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4939|回复: 16

入菩萨行记第八品静虑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佛化生活】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发布时间:2010-12-21 转载自中国佛教净土网http://jt.zgfj.cn/ML/2010-12-21/10298.html  点击次数:298丁三之戊二、(世俗菩提心能增上为静虑品)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论。
己一、(品名):静虑品。
己二分三:庚一、略说连接下文;庚二、断绝静虑之违品;庚三、修真实之静虑。
庚一、(略说连接下文):
发起精进已,意当住禅定;
心意涣散者,危陷惑牙间。
修行人发起精进以后,应该将心意安住于禅定,因为心意沉掉涣散的人,如同居住在烦恼巨兽的利齿之间,危险万状。
按上所说,我们断除精进的三种违品:同恶懒惰、耽劣事懒惰、自轻凌懒惰,努力生起精进的四助缘:信助缘、慢助缘、喜助缘、舍助缘,又利用实行力和控制力,使自己在菩提道上发起勇猛的精进。但是,要增上自己的修行,使修行趋入究竟的境界,必须要使自心得到调伏,生起能心不散乱住所缘境的禅定,自心唯有生起禅定,才能趋入智慧自在之境。如果自心不能生起禅定,而一直处于昏沉、掉举的散乱之中,那修法也就成了外表形象,并无真实的意义,因为一切忏罪积资的修行都建立在自心上,如果不能净化自心、升华自心,那任何修行也就没有什么成就功德可言。一个人的心意涣散,经常散乱于外境或陷于昏沉,也就无法专注于本性,烦恼习气也就有机可乘,经常扰乱、摧毁他的善根。这种情形下,烦恼如同一头狰狞的巨兽,张开大口把心意涣散者衔在口中,随时都有可能将他吞进轮回恶趣之中。
通过这个比喻,大家应该明白心意涣散的过失,与精进使心安住于禅定的重要性。上师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无边佛经唯闻说,为调自续方便故。”浩瀚无边的佛语教授,都是为调伏心相续而说的方便,如果离开了调伏心相续这个根本的目标,那一切修法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了调伏自相续,首先要在上师面前广闻法要,遣除所有犹疑增益邪见,之后应安住于寂静处,反复观修、降伏自心。《学集论》中说:“安忍求多闻,后当住林间,精勤入等至,修习不净等。”对修行人来说,广博地闻思佛法后,自己如果要真正地证悟法要,安住静处修习等持是必须遵循的次第。《般若经》中说:“心意涣散者,易于生起妄念,要得到世间禅定尚且困难重重,更何况无上正等菩提。是故修行人应当下定决心:尚未证得无上菩提前,决不让自心散乱。”
庚二、(断绝静虑之违品)分二:辛一、略说;辛二、广说。
辛一、(略说):
身心若寂静,散乱即不生,
故应舍世间,尽弃诸俗虑。
如果身心远离了尘嚣和欲望获得寂静时,散乱就不会生起,所以应舍离世间,进而完全抛弃一切尘俗的思虑。
要修持静虑,必须断除违品,约略总说,这包括两方面:即在外断舍世间,在内弃除妄念。修行人先远离世间的种种喧闹散乱,则能使身体获得寂静;身体安住于寂静处后,应努力使自心远离掉举昏沉等种种散乱烦恼妄念;身心远离了愦闹妄念,则一切散乱都无法产生,禅定的境界也就会得以生起。
世间的散乱愦闹是静虑的大敌,《弥勒请问经》中讲述了愦闹的二十种过失,修行人如果不远离,则毫无成就的可能性。世间的亲戚、眷属、朋友、世俗事务等等,这一切都是引生散乱之因,也是羁缚修行人的轮回铁索。修行人必须像噶当派格西所言传身教的那样,远离世间,依止四依法——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沟壑而修行。舍弃世间的牵缠羁缚,到达寂静处后,便可利用有利的环境调驯自心,断绝诸如保护亲友、降伏怨敌、希求名利等种种世俗思虑。这些随顺轮回世间的贪嗔分别念,如果不断弃,自心就无法安住于禅定。舍世、调心这两步是必不可少的修行,《学集论》中说:“若除外境扰,心寂不动摇。”断除外境的扰乱,内心保持寂静不动摇,则禅定必然现前;达摩祖师也说过:“心如墙壁,外缘断尽,内心无喘,可以入道。”断尽外缘则身口无散乱,断尽贪嗔妄念则内心无波动,如此方可进入真正的修心。作为初学者,如果不离开世俗红尘,自心不可能得到清净,在《大乘教言论》中说:“初学者如果不依于寂静之境,内心不可能得到寂静,必将由分别念牵转于轮回。所以为了自心寂静,应依止寂静之处。”
在外境上离开世间的散乱,做到这一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就像我们在座诸位,都做到了远离家乡、城镇,而且大多数人一直住在这里,数年足不出山沟。但是,到了寂静处,要进一步在内断除分别念,远离内心散乱而安住于寂静清凉的正法,做到这点有一定难度,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有些人虽然在外境上断除了散乱,但内心的散乱并未止息,整天妄念纷飞,不能保持正知正念,这种状态下,禅定也不可能现前。当然,此处所说的禅定,并非世间那种全然无念的禅定,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说过:禅定并非全然不思维、不起念的状态,初学者如果能专注思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大悲心、上师三宝的功德等,如是专注正法不散乱于它处,也是一种禅定。
辛一、(广说)分二:壬一、断世间;壬二、舍妄念。
壬一分四:癸一、需断世间的理由;癸二、绝断贪于内有情界;癸三、绝断贪于外财等世间;癸四、断已依止寂静处。
癸一、(需断世间之理由):
贪亲爱利等,则难舍世间;
故当尽弃彼,随智修观行。
如果贪恋亲友,爱执名利等俗事,自己则很难舍离世间;所以应当完全舍弃一切贪爱,并依循智者所说的原则去思维修习。
修行人如果不远离亲友名利等世间八法,身心常为这些所羁缚、干扰,那么要舍离世间,生起出世的禅定,可以说是无有任何可能性。修行人之中,有各种不同的习气,有的人对亲戚、朋友等非常贪恋,自己无论到哪儿,心中总要挂念不舍,想方设法要保持通信联系;有的人对亲人的执著不是很大,但对世间名闻利养的贪求非常严重。这两种贪执都是轮回之索,如果自心不能断除这些,则断绝了出离轮回的希望,所以作为追求解脱的修行人,应该完全舍弃亲戚眷属、名闻利养等等,这一切对自己今生后世都无有解脱利益的俗事。初学者即使暂时不能顿然全部断舍,也应采取较为缓和的手段次第断除,比如说今天生起了对亲人的贪恋,想写信联系,此时警醒到这种分别念的不如法,虽然不能在当下全部将这个念头消除,但可以鼓励自己暂时不要写信联系,过两天再说,一天天拖下去,这些贪执便会渐渐淡薄。最终应跟随古代的高僧大德们,将世俗一切牵缠全部舍弃,使身心无牵无挂。在此基础上,再遵循善知识所教导的观修次第,彻底地降伏自心散乱,使自心能恒时安住于禅定。
贪著世间八法,就像作茧自缚一样,越贪著痛苦也就会越多。世人整天为世间八法而忙碌,而实际所得只有痛苦而已,大家反复听闻、阅读、思维有关的教言,一定能认清过患,生起断除贪著的决心。
有止诸胜观,能灭诸烦恼。
知已先求止,止由离贪成。
依靠禅定所生的胜观,才能灭尽种种烦恼种子。知道了这个道理后,应当首先努力去求得寂止,而想修成寂止又须先使内心远离世间贪著。
要断除烦恼种子,只有靠甚深的胜观智慧,而胜观智慧只有在禅定或说寂止的基础上才能生起。在较深的层次来说,止观是同一本体上的两个不同反体,而在暂时修习次第上来说,修行人必须要先得到寂止,才能生起彻断烦恼的胜观。如《摄正法经》中云:“由心住定,乃能如实了知真实。”如果不能得到寂止,烦恼习气得不到压制,观修无我空性的胜观就无法生起,烦恼习气种子也就无由根绝。有关修习止观次第的教言,大家可以去参阅无垢光尊者所著的《心性休息》、阿底峡尊者的《中观修行论》、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等,这些论著中都有如何先求寂止,后发胜观的具体修法。
如果烦恼习气不断绝,轮回痛苦无法超脱,修行也就失去了意义,为此自己应精勤修习止观,而成就止观的次第必须先成就寂止。知道了这些道理后,自己应努力趋入寂止的修习。有关寂止的修法有多种,但一般来说,有九种住心的次第,即安住、正住、摄住、近住、调住、寂住、最寂住、续住、等持住。在此过程中,修习者必须先听闻教言,断除耽著世间劣事等懈怠沉掉,使身心得到堪能,生起身心自在调柔的轻安,寂止方能生起。如果内心不能断除对世间八法的贪恋,如同船为铁锚所滞,不解除它,怎有可能随主人的意图而自由行驶呢?这一点并不需要很多的讲解,各人去观察自己的心念,或以自己的修心体验,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内心贪恋世间的过患。
癸二、(绝断贪于内有情界):
自身本无常,犹贪无常人,
纵历百千生,不见所爱人。
自己的身命本来就是无常易坏之法,如果还要贪爱无常的亲友而造罪,那只有堕入恶趣,纵然历经百千次的转生,也没有机会遇见他所喜爱的人。
贪著世间分两大类,即贪爱亲友等情世间的有情,与贪执财利等器世间的事物。首先从情世间来说,一般众生都特别贪爱自己的亲友,为了博取亲友的欢喜而不惜造作种种杀盗恶业。有些人虽然想追求出离轮回的解脱,却因无始的串习,不能放下对亲友的贪爱,因而无法下决心离开亲友、专心修行。对这种贪爱亲友的习气恶行,论中着重提出了其严重的过患,让修行人明知后能依教断除。
人的身心五蕴,从内到外没有一个是常有不变之法。大家观察自己的身心,刹那之间都在坏灭迁流,毫无可依赖的实质,自身如是短暂无常,不可依靠,而自己的亲友等有情亦同样如此。他们的身心生命都是短暂无常而不可靠之法,在百年之中,无疑会归于死亡;而从细微之处去分析,刹那刹那之间,都在无常变灭。自己如此无常不可靠,而另一方面,亲友亦是无常变幻,毫无坚实可靠之处,那有什么必要去贪执呢?自己毫不可靠的身心,如果去贪爱无实的亲友,便会造作种种贪嗔罪业,这些罪业的成熟,使自己于后世中堕入恶趣,在恶趣中纵然千百次转生,还有没有机会再见到自己所贪爱的亲人呢?这是很难的,不管你对某人有如何深厚的贪爱,而各自的业力不可能完全相同,今世以某种业缘而短暂共处后,后世便各奔东西,很难再度相聚,即使再度投生到一块,是亲是仇也难以预料了。大家从许多因果轮回故事或圣者的教言中,可以清楚地明白这些道理。
有的人说:“亲友对我有很大的恩德,我应以爱心报答他们,怎么能完全舍弃呢?”在修行中暂时舍弃亲人是为了更好地报答恩德,而且舍弃的是狭隘的贪爱烦恼,代之以广大平等的慈悲心。换句话说,舍弃对亲人的贪爱,是为了生起对所有众生的平等慈爱心,以此才能真正地报答轮回中一切父母亲人的恩德。以前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在森林中修行,纽西隆多的母亲让人给他捎来了一些酥油,华智仁波切问他:“你现在想念母亲吗?”纽西隆多回答说:“不想。”华智仁波切听后显得很不高兴,马上指出了他的错误:“你这个人很不好,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想!你应该想想母亲的恩德,想想这团酥油,是她如何省吃俭用、辛辛苦苦的做出来,又这么远让人带来给你。母亲对你这么好,而你却一点感激之情也没有,这样的儿子……”然后叫纽西隆多在七天之中专门忆念母亲的养育关怀之恩,纽西隆多依教观修后,向华智仁波切汇报说:“我现在知道了,母亲对我恩德真的很大啊……”“嗯,你修成了第一步,现在你应观修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华智仁波切的善巧教导,使纽西隆多通过一团酥油而对众生生起了殊胜的大悲慈爱心。这种平等的慈悲心,才是大乘修行人应有的心怀,如果有狭隘的贪爱现世亲友之心,怎有可能生起呢?如果我们真正慈爱自己的亲人,理应生起这种平等大悲心,通过努力修习,证得无上的利生能力,引导亲人证得无死的大安乐,安住于法界安乐宫而永无分离,那才是真正的报恩。
未遇则不喜,不能入等至;
纵见不知足,如昔因爱苦。
如果不能亲近所爱的人,心里则闷闷不乐,无法趋入等持;即使见了面,也不会知足,仍然像未见时一样因得不到所爱而痛苦。
如果对亲人有很强的贪爱,这种人始终无法使自心得到宁静。因为他没有机会亲近自己所贪爱的亲戚朋友时,内心会因此而闷闷不乐,日思夜虑。有些人第一次离开亲人到学院来求法,时间稍长,这种烦恼便会现前,白天晚上不停地挂念着亲人,自己的闻思修行没有办法专心进行。尤其在修等持时,身体刚坐下,脑子里想念亲人的妄念便会纷纷而来,自心始终无法专注所缘。六世**喇嘛仓央加措在诗歌中曾写过:“身体虽置僧众中,心系远方之爱侣……”修行人不能放下对亲友的贪爱,等持也就永无成功之日。
即使自己如愿以偿,能与自己所喜爱的亲人相见,但相见之后,贪爱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止息。世间一切贪欲享受都有永不满足的本性,人们越享受欲乐,贪欲之心也会越增长,《广大游舞经》中说:“喜欢世间欲乐者,如饮盐水无足时。”世人贪爱亲友,贪爱财利等欲乐,如同饮用盐水会越喝越渴一样,越享受欲乐贪欲也会越炽盛,这种感受如同自己在未见到亲人前一样,充满欲壑难填的痛苦。人类贪爱的痛苦不可能因外境改变而减弱、消失,美国六十年代的摇滚巨星“猫王”普莱斯利,在他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曾绝望地哭喊着:“尽管什么都尝试过,可是我还是得不到满意!”世人内心的贪欲痛苦,必须从内心下手去解决,如果从外境去努力,无论是谁,不可能得到什么满足而平息。
华智仁波切说过:世俗之事,越做越没有边际;你如果停下来,那就是它的边际。还有大德曾说过:“离别之时,心中充满痛苦;相聚之时,更加痛苦。”这类教言有许多,如果大家去参阅、思维,一定可以认清贪爱亲友的过患。不管是父母,还是朋友,如果不能断除贪爱挂虑,被这些世俗法所牵扯羁绊,自心将无法趋入自在安宁的三摩地。
若贪诸有情,则障实性慧,
亦毁厌离心,终遭愁叹苦。
如果贪执有情,则会障蔽自己洞见诸法实相的智慧,也会毁坏导向解脱的厌离生死之心,最终要遭受轮回诸苦的逼迫而忧恼。
如果不舍弃对亲友的贪爱,证悟成就就会受到根本的障碍,导致无边的痛苦忧恼。因为贪执亲友,自己将无法修成寂止;没有寂止压制烦恼的扰乱,胜观智慧就如同无根之苗芽,无法生长起来;而本来清净如同虚空的诸法实相,也就不可能现见。要现见诸法实相,必须要趋入甚深的禅定,清除自相续中烦恼遮障,这一点我们闻思过经论,都应如实了知。如《大智度论·释初品中禅波罗蜜》中云:“此常乐涅槃从实智慧生,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欲得智慧者,行此禅定。”
再从另一个层次来说,贪执有情的烦恼生起时,必然会毁坏厌离生死之心。修行人如果感受到了三界轮回犹如火坑,世俗亲友等诸法都不离开苦的本性,自心因此对轮回诸法生起厌恶、舍离,以此渐渐将自己导向解脱之路。而对亲友等有情生起贪爱,恋恋不舍,这种贪心是与厌离心完全相反的力量,如果随顺这种无始劫来串习的恶习烦恼,自己的厌离心无法保持,很快就会为贪欲恶习摧毁无余。大家经常可以看到或通过种种途径了解到这方面的事实例案:某某人虽然想学佛、修行,但他不愿意舍弃家庭、远离亲友,结果始终没有生起厌离,走上解脱正道;某些人刚刚生起了一点厌离心,离家学佛修行了一段世间,但生起了贪爱亲友的烦恼,厌离心立即被摧毁无余,重新陷入了世俗险道。有些人身虽出家,而内心始终没有断绝贪爱亲友之心,这些人如果不改变自心,修行永无成功之日,而且他的结果也是非常危险。
《因缘品》中说:“世间诸痛苦,忧愁及哀号,皆从贪亲生。”世人的诸般痛苦忧愁、哀伤、哭泣,都是因贪爱亲眷而生。大家可以从历史、自己所经历的人生等各方面细细分析,人世间的痛苦哀号,其主因确实是贪爱亲眷。作为一个修行人,应对此生起深刻的认识,想想自己在今生得到了脱离三界大苦海的机会,如果还要贪爱世俗亲人,那今生、后世也到底要往何处去呢?
若心专念彼,此生将虚度,
无常众亲友,亦坏真常法。
如果一心思念所贪爱的亲人,今生将毫无意义地虚度,而且贪爱无常的亲友,还会破坏对真常安乐法的证悟。
一个人的心思如果全部放在贪爱亲友方面,自己一生中主要精力、时间就会虚耗在这些亲友身上,而闻思修行正法的事,也就会被冷落在一边。到死时回顾一生的时光,已经毫无意义地虚耗了,多劫善行感得的人身,在种种无义的交结世俗亲友中,白白地虚度,那时捶胸长叹,双泪垂颊,懊悔也来不及了。世人一生中为了家庭、亲人,像蚂蚁、蜜蜂一样忙忙碌碌,纵然能与亲人朝夕共处,白头偕老,子孙满堂等等,到头来命归黄泉,一生忙碌能为自他带来什么利益呢?除了独自带着护亲伏怨造下的业力之外,什么也不会有。古时的老修行人有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出家才有证道缘,恋家岂有证道时。”一个人贪恋家庭亲人,绝无证悟成就的机会。有些人一边贪图世俗的欲乐,一边又想证得出世的安乐,对凡夫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以前迦叶佛在世时,一个国王梦见大象生小象,小象身体已经出来了,可尾巴一直没有出来,迦叶佛解释这个梦预示着:将来释迦牟尼佛教法的末法时期,很多人在形象上虽然出家,但心不出家,贪恋世俗。这种形象出家没有什么真实的意义,心不舍俗家,此生也只会是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得不到解脱。
世间亲友是无常易坏之法,此生过后便会各随业力漂泊,而且在此生之中,翻亲为仇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真正在一生中都保持着恩爱不变的亲人却很少。而贪爱这样无常的法,却会毁坏修行人永恒不变的无上解脱安乐(此处的“真常法”在梵文原颂为“卍”字琺輪,卍是常有真如法性之标志)。修行人如果断弃贪执世俗亲友,精进努力地修行,便一定能证得真常大乐之法性,然而许多人因贪恋亲人,断绝了这种机会。以贪执微小的无常法而毁坏了自己获得真常大安乐的机缘,也就是说以贪爱无常亲友摧毁了恒常不变的卍字琺輪,这种愚痴颠倒的行为,每个能了知者,理应迅速断舍。
《妙臂请问经》中说:“昔日怨敌成亲友,往日亲友翻成仇,无关之人变亲怨,知此不应贪亲友,断离贪执勤修善。”轮回中的亲怨无常易变,了知到这些,为什么还要贪爱亲人呢?自己应该好好把握今生,舍弃一切贪爱到寂静处,为自他求证解脱大安乐果位。《学集论》中说:“应当以《郁伽长者请问经》中所说的道理,防范居家的过患,而安住于寺院之中。”《月灯经》中说:“习近不舍诸欲乐,贪爱耽著妻与子,安住可呵家宅中,毕竟不成无上觉。”“不起著欲,远离眷属,弃舍在家,得无上道。……未有三世,诸佛如来,由常在家,住于欲地,而能获得,胜妙菩提。”三世诸佛如来没有一个是住在家中而获得菩提果的,我们后世欲求无上菩提道的修行人,能牢记这个教证,也应知道自己该如何修行吧。
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
心若赴圣境,何需近凡愚?
如果自己的行为和凡愚者一样,那必定会堕向三恶趣;自心如果向往解脱圣境,何必亲近愚痴凡夫而增加逆缘呢?
我们的行为,朝凡夫还是圣者的方向去发展、靠拢,这是堕落与解脱的两种不同的方向。如果一心亲近愚痴的凡夫亲友,行住坐卧等行为也随同他们,这无疑会导致自己堕向三恶趣。因为世间凡愚的行为,无非是出于贪嗔痴的恶习烦恼,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如《地藏王菩萨本愿经》中所言:“无非是业,无非是罪。”我们如果也陷于这种状态之中,而不求向上解脱,只有恒时积累罪业,为自己带来三恶趣的痛苦。布多瓦格西说:“初学者的意志本来就不很坚定,如果再亲近世间愚夫,与他们共同交谈、做事,那我们今生来世的安乐一定会全部毁坏。”对信心、见解不是那么坚固的初学者来说,亲近凡愚者会使自己的烦恼恶习被引发而无法调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凡愚只会使人堕落恶趣,如果想得到解脱,趋入圣者之安乐境,那就毫无必要去亲近凡愚。以前藏地的老修行人经常说:“智者与智者交往,智慧更加增上;愚者与愚者交往,愚昧无知更加增盛;智者与愚者交往,智者变愚,愚者变智。”以前那些戒律清净的修行人,与世间凡愚交往时非常谨慎,很注意防护自己的心念、行为,以避免受他们的影响。我想现在的大多数修行人,自己的善根微小而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一旦与恶人交往,那就十分危险,甚至会像麦彭仁波切所说:如同秋天的白霜摧毁鲜花一样,无一可逃脱厄难。作为追求解脱圣境的修行人来说,当恒时提醒自己:亲近凡愚只会使人向下堕落,而我是向上追求解脱之人,千万不能亲近他们啊!
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
喜处亦生嗔,凡夫取悦难。
刹那之间,他们会成为密友;而不小心得罪了,须臾间又会变成仇敌;对于本应欢喜信受的善行也会生起嗔恚,异生凡夫真是难以取悦啊!
世间凡愚,不知因果昧于取舍,他们的性格大都非常恶劣,行事也没有什么可靠的标准。如果和他们交往,在很短时间内,也不需什么理由,他们有可能把你当成最亲密的朋友,什么秘密话都向你吐露。然而过一段时间后,也可能仅仅是因为一句无意之间的话语,矛盾冲突就会出现,他们马上会翻脸不认人,与你结下仇恨,这一点你们在家时或许都有过深刻体验。世人行事的反复无常,在人类历史上一向就是这样,并不是今天如此,或在某个阶段如此。藏族有一首古老的民歌中说:“亲友无常如同夏日之彩虹,仇恨无常如同秋季之鲜花。”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作宝髻国王时说过:“唉,因增上贪欲的缘故,最亲密的朋友也瞬间变为仇敌。”英国的文豪莎士比亚在《英雄叛国记》中曾写过:“啊,变化无常的世事/刚才还是誓同生死的朋友,两个人的腔子里好像只有一个心/睡眠饮食、工作和游戏都是彼此相共,亲爱得分不开来/一转瞬之间,为了些微的争执,就会变成不共戴天的仇人……”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忠告则生嗔,反劝离诸善,
若不从彼语,嗔怒堕恶趣。
进献忠言时,他们不但要生嗔恨,还会反劝我们放弃各种善法,如果不听从他们的恶言,便会大发嗔怒而堕入恶趣。
一般修行人对那些不辨是非黑白的凡愚进献忠言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好心好意,苦口婆心地劝告他们断除恶业、修持善业信奉正法等等,他们却又认为修行人在欺侮他、指责他的短处,以此而不愿听从,甚至大发嗔怒。凡夫多劫以来习惯于造恶,因而在听到断恶行善的忠言时,往往会感到逆耳难以接受,这就好比一个习惯于苦味食物的人,在给他甜食时,他反而觉得难吃,因而生气。有的凡夫在听到忠言时不但嗔恨,更会进一步来劝我们放弃修行善法,他们会举出种种邪说、邪见来劝导放弃善行、放弃出家等等,这类事我们也许每个人都遇到过。特别是在这种年代,真正懂得正法者极其稀罕,而世人的思想越来越迷乱颠倒,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去接近时,他们会如同萨迦班智达所说的那样:“犹如老猴抓住人,嘲笑说他无尾巴。”如果不接受他们的邪说,这些人会更加嗔恼,任意诽谤三宝正法,制造严重的恶业,以诽谤三宝的罪业,必然导致他们后世堕入无间地狱受苦。
世间凡愚是初发心学佛修行的大障,《三昧地王经》中说:“异生难亲近,虽与说法语,不信示嗔容,此是愚者法,知已莫亲附。”无著菩萨亦教导过:“交近彼使增三毒,并减闻思修事业,能转慈悲灭尽者,远离恶友佛子行。”初学者必须遵从这些教言,远离愚痴烦恼深重的众生,以免这些恶友造重罪,自己也可减少障缘。
妒高竞相等,傲卑赞复骄,
逆耳更生嗔,处俗怎得益。
对胜于自己者生嫉妒;对与自己相等者,则争强好胜;对卑微的人又生傲慢;受到称赞又会骄矜自满;听到逆耳之言更是怒气冲冲。与这样的凡夫交往怎会有利益呢?
与世间凡愚相处,只会有害而无益,因为他们烦恼深重,无论你以何种状态或行为接近,都会引生他们的烦恼。烦恼深重的人,他对那些胜于自己者,比如有人在学问才华、财富、地位、闻思修行功德等等,某方面胜过了自己,他心里马上就会生起嫉妒心,在嫉妒之火的焚烧下,更会进一步造许多恶业;如果别人在各方面基本上与他相等,凡愚者又会生起攀比、争强好胜之心,在做事情时,总以胜过他人为目的,胜之则骄,负之则生嗔怒、嫉妒,前前后后都会造罪;如果别人不如他,相较之下各方面都比他卑劣低下,在这些人面前,马上会生起傲慢心,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而对低微者不屑一顾。《大智度论》中说:“贵而无智则为衰;智而骄慢亦为衰。”世间人拥有一定财产、地位者,如果无有智慧,他的一生也就毫无意义,但有智的人,如果骄傲自满,那他比愚笨人还要可怜。麦彭仁波切也说:“如果一点傲慢心也没有,那才是值得骄傲之人;如果自己有傲慢心,那整个世界上哪里有比自己更为卑劣的人呢?”
凡愚者不但如是对身边不同的人作比较而生烦恼,在与他们打交道时,无论是说顺耳的称赞语或说逆耳之语,他们也免不了生烦恼。凡夫人受到称赞,心中马上会骄矜自满,忘了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样越骄满就会越愚笨,自己害自己;如果听到了一些逆耳的语言,他们也不会分辨利害善恶,立刻怒气冲冲,嗔火炽燃。对这样的凡愚之辈,一般的修行人在交往中很难使他们得到利益,也难使自己得到什么利益,更甚至会如《涅槃经》中所说:遇到了狂象,最多不过是失去了今生的身体生命,但亲近恶友,生生世世的安乐利益都要被摧毁。因此有智慧的人,应当远离这些烦恼深重的恶友。
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
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
与凡愚者亲近交往,必定会导致自己犯下自赞毁他的罪过;并且喜好闲谈世间的欢乐盛事,与一些无聊之事,伤风败德的不善之事。
上述那样恶劣的凡愚者,如果我们去结交,必然会导致众多过失的产生。第一、愚笨者喜欢自赞毁他,长期交往,我们也难免染上这种恶习,吹嘘自己而诽谤别人,或者称赞亲友,贬低讥讽敌方。这些都是凡愚者的本性,大家看看世间的歌功颂德,冷嘲热讽,绝大多数都是如此,尤其是世间那些稍具学问地位者,自我吹嘘、攻讦他人的言词,充满了报刊、书籍等,如果我们也身处其境,这种恶业也就难免时常发生;第二、“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一般人对世间的名利盛事,终日追逐无有餍足,甚至于闲谈言论中,也始终离不开这些琐事:如何发财做富翁,如何出名,如何打击怨敌,如何坑蒙欺诳等等,这些无意义的事和不善法,是世人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话题。如果遇到了这些人,开口、闭口很难离开这些话题,谈来谈去只有浪费时间,染污自己的相续。所以在修行的时候,最好不要跟这类人接触。律藏中说:“恒不见愚夫,此乃为安乐。”《因缘品》中也说过:“凡愚如怨敌,恒得诸痛苦,不应见闻依。”在我们修行未达一定境界前,接触凡愚如同遇到怨敌一样,只会为自己带来痛苦,所以不应见到他们,也不要听到他们的声音,自己于寂静处为得二利而精勤修习止观,只有这样,对自己和他人才会有益。
是故近亲友,徒然自招损,
彼既无益我,吾亦未利彼。
总之,和愚昧的亲友交往过密,只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他们对我的修行没有什么利益可言,我也不能给他们真正的利益。
总结上文数偈所言的内容,就是说一般修行人与凡愚亲友交往有害无益,只会给自他双方带来损害痛苦。此处所说的凡愚,也即《宝云经》中所说的九种恶知识:破戒者、邪见人、失威仪者、邪命人、乐愦闹处者、多懈怠者、乐着生死者、违背菩提行者、乐居家眷属者。与这九种人接触过密,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违缘、障碍,因而应敬而远之,谨慎地对待。
对初学者来说,自己对治障缘的能力十分有限,如果亲近这些恶知识,他们当然不会给自己的修行带来什么好处,而自己也无法使他们舍弃恶业转入正道。既然对双方都无益,不如先求独善自身,寻求利益自他的圆满能力,这才是稳妥的办法。以前藏传佛教中的修行人也有这种说法:“高僧大德的侍者应当有正知正念,不然对高僧大德的心也有影响。”有些很有名的修行人,本来他们的功德也确实是很了不起,但他的侍者与身边那些经常亲近的人,见解、戒律都不清净,那些修行人也因此受影响,渐渐地失去了功德。如果没有坚固的见解修证,像登地菩萨那样,修行人长期与那些凡愚者来往,负面影响肯定是难免的。因此,我们理应有自知之明,当如世尊在《宝云经》所说:“菩萨一切时处,应先远离诸恶知识亦不对类,诣彼方所论世俗语,亲近利养恭敬……虽乐远离此恶知识,然不于彼发起恶心及损害意。”如法而谨慎地远离一切恶知识。
“彼既无益我,我亦未利彼”两句,与梵文原颂有出入。原文是“以乐无惑心,独自住静处”:保持安乐而无热恼的清凉之心,自己单独安住在寂静的地方。前辈的大修行人,如密勒日巴尊者已给后人亲身示范了这样的行径,欲求真正的二利安乐者,一定要如实地追随、继承。
故应远凡愚,会时喜相迎,
亦莫太亲密,善系君子谊。
因此应该远离凡愚俗情的羁缚,一旦遇上了,应和颜悦色地善待他们,但是不要过于亲密,最好采取君子之交的不亲不疏。
上面讲述了与凡愚亲近的种种过失,了知这些后我们应如教远离,但在远离他们时,应采取如法的手段。自己离开他们安住于寂静处后,有时候还会有一些偶然的相遇,这时候,自己应保持大乘佛子应有的威仪,和颜悦色地对待,以应有的礼节接待他们,这些内容在第五品中都有过讲述。但此时必须掌握分寸,不要过于亲密,以免招来祸害,修行人与别人相接触时,应稳重自持,不亲不疏。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说过:“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虽住何处不应交亲友,于谁相触不怨亦不亲,稳重自持即是吾忠告。”在世间,人们也崇尚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以清净如水一般的心与他人相交,这种做法才能有益无害。有些人在与别人交往时,心中总要带一些希求功利的企图,因而初交往之时特别亲热,这种交往到最后注定要为双方带来损害痛苦,因为世间的一切都会显现无常,对别人的希望越高,最后无常到来时,失望痛苦也就越深。对此,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尤其应该注意,与谁相交也不要过于亲密,但也不要太冷漠,保持平常而稳重自主的心态处世修行,人今生定会过得安稳而富有意义。
犹如蜂采蜜,为法化缘已,
如昔未谋面,淡然而处之。
就像蜜蜂采蜜一样,修行人为了维持修法而外出化缘,取得所需的衣食之后,便如同素昧平生,以平常心与他人相处。
修行人要维持衣食生活,就得从四处的施主中化缘,然而在与施主们打交道时,必须坚持“不怨不亲”的原则,切不可攀缘。这个过程中,修行人应像蜜蜂采蜜一样。蜜蜂在花朵中采集维生的花粉、蜜汁时,随缘收集享用,收集受用完后,立即飞走,对花朵没有什么贪恋不舍的执爱,也不会有“这朵花很好啊,它能天天给我提供食物,我应该如何如何亲近它”之类的分别念。蜜蜂随意在花园中飞舞,遇蜜就采,花朵中如果没有蜜汁,也不会对它有生什么嗔心。自由自在地随遇而安,对外境无贪无嗔,这种生活方式,修行人必须仿效学习。佛弟子为了修习正法,当然也需要维生的衣食等顺缘,而这些衣食的来源,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规定,自己不能亲手去种粮食做饭等,只能通过托钵乞食,外出化缘而维生。现在南传佛教地区像泰国、斯里兰卡、缅甸等这些地区的出家人,除了少数在无人深山中修持禅定者之外,都是每日定时托钵乞食,一般寺庙中都不生火做饭。在外出化缘时,也得像蜜蜂一样,对外境不要有贪恋嗔怨,而应淡然相处,以平常质直之心相待,这样才能防止因施主而对修行造成障碍。
《佛子行》中说:“贪欲财敬互争执,减弱闻思修之业,故于亲友施主家,断除贪心佛子行。”贪著施主的过患,众多大德们都强调过,堪布根霍在讲义中说:“现在末法时代,有些僧人把施主执为己有,有些施主把僧人执为己有。”这种现象也是较为普遍的弊病。如果一个凡夫修行人,长期与固定的施主们来往,贪执习气难免增长,最后的结果对双方都是一场灾祸,藏族人的俗话说:“原来的师父现在成了丈夫。”其意思也就是指僧人如果贪恋施主家的财食,而经常交往,最后会还俗成家,堕入世俗之网。
施主们给修行人做助缘,供养衣食等财物,这当然是件善事,有些修行人可能因此会想:“某某施主天天对我作供养,我却对他不冷不热,这从人格上好像说不过去吧!”如果从世间法的角度去说,礼尚往来,“投之以桃”需“报之以李”,这种想法或许是有些道理。但我们修行人,不能从这个层次去考虑问题,施主对修行人作供养,修行人应按佛法去行事,念经回向功德,这样才是真正的回报恩德,施主的供养也有了真正的意义。有些人不懂得佛法,用世间手段去为施主回报,这样做很不如法,给双方带来的后果也不好。这一点我们应切实地注意,施主们经常给自己供养衣食财物,如果自己不如法行持,反而对施主有害,成了以怨报德。过去七佛中的一切胜佛曾说过:“犹如蜜蜂吸花汁,不坏花色而飞离,行者于城乞食毕,无贪无嗔而返回。”不管他人对自己如何恭敬供养,我们也应以佛法平等而行,这才是对自他都负责的利益行。
癸三、(绝断贪于外财等世间):
吾富受恭敬,众人皆喜我。
若持此骄慢,殁后定生惧。
我的利养丰厚,又受人尊重,很多人都喜欢我。如果因此而生起骄慢,死后一定难逃堕落恶趣的恐惧痛苦。
因往昔布施等善业的成熟,一些修行人在今世有着丰厚的利养,人们对他非常恭敬,很多人与他一见面就会生起欢喜心。就像当今有些大德,无论到哪儿,都会为人们所供养、恭敬,处处受到众人的钦慕、赞叹,这都是往昔善业的果报。处在这种情况时,一般人稍不注意,很容易生起傲慢烦恼。虽然我们都大概知道一些不应生慢心的道理,如古德云:“高如天人那样快乐,不应傲慢。”然而这种对境现前时,无始以来熏习起的我慢烦恼,很难察觉与对治。自己作为一个卑微的凡夫,一旦生起慢心,今生来世无疑要遭受其害,因傲慢而造恶业者,在临死时,恶业招感的恶报现前,那时候痛苦恐惧便在厄难逃。有些人靠一些狡诈的手段也得到了名闻利养,这种利养名闻是后世无尽的苦因,更不值得因此而傲慢。在律藏中有一个公案,说世尊在世时,树林中有一群羊,其中有只羊喜欢吃不净物,它独自跑到粪堆去啃食粪秽,一边还对那些享用青草的羊生起藐视。世尊告诉众比丘:比丘如果依邪命而活,以非法的手段取得财物,恣意享用,并以此而生傲慢,轻视依正命而活的清净比丘,也与此羊相同。一个人不管如何狡猾,或以某种世间功德,今世靠这些而得到名闻利养,实际上每一分享受都将招致无尽的痛苦。
《弥勒狮吼论》中说:“因多闻而傲慢,就会因此而放逸;因得到利养恭敬而傲慢,就会因此而放逸;因为所习学识和所获资财而傲慢,就会因此而放逸。这是出家人因傲慢而生的四种放逸,如果谁具有这四种傲慢而生的放逸,将堕入地狱。”大家应如法省察内相续,不管自己因何种法生起了傲慢烦恼,都无疑要为此而付出堕地狱受苦的代价。因此,应时刻警醒内省,以如梦如幻的慧观去观待财利,彻底断除贪执。
故汝愚痴意,无论贪何物,
定感苦果报,千倍所贪得。
因此,不辨利害得失的愚痴意识啊!今生无论你贪图名闻利养等任何事物,将来必定会感得千倍所贪事物的痛苦报应。
贪执世间有漏财产有上述的巨大过患,可是众生非常愚痴迷茫,根本不去辨别这些利害。对那些具足真实义利的善事,凡夫的心很难生起真实的信心与欢喜,而只要有名闻利养等对境现前,它马上便生起贪执,一般人怎么去对治也难以让它舍掉这些。阿底峡尊者说过:“贪欲不得善趣乐,并将断送解脱命。”贪执世间事物将完全断绝解脱的机会,并带来很大的害处,相对于所贪的事物来说,这种害处往往要超过千百万倍,即使现在所贪的事物非常微小,它在后世所带来的痛苦,也会是无法想象的惨痛而漫长。比如《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所说的黑马喇嘛,他在前生贪执利养,贪图享受短短人生中的小安乐,而后世却为此堕入孤独地狱,其痛苦之巨大、漫长,与他前世的享受比起来,差距无法计算。对出家人来说,如果今世不守持戒律,贪著享用施主的财物,这种过失尤为巨大,《佛藏经》中说:“破戒比丘,将于百千万亿劫中割截身肉偿还施主;如果生为畜生,身常负重。这种比丘,连一根毛发千亿分之一的微量供养,尚且受不了,何况饮食、衣服、卧具和医药。”不仅是破戒者,即使是持清净戒者,如果不闻思修行、懈怠于善法,这种人享用施主的财产也将带来后世痛苦,印度功德光尊者在《戒律根本颂》中说:“懈怠者,凡所取用悉成债务。”还有阿罗汉萨嘎拉尊者在《花鬘论》中说:“懈怠摧毁己善根,所享信财成债务。”此处的懈怠者是指戒行清净,但不勤于闻思修习,不求上进的修行人,这种人今世所受用的信财在来世必定要偿还施主百倍、千倍的财物,或转生为施主的奴仆等低贱者来偿还债务。所以,大家在受用信财、亡财时,一定要存观这些教言,如果自己戒律不清净,闻思修行不精进,那所吃的每一口食物、所穿的每缕纱,都会成为后世的无尽痛苦之因。
故智不应贪,贪生三途怖。
应当坚信解,彼性本应舍。
所以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贪著外境财利,贪著这些将引生堕落三恶道的恐惧。应该坚定地相信了解:从本性来看,名利等事物都是应舍离之物。
贪执世间名利等事物有如是的大过失,因而能了知到这些的智者,不应也不会贪执名利。贪执名利者今生的修行无法成功,这一点大家可以现量见到。贪欲重的人今生会因所欲不遂而恒常处于懊恼痛苦之中,在后世,更会因此而招感堕落恶道的恐惧痛苦。佛在《增上意乐请问经》中告诉过弥勒菩萨:利养恭敬能引生贪欲,能毁坏修行人的正念,使人生起骄慢烦恼,断送禅定和四无量心,将来堕入地狱、旁生和阎罗世界。能了知并相信这些教言的智者,想到这些过患,要断除对名利的贪执也许并不困难(本颂中的头两句,在吐美仁波切、贾操杰大师的注释中,并在上偈中解释,而后两句并入下偈中解释,而在堪布根霍所作的注疏中是按四句偈做释的,没有分开与上下偈连起来作解释)。
对上述贪执名利的过患有所了知而生起断贪之心后,为了进一步地断除贪执,我们还应从另一个层次去了解:名利等世俗事物的本性即是应舍弃的。名闻利养其本性即是离散坏灭的无常法,如果它的本性是常有、可乐的法,那贪执它或许也说得过去,而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可乐的无常法。同时名闻财利等也是如同水中月、空中花,无有任何实质的法,人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去追求,最终也会如同梦中的买卖,实际中毫无所得。对此本性能生起坚定的信解,则能从根本上断除贪执。
纵吾财物丰,令誉遍称扬,
所集诸名利,非随心所欲。
即使我的财物利养丰富,美名也传扬十方,但是今生中努力聚集的名利,却无法随心所欲地伴我去后世。
上三偈已略说了贪执外财的过患,与舍离的方法,现在开始作详细的引导。世尊在世的时候,南赡部洲的人们福德深厚,许多人如给孤独长者一样,财富多得可与多闻天子相比,但现在是五浊黑暗的时期,人们的福报已无法如以前那样。现在即使是最富有的人,如比尔·盖茨、李嘉诚等等,充其量也只有千百亿美元的财产,远远比不上一个摩尼宝的价值。假如我们也能拥有这样丰厚的财利,乃至与多闻天子一样富裕,这些财物是否能随自己的意愿而转,跟随着自己到后世去呢?这显然是无法办到的事情。在名闻方面,如果自己有广大的名声,美名传扬于四方,这样的名声实际上也是微不足道,而且与世界上其他名人比起来,也许还要差一大截。有些人稍有名利,就自以为是,这都是因为愚痴无知,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而造成。一个人今生无论拥有怎样的名闻财富,这些也不会随他自心所欲而转的,增财、守财及取得名誉、守护名誉的过程中,都会有着种种所欲不遂而不欲降临的痛苦,到了他死亡之时,只有自己一人随业风而飘荡,不可能带走任何东西。麦彭仁波切的教言中说过:“人死时,一己之躯尚无法携行,何况名利眷属呢?”一切名利之物都无法随心而转,它们只是在众生迷乱心识前暂时藉习气显现的幻相,如同梦中盛事、空谷回音,这一切不值得去贪执,也不可能随凡夫的心愿而长伴不离。
若有人毁我,赞誉何足喜?
若有人赞我,讥毁何足忧?
如果有人毁谤我,那么再多的赞美怎值得我高兴呢?如果有人赞美我,那么讥讽毁谤又怎值得我忧伤呢?
如果得到了他人的赞美,此时应把持自己,去反思这并不值得喜悦,因为在赞叹者的背后,世界上肯定有非常多的众生对我不满,在这种情形下,自己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如果因眼前所得的赞叹而洋洋自得,欢喜得昏了头,这种人如同只见眼前的道路平坦无险,而忘了前途还有坑洼沟坎的险情一般,他的前途会十分危险。同样,如果受到了他人的讥讽、毁谤,此时也不能因此而颓丧、忧伤,丧失信心勇气。以全面的眼光看,虽然眼前有人讥谤,但其他还有很多人会赞叹、鼓励我,因此自己根本不值得为那些区区的讥毁言词而忧伤。而应稳重自持,转逆缘为道用,坦然地面对讥毁,修习安忍。
《格言宝藏论》中说:“不因赞叹而高兴,不因辱骂而忧伤,善持自之功德者,此乃正士之法相。”一个真正的修行人,理应具备这样的法相,坚定而理智地把持自己,不为外境所动,只有这样,修行才有成功的把握。藏族人常说:“人生之路漫长如同朝拉萨,高低不平的山岭、河川必定会有的。”而修行之路更是如此,翻开那些成就者的传记,没有一个修行人是在一帆风顺中成就的。每个人应省察自己,一定要做到善持自心,不为外境所牵转,要不然修行绝无成功的机会。
有情种种心,诸佛难尽悦,
何况劣如我?故应舍此虑。
有情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性向和爱好,就连诸佛也难以使他们都称心满意,何况我这样卑劣无能的凡夫呢?所以我应该放弃讨好世人的念头。
修行人在修静虑时必须远离尘世,与凡愚俗人尽量少交往,万一遇到种种诽议,自心也应不以为虑,而稳重自持。因为世间每一个众生,其根基意乐、性向等各方面都不相同,甚至连断证功德圆满的诸佛,也难以使每一个众生都心满意足。本师释迦牟尼佛出世时,虽然本师具足无比的智慧福德,宝相庄严无比,能遍知一切众生的根基意乐,具足不可思议的方便善巧与神通,但当时仍然有众生对佛不恭敬,像提婆达多、善星比丘、众多外道等。大家看《贤愚经》,经中记载着外道六师与世尊辩论、比赛神通时,对世尊不满不心服的外道徒成千上万。其它的经典中也记载着有不少人对世尊进行诽谤、生恶心等,世尊在经中也亲口说过:“世间于我有信心者,其数量如同指尖上所沾之微尘,而未有信心者,如同大地微尘。”既然绝大多数世人对功德圆满的佛陀,都那样不满意,一个低劣的凡夫,怎有可能一一取悦他们呢?寂天菩萨在此说他是一个低劣无能的凡夫人,因而应断弃讨好世人的念头,不为世人的讥毁赞誉而扰乱道心,这当然是他的谦虚之词。但相比之下,作者这样的大成就者尚作如是抉择,我们末法时期的凡夫修行人,该如何去修持,也就很清楚了。度化众生确实非常重要,但首先应当观察自己的能力,明智地远离散乱,先作调伏自相续的修行。要不然你处在世俗中总想取悦世人,自心一定会为此而散乱不堪,根本不可能得到什么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睥睨穷行者,诋毁富修士;
性本难为侣,处彼怎得乐?
世人对清贫的苦行者非常蔑视,对利养丰厚的修行人,又经常诋毁;凡愚的本性就难以结为法侣,和他们在一起,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呢?
世间凡愚一方面难以取悦,另一方面,与他们相处,始终是不离痛苦及苦因,而得不到快乐。在世间凡愚者的眼中,修行人始终不会是那么完善,如果是一个生活清贫修持苦行的修行人,即使他的人格、戒律、修证方面都很好,凡愚者仍会非常轻视他,而且往往会口出轻蔑的言辞:“此人连食物都吃不饱,像乞丐一样,还装模作样做什么!”“这个人真可怜,前世不积福啊……”然后当他们见到一些因往昔善业成熟而受用圆满的修行人时,马上又会生起嫉妒进行诽谤:“这种人,到处骗取钱财,算什么修行人”,“他处尊养优,贪图享受,一点修行也没有……”如是大肆讥毁。总之,凡愚者的本性即是如此,很难以交往,他们的相续就如同污水坑,任何事物映现于其中,都会显得污秽不堪。同样的外境,如果以清净心去观待,一切都会显得清净而圆满,如果以凡愚者的不净心观待,一切都会变得不清净不如法。因而,这种凡愚者的本性即是不堪交往的,如果与他们相处,如同《善逝入境经》中所说:“犹如住于猛兽中,始终不可得安乐;如是依止凡愚者,亦无获得喜乐时。”与凡愚者相处,如同与猛兽相处,始终少不了烦恼违缘,今生后世的安乐全部都会毁坏,而只有沉溺于痛苦的汪洋中。
作者的这番教言,一方面是规劝我们在修行时,应远离世间的凡愚,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理解:作为修行人,必须从内相续中,断除那些“难为侣”的凡愚习气。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说过:“心中有烦恼分别念,就如同家中有位泼辣的妻子,始终得不到安乐。”大家好好反省,自己身已离俗修行,但内心是否已远离了世俗凡愚的习性呢?有的人无论与谁都无法和睦相处;有些人一开口就是说别人的过失,对高者诽谤,对低者蔑视……对照省察自身,如果自己有这类毛病,那么作者所说的凡愚,并非是指他人。修行人必须从外境上舍离世俗凡愚,从内心之中,也要断除那些给自他都会带来痛苦的凡愚习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安乐。
如来曾宣示:凡愚若无利,
郁郁终寡欢,故莫友凡愚。
如来曾经开示说:如果不能得到所欲的名利,愚痴的凡夫就会闷闷不乐,因此不要与凡俗之辈交往。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多处开示过,对愚痴的凡俗者,除了让他们得到所欲的名誉利益外,其它没有什么办法令他们生起欢喜。这一点稍有社会阅历的人,应该很清楚,世间人的人生哲学即是自利至上,与别人交往办事等,如果对自己有好处,他们便乐意进行;如果看不到什么甜头,他们便不理不睬,甚至很不高兴。而他们所能看到的好处,只是暂时的五欲安乐,为了这些不离苦谛的暂时快乐,他们不惮以种种非法手段去巧取豪夺,如果得不到,他们便垂头丧气、伤心、忧郁、痛苦绝望,对这样的凡愚之辈,寻求出离的修行人怎么能去交往呢?佛陀在《月灯经》中说:“凡夫不可为亲友,虽与彼说如法语,意不信从生嗔恚,现前显示凡夫行”,“虽久交近诸愚夫,后时仍复成疏远,愚夫体性既广知,智者于彼不依止。”尤其现在是末法时期,我们的福慧浅薄,而环境更为恶劣,这种时代一定要远离世俗凡愚到寂静处去修持。在《劝发增上意乐经》(即《弥勒菩萨所问经》)中,佛告诉弥勒菩萨,菩萨乘的善男子、善女人,在未来正法将要灭绝的最后五百年中,“应舍离愦闹之处,住阿兰若寂静林中,于不应修而修行者及诸懒惰懈怠之属,皆当远离。但自观身不求他过,乐于恬默,勤行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行。”
在此处,一些人可能有些疑惑:本论前面的内容中强调过,大乘修行人必须要令有情欢喜,要发心度化众生,以众生的利益为重,不能舍弃众生等等,现在又说要远离世间凡愚,那么前后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前面所说的,是要求我们在意乐方面,必须要以利益众生为主,而此处则说倘若自己在初修时与自私自利、烦恼深重的凡愚交往,那么不但不能利益他人,自己也会堕落。大乘修行人必须按次第而行,首先发起愿菩提心,进入大乘,如法地依止善知识,听闻佛法,断除增损疑惑而求得正见,然后安住在寂静处精进修持。有些人以为,远离世间众生会违背菩萨戒,这其实也是没有理解菩提道次第而产生的非理之念。龙树菩萨在《菩提心释》中说过:“利他虽无能,常存此意乐;怀此意乐者,即是行利他。”在初学佛法时,真实利益他人的能力是没有的,此时为了防止自己受到染污而退失发心,暂时远离凡俗,安住于寂静处修持大悲心、愿菩提心等,其实也在行持利他的善法,这样怎么会违背菩萨学处呢?
无垢光尊者说过:“现今时恶人横野,静处精勤成自利,如翼未丰不能翔,不具神通难利他。应修自利心利他,散乱愦闹魔诱惑。”我们作为五浊黑暗的末法修行人,对此应当高度的重视,自己没有一定的修证前,当励力于寂静处修持。当然,如果自己有了不为外境所动转的修证功德,那时广转**,度化众生也是义不容辞的。汉地的道源法师以前与章嘉活佛,为了募化大藏经的经费而在台湾相处过一段时间,当时天气非常热,道源法师穿上最薄的衣服,也是大汗淋漓,只得不停地摇扇子,而章嘉活佛虽然穿着厚厚的皮衣,仍悠然安坐,似乎毫无炎热的感受。道源法师见状就问:“活佛,你一点也不热吗?”章嘉活佛只是轻轻地回答说:“心静自然凉!”真正的大德,外境无论如何也不会对他有影响。我们如果不能使内心保持清凉之境,那么自己去投身于热恼的世间,后果也就难以预料,所以诸人当量力谨慎而行!
癸四、(断已依止寂静处):
离开世俗亲友后,为了彻断世俗的羁绊,修行人一定要依止寂静的环境。因为如果周围的环境清静安宁,自己的身心就会自然得到清净,这也是一种很奇妙的缘起。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示现依寂静处的苦行而得成就,后来的成就者们也依此缘起而得甚深的证悟,作为后学者,必须去追随成就者所走的路,远离闹市依止寂静之处。那么寂静之处有哪些殊胜功德呢?
林中鸟兽树,不出刺耳音,
伴彼心常乐,何时共安居?
山林中的树木、飞鸟和走兽,不会发出刺耳烦心的言词声音,与它们相处,内心会非常安乐平静,何时我才能和它们一起快乐的安居?
远离闹市的山林寂静处,会让修行人得到殊胜的友伴。修行人与世俗凡愚交往有种种过患,而安住于寂静山林中时,不但没有这些带来过患的凡愚,还会有十分殊胜的友伴,相处时能引生种种安乐。在山林中,有许多秀美而散发出芳香的树木,像松树、柏树、白桦、橡树等等,它们的气息清新芳香,令人精神振作安宁;在宁静的林中,各类飞鸟或展翅飞舞,或浅吟高歌,尽情地享受着生命的欢乐;而种种走兽的嬉戏竞奔,更能增加山林中的祥和与安宁的气氛。树木、鸟兽,它们不会像世间凡愚者那样,对修行人评头论足、讥讽诽谤,也不会虚伪的吹捧,制造那些种种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处在寂静山林中,修行人心情轻快而安详,对佛法的信心、对众生的悲心也会增上。在那些大修行者的传记中,大家可以多处看到他们安住山林与鸟兽为伴的描写,如泰国的《尊者阿迦曼传》中说:“晚上,森林里各种动物的叫声常是随处可闻的。对于一个头陀行的比丘而言,这种叫声总是令人感到宁静与悲悯。它们不像人类制造的声音,不会打扰他或分散他的注意力……黄昏时,他走回山洞,欣赏着各种动物成群地自由漫游在那片沃野上,气氛非常祥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繁华城市中来这儿的,对此也有切身的体会。在这样寂静的圣地中,友伴全是清净的善知识、金刚道友,周围有飞鸟、野兔、牛羊等和睦相处。自己耳边所听闻的是清净法音,与大自然的鸟语风鸣,这种环境对修行有着极大的加持和促进,是修行人理想的修法环境。
像这样有殊胜友伴的环境,我们已得到者应珍惜,没有得到者应发愿得到。你们常住于学院,可能对此有些熟视无睹的感觉,然而对那些只能偶尔来学院参加法会者来说,他们对这块寂静圣地很向往,可自己又没有脱离世俗的种种缠缚,身不由己,在这儿享受几天轻松、清净的日子后,又不得不回到那种热恼不安的环境中,内心非常痛苦。
有些人刚刚修行,就想离开善知识,一个人到谁也见不到的深山中去,在闻思没有到达一定的程度前,诸佛菩萨们在任何经论中也没有作这种开许。作者在此处所作的劝住山林,我们应全面的理解,此处是讲解静虑的修行次第,在正行之前必须要远离世俗的干扰,安住于寂静处,静虑才有修成的可能。但在修静虑度之前,对戒律、经论教义必须要有一定的闻思理解,否则相续中没有一定的见解,也不知修法窍诀,一个人在山林中盲修瞎练,只有是自讨苦吃而已。法王如意宝在传授教言时也反复强调过:“无闻思智慧即住于静处的愚人,诸多鬼女妖魅随时都会加害……”在选择修法的寂静地时,大家也要注意,最好是选择具殊胜加持的圣地,或有持明成就者修行过的名山古刹,这些圣地对自己的修行有众多的加持与助缘。否则,有些地方很险恶,一般的修行人去住,会有很大的违缘。如何观察静处的方法,在莲师的《密咒宝鬘论》和恰美仁波切的《山法集》中都有详细的说明。
何时住树下,岩洞无人寺,
愿心不眷顾,断舍尘世贪?
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
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
何时我能心无挂碍地安住在树荫下、岩洞中或无人干扰的寺庙里修行呢?但愿我的内心不再眷念家宅和亲友,断舍一切对尘世的贪欲。何时我才能迁居于辽阔的自然环境中,不执著它是我所拥有的地域,心无贪执而自在的修行。
寂静处的大树、岩洞、无人寺等这些住处也有其殊胜之处,以这些地方为住处,可以帮助修行人断舍对尘世的贪恋。以大树所荫蔽的地方作为住处,对印度等热带地区的修行人来说,是很普遍的。在泰国等南传佛教地区,现在仍然有许多头陀终日在大树下坐禅;有的人在树下用几片芭蕉叶支起来,做一个简单的茅棚,用来作为禅修的地方。岩洞,是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修行人所喜好的住处,历史上众多大成就者,如密勒日巴尊者、无垢光尊者都是以山洞为禅室而长年苦行,山洞的殊胜助道作用在他们的著述也是屡有论述。还有寂静处无人打扰的寺庙、阿兰若,深山一人一寺一坐具,这也是修行人修法的良好环境。修行人安住于这些环境中,与辽阔的大自然浑然无隔,远离人世那种充满拥挤与争夺的狭隘空间,自己的心也会变得广阔而清明,对住处再也难以生起“这是我的住所,那是他人的住所”这类分别执著;也不需要对住处挂念顾惜“这是我花了多少钱财、力量才建造起的住所啊”,这类贪著念头根本无从生起。自己在住所方面无牵无挂,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而至各处修法,从内心断除对世俗贪执的无明习气。
在《学集论》中,广引了《月灯经》、《宝云经》、《宝积经》等经典中的教证,详细阐述了寂静处的功德。《三摩地王经》中说:“若人无喜亦无忧,则彼恒常心安乐,比丘若喜住山林,即能亲享此妙乐。不取诸物为我有,远离一切诸执著,犹如犀牛独去来,似风畅游虚空界。”作为修行人,我们现在应当努力闻思佛法,发愿将来也能得到这种良好的修法环境,迅速证得“如风游空”的自在境界。
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
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体?
何时我才能无忧无虑地在山林中安居,只携带着钵、滤水器等几件必需的用具,身着匪盗也不会要的粪扫衣,自在洒脱乃至于不需要作任何遮蔽、藏护。
修行人安住于寂静处,可以远离世俗的一切畏惧,享受殊胜的资生之物。在《宝云经》中说,出家菩萨为了摆脱处众愦闹怖、合集怖、贪嗔痴怖等三十一种不善作意怖而住阿兰若,精进修持断除我与我所的计执,能得到如同阿兰若处的草木树林不惊不怖不畏一样的无惧心境。修行人住在这种无惧的处境时,除了三衣、钵盂等必须的用具外,其它任何物品也不用挂虑,而钵盂、滤水器等物品,与头陀行者身上的粪扫衣,盗贼们也不会抢夺、偷盗。这样行装简便的修行人,也就不会有世间俗人那种为资生财产而生的挂虑分别,也不需要为身外之物作任何防护、保存的琐事。有些大瑜伽士在山林中修行时,由于多年苦行,原先进山时所穿的衣服早就破烂无存了,而他们也证到了无有分别的自在之境,已不需要任何衣物来掩饰,像这样的修行人,确实是十分自在而超脱尘俗的。去年我去泰国时,在森林中看到过不少修头陀行的比丘,他们除三衣、钵盂、锡杖外,其余什么也没有,整天在树下,芭蕉叶搭盖的棚中修持禅定,一生中都保持着这种清净的生活。那儿有很多比丘以金刚跏趺的禅定坐势在树下圆寂,后人也一直保存着他们的遗体。汉地九华山肉身宫保存的无瑕禅师肉身,也是在禅师圆寂后数十年,才在他苦行的山洞中发现的,禅师于一生中远离尘俗,以清净苦行谱写着修行人的超脱与自在,也鼓励着无数的后人去追随。
《七童女因缘经》中说:“剃除须发已,身披粪扫衣,寺宇寂静处,何时我安居?目视轭木许,手持瓦钵器,何时行无失,挨家乞施食?不贪名利敬,去除烦恼棘,何时心清净,成就供施田?何时草地起,著衣霜湿重,饮食极菲薄,于身无贪著?何时我能卧,犹如鹦鹉绿,树下柔软草,安享现法乐?”身无余物,无贪而修行,这是每一个修行人应履行的道路。现在我们虽然暂时没有能力去如是实行,然而这些教言读起来,也能从内心得到一种清凉的慰籍吧!我总想如果只是在口头上讲佛法,而不能真正的从内心对这些教言产生共鸣,在实际行动上深刻体会,那么并无多大的收获。《入行论》中这段教言,如果是一个真正寻求出离的修行人,是一个真正的舍事者,听后一定会由衷地生起对寂静处的向往,对那种清净生活感到无比的清凉。希望你们反复去思维这些教言,藉之也可以对照检验出各自的出离心吧。
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
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何时我能赴往尸林,观看尸林中的惨景而生起深切的认识:他人腐烂的尸骨与我的身体,都一样是无常坏灭之法啊!
无始以来的串习,使众生对自身有着强烈贪执,为了断除这种恶习,诸佛菩萨高僧大德为修行人开示了许多方便法,其中对初修者最有力且容易相应的方法,便是到尸林去修不净观。寂静的尸林中,到处都是腐烂的尸骨,修行人安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对照实物反复观修,对自身一定会生起无常的定解,而断除身执。在古印度,尸林都选择在远离人烟的的荒野中,有些修行人要去尸林中修行,不得不长途跋涉,而我们现在条件很好,翻过西台顶就可以很自由地观看天葬,观看遍地的枯骨。《四念处经》中开示说:“如果在墓园中看见一具腐烂的尸骨,只剩下骸骨、血肉、筋腱,那么比丘应将自身与之相比而说:诚然我们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有这种结局,无可避免。”我们看着那些腐尸烂骨时,一面要对照观想自己的身体,这二者的结构、组织、性质,其实并无区别,不管自己的身体有多么健壮、充满活力,然而它的本质与尸林中那些尸体完全相同,由皮肉骨血等三十六种不净物所构成,同样都是无常坏灭之法。自己面对这种血淋淋的事实,反复去观修,一定能从内心深处生起此身无常易坏不净的认识,有力地断除身执。南传佛教地区的修行人,对这种修法非常重视,在泰国像阿迦曼尊者、佛使比丘、阿姜查尊者等众多的成就者,在这方面有许多教言,大家可以去认真参阅。印藏两地所传的“断法”中,也要求舍事者在一百个不同的尸林中修法。历史上如莲师、龙树菩萨、?嘎绕尊者等成就者,都在许多尸林修持过禁行。
根霍仁波切说:“看见死人的骨架和腐肉,自己应该思维,这些人活着时,无论他怎么爱护、执著身体,但是现在呢,无有例外地都变成了这种丑恶的烂骨架了。我现在的身体,也与此相同啊!一旦死去马上就会变成这样……应从内心深处对自身生起不同往昔的感受和认识。”所以,我再次劝告大家,有条件时一定要珍惜,应该经常去尸陀林观修,使尸林中那些腐尸烂肉、遍地的枯骨、烂衣服,还有血污、臭气,在自己的相续中扎下根,时时忆念这些凄惨的景象,身执一定会渐渐淡薄下来。我先后去过印度哈哈尸林,泰国的寿迈尸林,汉地五台山的清凉尸林,西藏的色拉大尸林等,这些地方使自己触目难忘,对自己的修行有过很大帮助。
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
不敢趋前尝,其变终至此。
我的身体很快就会死亡、腐朽,它的臭气使贪食腐肉的狐狼,都不敢趋前品尝,这样的无常变坏结局最终一定会降临啊!
在静寂的尸林中,观看尸体腐坏的样子,修行人可以很自然地想到:这种无常变化的结局,毫无疑问地也要降临在自己身上!死人的身体停放几天后,马上就会膨胀、腐烂,散发出恶臭,尤其在夏天,我们可以在尸林中看到,很多尸体都是青淤色,恶臭冲天,连饥饿的秃鹫和野狗都不愿意吃。虽然这些动物天生就贪食腐肉,但对那些过于腐臭的尸体,它们也不敢品尝。人的身体确实是臭秽的大聚会,能臭到连最爱吃不净臭肉的豺狼、狐狸、秃鹫都不敢品尝,如果能经常忆念起这一点,我们还能如往昔那样贪爱身体吗?
在《学集论》中,引用了世尊对普贤菩萨所作的开示:初学菩萨应到尸林中观看腐烂的尸体,观看死人的尸体在第一天、第二天……乃至多天中的不同腐坏状况,见到腐烂恶臭的尸骨,心中应当如实生起自身不例外之想,生起二者本质无别之定解。在小乘的禅修法中,有不净九相、白骨观、四大源观等多种不同断除身执、贪欲的修法,欲想详细了解,可参阅《俱舍论》、《清净道论》等经论。
不管你对自身有多么贪爱,如果真正能生起不净与无常必坏的定解,贪爱心一定可以息灭,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过:“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只要成就了不净观,贪爱之心自然就会消失。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说过:“哪怕我们身体中的不净粪漏出来一点点,周围的人也会马上生起厌烦心。”臭秽聚合成的身体,根本没有值得贪执之处,而要迅速生起这样的认识,我们必须到静寂的尸林中去,安住于其中,必然会生起定解而舍弃身贪。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
死后各分散,何况是他亲?
自己孤零零地独身来到世间,出生时骨肉本是连在一起的,可是死亡之后也得各自分散,更何况是个体相异的亲友呢?
面对四分五裂的尸骨,修行人自然会生起无常的感叹而从内心厌离世俗亲友。我们人从生下来至死亡间,时刻不离的只有身体,在世上没有比这更亲密的了。但死的时候,也不得不舍弃这个身体,一生中亲密相连的骨肉,丢在尸林中过不了多久,便四分五裂,化为尘土……自身尚要如是完全分离,更何况是个体不同的亲友呢?华智仁波切说过:“高僧大德们在死亡时,也带不走一个眷属。”那凡夫人更不可能与亲友长久相伴不离了。既然这种分离的结局无可逃避,那自己在活着时,无论怎样去贪执亲友最终也一无所得,因而自己不如趁早离开他们的牵缠,专心修持正法,这样才是对自他都有利的善举。
很多人不愿到寂静处修学正法,其原因就是贪执亲友眷属,总是替他们担忧:“我走了,家里的人怎么办呢?我实在舍不下他们啊!”这类分别念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人都是由自己的业力而决定着命运,并不会因你一个人的照顾而决定他们的生活好坏,而且不管如何,自己最终要与他们分手,他们也必须独自生活。我们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身体尚且要分离,骨肉也会四分五裂,化为各自不相连的微尘,更况亲友呢!而且即使是在活着的时候,有时也不得不一别永隔,不能见面。所以真正的智者,他不会贪恋朝朝暮暮的世俗亲情,而将自身完全投入于善法的修习,这样才能证得利益众生的无上果位,将一切亲友众生都引导至永无分离的法界安乐宫!
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
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
生时,自己孤零零地出生,死时也只能独自死亡。自己的苦痛无法代受,这样的亲友眷属有什么利益呢?
我们在来到人世的最初之时,赤条条地独自出生,在死亡之时,也是赤手空拳独自步入中阴。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依自己的业力而独自飘荡,各自以业力所感的苦乐,与他人无关,如果自己的业力成熟了,有最多亲友给予帮助,也不可能有改变。特别是在死亡时,不管亲友们有多么关怀,然而由于业力的不同,他们不可能替自己分担丝毫的痛苦,《王教经》中说:“人在临死亡时,父母兄弟眷属不能代受丝毫苦痛。众生生也孤单,死也孤单。”既然如此,自己贪执亲友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为了贪执对自己解除痛苦毫无帮助的亲友,而放弃修习善法,那么对亲友不但无有利益,自利也会丧失殆尽。藕益大师说过:“世情断得一分,佛法只有一分得力。”作为修行人,能将世俗的迷乱感情断除一分,就会在菩提道上前进一步。经论中经常说:“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相反如果不能断除贪执烦恼,自己的修行很难有进步。弘一大师也说过:“世情一定要看淡,要看破。”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生死苦乐,只能独自承受,亲友对自己毫无帮助,以此而看淡世俗的亲情。渐渐断除了这些世俗情感的羁缚后,自己也就可以自由自在地远离世俗,安住于寂静深山修习禅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
如是行有道,岂应恋生家。
好比那些过路的旅人,不会贪著暂时歇脚的房舍;同样在三有中漂泊流浪的人,岂应留恋偶尔一遇的亲友和家园!
我们都曾在外地旅游过,旅途中,免不了要在旅社作短暂的休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是一个正常人,对旅馆绝不会有什么我所之类的贪执和留恋。同样,我们漂泊三有轮回的旅途中,自己的家庭、亲友眷属等等,也只是轮回旅途中一个个暂时的驿站,短短瞬间便会离散而去,如果自己贪执这些暂时的驿站,那是极为愚痴的行为。自己和亲友缘合而聚,缘尽则散,此中并没有什么值得执著的常有不变法。缘聚时,昔日毫无交往的陌生人,甚至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也会成为至亲的眷属朋友;缘尽时,往日恩爱无比的亲友,也会成为仇敌。
在旅途中,无论在旅馆中、还是车船上,遇到一些谈得投机的人时,大家都会高高兴兴,谈笑风生,但很快就会毫无贪恋地告别,各奔东西;在三有轮回中,也应秉持同样的态度。今世投生的驿站中,暂时相遇的亲友,如同偶尔相逢的旅客,一个个很快就会离散,自己应尽量与他们和睦相处,而不应生起贪执。如果自己对这些暂时相逢的亲友、家园恋恋不舍,这与那些在旅途中贪执偶尔相逢的人一样愚痴可笑,唯有给自己带来痛苦而已。印度的大成就者荡巴桑结说过:“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家眷亲友如同集市上暂时相遇的人一样,很快就会分散,这种无常法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价值呢?《佛子行》中也说:“常伴亲友各分离,勤聚财物留后世,识客舍弃身客堂,舍此世为佛子行。”舍弃现世亲友等一切贪执,才是真正的佛子行为啊!
藏地以前有一些高僧大德说过:“外面的魔并不可怕,家里的亲人才可怕。”在现在这种时代,家中的人确实是修行正法的大障碍。在座有数百位修行人,你们的出家修行有几个人得到了亲人的理解支持呢?如果要完全顺从亲友的想法,可能没有几个人能到这儿来闻思正法。所以,大家对那些在轮回中萍水相逢的无常亲友,不要抱持着贪恋不舍的态度,应尽断贪执,远离他们,独自走上修习正法之大道。
迨及众亲友,伤痛及哀泣,
四人掮吾体,届时赴寒林。
等到死亡时,亲友们都会围着我哀伤哭泣,然后四个人扛起我的尸体,送往尸陀林,既然最终难逃此结局,为何不趁早上那儿修行呢?
如果现在舍不得离开亲眷,去尸陀林修习禅观,最终也难逃死亡的结局。那时候,亲眷们围着自己的尸体无论怎样悲伤、哭泣,但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把尸体抬到尸林,扔在那儿便不管了,这是世人谁也难逃的厄运。不管你对亲眷们有何等贪恋,到死亡之后,他们绝不会留恋你的尸体,哭哭闹闹一段时间后,便会将尸体处理,进行天葬、土葬、火葬等。在古印度,人们一般采用的是天葬,尸体用布匹、草席裹着,或装在棺材里,用四个人抬着往尸陀林里送,亲眷们则在后面哭哭啼啼地跟着。那时候,自己的中阴身也会因此而懊悔痛苦,忧恼难当。既然最终难逃与亲眷们分离,独自躺在尸陀林中的命运,而且贪恋亲友眷属者,最后一定会导致自己与亲眷们的徒然悲伤,那不如现在主动地舍弃亲眷,自己安住在尸林中修持息灭苦痛的正法。
在死亡的时候,如果有些不懂佛法的人,在旁边哭哭闹闹,死者的心会被扰乱,即使死者在生前有一定的修行,那时候也可能对他的往生、投生带来巨大的障碍。亲人在临死者身旁的哭闹,或对其身体的触动,也会给死者带来痛苦,现在有很多再生人(死而复生的人)都向人们证实了这点。有些人死而复生后,意识到了轮回因果的真实性,也意识到了自己最终会死亡的结局,因而积极投入了修学佛法,主动寻求出离。炉霍县城中学的孙老师,有过死而复生的经历,他经常将临死经历告诉身边的人,使同事们都走上了学佛的正道。在色达县医院,也有过一位叫叶米米的人,在病床上死而复活,真实认识到了灵魂后世的存在,并以他不平凡的经历教育了许多漠视灵魂与轮回的人。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亲身经历或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明白自己必死的结局,明白轮回因果的存在,就一定会从内心生起厌离轮回之心,主动去寻求正法。
无亲亦无怨,只身隐山林,
先若视同死,殁已无人忧。
所以我应及早离开亲友和怨仇,独自一人隐居寂静的山林中修法。如果亲友们认为我早已不在人世,那么纵然死了,也不会有人为我伤痛哀愁。
既然自己必然会被亲友们抛弃在尸林中,那明智者应在这种悲惨结局到来之前,自己主动地离开亲友,到寂静的林中去修持正法,这样在亲友们的心目中,会觉得自己早就死了。有些修行人抛弃家园亲人,一直安住于寂静处修法,家人也不知他的死活与下落,时间稍长,也就不会挂念他,不会再替他忧虑。修行人在寂静处独自享受着正法甘露的安乐,而寂然舍弃肉身时,周围也没有人嚎啕大哭,伤心悲愁。密勒日巴尊者在《山居满意歌》中唱道:“既无亲朋为挂念,亦无仇怨相牵缠;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亲朋不顾我将老,兄妹莫认我死期;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我死悄悄无人知,我尸鸟鹫亦不见;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我尸一任苍蝇食,我血一任虫蛆饮;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洞内死尸无血痕,洞外杳然绝人迹;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我尸周遭无人绕,我死不闻人哭嚎;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我行何方无人问,我止我住无人知;如是死于崖洞里,无悔无恨心满意。无人寂静崖洞处,穷人所发此死愿;为利一切有情故,祈佛加庇使圆满。”能安住于寂静处精进修法,在死时不但没有他人为自己伤痛哀愁,扰乱临终的修法,以此自己也会没有后悔、畏惧的痛苦。
四周既无人,哀伤或为害,
故修随念佛,无人扰令散。
临终之时,身旁既无人痛哭或前来伤害,所以当我修习随念三宝等正法时,不会受到干扰使自己分心散乱。
寂静无干扰的环境,是修行人在临终时最佳的往生条件之一。在清净的无人山林中,独自一人面对死亡时,四周既没有亲戚朋友的哭害,也没有仇恨怨敌的加害,自己可以无忧无虑地观修往生窍诀。如果在家中或者医院里,这种条件很难具足,亲戚朋友或医生的吵闹,儿女后代为财产而争吵,这些闹剧经常会在那些临死者身边发生。亡者在这样的气氛中,不但无法修观,而且很容易产生贪嗔烦恼。藏地很多修行人到了临终时,自己会找一处清净的寺院或山林,离开亲友们去迎接死亡。在安多、康区一带,老人们如果觉得活不了多久,就会尽快到寺院中,在僧众的修法帮助下迎接死亡,人们经常有这种说法:“啊,某人没有活的希望了,该去寺院了。”
在良好的修法环境中,临终者可以不受干扰,保持着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在清明的境界中随念佛陀正法。《宝灯经》中说:“临终随念佛,指向佛陀像,赞颂皈佛偈,此人获佛光。”临终者如果能随念佛陀,并有善友在旁边为他指示佛的庄严宝像,为他念诵赞颂皈依佛的偈文,这时他一定会得到佛的加持。《月灯经》中说:“身口意清净,恒时赞叹佛,不断修行者,日夜见怙主,一旦受病危,或遭死亡苦,不失忆念佛,痛苦不被夺。”安住于寂静处精进修持正法者,日夜恒时不离怙主,他在死亡、病危之际,不会失坏正念,临死的痛苦不会夺取他的修行境界。律藏当中也说:“恒持清净戒,精进修行者,临终无忧愁,如火中解脱。”具多闻持净戒而安住静寂处的修持者,他在死亡之时如同从火中得到解脱一样,根本不会有什么忧愁。如果自他皆无痛苦,修行人何乐而不及早选择呢!
故当独自栖,事少易安乐,
灵秀宜人林,止息众散乱。
因此,我应当独自栖隐在容易生活,没有琐事违缘扰恼,风景灵秀,令人心旷神怡的森林里,努力止息一切掉举散乱。
安住寂静处有上述的种种利益,真正想寻求解脱的人,应依教去寻找寂静处安住修行。但是,在选择寂静处时,也有一定的标准,此处提出的标准有事少、易安乐、灵秀宜人三条。其中的事少,即是琐事与干扰的事件很少,像人际往来、噪音,修行之处应很少有这些干扰;易安乐包括的内容有数种,如易得养命的衣食资具,具足容易引生安乐的顺缘;灵秀宜人指风景秀美,令人心旷神怡,很适宜安住修法。具足这些条件的寂静山林,修行人如果能安住其中,自己可以身心轻快地勤修静虑,努力止息昏沉掉举等一切散乱。关于寂静处的标准,在《宝云经》中也有宣说,另外较为详细宣说的有《大乘庄严经论》,论中说:“智者修行处,易活宜居处,友贤风水好,寂静心易调。”意指修行人选择的寂静处时应具足五种条件:易活指四事供养不欠缺;宜居住指地方领主如法,恶人盗贼不会前来骚扰;风水好就是风调雨顺、疫疠不生;友贤就是道友性格贤良、戒律清净、见解相同;寂静心易调,就是白日黑夜不喧闹,不会干扰修行,安住于其中,易于调伏自心。这五种条件与本论中所说的大致相同,安住于这样的环境,对修持静虑有极大的帮助,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三昧王经》中说过:“远离诸尘欲,依止寂静林,如同犀牛住,速时得等持。”
尽弃俗虑已,吾心当专一,
为令入等至,制惑而精进。
舍弃一切世俗的思虑后,我应心系一缘,为了使自心得到三摩地,制伏一切烦恼而精勤修持禅定。
依止寂静处后,自己一定要舍弃俗世的思虑,专注所缘,精进修持禅观而断除烦恼习气,这是修行人依止寂静处的主要任务。佛在《郁伽长者请问经》(又名《最上授所问经》)中说:“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应如是观察是义:云何我住阿兰若中?非独沙门相者而多猛恶忧悷,非密非静非律仪非相应非愿求之所共住,所谓非人诸恶鸟兽盗贼旃陀罗等之所共住。彼等不具足沙门功德,尔时我住阿兰若处,应圆满是沙门功德……”其意是说修行人住在寂静处,应反复观察自身,精勤修持正法调伏自心,不然就会如同山林中的鸟兽盗贼一样,虽然长期住在山林中,却没有发心,没有如律仪与正法相应,没有修持密行寂静行等,不具足任何沙门的功德,这样住最久的时间也毫无意义。经中还阐述了安住阿兰若的修行人应远离三十一种怖畏,修持无我无我所无我爱无我想无我见,安住空闲等等。在《宝积经》中,也详述了修行人安住寂静处后,如何调伏面对虎狼恶兽非人的怖畏,如何观察胜义,护持正知正念而断除烦恼恶念的修法。有关这类的教言在其它经论中也有很多,都明确指出了修行人远离世间安住在山林中后,应专心缘念正法,精勤修持禅观断除烦恼。
壬二、(舍妄念)分二:癸一、略说;癸二、广说。
癸一、(略说):
现世及来世,诸欲引灾祸,
今生砍杀缚,来世入地狱。
无论在今生或来世,耽著五欲都会带来莫大的灾难;今生会使人遭受砍杀捆缚等痛苦,在来世更会有堕入地狱受苦的巨大苦果。
在整个世间上,修行佛法的最大障碍就是贪欲烦恼。贪求色声香味触的欲乐,给人们的今生后世都会带来种种灾祸,也会直接摧毁解脱安乐。贪欲给人们现世引来的灾祸,大家都可以现量了知到,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杀人、偷盗、强暴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因贪欲而引起。很多人因无法克制自己的贪心,而铤而走险,最后反而被别人砍杀、捆缚、陷身牢笼,感受极大的痛苦;有些人因贪求财产、女色、名声地位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一生之中都抑郁满腹、痛苦不绝;有些人因贪心的驱使,一生中劳苦不息,甚至过劳至死……如果随顺自己的贪欲烦恼,不论自己处在什么地位,一生中都会充满着苦痛,处处遭受灾祸。
对人们的后世来说,贪欲所带来的痛苦更为可怕。在贪心驱使下,人们在今生往往不择手段,造作杀、盗、邪淫、妄语等种种恶业,这些恶业使造作者在后世堕落地狱、饿鬼等恶道中,承受着不可思议的痛苦煎熬。《本师传》中说:“贪欲如嗔蛇,毁坏今来世,智者不应依。”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也垂示后人:“为贪欲所驱使的人像野狗一样,日夜不停地寻求欲乐,但他们不仅无法满足,反而经常遭受死亡等痛苦。”一个安住在山林中的修行者,如果不断除内心的贪欲,在贪欲魔的扰乱下,种种妄念也就无法抑止,导致内心无法宁静不能得到三摩地。所以,应当对贪欲的过患,作反复的忆念,使自心对贪欲的可怕生起定解,以此而生起断除贪欲的决心。
癸二、(广说)分三:子一、断内贪女人;子二、断外财;子三、忆念寂静之功德。
子一分三:丑一、观因者难为;丑二、本体不清净;丑三、果者观多害。
丑一、(观因者难为):
月老媒婆前,何故屡恳求?
为何全不忌,诸罪或恶名?
在月老媒婆面前,为何总有人要恳求牵线作媒?为什么他们一点都不顾忌,因此而犯下重罪或招致恶名呢?
欲界众生的种种贪欲之中,对异性的贪爱是最为根深蒂固的烦恼习气。在众多经论中,本师释迦牟尼佛与很多高僧大德,宣说了比丘等男性修行人贪执女人的种种过患,当然,其间接意义也说明了女性修行者贪执男人的过患。在此作者从各个方面论述女身不净等过失,而其间接意义,大家也需要去理解。
月老媒婆是指专门撮合男女婚姻关系的介绍人,世间男人如果对某个女人生起了贪爱,往往要恳求媒婆去牵线搭桥、撮合因缘。这时,不管有多高的身份名望,他也会在这些低贱的媒婆前,低三下四地再三恳求,不惜花费钱财,也不顾自己的尊严。有的男人为了得到自己所贪爱的女人,全然不顾造罪与恶名,就像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了一个女人,闹得声名狼藉,债台高筑,连总统的职务都差点丢了,然而这只是现世可见的恶果。从后世来说,为贪执女色而造罪的人,一定会感受三恶趣的猛烈痛苦,佛在《三摩地王经》中说:“染心凡夫众,因执腐女身,转生为腐身,堕落于恶趣。”《正法念处经》中也说过:“女身是祸殃,损毁现来世,若欲利己者,当远离女身。”因贪爱异性的烦恼所催,人们造作巨大的罪业,这样的事件自古至今在世间俗人与出家人之中,都不断地发生。君王为女人而断送江山,勇士为女人丧失性命,修行人因女人而失毁解脱命根……只要谁陷入这样的贪欲之中,那就会如同《经观庄严论》中所说:“欲者趋入大怖畏。”
贪求女人有如是大的过患,因而追求解脱、追求暂时与究竟安乐者,都应断除贪心,如佛在《月灯经》中所说那样:“此道不能得菩提,是故不能近女人,犹如嗔恨之毒蛇,智者应当远女身。”
纵险吾亦投,资财愿耗尽,
只为女入怀,销魂获至乐。
尽管危机重重,我也要冒险尝试,就算散尽万贯家私,也心甘情愿;只因为女人的投怀送抱,能给自己带来莫大的销魂喜乐。
一心贪求女人的好色之徒,他们认为得到女人满足贪欲,是人生最大的喜乐。因此为了得到女人,往往不顾恶名远扬与罪障,不顾重重的危机困难,自己的所有资财耗尽也会心甘情愿。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因女人而断送江山性命的君王,屡见不鲜;而为女人耗尽家财者,更是无法胜数。根霍仁波切在注释中说:“有些贪心非常大的愚笨者,将所有的财产用在女人身上;有些人甚至不惜性命取得财产,将财产用来换取女人的欢心……”因贪求女人而造罪堕落受痛苦的事件,虽然在每个人身边都发生过,然而一般人对此却如同未见未闻一样,为了满足贪欲,依然不断地投身险地,耗尽家财。实际上得到女人的安乐,只是短暂有漏的小安乐,而依此所带来的却是无边轮回痛苦。《法华经》中说过:“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佛在《楞严经》中更是反复告诫弟子,淫欲是众生堕轮回的根本因之一,如九卷中云:“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持戒赞》中也说过:“用贪欲看女人,也将堕落地狱受狱卒以热铁沙撒在眼中的痛苦。”贪欲女人带来的痛苦如此严重,因此诸佛菩萨与历代的高僧大德,都强调过修行人欲求解脱安乐,应如避毒蛇、火坑一样,远离贪欲。
除骨更无余,与其苦贪执,
非我自主躯,何如趣涅槃?
然而除了一堆白骨和血肉等不净物之外,女身更无其余可贪之物;因此与其苦苦贪恋这个非我能拥有与自主的女身,何不如追求解脱的涅槃妙乐呢?
世间愚人如此不顾一切追求女人,那女人到底有何值得贪爱之处呢?详细观察之下,女人的身体除了白骨、血肉等这些令人作呕的不净物之外,毫无可贪之物。无论什么样的女人,即使她的容貌能令所有男人倾倒,然而只要将她的身体里外剖析,露出身躯内的血肉、不净粪,贪心最大的人也不会再喜欢她。女身如同一个盛满不净粪的皮囊,不管其外表如何华丽,然而它只是一个臭袋子而已,又有什么可值得贪爱的呢?而且一个人不管如何贪爱女人,也无法完全自主地拥有女人的身体,即使他有最大的能力,也不可能自在地主宰一个属于别人的身体。他人的身心别人无法主宰,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而且在无常死亡的主宰下,即使暂时得到女人,也会迅速失去。贪执这样无法主宰的不净女身,对自己的今生来世不会带来任何利益,而只会带来无尽的痛苦。既然如此,希求安乐者为何不追求自由解脱的涅槃妙乐呢?《正法念处经》中说过:“现世与来生,恐怖女人最,欲求胜乐者,应拒女人身,若常离女人,今生来世乐,故欲弃穷乏,及欲享富足,欲趋涅槃者,应舍诸女人。”对男性修行人来说,女人是最大的违缘。而且无论如何也无法自主拥有,其本身不净,又会带来无穷痛苦。可是涅槃妙乐是每一个众生本性即具足的真常大乐,是无漏的究竟安乐;相较之下,追求安乐者理应舍弃前者,而尽最大的力量去追求涅槃妙乐。可是世人对此愚昧无知,迫于贪欲恶习,虽然想追求快乐,却把无穷痛苦根源的女人当成了安乐源,而对真正的无上涅槃妙乐,却不闻不问。我们现在明白了贪欲女人的过患与愚痴,如果还不努力断除,那就如同有人明知前面是火坑,还要往下跳一样,那是愚者之中的愚者。
丑二、(本体不清净):
始则奋抬头,揭已羞垂视,
葬前见未见,悉以纱覆面。
昔隐惑君容,今现明眼前,
鹫已去其纱,既见何故逃?
初次会面时,少女鼓足勇气才敢抬头,揭开面纱后更加娇羞,只敢低头垂视,在她死亡埋葬之前,无论遇到任何男士,都得用面纱把脸遮盖起来。从前使你迷惑颠倒的覆纱之容,现在完全呈现在眼前,尸林中的秃鹫已经撕开她的面纱衣裳,既然看清楚了,为何你要害怕逃走呢?
贪著女人是一种颠倒的恶习,从世人的种种风俗习惯去观察,这种贪著的颠倒与愚痴是显而易见的。作者在此举出印度当时的风俗习惯,让人们反思:既然自己对尸林中赤裸裸的女人不起贪心,那为什么要对世间那些身覆纱丽的女人生贪心呢?
在古印度,女人平时都得戴面纱,覆盖自己的脸部,防止别的男人见到她的容貌,即使是自己的丈夫,未婚之前,也无法一睹芳容。在新婚时,少女头覆纱巾,鼓足很大的勇气,才敢抬头隔着纱巾看自己的男人,丈夫把她的面纱撩开时,她更是娇羞地低头垂视,不敢抬头。这种娇羞的神态,使贪心很大的男人心神飞荡,不能自持。有些男人对自己所贪爱的女子,因为无法见到面纱后的脸容,往往日夜思慕,为不能亲睹而惆怅不已。按当时的风俗习惯,女人在死亡出葬之前,都得戴着面纱,别的男人无论怎样思慕,也很难见到,然而等她被送到了尸林,不管是谁,都可以见到她的容颜了。秃鹫等将她的面纱、衣裳全部撕去,昔日那令人神魂颠倒的娇容完全呈现在眼前,可是此时,贪心最大的男人也会惊慌失色,仓忙逃走,就连看也不敢看,更不用说是生贪心了。昔日你日夜思慕,魂牵梦萦的玉女娇躯,现在已毕现于前,为何你如此害怕呢?要知现在这个身躯与昔日并无异样,都一样是由骨肉皮肤组成,既然你现在对这个肉身如此害怕,那昔日又为何那样贪爱呢?
活着的女人身躯,与放在尸林中的女人身躯,结构模样并无区别,而且尸林中的女身,已完全没有了遮掩。如果男人贪爱女人的容貌,那么在尸林中的女人,其容貌与昔日并无多大改变,往昔那么贪求,此时为何不生贪心呢?以前我在尸林中见到一个熟悉的老乡,将他妻子的尸体送在那儿天葬,我们一言不发地看着那具尸体,被秃鹫撕食,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呆了许久他突然对我说:“啊,佛经中说人的身体是不净物组成,确实是这样啊!以前我特别疼爱妻子,总以为她非常好看,但今天突然有了认识……”我想不管是谁,能冷静地思考,就一定会明白,贪爱女人的容貌,确实是一种颠倒的愚昧行为。仔细分析下,这种贪爱毫无道理,只是一种习惯性的执爱,假如能认识到这点,面对女人的容颜,一定能克制这种无明恶习的捉弄。
昔日他眼窥,汝即忙守护,
今鹫食彼肉,吝汝何不护?
既见此聚尸,鹫兽竞分食,
何苦以花饰,殷献鸟兽食?
昔日其他男人仅仅用眼角偷偷欣赏,你就要忙着遮挡他们的视线,今天秃鹫在撕食她的皮肉,吝啬嫉妒的你为何不去保护她呢?眼看着这堆不净物所聚成的尸体,为众多秃鹫、野兽所吞食,事实既然如此,你又何苦以花鬘等饰物,殷勤地奉献给这鸟兽的食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昔日那楚楚动人的美女,今日在尸林中,成为了鸟兽的食物;在自己的眼前,原先那万般贪爱的娇躯,为鸟兽所撕裂,露出了令自己恶心呕吐的脓血、腐肉、白骨、不净粪……既然亲眼看到这些,那么自己为什么要给这种鸟兽食物殷勤地献上花鬘宝饰呢?这种事情如果前后仔细想想,确实是令人发笑。大家可以想,如果一个人长年对猪、羊、鸡鸭等禽兽,百般呵护,用种种金银美饰打扮装饰,然后送给猛禽恶兽做食物,这种事一定会令人们讥笑不止,而事实上,世人都在干着这种可笑的蠢事。人们似乎已经麻木,毫无心智,根本没有想到女人的身躯只是不净物之聚合,最终都会成为鸟兽的食物。一代代世人仍然在贪爱着女人,耗尽财产、精力,给自己所贪爱的女人,不辞辛劳地献上种种美饰,不断地在这种鸟兽食上浪费自己的生命,造作种种恶业。
当然,以上所讲的内容是针对男众的教言,女众可以从间接意义上去理解。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过:“如女身不净,汝自身亦然。”男众的身体如同女身一样,也是不净物之聚合,毫无可贪爱之处,大家应反复诵读思维这些教言,如从内心深处生起了人身不净的定解,定可断除贪欲。
若汝见白骨,静卧犹惊怖,
何不惧少女,灵动如活尸?
如果见到白色的骷髅,即使静卧不动也会令你惊怖不安,那么像尸体一样由风大带动的少女,你为什么一点儿也不害怕呢?
在尸林或荒地中,如果见到女人的尸骸,虽然这种腐尸烂骨摆放在地上,一点也不会活动,人们仍然会非常害怕。在古印度,人们处理尸体与其它地方不同,那时人们将死人的尸体往尸林中一扔,便不再管了,因而,人们经常可以看见完整的尸体、骨架,与鸟兽撕食后的残肢断躯。一个女人变成了这种样子后,即使是贪心最大的男人,也会见而生畏、迅速远离,根本不可能生起什么贪心。然而在这些同样的骨肉,尚有风大的支撑能够活动之时,你为什么不害怕呢?女人在活着时,你细去分析,与死后的身躯、容颜、结构并无多大区别,人们对死后不动的女身恐惧不已,可是对能够活动的女身不但不害怕,反而要百般贪恋,希求与之共处,这种现象确实难以想通啊!在马尔康地区一带,以前有过许多“起尸”(鬼魅借助刚死的尸体而活动),如果一个女人在死后,尸体突然在床上慢慢蠕动,然后猛然站起,虽然容颜与往昔无异,然而最贪爱她的男人也会惊吓至昏厥过去。所以一般藏族人在死亡三天后,会用绳子捆紧,以防“起尸”;康藏一带的藏人建房子,其门框特别矮,也是为了防止“起尸”的缘故。人们如此害怕诈起的尸体,那为什么不害怕女人活着时的骨肉,反而要对之贪恋呢?女人确实比妖魅更为可怕,如果遇到“起尸”,最多不过失去今世的生命而已;而为活着的脂粉骷髅所俘虏,破坏了戒体与修行时,多生累劫的安乐与解脱生命都要因之而失去。《正法念处经》中如是说:“女人祸害根,今生与来世,若欲自乐者,应当舍女色。”作为修行人,应当反复内省:自己如果对不动的女人尸体尚是心惊胆战,那为什么不对能危害自己的活动女尸体生起更大的怖畏呢?
女众们应当注意,虽然男女的身躯,其本质没有多大区别,都是秽恶不净物的聚合,但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众多经典中着重提出了女人的过失,如《涅槃经》、《楞严经》、《地藏十轮经》、《妙法莲花经》等。有些经典中提出了女身有五种过患,如不能现得转轮王位,不能即女身而成佛等等。女身相对来说,确实是比较下劣,女人也有许多不共的烦恼,因而在许多佛刹中,是没有女人的,许多修行人也发愿生生世世不转女身。大家在现实中也可了知到,女众的习气毛病比较严重,特别难调化。有些高僧大德也不愿接受女弟子,即使接受了一些女弟子,在教化的过程中,其难度也远远超过教导男众,很难避免种种麻烦。所以,女众修行人应当理解佛陀与众多论师们的密意,虽然在实相中诸法平等,然显相中万法参差各异,相较男身来说,女身确有其低劣之处,有不共的烦恼业结。作为女众,应面对现实,痛下决心,忏除宿业,尽除恶习。真正证得了大平等的法性,那也就不会再存在男身、女身优劣的差异了。
昔衣汝亦贪,今裸何不欲?
若谓厌不净,何故拥着衣?
从前,连为衣饰所蔽的女身都要贪爱,现在,为何不去贪爱那裸露的女尸呢?如果说,你不喜欢那不净的尸体,那么为何会拥抱着原本污秽的着衣女人而满足呢,难道是贪爱她的衣服吗?
贪心炽盛的男人,在女人活着时,即使有着种种衣饰的掩蔽,然而每当见到时,仍会对她生起贪执;但是,在她的尸体被扔在尸林中时,鹫兽撕去了她的衣饰,玉体毕呈于前,此时你为何不生贪欲,反而害怕厌恶呢?这一点,每个去过尸林中的人都会有体验,那些无论怎样美艳的女人,她的尸体裸卧在天葬台上时,只会让人恶心呕吐,恐惧不安,一般人就连走近身也不敢,更不用说什么生贪欲了。如果你说女人的尸体污秽不堪,所以自己不喜欢这样的不净物,那在女人活着时,你却贪爱她,这又是为什么呢?生前死后骨肉皮肤并无差别,都同样是你不喜欢的不净物,那是不是因为她生前穿有衣饰,你对那些华丽的衣饰生贪爱呢?如果是这样,你拥着那些衣饰也就可以满足贪心,而不用去追求女人了。可在事实上,人们所贪求的不是女身的衣饰,而偏偏是不净物所成的女身,人们的贪爱就是这样颠倒、迷茫,毫无理智可言。
以前我在尼泊尔时,曾见过一个乞丐,他的体格强壮,脸貌也长得很好,然而他全身上下,只有破破烂烂的几块布片,污秽不堪,游客们经过他的身边时,一个个都侧目皱眉,显出厌恶的样子。当时我想如果他洗干净,穿上盛装,那肯定会有许多人喜欢他。同样的人,因外表衣饰不同而导致他人的喜恶,这种喜恶的对象按理来说,应该是衣饰。然而人们糊糊涂涂,根本不按理行事,只是随顺自己的习惯误执,对同一个人有时生厌心,有时生贪心。人们的贪爱女人,也是根本没有任何理智可言的,一旦遇到外境,凡夫的贪心就会如干草遇火一般盛燃,但仔细观察之下,到底在贪爱什么呢?华丽的衣饰并非男人所贪爱的对象,而衣饰下的女身,唯是一堆血肉白骨等不净物,如果是喜欢这种不净物聚成的身体,那么当它裸卧在尸林中时,你为什么不但不喜欢,反而要生厌恶心呢?佛经中说过:“增上贪欲者,不知理非理。”世人的贪心增上时,心智已被蒙蔽了,自己愚痴偏执那些丑恶的不净物,虚妄地生起种种满足乐感的幻觉,如同疯狂者享受不净粪一样,根本不会考虑合理与非理。大家应以这些正理对自己的贪心进行剖析,打破这些非理作意与幻觉,一定可以彻底断除贪欲恶习。
粪便与口涎,悉从饮食生,
何故贪口液,不乐臭粪便?
人的粪便语言口水,都是从饮食消化而生的脏物,你为何贪爱吸吮口水,却不喜欢臭粪便呢?
贪欲重的男人,在拥抱亲吻女人时,对女人的口涎也会生起贪执,毫无厌嫌,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也说过:“愚笨的贪欲者,于女人的口水也如同甘露一样饮用。”分析人们这种贪爱,其实也是一种颠倒偏执,毫无道理。大家知道,组成人体的各种成分,都来自于人们的饮食呼吸,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饮料食物,而使它们变成血液、口涎、肌肉等,食物未被吸收的部分变成粪便。女人身体中的种种成分无一不是来自于饮食,如果一个男人对她的口涎会生贪执,那为何不对她的粪便生贪爱呢?因为这二者同样来自于饮食,同样是她身体中的物质,但在实际中,贪欲烦恼最粗重的男人,也不会对女人的粪便生起贪执而吸吮,甚至连看也不愿看,有的一闻到粪便臭味就会呕吐。同样来自于饮食的两种不净物,而人们对之一贪一恶,其原因并非外境上有可贪可恶的分别,而是人们在长时期的习惯误执串习而致。这些习惯没有任何合理性可言。
大家细细地思考,就可以发现人们在日常中的种种贪著都是如此,都是随自己的习惯执著而成。人的身体上上下下,全部都是不净物,如同粪便一样,没有哪一种值得贪爱,但在强烈的贪欲恶习驱使下之,人们对其中的部分不净物却生起了可爱可贪的幻觉,造成了种种的执爱。如果不能以正理慧观勘破这些误执幻觉,人们将无限期地陷入其中,而无法醒悟。因而,有缘了知这些教言的修行人,当励力观修,如理如实地破除自己的误执恶习。我想不管男众女众,也不管年老年少,凡夫人的贪心都很强烈,如果不依这些智慧窍诀对治,烦恼猛烈现前时,扯头发、打耳光……无论怎样挣扎,要摆脱多生累劫串习起的烦恼羁缚,是不那么容易的。真正能掌握这些智慧窍诀,能以正理之宝剑砍破贪欲烦恼之幻相,那时无论对境如何严厉,对自心也不会有什么干扰的力量。有关对治贪欲的教言大家还可以去翻阅《正法念处经》、《月灯经》、《宝鬘论》等,反复去参阅思维,则一定有力地对治贪欲恶习。
嗜欲者不贪,柔软木棉枕,
谓无女体臭。彼诚迷秽垢。
贪欲强烈的人只贪求细滑的女人躯体,而不会贪著柔软的木棉枕,他们说:“棉枕没有女人的体味。”这些人显然已被脏物迷昏了头。
贪欲强烈的人,对女人细滑柔软的身体特别贪爱,他们认为接触这种细软的身体会带来乐感,既然如此,那他们为什么不去拥抱柔滑的木棉枕头而寻求快乐呢?木棉枕头与女身比起来,无疑要柔软细滑得多,而且木棉质地清净,颜色也白润,不像女人的身体那样,里里外外由三十六种不净物所组成。如果细嫩柔滑的物体能带来乐感,那人们理应贪著比女体更柔软、清净的木棉枕头,而不应贪著不净的女人身体。可实际中并非如此,人们对木棉枕头毫无贪欲,对女体却充满贪爱,这是为什么呢?有些贪欲强烈的男人说:木棉枕虽然柔滑,然而它没有女人的体味,无法与女人相比,怎能对它生贪爱呢?作者对这种辩解的人说:这种贪恋女身不净体味的人,显然已经被那些肮脏的东西迷惑了!按他们的观点,男人贪著女人是因为那种女体的味道,而从构成女身的三十六种不净物所散发的味道,哪有值得贪爱之处呢?这些味道秽恶不堪,只是一个盛满不净粪的皮囊所散发之臭味,只要稍加分析,便可发现对它的贪执是何等颠倒迷乱。世人贪恋女色,以为女人美妙清净,实际上是一种迷乱的颠倒分别恶习。把污秽不净物当成清净物,把无常痛苦之法当成恒常安乐之法,这是世人普遍的颠倒认识。作者在下一品说“彼等诚虚伪,如不净谓净”,世人的根识所见境皆是虚妄的迷乱相,如同世人执爱不净的女身为清净一样。大家如是以正理深入观察思维,贪著女人的偏执,便可一层层地露出其愚痴迷乱与可笑之处,以此而有力地断除自己的贪欲恶习。
按布顿大师的观点,前面“昔衣汝亦贪”一颂应当放在此颂之后,才符合梵文本的顺序,但本论的藏文译本与各论师的注疏中,都没有依布顿大师所说那样而调整。在此,我们也依《妙瓶》、《佛子正道》等注疏,依文直释而不作更改。
迷劣欲者言:棉枕虽滑柔,
难成鸳鸯眠。于彼反生嗔。
沉迷于卑劣欲望的人说:木棉枕虽光滑柔软,却无法两相交合成鸳鸯美眠。因此,有时反而会讨厌憎恨木棉枕。
沉迷于低劣欲乐的人,他们对上偈所说的问题,也会辩解说:木棉枕虽然光滑柔软,但是它不能代替女人,因为它无法像女人那样与自己同床共枕,合成鸳鸯美梦而满足贪欲。因此木棉枕虽然柔滑,却因无法满足贪欲,有时自己反而要对它生起厌恶,乃至大发嗔恨!颂词在字面上,可如是作释,作者的破斥之词在此没有明显写出来,贾操杰大师在注疏中作了一个简单的回答:“此乃颠倒执著,故于触不应贪也。”愚人认为与女人交合相触,能产生乐感,满足贪欲,这是一种颠倒执著虚妄的分别念而已。一方面,女身极其秽恶不净,凡夫女人又具足种种不共的过失,与之亲近能引生今生后世的种种苦难,如果是一个具有智慧的男人,根本不可能有从女人不净身体上得到安乐的欲求。其二,想依靠女身满足贪欲,止息贪心痛苦,这无疑是以油浇火,饮盐水止渴的愚昧之举。依女身而满足贪欲的人,只会串习起更为顽固的贪欲恶习,增加烦恼的力量,将自己推进更深的恶趣痛苦渊薮。其三,如果以甚深智慧,深入观察这种执著,里里外外其实完全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分别计执,是自己欺骗自己的虚妄梦幻而已。这种欲乐实际并不存在,但因妄取那些虚妄不实的有法而生起贪著,正如《华严经》所言:“心不在内外,心亦无所有,妄取故有法,无取则寂灭。”所贪的外境女人,能贪的自我,还有贪爱、满足安乐等等,这一切法在法界的本体上从来就没有过,只不过是世人的二取分别识中所生的一种幻境而已,如同我们所做的梦,在实际中无论怎样去寻找,也不可得到丝毫的实体。人们对如同梦幻一样的迷乱意识所生之境,生起错误认识而偏执,导致了诸般“自作自受”的戏剧,而且反复地串习,使实有的迷乱执著越来越增上。人们如果妄执女人是美妙的,贪欲是美妙的,长期串习,这些本来无有的梦幻妄境,在自己的境界中也就会生起真实感,导致虚枉的苦乐感受。如果不以佛法智慧,勘破这些妄相与自心恶习气,贪欲烦恼将会蒙蔽众生,使众生陷于轮回恶梦之中,永远无法觉醒!
有一些论师与译者如石法师说:梵文原版中无有此颂。如果依上下文来分析,此颂确实有些突兀,上下不大连贯,有可能是后人注疏中的文句,经辗转传诵,而误入原颂之中。但藏地诸多大德,对此颂都依文释义,没有删除,译者也已译出,我们也就依传承而作释。
若谓厌不净,肌腱系骨架,
肉泥粉饰女,何以拥入怀?
如果说,你厌恶不清净的粪便等物,那么以肌腱紧系骨架,充以内脏粪尿,再用肉泥薄皮粉饰的女身,你为何要紧紧拥入怀抱呢?
凡夫因无明痴暗覆心,往往对同性质的东西会串习起喜恶偏执。例如组成女人身体的成分,都是不净物,愚人对其中的一部分,像粪尿、脓血、鼻涕等等,认为是非常丑恶污秽的东西;如果把女身剖开,人们看见一块块的肌肉、骨头、内脏等等这些不净成分时,不要说触摸,就连看也不愿多看。然而奇怪的是,当男人们看见这些不净物聚合而成的女人时,却会生起猛烈的贪爱,毫无厌嫌。同性质的东西,竟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确实很希奇。我们应当对这种凡夫的恶习,深入地辨析,找出其根源,而彻断贪欲习气之根。
女人身体并非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构成它的主要框架是二百零六块骨头,骨头之间有一块块肌腱相互联接,而保持着骨架的不分散;在这种框架中间,是五脏六腑,充满着粪尿与各种汁液;框架外面饰以肉泥、皮肤、毛发等等;整个结构无一不是不净物。如果拆下来,没有一种东西会让人生起贪爱,但当它们以整体形式出现时,男人们却要拥入怀抱,贪恋不舍。难道不净物组成一个整体后,这个整体会是清净可爱之物吗?这是不可能的,如同一堆粪秽,不管怎样组合,也只是粪秽堆而已,绝不可能变成清净的物体。凡夫女人的身体,无论怎样分析,也只是不净物的聚合体而已,根本不值得贪执。佛陀在《阿难住胎经》、《诃欲经》等等众多经典中,都详说了女身的不净,麦彭仁波切也在教言中说过:“女身如同盛满粪秽之瓶。”凡夫虽然对粪秽等不净物不会生贪欲,然而自心为无始以来的愚痴贪恼所覆,对女身生起可爱可贪的幻觉,而贪执不舍。大家从这个方面去反复观察、思维,如果对女身不净生起了坚固的定解,贪欲习气一定可有效地止息。
当然,有一些佛菩萨与密乘中所说的空行母,经常化现为女人来度化众生,这些圣尊所化现的女众不包括在此处所说的女人,此处所说的只是烦恼深重的凡夫女人。圣尊所化现的女众,虽然显现上好像有不净的女身,而实质上是清净的智慧坛城,是大悲智慧化现的度生方便。在汉地,曾发生过一段家喻户晓的鱼篮观音公案。那是唐朝时观音菩萨为了度化某边地的人们,化身为一绝色女子,在集市上卖鱼,当时观者如堵,那儿的年轻人都向她求婚。那位女子先答应说能在一日之内背诵《观音菩萨普门品》者,便可允婚,于是有众多年轻男子发愤诵读,第二日居然有多人能诵。卖鱼的女子又答应如果在三日之内,能背诵《金刚经》者可允婚嫁,三日之后,又有数人能诵此经。那位女子再答应以七日为期,能诵《法华经》者,作为择婚对象,最后有一位马姓的青年,在七日内熟诵了《法华经》,于是娶得了卖鱼的绝色佳人。在迎娶那天,新娘子猝然逝去,马郎虽然痛心难过,也只好将新妇归葬。后来有一位梵僧告诉他们:这是观音大士为度化你们而示现。众人不信,梵僧让他们启开墓穴,只见棺材中有一双黄金锁子骨,那位梵僧以锡杖挑之,踏空而去。见到了这段神奇的事实,当地人都深信佛法,马郎也深悟人生无常,出家为僧。观音菩萨化现为女身度化众生的故事,在汉地还有很多。
在藏地,也有空行母益西措嘉、玛吉拉吉卓玛等,众多的智慧空行母显现于世,度化了无量众生。但是,我们愚笨的凡夫人很难了知,身边的人究竟谁是化身,谁是凡夫女众。因而在开始修行时,唯有以别解脱戒为行持之规范,以不净观严持自心,远离女众,这样做不会有过失。初学者必须以持别解脱戒为主,如《法华经》中所说:“诸淫女等,谨勿亲近。”《大智度论》中也说过:“宁以赤铁,宛转眼中,不以散心,邪视女色……执剑向敌,是犹可胜,女贼害人,是不可禁。”我们欲界的众生,贪爱异性的烦恼最为根深蒂固,如果不能以严厉的手段,断除贪欲,欲界尚不得出离,更谈不上解脱三界,望诸有志者努力。
汝自多不净,日用恒经历,
岂贪不得足,犹图他垢囊?
其实,你自己拥有的不净物已经够多了,而且日用寻常,时刻都要经历伴随着它们,难道这些脏东西还不够你享受吗?为何还要贪图其他的臭皮囊呢?
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大都相同,都是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这样的不净粪囊,自己从出生至死亡之间,时时刻刻都在拖着,紧密相伴不离,无论行住坐卧,自己都在受用着这一大堆不净物,不停地为它吃喝拉撒、穿衣洗刷、护寒护暖等等。对这样的臭皮囊,难道我们还要嫌它不够拖累,再找上另外一个臭皮囊,臭上加臭,这样才能满足吗?以前有一个非常贫穷的乞丐,他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非常苦,但他似乎嫌穷得不够,又娶了一个乞丐老婆。周围的人都嘲笑他:“自己都快饿死了,还娶个乞丐女人,是不是要找一个垫棺材的东西啊!”与此相同,世人每天为自己的粪秽囊所拖累,如果还嫌不足,又去抱持另一个屎尿袋子,这是不是世人嗜秽成癖,一心想往臭秽物中凑呢?不厌嫌自身的不净无常多苦多难,还要寻找她人的臭皮囊相伴,不净加不净,苦上加苦,这种迷茫愚痴的行为真是难以理喻啊!
各自反省自身,如果能对此生起认识,对自己贪欲习气的愚痴颠倒,定会感到羞愧、厌恶。《大智度论》中说:“是身为秽薮,不净物腐积,是实为行厕,何足以乐意”,“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大家对此反复观修,每当贪恼现起时,即以这些法宝对治,贪欲习气一定可以息灭。
若谓喜彼肉,欲观并摸触,
则汝何不欲,无心尸肉躯?
所欲妇女心,无从观与触,
可触非心识,空拥何所为?
如果说你喜欢女人的细皮嫩肉,所以要观看并触摸她,那么你为什么不贪求那已经死亡的无心尸肉呢?如果说,你贪求的是女人的心,但是心识既无法观赏也无法触摸,可以触及的绝对不是心识,你无聊地拥着女身作什么呢?
有些贪欲烦恼深重者说:“不管如何,我很喜欢女人的肉体,她的细皮嫩肉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我很渴望看着这样的肉体,并且想抚摸、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贪欲。”分析这种观点,既然你不管净秽,喜欢女人的肉体,但是女人的肉体,除了皮肤、脂肪、肌肉、骨骼及血液等这些成分外,别无它物。阿罗汉莲花色比丘尼,曾于无赖少年前,以神通节节肢解她那美丽的身体,然而除了皮骨等三十六种不净物外,也是没有任何美妙之物。你既然喜欢这些皮肉,那么当女人的肉体被送到尸陀林,一动不动地躺在尸林中时,你为什么不但不喜欢,反而要生厌恶心呢?尸陀林中那些完整的女尸,或者刚死不久的年轻女人,其体温尚未退失,面容也栩栩如生,对这些肉体,你为什么不生贪欲,不去拥抱抚摸,反而要生起恐惧远离呢?凡夫都是这样,见到异性身躯时,就习惯生起俱生的贪心,从来不去仔细分析,自己贪爱异性身躯的习惯是否合理、正确,而只是盲目地随顺习气的催动。
恰美仁波切在《山法论》中说过:“看到山谷中苍鹰正在吞噬尸体时,人们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而这种恐惧的根源——肉身,每一个人自生至死都在毫不例外的拖着,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对于别人的身体就不会生贪爱之心。”平时我们附近的尸林中经常有男女老少的尸体,大家可以去体验体验。如果自己对这些肉体有着抑制不住的恐惧、恶心感,那么也应该试着想想:如果这些同样的肉体在活着蹦蹦跳跳时,自己为什么不会有这种感觉,反而要生贪欲呢?如果能抓住当下对肉体的不净感、厌恶感,并在平时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凡夫肉身,反复串习这种不净观,贪欲心一定可有效地得到止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世间凡夫人的这些分别执爱,都是颠倒的邪执,都包括在“妄念大无明”之中。《六祖坛经》中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能证得离一切戏论分别的正见,则是出世解脱的彼岸,而所谓的邪见,即是世间众生的所作所为,凡夫人认为常有可乐干净的法,实际上都是颠倒妄计邪见。如希求出世解脱,必须以修持断除这些妄计证得正见。我们要断除自己的贪欲妄念,必须靠本论中这些殊胜的教言,自己反复观修,先从道理上明白自心的迷乱颠倒,贪心烦恼的力量就会自然地减弱。作为欲界的众生,贪心苦恼无疑是少不了,如果不能明了贪欲烦恼的根源,自己要去对治,息灭苦恼,那确实有很大的困难,这就像与敌作战,如不能了知对方的底细,哪有战胜它的胜算呢?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了知贪欲的根源与真面目,我们在断贪过程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贪欲是我们解脱成佛道上根本的魔障,如果不能断除它,即使有智慧,暂时得到禅定神通,仍会很危险,《楞严经》中说:“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每一个希求解脱者,望谨记!
不明他不净,犹非希奇事,
不知自不净,此则太稀奇!
一个人不明白他人的身体原本不净,这还有情可原,如果对日夜紧伴的自身不干净都不知道,那就太稀奇了!
作为修行人,必须具足时刻反省自身的智慧,如果对别人身体的不净,自己没有观察思维,因而没有了知清楚,这还情由可原。然而如果对自己拖了多年的身体,一点儿也不了知它的不净,这种事可真是太稀奇了!想一想,从生下来到现在,自己时刻都没离开过身体,它的内层结构也许自己没有亲眼见过,然而自身的血液,上下口鼻等九窍中流出的不净物,全身八万四千毛孔所放出的臭味等等,对这些不净物,只要是一个正常人,谁都会知道的。自身恒时充满着、流溢着这样的不净物,如果还执著自身是干净的,这种人如果不是毫无智力的呆子,那真是太不可理解了!《岗波请问经》中说:“此身不净如腐尸,九孔之中流垢液,犹如蚊蝇喜不净,愚者贪身亦复然。”每个人的身体都是如此不净,然而凡夫众生有几个人能清楚这一点呢?自己从生至死,恒时贪爱着这样腐臭肉身,真是稀奇透顶的大怪事啊!
见到外境的不净粪秽或残尸断骨时,人们都会觉得臭秽难闻,不愿意接近,然而,自身多年来恒时充满着同样的不净秽垢,你为什么觉察不到,不对它生起厌恶之心呢?大家仔细想想,自身一直是如此的臭秽不堪,然而自己却一直没有觉察,反而贪执不休,这是何等的愚痴盲目,而这种颠倒贪执又是何等的可笑可恶啊!
汝执不净心,何故舍晨曦,
初启嫩莲花,反着垢秽囊?
你这个贪爱脏东西的糊涂心意啊!在晨曦中刚刚开启的白嫩香洁莲花,你为什么不去爱乐,反而要贪著那充满污秽的臭皮囊呢?
凡夫的心识,为贪欲所摧动,对异性生起贪爱,执著异性的姿色、香味与柔滑的触觉等,认为这些能给自己带来莫大的快乐。这种贪恋只是无明愚痴的体现,因为如果自己真的爱乐美丽的姿色、芬芳爽洁的香气、柔嫩的触感,那么为什么不去爱乐那刚刚开启的白嫩莲花呢?晨曦之中,那缓缓绽放的莲花,颜色美艳、清香流溢,柔软的花瓣上,晨露散射着七彩的光芒,饱满润洁的莲台中,镶嵌着珍珠般的莲子。这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花中之王,它的色、香、味、触都美妙绝伦,那你为什么不贪求它,不去爱抚、拥抱以求快乐呢?那女人的身体,如同盛满粪秽的臭皮囊,与洁美的莲花相比,它是多么的秽恶,而你偏要贪爱这样的不净物,这是多么的愚痴。莲花的形状、颜色、气味、柔软、清洁等等,无论从哪一方面去观察,都远远超胜女人的身体,你要贪爱女身而不爱乐莲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大家如是一层层地分析,反问自己的贪心,就会剥开贪欲烦恼的愚痴颠倒面目,发现贪爱女身的习气是多么迷乱,这种心态与疯子完全无异!
《华严经》第二十八卷中威德太子宣讲了女人的多种过失,以及贪爱女人给今生后世所带来的种种过患,最后总结说:“能了女人身内外,种种不净之所生,如何境动思欲火,焚烧累劫诸善根。”女人的身体内外,皆是不净物,何有清净悦人之处呢?但是凡夫为恶习所蔽,生起执爱女人的贪欲之火,将累劫积聚的善根摧坏无余。这种贪执的后果如此严重,而贪爱对境又是如此不净秽恶,因而每当这种恶习烦恼生起时,自己应及时地将它扑灭。贪欲烦恼在智者看来,如同毒蛇,也如同狂风卷起的尘土,在遇到时理应紧闭自心城堡的大门,严加防卫,如《无量寿经》中所说:“善护意业,无垢清净。”自己妥善地护持心意,则能恒时安住于无垢清净的境界中。
若汝不欲触,粪便所涂地,
云何反欲抚,泄垢体私处?
如果你不想触摸曾经涂过垢秽的地方,那为什么反而想去抚摸天天排泄粪秽等物的身体呢?
对前后的这段偈文,我们必须细致地思考,从各个层次、各个侧面详细而深入地剖析贪欲习气的颠倒迷乱。对颂文中的思辩脉络,需要反复深入的推敲,否则,只是粗浅地看过去,还以为这些内容前后没什么差别,而失去对其精奥含义的理解,那就太可惜了!
本偈是从果上而言女身的不净。贪欲很重的人,对女身有着强烈的贪执,然而仔细分析他们所贪爱之物,竟是他们平时也会厌恶的不净粪秽堆。在平时,无论贪欲多么炽盛的人,见到呕吐物、粪便、脓血等秽物时,都会因厌恶而远离,对这些秽物所污染的地方,不要说抚摸,就连看也不愿看,哪怕这些秽物是绝色美女身上出来的,也是不会有人生贪爱的。可是对充满这些秽物、天天排泄这些秽物的身体,他们却很乐意拥抱抚摸。这真是有点古怪,如果说他生来就喜欢秽恶,但事实上又不是,说他厌恶臭秽,他却愿意抚摸,这种前后矛盾的心念,只能说是众生的颠倒狂乱,其它无任何理由。
龙树菩萨说:“身城是不净,出生之穴孔,愚人欲彼处,计为生乐源。汝见屎尿等,一一为不净,于彼合集身,如何生悦意。”我们每一个迷乱于斯的凡夫,理应这样深自责问,如果对粪秽等物一一都会厌恶远离,那对这些粪秽堆聚而成的身体,为什么要生起悦意而生贪爱呢?圣天论师说:“若一切净物,触后成不净,智人谁能说,彼中有净性。”倘若每一个人都能如是去客观地分析,则一定会为此而感到可笑并减轻贪欲。不管是一般的世间人,还是哪些罗曼蒂克的诗人,真正随理智去深入分析,他们原先那些贪恋女色、赞美女色的迷乱之念,一定可以推翻。
若谓厌不净,垢种所孕育,
秽处所出生,何以搂入怀?
如果说,你不喜欢肮脏的东西,那么由腥臭的受精卵子孕育而成,再从肮脏的产道生出来的女身,你为什么要紧紧搂入怀中呢?
此偈再从女身的生因上观察,诘问那迷乱的贪心,既然你不喜欢脏东西,那由不净种孕育而成,由不净处生产出来的女身,你为何要贪爱呢?
人们身体的来源,都是父母的精血腥臊交合成种,在母体那充满不净液汁的子宫中孕育成长。在《阿难入胎经》中,详细介绍了这个过程。子宫处于女体的下部,熟脏之上,生藏之下,前接膀胱,后临大肠,极为臭秽。胎儿于其中长成后,与脓血一起从肮脏的产道生出来,整个生长过程,没有哪个环节不是又腥又臭的不净物。《白新请问经》中也广说了人体是最初由不净的父母血精而成,后以母身不净胆涎消化的食物为饮食等而长大。这样的不净肉身,哪儿有值得贪执的洁净之物呢?如果你学过一点生理知识,或有过医务工作的经历,对人体的生长过程与结构,应该很清楚,特别是上过医学院或卫校的人,想想当自己上解剖课,每次划开人的尸体时,那种恶心呕吐的感受应是记忆犹新吧!
对这种肮脏的聚合体,愚痴的人,你为什么还要如是贪执,总想紧搂入怀呢?你难道忘了她是一个屎尿袋吗?目犍连尊者曾斥责那个在他面前卖弄姿色的妇人说:“皮囊盛屎尿,九孔常流血,如鬼无所值,何足以自贵?汝身如行厕,薄皮以覆盖,智者所弃远,如人舍厕法。”众生无始来的颠倒迷乱,执不净女身为净而生贪,如果不以智慧打破这种迷乱的颠倒妄执,这种恶习将永无止期。
粪便所生蛆,虽小尚不欲,
云何汝反欲,垢生不净躯。
粪便中长出来的蛆虫,虽然很小,你也不会想碰触它,怎么反而贪求不净胎中所生,而且充满不净物的身躯呢?
为了形象地说明,贪著由垢秽身胎中所产生出来的女身,这种行为的颠倒迷乱,作者又举了一个常见的例子。人们对粪坑里的虫蛆,通常都会极度地厌恶,认为它从不净粪中长大,全身里里外外都是不净物。虽然这种蛆虫很小,但谁也不愿意碰触它,如果一大盆食物中,出现了一条蛆虫,人们会很恶心,马上将食物倒掉。讨厌蛆虫是常人都有的习惯,因为人们都知道它是从不净物中长出来的,然而回过头来看人们自身,又何尚不是如此呢?人在肮脏的胎中长成形后生出,吸取肠胃中的不净物而长大,一生之中,时刻都与屎尿相伴,相比之下,蛆虫只是小小的不净虫,而人却是大大的不净虫啊!既然如是,你对小小的不净虫都会恶心厌离,那对人这种大不净虫,为什么要生贪欲呢?如果有人从厕所里捞上一条蛆虫,把它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喷上香水,那么对这白白胖胖、又香又嫩的小虫,你愿不愿意接触呢?这个粪坑里长出来的东西,满肚子都是粪秽,不管怎么打扮,人们仍然会对它充满厌恶;而实际上人自身也是如此,从垢秽的胎中生下来后,虽然体表的血脓已洗掉了,而体内依然是充满粪秽,只不过是人的外形比蛆虫要复杂、要大一点而已!既然对小不净虫都会厌恶,对这样的大团不净物,理应同样生厌。然而在无明愚痴的覆蔽下,人们对女体不但不生厌,反而要生起颠倒狂乱的贪执。《宝蕴经》中说:贪欲者依靠女人而得满足,然女身唯是粪秽堆聚,有何值得欢喜呢?女身恰如野狗的腐尸,贪执彼者诚应呵斥!
汝自不净身,非仅不轻弃,
反因贪不净,图彼臭皮囊。
你对自己那充满污秽的身体,不但不轻视、厌弃,反而因执爱不净之物,而贪图别人的臭皮囊,真是糊涂啊!
我们普通的凡夫众生,以前对身体没有作过细致观察,而只是随顺自己俱生的身执,认为身体很美妙,从来没有往不净秽恶方面想。认真闻思了人身不净这方面的教言后,有的人马上会如梦方醒,回头看着自身而大发感慨:“我真可怜啊!竟然转生为这样秽恶的人身,可是以前还一直不知道!”没有醒悟的凡夫,对自己那三十六种不净物构成的身体,固然是毫无厌弃之心,对异性的不净身躯,更是孜孜不倦地贪求,心中恒时充满贪欲。陷于这种狂乱颠倒的偏爱之中,如同疯子一样,那是何等的可叹可悲啊!人道众生之间的贪爱,在那些上界天人看来,诚然是很可笑、也很可怜:这些陷身人间苦境的小众生,自身如此卑微不净,居然还要贪爱别的粪秽皮囊!这就像我们有时看到屎蛆、猪狗争食粪秽,或者看到可怜的旁生行贪一样,会觉得它们很可怜,也很可笑!记得一九九三年,在美国旧金山期间,有一次我到动物园去游览。动物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水池,池中有一些怪模怪样的癞蛤蟆,看起来很恶心,也很引人怜悯,然而它们在水池中,还自由自在地追逐、交合、寻欢作乐。在它们的境界中,似乎觉得世界上唯有它的对象最美妙,最值得贪爱。当时我确实很感叹:这些无明愚痴的可怜众生啊!在我们人类看来,它们如是丑恶不净,根本不值得生贪心。实际上,人们对异性的贪恋,同样也是如此。只要跳出迷乱贪欲习气之蒙蔽,人们一定会为自己往昔的贪爱而羞愧不已:自己如是丑恶的不净身,还要贪求他人的不净粪囊,多么愚痴迷乱!恰美仁波切在《山法集》第二十八品说:“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贪执异性时,应当观人身为盛满不净粪的花瓶,并了知外相虽整洁,但里面极为肮脏,上下身皆为血肉、屎尿、脑髓、脓涎、鼻涕等三十二种不净物(三十二种或三十六中不净物是依据不同的经论教证而异),这样的不净身体哪儿有可贪之处呢?”
宜人冰片等,米饭或菜疏,
食已复排出,大地亦染污。
宜人的冰片等香料,可口美味的米饭和菜疏,吃进身体后再排泄出来,竟然连大地都会被熏臭染污。
以上从身体的生因与果体之不净方面作了观察,此处再从身体的作用功能上分析:这种本体不净的人体,人们之所以贪爱它,是不是它能给世间带来洁净美妙物呢?实际上,谁都清楚,任何宜人可口的食物,一经过身体这个皮囊,就变得污秽不堪,甚至连大地都被这些东西染污了。
冰片又名龙脑,是一种清火的良药,也是一种香料,在颂词中以它为例,代指其它种种香洁可人的常用药物、香料等。这些香洁可人的物品,与芳香洁白的白面、稻米,还有各种各样可口的菜疏、水果等等,一旦将它们吃进身体里,不管是高雅淑丽的佳人身,还是粗憨的苦力劳工身,立刻就要将它们染变成臭秽物。不管人们从口中将它们呕吐出来,还是从下体排泄出来,周围的环境马上会被染污,令人恶心至极。所以,我们这个身体内部到底如何,自己应该很清楚,这么香洁宜人的东西吃进去,竟然会变得如此秽恶,这种身体可真是个臭染缸,是个不折不扣的臭秽之源!在《医学四续》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等进入身体,通过胆涎等消化液与火大的腐烂作用,最后变成尿汗、粪便等排泄物的过程,人的身体就是这样一个专门加工不净物的机器,它里里外外,哪有值得爱乐之处呢?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若汝厌粪秽,香鬘及饮食,本净令成秽,此身何不厌?”大家对照这些教言,反复观修,不管是如何艳丽的异性,其身体皆是如此秽恶,对此生起定解,我想没有人会喜欢臭粪缸吧!
垢身浊如此,亲见若复疑,
应观寒尸林,腐身不净景。
身体的污浊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仍有怀疑,应该到寒林中去瞧瞧,看看那些腐臭的弃尸和其它恶心的景象。
人体的污秽,在前面已作了详细的分析,像粪便、脓血等这些垢浊,我们也是现量可见的,而非比量。如果是比量,要依靠推测才能了知不净,人们可能还会有一些疑惑。但只要是正常人,对人体的不净,确实是可以明明白白现量知道的,根本不用任何人解说。但是有些人因为自己无始以来的串习,今生又受到了错误的教导,以致对身体有深厚的迷乱贪执。现在的世间教育,大家也有所了知吧,赞美肉体,称扬情欲的邪说比比皆是。在这种迷乱的气氛中,自己长久地受到熏染,对身体的颠倒贪习十分坚固,对本来现量可见的身体不净,虽然听到了有关教言,仍会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这时候,自己应该到尸林中去,好好地观察那些腐尸烂骨,糜烂的尸肉与斑斑的脓血、花色的内脏……这些东西会自然地让人认识到肉体的不净。这种场合中,不管是疑心有多大,贪心、愚痴心有多大,再否认人体不净的观点,恐怕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到尸林中修不净观断除贪心,以前藏传、汉传、南传佛教中都很重视,但汉地现在因条件限制,这种修法基本上是没有了,只能是凭自己观想而修。而在藏传、南传佛教中,这种修法依然兴盛,观修方法的种类也很丰富。泰国有些地方,专门在大山洞中陈列着修不净观与白骨观的尸体、枯骨,修行人经常去那儿观修;而藏传佛教中的修行人,依《俱舍论》或律典中不净观修法,或依“九想观”(观修尸体渐渐腐变的九个过程),还有各传承祖师所作的不净观修法,依这些方法在尸林中反复观修,最后对人身不净生起定解,有力地对治贪欲。现在大家也具足了种种顺缘,希望都能把握机会,到尸林中去认真观修,则能对自己的修行有极大裨益。
皮表迸袭尸,见者生大畏,
知已复何能,好色生欢喜?
尸林中的那表皮迸裂,血肉不净狼藉的腐尸景象,看到的人都会十分害怕,认清身体的真相后,怎可能再去贪爱那不净的身躯呢?
人的尸体遗弃在尸林中后,会渐渐的膨胀、肿烂,皮表迸裂,露出其糜烂的内部结构。这时候,可以完全看到人体内部的不净物,自己详细将这些景象看清牢记后,内心对人体便会生起厌恶、怖畏之心。一个女人不管生前如何美艳,当她的身体成为这副模样,露出了衣饰、皮肤下的真相后,那些贪欲最大的男人看了也会心惊胆战,仓惶失色地逃离。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反复观修,认清每个人无论在活着还是死后,本体都是如此的秽恶,令人怖畏,得到了这种定解,那么当美色现前时,一想到她的不净,贪欲心再也难以生起来。有些白骨观的行者在成就白骨观后,对身边出现的人都会现量看到一具具白骨;同样,如果有力地串修不净想,自己无论见到什么人,都会自然生起不净感,就像面对一个粪桶,贪心也就不可能盛发。
你们有些人在尸林中看天葬的时候,离尸体远远的,好像很不好意思,这样不可能修成不净观。大家应该勇敢一点,靠近尸体仔细地看,也可以给天葬师当助手,去拿起刀子亲手解剖尸体,对人体结构好好地了解清楚。特别是对异性的尸体,不要不好意思,而应该更为仔细地研究,也可以用手去接触那些尸体,尝试一下那种心惊胆战与恶心的感觉。如果自己的贪心很大,开始时也可能会有些反作用。但不要紧,佛经中也有一些公案,说一些比丘在尸林中,看见女人的尸体时,首先自然地生起那种俱生的贪心,但对她的身体作了详细地观察后,结果从根本上断灭了自己的贪欲烦恼。开始看到女尸时,因为不净感尚未生起来,只见到她的外表,所以尚会隐隐约约地现起贪习,但只要进一步观察,看看她内部的脓血、屎尿,闻闻这种味道,你的贪欲心很快就会被恐惧恶心所代替。这些话是针对大家在尸林中的实际观修而说,希望有志者,各自如说努力!我们凡夫众生,往昔因贪心驱使而造罪,曾受过无量的痛苦,现在善业现前,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依《入行论》中殊胜的窍诀,应该与贪欲烦恼敌决一死战,彻底摆脱它的羁缚!
涂身微妙香,栴檀非她身,
何以因异香,贪著她身躯?
女人身上所散发的微妙香气,发自涂抹的栴檀香水而非她的身体,既然如此,为何因那不相干的香气,而贪著女人的躯体呢?
有些人特别贪著女人,他们认为女人身上有着微妙的香气,一闻到这些香气时,贪欲心马上就会被引发。印度的涂香、香水之类,大都以栴檀作原料,栴檀的香味非常好,尤其是白檀香,那种香味闻起来是十分悦人的。女人把自己的身体洗干净,把体表那些有臭味的污垢除去,把这些栴檀妙香涂抹在身体上,别人在身边时,会闻到謦香,而那些贪心大的男人更是兴奋:“啊,这个女人好香啊!”因此而想入非非,贪心盛燃。其实,有头脑的人稍作分析,便会觉察到其中的迷乱颠倒。因为,这种香味并不是女人身体所散发,而是香水的味道,香水并不是她的身体,如果对香水的味道很喜爱,理应追求香水才对,为什么要对与香水异体的女身生贪执呢?你如果觉得女人身上有香味而值得贪执,那么在尸体上喷上最好的香水时,你为什么不会生贪心呢?或者在那些蛆虫、猪、狗身上涂以妙香,你又为何不贪求呢?
此处所用的辨析方法,是常用的“一体或异体”的观察理论。贪心者执著女人身体上的香味而生贪求,那么对他所贪求的对象进行分析:你所执著的香味与女人是一体还是异体呢?如果是一体,女身与香气浑然无分,那么从世俗的观点去看,你生起贪执也许说得过去。但实际上,二者并非一体,而是异体,那么你为什么要混淆对象呢?你所喜爱的是香味,那么应该贪爱涂香、香水才对。人们因愚痴迷乱,生起种种贪爱,如果理智地分析,这些贪执确实是颠倒而狂乱,是应严厉呵斥的!
身味若本臭,不贪岂非善?
贪俗无聊辈,为何身涂香?
如果身体本来就是臭恶的,那么不去贪著它岂非明智之举吗?那些贪爱低俗欲乐的无聊之辈,为什么偏要在不净身上涂抹香水呢?
上文从身体的生因、果体、作用等各方面作了分析,弄清了身体臭秽不净的本质,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对这种本性即是臭恶的身体,我们从内心断除对它的颠倒认识,断除对它的迷乱贪执,这难道不是明智的举动吗?否则,自己一直为颠倒迷乱所诳惑,愚昧地贪执这种不净物,给今生后世带来无穷的祸害,也给他人带来纠缠不休的苦难业缘。这些道理本来是很好懂的,但是世人对此缺乏理智的思考、观察,而只是随顺恶习,在贪欲泥潭中越陷越深。学佛者中,也很少有人能对此作详细观察思辨,弄清这些道理;一些人即使能闻思到这方面的教言,也是为懒惰所误,不能将佛法融入内心,生起定解而断离贪执。
世间那些不求上进,随顺颠倒恶习的人们,他们对那些低劣的欲乐充满着贪爱,对自己的身体,经常擦脂抹粉、梳妆打扮,把它当成宝物一样贪恋不休,这些作为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的身体如同一个臭粪囊,你在它外表涂涂抹抹,难道它就能变成香囊吗?它的本性即是臭秽,你再涂抹香料,也只能是如同在粪便表面上洒香水一样,绝不可能改变它的臭秽本性。佛经中有一个比喻说:一个愚笨的人,想把一块黑炭擦拭成白色,结果枉费辛劳,本性即是黑色的炭,永远也擦不成白色;同样,愚昧邪见的人,将身体擦拭、沐浴、涂香水,仍不可能改变身体不净的本性,结果也逃不了被死亡夺走的命运。龙树菩萨也说过:“诸于不净身,装饰作赞颂,奇哉谬且愚,奇哉士所耻。”装饰身体的人,妄认身体香洁可贪而作赞颂者,真是匪夷所思,荒谬而愚蠢,也是必为智士所耻笑的荒唐事。
大家可以现量见到,世间那些越是无知无羞耻的愚昧者,对身体的贪执也会越深,涂脂抹粉之类的打扮也会越讲究。而那些真正有佛法修证智慧的修行人,他们对身体毫无执著,一辈子只穿一套服装——三衣,至于涂脂擦香水之类的装饰,更是不会有的,因为他们知道人的身体本来即是自心迷乱显现,如果不净化自心,这种臭恶的东西怎么涂香抹粉,也不会变成香洁可爱之物!
若香属栴檀,身出乃异味,
何以因异香,贪爱女身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贪欲烦恼深重的男人,因女人身上的香味而生贪爱,这种人其实是没有分辨观察,如果稍加辨析,应该可以了知因香味对女人生贪爱,是错误的执爱。因为女人身上所散发的妙香,只是栴檀香水的气味,而她本身的气味,却与栴檀完全不同,这一点每个人都可以想清楚,也都可以现量了知。既然事实如此,那你为什么要因那与女身毫不相干的栴檀妙香,而对臭哄哄的女体生贪爱呢?不分香臭,混淆对象的胡乱贪执,这是何等愚痴而可笑!你如果顽固地执著这种错误习惯,那么对表面涂有香水的粪桶,你为什么不去拥抱贪爱呢?如果你说自己只是喜欢香味,理应去贪求栴檀才对。
有些人想:栴檀单独存在时,我是不会对它生贪欲的,但它涂在女人身上时,二者的聚合却确确实实会引生贪欲,这也是自然规律嘛,是理所当然的!分析这种所谓的聚合,究竟是什么呢?所谓的二者聚合,一是栴檀香味,二是臭味的女身,对栴檀你并不贪爱,对臭味你也不会贪爱,那两件都不贪爱的东西放在一块时,你怎么可能突然贪爱呢?这就像你对某堆粪秽不生贪,对某瓶香水也不生贪,那么将香水洒在粪秽上,按理你也不会生贪。仔细分析下,你所贪执的对境除了虚妄计执外,其实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习气在骗自己罢了。众生总是凭虚妄的计执习惯,盲目地生贪,如果不以智慧打破这些妄执,自讨苦吃的愚行将永无结束之时!
长发污修爪,黄牙泥臭味,
皆令人怖畏,躯体自本性,
何以苦贪著?           .
蓬散脏乱的长发,又长又尖的污黑指甲,黄斑斑的牙齿,浑身的油汗泥秽臭味,如果这些可怕的现象都是人体的本来面目,那么你何必贪著伪饰的身体呢?
有些人因他人的外表好看而对身体生贪,然而这些外表只是与身体本性无关的伪饰,如果从身体的自然本性上观察,从头到脚,无论怎么看,也不会找到一处令人悦意的部位。人的头部生长着密密的头发,如果任其自然地生长,它会长得蓬乱不堪,藏污纳垢、臭气熏人。世间那些愚痴的人,往往以为女人的头发很好看,说什么秀发如云之类,然而这只是经过刻意梳洗修饰,给人一种迷乱的印象而已,而头发不净的本性仍然没有改变。头发本性即是令人恶心的不净物,如果你有疑心,可以去看看那些尸林中的头发,即使将它梳洗干净放在你面前,你也无法生起贪心。同样,人的牙齿、指甲、皮肤等,如果任其自然,过不了多久,那种污秽臭味,会令人见而生畏,谁都不敢靠近,更不用说生贪心了。大家也许在街头见过一些头发蓬乱、浑身沾满泥垢、臭气熏人的乞丐或疯子,当他们显露出自然无饰的身体时,人人都会掩鼻而过。即使是一个年轻端正的女人,如果她不加装饰,成了这幅模样,臭气都会将别人熏昏过去,那还有谁会对她生贪心呢?本性如是可畏的身体,人们为什么还要对它苦苦贪执呢?本性不净的身体,无论怎么伪饰,亦只是不净物而已,如龙树菩萨所说:“粪团虽色美,极新及形好,于彼不应贪,女色亦如是。”众生因愚痴无知,对此不但不能了知,反而步步趋向更为痴迷的境地。对那不净的肉身,想方设法地加以伪饰,企图遮掩它的可畏本性,这种作法如同掩耳盗铃,最终只会将欺骗诳惑自己,将自己推进更痛苦的深渊!《宝蕴经》中说:“此身不净种,充满虫粪便,愚夫贪欲彼,比丘比丘尼,优婆优婆夷,若贪不离苦,离贪得解脱。”大家应依教打破迷惑,去除对身体的贪执,方能脱离苦海得到解脱。
饰身伤己器,何故令锋利?
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
伪饰身体就像伤害自己的武器一样,你为什么拼命去磨利它呢?呜呼!这种自我诳惑的痴狂之徒,遍满天下都有啊!
人们装饰打扮自身,修饰头发、指甲,清洗牙齿、皮肤等,然后涂香抹粉,企图改变自身的可怖外相,这种行为唯是伤害自己的愚蠢举动。饰身如同伤害自己的武器,人们越是努力去做,也就等于将伤害自己的武器磨得越是锋利,这样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世人天天装饰臭秽的自身,时间一久,习而不察,也就会完全忘了自身不净的事实,而误认为身体香洁可爱,自我贪执越来越深,乃至于积习难返,无法摆脱惑境。而且对自身的伪饰,也会引生他人的贪心,给自己带来祸害。总之,以伪饰自身的恶业,将会使自己越来越陷入贪身的迷执罪业之中,在轮回中无法出离,而感受的痛苦也会因身执增厚而更为剧烈。
寂天菩萨对此十分感慨,不由得发出了悲叹:贪执著身体、伪饰身体的危害,虽然是显而易见,可是这样愚痴无知自我残害的人,遍天下都是啊!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说:“若识不正住,世说为颠狂,则住三有者,智谁说非狂?”一个人住于不正确的心形状态中,世人都会说他是颠狂者,但是三界轮回中的众生,都在住于颠倒迷乱相中,对此智者有谁不会说是颠狂呢?世人伪饰身体的举动,在智者看来,确实如同颠狂者之举动,唯是自我残害的行为。中外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智者,了悟到贪执身体的迷乱颠倒,而彻底抛弃饰身护身的举动,恣意无贪而行,这些高僧大德示现了难以想象的超人行为,但这与世人的疯狂迥然不同,如同济公和尚所说:“说我疯来我就疯,疯颠之病不相同。”世人才是真正的颠倒迷乱者,他们无法理解那种智慧的“疯狂”啊!以前华智仁波切修持禁行时,别人见到一动不动地躺在泥土中,以为他患上传染病,华智仁波切就对他们说:“你们不用害怕,我的这种‘传染病’除了我的弟子纽西隆多外,别人是不会染上的。”但愿我们都能从世间的疯狂迷惑境中解脱出来,继承这些祖师大德们的无贪“传染病”。
寒林唯见骨,意若生厌离,
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在寒林中,只是见到不动的尸骨,就会使人害怕而心生厌离,那么你怎会喜欢住在那充满活动白骨的寒林城镇呢?
人的身体,无论在生前死后,都同样是皮肉等所装饰的白骨架。当这样的骨架躺在尸林中,虽然一动也不会动,但人们在见后,自然就会生起恐惧厌离之心。那么对充塞着活动白骨架的城镇,对这些巨大的尸林,你怎么能生起贪恋而住在其中呢?世间有许多城镇,那儿生活着千千万万的居民,从某一方面看,每一个人都在那儿拖着令人见而生畏的尸体,与尸陀林并无多大区别。而且这种尸林中的白骨架比一般尸林中更多,也更可怕,因为这里的白骨架都会活动,有的能令人生嗔恨,有的能令人生贪欲……使住在其中的人不由自主地造恶业。对人间城市这种尸林,一般人糊糊涂涂地很难以生起了解,而那些明鉴诸法的智者,对此却是一目了然的。敦珠法王在法国,看见那些繁华的城市与整齐的公墓时,他说过:啊,这里的死尸与活动尸体都有很好的住处……对活尸所充塞的寒林,大家一定要认清它有害的本质,而生起厌离之心。平时,我们对尸林中那些不能活动,对自己无害的白骨,不用作意就会生怖畏厌离,但对那城镇大寒林中的活尸,却没有这种厌离心。有些人喜欢住在这样的寒林中,结果不时为活尸所干扰,引生出猛烈的贪嗔烦恼,断送了自己的解脱慧命,为今生后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对城镇那种环境,大家多加思维观察,如果能生起可畏的定解,对自己今后的修行无疑会有极大帮助。
以前有一个女人对她的丈夫非常贪爱,但丈夫突然死去了,她伤心之下,成天抱着尸体,在尸林中游荡,每天还要给尸体喂饭、清洗打扮……而现实生活中,人们与这个女人一样,迷茫而狂乱地贪执异性身体,毫无理智可言。整个世间陷在如是的颠倒疯狂之中,我们现在既然有缘了解,当尽力依这些智慧教言观修,从迷惑中渐渐解脱出来。龙树菩萨也说过:“汝若如是观,虽未成离欲,然由欲渐薄,于女不起贪。”如果依教修不净观,即使未达成离欲的境界,也会渐渐减薄贪欲,对女人不再生贪心。
丑三、(果者观多害):
复次女垢身,无酬不可得,
今生逐尘劳,彼世遭狱难。
再者,那充满污垢的女身,不付出代价是得不到的,贪者今生必须为她一辈子奔波劳碌,来世也还要因此饱受地狱等苦难。
以上的二十多颂中,从各方面阐述了女身不净的事实,可是世间许多人执迷不悟,对这样污垢的女人充满了贪爱。然而这种贪求并非可轻易地满足,要得到女人,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这些代价总的来说,即是:今生须为她奔波劳碌,来世须为此饱受地狱等苦难。世间人为女人而在即生奔波劳碌,受苦受难,丧尽脸面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现量了知的。历史上也有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故事,像中国古代的烽火戏诸侯、殷纣王、唐玄宗等等,为女人而失去江山性命,奔波劳累;而一般的平民百姓,为得到女人而受苦,更是有目可睹的事实。
麦彭仁波切在《诗学善说海》中,讲了猛光王的一个公案。猛光王与一位大臣率兵降伏了一个国家后,当时猛光王见到了当地有一个脸上长有很多疮疱的小女孩,觉得她非常丑陋,便对大臣说:“她很可怜,长得这么难看!”聪明的大臣对国王说:“不一定,现在她只不过是穷困,才成了这副模样,以后也许很多男人会喜欢她,她甚至可以叫男人爬在地上当马骑……”猛光王根本不相信,于是大臣悄悄地将那名女孩带回家中,叫一些医生精心治疗,使她恢复了健康。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在优裕的生活环境中,那名女孩日渐长大,竟然成了一名楚楚动人的美女。一日,大臣请猛光王到家中作客,并设计让国王见到了那位女孩,国王见后果然生起贪爱,不惜一切代价,将她娶为妃子。大臣又对那名女孩暗授计谋,让她装病,并说这种怪病只有骑在丈夫身上,让丈夫学马嘶叫才能治愈。在贪心的驱使下,猛光王果然上当,当时那名女子还要求有乐师伴奏,猛光王也百依百顺,将一名乐师蒙上双眼,带到王宫的楼顶演奏乐曲,他自己驮着妃子爬在地上,一边还声嘶力竭的学着马叫。那名乐师一听,便知道国王受到了女人的蒙骗。原来乐师也曾受过一名妓女的欺骗,耗尽了家财,最后那名妓女又骗他吃大便,而他鬼迷心窍,竟然吃了粪秽,结果那名妓女还是把他赶出了家门。像这种故事,在人世间每天都在发生,你们或许也有耳闻。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说:“上等女人要花费金银财宝才能得到;中等女人要以牦牛和马匹来换取;下等女人也要以锦缎来换取,没有财物是得不到的。”然而得到了女人的男人,他今世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快乐。很多故事中说得很好:某对男女历尽艰辛终成眷属,从此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而实际上,从此吵吵闹闹,悲惨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大智度论》中说:“诸欲乐甚少,忧苦毒甚多,为之失身命,如蛾赴灯火。”那些为贪女人而活的人,如同飞蛾赴火,一生劳苦忧恼不休,最终也只是悲惨死去,毫无所得而已。
为了满足女人对财产的贪心,有些男人不惜以造罪的手段赚取财物;而与女人共住,经常会造不净行的自性罪;以这些罪业,后世更要遭受地狱中的剧苦。大家对此不要在文字上泛泛而读,而应在内心反复思维,结合自己对生活实际情况的了解,相信一定可以对这些苦难本质的法生起厌离心。
少无生财力,及长怎享乐?
财积寿渐近,衰老欲何为?
年少时没有能力赚钱,长大了以后,凭什么享受欲乐呢?盛年之时为了积聚钱财而辛劳,等钱财积聚起来时,年纪也老了,衰朽老翁还要色欲做什么呢?
世人为了追求贪欲辛勤不息,而实际上不可能得到满足。人在尚未成年时,智力、体力等各方面都未成熟,没有积聚财富的能力,到年龄稍长,情窦初开,此时因没有钱财,无法得到女人。为了得到女人,在成年之后,男人们不得不拼命地赚钱,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四处奔波,如宣化上人所说:“在家人很可怜,整天为贪欲而奔波,正是所谓的风餐露宿,披星戴月。”这样为积累财产而耗尽精力,也就没法享受很多的欲乐。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成年后,虽然成家娶妻,然而他必须为了家庭生活,为了积累财产而日夜操劳。心思不停地为此谋虑,身体为此不停地忙碌,等钱财积聚起来时,他自己也发白眼花,成老人了。有些人以为成了家后,可以享受欲乐,实际上成家之后,尚未尝到所谓的美好生活,自己却在操劳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宝贵的人生已经在琐事中耗尽了。所以人在壮年时,忙于聚财,也没有享受欲乐的机会,等到钱财积攒够了,可以安然地度日时,自己已经成了垂暮老朽,这时根本就没有享受贪欲的能力,还需要女人做什么呢?那时他白头苍苍地坐在那儿,连移动身体都会觉得困难,只好呆坐着,回顾自己的一生,如同《中观四百颂》中所说:“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悔恨懊恼不已!
一些世间人也说:“唉,人的一生没有好过的时候!小时候,精力时间都有,但没有钱,没办法玩乐;中年时候,精力、金钱都有,但没有空闲时间,也没办法玩乐;到了老年,时间、金钱都有了,但没有精力,还是没办法玩乐。”人的一生就是如此,不可能有轻松享乐的机会,世俗欲乐生活充满艰难而且毫无意义,明了这点后,我们还贪执它干什么呢?
多欲卑下人,白日劳力竭,
夜归精气散,身如死尸眠。
有些多欲的低贱苦力,白日的劳作使体能耗尽,晚上回家时困顿至极,身如死尸一样睡在床上,无法享受欲乐。
世间很多贪欲炽盛、地位低贱的人,为了积攒维持家庭生活的钱财,不得不做各种重活。他们起早摸黑,白天不停地劳作,竭尽了自己的体力,好不容易收工了,自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一头倒在床上,睡得如同死尸一样,这种情形下,对贪欲再也不会有享受的能力。世间人劳作的艰苦,你们一部分人多多少少也许有过体验,不要说干农活、搬运这些苦工,就是现在一般的工厂,像纺织、装配等等,这些工厂的工人要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高效率的进行工作,几个小时干下来,全身如同散了架一样,根本没有精力再想其它的事情。脑力劳动方面也如此,坐在办公室几个小时,脑子高速运转,一下班就会像虚脱一样,疲惫不堪。有些人以为世间人没有什么清规戒律,可以随意享受欲乐,日子过得很自由快乐,实际上情况并不是那样。世间生活的艰辛苦楚,大家好好看看已成过家的人,问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就可了知。贪欲就如同一付精美的辔头,如果有人受其诱惑而戴起来,等待他的将是不停地拉车套磨,陷于劳累之中无法解脱。
或需赴他乡,长途历辛劳,
虽欲会娇妻,终年不相见。
有些人为了生计而远赴他乡,历尽长途跋涉的艰辛,虽然他们渴望与娇妻欢聚,却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
有些人为了生活,为了让亲人得到满足,不得不离开家门远赴他乡,去做买卖,或受雇出征,因此而长途跋涉,备尝艰辛。在异国他乡的途中,人生地疏,困乏忧苦不绝,虽然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却因路途遥远,活计繁忙等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回家的梦想。古时候,交通通讯不便,人们离家之后,往往常年累月与家中音信隔绝,只有长吁短叹,饱受思念家人的痛苦,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关于思乡的诗篇。古印度有一篇名诗叫《白云的召唤》,诗中写了一对夫妻分别十二年的痛苦历程,看起来使人油然而生悲叹。有一本西方作家写的《离别的痛苦》,其中也反映了在家人的生活,时时处在爱别离之中。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一家人两地分居的情况有很多,有的甚至两三年中都无法见面。这些人虽然很想回家,享受欲乐,但有的人因为没有赚到钱,有的人因为受人雇佣自己没有自主权,因而无法回家,只有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煎熬中生活。
世人想求得贪欲的满足是如此困难,而贪欲实际上又是无法得到满足的。这就像吸毒一样,越吸毒瘾越大,享受贪欲之后,人的贪心也会更加炽盛,无论如何也只有在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之中生活。
或人为谋利,因愚卖身讫,
然利犹未得,空随业风去。
也有人为了谋求微薄的利益,愚昧地出卖自身,然而应得的财利还没有到手,自己已经随业风漂泊而去了。
有些愚昧无知的人,为了得到一点可怜的财利,以换取女人的欢心,甚至不惜将自身卖给他人。然而应得的利益尚未得到之前,自己的无常大限已到,只有两手空空地随业风而去!或者因雇主的事业失败,雇主的突然死亡,自己卖身的财利无法取得,也只有空手而归,毫无所得而去。这种事情,任何时代,都可以现量看到。所谓的“卖身”,大家应理解有许多种形式,例如给别人做奴仆、做雇佣工、保镖等等,这些人完全要听从雇主的吩咐,如同工具一样,自己一点自主权也没有,这无疑是将自己的身命卖给了他人。
有关此颂的解释,各论师不尽相同。根霍仁波切解释说:“父母为了让儿女得当安乐,把儿女卖给别人,最终只有得到痛苦……”《佛子正道》中解释说:“愚者为财利而鬻自身,然不得其值,徒为他人事业风所动摇,自无主宰……”其它还有一些不同的解释方法。但多数论师中,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认为此颂所阐述的是贪求欲乐者为得财利,而愚昧地出卖自身,最终因无常业风,得不到应得的利益。印藏两地的修行人经常说:“世人舍大而求小,为今生的小利乐而奔命,却将修持正法以求得永世安乐的大利益给放弃了。虽然他们劳苦一生,然而最终只有空随业风而去可怖的中阴世界。”
世人的生活如此悲惨,我们如果不出家修行,放弃对欲乐的贪求,也难免如此啊!律藏云:“出家人如住净室,在家人如住火宅。”《法苑珠林》中云:“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大家想想自己现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全都是三宝的加持所致,自己一面应感激三宝的恩德,一方面应精进修持,斩断贪欲的轮回铁索,以免它将自己捆缚在那世间的苦海中。汉地的禅师说过:“如果不断除贪欲,无论在家出家,痛苦是不会远离的。”无垢光尊者也说过:“对任何一件事情,执著越大,痛苦也会越大。”望诸人牢记这些教言,努力断除自心的颠倒贪执!
或人自售身,任随他指使,
妻妾纵临产,荒郊树下生。
有人自卖其身为人仆佣,自己一点自主权也没有,完全要听任主人的差遣,即使是妻子临产之时,也只能到荒郊野地或树下生孩子。
贪求欲乐不仅难以求得,即使获得了些许,也是利少害多。有些人为了赚取养家糊口的资财,不惜将自己卖给他人为佣奴,想依靠这种手段维持家计,享受那点可怜的欲乐。而实际上,他这样做,苦多乐少,痛苦远远超过了那点可怜的快乐!卖身为佣工、奴仆者,自身基本上已成了他人手中的工具,自己是没有什么自由自主权的。主人怎么指使,他就得怎么去干,只能老老实实、服服贴贴地为他人干活,让他人心满意足,要不然没法得到钱财,养活家人,换取女人的欢心。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自己贪欲所致,如果没有贪欲,不需求别人的财利,那么世间人谁也不会当别人的奴仆,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说过:“广阔大地上,谁成他奴仆?”在辽阔无际的大地上,每个众生本来都应自由自在,谁也没必要做别人的奴仆。但是在贪欲的推动下,有的人成为了高位者,有的人成了他的仆从,过着仰人鼻息、毫无自由的生活。
奴仆的生活非常痛苦,因为他们的权利掌握在别人手上,如同俗话说:“辫子抓在别人手里,是不会有安闲的。”这些人的妻子要生小孩时,按古代的风俗,不能在主人家中,而他自己又没有家,只有到荒无人烟的荒郊野外,找棵大树下的空地或残垣断壁之下,将孩子生下来。有时甚至只能是产妇独自应付这件事,而她的丈夫要为主人卖命,无有空闲来照顾她。这些人虽然卖命干活,贪求欲乐,而结果却是痛苦不堪。在古印度与藏地,以前这种故事会经常发生,那些富人家中的丫鬟仆人,一到临产时,必须要离开主人家,到一些牛棚野外去生孩子,饱受贫困生活痛苦的煎熬。这种境遇让人见而生怜,而这些痛苦的来源都是贪欲,如果没有贪欲,像出家人一样,断除对世间欲乐的希求,则生活中根本没有这些苦难。有一个出家人对我说:“我原来有头发时,有很多麻烦事,现在没有头发,觉得少了很多麻烦,很自在!”确实是这样,有贪欲“头发”的时候,生活处处要受人牵制,违缘痛苦有很多,如果剃除这些贪欲的“头发”,那么很多痛苦就会断除。有一位大德在台湾弘法时,新闻记者采访他:“现在人口增长太快了,产妇死亡率也增高,该怎么办呢?”那位大德便笑着回答说:“那么让所有的女人都出家吧,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所有的人如果出离贪欲的“家”,那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欲欺凡夫谓:求活谋生故,
虑丧赴疆场,为利成佣奴。
被贪欲所蒙蔽的凡夫说:“为了生存,我必须设法赚取养家活口的资财。”因此虽然担心送命,仍然披甲从军,为了蝇头小利而成为奴仆。
由于贪欲烦恼的蒙蔽,凡夫众生有着种种迷乱颠倒的心念行为。他们往往说:“我活在世间,必须要有维持生活的资财,要取得这些,就必须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积累财富,使生活过得富裕安闲。”在这种心念的蒙蔽下,虽然他们贪生怕死,仍然会披甲从戎,为取得养命资财,与敌人拼命;纵然只是一点点蝇头小利,他们也甘心为奴,备受劳作的辛苦。凡夫人都是这样的颠倒愚痴,既然你希望有资财活命,那你与敌拼杀,难道这种做法不会丧失生命吗?为活命而自动去送命,这是何等地愚痴,纵然你能以从军战斗获得无量的财富,但你战死沙场,这些财富对你又有什么用呢?而且更为可怜可叹的是,有些人虽然知道:为求利而赴沙场者万死一生,“古来征战几人还”等等,可仍然为贪欲所催,糊糊涂涂地从军征战。
为了得到了一点可怜的小财利,而变成别人的奴仆,这一句可从两个层次去理解。一是为利从军者,实际上是为小利而受人役使,利少害多,得不偿失;二是为了利益作战,结果遭到失败,成为别人的阶下囚,失去了自由。为了得到生活中小利益,而失去了大利,为得到安乐而痛苦万分,这都是贪欲的蒙蔽所致。所以,对此利害得失了然于心的智者,谁还会为贪求财利女色奋斗呢?而欲望所欺的昏昏众生,无不陷于这种颠倒迷乱的心态行为之中,实是既可怜又可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烧。
有人为了贪欲,或被杀身亡;或被人从肛门贯穿头顶,竖挂在利戈尖上;或遭到短矛的刺杀,或被投入火中烧死。
为贪欲所蒙蔽,凡夫众生拼命地追逐财利女色,甚至不惜采用种种偷盗、抢劫等非法手段,结果贪欲未遂,反而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事件在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大家看看新闻媒体的报道,几乎是每天都有:某某国家侵略另外的地区,结果战死多少多少人,某某公司老板跳楼,某某罪犯被处决……这些都是因贪欲而致的悲剧。“戈”是一种古人常用的兵器,刃利柄长,短矛也是古兵器,刃尖而柄短。古印度人在处罚罪犯时,有时用利戈将犯人的身体从下到上贯穿,然后竖在路旁,以示警告。有的人因贪欲而被他人用短矛刺杀,或投入火堆活活烧死,这些都是古时候的人们,因贪财好色而招致的惨遇。而对现代人来说,因贪欲而触犯刑法,遭致种种刑罚,或惨遭他人的枪击、殴打;或因贪求女色而患恶疾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人们现量可知的事实。
面对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大家应该醒悟任何贪欲都是祸害之源。如《大智度论》中说:“若人入海遭恶风,海浪崛起如黑山,若入大阵斗战中,经大险道恶山间,豪贵长者降屈身,亲近小人为色欲,如是种种大苦事,皆为著乐贪心故。”世间的种种苦事,皆是贪求欲乐所致,作为修行人,对此当千百次地思维观修,彻底认清贪欲烦恼敌的可恶面目,而生起彻底断灭的决心。这些方法不要停留在口头上,如果你想得到解脱安乐,作为欲界众生,这些是必修之法。各自内省相续:自己听闻了这些甘露妙法,而相续到底得到了受用没有?如果毫无改进,那么当如华智仁波切所说那样:听了这么多的法,依止了这么好的上师,但相续没有一点进步,真是惭愧啊!……不但应如是呵责自己,更应以严厉手段,促使自己去改变!
子二、(断外财等):
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
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财富的积聚、守护、耗散过程中充满着痛苦及苦因,以此应知财产是无边祸害的根源,那些为贪爱金钱而散乱的人,永远没有机会脱离三有的痛苦。
世间财富是无边祸害之根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人为了女色和其它种种原因,对财富充满着强烈贪求,以此而不惜一切代价去追逐。为了积聚财富,世人每天都在舍生忘死地拼搏,如果翻开富人的历史,无不是充满了辛酸的汗水、泪水,也充满了罪恶。大家看看西方那些工业强国的发展史,它们每一笔财富的积累过程中,都充满了掠夺他国的血腥罪恶。财产积累起来后,主人更是辛苦,白天、夜晚要不停地守护,害怕被偷被抢等等。最后还要害怕财产耗尽,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当这些财物不得不消耗失散之时,心头如同割肉一样,痛苦难忍。所以,对世间人来说,财富从开头到结束都充满痛苦,龙树菩萨说过:“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华智仁波切说过: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痛苦;有一只羊,就有一条羊的痛苦;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财富越多,痛苦越大。有一个民间故事说,一个大富人有着亿万家财,雇了几十个帐房先生管理仍是忙不过来。虽然拥有这么多财产,那位富人却是每天寝食不安,愁眉不展,而他隔壁有一对穷夫妇,靠做豆腐过日子,尽管家境贫寒,老夫妇俩每天从清早到晚上,有唱有笑,做豆腐、卖豆腐,显得十分快乐。富人觉得很奇怪,认为自己这么有钱,却坐立难安,而他们那样穷,有什么可快乐的呢?他思虑再三,也难知其原因,便问一个帐房先生,那位帐房先生回答说:“老爷,你不必要多想,隔墙扔几锭银子过去,便会知道了。”于是富人趁夜黑无人,将五十两银子扔进了隔壁的豆腐店,卖豆腐的老夫妇俩捡到了这笔从天而降的财产,喜得都快疯了,于是一天到晚忙着埋藏银子,又要考虑怎么花,又要担心别人偷……弄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隔壁的富人自此再也听不到到那往日的笑声、歌声,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快活的原因,就是这些银钱啊!”
贪执金钱财富的人,自心为钱财所扰,整日散乱不堪,根本不可能专心于闻思修习善法,希求解脱三界痛苦。这些人就像密勒日巴尊者所遇见的那位搞商业的出家人一样,晚上作梦都在计算卖牦牛该赚多少钱,这种人的心如同漏器、毒器,根本不可能储存正法甘露。他无论在形象上修什么法,也不可能成就解脱善果。一个内心放不下贪欲散乱的人,如同《正法念处经》中说:“贪执财物之比丘,内心恒时散乱,彼等日夜皆无修行之机会。”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密勒日巴尊者说过:“财初自乐他羡慕,虽有许多不知足,中初吝者结束缚,不舍用于善方面,乃着敌魔之根源,自己积累他人用;最后财为送命魔,希求敌财刺痛心,应断轮回之诱饵,我不希求魔之财。”作为修行人,诚然应如尊者那样,决断对轮回恶魔诱饵之财的贪心!
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
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贪欲财利一定会导致众多的痛苦,因而这种行为害多利少,就像那正在拉车的牛马等牲畜,吃几口路旁的草一样,得不偿失。
贪欲财利的祸害非常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方面,贪欲是没有止境的,如果随顺它,不但无有满足,反而会更加增盛,让人感受更强烈的痛苦;另一方面,贪欲财利等对境,并不能轻易得到,为了求得这些,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以比喻来说,贪欲之人如同那拉车的牛马,它们在拉着沉重的车向前行进时,看见路旁绿油油的青草,抗不住诱惑而伸长脖子去啃食,结果却是立即招来车夫的鞭挞;甚至当它停下吃草时,大车以惯性冲过来,将它撞伤、压死。为了数口青草,而遭致重重的鞭挞,乃至受伤送命,这又是何等的不值得。所得的数口青草,根本不能解决饥饿或嘴馋问题,而它带来的祸害却是如此严重,这些旁生是多么愚痴无知!而更可怜的是,人道众生虽然比旁生有智慧,却在干着比这些旁生更愚昧的事。人们为了满足那些永无止息的贪欲,不但将今生的一切安乐全部摧毁,而且将自己后世的安乐全部摧毁,给自己带来千百万劫的三恶道痛苦。
有关贪欲的过患,在很多经论中都有过强调,如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说:“兽药刀怨火,无令欲乐侵,由欲作无利,譬如兼博果。”世间欲乐其实如同猛兽、毒药、利刃、怨敌、大火一样可怕,修行人应当严加防范,不要让它侵害自己。在凡夫面前,欲乐如同“兼博果”一样,外形好看,味道也很香,但谁要是尝上一点,马上会中毒丧命!佛教史上也曾有过很多公案,记载着某些人因贪求财利而堕落恶道,比如在律藏中,记载着一个人因贪恋自己的金瓶,死后立即转生为毒蛇,寸步不移地守护着金瓶。在现实之中,你们也应该看到过许多因贪欲而堕落的人吧。畏惧轮回痛苦而希求解脱者,当舍弃贪欲!
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
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
其实,像养家糊口这些微小的利益,就连旁生也不难办到;但是,无知的人们竟然为了这些而奔波受苦,糟蹋了难得的暇满人身。
世间的财利女色等,给人们带来的利乐,实际上非常少。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少财产与妻妾,他从中能获得多少安乐呢?就像那些帝王一样,纵然他拥有了四天下所有的财产、人口,然而他一生获得的安乐,远远比不上一个知足少欲者,修持一座世间禅定所得到的安乐。欲乐的本性不可能是快乐的,如果它是快乐的,那么世人都可依靠它得到安乐。但实际上,欲乐就像包了一层糖衣的毒丸,或说狱卒钩上的诱饵,世人深受其害,痛苦不堪,可是沉迷日久,无法醒悟。
世人不顾一切,勤求欲乐的行为,实非明智者的作法。因为这种行为,牛马与旁生也能做得到,旁生对食物财利与异性的追逐,也是很善巧的。大家看自己院子中的地鼠,它们每年夏天采集的人参果,可能好几年都吃不完,还有那些麻雀,它们对养活小鸟的本领也是很高的。作为人具有理智,与旁生比起来,应该要有解脱困境、追求大安乐的理想,如果只是追求吃喝、财产与异性,那岂不是与旁生一样了吗?萨迦班智达也说过:“整天谈论财与食,此即双足之畜牲。”“唯寻自己之吃喝,岂非牲畜亦能行。”
但是世间有大多数众生不明白这些道理,成天为贪欲所摧而四处奔波,辛勤不休,不停地造作种种无义之事与恶业。大多数人在这样的浑浑噩噩中,为满足欲望而虚耗了宝贵的人生。《贤愚经》中讲了一个公案,说一个婆罗门受邀参加一个大宴会。当时请柬上有一个糖脂盖的印信,那个婆罗门非常贪吃,在路上忍不住将糖脂印信给舔食了,结果到了宴会会场的外面,守门人看见请柬上没有印信而不让他进去。为了一点点糖脂,贪心的婆罗门失去了一场盛宴。世人都是如此,为了眼前小小的欲乐“糖脂”,而愚昧地毁掉暇满人身,失去了解脱安乐“盛宴”,这种愚痴迷茫的众生,呜呼满天下啊!
诸欲终坏灭,贪彼易堕狱,
为此瞬息乐,须久历艰困。
五欲总是坏灭无常之法,但是贪著它却容易使人堕入地狱恶趣;为了那瞬间的享乐,也必须长期忍受艰难困苦。
五欲享受能给人带来虚妄迷乱的快乐感,因而世人对此终生追逐,毫无魇足,然而以理智冷静地分析,所有的五欲快乐,在刹那刹那之间,也从未停止它的迁流坏灭,最终一定会毁灭。比如有些人得到了转轮王的权贵享受,或者得到了多闻天子那样的财富,像这样的荣华富贵,最终有一天也会坏灭。《阿含经》中说:“积聚终散裂,崇高必堕落,会和终散零,有生无不死。”世间的一切五欲享受都是无常必坏之法,都是不离有漏的有为法,不管人们能拥有多少,最终都是一无所得而已。但是,为了这些欲乐所造的恶业,却会丝毫不爽地跟随着,使贪图欲乐者堕入地狱等三恶道中,感受恶业苦果。
从现世来说,享受五欲的安乐非常短暂。人们对欲乐心中的快乐感,如同昙花一现一般,只是一瞬间,而求得这一瞬间的代价,却是长时期的艰苦追逐;不仅如此,世间快乐的本性即是苦,是不离变苦、行苦的法,龙树菩萨也说过:“世间一切乐,唯苦被变坏,及为分别故,彼乐非真乐。”短暂的快乐之后,变坏苦的感受便会长久地占据人们的心相续,而且世间安乐并非真实的快乐,只是世人的分别妄觉,由迷乱颠倒串习而致。比如说有人穿得很好,吃得也好,自己得意洋洋,心里特别快乐,如果分析这种“无法形容”的快乐,究竟是什么呢?它只是一种心意上的感受,根本没有任何实质。这种感受只是一种错觉,一种自我假立的分别执著,实际上从衣着、饮食、自身等等各方面去观察,根本找不到“快乐”的存在。
世间的快乐就是这样,无常短暂,在今世需为这种刹那的幻觉,付出长久的艰辛苦痛,后世更会因此而堕落恶趣深渊。而世人如飞蛾赴火一般,自取其咎,这是何苦来哉!
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
欲者较菩萨,苦多无菩提。
只要以追逐欲乐所付出艰辛努力的千万分之一去修行正法,就足以成就无上的佛道。与修菩萨行的菩萨比起来,贪欲者苦难无际却没有证得菩提的福分。
众生在无始轮回之中,为了追逐五欲快乐而付出了无边的艰辛困苦,华智仁波切说过:众生以贪心的原因,所断过的头和肢体不计其数。从无量劫以前至现在,我们一直都在为满足欲望而奋斗,所花费精力、时间与艰辛,哪怕只是千万分之一,如果用在了学佛修正法方面,我们早就从苦海中得到了解脱,证得了无上菩提的大安乐,即使不成佛,自己也必定获得了不堕恶趣的把握!大家知道,按显宗经论中的观点,我们发起菩提心,进入大乘道之后,历三大阿僧祇劫的精进修行,必定获得无上正等觉果位,即使最低等的根基,也只要三十三个阿僧祇劫便可证得无上菩提,而我们众生陷入轮回,至今有多少个阿僧祇劫呢?在这段无法计算的漫长时间中,自己为了满足贪欲,曾耗费了多少力量,付出了多少艰辛困苦。我们如果趋入佛道,在修行中所受的困苦,与世间人追逐欲乐的痛苦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而且以大乘佛法的无比善巧方便,修行者可以在无比的安乐中,趋入究竟解脱的彼岸。
可是,世人无明愚痴,根本不知道合理取舍,陷入了追逐贪欲的迷乱之中,在无边无际的轮回里饱受痛苦。空行母玛吉拉卓玛说过:“众生为了贪欲,而无数次堕入地狱恶趣,所饮用的铁水之多,都已超过了四大海洋的海水。”相对贪欲者忍受的这些痛苦,追求菩提者所受之苦是微不足道的,可是贪欲者的重重苦难,并不能换得丝毫的菩提安乐,而修持菩提道者所受的微小困苦,却是每一份都能换得真常大安乐!既然如此,那我们已明了这些利害得失的有缘者,理当顿时舍弃无义多苦的贪欲。
思维地狱苦,始知诸欲患,
非毒兵器火,险地所能拟。
如果仔细思维地狱恶趣的痛苦,就会知道五欲对人们的伤害,不是毒药、兵器、烈火、危崖、怨敌的祸害所能比拟。
为了彻底认清贪著五欲的过患,修行人必须反复思维地狱恶趣的痛苦。如果能对这些无法比拟的剧烈痛苦生起认识,对五欲之过患也就会生起定解,因为这些痛苦的来源,就是贪欲!古代的大修行人经常教导人们说:“世间诸苦患,皆由贪心生。”贪欲带来的恶趣痛苦,不是人世间诸苦所能比拟的,像人们通常所害怕的毒药、利刃、猛火、危崖、怨敌等等,这一切世间违缘苦害都无法与五欲相比。世间的毒药、猛火等所带来的过患,大家或许都有过些微了解,这些违缘最大限度的苦害,也只不过在短短的一生中,让人们受痛苦而已,而绝不会像贪欲那样,让人们在千万劫中饱受地狱烈火的焚烧之苦。我们凡夫一遇到刀兵毒火,就会非常害怕,以极大的恐惧与谨慎之心防范远离这些,可是对危害性厉害无数倍的五欲,我们平时又是如何对待的呢?凡夫不但不害怕,反而自投罗网,追逐不舍,这都是没有认识到五欲的可怕过患而致。
佛在《广大游舞经》中说过,贪著五欲如同剑刃、毒树、毒气一样,所以智者必定会远离贪心,如同人们避开毒蛇一样。我们都是希求解脱的人,如果想达到目标,对这些教言必须如实地观行,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智者。大家对地狱、饿鬼的痛苦,或许难以具体观想,但相似的痛苦,如割伤、灼烧、寒冷、恐惧、饥饿等等,这一切都可以现量感知。在观想贪欲的过患时,如果能结合这些苦痛反复串习,对贪欲的怖畏与厌离心一定能生起来。平时,大家听到核弹、传染病、地震等,都会自然地生起畏惧,而实际上这些并不可怕,因为它们最厉害也只不过夺去人们今世的生命。可是所有的众生都被贪欲烦恼所缚,于轮回中饱受比死亡痛苦更厉害的煎熬,对这种痛苦之源,如不能生起认识,而如避火坑、毒蛇一样远离,脱离苦趣的解脱正道无法步入。
子三、(忆念寂静之功德):
故当厌诸欲,欣乐阿兰若。
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
因此,初学的菩萨应当厌离五欲,欣乐地安住于寂静兰若而修持禅定。那没有诤斗烦恼,寂静无人的山林中。
前面已讲述了贪著世俗五欲的过患,特别是针对我们凡夫修行人贪执女人、财利方面的恶习,讲述了这些分别恶习的颠倒与苦害。作者以其深邃的智慧,引导后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女色财物等欲乐作了细致的观察,最后得出了结论:贪欲会导致无边的苦难,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如果不断除,绝无取证菩提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对女色、财利等,这些迷乱、不净、无常的有害法生起认识,生起坚定的厌离之心。
对初发心入佛门的学人来说,仅仅从文字上理解,或只是生起厌离世俗之心,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作为初学者,自己的修行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外境喧闹散乱,内心也会受到影响而散乱,外境如果寂静安祥,内心也易于调柔寂静。因此,初学者应该避开愦闹的环境,到寂静兰若之处息灭尘俗妄念。阿兰若是梵语译音,意指寂静之处。在这些寂静的地方,外境上基本断绝了尘俗生活的喧闹与扰乱,修行人安住于其中,依传承上师的教言精进修持,诸佛菩萨也会为此而生起欢喜,赐予加持,这样自己的烦恼妄念会得到止息,修证越来越增上。华智仁波切说过:“仅仅是对寂静山林生起希求安住其中之心,往其方向前行七步,也比在恒沙数劫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大。”修行人安住在寂静处,没有外境的扰乱,也没有亲友怨仇的诤吵,自己可以安心地修持,无论行住坐卧,自心也能专注于善法。但在城市等喧闹的地方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外境的人与喧闹声时时会将干扰自己,引生出很多人事烦恼。大家对此也有体会吧,世间人际关系是最难处理的,你如果处于这些关系网中,那就身不由己,有处理不完的麻烦事情,自己也会因此而烦恼不堪。而在寂静山林之中,这些麻烦也就无缘再找上门来,自己原来那些需要作意对治的贪嗔烦恼,也会自然息灭。
无垢光尊者的著作全集中,赞颂山林寂静功德的诗文有许多篇,像《森林无人的故事》、《森林仙人的实语》、《布谷鸟的妙音》等等。在密勒日巴尊者、麦彭仁波切,恰美仁波切等,这些高僧大德们著作中,赞叹寂静山林功德的诗文也特别多。阅读这些优美的诗篇时,修行者的心似乎都能被山林的寂静气氛所感染,变得柔和安祥。假如我们也能安住于同样的寂静处,那该有多好啊!
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
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欢。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
有福瑜伽士,踱步思利他。
皎洁的明月光,清凉得犹如栴檀香露,轻柔地涂敷在宽阔平坦的岩石上,禅修的岩窟舒适如同王宫,令人心意轻松愉悦。林间万籁无声,微风徐徐地吹拂,有福德的瑜伽行者,踱着细步,静思利他的菩提心。
依止寂静山林修持禅定,这有很微妙的缘起,也是佛教史上高僧大德们的传统习惯。安住于无人深山的岩窟茅棚中,修行人的相续会自然息灭尘俗的喧乱,与静谧的环境相应。到了夜晚,碧蓝无云的虚空中,皎洁的明月洒下银色光华,静静照射着万物,也轻柔地洒落在瑜伽士身上,清凉得如同栴檀香露的涂敷。在印度的诗文中,作者经常把烦恼痛苦比喻为炽热的毒火,月光和檀香比喻为清凉的妙药。此处把无形质的月光比喻成栴檀香露,能使人形象地理解修行者,处在静夜晴空月光下的清凉之感,在汉文的文法中,这也叫“通感”或“移觉”,修行者视觉中对月光的感受,以触觉来表达,使人能更具体的理解。当然,此处的晴空明月光,有更深的含义,能见到这种境界的修行人,心相续中自然会息灭一切热恼,感受到解脱清凉。瑜伽士坐在平坦的石台上,沐浴着清凉的月光,林中万籁无声,而徐徐的微风,将森林中花草芳香气息,吹送到鼻前,这种宁静清凉的兰若岩窟中,与天人的大乐宫又有什么区别呢?能住在这种安乐之处的修行人,是真正具有福慧的修行人,他轻松舒适地脱去了尘俗的羁绊,在清洁无尘的石台上,踱着慢步,静静地观修利益他人的菩提心。以前仲敦巴尊者教导弟子们:现在浊世时,我们应该舍弃俗世的一切,在寂静之处修行愿菩提心,而不是直接饶益众生的时候了。修行尚未坚固的初学者,如果处身浊世,很容易退失菩提心,因此应先在寂静处精进修持,使自己的愿菩提心坚固不退,以此而加持利益众生。
有关寂静处能助进修行的功德,在经论中有详细叙述。《学集论》中的《阿兰若品》也引用了许多教证来叙述住阿兰若的功德,如《三摩地王经》中说:“舍离众多牵缠已,瑜伽行者常无事,精勤瑜伽无诤执。住于寂静兰若者,心常厌离有为法,无所希求于世间,有漏烦恼不增长,此即住山妙功德。由此永离诤执过,常寂常乐静处游,身语意门极警惕,安居兰若功德多。此是随顺解脱法,速证解脱息烦恼,若人林居修解脱,此等功德自然生。”安住兰若,无有诤执牵挂,易于护持正知正念,有漏烦恼自然不增,而解脱功德如同上弦月一样,自然地增长趋于圆满。一直保持着古老修行风格的南传佛教中,那些大修行人很喜欢住在兰若中修持禅定,在他们的著作或传记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对寂静处的叙述,现在译成了汉文的著作如《尊者阿迦曼传》、《阿姜查系列著作》等这些书中都有。《尊者阿迦曼传》中,有一段与本颂很相似的描写:“有一天傍晚,在山边一棵孤独而茂盛的树下,尊者坐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专注地观察思惟着……温和的微风给安静的景象添了几许凉爽和舒适……从傍晚到后夜,尊者思维着缘起性,经行禅思。”而汉传佛教中的高僧大德们,对栖隐山林修持禅观的功德,也有过许多赞颂。以前莲池大师写过:“食草胜空腹,茅堂过露宿,人生皆知足,烦恼一时除。”修行人身住茅棚,口食野菜,然而知足少欲,其乐融融,断除了一切俗世贪欲烦恼。莲池大师当年也是长期住在寂静处,特别是在云栖山住了很多年,原来云栖山一带有许多猛虎经常伤人,莲池大师到山中修行时,以他发心的功德,这些猛虎渐渐被调化,而不再伤人。当时山中有一条猛虎,为他的大悲心所感化,时刻依随在身边。莲池大师到山下化缘时,那条老虎也紧随在身后,城镇中的人一看,特别害怕,大师便告诉老虎:“你先回去吧,在茅棚中等我,要不然我们没有饭吃喽!”老虎也非常听话,立即转身回山等着。
听了这些大修人的功德,我们很多人非常羡慕,恨不得一步跨进深山中去,修持苦行。但是,对我们末法时代的修行人来说,必须按次第而行,自己必须先长期依止上师,精勤闻思显宗、密宗的法义,使相续中生起正见,掌握修法窍诀,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后方可安住山林,顺利地修持菩提心。
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
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无人处的茅舍,岩洞与大树,随时都可任意安住,以此也免除了一切储存和守护财产的痛苦,可以无拘无束专心地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在无始轮回中串习了深厚的贪执习气,如果不依止这些寂静处,远离财富与亲友的牵缠,则自心恒时为这些扰动,很难生起寂止观修菩提心。凡夫人住在喧闹的尘俗中,就像一块白棉布掉在染缸中,想避免影响,恐怕难上加难。智者大师以前说过:“世间色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执。”华智仁波切说:“初学者的出离心,薄弱不坚,智慧也浅少,而外境善于蛊惑人心,所以现在修行较好的人,将来也很容易变成造恶业的人。”外境对初学者的影响,我们也都有亲身的体验。因此,如果希望调伏自心,生起修证功德的修行人,一定要注意选择修行环境,依止无人处的岩窟等自己不会生贪执的住所,自心方可顺利地调伏。
大家稍加注意,便可发现本品前面的颂文中,已经说过了住阿兰若的功德,而此处又重复宣说这些内容,这是什么原因呢?对照科判,便不难了解这两段的密意,前面宣说阿兰若的功德,是为了劝勉修行人远离愦闹的外境,安住山林,而使身体寂静下来。如果身体安住下来,不为世俗琐事而劳累,自己就可以专心地观修贪欲过患,而生起厌离。此处前后四颂,其主要意思是说明安住阿兰若有帮助自相续获得寂静,断舍妄念的功德,与前面所说“令身断离世间而获得寂静”的功德并不重复。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想干,
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像这样远离贪著,自由自在的修行者,无论是谁都不能干扰他,就算是帝释天王等,也难享有这种知足的山居修行之乐。
修行人身心远离世俗安住在寂静的山林,这时他没有了世俗贪欲的各种羁缚,可以自由自在,专心致志修持解脱法。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与世间任何人也不相干,亲友也罢,仇敌也罢,国王强盗也罢,谁也无法干扰他的修行。超离贪欲的自在修行者,他的山居修行之乐是一般凡夫难以想象的,这种安乐甚至连帝释天王也享受不到!修行人身心自在地闲居山林,知足少欲,恒时审观自心,享受着佛法甘露的妙味,这种福报帝释天也比不上。佛陀在《佛遗教经》中说过:“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有忧畏……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知足少欲的修行人,自心坦荡无羁,没有任何欲望烦恼痛苦,这是超越世间的安乐境界,天人、王侯能比拟呢?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也说过“求财少欲最,人天师盛陈”——在众生所追求的财宝中,少欲是有价值的财宝,本师释迦佛在多处经论中强调过这一点。知足少欲的财宝,即使是三界一切金银珠宝,也是无法相比的,因为能知足少欲者,时时都在安乐之中,而没有这种财宝者,即使拥有三千世界,也会如同乞丐一样,心中恒时有贫穷苦恼!
修行人安居山林,断舍贪著,自在地修持甘露妙法,他的一举一动皆是善法,佛在《月灯经》中说过:“山中空闲殊胜处,一切威仪皆成善。”以此,他不仅能在今生享受出世者的清闲安乐,而他在后世得到的解脱安乐,更是三界之中任何王候天神无法企及的。宋仁宗皇帝的《赞僧赋》中说:“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百鹿衔花,青猿献果,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领山川,蒲团暖坐,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饶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般般如意,种种现成,生成为人天之师,末后定归于圣果矣。”仁宗皇帝也算是智者吧,身居皇室居然也能知晓出家修行的妙乐天机,但这是无缘之人不可求得的福乐。但愿天下众生,皆能有缘享此妙乐!
庚三、(修真实之静虑)分三:辛一、略说连接下文;辛二、广说静虑修法;辛三、教言成等持方便。
辛一、(略说连接下文):
远离诸尘缘,思彼具功德,
尽息诸分别,观修菩提心。
如上思维远离身心尘缘,安住阿兰若的种种功德后,就应止息妄想分别,观修大乘菩提心。
本品前部分内容讲述了断除静虑违品的加行,完成了这些加行后,修行人远离尘缘安住寂静处,进入静虑的正行。对上述断世间、舍妄念两大加行,修行人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寂天菩萨在本品中,没有专门讲修禅定的技巧,而是针对凡夫的贪欲习气,着重从身离世间安住阿兰若,内心断舍贪欲女色财利方面作了引导。如果能圆满修持这些引导,远离散乱,静虑功德大厦的地基便坚固了。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劝发增上意乐经》中告诉过弥勒菩萨,初发心菩萨要调伏自心,必须远离二十种尘缘:身之所有缚,口之所有缚,意之所有缚,烦恼炽燃,冤魔等等,如果远离了这些散乱干扰,相续中自然会生起功德。
身断离世间羁缚,心断舍贪欲妄念,这两种功德,皆是依止寂静处而生起,因此,依止寂静处可谓一切功德来源。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该一生中住在寂静之处,以前岗波巴大师教导弟子们说:作为一个瑜伽士,走破靴子不如坐破垫子。意思是修行人不应到处游荡,而应依止具相上师的窍诀,在寂静处恒时修持,这样一定可以生起功德。有一次,岗波巴大师问密勒日巴尊者:“上师,您为什么总是在寂静山中呢?”尊者回答:“虽然住在城市与寂静处,我的修行境界没有丝毫差别,但是我要让后代修行者,了解寂静处的功德,而住在城镇里,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因此我才一辈子住在山中啊!”作为后学者,我们对尊者的苦行恩德应当以实际行动去回报。
大乘修行人安住在寂静处修持静虑,并非只是求自利,而是为了生起坚固的菩提心能更好地利他。要生起菩提心,首先就得断除计执自我他人之类的分别妄念。这些分别计执如果不断除,自他平等与相换菩提心绝对不可能生起来;而自他平等与自他相换的愿菩提心学处不修好,利益众生度化众生就变成一句空话。所以尽息分别妄执,观修菩提心,是我们进入大乘佛法正道的必经之路。在藏传佛教中,修持菩提心利益众生的方法有两大传承,一种是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七种教授,即知母、念恩、报恩七种修心法;另一种便是寂天菩萨在此处所叙述的自他平等与交换修法。按吐美仁波切的观点,这是世俗菩提心的两种修法,是进入胜义菩提心之门。因此希望大家对本论所阐述的窍诀高度重视,一边听闻,一边反复串修。如果想积累资粮,趋入大乘解脱正道,那么务必请专注听闻,反复诵读!反复观修!
辛二、(广说静虑修法)分二:壬一、自他平等修法;壬二、自他相换修法。
壬一分三:癸一、略说;癸二:广说;癸三、摄义。
癸一、(略说):
首当勤观修,自他本平等;
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
首先应当精勤观修,自己和他人本来平等,避苦求乐是我与众生共同的需求,所以应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其他众生。
自他平等与自他相换法,有前后次第。大乘修行人必须先熟练地观修自他平等,以此为基础,方可进入自他相换菩提心的修法,《学集论》中说过:“自他平等熟习已,能生坚固菩提心。”有关自他平等修法的重要性,我想用不着反复强调,大家想想自己在平时为什么生不起悲心?为什么不能生起利益他人之心?为什么会对他人生嗔心、嫉妒、傲慢?为什么会伤害其他众生?这一切都是因为不能等观自我与他人而导致。再说,假如我们能平等地观待一切众生与自己,那自己早就离苦得乐了。
佛菩萨教导我们平等观待自他,当然不是一个笼统命令,而是有其微妙正确的道理。作者在此提出了自他众生本来就是平等的,而且一切众生都同样地希望身心能避免痛苦、享受快乐,因此我们应该如同保护自己一样保护其他众生。这两句很简单,藏地的大修行人经常引用这个教证来修炼自心,并教导弟子,但汉地初学者对此中推理过程可能有些不明了,你们现在最好认真领会其内义,以后能将这句法语广泛弘扬,对所有众生都会产生极大利益!
应平等地观待保护其他众生的理由,此处从两方面作了阐述。从胜义谛而言,“自他本平等”,自己与他人的本来体性是平等的。众生的“我”与我自身的“我“,都是以名言施设分别假立之法,都是从平等真如体性中以无明熏染而生起的幻觉,如果没有无明习气蒙蔽,哪会有自他分别呢?由于无始以来串习,众生在平等本体上造成了自他分别。我们对自身由于这种串习成熟,执著为“我的身体”,而对其他众生,由于没有串习这种计执为“我身”的观念,所以不认为他们是“我”的身体。根霍仁波切在此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自己对某一匹马有“我的马”这种计执,当这匹马生病时,那自己肯定很心疼,想方设法医治它;但将马卖给别人后,无论马生什么病,自己也不会心疼,而那个买马的人却会因马而心疼。众生对自他执著也与此相同,一般人对自身很执著,一旦受到了违缘,心里马上就会痛苦,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然后对自己的亲人,如母亲对儿子也特别执著,儿子遇到了伤害,母亲会很痛心,会尽力保护儿子,可对其他众生,无论怎样也不会关心。这个原因,就是我与我所执在作怪,如果众生都断舍了狭隘的我执分别,了知自他众生本来平等,怎么会不护他如护己呢?不管用中观或密法窍诀,我们只要能淡薄自我计执分别,那生起自他平等菩提心,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从世俗谛而言,一切众生都渴望远离痛苦,获得安乐。这一点,下至我们现量可见的小爬虫,上至王侯,都是相同的。我们在身体受创伤时,会觉得特别疼,那么其他众生,如牦牛身体受伤时,也会同样地感受难忍的疼痛;我们吃合意的食品时,会生起悦意之感,而牦牛在啃食青草时,同样也会摇头摆尾,特别快乐……既然如是,那我们在避免痛苦时,为什么不想想那些曾做过自己父母的众生;我们在享受安乐时,也为什么不念及那些父母众生呢?大家只要在这些道理上多加思维,内心就会渐渐生起等视众生之心,而不会抱持着那种愚昧自私,一切都以“我”为中心的自他分别念。如果能经常想:“我自己所希求,亦是父母亲友众生的希求,我自己不希望的,亦是一切父母众生的不欲。”这样过不了多久,自他平等菩提心一定能生起来。
癸二、(广说)分三:子一、如何修平等法;子二、于彼妨难;子三、如是修习之功德。
子一、(如何修平等法):
手足肢虽众,护如身相同;
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
一个人的手脚等不同部位虽然众多,但是把它们都当成自身一部分来保护却相同;同样,众生的苦乐感受虽然互异,但是,追求快乐的意愿却和我完全相同。
众生对自他的分别,是在无始轮回中串习而成的恶习,因而对治它需要通过多种方便善巧,方可收效。前面提出了自他本来平等,都想避苦求乐,所以应护他如护己,慈悲地对待一切众生。凡夫听后马上会生起怀疑:这是不可能办得到的事情,众生有那么多,不要说其它道的众生,就说人道有情,地球上现在有六十几亿,分那么多国家、民族,而且每一个人性格意乐都不相同,还有许多人性格很不好……相互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异,要我如同爱护自身一样去爱护他们,根本就办不到吧!
为了破斥这种怀疑,作者回答说:将众多有情等同自身去爱护,这完全可以修成。因为众生所执著我与我所,并非有固定不变存在,我与我所的执著范围,每个人都可以随意扩大或缩小。比如我们凡夫执爱的身体,不也是有众多不同部位嘛,如手、脚、头、肩膀等,而手又由手指、手掌、手臂组成,手指又由指甲、关节、皮骨等组成。每一个部位实际上是由众多不同成分组成,而所谓的一个身体只不过是一种假立,或说一种习气而已。虽然这些组成部分有无数,但在凡夫心目中,因将这些都相同执著为自身部分,所以能对它们平等地爱护。这其实也是一种培养起来的习惯,既然它能培养成熟,那么将众多有情如同自身一样平等地爱护,这种善习为什么不能养成呢?众生虽然有许多,他们因业力不同,有些在感受安乐,有些在感受痛苦,各自根基意乐也千差万别,可是所有众生,有完全相同的一点,即是都想追求快乐,既然有这相同一点,为什么不能执著为同一整体而平等爱护呢?这个推理过程大家要仔细推敲。我们把手脚等一大堆不同东西,平等地执取爱护,是因为自己认为这些虽然形体各异,但它们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属“我”的部分,都需要保护。自己在这些个体相异的手脚等支体上,虚幻地建立一个“我”或说“我的身体”,因此自己能平等无异地爱护他们。而所有众生与自己,虽然形体各异,也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都追求安乐”,因此为何不能执著为一整体“我”而保护呢?如果习惯地将一切众生看成是“我”的一部分,就如同我们看待自身的头、鼻子等一样,久而久之,这种“我”的观念成熟时,自己就会将一切众生摄为一体,平等地爱护。
既然身体众多不同部分,可以由“我”这个观念摄集为一体,那么所有众生,也完全可以由“我”摄集为一体,这没有任何理由将众生排斥在“我”之外。大家学过中观,都知道一些无我的道理,凡夫在五蕴之上所建立的“我”,详加观察,到底是什么呢?身体不是我,心识不是我,“我”只不过是一个概念,一种在心相续中建立的虚幻习气而已。这种习气经无始以来串习,造成了强烈的“我执”,顽固愚昧地区分自他。我们执著自身的习气,举一个小例子,大家便可明白,比如说,某人头发长得很差,别人见了都说不好,他马上不高兴:“啊!我的头发有什么不好。”但他理发时,理发员将他的头发剪下来,随便扔在地上,让人踩来踩去,这个时候,他却对它无所谓了。同样,身体上其它部位如指甲、皮肤、血液等,这些部位在离开了自身时,不管它们怎么样,自己也不会执著,可是当这些“无所谓”的东西凑在一块,执著为自身时,那种强烈执爱却会产生,这些都是“我执”在起作用。无始以来,这种习气干尽了坏事,催动自己造了无数恶业受尽痛苦,现在我们有缘了知它的真面目,应该将它转化过来,替自己做点有意义的善事。应该让它消除偏误,去无限地扩大,将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它所爱护范围之内。
修习大乘佛法,首先就得断除狭隘“我执”,培养起平等利益一切众生的善心。平等观待自他的菩提心,如果不能生起来,那也就不可能进入大乘佛法之门,因此大家对此需要认真观修。国外有位大德写了一本叫《点亮心灵之光》的书,其中对自他平等菩提心广有论述,其内容也就是劝导修行人,既然自己可以对本非“我”的手、脚等物,生起平等执爱,那么对所有众生,也应该生起我执,而平等地爱护。有关自他平等菩提心的论述,大家最好多看多思维,用细致深入的智慧去串修,如果你能从中生起一念定解,作为初学者,这确实比做任何形象上的善法都有价值。
虽吾所受苦,不伤他人身,
此苦亦当除,执我难忍故。
如是他诸苦,虽不临吾身,
彼苦仍应除,执我难忍故。
虽然自身所感受的痛苦,不会伤及他人的身心,但是这些痛苦我也应该解除,因为自己执著身为我而极难忍受。同样,虽然别人遭受的那些痛苦,不会转移到我身上,不过,我还是应当解除它们,因为一旦将他人的身体执为我,我也会为之而难以忍受。
上偈讲述了应该将一切众生执著为“我”而平等爱护的道理,有些人会进一步生疑惑:虽然从道理上可以将别人与自己一起执著为“我”,但是实际上我受的苦,别人体会不到,别人受到苦,我也体会不到。各自身心痛苦,完全是两码事,各不相干,因此,我怎么能除他苦如自苦呢?这样没有什么理由嘛!
不错,对一般凡夫来说,各自身心痛苦无法互相感知。自身在感受痛苦时,比如说我病得特别厉害,全身发烧发冷,别人即使坐在身边,这些病痛一点也不会伤害他,但我还是要想尽办法,吃药打针接受治疗,解除这些病痛。其原因,就是自己对这个身体有执著,在日常之中,自己反复串习了这种执身为“我”的习气,因而当它生病时,马上就把病计执在“我”上面,觉得“我”很难忍受;而别人没有把我的身体执著为自己,所以他一点也不会难受。同样道理,别人遭受各种痛苦时,比如说头痛、心里不舒服等等,他的这一切苦受也不会落在我身上,这一点大家也可以现量了知。就像今天早上,我们经堂里坐着一个带病上课的人,大家虽然在他身边,然而他的病痛,对你们没有任何伤害。但是,如果我们修好了自他平等菩提心,对他的身体生起了与自身平等的执著,那么当他生病时,我们也会因此而难忍,想一切办法除去他的痛苦。这个过程中,其关键就在于内心所持的观念,而不在于外境身体不同。《入行论大疏》中也说过:“如果以我所执来观想一切众生都是‘我的众生’,如是修行成熟后,则一切众生与现在的‘我’无有差别,对自己如何保护,对众生也会如是保护。”修习者如果反复串习自他平等菩提心,对所有众生生起如同自身般的平等之心时,除他苦如同除己苦的善行,也就能自然地行持。
大乘佛法历史上有无数修行人,经反复串习平等菩提心,而将一切众生观如己身,也如慈母对待独子一样,生起了无伪大悲心。我们如果也想真正地趋入大乘,这是必经之路,而且只要自己如法地观修,同样能够成就这样的大悲菩提心。也许有人认为,修行人应该破除我与我所执,怎么能反而增加我所执,再将一切有情执著为我所呢?这种分别疑虑不必要,因为此处所讲的“我与我所执”是一种随顺智慧、随顺解脱的善执,而非众生堕轮回之根因的无明我执。修行人如果能断舍狭隘的无明我执,而串习这种随顺解脱的“我执”,对一切众生生起平等大悲,则解脱轮回彼岸也就在眼前了。
吾应除他苦,他苦如自苦;
吾当利乐他,有情如吾身。
我应该解除他人的痛苦,因为他人之苦也是苦,就像自己的痛苦一样;我应当利乐众生,因为自他都是有情,使众生快乐就如同使自身快乐一样。
修持自他平等菩提心时,最大障碍就是狭隘的自他分别,这种分别根源即是我执。因此,作者在先以因明推理方式,让学人明白自己应该放下自私自利念头,而平等地除他苦、予他乐。
凡夫认为他人的痛苦与自己毫不相干,但实际上,我们应当断除他人的痛苦,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什么呢?因为有情众生的痛苦,都是他们不乐意接受的苦受,就如同我自己不愿意受苦一样。按因明推理方式,可以这样说:“我应除他人苦,因彼苦为难忍之法故,如我所受苦。”颂词中后两句也是如此:我们应当尽力饶益众生,因为众生都是有情,为什么是有情就得饶益呢?因为一切有情都想得到安乐,与我自己一样。华智仁波切也说过:“三界众生都愿意得乐,不愿意有痛苦,但他们以愚昧无知,不知安乐之因是十善法,反而以恶业断送乐因。”天下众生都与我们一样,想避苦求乐,当痛苦加于身心时,都是极难忍受的。既然自己因不想受苦而想方设法解除一切苦及苦因,那么对他人的痛苦及苦因,理应也去解除,因为都是极难受的法,有什么理由不去解除呢?当得到利乐时,自己身心快然,而其他有情又何尚不是如此,因而当我们求利乐时,为何不去利乐他人呢?
仲巴司那者曾请求帕荡巴桑结尊者,传授一个一句即足的教授,尊者回答说:“汝自所欲亦他所欲,修自他平等吧!”这些教言是大乘佛法精义所在,如果大家在观修时,能生起刹那觉受:“啊!所有众生都和我一样,都厌苦求乐,我应当平等地对待。”如是则能刹那积累巨大资粮。
自与他双方,求乐既相同,
自他何差殊?何故求独乐?
既然自己与别人两方面,都同样追求快乐,那么自他的需求有何差别,为何只求自己一个人的快乐呢?
上述推理,在此继续深入,建立其同品:他人也希求安乐,一切有情皆相同求乐故,如我。一切众生与自己一样,在追求安乐上,完全相同,这是可以现量成立的。按因明方式,如果成立了同品,因与所立完全相符,上述立论便应理,也就是说,自己应该平等地希求一切众生的安乐。
有情众生都平等地希求安乐,这不是凭空而说的观点,大家可以详细观察,自己是不是日夜都希求安乐呢?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回答那无疑都是肯定的。而下至蝼蚁,上至梵天,所有六道众生,都向往着安乐,世间的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作过许多研究,对这个观点也有共同认许,而从内道观点来看,凡是有心识的生命,就必然渴求安乐。既然自他一切众生都有这种希望渴求,那么他们与我在这种需求上有什么差别呢?都同样是有情的“需求安乐”,那我们在追求安乐时,为何只想自己的“需求安乐”,而不管他人呢?如果自己得到了一些利乐,那种安乐感受非常好受;如果他人得到了利乐,感受也会同样。这种“需求安乐”的愿望与愿望满足的结果,完全相同,那我们在对待这些相同的“需求安乐”愿望时,理应平等地满足(建立),不应区别对待,从中只挑取一个人的愿望去尽力满足。其他论师在讲义中也说:因为别人与自己的希求,没有任何区别,那我为什么只满足自己的希求呢?应该对这些相同的希求平等去满足,尽心尽力地为众生增添快乐。
自与他双方,恶苦既相同,
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
既然自他两方面,都同样不喜欢痛苦,那么他们和我的心理需求有何区别呢?为什么不爱护别人而只爱护自己呢?
众生都不喜欢痛苦,这一点大家也应理解,不管什么样的有情,也不管巨大或微小的痛苦,在“不喜欢痛苦”这个心理需求上毫无区别。我们往往拼尽全力,费尽心神地保护自己,不让痛苦降临,而对其他众生来说,他们无疑也有这种心理,没有任何一个众生愿意受苦。这种“不喜欢痛苦”的心理,不管是谁都一样,那么在日常中,我们有什么理由只执著自己的需求,只保护自己而不为他人解除痛苦呢?众生的“不喜欢痛苦”之法,就好像一大丛树苗,都在为干旱所苦,那自己在浇水滋润时,没有任何道理,只保护其中一株,而对其它树苗不理不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25 12:5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记 第八品 静虑》

摘自《中国佛教净土网文选0》
如上所述,我们已弄清楚了一切众生厌离痛苦与希求安乐是相同的,因而在成办“离苦”与“求乐”时,自己应平等对待。但是,大多数凡夫还有一些迷惑:虽然说这些心理需求相同,苦受相同,但他苦属于他相续,我的苦属我,二者毫无关系,身心不能相代嘛,那为什么要把属于别人的痛苦当成自苦来断除呢?
谓彼不伤吾,故不护他苦;
后苦不害今,何故汝防护?
如果说,他的痛苦不会伤害到我,所以不需要替他防护解除痛苦;那么未来的痛苦现在也不会伤害你,你又何必防范它呢?
有些人辩解说:虽然我从意义知道,也理解他人的痛苦很难受,但他的痛苦毕竟无法伤害到我,我一点也感受不到嘛,那我为什么要除他苦呢?一般人都有这种想法吧。我们自身所遇到的痛苦,能够切身感受到,因此自己必定会急切地解除,而他相续中的苦受,只能伤害他本人,对我没有什么伤害,既然是不能害自身的法,那有什么必要去防范呢?这根本是替古人担忧,没有什么必要嘛!
针对这种分别念,作者马上指出了其迷乱与颠倒:既然如此,你认为他相续中的痛苦现在你无法感受,也不会受到伤害,因而你应该不管;那么照这种观点,你以后将要遇到的痛苦,现在也不应该下功夫断除,因为那些痛苦现在你也没有感受到。说具体一点,我们现在造恶业,将来就会堕落恶趣受苦,这种痛苦,在现在我们肯定感受不到,按你所说“若感受不到便不应防范断除”,那么我们都可以不去防范堕落恶趣的痛苦了。再说近一点,如果可以不遣除自己现在感受不到的痛苦,那么世人在年轻时,便应该不积累财产以防老年;今天可以不为明天的生活操心;这样一直推理下去,你现在也不必管下一刹那的事,因为下一刹那即使是头顶有大石头砸下来,这也是现在的你所无法感受的。所以,凡夫这种不应护他苦的观点不能成立,也没有任何道理。
若谓当受苦;此诚邪思维!
亡者他体故,生者亦复然。
如果说,不防患未然,将会使我在以后受苦。这完全是一种邪的分别念,当下的“我”怎可能受未来之苦呢?因为死者是今生的“我”,而转生受苦者又是另一个生命体。
有人说:这肯定不一样嘛,后世降落在自身的痛苦,虽然自己现在感受不到,但我还是要防范,因为这种痛苦将来必定会让我感受,必然会发生在我身上;而不管如何,他人所感受的法,无论现在、将来,我都感受不到。作者对这种辩解,严厉斥责:认为现在的我会受未来之苦,这是一种邪见,一种邪恶分别念!因为现在的你在死后,四大所成的身躯马上就会消散,而你的心相续,也在刹那不停地变化,根本找不到一个不变之物,可以如同串念珠绳那样连系你前后世,到了后世转生时,你实际上已经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而且从更微细之处观察,五蕴之躯在刹那不停地变化,凡夫所执著的五蕴我根本不存在着不变实体,你现在的“我”怎么可能延续到未来受苦呢?
大家注意,此处并非说世俗中造业者不能感受业果,造业者与受业者不是“一人”,而是以胜义谛理论而言,凡夫所执著的“我”,本来是假立的,是一种虚妄计执,前世与后世之间的我本来就不存在,因此也不存在“一与异”的关系。凡夫所执著现在的“我”,与后世的“我”,是同一不变的主体,果真如此,那今天的“我”所感受的一切,为什么与昨天的“我”不同呢?今世的“我”是人,那生生世世的“我”也应该是人,而且永远也不能变化。比如说,今天的“我”是一个年轻苦恼的众生,那么这种状态将永远保持下去,因为“我”永恒不变。这显然无法成立,这种所谓不变的相续“我”,无论怎么观察也不可能成立。《入中论》中说:“如依慈氏近密法,由是他故非一续,所有自相各异法,是一相续不应理。”慈氏和近密是两个不同的人,自相各异不能成立为同一相续,而人的前念与后念,自相也不同,如果执著为同一相续,那也不应理。同样,凡夫执著前世后世之间有同一相续的“我”,现在的“我”如果不为自己防护,将来会受苦,那也无法成立,只不过是一种妄执。因为这种妄执邪见,众生所作所为处处以这种假立“我”为出发点,我的痛苦、我的身体、我的命运、我的未来……而将其他众生抛弃不顾。陷于这种妄执之中的众生,在《大幻化网经》中说:如同裸体奔跑的疯狂者,当他精神正常后,回忆那些疯狂举动,他会非常惭愧。同样,当我们证悟圣谛时,对自己往昔执著不净为净,以苦为乐,无常为常,无我执我的四种颠倒迷乱,也会非常惭愧。
我想在座的人,现在大部分都像疯狂者一样,对虚妄的自我有很大执著,而现在听闻修习佛法,如同住院接受治疗一样,用佛法妙诀疏导内心的狂乱偏执。当我们证得圣谛痊愈之后,再回过头看自己:啊,原来我在以前确实是疯狂颠倒的,对那些本来没有的我、他、身体等等,居然有那么大的执著,就像是把空花当成实际存在的东西一样,贪执不休,真是惭愧。大家只要努力修习,这种境界一定会现前,因为对治这些精神病的甘露妙药,已经放在各自面前,只要按医王的吩咐,如法服用就可以了。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难得机会。
以人无我理论,可以抉择出人无我空性,破斥凡夫那种狭隘的我执,这种理论比较深奥。此处,我们也可以从另一层次观察,照样也能破斥“当下的我将会承受未来之苦”的邪执。凡夫执著一个相续不变的我,其实是完全没有观察而致,如果稍加观察,昨天的“我”,已成了相续中的影子,未来的“我”尚未出现,如同未来的时间等诸法一样,只是一种语言名称,实际并没有,那又如何受未来之苦呢?而自己以一种妄念,将这些“我”串连起来,执著为同一相续,这种将前后都不存在的法妄执为一,又有什么合理性而言呢?理应彻底打破。
若谓自身苦,应由自防护;
足苦非手苦,何故手护足?
如果说,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任何痛苦,应当由受苦者自己去防护;照这种观点,那么脚的痛苦不属于手的痛苦,手又何必多管闲事,忙着去保护脚呢?
以上从现今与未来是不同身体方面作了观察,此偈则从同一身观察,破斥“自身苦应由自身防护”的观点。有些人会想:不管怎么说,各人痛苦应由自己去防护断除,这就像肚子饿,只能由自己吃食物解决一样,与别人不相干,我没有什么必要替别人解除痛苦……这也是凡夫常有的分别妄念吧,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凡夫分别念的颠倒:如果各自痛苦,应该由自己解决;那么脚痛与手无关,而手为什么忙不迭地保护脚呢?这个譬喻我们在日常中都遇到过,而且很容易懂。确实,脚的感受与其它部位并无关系,当脚被刺痛时,手并不会感到痛苦,而手马上会忙着去帮助脚解除痛苦;或者当冷风吹冻耳朵时,手并无痛感,而手还是会不顾自己受冷,去捂住耳朵,替它解除痛苦,那么这种行为怎么解释呢?自己在平时的行为,很明显地推翻了“自身苦应由自身解决”的观点。如果这种观点可以成立,应该遵循,那么你自身的这些行为为什么会相违呢?或者再推广一点说,如果别人的痛苦你应该不管,那你的父母、儿女等亲人遭受病苦时,你为什么会焦急万分地替他们找医生、抓药,忙上忙下地安慰照顾呢?针对凡夫的这种自私分别念,只要以身边的实际例子去观察,便可立即发现其迷乱颠倒性质。自他平等是随顺实相的法,任何与其相违的观点,无论怎样也不能成立。大家可以不断地分析自心,找出自己不去平等观待自他的妄计分别,然后反问自心:你有什么理由呢?一层层去剥落分别妄执,一定可以对自他平等生起定解,使菩提心越来越增上。
若谓此非理,执我故如此;
执自他非理,唯当极力断。
如果说,防患于未然和以手护脚虽然不合理,但自己已经习惯执著为我和我所,所以会这样做;而执著自他有分别的心念也不合理,应当尽力断除这种轮回根本的邪见。
凡夫执著自他分别,认为自己不应除他苦如除自苦,上两颂从两方面作了破斥。一是从时间上观察,现在的我与未来的我不成相续,二是从身体聚合上看,手脚也非一体,可是凡夫还是为未来之我而防护痛苦,手也会为非自体之脚去解除痛苦。这与凡夫的“不应除他体之苦”完全相违,其原因是什么呢?
有些人回答说:这两种行为虽不合理,是因非理作意的“我执”而导致,但是自己已养成习惯,所以自己会执著为我而有如是行为。凡夫众生都是如此,把前后时间混淆在一起,执著为一体,把各种物体聚合也强行执为一体,这两种都是非理执著。尽管这些执著不合理,众生却因无知,于久远轮回中长期串习,以致这些邪执越来越顽固,导致众多不合理的行为。在作者的破斥下,分别妄执不得不露出了原形:是呀,我的执著是非理的,可是没办法,已经养成习惯了,不得不做这些错事。作者又破斥:你既然已承认了我执不合理,而且知道了这种错误串习会导致种种非理行为;那么同样道理,你执著自他有分别,不应除他苦如自苦,也是非理的,以此而会导致堕落轮回的痛苦结局。执著自他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本身就是一种邪见,因为“我”本身就是一种不存在之法,那怎么能够成立与之相对立的他呢?自他区分,实际上是非理分别而成,因此也应努力断除这种邪执,否则,这种邪见将导致无边轮回痛苦。如果我们从道理上断除了我见,初步泯灭了自他分别,则哪会存在“你的痛苦”与“我的痛苦”之别呢?
相续与蕴聚,假名如军鬘;
本无受苦者,谁复感彼苦?
所谓前世后世的相续和五蕴聚合,都只是假名而已,就像念珠和军队一样;既然本来就没有受苦者,那么还有谁在感受痛苦呢?
有些人会进一步生起疑念:虽然今世的我与后世的我,不能执为完全不变的同一体,但是应该存在一个相续吧,我的相续毕竟不能与别人混为一谈;还有我的手脚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相续我统辖下的蕴聚,因而虽然不同,却不能完全与他相续的众生相比。这就像一条河流,虽然是刹那不住的流动,却是一条相续不断的河流,不会成为别的河流相续。所以他人是他相续,我是属于自相续,自他怎么没有区别,除他苦如自苦怎会成立呢?这个疑问在颂词中没有写明,但从意义上看是有的。
相续我和蕴聚我,是一般凡夫都有的分别计执,而实际上,所谓的相续和蕴聚,只有假名,并无实质。首先观察相续我,凡夫执著有“我”,在昨天、今天、现世、后世都不会变化,是同一相续“我”,像河流一样,虽然流淌不息,却是同一条河。这种观念只不过是一种模糊而笼统的习惯误执,因为世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凡夫执著今天的河与昨天的河是同一河流,而昨天的河流早就流走了,今天的河流才刚刚流过来,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事物,怎么能执著为相同呢?同样,人们认为昨天的我,也就是今天的我,刚刚生下来的是我,到了老年还是我,这种所谓相续不变“我”到底是什么呢?仔细观察之下,所谓的“我”在幼年时是一个无知天真的稚童,到了老年,你所谓的“我”是一个垂暮老朽,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生命体,怎么会相同呢?所谓维系前后世昨日今日之相续我,只是在没有观察时,相似安立的一种假名,而这个假名所指并无实际存在。
还有凡夫执著的蕴聚也是如此。色、受、想、行、识五蕴是五个不同法,通常人们也知道,这是手脚,这是心识思想等等,它们并非一个整体,可是在这五个不同法上面,凡夫以习惯误执,认为有一个蕴聚整体,再从蕴聚产生“我”的执著。蕴聚到底是什么呢?仔细去分析,这是色蕴,那是受蕴等等,这些法当中并没有一个真正叫“蕴聚”的法。这就像人们通常执著有房子一样,而实际去观察,除了砖块、木材、门窗等一大堆材料外,叫“房子”的东西不存在于任何地方,只是人们在自心中强取了一个名称,久而久之,就执著这种名称有实体。
相续与蕴聚都是无实质的假名,就像“军鬘”——即军队和念珠一样。人们常说“那是一支军队”,如果具体分析,除了一个个军人之外,并没有一个叫“军队”的法存在;念珠也是如此,所谓的“念珠”,除了一颗颗珠子,一根绳子等不同法之外,并没有一个独立存在叫“念珠”的东西。但是人们由于长期串习,把自己心相续中的概念,强行加于外境上,结果就以假名而造了许许多多如蕴聚、相续、军队、念珠等等,其实并无实质的法。
以智慧观察,我们的一切心念,所见所闻所执,全都是分别念假立施设的法,实际中毫无实质。《大智度论》中说:“诸法如芭蕉,一切从心生,若知法无实,是心亦复尽。”外境诸法如同无实质的芭蕉树一样,都是分别心假立的法;如果能了知外境诸法无实,那么与之相对成立的心法也就能断除执著。了知蕴聚与相续的无实之后,内心对“我”的执著,也就会渐渐消除,既然无有“我”,那么所谓的痛苦、快乐等等,这一切还有谁在感受呢?你我等等主体法不存在,那么一切痛苦、快乐也就不可能有任何区别。
既无受苦者,诸苦无分别。
苦故即当除,何需强区分?
既然没有真实独立自存的受苦者,痛苦也就没有什么分别。所以只要是苦就应解除,何必坚持区分自他呢?
上颂以甚深中观正理,观察了凡夫众生所执著的我,只不过是如同军队、念珠一样,是一种名言假立法,实际上并无实质。一切众生的“我”既然并无实体,那么一切遭受痛苦的主体也就不存在什么区别,因为一切自他都是空性,不存在任何差别相。虽然在名言中有自己痛苦、他人痛苦等等种种不同名称,而在实质上,自他本来就是平等无二的,在遭受痛苦时,又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根本没有自己痛苦与他人痛苦之别,而且从痛苦本身而言,也是名言安立的法,实际上无有任何分别戏论,这样的法又怎么会有自他分别呢?痛苦的能受与所受既然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我们对自他痛苦也就不应该分别对待,只要是痛苦,那必定是众生不愿忍受的法,自己应平等地遣除,没有任何理由去强加分别。凡夫区分自他的分别念,其根源即是无明我执,如果能放下我执,那就会如同《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大士所言:“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把一切众生无分别地视同为自己,以众生之苦为自苦,生起大乘菩萨应有的平等大悲心。如果能生起这种观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平等菩提心,我们才能真实地趋入大乘正道,顺利地到达解脱彼岸。
不应有此诤:何需除他苦?
欲除悉应除,否则自他如。
如果说既无真实的受苦者与痛苦,那何必去消除众生的痛苦呢?这种诤难不合理,因为陷入愚痴妄执中的众生仍然会被幻苦所困惑,所以要除苦就应平等地消除,否则也应平等保留自他的痛苦。
有些人辩难:既然一切都是空性,那何必消除他人的痛苦呢?你说一切本来都是假名安立的法,自、他、痛苦都是假名,并无实质,那样也就没有任何必要去做除遣痛苦的行为了,而你还劝什么当除他苦如自苦,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作者回答:这种诤难不合理。虽然在胜义中一切都是平等大空性,远离一切戏论分别,但这是圣者的境界,针对有分别执著的众生来说,这种境界尚没有证得。众生在轮回中如同陷于恶梦,虽然一切梦本来都是虚妄,可自己没有觉醒,这时候一切痛苦遭遇的梦境都会给自己带来极难忍受的苦感。如果你有苦乐分别,那么一切轮回众生也一样,虽然是梦幻不实的痛苦,照样还是不愿忍受,而且你既然知道了一切平等无二,那为什么还要分别执著除苦与不除苦呢?如果你要消除自己的苦受,那么也要消除一切众生的苦受,因为这一切本来就没有差别;如果你认为除他苦不应理,那么对自己与他人应一视同仁,保留这些幻苦。而实际上你恐怕还是很想解除自己的痛苦,那么对同样有无明执著的众生所受之苦,你也理所当然地应该帮助他们,使他们除去误执,从恶梦中解脱出来。这个过程,就如同自他都处在恶梦之中,虽然自己知道是梦,但在没有完全觉醒之前,理应精勤于使自他醒梦的方便。
有关这类辩论,在一些对中观教理似懂非懂的初学者之间,会经常发生。有一些人刚刚接触中观空性理论,分不清世俗与胜义,因而常常会生疑:既然一切法都是空性,那为什么要积累资粮呢?那何来的因果业报……对这类问题,如果能系统学习中观,那当然会毫无疑虑,但现在汉地学佛者中间,中观教法基本上失传了,有些人没有传承,只靠自己的分别念去理解,结果闹出很多谬误。所以,大家要对这些问题系统闻思,在学习中观时,初学者应分清二谛,龙树菩萨在《中论》说过:“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这些法义在《中论》第九品中有系统阐述,希望有志者各自努力!
子二、(于彼妨难):
悲心引众苦,何苦强催生?
若愍众生苦,自苦云何增?
悲济众生将为自己引来很多痛苦,为什么要强行激发悲心呢?如果菩萨一心愍念众生之苦,那么自己的痛苦怎么会增加呢?
在等观自他过程中,修持者因其他众生的痛苦而心生大悲,这时自己心里也会生起一些苦受,比如说修行人看到恶道众生的惨状时,会忍不住伤心流泪,内心生起悲愍。这种悲心所引发的,当然也是一种痛苦,既然是痛苦,那为什么要主动使自己受这种苦呢?自己陷身轮回之中,痛苦已经够多了,没有必要再自寻苦恼,苦上加苦吧!确实,众生陷身于轮回中,日常中各种各样苦恼谁也免不了。上至大国王,下至贩夫走卒,各有自己不同苦恼,有些人虽然在表面上日子过得很好,其实他们内心烦恼很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点苦恼的众生可以说绝不会有。我们陷身于重重苦恼中,如果还要等观众生的苦痛,那无疑要引生一些苦受,就像我们有些人看见道友生病时,马上会哭起来,觉得很心痛,有些道友听到外地受到水火战祸等灾难,也会心情沉重……既然如此,那自己为什么还要主动去观修自他平等,引生悲苦呢?
对这类妨难疑惑,寂天菩萨在此作答说:事实刚好相反,如果菩萨一心悲愍众生之苦,他自己的痛苦怎么会增加呢?从表面上看,观想自他平等而生起大悲,以此他人的痛苦也会使自己生起难忍苦受,但这种苦受与众生的业苦相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苦。如果我们真正能平等地观待自他众生,生起平等大悲心,那么对六道众生的痛苦必然会有些许了知,自己必定会为解除他们的苦难而勇猛精勤,不畏一切苦行。如《入中论》中所说:“等观地狱众生苦,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而精勤。”生起了这种大悲心与精进的大乘修行人,哪儿还会顾虑自己的痛苦是增是减呢?有些人也许有怀疑,但只要观察世间有些母亲对儿子那种关怀之情,便可消除疑虑。一个慈爱的母亲,她为了解除儿女的痛苦时,对自身苦痛劳累乃至生命,都不会有任何顾虑。更何况一个真正发起了大悲心,将一切众生都视为唯一爱子的菩萨,他更不会考虑自身之苦,而且他也会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受的苦痛,与地狱等恶道众生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痛苦,甚至可以说是安乐。
从另一方面而言,以自他平等观而引生对轮回众生的大悲心,决不会为修持者带来痛苦,只会为修持者消除痛苦,带来无上安乐。修持者执著众生的痛苦而生起难忍之心,这种心念即是大悲心。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过:“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等观自他之苦,而生起愿解除一切众生痛苦之心,这种心念并非烦恼,而是属于大悲菩提心的善法。《涅槃经》中说过:“大慈大悲名为佛性。”《观无量寿经》也说过:“佛心者,大慈悲是也,无缘大悲能摄诸众生……”这种属于佛性智慧的善法,怎么会带来痛苦呢?虽然从表面上看,自己对他人生悲心,会因他人痛苦而生起难忍之感,然而这种苦感,正是遣除自他一切痛苦的正因。有些人想:前面不是说过“苦故即当除”吗,那么这种等观自他之苦,为什么不但不除却,反而要主动去找呢?《妙瓶》中说:“前面所说的苦,是指对自他都无有意义的苦,是恶业所招感的自相之苦,而此处之苦,实际上是大悲心。”这是消除自他之苦最有力、最根本的正因,不但不应遣除,相反地要尽一切方便加强这种“苦”,使它猛烈地生长起来。因一刹那大悲心,也能积累巨大福德资粮,给自他带来无尽安乐。月称论师说过:“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大悲心在成佛修持的初中后三阶段,如同生长庄稼的种子、水肥、成熟果实受用一样。因而若欲求证佛果,证取无上大安乐者,应当努力观修自他平等,发起勇猛的悲心。
一苦若能除,众多他人苦,
为利自他故,慈者乐彼苦。
即使悲济众生会为自己带来痛苦,但是以一个人有限的痛苦,如果能取代众生无边痛苦,那么为了解救自己和其他众生,大慈大悲的菩萨将乐于承担这种痛苦。
修行人以观修自他平等菩提心,将一切众生的痛苦摄为自苦,以此而愿除遣一切众生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初学者开始当然也会因此而生起一些苦受,但是,这种苦受毕竟有限,无法与轮回众苦相比,而它所带来的义利,却无有边际。安忍修道中的苦受,是我们忏除罪障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如同月称论师所说:“往昔所作恶业果,既许彼苦能永尽。”这种苦行能消除往昔所作的一切恶业;《弥勒请问经》中也说过:“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如果发起了大悲菩提心,诸天尊也会救护自己的苦难。不但如此,菩萨以大悲发心代受一切众生之苦,以此不可思议发心力,许多有缘众生的痛苦,也能得以遣除。
我们在前面多次提过,菩提心是成佛正因,而大悲心是菩提心的根因,《大日经》中说:“诸佛以菩提心为正因,大悲心为根本。”自己能生起代受一切众生之苦的悲心,则能迅速地趋入解脱彼岸,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王明菩萨经》中说:“大悲心是一切诸佛功德之本,也是智慧波罗蜜多之母,诸法之祖母。”因此大慈大悲的菩萨为了解除自他一切众生的痛苦,对此殊胜法门,焉会不乐而趋之呢!
妙花月虽知,国王有害意,
然为尽众苦,不惜殉自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5 10:26 , Processed in 0.0618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