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740|回复: 1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第三讲(第1品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6 21: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 第三讲(第1品)
《入菩萨行论 三》
雪歌仁波切讲授,法炬法师翻译
2004/11/14
上次讲到「庚二、思惟菩提心功德利益 分四:辛一、释菩提心功德利益,辛二、辨菩提心相, 辛三、由彼出生此等功德利益之因, 辛四、赞修菩提心者 」其中「辛一、释菩提心功德利益」已经讲过了,今天开始讲「辛二、 辨菩提心相」。这四个科判已经总摄了这一部论的简略意义。
在辛一讲到菩提心的的功德利益时,并没有分别讲愿菩提心或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而是总的来说它的利益。下面就会分别的来讲愿心的利益是什么,行心的利益是什么。我们念一下根本颂,这样会帮我们回顾一下里面的意义:(从11页开始)
「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极难对抗罪障大势力,
是时若无圆满菩提心,余善威力何能遮彼罪。」
「于多劫中恒时作护念,诸能仁主观见此利益,
无量士夫多资粮所成,胜乐由斯不难安隐得。」
「百千生死苦痛欲摧坏,有情忧恼不安欲遣除,
众多百千妙乐欲受享,菩提心体常应不舍离。」
「若发菩提心者剎那间,生死囹圄坚牢苦逼身,
即名一切如来殊胜子,世间天人悉皆应恭敬。」
「如丹点金转成殊胜相,将此不净之身能转成,
希有无价大宝如来身,是故于菩提心应坚持。」
「众生唯一导师无量慧,善巧普观见为极珍奇,
五趣众生欲求出离者,大宝菩提妙心应坚持。」
「一切余善不久如芭蕉,一次生果雕谢不再生,
菩提妙心嘉树常茂密,与果恒时无尽展转增。」
「如作极恶难容诸重罪,须依有力勇者脱诸怖,
若于谁人归投即蒙救,诸谨畏者于彼何不归。」
「菩提妙心犹如劫尽火,剎那能焚诸罪尽无余,
是故发心功德量无边,慈氏依怙广为善财说。」
「总摄而言菩提心,应知有二种差别,谓即发起菩提愿,及与趣入菩提行。」
刚才我们念的偈颂,菩提心的利益既然是无量无边的话,那么,菩提心到底是什么呢?简单而言,菩提心可以分为两种,也就是愿心和行心。它们的次第性,要先生起愿心,后来才生起行心。也就是先生起欲得圆满菩提的心,之后为了得到这个圆满的菩提心,应该要去修持,为了能够修持的缘故,所以要发起行心。愿心也就是欲得圆满菩提的心,生起了欲得圆满菩提的心,你不止只有这个心而已,你还想开始来行持、开始来修持,来真正获得圆满菩提,你也会生起这个心。乃至于你还没有实际的去行持要证得圆满菩提心之前,你所发的心都属于愿心而已。一但你开始了要来行持,决定要来证得圆满菩提,这种心发起了之后,那你就生起了行心。两者都是心,可是他有一个界限在。
佛陀成佛之后,在他的心相续当中是不是还有菩提心呢?回答是必须有的。如果没有的话,那祂就没有行心的戒,也就无法传给其他菩萨行心的戒了,因为要传行心的戒给其他人,自己必须要具足行心的戒才可以,所以佛成佛之后也必须要有。那么,佛在成佛以后是否还有欲求圆满菩提的心呢?答案也是有的,祂的心相续当中还有这个菩提心摄持,祂是唯有为了利益一切有情的缘故,所以祂必须具有欲求圆满菩提的心。仁波切比喻就好像他有这一串念珠,他有了这一串念珠呢,所以必须要念六字大明咒,来念咒、来持咒等等,意思是相同的。所以,佛陀祂具有欲求圆满菩提的心,并不是祂为得圆满菩提而必须证得圆满菩提,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祂为了一切有情之故,所以祂必须具有这个心。
愿心和行心可以说成欲行和趣行,也就是想要去和开始去的意思。比如我们要去印度,在我们还没有出发之前,我们就有想要去印度的心了,而在我 们出发之后还是有这个心。所以,想要去的心,在这两个过程中都有。因此才说(壬二、譬释差别广论P.224+2):
「如人欲行兴趣行,差别如何易了知,如其次第愿行别,智者当之亦如是。」
愿心和行心的差别,我们应该可以了解。再来(壬三 癸一、愿菩提心功德):
「愿菩提心虽亦能,于生死中与大果,然不如行菩提心,出生福德恒无尽。」
欲行和趣行,也就是愿心和行心,这两者的功德是有差别的,什么差别呢?愿菩提心可以在生死当中给予大的果报,可是所给的这样大的果报持续的时间不如行菩提心,所以说「然不如行菩提心,出生福德恒无尽。」也就是行菩提心所出生的功德是常流不息、持续不断的。
愿心和行心的功德差别是这样子的,当发起行心之后,行者的心已经有所改变,他已经开始趣舍弃我爱执了,所做的行为自然就会去遮止唯求自利,都是唯求利他,身语所做以及思惟全部都是唯有利他而已。他心中所想的都是以利他为主,而不是以自利为主了。他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以利他为主,而不以自利为主。他是为了一切有情而求证圆满菩提,这一点是绝对肯定的,同时他也许下诺言唯有这样做而已。所以用他许下诺言的这一股力量,之后不论他是在睡觉或是放逸,任何时刻,这个行心所带来的功德都是无量无边的,是不会间断的,因为这个行者心中唯有利他而已。
我们说行菩提心能出生的功德是恒久无尽的,那么,它有什么特别的功德呢?请看文(癸二、行菩提心功德):
「普为无边有情界,悉皆解脱安隐故,发心坚固无退转,何时真发如是心,
即当从于彼时起,纵令倚卧行放逸,福德势力流无尽,量等虚空遍出生。」
这就是行心特别的功德。行菩提心有这样的特别功德,那么,它是出自哪里呢?用什么来成立呢?下面这一偈(辛三 壬一、教立):
「此有经文可为证,出于妙臂请问经,为利小心有情故,如来欢喜亲宣说。」
也就是为了那一些,就是声闻、独觉当中的不定种性者而言。有一些声闻、独觉众是种性决定的,另有一些是种性不决定的,就是不定种性者,他们也不决定是声闻、独觉的种性,可是他们却是喜欢声闻、独觉乘,这一类的不定种性者可以将他们引回大乘门当中。也就是对那些劣乘种性者,这边「小心有情」指的就是劣乘的不定种性者,可以将他们引回大乘来,所以佛在《妙臂请问经》里面,为了那些声闻、独觉的不定种性者,就讲了很多菩提心的功德。
前面我们刚刚念的,是总的来称扬愿心和行心的功德利益,主要还是在愿心的功德上,那特别讲到行心的功德,就是「普为无边有情界」到「量等虚空遍出生」,这一段是特别讲到行心的功德。
刚才从十一页「如是常以微弱之善根」这边开始,到十五页「及与趣入菩提行」,这整个都是在讲菩提心的功德,先讲到愿心的功德,再讲到行心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一个行者刚开始发心时,一定要先发起愿心。所以,要先让他认知愿心的功德在那边,他才会发起愿心。先讲愿心的功德,再讲到行心的功德,所以它也是有次第性的。像我们现在,任然还处于发了愿心和行心之后,还是属于菩萨位者,他必须为了一切无量无边的有情而去求证圆满佛果,并不是为了一位有情而已,而是为了无量无边的有情。他为了要去除无量无边有情的痛苦,不仅是解除一位有情的痛苦而已。所以,他所缘的是非常广的,也因为这个样子,他能够满一切众生愿、除一切众生苦,因所以而积聚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请看偈颂(壬二...子一、成办安乐作用无边故功德大 广论P.208+3),:
「若人但略一思惟,欲为有情除首疾,亦为具足饶益想,所有福德亦无量,
况为别别众有情,各欲为除无量苦,无量功德各成办,其为福德何待言?」
讲到利益他人的菩提心的修持,并不是人人皆能具有的,比如说父亲、母亲、仙人或梵行师长,有一些不见得就有菩提心的。所以看偈颂就讲到(子二、是故别无利益之心更胜于此):
「纵令若父或若母,孰有如斯饶益心,诸天仙人梵行者,宁有何人心似此?」
像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会有像这样要发起要利他的菩提心的行者,这样的修持心呢?纵然这些父母、天神、仙人、梵行者或者说一些师长,他们虽然有想要利益其他人的心,可是,他们总不如一位发起菩提心者的心量那么广。
用我们自己来作比喻就知道了,我们要去利益有情的这种思惟,即使是父母、天神或一些似道的这些老师,阐示道路的这些老师,他们虽然也有要利益他人的心,可是,总是达不到要利益众他人的菩提心这种程度。所以这边才说(子三、余诸有情即为己利亦未曾起如是利益之心广论P.69-4):
「彼诸有情于往昔,为自利故如是心,梦中尚未暂梦见,此利他心从何生?」
原因在这边。这里讲到这些父母、天神、仙人等等,在他们的心中如果没有自利的心,那么,他们怎么可能会发起利他的心呢?他们连作梦都没有梦到要自利的话,怎么可能做到利他的心呢?就像我们白天工作如果做不好,晚上或许梦到把事情做好了,那会很高兴。他们连自利自在梦中都不会梦到的话,怎么可能有利他的心呢?更何况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唯为利他的,唯有利他心而已。刚刚举的这些例子,他们自利心尚无,怎么可能梦中还要梦到利他的心呢?这是不可能的事。
请看文(子四、结赞 广论P.207+5):
「反是绝不求自利,唯为利益诸有情,殊胜菩提心妙宝,空前希有始诞生。」
世人最爱的就只有他自己而已,以自己为最爱怜的、最爱惜的,如果一个行者反过来,他最爱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去利益众生,去爱执其他有情的话,那他心中所生起的这一颗殊胜的无上菩提心,岂不是一件空前希有而难能可贵的事吗?
这种利益他人的菩提心的思惟是非常深细广泛的,深细到任何人连想都想不到的程度,它的对境又是无量无边的有情,绝非一、两个有情而已。所以,利益他人的菩提心是非常深细且非常广大的,它的利益就像前面所说的是无量无边的。除苦者是它,除罪障者也是这一颗心,为我们带来无量无边的善根功德还是它。它的功德连虚空都难以容纳,它还可以为我们去除五无间罪。造无间罪必须堕到地狱受苦,这种极沉重的罪,也只有菩提心能为我们去除。
当我们发起愿心的时候,就可以得到上述的功德,可是,它不见得就会持续下去。但是,如果你发起行心的话,上述所说的愿心功德和行心功德就会不断持续、增长下去,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发起行心之后,你会实际的去利益众生,实际的去除众生的痛苦,实际的给予众生安乐,就是会实际去行动的意思。在愿心的阶段,你有发愿而已,还没有实际去做利益众生的行动。行心就不一样了,你就实际去做利益众生的行动了,带给众生安乐,去除众生的痛苦。所以,行心就像如意宝一样,可以去除一切众生苦,满足众生一切所愿,带给众生所有一切安乐。所以,行心的功德是任谁都无法测量出来的。所以下面这个偈颂就讲到(癸二…子 一、正说):
「一切有情喜乐因,有情诸苦普疗药,菩提妙心福云何,于彼以何量可测?」
一位真正心中具有菩提心者,我们只要跟他在一起,看他一眼,马上就能得到无比的快乐,因为我们可以从他慈悲的眼神中得到无边的快乐。相反的,如果是一个我爱执很重的人,你只要看他一眼,就会带来无比的痛苦,更不用说跟他讲话,那就会更难过了。
菩提心带给我们所有的安乐,真的是言不可尽的,一个实际具有菩提心的行者,即使没有实际付诸行动去利益众生,从他的外表、威仪,已经足以带给我们很多学习悲悯心的学处了,已经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了,更不用说他实际去做的事了。所以,菩提心就像是如意宝一样,它可以带给一切我们所需、一切我们所想要得到的安乐。
真正要发起菩提心,说实在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去思惟菩提心能带来的功德、利益,虽然此世我们还不见得能够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至少也要对菩提心生起欢喜心,这就是要在我们心田中种下菩提心的种子。
行心可以带给我们无量无边的功德、利益,是无法比拟的、无法比较的,即使愿心也是如此,愿心虽仅止于发愿的阶段,也一样可以带来无量无边的 功德。请看文(子二、理成):
「仅唯发起饶益心,犹胜供养诸如来,况于无余众有情,勤作利益安乐事。」
也就是仅仅发起饶益友情的愿心而已,那他的功德就犹胜供养诸如来了,更何况发起行心,实际去做利益无量无边有情的这些安乐事,那功德更是不用说了。接下来是断疑的部分,有人提出疑问说:「愿心和行心的目标都是为了令一切有情具足安乐,去除痛苦,都是这个样子,对不对?那这个人就提出问题,说所谓的苦或者乐,苦的觉受和或者乐的觉受,有情到底需要什么,只有有情他自己知道而已,那这个发起菩提心的行者,怎么知道他需要什么呢?发起菩提心能够真正带给他们所需的安乐及去除他们的苦吗?他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大部分的有情心中虽然不愿意遭受痛苦,可是,却偏偏去造作痛苦的因,虽然希望得到安乐,却偏偏又将能够得到安乐的因像敌人一样的摧灭掉。请看文(子三、断疑):
「心欲舍离诸苦痛,现于诸苦转趣近,虽欲安乐而愚昧,摧坏己乐如仇人。」
「若人匮乏安乐具,具足众多痛苦事,谁以诸乐令满足,复为断除诸苦痛?」
这些有情的乐少苦多,可是,他们苦多却偏偏去造作会引生痛苦的事情,他们乐少偏偏去造作无法获得安乐的事。有情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才会匮乏安乐,才会具足众多的痛苦。谁能够以诸乐令满足?复为断除诸苦痛呢?请看文(广论P.207+6):
「愚痴暗昧能遣除,如此善心何能匹,如斯善友何可得,如斯福德何能及。」
像菩提心这样的善心,能够为我们去除愚痴昏昧,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呢?「如斯善友何可得」像这么好的一个帮手,在哪里才能够得到呢?「如斯福德何能及?」像这样子菩提心所能够带来的安乐因及功德,又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呢?
接着我们就从从十五页的「总摄而言菩提心」念到二十页「如斯福德何能及」,这边主要是讲到菩提心可以分为两类、菩提心的差别、愿菩提心的功德及行菩提心的功德,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所以我们一起念:
「总摄而言菩提心,应知有二种差别,谓即发起菩提愿,及与趣入菩提行。」
「如人欲行兴趣行,差别如何易了知,如其次第愿行别,智者当之亦如是。」
「愿菩提心虽亦能,于生死中与大果,然不如行菩提心,出生福德恒无尽。」
「普为无边有情界,悉皆解脱安隐故,发心坚固无退转,何时真发如是心,
即当从于彼时起,纵令倚卧行放逸,福德势力流无尽,量等虚空遍出生。」
「此有经文可为证,出于妙臂请问经,为利小心有情故,如来欢喜亲宣说。」
「若人但略一思惟,欲为有情除首疾,亦为具足饶益想,所有福德亦无量,
况为别别众有情,各欲为除无量苦,无量功德各成办,其为福德何待言?」
「纵令若父或若母,孰有如斯饶益心,诸天仙人梵行者,宁有何人心似此?」
「彼诸有情于往昔,为自利故如是心,梦中尚未暂梦见,此利他心从何生?」
「反是绝不求自利,唯为利益诸有情,殊胜菩提心妙宝,空前希有始诞生。」
「一切有情喜乐因,有情诸苦普疗药,菩提妙心福云何,于彼以何量可测?」
「仅唯发起饶益心,犹胜供养诸如来,况于无余众有情,勤作利益安乐事?」
「心欲舍离诸苦痛,现于诸苦转趣近,虽欲安乐而愚昧,摧坏己乐如仇人。」
「若人匮乏安乐具,具足众多痛苦事,谁以诸乐令满足,复为断除诸苦痛?」
「愚痴暗昧能遣除,如此善心何能匹,如斯善友何可得,如斯福德何能及?」
下面就是赞叹心相续当中具有菩提心的行者,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7-6 2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入菩萨行论讲记·雪歌仁波切]入菩萨行论 第三讲(第1品)》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辛四、赞修菩提心者分三,壬一、 大悲引发为不请友故应赞扬」:
「或为受恩作酬报,彼亦尚应获称扬,况为众生不请友,菩提萨埵何待言?」
就我们而言,他人需要什么,我们尚且不晓得,而且我们有时候想要去帮助他人,也不见得能够使得上力。可是,菩萨却能了解我们一切的所需,了解我们一切的心意,他们能够从旁来帮助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像一般世间的人,我们如果请别人做某一件事,都会给予酬劳,在他真的来帮忙的时候,我们还要加以褒扬一番,让他心生欢喜来帮我们做这件事。所以这边才说「或为受恩作酬报,彼亦尚应获称扬」,就是那些受雇于我们来做事的人,我们尚且要去褒扬他,让他好好的作事。更何况那些菩萨了知我们一切所需,能够了知我们一切心意,而且不需要我们提出请求,甚至我们想都没有想到要请他来帮忙,他就主动来帮忙了,那是不是我们更应该要去赞扬这一类的菩萨了,所以说「况为众生不请友,菩提萨埵何待言?」。
再来请看文(壬二、略作利益尚应称叹成办一切利乐弥应赞扬):
「于少有情作搏食,剎那施与一餔醊,轻心嗟来半日施,世人敬赞犹称善,
况于无边诸有情,无上菩提大安乐,随心所欲悉圆满,恒时施与何待言。」
世间的大善人、大施主,他如果来作一日的布施,或是作一个月一次或半年一次的布施,给予众生饮食,世间人一定都非常的称赞他是一个大善人。 也有一些大施主在给众生的时候,并不是用很恭敬的态度,他们可能会自以为是,自认为一个大施主、大财主,所以他会用一种很藐视、很轻忽的态度来布施这些食物出去,他用这种态度,世人都还会赞叹他们是一个大善人,所以看这一句「于少有情作搏食,剎那施与一餔醊」,剎那就是某个很少的时间内,不是很长时,一餔醊就是一点点的食物,或是「轻心嗟来半日施」他以很轻蔑的这种心给半日之施,世人尚且称他为大善人。「况于无边诸有情」何况菩萨在利益众生的时候,并不只是为一位有情,而是为了无量无边的有情。祂所给予众生的也不是半日之施,也不是一搏之食,而是给予众生无上菩提的大安乐、佛果的大安乐,而且是满足一切众生的一切所欲,而不是满足众生暂时的需要而已。利益众生的时间又是恒时的,而不是一段短暂的时间,乃至轮回未空之前祂都要这样做。「恒时施与何待言」这样的菩萨、发起菩提心者,更是值得我们去赞叹祂为大善人。
请看文(壬三…癸一、余菩萨不应少毁谤之因 广论P.135+1):
「如是佛子大施主,若谁于彼起恶心,佛言随其心念数,当堕泥犁尔许劫。」
那些已经具足愿心、行心的利益功德者,也就是祂已经具足了愿心和行心利益功德的这些菩萨,我们又可称他们为佛子或大施主,如果我们对于他对我们的大恩无所知而随着烦恼转,生起恶心来对待这位菩萨,将会随着我们所生起的瞋恚心有多少剎那,就会堕到地狱有多少劫。所以,我们应该思惟这些佛子、这些菩萨是如何来利益我们,应该生起感念它对我们恩泽的心。如果不感念他们的恩泽,反而生起不恭敬、瞋恚的心,那我们的不恭敬、瞋恚心有多少剎那数,就会堕到地狱里多少劫。
在注解中就有引经文来证明刚刚的说法,请看文:
「《最极寂静决定神变经》云:『妙吉祥,若时菩萨,于菩萨所,发起瞋心,发起慢心,其时即彼自言我将经劫住于地狱,应当慎之。』」接着又引 另外一部经,「《信力发起手印经》云:『纵令焚毁恒河沙数所有塔庙,不如于大乘胜解行地菩萨起一念损恼之心,其罪犹大无数倍。』」也就是即使你摧毁掉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塔庙,那个罪恶也不及你对于一位住于大乘胜解行地的菩萨发起一念损害的心。
请看文,「盖诸佛由菩萨生,损佛之因,故为重罪之尤,众多经论,皆作如是说也。」讲到如果对菩萨生起瞋恚心或是损恼菩萨的心,就等于是去损害了佛的近取因,因为菩萨是佛的近取因,佛是由菩萨而来的,如果你去损恼菩萨的话,就等于是去损恼成佛的心因了,你去谤拨菩萨也是一样,等于你去谤拨佛的因了,这样会使得你离佛越来越远,你成佛的日子会拉得非常的遥远,本来三大阿僧祇劫可以成佛的,现在不晓得要经过多少阿僧祇劫,都倍数增长的无法成佛。那你去破坏这些塔庙的话,并不会造成损佛的因。
刚才是说对菩萨生起瞋恶心所造的恶业有多重。相反的,如果你对菩萨生起净信心,所得的功德也是无数倍的倍数增长。请看文(癸二、应修信心之因):
「若谁于彼生净信,其果如前信转增。」
我们造善或造恶,同样都是对着这个菩萨,对境是一样的,为什么说对菩萨造善的功德会比造恶更大呢?因为你造善时的心是正的,而不是颠倒的, 有很多的正理、很多的量可以成立起这一点。当你造恶时,你的心是颠倒的,虽然这个恶是有它的力量,可是,因为心颠倒的关系,势力就小很多了。就像证空性慧、证得无我的心及起我执的心,同样都是这个心,可是,证得无我的心对于我们利益的力量,就远胜于我执的心对我们伤害的力量。所以,我们必须对菩萨生起欢喜、恭敬、信仰的心,因为我们见到祂心相续当中菩提心的功德。如果我们能够对菩萨生起欢喜、恭敬、信仰的心的话,也为我们自己缔造了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我们要对菩提心的功德有所认知,像前面所说的愿心和行心。之后我们才能对已经生起菩提心的菩萨生起欢喜和恭敬的心,如此一来,我们也会生起想要获得菩提心功德的心,所以要对这些菩萨生起清净相。
我们要如何去遮止对菩萨生起不信、恶心、轻视或瞋恚的心呢?我们要对于其他有情不要轻易的随我们的妄念去判断他就是怎样的人,因为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因此,我们要对其他有情修清净相。如果我们没有正确了解的正量可以了去解他人是如何的话,可能我们就会随着自己的妄念而转,而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心中如果没有未缘到因(未缘到的真因、未理解真正的原因)的话,就无法去判断何者为是、何者为非。如果我们还没有办法缘念到那个真正的原因,就没办法肯定他就是怎样的人。
如果我们自己不了解别人,还在一直用不正确的理由,说这个人怎样、那个人怎样,一直加上很多的猜测,无明、烦恼一直加上去,一直会生气,或对他不清净,如果这个对象是菩萨的话,那就很糟糕了,就会产生前面所说的危险。未缘到因在那里有特别的解释,所以,我们要特别小心,不可以随便去评判下决定这个人是怎样、那个人是怎样。
我们如果无法去判断对方到底如何的话,最好能保持一份恭敬、清净的心来对待对方。所以对于菩萨这个对境,不管我们是生起净信的对境,或是生起瞋恚的对境,同样都是对着这个菩萨。这个菩萨可以说任何时刻,祂都永远不会生起一丝丝伤害我们的心或是瞋恚我们的心,再怎么小伤害我们的心在祂身上找不到,祂无时无刻只有利益我们的心而已。即使我们再怎么去恶待他、伤害他,祂永远都不会有想要伤害我们的心。不管我们怎么去伤害他,等于是增长他的修行而已,祂的修行会越来越好。对于菩萨来说,我们如果恶待祂,祂不会特别离我们很远,我们如果善待祂,祂也不会特别对亲近我们,祂对每一个众生都是一样的。
请看文(癸三、结成应顶礼皈依 广论P.207+7):
「于诸佛子极珍重,罪垢不生善自增,谁具胜义妙宝心,于彼之身当敬礼,
纵损彼者犹沾乐,安乐生处我皈依。」
对于唯行利他的菩萨,因为祂无时无刻都是在利益他人,「纵损彼者犹沾乐」即使去伤害祂,祂还是会带给我们安乐。对于这样一个安乐的出生处, 我顶礼、我皈依。对于这样的菩萨,我们如果去伤害祂,只有增长祂的修行而已,祂都不会反过来报复我们、伤害我们,反而会更利益我们。
《入菩萨行论》的第一品〈赞菩提心功德品〉到此讲解完毕。这里从不同角度来讲菩提心的功德,我们去念诵它是非常好的,也会积聚功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3 13:48 , Processed in 0.06735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