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044|回复: 8

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0 22: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一课 信仰

    第一课 信仰

    一、怎样才是正信的宗教?

    正信的宗教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有教主:历史上真有其人,而不是从神话鬼怪中产生。

    2.有教义:所奉行的经典,流传的法义,皆合乎宇宙自然的法则,如佛教的三法印,即是普遍、必然存在的永恒真理。

    3.有导师:传播宗教者,必须持守律法,有著清净庄严的品德,并且不以主宰者自居,或假藉威权操控人心。

    此外,正信宗教的目标,是教人以布施、守戒、忍辱、慈悲等,作为修行的内涵;以不侵犯他人生命、钱财、身体、名声等,做为修行的德目。正信的宗教,不以神通变化骗取信徒的膜拜,不以鬼怪附身造成信徒的不安。正信的宗教是开发吾人道德光明的本性。

    二、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经云:「皈依三宝者,能破除忧悲苦恼,得到无上寂灭之乐,故以此因缘皈依三宝。」又皈依含有皈投、依靠、救护之义,藉由三宝的威德加持,净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缘,成办诸事。

    皈依三宝者,如得灵丹妙药,能够医治贪瞋痴的心病;如灯烛星月,能够指引我们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够脱离生死的苦海;如贫人得宝,能够庄严我们的身心。皈依三宝者,以佛陀为导师,以三藏教典为法宝,以一切善知识大德为僧宝,亲近学习,护持一切。皈依佛,如同在我们心中建一座发电厂;皈依法,如同在我们心中建一座自来水库;皈依僧,如同我们在心中的良田上栽植功德。因此,我们必须要皈依三宝,找回生命的价值,重新认识自我宝贵的清净本性,开发每个众生本具的如来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净的真心。

    三、诸佛菩萨那么多,我们要信奉那一位比较好?

    经云:「佛佛道同。」佛、菩萨并没有前后的名次及功德多寡的分别。我们要信奉那一尊佛、菩萨,视各人因缘而定。如:欢喜慈悲的性格,可以礼拜观世音菩萨;爱好智慧的人,可以信奉文殊菩萨;发大愿心的人,则以地藏菩萨为典范;重视实践的人,就以普贤菩萨为榜样。

    佛教是个尊重包容的宗教,信奉那一尊佛、菩萨,是个人的自由,就象是学生填写志愿表,选择喜欢的科系研读,只要努力用功,不论就读那一种科系,都能得到学位。修行也是如此,以有缘的佛、菩萨作为学习的对象,生起见贤思齐的向上力量,终究殊途同归,人人成佛有份。

    四、皈信佛教以后,应如何实践?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皈信佛教后,除了防非止恶,还要积极的奉行众善:

    1.要正信三宝:对三宝信心不退,对戒法持守不毁,对饶益有情不变,对护持道场不疑。

    2.要正见人生:正见人生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圣贤和凡夫,有前生和来世。

    3.要正语说话:维护善良纯净的口业,不乱说、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还需布施爱语、柔软语,给人信心和欢喜。

    4.要正命生活:不从事违犯五戒的工作,也就是要有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

    此外,亲近善知识,常到道场听经闻法,或者早晚一炷香,吃饭三称念,每日诵《般若心经》一卷,或静坐五分钟,生活中不离正思、正念等,都是实践佛法,圆满菩提的要门。

    五、信仰之后,应如何维护信心?

    信心乃一切功德的根源,信仰之后,如何保任、维护信心的根苗,有以下十种方法:

    1.亲近善知识。

    2.经常参于定期的共修活动。

    3.听闻正法。

    4.阅读佛书。

    5.参加道友集会。

    6.要有自我的密行。

    7.学习六度四摄的菩萨道。

    8.要有禅悦法喜的体验。

    9.关心佛教的发展。

    10.正见、正思、正念。

    此外,对于信心的维护,要勤于拔除贪瞋嫉妒的杂草,要勤于灌溉清净戒法的甘露,让信心的田园生长慈悲、般若的丰硕果实。信仰佛教之后,要以佛为导师,以法为良药,以僧为医护,化贪欲为喜舍,化瞋怒为慈悲,化愚痴为智慧。持之以恒,就是维护信心最好的良方。

    六、对民俗信仰应该有什么态度?

    人人有信仰的自由,佛教徒应本著慈悲的胸怀,对于民俗信仰要有尊重、友善的态度;对于其它宗教,也能含容等视,以礼相待;不皈依外道天魔,不信奉外道邪教,不跟随外道门徒,这就是佛教徒面对民俗信仰或不同宗教时,应该有的立场。

    七、我们究竟应该信仰什么?

    1.建立四不坏信:皈依佛、法、僧、戒四者,即具有根力,信心坚固。

    2.肯定三法印:确认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人生实相。

    3.信仰业力自作自受:深信世间的善恶好坏都是自己所造作,不由神力,即使有神通也抵不过业力。因此,自己所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去受报。

    4.信仰依法不依人:人有生灭来去,唯有「法」--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5.信仰自性三宝:肯定自己的清净本性,认识自己的本具佛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自己是最好的依靠。解脱生死苦患,不是诸佛菩萨所能替代。相信自己是佛,自然会爱护一切众生,不会有侵犯众生的言行举止。信仰「我是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佛事,所说的都是柔软的佛语,所思的都是清净的佛性。

    八、信佛必须拜偶像吗?

    信佛有必要拜偶像,因为有见贤思齐的价值。

    拜偶像不是拜泥塑木雕的形像,而是礼拜此像所代表的意义,透过圣者形像,容易生起恭敬、怀念、效法的心意。如:一块布裁成帽子戴在头上,做成鞋子穿在脚上,大家不会把帽子穿在脚上,也不会把鞋子戴在头上,布的本质相同,但功能和价值不同。这块布如果制作成国旗,象征著国家的尊严,将受到千万百姓的敬礼。又如耶稣教的耶稣像,不论是铜铁木器,当他高挂在教堂中,同样受到耶稣教信徒的礼赞。天主教的圣母玛利亚像,对于信奉她的信徒,见其塑像,献花膜拜,精神意义大于物质形像,礼拜偶像更有利于凝聚信仰力量。因此,崇拜偶像有其存在的价值,使我们的心灵有了皈依,生命得到救护,情感扩大升华,并由此唤醒吾人清净圆满的觉性。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二课 教理

    第二课 教理

    一、「空」的意义是什么?

    「空」,是佛教重要的教义,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般若心经》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义;世间诸法皆因缘所生,无独立的自体,故曰是「空」,实际上,空是建设宇宙万有的意思。

    空是什么?空是正见,能由现象的存有之中发觉本体真空的真谛;空是般若智慧,由此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种现象;空是因缘,空是不二法门,空蕴含无限,所以虚空无相,无所不相。空像数字中的「○」,放在「一」的后面,就是「一○」;放在「一○」的后面,就是「一○○」,可以无限的增加至天文数字。空也像数学中的「X」,无所不可代表,无限广大。空又像「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有无量的意义,可以代表一切感谢与祝福。空是真理,是万有,就如同虚空孕育了万有,空气孕育了大地万物一样。

    空并不是无,而是要我们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无对待,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空去一切戏论,甚至连这个空都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大圆满、大自在的世界。

    二、什么叫做「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是指世间的森罗万象,无论有情、无情,动物或植物,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一花一草,都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和合而成。

    「地」大,以坚硬为性,能支持万物,如人的毛发齿爪、皮骨筋肉、脑髓等属于地大。「水」大,以潮湿为性,能收摄万物,如人的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便尿等属于水大。「火」大,以温暖为性,能成熟万物,如人的体温暖气等属于火大。「风」大,以流动为性,能生长万物,如人的一呼一吸属于风大。

    譬如:一朵花的绽放,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水」分,温暖如「火」的阳光,以及流动的微「风」,倘缺少一大,便无法开花结果。人所以能生存,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若是四大不调,必定生病,甚至四大分散,便离死亡不远了。所谓缘聚则成,缘散则灭,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皆空」,意指万物由众缘所生,若缺少因缘和合,则不生万物。四大皆空,不仅在众缘离散时才说空,当人健康的时候,花正开放的时候,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也就是宇宙万有均无实体的真理。要说「有」,就是如实的「空性」。

    三、什么是「真空妙有」?

    《中论·观四谛品》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空是建立万有的原理,以棉布为例,从缘起法来看,布是空的,因为布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譬如布的原料是来自棉纱,棉纱是由棉花的纤维纺成,棉花又来自种子,种子要有土地、水分、阳光、空气、肥料、人工等的栽培灌溉,才能萌芽、成长、开花、结果,之后果熟开裂,种子密生棉毛,可供纺纱。因此,棉布是棉籽结合了宇宙万「有」的因缘而成,所以从万有的因缘上看,它的自性就是空,这就是所谓的真空能生妙有。

    四、什么是「无常」、「无我」?

    「无常」是指世间一切都是刹那迁流变化,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因为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就如同人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因此,一切法在时间上是瞬息万变,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是三世迁流不住,故说无常。

    然而因为无常,所以人生才有积极、乐观、奋发的一面。譬如穷人只要肯勤劳努力,也有发财的一天,因为贫穷也会无常变化。因此,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与希望。此外,无常提醍我们珍惜生命、把握当下,尤其学佛者明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更能精进不懈,进趋佛道,可以说无常蕴藏了无限生机,是升华人生意义的真理。

    世间上的一切事物,不但无常,而且无我。「无我」指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无我,并不是没有「我」这个人,而是要我们摆脱有形对待关系的束缚,使自己安于无人我、无对待的境界中。能够「无我」,才能融入大众,才能「以众为我」,所以「无我」是修行的根本。

    五、何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世间上有唯物论、唯识论、唯心论及唯人论,佛教讲的是唯识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里的「心」指的就是「识」,不同于唯心论站在反对唯物论的立场,否认一切物质存在的说法。

    唯识家认为宇宙万有的存在,必须透过「识」,依识的虚妄分别执持万有,才能产生一切生命现象。譬如:没有「我」的精神,无法建造房子;在房子里摆上石头、字画,也是自我心识(意)存在的展现。又如:过去对未来世界的梦想,成为今日科技发达的原动力,这个梦想亦即是一种心识的酝酿。所以,法界之内的宇宙山河都是透过自我「心识」的现起,才有种种功用,亦即「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六、什么是「缘起性空」?

    「缘起」是宇宙现象的原理,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万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所以其本性为空。常人对空的认识,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无不变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因缘和合的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七、什么是三藏十二部经?

    「三藏」是指经藏、律藏、论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义,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

    1.经藏:梵语音译「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凡所有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根机的佛陀教法,都属经藏。

    2.律藏:梵语音译「毗奈耶藏」,意译「调伏藏」,是佛陀为调伏弟子心性,对治众生恶习所制定的教团生活规则。

    3.论藏:梵语音译「阿毗达磨藏」,意译「对法藏」,是佛弟子将经典教义加以论议、解释、整理,而成组织化、体系化的典籍。

    「十二部经」是将佛陀教法,依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十二种类,又称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

    1.契经:又称长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通大小乘经典,也包含律和杂藏。

    2.应颂:又称重颂,和契经相应,而以偈颂重覆阐述契经所说的教法。

    3.记别:又称授记,本为教义的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弟子们的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证。

    4.讽颂:又称孤起颂,全部以偈颂来记载佛陀的教法,因非重述长行,故称孤起颂。

    5.自说:是佛陀不待他人请法而自行开示的教说,如《阿弥陀经》。

    6.因缘:是记载佛陀说法教化的因缘。

    7.譬喻:以譬喻来宣说法义,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8.本事:是叙述佛陀及佛弟子过去世的因缘事迹。

    9.本生:记载佛陀过去世种种大悲行。

    10.方广:宣说广大深奥的教义。

    11.希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等希有殊胜之事。

    12.论议:记述佛陀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并分别明了法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

    有一首偈语,正可说明上述十二部经的内容:

    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

    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授记。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三课 文史

    第三课 文史

    一、何谓「本生故事」?

    本生,又作本缘、本生谭、本生谈等。主要记述佛陀于过去世受生为各种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萨道的故事。汉译经典中,属于本生类有:《六度集经》、《譬喻经》、《贤愚经》、《杂宝藏经》、《菩萨本缘经》等。

    根据巴利文经藏《小部尼柯耶》记载,本生故事中汇辑了佛陀过去世以国王、婆罗门、商人、女人及象、猴、鹿、熊等各种动物身形,或救度众生危难,或为求法精进不懈等种种善业功德,共五百余则。内文多以散文、韵文写成,充满舍己利他的牺牲精神,包括菩萨行六度波罗蜜、四无量心等教法,因而有大乘佛教发源于此的说法。

    此外,本生故事自古即深受尊崇和信仰,也被视为绘画、雕刻、文学乃至戏剧等最佳的题材。随著佛教不断的发展,佛陀的本生故事也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通俗文学、道德规范的源流。如:古希腊伊索寓言、阿拉伯童话、寓言文学、日本古今物语等作品。由此深厚的渊源,使得本生故事在研究世界文学源流、传播、比较文学、交流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二、何谓「变文」、「俗讲」、「讲经文」?

    变文即指取材佛经故事,并逐渐加入我国民间故事,加以舖陈改写,使其通俗生动,适合教化社会大众的文章。最初源于中唐时期各寺院讲经说法时,以变文与变相图配合说明、讲唱,教化大众,是唐代以来受佛教影响而流行的说唱文学作品之一,演变至后代,凡民间说唱文学者皆可泛称之。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0 22: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变文形式约有三种:1.散文与韵文相间;2.全部散文;3.全部韵文,对后代中国文学中「鼓子词」、「宝卷」、「弹词」乃至「章回小说」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著名的佛经变文有:《法华经》变文、《弥陀经》变文、《维摩经》变文、目连救母变文等,而以「身餧饿虎变文」年代最久。取自民间的故事则有伍子胥变文、苏武李陵执别词、王昭君变文、舜子至孝变文等。

    「俗讲」的名词亦起源于唐朝,指以在家信众为对象,用平易通俗体裁解唱佛经内容的法会。《法华》、《涅槃》、《金刚》、《华严》、《般若》等大乘经典,是最常开讲的经典。俗讲程序与一般经疏相同,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最先宣演一段经文,继而解说,后以韵文吟唱。

    俗讲法会中所留下的经文底本,称为「讲经文」,具有通俗色彩,后来成为纯粹以「说唱」故事为主的通俗「讲经变文」,因而孕育出我国白话文学的先河--宋元话本。

    三、何谓「译场」?

    译场,指翻译经典之处。佛教东传之初,译经仍属个人事业,随著佛教的发展,译经事业逐渐受到重视,而有译经场的设立。自后秦姚兴为鸠摩罗什大师建逍遥园作为译场后,许多译场皆为官方护持。如:隋炀帝为彦琮法师建翻经馆,唐太宗于慈恩寺为玄奘大师建译场,唐中宗为义净大师建翻经院,宋太宗为法天敕建译经院等,并随著译经事业的发展,译场的规模与制度更加完备。

    译场的组织,设有译主、证义、证文、书字梵学僧、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等九职,通称译场九位,参于翻译者需具「八备十条」的资格。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下,译经成为集体创作的事业,为人类留下许多高质量的文化遗产,而译场也成为传播佛法的场所,和培养优秀人才的专门学校,对后代佛教的影响相当深远。

    四、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是那一部?

    现存最早的汉文佛教经典是《四十二章经》。全经共一卷,分四十二章节,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本经由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所共同翻译,是我国最早翻译的佛教经典。经中简要说明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如: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诸义,并阐示出家学道的要义,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是佛教的入门书。除汉译本外,尚有满、蒙、藏、日、英等译本。

    五、经典的「六成就」是什么?有何意义?

    「六成就」是指诸经共通的序分,具有六事成就,如宗密在《盂兰盆经疏》所言:「一切经初皆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若干人。诸经多具六种成就,文或阙略,义必具之。」六成就包括:

    1.信成就,即经文「如是」,亦指阿难之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故称信成就。

    2.闻成就,即经文「我闻」,亦即阿难自闻。阿难亲闻佛陀说法,故称闻成就。

    3.时成就,即经文「一时」,亦即指说法的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4.主成就,指经文「佛陀」,亦指说法之主。佛陀是世间与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

    5.处成就,指经文中说法之处。佛于天上、人间、摩揭陀国、舍卫国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

    6.众成就,即指经文中与众若干人俱,亦即指闻法之众。菩萨、二乘、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众成就。

    此六缘具足而使教法兴盛,故称为六成就。

    六、什么叫「疑经」、「伪经」?有何历史价值?

    假借佛说而伪造的经典,称为「伪经」;来源可疑而被怀疑为伪经者,则称为「疑经」。一般将二者合称为「疑伪经」或「伪疑经」。

    在印度即有不少假托佛说的经典,有意混乱佛所宣说的教理,现今的伪经,乃指中国、日本等国模仿经论所制作,并假托译自西域胡本或印度梵文,其中或杂混外来思想、其它宗教,乃至民间信仰的经典,但被视为是由印度及西域传来的「真经」而被收录于藏经之中。

    最初提出疑经问题者为经录的编者,他们认为疑经会使真经紊乱,也会令佛所说的真理晦涩。近代研究疑伪经的日本学者牧田谛亮提出六类疑伪经:1.为符合统治者之意而造;2.为批判统治者施政而作;3.符合中国传统五伦思想;4.鼓吹特定教义信仰;5.标示特定个人之名;6.为疗病、祈福等。

    以学术立场言,疑伪经的内容、年代、数量、原因等问题,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就历史而言,疑伪经则提供了许多宝贵材料,成为了解当时思想背景、民间信仰的有效方法。

    七、为什么会有「石经」的出现?其价值为何?

    「石经」是指镂刻于岩石表面的经文,包括儒、释、道等三家经典,其中尤以佛教最多。石经的开雕,一方面是受北魏开凿石窟风气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历经多次法难事件后,末法思想兴起,为让「正法久住」,长久保存经典而鑴刻石经。

    现存佛教石经中,以河北房山石经规模最大,有「石经山」之称。由隋大业十二年(六一六)静琬大师发心鑴刻。经唐、辽、金、元、明、清等历代续刻,现今完好的石经版有一万五千余块,共刻佛经数千卷,是目前保存数量最大的文字铭刻,在东方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此外,元代至正五年(一三四五)于河北居庸关过街塔内壁所刻石经,大小字体计有梵、汉、蒙、回纥、西藏、西夏等六种文字,也是极珍贵的语文资料,颇受重视。依据石经的外型,共分有壁面刻、摩崖刻、碑板刻及幢柱刻等四种。

    在韩国、日本亦有石刻经典,前者以全罗南道求礼郡华严寺的《华严经》最为有名;后者则以宝龟九年(七七八)刻于奈良宇智川摩崖的《涅槃经》碑为最早。唯开雕规模不似中国。

    八、什么叫「格义」佛教?

    以道家或外教的义理来解释佛教道理,称为「格义」。

    佛教东传中国之初,知识分子常以其类似老庄思想而接受之。至公元三、四世纪魏晋时代,清谈之风盛行,尤其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学者雅士,常以老庄思想来说明般若的空理。此种过渡时期的学风称为「格义」。佛教被老庄空理的清谈之风所影响,举凡佛教讲述、佛典注释,常引用老子、庄子、《易经》的用语,皆称为「格义佛教」。后世亦有以儒家思想比附佛法者,亦被视为是格义佛教的一种。

    以格义方式弘扬佛法的代表人物有竺法雅、康法朗等。东晋道安大师最初以老庄义理讲述佛教,注释佛典,因恐格义歪曲佛教教义,乃主张应以佛教原义正确翻译佛典,并藉由佛典本身探究佛理。直到鸠摩罗什大师之后,中国佛教才摆脱格义模式。

    九、何谓「度牒」?「戒牒」?

    「度牒」是指由政府发给僧侣的证明文件,表示其乃依法得到公家经试通过认可,非由私人剃度出家。

    度牒起源于北魏。唐天宝六年(七四七)诏令天下僧尼须经由尚书省祠部出具「祠部牒」的度牒以为证明。出家僧尼须领取度牒后,方可受戒,受戒后再领取戒牒,此皆由官方颁发。故度牒又称「祠部牒」。僧尼以度牒为身分凭证,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免除税赋、徭役等。僧侣行脚时,必须随身携带度牒,以便随时证明其为公度僧侣。至清代为止,代代沿用。

    「戒牒」是指僧尼出家受戒后所得到的证件。根据《释氏稽古略》卷三载,唐宣宗大中十年(八五六),曾敕任辩章法师为三教首座,命僧尼受戒给牒,此为我国僧尼正式受戒给牒的滥觞。

    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一三六八-一四二四),曾三度颁敕僧众受戒者,须随身携带牒文作为执照,遇关津隘口之处,须经验明才准予放行,戒牒遂成为僧尼的旅行护照。清朝雍正时,戒牒改由传戒寺院发给。

    民国之后,已无度牒的颁予,仅存戒牒之制,而由中国佛教会或传戒寺院颁发。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四课 宗派

    第四课 宗派

    一、何谓大乘佛教?何谓小乘佛教?

    「乘」,即车乘,是运载之意。指佛法可以运载众生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意思,所以将佛法譬喻为乘。小乘即狭小之车,指能运载二乘根机以达小果的教法,其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的声闻、缘觉之道,又作「声闻乘」。相对而言,自利利他二者兼顾的菩萨道则称为「大乘」。

    大乘诸经论中比较大、小二乘之别者颇多,如《大智度论》卷四、卷十八等所载,声闻乘狭小,佛乘广大;声闻乘自利自为,佛乘利益一切;声闻法中无大慈悲心,大乘法中则在在强调大慈悲心;声闻法中皆为自利,大乘法中广为众生;声闻法中无欲广知诸法之心,仅有速求远离老病死之心,大乘法中欲了知一切法。

    佛陀为愍念众生,依众生根器的种类差异而宣说权实,目的仍希望归于大乘佛道。

    印度佛教的发展可分为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中期大乘、后期大乘等阶段。十三世纪,佛教在印度衰微后,却在东亚及南亚发扬光大。经由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路线者,以巴利文典籍为主,称为「南传佛教」;经由中国传入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者,以梵文典籍为主,称为「北传佛教」;传入西藏者,则称「西藏佛教」。今日南传、北传、藏传佛教,渐趋融和。

    二、中国佛教有那些宗派?

    中国佛教共分为十宗。由于佛教传入东土,与中国文化融和,祖师大德们在义理的发挥,或修持的方法上,各有所专,自成一家,形成宗派,但并非思想上的分歧。例如:禅、净、密各宗,皆具修持特色;其中律宗深入研究律仪、心法,属于行为与起心动念的制约、引导,贯通于其它各宗各派。华严、天台、唯识、三论、俱舍、成实等六个宗派,均属义理的阐释,各有重点,兼弘则可触类旁通。

    以上合计十宗,其中俱舍、成实宗为小乘,其余八宗皆为大乘。大乘八宗的特色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涵盖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

    大小乘十宗,在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中,或扮演阶段性的过渡桥梁角色,或在思想领域绽放奇葩,或在生活修行上成为具体实践的日课,各有特色,相辅相成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也共同彰显了佛法的奥义。

    三、什么是禅宗、净土宗、密宗与律宗?

    禅宗因菩提达摩东来,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精要,以「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由此衣钵相传,心法相付,传法于二祖慧可。经僧璨、道信、弘忍而至六祖惠能,以顿悟禅大弘于南方,形成「一花开五叶」、「五家七宗」的辉煌时期。

    净土宗因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后经昙鸾、善导、少康等祖师的提倡,形成一大宗派,主张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后以三经一论发展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念佛法门,广受古今佛教大众欢迎,至今仍盛行于北传佛教各个国家,各个阶层。

    密宗因善无畏、金刚智来到中国,在八世纪初才成立宗派,注重身、口、意三密相应,对于仪规、观想、结印、持咒,特别重视。提倡修四加行来加速成就,或求得当生成佛,因而也盛行于各地。

    律宗至南山道宣律师发扬《四分律》,以大乘教**释小乘律典,完成「南山五大部」,依据戒律精神,阐述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尤其戒体至为重要,提倡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以戒为师,在受持各种戒法与日常修持上,统摄其它各宗各派。

    四、什么是华严宗、天台宗、唯识宗与三论宗?

    华严宗由盛唐贤首法藏国师大成其体系,阐扬法界缘起,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六相、十玄思想,说明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所呈现的一真法界相状,称为性起法门。

    天台宗以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思想为中心,由智顗大师大成天台判教体系,成为我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最有特色的贡献。同时又在一心、十法界、百界千如的思想上,开展出性具思想,正好与华严宗的性起思想相对。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因玄奘大师翻译印度瑜伽系统的经论,门人窥基大力阐扬万法唯识的思想,大成唯识宗。唯识学可说是佛教的心理学,对于心识有深入的分析,阿赖耶识种子如瀑流,由此说明生命的流转、轮回业报的力量以及解脱的根本,主张一切万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尤其转识成智的思想更是一大特色,通常以有宗著称。

    三论宗又称中观宗,因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印度般若中观系统的经论,阐扬缘起性空思想,以破邪显正、八不中道的无得正观、中道实相来彰显佛法真理。本宗由吉藏大师大成思想体系,相对于唯识有宗,通常以空宗著称。

    五、什么是俱舍宗与成实宗?

    俱舍宗是根据世亲菩萨著作的《俱舍论》而成立,专弘我空法有思想,因六朝陈代的真谛三藏将《俱舍论》译成中文而盛行。后期因唐代玄奘大师重译此论,又有门人作疏,称为「新俱舍」时期。以小乘有宗之名著称。

    成实宗根据诃黎跋摩著作的《成实论》立宗,弘扬我法二空思想,不仅网罗部派佛教菁华,也含有大乘见解,因此本宗定位于由小乘空走向大乘空的过渡著作,以小乘空宗之名著称。

    六、修行禅、净、密,孰轻孰重?

    所谓「密富禅贫方便净」,学密者注重坛场的布置、法器的材质,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并且讲究以金、银、铜、宝石来铸造、镶嵌法器,每次修法都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做准备,对上师更要有优厚的供养,所以学密者无论在经济上或时间上,都要十分充裕。

    禅者的修行生活则是重简单、随缘,无论山林水边、闹市都会,只要双腿一盘,即可参禅。今日更讲究工禅、商禅、生活禅,能够把握每一个当下,参究人我相处之道,善观起心动念,便是当下解脱的禅机禅境。

    净土宗的念佛方法,无论什么行业,什么年龄,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以修持。尤其对于繁忙的现代人,更是契机。许多人传出预知时至,或瑞相显现的事迹,因而鼓舞各行各业的人,精进念佛或行佛,对于现实的人间,积极参于,努力奉献,更加难能可贵。

    有人只修禅,没有修净土念佛;有人念佛,不肯参禅;现在也有人禅净双修,如永明延寿禅师所说「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中国佛教一向在禅净之外,还持咒修密,所以现在禅净密三修也很应机。

    禅、净、密三种修行法,各具特色,端看各人的选择。

    七、三教一家,五教同源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有儒、释、道三教,儒家讲修齐治平,佛教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道家讲返璞归真,这些都是在善的基础上发展出来,导人向善的宗教,故云「一家」。五教则泛指世界各大宗教,也都以善为出发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0 22: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举例而言,儒家思想可纲维人伦,等于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稣教主张生天,等于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的清净无为,任性逍遥,等于佛教的声闻、缘觉乘思想。各宗教在多元化的人间,均扮演著导人向上向善的角色,或为身教,或为家教,或为含容各门学科的心灵教育。人间佛教重视当下的净土,致力于解决人间各种问题,所谓以出世思想作入世事业,属于菩萨乘的思想,主张「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以声闻、缘觉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业,进而实践菩萨道的慧业。以上系将各大宗教汇归为五乘佛教,皆可引导众生到达理想世界,其根本究竟乃觉行圆满的大乘佛道,故曰五教同源。

    八、人间佛教的定义是什么?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修行、成道、度化众生均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

    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人间性、生活性、利他性、喜乐性、时代性以及普济性等六种特性。

    人间佛教重视现实人生合理的生活。无论是南传、北传,显教、密教,都须具有人间性。人间佛教是地球人类走向未来的一道光明。

    什么是人间佛教?佛陀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五乘共法、各宗各派、三十七道品、因缘果报、禅净中道等,一切的佛法都是人间佛教。在度化众生的方法上,则以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作为日常人际关系顺畅的不二法门,也是菩萨利生的实践。「慈悲喜舍遍法界,惜福结缘利人天,禅净戒行平等忍,惭愧感恩大愿心」,这首佛光四句偈可作为人间佛教精神内涵的说明。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五课 戒律

    第五课 戒律

    一、戒的类别有那些?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受戒犹如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在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佛教的戒律分为:

    1.通戒与别戒: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通于僧俗二众的禁戒。三聚净戒也是通戒,凡发菩提心的僧俗二众皆得受持。别戒则为僧团七众所各别制定的戒律,又可分为在家戒与出家戒,在家戒有:优婆塞、优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弥、沙弥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2.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净戒,即:断一切恶的摄律仪戒,积集一切善的摄善法戒,摄受一切众生的饶益有情戒。

    3.止持戒和作持戒:护持所受的戒体,停止恶业的造作,称为止持戒;策励修习善业的行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属于止持戒,是消极的止恶,「众善奉行」则属作持戒,是积极的行善。

    4.性戒和遮戒:本质上是罪恶的行为,称为性戒,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行为,无论佛教是否制戒,国家是否订法,本质上为天理所不容,是社会所公认的罪行,属于性戒。如果本质并非是罪恶的,只是容易产生讥嫌,或诱发其它本质上罪恶的行为,则称为遮戒。例如饮酒本身不是罪恶,但是饮酒容易失去理智,转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属于遮戒。从性、遮这两种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虑的层面是十分圆融的。

    二、受持五戒有什么利益?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处:不杀曰仁,不盗曰义,不淫曰礼,不妄曰信,不酒曰智。受持五戒的人,会有无尽的利益。《灌顶经》卷三说:受持五戒,必感得二十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戒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1.满足一切智;2.如佛所学而学;3.智者不毁;4.不退誓愿;5.安住于行;6.弃舍生死;7.慕乐涅槃;8.得无缠心;9.得胜三昧;10.不乏信财。

    此外,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歎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的诱惑,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所以,受持五戒,现世可以免除苦恼、恐怖,可以获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谐、快乐;将来可以免堕三途恶道,得人天果报,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里播种,纵使不求,自然有许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无尽的功德善果。

    三、参加八关斋戒有什么意义?

    佛陀为了使正法久住,制定戒律仪轨来规范弟子,让僧信二众各有戒律可资遵循。在家信众虽然无法剃染,佛陀为了让他们也能有机会过出家清净离欲的生活,培养出世善根,播下出家解脱的种子,而慈悲开设八关斋戒的方便法门。

    受持八关斋戒是以一日一夜时间,体验出家的生活,该日除了受持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之外,还要遵守三条戒律:1.不以华鬘装饰自身;2.不故往歌舞观听;3.不坐卧高广大床;一斋是不非时食,共八戒一斋。受八关斋戒者,因一日一夜持不淫戒,介于五戒与十戒之间,等同出家人,所以得称为净行优婆塞或净行优婆夷。

    四、诵戒的意义?

    诵戒的根本意义,在于僧团的「和乐清净」和「正法久住」的理想。受戒者领受戒法及戒体之后,恐有遗忘,或有意无意之间有所违犯,因此在固定的时间(半月半月)中,或一人,或多人,共同重诵戒条,以温故知新,再次互相提醒警惕,俾能清净持守戒律。但是如有违犯者,诵戒前先要忏悔,无私无隐的发露过失,出罪还复清净,不受罪过的障碍,才能进向圣道,趣入解脱。

    五、戒律的精神、意义是什么?

    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譬如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对别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盗,就是对别人的财产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对别人的名节不侵犯;不妄语,就是对别人的名誉不侵犯;不饮酒,就是对自己的理智不伤害,进而不去侵犯别人。

    一般人总以为受戒是增加束缚,其实,凡是身陷牢狱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触犯了五戒。譬如:杀人、伤害、毁容,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窃盗、勒索、抢劫、绑票,是犯了偷盗戒;强奸、嫖妓、拐骗、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毁谤、背信、伪证、恐吓,是犯了妄语戒;贩毒、吸毒、运毒、吸食烟酒等,是犯了饮酒戒。由于犯了五戒,于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够受持五戒、真实认识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因此,戒的真义是自由,而非束缚。

    六、杀死蟑螂、老鼠、蚊虫等,犯戒吗?

    佛教以「人」为本,所以不杀生戒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是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不通忏悔的根本大戒。杀死蟑螂、蚊蚁等,则是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和杀人不同。因此,以人为本的佛教,有时为了防止传染病蔓延,为了大多数人的生存而杀害虫蚁等,并不是很大的罪恶。当然,如果能够事先预防或驱逐,那是最上策,就可以避免一些无谓的伤害。

    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间伤害的小生灵更多,这种无意中杀害的行为,纵使有罪,也属轻微。佛教重视的是动机、存心,怀著瞋心而故意杀生,那就必定要受苦报的。

    此外,若依广义而言,浪费时间,破坏物品,也是杀生。因为生命是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相同的,物品是大众的资源,是大众集聚因缘而成,也一样要珍惜爱护。现代社会都在提倡护生环保、主张生物自由平等,与戒律的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吸毒是犯佛教的重戒吗?

    凡是扰乱神经系统的物品,如速赐康、安非他命、鸦片、大麻、白粉、烟酒等刺激性的东西都属毒品。吸毒不但吃掉自己的健康、生命、荣誉、人缘、前途,甚至因为吸毒而家破人亡,断送一生幸福者,比比皆是,所以毒品要绝对禁止。

    佛陀虽未制定不吸毒戒,但佛教中有酒戒,五戒中的「不饮酒」,就是拒绝刺激性及会覆盖清明神智的物品,以现代角度诠释,不饮酒就是不吸毒,吸毒就是犯五戒中的饮酒戒,这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之一。

    八、破戒与破见有什么分别?

    破戒可忏悔,破见不通忏悔;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可以忏悔纠正,破见是根本思想的错误,在见解上无法再接受佛法真理,就永远与佛道无缘。

    因此,学佛应有正知正见的正确认知。

    一般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事实上,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还是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不懂改过,自然罪过加重,只有沈沦三途恶道。

    因此,在佛教中,一个破戒的人并非可耻,只要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个破见的人,则有如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就如同在政治上,思想犯的罪过比较严重。在佛教的戒律上,错误的思想见解,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昧于因果的邪恶见解,是烦恼的根源,也是障道的因缘。因此,一个修学佛法的人,首先要培养正见,有了正当的见解,才能勇猛精进,深入佛道。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六课 制度

    第六课 制度

    一、什么是佛教的僧伽制度?

    佛教对僧团的管理,以「六和敬」为主要的僧伽制度。六和敬不仅是建立僧团的重要基础,推而广之,也是建立清净和乐的佛化家庭,乃至安和乐利社会的重要根基。六和敬是:

    1.身和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平等和谐的生活,这是相处的和乐。

    2.口和无诤:在言语上和谐无诤,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彼此说话诚挚,语气委婉,这是语言的亲切。

    3.意和同悦:在精神上志同道合,不计较是非利害,不比较人我得失,养成开阔的胸襟、愉悦的心境,这是心意的开展。

    4.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大家养成奉公守法的习惯,公平合理的生活,这是法制的平等。

    5.见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识,对佛法有共同的认识,以佛法作为行事的最高标准,不越离轨道,这是思想的统一。

    6.利和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同享应有的福利与照顾,使大家都能有舒适、安稳的生活,这是经济的均衡。

    二、什么是佛教的信徒制度?

    佛教的信徒制度有:

    1.皈敬三宝: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入门。佛、法、僧三宝是佛教徒信仰的中心,也是超越世间的圣财。佛如光,能圆熟众生,是为世间的教主;法如水,能滋润众生,是为人生的真理;僧如田,能生长众生,是住持佛法的善知识。三宝的重要,就好比阳光、雨水、大地,缺一不可。唯有皈敬三宝,才得以长养法身慧命,升华心灵世界,跨越人生的藩篱。

    2.受持五戒:是信仰的实践。戒为一切善法的根本,戒的本质是不侵犯,从不侵犯中,完成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受持五戒,可以增长信心,可以生出功德,可以产生力量,可以人身平安,可以增加道念,可以慧由心生,可以获得尊重,可以产生和谐。

    3.听经闻法:凡遇有听经闻法的机会,要发心前往参加;或藉由研读经典,从中认识佛教的精神所在,提升信仰的层次。

    4.深信因果:佛教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佛教徒要远离苦恼,不仅要明因识果,更要深信因果,不悖因果。

    5.护持正法:三宝弟子的责任是「护法」,即护持正法,为佛教贡献心力、财力、人力,都是护法的行为。譬如:对毁谤三宝者,挺身辩解;支持佛教教育的事业,培养佛教青年等。综言之,最重要的是不护持迷信、邪信的宗教,要护持正信的佛法。

    三、什么是「僧事僧决」?

    凡有关出家僧团之事,如:佛门清规及寺院各项职务的行事等,应该依止戒律的制订,遵循清规以及长老师长的公决,或依往例等原则办理。出家僧侣弘法,在家居士护法,如此,信众可以积极参于寺院各项护法、义工,协助僧众弘法的推动,以其丰富的社会资历,提供寺院事务的谘商,或对社会协助弘传与教化,也可办理文教等佛门事业。但若逢僧团发生任何事端,不评论僧团的好坏是非,以免滋生困扰;对溜单的僧众,不宜收留,以免犯「五逆重罪」中的破和合僧之过为要。僧事应由僧团全权处理,如此才能维护僧团的和乐、清净,信众也才能如法护法。

    四、在家居士可以经营管理寺庙吗?

    佛教自早期就有许多居士林、念佛会、莲社、各种善堂,都是由在家居士发心负责,其职务可以称林长、会长、社长、堂主,但不宜称「住持」,因住持为住持三宝之义。居士成立的团体,以从事佛教的慈善事业为主,不宜从事法会佛事经忏等。此外,婚丧喜庆的法事,应交由僧众负责。佛陀以「出家内弘,在家外护」为教团纲纪、佛法久住的准则,为令僧信和合、教团伦理有序,应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助合作。

    五、在家居士可以从事经忏佛事吗?

    僧众负有住持佛法、广度众生的任务;在家居士则可在寺院中奉献服务、护法卫教,两者各有角色,不容混淆。尤其在家居士不可以越俎代庖,将经忏佛事作为谋生之道。

    六、僧信之间应如何相处?

    僧众对待信徒之道:

    1.教他佛法,助长家和。

    2.鼓励发心,爱家爱人。

    3.劝其正业,正勤正乐。

    4.传授正法,增加信心。

    5.老病死生,给予开导。

    6.人我烦恼,为其化解。

    在家信徒待僧众之道:

    1.四事供养,恭敬尊重。

    2.请转**,随缘学习。

    3.宣扬圣德,赞叹有道。

    4.护持道业,助其修道。

    5.随其修行,增益品德。

    6.令众无缺,广增僧信。

    七、如何认识寺院庵堂的性质?

    佛教修行者的修道场所称为寺院、庵堂、道场、精舍、伽蓝、兰若、丛林、讲堂、莲社、佛刹、学舍、念佛会、布教所、居士林等,现在一般均以「寺院庵堂」作为佛教的专用名称。

    「寺」,古为男众修行者所居,原为我国古代接待贵宾的官署。西域高僧竺法兰、迦叶摩腾到中国时,朝廷使其暂住于寺,后建白马寺使二人安居于此译经,此后「寺」即为佛教建筑的专有名词,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

    「院」,以学习为主,如佛学院。院,原意为周围有垣,转称为周垣或指回廊的建筑物,或指官舍等。直至唐太宗敕令建造大慈恩寺供玄奘大师做为译经的场所,名为翻经院,自此成为佛教建筑物称为「院」的端绪,一般以侧重文教方面者,称为「院」。

    「庵」,为女众修行者所住。是指出家人或隐遁者远离村落所居住的简陋草庵。后世特称比丘尼所居住的地方为庵。然而庵寺昔日原本通指僧或尼所居之寺,并不限于比丘尼所住之寺。

    「堂」,为在家学佛者共住的地方之通称。又指供奉佛像,或者作为讲经修行等用途的建筑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0 22: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七课 称谓

    第七课 称谓

    一、佛教常用的称谓有那些?

    佛教的称谓是一种礼仪,常代表著当事者的身分或职务,也是一种修持程度的表征。称谓的先后大小具有维系佛门纲常的功用,如法合宜的称谓,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就出家众而言,信徒普遍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师父」在丛林中是职务的通称,如受戒师父、依止师父、剃度师父、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法师」则代表「以法为师、以法师人」,研修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专门修习禅坐者称「禅师」,研究论藏或造论阐扬佛法者称「论师」。

    此外,「大师」系指专家、杰出者之谓,大陆比丘尼也有称大师者。大师有「菩萨」之意,菩萨又称「大士」,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等。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一般称「开山大师」。无论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俱优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中国历代帝王往往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唯「长老」则仅限于戒德俱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

    「和尚」,乃亲教师之义,要在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传授三坛大戒时,须有得戒和尚、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三师及七尊证、开堂和尚、引礼法师等人共成佛事。

    就在家居士而言,在佛门全心奉献而未婚的在家女众称为「师姑」;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净人」、「道人」或「教士」。出家众彼此可互称师兄、道兄、戒兄、学兄和法兄。在家信徒彼此可称居士、师兄、师姐。对他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此外,还有上座、中座、下座、僧伽、僧侣、僧俗、僧信、同参、善知识、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檀那、施主、功德主、檀讲师、檀教师、弘讲师、弘教师、藏主、庄主、库头、饭头、水头、菜头、园头、净头等佛门的常用称谓。

    二、何谓「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略称,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供养的圣者。

    阿罗汉有杀贼、不生、应供三义。1.杀贼,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杀烦恼之贼。2.不生,即无生,不复受生于三界中。3.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

    据《法住记》所载,有十六尊罗汉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自此部经典汉译以来,十六罗汉、十八罗汉成为禅宗寺院主要的造像,呈超凡出俗或奇异姿态,后世乃以罗汉譬喻不拘小节,尚余习气的悟道圣者。

    三、什么人可称为「菩萨」?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菩提萨埵意译作觉有情、大道心众生。即指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无量众生,修六度万行,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皆可称为菩萨。亦即发自利利他菩提心者,称为菩萨。

    诸经典常举的菩萨名,有弥勒、文殊、普贤、地藏、观世音、大势至等。大乘僧侣或居士,亦有被尊为菩萨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学者龙树、世亲等即被尊为菩萨;于我国,竺法护被尊为敦煌菩萨,道安为印手菩萨;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赐封菩萨号者。

    四、何谓「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的法师。在佛教史上,通晓三藏,并从事翻译经、律、论的高僧众多,其中以玄奘大师最为著名,世人每以「玄奘三藏」或「唐三藏」尊称之。其它如鸠摩罗什三藏、慈愍三藏、不空三藏、义净三藏、真谛三藏、日照三藏、善无畏三藏、金刚智三藏等,也都赢得「三藏」的称号。

    五、何谓「国师」?

    国师,为帝王对学德兼备而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所御敕的封号,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此号夙行于印度、西域。如诃梨跋摩于印度摩揭陀国折服外道论师,而受王封为国师。佛教东传以后,西域亦有国师封号,如鸠摩罗什之父鸠摩炎舍相位出家,东渡葱岭,龟兹王闻名敬慕,请为国师。

    我国封高僧为国师,系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五五○),敕高僧法常入宫宣讲《涅槃经》,尊为国师,是为嚆矢。其后,唐代有法藏为康藏国师,澄观为清凉国师,慧忠为南阳国师,知玄为悟达国师等。元、明、清各代对佛教领袖人物亦有此封号,如玉琳国师。清代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封章嘉活佛为国师,掌管内蒙古喇嘛教事务。

    六、出家人都可称为「和尚」吗?

    和尚,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和尚梵语音译为「邬波驮耶」,意译为亲教师、大众之师。原为受戒者的师表,如戒坛中,正授戒律者,称「得戒和尚」;主持白四羯磨授戒仪式者,称「羯磨和尚」;教授威仪作法,为众人引导开解者,称「教授和尚」。后世沿用为敬称语,如方丈和尚、开堂和尚、主法和尚、主七和尚等。

    七、何谓「方丈」、「住持」?

    「方丈」、「住持」皆指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务,监督大众,并为大众说法的主僧。

    古时,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为制,故称方丈室;后来转指住持的居室,今为禅林住持或对师父的尊称。

    住持,原为久住护持佛法的意思,后指掌管一寺的主僧。佛教传入我国之初,习禅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处,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禅风渐兴,徒众日增,百丈怀海禅师始设住持之制,严传师法,奉其师为住持,尊称长老,后亦称方丈。宋代以后的禅林则广用住持的职名。

    八、何谓「仁波切」、「活佛」、「格西」?

    仁波切,指堪任密乘轨范师(阿阇黎)的上师,须具备下列条件:1.须有正统传承的根本金刚上师的密法灌顶。2.从金刚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师,其间所有密法的传承灌顶皆须圆满无缺,不可间断。3.须受本尊大灌顶(阿阇黎灌顶),精通显密佛法及菩提心学,并具备火供、坛城等修法材料,熟习诸经轨所说的修法。4.自己有能力传授密法时,须经根本金刚上师许可,方能担任上师阿阇黎,为人传法灌顶。圆具上述条件后,依照西藏的习惯,即可称为「仁波切」,意指转世佛爷。

    活佛,指西藏高僧证道圆寂后,为接替前生遗职的转生。为维护教团的发展,高僧在往生之际,便预告下一代转生的方向,其弟子即就所言地点寻出一年之内所生出的神童,经正式试验之后,证实无误,即推举为继承者。

    西藏的**喇嘛、班禅喇嘛,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以及漠南蒙古的章嘉,均为历史上著名的活佛。

    格西,藏语「格威喜联」的简称。意译作善知识。相当于博士或教授。西藏佛教格鲁派的学制,僧众循序修学五部要论(《现观庄严论》、《入中论》、《戒律》、《俱舍》,并于学程期间,每年冬季兼学一月《因明论》),学至《俱舍论》时,由各中部学院的「堪布」(住持、主持者)量其学力,而授予「格西」之衔。

    九、何谓「上人」?  

    上人,系对师长或智德兼备者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大品般若经》卷十七〈坚固品〉则载,若菩萨摩诃萨能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心不散乱,称为上人。《维摩经》中文殊菩萨称维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人、大人物的意思。在日本,上人一语特用于净土宗与日莲宗。

    十、何谓「同修」?

    同修,指同修净行的人,共同修行同一法门。有谓戒和同修、同修梵行、同修净业、同修禅法、同修止观、僧俗同修等。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八课 仪礼

    第八课 仪礼

    一、佛教对于民间节庆的看法如何?

    中国民间节庆有新年春节、元宵、清明扫墓、端午、中元、中秋;美国有万圣节、感恩节;泰国有泼水节,乃至全世界各国民族都有各种不同的节日。节庆的形成或是由于人民终年累月工作,需要有共同节日,作为休息、鼓舞士气以及互相联谊之用;或是为了效法先贤的忠孝仁义事迹,而订定节日以兹纪念。因此,从社会立场而言,节庆实有其存在的必要。

    佛教尊重各民族习俗,无有好坏优劣之别,然佛教徒应提倡庆祝佛教的节日,让佛教徒有缅怀教主、相互学习、宣扬教义的机会,同时藉著佛陀伟大的弘化事迹,净化社会人心,达到潜移默化的功用。例如四月八日佛诞节、十二月八日佛陀成道纪念日、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等,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佛教纪念日。佛教徒若能全力推动,将上述三个节日订为正式的佛宝节、法宝节、僧宝节,成为全国共同的节日,则佛教将更深入人心,与生活更紧密结合,达到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的目标。

    二、三宝节的意义?

    佛宝节,指四月八日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佛陀在印度蓝毗尼园诞生时,九龙吐水、金盆灌沐的景况。当然,佛陀的圣德、自性、法身早就清净无染,毋须灌沐,众生不过是藉此洗涤自我罪业,期与佛心相应。今日佛教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已把佛陀的诞生、成道、涅槃日统一订为「卫塞节」,所以每当五月月圆时,锡兰、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都以之为国定假日,尤其锡兰,更以此日为最伟大的庆典,举国欢腾。希望所有佛教徒也能在全世界大力提倡订定卫塞节,或直接称之为佛宝节,争取假日。例如:每逢该日,公教人员向机关请假一日,自营商店则自动公休一天,如此逐渐影响政府重视广大佛教徒的心愿,使佛诞节成为国定假日。

    法宝节,是纪念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证悟正觉的日子。十二月八日,让人间有了佛法、光明,使众生得以远离无明,有超脱轮回的希望,所以称为法宝节。过去寺院丛林在此日以腊八粥供佛,与大众结缘,表示感戴佛恩,并为信众消灾祈福,遂将之名为「腊八节」。今日佛教徒更应感念这个使人间充满光明希望的日子,继续以腊八粥与世人结缘。

    僧宝节,是目犍连尊者为救母脱离倒悬之苦,经佛陀教示,应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设斋供僧,以此功德回施其母,使离三途之苦,始有盂兰盆会的节日,所以在中国节庆中,盂兰盆会为重要的节日。希望佛教徒能本诸过去流传,继续提倡盂兰盆会,光大僧宝的圣德。

    三、盂兰盆会、普渡是什么意义?

    盂兰盆,意译作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痛苦至极。据《盂兰盆经》所载,目犍连尊者以天眼通见其母堕在饿鬼道,皮骨相连,日夜苦闷相续,故以神通持钵饭往饷其母,然其母以恶业受报之故,饭食皆变为火焰。目犍连于是向佛陀请示解救之法,佛陀便指示其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或称佛欢喜日,以百味饮食置于盂兰盆中供养三宝,能蒙无量功德,得救七世父母。现今于七月十五日,寺院循例举行盂兰盆会,在诵经施食之外,并有供僧大会。

    所谓「普渡」,即普施饿鬼诸种饮食的法会。依唐代不空所译的《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载,阿难一夜在静处思惟,焰口恶鬼来告诉阿难,谓其三日后即将命终,堕饿鬼道。阿难大为惊怖,急至佛陀座前哀求救度,佛陀教示阿难若能施饮食予恒河沙数饿鬼及诸仙等,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延年益寿,诸鬼神等常来拥护,遇事吉祥。后至梁武帝启建水陆法会,扩而普施斋食于水陆有情,演变而为救拔诸鬼神的法会。

    四、生活中的佛教仪礼有何重要性?

    佛陀的教法具有人间性,与生活息息相关,表示生活中处处有佛法。要使佛法能普遍为社会所接受,提倡佛教生活仪礼乃刻不容缓之事。

    佛教仪礼的范围涵盖了生老病死、婚丧喜庆,目的是让佛教徒在生活中都能有所依循,都能心存感恩,都能欢喜安详。例如:佛教家庭在婴儿弥月时,要到寺院中为其子女取名;成年时,行成年礼,代表已能担当家计,负担社会责任;结婚有佛化婚礼,接受法师的祈福祝祷。此外,举凡佛像安座、新居落成、工厂开工、房屋迁移、破土奠基等等,都可遵循佛教仪礼,请法师证明、洒净及说法,使佛法能落实生活之中,达到佛教人间化的目的。

    五、婚丧喜庆仪礼有标准的规定吗?

    人从出生、弥月、成年、结婚,一直到往生,不分国家、种族、区域,都有既定的仪式,这些仪式又都与宗教息息相关。例如:西方社会信奉天主或耶稣者,上从国王,下至百姓,不论生老病死,全在教堂完成一生的祝福。佛教徒亦然,举凡毓麟之礼、皈依之礼、成年之礼、佛化婚礼、寿诞之礼,乃至临终关怀、丧葬礼仪,佛教徒都可以在寺院中完成。

    举行这些仪礼最主要的原则是简单隆重,能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接受法师的祈愿、诸佛菩萨的加被祝福,使人生更加圆满殊胜。

    六、临终助念要多久?八小时之内不可移动亡者吗?

    亡者临命终时,帮助他放下万缘,提起正念,随大众念佛,以正信安住正念是最重要的,因此家属要轮流助念,或请法师或助念团前来帮忙,最好是八小时之内不间断的念佛。

    亡者虽已断气,但神识尚未离开,如果此时移动他的身体,恐其剧痛生瞋而堕恶趣,故有八小时之内不可移动亡者之说。然而八小时之说并非绝对,须依时空人事权宜处理,例如:遇到意外死亡,身体受伤严重;或在医院中往生,诸多不便;或生前即发慈悲心,捐赠器官,遗爱人间者,则不必拘泥于八小时不可移动的禁忌,而流于执著。

    七、各种仪礼必须要歌赞唱颂吗?

    世界上凡有重要的集会,无不在会前有一歌唱、赞颂的仪式,有的是唱国歌,有的是唱会歌、团歌,借以昭显集会的正式隆重。佛教在举行法会或召开会议之前,也必须要有此一仪式。一般而言,传统习惯以唱「香赞」为主;现代佛教活动日益多元,除了香赞以外,「三宝颂」最为普遍流行,三宝颂歌词如下: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南无佛法僧。

    您是我们的救主,您是我们的真理,

    您是我们的导师,您是我们的光明。

    我皈依您,我信仰您,我尊敬您,

    南无佛陀耶,南无达摩耶,南无僧伽耶。

    除此,会中念诵「祈愿文」,为参加集会者祝祷祈愿,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

    八、佛教教旗的颜色代表什么意义?

    佛教教旗是一面五色旗,纵横均为蓝、黄、红、白、橙。五种颜色象征五乘佛法、五族共和,进而达到各民族平等;横向表示全世界都能和睦相处,纵向代表世界和平,绵亘永远,亦即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的真义。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九课 菩萨

    第九课 菩萨

    一、与我们娑婆世界最有缘的佛、菩萨有那些?

    依佛教的宇宙观而言,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其中最为人所知晓,为人所称念的有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三尊佛又称为「三宝佛」。在诸菩萨中,则有浙江普陀山的大悲观世音、山西五台山的大智文殊师利、四川峨嵋山的大行普贤王、安徽九华山的大愿地藏王等四大名山的菩萨以及当来下生弥勒菩萨,为娑婆世界所熟知,也是与中国最有缘的「五大菩萨」。五大菩萨的慈悲、智能、大行、愿力及包容的特质,一直是佛教徒修持的楷模,学习的目标。

    二、佛菩萨的姿态样子为什么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0 22: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诸佛菩萨为了度化不同根机的众生,于是示现不同的形象。如佛像有坐像,表禅定义;立像,表行化义;卧像,表吉祥圆满义。至于手印,有接引印、吉祥印、降魔印及破邪印等。

    菩萨的姿态有手持莲花、净瓶、如意及降魔法器等,更有骑狮子的大智文殊菩萨,骑大象的大行普贤菩萨,骑善听的大愿地藏王菩萨。而佛菩萨的庄严、圣洁、柔美、潇洒、自在,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表达了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不同朝代的佛菩萨圣像,代表当代佛教信仰的虔诚恭敬,更展现艺术家对佛法的体证,保留了人类的智能、文化及艺术上的成就。

    三、观世音菩萨是什么来历?

    观世音又称观自在、施无畏、大悲圣者及圆通大士等。

    依据经典记载,观世音菩萨早已修行圆满,成就佛果,是过去正法明如来,因以慈悲为本愿,倒驾慈航救济众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阿弥陀佛的胁侍,常在娑婆世界普施教化。观世音菩萨的愿心,千处祈求千处应,凡受苦、遇难的众生,只要一心诵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令得解脱;若有所求,亦皆令得满足。观世音菩萨应机随缘度化,故有三十二应化身之说,如示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童男、童女身等,以慈悲方便摄化众生。

    四、佛、菩萨、神明有什么差别?

    「佛」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他觉知三世一切诸法无常,缘起性空;他已「三觉圆满,万德具足」,解脱自在,具足福慧,以自证之德,度化一切众生,令离烦恼苦,得涅槃乐。

    「菩萨」是指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其修行层次共分为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一旦登上妙觉地,也就成就了佛果。就像学生要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的求学阶段,才完成了学业。所以只要发心,以智能上求无上菩提,以慈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均可称为菩萨。

    「神明」,是指对民间有特殊贡献的人,往生后人们为其建庙祭祀。如王爷、城隍爷、仙公、妈祖、灶神、文昌帝君、财神爷。甚至对自然界不了解,产生山神、海神、雷神、电神等,不过他们尚存贪欲、瞋恚、善恶等烦恼,因此未能了生脱死,远离轮回之苦,一旦福德享尽,仍会堕入三恶道,非究竟的皈依处。

    五、佛教有那些有名的护法神只?

    护法,乃保护佛法,维持正法的意思。护持佛法的善神称作护法神、护法天,如梵天、自在天、帝释天;帝释即民间通称的玉皇大帝、天公。此外,还有四大天王、三界二十八诸天、十二神将、鬼子母等。

    鬼子母是民间安产与幼儿的保护神,原本喜好窃食他人之子,经佛陀的慈悲教化,遂皈依佛陀,并且发愿生生世世保护天下的儿童。在印度佛教的护法神只有所谓「天龙八部」。经典中所提到的国王、大臣等,也都是佛教的护法。

    中国佛教流传久远以来,檀那、功德主也称为佛教护法。而著名的护法神只则有伽蓝护法、降魔韦陀及天上圣母妈祖等。由于佛教具有宽大的包容性,只要对民间有利益,对佛教的正法发心护持,佛教均加以接纳、包容,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只。

    六、佛教对民间神只的看法?

    信仰是一种出乎本性,发乎自然的精神力,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宗教信仰。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起初是缘于对大自然现象的不了解而产生敬畏的膜拜,或对特殊贡献者产生英雄式的推崇。如果将中国民间信仰的神明组织起来,就好像人间的政府制度。例如:为求儿女聪明,拜文昌帝君,如教育部长;为求出门平安,拜天上圣母妈祖,如交通部长;为求发财,拜财神爷,如财政部长;为求民生安乐,拜城隍爷,如县市长。其它还有土地公,如派出所主管;月下老人,是婚姻介绍所;注生娘娘,是助产士等。

    佛教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宗教,虽然承认民间神只之说,但不以神只为信仰或皈依的对象,因为神只也是六道众生之一。

    七、中国民间有名的神僧有那些?

    出家修行者经过禅定修行,获得神通力量的称为神僧。

    在印度,佛陀座下有许多弟子证得神通,尤以目犍连尊者,有「神通第一」之称。在中国佛教史上也有许多神僧,如竺法兰、迦叶摩腾、佛图澄、宝志、寒山、拾得、达摩、布袋和尚、济公、邓隐峰、金山活佛妙禅等。这些奇僧异士之所以称为「神僧」,是由于他们多是为了在乱世中行方便度化,警示世人于瞬息,挽救佛教于危急,因此,权巧运用神通,慈悲济世。例如:宝志禅师以神力使梁武帝亲见先王受地狱之苦,终于废除锥刀之刑;佛图澄善持神咒,示现神通,感化有杀人魔王之称的石勒、石虎;济公和尚于戏笑中频显神通,处处行侠仗义,扶弱济贫;金山活佛以其独特的医疗方式为人治病,救人无数,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神通必须与大悲心相应,若非有益于世人,这些神僧不会轻易示现神通,也不会以神通作为谋利、求名的手段。他们的行事风格固然异于常人,但是他们的菩萨行谊,却感化了众多的佛弟子。

    八、佛菩萨圣像可以当艺术品、装饰品吗?

    诸佛菩萨圣像的功能,一般可分为几种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0 22: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众生由于善恶业力的牵引,在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种不同的生命轨道,因果相续,无始无终,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故称其为「六道轮回」。

    信仰佛教的目的在解脱生死的束缚,因此在了解轮回的真象之后,进一步要勘破轮回,超越轮回,进而要不畏轮回,虽处于轮回中而不为轮回所困,效法菩萨倒驾慈航救度众生的悲愿,最后必能在无尽的轮回之中超越轮回而成就菩提慧命。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二课 人生

    第十二课 人生

    一、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生从死来,死又从生去,一切众生皆因十二因缘而生生灭灭,在轮回中牵系著过去、现在与未来。有如时钟一般,无始无终,不断循环。

    有情生命流转的主体是业,业由无明之惑所造,由业又生苦,而苦又从无明(指观念不能通达)而来,由此而招感生、老、病、死的生命现象。

    因此,人为什么会有「老、死」呢?因为有「生」。生又从何而来呢?从善恶行为的「有」业而来。而行为的有业是因执「取」而生;「取」又因为贪「爱」而来;爱则因感「受」外境的苦乐所起;受又因接「触」外境所生;触则源于完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有;六入则由「名色」所形成,名即受想行识,色指色身,名色即构成有情的身心部份;名色又由业「识」投胎所招感;而识之所以投胎,则由过去种种善恶业「行」的力量所驱使;而各种的行为造作,则归于无明烦恼,缺乏智慧而来。

    因为欠缺智慧的光明,所以生生世世轮回生死。因为开发般若自性,所以解脱烦恼,超越三界。生从何处来?从个人的业力或愿力而来。死往何处去?也是因个人的业力或愿力而去。

    二、世间为何有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的不同?

    这些问题常常使人误解世间不平等,甚至怨怪老天作弄人,因而愤世嫉俗或偏激行恶。其实在佛教的因果观看来,一切都很合理,每件事都有其因缘。主要的原因,就是业力。古德有因果十来偈,可以简要解答上述问题: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礼拜中来;低下者,骄慢中来;

    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行为是因,业报是果。业力可以左右人生中的穷通祸福。业报又分:引业、满业、定业、不定业以及共业与不共业。贫富、贵贱、智愚、美丑,皆由前业所感,属于「满业」,也就是人人不同的「别报业」。

    三、善恶业能相抵吗?会影响子孙吗?

    为善有如取用有益于健康的粗淡食品、饮料,甚感无味,一段时间之后,带来可贵的健康,方知粗淡有真味。

    为恶有如取用美味的致癌食品与饮料,当下甚为甘甜可口,一段时间之后,却带来各种致命的并发症,方知美味的表相之下,隐藏了许多杀手。善恶业并非以相抵了之,罪业如盐,善业如水,一把盐放在一缸水中,自然可以把盐味稀释淡化,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日积月累,太多的恶业,会减损累世以来的善德。又积极行善,自然消弭往昔恶业。

    无论是善业、恶业,都会影响到子孙,因为同业相招之故。行善则招感有德者为后代;行恶者,则招感败德者为子孙。

    四、业力与愿力有何不同?

    业力是因造作善恶之业,以招感相应果报而得。有部《毗奈耶》云:「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中阿含经》又说:「身、口、意三业,以意业为重。」意即心意。身、口二业皆由意业为前导,故心正则行正,行正则业善。

    然而轮回转世的善恶条件,并非自由意志抉择,而是因业力的牵引,故《大乘义章》云:「业力如风,善业风故,吹诸众生,好处受乐;恶业风故,吹诸众生,恶处受苦。」

    愿力则因强烈善念而发的誓愿,例如菩萨共愿皆以「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本。《俱舍论》云:「以愿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可见诸佛菩萨大愿皆以大智大悲为首。四弘誓愿是一切大愿的总愿,别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愿力可以成就一切事业,净土宗也鼓励往生极乐的人乘愿再来。

    星云自一九九八年起,撰写百种祈愿文,提供给各行各业佛教信徒作为佛前祈愿或当作早晚课诵的参考,希望人人能以善愿力共同来成就人间这一块净土,成为和乐安详的美好世界;更希望人人都能开发内心的能源,见到自己圆满清净的本来面目。

    五、人生对生死应有什么看法?

    人对于生死毋须害怕,只要以平常心来面对,自然而来,自然而去。生,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转换。生既未尝生,死亦未尝死,生死一如,何忧何喜?

    人在有生之年,能够把握每一个当下,对未来充满希望,对人间乐意奉献智慧力量,把生命的过程当作一所大学,各人选修适合自己根性的科系,许多技艺、专长、学识、善根,可以持续到来生。因此,许多天才都是因为前生专精所学,累积善因善种,于今世现行所致。发菩萨心者,为普利群伦,每一行业,每一专长,均应修应学,因而有诸大菩萨化身千百亿的感应事迹。

    人死后,受生投胎的业力有三种:一、随重业受生;二、随习惯受生;三、随意念受生。因此,除了业报之外,习惯与意念都十分重要。

    六、人生与因缘果报有什么关系?

    语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人心如地,播植善种或恶种,全在于我们自己,至于得到什么样的收成,也没有理由怨叹,所以说「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

    因缘果报,在起心动念间,在日常生活间,重重无尽,比互联网的计算机还要复杂。常人可以什么都不怕,但不能不怕因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表示菩萨深知凡事都必然是有因果关系,所以慎于始,而凡事洞察于机先,不昧不滞,自然能掌握未来。凡夫众生往往糊里胡涂的昧著良心造业,心存侥幸,以为只要隐瞒住他人耳目,恶报就不会降临。一旦恶报来临,又往往忘记自己造恶在先,怨恨老天不公。如此恶果相缠,有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而不自知。

    慈航法师示寂之前,曾作一首偈语奉劝大家:

    奉劝一切众生,时时反省为要,每日动念行为,检点功过多少。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果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少,自作还是自受,谁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场,处处时时建好,望尔广结善缘,自度度他宜早。

    因缘果报,历历不爽,要有美满的人生,就要培植好因好缘,要怎么收获,就要怎么栽。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三课 生死

    第十三课 生死

    一、何谓「分段生死」、「变异生死」?

    佛教将众生的生死分为两种:

    1.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为生死。是变异生死的对称。指众生由于每一世所招感的果报不同,而有形貌、寿命等区别,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后,必有一期生命的结束。故称分段生死。

    2.变异生死:又作无为生死、不思议变易死、变易死。是分段生死的对称。指阿罗汉、辟支佛及大力的菩萨等三乘圣者因悲愿心而来世间所受的生死。三乘圣者已跳出三界,结束分段生死,由于修行的结果,烦恼迷惑渐除,智慧圣果渐增,此种迷悟的迁移,感得意境的升华,每一期都不相同,由前期转入后期的变易,恰好一度生死,故称不思议变易生死。

    二、生死有何譬喻?

    在佛教经典有许多形容生死的譬喻:

    1.生死如泥:指众生由于无知、不自觉,因而陷溺在生死的泥沼中,难以出离。《俱舍论》云:「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诸众生沈溺处故,难可出故,所以譬泥。」

    2.生死如夜:指生死犹如长夜梦境,唯有黎明来到,方能觉知梦境的虚幻。《成唯识论》云:「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3.生死如海:指众生轮回流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忽而上升天道,忽而堕落畜生,彷佛在无边无际的生死苦海中载沈载浮一样。《佛所行赞》云:「当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大般涅槃经义记》云:「如来得涅槃船,周旋往返,济度众生,故能于彼生死海中得作船师。」

    4.生死如云:指生死魔障遮覆灵觉本性,好像浮云覆盖日月一样。《无量寿经》云:「慧日照世间,消除生死云。」

    5.生死如轮:指众生以惑、业、苦三者辗转相因,犹如车轮,在生死中流转不已。《大智度论》云:「生死轮载人,诸烦恼结使,大力自在转,无人能禁止。」

    6.生死如园:指生死界犹如园林,凡夫耽恋不舍,菩萨游化其间。《往生论注》云:「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

    三、人为什么会贪生怕死?

    生死的事实是假相,众生随著业力,在生死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为实。其实,生与死是同一件事。表面上看起来,生命的诞生有种种的形相,种种的欢喜;生命的殒灭,有种种的伤感;以悟者的心智观察,则一切皆为虚妄。死亡只不过如同旧屋残破剥落,搬了新家而已,身体好比房子,损坏了,换一个好身体,如是而已。事实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并非真正的生,死也并非真正的死。人之所以会贪生厌死,乃我执在作祟,一旦有了我执,世间上的纷扰、动乱、痛苦就如影随形般逼迫而来。去除了我执,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里不异,当下就能得大解脱,获大自在。

    四、人死一定会下地狱吗?

    一般人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亲人死了一定会变成鬼,或下地狱。佛教虽然承认鬼的存在,但是佛教认为人死了之后却不一定变成人见人怕的鬼。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前往的地方,不仅仅是地狱而已,也许到天堂去享乐,也许再降生为人。纵然轮回为鬼,也必须具备有成为鬼的罪恶因果。好人不但仍然可以做人,还可以做个更好的人,甚至还可以成为圣贤,成为诸佛菩萨。

    五、人死有轮回吗?

    有。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曾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其实,这一个死,不正是另一个生的开始吗?人本来就不会死。佛教讲「十二因缘」,生命是环型的,与其它宗教所讲的直线型不一样。譬如耶稣教讲:「人从那里来?」「人从上帝来。」「上帝从那里来?」「上帝本来就有,不需从那里来。」佛教主张:「人从那里来?」「人从死来。」「死从何来?」「死从生来。」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我们的心则有生住异灭,生死永远不停止,像时钟一样,循环不已,那里是开始?那里是结束?事实上,没有终点,也没有起点。

    六、人死后的世界为何?

    人死亡之后的情形如何?依佛经记载,由于躯壳形体从有形有限转化为无形无限,人死后的境况要比生前好多了。从下面几点可作一比较:

    1.时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隔绝,不能随心所欲,万里遨游,也无法返老还童,纵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脱离形体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来去,穿越三界时空了。

    2.肉体的负担:《法句经》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瞋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活著的时候,身体是我们的大负担--饿了要找东西餵它吃,冷了要替它加衣服,生病时要忍受皮肉的痛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0 22: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2.对于声,要常闻正法、梵呗赞佛之音,并懂得要善听、兼听、全听,所谓「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3.对于香,家中常有一炷清香供佛,藉此安定心神,俗虑尽消。

    4.对于味,饮食的调理不要酒香、肉香,要清淡的菜根香。

    5.对于触,一般世俗的触,是感官的舒适、快意、刺激、麻醉,但佛教的「触」,是人我接触要自然,要中道,以柔软心、慈悲心、平等心相对待,彼此精神一致,心神意会。

    四、佛教徒如何规划生涯?

    依出家、在家分别说明如下:

    1.出家的生涯规划:第一个十年,为培植福德因缘的阶段,应学习持戒的生活,苦行作务,熟悉各种佛事行政。第二个十年,为广学多闻发心的阶段,奉行慈悲,立志为众,随缘参学,以专经专论作为自我的密行。第三个十年,为住持道场教化的阶段,弘法教化,安僧办道,将其经验传承后人。第四个十年,增上发心,伸广长舌,作狮子吼,讲说佛法,度无量众。第五个十年,为放下万缘游化的阶段,随缘自在,游化各方,树立慈悲形象,著书立说,令法音流传十方。

    2.在家的生涯规划:第一个阶段,重视信仰的增进,如:听闻正法,布施结缘,参于共修,义工服务等。第二个阶段,重视慧解的加强,如:研读高僧传记、佛教历史、宗派专书等,深入经藏,以法乐自娱。第三个阶段,重视修持的内涵,如:自我的修行:念佛、禅坐、诵经、拜佛等。大众的修行:为教奉献财物、劳力、智慧等。能够明了修持的内涵所在,肯定参于教团的活动,即是修持。第四个阶段,为辅助教团弘化的阶段,把经验传承给后人,协助教团的发展。第五个阶段是学习出家的生活,受持斋戒,离俗世家,阅读经藏,著书立说,破邪显正,讲说佛法,协助教化的工作。

    佛教徒的生涯规划,以自利利他为根本,不求速成,不急功好利,以知苦恼、知惭愧为内学,庄严成熟美好的佛国净土。

    五、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1.不自苦:应衡量现实的经济状况,不必存有与人比较的心态,只要随力布施,即使微分供养,也会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

    2.不自恼:凡所有施,皆随喜随缘,不须为难勉强。

    3.不后悔:布施后,不生起懊悔的心,不计算功德多寡,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4.有意义:布施就像播种,种子要落在肥沃的土地,才能有丰富的收获。选择一块具有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利益大众的福田,让每一分的布施,都能发挥无限的功用。

    布施之道,除了不自苦、不自恼、不后悔、有意义之外,还要有欢喜心、恭敬心,懂得细水长流之道。此外,身体的礼敬、劳动服务;言语的赞美,传播正法;心意的随喜及智慧的贡献,并对于众生无畏的布施,给予信心、希望、方便,更是布施的真谛。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五课 家庭

    第十五课 家庭

    一、佛化家庭的生活内容是什么?

    1.家中设一佛堂,增长对佛法的信心。

    2.要有佛书专柜,开拓智慧宝藏。

    3.张贴格言法语,时时自我反省。

    4.早起安排定课,念佛、禅坐、诵经、拜佛,与诸佛贤圣常往来沟通。

    5.每月几餐素食,全家约定,以早斋或初一、十五日,或六斋日,培养慈悲护生的观念。

    6.家庭有共修的时间,禅坐、念佛、读经皆可,增进家庭的和谐。

    7.共同做寺院的护法,长期护持道场,接引他人学佛。

    8.常用佛法,互相勉励。

    佛化家庭的生活内容,凡是合乎佛法正道,能令家庭美满,眷属和乐的活动,都可以随缘随喜的参于。

    二、佛化家庭应如何注重亲子关系?

    1.要有信仰的传承:父母把信仰传承给下一代,就像薪火相传,生命得以绵延不断。信仰,是留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因为人世间的金钱终有散尽时,但是有了信仰,则能开发善美的本性,获得无量的圣财。

    2.要有佛化的生活:孩子不是父母的讨债鬼,而是菩提幼苗、有缘眷属。不用权威管教孩子,多赞美,少责备;多鼓励,少打击;多说理,少命令;多接纳,少拒绝。

    3.要有上慈下孝的模范:儿女就像一张白纸,父母的言行是他们学习的模范。因此,不只是一味要求儿女孝顺,自己也要对父母供养承顺。如是因如是果,慈爱的父母,必然能使儿女感动,亲子的关系自然能维持上慈下孝的伦理纲常。

    4.彼此惭愧感恩:亲子之间,常怀惭愧、感恩之心,彼此相互学习,把家庭建设成清净安乐的道场,彼此互为助道因缘。人的一生,与家庭生活关系密切,家庭是悲惨的地狱或是欢乐的天堂,眷属是善人聚会或是怨憎相会,端在吾人的一念之间。

    三、家庭中的成员信仰不同,彼此应当如何相处?

    同一信仰的家庭最圆满幸福。但是,如果家庭中有不同信仰的成员,更应该发挥尊重包容的心胸,容许异己的存在,不批评,不非议他人的信仰。自然界的风雨各不相同,但也都能遍洒人间,滋润成熟万物;宇宙间的星球各有运转轨道,也能彼此循环无间,呈现昼夜四季的风貌。

    面对不同信仰的家庭成员,柔软慈悲心是溶化彼此隔阂的不二法门。多一些赞美的声音,多一些关怀的温情,多一些协助的行动,多一些忍耐的智慧。人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藉由尊重包容的平等观,才能避免困扰和纷争,不造成家庭情感的伤害,影响和乐的气氛。

    四、居家如何过感情生活?

    1.对父母长辈要恭敬孝养,以尽人伦之情。

    2.对兄弟姊妹要助其创业,使其生活顺利,以尽手足之情。

    3.对夫妻伴侣要相敬相爱,生活无令缺乏,以克尽夫妻互谅互信之情。

    4.对年幼子弟要教授礼仪及处世之道,助其达成理想,以尽提携之情。

    5.对亲人朋友要讲求仁义,以尽守望相助之情。

    此外,居家的感情生活中,除了创造欢乐的气氛,增进彼此情感的融和,更要以缘起法,升华净化彼此的执著,以信仰为居家生活的中心,带领眷属,由爱家到爱人,将家庭的小爱,扩大为菩萨清净的大慈大悲。

    五、在家信众应该如何经营钱财?

    佛教有所谓的「正命」,就是合乎五戒的经济生活。在人世间,小至个人生活,大至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安定,都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如何经营钱财?1.将本求利,获取报酬;2.勤劳节约,积集财利;3.一技之长,开拓事业;4.智慧灵巧,增加财富。这些都是净财的来源,不犯法不违法,合乎佛陀所教导的正命的经济生活。

    钱财要如何分配呢?可分为十等分:六分作为家人生活之用,其余四分,一分储蓄,备不时之需;一分作为医疗或娱乐之用;一分帮助亲属或社会福利之用;一分作信仰布施,广植福田之用。

    来路正当的钱财不是毒蛇,只要懂得经营分配,钱财也能成为人间的慈航,救人上岸,解除他人的忧悲苦恼。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六课 素食

    第十六课 素食

    一、素食的意义为何?

    世间上的生物,都要靠饮食来维持生命,就是树木花草、山河大地也需要阳光、空气、水土作为营养,才能存在。

    有的生物是肉食,有的是素食。狮虎熊豹属于肉食,牛羊马象属于草食,人介于肉食、草食之间。中国古代就有慈悲护生的思想,儒家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佛教为了愍护众生,倡导不断大悲种,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义。但佛教的流传,以人为本,因应各地风俗,对饮食并没有强烈的要求。

    今日素食渐渐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在印度,铁路餐厅皆以素食为主;在美国,有的乡镇不准荤食进入。这些国家不是以宗教的立场,而是站在人道、健康的观点倡导素食。

    总而言之,素食有下列六点意义:

    1.培养慈悲。

    2.有益健康。

    3.比较卫生。

    4.维护生态。

    5.增加耐力。

    6.促进和平。

    二、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吗?

    佛教徒不一定要素食。譬如西藏、日本、泰国等佛教国家,囿于当地的风俗习惯及地理环境,有很多人并非素食者。然而素食合乎儒家的仁爱和佛教的慈悲,所以非佛教徒的神父、牧师也有素食的。中国佛教倡导素食是为了实践慈悲的精神,信仰之后,能吃斋茹素是最好的,倘因家庭或工作上无法吃素,可以选择初一、十五日,或六斋日吃素,或平日只食肉边菜、三净肉亦可。

    三、素食者可以吃蛋吗?

    吃蛋是否杀生,素食者可否吃蛋?此有二种说法:一说现代的饲鸡产的蛋,并未受精,不能孵小鸡,因此可以吃;一说佛教戒律中有一条讥嫌戒,是为避人讥嫌。若吃鸡蛋时,逢人便要解释,为避讥嫌,因此干脆不吃。其实吃与不吃并不是很严重,只不过说明一个人持戒严不严谨、清净不清净而已。西藏佛教的喇嘛吃牛肉、羊肉,南传、日本的僧人也吃鱼肉,对某些人而言,吃未受精的鸡蛋并不是严重的问题。因此,对于认为可以吃的人,我们不必批评他人犯戒;主张不可以吃的人,也毋须刻意自我标榜,或渲染赞美。

    四、寺院道场为什么不食用五辛?

    五辛是味浊之食,寺院道场里所以不吃五辛的原因,乃五辛气味浑浊,且易令人生起亢奋、不净之想。佛教讲清心寡欲,尤其道场是香花素果、清净庄严之地,为免扰乱大众修行,所以不吃五辛。

    五、吃植物是杀生吗?

    杀害动物是断其命根,动物显现出来的是心理反应的恐惧,是一种情识活动;摘食植物之后,可以再播撒种子,延续生命,植物所表现的是物理现象,二者不同。

    六、不如法的素食观念有那些?

    素食的意义,在培养慈悲与柔和的性格,因此正确的素食观念,是素食者必须具备的。一般常见不如法的素食观念有:不愿与荤食者同桌共餐,不肯食用别人所给予的蛋糕、饼干,排斥使用煮过荤食的锅盘,造成他人的难堪、不便。甚至有人批评素菜制成鸡鸭鱼虾的形状,殊不知这是为接引初机者吃素,渐离肉食,不造杀业的方便之门。

    七、为什么有的素菜要做成鸡鸭鱼虾的形状?

    素菜做成鸡鸭鱼虾的形状,对于有心素食者而言是一种方便,一方面是为了藉此逐渐适应素食的习惯,另一方面,在祭祀祖先的时候,素鸡、素鸭等可以代替荤食,满足一般家庭祭品必求丰盛的心态。然而对于修行人而言,素食的精神主要在于培养慈悲心,因此,为了避免遭人讥嫌,制作的形象及味道不宜太像,以免失去素食的意义。

    八、日本、藏传诸佛教国家为什么不素食?

    佛世时的出家弟子因应当时的风俗习惯、气候变化,过的是托钵的饮食生活,他们没有任何饮食方面的禁忌,也不拣选托钵的对象。今日日本、西藏、泰国等南传诸佛教国家仍恪守佛世时的古风,信徒供养什么,就吃什么。这是日本、藏传、南传诸佛教国家所以主张不吃素食的原因。

    九、长期素食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吗?

    古代的高僧大德长期吃素,不但耐力充足、毅力坚强,而且还十分高寿。

    现在许多外国人也吃素,一切生活正常,并不影响工作。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界早已极力提倡减少肉食,因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内积聚太多的脂肪与胆固醇,导致血管硬化和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则有益清除体内的毒素。因此,吃素不仅不会营养不良,反而有益健康。

    至于有些吃素的人显得瘦弱、体力不支的样子,主要是对素食的观念不正确,或因烹调不当,或因饮食不均,或因生活作息不当所致,并非长期素食所引起。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七课 民俗

    第十七课 民俗

    一、佛教徒可以算命看相吗?

    《易经》、卦象本为我国固有哲学,影响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观至深至远,但少数江湖术士利用一般人心理的弱点,以算命、看相、卜卦来探知人的过去,断言人的未来。其中虽也运用了中国的八卦哲理,但此类在佛教而言仍是世间法,凡世间法,皆属无常,是会变化的,故命运非定数,而是因缘法。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一般人之所以喜欢算命看相,主要是由于心理迷惘,希望借助外界的帮忙,指引一个方向,类似今日的心理谘商、商谈所,只可供作参考,但不做标准。因为命运是自己造作业因而产生的果报,人的举心动念,都在创造自己的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到处结好缘,自有好命运。因此不必依赖算命、看相来决定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自己的身心行为就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二、人的命运可以改变吗?

    人类因思想观念的不同,就有千差万别的人生际遇。有的人往往因为一个念头而改变了一生。所以,要改变命运,首先需要建立正确的观念--正见。人生没有正见做前导,好比失去方向的舟航,迷失在茫茫的大海上,不知何处是归航。因为判断失去了准则,无论是一种习惯、一种迷信,或是爱欲情念、权力野心,都很容易让人走向负面的人生。建立了正确的知见,常常可以因为一件事、一句话、一个人而奋发向善向上,因而走向人生的光明面。

    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忏悔、善行而加以改造。相反的,再好的命运,也会因为恶念、恶行而变坏。

    改变命运的方法,具体的说:观念可以改变命运,信仰、持戒、结缘等各种善行义举,都可以招感好运的到来。所以佛教希望人人能够把握难得人身,积极的去开创美好的命运。

    三、佛教赞成看风水、选日子吗?

    一般家庭每逢婚丧喜庆总要找人看风水、地理,算时辰,因此容易让神权控制自己的意志,左右自己的命运前途。佛教认为世间上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理,所谓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地理风水当然也有它的道理存在,但不是真理。所以佛教不但反对对时辰地理的执著,而且主张不要迷信,要从神权控制中跳脱出来。

    从佛教的业力、因果等真理来说,人的吉凶祸福,都是由于过去世的善恶业因而感得今生的果报,并不是受到风水地理所左右的结果。例如在同一条路、同一个方向的房子,有人富贵,也有人贫贱,可见这并不是方向的关系,而是因为经营方法的不同;又如将窗户打开,就有风和阳光进来,这也合乎风水,并非只有方向、位置才叫风水。所以,佛教徒一生应当奉行「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的至理名言,只要大家适合、方便,就是最好的吉日良辰;只要自觉心安,便是最佳的地理风水。所以佛教徒不要盲目的相信地理风水之说,而应该相信「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

    四、女众生理期间可以诵经、入寺院礼佛吗?

    一般民间习俗认为女性在生理期间不可诵经或礼拜上香,乃至到寺院去。这是因为一般人认为鬼神的瞋心仍重,虽然在某些方面比人类的能力好,但与人类同为有漏的六道众生,心中仍有所执,所以便有种种忌讳。佛教是个理性、民主,有科学精神的宗教,月事既然为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只要处理得当,虔诚的在佛堂礼佛、诵经精进,并无不可。

    五、佛教准许烧金银纸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0 22: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认为人死必到阴间为鬼,亲友惟恐其在黄泉道上无资可用,所以有烧金银纸的习俗。但是佛教认为:人死之后,随著生前累世所造的业力而转生于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之间,所以人死不一定是鬼,即使为鬼,其所能享用的资具也要依他的福德而定。若是无福德者,再多的冥纸对他也没用;若是有福德者,即使没有冥纸,也能得到所需。尤其,有的人更为亡者烧房子、车子,如果亡者在阴间没有土地,要他把房子盖在那里?如果亡者是因车祸往生,是否要他再度车祸丧生一次?所以这些举动看起来并没有考虑得很周详。

    不过,中国人是重视孝道的民族,为了慎终追远,烧一点冥纸略表寸心,无所谓可与不可,就像西洋人用献花的方式表达对亡者的思念、敬意及关怀,只要适度,不过分舖张浪费,原无可厚非;但是,最好的作法是为先人建纪念堂、纪念像、纪念塔,或是设置奖学金、修桥舖路、助印经书、布施救济、供养三宝等,都是对先人的纪念方式,比焚烧金银纸钱更具意义。

    六、家中有人往生,需要把佛像遮盖起来吗?

    不必!因为此时亡者正需要佛菩萨的接引。因此,不但家中原已供奉的佛像不必遮盖,甚至可以在亡者临命终时,在他的视线内安放佛像,使病人观像而生善念,得以往生善道。

    平时居家供奉佛像,只要选择整齐清洁、明亮安静的地方即可,不必讲求富丽堂皇,也不必看地理方位或选择吉日良时,更不必怕触犯任何忌讳,例如有一些人身上配戴佛像或念珠就不敢进入浴室、厕所,认为有亵渎佛像的神圣,其实「心净则国土净」,净秽不在于形象上的分别,有时心中的贪瞋愚痴比厕所更为污秽。心地清净,心中有佛最重要。

    七、在中国习俗中,客死他乡者,遗体不能返回家中吗?

    中国人一向重视落叶归根,那是因为农业社会里,人们多半一生守在自己的乡里、家园。但是在现代工商业社会里,许多人都是出外谋生,因此客死他乡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人死在外乡已经很可怜了,应该让他回家,让他获得温暖,才能安心去投生善道。

    八、民间信仰中有杀猪宰羊来祭拜亡者和诸路鬼神,是否真的需要如此?

    《地藏菩萨本愿经》说:「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因此,一个人往生后,如果家人又为他杀猪宰羊来祭拜,等于又为他造杀生之业,对亡者来说,只有害而无益。尤其,人的生离死别已经很哀伤了,为何还要把这种痛苦加诸在猪羊等动物身上呢?

    九、什么是「扶乩」?

    「扶乩」又称「扶鸾」,是民间一种神秘的宗教活动。由两人扶架,以法术请神降临,藉由木架在沙盘上摆动,显示神的旨意,来治病或解答民众的疑问。依佛教而言,神属于六道之一的天道,或是鬼道,属于有福报的鬼神,藉由附著在人或物上传达讯息,决定人的命运祸福,缺乏正知正见的人,就容易被神的喜怒哀乐所掌控。

    十、什么是「收惊」?

    有些人受到惊吓,精神处在不稳定的状态,认为是魂魄离身,或被鬼魅入侵,便会去找术士作法引魂回身,驱邪避煞。

    其实受到惊吓时,应该找出原因,彻底解决,找术士作法有时候反而会加重心里的恐慌,或延误就医的时间。

    十一、民间为什么有喝符水的习俗?

    民间利用符咒驱鬼治病,用朱笔写符于纸,烧成灰后和水吞服,或用施咒过的水服用,这是早期的道教用符水治病传教所沿袭下来的习俗。一般来说,发现疾病应就医检查,应病予药,才是究竟。

    十二、烧王船有何特殊意义?

    今日台湾沿海乡镇有烧王船的习俗,据传是由于中国沿海一带把瘟疫的流行归因于瘟王的作怪,因此制造王船,举办烧王船的祭典活动,象征藉由迎送瘟王,可以免除一切疾病和灾难。

    十三、成年礼的含意为何?

    成年礼表示一个人从孩童、少年进入成年时,所得到社会认定与自我成熟的一种生命成长的礼仪。此礼由来已久,今日一般以年满十八岁的青年男女为对象,举行此项礼仪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藉由庄严隆重的祝祷仪式,令参礼者体会到成年人应有的担当与义务,进而肩负起对自己、家庭、社会的责任。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八课 应世

    第十八课 应世

    一、佛教徒可以从事政治吗?

    可以的。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应化身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其中即有国王、宰官、大将军身,以其政治背景,为众生创造富足安乐、无有怖畏的人间净土。佛陀为国王们讲说转轮圣王的理想政治,历代国师以佛法的智慧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在在证明佛教徒可以参政,但不必直接干治的中道思想。佛教徒如果能本著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从事政治的事业,更能扩大心胸,为众谋利。

    政治,乃众人之事。佛陀也说过自己是「众中之数」,佛教徒参于政治,本著爱国爱家及关怀一切众生的悲心,怀抱淑世济人的圣贤之心,从事政治的事业,又有何不可呢?

    二、佛教对战争的看法?

    佛教基本上是崇尚和平的宗教,不主张战争,虽然过去的僧团,例如古代的日本、韩国都有僧兵的设立,但这是为了保护圣教不受人欺负、迫害。自古以来,佛教并不像其它宗教那么好战,尤其在中外历史上,虽然号称为王道的战争,是为了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不过多数都是为了侵占别人的国家、土地而引起的霸道战争,这是佛教所不赞成的。

    佛教认为,凡事不一定要藉由武器解决,也不一定要在沙场上才能一决胜负,仁政可以代替战争,例如现在的经济成长、自由民主、文化交流等,都是胜利的表征。此外,佛教倡导和平,主张以慈悲来促进和平、以去除我执来促进和平、以宽容来促进和平、以同体共生来促进和平。佛教不主张战争,果真要战争,也应与自己的八万四千烦恼魔军而战,才能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三、佛教徒可以参加战争吗?

    可以。因为国家有征兵制度,佛教徒不能违背法令;再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有了灾难,虽是僧伽,也不能置身事外,因为出家并非出国。当初佛陀也曾有过保卫祖国的行动,并且提出「亲族之荫胜于余荫」之说。现代佛教徒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只要不是因为瞋心或个己利益,是为了尽忠报国,为了救生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上阵杀敌,是佛教所允许的。何况战争也不一定上战场杀戮,佛教徒可以从事后方的救护工作。

    再说,不保护自己的国家,对国家社会没有帮助,将会被国家社会所遗弃。因此,不杀生虽是佛教徒共守的戒律,但是如果本著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胸怀去护生、护国,即使有战争行为,只要愿负因果的责任,就大乘的戒律精神而言,是值得推崇赞美的。

    四、佛教对同性恋的看法?

    同性恋非常理可说明,一般传统有一套道德标准,但是现代世界潮流对道德标准重新估定,所以同性恋形成另类的问题。凡感情的问题,以佛教而言,只要产生了执著,不论同性、异性,都是身心痛苦的来源。

    五、佛教对民权的看法?

    人类从民智未开,对自然界神秘力量崇拜的神权时代,演进到对帝王绝对服从的君权时代。现今发展到民主社会的民权时代,大家不只提倡自由,也重视民权,强调人的生命有无比尊严,举凡生存权、参政权、平等权、自由权、财产权、文化权等,均应受到保障。

    佛教更进一步提倡「生权」,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有生存的权利,不容许轻易受到伤害。所以关怀众生,救度众生,为天下众生服务,是佛教徒维护生权的表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根本教义,就是佛教尊重众生,重视生权的最佳诠释。

    六、佛教对女权的看法?

    1.女性应有平等权:佛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与佛尚且平等,男女何以不能平等?世界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文明社会中,有修养的男众应该尊重女权,倡导男女平等。

    2.女性应有参于权:女众的智慧、能力并不亚于男众,故应参于政治、社会等各种公众事务,积极扩大参于服务的机会与层面。

    3.女性应有自主权:应发展女性温和、慈悲、细心、勤劳等特质,犹如观世音菩萨,以慈悲、庄严来美化世间。

    4.女性应有尊严权:拒绝社会中存在伤害女性尊严的行业,如娼妓等色情行业。

    七、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

    佛教认为,对于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本著爱心、慈悲心,让他健康的存在;但是一旦成为植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时,痛苦不堪,对照顾他的人而言,更是沈重的负担。因此,能不能执行安乐死,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以慈悲心为出发点;也就是说,只有最爱他的人,以爱为出发点,基于慈悲来做决定,合情合法,才能解决问题。

    八、佛教对堕胎的看法?

    胎中婴儿也是一个生命,堕胎也算杀生,这在理论上来说一点也不错。但是有的妇女在怀孕期间已知怀了畸形儿,如果不允许堕胎,让母亲一生的青春岁月都奉献给一个畸形儿,这是不公平的。或者妇女被强暴而怀孕,要她抚养仇人的孩子一生,每天生活在痛苦的回忆里,也是有违情理。因此,可不可以堕胎,母亲自己有权利决定,纵使有因果,也由母亲自行负担。

    九、佛教对试管婴儿的看法?

    试管婴儿、借腹生子,都属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所衍生而出的新现象,对现代社会道德、家庭伦理产生一定的冲击和挑战。纵使社会不断的演进,制度不断的革新,在相关的制度、价值观尚未建立之际,冒然尝试,会带来许多后遗症,恐非当事人本身所能想象。

    十、佛教对复制动物的看法?

    宇宙万有都是从因缘而生,缘起缘灭,世间上任何一法都不能离开因缘果报的定律,尽管现代科技发达,日新月异,还是无法发明生命。因此不论尖端科技以无性生殖方式复制动物,或是人工受精、试管婴儿、借腹生子等,以佛法的观点来看,他们的基因也都是由业力所润生。生命不能复制,心识不能复制,真如佛性更无法复制,生命的基因正如佛教所说的业力,仍然是维系生命的主因。

    十一、佛教徒可以从事动物实验吗?

    为了医学研究而用小动物做实验,合乎道德否?站在佛教的观点来看,这是不道德的;然而如果为了造福人类,纵使有杀生的行为,没有杀生的心意,行为虽非清净,但是却保有心中的慈悲,这是佛教徒应该有的态度。

    十二、佛教对死刑的看法?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依据,日本早期有位楠正成将军,在受冤被判死刑后,留下「非、理、法、权、天」五个字,说明无理不能胜过有理,有理不能胜过法律,法律不能胜过权力,因为有权力的人可以改变法律,但是「权」却无法胜过「天」,「天」就是因果法则。

    社会上有一些人主张废除死刑,以佛教的因果法则来看,废除死刑不合乎因果,造恶因却不受果报,是不公平也不合乎真理。因此,站在佛教的立场,可以希望减少死刑,尽量不用死刑,但不主张废除死刑。

    另外,法官判人死刑,如果不掺杂个人的恩怨、利害,完全基于维护社会的秩序、公理、正义,不得不如此做,虽然判决死刑杀人,佛教认为并不违反道德。而执行死刑的人,是执行国家的法律,与罪犯无冤无仇,无杀心,行为属无记性,因此没有罪过。

    十三、佛教对于自杀有什么看法?

    佛教的杀、盗、淫、妄、酒等戒律,有自作、教作、见作随喜的犯行。自杀在佛法看来,仍然是杀生,因为就佛法的因缘法来看,个人的躯体生命并非个人所有,乃由父母结合而生养,继而从社会接受种种所需以茁壮、成长。故知生命的完成,是社会众缘所成就的,取之于社会大众,就要知恩反哺。所以每个人都有责任使自己活得更幸福,更有意义,没有权利毁灭任何生命。若用暴力强制截断自他的生命,都是违反佛教的不杀生戒,自己仍须背负行为的苦果。

    自杀是弱者的行为,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世间有许多解决问题的管道,例如生活遇到不如意,可找善知识谘谈,疏导压力。又如佛法中的「忍」是智慧,由「生忍」、「法忍」,一直到「无生法忍」的渐次具足,可以从培养暂时的隐忍,而逐渐达到究竟的解脱烦恼,自然能够放下世间的人情冷暖、是非荣辱,活得踏实、自在。

    十四、自杀以后的真相如何?

    自杀也是杀生,因为犯了杀业,所以应受杀生业的报应。

    有的人在世的时候觉得「生不如死」,自杀结束生命,但是自杀后其实是「死更不如生」。根据研究指出,自杀者所感受的痛苦,非语言所能形容。例如投河窒息而死者,江水急进,肺气外逼,内外交攻,苦痛不堪。自缢而死者,气管闭塞,血流逆行,身如刀割,继而浑身麻痹,痛苦万状。服食农药、盐酸等药品中毒而死者,五脏坏烂,极痛难忍。服食安眠药而死者,头眩气促,五脏翻搅,有时暂时停止呼吸,心脏也停止跳动,与死无异,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悠悠醒来,却早已入殓,欲出无门,于是辗转棺木之中,恐惧痛苦而死。曾有研究报告指出,开棺检视服食鸦片而亡者,伏著居多,侧者亦常有,唯平仰者甚少,此乃埋葬之后,鸦片毒退,棺中辗转挣扎而死之故。

    自杀而死,虽然方法不同,但自始至终,痛苦了了分明,而且必受恶业果报。因此,自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死,不是痛苦的结束,生命是随著个人的善恶业报而一再相续不断的。佛教讲善终,能够善终,才能往生善道,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十九课 神异

    第十九课 神异

    一、佛教对神通灵异的看法?

    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是神通灵异的显现。例如:肚子饿了,一碗饭菜,顿除饥渴;身体冷了,一件毛衣,驱走寒冷,都是神通灵异的显现。神通灵异不在别处,现前当下即是。又如一朵花,散发芬芳香味,淡化人间的浊气;一座桥,沟通往来行旅,给予大家的便利;一棵树,庇荫万千行人,散布清凉的气息;一盏灯,照亮暗夜道路,指引人们的前途。也都是另一种神通。

    佛教对神通灵异的看法,不好奇,不贪求,明白神通敌不过业力的轮转,比不上清净的道德和不执不取的生命智慧。

    二、佛教的神通,其内容如何?

    神通是一种无碍自在、不可思议的能力,不仅佛、菩萨具足神通,连魔鬼神只也有神通。佛教认为神通有六种,统称为六神通:

    1.天眼通,能见六道众生生死苦乐之相,及见世间一切种种形色。

    2.天耳通,能闻六道众生苦乐忧喜的语言,及世间种种的音声。

    3.神足通,即自由无碍,随心所欲现身的能力。

    4.他心通,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的事。

    5.宿命通,能知自身及六道众生的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6.漏尽通,断尽一切三界见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尽神通之力。

    此外,依《宗镜录》载,神通又分为道通、神通、依通、报通、妖通等五种,或从证悟中道而得,或由修禅定而得,或由咒术、业报而得,善恶优劣,层次不一,其中唯有究竟圆满的漏尽通及道通才是吾人取证的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1-10 22: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续-《佛光教科书 第九册》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其实神通并不限于呼风唤雨的幻术,吾人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随处可见神通。比方,饥时饭饱,渴时水止;万里路程只要搭乘飞机,数小时便能抵达,可说是神足通;肉眼难见的微生物,透过显微镜便能清楚看见,就是天眼通;精通各国语言的人,与人交谈无有障碍,这就是天耳通。一切经验的累积及智慧的判断都是相似的神通。

    三、神通对我们的利害得失,应如何了解?

    神通可以是弘教的方便,但不是万能的利器。优陀夷是一位有神通的阿罗汉,连毒龙也能降伏。一天,他喝醉了酒,睡在路旁,人事不知,佛陀见了说:「现在,他连一只青蛙也降伏不了。」

    善用神通可以辅助教化,解厄抒困,譬如观世音菩萨应声化现,常常是苦难中的希望;隐峰禅师掷锡飞空,阻止两军厮杀,成为灾难的救星。为了迅速弘法,神通可以收一时之效,但假藉神通欺世盗名则害人害己。

    反之,神通如果使用不当,容易成为危害他人的巫蛊邪术。因此,求证和运用神通,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要依于慈悲;二、要住于净戒;三、要安于忍耐;四、要用于平常。

    四、神通可以改变业力吗?

    依佛陀的教法,神通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佛法讲因果法则,业力才是世间最大的力量,它是由身心造作,发乎于外的行为,是无法运用神通违背业果。佛陀时代,释迦种族因为侮辱琉璃太子,而遭到灭族的恶运,即使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欲拯救释迦种族,最后被拯救的人仍然化为血水,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就是神通不敌业力的明证。

    业力虽不受神通所抵消,并不表示定业完全不可转,如果有足够的时间,真心发露忏悔,向上向善,必能重业轻报,如同盐水注入大量的清水,便可冲淡咸味一般。

    五、修行者一定要有感应吗?

    修行的目的在于达到身心自在解脱,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感应,譬如看见佛菩萨现身、放光,或自身种种变化等,虽然有时候是诸佛菩萨的化现,有时也可能是自然现象的变化,或其它原因,却无关于解脱。

    其实生活中每天都有感应,如:叩钟必有回响,敲鼓即得音声,天上皎月水中映现,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异相感应无非是有为诸法的变现,如同空华水月,正信佛弟子应以平常心视之,感应只是启发信心,不应耽著留恋,妄执为所缘。

    六、天灾人祸是由神所主宰的吗?

    古时候,人类对自然现象不明白,以为下雨是龙神主宰,刮风是风神来临,闪电是雷神发怒,祝融禳灾则是火神撩拨。这些神话附会之说,到了科技发达的今日,都得到了明确的常识。尤其以佛教观点而言,人心主宰行为业力,由业力形成因果轮回,而宇宙世间原本就是由许多不同的业力所牵引而成,因共业而感得天灾人祸,遂知祸福吉凶全由自己主宰,非神明可以控制。

    七、佛教对婴灵的看法?

    佛教认为当吾人对生命有不当处理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忏悔。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何自我承担,自我化解所造之业?除了在佛前诵经,为不幸的生命祈福,为自己忏悔以外,更要积极作福行善、进德修业、贡献社会,以此功德回施一切同遭此苦者,必然感召好的果报,不必寄望别人为我们消灾免难。

第九册 佛教问题探讨 第二十课 破邪

    第二十课 破邪

    一、出家是消极,于世无益吗?

    有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出家」指出离「烦恼之家」。此绍隆佛种,承担弘法利生的事业,非大志大愿者,难以过淡泊无争的生活。

    在《杂阿含经》里,有一则佛陀与老农夫的对话,佛陀认为出家人是以「信心为种子,苦行是时雨,智慧为犁轭」,以一切众生的心地为田,努力教化利众,亦如农夫的耕耘。所以佛陀又说:「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因此,出家弘法是积极地从事众生心田的深耕,对于社会人心的净化,大有助益。

    佛光山是个菩萨道场,主张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先度生后度死,先生活后生死,先缩小后扩大,以常住大众及佛教事业为优先,举凡教育、文化、慈善、医疗等各种利生的事业,都积极参于。「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这是现代僧伽所努力扮演的角色。

    二、大家都出家,会导致亡国灭种吗?

    目前世界人口约有五十几亿之多,佛教徒约占全世界人口比例的十分之一,领先于其它宗教。但真正发菩提心出家,努力于弘法利众者,千百人不得其一。所以「大家都出家」,不容易成为事实。

    另外,在缘起的世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法界万象都由因缘和合而生,宇宙万物--花草树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乃至鸟兽虫鱼、人类等有情众生,自有其生灭循环之道。并无全世界只有花,或全世界只有草,乃至全世界只有男人,或全世界只有女人的现象。因此,「大家都是出家人」的事实,也不容易出现。比方说:全部都去当兵,全部是教师,全部是商人,全部是工人,全部是男人,全部是女人,世间是各有因缘,不会是全部的。

    再者,人人都出家,表示人人都具有出世善根,了知五欲生活的过患,乐求于佛道,开发菩提自性,人人成就圆满的佛果,乃是旷劫难遭难遇之事,值得普天同庆,并无亡国灭种之事需要忧虑,果真人人都能出家,不止不会灭种,而是人人深植菩提道种,佛国不就现前了吗?

    三、出家是不孝顺父母吗?

    「孝」可分为三种层次:下等的孝,对于父母亲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所需,供养无缺;其次,进一步使父母亲身心愉悦,无所挂碍和忧虑,且能光宗耀祖;最上等的是接引父母亲学佛,使亲人得度,可谓至孝。

    克尽孝道,要注意到下列三点:

    1.孝必须是长期的,而不是一时的。

    2.孝必须有实质的,而不是表面的。

    3.孝必须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在中国,「孝」比较容易,「顺」比较困难。因为中国许多为人父母者,承袭久远以来「养儿防老」的观念,将儿女视为财产的一部份。乃至儿女的学习方向、就读科系、嫁娶对象等,都须顺从父母的选择。时代在变动,父母与儿女间,应有新的,较开放、开明的互动关系,这也是进步的一个要点。

    佛教是个提倡孝道的宗教,佛陀曾经亲自为父王担棺,又至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三个月。目犍连曾至地狱救拔母亲倒悬之苦,舍利弗示寂前,特地回到家乡,为母亲说法。中国历代高僧也有许多感人的孝亲事迹:隋朝敬脱法师一头担荷母亲,一头挑负经典,云游各地,随缘度众;唐朝陈蒲鞋,以织鞋所得,躬奉老母;齐朝道纪法师「母必亲供」;后周道丕法师「诚感父骨」。中国佛寺也有奉养父母之例。

    出家者,为度一切众生,对于生命来处的父母亲,自然更加感念恩德。所以佛光山将七月定为孝道月,提倡为人子女的孝亲之道。又《梵网经》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除了对父母亲尽孝之外,能够持戒不犯他人,更是将孝道扩大于一切有情众生。

    四、为僧之道,必须在深山隐遁修行吗?

    自从佛陀在伽耶山菩提树下证悟之后,不久便在恒河流域展开教化工作,足迹遍及十六大国,例如竹林精舍便建在王舍城中,只树给孤独园也距离憍萨罗国都城不远。「佛教」之意,亦指以佛法教化众生。凡有众生之处,都需要佛光的普照与法雨的滋润,无论深山或是都会,都需要大善知识的弘法布教。

    佛教传承至今日,独善其身者,欢喜走向山林;菩萨发心者,乐于走向群众。人间佛教的「菩萨僧伽」,积极参于净化人心、道德重整的工作。许多都市道场成为现代人精神依止的处所;寺院的定期共修,纾解了上班族来自工作的压力。迁居海外的华侨也因海外道场的建立,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与依靠。

    为僧之道,隐遁深山或走向人群,端看个人的选择。好比山岳有山岳的巍峨嶔崎,海洋有海洋的浩瀚宽阔,钟鼎山林,根性各异,所谓「大隐隐于市」,热闹场中作道场,也许更接近众生。

    五、因果报应是真的吗?

    因果是宇宙之间颠扑不破的定律,以植物而言,不同的种子,生长出不同的花果树木。变种花木也要有另一层的「因」与不同的「缘」,才能得到不同的「果」。

    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报应在宇宙之间无可逃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果报应在生命的轮回中,是重要的引力,并非相信的人才有,纵然否定因果者,也难逃因缘果报的律则。

    浅近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事物行为也有其因果关系,例如:渴了,喝多了高糖分饮料,必然致病;饮了茶水,则达到润喉、解渴、健康的效果。饿了,吃太多烤炸加工食物,得到致病的果;吃些清淡自然食品,则可获得健康的果报。时时以瞋心怨责他人,则得到人缘不佳的果报。相反的,时时善言鼓励人,善心帮助人,则善缘亦随之而来。因果报应随时随处可知可见。

    六、如何分辨邪教?

    古云:「有道而正焉。」我们所信仰的对象应该是:

    1.信仰实在存有的(历史上经得起考据证明的。)

    2.信仰道德崇高的。

    3.信仰能力强大的。

    4.信仰戒行清净的。

    5.信仰正法圆满的。

    6.信仰智慧无上的。

    《成唯识论》云:「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以上说明信仰对象的条件。

    怎样知道是邪教?举凡教主、教义不明者,教理非究竟者,或违反自然法则、标奇立异、惑动人心者,或盗用他教教义、歛财骗色、妨碍正常风俗习惯者,或假藉宗教名义、行欺骗之实者,或颠倒是非、错乱因果、鼓励邪行者,或利用神权,恐吓恶誓者,皆为邪教。其它如未证言证、自封名号、妖言惑众,鼓励集体自杀等不明因果律者,也是邪教。

    佛教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来验证宗教教义的邪正;近代人心受物慾横流所惑,提倡「五戒、七诫、八正道」等,可以对治世间的病态。

    七、放生、救济都是好事吗?

    佛教徒不仅尊重人权,同时也尊重生权,因而倡导放生。但是演变到后来,却有许多不如法的做法。例如:为了三皈依,放生的鱼鸟在小竹笼或小玻璃缸中等待了好几个时辰,「生」未放得,早已「死」去许多。又有人从国外买食人鱼放生到日月潭,鱼的「生」虽放了,日月潭却成了令人闻而却步之地。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庆生,事先请鸟贩抓足鸟数,以便届时有鸟可放生,或者把鳖放到放生池里吃鱼。也有些善心人士抓毒蛇到佛寺「放生」,如果毒蛇咬了人,放生谈不到功德,却要背负间接害人的因果。又有许多家庭豢养鸟兽,未具野外谋生能力,一放了之,却留下被「放生」的生灵受苦,又当如何?

    至于救济,不如济急。因为财施有限、有量,能救人一时贫穷,不能救人一世愚痴;法施无限、无量,开启内心财富能源,这才是究竟的救济。长期救济贫穷,不教导、鼓励谋生之道,也会造成人心堕落的后果。或有经济犯罪者,倒闭了他人钱财,令人生计无著,或引起家庭纠纷,事后只以少数钱财布施救济,希望由此消灾免难,这些都是不明因果者。所谓「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即指此而言。

    放生,随缘行之;更重要的是能护生,尤其心中要有与人为善、放人一条生路的观念,随时给予帮助,随缘方便度化,这才是最好的放生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2-31 05:35 , Processed in 0.0441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