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593|回复: 4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6-8 20: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宣化上人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   
    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这些大阿罗汉,都是德高望重,人人都知(指闻其名,但未见其面)且识(已见其面,并认识其人)。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
    长老,乃对年长者之尊称。长老有三种:(1)年耆长老:耆是老年人,年耆是指年纪很大的人。
    (2)法性长老:即明白佛法。‘性'是自性。因为明白佛法而通达自性,故不论其年龄是长或少,有智慧无量、辩才无碍者,纵使年纪轻,一样可以讲解佛法。如舍利弗在八岁时,即把印度所有的论师给战胜了。他在七天内,即能通达佛法,故言长老。
    (3)福德长老:有很多福报,人人欢喜供养他。因为他接受人的供养,亦能令人种福,也因其有德行故。
    舍利弗尊者未出生时,他的母亲和其弟弟(摩诃拘絺罗)辩论,可是每一次都是她辩输。自她怀孕后,奇迹立刻出现,当她再与弟弟辩论时,弟弟反而输了。所以聪明的摩诃拘絺罗立刻知道他姊姊胎里的小孩,一定是很有智慧。
    舍利弗及目犍莲均是长老。
    舍利弗是梵语,其父名‘提舍',‘利'是他母亲的名字,‘弗'为子意,故有些经文译为‘舍利弗'或‘优婆提舍'。把父母的名字合起来,做为其名字,故称‘舍利弗'。‘舍利弗'有好几种翻译。有的译为‘身子',或‘鹙子',或‘珠子'。何谓‘身子'?因为他母亲的身体非常得美丽(其相貌亦端严),故言‘身子',意即那个身体很好的女人的儿子。‘鹙子',鹙鹭是一种鸟,此鸟的眼睛美丽异常,舍利弗母亲的眼睛亦如鹙鹭一般的美丽,故称舍利弗为‘鹙子'。又称‘珠子',珠子亦是指其母亲的眼睛如宝珠一般的美,而生出舍利弗的眼珠亦很美丽,故称‘珠子'。
    舍利弗在声闻里是智慧第一,其智慧无人可比。当他仍在母腹中时,即帮母亲辩论,辩无不胜。与谁辩呢?即与其舅父。本来他母亲未怀舍利弗时,常与她弟弟辩,屡辩屡败,每辩必败。但自她怀孕后,再与她弟弟辩就不同了,后者所讲的道理,总没她讲得圆满。其弟弟(即舍利弗的舅舅)亦很聪明,知道非其姐辩胜他,乃是她肚里的孩子帮著她来与他辩论的。于是他便发心去南印度学论议,一学学了许多年。那时也没电灯,但他白天、晚上都勤学论学:四韦陀典、四种论学,甚至不肯空过一分乃至一秒钟。学了几年后,衣服破了也不补,脸也不洗,手指甲也不剪,故指甲很长,因此一般人称他为‘长爪梵志'。当他把所有的论学学完了,便回来预备与其外甥辩。因为他是个大论师,心想:‘将来若不能胜其外甥,是很没面子的事。'不料学成归来,却发现舍利弗已跟佛出家了。他很不悦,认为是胡闹,他说:‘佛有什么道德?只不过是一个沙门,我要去把我的外甥要回来。'他便去和佛交涉,拟要回其外甥。佛说:‘你凭什么理由把他要回去?你立一个宗来。'他答:‘我以不受为宗。'佛言:‘好,你以不受为宗,那你还受不受你的见呢?你立宗这个见还受不受呢?'他本来是什么都不受的,现在佛问他受不受这个见?他自忖:‘若说受,则“以不受为宗”,此宗便会倒了,立不住,因为有了受。若说不受,连个见都不受,但立那个宗就是“见”,怎可说是不受那个见呢?故答受与不受均立不住。'于是自认败了。但在未辩之前,他与佛立了条约,他说:‘若我胜了,则我带舍利弗回去,不跟你出家。若我输了,我把头割下送你。'他以头为赌注,这回败了,他拔腿便跑,跑了三、五哩后,继而想之:‘这也不对,既已讲好,输了要给头的,现在跑了,岂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为呢?'便转回去,向释迦牟尼佛要刀,佛说:‘你要刀做什么?'他说:‘我输了,要把头割下给你。'佛说:‘我法无此法。你既输了,就不要走,也在这儿出家好了。'他问:‘佛您肯收我吗?'佛首肯,于是不但外甥没找回,连带他也跟著出家作比丘了。出家后,随即得法眼净,证果了。
    舍利弗在母腹内即有如此大的智慧,帮著母亲与舅舅辩论。又舍利弗在七日内,即通达诸法实相,在八岁时即论胜一切的论师,故为大智舍利弗。释迦牟尼佛不问自说说弥陀经,当机众即是以舍利弗为首,因为有舍利弗如此的智慧,才可接受净土法门深妙的道理。
    舍利弗不仅是智慧第一,其神通亦是第一。因为有一次,有位居士供斋,请佛应供。那时舍利弗却入定了,人家叫也不出定(不是装模作样,好像入定的样子,是真入定了)。于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欲以神通把舍利弗叫出定,可是使尽神通,却连舍利弗的衣角丝毫也动不得。由此可证明舍利弗不仅智慧第一,神通亦为第一。(不像我们打坐入定,周围动静还很清楚呢!舍利弗才是真入定)。
    为什么舍利弗智慧第一呢?为什么称大智舍利弗呢?这就要讲到因果上。他在因地时,最初发心学佛,遇到一位师父,师父问他:‘要不要智慧?'舍利弗说:‘要。'于是他师父告诉他:‘若要得智慧,就需学般若智慧法门,诵持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天天诵持,则可开智慧。'舍利弗便依教奉行。白天晚上,行住坐卧皆念兹在兹,无有间断,甚至还发愿生生世世要拜这位师父学般若法。于是一生一生的学习般若法门,一生一生的增加智慧,于是在释迦牟尼佛成佛这一生,有这样的成就,能七日通达诸法实相。谁是他因地的师父呢?就是释迦牟尼佛。故现在释迦牟尼佛成佛了,他也成了大阿罗汉,这是舍利弗成就大智之因缘。主要是因为他时刻不忘善知识之教诲,故所学之法在七日之内能通达。
    我们为什么念经念咒很慢,甚至几个月楞严咒也背不出来?这是因为前生未学过这么多佛法,现在才开始。最要紧的是学佛法不能懒惰,必须学舍利弗那样勤奋,日夜不懈怠的来学佛法。故现在记不住经与咒文的人,更应努力,所谓‘勤能补拙'。若能记得清楚,亦更应加倍努力,以增长自己的智慧。为什么我的智慧比别人低?因为没有学过佛法之故,故现在应发愿学习佛法,将来赶上大智舍利弗。要学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他的智慧比舍利弗大多了。
    摩诃目犍连,摩诃是梵语,有三种意思:1、大。因为长老是国王、大臣所恭敬的,故大。2、多。他学习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故为多。3、胜。他超胜其他旁门外道。
    目犍连是梵语,译为‘采菽氏'或‘莱菔根',因为其先人修道时吃此物,故以此为名。他的名字另一个意思是拘律陀(树名),因为他的父母向树神祈祷而生下他的。
    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他最初证得阿罗汉,即得六通。何谓六通?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1、天眼通,不但能看见人间的情形,亦可见到天人的一举一动。2、天耳通,不但能见,也能听天人的一言一行。3、他心通,在彼此相对时,你内心有何意念,虽未说出口,但对方已知你所想及要做之事。4、宿命通,不但知道你的意念,速你前世的因果,也能清楚明了。5、神足通又叫神境通、如意通。何谓神足通?乃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连鬼神都不知,有千变万化。又称神境通,因能到一切境界,通达无碍。如意通是遂心所欲,想上天或下地狱都能随意而之,甚至入火,火不能烧;下水,水不能淹,能任意穿墙而过,不须经过门户;遂心如意,如意可达。6、漏尽通,已无有漏。凡夫皆有漏,如破了的玻璃瓶,装不上水,一装即漏;洞大便漏得快一点,洞小则漏得慢,要是没有漏洞,就不会漏了。
    人有什么漏呢?人喝水、吃饭,变成大小便时,即是漏。爱发脾气,有贪、嗔、痴、慢、疑等心,皆是漏。有漏即存不住。漏尽通是把这些漏都没有了,这些漏即是所有的毛病。人无大病就有小病,没有小病却有毛病;无大漏时有小漏;无小漏时,却有慢慢漏之习气,漏是讲不完的。此即六通。
    目犍连尊者得六通后,他即刻用天眼通遍观世界,找他的父母,先注意找他的母亲。一看,却见他妈妈在地狱里。为何他母亲在地狱里呢?因为她在生时,不信佛、法、僧三宝,不单不信三宝,且毁谤三宝,又杀生,又爱吃鱼子,杀生太多,故堕地狱。目犍连尊者于是拿一钵饭给他母亲吃,其母急忙一手拿钵,另一手遮住钵(因其贪心太重,怕其他饿鬼来抢她的饭。饿鬼是贪心重的),偷偷的吃。可是因其业障太重,饭未入口前,已烧成炭,不能吃了,而且还烧破了她的嘴。目犍连尊者纵有神通,也无法使饭不成火炭,故即刻去求救于佛。
    释迦牟尼佛即教他一个救他母亲的方法。即是设盂兰盆供。盂兰盆是梵语,译为解倒悬;把倒挂的人解下,言及人在地狱里变成饿鬼,就好像被倒挂起来一样。在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时,以百味饮食来供养十方僧,才能救其母亲离苦得乐。目犍连依此而行,果然超度他的母亲生天了,不单他母亲生天,所有在地狱里的饿鬼都离苦得乐了。
    有的人说:‘我不相信我们所吃的饮食,当饿鬼吃时会化成求炭。'这难怪你不信,我以前也不信。可是在宇宙间有许多事奇奇怪怪,一言难尽,更何况宇宙以外之事呢?譬如清水,人和畜生看水是水;可是天人见水为琉璃;饿鬼见水是火。这些都是随其业报所现。天、人、饿鬼等,各有各的业报,乃业力所现。这个就是目犍连尊者求佛救母之因缘。
    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
    ‘摩诃迦叶',摩诃有大、多、胜三种意思,故摩诃迦叶即大迦叶。‘迦叶'是梵语,译为大龟氏。大龟氏是他的姓,因为他的先人,看见有只大龟驮著一卷图一道修道,所以就以此为姓。又叫饮光氏,因他的身上有光,能隐蔽其他所有的光,好像饮尽一切的光。他怎么会这么光明呢?是在过去七佛时,在毗婆尸佛时,有一座庙,破烂不堪,佛像无遮蔽,任凭风吹雨打。此时有一贫女发心要给佛像装金,修补庙。她每天到各处化缘,等积蓄够了,就请一位金匠来为佛像补金身。补完了,这金匠就对这女人生出一种爱心。他向这女人说:‘你修庙功德很大,但可否功德算二人的?你出金,我出工,不收你的钱。'于是两人共同把佛像与庙宇装修好后,这金匠就向这穷女人求婚,两人便结婚了。因为给佛像装金的缘故,后来生生世世两人身上都放紫金光。而在九十一劫中,两人生生世世都做夫妇。
    今生迦叶生于摩竭提国。当他长到二十岁时,他父母要他成婚,他就说:‘一定要找个身上有金光的女人,我才和她结婚,否则我就不结婚。'后来果然在另一个国家,有个女人身上也是放同样的金光。这是前因后果,作善业感现,故生生世世均有金光。他们夫妇二人生生世世都是修道,共同研究修行之方法。在今生,迦叶出家作比丘,他太太亦出家作比丘尼,叫紫金光比丘尼。大迦叶的名字叫庇钵罗,本为树名。因为他父母亦是向树神祈祷而生下他,故以之为名。
    摩诃迦叶尊者在佛教里,具有重要的地位。佛说法时,大梵天王会来献金莲华供佛。有一天佛手拿起金莲华示众,在这个百万人天的法会,谁也没表示,唯独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于是佛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心印法门,已传予迦叶。'故迦叶为佛教之初祖,西天第一代祖师。尊者现在还在这世界上。佛入涅槃后,摩诃迦叶尊者便至云南鸡足山入定,等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出世成佛时,他要把金缕袈裟交给弥勒尊佛,那时他所应做的事便做完了。
    迦叶尊者皈依佛出家作比丘时,已一百六十岁了,等佛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尊者已年届二百余岁。从佛入灭至今,已三千余年。有很多修道人到鸡足山朝拜迦叶祖师。在鸡足山常常有三种光:1、佛光。2、金光。3、银光。人到鸡足山朝拜时,若有诚心就会听到山间有大钟响,但只闻钟响,而不见钟,在全鸡足山几百里内皆可听见,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迦叶尊者在佛的弟子里,有两个第一:1、头陀第一。2、年龄第一。所有佛的弟子,论年龄皆没有比他大,故年龄第一。在佛的弟子中,他最吃得了苦,受得了苦,最能苦修行,故头陀第一。
    头陀是梵语,翻译为‘抖擞',即是打起精神,勇猛精进。头陀即行苦行,有十二种苦行。此十二种头陀行是住持佛法的表现,只要有人行头陀行,佛法就久住于世。要是无人行头陀行,佛法就灭了。十二头陀行,即:1、著粪扫衣。什么是粪扫衣?即是一般人已经不要的衣服或布,丢在垃圾桶,出家人将这种衣服捡回来,洗净制成一件衣服。穿这种衣服有什么好处?好处很大。令你自己没有贪心,不爱好的衣服,穿上这种衣服令你心理很安静,减少贪心,也令其他人无贪心。你若穿上最好的衣服,其他人会生一种羡慕心,再由羡慕而生出嫉妒心,由嫉妒心就生出贪心,然后生出盗心。若穿粪扫衣,就没有人会来偷你的衣服,这对你有好处,对其他人亦有好处。亦即是现在出家人所穿的破衲衣,出家人亦称‘衲子',即是言出家人穿破衲衣。
    2、但三衣。即是自己所有的东西只有三件衣、钵、具。三衣:a、大衣,有二十五条,一百零八块,此种衣是讲经说法,入皇宫时所穿的。b、七衣,即七条衣,是礼忏拜佛时所穿的。c、五衣,即五条衣,是执劳服役,出入往返,迎宾待客时所穿的。为什么只有三衣、钵、坐具?这亦是叫人常知足,勿贪多物质。衣的方面是以上两项,以下是讲食物方面,有五项。
    3、常乞食。常托钵乞食,自己不举炊。
    4、次第乞食。即一家挨著一家乞食,不是说避免到贫穷人家去,而到富有人家去乞食。要一家挨著一家,一天化七家门口。若七家皆无供养,则那一天就不吃饭。不能拣择,要平等乞食。不可像须菩提和大迦叶尊者有分别心。大迦叶尊者专向贫穷人乞食。因他想贫穷人太可怜了,若不种福,来生就更穷,于是他专门向穷人化缘。而须菩提就专门向有钱人化缘,不向穷人化缘。他亦有其见解,他认为:‘富人若今生不种福,来生就会穷了。'各讲各的道理,佛就骂他们是阿罗汉心,不平等化缘,有分别心。
    5、日中一食。即早晚不吃东西,只在中午(十一时到十二时)才吃饭。一般不明白佛法的人,以为日中一食就是持午。持午是早上吃,晚间不吃。若是早、晚、中午皆吃,这叫能吃,就像受戒时,问:‘能持否?'答:‘能吃。'(吃与持音略同)日中一食是依照佛的制度来修行,因为中午是佛应供的时间。早晨是天人吃东西,过午是畜生吃东西,晚间是饿鬼吃东西。出家人为何晚间不吃东西?因为晚间吃饭动筷子时,饿鬼会来抢吃东西,可是食物一到口中,就变成火,因而生出嗔恨心,而令出家人生病。故出家人晚间不吃东西。
    6、节量食。即不要吃太多,若吃太多,肚子无地方存食物,故要作很多工—常跑厕所。
    7、过午不饮浆。浆即是苹果汁、橘子水、牛奶或豆浆。过午之后,真正行头陀行的人,就不饮浆,有的人只修一种头陀行,或两种、三种、四种,或行全部头陀行,皆是量力而为。以上五项是关于食物方面,以下五项是关于住的方面。修道亦避免不了衣食住行的问题,故定出十二种头陀行。
    8、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翻译为寂静处,即是人烟稀少,无杂乱声音的地方,所谓‘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好像人看见好吃的东西,贪欲就生出来。耳朵不听很多杂乱的声音,心中就不生烦恼。在寂静处容易用功修行,易悟道。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6-8 20: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摘自《宣化上人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9、树下住。修道人在树下住,但不超过三宿,住了两宿,就要搬家,为什么?你要是住了三宿,就有人来供养。因为行头陀行的人,不希望有缘法,不希望得到好的供养。
    10、露天住。即是露地打坐。
    11、冢间住。即是住在坟墓旁边,令自己有一种警惕心。‘看!那儿有死人,若不修道,以后我亦会像他一样,我还是赶紧修行。'可以对治放逸。在坟墓旁边住,就不会懒惰懈怠。
    12、搚不著席。即是常坐不卧,不躺著睡觉,如此才能用功修道,而不懒惰。
    迦叶尊者不单只修一种头陀行,而是修此十二头陀行,修得圆满。到他两百多岁时,佛看见他,亦不忍心他修头陀行,有一日迦叶尊者去见佛,佛分半坐与迦叶尊者同坐,然后对迦叶尊者说:‘你年纪已经这么大,应休息了,勿这么辛苦行头陀。'迦叶尊者听了佛的话,只是笑笑,没有回答。但是他回去,还是照常修头陀行,不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而停止行头陀。佛知道了很高兴的说:‘在我佛法中,迦叶的头陀会令佛法再多住五百年。'故他是头陀第一。十二头陀是出家人所修行。有些在家人就说:‘此十二头陀是出家人所行,你对我们在家人讲,又有什么用呢?'这一番话听起来,表面上好像是很对。其实再往里面深一点研究,这是一个愚痴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你以前不是修道人,不是修过头陀行的?也许你忘记了,所以现在我再提醒你。
    你又怎知道来生你不出家呢?或者来生你的菩提种子成熟,功德圆满,来生就出家了。来生时,你修行十二头陀行,觉得很熟悉、很相应,那是因为今生听过,故来生就很欢喜修。亦是过去种过此善因,今生结此善果。或今生种此善因,来生结此善果。谁也不能说自己永远是在家人。谁也不能说自己永远是出家人。谁也不能说自己永远是凡夫。
    ‘摩诃迦旃延',摩诃是大、多、胜的意思。迦旃延是梵语,翻译为‘文饰',即这位尊者善于文饰,善于论议,他是论议第一。此位尊者和任何人辩论,一定会得到胜利。有一次,有位断常外道和他辩论。外道问:‘佛教说有六道轮回,我觉得此理论不对,你说人死后再回来做人,可是我未见有人死后,再回到家里来送信。那你又如何知道人死后,再投生为人呢?这没有根据。我认为人死后,就像灯灭一样,没有来生。人有来生只是一种想像,是人的一种假设之词。'尊者听了,便对外道说:‘人死后有没有回来,我先不答覆。我先问你:人犯罪被政府关到监狱,此人是不是能随意回家呢?此人是不是没有自由呢?'外道答:‘当然没有自由了,不能随意回家的。'尊者说:‘那么人死了,到地狱里,亦像犯罪人被关到监狱去,不能自由回来。'外道听了说:‘这很有道理,人到地狱是不自由。但是人生到天上,是很自由的,为什么亦不见有人生天后,再回来告诉家人勿担忧呢?所以人死后生天也是靠不住的。'迦旃延尊者答:‘你讲的是很有道理。我再举个譬喻,譬如有人不小心掉到茅坑里(那时的茅坑和现在的厕所不同,它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坑,本面铺有板子,人踩在板上大小便。这些板子或者烂坏了,人不小心掉到粪坑里),好不容易出了粪坑之后,会不会再跳下去呢?'‘人在世间就像在粪坑里一样,等生到天上去,就像出了粪坑,所以不会再回来了。假如此人从天上再回来,也要经过一段时间,因为四天王天的一昼夜,是人间五十年;三十三天(忉利天)一昼夜,则是人间一百年;夜摩天一昼夜,是人间二百年。譬如有一个人生到天上去,须先安排住处,等安排妥当后,已经过一、两天了,如果第三天他再回来,已经是三百年后,那时你已经死了,所以没人看见有人从天上回来。'类似如此,摩诃迦旃延辩才无碍,每回辩赢执断执常之外道,令其心服口服而接受佛理的教化。这位尊者另一个名字叫‘扇绳',因他出世没多久,父亲就死了,母亲想改嫁重婚,但有这个儿子,就像绳子一样,把她绑住了不能走。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好肩',因为他的两个肩膀非常好看美丽。他又有一个名字叫‘思胜',此名源于他的思想好,辩才无碍之故。因他具足四种无碍辩才,所以在诸大弟子中,他是论议第一。
    四无碍辩:1、法无碍辩:即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之辩才。2、义无碍辩:了知一切法理,通达无碍之辩才。3、词无碍辩:通晓各种言词,能随意演说。4、乐说无碍辩:辩说法义,圆融无滞,为众生乐说自在。
    ‘摩诃俱絺罗',这位尊者是舍利弗的舅舅。摩诃俱絺罗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大膝',因他家里的人膝盖大,所以叫大膝。他也是善于辩论,由于想要胜过外甥,所以到南印度去学辩论的技术,学种种外道法。他非常精进,吃饭很快就吃饱了,喝水也喝得很快,一天到晚学外道的典籍,连剪手指甲的时间都没有,因没有时间来修饰容貌,手指甲长得很长,所以一般人都叫他‘长爪梵志'。
    ‘离婆多',离婆多译为房宿,是二十八宿中的第四个星宿。为什么他叫房宿?因为他的父母向二十八宿之房宿星祈祷而生了这个儿子,故名房宿。这位尊者又有一个译意叫‘假和合',为什么叫假和合呢?因为有一天这位尊者到外面去游玩,不知不觉中天黑了,回家已来不及。因玩了一天,也很辛苦疲倦,所以当他看到路旁有一座亭子,便在亭中睡觉。当他刚要睡觉时,有两个鬼,一个大鬼,一个小鬼。大鬼身体很大,小鬼很小。大鬼青面红嘴,巨口僚牙,口非常大,牙就像象牙一样,非常难看。小鬼的样子更丑,面目七八家全搬在一起,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嘴巴全长在一起,很是难看。这位大鬼抬著一具死尸就问离婆多:‘我们两个人吃这死尸好不好呢?'如果离婆多说:‘好'这两个鬼就说:‘我们偏要吃你。'如果说:‘不好'那两个鬼没东西吃,还是要吃他。无论他怎么说,两个鬼都要吃他。所以他没回答吃好还是不吃好的问题。接著大鬼就扯下死尸的两腿吃,而小鬼就把离婆多的两腿撕下来,补到死尸身上。吃了两腿后,大鬼又吃死尸的胳臂,小鬼又把离婆多的胳臂撕下来,补到死尸的身上,如此,大鬼把死尸的全身逐渐都吃光了,小鬼也把离婆多的身体全都撕下来补到死尸的身上。所以离婆多想:‘我现在没有身体了,我的全身都补到死尸身上了。'第二天他发狂似的跑到街上,碰到人就问:‘我有没有身体?'别人也不知道他问什么?结果弄得全村的人都不敢碰他,但他还是继续问。后来遇到两位和尚,他也问:‘我有身体吗?'这两位沙门是证果的阿罗汉,一观离婆多的因缘成熟,来日要证得法身,就对他说:‘你说的身体本来是因缘和合而成,也没有一个是你,也没有一个不是你。'这么一说他就开悟了,以后出家证果,所以他的名字叫假和合。
    ‘周利槃陀伽',周利槃陀伽(小地道)与槃陀伽(地道)是两兄弟,哥哥在路旁生,弟弟也在路旁生。按照印度的风俗,女人结婚后要生产时,必须回到娘家去。哥哥‘地道',他的母亲要生他时,本应该早点回去,但她不愿回去,等到最后一分钟,孩子要生了,才回到娘家去,结果还没有回到娘家,便在路途中生小孩子了,所以叫‘地道',即路之义。等到第二个孩子要生时,她仍不愿早点回去,还是等到最后一分钟才回娘家,结果走到以前的地方,小孩子又在半路生出来了,所以叫‘小地道'。哥哥是这样生的,弟弟也是这样生的,同样的生法,智慧却不一样。哥哥是聪明绝顶,弟弟则是愚痴绝顶,愚痴到什么程度呢?愚痴到连半句偈颂都记不住,佛叫五百位罗汉教他念一首偈颂:‘守口摄意身莫犯,勿恼一切诸有情,无益苦行当远离,如是行者可度世。'守住口,摄住意不让它跑,身不要犯戒,要三业清净。对任何众生不要让他生烦恼,不要因你有烦恼。不合法的苦行,如持牛戒,学牛的样子;持狗戒,学狗的样子;还有事火外道,以火做他们的祖师;事灰外道,睡到灰中,把身上滚得一身灰;事钉外道,睡到钉上,钉子扎不坏他们的身体,或是坐到钉板上,虽痛苦难捱,却仍行之。以上都叫无益苦行,都要远离。像这种修行的人,才可以度化众生。
    五百个罗汉每天轮流教周利槃陀伽读这首偈颂,读了很久,他还是记不住。虽然五百罗汉都有神通,教他读一遍、二遍、三遍、四遍、五遍、六遍...,再问他,他还是不知道,如此一遍又一遍,等到他自己念时,又不会了。所以他哥哥气得叫他还俗,不要出家了。但小地道虽然记忆力不好,脾气却很大,所以他说:‘你不让我出家,我就死给你看!'因此他到后花园要上吊,那时候释迦牟尼佛,变成树神对他说:‘哥哥是哥哥,你在此好好修行就可以了。'小地道一想:‘是啊!哥哥是哥哥,我是我,。'释迦牟尼佛又说:‘我现在教你一句“笤扫”,即扫地,扫你的心,把你心里的尘垢扫得干干净净的。'小地道一想:‘不错啊!拿扫把把心里的尘垢扫得干干净净。'虽然,当他记得‘笤'则忘了‘扫',记得‘扫',又忘了‘笤',就像我们念佛,越念妄想愈多一样,但他还是努力不懈,从早到晚笤扫扫心,念来念去,不到一个星期,豁然开悟了,这一开悟,什么都明白了,通达诸法实相,比哥哥更聪明。所以愚痴的人,只要用功修行,谁都可以开悟。有的人说:‘看不懂经典,那就不要看经典,看心。'什么叫看心?看心就是把心里的妄想都扫干净。我们现在比周利槃陀伽都聪明,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不要看轻自己,应该用功学佛法。不然,即使我给你们说再妙的法,而你们不相信、不实行,说再多也没用。但如果我说的法没意思,而你们能实实在在去实行,也会变成妙法。妙法不实行,则非妙法;不妙法能实行,亦成妙法。所以学佛法,要时刻向前精进,不要向后退或懒惰。能时刻精进,有一天你一定能认识你本来的真面目。
    ‘难陀',难陀尊者是佛的亲兄弟(同父异母),生于四月九日,佛则是四月八日生的,他生于佛出世的次一年,比佛小一岁。佛有三十二相,难陀有三十相,他矮佛四个手指头。难陀是梵语,翻译为欢喜的‘喜',故称‘喜尊者'。这是他自己的名字。有的经典把他和妻子的名字连在一起,叫孙陀罗难陀,孙陀罗也是梵文,译过来是‘好爱'。孙陀罗难陀,言其这个难陀是孙陀罗的,这个难陀最爱他的妻子,两人可说是如胶似漆,天天都在一起,行住坐卧时刻不相舍离。有一天佛到王宫化缘,在这个时候孙陀罗难陀夫妇正在一起吃饭,一看见佛来乞食,难陀就给佛添钵,把钵添上饭菜。他把佛的钵拿过来,装满了饭,当他要送饭给佛时,他的妻子说:‘我现在吐一口痰在地上,在痰未干前,你必须回来,不然,我要罚你。'难陀说:‘好的。'但在他要送饭给佛时,佛用神通往后退,难陀则往前走,一走就走到祇树给孤独园。本来王宫离祇树给孤独园有五哩多远,但佛用神通把他带到祇树给孤独园,佛即刻叫他落发,强迫他出家,他因放不下他的妻子,不愿出家,但是佛是他哥哥,他不敢不出家,他想:‘今天我落发了,改天我就跑回去。'所以他一直在等机会,但今天等,明天等,等来等去都没机会,因为佛和阿罗汉都在祇树给孤独园,所以他很著急。有一天佛和阿罗汉们都到外面应供,只有难陀在看门口,他想:‘今天我有机会了。'但是佛叫他扫地,他把垃圾扫在一起时,一阵风吹来,把垃圾又吹散了。所以他关上窗户,但这个窗户一关,那个窗户又开。像这样扫来扫去,关来关去,差不多过了二、三个钟头。他一看佛快回来了,就想:‘不管佛有没有回来,我一定要跑。'他又想:‘佛从不走小路,只走大路,所以我要从小路跑。'跑跑跑,跑了一两哩路,一看见佛从对面小路上走过来了,他就藏在一棵大树后面,要等佛过去了再走。谁知道他从这边走,佛就从那边来,如此反覆来回著。佛看到他就问:‘你在这儿做什么?为什么不看门?'难陀想:‘我不能说我要跑。'就说:‘我左等右等,等您不回来,所以我到这里来接您,怕您拿不动钵。'佛说:‘这个弟弟真是太好了。'因此佛又把他带回祇树给孤独园。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后,佛知道他仍不想出家,所以有一天佛就对他说:‘难陀!你和我到一个山上去看看!'难陀说:‘好呀!'心想:‘这回上山,我可有机会逃跑了。'山上有很多猴子,大约有五、六百只之多。佛问难陀:‘难陀!猴子和你的妻子比较,是你的妻子美丽?还是猴子美丽?'难陀一听到佛这么问,就回答说:‘当然是孙陀罗美丽,佛您怎么可以把孙陀罗和猴子比呢?'佛说:‘难陀!你很聪明,知道孙陀罗比猴子美丽。'
    一天,佛又对难陀说:‘难陀!天上你没有去过,和我到天上去吧!'佛和难陀一起打坐,佛用神通把难陀带到天上去。到了天上,一看天上比人间不知美丽几千万倍,尤其是天人真是太美丽了。走到一个天宫有五百位天女,正在收拾地方,难陀一看这些天女,那简直是没见过的美丽,就生出爱心。他问一个宫人:‘这天宫怎么没有主人呢?'这宫人说:‘我们的主人还没来呢?他是佛的弟弟,现在他跟著佛出家修道,等到下一生,他将生到天上来,这五百位天女,都是给他做太太的。'难陀一听,想:‘我可要好好修道,不要回家了。'这时佛问他:‘是天女美丽?还是孙陀罗美丽?'难陀说:‘孙陀罗怎么可以和天女比?天女美丽到极点,再也没有比天女美丽了。天女和孙陀罗,就像猴子不能比孙陀罗,现在孙陀罗和天女比,孙陀罗就像猴子一样。'释迦牟尼佛说:‘你要天女?还是要孙陀罗?'难陀说:‘我当然要天女了,天女真是太美妙了!'释迦牟尼佛说:‘将来你要生到这儿,你回去后,要好好修行了。'所以,这回难陀昼夜打坐用功精进。
    于是难陀朝夕坐禅,心想做天主。佛知天福有漏,享尽后会堕落恶道,希望提醒他,让他明白自己的思想不对。所以佛将他带到地狱,去看刀山、剑树、火汤、寒冰等各种地狱。最后到一地狱,看到两个鬼在烧一锅油。油未烧沸,两个鬼很懒,一边工作,一边睡觉。油锅的火明明灭灭。难陀生起好奇心,觉得这两个鬼没有好好的工作,这样子锅中之油何时才会沸呢?于是就问这两个鬼道:‘喂!你们两位工作偷懒,没有好好地烧火,火都快灭了!你们究竟在此作什么呀?'两个鬼睁眼看了一下,才说:‘你管它干什么?我们一点也不急。要等的人尚未来临,要等很久才会来呢!我们有的是时间!'难陀又问道:‘你们在等谁呀?'两个小鬼说:‘你想知道吗?我们可以告诉你,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弟难陀。他跟佛出家修道,却一心想享天福与五百天女。他将在天上过五百至一千年。以后他会忘了修道,又造很多业。当他的恶业满时,就会堕入地狱,受此油煎之罪。'难陀听得汗毛直竖,吓出一身冷汗。他想:‘这苦怎么能忍受啊!'于是不再修生天,而决心要了却生死,不久即证得罗汉果位。此是难陀出家之经过。
    难陀相貌很英俊。佛有三十二相,他有三十相。如有人未认识佛,会以为他即是佛呢?
    有一次,有些裸体的外道,好像现在的嬉皮差不多,男男女女都不穿衣服。他们认为天体才是本来面目。何以要戴上假面具似的,必须穿衣服呢?这是当时在印度一种裸体外道之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6-8 20: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续-《●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摘自《宣化上人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这种外道来找舍利弗辩论。舍利弗虽不高大,却很聪明。他一开口就讲得头头是道,使那些外道都哑口无言;因他们的理由都站不住了。后来此种外道看到难陀高大英俊,就说:‘我们连小比丘(指舍利弗)尚无法辩胜,怎可能与此高大英俊之比丘比赛呢?'于是这种裸体外道都拜难陀为师,皈依正教而出家了。此后,这群人中有好些个都有很高的成就,这是难陀为五百天女而放弃妻子,一心想生天国;后来又怕堕地狱而修道的故事。他由于佛的教化,最后修成正果。
    ‘阿难陀',阿难尊者是佛的堂弟。阿难陀是梵语,翻成中文叫庆喜。因为他出生之日,正巧是佛成佛那一天。佛证佛果是应该庆祝的,所以他父亲为他取名为庆喜。
    在所有佛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所有佛之经典,都是阿难尊者结集而成。佛所说之法,阿难尊者都记得清清楚楚,永远也不忘记。阿难尊者不但记忆力非常好,而且定力也不错。他有八种不可思议之境界。
    一、不受别请。何谓别请?即僧人中一人单独至某一居士处去接受供养。在楞严经上曾叙述阿难接受别请,而遇到摩登伽女以先梵天咒使他几乎毁道。佛说了楞严咒后,敕文殊师利菩萨持此咒将阿难救回。此后他再也不受别请。前次的教训后,他不愿再有此种意外。在佛制中,任何比丘不可受别请。譬如有十个比丘,有位居士特别喜欢其中之一位,只请他一人去应供,这是不可以的。如果十人全去应供是可以的。阿难因以前受别请而遇到错误后,再也不接受任何别请了,这也是一种不可思议之境界。
    二、他不受佛的旧衣。一般比丘都争著想穿佛的旧衣,以为穿了佛的旧衣,可以生智慧灭罪业,其实这都是一种贪心。阿难尊者就不穿佛之旧衣服,这是第二种不可思议之境界。
    三、不见非时。即不应该看的时候,他就不看;应该看的,他才看。即是合乎规矩者才看;不合规矩者不看。
    四、不生染心。阿难尊者跟著佛上天,到龙宫或阿修罗宫去,见到一些天女、阿修罗女及龙女们都长得美貌无比,但他从未有生淫欲之心,故云不生染心。
    五、阿难尊者知佛入何种定。其他比丘都不知道。这是第五种不可思议之境界。
    六、阿难尊者知道佛在定中教化一切众生,而一切众生得到何种利益,他也都知道。
    七、阿难尊者对佛所说一切之法,他完全了解。此是第七种不可思议之境界。
    八、阿难尊者是法不再问。他听过的法,永远记得,不需再向佛请问。阿难尊者有此八种不可思议之境界。其余各尊者都没有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
    讲到‘不受别请',出家人当沙弥期间,是不可以自己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必须与大众一起用餐,不能单独一人吃喝的。比丘等亦不能合住而独食。即使喝茶也不可单独享用。大家住在一起,不能作出特别的样子,甚至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或一颗糖都不可以。坐禅打坐时也不能扰乱别人,不能有声音吵人。本来坐禅敲三声止静后,不要说人不可以走动,就是韦陀菩萨亦是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准动的,其他菩萨在那儿也是不可以动的。为什么呢?因为你一动,就令其他人的工夫不相应,不能入定,则你的罪过无量。所谓‘宁动千江水,莫扰道人心',一千条江里的水,我可以把它摇动,但修道人的心是不可以随便动摇的。所以在打坐时,三声止静后至开静前,是不可以随便移动的。若有必要的事,亦要轻轻走路,一点声音也没有。譬如要移动坐垫,要轻轻的拿起垫子,不可重手重脚的,发出很大的声响。如果在这些地方不检点自己,则造罪无量!故佛制比丘、沙弥都不能受‘别请',也不可‘别众食'。凡是和大家不同的,都不合乎规矩。以前不懂而犯过,尚可原谅;今后已知,则不可再犯了!此外,比丘、沙弥们在晚上大家休息后,也不可到街上随便乱走。要常随众,随著佛而住,不能单独行动。
    ‘罗侯罗',罗侯罗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释迦牟尼佛做太子时,他的父亲净饭王恐怕他出家,所以很早就为他娶亲,太太是耶输陀罗。佛十九岁临出家前,他太太向他要个儿子,于是佛就用手一指,她就有孕了。佛在雪山坐了六年,而他的儿子也在母亲腹中住了六年。
    罗侯罗是‘覆障'的意思。因为他前生曾将一只老鼠阻塞在洞中六天,结果使自己在胎中受了六年的果报。他一出世,即给他母亲找了许多麻烦。因为净饭王及一般释种都非常不高兴。他们说:‘她的丈夫离家多时,她怎么生了个小孩呢?她一定是不守妇道,引诱情人,才会生孩子。不然怎么可能会在丈夫出家六年后,才生个孩子呢?'释迦族的家属都骂她不守规矩。只有一位女仆为她辩护,说她非常规矩,从不走出大门一步。而那孩子的确是太子的骨肉!但谁都不信她的话。有人主张杀了她,有人要打死她;议论纷纷。最后大家决定将她与婴儿一起烧死。当时是专制时代,王家的权力很大。于是就挖了一个坑,中间燃起大火,预备将她母子投入火中烧死。那时耶输陀罗发誓说:‘一切天神地祇啊!请显神灵!如果这孩子是悉达多太子的,则我们母子俩都不会被烧死!如不是他的,我们就一起被烧死!'说完就抱著婴儿一起跳入火中。谁知这时不可思议的境界出现了,火坑忽然变为水池,而且在水中长出一朵金莲华,母子二人站在华上,一点也未受伤害,这时大家方信这小孩真是佛的儿子,才不再杀她。当佛成道后,再回到皇宫时,耶输陀罗牵著孩子去见佛。假如不是佛的儿子,她那里敢带小孩去见佛呢?因此知道罗侯罗的确是佛的儿子。
    罗侯罗修道十分用功。在佛的诸大弟子中,他是密行第一。他随时随地都在用功,但没有人知道他在用功,因他不挂招牌,使大家都知道他在用功修道。他是秘密修道,甚至在厕所中,也可入定;他随时随地都可入定,故是密行第一。
    虽然罗侯罗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但佛不只有一个儿子。佛有三种儿子:
    一、真子。真是佛的儿子。我们读佛经时,常见到‘文殊师利法王子'。这‘法王子'就是佛真正的儿子,也即是所有的菩萨。
    二、内子。一切的罗汉虽已出无明,明白偏空之理,但未得佛之中道之理,故称为佛之内子。一般中国男人称自己的妻子也叫内子,这里不是那意思。
    三、外子。佛还有许多外子,即一切凡夫;不懂修行,颠颠倒倒的,都是佛的外子。如妙法莲华经上说我们找不到大慈悲父;都是可怜的穷子。所以我们应当赶快找到慈悲之父,入佛之家,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憍梵波提',牛哃。好像牛吃饱了草,躺在地上,嘴里边嚼边吃。憍梵波提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那是因为在往昔很久很久以前,这位尊者看到一位老比丘没有牙齿,吃东西很慢,嚼来嚼去,半天才吃一点。他就对老比丘说:‘你吃东西时,真像只老牛似的。'就因为他毁谤比丘如老牛,故他死后,罚五百世都做牛,他才深切体会到做牛的辛苦。最后他遇到佛,教他修行而成正果。他虽已证罗汉果位,但牛的习气不改,一天到晚仍如牛一般咀嚼著吃食物。释迦牟尼佛深怕别人再因毁谤他而受果报,故令他到天上去修行。所以他是受天人供第一。由此看来,我们千万不要讥笑别人,否则即会受到果报,丝毫不爽的。
    在美国是第一次受比丘、比丘尼、沙弥三坛大戒。他们如此修行日中一食,到台湾也没有改变。他们就好像五块砖,在此火化了一年,到了台湾也没有被水溶化。所以我很欢喜。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西方国家亦是第一次。从来也没有在西方国家受三坛大戒。
    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冕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宾头卢颇罗堕',梵语,翻译为‘利根'。此尊者到现在仍然未入涅槃,尚在世界上,所以他是福田第一,为众生作福田。为什么他没有入灭?因为他犯了一种过错。在佛住世时,所有的阿罗汉虽然有神通,可是不准随便显神通。有次有位长者竖旗,用栴檀香作了一个钵,放在旗竿的顶端,他说:‘那一位能以神通把此钵拿下来,我就把这钵送给他。'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便用神通把钵拿下来,佛知道后便呵斥他:‘因为此栴檀钵,你就生出贪心来,而用神通去取。你如此贪心,不可以入涅槃,应留在世间为众生的福田。'这位尊者究竟住在世间的那个地方呢?无人知道。可是任何人在作供养时,他就来应供,作末世的福田,令众生种福。
    ‘迦留陀夷',亦是梵语,翻译为‘黑光'。此尊者生来很黑,可是身上有光,眼睛也放光,故在晚间走路时,身上和眼睛会放光。有日晚间,大约七、八点钟,他到外边去散步,偏偏那时就有一位怀孕妇女因为在晚间突然出来,看见他眼睛的两道光和身上的黑光就恐惧起来,吓得小产。佛知道此情形后,就制定一条戒律:‘比丘、沙弥在晚间不可随便到街上去散步。'故出家人晚间不可跑到街上去逛。
    此黑光尊者是佛的侍者,即是佛的护法,他是教化第一,教化人最多。他教化证果的圣人就有一千多人。
    ‘摩诃劫宾那',是梵语,翻译为‘大房宿',因为他父母亲祈祷星宿而生此小孩,所以他叫‘大房宿',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此尊者是善知星宿第一,所有的天文学皆一目了然。
    ‘薄拘罗',是梵语,翻译为‘善容',他的相貌生得非常好。此尊者活了一百六十岁,所以他是寿命第一。他在过去毗婆尸佛时,曾以印度的诃黎哥果(其他地方没有)供养一位辟支佛(缘觉圣人),故他的寿命有九十一劫那么长。他又专门持不杀戒,所有的生物皆不杀,甚至亦不伤害草木。因为持不杀戒,故得到五种不死的果报。此尊者有一种特别奇怪的境界,本来小孩子一生出来都是哭,但他一生出来是笑,不但笑而且还结双跏趺坐,嘻嘻哈哈对著他母亲笑。他母亲一看以为他是个妖怪,于是把他放到炉中用火来煮烧,烧了三、四个钟头,也没有把它烧死。他仍然结跏趺坐,嘻嘻哈哈的笑。他妈妈更相信他是个妖怪,于是把他放到锅中,用水煮他,几个钟头以后,打开来看,他仍是结跏趺坐,嘻嘻哈哈的笑。他妈妈一看,这还得了,于是把他丢到大海中,以为会把他淹死。谁知虽掉在海中,也淹不死他,碰巧此时来了一条大鱼,一张大口便把他吞下去,但没有用牙咬他,这条大鱼偏偏在此时被渔人打上网,渔人用刀剖开鱼腹,此小孩仍结跏趺坐,嘻嘻哈哈的笑,没有被刀割死。故五种不死报即是:1、火烧不死。2、水煮不死。3、水淹不死。4、鱼咬不死。5、刀割不死。为什么他有此五种不死报?因为他生生世世持不杀生戒,故得到五种不死报,他是寿命第一。
    ‘阿冕楼驮',是梵语,翻译为‘无贫'。他的因缘也有一个公案。在弗沙佛的时候,世界正闹饥馑(荒年),人人无饭吃,只吃草根树叶。当时有一位辟支佛去化缘,他是两个礼拜才化一次缘,化够便吃两个礼拜,如化不到,就两个礼拜不吃东西,这次他下山去化缘,偏偏无人供养,他就托著空钵回去。在回去的路上,有位穷人(即阿冕楼驮的前身)正在吃稗子饭‘是谷物中最不值钱的米),他看见辟支佛托著空钵要回去,便说:‘这位圣者,您化缘既化不著,您愿不愿意吃我的稗子饭?您若愿意,我便把此饭供养您。'辟支佛看他如此诚心来供养自己,便接受其供养。吃完了便踊身到虚空现出十八变后,就走了。这穷人仍继续耕田,不久看见一只兔子跑来跳到他的背肩上,怎样也摆脱不掉。他感到很害怕,此时无人能帮助他取下兔子。于是他便跑回家去,此兔子已死了,他叫太太把死兔子拿下来,一拿下来死兔子变成金子。他把兔手剁下来去卖,换了很多钱,手又长出来。把脚剁下来卖了去换钱,脚又长出来。由此他就感到九十一劫不受贫穷的果报,在九十一劫皆是富有。在今天他是白饭王的儿子。白饭王和佛的父亲净饭王是兄弟。他是佛的堂兄弟。佛一说法时,他就睡觉。有一天佛就呵责他:‘咄咄胡为寐,螺蛳蛤蚌类,一睡几千年,不闻佛名字。'他被佛骂了一顿,就发愤七天七夜不睡觉。因为不睡,就把两只肉眼弄瞎了。以后佛怜愍他,教他修金刚照明三昧,他一修此三昧,马上就得到天眼通,看三千大千世界犹如掌上的庵摩罗果,故他是天眼第一。
    ‘如是等诸大弟子',‘如是'即指前边从长老舍利弗到阿冕楼驮等十六位尊者,还有其他未举出名字的弟子有很多。诸大弟子,就是佛弟子中的上首。
    ‘并诸菩萨摩诃萨',不但有很多菩萨,还有很多菩萨中的大菩萨。什么叫菩萨?菩萨二字是梵语的略称,具足应是‘菩提萨埵',译为觉有情,即令一切有情众生得到觉悟。还有另一个说法,即是众生中的一位觉悟者。觉就是不迷,迷就是不觉。你要觉了,就是佛。你要是迷了,就是众生。故一念觉就是一念佛,一念迷就是一念众生。念念觉就是念念佛,念念迷就是念念众生。所以菩萨就是在众生中的有情觉,能自己觉悟,一天比一天觉悟多一点,不是一天比一天迷多一点,故叫菩萨。都是已经觉悟将要圆满的大菩萨。
    ‘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师利又叫曼殊师利,这是音译的关系。曼殊师利就是梵语,翻译为妙吉,又叫妙德,这位菩萨在菩萨中是最有智慧。菩萨翻译为觉有情,是众生中一位觉悟者;众生是迷有情,我们是众生中的一位迷昧者。觉悟者就是觉悟所有一切的境界,所谓‘见事省事出世间,见事迷事堕沉沦',见到什么事能觉悟一切的境界,就能出世间。见到什么事,就迷惑到境界上,就会堕入沉沦。出世间就是菩萨,堕沉沦就是众生。众生和菩萨的分别处,就是一个迷,一个觉。故觉者佛也,即众生中的觉悟者。我们也可说觉者菩萨也。觉悟者就是菩萨,迷者就是众生,这位文殊师利菩萨在出生时,有十种吉祥事,来表示此菩萨的功德圆满是世界第一。此十种吉祥是:
    1、光明满室:当文殊师利菩萨降生时,家中的房子里就放一种光。此种光不是日光、月光、星光,或灯光。这是表示文殊师利菩萨的智慧,般若的光明,也就是表示此菩萨有大智大慧,能破除一切的黑暗。
    2、甘露盈庭:甘露是一种不死的药,只天上才有。甘露可以令人饱暖,不吃饭也不饿。一般人不吃饭就会饿。为什么会饿?因为没有甘露来滋润,故觉得饿,无精神。甘露可令人得饱暖,得到清净、清凉。所以饿鬼一得到甘露灌顶,即刻就消除罪业。甘露盈庭表示文殊师利菩萨以甘露法来灌救众生,救度一切众生,所以甘露门一开,饿鬼一进来就得到饱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5-6-8 20: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续-《●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摘自《宣化上人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3、地涌七珍:从地生出七种珍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这七种为什么叫宝?因为稀少。在这世界稀少之物乃为宝贝,多了就不是宝贝。好像土亦是宝贝,人要是没有土,就不能生存,但人人不觉得稀罕。你若把土送给人,人一定不要而弃之于地。鸟什么?因为到处皆有。水亦是宝贝,人无水就不能生存,乃至所有的生物亦不能生存。故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上善的人就像水似的,水利益一切万物而不争。譬如对花,水不会说:‘这朵花就是因为我天天灌溉,花才长得这么好看,若无我,你能有今天吗?'‘处众人之所恶',在低洼之处,谁也不愿住的地方,水就住在那儿,‘故几于道',所以得道。本来金木水火土对人类皆有益处,但为什么人不宝贵它?因为太多了。好像木头到处都有。金子为什么珍贵?因为少。好像在极乐世界是黄金为地,那土就值钱,因为那儿无土。你到极乐世界给人一块土,就好像从月球拿石头回来一样。虽一样的石头,可是从月球拿回来的就稀有了。
    为什么叫七宝?因为少有,人人不易得到,故说是宝贝。文殊师利菩萨有无量的宝藏,故他出生时,七珍亦随著从地涌出来。涌出多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拿也拿不完。七珍在什么地方?在文殊师利菩萨出生的地方。有人说:‘那我到那儿去取。'人勿生贪心,恐怕路费比七宝还贵,故勿打此妄想。
    4、神开伏藏:转轮圣王有七宝,其中之一是藏臣宝,是管宝藏的神。地涌七宝,是从地涌出,这些宝藏是前人所埋藏的,现在守藏臣把它刨开,所以从地涌出,这种宝贝也都可以得到。
    5、鸡生凤子:鸡本生鸡,但现在鸡生凤凰。凤凰是一种吉祥鸟,人看见凤凰一定会得到一种很吉祥的事。孔子曾言:‘凤鸟不知,河不出图,吾亦无复。'这是说:‘凤凰鸟也不来了,也没有河图洛书出现了(河图洛书是伏羲氏划的卦),我也要停止了,不再宣扬道德了。'
    6、猪诞龙豚:鸡生凤子犹不稀奇,‘猪诞龙豚',本来龙生龙,但现在猪生龙,因猪生的小猪,身上有麟,所以叫龙。
    7、马产麒麟:马本来生马,现在马生麒麟。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兽,在中国唐尧时,麒麟、凤凰很多,人皆可见,以后因众生的业报重,罪业深重,所以这些吉祥的鸟兽,也都不出现了。在孔子怀麟节上说:‘唐虞时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在唐尧虞舜时,麒麟和凤凰常到世界上游戏,人皆见之。而现在不是唐尧虞舜的时候,麒麟你来做什么呢?你来有什么所求呢?麒麟呀!麒麟呀!我真是为你很忧愁。这是孔子看见猎人捉了一只麒麟,而这只麒麟是孔子所认识的。因孔子生时有一只麒麟来吐玉书(麟吐玉书),孔子的母亲就把一根红绳子拴到麒麟的脖子上,孔子见其母所系的红绳子还在麒麟的脖子上,现在猎人把这只麒麟捉来了,孔子也知道他不久就要死了,所以很伤感的说了这句话。
    8、牛生白泽:牛生一种白色的兽类,白泽是一种稀有的兽,既不像牛、马,又不像驴骡,所谓四不像,是马样却有牛蹄、牛角,这也是一种祥瑞的兽。
    9、仓变金粟:金粟有何用?可以吃吗?谷本来可以做米,现在变成了金子,怎么吃呢?有人说:‘可以把它卖了去买很多米来吃。'这真是个聪明人,他还问:‘谁有贪心?'我说我也有贪心,贪大家快点成佛。
    10、象具六牙:本来象生两牙,但文殊师利菩萨生时,他家的象生了六牙。
    以上是文殊师利菩萨出生时的十种吉祥如意之事,代表大智文殊师利十地菩萨的十度波罗蜜,和其他的菩萨不同。你想认识文殊师利菩萨、见文殊师利菩萨,须先记此十种吉祥的事,虽然菩萨无分别心,但你知道他多点,则与他近点。为什么我们要多知道一些每位菩萨的境界?因为如此,每位菩萨均可取为我们的善知识或兄弟朋友。你们各位将来都是菩萨的善知识,所以不要看轻自己。
    阿逸多菩萨就是弥勒菩萨,是梵语,译为无能胜,亦即慈氏。此位菩萨专修慈心三昧,对任何人都用慈悲心,你骂他,他也对你慈悲;你打他,他也对你慈悲。无论人对他怎样不好,或是欺骗他、侮辱他,对他发脾气、生无明,他还是以慈悲待之。一切一切都是慈悲。他不仅对人慈悲,而且还爱护一切众生。他看所有的众生,就好像自己的子女一样,甚至比自己的子女更亲。他爱护一切众生无微不至,对众生的爱护和慈悲是无量无边。修慈心三昧须修忍辱,故他有这么一首偈颂:‘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在我面上,凭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你也没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老拙穿衲袄',老拙就是很愚痴的一个老年人,衲就是用针线补过的破衣。‘淡饭腹中饱',淡饭就是没有油盐,不加香油、酱油、糖、醋等调味料,淡而无味之食物,但能把肚子填饱。‘补破好遮寒',把破衣补好了,就可用来遮寒。‘万事随缘了',什么事情都是随随便便,“事来则映,事去则尽”,也就是到处随缘渡岁月,安份守己过时光。什么事情来了就来了,去了就没有了,这叫随缘了。随缘了也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也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静一动,一动一静。‘有人骂老拙',有人骂我这老愚痴的人。‘老拙自说好',我自己说很好,很好。‘有人打老拙',有人打我这愚痴没有用的人,你猜怎么样呢?‘老拙自睡倒',有人打我一下,我躺著就睡著了。你说他是愚痴,还是怎么样?一般人被打,则瞪眼竖眉说:‘你为什么打我?'但他不但不瞪眼睛,而且躺在地上就睡著了,你说这妙不妙?若有人能用此方法,那是不错,真有修行了。‘唾在我面上',有人吐口痰在你的面上,你则无明火起三千丈:“你为什么这样侮辱我!”但弥勒菩萨则‘凭它自干了',叫它自己干了,我也不用手擦干它。‘我也省力气',擦干痰虽不费多少力气,但还是要用力,现在我把这力气亦省下来了。‘你也没烦恼',你一看这个人,我吐痰在他面上,他像没这回事似的。就想:‘这种人我不和他一般见识。'这样你的烦恼也就没有了。‘这样波罗蜜',什么叫波罗蜜?就是有人打你,你能睡著了;有人唾在你面上,你能让它自己干了,这就是波罗蜜,也就是忍辱波罗蜜。假如你连忍辱波罗蜜都不懂,那你学什么佛法呢?不要一天到晚学来学去,以为学了很多佛法,境界一来,却一点都不会用。‘便是妙中宝',这是妙之中妙,宝中之宝。‘若知这消息',你若知道这消息。‘何愁道不了',你还愁什么道不了呢?你要是用这样的忍辱波罗蜜,你的道业一定会了的,诸佛菩萨是不会欺骗人的。你若能跟弥勒菩萨学,一定会成就道业。
    ‘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乾陀诃提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不休息',不休息就是常精进,常精进也就是不休息。乾陀诃提和常精进这两位菩萨互相赛跑,他往前精进,他就不休息;一个是不休息,一个是常精进;一个常精进,一个就不休息;两个互相你看著我,我看著你;你不休息,我就常精进;你常精进,我就不休息。两个人昼夜六时行道,他给他作护法,他也给他作护法,也好像赛跑似的,你往前跑多一步,我也跑多一步,谁也不落后,所以常精进也就是不休息,不休息也就是常精进,这两位菩萨在无量劫以来,就是打同参的,什么叫打同参?就是两人在一起修行,你用功吗?我比你更用功;你比我用功,我再加多一点用功,两个人互相竞赛。所以一个叫常精进,一个叫不休息,这两位菩萨是真正的修道者,一切都是常精进,一切都是不休息。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如是等'是除了前面所讲这几位菩萨外,还有很多的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释提桓因就是帝释,帝释就是三十三天的天主,也就是楞严咒中的因陀啰耶,所以懂佛法的人,才知道楞严咒中有诸天,有一切的鬼神王,有一切的大菩萨。不懂佛法的人,就说佛教中没有诸天,没有二十八宿,没有...,因为他不懂。楞严咒中二十八宿也有,一切诸天鬼神也都有。无量就是没有数量。天总起来说,有三十三天,要是分析来讲,每一天里边又有无量的天,也就好像我们这世界,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此国土,他国土,无量诸国土。天也是一样,也有无量诸天。‘大众俱',很多很多的都聚会在一起。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一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二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hzy 发表于 2015-10-6 09: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随喜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3 13:17 , Processed in 0.0959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