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315|回复: 3

死亡无惧

[复制链接]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7 22: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死亡无惧
死亡无惧

作者:堪布卡特仁波切








  我们都诞生了,也都将要死去。
  所有的生命都要去面对死亡。
  在过去长久的岁月中,许许多多的人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却从没有一个人能不死的,生的另一端就是死,这是可以确定的。
  但虽然每个人都会死,一般人却都不会去注意这件事,只知迷恋轮回中的事物,贪图世间的享受,而且因为没有接触过佛法,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生,也不知道什么能导致快乐,什么会招来苦难。
  这种无知有时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因为不知道死后会怎么样,所以有些人生活上遇到困难,就自杀了,他们想藉着自杀来结束人生的痛苦,而这正是对死后一无所知最好的例子。
  自杀的人通常要在死后的中阴身之中经历大的痛苦,并且还将因为自杀的行为堕入三恶道,这些人因无法忍受世间的苦楚而自尽,但若是比较一下,那些所谓无法忍受的痛苦,实在比不上中阴身之苦的千万分之一。 因此对死后中阴身的了解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要趁早去了解它,如果不趁早的话,当死亡到来的时候可能就太晚了,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作观想,好比各种意外、灾害一发生,根本来不及作观想就已经死了,所以我们应把握现在这个机会,好好地对中阴身作一番研究和了解,这不只是为一些浅近的利益而已,也是为了未来无量的利益,同时也不只是为了一己的利益,也为了一切众生之福。
  一个人如果已证悟自心本性,那死就没什么好怕的了,这时死只是换个地方罢了,就像从一个花园到另一个花园一样,不但不可怕,反而很快乐,对一个能了悟自性的人而言,连下三恶道都不觉可怕,就像从这个净土到那个净土一样。
  伟大的尊者──惹琼巴曾说:“对一个觉者而言,死是个小悟。”对一个已觉悟自心无染本性的人,死亡就如同一次微小的觉悟,而它能充实一个更广大的觉悟。在一般的观念中,一个人成长,我们说他长大了,但若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是一步步地走向死亡,没错,他是长得更高壮更成熟了,但就整个一生而言,正是不断地走向死亡,就好比射箭一样,从箭射出去的一瞬间开始,箭就会逐渐的落下来,同样的,生命也是不断走向死亡,绝对不要去期望长生不老,在开始讲解中阴身之前,大家必须先确定:死是一定会来的!
  中阴身有三个阶段。
  藉着修行的证量和对中阴身的了解,亡者在临终时证悟法身实相而得解脱,这是第一阶段,如果不能在此阶段得解脱,也有机会在下一阶段,认证报身而解脱,但是证悟法身和报身的机会都相当的微小,接着第三个解脱的机会,就是在投胎之前,避免投生恶道,而以化身的形式解脱,以上就是中阴身解脱的三个阶段。
  我们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合成的,当我们生病或年老的时候,四大元素的能量便会减退,于是死亡。 在自利方面:如果你明瞭中阴境界,也对此有所修持,清楚在死的时候,会出现那些征兆,那么当你临终见到这些征兆出现的时候,便能清楚知道自己将要死亡了。
  当死亡到来的时候,在生前无论做过任何修持,例如你曾亲近某位上师,对他很有信心,或是曾修持某本尊法,对此本尊特别虔诚,特别熟悉,你就试着观想这位上师或本尊在自己的头上,当死亡的征兆出现时,你立刻观想要随上师或本尊到佛净土去,切勿将注意力分散到其它的事物上,你所拥有的任何财富、地位、家人、亲友,都不要去执着,将一切都供养上师和本尊并追随他们,这样你便可能在此刻能解脱轮回的束缚了。若你能一心不乱地观想上师或本尊,便可能在死后认出法性中阴而解脱,但若因某些情况使你不能认出法性中阴,在下个阶段,也有机会认证报身中阴而得解脱。 在利他方面:如果你明瞭这些死亡征兆,假如有一天你正好在某位临终的亲友身边的话,你的帮助就很重要了,这时候,无论你是站或坐,都尽量靠临终者的上半身,不要接近他的下半身,你甚至可以轻轻地触摸他的头顶,如果你知道他曾修持过那个本尊法,或知道他的上师是谁的话,可以在他的耳边,告诉他观想本尊或上师就在他的头顶上,叫他一定要专心,不要想别的事,你也可以持咒,如阿弥陀佛心咒、嗡玛尼贝美吽……等等,都可以使他免于恐惧。能为一个正面临死亡的人解说观想的方法,便能解除他的惶恐害怕,就像救了一个正被追杀的人一样。这就是我们能带给他人的极大利益。
  当临终者呼吸停止后,虽然外表上他死了,但事实上在深层的意识里,他并未完全死亡,他仍必须经历三个过程:第一个称“觉”,亡者会感觉到忽亮而又忽不亮的白色,这个征兆表示他和三毒中的瞋分离了。
  第二个称“切”,这时亡者会感觉到幌动的红色,有如红旗在风中飘动一般,一直幌动不停,这红色让人感觉快发疯一样,这表示亡者和三毒中的贪分离了。
  最后一个过程称“暗”,亡者会感觉到一片漆黑,表示他和痴分离了。
  亡者所感觉到的这些白、红、黑并不是发生于身体外可以见到的情况,这些都是内在精神上的感受。 在这些征兆出现后,将有法身宝相的净光出现,如果亡者无法认出这清净无染的实相净光的话,便失去了第一个解脱的机会。
  若一个人生前曾修持过禅定,如大手印、直观本性等等法门的话,藉着禅定的帮助,就能当下认出此净光,好像刚见到一个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一样的亲切熟悉,立刻能与此净光合而为一,从此净光中解脱,但如果你没有禅定的功夫,即使这原始本然、清净无碍的自性明光是每一个众生都能见到的,你也仍然无法契入,因为缺乏足够的定力,你会对这实相明光感到害怕或犹豫不决,以致于无法在这第一个阶段的法身中阴之中获得解脱,因引而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中阴身了。
  许多大成就者如仁波切或转世活佛,在圆寂的时候,都以禅定的姿势坐着,虽然医生宣称他们已经死亡,但他们的心脏部位却仍存有余温,这现象有时可持续三、四天,甚至七天,这就是他们已认出实相明光,证入法身的征相,在佛学名相中称此为母子相会,母代表自性光,而子代表的是认出自性光的修行证量。  每个众生一旦出生就必定要面对死亡,然而要在死亡和再投生之间的中阴身解脱轮回,就必须于在世之时修禅定,有过入定的经验,有定力才能认出法性净光而契入解脱,如果没有这样的定力,就无法认出净光了。
  接下来当净光消失后,没有即时契入的亡者便陷入无意识状态之中,而等到他恢复意识时,便形成了来生的意识,也就是说他将再度受生。特别在此时,亡者会发觉到自己确实死去了,因为他能看到旧有的事物、房子、家人、亲戚朋友等,他想要和他们说话、和他们亲近,但无论怎么努力去引起他们的注意,就是得不到任何的反应,他于是变得很沮丧,因为他知道死亡真的到来了。
  接着是中阴身的第二阶段。这时,亡者的智慧和烦恼都变得很敏锐,而由于智慧变得更敏锐,亡者在此时可以见到报身佛的法相,特别是五方佛。  首先,亡者能见到白色的毗卢遮那佛放出极亮的白光,非常的亮,比一千个太阳齐放的光都还亮,亡者几乎无法直视,此外,伴随着这亮光的,是来自亡者自身的无明烦恼的光,它是幽暗而苍白的,亡者除了能见到报身佛的形像之外,还能听到佛的心咒,这咒音非常的响,据说比一千只龙的吼叫还要大声。
  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瞭为何要修本尊的观想和其心咒的持诵,如果你在世的时候,曾经持本尊的心咒,观想本尊的形象,譬如持毗卢遮那佛的心咒、观想其法相的话,那么当中阴身境界来临,毗卢遮那佛的形像、光亮及其咒音出现时,你便能立刻辨认出来而不会恐惧或排斥,但如果你对毗卢遮那佛的形像及心咒都不熟悉,自然地你对这极强的亮光和如雷贯耳的咒音,会产生恐惧和排斥,如此一来,你便会“逃离”诸佛本尊的加持,而“躲进”烦恼无明中了,观想本尊和持诵心咒不仅是积聚功德的好方法,在中阴身时,还有莫大的帮助,这些修持能使我们认出本尊而起欢喜心,这便是解脱的方法。当亡者见到毗卢遮那佛极强的白光和自身无明烦恼苍白之光时,如果亡者接受本尊极强白光,便能往生毗卢遮那佛的净土而得解脱,但若亡者因恐惧或排斥而无法接受此佛光,且选择了代表无明的幽暗苍白之光,则便堕入畜生道了,如果亡者对于此二种光芒都无法摄入,便将进入下一阶段的中阴历程。
  接着亡者将见到兰色的阿閦毗佛,阿閦毗佛会放出极强的蓝光,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暗蓝色近黑的幽光,此幽光是来自亡者心识中的瞋恨烦恼,同样的,本尊所放出来的光是极亮的,也有极响的咒音伴随,如果亡者能认同阿閦毗佛的形像和咒音的话,便能往生其净土,获得解脱,但如果逃避本尊的蓝光,选择了来自烦恼的幽光,亡者便将堕入地狱道,而如果于此二种光都没有作选择的话,便将进入下一阶段之历程。
  这时黄色的宝生佛出现,放出极亮的黄光和极大的咒音,而旁边也有一道淡黄色的幽光,这是来自亡者心识中贪欲烦恼之光,若亡者进入了本尊之光,则便往生宝生佛的净土中,而如果亡者选择了贪欲淡黄色之光,则将于饿鬼道中受生。然而若于此二者都无法摄受,则红色阿弥陀佛便将显现,同样地阿弥陀佛会放出极亮的红光和巨响的咒音,同时也有淡红的幽光于一旁,这是来自亡者心识中执着之光。而如果亡者能认证阿弥陀佛的形像及其咒音,便顿时往生阿弥陀佛之净土中,若亡者舍弃明亮的佛光而选择了淡红色的执着之光的话,那便将受生于人道中。
  如果亡者无法投入本尊所发的红色亮光中,也没有进入淡红色的幽光,接着绿色的不空成就佛将显现,不空成就佛发出极亮绿光和极大的咒音,于一旁亦有来自亡者心识中嫉妒的淡绿幽光,亡者若能摄入不空成就佛之极强绿光,以此光为庇护,则当下便能往生佛土,但如果亡者没有把握此机会,却投入淡绿的嫉妒之光中,则便将于阿修罗道中受生,同样地,假使亡者于此两者都无法摄入,则将进入下一阶段的中阴境界。 接下来亡者将因种种不同的幻觉而体验到无法言喻的恐怖经历,因而产生非常强烈的恐惧,这种恐惧乃千百万倍于日常生活中所经历过的任何恐惧害怕,有时,亡者会感到被成千上万流动的波浪所牵引着,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波浪,亡者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完全是由贪执所致,或者有时亡魂会感觉到被抛入火中,他将能看到整个娑婆世界的全景,这娑婆世界正燃烧着熊熊大火,而他就是被抛入这烈火中,但是实际上他根本没有被抛入熊熊大火中,这种感觉则完全是因为瞋恨所致,有时他会被追赶到一处黑暗的通道,在此黑暗中他会听到后面紧追不舍的敌人咆哮着:“消灭他!杀了他!”此时,由于亡者的极端恐惧,他会感觉到地面发出爆烈的巨响而更加惊慌害怕,然而同样的,地面的爆烈乃至追赶的敌人也都是虚幻的,这些都是心识中的无明所引起的。
  接下来,由五方佛转化而成的愤怒本尊将显现,这种转变并非是诸本尊故意要吓人,而是由于我们的业障所致;由于无明幻惑和妄想执着的现前,所以我们无法再见到诸佛的寂静化现,而把诸佛本尊看成愤怒的形像。 打个比方,有一个房间,四周墙壁都涂着白色的漆,当红色光线照在上面的时候,原来是白色的墙,这时候看来也都成了红墙了,当然这是由于红光的关系;同样的,因为业障烦恼和幻觉的出现,所以我们将本尊看成了愤怒的形像,在这时候,假如我们曾修持过愤怒尊的法门,并熟悉其形像和心咒的话,这仍是一个解脱的机会,因为我们了解此愤怒尊并非可怕的敌人,而是护法,但若我们不曾修持过这些法门,甚至根本不熟悉愤怒尊的形像,那么在错过寂静尊的救度之后,于此愤怒尊的阶段就更不可能获得解脱了,因为这些愤怒尊的样子是非常的恐怖的,有些甚至还有很多只手,一般人是很难接受这些形像的。
  谈到这里,便更突显出主题“死亡无惧”的意义了。
  我们之所以需要讨论这个主题,就是因为世上没有任何的身份地位或仙丹灵药可以令我们得到真正无恐惧的死亡,死亡无惧就是完全解脱中阴身的任何恐怖阶段,一个毫无恐惧的死亡,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修持大手印,透过大手印的实修,证悟自心本性,而在第一个阶段的法性中阴,获取究竟而完全的解脱──证人无尽的法界中,这是最理想的情况;若无法如此,我们仍可透过勤修本尊的观想及其心咒的持诵,怀着一种至诚的虔敬心,向本尊顶礼祈祷,而这即是所谓的本尊法,本尊法即是指以某一本尊作为我们虔诚、专注的对象,而因为对本尊至心虔诚所积聚的功德,将使我们在中阴的第二个阶段认证本尊,这也是一种解脱法门。但是如果你对任何本尊法都一无所知,也从未曾接触过大手印的教法的话,那么就得去面临恐怖的死亡经验了,这种可怕不是言语所能形容的,其程度不只是恐怖二字所能涵盖的,因为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去面对中阴时期的所有历程,并且由于无法解脱而产生极端的恐惧,举个例子,假如你走入一个险恶陌生的地方,而那儿有一群要保护你的人,如果你能知道他们是来保护你的话,那一切自然就不会有恐惧了,但若你以为他们是可怕的怨敌而逃离他们的话,当然这就更可怕、更危险了,因为他们是你真正的守护者,而你却离开了真正保护你的人,同样的,如果你曾修持过本尊法,则你就能知道,无论寂静尊或愤怒尊都是守护者,你就会皈依他们而得安稳,否则就必须去经历极大的恐惧了。
  在西藏,乃至于锡金,传统上都有向死者解说本尊的作法,这通常是由具德的上师或出家人对亡者解说或念诵有关于中阴身第一天、第二天……乃至第五天、第六天等等各种本尊色光、各种情况的法本,使这些重点如实地让死者或临终的人听入耳中,如果死者也是一位修行人,这样的解说或念诵可以使他忆起种种色光的情形,而如果死者并非是一位很高的修行者,这种作法也能对他有所助益而获解脱。


在西藏有两个关于中阴解脱,非常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牧羊人,他常单独带着羊群到山上放羊,到了中午,他就在附近一个大寺庙旁吃中饭。
  这座寺庙的墙上画有一尊愤怒本尊,但牧羊人根本不知道这画像代表什么,当他吃饭的时候,他都会将一半给这位本尊,说道:“这份是你的,一起吃吧!”就这样牧羊人天天都对这位本尊作供养,就好像真有一个人在那儿似的,而此本尊实际上是中阴百尊之一,有着鹿的头和人的身体。
  后来,牧羊人去世了,进入了中阴身境界,当这位本尊显现时,他立刻就认出来了,他高兴地说:“嗨!朋友!让我们一起用餐吧!”而就这样地,他解脱了。另一则故事是:
  有一个老婆婆,她常常经过一座佛堂,每天早上,她都会听到佛堂里的喇嘛所诵的经文,其中有一段经文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本尊有着红啄木鸟的头,手持弓和箭,放着光芒……我向这有着红啄木鸟头之光明本尊顶礼……”,这段经文常出现在她脑海,她很想知道这经文到底指的是什么,一个放着光,手持弓箭,还有着红色啄本鸟的头?她感到十分好奇,经常一次又一次地思索这个问题,后来,她死了,在中阴身时,她见到一位人身红啄木鸟头,手持弓箭放着光明的本尊,很快地她认出来了,这不就是她日夜思索的形象吗!因此她也获得了解脱。
  修行的目的决不是为世间的种种功名成就,而是在死后的中阴时能认证本尊而解脱自在,我们解脱的经验亦可利益其他的众生,乃至帮助一切众生了断充满苦难恐惧的生死轮回,这便是我们修持佛法的目标,一个人若真能如此地确实修持,则死亡便根本无法使他害怕了。 现在,我们来谈谈修行的重要。
  通常很多人会想:“在社会上,我们忙着工作,有太多的事要我们花费心力去处理,为何上师们还给我们这些额外的工作,叫我们修行呢?”大家要了解到:每个人都很忙没错,但是很不幸地,每个人也都将面临死亡,所以我们最好能准备妥当地来面对死亡,无论我们的工作有多繁重,世间的任何成就都无助于死后的中阴境界,不管身份、地位、财富或亲朋好友都没有用,到死亡来临时,这一切甚至会造成烦恼障碍,如执着、贪爱、瞋恨等种种情况,而如果你生起这些烦恼,就会生起极大的恐惧,解脱的机会便非常渺茫了,明白这些道理后,大家便应好好的修行,认清楚修行的目标。
  能在法身中阴阶段成就的人非常的少,这必须在生前就已经证悟了自心本性,才有可能在此阶段获得解脱,而在报身阶段,就有较多的人能成就了,因为只要你熟悉一位本尊的法相和心咒,并虔诚恭敬,就有很大的机会此刻获得解脱,而到了化身中阴的阶段便将会出现许多的障碍,现在我们就要谈到这第三阶段的中阴身。首先,我要再次强调:如果死者在第一或第二阶段的中阴境界就已认出净光或本尊的话,则便可因此解脱或往生净土,而不须经历这第三阶段的中阴身了。受生的方式有四种,是谓“四生”,即化生、湿生(或暖生)、胎生和卵生。化生是不须依赖父母交合,自然化现而生;湿生依湿、暖之境而生;胎生依父母之交合而藉母亲之腹胎而生;卵生则经母亲排出之受精卵而生,以上四生便是我们投生于六道轮回之中的四种方式,此外绝无其它方式。
  我们之所以投生六道是因贪、瞋、痴三毒的牵引,因为贪恋某物或某人,或由于对某物或某人产生厌恶,这强而有力的贪爱心或瞋恨心都将导致我们堕入轮回,或者由于无明愚痴,使我们无法于前两个阶段的中阴身认证净光和本尊,因此便进入了中阴身的第三阶段而准备受生。
  由于瞋的力量,将使亡者投生于地狱道之中,堕入地狱的过程大致是:首先觉得有无数的敌人正在后面追杀,亡者意识到身体变成黑黑、圆圆、小小的,只有一个眼睛,并且觉得有无数的敌人正在后面追杀,亡者一直逃,最后逃进一个无底洞中,如此便堕入了地狱当中,从此将受十八种不可思议的痛苦。如果亡者内心之中非常强烈的贪念,则这贪心的力量将引导亡者投生于饿鬼道中,其受生方式和地狱道的相似,也不需经由父母之交合而直接化生,堕入地狱道和饿鬼道的共同特征是:亡者感觉到有凶恶的仇敌在后面追赶,而这时候亡者会看到一些可以做为避护的地方,如树下、柱子下或岩石下,亡者觉得可以躲进这些地方以避开恶人的追赶,然而当亡者躲进这些的时候,便堕入了地狱或饿鬼道,很不幸地,受生于地狱道或饿鬼道的众生是没有可能接受上师的开示而获得解脱的,因为会堕入此道便表示亡者背负非常严重的业力因果,因此要解脱是很困难的。
  而至于投生畜生道,有依湿、暖受生的,也有依父母交合而生的,包括卵生和胎生,如果是依湿、暖的环境而受生的话,则于中阴身时,我们会对这湿、暖的环境感到舒适、快乐,而如果是依父母的交合而生的,则贪执父亲生为雌性,贪执母亲生为雄性,同样的,导致亡者堕入畜生道的业力亦是非常强大的,几乎无法改变,所以亡者很难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获得解脱。
  接下来谈到人道。同样地投生人道的原因,也是由于过去世所累积的业力所致,因为业力的驱使,亡者能看到和自己有缘的双亲,然后亡者对其中一人产生起极大的贪爱,这时亡者便进入母亲的子宫了。对一个完全不懂佛法的人来说,要在此时此刻解脱是十分困难的,他可能只得随业转生了,但若对一位熟悉佛法的人,尤其像在座的各位──曾受过许多灌顶的人来说,你可能会在这时候回想起你所受过的灌顶,在灌顶第三阶段,有所谓“引见灌顶”,介绍该法门的本尊,如果你在接受灌顶的时候,能专心留意的话,这些灌顶就十分有用了,当你由于业缘而看见双亲时,通常只是把他当作一般的父母而已,但现在因为在灌顶时曾介绍过本尊,你学习了所谓“清净观”,所以你不会将他们看作是凡人,而能视他们为佛父和佛母,也就是灌顶的本尊,由于这样的清净观,你便能以化身的方式投生,因为你有能力去认出双亲的清净本性,而这也就是转世活佛的投生方式,因此如果你熟悉佛法的话,这仍是一个解脱的方式。  接下来阿修罗道,阿修罗道比起人、畜生、饿鬼或地狱道都要来的高,投生阿修罗道的原因是由于善业和嫉妒心的混合,好比说修持佛法是善业,但若当你发现别人修持得更多更好,便产生嫉妒之心的话,善业便混杂了嫉妒的成份,虽然有修持的善业,但却混杂了嫉妒的毒素,又譬如说你修持佛法已有很长时间,而别人修得没有你久,却修得比你好,若你因此而产生了嫉妒心的话,这亦是在善业之中混杂了烦恼毒,而这将使你往生阿修罗道。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7 22: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投生阿修罗道的方法和人道很相近,亡者亦对父亲或母亲起很大的执着,然而因为生为阿修罗道是由嫉妒心所致,所以在阿修罗的世界中,总是不断地打斗、争吵,每个阿修罗都在彼此争斗,而亡者投生该处亦同样会受到这些战争、打斗的刺激和影响,虽然阿修罗道比人道要高,但阿修罗一生却只是在残杀别人或被别人残杀,而由于这些杀业,自然地会导致堕下三道的命运,所以虽然人道比阿修罗道要低,但投生人道要比阿修罗道好多了。
  最后谈到天道。天道是六道轮回中最高的,生为天人是由于善业的累积,但这些善业也混杂了烦恼毒。
  天道充满了喜悦、富裕,在那儿不论男女,都非常俊美而吸引人,他们身上都穿戴着各种珍宝、花朵等等美丽的装饰,每个人都是快乐的,在天道都是幸福和完美,生为天人都有美丽的身体,且和人道不同的是,天人的寿命相当的长,他们所享受的喜乐也是人间无法想像或形容的。往生天道的众生是由于善业和我慢的混合所致,如何将善业和我慢混合呢?举个例子,一个人修持正法,却常认为自己是最好的修行者,或是在做供养或布施时,总是认为自己所做的这些好事都比别人的好,这些都是我慢,虽然修持佛法、行布施、供养,但却抱着贡高我慢的心态,这便导致往生天道的结果了。  生为天人能享受极长久的喜乐,然而在死亡到来的前七天,会出现一些征兆,预示生命的结束:如身体会变坏、衰弱,身上的种种装饰、香气会消失,朋友、子女都会离去等等,而由于生为天人,他们都有神通能预知自己将投生何处,但不幸的是,他们的来世往往得下堕三恶道,所以他们十分痛苦,这七天中,知道生命要结束了,而且还要往生恶道,这种痛苦是无法言喻的,在生前他们因种种的享乐,故精神十分散乱,从未想过修行这回事,不但如此,在天道甚至连佛法都没有,因此虽然天道是六道中是最高,但生在有机会修行佛法的人道,还是比较好的。
  谈过了种种不同的境界和投生其中的原因后,知道自己有着贪瞋痴慢嫉许多不同的烦恼妄识,似乎有点令人沮丧,你可能会怀疑:有这么多烦恼毒素怎么可能解脱呢?但千万不要灰心,反而因此要更正确的修行。 如何正确地利用善业和修行,使任何的烦恼毒都不渗入其中呢?首先最好的方法就将心安住于空性中,但你也许会说:“我们还是初学者,实在不懂如何安住在空性的境界中。”那么第三种方法就是不管是在修法、布施……等等时,要想这一切都是为了利益所有众生而做的,这就是觉悟之心──菩提心,修行并不只是为了解决众生目前暂时的苦难而已,而是要究竟地解脱,也就是要成就佛果,当你的修持或善行完成后,一定要回向功德,对任何功德都不执着,将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以此功德在目前能够去除一切众生的苦难、障碍和疾病,而在未来能够令一切众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以这些要领来修行,便不会在善业中混杂任何烦恼毒,这些就是正确的修行方法。
  大家一定要正确地、清净地来修行佛法,很多人常常只为现世的利益而修行,只为获得一些财富、成功或权势而修行,完全没有考虑来生,甚至很多人也对来生的存在与否感到质疑,然而既然无法确定,为何却又完全只为此生而拼命努力呢?显然我们一点也没有对自己未来的生命负责,这是很多人的通病,要知道中阴身时的痛苦是无法言喻的,比较起来的话,现在的痛苦根本不算什么,因此我们一定要为长远作打算。 正确而清净的修行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就像曾经提到过的,我们常常由于不知道如何修行,而在种种的善业中混入烦恼之毒。如在许多祖师大德的教诫中常提到:赞助佛寺或**中心是累积善业的好方法,但若是不懂如何正确地来做赞助的话,这也许是积聚善业的好方法,但同时也可能是积聚恶业的途径。举个例子来说,你赞助某一个**中心,而另一个**中心却发展的愈来愈好,因此你开始嫉妒:“那个中心可好了!他们有好的上师,好的这个,好的那个……等等。”你虽然有赞助的善行,但你却因为嫉妒的心态而累积恶业,因为嫉妒心,所以善业和恶业便混杂在一起了,事实上你根本不用嫉妒,反而应该高兴才对!
  同样的,我们也常听人家说布施是累积善业的好方法,但是我们也要清楚怎样来行布施,有些人见到别人有困难,就会布施一些财物给他,但随后却又想到可能给太多了,便后悔自己做了一件傻事,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布施是件善行,但因为你反悔给了太多,故也产生一些恶业,你浪费了布施的财物,也浪费了善业,布施的正确方法是当你布施某物给别人后,什么都不要想,不要执着你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你已完全地布施了,任何一丝期望都没有。  我们已谈过了许多如何成为一个好的修行有的方法,但光是听许多的教法,是不能变成好的修行人的,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修行人,必须先体会到修行的重要,并且明白清净的修行法,一旦你掌握修行的宗旨、道理和重点之后,一个法门便足够你去累积资粮到开悟解脱了,否则,光听闻许多教法,也许可以从上师那儿得到一点加持,但却可能无法获得更好的理解,因为你没有掌握到修行的意义和道理。
  解释完了这许多,或许你以前已经听过了,那么现在就是再一次的提醒,然而未曾听过的现在也听过了,希望大家能将这些重点和正确清净的修行之法谨记于心,我们修行佛法是因为我们想要超越世俗,不因世俗的一切而满足,但如果在佛法的修行之中加入自己愚妄的心态,那便是在良药里面加进了毒药,修行人不应如此,无论任何的善业或修持,都应做得正确又干净,毫无污损。转识成智
  一切法门都是断烦恼、开智慧的方法,都是为了转众生迷妄的意识成为佛的智慧。但烦恼真能转化成智慧吗?先来看一些转识成智的例子。
  佛陀是完全开悟的觉者,净除了一切烦恼,具足了圆满的智慧;或以菩萨为例,菩萨在登地以后,亦能依其高深的觉悟和定力,转烦恼成为般若智慧;此外,当一个人的修持达到四瑜珈的第二阶段──离戏瑜珈时,也能够净除诸烦恼毒而发出智慧,由这些圣者的成就可知,转识成智是绝对可能的,而这些成就者正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因为我们还是凡夫,无法即刻将烦恼转化成为智慧,而藉着效法佛菩萨的行径,便必定能逐渐达到开悟的境界。
  然而要转烦恼成为智慧,首先必须认清烦恼是什么,这就好比要惩罚小偷,就得先要捉到人才行一样,如果人都捉不到,那根本谈不上惩罚了,同样的道理,没有认清烦恼是什么,也就无法对症下药而将它转化成智慧了。
  烦恼是很奇怪的,如果你完全放纵它,丝毫不加以约束的话,那它会变得强大无比而无法控制,但如果你愿意修持佛法予以对治的话,这些烦恼就会变得不实在,一点威力也没有了,所以烦恼有没有威力,完全决定在我们有没有修行。众生都正受着种种的苦难、争斗与不和,然而痛苦的根源,就是对烦恼的放纵,烦恼毒能使国家社会产生仇恨与不祥和的气氛,但若我们能修持对治的法门,烦恼便失去影响力了,因为它们根本是不实在的,烦恼不但不实在,更不是永远不变的,它们是可以被改变的,只要我们能修持适当的法门,就能改变它,减弱它的威力,此外,经由修行,我们不但能将自己的烦恼转化成为智慧而得解脱,并且还能将这种种的方法分享给别人,就像诸佛上师传授三乘佛法给我们一样,使别人也能转烦恼成智慧,解脱轮回。
  大致上来说,烦恼有五种,称为五毒,分别是:贪、瞋、痴、慢、嫉,当然事实上还能分得更细,这五种不过是最普遍、最常被提及的,导致众生受尽各种苦难的,就是这五毒烦恼,这些烦恼甚至会给国家带来苦难,有时连其他的国家也会跟着遭受不幸,最好的例子就是历史上那些数不清大小战争,所以五毒烦恼是很危险的,它们能为害的范围大到整个世界,并不只是小小的一个家庭或个人而已,此外,众生堕入轮回,亦是因为这些烦恼所致,五毒烦恼对我们的影响并非仅是一点点而已,其影响已是无穷无量的累积,所以我们常说从“无始”以来,亦就是这个原因,由于五毒烦恼,我们累积了无量的恶业和习气,故始终在轮回中不断的受生。五毒烦恼的生起是需要外缘的,它不是凭空出现的,烦恼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配合之下才会生起,这些外缘包括五大和五蕴。
  五大为地、水、火、风、空。无论体内体外,都有五大的存在,就体内而言,任何坚硬、固体的物质属于地大,而体内水份和湿气属水大,体温的属火大,呼吸气息属风大,而体内的空间则属空大。
  在五蕴方面:任何有形像、有形体的东西皆为色蕴,而感觉四周环境和知觉为受蕴,分别敌友、好坏和善恶的为想蕴,对自己认为是好的事物产生贪着,对坏的产生排斥,甚至加以摧毁的是行蕴,觉知前四蕴之存在的是为识蕴。
  谈到防止五毒烦恼的方法,以小乘来说,小乘的观念是以远离五毒的方式来防止烦恼的生起,也就是远离产生烦恼的原因。根据小乘的观念,所有引起我们产生五毒的缘,都被视为疾病,小乘行者十分谨慎地避免和病源接近,以防疾病的传染,而如果自己已染有“疾病”的话,他们也会加以防护,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别人,总之,小乘主要就是远离产生烦恼的所有因素。
  大乘的观念则是将烦恼产生的因转化成智慧,而在密宗的观念里,一切导致烦恼的情况或因素,甚至连烦恼的本身,都被用来作为获致开悟的途径。大乘的修行人,都为利益一切有情而付出了极大的心力,他们一刻也不会忘记要帮助众生得离苦,令众生成佛,这种利益众生的心愿是修行人应常谨记在心的,修行人就好像一个立志行医济世的人一样,立志行医的人明白自己的目标,是要救护那些生病受苦的人,因此当他完成医学的学业时,便会从事利益病人的工作,反之若一个学医多年的人,一旦见到病人却逃之夭夭,那他所有的知识便没有多大的用处了,所以修行人要心怀众生,使修行的成就能发挥作用,这样才称得上是大乘的行者。就一个明瞭修行之法,并生起坚定信念要救度众生的大乘行者而言,当他快乐的时候,并不会把众生遗忘,他会祈祷一切众生都能和他一样快乐、一样免于任何苦难,这即是大乘菩萨道的转识成智之法,处于快乐舒适的状况时,若仍能心系众生,为众生祈福,自然就能转化心中对喜乐的贪执,并能克服自私的心。
  身为一个众生,即使是大乘的修行人,也仍然会遭受诸种的逆境、疾病与苦难,但是依照大乘菩萨道的观念,逆境不会带来沮丧,大乘人也不会期望从苦难中解脱痊愈,他会祈愿无论任何的痛苦不幸的遭遇,都能代换众生所有的苦难,使众生因此能免于一切痛苦,虽然这个想法并不会消除现有的疾病或痛苦,但却能消除内心的沮丧,通常人在遭受逆境时,会抱怨发怒,而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生气埋怨的,相反地,我们应以接纳的心情,来代替不满和烦闷,而心中期望众生都能因此而免除一切痛苦,这就是转识成智。
  此外,我们必须牢记:小乘、大乘和金刚乘是分不开的,这些分别的目的不是要引领修行人走向不同的结果,每个人契合的法门会根据其能力和信心而有所不同的,如果你对佛法仍不够了解,那么就必须从小乘开始,小乘是基础,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佛陀乃是以随机教化的方式来利益众生,使每个众生都能循序渐进的走向开悟之境。 有许多人看不起小乘,认为小乘是粗浅的法门,因此不在乎小乘法门,他们要修最高深的金刚乘,甚至还有人以为修金刚乘能成就另一种不同的佛果,事实上,修行的最究竟成就只有一种,就是成佛。
  但为什么有这样的修行次第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根器都不相同,就像这里有很多人,而每个人的年龄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些则是中年人,同样的,根器(或说修行能力)也是从小乘而至大乘循序渐进地发展出来的,这就如同每个人都一定要从出生婴儿时期开始成长一样,然而最后的觉悟则必是相同的。修行人对于佛法这种次第阶段必须完全明瞭,了解了这些基本道理,那么无论修行小乘、大乘或金刚乘都会比较容易。
  大乘行者修菩提心,行菩萨道,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众生带来喜乐,为众生承受苦难。大乘的修行人因为明瞭空性的道理,知道三界虚幻,所以他们能无畏无惧,毫不倦怠地利益众生,他们的菩萨道充满了喜悦和快乐,他们甚至不羡慕更高的觉悟境界,只愿不离众生,解救众生,他们早已不将自身福祉放在心上,这就是明瞭空性,发大悲心的菩萨心肠。
  接下来谈到金刚乘。在金刚乘中,所有的烦恼皆被视为智慧,金刚乘行者将整个轮回观想为本尊的坛城,观一切众生为本尊,因此,便毫无任何妄念去分别什么是清净的,什么是肮脏的,因为一切事物都已然清净无暇了,同时也没有必要去思考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因为一切都是美好的,透过这样的观想,便能逐渐将五毒烦恼转化成为智慧。 要产生烦恼,则必须有五大、五蕴和五毒的配合才可。
  首先我们来谈谈五大,我想再强调一次,五大并不只存在于我们体内而已,它们是充满宇宙之中的,我们只是五大的一部份而已。
  根据金刚乘的教法,了悟地大的本质后,地大即是五方佛母之一的“洛卡那佛母”,因此宇宙中的一切地大便不再是不清净的了;同样的,了悟水大的本质后,它也不再是平凡的水大了,而是“玛嘛基佛母”;了悟火大的本质后,火大即是“文达惹·瓦西尼佛母”,了悟风大的本质后,风大亦不再是平常吸进呼出的气息了,而是“三昧耶佛母”,了悟空大的本质后,空大也不再是平常的空大了,而“在威须瓦利佛母”,当然我们现在无法真正地了解这种道理,但这仍然是一个基本的领悟。
  在谈到中阴身时,曾提到本尊(特别是五方佛)的显现,我们都以为本尊是由外而来的,但事实上本尊就是我们自己,自身即是诸佛本尊,你之所以会感觉他们是外在的显现,是因为你有分别相对的心态,譬如分自我和他人、好和坏、大和小……等等,在根本上五方佛即是自身之五蕴,你若能体悟到五蕴之自然清净的本性的话,五蕴就不再是五蕴,而是五方佛了,就像五大为五方佛母一样。 五蕴之首为色蕴,色蕴的本质乃为毗卢遮那佛,因此毗卢遮那佛不是外在的,他是自身的色蕴,受蕴的本质是阿閦毗佛,也是我们自身的一部份,同样的,想蕴的本质是宝生佛,行蕴是阿弥陀佛,识蕴为不空成就佛,因此在中阴身时,诸佛本尊的化现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化现,二者毫无分别,但如果我们没有确认那正是自身的本质,而作许多妄想分别的话,那就是愚痴迷惑了。
  你可能无法了解五方佛如何显现?你如何能见到他们?为什么他们就是你自己?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由你自己来看你自己。你在做梦的时候,看到自己和别人聊天或是在散步等等,但是当你醒来后,才发觉其实并没有和别人聊天或散步,只是自己对自己说话而已,所以我们在中阴身的境界中,面对诸种景象时,若能洞悉这一切的本质的话,这就是你能解脱的原因了。
  在究竟实相中,一切都是清净的,如果我们明瞭万物的清净本性,就没有什么需要被清除的了,至于会带给个人乃至世界许多苦难不幸的五毒烦恼,事实上都是智慧。无明是最具威力的“毒”,它能使众生产生妄想而无法觉悟万法之清净实相,但事实上,无明即是五智之一的“法界体性智”,所以没有什么所谓的无明,一切就在于我们是不是能了悟其清净的本性,此乃唯一的关键,除此无他。同样的,瞋恨之毒是十分难以忍受的,但如果我们能体悟瞋的本质,就能明瞭它即是“大圆镜智”,大圆镜智是一种无所不知的智慧,就像一面镜子,一切事物都能在镜上显现出来,而不需藉助其它东西来显现影像,譬如只要你站到镜子前,你的脸孔马上就会出现在镜子里,大圆镜智的境界是遍知一切的,它即是瞋的清净本性。
  贪能使众生堕入饿鬼道,但若能明瞭贪的本质,它便不再是烦恼毒了,而是“平等性智”,有了这种智慧,你便能视一切万法皆为清净,超越平凡心识的相对和分别,而到达一种平等无别的境界。执着会使众生堕入人道,受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及爱别离等种种痛苦,然而若明?了执着的本质,便能了悟它即是“妙观察智”。而嫉妒之心能使众生堕入阿修罗道,它的本质却是“成所作智”,在成所作智之境,你能实现一切众生愿望,提供一切他们所需要的。你也许会奇怪,“我慢”呢?事实上一旦我们产生了智慧,超越了相对分别的心态,就根本没有所谓“我”了,那来的自大傲慢呢?
  在究竟的层次上,五大、五蕴和五毒的本质各为五方佛母、五方佛和五智,这也就是金刚乘的修行观念,但要如何修持才能达至这样的境界呢?修行人要注意到,如果心中仍然厌恶轮回的污秽,而贪恋涅槃的清净的话,那就仍然不能了解金刚乘的修行,因为金刚乘的修行是要超越相对之心,而我们若视轮回为污秽、涅槃为清净的话,就已经产生了相对之心了。同样的,如果我们觉得男身本尊比较具威力,而女身本尊比较柔弱的话,那我们不是遵照金刚乘教法修行的行者,我们只不过是依照着自己的分别妄想在修而已,因为感觉男性强壮、女性柔弱的心态,即是相对分别的心境。
  在金刚乘的修行中,任何有形的、形而下的事物,都被视为觉悟之阳性能量,而任何虚幻、形而上的,则被视为觉悟之阴性能量,为了将此两者形象化,在金刚乘的某些佛像彩绘或塑像中,有时我们可以看到男身本尊与女身本尊作性交结合的双身相,许多人就很容易因此而误解它的意义,以为性关系可以导致开悟,然而事实上,如果性交能导致开悟的话,那就所有的众生早就成佛了,因为众生不是都一直沈弱在性欲的喜乐当中吗?但众生却从未曾因此而了悟原始本然的佛性,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性交就是金刚乘的修行之道,这些双身本尊的形像乃是开悟之阴阳两种能量的象征。
  你若能明白这种种道理,就能很正确地修持金刚乘。当你在打坐的时候,你可以观想无论你身在何处,那里即是一佛净土,而自身即是本尊,记住,不要认为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事实上此地非净土,自己也不是本尊,要知道只要你坚信这儿是净土,它就是净土,只要你认定自身即为本尊,你就是本尊,这并不是捏造的妄言,而是符合佛法的真实语,因为藉此你可尝试着认出你的本来面目,而这正是超越相对分别之执着心境的金刚乘法门。金刚乘十分高深,威力也十分强大,但我们都是初学者,故应该依照自己的根性来修,修金刚乘,第一步就是要明瞭我们自心究竟的本性,经过上师在自心本性上的引导后,我们便可开始修习金刚乘基础法门,切记!不要滞留于“主客、自他、好坏”的分别对待中,初学者一定会生起许多的烦恼妄想,但若能适当地运用对治之法,一切就会比较简单,这有效的对治法就是不要对妄念下辨断,不要因辨断它是好的,就贪执,不好的,就压抑,若烦恼妄念生起,在当下就直观其本性,不要去作分辨。
  这种直观的能力,即是经由修习“直观自心”的禅定而来,如果你常修此法,就能明白直观妄念之本性的意义,当念头生起,直观它的本性,不作任何辨断,念头会立刻消失,这就是转识成智之法,就像用手在水面上写字一样,当你手离开水面时,字亦立刻消逝了,同样的,当心中生起烦恼妄念时,如果贪执和压抑皆离开,烦恼妄念也就消失了,然而毕竟我们都仍有习气,烦恼妄念随时都会出现,但应试着去不执着、不拒绝,而直观它的原来面目。谈发菩提心
  近来有很多的仁波切、喇嘛到台湾传法灌顶,而大家也领受许多金刚乘的灌顶和教法,但修金刚乘若没有足够的根基,是无法产生任何成就的,修金刚乘所必备的根基,就是菩提心。现在我们就根据《驯心七义论》(阿底峡尊者所著)之中的一些要点,来谈谈如何发菩提心。
  从究竟的层面来说,发菩提心便能依菩提自性而入菩提定中,以究竟之境利益众生,从相对的层面而言,众生都非常执着于我相,认为这个“我”是真实的,因此众生无法奉行诸善,而在身口意三方面造作了无量的恶业,故在相对的层面来说,修行人应对一切无明众生怀悲悯心。 论曰:“观万法如梦。”
  修行人应看清六麈(色、声、香、味、触、法)是无常虚幻,如彩虹般不实在的,或许有人会认为感受六麈的种种意识作用(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可能是实在的、恒久的,但事实上只要你观察这些意识,它们亦是众生、没有实体的。
  论曰:“应安住于意识无生之境。”
  然而,更深入的谨慎检视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你只是单单认为一切都是虚假不实的话,这亦是执着,跟以前没什么两样,以前你执着于一切是真的,而现在只是执着一切是假的,故我们应该了解心和外麈(其受体)皆为空性、虚幻不实的真正涵义。
  如何超越对“有”和“空”的执着?
  论曰:“安住于阿赖耶自性──此为解脱之法。”
  既然心和外麈皆无坚固恒久的真实性(主体性),便应安住于自性之中。
  在平常时亦要保持“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幻”的信念,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感觉到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一切都是如梦境般虚假,如幻术般不真实,若能保持这样的心念,便能消除对外境和自我的执着和贪恋了。消除对外境和自我之实在性的坚持,便能真正体悟到一切万物的虚幻本质,而你愈能看清一切现象的虚假,就愈不会产生任何恐惧或不安,没有了因恐惧而产生的愤怒和受侵害的顾虑,你就能够发出一个真正的慈悲心。
  如果你十分习惯于保持“一切外象如梦”的心境,对众生的慈悲心也能够增长,因为你愈明瞭万法和梦幻般不实,愈能看清众生的无明,慈悲怜愍之心便油然而生了,而当慈悲心一生起,你便会衷心希望:如果我能令一切无明众生解脱轮回,成就佛果,那该有多好啊!当你深深地发出这样的期望后,起初你便从朋友开始,实践利他之行,因而普及于同胞,进而全人类,再进而动物昆虫、飞禽走兽等一切众生。当你能发出无缘同体的大慈大悲时,便能以真诚的慈悲心对待你的仇敌,施予他快乐,为他承担痛苦。
  能对一切众生慈悲,愿为他们带来喜乐,为他们拔除痛苦,就是修心的真正内涵,一个人无法对一切众生发出拔苦予乐的慈悲胸怀,通常是因为恐惧,此恐惧之因有二:
  第一是因为你并未发起足够的利他之心,因此总是担心自己会受苦受害。
  第二是因为你并未了解一切万象的空性本质,以为一切都是真实的,所以你害怕为别人承担苦难,害怕一旦行布施,便会失去自己的幸福快乐。针对这点,在论中提到了随气息而作观想的“捨受法”,其方法是:吸气时,观想吸入一切众生的苦难、疾病、恐惧、不安、争斗……等一切你所想像得到的业障,这些恶业皆以一种黑烟的形式,吸入自身,这即为大悲心的表现;而呼气时,则观想自己三世一切的功德、福报、快乐、享受……等等,皆如阳光般照射到一切众生身上,分享给一切众生,此则为大慈心的表现。寂天菩萨曾强调捨受法的重要,他就:“如果修行人不能舍自己之乐予众生,并代一切众生之苦的话,便没有开悟的希望了。”故能放下自己的善业,承受众生的苦难,开悟便是可能的。
  一般人都是十分执着的,但当你感受到快乐的时候,如果放不下的话,那等到快乐结束,你也没有累积什么善业,这快乐也浪费了,毫无意义了,因此,捨受法可以说是十分基本而必要的。
  当你修法的时候,一切观想和心境都很容易保持,但是在现今这种社会中,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修法,所以在日常生活,可能会遇上产生贪瞋痴三毒的三种境界,这时你就应该懂得如何将三毒转成智慧,而其要领就是“专注”。
  金刚乘常常提到转识成智,在遇上境界时,要如何转三毒成智慧功德呢?
  首先谈到贪,众生都非常执着于财富权势、朋友爱人等等,当你对某事物产生贪爱、执着的时候,应立刻观想:愿以此贪执能代换一切众生之贪业,并因此为众生清净一切贪业之果报,这样的心愿便能将贪执转化为善业。  其次当你遭遇不如意、不顺心的情况或讨厌的人之时,通常会产生厌烦、瞋恨、挫折感……等等恶劣情绪,甚至还会自责,因此当你发怒时,应观想:愿此瞋恨能代换一切众生之瞋业,并清净众生瞋业之苦果,令众生皆除瞋心,享受极乐。
  同样地,当你散漫愚钝时,亦应如是观想:愿以此愚痴无明代换一切众生之愚痴,净除一切众生的无明,令众生智慧增长;因此,虽然你是愚痴的,但经由这样的观想发愿便能转化愚痴成为功德。
  论曰:“化逆境成菩提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遭遇许多逆境,造成精神和身体上的困扰和损伤。而当逆境现前的时候,首先必须明瞭一切现象的无生本性,一切现象都是如梦境般不实在的,因此这些幻象虚境导致的苦恼、烦闷……等,也毫不真实了,捨受法在此刻亦有很大的助益,你能发愿承担一切众生之苦,并施予众生快乐,经由这样“捨”与“受”的愿力,一切逆境也变得平淡了,在《驯心七义论》中亦提到:“万法归宗。”,意指八万四千法门各个不同,但却只有一个相同的目的,就是要断除我执,只要能断除我执,一切就简单了。
  寂天菩萨在他的《BODHICHARA AYATARA》中说道:“一切的苦难、灾祸、恐惧的根源,就是对于这从未真正存在的‘自我’的执着,众生具有坚强的我执,因此产生了贪、瞋、痴三毒,并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些恶业的结果便是痛苦、灾难、恐惧。”所以可怕、邪恶的不是这些逆境灾难,而是对于“自我”的执着,但这种明瞭并不足以立即去除我执,去除我执最好的方法就是修“捨受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7 22: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曰:“对一切众生心怀感激。”
  最大的功德是忍辱,但如果没有众生的话,便无法修习忍辱了,所以给我们带来困扰、痛苦的人,便是赐予我们机会修忍辱的人,藉此我们才能累积无量的功德,因此一切众生事实上是帮助我们修行积德的恩人,他们所制造的各种逆境、苦难对修行是有助益的,因为当我们处于顺境的时候,心是极为散漫的,我们很难想到修行这回事,而也只有当我们处于苦难困境的时候,才能深深体会一切众生的痛苦,而发出慈悲心,故众生不但是给我们机会修忍辱的人,也是我们发展慈悲心的对象,因此我们更接近开悟,也更远离恶业的造作了,所以我们实在应该对一切众生心存感激。
  逆境、不幸和仇敌都能增进佛法的修持,而通常我们认为亲近的亲人朋友,从佛法的观点来说,他们却是修行最大的障碍,他们夺走了我们修行的时间,阻碍了菩提道上的进展,由此修行的观点来看,一切冤家仇人,我们皆应视为如善知识一般,并且应尽一己所能地利益他们,若情况超越你的能力所及时,也不要发怒、生厌烦心,而应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他们,并发愿在将来开悟成佛的时候救度他们,这种清净的心境是很重要的。
  接下来,我们从究竟层面──亦就是由空性的道理──来谈一切外象。论曰:“观万法本性空,此为无上护符。”
  一切现象,我们都应该当作梦境,而对一切幻境之空性本质的体悟,即是轮回苦海中,最殊胜、最有威力的护身符,河流无数,皆汇集入海,同样地,由法身之境来说,千境万象亦皆汇入空性法身之中。
  然而空性并不是指万象万物都消失不见了,一切万象是存在的,但空性的境界中,对万象的执着是不存在的,而由于没有任何执着,一切焦虑不安、恐惧害怕亦无从生起了,任何现象境界仍然可能出现,但都如同梦境般不真实。
  这就好比做梦一样,当你做恶梦,梦到被恶人或猛兽所追逐的时候,因为你以为梦境是真实的,所以你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但如果当下你能了解这只是梦,是不真实的话,虽然恶梦仍未消失,但你的恐惧惊慌消失了,这是由化身的境界──“明”──来了解空性的道理。
  而化身之“明”和“空”是无二无别,不相抵触的,一切现象的显现和空性的本质是不分的,是同一的,“空性”和“明”的同一性,即是报身的境界,而在究竟的层次,无明的本身和无明的众生是无分别的,代表此无别境界的即是第四身──自性身──的境界。  接下来谈到四种善巧方便。
  论曰:“四善巧方便为殊胜法。”
  第一是累积资粮:众生都贪求享乐,但却不时地遭受痛苦,事实上我们应该视这些逆境为提醒我们广修功德,累积资粮的讯息。
  累积资粮有许多方法,如行十善、斋僧、供佛、施食给饿鬼,制作小型的舍利塔、绕佛塔、诵七支供、献曼达……等等,而修功德、累积资粮要有不屈不挠的观念,就算这些修持会给你带来苦难、疾病甚至死亡,你都应该勇往直前,以这样的观念来广行诸善,心中不存任何期待或畏惧,最后不要忘了回向功德,令一切众生成就佛果。
  第二是忏悔清净业障:从无始以来由于贪、瞋、痴三毒,众生造作了无数无量的恶业,以致遭遇各种痛苦,故我们应以“四力”的修持来清净业障。此四力为:
  一、由心中发真诚的忏悔,忏悔过去所造的一切恶业。
  二、发愿要以修持来清除过去无量的业障。
  三、从上师处领受一门对治之法后,便依照上师教导的和自己誓愿,实际地精进勤修。
  四、强固自己的誓愿,决不再造作任何身口意的恶业,并愿常行菩提道。  第三是供养魔食:第三个方法对你们的社会可能蛮有帮助的,因为这儿似乎有极度的迷信,很多人在遭遇生活上的不顺或生病的时候,都会认为是受什么邪魔龙鬼的影响或咀咒,但这都不是真的,不过是心的投射而已,然而,当你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决不要对这些神鬼非人施以报复或反击,不要怀着憎恨、敌对的心态,要以温和亲切的态度,以食子或各种不同的供品供养他们,心中想着:无论我曾造了什么恶业,导致妖魔鬼怪的咀咒和伤害,希望这一切能代替所有众生的恶业,此外,你并请求这些妖魔鬼怪帮忙,将你所有的功德都分享给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能立即种下成佛开悟之因。
  第四是供养护法:第四个方法主要就是向护法作祈请、作供养。
  护法是为保护众生,使众生有种种修行佛法的环境和因缘,他所保护的是众生修持正法之道,故名为护法,然而很多人对于护法产生误解,或是向护法祈求各种事业功名的成就,或是请护法帮忙打击仇敌,甚至还有人在钓鱼之前 ,祈求护法加持,令他能钓到很多的鱼,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护法护卫的是佛法的修持,而不是恶业的造作,修护法的法门,乃是为消除修行人各种修行上障碍,使一切修行的条件和善缘皆能成熟,使得修行之道更为顺利。
  总之,第四个善巧方便的主要观念就是:无论修持佛法需要什么条件,都希望护法能够成全我们,如果需要经历逆境痛苦才能修持,希望护法能赐予逆境;同样的如果需要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才能修持正法的话,亦请求护法能清净一切逆境。能够奉行此四善巧方便,那么即使你不是在修禅定的时刻,也能使菩提心增长,趋入开悟之境。
  任何一法门的宗旨,都是要断除我执,清净一切烦恼。因此身为一个修行人,对自己的检查和反省是十分重要的,不管你修持了多久,检查看看自己的我执和各种烦恼是否因佛法的修持而减少了?还是反而更为严重?
  如果你经过几年的修持,我执、我慢等烦恼一切更为严重的话,你不用抱怨是佛法出了问题,佛法没有增强烦恼执着的力量,佛法本身是有益无害的,问题是出在你并未正确地修持它,因此,你也无法获得任何法益,佛法就好比仙丹良药一般,可治疗病痛,但如果你服用了一段时间,病情却毫无起色的话,那必定是你服用的方法出了问题。
  修行必需依照正确的方法,并要明瞭修行的重心和要领,光自称是修行人,自认修了多久多久云云,却愈来愈自大,瞋心愈重,愈爱和别人比较竞争的话,足证此人不是一个好的修行人,同样的,也不要希望别人称赞自己是一个好的修行人,不要期望别人来对自己的修行作评论,我们应该作自己的评论者,观察者,时时刻刻地仔细检查自己的妄念烦恼是否随着佛法的修持而减少。
  错误的修行就好比有人给我们一盘美味可口的食物,并说明这是很好吃的,但我们却不了解他的意思,没有用嘴巴来吃这可口美食,却用眼睛来吃,结果当然尝不到它的可口美味,反而带来了疼痛,虽然食物是甘美的,但问题出在我们并未依照正确的方法来进食,因此,我们要切记,佛陀所传的一切法教,都是为断除我执,断除各种烦恼毒,所以如果当你自我观察,发现你的我执随着修行而愈来愈弱的话,你的修持便是正确的了。
  【佛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swwn 发表于 2015-2-26 09: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4 20:13 , Processed in 0.0565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