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7539|回复: 31

转帖-----师父的空间

[复制链接]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于诸轮回盛事,不生刹那羡慕。日夜唯求解脱,故发出离之心。为利有情愿成佛,故发真俗菩提心。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感谢上苍给我所拥有的!感谢暂时拥有暇满的人身。
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千峰一月照,万水同波涛; 百年风流梦,懒向他人道。
其实,不圆满就是大圆满!
有传承的念一遍密咒,相当于没有传承的人念一万遍。传承是不可思议的!不要以为网上一搜索,就万事大吉,就下载念诵了。密法的传承,有本尊的加持,有历代祖师的加持,有所在传承的空行和护法神的加持,有真实不虚的加持力!密续中一再强调传承,我们不可想当然。
烟供:上供诸佛令欢喜,护法欢喜誓言净,六道众生足心欲,所有欠债悉还清。
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悉由我执生,此魔我何用?
不修不得,少修少得,多修多得。自修自得!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企图用我们的肉眼去观察宇宙、人生、真理等等的真相,简直是痴人说梦,即使加上显微镜镜片的帮助,其能力也是有限的。平时我们眼耳鼻舌之所见、所闻、所感都是幻觉,这些器官看不到什么东西。
怀让祖师感叹道:夫出家者为无为法。天上人间无有胜处。
禁锢身体的不是疾病,而是我们的心灵!
藏人有句俗语说:经常看到别人脸上的虱子而看不到自己脸上的牦牛。
在末法时期,真正能够如法修持的人可谓寥若晨星,而获得圆满成就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月称论师说:在修道的初期,慈悲心犹如种子;在中期,则是滋润的水分;到了最后,慈悲心就是开悟证道的实际果实。
顶果钦哲仁波切说:犹如太阳和月亮,映照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一样,一切佛陀上师的加持,总是会呈现在具有虔诚信仰的人身上。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智慧与慈悲,却可治愈一切的病苦。
师父,今时今日的环境怎么样快速增加智慧和慈悲?师答:修莲师,祈请莲师,供养莲师,念莲师心咒。一法通则万法通。 一旦通达成就了,就具足了智慧和慈悲。
有智慧的人——在独处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不是独处时则会管好自己的口。
当你的心充满智慧,一花一草都令你见到真理。
普巴扎西上师《精要明镜》佛教的最高境界是面对现实生活,自心不受束缚的大自在境界。
观察修行进步,并不只是观察自己梦到了什么,而是观察自己的烦恼有没有减轻,功德有没有增长。
有信心修法的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像远方的游子,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一样。
要跟就要跟修行的成就者们!没有必要跟这些轮回中无聊的人和事。轮回的一切,都是痛苦之因。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屋宽,不如心宽。
自己吃饭自己饱,自己罪业自己消。
不向外驰求,你自己本性本来就有快乐。
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要练习在逆境里面不起瞋恚,在顺境里面不起贪恋。
用功不得力,到处会挑剔;用功能得力,随缘无顾忌。
今生尘世的一切琐事没完没了,就好像水面的波纹一样,此起彼伏,不断涌现。
于诸轮回盛事,不生刹那羡慕。日夜唯求解脱,故发出离之心。这才是出离心生起的标准!呵呵。
进步的标志:信心,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
通宗不通教,开口胡乱道;通教不通宗,茅草敲大钟。
藏地谚语:一个人性格调柔,见解圆融的话,说明他他闻思得好;烦恼轻的话,说明实修得好。
六祖言:不识本心, 学道无益。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把心修好了,一切都会好。身体能健康,家庭能和睦,工作能顺利,一切一切都会吉祥圆满。我们这样学佛修行,才能解脱,才能成就。
如果有智慧,你就会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没有什么难的。没有智慧就难,心里总有矛盾、冲突与障碍。心不正,不会有正事;心不净,不会有清净。
如果内在真正有一些证悟,绝对会利益众生,而且利益众生的事业会非常广大,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虽然表面上看来,菩萨与凡夫都是人,但境界不同的原因,在摄持众生方面就完全不相同。
只要证悟空性,利益众生的事业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因为只要证悟空性,依靠空性的法力和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毫无疑问会利益众生。其实,在闻思修行的过程中,也可看出有些人内在的证悟与境界。
安乐来的时候,我们不去贪着它;痛苦时也懂得怎么转化它,则可以说,我们已经活在安乐城中。
尽力之后,结果随缘!
五种似是而非的修行: 没有观想的诵咒; 没有定解的次第; 欲求神力的仪轨; 只求数目的心咒; 仅修现世的事业。
如果你对周围的人影响非常好,他们对你都很满意,还对佛法有兴趣,那说明你有修行了。你能把他们感化了,这才是你修行的进步!
你修行的进步,并不在于你念了多少遍什么咒语,念了多少遍什么经文,做了多少遍什么功课,也不在于你一天打坐几个小时。你修行是否有进步,就看你周围人的变化。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执着了,都一样会伤害你,如果不执着,都不会伤害你。
解脱成佛不是容易的事,真想解脱成佛一定要有决心和毅力才行。
显宗讲现空无二就是佛性,密宗,外密主要讲明空无二就是佛性;内密主要讲乐空无二就是佛性。
精进是一种迫切而不是一种勉强。
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说:不随分别,明而无执,安住心性,即是止修法。
弟子问:听说密宗中分为事部、行部、瑜珈部、无上瑜珈部,请问莲师心咒属于哪部?龙洋上师回答:全部。
弟子问:有人说持咒的质量比数量重要,是这样的吗?质量好了,数量多少并不重要?上师回答:那为什么要念一个亿呢,念三遍不就得了。
弟子问:念咒的时候,有的时候念快了,自己就觉得念得不清楚了上师回答:这个不重要!
弟子问:是不是念咒念快点,念慢点都可以?上师回答:那当然了。
如果自心时常观修大慈悲心,具足智慧眼的护法众就会时常护佑。时常对上师修敬信,一切功德皆会依此而生起。
时常要随念上师,随念上师的教授,不断修善法,这样,临终时就无有后悔。
按照自己的行持,才去为别人宣说,要像对别人所讲的那样,去自己行持。如果能这样做,就能利益众生。
不论怎样去利益众生,都要具备安忍之心,这时,才能够利他。
自己尚未调伏,如何调伏他人。
闻思修的安忍不能少,不要留恋恭敬和喧嚣,实践苦行的忍耐不能少,无贪利他的慈悲心不能小。
秋英多杰仁波切说:我们浊世众生,要求师徒之间的誓言没有一丝过失,虽然是不太可能的,但我们还是要尽力遵从上师的教言,没能做到的和有违背的地方,就要不断忏悔和净除。如果三昧耶戒不清净,就无法获得显密正法的成就果位。
在六加行中,外前行,在于激发我们的出离心;皈依,在于激发我们的虔诚心;发心,在于激发我们的菩提心。这三个心,缺一不可。
具足大恭敬心去修持,不久的将来,定会证果。
阿底峡尊者:即使清净守持了三戒,如果于三界不生厌离心,仍会成为轮回之因。即使三门表面勤修了善法,如果不会回向菩提心,几个颠倒的邪见和妄念一来冲击,便会将善根摧毁无余。即使具有智净贤的修持,如果不舍世间八法,所作皆成了今生的利乐,不是来世的解脱道。
因无有所得,唯是法性体。
阿底峡尊者说:要依靠窍诀,要明白精要。就像点金术一样,能将铁转成金子。
金洲大师讲:反观心之体,了然宽安住,无缚自解脱。
应知本原无作意,法性远离诸戏论。
远离能所见而自解脱, 无有修整离诸精勤修。
无有持随之心如是住, 若见真如此中而安住,二执习气迅速得摧毁。
莫管空与不空宽安住, 无有能置所置任自然。
无有能证所证离诸边,无有修与不修无著相。
犹如迷乱煎熬之牲畜, 错看阳焰为水穷追逐,某些愚众贪欲所煎熬, 不论如何精勤诚遥远。
末法时代的黑暗越来越深时,大圆满的日光就越来越强烈。
有心之法不见离心义, 有为之法不证无为义。
无有修持之中恒安住。无所住道即是持佛道。若无散乱即是修持王,若依此义脱离轮回狱,如是安住定灭诸罪障。
若离能所即是见地王。
自生自息宛如水之波。
譬如眼观虚空无所见。
造作不能获瑜伽。
勤修即错谬, 取舍即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11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执着了,都一样会伤害你,如果不执着,都不会伤害你。
解脱成佛不是容易的事,真想解 ...

所以说供养迦叶尊者如是阿罗汉的功德,不如刹那出离心来得大,如果无出离心,终坐破蒲团,读尽三藏也徒然。所得不过世间禅定,文字般若尔。
萨迦班智达在教授法门中讲道:世俗显相如梦幻,一切显相即空性,无造即是大印谛, 持住心要罗匝瓦!
王重阳度脱郝大通,更是典型的点悟启发式。(郝大通)大定丁亥秋货卜于市,士大夫环列而坐,重阳最后至,背面而坐。先生曰:何不回头。重阳曰:只恐先生不肯回头。先生颇惊,遽起作礼,邀赴他所闲话。
只要祈请,上师如大海般的加持顷刻涌现,只要具足信心,他会带领你即生成就!
一顆輕鬆自在的心,使你得到良好的修行。
是故一切显相即法身, 一切众生皆是如来体,一切所作原本即法界, 一切观察之法如兔角。
密勒日巴上师说:依照上师的教言去行持,恭敬上师而祈请,如法修持,功德最大。
扎巴坚赞大师:一切万象即幻化,皆依因缘缘起生,真如离于演说相,离言之中宽然住。
扎巴坚赞大师:执有不能得解脱,执无不能得善趣,执于二边即无明,宽然安住无碍中。
升级版的快乐,不如终极版的大乐。
修学不是要求别人,而是为了完善自己。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路人。
真修的人就有护法在身边。但行好事,莫问前途。
阿琼堪布密传中,他的根本上师曾告诫:从今往后应当不间断地诵修一个忿怒本尊法门,不然若需成就事业时,就会像遭到群狗围攻但自己却手寸无铁一样无能为力。
如果无出离心,终坐破蒲团,读尽三藏也徒然。
有没有出离心,是外道与佛法间最重要的区别。
释迦牟尼佛曾说:过去诸佛没有一位不是依靠上师而成佛,贤劫千佛也都依靠上师获得究竟证悟。
顺德这边的佛友多数是女性,真心学佛的人也是以女性为主,男性真心学佛的人真的不多,稀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12
所以说供养迦叶尊者如是阿罗汉的功德,不如刹那出离心来得大,如果无出离心,终坐破蒲团,读尽三藏也徒然 ...

龙钦宁提的每一位祖师都是在寂静的圣地山林中,独自作了长时期的禅修后才任运作弘法利生的事业,大家熟知的白教祖师密勒日巴也是通过长期住山实修后得大成就的。
但是现在的人们,包括有名号的喇嘛、活佛以及仁波切们,大多都颠倒了主次,将宝贵的窍诀搁置一旁不顾,而忙碌着寻找财食、兴建工程与经忏法事等所谓的弘法利生事业,这与以前历代祖师的行持是格格不入的。
可以检验:自己在禅修三五年后,或长或短,可以回头看看自己的信心、悲心即菩提心是否有所增长,如果确实是增长了,那这样的禅修也没有错;反之,虽有种种境界,但信心、悲心及菩提心无所增长,那你的禅修恐怕就有问题,如果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是退步了,毫无疑问,这样的禅修决定是错了。
认为奇特境界才是有证量的人,那是着了魔的表现!
无证量的证量方是最高的证量。
房子带不走,车子带不走,钱也带不走,儿子孙子也带不走,但是,烟供的功德(无形的功德),肯定可以带得走。
文殊菩萨说道:可作供赞顶礼境,一切时中常侍奉,恭敬供养殊胜尊,供养之境上师最。
《吉祥密集续》中讲道:向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三世供养,不如供养上师一毛孔的功德胜。
当上师为你灌顶、讲解续部教言或传授密法诀窍时,他与你之间的关系便成为金刚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如果上师本人密乘戒不清净,法脉传承到他那里就中断了,他又拿什么来为你灌顶、讲解和传授呢?
而判断一位修行人是否具备金刚上师的资格,其密乘戒清净与否就要摆在第一位。
如何辨别真正的上师,《普贤上师言教》中讲得很清楚。在末法时期,虽然如续部经典中所说具足一切功德的上师极为难得,但作为合格的上师,至少应该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是具有无伪的菩提心,其次是精通教法,能应弟子的需要完整传授某一解脱法门,第三是戒律清净。
五体投地的顶礼,一方面表示你决心放下傲慢和成见,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坦然接受一切,不再担心摔跤和失去;另一方面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资粮。佛经中说,佛陀三十二种宝相之一的无见顶相,便是因恭敬顶礼具德上师而来。
在行动、言语上对上师作承事供养,以意念随喜上师的功德。不论哪种形式的供养都能帮助我们增进信心,减少我执。
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圆满之前,不可能完全证悟空性;即使已证悟了空性,在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前,仍需精勤积累二种资粮,使修道日益增上。
供养包括法供养、承事供养和财物供养,其中以修法的功德供养上师最为殊胜。
世俗之事,一般人也能帮你解决,而成办死生大事,方法只有上师能教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12
龙钦宁提的每一位祖师都是在寂静的圣地山林中,独自作了长时期的禅修后才任运作弘法利生的事业,大家熟知 ...

我们似乎不可能在没有明师指点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出解脱的门道。从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流转至今依然困惑,就是一个证据,说明我们仅靠自己的盲目追求和探索是走不出轮回的。
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写道:具德上师是弟子一切智慧功德的来源。
然而不论身体离上师是远是近,只要内心保持与上师的默契沟通,理解、领悟、牢记他的教诲,在心灵深处感念他的功德和恩德,就能领受到上师源源不断的加持。这便是跟随上师修学佛法,依靠上师趣入解脱。
有的弟子在上师面前求法、听法一段时间后,就不得不离开,阿底峡尊者曾向一百多位上师求法,善财童子也曾走遍名山大川寻访众多善知识
有的弟子能长期跟随在上师身边学法,像麦彭仁波切的弟子沃莎随侍仁波切三十七年,朝夕相处直到上师圆寂。
各人与上师的缘分不尽相同,有人初见上师或仅仅听到上师的名字就会有强烈感应,像米拉日巴尊者第一次听人提起大译师马尔巴罗扎,就对这位不曾谋面的上师生起了无比的信心;也有人是通过不断与上师接触,增进了解而逐渐建立起信任。
佛以何种形象示现,这与众生的共业有关;而在你眼里上师是佛还是凡夫,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福报和智慧。
佛陀的表兄弟提婆达多和善星比丘,跟随佛陀几十年,始终就认为佛陀不如自己有见地、有修证、有功德。
若自心清净,佛陀即使以普通人形象示现,你也能认出他是佛;若自心不清净,再好的上师你也看不出他的好。
我们到底是以什么样的心去拜师求法的?是为了解脱还是为了别的?是希望所有众生都今生得安乐、来世得解脱,还是只想自己早日脱离轮回的痛苦?是想了解和证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还是想获得某种灵修体验或者拥有某种新的身份。
就个人而言,没有宿世的福报,今生不可能值遇贤善的上师,而内心不清净,真佛现前也不会见其功德。所谓观察上师也是观察自心。
一个人会值遇怎样的上师,这既取决于个人的发心及与上师的因缘,又与同时代众生的共同业力相关。
米勒日巴尊者说过:上师不观察弟子,而去摄受,传法,就像跳悬崖一样。弟子不观察上师,而去依止、跟随,就像喝毒药一样,容易丧失自己的慧命,容易造业。
佛陀传授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指向解脱;但不论修哪个法门,若只是做表面文章,而不肯硬碰硬在自心上下功夫,解脱都将遥遥无期。
你换一种吃饭、睡觉、说话、生活的方式,定期烧香、磕头、放生,为宗教或公益事业出钱出力。这都没有问题,关键是:你做这些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你是佛教徒,或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肯定自己的确走在公认的正道上,还是为了把自己的本来面目探个究竟。
换言之,你以为自己是佛教徒,而实际你只是在扮演佛教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13
我们似乎不可能在没有明师指点的情况下,自己摸索出解脱的门道。从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流转至今依然困惑,就 ...

在世人面前,你扮演佛教徒;在佛教徒面前,你扮演道行更高的佛教徒;在上师面前,你扮演“孺子可教”的好弟子。
上师们看来套路都差不多,上来先打破你的成见,让你怅然若失、不知所措,让你认识到成见的虚妄可笑,尤其是对你指望能传授你解脱之道的那个人抱有成见。
跋山涉水、历经磨难的常啼菩萨最终见到上师法胜菩萨时,法胜菩萨正在宫殿里享受妙乐。
名满天下的大学者那诺巴求见上师帝洛巴时,帝洛巴正在窝棚里吃鱼,他是当地人所公认的疯乞丐。
一心想求即身成佛要诀的米拉日巴尊者见到上师马尔巴时,马尔巴正在地里干活,他是个不起眼的农夫。
有时候,上师会故意以出人意料或令人失望的形象出现,挑战你内心的开放能力。你如果希望上师威严,则很可能看到他顽童气质的一面;你以为上师和风细雨,他则会表现得严厉苛责;你觉得上师应该超凡脱俗、与众不同,他就会像个普通人一样打嗝、剔牙、生病、衰老。
心趋于法是最究竟的积资;忆念死期不定是最究竟的机警;弃恶行善是最究竟的聪慧;顶戴众生是最究竟的高位;知足少欲是最究竟的财富;对一切不生贪恋是最究竟的幸福!---无著菩萨。
凤凰浴火而重生,孔雀吃毒而美丽。
孔雀能吃毒,它有它吃毒的道理。野鸡若是吃毒,会一命呜呼。野鸡因此而骂孔雀,说孔雀要不得,呵呵。
今断财富饮食之贪恋, 依静修持上师本尊法,结合契心不二大手印,于此无需典籍诸名言。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经久化微尘,一念清静成正觉。
《空行母道歌》中写道:修心即是佛,珍宝心之外,无佛无众生。
科学是升级版,一乘佛法是终极版。
虚云大师曾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出的。六道众生不离因果,声闻、缘觉、菩萨同样不离因果。世间人天的道不离因果取舍,出世间声缘菩萨的道同样不离因果取舍。
学佛不在于你是否读了多少经典,而在于你是否按照佛的教导做了多少。—六世贡唐仓大师。
把握住机缘,佛法没有主人,谁学谁就是主人,谁学谁就能得到利益,谁修谁能获得解脱!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既佛成。
随喜,随顺,随缘,随便,四随居士!
投胎是技术活!为了投一个好胎,还是学点佛法吧!
我们缺的不是上师的电话号码,缺的是信心和祈祷。
当我们把佛法变成了旅行,朝圣,结缘,灌顶,我们不知道当我们来到一位伟大的仁波切的莲足下,我们显得多么的愚蠢。我们的愚昧、往昔的业力、今世的重重违缘、对法的无知、对依止上师的无知,都显露在这位仁波切的眼前。
佛教的理论是关于解脱的理论,语言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所以佛陀拒绝弟子要求依婆罗门传统以梵文为统一的传教语言,而允许弟子以自己的母语来传播佛教。因此早期的佛教经典也不完全以梵文写成。
在大成就者的境界中,一切都是清净的圆满的;而在凡夫的境界中,一切都是不清净、不圆满的。
圆满和不圆满,就在于心态,在于见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21
在世人面前,你扮演佛教徒;在佛教徒面前,你扮演道行更高的佛教徒;在上师面前,你扮演“孺子可教”的好 ...

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放下了随缘了就是完美。
无论你愿不愿意,身体随著年岁的增长,而逐渐衰老,被我们当成真正生命的东西,将慢慢枯萎消失,而真正的、不断成长的、不朽的生命往往到最后才觉醒。既然如此,倒不如从一开始,就认清这样的生命,过充实的精神生活。
在修行的过程中,既要想到利益众生,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生活像一把无情的雕刻刀,时刻在改变着我们的模样。流逝的岁月,我们都来不及去跟它道别。春天的花朵,总是在最美丽的时候凋落。
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 争其必然 顺其自然。
先做牛马,再做龙象。
富于金银,穷于心灵。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德兰修女。
学了二十多年佛法,连皈依戒都会轻易破了,如果真是这样,说明其闻思基础很浅,很不系统,要多学习《普贤上师言教》,呵呵。
皈依戒是基础的基础,地基的地基,如果连皈依戒都破了,那么,往上的所有戒律就无法完好无损了。
如果这位佛友真的皈依了印度教,那么,他连皈依戒都破了。
三皈依的誓言是:皈依佛,终不皈依外道;皈依法,终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终不皈依外道众.这便是获得皈依戒体后,应遮止的范畴。
当今的印度教,确实是吸收了很多佛教的元素,但是,这不能代表它就是纯正的佛教。
但是,若论印度教的根源,其实它就是佛陀时期的婆罗门。如果,修持当时的婆罗门能解脱成佛的话,那么,佛陀就不用创立我们的佛教了。
我的一位佛友最近去学印度教了。首先,我也很喜欢印度教的东西,抱着一种赞赏的态度去看待印度教。在二十多年前,我也学过印度教。这一世的蒋阳钦则仁波切也说过:如果没有佛教的话,我会学印度教。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梦幻的大舞台,扮演你的角色吧,演戏吧!
愿所有面对困境的人,都能顺利度过难关。
如果你觉得不圆满,那说明你的心量还是没有打开,心胸还是有点狭窄。
自皈依佛,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天魔外道!自皈依法,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典籍!自皈依僧,宁舍身命,终不皈依外道邪众!
是否皈依了三宝,是衡量内外道的一个标准。
阿底峡尊者:只懂佛法不能成佛,必须依法去实行。
凡事顺其自然而不强求是最好的做事方法,使人入正道是助人的最好方法,能使人心向善是最高的利他功德。
指出缺点是最好的善师,切中要害是最好的教导,守心与察觉是最好的益友,疾病和魔障是最好的鞭策。
无吝啬心是最高舍度,温柔平和是最高戒度,甘拜下风是最高忍度,放弃世事是最高精进,心无造作是最高禅定,对一切不执着是最高智度。
脱离世俗行为是最高的道行,烦恼减少是最好的修行成就,没有贪心是最高的神通境界。
驯服自心是修戒的最高境界,为别人着想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时时观察自己的心相是最好的教诲,悟诸法性空是破除烦恼的最好药方。
就像猴子捞月一样,猴子们对于拯救水中的月亮这件事觉得有极大的责任感,所以,就一个拉着另一个的尾巴下水捞月,但是最后落入水中时,才发现月亮原来是个幻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21
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完美;世上没有完美,放下了随缘了 ...

在如幻的六道中,众生做着自认为很重要但却没有实义的事。
万事万物都在变,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那种变化的程度是我们无法掌握的。但它的本质就是空性,掌握了这个,就全都掌握了。
据说,西方古代所罗门王的财富受用天下无人能比,但是,他的最高权威象征的国王权杖上刻着一行字:这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祖师开示:一个人,在一生中,即使只参与了一次的密宗会供,下一世也会衣食无忧。显宗的精华是密宗,密宗的精华是大圆满。
百孝篇:诸事不顺皆不孝,万善皆在孝里边。
在想要作经忏法事时,应该警戒自己:若通过经忏法事能够获得证悟,那么那些寺院里专作经忏法事的喇嘛们都已经解脱了!
在想要翻看书籍时,应该警戒自己:若通过阅读经论能够获得证悟,那么那些“安秋喇嘛”们(藏地专为在家人诵念经典为业务的喇嘛)早就应该成就了!
乔美仁波且:如果自心贪执世间戏论法,扶亲灭敌,巧取豪夺,聚敛财物,就应当警戒自己:以前,自己奔波忙碌,毫无意义地操劳世间琐事繁务,导致如今仍然漂泊在生死轮回——今生今世直至今日都在辗转劳作,纵使千辛万苦也未能如愿以偿……从此以后,在没有获得良好修证之前,即使饿死也不谋取衣食财物!
要知道,断除一切戏论是极其关要的!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是临急抱佛脚?能不能提前就报佛脚,呵呵!
安住这颗忙碌的心。。。。。
密乘续典中授记,随着末法时代的黑暗越来越重,无上大圆满的光明反而越来越增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22
在如幻的六道中,众生做着自认为很重要但却没有实义的事。
万事万物都在变,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那种变 ...

全知龙钦巴尊者曾授记,将来大圆满密法越来越兴盛。
麦彭仁波切也指出,末法时代的黑暗越来越深时,大圆满的日光就越来越强烈。
人是一手提罪,一手携福,来到人世间。“消业集资”,就是人生应当恪守的生存原则。
污泥可以长出莲花,寒门可以培养孝子,洪炉可以锻炼钢铁。
困境可以成就伟人,苦涩可以酝酿甘甜,烦恼可以转为菩提。
百千妙法,同归方寸。
佛法是因果法,我们的一切境遇和物质环境都是因果所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增加一点,减少一点。甚至佛也不能。这就是:不失不坏,相应不差。我们如果遇到种种不顺心的事情,种种灾祸,种种不如意的事情,那么首先要明确责任在谁呢?责任在我们自己!跟他人没有任何关系,跟佛菩萨更没有什么关系。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万物我用非我有,今日属我他日非,万事随缘不执著,得失不过付一笑。
平常心。不论安它什么美妙的名称,实际就是当下的那一点灵知而已。
因此,应当放下一切,除了护持上师所指示的自心本性之外,再也没有任何事情值得去做了!
仅依天花乱坠般的口头讲法能够生起殊胜之证悟,那么整个卫藏地区都名重一时的众多大格西们(博通佛法的学者),为何还要拜倒在具有证悟的上师座前,从零开始——接受心的动与静的指示呢?因而应当放弃希求获得丰富知识的心念。
如果执著于知识学问,就应该警戒自己:这些全是为了谋求现世名利地位,其目的就是获得财势眷属而已……我不是为了追求今世的短暂快乐,而是追求长远的安乐——获得究竟圆满佛陀之果位。单凭学问渊博就能获证佛果,那么外道班智达们(智慧广大的智者)为何没有成佛呢?
人世间一切皆为虚幻泡影,只有佛法才能令我们解脱。
当两个男女在淫邪的时候,旁边有好几亿的中阴身在等着看呢,他们找机会要投胎。几亿的中阴身,竞争一个入胎做人的机会。
平时的衣服想脱就脱,但是这个肉体想脱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愿我等能恒常观想无常,精进修行!
它没有散乱,修整什么呀。不修不整不散乱,即其最上法门也。
我们的真心,它是不需要修的,它是根本没有修整、没有散乱的。
真心如境,境界似影,只认镜子,不认影子。
孔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业力现前的话,唯以厚德化解。
昨天下午2点左右,此前赴舟曲运送救助物资路上遭遇车祸的韩红从兰州乘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韩红抵京劫后余生当场泪崩,最后,韩红哽咽着说:做慈善7年,7年的点点滴滴积攒起来,换回了我的一条命。
顽空是错误的,实有也是错误的。
“渠今正是我”,都是我的影子,都是我的妙用。但“我今不是渠”,也不能执着在妙用上。
自性不是空无一物,不是死在那里不动!
心不贪着、意不粘滞,谓之“无所住”。并非心如死灰,而是活泼泼地妙用现前,谓之“而生其心”。
信仰缺乏的人生,就是迷茫的人生。
要做轮回中解脱的勇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12-5-12 11:23
全知龙钦巴尊者曾授记,将来大圆满密法越来越兴盛。
麦彭仁波切也指出,末法时代的黑暗越来越深时,大圆 ...

比西施更美丽,比李嘉诚更有钱,比奥巴马更有权势,再勇敢的勇士,再犀利的辩士,也躲不过寿命的无常,躲不过生老病死。
尼泊尔一位娼妓,一生靠**谋生,后来皈依密宗上师,精进诵绿度母心咒咒一亿遍,最后成就光身,其身变成度母,如雄鹰腾空,不舍肉身而直接飞往观音刹土,此为当时许多人所亲见。
诸佛事业化身——绿度母。
有同修问:“长期烟供,如果中断了,会不会引起饿鬼的瞋恨心?”答:无需担心,不会引起饿鬼的瞋恨心。烟供对饿鬼道众生有很大利益,如果能够发菩提心长期坚持,行者将积聚无量的福慧资粮;如果中断或停止施食烟供,也没有什么问题的。
有上师开示:超度施食时,连着念诵三个咒语(文武百尊心咒、本觉大密咒、六道金刚咒),功德很大。
火供是密宗极其殊胜的手段,麦彭仁波切云:若依火而供养,则是诸天圣尊,极为满足之方便故,较其他供养,此更为殊胜。
月官菩萨说:圣救度母对所有无私的祈请都会即时应现,其它的祈请则可能要等久一些。
只要自己有信心,依靠绿度母的强大加持,一切违缘都会遣除。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在男性本尊中,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快;在女性本尊里,度母和具光佛母的加持最迅速。
修持绿度母的女子,诚心念诵心咒,会越来越美丽。
所谓福报的喧嚣,是修道的障碍,应该要舍弃。
吵嘴打骂、杀生害命……短短几十年中,让诸佛伤心悲痛的事干了多少啊!自己干了这么多让佛菩萨不欢喜的事,如果不忏除,还想得到加持解脱,怎么有可能呢?
诸佛菩萨不断地给予众生所需要的加持以及力量,可是众生能不能得到呢?这要依于众生的福报,是否有善业福报的根基,才能够得到这样的果报。佛跟菩萨并不是说你想要什么他就给你什么,而是依于自己的善业因缘,才能成就。
真的。菩萨是一种精神,与神通无关,与身份无关,与形象无关。当你拥有那份利众精神时,你就是菩萨。
我曾问过一些大德,他们都有深厚的学养,见识也很高妙,可为什么不事著述?他们答:释迦牟尼佛已将该说的都说了,我们照着做就是了。他们都是成就者,他们穷一生精力,身体力行,实践着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每每念及,我总是汗颜。
冻死不攀缘,饿死不化缘,穷死不求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娑婆世界半天的修行,超过其他清净刹土百千万年的修行。
尽力之后随缘。尽力,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是,随缘,很多人都做不到。呵呵。
是日已过,命即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诺那活佛的老弟子、一百岁的女修行大师方于老教授说过:阿弥陀佛就像国家主席,观世音菩萨就像省长市长,而绿度母就像街道办事处主任。国家主席省长市长我们不一定能见到,但是,街道办事处主任,我们基本可以随时见到。为了更加贴近众生,所以,化为了绿度母。
过去何必思量,未来不必恐慌,现在不用紧张,念佛念咒,自然安详!
要不散不执。不散,就是我们的心不散乱在外界;不执,就是不要将外界的一切当真!
萨迦派八思巴大师赢得千古敬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元朝忽必烈想凭借皇权武力推广萨迦派教法时,他进行了阻止。他说,各派教法皆是佛陀所传,各有其度众因缘,不可偏废。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于《六祖坛经》中将般若分为三种: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圆融了从因地到果位的全部过程。外相上师相应法如同文字般若,内相上师相应法如同观照般若,密相上师瑜伽如同实相般若。因此,上师瑜伽也已归纳了禅宗全部精华。
以净土宗为例,外相上师相应法如同初步祈祷阿弥陀佛、念诵圣号而逐渐创造一心不乱之过程;达到一心不乱之时为内相上师相应法;完全融入阿弥陀佛密意即为密相上师瑜伽。由此可见,上师瑜伽的核心和精华已然涵盖了净土法门全部法义。
念咒念佛,就是呼救!在轮回中呼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3 12:58 , Processed in 0.0721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