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爱的方式
作者:张晓,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专业本科。 作为芸芸众生中平凡的一员,我并没有博采众长的资质,此时此刻,我只是想与大家分享自己内心深处对于今天“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些许感悟。 1.爱 从正确地爱自己开始 我个人以为,要热爱环保乃至热爱一切有情的生命,我们首先得学会真正地爱自己。 倘若我们沉下心来观察自己,就会惊讶地发现:我们对自己的执著在分分秒秒间都不曾停息,每时每刻,在每一个念头的背后,都是这个“我”在激烈地涌动着。如果这一刻,我们扪心自问:今天为什么会来听课?在听课这个动机的背后,是否有“为了我自己”这个原因在其中呢? 诚然,人的思考动机都离不开以“我”为源点,但是在暗中涌动的“我”它究竟是站在哪个立场去产生种种念头,然后再实施种种行为?这就有待进一步商榷了。 我想,让社会上的一些知识分子放弃空穴来风的偏见,建立对佛法的正信;并且通过这样的途径,使得佛法能治愈人们内心的痛苦,这就是堪布的追求。 对堪布而言,众生的安乐就是他的安乐,这就是他获得快乐的一种方式,也是堪布为自己所定位的立场——“我”的存在,是为了利益众生。 我想诸位能够明白我所述观点的意义,那就是:如果无法让这个“我”站在正确的立场,那连自我都爱护不了,又怎能去真实地爱护其他生命呢?! 如何正确地去爱自己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毕竟我们的言行举止无不是出自对自我的爱护而做出的;但是我们却如《入行论》中所说的:“众人欲除苦,却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我们完全站在了对自我有害的立场去爱护自我,这多么可笑! 往日的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初,我只认为读书获得好的名次,毕业后在社会上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成就,就是在暗中涌动的“我”所能立足的快乐之道。以我在美国读大学的经历而论,虽然我的专业是心理学,但实际上我对于专业知识并没有学得很深,因为在差不多两年半的时间里,我的专业就换了三四次。 在美国换专业并不是很麻烦的事,于是我从一开始野心勃勃的商科,继而到想要像FACEBOOK创始人那样的建网站,之后又想要学习人类社会义理的社会学,最终再转到心理学和宗教学。由于心浮气躁使我对每个专业都仅略知皮毛。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随着社会上的风气而转,不考虑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等因素,一窝蜂地奔向社会热议的某些专业方向,不顾一切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可乃至名利双收。 原本以为祈求这样一份快乐就是爱自己的表现,但事实上,因为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所好,所以在学习的经历上,我并没有得到任何满足感,相反,收获的只有无尽的疲惫和厌烦。 对比身边同学的选择,我才明白,追求如浮萍般漂泊不定的功成名就是多么的脆弱和无趣。我大一时的室友,是一个在美国土生土长的韩国人,她选择生物专业的理由出人意料地简单:“因为我很爱动物,以后想作为兽医去治疗和照顾它们。” 而另一位大学同学,则非常向往成为专为高中生服务的心理咨询师。由于她亲身经历了高中时代参加SAT与大学升学的巨大压力,以及在当时非常希望获得帮助的心理体验,所以她坚信从事这份工作是极具意义的。 听到她们如此表明选择专业的初衷,让我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动。 没错,我们正是基于爱护自我,然后为“我”选择各种立场,进而决定了各自的生活方式。是选择忠于真实的内心,还是随波逐流地迎合社会名利的走向?是跟随自己简单纯真的想法去走一条淡泊名利的人生之路,还是违心地随顺欲望的洪水猛兽去走一条追逐名利的大道? 在美国学习社会学时,老师开学的第一节课就对我们说:“THIS IS YOUR HOMEWORK. THIS IS YOUR RESPONSIBILITY. IT’S YOUR LIFE, NOT MINE!”(这是你的作业、你的责任、你的人生,而不是我的。) 对,这确实是“我”的人生,“我”要对此负起责任。由此可知,为我们行为背后的这个“我”做立场的定位尤为重要。这个“我”应该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只有先使自己踏上一条正确的道路,进而才能去谈爱护更多的生灵。 2.爱 从勇敢地正视真相开始 从初步地了解爱“自我”应有的立场之后,更进一步需要明白的就是,真正的爱必须要建立在认识事实的真相之上。 比如当我们讨论是否应相信有前后世时,应该以探索前后世的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作为信服轮回的佐证,而不是头戴着佛教徒的标签去盲从。我们必须要有能力、有勇气去接受真实,即使不喜欢,即使很残酷;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勇士,拨开层层不实的迷雾去见证真实。凭借这样的勇气,我们所说的爱护环境、爱护生灵才会真正具有力量。 举个例子。我的另外一位室友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在她看动物保护节目时,我也会偶尔看到不少动物浸染在血泊中的镜头,那些血腥的场景,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反感。但因为有强烈的嗜好肉食的习惯,使我认为与其保护动物,还不如帮助周围的流浪汉与失学儿童。 我不仅排斥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一切举措,并且在室友面前还表现出对素食的排斥。比如经常买来烤鸡,在室友面前边吃边称赞肉食的美味…… 在抵触情绪占上风的时候,我很难去客观地理解素食的价值所在。更由于自己喜爱肉食,如果真相确实像动物保护主义者所说的那样血淋淋的话,自己又要怎么吃肉呢?!我还是很爱吃烤鸡翅、涮羊肉等等肉食啊!难道要我放弃这些美味吗?所以,当我在网上无意打开一个保护动物的视频时,我连随意浏览的勇气都没有。 真相越是近在咫尺,我的内心越是恐慌。为什么呢?因为我害怕自己失去品尝饕餮大餐的快乐,而且隐约觉得,这份快乐好像恰恰处于真相的对立面。那么,我该选择在真相的门外徘徊呢,还是踏入真相的门槛一窥究竟? 我犹豫挣扎了很久。这些视频,它们不是电影、动画,或者鬼片一样纯粹的虚构,而是血淋淋的屠宰场!每一幕都是真实地发生过的,且现在每时每刻仍在发生。既然如此,我又怎么能够因为缺乏接触真相的勇气,就被自己的懦弱打败呢? 当我鼓起勇气观看了视频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素食者,对肉食的欲望也神奇地无影无踪了。事实上,不吃肉并不会给我带来痛苦;真正让我痛苦的,是欲望的鸿沟阻绝了真相的现前,就如同之前因为迷恋肉食的美味,而恐惧直视残酷的真相那般。 我想大家也许有类似的经历,当欲望和真相冲击的时候,我们是跟着欲望悻悻离开,还是果断地正视真相?这就是对我们的考验。尤其当我们试着将眼光转向周遭需要帮助的人与动物时,我们更需要经得住真相的叩问;只有这样,我们寻求的无私之爱才会在心田中生根发芽。 3.爱 从你我的推己及人开始 常言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今世界天灾人祸此起彼伏:战争的硝烟使和美家园支离破碎,无情的水火之灾使人们在废墟中茕茕孑立,非洲之角的饥荒使无数儿童如秋叶般枯折……这些场景无一不让人动容。如果提起勇气去直视世界上的种种灾难,我们能以一句同情的话就轻描淡写而过吗? 请大家仔细想一想,就在此时此刻,无数的痛苦之事正在发生,而这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对此有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是造成这种痛苦的罪魁祸首,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私的心、冷漠的心、嗔恨的心、贪婪的心。 器世界的一切灾难无不是我们内心贪、嗔、痴的外在显现。并不因为没有发生在我的国家、我的身上,就因此与我无关。一声叹惜不如负起责任,勇于承担。 然而,我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独特化、不可替代化。殊不知,每个人乃至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同样希求幸福快乐。 曾经有这样一个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内容是这样的:在国外一家肯德基快餐店,时尚男女们伴随着快节奏的音乐,在五光十色的灯光下大块朵颐。 一名工作人员在清理餐桌时,将一些残存的薯条和没吃干净的鸡块装在一个肯德基全家桶中。你猜,他会将这些食物带到哪里? 只见他骑着自行车,从霓虹街道一路来到灰暗的旧舍宅路口。下了车,拿着那个装着残羹剩饭的盒子,进入一户人家。一群孩子蹦蹦跳跳、兴高采烈地围上来,迫不急待地抢过盒子,拿起别人吃剩的鸡翅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如同享受一场难得的晚宴一般激动地大呼小叫…… 看到这一幕,很多人忍不住痛哭。在这个时代,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不曾吃过肯德基或麦当劳的。所以将自己对食物的不屑一顾与视频中孩子们的心做了一番对比,我们对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份自以为是,在将心比心的那一刻消融了。在我们流泪的时候,已经推倒了心田上自他分别的高墙。 再假设我们现在面对着的,是一只即将被送上饭桌上的小猫,它被放进车里,被一路送往饭店的途中。我们想象自己就是那只被装在笼中的小猫,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踏进死亡的黑洞,那种无助与恐惧的心情如同泰山压顶般沉重。当我们用心去靠近其他生命内心的呐喊时,我们还会只顾及自身欲望的膨胀吗?还会因为它们的弱小而残酷地虐杀它们吗? 我们推己及人去体会众生的痛苦时,就会发现:我们希求的快乐,也正是其他众生所希求的;我们害怕承受的痛苦,也正是其他众生所惧怕的。那么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又于心何忍、于情何堪呢? 4.爱 让生命轻舞飞扬 快乐和爱的话题一直萦绕在我们耳畔,我们又何尝不是为了追逐它们而费尽一生。在此引用最近因乳腺癌而去逝的于娟在《此生未完成》中写的一句话:“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寻找活着的意义是件蜿蜒曲折的事,而我们的一生也不会很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让今生走在对自他真正有利的爱的旅途上。即使生命终有凋零的时刻,也愿我们的生命之花化作春泥,以此来爱护更多的生命之花。愿你我的生命之花都饱含着纯粹美丽的爱,然后随着慈悲的微风,让爱的花瓣在这个世间轻舞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