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173|回复: 0

大正藏第34册No.1723妙法莲华经玄赞-四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0-29 11: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大正藏第 34 册 No. 1723 妙法莲华经玄赞》

  经。国界严饰(至)周遍清净。

  赞曰。此中有六一土相有七。一杂严。二无恶。三平正。四宝地。五树。六绳。七华。准前鹙子知因识果。砾沙也。小石也。坑虚也。堑也。或作硎。坎陷也。小垒也。堆聚土也。阜陵也。玉篇高平曰陵。大陵曰阜。土也。肥也。厚也。长也。

  经。其国菩萨(至)皆护佛法。

  赞曰。此中有二。一眷属。二无魔。迦叶性.行调顺。头陀学戒不慢于人。不坏善事。故虽有魔皆护佛法。

  经。尔时世尊(至)当得作佛。

  赞曰。下十二颂半分三。一颂半标告。十颂半颂记。半颂结之。此初也。

  经。而于来世(至)无上之慧。

  赞曰。下颂记十颂半中分二。初二颂半颂因记。后八颂颂果记。此初也。

  经。于最后身(至)无有丘坑。

  赞曰。下果记中有四。初半颂自体。三颂土相。三颂眷属。一颂半寿量。此初二也。土相有八。一无恶二地。三树。四绳。五香。六华。七庄严。八平正。其香一种长行所无。戒香因具。故果多香。万行满修庄严亦足然与长行前后不同。

  经。诸菩萨众(至)不能数知。

  赞曰。此眷属也。一颂半菩萨。一颂半声闻。

  经。其佛当寿(至)其事如是。

  赞曰。初一颂半寿量。后半颂结之。

  经。尔时(至)目不暂舍。

  赞曰。下第二段三人授记。中初请后授。请中初长行请仪轨。后颂正请。此初也。悚者怖也惧也。栗者战也谨也。敬也。戚也。心求记果不敢专辄。既怯威严所以战惧。

  经。即共同声(至)除热得清凉。

  赞曰。下七颂分三。初二颂赞请。次四颂喻请。后一颂结请。此初也。初一颂赞后一颂请。

  经。如从饥国来(至)然后乃敢食。

  赞曰。下喻请。分二。初一颂半喻。后二颂半请。此初也。小乘匮乏大乘之法名为饥国。佛之一乘名为王膳。今者得闻。名为忽遇。疑已无分不敢修行名未敢食。佛与授记名得王教因授记后领纳大乘。修行大行欣当作佛名方敢食。

  经。我等亦如是(至)尔乃快安乐。

  赞曰。此请也。闻佛音声说一乘理总言我作佛。如见王食。未蒙别记。受领修行欣当佛果。名未敢食。蒙别授记如蒙王教。即望修行欣当作佛名之为食。

  经。大雄猛世尊(至)如饥须教食。

  赞曰。此结请也。

  经。尔时世尊(至)具菩萨道。

  赞曰。下别记三人。初文有二。长行及偈。长行有二。初因后果。此因记也。

  经。于最后身(至)世尊。

  赞曰。下果记有九。此自体记。解法体相空。但有假名故名名相。或名与相二义俱空故名名相。名即名假。相即受.法二种相假。

  经。劫名有宝(至)周遍清净。

  赞曰。此中有三。一劫。空理为宝故。二国。三土相。土相有五。一土平.二地.三树.四无恶.五华净。丘坑者玉篇地高曰丘大冢曰丘。

  经。其土人民(至)那由他。

  赞曰。此中有二。一人居其处。由内达理外感珍宝。二眷属。

  经。佛寿(至)及声闻众。

  赞曰。此有三。一寿量。二佛住空以解空故。三利益。

  经。尔时世尊(至)听我所说。

  赞曰。下十二颂。分二。初一颂标告。后十一颂正告。此初也。

  经。我大弟子(至)犹如宝山。

  赞曰。下正告。分六。初三颂果.因合记。一颂半土相。三颂眷属。一颂佛化。一颂听众。一颂半寿量。此初也。有三一颂名。一颂因。一颂形。

  经。其佛国土(至)度无量众。

  赞曰。此土相也。

  经。其佛法中(至)有大威德。

  赞曰。下三颂眷属。分二。一颂半菩萨。一颂半声闻。

  经。其佛说法(至)听受佛语。

  赞曰。初一颂佛化。后一颂听众。

  经。其佛当寿(至)二十小劫。

  赞曰。寿量也。

  经。尔时世尊(至)恭敬尊重。

  赞曰。下迦旃延记。长行分二。准前初因记中有二。初明初时。后明后时。初时有二。初佛在。后灭后。此初也。

  经。诸佛灭后(至)供养塔庙。

  赞曰。灭后有二。合成。已前造塔众华。已后供养。玫瑰者火齐珠也。抹香者若手[撤-育+言]摩作抹。细壤土作抹。涂饰作瀎。今既别有涂香故应作??玉篇粖者亡达.亡结二反。粥糜也。碎香如糜故作粖。碎香如细坏土应作??。

  经。过是已后(至)具菩萨道。

  赞曰。此明后时供养于佛。值良缘已方具菩萨所行之道。内自修行。

  经。当得作佛(至)佛世尊。

  赞曰。果记。有六此自体也迦延过去曾扫僧地。身常金色容仪闲雅。今复目睹毫光耳。听法光。故名阎浮金光。广如枢要度钵代多王事。瞻部那提是树名。在此洲无热池岸侧。有经在此洲北岸。近树下有紫金光映弊日月。

  经。其土平正(至)见者欢喜。

  赞曰。此唯一土相。有五。一平正.二地.三树.四绳.五华。迦延端正见者欢喜。由扫地因故。外土相见者欢喜。

  经。无四恶道(至)二十小劫。

  赞曰。此中有四。一无恶趣。二多人天。三眷属。四寿量。

  经。尔时世尊(至)真实无异。

  赞曰。下七颂为二。一颂标告。六颂正告。此初也。

  经。是迦旃延(至)供养舍利。

  赞曰。下记有二。初二颂因记。后四颂果记。此初也。

  经。其最后身(至)之所供养。

  赞曰。四颂果记。为四。此中有二初一颂土相。后一颂福田。

  经。佛之光明(至)庄严其国。

  赞曰。此中有二。初一颂自体。后一颂眷属也。

  经。尔时世尊(至)恭敬尊重。

  赞曰。第三目连记中文段同前。因记有二。初初时。后后时。初时有二。初现在后灭后。此现在也。

  经。诸佛灭后(至)以用供养。

  赞曰。此灭后有二。初造塔后供养。

  经。过是已后(至)亦复如是。

  赞曰。此后时因。

  经。当得作佛(至)世尊。

  赞曰。下果记有七。此自体。多摩罗跋旃檀香者。多是性义。阿摩罗者无垢义。声势合故遂略去阿字。跋驰罗是贤义。略但云跋旃檀香是唐音。即是性无垢贤旃檀香佛。由大目连烦恼轻微名性无垢仁德如香可熏名贤旃檀香佛。

  经。劫名喜满(至)见者欢喜。

  赞曰。此中有三。一劫名。二国名。三土相。土相有四。一平正。二地。三树四。珠华。

  经。多诸天人(至)四十小劫。

  赞曰。此中有三。一多善趣。二眷属。三寿量。

  经。尔时世尊(至)奉持佛法。

  赞曰。下颂记有十颂。分二。初五颂因记。后五颂果记。因记有二。初三颂佛在。后二颂灭后。此初也初一半遇良缘。后一半修妙行。

  经。诸佛灭后(至)菩萨道已。

  赞曰。此灭后行。长表金刹以金为刹。梵云掣多罗。彼土更无别幡竽。即于塔覆钵柱头悬幡。今云刹者声讹也。有所表故名为长表。

  经。于意乐国(至)演说佛道。

  赞曰。下五颂果记有六。此中有四。一国名。二自体。三佛寿。四善趣。

  经。声闻无量(至)像法亦尔。

  赞曰。此有二。一眷属。二法住量。

  经。我诸弟子(至)咸得成佛。

  赞曰。下品第二段标当授记。为第三周说法之由中有二。初一颂半标当记。后一颂许当说。此初也。

  经。我及汝等(至)汝等善听。

  赞曰。此许说也。警告其心令听法故。◎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七(本)

  保安三年十二月八日移点已了以兴福寺圆和房之本法隆寺僧觉印。

  为令法久住往生极乐为之 本ト者皆点本也本(ニモ)入(リ)者□付也异样也。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七(末)

  沙门基撰

  化城喻品

  ◎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

  来意有四。一者上中根类闻法得记。下根之徒犹未明解。故陈过去已结大乘之缘。并说现在小果化城之喻。陈往因令其证实。述今果令其舍权。遣生觉解方可为记。故此品来。二者论解为对治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有七种增上慢中。第四有定人。实无而有增上慢。以有世间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对治此故说化城喻。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涅槃城。故有定人者彼已得定诸有学凡夫人。今说往事令忆念故。此所起慢或欲界分别。或上界烦恼。三昧城者。谓有学凡夫专心所求。在无学身尽无生智。后世间禅定所变解脱。离能变无总名三昧。此定有漏名为世间。此中意说佛说三事名大般涅槃。三乘同得择灭解脱。即是无学解脱道中所证生空理。由此后时惑苦不生名为解脱。佛说此解脱名为化城。生空智证名为暂入。以息众苦故言方便入涅槃城。后引至宝所方至大涅槃城。二乘之人加行智求变作此相。至于无学解脱道中正证解脱。都无分别种种之想。出解脱道后。世间定心重缘所得。以心粗故不知真智所证之法。但见加行所求涅槃解脱相状。便谓涅槃。谓有实灭。岂非彼解是世间定。故言以有世间三昧。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凡夫有学闻此假解。不识知故谓有实涅槃。起坚执心作意欣趣故今破之。说彼所证犹如化城。尚为不实。不应趣求。况在无学假所变耶。如二乘人所起四倒正智证生空犹未起执。后时观前正智行相不亲得故。乃见加行所求行相。便谓为真遂起四倒。此亦如是。非无漏心及世间定皆是法执。出彼心后方起执故。此护法义。

  若安慧师。即无学位解脱道等诸无漏心.世间定心。皆有法执。所证择灭名为化城。余人求之理增上慢。论说具足烦恼性众生所起。故非无学。又有释言。此是世间凡夫所执所得世间三摩?提。六行所得假非择灭谓真涅槃。佛说二乘无学所得择灭涅槃方便令入。犹如化城中路息苦。拟向宝所尚非真灭。况汝凡夫所得世间假解三昧执实灭耶。有学之人不起此执。凡夫有故。下言导师。知无疲倦即灭化城。云向者大城是我化作。说化灭化破执二乘涅槃实城。为灭凡夫所执城故此中应如护法等解。三者十无上中。第二示现行无上。故说大通智胜如来本事。大乘菩提难得。行亦难成。非如二乘菩提疾得。行亦易修。故说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方得菩提事。此为文残说古事故。或说大通佛事者。说佛自身彼时修行为十六王子。今始得菩提。又诸声闻彼时发心。今时方熟。故大因行非卒修成。名行无上。不说大通佛之行也。即将说今要先说古。虽以今果为品号。其因亦在其中明。故此品来。四者十无上中第三示现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喻。前说化城知非真灭。未说商主能长商人能引至于佛果宝所。今此说之。故此品来。此乃义残非文残也。

  释名者。御寇安神之所曰城。本无而有曰化。御寇者息生死之疲。安神者证恬寂之乐故喻于城。佛假权施名之为化城即是化名曰化城。今是喻.法。此品广明名化城喻品解妨难者。问此品所明乃有二义。一大通往事。即行无上。二说化城今事。即增长力无上。何故唯以化城为名。不以佛事为目。答正教之说本除生病。生有本无而有增上慢。执非择灭为真。今说择灭为化除之。令舍渐进宝所故以化城为品。不以佛事为品。正法华名往古品。谓显过去佛曾教化发大乘种。令其忆念为今熟因望其意解引入大乘非正破病。故今此经不以往古为品号。又化城果今现得。大通事在往因。以显果为品名。不以隐因为品称亦无失也。

  经。佛告诸比丘(至)阿僧祇劫。

  赞曰。下第三周为下根说。准前二周亦为四段。此品佛以喻正化。第二后品之初满慈领悟。第三后品之中次领悟后云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下佛重述成。第四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下。为之授记。初文有二。初说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后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下。显今果令知舍权以取实。初是说古因缘。令自了达往修大因退住小。果论名行无上说大通如来本事。后是述今得果。论名为破有定人。实无而有增上慢。又为示现增长力无上故说商主喻。说初发大心。令今取大果。次说后果为化令今舍小果。由此分二初文有二。初说过去因缘结会佛自身事。后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下。明过去结缘。会弟子事。此意总明过去曾化已结大乘之缘。令生信解。故为此解。初文复二。初一长行.一偈颂明大通佛去今久近后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下正明彼事。初长行有二。初明彼佛久近。后显已能见。初中复二。初总告。后问答。初中有四。一时。二名。三国。四劫。此初也。

  经。尔时有佛(至)劫名大相。

  赞曰。此告后三。

  经。诸比丘(至)尽地种墨。

  赞曰。下问答有三。一问.二答.三明久近。问中有二。初挍量后问。此初也。种音之陇反磨音莫个反若莫波反。应作摩摩研也鬼作魔。尼作??。病作[膺-倠+(林/(ㄇ@人))]。都无磨作摩音。

  经。于汝等意(至)不也世尊。

  赞曰。此问及答。

  经。诸比丘(至)阿僧祇劫。

  赞曰。此明久近。下前尘尽。取此着尘.不着尘界总以为墨。一尘一劫彼佛灭度更多于彼。其抹者以手摩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6 00:38 , Processed in 0.0344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