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527|回复: 0

佛光教科书第十一册-一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1-7 15: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佛光教科书第十一册 佛光学》

佛光教科书 第十一册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一课 佛光学的内涵精神

    第一课 佛光学的内涵精神

    多年以来,佛光山僧团与佛光会教团相继提出利世济民的理论架构及思想体系,已具有实践的方法及具体的成果。此两大佛教团体犹如人之双臂、鸟之两翼,在相辅相成之下,为世界遍撒和平幸福的种子,如今这些都成为研究「佛光学」不可或缺的理念。所以,什么是佛光学呢?质言之,举凡至真至善的精神理念,乃至促进人间安和乐利的真理妙谛,都涵摄在佛光学的范畴之内。以下仅提出佛光学的四点内涵精神:

    一、菩萨丛林是佛光学

    丛林道场是指有组织、有制度,能够接引十方大众的佛教寺院,在此特地加上「菩萨」二字,是为了简别专修声闻、缘觉二乘,只求自度自了的道场。像佛陀在印度建立的精舍、讲堂,中国唐朝「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所提倡的农禅道场,以及后来大江南北多少集众参禅、弘法安僧的寺院庵堂等等,皆名之为「菩萨丛林」。东晋末年,道安大师在战乱时期仍在各地建设道场,聚徒讲学;清末杨仁山设立「只洹精舍」,印经、教学;近代李炳南在台中创建莲社。他们不遗余力,都具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特性,所以均可称为菩萨丛林。其它如民国初年月霞大师在上海哈同花园创设华严大学;太虚大师提倡菩萨学处等等,也属于菩萨丛林的思想,只可惜因缘不具,未能扩大影响。佛光山及佛光会秉承古圣先贤的菩萨精神,怀抱慈悲济世的愿心,以净化人间为己任,从事文化教育的深耕,重视群我关系的调和,在在显示出菩萨丛林为佛光学的内涵精神。

    二、般若生活是佛光学

    佛教非常重视般若的修持,经典中说般若不但是六度之首,也是诸佛之母,又说「般若」如人之双目,能领导其它五度走向圆满的境界。般若智慧得自于日常生活的体验,因此离开了生活,就没有般若。《金刚经》开宗明义便揭櫫佛陀的般若生活:「著衣持钵」,代表佛陀手中放般若光;「入舍卫大城乞食」,代表佛陀足下放般若光;「于其城中次第乞食」代表佛陀眼睛放般若光;「饭食讫,收衣钵」代表佛陀口中放般若光;「洗足已敷座而坐」代表佛陀通身放般若光;「尔时世尊」代表佛陀时时刻刻都在放般若光。一卷《金刚经》如果通晓,便能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般若风光。此外,禅门的修行着重生活的禅味,举凡穿衣吃饭、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举手投足,也都是般若的体现。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同样平凡的生活,一旦有了般若,就能让我们享有解脱自在的人生。佛光山与佛光会一向提倡生活的佛教,鼓励夫妻连袂参加法会,经常举办亲子联谊活动,强调家庭美满的重要,注重人际关系的顺畅和谐,教导民众养成良好的习惯,凡此都说明了「般若生活」是佛光学的内涵精神。

    三、法界融和是佛光学

    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彻悟宇宙的真理时,发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宣言,为苦难的众生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光明,由此而开展出来的众生平等、法界融和的思想,就是人类得到永恒安乐的根本,是世界能达到永久和平的指南。像佛陀创立「四姓出家,同为释氏」的僧团,以六和敬作为共同生活的轨范,以慈悲包容作为待人接物的圭臬,不但打破了种族的界限与阶级的差别,更使得佛法得以流布十方,并且与各地文化水乳交融。佛光山开山伊始,即订定「八宗兼弘」、「四众共有」的原则,以及佛光会历年来所提倡的主题:如「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圆满与自在」、「自然与生命」等等,都是法界融和理念的推行。此外,佛光山及佛光会不仅提倡男女性别的融和、贫富贵贱的融和、士农工商的融和、国家种族的融和,也积极谋求宗教之间的融和、派别之间的融和、传统与现代的融和、僧众与信众的融和,更兼顾佛法与世学的融和、佛法与生活的融和,凡此均为法界融和思想的实践。所以,法界融和是佛光学基本的内涵精神。

    四、人间欢喜是佛光学

    佛教是倡导欢喜的宗教,《法华经》指出:佛陀降诞在人间、出家在人间、修行在人间、证悟在人间,是为了示教利喜;观世音菩萨早已在无量劫前成就佛道,也是为了替众生拔苦与乐,才倒驾慈航,回入娑婆。此外,十方诸佛菩萨也以欢喜的修行来成就佛道,譬如弥勒佛又称为欢喜佛,还有如《万佛名经》的禅悦藏、欢喜地等许多的佛菩萨均以「欢喜」为名。可见欢喜是佛教真理的本质,欢喜是佛法修行的精髓,佛光山的工作信条中给人欢喜的精神,就是人间欢喜的修持法门;佛光会信条中「现证法喜安乐,永断烦恼无明」的守则,也就是人间欢喜的当下体证,因此,人间欢喜是佛光学的内涵精神。

    佛光学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谛,中循历代祖师的遗风德范,下启万代子孙的幸福安乐,以「菩萨丛林」为佛光人组织的架构,以「般若生活」为佛光人实践的内容,以「法界融和」为佛光人思想的基础,以「人间欢喜」为佛光人修持的法门,凡我佛光人均应矢志发扬,俾能达到光大佛教,普利群伦的目的。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二课 佛光学与当代思潮及未来使命

    第二课 佛光学与当代思潮及未来使命

    自从十八世纪欧洲掀起工业革命以后,带动科技进一步的发展,自由民主的思潮逐渐抬头,人权慢慢地苏醒。到了近代,物质生产丰富,人类的欲望增加,然而却是无休无止地推动著人类以各种方法掠夺地球的资源。再加上年年战争,人类清净的本性被蒙蔽了,心灵迷失了,人类面临著被贪瞋邪见淹没的危险。

    我们所面对、所生存的时代,是个怎么样的时代呢?国际间,有政治上的尔虞我诈、唯利是图;有经济上的市场柯断、贫富不均;还有人种、宗教间的排斥分别、相互岐视。这些人为的差异现象,全都源自于价值观念的偏差,以及思想看法的纷歧。

    人世间究竟要怎样才能建立真正的安乐与和平呢?佛光学对于当代思潮的发展,提出四个方向:

    第一、对人间的不平等,我们提出「平等的主张」。

    第二、对生命的不重视,我们提出「人本的思想」。

    第三、对生态的不平衡,我们提出「环保的观念」。

    第四、对行事的不合理,我们提出「自然的缘起」。

    一、佛光学平等的主张

    一九九六年国际佛光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五千余位代表在法国巴黎召开,星云于会中发表「平等共尊,和平共荣」的主题演说,正是希望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代表们,能将平等的观念与和平的主张带回各地,并且扩大的散播开来,唤起地球人的觉醒与共识。

    怎么样才能平等?齐头式的平等是假平等,唯有立足点上的平等才是真平等。什么是立足点上的平等呢?例如儿童只能提五斤的重量,大人不费力的能够提起五十斤的重量,这五斤与五十斤就是差别中的平等,也是立足点上的平等。

    真平等要能以大尊小,以富尊贫,以强尊弱,以上尊下。人类要能明白万法缘生的道理,「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如此才能够在差别中求取平等,在矛盾中达到调和。没有螺丝钉,怎能有大机器?没有砂石,怎能起高楼?所以在同体与共生的认知上,人我彼此相依,各自呈现善美的特色,在相辅相成中共同扶持。这样的平等才能带来永久和平的保证。

    综合而言,和平要从平等中建立,平等必须人我相互尊重,在沟通与了解上必须彼此立场互易,对于宇宙间差别万象的认识,要能了知万法缘生与一多不异的自然原理。

    二、佛光学人本的思想

    佛陀在人间证道,自然标示著娑婆世间的重要性,以及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目前的世界,因资用快速的膨胀发展,人们以无限制的时间、体力,投入社会财源的开发,享有物质,然后大量的浪费物质。这股物欲拥有的旋风,把人性物化了,生存也不再那么快乐,死亡也不再那么庄严,变成了以物为本的世间。

    过去千百年来,物质普遍的缺乏,人类慨叹生活不易;今日人类拥有超过所需的物质,而人类更加慨叹生存艰难。因为拥有了物质的财富,相对的却失去了精神上的富足。由于心灵的贫乏、空虚,使人随便的生活,任意的杀戮,好比速食食品一样,谈不上美味,但是因为可以立即取得,所以也可以轻易的废弃。因此,也影响到家庭亲友间的关系,因为不重道德、仁义,感情也不耐烦经营,动辄离婚或离家。家已经不像家,父母子女之间亲情疏离,只得各自将爱心维系在宠物上,一朝爱之,呵护照顾,胜过儿女;一朝厌之,则弃如敝屣,造成猫狗、虫鱼、鸟兽随意繁殖,又随意「放生」--令其自生自灭,导致生态的失衡,及对生命的漠视。

    二十世纪末,人类已经走到违反自然的时代。迈向两千年的新世纪,人类必须重新省思,重新出发,巩固人伦,以人为本。人为法界中心,唯有人与人之间,无论亲疏远近,怀抱民胞物与,人我一家的胸襟,互相关爱,人类才有未来的希望。

    三、佛光学环保的观念

    今日,人类不只竭尽所能的去破坏地球自然,并且还尚未省悟到生态破坏是多么严重的问题!

    全球性的空气污染,造成南极上空臭氧层破洞、紫外线幅射增强,引发地球温室效应,热带雨林也被砍伐,人为、天旱造成的森林火灾,空气质量受到影响。在洲际间的海陆域,高山、森林、海洋、湖泊,生态系统失衡,河川水资源染污、土壤流失。部份国家对于废弃物不当处理,都市里噪音、压力,加上生活空间狭窄,工作或居家环境不良,精神情绪未能抒发得当,市面上充斥各种致癌食品或用品,凡此种种,人类终于用「聪明」将自己全面地囚禁了起来。地球受到遍体鳞伤的损害,人类又将如何生存?

    如何解决环保、生态失衡的问题?首先要使全人类觉醒:「地球是我们的家!」维护地球的完整,人类才有身心健康的未来。而人类的觉醒,要从惜福、惜缘、惜物、惜生做起。要有地球全面环保观念,才能近而从生活中的资源回收做起,这样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进而在人格精神上达到资源回收,也就是转烦恼为菩提。

    四、佛光学自然的缘起

    前面三项严重的问题,均因人类不知自然因果,不明缘起法则,所引发的逆向循环。自然是世间的实况,无论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转、生老病死生命的轮回、生住异灭心念的迁流,乃至成住坏空器物的循环,都是一种自然。

    佛教的真理--缘起性空,实际上也就是宇宙间的因果纲常。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与不自然的事情。自然,使你身心愉快,行事顺畅;不自然,使你身心俱疲,累己伤他。例如:感情的交流,以平衡协调为自然;语言的沟通,以体念包容为自然;人我的相处,以不违情理为自然;金钱的运用,以量入为出为自然。反之,逆向而行就是不自然。

    佛光学倡导人间佛教,顺应缘起真理的发展,也是一种自然。星云于一九九八年国际佛光会第七次的世界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自然与生命」,作为年度的主题。首先要能觉知自然的定律,才能体会生命的尊严;其次要珍惜自然的生命,个己或全体人类才有生命的自然。第三、好因带来善果,回复自然的和顺,才能期望生命的永恒;第四、生命素质提升,人类善根开发,以慈悲喜舍作为自然的生活,必能「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慈眼视众生,人人都是未来诸佛,自然走上生命的佛道,在自然中圆满一切众生。

    平等是人本的和谐,人本是平等的要义;环保是自然的平衡,自然是生命的圆满。

第十一册 佛光学 第三课 传统与现代融和

    第三课 传统与现代融和

    传统的文化,是古圣先贤们智慧经验的结晶,但随著时代慢慢发展,有时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便需要有现代法门的增加。因此,传统的不是完全对或不对,现代的也不全然是好或不好,最好能将前人智慧经验的传统,配合现代潮流的发展,彼此融和,才能永远为世人所需要。

    同样的道理,佛教的发展自不能一味的保守传统,虽然佛教的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但传教的方式可随著时代发展而改变。尤其佛教不但要传统与现代融和,更要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这是佛光教团推展人间佛教的方向,也是佛教发展的时代趋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然有了具体的成效。

    例如,过去佛教保守传统的苦行色彩,对于建筑巍峨的现代化寺院,以及装设冷气、地毯,使用电器设备,布置富丽堂皇等,即被认为是违反佛制,没有修行。其实佛陀所说的极乐世界,黄金铺地、七宝楼阁、七重栏楯、七重行树、八功德水等,极尽庄严华美,可见信仰佛教不是一定要穷苦寒酸,不是一定要贫穷受苦才叫修行,佛教其实是个富有、快乐、幸福的宗教。因此,为了推展佛教,为了在人间建设净土,今日的佛教已普遍懂得要重视净财,重视安和乐利的生活,重视现代化的设备与弘化方式。

    再例如,在过去佛陀时代,佛陀证悟以后就经常运用各种神通变化来示现,有时不但以身作则,列举本生、本事说明,甚至不厌其烦的「三转**」,乃至用种种譬喻,以及长行的散文、重颂的诗词等方式传教,并且鼓励流通四句偈,赞扬、受持、读诵、书写、供养等十法行的功德,凡此都是为了摄受众生。现代有作为的佛弟子不辜负佛陀的嘱咐,把传统做创新的设计,例如制作图表、标语、传单、海报,或是出版报刊杂志等;有时用诗歌、格言等智慧语录传播佛法,甚至结合现代科技,运用电台、电视、计算机网络等,正如出广长舌相宣流佛陀的法音。

    过去佛教非常重视行脚云游、旅行参访,甚至经论中经常提到,天人总在饭食经行后,以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现在佛教到了中国,对于朝山礼圣、寺院参访、座谈联谊等活动也都十分重视,因为藉此可以广结善缘、增广见闻。这也是传统佛教的现代化呈现。

    佛陀住世时,每次说法都有天人散花作乐,有飞天歌舞供养,以增加法会的生动,所以当初灵山胜会,佛陀说法时百万人天的盛况,至今犹为世人所传颂。佛陀示教利喜,善于运用各种方便法门。现代佛教传戒,戒师、戒子在请戒时以香花迎请十方诸佛,甚至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渔山梵呗与各种佛教赞偈,舒缓和雅的梵音与飞天优美的舞姿,同样能令人心生欢悦。因此,现在佛光山与佛光会也在世界各地道场,甚至国家殿堂等,教导信徒用梵音乐舞赞佛,让法会的讲者、听者可以融和一致。

    过去佛教僧团重视六和敬的制度,现代佛光山教团主要也是以法为中心,强调法治重于人治,讲究制度领导、集体创作、职务轮调、序列等级、僧团立法等,这都是不违传统佛教的现代管理。 佛教重视内心的修为,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现代提倡心理谘商、心灵净化、心灵医疗、心灵改革,无一不是运用现代各种方法,把传统开示于中呈现,乃至佛陀倡导四姓平等,现在主张僧信四众一家,这都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和。

    现代社会讲究企业经营、投资理财;过去释迦牟尼佛也重视经商之道,重视储蓄布施,例如《杂阿含经》说:「种田行商贾,牧牛羊蓄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有了金钱,如何理财投资?《阿含经》也有四句偈说明:「一施悲和敬,二储不时需,三分营生业,四分生活用。」

    现代人讲究家居生活;过去佛陀时代即重视在家居士如何修行,例如维摩居士「示有妻子,而修梵行」。现代人重视人际关系,包括亲子之间、夫妻之间、亲友之间、主雇之间、师生之间等等,在《善生经》中,佛陀对上述种种人际相处之道,均有很好的指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0 23:55 , Processed in 0.0334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