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809|回复: 1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一三五集)2001/3/2新加坡淨宗学会档名:19-14-135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7-9 18: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三五集)  2001/3/2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35

  诸位同学,大家好!七觉支裡面「择法」这一条,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大。无论在世间法或是在出世间法,我们在一生当中,譬如求学、工作,都应当要慎重的选择。读书,学校裡面有那麽多的科系,社会上有那麽多的行业,都要有智慧去选择。选择的标准,佛法裡面是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拣别真假,要选真的不要选假的;我们把真假换一个名称,我们要选善的不要选恶的。我们要选择有利于众生、有利于社会的,绝不能选择伤害众生、伤害社会的,这样的选择才真正能达到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从我们的生活、工作,一直到处事待人接物,要善于选择,现在人讲的要懂得抓住机会,在佛法裡面讲缘,要能掌握到缘。殊胜的机缘是很不容易遇到的,机缘现前,你若不能够掌握,刹那之间就消失了,以后再希望有这个缘出现,那不是一个容易事情。所以机会一定要抓住,绝不能够轻易把它失掉。修学法门也不例外,要抓住学习的机会、学习的环境,我们才会有成就。

  对于修学的法门,那就更应当慎重去选择。一生当中专攻一部经,作专家不作通家。专到某一个程度之后,确实他就通了。古德常说:「一经通,一切经通。」一切经通之后,还作专家不作通家。那是什麽?那是大慈大悲,给后学做榜样,不要让后学看到:「你样样都通,样样都讲,为什麽要我讲一样?」他就产生怀疑。所以为后人做榜样,这叫大慈大悲。这个例子,我们在《华严经》五十三参裡面看到了。五十三参任何一位善知识,实在讲他都通,善财童子何必要去访问五十三个善知识?一个就够了,其馀善知识那些本事他都会,他为什麽不讲?「我只跟你讲一门,另外那一门你去找那个人」,为什麽?个个示现作专家不作通家,用意在此地。那都是法身大士,都是古佛再来的,哪有不通的道理?世出世间法全都通达。他示现的只懂一门,「其馀的,我不如某个人」,这些话的真正含义在哪裡,我们要能体会到,我们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所以人家的思考都是为利益众生、利益后学,绝不图自己方便。自己的学生想什麽我就教你什麽,我何必教你到别的地方参学?他用意究竟在哪裡?我们一定要懂得。除非在不得已之下,我们同学当中发心想学其他法门,真的找不到人教,这叫逼着没有办法。如果这个法门,现在这个世间还有人在教,教得不错,我们就不教了,就介绍他到某个地方去参学。诸位在《高僧传》,在中国过去这些山志、寺院的历史裡头都能看见,学人来参学,见了老和尚之后,老和尚跟他讲:「你的缘不在我这裡,你到某个地方去找某一个人。」他到那裡住个三年五载,真的成功了,开悟、证果了。老和尚有这种本事,指导他到某个地方去学,他能成就。在他那裡为什麽不能成就?这裡头许许多多的暗示,我们都要懂得。实在不得已,那就是另当别论。

  最近槟城极乐寺日恆法师想办愣严专修班,他在中国找了二十多位年轻的出家人,想来找我。李居士前天来跟我谈,李洪恩居士,我给他介绍:「茗山老和尚要到此地来讲《愣严经》,预定三个月讲圆满。你们开愣严班,正好请他,太好了。他要不能到槟城极乐寺去,你们二十几个人到这边来学,到这边来住三个月,好好的来学这部经。」有人讲,有大德在这裡教,我们就介绍。实在没有人的话,我被逼着没有法子,只好给他再开个愣严班。现在协商的结果,正好听说茗山老和尚生病,到新加坡的日期不知道是不是要延后。这个班,我的建议是跟我们的培训班错开。我们培训班结业了,毕业之后,第六届还没有开班,利用这个空档的时间,我说我到槟城去住几天。

  择法是非常的广泛,学佛更是要选择。许许多多学佛的人,对于佛法认识不清楚,以为驾乩扶鸾也是学佛,甚至于现在把**功也认为是学佛,错了!没有择法的智慧,没有择法的能力,人云亦云,这怎麽行!肯定要走上错误的道路。纵然会回头,对自己的时间精力也浪费了很多。

  第三个「进觉支」,精进,「修道法时,善能觉了正不正行,不谬行于无益苦行故」;精进。觉支,此地解释得好,就是四个字:「善能觉了」。「觉支」的意思,「支」是支分,是讲下面七条,重点是在「觉」。它这个注解是善能觉了,哪是正行、哪是不正行,正行要精进,不正行要捨弃。佛教弟子不修无益的苦行,这个苦行对我们的道业没有真正的帮助,所以佛不教我们修。还有一点我们要想到,每个人根性不一样,因此他的方法不见得适合我,我修学的方法不见得适合他,观机不容易!

  不但观机不容易,我们自己了解自己也就相当困难;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根性,我们选择的法门就能契合自己的根性,所以契机、契理。我们初入佛门,必然对于各个宗派都会去看看,为什麽?求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从这裡面去选择。选择也未必恰当,这是什麽原因?不知道自己的根性。看到人家这个法门好,非常羡慕,想学,问题是能不能学得成功?如果学不成功,那就是不契机,不适合我的根性,勉强去学,决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到最后一事无成。

  佛法裡面讲的成就,最低的水平是要脱离六道;没有能力超越三界六道轮迴,不算成就,生天都不算成就,天福享尽还要堕落。这是小成就,佛家讲小果;而真正成就是大乘,大乘的成就是要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是大成就。我初学佛的时候,因为在没有学佛之前喜欢读书,所以接触佛教之后就非常嚮往教下。在教下,最初方东美先生曾经在上课的时候跟我介绍过:「佛教裡头有两门是世间非常稀有的学问,一个是佛教的性宗,一个是佛教的相宗。性宗,禅宗为代表;相宗,法相唯识。」所以我刚刚接触佛教,我对于这两门特别留意。

  以后我把我的工作辞了,那个时候有意思出家去专攻教下的典籍。我跟忏云法师住茅篷住了五个半月,忏云法师把淨土法门介绍给我。在那个时候我很难接受,我的兴趣不在这上面。他拿了三本书要我做科判,《弥陀经疏钞》、《弥陀经要解》、《弥陀经圆中钞》,这三样东西。我把科判搞出来之后,科判不是我自己的,莲池大师的、蕅益大师的、幽谿大师的,就是从他们的注解把科判整理划成表解,很长很长一张表解,划出来之后我非常欢喜;我看到经典的章法结构、思想体系,生欢喜心,但是还没有意思学这个东西。在山上那麽长的时间裡面,他教我去看《印光大师文钞》,这个非常有受用。《文钞》读过之后,对于淨土的概念改过来了。从前轻视淨土,《文钞》念了之后,不敢轻视了,晓得这裡头是很难得,对于这个不排斥了,也有一点信心,但是还没有发心去学淨土,对它比较尊重,知道这不是老太婆教,这裡面有大学问。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7-9 18: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一三五集)  2001/3/2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9-14-135》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我离开忏云法师,去亲近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慈光图书馆这一段期间当中,认真学淨土。忏云法师修淨土,李炳南老居士也修淨土,但是忏云法师说不出来,李老师能够把这个讲得清楚、讲得明白,把我们的疑惑断掉了,我们才认真学习,所以选择法门才能够精进不懈。我跟同学们说,我到台中学的时候不是专修一门,但是李老师的条件:「你这一门东西学会,才可以学第二门。」我学的进度快,学得很有成绩,一个月学一部经,这一部经我就可以上台讲。那个时候我没出家,我跟他一年三个月,十五个月学十五部经,真的是法喜充满,很有成就感!学得很辛苦,学得非常快乐,真有收穫。

  以后就出家了,离开他了。出家之后,我每一个月回到慈光图书馆住一个星期,这样大概持续有一年多,我就离开寺庙,又回到台中去长住,这一住就住七、八年,没有离开李老师。发现到离开老师不行,一个月一个星期时间不够,就再回去。回去的时候,跟他学几部大经,就学《愣严经》。所以我佛法经教的基础是《愣严》,《愣严》我也讲了不少遍。确实,这一部经你能讲了,其他所有经你拿在手上都能讲。《华严经》太大,所以我听李老师讲《华严》,我听一卷,一卷就够了,八十卷《华严》后面七十九卷就没有问题了,我都能讲,而且我讲得比李老师讲得还详细,因为我的时间比他长。

  择法,精进。不修无益苦行,苦行是释迦牟尼佛非常讚歎的,苦行能够降低一个人的欲望,保持道心不退;但是对于我们修学没有利益的苦行,没有必要,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的。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一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15 20:51 , Processed in 0.0389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