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946|回复: 1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复制链接]
何处惹尘埃! 发表于 2012-6-25 15: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底峡尊者的启示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昨天十月十八,根据有关记载,是十世纪末、十一世纪中叶期间的一位大德,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阿底峡尊者圆寂的日子。无论在藏地还是汉地,阿底峡尊者都是大家非常景仰的。因为他对西藏佛教的复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阿底峡尊者原是孟加拉国人。他的父亲是一个国王。这个国王一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做莲花藏,第二个儿子叫做月藏,最小的儿子叫做吉藏。
  这位国王的长子继承了王位。次子月藏,当时出家法名为吉祥燃灯智,也就是后来大家所尊称的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在幼年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好学,有大智慧。十岁以前,他就学会了医方明、工巧明,历史、文学都非常通达。那个时候,他就知道皈依三宝,知道认真地持戒、修行,非常有善根。到了十一岁的时候,阿底峡尊者就对皇宫里的生活非常厌烦了。
  皇宫里的生活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丰富多彩,比世间一般平民老百姓的生活要好多少倍。但是他居然能够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对世间的繁文缛节、不真实的五欲的快乐,能够起厌离心、出离心,非常的厌患,所以他就到外面、深山里面去参访当时的修行人。
  修行人有出家的法师,也有当时的一些婆罗门教徒。起初,阿底峡尊者在去参访婆罗门教徒的时候,因为他是王子出身,身份地位非常特殊。在过去的那种时代里,印度的版图跟现在的版图不一样。在过去的印度,种姓制度非常鲜明,婆罗门种族至高无上。所以,婆罗门教徒总是认为要比其他的人高尚。阿底峡尊者本身是王子出身,所以见到这位婆罗门教徒在修行的时候,就示现出一种比较富贵、比较有地位、比较特殊的,也可以说比较高高在上的形象。这个婆罗门看到阿底峡尊者的时候,他就知道阿底峡尊者的来意了。他就对阿底峡尊者说:“我修行的功夫已经超出一般人了,所以在我心里已经没有国王、奴隶的概念了。也就是说,不管你是王子、国王,还是平民百姓,在我心里都是一样的。”反过来说,这个婆罗门本身,他自己已经没有觉得比人家高一等。当阿底峡尊者听了这些话以后,就觉得这个婆罗门还是挺了不起的。他就把自己所带来的一些宝剑、用品都供养给这个婆罗门,祈求这个婆罗门摄受自己。
  这个婆罗门认识了阿底峡尊者以后,就指示他到那兰陀寺去找菩提贤论师。阿底峡尊者就根据这个婆罗门的指引到了那兰陀寺。见到了菩提贤论师以后,菩提贤论师告诉他说,你应该去找明杜鹃菩萨。阿底峡尊者拜见明杜鹃菩萨以后,明杜鹃菩萨又指示阿底峡尊者到黑山的南部,去拜见阿縛都帝巴尊者。阿底峡尊者经过阿縛都帝巴的开示以后,回到自己的国家,请求父母允许他出家。他的父母没有什么办法,自己的儿子执意要出家,只好忍痛割爱,暂时允许他出家。然后阿底峡尊者到阿縛都帝巴去,非常有信心、恭敬、顶礼等等,请求这位尊者给他开示、教授、教诫。阿縛都帝巴就传给他发心的方法,之后又指点他到黑山寺去亲近另外的瑜珈师。这个大瑜珈师的名字叫做罗候罗笈多伐左罗,在那个地方,阿底峡尊者受了欢喜金刚的灌顶。
  之后,他就回到皇宫见父母,辞行,再到阿縛都帝巴那里去修行,学习了中观,获得了月称这个派别的中观正见。就是说对佛法的教理非常通达,非常的用功。在二十一岁的时候,无论是佛法、世间法、内明、外明、因明他完全都通达了,非常了不起。也常常同其他的宗教、其他的人进行辩论,都是胜利。由此可见他对教理的通达无碍,也由此可见,他在当时印度的影响力非同一般。
  阿底峡尊者二十九岁时在金刚座末底寺,从持律的上座戒护论师那里正式出家。然后又学习了两年论藏。三十岁的时候,对大众部、上座部、正量部、一切有部这四大部派所有的三藏教典都通达了。贯通和掌握了各个宗派对一些戒律方面的微细差别,以及各个教派的行持不同。他曾经长期住在毗迄罗摩尸罗寺依止那洛巴,又曾经依从飞行寺的法护尊者学习毗婆沙论十二年,对当时外道的一些宗派,比如数论宗派、胜论宗派等的经典也都能够通达。这些外道的一些论点,我们在《大藏经》里面也有收。
  阿底峡尊者在印度对佛法非常深入,有修行,有功夫,但他还不以此为满足。就像我们过去的玄奘大师一样,非常精通,小的时候已经懂得很多东西,但是他有永不满足的精神,求法不懈的精神,想要通达一切圣教的精神,永不止息。所以他曾经三度入海。当时金洲那个地区,就是现在印尼苏门答腊那个地方。有位大法师,就是法称论师,也称法护尊者,我们常常称他为金洲大师。这个大师,阿底峡尊者对他非常崇拜,就决定依止金洲大师。当时阿底峡尊者同一百二十五位弟子坐船十三个月才到达金洲大师的住居地——苏门答腊,书中金洲大师看到阿底峡尊者一行到来非常欢喜。在以后的十二年当中,金洲大师都同阿底峡尊者一起,在佛法方面毫无保留地给他传授。阿底峡尊者也是非常认真地精进修学。尤其是《现观庄严论》、《入菩萨行论》等等,这些教授都非常殊胜。我们常常谈到这种自他相换的菩提心不共的教授,阿底峡尊者都是从金洲大师那里学到手的。学完了以后再回到印度,阿底峡尊者已经是四十四岁的年龄。那时在印度有四个大寺庙:那兰陀寺、飞行寺、金刚座、毗迄罗摩尸罗寺。阿底峡尊者回到印度的时候,先住在金刚座寺了。之后因为护法王的迎请,又移住到毗迄罗摩尸罗寺去常住。
  由于阿底峡尊者名望非常高,并且有非常卓越的才能和佛法的成就,就成了庙里举足轻重的大德。当时这个寺庙前面右边画着龙树菩萨的像,左边画着阿底峡尊者的像。由此可见当时印度是把阿底峡尊者同龙树菩萨相提并论。另外,在殿的左右墙壁上面,画着通达五明的人。这里左边和右边都画有阿底峡尊者的画像。寺庙殿的两边的墙壁上,也有阿底峡尊者的画像,其原因就是,印度当时的大寺庙都对他的成就非常地景仰。
  这是阿底峡尊者在印度学习、修行、成就、弘法等方面的功德。如何又同西藏的佛教有关联呢?当时西藏地区经过朗达玛灭佛以后,佛法很衰微了。西藏阿里有个出家人叫做智光。这个法师本来也是王族的后裔。他看到当时西藏佛教内部意见非常分歧,各种佛教的理论头绪非常多,莫衷一是,常常发生矛盾。智光尊者觉得需要到佛教非常兴旺的地方去求法,确定到底怎么是如理的,什么是正信的佛法,才能够决定究竟谁是了义之说。所以他就派了七位非常有智慧的法师,到当时的迦什密罗去参学,还给他们每人带了两个仆人,一共二十一人。临行时智光尊者吩咐他们:除了求法以外,还要迎请印度的高僧大德来西藏弘法。要迎请印度的高僧大德到西藏弘法,首先要了解到底哪些大法师可以到藏地来。这些大法师一方面要确实对教理方面、佛法方面有成就;其次,要有意愿来弘法,要有这种愿心。当时从西藏去的这二十一个人因为水土不服,陆陆续续死了十九个人,最后只剩下两个人,一个叫做宝贤译师,一个叫做善慧译师。这两个人回到西藏阿里以后,把学习佛法的一些结果向智光报告,还告诉智光阿底峡尊者非常了不起,有成就,在印度影响非常大,非常好。于是智光又派甲精进师子到印度去迎请阿底峡尊者。这次甲精进师子无论怎么请,阿底峡尊者都不答应。甲精进师子回到阿里后,向智光报告了这个经过。智光就让他再去迎请阿底峡下面的那些大德。既然阿底峡尊者不肯来,阿底峡尊者座下的人,跟他同班的人能够来西藏弘法也好。
  智光法师为了迎请高僧大德筹集了很多的供养,到了西藏南部。非常不幸,被一个异教徒——一个国王抓到。智光的一个侄孙菩提光,带了很多兵马去救,跟那个国王谈条件。那个国王说:想把智光赎回去,要用同智光身量相等的金子来交换。菩提光在阿里地区大量去筹措金子,结果还差了一个人头的重量。菩提光还是拿了这些金子去跟国王谈。但那个国王就是不同意。不过这次菩提光在监狱里见到了智光法师。智光告诉菩提光:这个国王信仰外道,你跟他讲不清楚,你也不需要给他金子了。但是,你要把这些金子作为迎请阿底峡尊者的供养。”他说自己宁可为法舍身。菩提光回去以后再去找金子。但不久智光法师就圆寂了。菩提光继续履行迎请阿底峡尊者这件神圣大事。从此,菩提光非常精进,想尽各种办法,最后终于把阿底峡尊者请到了藏地。


  这就是阿底峡尊者故事里的一段,我相信大家也非常熟悉,尤其是我们学习道次第的同学。但我们要学习、领会、把握的,跟我们有关系的、需要借鉴的地方很多。
  首先是这种精神――为法忘躯的精神,就是把佛法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把佛法看得比自己的头颅还重要。二十一个人到印度去请高僧大德,十九个人都死了。过去我们汉地也有很多法师到印度去求法,也是如此。“去者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也可以说是一种前赴后继、奋不顾身的精神。由此我们也知道要听闻佛法是多么的不容易。
  阿底峡尊者那么小就有如此善根。他学了那么多,懂了那么多,依然孜孜以求!不像我们学了一点就够了,就不想学了。学了一点自己就认为比别人要好,学了一点就不需要再去学别的东西了。
  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就是三;在圣所得位的时候,可能一就不是一,一可能就是一切,一切也可能就是一。也就是他理能够贯穿万事万物,理能够贯穿万法。但是我们理悟不透,理悟不通,那就反而就变成一种执着了。
  无论我们闻思也好,听闻也好,到内心里,目的是要破烦恼,破无明,让内心越来越清净、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有智慧。对外在人、事、物、环境的观察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敏感,内心的力量也越来越强。
  内心的力量强不强,在哪里体现呢?就是有没有包容心。也就是说,我们内心里面到底能够装着多少人,到底有多少人?菩萨道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这个佛法从哪里来呢?三宝、佛菩萨、所有的善知识的身上来。
  佛法到我们身上以后,我们要把它用出去。用到哪里呢?要用到有情的身上去。用到有情的身上,当然也包括用在自己身上,。同时也用到别人的身上,这个佛法才是有用的。不是说这个佛法到我身上,而是说我们对佛法有一定体会以后,会怕人家知道:我这个佛法被你知道了,好像我就少了一样什么东西,所以不能让你知道。这是不对的。六度里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法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主动就要让人家知道。反过来说,众生需要什么佛法,我们都能够很善巧地告诉他,他需要听什么道理,我们都能够契理契机,能够做最相应的一种引导。
  我们学佛法时间久了以后,为什么会觉得好像越来越茫然、越来越没有头绪、越来越没有得到一样?这就是我们学的方法有问题,或者说我们发心有问题。佛法就如力气一样:你今天有力气,不能储存到明天。你今天用了它,明天一样有力气,甚至你明天力气更大。不等于说你今天不用、明天不用,你这个月不用,你到下一个月力气就会更大,这不可能。到下个月你力气反而越变越小,最后你就没有力气了。
  学佛法是一样的,它是培养内心的一种力量。只有不断去使用、去用法、去造作,我们常常讲“纳法成业” 。“纳法成业”的意思就是法纳到心里头,心里头又通过身、语的造作,变成业。如果没有通过身、语的造作,我们把法领纳到内心,它仅仅是一个思业,通过身、语的造作才能够变成身、语的业,然后才能够感果。
  假如我们听了一句佛法就坐在那里想,能不能想得清楚呢?天天坐在那里想,是不是越想越清楚呢?要去实践。所谓实践就是要去面对境界。有些人说,我面对境界的时候内心就会乱,做事的时候内心就会乱,面对境界的时候佛法提不起来。实际上我们需要很认真地去考虑。到目前,你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有没有面对境界呢?一样你还是面对境界。面对什么境界呢?房间里边还是有东西嘛,比如说电视机、、书本、椅子、柜子、桌子,都是我们看到的境界。甚至房间里面空无一物,但依然还有墙壁,你还能够看到墙壁,耳朵依然还能够听到声音。那个时候,可能一只蚊子、苍蝇的声音都能够听得到。不可能没有境界。有没有境界都在我们内心。反过来说,我们在静的时候,能不能真正静下来?静的时候,内心是一个什么状态、什么境界,有没有真正的体验?
  什么叫作静呢?不是说我们真正不去面对境界、真正远离境界叫做静、叫做定。静跟定的功夫是缘到什么境界内心不会昏沉、不会散乱、不会掉举、不会起各种各样的烦恼。
  我们因为看到、听到、思考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事物,内心非常容易把握不住,所以需要缘一个非常专注的境界,让我们内心寂静。所谓寂静,就是对我们的起心动念能够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也就是常常讲的明察秋毫。知道自己现在是起什么心动什么念,下一个念头会再起什么,都非常清楚,觉照的功夫非常强。
  假如没有觉照的功夫,没有自我觉察、自我约束、自律的精神跟功夫,那都是没有在佛法上用功的表现。没有自觉自律的行为,都是同佛法有距离的,甚至相违背。没有自觉性,怎么能够去觉悟他人呢?没有自律的精神,讲出来自己都做不到,别人会去做吗?不可能的事情。佛就是觉悟,首先是自觉,才能够去觉他,然后自己跟别人都圆满了,成佛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自律表现在哪里呢?觉了以后,行为有规范;行为有规范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是非常清楚的,在这个时空因缘下,自己的所作所为非常清楚,这样才会有成就。不可能等在这里最后就有成就。我们没有去造作实在的业,没有勇猛精进、不断去努力,结果很小啊,甚至没有结果,这是肯定的。
  缘起的道理就是不断重新组合,越组合越好,越组合越清静,越组合越大。佛法不同外道的地方,就是缘起法,外道的法是主宰法。它认为人、神能够主宰万物,是不可能的事情。所谓缘起法,就是改变,它是无常、变化的。因为无常变化,我们才能够断烦恼。如果不是缘起法,不会变化,那么烦恼永远是烦恼、菩提永远是菩提、凡夫永远是凡夫。因为一切法都是无常,都是无我,所以都会变化。
  变化的过程是有规律性的,不是杂乱无章的。如何顺着好的方面去变化?顺着好的方面走,顺着觉悟的路,顺着菩提的次第大道去走,就是对的,反过来就是错的。这些我们内心里要越来越清楚,去认识。有时候,认识不到,认识不来,就刚才我谈到的,可能学得越久越迷茫,就是法不入心,不能纳法成业, 不能了解到法真正的意涵是什么。


  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来普度众生的呢?他给我们讲了很多佛法。我们要得度,要想解脱生死,圆满佛果,就要种下得度的因。也就是说,这个因要我们自己去种,什么意思呢?佛陀讲了很多的佛法,他告诉我们怎么做能够到达目的地,怎么做能够非常快速地成佛;怎么做会到地狱里头去,会变成牛马,到畜牲道去;怎么做后世还能够成为人,这是什么因?什么缘?什么果?什么报?什么情景?正报是什么,依报是什么?为我们描述得非常清楚。也就是说对所有业果的原理,世间的业果,出世间的业果,凡夫的业果,圣者的业果,和盘托出,都完完整整、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其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断恶修善,让我们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
  但是我们学佛法的过程中,会变成什么问题呢?成了很好奇!好奇我的前生是什么?后世是什么?他人前生是什么?后世是什么?我是什么因感什么果?我怎么做能够趋吉避凶?怎样能够少受一点苦?怎样能够去掉一些灾难?当然也不能说这是完全错误的,但是毕竟跟佛陀告诉的这些佛法的内涵目的是不一样的。
  佛陀告诉我们这些佛法,不是让我们去生起好奇心,也不是让我们趋吉避凶。凶怎么能够避呢?它是因果的,怎么能够避得了?好的事情,自己不去努力怎么能够得到?世间人常常讲趋吉避凶、消灾免难。消灾免难也好,趋吉避凶也好,都是业果。也就是说,对业果的道理真正通达以后,才能够真正消灾免难和趋吉避凶。而不是因为我们相信了,佛会帮助我们趋吉避凶、消灾免难。也就是说,我们的所作所为要符合趋吉避凶、消灾免难的要求、规范,才能够真正做到趋吉避凶。而不是我现在问题很多,痛苦很大,麻烦不断,靠菩萨、靠佛,我实在没办法,等着瞧嘛。这怎么能好呢?不可能的事情。你再天天念也不够。
  所以我们对佛法的认识要非常清楚。佛法到底是什么?跟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学佛法,到底是为了得到什么?不然的话,一年、两年、三年、四年,甚至多少年下去,对佛法依然还是很陌生很遥远。
  阿底峡尊者到藏地,皈依业果。,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杂染的,都是世间法。所以,我们要完整地、完全地皈依三宝。之后相信因果。相信因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因果。什么因感什么果?我们想要得到的果,就要去做能够得到这种果的因。不想得到的果,就不能去造作会感那种果的因。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想得到佛果,一方面又去造作堕落三恶道的因,这怎么可能得佛果呢?然后,把这样一个难题,让这样一个不切合实际的问题,请佛菩萨去解决,这不对。我长期以来在观察:大部分人学到最后,没有主宰了、没有主见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根据道次第去做、去修。皈依三宝,信心培养起来。只要有信心,自然而然我们去亲近法。佛法在内心里面扎根,烦恼就驱除了。佛法的力量生不起来,善法生不起来,心里边肯定是恶法。恶法对现在、未来都有极大的过患。这是肯定的。所有外在的佛菩萨、三宝,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境界,作为缘法的一个对象去修,就是要靠很强大的善法的境界、清净的境界,才能够有办法让内心里的黑暗、烦恼去掉。也可以说,借境修心。假如我们对清净的境界观过,本身来说,我们内在的障碍、无明就已经非常严重了。所以,我们要这样去认识问题,认识自心。学佛法就是一步一步来突破我们内在的无明烦恼的尘垢,智慧、光明一分一分增长。
    以此祝愿大家!
  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楼主| 何处惹尘埃! 发表于 2012-6-25 22: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一花一世界.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5-1-21 12:14 , Processed in 0.0418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