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177|回复: 5

[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五品僧俗学处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10 09: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五品 僧俗学处
第五品 僧俗学处
  丙四(教诫欲得解脱之出家菩萨广行学处)分二:一、略说在家出家之学处;二、广说。
  丁一、略说在家出家之学处:
尔后出家者,初当敬学处,
多闻别解脱,戒律勤择义。
次知细微罪,应断诸过根,
所宣五十七,努力而观察。
  放弃王位之后从有家到无家,由在家而出家为僧者当务之急就是要勤于闻思修行。首先,对殊胜的戒律学处要谨小慎微(不放逸),极为恭敬。其次,等持与智慧的因就是寻求听闻,所以,要广闻博学概略的别解脱与《母子阿含》及《杂事律》等三藏。集中精力深入细致地抉择其义,从而圆满通达取舍之处。接着应当对一切细微罪业也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断除一切过咎的根源。了知取舍以后必须要努力实地行持。《三摩地王经》中云:“是故,童子汝当学修精华,何以故?童子,能修行精华者,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并非困难。”不精勤于菩提心有增无减等之因——闻思修之事,纯属魔业。《菩萨别解脱经》中说:舍利子,当知何者为佛陀菩提而发心后不勤于多闻,彼非称为真实菩萨。舍利子,仅以虚名,不能成就无上真实圆满佛果,而具智慧方能成就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圆满成佛。若问:智慧决定由何而生?由多闻而生,舍利子,是故汝当真实而行,汝当了知。舍利子,发菩提心后不勤于多闻者乃为恶魔波旬所加持。过多听闻乃魔业。”所有大圣者解释说:这里的密意是指广闻博学、了知众多没有达到究竟,也未身体力行,最后就变成了乞丐。《无爱子请问经》中说“布施、持戒、听闻三资粮中,听闻属于智慧资粮,功德颇巨”,而附带实例讲述了许多有关道理。所以,应当开发智慧结合修行。
  如果有人问:从所断的细微罪业而了知是指什么呢?
  所有经论中一致宣说的五十七种,在此讲解,对此要勤学,确实通达之后予以断除。
  这以上是简略说明。
  丁二(广说)分二:一、舍弃过失;二、应取功德。
  戊一(舍弃过失)分二:一、广说;二、摄义。
  己一(广说)分三:一、宣说忿等初十五法;二、宣说诈现威仪至不死分别之间;三、宣说显扬自之功德等。
  庚一(宣说忿等初十五法)分二:一、宣说忿等十四法;二、宣说慢。
  辛一、宣说忿等十四法:
忿令心烦乱,随彼心怀恨,
覆即藏罪业,恼即执罪恶。
  一、所谓的忿,是指心烦意乱,经典中所说的“忿”用在前面,以能说的论典来讲解就是“心烦乱”,以下的所有法大多数也要如此理解。
  二、恨:随着忿怒而念念不忘即是怀恨在心。
  三、覆:是指隐藏罪业,当他人谈论过失时,投机取巧想方设法密而不露。
  四、恼:由忿怒之因所引起,耽著罪恶持执不放的心态。
谄为极虚妄,诳即心不正,
嫉以他德忧,悭畏舍施性。
  五、谄:极端欺骗他众的一种态度。
  六、诳:所谓的诳就是心术不正,虚伪狡猾。
  七、嫉:由于图名求利等而对他人所拥有的名闻利养等功德忍无可忍,导致心里忧伤。
  八、悭:害怕施舍而紧紧执著资具。
无惭及无愧,不顾自与他。
傲为不恭敬,造罪由怒染。
骄矜则放逸,不行一切善。
  九、十、无惭无愧:按顺序,无惭是从自己的角度而言,不知羞耻,不警恶行。无愧是观待他者来说,也没有畏惧,而不警恶行。
  十一、傲:以自己具有些微功德等而不恭敬所有殊胜对境,是具有坏聚见的心高。
  十二、造罪:以嗔恨而搅扰、染污,以怒容满面等身语动荡而造罪。
  十三、骄:以自己的青春、种姓等没有其他缘由自满的心理达到极点。
  十四、矜:也与骄大同小异,以经济财富而傲气十足,丧失正念而放逸无度不行一切善法。不防护心沾染一切有漏。有些注释中说,这以上数目算起来才有十四种,所以骄与矜分开计算,但按照颂词,似乎是作为一个,因为此二者是由同一因引起,并且作用也相同,众多其他解释中都将这两者作为一个。
  辛二、宣说慢:
慢相有七种,彼即细分说,
骄傲自满者,下下平平等,
平等胜平等,此性即称慢。
  十五、慢:由坏聚见所生的我慢即是傲慢,再者,高低作为缘由的慢心行相也有七种,应当对这些详细分析而说明。作为五十七过失之一的慢计数为一。
  (一)傲慢:由于长久熏习我执,致使无有意义而骄傲自满,首先以种姓、受用等任何一法,而认为我甚至比下还不足,与同等者平起平坐。从任何一个方面,认为我比下有余或者与下平等的本性就称为傲慢。
  如果有人想:认为我比下尚不足怎么会成为傲慢呢?
  答:与下者相比,我尚自愧不如的想法实际上是心里自我满足的象征。
认胜或平己,此即为过慢。
  (二)过慢: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讲,凡是认为与自己相比,更高一等或者与自己不相上下,此为过慢。
认为胜过胜,思更高过高,
名为慢过慢,厉如疮上痈。
  (三)到底什么是慢过慢呢?从某一方面而言,认为我比高高在上者更高一等的想法,即是慢过慢。比如,疮的上面又结痈一样,过患极其严重。
所谓之近取,五蕴本空性,
愚昧执为我,彼即称我慢。
  (四)一切过失的根源有漏的“近取蕴”也就是色等五蕴本性为空性,但由于对此等实相愚昧不知而执著为我,这就是称为我慢。
未得果思得,即名增上慢。
称赞造罪业,智慧知邪慢。
  (五)凡是本来并未获得预流果等果位,却自认为已经证得者,即是增上慢。并不是明明知道尚未获得,而是本未获得却误解为已经获得。
  (六)认为我已造或当造罪业这种自以为是的称赞,明晓取舍的智者应当知道这属于邪慢。
谓无所作为,轻毁自己者,
称之为卑慢。简略说七种。
  (七)所谓“我无所作为,活着也无关紧要”,以我慢的姿态而自我嘲讽,其实这也是自满的一种表现,因此称为卑慢。
  虽然经中宣说了二十七种慢等,但这里是将这些完全概括,归纳为七种来说明的。《经庄严论》中云:“视师种姓相,我之精进胜,菩萨具我慢,谓离菩提远。”
  庚二、宣说诈现威仪至不死分别之间:
诈现威仪者,护根为利敬。
谄媚奉承者,柔语为利敬。
旁敲侧击者,为得赞他财。
巧取讹索者,为利面讽他。
赠微博厚者,图利赞前得。
  十六、诈现威仪:为了谋求利养恭敬而装模作样地防护根门,以此迎得他人的心。
  十七、谄媚奉承:为了利养恭敬,首先说许多温和柔软之语。
  十八、旁敲侧击:为了得到朝思暮想的东西、他人的财产,而以“我都没有这样的东西等”来假惺惺地赞叹他人的财物实在妙不可言。
  十九、巧取讹索:依靠上师与官员等的权势而收税,为了牟取暴利,而当面指责别人说“你太吝啬了……”,口中这般冷嘲热讽来威胁对方。
  二十、赠微博厚:凭着先前所得之利而贪得无厌一再寻求的人在求得物品的施主面前竭力赞叹说:“那件东西对我的帮助实在是非同小可……”
  通过以上五种方式而赢得利益即是邪命,这五种邪命每一种都算为一法。尽管邪命的后患无穷,但略而言之,如《念住经》中所说:“何者稍依凭,邪命而维生,彼沉粪池已,复为昆虫食。”
说过即他错,再三而重复。
无悦不观察,内起忧愁心。
  二十一、说过:对于他者三门的某某缺点毛病,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个没完。
  二十二、所谓的无悦,虽然有人用在誓言方面来解释,但似乎该解释为没有欢悦心,这种人不作各方面的观察,而不能取悦别人,所以由内在的妄念所导致郁郁寡欢。
遍贪自劣具,劣贪即懈怠。
异想自他想,贪嗔暗遮障。
  二十三、遍贪:是由前两种因加上对自己的菲薄资具挂碍耽著三种因所引起的一种懈怠。或者也可以解释成,所谓的无悦是指,具有贪欲的心不求进取,一味耽著。这两种过失(即无悦与遍贪)是一体。
  二十四、自他之异想,由于认为自己是自己、他方是他方的想法导致一门心思只是追求一己私利,而被贪嗔痴的黑暗所遮障蒙蔽。
凡是不作意,说心无见解。
  二十五、凡是对于心中贪嗔痴萌生与否不作观察之人心里不会有能说、所说的概念,即称为心无见解。《念住经》中云:“妄念生贪心,由贪起嗔恨。”不具备正知正念之人就会产生这些烦恼。
于诸如法事,懈怠失恭敬。
师不作佛想,许为恶劣士。
  二十六、符合正法的一切所为,必须以最大的努力而奉行。相反,由于懒惰而不加恭敬,就是过失。或者解释成,具足毕恭毕敬就是如来的行为,因为与对一切如来恭敬相同之故,这是印度注释中解说的,所以解释成与下文类似的含义。
  二十七、认为名副其实的上师不具备佛陀法相的这种人,被认为是恶劣之辈。
耽著小缠缚,彼由欲贪生。
遍耽即由欲,所生大缠缚。
  二十八、耽著是一种小缠缚,是由耽著色等五境的贪心所生。
  二十九、遍耽是指由前面的欲望中所生起的爱恋,这是一种大缠缚。
贪即于己物,具有贪欲意。
耽著他之物,名谓非理贪。
  三十、贪是指对于自己的财物极其难以割舍的贪爱。
  三十一、极度耽著他者的财物,属于贪心的范畴,即称为非理贪。以前面的词句作为能说,后面是所说。这些都是由痴心所生。如云:“痴暗而不知,凡夫以欲痴。欲敌似友故,智者莫习欲。”《因缘品》云:“愚者受用毁,切莫寻觅他,摧心爱欲望,祸殃自与他。”
贪爱所断女,赞即非法贪。
欲罪无功德,诈现具功德。
  三十二、由非理作意的妄念驱使,而贪著非应赞叹、当予远离的女人后赞不绝口,这是非法之贪。经中云:“欲望汝根本,知由妄念生,汝无分别念,是故我不生。”
  三十三、欲求罪恶的补特伽罗自然无有功德可言,与之同时,身体语言却装腔作势显出一副有功德的样子,这与前面的诈现威仪并不重复。
大欲极贪婪,反之为知足。
得欲自尽力,令他知己德。
  三十四、大欲是指对财物贪得无厌,取悦圣者的知足功德则与之恰恰相反。如云:“知足乃为圣者财。”《因缘品》中说:“无病利之圣,知足财之宝,信任亲之最,涅槃乐之顶。”而大贪欲不具备这些。关于对欲妙无有满足是今生与来世一切痛苦之因,一切过患之本的教证极其丰富。《方广庄严经》中云:“一切欲妙一人得,然彼不足仍寻觅。”
  三十五、得欲是指自己尽心尽力想让对方知晓自己具足身语的真实功德。
不忍即不堪,作害及痛苦。
无规即不敬,阿阇黎师事。
  三十六、不忍也就是对于他者的加害与自身遭受的痛苦,都因为耐力微弱而无法忍受。
  三十七、所谓的无规,是指对阿阇黎、上师的一切事情大为不敬,背离如法的行为。
不乐法谏者,不恭如法语。
联系亲属念,于亲更眷恋。
  三十八、不乐法谏:如果某人口出之语如理如法,则以不情愿的态度说“善也好恶也罢……”而反唇相讥,不恭不敬。
  三十九、联系亲属的妄念是指对所有有亲属关系的人,慈爱有加,尤为眷恋。《弥勒狮吼经》中说:耽著亲、友、利、敬、化缘、施主、智者、受戒者八种之人很快会走向地狱。《念住经》中也说:“亲友乃仇敌,不利以益相,毁汝由人世,今向大暗处。”
如是爱对境,评说其功德。
不死分别念,死怖不忧虑。
  四十、此外,爱恋对境,是指为了追求、得到,而对本来恶劣的对境,也无中生有地赞说他的功德。
  四十一、不死的分别妄念,是指常执者对死亡的恐怖无所顾虑,毫不害怕,一直死死抓着今生不放。《念住经》中云:“犹如鱼入网,安乐尽摈除,如是众缚爱,死神临牵引。”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死,却从不念及自己也会亡,简直与牲畜一模一样。
  庚三、宣说显扬自之功德等:
随知之分别,尽己所能令,
他晓自功德,思维作上师。
  四十二、具有随后了知的分别念,是指自己的功德,想让他人依靠有表(身语之业)而明白,完全是以希求世间八法的分别妄执,尽己所能令对方以比量推理出自己所拥有的听闻等功德,企图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说“此人胜任上师”,从而受到众人敬重,作为上师,获得高位。对世间无有意义的快乐等梦寐以求,恒常散漫、彻夜难眠,就像病人一样。如云:“奢望极痛苦,无求最安乐,做到无所求,安然而入眠。”应当依照此中所说而断绝众多过患的根源。
爱他之妄念,于他起贪恋。
害心而接触,思诸利不利。
  四十三、所谓具有贪爱他人的妄念,就是指对于其他男士或女人具有贪恋之心。
  四十四、以害心接触,是指思维依靠他有利还是无利的心态。
不喜无坚固。欲合乃追意。
懒惰无精进,身体懈怠事。
  四十五、不喜就意味着心不坚固。
  四十六、欲合:想与任意对境相遇,是一种追求的意图,也是毁坏心的一种过失。
  四十七、懒惰:无所事事的身体懒懒散散,对于一切所做的事情无有紧迫性的一种懈怠。印度注释中说,懒惰与懈怠算为两个。
变由烦恼牵,身语皆变化。
食欲不振者,过量身不适。
  四十八、变:心不由自主被烦恼控制,身体、语言都显露出一反常态之相。
  四十九、食欲不振:是由于暴饮暴食而导致身体腹内不舒服。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疾病之因,怎么会是过失呢?
  由强烈的贪爱引发,因此既是过失也是过失之因。《谛实品》中云:“何士食过多,彼身沉重怠,今世后世义,必定皆减灭。”掌握食量称为功德,而不知食量,结果就无法奉行善法,并且成为等持的违缘,因此进食应该定量。《妙臂经》中云:“多饮体力高,少食将退减,适度如平行,进餐当如此。”
心极下劣者,说为心怯懦。
贪结即希求,五种妙欲境。
  五十、心极下劣:毁坏今生来世的因就是说“像我这样的人怎么能在世间法上有所作为”自轻自贱的怯懦心理。
  五十一、贪结:对色等五种妙欲,无有厌足,心弛神往而一再寻求。《念住经》中云:“何者欢喜欲妙德,如饮盐水无厌足。”第二大佛世亲论师亲言:“野兽以声毁,触令大象亡,飞蛾以色毁,鱼类以味亡,蜜蜂贪著香,此等一一因。诸士虽为一,恒具此五种,昼夜尽摧毁,岂能得乐住?”
害心我伴敌,三时皆无义。
心身沉重故,离作即萎靡。
  五十二、担忧受害的心,自己、自己的友伴以及自他的敌人三方面,通过三时分析而生起并非真实的疑虑,想到曾经加害过、正在加害、将要加害自己与自己的亲朋的想法纯属一种错觉。另外,他人对自己与自己亲友的仇人,曾做过好事、正在做好事、将要做好事的忧虑,这是由想加害他人妄念的九种因所致。如果不怀有这种想法而忍辱,就会成为福德资粮。相反,对此无法忍受而蓄意陷害别人,无疑与菩提心背道而驰,其过失不堪设想。《教王经》中云:“世间仇唯杀夺财,忍之福资亦圆满。”《经庄严论》云:“由利群生意,起贪不得罪,嗔则与彼违,恒欲损他故。”
  五十三、由于身心沉重即身心不堪能的缘故,致使无法行事,这是一种萎靡不振。
睡眠掉举者,心身极不静。
悔由懊作恶,后由忧恼生。
于谛三宝等,三心二意疑。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10 09: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五品僧俗学处

续-《●[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五品 僧俗学处》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五十四、入睡也就是进入睡眠的状态,六转识不由自主地向内收摄,神识不清。《劝发胜心经》云:“喜爱昏愦眠,心亦钝念愚,彼慧极浅薄,智中恒退失。不行闻诵教,睡伏身亦懒……”其中宣说了许多诸如此类的道理。《宝积经》中说:“何者饱腹易入眠,昼夜颠倒而沉睡,如圈老猪身膘壮,屡屡入于劣胎中。”也宣说了属于痴心范畴内的睡眠,是转为旁生的因。
  五十五、掉举:由于进食过饱等而造成身心极度不寂静,杂念纷呈。
  五十六、后悔或懊悔是指心中忐忑不安,后悔所做恶事,后来因忧心重重所引起,而成为等持等的障碍。
  五十七、对于四谛、三宝、业果等到底真实不真实,一直三心二意,即是怀疑。这种怀疑对解脱道等制造违缘,怀疑也有合理怀疑与非理怀疑两种。
  以上应当断除的五十七种过失大多数是真正所断的分类,有些是心所的本体,认识这一点,显然就是为了认清过失的因与果。这些所断法基本上都是以所说与能说来阐明的。有些只讲了所说,在所说的开头均标写出号码,因此应当做到前后不错乱而了知。
  这所有过失的因果分别念主要是由于经久串习坏聚见与我执所牵引,依赖贪欲的对境悦意、不悦意,有些是由愚昧不知取舍及懈怠所致,而不同程度地产生根本烦恼与随眠烦恼,对于这些分别妄念,我们要恒常以正知正念来观察,进而通过各自的直接对治予以断除。或者,如云:“善或不善业,即由心所积。”主要调伏心,如果自己的心已经得到调伏,那么不费吹灰之力自然而然就会取舍善恶,所以说一定要修心。《梵胜心请问经》中说:“菩萨若具四法则清净烦恼,四法即如理妙观察,发挥白法之力量,防患于未然,寂静而住。”《慧海请问经》中也讲述了许多相关的道理。因此,我们要集中精力修心。《摄正法经》中说:“所谓法,即不住境不住方,法无不依于自心,是故我当持自心,直至究竟,极力调伏,极力入定,极力消灭。何以故?万法唯心,心中有一切功过,无心者则非。菩萨遣除一切过失而趋入一切功德,是故法即依赖于心,菩提依赖于法……”又经中云:“妄念大无明,能堕轮回海,住无念等持,无垢如虚空。”再没有比入定于无分别念的等持中更殊胜的。《七童女传》中说:“诸见之根本,坏聚见驱除,不求有受用,何时我至此?”我们应当依此发愿。
  己二、摄义:
菩萨断此等,戒师尤应断。
  前文中所说的这些恶行,作为在家菩萨都应该予以断除,身为出家守戒的菩萨更应当杜绝,因为这些是一切过失的根源。
  戊二(应取功德)分二:一、暂时之功德;二、究竟之功德。
  己一(暂时之功德)分二:一、总说;二、十地之安立。
  庚一(总说)分四:一、略说功德之本体;二、认清各自之本体;三、各自之果;四、共同之果。
  辛一、略说功德之本体:
已离彼诸过,诸德轻易依,
略说菩萨德,布施及持戒,
安忍与精进,定慧慈悲等,
  远离了菩萨六度的违品——刚刚所说的这所有过失之后,轻而易举便能依于正道之精华六波罗蜜多等一切功德。由于断除过失而无有障碍生起功德,是故说“轻易”。菩萨应取的所有功德,简明扼要地宣说即包括在以下列举的内容中:怀有施舍心而发放财物等的布施、以断心禁止恶行等的持戒、心不烦乱的安忍、无有怯懦而喜乐善法的精进、心平等安住的静虑、了达实相的智慧与愿众生离苦的悲心以及由此引发的发心等。因此,务必要依止这些。
  辛二、认清各自之本体:
布施舍自财,持戒利他行,
安忍断嗔恚,精进即乐善。
  布施的本体是什么呢?所谓的布施,即不贪著自己的财产而慷慨舍给他众的心及由此引发的身语业。《宝云经》中说:“何为布施波罗蜜多?即思维一切财物及果舍与他。”
  分类:包括法施与财施等。
  那么,何为戒律度呢?就是说为了在断绝害他的基础上利他,而抛弃追求一己私利的殊胜心。分类:一个摩尼宝有遣除黑暗、摄集所欲、解除病困等三种分类,同样,菩萨戒的一个本体中也包含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三种反体。其中,严禁恶行戒是一切功德之本,正因为有过失不清净就无法生起功德,所以禁止罪业居于首位,最为关键。自相续没有摄集正法就无法利益他众,所以摄集善法戒位于第二。其后,不是将精力集中在唯独自己生善趣、得解脱上,而是主要行持他利,这是第三饶益有情戒。此三戒也是佛果断、证、事业三者的因。
  安忍度:是指彻底远离害心,断除嗔怒,有定解地思维正法等,主要还是对利他无所畏惧。如果害怕利他而身陷轮回,就会堕入寂灭之边。
  精进:身心毫不懈怠、毫不怯懦热衷于二资粮的善法,主要还是乐于成熟众生与修行刹土。
定一缘无染,慧择谛实义。
悲于诸有情,哀悯一味慧。
  静虑:也就是指《宝云经》中所说的“寂止一缘心”。于胜妙的善法中一心不乱,一缘安住,而无有昏沉、掉举等以及享受禅悦等自地之障的染污。《般若经》中说:“心散尚不能成就自利,何况他利。是故,丝毫亦莫令心散有机可乘。”此外,其他经中说道:“弥勒,如来教,以静虑及禅修安立,以妙慧造作,以智慧精进入定安立,而非以在家业及例行之事安立。”在家业是指喜爱佛法的在家人与在家菩萨造佛像、印佛典、建佛塔以及勤于许多例行之事。佛言:“执事菩萨造七宝塔遍满三千界,我不以此欢喜……讲经菩萨仅受持一偈颂并为他讲说等令我欢喜,我作供养。”又教诫道:“遍及赡部洲之此等行事者若恭敬承侍一位精进讲经说法者、遍及赡洲之讲经说法者恭敬承侍一位精进内在正安住者,则是如来随喜处……”宣说了许多有关道理。往昔,涅甲与邦那杰先前对于正法无所不闻,当听到名为正安住的外道本师所说的词句,觉得没有听到什么更为殊胜的,结果心满意足。因此,精进修行止观是最值得赞叹的。
  静虑也有世间静虑与出世间静虑的分类。
  胜观智慧:真正如实妙观察正法,从而深入细致地分析抉择四谛、二谛等意义。(这里的智慧也有)相似了知的妙观察慧与真实了达此等实相唯一真如的真实智慧——无分别智。此处,如芭蕉树的比喻一样,以分别念将法视为有实,寻觅有无,而实际上法无处可寻。尽管推翻了分别前显现的实有,但法的显现无破无立而存在,可见,如果承认二谛不可分割,那么所有遮破均是非遮。通达前面所说的“缘起空性的含义”,并进一步修习,从而可断除轮回一切因果的根本——俱生无明,这样一来,自然而然便可遣除贪心等,由于因不存在之故。贪心等各个的一个对治只能断除它自身,而不能断除其他烦恼,而凭借这一切各自的所有对治也无法断除无明,可见,只有依靠觉性智慧方可斩断无明。
  分类:有闻慧、思慧与修慧三种。《宝云经》中说:“以胜观抉择后通达无有体性即悟入无相。”这说明依靠观察修生起定解,修行寂止、双运而悟入无相无分别。对无我的定解没有达到根深蒂固之前,观察修、安住修轮番交替,当断绝观察边之后唯一安住修,并且必须要护持这种无念自然安住的境界。“如果以忆念追逐忆念,结果将如雪山降雪般增长分别妄念。如果忆念自然安住,就会像雪入湖泊般寂静。”这是论中解说的。《中观入慧论》中云:“无念心即自静住,无有识别无散乱,无有相状明了修。”在证悟之前应当通过斩断心与心安立的一切执著边的方式修行。获得圣道的入定中,二取、真实显现、相状、分别一切都将隐没,故称为无现,也并不是像无有五根的感受一样。所以,止观二者可涵盖所有等持,道梯的一切功德也归宿于此。为此一定要将定慧二者融合一起而实修。
  六度之中,智慧最为殊胜,而智慧中,如果没有闻慧的前提,思慧与修慧也就无法成就,所以首先要力求多闻。《无爱子请问经》中说:“布施持戒与多闻福德何者大?答言:善男子,布施、持戒之资粮犹如须弥山王之前有一芝麻,虚空中鸟之足迹般,而听闻之资粮则如无边虚空。布施之资粮能行二事,即解除贫穷与得大受用,即成此二事;如是持戒可除恶趣成善趣;依智慧之资粮能除一切见,成就智慧。布施、持戒成熟有漏与蕴。善男子,闻慧之资粮为无漏而非异熟。善男子,是故,诸精进之菩萨大菩萨,当勤积闻慧资粮。”其中宣说了闻慧的许多功德。《般若摄颂》云:“寡闻天盲不知修,无彼成何当慎思,是故精勤闻彼因,思维修行妙慧生。”再者,在没有以智慧解脱自相续之前,则无法做到为他人讲说而使其相续解脱。《宝积经》中云:“未度不能度他众,未解无法令他解,盲人无法示正道,解脱方可救度他,明目能为盲指路。”远离六度各自的违品——悭吝等烦恼,发心、回向以三轮无分别智慧摄持,而成为所知障的对治,否则不能纳入波罗蜜多之列。所经过的道以抵达的果来取名,达到三有、寂灭彼岸,称为波罗蜜多。不舍弃众生的因大悲心是指缘一切有情而于心不忍,愿他们远离轮回与恶趣之苦的悲悯一味一体的妙慧。也可以解释成,与修习之心一味或者证悟诸法无生的智慧不离大悲的滋润之义。
  辛三、各自之果:
施财戒安乐,忍美精进威,
定寂慧解脱,悲成一切利。
  六度各自的功德归纳而言,以布施可以感得无勤之中获得受用;依靠持戒可转生善趣;以安忍感得神采奕奕,庄严无比;精进的法相就是行善的力量势不可挡,具有威严;以禅定感得寂灭掉举等一切分别念而成就无碍解与神通等;以甚深智慧而感得解脱所取、能取。以慈悲一切有情可感得,轻易成办自他眼前与长久的一切利益。《华严经》中云:“吉祥天女如是言:吾之悲心海无量,由此三世佛现世,彼能遣除众生苦,坚稳善财当知此。”《慧海请问经》中云:“持圆菩提心与法,修法悲悯诸含生,此等四法德无边,佛亦难说此等边。”
  辛四、共同之果:
无余此七法,同依波罗蜜,
获不可思智,世间之怙主。
  在学道的阶段无一遗漏同时修习以上所说的七种功德,依靠方便智慧波罗蜜多,而获得不住二边、不可思议的智慧行境——三世怙主真实圆满正等觉果位。这也是来源于通过布施等全力以赴断绝害他、唯行饶益后回向圆满菩提果。《菩提心释》中云:“利害出生果,如是分析已,彼等一刹那,岂贪自利益?”我们要依照此中所说而身体力行。
  庚二(十地之安立)分三:一、如说声闻有八地般菩萨分十地;二、十地各自本体及功德;三、摄义。
  辛一、如所说声闻八地般菩萨分十地:
声闻乘中说,声闻有八地,
如是大乘中,菩萨之十地。
  声闻乘中宣说了声闻有八地,到底是哪八地呢?
  种姓地是加行道的决定种姓;八地,是指从下算起,预流向就成了第八,它的现观是第八地;见道是预流果;薄地是指欲界烦恼减轻的一来者;离欲贪地是指不来者;证所作地是指阿罗汉果,这些的所有向算为一个“声缘地”;在此基础上加上缘觉地。共有八地。同样,大乘中,因位作为菩萨的所有功德的所依,因此地以阿赖耶识或意的差别而有十种。
  辛二(十地各自本体及功德)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壬一、总义:
  进入地道的所有学人,如果首先对道的所破——轮回的迷乱显现,众多教理的所破——内外宗派的遍计法茫然不知导致的假立之法与补特伽罗的二我增损之边和包括旁生以上无论入没入宗派者都俱生存在的愚痴。所以,要认清以上这两种假立的我执及对境,首先必须长期闻思修行。在资粮道与加行道时作为异生要通过实地修行前文中所说的悲心等三因,从中生起一地见道。当时,由于首次获得胜义发心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菩萨并转生于如来种姓之中等,这种说法是《入中论》与《宝性论》等的密意。大悲与世俗发心最初从资粮道开始获得,并以总相的方式修无二智慧,从而稍稍生起明现境界,在顺抉择分四加行道的阶段,与前相比,证悟更有进展,转为菩萨种姓的名称是《入行论》中所说的。
  我们应当清楚的是,三因也像六度等一样,仅以胜劣的差异才有了诸地的分别。所有地均分为根本或依处、以净信欲乐希求彼地、修行能清净十地之净法与果位之功德四种。其中,堪能的功德如同纯金的比喻,地地升迁,直至佛地的功德,以精明商主的比喻来说明,异熟引摄的功德本性广大,故而特意转入赡部洲的君主等。愿智的功德,以宏愿力而真实成就百万大愿。从欲乐与修行及功德三方面胜过声闻缘觉。关于见修所断的分类、断除的方式以及生起对治的顺序等,当从有关的诸经典和论典中得知,此处恐繁而置笔。
  虽然有人说:“异生投生世间的因,就是不明以修所断的烦恼——贪嗔我慢无明、贪利等世间法这些前提,加上声闻缘觉的修断行于轮回的一切烦恼,菩萨从一地开始予以断除而不染污,但这是通过对治力压服,而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征服才如此说的。正由于需要次第清净,所以不承认仅从一地就无余断除,因为到十地这一切才得以完全清净。”这是无著菩萨兄弟所承许的,这种说法密意是染污法为习气。从一地开始进入修道,不贪著出世间无漏的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等这些善根清净之后,才经历地地升迁。
  地道的功德与善根等都是后面较前面超胜,而称为增上,因为地的分位是有为法。获得一地时,以抉择而现证四谛,而颠倒执著等见断尽遣无余,所有修断也以压制的方式予以断除,对三宝有解信,自身极其欢喜,喜悦安住于以前凡夫时未曾获得的所缘普行法界,由此使我执、我所执不复存在,所以一地菩萨最为喜爱发放布施。关于布施等喻、缘、法对应的道理当从他论中了知。
  如果有人问:那是不是因为此地戒律还没有完全得以清净,所以布施也不清净呢?
  答:不必说身外之物,甚至连内在的身体也能施舍,并且毫不吝啬、远离三轮的分别念,因此,一地菩萨布施已达到了清净。《无爱子请问经》中说:“我之此身尚能慷慨施予一切有情,何况一切身外之物?”凭借这种威力使得二地戒律清净。一地戒律占少分,而并非完全不具备,也要了解其他所有地的顺序。
  一地超越了凡夫地,未获得圣者之法的凡夫是此地的违品。
  二地奉行十善,而与之相反逆行倒施的破戒垢染显然是二地的违品。
  三地,十善更为丰厚,听闻深广法门,忘却的黑暗是违品。并且在这一地为了全面防护下乘而通过观想而依止佛智。
  四地,远离以坏聚见引出的两种我执尤为动荡的现象,因此动摇是其违品。因为“遍计坏聚见唯在最初见道时断除”,可见这里是指俱生坏聚见。俱生细相与善等之心不相违而时时刻刻存在这一点实难抉择,所以说,当生起善等心的时候,由于与之相应的缘故,贪著我与自我傲慢等绝对存在。而遍计坏聚见并非如此,是指粗大的概念,由于是有染污的作意,并且播下了产生它的种子,故而是能生。从此地以后便断除了我执引生的通达法的我慢。三地以多闻为准,此地是依赖清净等持进而借助纯净的智慧详加分析,故称焰慧地。
  五地,尽管足能现前涅槃,却以善巧方便而不舍有情,因此下乘的涅槃是此地的违品。在这一地,禅定与胜观证悟的智慧深不可测,而且获得了不住二边之道的缘故,不为魔等所夺,极其精通辨别法与非法,得到神通神变,依此能使误入歧途者生起诚信而进入佛门,同时也获得工巧等世间的才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10 09: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五品僧俗学处

续-《●[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五品 僧俗学处》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六地,《十地经》中说:以十等性法而趋入此六地。到底是怎样的呢?以诸法无相等性等八门类说明胜义中等性,第九以梦幻等七种比喻说明世俗中等性,第十是二谛无别而等性。这一地真实成就大悲而不舍有情,现前无念智慧,现前安住于甚深缘起的智慧度中,因此有相的戏论大大减少,粗大的有相戏论涌现是此地的违品。胜过五地的不住之道尤为殊胜,尤其获得三解脱门,方便智慧极为高超,由此而洞悉有情的界、根、随眠等,进而能彻底令众生成熟的行为持续不断,所以深入佛法,故称为现前。染法与净法执为不同他体的增上慢从此地而断。
  七地:以无相而行持所谓三门之业,就说明行持无相,因此鲜少的有相涌现是违品。六地的灭谛虽然已经现前,但却未能实行,由此推动,依靠进入八地的方便大悲与证悟轮涅等性的智慧,乃至轮回未空期间住世而积累资粮,获得方便度等。先前的智慧更进一层而分方便等四度,实际上后四度均可包括在慧度之中。总的来说,对于大乘特有的不共行境遮止一切戏边的灭定,以闻思而了知是从资粮道、加行道开始有的,现量了知则从见道至此七地。在这一地,相执的分别念不再产生,对于真实灭定能够在每一刹那中入定、出定,已经达到了远离超越下地的境界,所以胜伏一切声闻、缘觉。“在此地之前不可称为完全超越染污行”是因为道有行有勤作的缘故,勤作是指以分别念而生起,分别念也属于诸位菩萨的烦恼,而不是指通常所说的染污烦恼。此地的智慧等一切善根犹如光芒万丈的太阳般,胜伏好似月亮般的一切下地功德。
  八地:《十地经》中说:“以航行在海上的船只随风漂荡的比喻来说明,行持无相犹如大海,由于远离一切勤作的烦恼,智慧任运自成的缘故,勤作加行之事属于此地的违品。从此地开始向上称为得异熟道。不必刻意勤作道的加行自然而然实施,就像秋天的庄稼一般。从七地到一地之间的所有功德在此不动地更进一步获得,故称为摄诸地。在一地所发的无数大愿于此完全清净,并进一步发愿,达到彼岸。因此,似乎已经包含了一地,并且积累资粮无量、成熟众生无量、清净刹土无量,以及自在方面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堪忍自性无生等安忍极为清净,并以无相无勤任运加以安立。也同样不被一切声缘所夺,无有退转之惧。比如,一觉醒来会有想,同样,从心入于寂灭法性中出定的想虽然存在,但以无分别智的自在而不生有相的分别念。为了断除此地所属的所断,而入定于真实灭定之边法界中,如果长久安住在等至中,就会趣入涅槃而中断圆满、成熟、清净的相续,正是考虑到这一点,诸佛才对“仅仅执著寂灭法界便可”进行了遮止。《十地经》中云:“我等之十力等圆满,汝等不具,而为寻觅彼等一切,当精进。”又云:“我等之十方无量佛刹,汝等观之……”以此作了劝勉。
  九地:以四无碍解调化有情,不利益众生是此地的违品。八地成就智慧、清净刹土,到了九地,利益众生付诸实践,与前相比,智慧与事业无有限量,极度修行自利方面居上的佛智、他利方面饶益无量有情这两件大事,并获得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与辩无碍解,作为如来所转*轮的殊胜追随者,而且宣说各乘正法。以十万劫得受的加持而获得句义总持等,依此使得每一极微尘都发出不可言宣的法门,获得了抉择力与修行力等无量圆满功德。《般若经》中说真正的四种无碍为佛陀的不共功德,这里按照《十地经》的密意说是相近的四无碍解。
  十地:依靠如来的身语意或者甚深密法等所显现的一切法,而获得大乘诸法的灌顶,故而未得到灌顶是此地的违品。由于此地是因地的尽头,并且先已断除一切烦恼的缘故,妙慧的自性智无垢等持更为明显,通达含有密意之语。也就是对所有佛典的密意、意趣,能原原本本心领神会。如同成堆的奇珍异宝所庄严的大海堪为财富之最一般,具有多种神通力等功德的财富无不齐全、极其清净,堪为之最。获得了劫观为刹那、刹那观为劫等性胜解等无量神变门,自在加持离世或住世。于现量安住的大报身佛前闻法,从十方诸佛处依靠大乘法通过光芒而获得灌顶成为补处,是安住智度的大菩萨。
  以上所有地的阶段,以清净刹土、成熟有情及二种资粮而修行佛陀之法,称为不以地为满足之修,因为需要寻觅逐步向上、更为超胜之法的缘故。这主要是指一地到七地之间。八地菩萨不再退转,由于已经获得了佛陀深法的解脱。能成熟众生的修行主要是九地与十地,这是因为,此二地获得了以广大的善巧方便分析的无碍解及证悟诸法深密的境界。关于十地菩萨投生的方式,尽管以业惑转生轮回的现象从一地就已断绝,但以悲心愿力而受生轮回利益有情。因此说,七地至十地通过十自在与幻化的方式而圆满资粮。
  安住于地道的菩萨有七种,一、安住种姓之菩萨:按照《菩萨地论》中所说,具有六度种姓的特征。二、发心菩萨:依靠仪轨而获得世俗发心。三、胜解行菩萨:与第一种是一致的。暖位等四位,称为胜解行,从这时开始称为趋入修行,从胜法位开始称为资粮修行(这两种修行是般若中所讲七十义中的两者)。四、入行菩萨:主要是指一地至七地间的菩萨。这以上是《十地经》中所说的。五、六、七、不退转菩萨、一生菩萨、最后有菩萨三种菩萨,是指八地以后,这一点容易理解。从因与果的角度而言,胜解行地的果是一地,依此类推,十地的果是指佛地,因为是从中成就的缘故。佛地是果而不是因,因为再无有较其更高的地。《山顶经》中云:“文殊菩萨言:当观初发心是与行为相联之因;当观与行相联是不退转之因;当观不退转乃一生菩萨之因;当观一生菩萨乃遍知佛果之因。”关于这所有地的定义、作用、违品及对治方面的所有详细内容,当从《解深密经》中得知。这以上依照《十地经》颂词与自释的意趣而笼统说明总义已经完毕。
  壬二、论义:
  宣说十地的本体及功德,共分为十。
  一、极喜地:
第一极喜地,菩萨欢喜故,
已断除三结,生于佛种族。
彼之异熟果,施度最殊胜,
振动百世界,成为赡洲王。
  十地之中,位居于首的是极喜地,因为能令获得《十地经》中所说的七觉支、远离违品遍计法所摄之见断的菩萨喜出望外的缘故。进一步地说,“断”的特点,获得解脱的主要障碍就是坏聚见、怀疑与戒禁取见,它们是结缚于轮回及恶趣的三种因,初地菩萨已经彻底断除了这三种因,并且超越声闻缘觉。印度注释中所说贪、嗔、疑三者,与这里的三种因实际上是一个意思。善男子,生起随应如来普光地之见道,并生于佛陀种姓中。由它的异熟所感,六度中布施度最为殊胜,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由于布施属于粗大之法因而相对容易。正因为此地已远离了布施的违品,才说布施最为殊胜,也是因为这一地其余所有波罗蜜多并非像布施度那样殊胜,故称布施胜。也不要认为以上地就没有布施。
  功德的数量:仅仅在刹那、瞬息、须臾时间中就能够震动百数不同的世界;现见百数不同佛尊,通过彼等佛陀的加持而真实证悟,亲身体验无分别智慧;当时已拥有安住百劫的能力;能真正了知前、后一百劫而宣讲众生的业与生世;顷刻能入定出定一百等持;通过神变使一百众生的相续善心得以成熟;一时间前往并显现一百佛刹而利益有情;真正领悟一百法门,并铭记在心;一身可示现一百身体;每一身体都显示具有同等数目的菩萨眷属。总共已得到十二种百数功德。这里要掌握成百等固定数目只是表示而已,实际上利根菩萨以善巧方便力而没有固定数量,因为胜解行地也获得了不可胜数的等持,面见数量可观的佛尊。
  以大悲及愿力而特意受异熟生的特点:成为赡部洲的大国王是异熟增上的特征。
  二、离垢地:
二地名离垢,身语意十业,
纤尘不染故,自守彼等故。
彼之异熟果,戒度最殊胜,
成为七宝主,利生转轮王。
  第二离垢地,由于为了独自解脱而防护作意的缘故,身语意的十种业道甚至在梦中也不沾染破戒的垢污,自然而然守持这些戒律。由获得这样功德的异熟所感,在先前布施的基础上戒律波罗蜜多达到最高的程度。
  功德数量:刹那得到千数等持,亲睹千尊佛陀,而现示千数眷属,与前面一地相仿,只是数量递增,而内容完全一致。
  异熟增上的特点:成为统治四洲的国王七宝之主,获得利益一切众生使他们奉行十善及波罗蜜多等的转轮王位。
  此地之果:善巧断除一切有情的破戒。
  三、发光地:
三地名发光,智放寂光故,
禅定神通起,永尽贪嗔故。
彼之异熟果,胜行忍精进,
明智大天王,遣除欲贪者。
  三地叫做发光地,此地菩萨在入定中,以无分别智慧不同程度地焚烧所知障,此明现的智慧火放射出寂灭的光芒,借助它的力量,自身及后得阶段也发射出旭日东升之前朝霞般的光芒。在这一地,尤其生起的清净功德有四禅、四无色、四无量及五通。染污法的修断上、中品贪嗔及所有愚痴也不同程度地灭尽。
  它的异熟果:以上述功德感召,在前地的基础上,安忍的行为更为殊胜,也以超胜的方式而行持精进。
  功德的数目增长:在二地的基础上,功德递增百倍,刹那获得十万等持,亲见十万佛陀……均依前而推。
  异熟受生:成为数多天众的主尊大天王,并且精通《吠陀论》等。以超群的智慧能遣除对欲天等欲界之色等妙欲的贪恋。
  四、焰慧地:
第四名焰慧,放正智光故,
一切菩提分,尤为修行故。
彼之异熟成,离诤之天王,
萨迦耶见生,尽毁乃智者。
  第四地叫做焰慧地,因为正智放射出较三地更为超胜、寂灭所知相的光芒。所谓的发光与焰慧,是以明现而趋入正法称呼的,因此是指证悟的智慧断除所知障的法光明。如云:“智火极旺盛,摧毁烦恼薪,法界能明现……”
  如果有人认为:八地之前只断烦恼障而不除所知障。
  驳:实际上,必须承认独立的所知障是在八地才断,而在此之前笼统次第断除二障。在不清净七地的阶段,所说的烦恼是对分别念取上它的名称,而不是真实的烦恼,因为先前已经断除烦恼之故,贪等虽然也属于所知障,但衡量万法实相的主要障碍就是以无明为前提的实有分别念与二取。而二取与真实显现荡然无存的境界只有在无学地才能达到,可是,这些有学道的入定中如果证悟了与法性真如一味一体,便不存在二取等。而二取习气仍然存在。所以,对后得尽其所有的有法生灭等,二取与真实显现许的行相尽管可能存在,但无有实有分别,因为入定无分别智借助修法性的力量而在后得时,感受到境与有境名言如幻,这就叫做清净世间智与其现分缘起无自性。由于二障不同程度被断除而使证悟的光明境界日益增上。可见,在圣者入定后得智慧的境界中分别念无有立足之地。《般若摄颂》中云:“能工巧匠精致造,男女铸像一切事,如是通慧行菩萨,无分别智行诸事。”在这一地,精进尤为殊胜,因此四念住等七类所摄的所有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与波罗蜜多等一模一样的清净道,所以是见修所有分位中的主要所修,在此地更为殊胜的是修行。
  以此地的异熟所感,特意发愿而作为离诤天的天王。断除属于此地的所断也就是产生一切见的因——坏聚见及由它所生的俱生无明包括的执著自性成立的细微我执,以及执著补特伽罗为独立自主的所有粗重无明渐渐薄弱,为此,能将这一切斩草除根就是智者。
  功德的数量:三地的功德换算成一百倍(即乘一百),即获得百俱胝数的功德,也就是一刹那得到百俱胝等持,面见百俱胝佛尊等。
  五、难行地:
第五名难行,诸魔难胜故,
善知圣谛等,微细深义故。
彼异熟感成,兜率之天王,
能除诸外宗,烦恼恶见处。
  第五难行地,安住在世间界中的天子魔群齐攻之也无力击败,就算是一切恶魔及眷属也极难胜过,其余加害者就更不必说,所以此地称为难行地(也叫难胜地)。对于粗细四圣谛等及《十地经》等中所说的二谛等细微所知的这些意义,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且尤其修行禅定波罗蜜多,由它的异熟所感而成为兜率天的天王,凭借他的能力足可消除里里外外的外宗身体的五种折磨等烦恼以及所有执其为解脱道的邪见。
  功德增上的数量:获得前地功德的千倍,也就是说,一刹那得到千俱胝等持,亲睹千俱胝佛尊等。
  六、现前地:
第六名现前,现前佛法故,
修行止观已,得灭增上故。
彼异熟感成,化乐之天王,
声闻不能夺,能息高慢者。
  第六地叫做现前地,因为现前佛陀的不共大乘法无二无别犹如影像般的缘起空性,或者说,由于相符于所得佛果之法的缘故而得名。《摄正法经》中说:“意入定中将如实现见真性。”五地圆满禅定度,借助它的力量,在此地圆满智慧度,因此经过反复修习菩萨的不共寂止等持与胜观智慧,凭借禅定力,只要自己愿意就能够长久入定于空性境界中。由于得到灭尽一切烦恼分别念的灭尽定而使智慧极度增长,因而获得超胜的智慧度。由其异熟所感,依靠愿力特意成为他化自在天的天王。
  此地的果:以深不可测的方便智慧力而不为一切声闻所夺取、所胜伏,并能消除一切慢过慢或者傲气。
  功德增上:获得十万俱胝数的功德,即一刹那得到十万俱胝等持,现见十万俱胝佛陀,蒙受十万俱胝佛陀的十万俱胝加持……
  七、远行地:
第七名远行,数具远行故,
刹那刹那间,入于灭定故。
彼之异熟成,他化之天王,
现证圣谛故,成大阿阇黎。
  第七地叫做远行地,因为在两大阿僧祇劫中,与下地更高的功德数量已遥遥领先,或者说,作为与八地更为接近之因的缘故,超胜或远远越过以下六地。这其中的原因是,刹那紧接着刹那,也就是说每一刹那心都能入于灭尽定。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七地菩萨以心的力量能远远胜伏、完全击败一切声闻缘觉。
  “此地,从数量与功德的角度而言,遥遥领先,因为:就他能自由自在入灭尽定而并非其他地所能做到。”因而,凭借心自在灭尽烦恼的力量能力胜声闻、缘觉,而并不是说凭借智慧。这一地方便度尤为殊胜,以它的异熟所感而成为他化自在天的天王。作为欲天之主的菩萨,由于细致通达现证圣谛而成为讲经说法、出类拔萃的大阿阇黎。
  功德增上:获得前地功德数量的千倍,俱胝那由他数的功德,一俱胝换算成百倍,再换算成千倍的数量。即一刹那获得十万俱胝那由他等持,面见十万俱胝那由他佛陀,依靠此等佛尊加持了知同等数量的真义,能示现同等数目的菩萨眷属。
  八、不动地:
第八童子地,不动无念故,
不动身语意,行境不可思。
异熟果感得,一千梵天主,
罗汉独觉等,择义不可夺。
  第八地也叫童子地,就像世间中越过了孩提时代而被称为童子一样,在此大乘中也是当超越烦恼位时被称作童子,因为凡夫被烦恼所左右。这一地不被相分别、勤作所动摇,无余遣除我执、实执,或者说贪等烦恼尽除无遗,从而处于无分别的境界中如如不动。另外,此地菩萨的身语心行境无法想象,不可思议。
  由于圆满愿度的异熟所感而特意成为大千世界的大梵天王。
  此地的果:声闻阿罗汉与缘觉等所抉择的深奥法义永不可夺,颠扑不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10 09: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五品僧俗学处

续-《●[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五品 僧俗学处》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功德增上:上述的俱胝等数量不可胜数,因此要用极微来计算,获得十万三千世界中尽其所有极微数量的功德,即一刹那获得十万三千世界所有极微数的等持,面见同等数量的佛尊,了知蒙受此等佛尊的同等数量的加持。以此类推,能动摇、显现世间界、前往佛刹、成熟有情、安住劫数与了知劫的前际与后际、开启法门、得授记、每一身体示现眷属数都是十万三千世界所有极微的数量。
  九、善慧地:
第九名善慧,犹如王太子,
因得无碍解,此地慧善妙。
彼之异熟成,二千界梵主,
有情心疑问,罗汉不可夺。
  第九地称为善慧地,就像国王的太子在登基之时要接受继位灌顶仪式一样,地道的殊胜功德在此得以成熟、以正法而茁壮成长,称为补处,而即将得到补处灌顶,同时也临近获得大光明灌顶。为什么呢?因为获得义无碍解等四无碍解及超胜所有下地的功德,故而住此九地的菩萨,智慧善妙,尤其得到殊胜力度。由此异熟所感而获得二千世界的天王梵主果报,极其擅长调伏有情。对于所化有情心中怀有的任何疑问,能够无著无碍予以明示。而且,大梵天、恶魔及阿罗汉等通过相违、错谬的途径根本无法夺取他的辩才。
  功德增上的数量:所谓的无数世间界,也就是从一、二开始数,达到六十位数的数量就叫做无数,此数量再换算成百倍,再乘千倍,再乘千倍,再乘十倍,从中得出的尽其所有的极微数量,就是九地菩萨所得的功德数,也就是说,一刹那得到百万无数三千世界所有极微数的等持,亲见如此多的佛尊……
  十、法云地:
第十名法云,降妙法雨故,
菩萨蒙佛陀,光明灌顶故。
彼之异熟成,净居之天王,
无量智境主,殊胜大自在。
  第十地称为法云地。为什么叫法云地呢?因为在诸佛前获得大法云,尤其得到智波罗蜜多,由此而普降妙法甘霖。对此地也命名为佛地。此地的释词与雨层云相类似,犹如乌云密布的空中降下雨水一般,从大智慧的浓浓密云中无勤之中自然而然普降正法雨。或者说,虚空般的法身中密布浓云般的大本智,为此而称为法云。如颂云:“云雨救庄稼,如是具喜处,以此等次第,拯救诸有情。”相续完全成熟的十地菩萨得受诸佛放大光明而真实授予的灌顶。《十地经》中说:“得此地之菩萨,百万无数等持之末,现前所谓具有与了知菩萨诸等持之智无有差别灌顶。现前之时即刻以等同百万三千界宝藏之最妙宝莲严饰,而具有百万三千界之极微数莲花眷属,菩萨身亦与之相应、随合其缘而住。依此得等持即刻住于莲花中,普放光明,十方诸佛出有坏众聚,白毫间放光予以灌顶。”对此也有其他不同的观点。
  此外,功德的数量增长的差别:由于超越了身语的行境,而获得不可言说佛刹中不可言说极微数的功德,即一刹那得到尽十方所有不计其数刹土极微数的等持,面见同等数目佛陀的功德后示现同等数目的菩萨眷属。这里所说的一刹那,不能思维成是部分的类别,而是将时间的极点称作刹那的。一百二十刹那中六十彼时刹那是一顷刻,三十顷刻为一须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可入定出定等等。得到这样的功德所感的异熟果,投生为远离异生的净居天王。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智慧就是佛智,佛陀以他作为对境而授予灌顶,名称叫做殊胜大自在。
  辛三、摄义:
如是彼十称,菩萨之十地。
  如是刚刚讲述的十地即是经中所宣说的菩萨的十地,在此概括作了说明。十地就像具障的胎位一般,好似出生阶段的是佛地,因为在佛地圆满一切所为,获得了现量领受万法的境界。
  己二(究竟之功德)分二:一、宣说佛陀每一功德亦无量;二、于彼诚信生胜解之因。
  庚一(宣说佛陀每一功德亦无量)分二:一、佛陀无边功德依于十力;二、功德无量之喻。
  辛一、佛陀无边功德依于十力:
佛地与彼异,广大不可量,
于此简言之,具足十种力。
  佛地与前面所说的因地迥然有别,是断证究竟的果地,而无法以心或比喻等来衡量,广大无边,就像无边无际的方向也可以摄于十方中一样,略而言之,具足知处非处等法相的十力,这是大体来说的,如同说须弥山与大海一般。
  辛二、功德无量之喻:
彼力即一一,如众不可量,
诸佛之无量,如诸方虚空,
地水火及风,笼统宣说已。
  佛陀之力以知处非处力为代表的每一力也是如同茫茫无边的众生数目一般不可估量。而能作为佛陀的力等功德无量的比喻,就是一切方隅的虚空无有限量,遍及虚空际的地水火风界无可定量。佛陀的功德也只是综合、笼统而有所表示、诠说,实际上其中每一功德谁也无法数尽。《十地经》中云:“天等一切世间海,有顶以上水遍及,凭依发梢能估量,善逝一德非如是。”所有三千世界境内的所有草木磨成细微分遍满虚空,众生无余的所有心识变成一个有情的心,集思广益,有可能计算出所有细微分的数量,然而佛陀的智慧一刹那趋入的边际也无法了知。如云:“大能仁之智,一刹那而入,然多俱胝劫,谁亦无力数。”
  庚二(于彼诚信生胜解之因)分四:一、佛陀功德无量之因——顶礼等七支供福德无量;二、为利无量所缘境而回向一切善根并发各种愿;三、福德无法定量;四、安立合理性。
  辛一(佛陀功德无量之因——顶礼等七支供福德无量)分三:一、以佛陀无量功德之理由而生诚信;二、积累无量福德之理;三、积资之诸门摄于七支供中。
  壬一、以佛陀无量功德之理由而生诚信:
设若因仅此,未见无限量,
于佛之无量,不起诚信心。
  佛陀的功德并不能以“仅此而已”来定量。假设佛陀的因认定为仅此限量,没有发现佛陀的那么多功德的因也是无有限度,那么对于果诸佛的无量功德也就不会心生诚信,反而会怀有“因有限量果怎么可能无量”的想法。由于佛陀功德之因无有限量、无边无际的缘故,无法见其边际。如此一来,便会对无量的因果深信不疑,从而为了获得佛果而凭借这种办法积累无量资粮。
  壬二、积累无量福德之理:
故佛像塔前,抑或于余处,
一日三时诵,如此二十颂。
  正是由于刚刚讲述的原因,所以应当在殊胜佛像、有遗骨的佛塔前或者也可以在僧众等其他殊妙绝伦的福田前,一日三时中持诵下文中所讲的这二十偈颂。这样做的原因何在呢?因为这样持诵的福德无量。
  壬三、积资之诸门摄于七支供中:
诸佛正法僧,以及菩萨前,
恭敬皈依毕,顶礼应供处。
  在断证究竟的诸佛、具备教法证法功德无穷无尽法相的正法、不同程度具足道功德的圣者僧众以及得地的诸位菩萨所有殊胜应供前,三门毕恭毕敬虔诚皈依之后,顶礼膜拜。在此尽管并没有直接宣说供养,但发起慈悲菩提心可以堪称上供下施之最,再者说顶礼也属于供养,因此实际上供养已含在其中。《无尽慧经》中说:“此等三者即是无上供养,发菩提心及……”
忏悔罪恶业,广修众福德,
有情之福善,一切皆随喜。
  作礼完毕,接下来所要做的事就是应该堪为法器。按照《宣说四法经》中所说,通过具足四力的方式,诚心诚意忏悔自相续无始以来所积下的所有自性罪及佛制罪,今后做到严加防护,不再就犯。通过随喜布施、持戒、修行所生以及其他的善业而承诺恒常不离自他的一切福德,广泛受持。以一切有情随福德分的有漏善法为例,包括随解脱分无漏善在内,缘见未见的一切善根,心里不禁生起“如此善举实在令我喜不自禁”的想法,好似自己成办一样欣乐随喜。如果内心平等,就可以得到同等的善根,即便内心不平等,但诚心随喜也能获得功德。关于随喜的详细功德,当从经藏及律藏中了知。
我稽首合掌,请转妙*轮,
乃至众生存,请佛久住世。
  我端端正正,头等五体投地双手合掌恭恭敬敬,满怀信心真心真意祈请一切圆满佛陀,在十方世界真实圆满成佛后不久即转妙法,并在娑婆世界转妙*轮,有些(佛菩萨、上师)由于所化根基等个别必要而示现涅槃前,祈求他们乃至众生存在之间永久住世而利益有情,并观想佛尊现量了知照见而默许。
  辛二、为利无量所缘境而回向一切善根并发各种愿:
  共有十七颂:
愿以我作福,已作及未作,
有情悉皆具,无上菩提心。
  上述的顶礼等我所做的这些福德及往昔无始以来我三门所行的十善、现在尚未做将要做、未来一切劫中做的点滴福德,普皆回向。
  如果有人想:未来的事还不存在,怎么能回向呢?
  以善巧方便而观想未来的总相,现在就布施,以消除在那时对清净意乐增上及善根的耽著,就像说“我如果拥有丰富财物,愿与你分享”而令他人欢喜一样。那么,为什么而回向什么呢?以三世的这些福德,具足缘遍布虚空的一切有情获得无上菩提果位的殊胜心态,永不忘失。
  为了得果与为了成就因而回向意义相同,对于让其他人发心、信解大乘而发心作随喜的无量功德,在此也同样得到。《华严经·金刚幢品》中说:“以清净意乐普皆回向并非仅依词句,以喜心普皆回向。如是以欢乐心及净信心、极喜心、柔和心、仁慈心、亲切心、饶益心普皆回向……”此经说明,初学菩萨需要为众生发十种心。彼经又云:“利心如是安乐心,悲悯心及仁慈心,护心如是平等心,上师心及导师心,爱心如是饶益心……”宣说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教言的意义直接间接包括在这些大愿中。具足缘起法相的所有善资,以殊胜清净意乐普皆回向于究竟所得及发愿的任何事与智慧、法界融合在一起,从而在此期间无有穷尽。《妙臂续》中云:“譬如百川入大海,皆成咸盐之一味,如是为菩提回向,福德成为佛一味。”由于所饶益的对境有情无有限量,因此缘他们的福德也无有限量,由此可见理所应当对佛陀的功德无量这一点坚信不移,因为这些愿以悲心缘有情而绝对是成办暂时究竟所有利乐的愿力。
愿众皆无垢,根圆离无暇,
行为有自在,正命悉具足。
  此外,但愿一切有情都发菩提心并进一步修习,从而圆满获得信心等纯洁无垢的无漏根,由此所感,超脱恶趣等八无暇处及其因,如同诸佛及声闻一切漏尽的行为不随烦恼等所转一样,不被烦恼等左右而自由自在、清清净净奉行六度万行,具备修法的顺缘,断除邪命养活,以正当的维生途径无勤之中坐享其成。
愿诸有情众,手中具财宝,
资具皆无量,无尽至生死。
  但愿所有财力衰败的有情不费吹灰之力垂手而得能消除贫困的如意宝,一切所需资具源源不断出现,乃至流转轮回期间,自己用之不竭,并供养如来佛子。
愿凡诸女人,恒成大丈夫,
诸有情慧目,戒足悉具足。
  但愿身份低下的女众在异生位时,都转成威力强大、智慧高超等十全十美的大丈夫身份。但愿一切有情均具备证悟无我的殊胜慧学的明目、殊胜定学及戒学的双足。
愿有情具色,形妙大威光,
见喜无病疫,长寿具大力。
  但愿其余有情无有令人嫌弃藐视等的苦恼之因而都具备如赡部纯金般令人见而生喜的美妙色泽,形态端正、相貌庄严、神采奕奕、威风凛凛,让人一见便感到舒心悦意,身体无有四大不调的病患,具有无爱子般的力量或者力大无穷,长命百岁等,总之但愿拥有善趣七德。
愿皆通方便,脱离诸苦痛,
勤向三宝尊,富有佛法财。
  但愿一切有情悉皆具备通晓息灭轮回与恶趣之苦的方便——弃恶从善取舍的智慧,轻而易举摆脱三恶趣等一切苦果,恒常一心专注、念念不忘作为因皈依及果皈依处的三宝,借助三宝的威德力最终具足佛陀之法财——十力等一切功德。
愿修慈悲喜,弃惑平等住,
施戒忍精进,定慧作严饰。
  但愿像我一样的所有众生内心都怀有希望他们逢遇安乐的悦意慈、希望他们远离苦及苦因的悲心、希望他们永不离开所拥有的快乐的喜心以及无有以贪嗔偏袒亲近远离有情之烦恼的舍心。但愿能用圆满菩提之因——菩萨道中的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宝珠饰品来庄严自己。
愿圆诸资粮,相好极鲜明,
不可思十地,不断而经行。
  但愿,快速圆满一切福慧资粮。在行道的过程中,也像至尊文殊菩萨一样,获得福德异熟果的极其鲜明相好作严饰,远离声闻等无法想象的菩萨十地的所有违品,而不断迅速经行。
愿我亦具足,彼德余诸饰,
解脱一切过,倍悯诸有情。
  但愿我所造的善法为利他而回向后,希望自己也以一切功德庄严来利济有情,我本人也是同样,具足前述的这些功德以及在此尚未提到而在经中明确宣说的力等浩如烟海的所有其余功德庄严,完全解脱轮回的过患及因果,本着慈悲为怀,以善巧方便而仁爱芸芸众生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如《经庄严论》中云:“如鸽于自子,普覆生极爱,如是有悲人,于生爱亦尔。”
愿诸有情心,意愿皆满足,
恒常而遣除,一切众生苦。
  但愿一切有情心中所求的最殊胜财富二种资粮普皆圆满。但愿刹那也不懈怠、时时刻刻精进努力解除一切有情轮回与恶趣的所有苦难。《般若摄颂》中云:“放下自乐无求心,不分昼夜勤利生,犹如慈母待独子,诚心诚意无厌倦。”我们应当按照此中所说来发愿。
愿遍诸世界,恐怖之士夫,
听闻我名号,极度畏惧消。
  住在所有十方世界中的任何人,遭受地震、敌害、病魔、恶趣等恐怖被吓得魂飞魄散、忧心重重时,就像圣者观世音菩萨发愿那样,但愿他们一经听闻我名便立即解除恐慌,无所畏惧,安然无恙,得到慰藉。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宏愿,《华严经》中说:“三次忆念我名者,愿其于轮回中无所畏惧;若有众生心思外散持受我名,则其不生一切痛苦……”又云:“何者衰时若忆我,彼之衰败我消除,此乃自之初大愿,但愿我具如此果。”为了这样的意义而回向善根、发愿,从而加持名号也会起到如此的效果。
愿以见忆我,闻名诸众生,
不乱住本性,定得圆菩提,
  如同见喜菩萨在世尊前请求一样,但愿有朝一日一切众生目视于我,忆念我名,甚至仅仅听闻某某名号,也能令诸有情心的垢染得以清净,满心欢喜、无有烦恼无有烦乱或迷乱,心自然安住本义,踏上无有违缘、顺缘齐全的大乘道,从而很快就获得绝不退转圆满菩提的境界,如同无量光佛昔日成为法藏比丘时在世间自在王如来前发愿一样。现在,我们对众生喜爱,断除损害,主要唯一利济他们而发愿,将来,当他人看见自己时会立即满怀喜悦之情,因此大有益处。如果一门心思放在一己私利而加害他众,将来谁人也不会喜爱自己,给自他都带来巨大的危害,这是必然规律。《净愿经》中云:“我昔依生田,以及能仁田,获得诸佛法,无量丰庄稼。”又如《菩提心释》中云:“菩提佛心性,善趣与恶趣,二种异熟理,依有情当知。”依赖于信心的对境——三宝、悲心的对境——众生而积累资粮之后与回向发清净愿相联,这就是大乘道的宗旨。
生生世世中,获得五神通。
愿于诸苍生,恒常行利乐。
  但愿暂时能实现自他利益必不可缺的神通、神变的行为在生生世世中永不退失,如影随形的前五种神通无勤当中获得。但愿随时随地唯一利乐一切有情,三门勤勤恳恳,恒时精进想方设法行利乐之事。
愿诸世间界,欲行罪恶者,
悉皆无害心,恒常顿遮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10 09: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五品僧俗学处

续-《●[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五品 僧俗学处》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发愿消除苦害及苦因:一切世间想常常为非作歹造恶业的愚昧士夫,罪大恶极,但愿在不损害他们身体、受用的情况下,恒常以幻化等多种多样的方便顿然使他们弃恶从善。《大乘别解脱经》中云:“大菩萨于一切有情作父母想乃至自己想之间,我永不舍弃此等一切有情,我当令此等一切有情脱离不可估量之苦蕴。”《菩提心释》中云:“利害出生果,如是观察已,彼等一刹那,岂能贪自利?”这一教证在前文中也引用过。
  如果有人想:制止罪业时,难免会对他的身体造成损害,例如大悲尊者杀死持矛者一样。
  尽管如此,但能使之脱离恶趣而转成天人的身份,所以并无相违之处。凭借菩萨的愿力与权巧方便的力量,即便有人以贪嗔来加害自己,也能够直接间接避免,而无不成为利益。王舍城的施主之女因为爱恋欢喜菩萨而命绝身亡,死后转生到天界,后来幸遇世尊及欢喜菩萨而闻法,获得忍位。曾有一位菩萨遭到众多仙人诽谤,他得知后为了拯救他们,于是大显神变,使这些仙人皈入佛门,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公案。而声闻并不具备这样的权巧方便,二大尊者(指目犍连和舍利子)明明知道够嘎、乐嘎两位比丘诽谤他们,却没有加以防护而听之任之,结果那两位比丘转生到裂如莲花寒地狱中。
愿如地水火,风药旷野树,
众生于恒常,随意而受用。
  发愿作为众生的种种生存之因:在世间中,地水火风是有情赖以生存的依处,为众享用,成为受用的来源,世间中天然的各种药材、荒郊野外的种种果树,任人享用,无谁干涉。同样,但愿恒常成为想生存的一切有情无人干预随心所欲而受用的种种事物。经中说,声闻果位,谁也不可受用,犹如悬崖边的果树;菩萨犹如四通八达大路边的果树。正如《华严经·金刚幢品》中说:“但愿以此善根我为遣除一切苦蕴而成为有情之依处;但愿为解脱一切烦恼而庇护一切有情;但愿为防护畏惧而成为一切有情之依处;但愿为随行诸地而成为一切有情之所依;但愿为得成就及安乐而成为一切有情之援助;但愿为普示无翳之智而成为一切有情之光明;但愿为消除无明黑暗而作为一切有情之明灯……”
  成办利他的特别方便,愿自他平等相待:但愿一切有情均作我的善友,我如爱自己生身性命般珍惜爱护他们;但愿我为报答众生的恩德如自己的生命般对他们倍加珍重,言听计从。《菩提心释》中云:“当以众物悦,应护如自身,有情所不喜,努力弃如毒。”
如命爱有情,胜过爱自我,
众罪成熟我,我乐予众生。
  现在发愿自他交换:随着心中观想“但愿有情相续中的一切罪恶顿时成熟我身;但愿我相续中的所有善根瞬息无余成熟于有情”结合呼气吸气而念诵。
纵有一含识,未得解脱间,
我虽得佛果,誓愿住三有。
  如同至尊文殊菩萨的传记中所说一样,发愿乃至有际之间行持他利:乃至一切有情中个别有情,哪怕仅仅有一个尚未解脱而遗留在轮回中,在这期间为了救度这一个有情,即使自己已经获证断证究竟的无上菩提,也仍旧不舍世间而住世,这是一切大慈大悲大圣者的大愿。如《摄正法经》中说:“菩萨之大悲,一经出口即刻想一切有情证得菩提而并非是为自己。”圣者文殊菩萨昔日就是这样发心的,《文殊刹土庄严经·文殊因缘品》中写道:“轮回无终了,乃至前之末,期间为利众,当持无量行……”安住无边轮回之誓愿的依据即是所有大乘经典,《妙智请问经》在讲小因成大果的《菩萨善巧方便品》中也有说明,此中云:“善男子,此外,大菩萨善巧方便即于十方世界,感受苦难之所有众生前,菩萨以善巧方便中止彼有情之苦受,‘愿如是彼等众生之彼等苦受皆降临我身,而令彼等众生悉皆安乐’善巧披此铠甲方便。纵出现过失,然而我此生现前下等涅槃则绝非理,故我为成熟众生乃至后世一再流转轮回,不应怯懦,正当流转时应成熟有情,于此过失亦当忏前戒后。一切有情皆由过失所生故当说法,若披此盔甲,则出家菩萨纵犯四他胜,然以此善巧方便也得遣除,无有过咎,此乃我说。”
  如果有人认为:经中授记道:“此阿阇黎于世尊在世时成为世间见喜童子乐匝布,本师涅槃后四百年出生于印度南方,名为龙猛比丘,广行大乘显密教法而获得寿自在,在人间住世长达六百年,成就极喜地后前往极乐世界,渐次于极净光世界成佛,名号智源光。”众生无有穷尽的时候,如此一来龙猛菩萨成佛而受持刹土的时刻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正如圣者文殊菩萨的传记中所说一样,龙树菩萨成佛之后受持刹土,乃至轮回未空之间住世并不矛盾,因为诸佛的真相如此之故。或者说,尽管无有成佛之时,但怀有中断利生的顾虑岂能合理?因为是任运成办二利的自性。“不变普行周遍者”说明本体虽然不变,但随从无量所知的智慧无有勤作,借助大悲为前提的力量,一切佛陀乃至轮回未空之间住世。比如,火最初是薪柴的果,但当薪柴用尽时,火也会灭亡,但是,如果再度添加薪柴,火就不会消失。同样,心识虽然最初作为无明的果,但是当轮回之因——与无明相应的心识已彻底消灭时,佛智并非如同火灭一般,依靠添加大悲及愿力薪柴的威力,自然智慧无垢光明不间断照亮有情,因此如来绝不会成为具有无明者,也不致于成为断灭。比如,尽管万里无云,但虚空却存在,三十日的月亮并非全然消失。同样,佛陀的智慧不存在断灭、有无的戏论。
  具有颠倒分别的辩方说:假设依靠悲心而显现智慧,那么佛前若不显现不合理,如果显现,则由于智慧在胜义中不存在的缘故,实际上无而显现到底是什么,无而明现也是一种迷乱,迷乱也就是无明。如此一来,将有佛陀具无明的过失。
  对此答复:由遍知的一个智慧的反体而分为五智,虽说在法界、智慧无二的入定中如如不动,但从照见所知的方式与成办众生之利益的角度而言,在名言中有智慧。如果你们认为,胜义中显现的角度而言如同眼翳者的毛发一般,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眼翳者执著毛发必定存在而显现并实有,即使告诉他这是不真实的,但在因没有消除之前显现不会消失。在此,依靠法界清净力缘起显现,如幻般现而无自性,并非实有显现,并不是无明的显现,因为佛陀已经完全断除了一切习气,无因之果不可能存在。
  一般来说,无而明现,虽然存在无明的因素,但佛陀所照见的境界中,不可能有,原因是:由无明而显现是属于二取及实有显现等范畴,但佛陀不存在这些。一切圣者虽然能断除烦恼,但并不是以善巧方便而断除的。同样是断除,所以不会变成染污性,并成大义之因的方便,诸大菩萨尚且具有,更何况说诸佛呢?经中云:“烦恼之自性外无有其他智慧,故烦恼自性即智慧,譬如指尖不能接触指尖,同理,智慧不能遣除智慧本身。文殊,是故当证悟一切不善为等持。”通达等性者的特法与方便不可思议,依靠其余正理无法分析。如果智慧不具备合理性,那么悲心也不应显现,结果会变成断灭。此处承许佛陀没有智慧及自续派承许佛有智慧的观点只不过是否定和让人理解的异名,而佛陀的本体不可思议,超离一切有无戏论,因此谁也无法通晓。《宝性论》中云:“无为任运成,不依他缘证,具足智悲力,具二利佛陀。”此外,如果承认尽所有智,那么无有分别念相而显现相状又岂有相违,如同镜中影像一般,只不过是由实空无分别本智的妙力中出现无实的显相而已,所以与无明的分别中出现实有迷乱显现截然不同。缘起性空就像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中观根本慧论》中云:“则为是痴妄, 而见有生灭。”
  这其中的密意是指下乘圣者的后得与众生平常见到生灭自性成立。可见,绝不能妄执佛陀与众生的现相一模一样。
  如果对方说,佛陀不会断灭,因为安住于法身中之故。
  驳:难道佛智不是法身吗?
  如果对方说:尽管是,但与空性一味一体,所以不显现。
  驳:那么,请问你们是说有而不现还是无而不现?
  如果对方不承认后一种情况,但承认有而不现,那么再请问你们,智慧到底领受还是不领受空性,如果领受,则需要了知,如果了知,则需要显现。如果无有显现却能领受,那么虚空中莲花的芳香也成了能被领受。如果智慧不领受空性,则应成如同兔角般一无所有,或者应成虽有却不领受的隐蔽事,或者应成由无明所障,这些过失必然会落到你们自己头上。
  如果对方问:那么,佛智究竟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
  虽然观待尽所有的无量所知而言,安立由因缘所生的智慧是有为法的名言,但实际上与法界无二无别的智慧无生本体,根本不应该有数量刹那的类别,在所化众生前并不显现,因此承许是无为法,不承认是有为法,否则就像一切菩萨圣者与阿罗汉的意生身一样,将成为具有无明,而不会成为究竟的皈依处,因为具有生灭而是欺惑的有法之故。《智光庄严经》中云:“文殊,所谓无生无灭即是善逝阿罗汉真实圆满正等觉之异名。”
  有些人声称:本智是缘起刹那性。
  本智解脱三时而转依恒常安住的缘故,转依恒常真如的法相就是本智的依处,故而得名。实际是对有超离三时之处而称为解脱三时的,这种说法是日成等论师解说的。真如转依是不合理的,所以有为法之识转依的本智慧是恒常无为法的意义。
  假设对方说:如果以佛智本身来了知,那么自己对自己做事显然相违。
  驳:佛陀自身的各别自证智慧不可思议,远离覆障之光明在自前毫不隐蔽而存在、照见,针对他者而安立名言,原因是,由于是所知的缘故,虽然远离二取,但若不存在无二智慧,就成了断空,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如果所断轮回的一切心与心所转依或者已经泯灭而具二清净的离系果智慧不存在,那么大悲也成为无有。可见,如果按照你们所说,将会中断利他。
  如果对方说:由往昔的引业与所化众生的善业所感,以二色身利益有情。
  驳:尽管如此,但由于愿力的牵引而使智慧悲心不中断的缘故,佛陀到底是否了知色身,如果了知,则需要显现,如若显现,就成了无明的显现,因为此推理你们自己承认之故。如果不了知,那么佛就成了非遍知。如果认为色身唯是所化众生的显现所摄,那么就需要承认它是众生的显现,但不能承认这一点,否则具有在相续后际(即十地末际)的菩萨的后得位显现大报身也应成了无明显现的过失。因此,如果是在他前显现则不需要是他的显现。
  假设对方说:如果智慧本身最初自性存在,则后来不存在,是一种断见,但由于最初自性就不存在而不会断灭。
  驳:说自性有无虽然具有常断的过失,但如果承认智慧本身并不是以心识衡量,只是以能安立世俗的识来安立,在名言中存在,那就必然在名言中显现。对方担心名言中显现是无明的显现与自己的观点相违,于是承许名言中也不显现。这样一来,就成了地地道道的断见。考虑大义要点而造成了篇幅稍有繁冗。虽然还有许多要探讨的,但不再啰唆,回到颂词上。
  辛三、福德无法定量:
如是所说福,设若具形色,
尽恒河沙数,世界不能容。
  上述的积福发愿这一切,以修行自己菩提心的方式所说的福德,假设有形有色,那么尽恒河沙数世界也无法容纳,有过之而无不及,犹如说愿行菩提心的利益无量一样。所以,以无量有情作为对境的无量福德资粮,其果佛陀的功德也无有限量,对此也会更加诚信不移。
  辛四、安立合理性:
彼是世尊说,理由此亦明,
有情界无量,利彼亦复然。
  因果无量这一点有教证、理证可依,无量是一切智知佛尊所说,《吉祥施请问经》中广说了菩提心的福德,《三摩地王经》中宣说了慈心的功德,《无尽慧经》中详细说明了波罗蜜多等,无法一一引用这些教证。理证或依据的推理也可以在此明示,所缘境众生界不可限量,想饶益这一切有情的福德无量,也绝对与众生无量相同。必须这样承认,否则就要承认饶益一个有情不生福德。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利益无量有情的福德也无量以切实的理证可成立,与四种道理不相违而足能证明,然而这是不可思议的,主要还是应当依教证而诚信。如云:“圣教乃为可信句,灭尽过咎不可说,虚妄之词因无故,尽过当知即圣教。”
  乙三(宣说结行)分五:一、以命喻教诲生起法喜并行持;二、教诲依止善知识;三、教诲见行圆满成就胜果;四、此法不仅于国王亦教诫他众;五、劝勉国王身体力行。
  丙一、(以命喻教诲生起法喜并行持)分二:一、教诫生起欢喜;二、教诫依四法因果之理;
  丁一、教诫生起欢喜:
如是我为汝,简要所说法,
你如恒惜身,当以珍爱之。
何者重彼法,实为爱自身,
若需利所爱,彼成法作用。
  龙猛我从浩瀚如海的经典中撷取出的精华,简明扼要地为国王你宣说了如意宝般的正法,大王你要像世界上最珍爱的生身性命倍加爱惜一样,珍惜爱重这些教言。
  如果有人想:珍视身体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怎么需要珍惜正法呢?
  正是由于珍重正法,才需要修法的所依,自己的身体也就是所珍爱的对象,如果不珍重正法,只是爱惜身体也不会有少许的价值。《教王经》云:“身如地藏不知足,不净所生不净蕴,病老死等诸苦处,亡后弃身染大地。”所以说,珍视不行正法的身体实在无有价值,就是在爱重痛苦之器,因为这个身体是相互敌对的四大并存聚合,唯一是痛苦的自性,如同具有四个不和睦的妻子之人永远不会得到应有的承侍与喜悦。我们应当使依靠往昔的善业力而得到如今值遇正法的暇满人身具有意义而行大士道,因为极为难得之故。《弥勒经》中说:佛陀出世、获得人身、于佛起信、发菩提心四者俱胝劫也难以获得,为此切莫使闲暇人身无义虚度。《中观藏论》中云:“具有微妙正法灯,离八无暇此闲暇,当依大士之行为,理当具有真果位。”
  如果认为,既然对辗转投生闲暇的身体所依该爱惜,那么就需要成办利益身体的因。
  利益身体只是为了修行正法,而别无其他,圣天论师说:造罪的身体犹如怨敌一般,如果爱惜这样的身体,与恭敬仇人一模一样。如果珍惜利济身体是为了正法,那么就更应当珍爱正法,前文中所说的增上生决定胜的一切法,尤其是听闻殊胜上师的教言及甚深之法,难之又难,因此要全力以赴闻思修行。经中说:“当于数百劫罕见,此微妙法生欢喜,欲求解脱求功德,切莫寻觅世间事。”因此,如果不具备闻法等,显然得不到善妙的所依身体,即使侥幸得到,也会成为不知取舍的愚者。再有,《教王经》中也说:“不应为身而哀伤,于此授予薪衣食,为长久利积福德,我之伴侣唯善恶。”
  丁二、教诫依四法因果之理:
故如己依法,如法而修行,
如行依智慧,如慧依智者。
  身体与正法同样要珍惜,所以要像自身一样珍重依止正法,正法依赖于如理修行,因此要按照法理而修行,而如理修行依赖于智慧,为此理当像如理修行正法一样,生起智慧与恭敬心。而要生起智慧又依赖于善知识,因此,应当像恭敬智慧一样恭敬依止智者上师,务必要修学以上四法。马鸣阿阇黎亲言:“唯一精进徒劳已,智慧伴转成大义。”由智慧中可以实现一切愿望,同样,具有智慧者也会如愿以偿。《般若摄颂》中云:“贤善弟子敬上师,恒常当依诸智师,善巧功德由彼生,宣说智慧波罗蜜。”
  丙二(教诲依止善知识)分二:一、不依上师之过患;二、上师之法相。
  丁一、不依上师之过患:
清净慈具慧,由辩利益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6-10 09: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第五品僧俗学处

续-《●[其它善知识]中观宝鬘论广释 第五品 僧俗学处》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谁虑己恶劣,彼亦毁自利。
  作为真正渴求正法的人,在自然而然值遇胜任宣说取舍的上师时,理应喜出望外、毕恭毕敬而依止。这样的上师不是为了谋求名闻利养等,无有贪等垢染,德行圣洁,慈爱弟子,智慧高超,无所不知,有能力依靠观待、法尔、作用、证成四种道理的辩才,通过问答的方式为一切所化众生宣讲。依靠对法无碍的辩才而大有利益地宣说取舍善恶。作为所化弟子,如果担忧自己种姓下贱、一贫如洗、相貌丑陋等而舍弃正法,或者诋毁上师等由宿业或偶然的因缘所致而感到羞愧,害怕,由此势必会导致失坏眼前与长远的安乐,以此障碍也会毁灭自利,所以务必要毫不迟疑地恭敬依止上师。
  丁二、上师之法相:
善知识法相,略说当了知,
知足悲具戒,有除烦恼慧,
彼等若教诲,汝应知恭敬。
  那么,真正的善知识到底该是怎样的呢?关于善知识的法相,略而言之就是下面所说的这些,请原原本本了解。也就是说,不求名闻利养,知足少欲,有自代他苦的强烈悲心,具备严禁恶行、摄集善法、饶益有情三戒,并且拥有遣除弟子相续烦恼的闻思修慧。我们应当百般寻觅、以三喜依止这样的上师。如果这些上师对你谆谆教诲,你要明确了知,恭敬实行。《般若摄颂》中云:“一切佛法依上师,功德胜主佛所说。”此外,关于依师的详细方式当从《华严经》等中得知。《三摩地王经》云:“恒常随观佛陀教,永远莫依罪恶友,广依贤善之友伴……”
  丙三(教诲见行圆满成就胜果)分二:一、真实教诲;二、特别教诫。
  丁一、真实教诲:
依此圆满规,成就最胜果。
  要想达到所求的目的,通达如理实修下文中所说的无倒教言法规的圆满方便,便可获得一切成就之最——能成办一切利益的佛果。为了对果位产生兴趣而首先宣说,由此一来对因就不会有怯懦。
  丁二(特别教诫)分三:一、广见行;二、略见行;三、极略见行。
  戊一、广见行:
于众实柔语,安详具威严,
具理不轻毁,自在善妙言。
善调离随眠,庄严心寂静,
无掉不拖延,无谄决定行。
  作者教诲道:对于一切有情说话应当温文尔雅,无有虚谈妄言,杜绝伤人的粗语,如果与谁交往,要给人一种舒适安全感,神情安详,宁静和蔼,这是成为福德之因的身语威仪,不论对谁也好,在别人面前不要将自己暴露无遗,要威严可畏,深不可测。对于堪为法器品行贤良的眷属次第说法,对他众不可轻凌藐视,要善加摄受。当五根趋入对境时,不可放逸无度随烦恼而转,要具备自我控制的正知正念,在此由于智慧锐利故解释谓为“自在”也是妥当的。如云:“对于讲经说法等要详察细审才出口,并非不经观察。”不是不经观察的草率言词而要具有实义。有些人表面上说的仁慈语言也是杂有过失的,因此应当说不杂过失的善妙之语。无有嗔恨善于调伏内心,经过观察彻底断除所有怀恨等随眠,以慷慨布施的福德使得自己庄严无比,内心的分别妄念自然息灭。不存在心思旁骛的掉举,无有反复无常的现象,因而稳重坚定,做事不拖泥带水,始终坚持不懈,因此从不拖延。对于他众不怀欺惑之心,为此说无谄,心聪智明,以善巧方便而决定一切事。这些出自于《慧海请问经》等。《三摩地王经》中云:“无散极温和,适度动听语,引导具缘士,堪受亦生起。”
  戊二、略见行:
决定如满月,光彩如秋日,
深沉如大海,坚固如须弥。
  以慈悲菩提心等来使内心纯熟,如同秋季的满月一般,寂静调伏,以慈爱众生、善巧方便决定令人见而生喜。《月灯经》中云:“含笑调柔如满月,于诸长辈及新生,恒常诚实而言说,温存无有我慢心。”犹如秋天的太阳光芒万丈一般,威光耀眼,并现前证悟二无我的胜义菩提心。由于远离障碍之云,从而具足遣除他众愚痴的威力。《妙臂经》中云:“具有贪等烦恼聚,普称内心乃轮回,解脱惑如水晶月,尽越有海之边际。”由于方便智慧圆满而拥有他心无法容纳、甚深如海的功德藏,借助精进及禅定等力量,身语意的功德一成不变稳如山王,谁也无法转变。《经庄严论》中云:“恶朋及重苦,闻深不能退,譬如螽翅风,不动须弥海”
  戊三、极略见行:
脱离诸过咎,严饰诸功德,
有情生存因,成就遍知果。
  简略而言,身语意脱离贪等一切过失,富有严饰圣者七财等一切德,以善巧方便的愿力作为成办一切有情所有利乐的依处或者生存因。《无尽慧经》中说:“我此身决定行一切有情之事,譬如,地界等四大种,此等作为种种门,种种差别、种种所缘、种种资具、种种受用,令其近享用、全享用,如是我四大聚合之此身种种门、种种差别……种种受用,广为一切有情之生存因。”依靠这样的方便与智慧迅速成为遍知果位。
  丙四、此法不仅于国王亦教诫他众:
此法非独为,国王一人说,
亦欲如应利,其余众生说。
  此处所说的教言《宝鬘论》这一法门不单单是为了国王一人所说,一方面讲述了任命执行国王各项事宜的人员等,一方面也想不同程度地利益其余在家出家的有情,依靠清净的意乐而阐明。因此,所有其余众生也应当如理如法实地修行本论中所说的增上生与决定胜之一切正道。
  丙五(劝勉国王身体力行)分二:一、平时理当思维论义;二、教诫归纳为八种主要功德而实行。
  丁一、平时理当思维论义:
为令自他众,成就正等觉,
国王于此论,日日当思维。
  此论为了自他一切有情无余成就究竟真实圆满大菩提果位而造,因此国王,对于增上生决定胜如何修行次第的这一教言,不要束之高阁,理所应当如同穷人得宝藏般每日念念不忘思维修行,清晨听闻时就像太阳升起一般,似乎心里一清二楚,如熊熊烈火,但如果没有实地修持而融入相续,没过多久便如日落西山般忘得一干二净,结果所断的黑暗会再度笼罩。《劝发胜心经》中说跟随词句的理解如同咀嚼树皮一般,而深思意义就像真正感受到树的营养味道一样。同样,聋子弹奏乐器,他人虽然能听到,可是其本人却全然不闻,不修法也与之相同。再者,《华严经》中也用不饮水就无法解渴的比喻来说明未修行的后果。《三摩地王经》中云:“我说极其善妙法,汝听若未如理修,犹如患者持药囊,自之疾病无法愈。”
  这位大尊者的所有中观论典均是在大悲心的驱使下,普遍教诲一切有情。原因是:所有众生都具有如来藏,正因为佛陀的因除了成佛以外不可能变成其他,所以究竟所得唯有无上菩提,关于这一点许多经中均有宣说,并且前文中也稍加作了阐述。《文殊根本续》中云:“一切诸宗派,佛说解脱因,密宗成就因,乃我本身造。”这说明,大乘道的所诠精华见解,就是证悟二无我的空性大悲藏,而行为则包括波罗蜜多及回向等。由于需要依靠二大资粮来断除二障及习气,故而在增上生品中详细讲解了实执法与补特伽罗的过患,尤其俱生我执是轮回的根本,如果没有断除俱生我执,就连暂时的解脱也无法获得,更不必说遍知佛果了。为此才一再宣说了它的过患,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特殊情况,对于欲求殊胜解脱——遍知佛果者,教诲归纳大乘究竟道果而加以修行,而对下等求解脱的声缘种姓者相应宣说各自的道果,它的道实际上也不是大乘以外的,因此建立整个大乘都是佛语,从而制止那些声闻部诽谤大乘,令他们生起信心。二障:十二支中我执无明有俱生与遍计两种,从中产生贪等一切烦恼,是故唯一是烦恼障,菩萨的烦恼称为分别念,对一切法有三轮等实执,大多数称为烦恼之名,但实际上都是所知障。对于小士道平凡种姓授予暂时的人天之因——增上生法。
  丁二、教诫归纳为八种主要功德而实行:
持戒敬上师,安忍无嫉妒,
离悭无所求,具足利他财。
利济贫困者,胜摄弃非胜,
恒常持正法,为得大菩提。
  护持断除十不善及从属的戒律,以三欢喜恭敬依止正道的真商主——殊胜上师,具有不被损害、痛苦等扰乱相续的安忍,无论见到他人何等圆满,也不会有强烈的嫉妒心,远离难以割舍资具的吝啬,从不希求回报异熟果,并非是为自利而积蓄财产,拥有的是利他之财。
  经过一番观察而对那些缺乏饮食资具等的人们,以必需品予以利济,这与声闻比丘的资具加持“是自己或道友”的情况截然不同,菩萨不仅已避免依靠出家资具的堕罪,而且是在积累大福德资粮。《菩萨别解脱经》中云:“舍利子,此外,菩萨于诸法作他所想,微物亦不取,何以故?从近取即所弃……舍弃身体。”马鸣阿阇黎亲言:“何者贪著诸财物,未生殊胜菩提心,胜心不与过同住,犹如大海不存尸。”
  道的违缘与顺缘友伴的取舍:蒙受上师或阿阇黎等殊胜大德亲自摄受,恒常形影不离。“非胜”是指耽著轮回、唯一追求世间八法、见行颠倒的恶友恶知识,他们就是佛教的盗匪,要拒之千里。《宝积经》中云:“当依说法善知识,何时亦莫依恶友,具足戒律多闻者,了知胜义之一边。”随后,所做究竟之事就是大德的所为,归纳而言,即应当无余听闻诸佛的教法与证法,全面受持,并弘传于他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利他而获得究竟的大菩提果。凡是追求这两种大利的具缘者务必恒常精进,大菩提是成办二利之果,其因就是地道的所有妙法。
  这以上是将论义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通过结尾的方式加以教诫。《念住经》中云:“听传妙法已,弘扬修智者,诣至无老死,至高无上处。”经中说,在讲闻妙法时,甚至仅仅迈出一步,乃至呼吸之间受持妙法功德也是无量无边。这也是菩萨愿力的核心所在。
  教王中观宝鬘论中,宣说在家出家之学处第五品释终。
  甲四(末义)分二:一、由谁所造;二、由谁所译。
  乙一、由谁所造:
  《教王宝鬘论》,是开显一切妙法之精华义、圆满诠解本师佛陀显密所摄之教、诸多经续中授记的阿阇黎大尊者吉祥怙主、成就金刚乘殊胜禁行的圣者龙树菩萨撰著圆满。
  有些智者认为此论应放在《教言集》当中,而不能算在《中观正理集》之列;有些论师则将此论列为《中观六论》之一。本来,中观与教言并不相违,主要是针对国王宣说二规的取舍。不单单是讲述君主法规,也详细说明了甚深的二无我并涉及到了《十地经》等中所说的许多内容。因此,正如《入中论》一样,纳入《中观论》之列而算在《中观理集六论》中,如同《显句论》的结尾将此论也算在其中一样。
  乙二、由谁所译:
  由教法前弘时期法王梵天花(指国王赤松德赞)的发愿力,住于佛地的莲花生大士等若干成就者上师及众多班智达出世后,使得雪域显密正法的朝阳冉冉升起,印度堪布布雅嘎绕札巴及雪域唯一明目藏地的化身译师噶、焦、祥三位当中的噶瓦拜则由梵语翻译成藏语并校正审订。后来,印度堪布谢嘎那嘎瓦玛、藏地宁玛派大译师僧人巴仓·尼玛札巴结合印度三个版本,根据圣者龙猛师徒不共意趣再次翻译校堪审订。前面的译本多数保留邬金与汉地等各自的方言,而在藏语上运用起来极不方便,(后面的译本)遵照金刚手化身大尊主国王赤热巴坚的指令而相合西藏语言翻译,不是以直译为主,而是义译,因此行文鲜明、突出意义为一大特点。可以肯定,先前的译师们全是住地菩萨,因为《无垢光》教证中已明确指出他们是所有佛典的结集者。
  此言:
意海中生稀有之妙语,佛教如照四洲之日月,
具足善义璀璨之光芒,成为茫茫苍生一胜道。
凡是善说珍视佛亲言,理由等持王经可为证,
具足清净四理之此论,诸善缘士为何不希求?
轮回之法外道亦不贪,欲入解脱宝洲美宅者,
若持空性大悲游舞力,谁人懈怠偃卧床榻中?
累劫之中拥有明媚日,尚未遣除久熏之愚暗,
顿然能驱散之自然智,依于如此听闻俱生缘。
多闻喜不自禁而陶醉,仍于浩瀚无垠所知法,
以极喜慧苦行而受持,智者精彩传记当拜阅。
具离慧眼过咎士夫中,欲妙肮脏粪便之池内,
享用不净昆虫蠢蠢动,丧失法之容颜真可悲。
精髓佛法妙鼓音,天人亦生欢喜心,
如云中出苍鸣声,孔雀翩翩而起舞。
世间八风未接触,业惑冰雹未摧毁,
前无令喜极稀奇,正法花园当欣赏。
通达善说缘起性,一味无生之本义,
具有千目之天王,尽其所见岂能比?
锐利锋芒虽未磨,然依智慧刃秘藏,
成百上千之结缚,顿时斩断即特法。
畅饮获得极喜者,遍知佛教甘露味,
无数诣至寂灭果,闻而心中生净信。
犹如田间生绿苗,一切农夫皆欢悦,
自缘福份河流涌,清洗颜面之莲花。
如不通言之婴儿,执著水月为实有,
圣者自现虚幻中,愚者非理视颠倒。
善说纯金所制成,新颖项链赐光辉,
成为其敌疑虑见,无可比拟皆消失。
智慧青莲所蕴育,句义甜美之花汁,
相合智者蜜蜂意,为辨别法而奉献。
恶分别井极欺惑,充满傲慢之青蛙,
正士秉性大海中,不喜趋入自餍足。
地藏劣性铁基上,绘制图案锦缎般,
此实相之真胜义,融于何者当观察。
低等树木之顶端,不生白色旃檀花,
徒劳无义之琐事,身为智者谁沉迷?
坚实庄严教丝线,穿连宝珠之密诀,
置于正士众会间,自高称奇天人赞。
照亮雪域之祖师,前译教派得授记,
化身智者及译师,深恩厚德不可思。
此理福德之甘霖,洒向佛教诸大地,
夏季繁荣之景象,无边众生得欣慰。
愿以悲手长久护,有海众者大魄力,
以菩提心屡屡涤,导师菩萨遍国度。
愿以如摩尼宝德,赐予净心光明智,
荷担弘法利生业,智成就者满此世。
方位僧团和合清净戒,法行胜利鼓声常回荡,
白法吉祥天神相协助,三地善相名称缘显著。
不知虚空自吹自擂声,急奔乌鸦汇集之前时,
依威严金刚步一妙音,驱至私欲莽莽丛林中。
吉祥殊胜之佛尊,三轮巨响虽隐晦,
愿得忆正法总持,不忘受持至有际。
俱生三学财妙身,智成就者总摄持,
断除欲心毒性伴,成为博爱众生亲。
此依佛语正善说,然若有心痴迷染,
获得证悟圣者前,忏悔祈愿赐清净。
  此《教王中观宝鬘论广释》,一方面想利益周围那些依止自己的求学者,一方面发愿自己世世串习善说,以此为缘,自寿七十岁时于前译教法拉宗寺附近齐美静处,于诸佛陀化现的诸多善知识前得受甘露教言者,拥有堪布秋智或者撰写,所有破立词句,是针对有些对自己怀恨加以辩驳者,而绝非是遮破前辈大德的教言。
  嗡索德:
圆显佛教龙树尊,刻意教授诸法王,
明三士道所有轨,稀有典藉宝鬘论,
示不了义了义教,非分有寂善妙诠,
无尽法施如意树,为续佛教而刻印,
讲修闻思修顺缘,所得善资无死云,
普降吉祥之妙雨,利乐时节硕果丰。
愿具宿业善缘者,不散无义八法事,
离懈怠网昼夜中,传出讲辩著妙音。
愿住各方诸君主,如法而行政权坚,
弘法利生为根本,堪作完美之法王。
善神喜兆日月辉,魔众毒气已消散,
三地有情如圆劫,安乐光明如虚空。
愿凡结缘有情母,暂时常享增上生,
不久轻易而成就,众生至尊之果位。
  愿吉祥!
  2005年冬译毕于上海仁济医院
  2007年春于色达喇荣校对审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4 05:42 , Processed in 0.0561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