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204|回复: 0

22.释共中士道之希求解脱-三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0-22 16: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日常法师益西彭措堪布智敏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汇编》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月官菩萨在《弟子书》中也说:如果有人对轮回诸趣生起安乐想,他的愚痴黑暗就会变得很厚重;如果有人对诸趣生起痛苦想,他的愚痴黑暗就会变得很微薄。如果串习轮回清净之相的习气力增长,贪欲的火焰便会非常炽盛;如果串习轮回不净之相的习气力增上,贪欲的火焰便会止息。
  此段是以对比的方法,显示出非理作意与如理作意二者在作用上的差别。
  以下接着解释这两颂的要义:
论云:此说从无始来,执着三有盛事为乐,增益串习诸净妙相。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净相彼等便息,若不修习便增痴贪,转诸有轮,故修诸有过患为要。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我们从无始以来,内心当中由无明所使,对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就是三界,其中所有的好事情,不断地串习,认为它是好的,使贪心不断地增长,这个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虽然了解了道理却没办法透脱,乃至于所认识的也只是依稀彷佛的文字道理。《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么好,学了以后不去用,那你还要学什么呢?这是我们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
  现在真正的对治就是要修苦性及不净相,要了解我们执以为乐的其实是苦的、不净的。单单了解还不够,必须要不断地去修习,这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这样修习以后,无始以来的这种执着习性,慢慢地就会息灭了;否则这个执着就会不断地增长、造业,造了业以后就只有在三有中轮转,这一部分就是中士道当中所正讲的。
  所以下面更进一步从下士进入中士道次修心。其中分四部分,第一正修意乐;第二彼生起之量,这意乐要到什么种程度呢?第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有很多错误的概念要弄清楚;最后第四是抉择能趣解脱道性,既然知道世间是苦的,就要想办法去寻求解脱生死之道。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这是说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是非理作意,执着轮回中圆满兴盛之事为安乐,又对轮回中的圆满增益串习种种清净美好之相。能对治这非理作意的,就是数数如理作意,串习苦相和不清净相。如理作意的习气一旦增上成熟,心中自然只会现前苦相与不净相,愚痴、贪爱便会止息。相反,如果不这样串习,任由非理作意增上,再三地计苦为乐、计不净为净,就会增上愚痴和贪爱而流转轮回。因此,修习三有轮回的过患非常重要。
  《宝性论》中也说:「依于非理之作意,生起诸业及烦恼,依于业及烦恼水,生起有漏蕴处界。」
【科判】中士道次修心分四:①正修意乐,②彼生起之量,③除遣于此邪执分别,④抉择能趣解脱道性。初中分二:①明求解脱之心,②发此之方便。 今初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前面的下士只分成三部分,「正修意乐,意乐生起之量,除遣此中邪执」,中士却还要「抉择能趣解脱道性」,为什么?因为共下士是人天的基础,真正的修行是从出离开始,一定是要进入中士以后才算真正开始修道谛。下士这个基础本身是通于我们眼前一切的,所以没有什么好抉择的,要跳出生死轮回乃至成佛,才必须抉择所要修的「道」。下士只谈到业,告诉我们在六趣当中怎么样避免恶道而生入善道,而求善道的目的是「为脱行苦」,所以要进入中士修道谛,才能够跳出生死轮回。策发中士意乐之后是了解所要达到的量是什么,接下来是除遣邪执,避免忙了半天忙错了。认识了这个以后,既然要求解脱,就必须很严正地抉择要走的道路。
  现在讲第一个正修意乐,这里面分二部分:①明求解脱之心,②发此之方便。要先策发内心当中的愿望,有了这个愿望以后,要有正确的方法;一方面是这个道修学下去的次第,另外一方面是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心当中要希求的心,另一个是要有正确的方法。有的人会说:我只要心好就好了。而《广论》告诉我们,不但要有正确的动机,还要依据正确的方法去做,否则是不能成佛的!这两个都非常重要,下面先讲第一部分「明求解脱的心」。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正修中士意乐分二,即认定求解脱之心以及发起求解脱之心的方便法。在认定解脱时,首先要知道系缚的体性,这是关键。
论云:言解脱者,谓脱诸缚。此复业及烦恼,谓于生死是能系缚。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别,谓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处门,谓胎等四,即于其中结蕴相续,是系缚之体性。故从此脱,即名解脱。
日常法师广论浅释
  首先总的解释什么叫解脱,就是我们被绑住了,现在要把它解开,解开以后才能透脱出来。真正绑住我们的是业,而造业是由于烦恼,所以是业跟烦恼这两样东西,把我们死死地绑在生死里面!这两个力量不断地辗转增长,造了各式各样的业就会感得三界之内的果报;当果报现起的时候,我们又起烦恼、造业,不断地这样增上。
  整个生死轮回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看,「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趣」就是六趣或五趣,分法不同。六趣(也叫六道),就是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有的时候天跟修罗并为一,就是五趣。另外一种分法是「依生处门」,有胎、卵、湿、化四种,这是由于它出生形式的不同。不管怎么分,总不外乎是由于惑业,把我们绑在生死轮回当中,不断地「结蕴相续」,就是不断地结生,得到这个五蕴之体,辗转相续,这就是我们被绑在生死轮回里的体。
  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个地方透脱出来,就叫做解脱。
日常法师广论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广论讲记
  所谓解脱,就是脱离种种系缚。而将众生系缚在生死之中的,唯是业和烦恼。
  以下具体宣说系缚与解脱的体性。
  也就是说,由于烦恼和业增上的缘故,如果按照「界」来划分,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若依「趣」而分,就是天趣等五趣 或者六趣;若按「受生处」来分,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众生就是在这三界、六趣、四生当中结蕴相续,此即系缚的体性。所以从这系缚当中脱离,就叫解脱。
  所谓结蕴相续,就是由业和烦恼,使心相续与蕴身紧紧结合而不断受生。《摄大乘论》中译为结生相续。《无性释》说:「连持生故,名为相续。摄受生故,名为结生。」
论云: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脱之心。又此解脱,非为惑业诸行生已息灭,以诸生法,于第二时定不安住,不待修习能治等缘,则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故若未生对治,当于未来结生相续。由其发起对治力故,结生相续即便止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0-1 07:31 , Processed in 0.0393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