法印」统一起来,例如:世间没有永恒性的东西,世事变化多端,这是「诸行无常」,也就是「无常苦空」。世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万法相因相成,这是「诸法无我」,也就是「缘起性空」。世间没有实有性的东西,一切如梦幻泡影,这是「涅槃寂静」,也就是「妙有真空」。

    佛教讲「空」,并不是否定一切,相反的,「空」是诸法所以成就的根本。《大乘密严经》说:「离空无有色,离色无有空,如月与光明,始终恒不异。诸法亦如是,空性与之一,辗转无差别,所为皆得成。」万法惟其性空,才能生起宇宙万有;万有徒具假相,才能显示自性本空。所以,空与有,如月之与光明,始终不二。空与有,是相待之假称,说空说有,只不过为了诠显中道实相义,如果执有拨空,则失于真谛;执空排有,则失于俗谛。执空执有,同样都是边执的妄见,均非中道之正理。

    因此,《般若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皆是阐明空有不二,空有相融相即的道理。

    空,是佛教的X光,经由空性,便能洞悉诸法实相--诸法所以是空,是由于无自性可得;诸法所以是有,是由于相用不是空无的。《释摩诃衍论》的「虚空十义」,把空的奥妙诠释无遗。「空」并不是顽空,并不是妄计一切皆空的「恶取空」,「空」具有建设性,譬如,没有空间就不能建房子;袋子不空,便不能装东西;宇宙不空,众生就无法生存,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万法就是建立在这个空义上。

    「空」蕴含无限,真空才能生妙有。佛教讲「空」,就是要我们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无对待,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甚至连「空」也要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解脱自在、空有不二的世界。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七课 中道

    第十七课 中道

    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这是畸形;如果只张不合,这也是畸形。唯有拳掌卷舒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是落于左右、好坏两边,都是极端;能够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中道就是超越有无、增减、苦乐、爱憎等二边之极端、邪执,是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后,初转**时即为五比丘揭示:离于偏执,履中正而行,这才是解脱之道。此乃佛陀历经六年的苦行生活,深体「行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著。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再者,当时印度有六师外道,在修行上有顺世派的极端享乐主义者,有尼乾陀的极端苦行主义者;对于宇宙人生问题的看法上,有极端的「宿命论」与「无因论」,这种各执一端的说法,佛陀认为均不可取。为了不落于偏见,因此「离于二边,而说中道」: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所以,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义。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以实践八正道为主;理论上的中道,就是缘起。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形成的法则,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但是「空」并不否定「缘起」的假有,而是在万法现象上,观察其无自性的空。因此,「缘起」与「性空」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的。佛陀说「缘起性空」,就是要众生因「空」而知「有」,因「有」而达「空」,是为对治众生「空」、「有」两端的执著,所以能真正通达缘起者,于诸法则不执着实有,亦不执著全无,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体悟非空、非有,就是「中道」。因此,龙树菩萨的《回诤论》说:「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由「缘起」而见自性「空」义,便不会落入执「无」的边见;了知「缘起」为自性「空」之理,便不会落入执「有」的边见。不落入有、无二边,才能对「中道」有确切的体认:中道连系「二谛」──性空是「真谛」,假有是「俗谛」,二者统一起来而成中道,所以中道不著名相与对待,综贯「性」、「相」及「空」、「有」。

    由以上诸说,可以知道中道的实相,即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空有不二」是指不执空、不执有的真空妙有;「即真即俗」则既是真谛,亦是俗谛的中道思想;「色心并举」为不偏唯心,亦不偏唯物的中道观。

    中道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特色之一,能够把握中道,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义。因此,无论大、小乘的各宗各派,皆以之为弘法的基本义理。但是,各宗派对中道的解释并不尽相同,如小乘所说的「八正道」,中观派主张的「八不中道」,法相唯识宗的「唯识中道」,天台宗所立的「三谛说」等,各家所诠释的观点不一,但都不失佛陀最初所说的中道思想,其中以「八不中道」最为浅显易懂。

    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八不,主要在破众生的自性执,也就是说,缘起的诸法,其当体性空、不可得,但是凡夫、外道及有所得的行者不能体认一切法空,总执有实在性的法,从常识上的实在,到形而上的实在,不能超脱自性妄见。此自性见,在时间上,即有常见、断见;在空间上,则有一见、异见;在时空的运动上,则有「去、来执」;在法的当体上,则有「生、灭执」。此生灭等八计是众生迷失的根本,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不相应,于是龙树菩萨开立「八不」,以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执,而彰显无所得的中道。因此,古人说:「八不妙理之风,拂妄想戏论之尘;无得正观之月,浮一实中道之水。」

    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因此,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认识世间生灭、差别的万法,一一皆具足常住不灭的中道真理。能够如实认识世间实相,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会被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风所吹动,自然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所以,离于二边而行中道,这就是智慧,这就是佛法。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八课 无常

    第十八课 无常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因此说「无常」。

    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依物理学来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是「无常」。因此,《八大人觉经》说:「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阿含经》也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万善同归集》更是形容:「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这些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诸法因缘所生,所以无常。

    无常依其变化的速度,分为「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我人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因此《宝雨经》形容心念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

    除了心念是「念念无常」之外,其实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等,莫不是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因此,世间一切现象,乃至万事万物,可以说都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因为不论精神、物质,凡一切现象无一不刹那生灭变化,而且是不断的变化,因此无常是世间实相,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当初佛陀因为感悟人生无常,于是舍弃荣华,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示众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世间无常故苦。顺遂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因此,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说明: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转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努力工作、经营,也有致富的可能;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自能赢得友谊;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愈挫愈勇,逆境终将突破。无常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世事无常,才能使我们脱离不满的现状;因为世事无常,所以得以体会法性的真实平等;因为世事无常,所以不会为神权邪说所迷惑。尤其,修学佛法的人因为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所以容易生起出离心,精进不懈,进趣佛道。

    《大般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说明世间万物无一得以常住不坏,凡生者必灭,因此,唯有超脱此生、灭的世界,才可达到寂静的境域。也就是说,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所以无常、无我,所以能实现涅槃,这就是「三法印」的思想根据,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十九课 涅槃

    第十九课 涅槃

    寺院所供奉的佛像,一般有立姿、坐姿、卧姿的不同。卧姿又称涅槃像,表示福慧圆满、动静一如。所谓圆满,就是了生脱死、超越时空、泯灭人我对待、自他融和一体之义。所以,涅槃不是一般人以为的死亡,而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人生,是快乐之境、幸福之地。

    根据《涅槃经》说:「灭诸烦恼,名为涅槃。」《大毗婆沙论》说明涅槃的意义是:「烦恼灭,三火息,三相寂,离诸趣。」《杂阿含经》说,涅槃是「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所以涅槃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是灭除贪欲、瞋恨、愚痴、无明、邪见、是非、烦恼的一种清净无染,也是物我双亡、圆满光明、自由自在的世界。

    在佛教各经论中,对「涅槃」有种种不同的异名诠释,如《法蕴足论》的「无为、无边、无漏、无住、无生、无作、无灭、无起、无染、真实、彼岸、微妙、寂静、恒在、安稳、胜义、至善、稀有……等」,以及《四谛论》的「无坏、无失、无等、无碍、无求、无上、无量、无爱、解脱、超绝、唯一、圆满、清净、最上、真谛、真如……等」,这是分别从否定与肯定来诠释「涅槃」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2-18 13: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二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此外,《大涅槃经》说,「佛性」就是涅槃;《华严经》说,一切诸法的自性就是涅槃;《般若经》说,「理无所知,无所不知」的「般若」就是涅槃;《楞严经》说,证实了「理绝动静」就是涅槃;《维摩经》说,「十地不二法门」就是涅槃;《胜鬘经》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就是涅槃。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自性。

    鸠摩罗什大师将涅槃译为「灭度」,就是灭烦恼障,度生死海的意思。玄奘大师则将涅槃译为「圆寂」,「圆」指圆满,「寂」指静寂;具足一切功德,泯除一切污染的习气、烦恼等,就是涅槃的真义。

    涅槃的诠释,虽然诸经所用名义各异,可是理实无二,都是指「清净自性,真实本体」,此自性本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因此《方等般泥洹经》卷二说,涅槃具有常住、寂灭、不老、不死、清净、虚通、不动、快乐等八种法味。

    此外,涅槃具有十大特性:一、涅槃如净莲;二、涅槃如水、三、涅槃如解毒药;四、涅槃如大海;五、涅槃如食物;六、涅槃如虚空;七、涅槃如摩尼宝珠;八、涅槃如赤旃檀;九、涅槃如风;十、涅槃如山峰。

    涅槃是证悟的境界,它有层次上的区别,各宗派对涅槃的分类也有不同。天台宗依体、相、用,认为涅槃可分本自具足的「性净涅槃」、透过修行证得的「圆净涅槃」、为教化而示现的「方便净涅槃」。法相宗将涅槃分为:自性清净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无住处涅槃等四种。

    涅槃是止灭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极理想境地,当我们不再受制于贪瞋痴烦恼的束缚时,当下就是一种涅槃解脱的境界,所以涅槃乃人人可证,当下可得。

    涅槃具有常、乐、我、净四德,具体而言,涅槃是一种无生的境界、无住的境界、无我的境界、无缺的境界。涅槃超越有漏世间的一切对待,无法透过人生表相的见闻觉知获得,必须自己下真功夫,从修行内证中,渐渐体悟它的存在。从历代证悟涅槃的圣者教示中,可知欲求证涅槃,必须:(一)依于戒行;(二)依三法印而修;(三)依三学、四摄、六度而学。

    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因此列为三法印之一,称为「涅槃寂静」。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归宿,但是涅槃的境界并不一定等到死亡才能证得,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就正等正觉,这种正等正觉就是涅槃。所以,涅槃就是我们自己清净的本性,是真实的自我,是宇宙之源、万法之本。求证涅槃,就是要找回清净的自性,能够证悟涅槃,就能泯除人我关系的对立,超越时空的障碍,不被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等种种无明所束缚而流转生死。所以,涅槃是超越生死的悟界,能证入「涅槃」,就是人生的解脱。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第二十课 烦恼

    第二十课 烦恼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人生的大患,生死流转的根源,就是「烦恼」。

    烦恼,是指一切能污染、易扰乱有情身心的精神作用。烦恼之所以会造成生死过患,根据《成唯识论》卷八说:「生死相续,由惑业苦。发业润生,烦恼名惑,能感后有诸业名业,业所引生众苦名苦。」众生因为迷惑事理而造作恶因,所种下的业因种子,再经过烦恼恶水的滋润,就会产生负面的巨大力量,招感苦涩的恶果,逼恼众生的身心。如此一来,惑(烦恼)、业(行为)、苦(苦果)辗转相因,循环不息,就形成有情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也就是「十二缘起」的环环相扣。因此,烦恼能招感业力,引发未来的生死果报,具有「发业润生」的功用。

    佛陀成道之初曾揭示:「众生皆有佛性。」众生虽然佛性本具,却为烦恼无明所覆蔽,因此不能开显。由于烦恼能够使众生迷惑事理,妨害觉悟,所以又称为「惑」;俱舍宗与法相宗便将烦恼分为「见惑」与「思惑」两种,天台宗则将「见惑」与「思惑」并称为「见思惑」,另立「尘沙惑」与「无明惑」,三者合称三惑。

    「烦恼」是学佛最大的魔障之一,它能障蔽、遮盖众生的真如佛性,所以又称「障」、「盖」;它盘缠在众生心中,象是重重绞绕的绳索,所以又称「结」、「缠」;它系缚众生的身心,令不得自在,所以又称「系」、「缚」;它像污垢,因能污染众生的心性,所以也叫做「垢」;它如洪水,能使善品流失,所以又称「瀑流」;它驱使众生流转于生死之中,所以又称「使」;它能牵制众生,令不得出离生死,故又称「轭」;众生的烦恼交络繁茂,有如茂密的森林,所以又称「稠林」;众生因为烦恼,常由眼等六根门头漏泄过患,所以又称「漏」;潜在的烦恼随逐众生,眠伏在深层的意识里,以极微细的活动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扰乱众生身心,所以又称「随眠」;烦恼又如尘埃,能染污吾人之心性,所以又称「尘劳」;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所以又称「客尘」;此外,又有火焰、毒箭、虎狼、险坑等譬喻。

    烦恼是迷惑自性的魔障,佛法以「八万四千」法数形容烦恼之多,但是若论烦恼的根本,则不出贪、瞋、痴、慢、疑、恶见等六种根本烦恼。其中的「恶见」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错误的见解。此五见具有推崇探求的特性,作用猛烈,所以又称为「五利使」。相对于五利使而言,贪、瞋、痴、慢、疑的推求则较为钝拙,所以又称为「五钝使」,两者合称「十使」,又称「十根本烦恼」。随著根本烦恼而起的从属烦恼,则称为「枝末烦恼」。

    依凡夫的习性,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自然想要执为己有,这就是「贪心」;相反的,对于不顺己意的人、事、物,产生排斥,甚至厌恶,这就是「瞋恚」;由于凡事全凭自己的好恶,顺己则喜,违逆则怒,完全不明事理,这就是「愚痴」。因为贪、瞋、痴作祟,于是产生悭贪、吝啬、嫉妒、自私、怨恨、执著、恼怒、散乱、烦闷等情绪,这就是烦恼。因此,产生烦恼的根本原因起于贪欲、瞋恚、愚痴,三者又称「三毒」,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此三毒又为身、口、意等恶行之根源,故亦称「三不善根」,为「根本烦恼」之首。

    此外,人之所以产生烦恼,究其原因,其实是心王、心所向外追求,迷惑于物境;亦即透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对外攀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于是五欲、六尘便像尘埃一样覆盖真心,产生无明,进而起惑造业。因此,学佛修行不但要「勤修戒定慧」,以期「息灭贪瞋痴」,尤其要「转识成智」。《六祖坛经》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摄大乘论讲记》说:「佛法不外乎转迷启悟、转染成净的行践。转迷启悟与转染成净的关键,即是知。」「知」就是明理,就是智慧,就是「转识成智」,若能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则无明烦恼灭尽,自能开显佛性,找回自我。因此,佛法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此乃大乘佛教之究极。

第二册 佛教的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4 12:03 , Processed in 0.0555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