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610|回复: 2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九(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4-2 15: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3)
卯十一、心染无染(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第六增上王,染时染自取,于无染不染,染者名愚夫。
这是第十一科「心染无染」,分二科,第一科是「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的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分四科,第一是解「释第一句」,「第六增上王」这一句。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四科)  午一、释第一句
今此颂中,第六增上王者:谓心、意、识。
「今此颂中」,第一句是「第六增上王者」,怎么解释呢?「谓心、意、识。」第六增上王,就指心、意、识说的,也就是内六处的第六处,是指心、意、识。这个「心、意、识」怎么解释呢?在《俱舍论》上,对于心、意、识有二种解释:第一个解释,「心」是集起的意思,就是集会的集,生起的起,集起叫做心;「意」是思量义,他在思量所思量的事情,叫做「意」;了别叫做「识」,了别所缘境的意思,叫做「识」。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净不净界种种差别」叫做「心」。这个「净不净」,就是善不善的意思;这个「界」就是性,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就是善的心性,不善的心性,善也有很多种,不善也有很多种,所以种种差别叫做「心」。这样和第一个解释会和起来说,就是集净不净界种种差别,又能现起净不净界种种差别,这就叫做「心」,这是心的意思。「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这个「意」又有一个解释,就是心为他作依止的时候,心就转名为意。「为他作所依止」,这个「他」是谁呢?这个「他」就是前六识,就是识。前六识,眼识乃至意识,它生起的时候,它要有一个依止处,它才能够生起。它依止谁呢?以谁为依止处?以心为依止处。以心为依止处,才能去了别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时候的这个心,就转名为「意」。
「意」有二种解释,一个是「思量义」,一个是「依止义」。所以眼识要依眼根为依止处,这个识,它要现起的时候,也要有一个依止处,就是以意为它的依止处,它才能够活动。这样子说,这叫做意。这能依止的就是识,能依止意的,这个是识,意和识一个能依止,一个所依止,能、所的差别。这个要和心会合在一起来说,这个识依止意,去了别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这个识有各式各样的分别,就是净不净界种种差别;这些识的分别,把它收集起来,收藏起来,那就是心了。这个识依止意,去了别外边境界的时候,内心的种种差别,从这里就现出来。这样说,识的了别结果,又把它收回来,是心的一个作用,叫做集;又把它依止意,向外发表出来,就叫做起。这就是心、意、识三个字表示的义意,是这样子。
「第六增上王者:谓心、意、识」,就是叫做「第六增上王」。这是解释第一句。第二科解「释第二句」,分二科,第一科是「染时」,「染时染自取」,解释这个染。

午二、释第二句(分二科)  未一、染时
若有已度五暴流,未度第六意暴流;尔时其心随逐诸定所有爱味,故名染时。
若是一个人,他发心修行,他这个时候的程度,已经超过了「五暴流」,这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在色、声、香、味、触上调伏了,不去爱着色、声、香、味、触了,这个前五识在色、声、香、味、触上,不去动发贪、瞋、痴的烦恼了,这就是把这前五个暴流超过去了。「未度第六意暴流」,但是第六意根,意识里边还有问题,所以也是暴流没有超越,没有解脱,那么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尔时其心随逐诸定所有爱味」,这表示这个修行人,他得到四禅八定了,得到色界的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了,超越了欲界的欲,所以叫做「度五暴流」。他这个修行人成就了四禅八定的时候,他的心「随逐诸定」,就是随顺这个四禅八定所有的「爱味」。这个四禅八定的境界,在这个修行人的心里面是可爱的境界,这个「味」就是爱着的意思,就是爱着定里边的境界。这样,虽然是得到四禅八定了,他还是有爱着心,故名「染时」,所以叫做染污的时候,这时还是有染污,但这是有禅定功夫的人。

《披寻记》六八一页:
第六增上王等者:此说第六意处,名增上王。心、意、识三,皆意处摄,望前五处,有胜作业,名增上王。
「第六增上王等者:此说第六意处,名增上王。心、意、识三,皆意处摄」,这三个名称都属于意处所收摄了,意处包括了心、意、识的意思,就是意根。「望前五处,有胜作业」,望前边的眼处,耳、鼻、舌、身处,就是前五根来说,这个第六意处,有殊胜的作用,所以叫做「增上王」。「增上」就是有强大的力量,这个「王」是自在的意思,这个第六意处能统摄前五处,前五处不能自主的,它要听意处的命令,所以第六意处称之为「王」。「眼识」这句话解释完了,这底下解释。

未二、染自取
复有补特伽罗,于长夜染取为己有,于可爱法执藏不舍,是故说彼为染自取。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染自取」。
「复有补特伽罗」,说又有一种人,一种众生,一类的众生。「于长夜染」,这个「夜」就是太阳落下去,这个世界黑暗了,这个「长夜」就是这夜很长,这是一个譬喻。譬喻我们这个生死凡夫,从无始劫来,就在无明的境界里边生活,没有般若的光明,在无明的黑暗里边生活,叫做「长夜」,这就表示无所知的意思。「染」,长夜在无明的这种染着的境界里边生活。
「取为己有」,这个「己有」应该分二次念,「取为己」,「取为己有」,应该分二次念。「取为己」,就是执之为我。执之为我,一般的非佛教徒,高明了一点的,那就是指这个「心」,这个明了性的心为我。我们对于哲学不注意的,当然色、受、想、行、识都是我,我胖了,我瘦了。「取为己有」,就是我所有的。这就是「取为己」,是执着有我,执着有我所,是这样意思。执着有我,执着有我所,也就表示爱着这个我,爱着我所有的一切,就是爱着的意思。说是「取为己有」,这个「取」就是爱,爱里边有执着,所以叫做「取为己有」。就是从无始劫以来,没有智慧的光明,执着这个生命体是我,是我所,是这个意思。这样的执着,三界的众生都是有,你有禅定也好,你没有禅定也好,都有这种执着。
「于可爱法执藏不舍」,这还是解释那个「取为己有」这一句话。「于可爱法执藏不舍」,执着这个色受想行识是可爱的,乃至色声香味触,于可爱的这些事情,「执藏不舍」。本论上的解释,这个「执」就是爱着我所有的东西,叫做「执」;这个「藏」,是执着有我,爱着这个我,叫做「藏」。「于可爱法」,于可爱的色受想行识,色声香味触,执着是我所,执着是我,在这上面贪瞋痴,是不弃舍,怎么苦,他也不弃舍这我、我所的,就是这句话,也等于是解释「取为己有」的意思。
「是故说彼为染自取」,是故说这个「染自取」。因为众生从无始劫来,就这样子「取为己有,于可爱法执藏不舍」的关系,所以就喝斥这个人,喝斥这个众生,「为染自取」,他就爱着他所自取的一个己,一个我,一个我所,染着这个我。我、我所是所染着的,能染着的就是愚痴无明。这是解释「染自取」怎么讲,是这样意思。这样说,「染时」、「染自取」,都讲完了。「染时」是单指有禅定的人说的,这个「染自取」的范围广了,不管你有没有禅定,都是这样子。下面是第三科解「释第三句」,「于无染不染」,解释这个第三句。

午三、释第三句(分二科)  未一、释染名
贪名为染,因贪所生当来世苦,亦名为染。
这先解释「染」这个字,解释染名。这个「贪」就叫做「染」,就是其贪者爱也,这个贪爱心,就叫做染。你有贪爱心,就不清净了,就叫做「染」。「因贪所生」,因为你有这个贪爱心的关系,他就有一个后来的事情。什么事情呢?就是贪所生起的「当来世苦」。现在世苦,不在这个范围内;当来世的苦,还是你将来的色受想行识,「亦名为染」,它也就名字叫做「染」,是染污心所生的,也名为「染」。那么这是解释「染」这个字。

未二、显无染
若染自取,于所染心不随功用,摄受、遮止、修意对治作意故,如是彼心于现法中无有染污;
这是第二科「显」示这个「无染」的道理。
「若染自取」,若是一个人,他爱着我、我所这样子。「于所染心」,「若染自取,于所染心」,他取着他所染污的心,就是我、我所;因为执着心是我,执着其余的一切法是我所,就是取着所染污的心,爱着我、我所。「不随功用」,这个人他不随顺爱着心的功用,爱着心。他去染着我我所是「功」,也就是爱;能生当来世的苦,那就是「用」。
「摄受、遮止、修意对治作意故」,怎么样不随顺他染着心的功用呢?「摄受」这句话,就是积集的意思,积聚的积,集会的集,这二个都积集。就是你午前也静坐,你积集一点清净的力量,午后又静坐,晚上又静坐,一直的在摄取你所积集的这个力量,叫做「摄受」。「摄受」什么东西呢?「遮止、修意对治作意故」,就是「遮止」这个染污心的作用,不要再执着我我所,遮止这个我我所的执着。怎么样「遮止」法呢?「修意对治」故,就是修学这个无我观,修学四念处,在你这个第六意识这里,在这里来对治这些贪爱染污的烦恼,对治我我所的执着,就是这样清净的作意,这就叫做「遮止」,这就叫做「摄受」。若是有人能这样做,「不随功用,摄受、遮止、修意对治作意故」。
「如是彼心于现法中无有染污」,他如果这样努力的修行,他终究有一天成功了。「如是」就指前面,他不随功用,摄受、遮止、修意对治,那么如是的用功修行,「彼心于现法中无有染污」,他现前的这个了别心性的心,在他现在的生活中,再没有染污心了。不在我所上起贪瞋痴,也不执着有我了,那么这个人就没有染污了。这是显示这个无染污。

《披寻记》六八一页:
若染自取于所染心等者:此约贪名为染,显无染义。贪现行时,能染于心,由是当知贪为能染,心是所染。于尔所时,若自了知杂染过患,作是思惟:必令自心随我势力自在而转,不应随顺自心而转,是名于所染心不随功用。由是数数思择,令有贪心,舍有贪性,是名修习遮止作意。于离贪性,常勤修习,安止其心,是名修习摄受作意。如是作意,意相应故,对治染意,名意对治作意。
「若染自取于所染心等者:此约贪名为染」,你有贪爱心,就叫做「染」。「显无染义」,表示你若不贪,不爱着,就叫做「无染」。「贪现行」的「时」候,「能染于心」,能污染自己的心。心是无记的,贪是有记,是有分别,是染污的分别。这染污心的分别一现前了,就染污了这无记的心。「由是当知贪为能染,心是所染。于尔所时,若自了知杂染过患」了。「作是思惟:必令自心随我势力」,「必令」,决定命令我的这些染污的心,随顺我智慧的力量,「随我势力」;「自在而转」,随我智慧的力量自在而转,我不随顺贪瞋痴的烦恼活动。「不应随顺自心而转」,这修行人,你不要,你不应该随顺你的贪瞋痴的心去活动,贪瞋痴来了的时候,要加以对治,要随顺智慧活动,「是名于所染心不随功用」。
「由是数数思择,令有贪心,舍有贪性」,就是弃舍了贪的分别心,「是名修习遮止作意」。「于离贪性,常勤修习,安止其心,是名修习摄受作意。」这个「于离贪性」,无有贪的清净心,你常勤,不要懈怠,这样修习,你把你的心安住在无贪瞋痴的境界里面,「是名修习摄受作意」。「如是作意,意相应故,对治染意,名意对治作意。」

于无染心,此染自取,当来世中因彼诸苦亦无有染。
这解释这个「无染」。「于无染心」这句话怎么讲呢?「此染自取」,染着我我所的这个染污心,「当来世」,它是当来世的一个因,你现在在我我所上有染污执着,它能为当来世苦恼作因,因为你现在有我我所的染污心,所以你将来就会有很多的苦恼。但是现在无染心,就是「亦无有染」,就是没有我我所的执着了,将来也就不生苦了,不生苦恼的果报,也就没有染污心了。

《披寻记》六八二页:
于无染心此染自取等者:此约因贪所生当来世苦名染,显无染义。
表示你现在能够无我、无我所的观慧,将来世苦也就不名为染了。「当来世苦」,「显无染义」,表示你将来没有这个苦了,那就叫做「无染」。前面是约贪心名无染,这几句话,若将来世那个贪所生苦,不生苦了,名无染心,名无染。

午四、释第四句
若有于彼随作功用,而不摄受,亦不遮止,不修意对治作意故,依此苦因,长夜受苦;于此苦因,不能远离,故名愚夫。
这下面解释第四句,这个第四句就是「染者名愚夫」,解释这一句。
「若」是「有」人「于彼随作功用」,「于彼」,于彼贪瞋痴,于彼贪爱心随时活动,对于这件事,「而不摄受」,你不加以控制,这个「摄受」当控制讲。「亦不遮止」,你不用圣道来对治它,你不用圣道来遮止,来障碍它。「不修意对治作意故」,怎么叫做「不摄受」、「不遮止」呢?就是这个「意」,你染着我我所的这个意,你不修习对治,你不修习这个四念处的作意,那就叫做「不摄受」、「不遮止」,那就叫做「于彼随作功用」,是这样意思。
「依此苦因,长夜受苦」,依此我我所的爱着,起贪瞋痴的这些,这是苦因。「长夜受苦」,从无始劫来到现在,一直的受这个苦,受它的折磨,还不觉悟。「于此苦因,不能远离,故名愚夫」,对于执着色受想行识是我我所,起贪瞋痴,这是苦因,你不能远离这个苦因,你不知道做这件事,所以你叫做「愚夫」。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前面是解释颂,现在解释略辩它的要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解「释」。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远离苦因所有胜利,及显苦因能感自苦是愚夫性。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远离苦因所有胜利」,就是没有染污了,清净,那也就是得了涅槃的境界。「及显苦因能感自苦是愚夫性」,你有我我所的爱着,就能招感你的苦恼,是你自己招感的,「是愚夫性」。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卯十二、失坏善因(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有城骨为墙,筋肉而涂饰,其中有贪恚,慢覆所任持。
这是第十二科,前面是第十一科,现在是第十二科「失坏善因」。分二科,第一科「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的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别释颂」。又分二科,先解释初半颂,就是前二句。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二科)  午一、释初半颂
今此颂中,所言城者:谓心、意、识。此城唯以骨充倬石,筋代绳寰,肉当涂漫,为形骸墙周匝围绕。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4-2 15: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九(

续-《●[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今此颂中,所言城者」,这个「城」是什么意思?「谓心、意、识」,这就是城,是你的心城。这个城里边是什么情形呢?「此城唯以骨充倬石」,这个人居住的地方有城,那是用倬、用土造的墙,围绕起来名之为城。现在我们人的心、意、识,也名为城。那是用什么来做墙呢?「以骨充倬石」,用这个一节一节的骨头当作倬,当作石头,砌起来的墙,就是你的身体的骨头是墙。「筋代绳寰,肉当涂漫」,我们身体里面的这个筋,那么就代替这个绳寰,就是这个墙,城墙里边有这些事情。现在是我们这个心城,就用筋做绳做寰。这个「寰」就是那个丝织品,那些丝缕,织布用的那些丝缕,就是用这个来缠绕这个骨头,一节一节骨头,用这样来把它缠绕起来。「肉当涂漫」,这个城墙是用土,还有泥来涂漫。现在我们这个心城的这个墙,用什么来涂漫呢?用肉,用肉把这些骨头都包起来,不散开包起来。「为形骸墙周匝围绕」,这样子用骨、用筋、用肉,造成一个有形骸的墙,「周匝围绕」,围绕起来就成为一个城。
这就是解释前两句,解释完了。下边第二科解「释后半颂」,「其中有贪恚,慢覆所任持」,解释这两句,分三科,第一科「标种类」。

午二、释后半颂(分三科)  未一、标种类
此城中有违害善说法毗奈耶所有善法,四种恶法之所任持。
这个城里边有什么东西呢?「此城中有违害善说法毗奈耶」,就是违背伤害善说的法,善说的毗奈耶,就是佛教里边的法与律,这些所有的善法,违害这四种善法,「所有善法」。「四种恶法之所任持」,四种恶法就是一个贪、一个恚、一个慢、一个覆,这四种恶法是违害善说法毗奈耶的,它违害所有的善法。这四种法在这个城里边是一个主导者,「任持」,他在这里做住持,一切一切都由他来决定,是个主持,主宰者。这是「标总类」,下边第二科「举贪等」。

未二、举贪等
二是在家诸受欲者,谓贪与瞋;二是恶说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谓慢与覆。
这是这个四法,把这个四法列出来。四法里边有两个法是「在家」人,这些很多这个享受欲的生活的人。那两个呢?谓「贪」心与「瞋」心,一个贪爱,一个忿怒,这两法是「诸受欲者」的事情。
「二是恶说法毗奈耶中而出家者」,其余的两个是属于恶说法、律的人,就是邪知邪见的这些出家的人。那两法?谓「慢」和「覆」,一个高慢心,一个骄慢心和这覆。「覆」是什么?覆就是虚伪的意思,就是把这个真象隐藏起来,显现出来另一个面目,就是虚伪的境界。这是「举贪等」。下面第三科解「释」这个「任持」,分二科,第一科「别辨」。分两科,第一科「由贪等」。

未三、释任持(分二科)  申一、别辨(分二科)  酉一、由贪等
由着诸欲希求诸欲,与鄙秽行不相违背,
这解释这个贪、瞋。什么叫做贪、瞋呢?「由着诸欲」,由于这个人,他爱着这个色声香味触的欲。爱着的时候,总感觉到不足,总是希求这个欲越多越好,「希求诸欲」。「与鄙秽行不相违背」,和这个污秽的行为互相随顺,而不违背这些事情。

《披寻记》六八二页:
由着诸欲希求诸欲等者:于已得欲染爱受用,名著诸欲。于未得欲染污追求,名希求欲。由是因缘,若于可意事境现前便生贪着,若不可意境现前时便生瞋恚,常住极下极劣最极鄙秽欲界地中,造作贪瞋所起诸不善业,是名于鄙秽行不相违背。
「由着诸欲希求诸欲等者:于已得欲染爱受用」,已经得到了世间所有的欲,就是由染爱心来受用,「名」字叫做「着诸欲」。「于未得欲染污追求,名希求欲。」这个「着诸欲」与「希求诸欲」是有分别的:「着诸欲」是你现在所受用的,「希求诸欲」是没得到的,还希望能得到。「染污追求,名希求欲」。「由是因缘,若于可意事境现前」,可意的事情现前了,「便生贪着」,「若不可意境现前时便生瞋恚」,就是一个爱,一个恚。「常住极下极劣最极鄙秽欲界地中,造作贪瞋所起诸不善业,是名于鄙秽行不相违背。」

于善说法及毗奈耶尚不信受,况当修善。
「于善说法及毗奈耶尚不信受」,这种人就只知道去享受欲,所以对佛法的,佛教中的法和律尚不信受,何况能修行呢?何况修学这种法、律的功德。

酉二、由慢等
恃恶说法而生憍慢,不能自然趣佛世尊或弟子所;设佛世尊或佛弟子,由悲愍故自往其所,然彼由覆随烦恼缠染污其心,尚不如实发露己过,况能信解修诸善法。
这下面第二科「由慢等」,这个慢和覆。「恃恶说法」,另一类的人,他认为他是有很大的不得了的地方,他有所仗恃。仗恃什么呢?就是「恶说法」,不符合缘起的道理,就是愚弄世间人的人,他说出来这种非法的道理。「而生骄慢」,这个本来是一个有过失的人,反倒生高慢心。「不能自然趣佛世尊或弟子所」,他不能自己主动的到佛世尊这里来,或者佛的弟子地方去请教正法,他不能做这个事。
「设佛世尊或佛弟子,由悲愍故」,由悲愍心故,「自往其所」,佛和佛的弟子,由悲愍心到外道那个地方去了。「然彼由覆随烦恼缠染污其心」,然而这个佛和佛弟子这些圣人,到了外道那里去,这是非常吉祥的事情;然而他们「由覆随烦恼」,「覆」就是虚伪,虚伪的这种烦恼,「缠」缠住了他的心,「染污」了他的「心」。「尚不如实发露己过,况能信解修诸善法」,也是不能。前面是高慢,生骄慢;这是说覆,覆很大。这个解释完了。

申二、总结
如是当知,于彼善说法毗奈耶相应善法,二种心城皆不能入,何况复能取为己有。
这第二科「总结」,前面是「别辨」,这是总结。
「如是当知」,像前面这样说,说这二种,当知「于彼善说法毗奈耶」,就是与佛法,佛的法、律「相应善法」。「二种心城皆不能入」,他们有这种,「二种心城」,一个慢、一个覆,这个心城,他们都不能入到佛法的法毗奈耶里边来,他不能信受。「何况复能取为己有」,何况他们还能够取为自己有,能如法修行,更不能了。「取为己有」,就是你用它作你修行的法门,就叫做「取为己有」。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第二科「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午二、释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在家、出家,总由四种杂染因缘,失坏善说法毗奈耶。
这是解释。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结束这段文。「有城骨为墙,筋肉而涂饰,其中有贪恚,慢覆所任持」,这个颂这么解释。

卯十三、扰乱对治(分二科)  辰一、举颂言
如龟藏支于自辊 苾刍善摄意寻思 无所依止不恼他 证般涅槃无所谤
这是第十三科「扰乱对治」,分二科,第一科「举颂言」,第二科是「长行」的解「释」。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    巳一、别释颂(分三科)
午一、释颂初二句(分二科)  未一、舍恶寻
此颂所明:谓如有一,依初静虑舍三恶寻,所谓欲寻、恚寻、害寻。
这是「别释颂」,分三科,第一科解「释颂初二句」,「如龟藏支于自辊 苾刍善摄意寻思」,解释这两句。分二科,第一科是「舍恶寻」。
「谓如有一」个人,「依初静虑舍三恶寻」,他修学色界的初禅,他从欲界定,经过未到地,到了初静虑,到了初禅。这个时候,这个人有什么功德呢?「舍三恶寻」,弃舍了三种染污的分别。什么呢?「所谓欲寻」,这个贪欲的分别心,和瞋恨的分别心,和这个要伤害人,要害人的分别心,这三种寻没有了。那么就他有出欲的寻思,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他有这三种善法的寻,这是「舍恶寻」。

未二、舍善寻(分三科)  申一、标
又能弃舍初静虑地诸善寻思,安住无寻无伺定中。
这第二科「舍善寻」,分三科,第一科「标」。
说这个人得到了初禅以后,他并不知足,要继续的修学二禅的事情。修学二禅的时候,他就能弃舍了初禅,「初静虑地诸善寻思」,那个出离寻、无恚寻、无害寻,也就弃舍了。在初禅里面就是有寻有伺地,现在弃舍了这种寻思,「安住无寻无伺定中」,就安住在第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非非想处定,都叫做「无寻无伺定」,安住在这里。这是「舍善寻」,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譬「喻」。

申二、喻
如龟藏支于其自辊,略摄寻思,亦复如是。
这举一个譬喻,像那龟,这个乌龟,他把他六个支,一个头、四个足、加一个尾,一共是六个。这六个支把它收藏起来,不露在外面,收藏起来,藏在自己壳里的下面,隐藏起来,这是如龟这样子。修行人「略摄寻思,亦复如是」,也减少自己的寻思,不但是恶寻思没有了,连这个出离的寻思、无恚寻、无害寻,这样的寻思,也把它减去了,减少了,收摄起来,就是无寻无伺的境界了。「亦复如是」,就像那个龟呀,能藏他的六个支这样子。这是第二科的解释,第二科是譬「喻」,第三科解「释」。

申三、释
无寻无伺定者:应知此上,乃至有顶。
应该知道从二禅以上,乃至到第四禅,乃至到无色界的四空定,都叫做「无寻无伺定」。

午二、释颂第三句(分二科)  未一、无依止
彼于此定正安住时,不生爱味。
前边是第一科「释颂初句」,「如龟藏支于自辊」,解释这一句,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释颂第三句」,前边第一句「如龟藏支于自辊 苾刍善摄意寻思」,这两句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三句「无所依止不恼他」,解释这第三句,先解释无依止。「无所依止」这句话怎么讲呢?「彼于此定正安住时,不生爱味」,彼这个修行人,安住在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四空定,正安住的时候,就正在入定,在定中的时候,「不生爱味」,对于定里边的境界,不生爱染心,这就叫做「无所依止」。若有爱味心,有爱染心,就叫做依止了,现在是无所依止。

未二、不恼他(分三科)  申一、易可共住
出已成就可爱乐法,调顺柔和,易可共住,不恼有智同梵行者。
这下面第二科「不恼他」,「无所依止不恼他」。「不恼他」分三科,第一科「易可共住」。
「出已成就可爱乐法」,就是这个得到二禅以上功德的人,他有时候入定,有时候出定,入定当然是前五根都不活动了,只是第六意根在定中。那么他若出定以后呢?「成就可爱乐」的事情,他表现出来的相貌令人欢喜。什么呢?「调顺柔和,易可共住」,这个「调顺」,他使令内心里面很调顺,那么你去触恼他,他不报复,他能够很调柔、温柔,他能忍受;「柔和」他也不触恼别人,你触恼他,他能忍受,而他不触恼人,叫「调顺柔和」。这样子就容易共住,就容易在一起住。「不恼有智同梵行者」,他不会去触恼这个有智慧,这个地方说「有智」,应该是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圣人,和其他的一些同修梵行,同修圣道的人,大家在一起住,他不恼乱,这是「易可共住」,有这样的好处。第二科「为他欣乐」。

申二、为他欣乐
又为智人同梵行者,欣乐共住。
这个人还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有智慧的人,和这个同修圣道的人,都愿意和他在一起住,不厌烦他,这是第二科。第三科「成就无诤」。

申三、成就无诤
又复成就无违诤法。
又复这个人,他有功德,就成就了「无违诤」的这种功德,不会和人家诤论、辩论、冲突,没有这些事情,这句话里面还有事情。

午三、释颂第四句(分二科)  未一、证般涅槃
彼由如是正方便故,于诸圣谛能入现观,及得漏尽。
现在是第三科,前边第二科是解释颂的第三句,「无所依止不恼他」,解释完了。下边解释第四句,「释颂第四句」,分二科,第一科解释「证般涅槃」。
「彼由如是正方便故」,就是彼那位修行人,因为他成就了四禅八定,为修圣道的前方便,这样子为修圣道的基础得到了。「于诸圣谛能入现观」,那他若修习佛法的时候,他对于苦、集、灭、道的圣谛,他能「入现观」,就是很分明的观察这色受想行识,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都是苦的,涅槃是寂静的,诸法是无我的,这样的道理非常的分明,也非常的肯定,能这样观察。「及得漏尽」,能入现观及修学圣道,「及得漏尽」是得果了,就是把所有的见烦恼、爱烦恼都消除了,就是灭除一切烦恼,这叫「得漏尽」。「证般涅槃」这句话,解释完了。

《披寻记》六八三页:
出已成就可爱乐法等者:此说成就六种可爱乐法。堪忍他恼,是名调顺。易可共住,性不恼他,与诸有同梵行者共住一处,常令欢喜,是名柔和。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二页)云何六种可爱乐法?谓具慈愍身语意业,是名为三;于诸财物和同受用,是名第四;同戒、同见,是名第五、第六。即此六种可爱乐法,亦名成就无违诤法。〈闻所成地〉中说: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无斗无讼,无诤无竞。一者、展转互起慈心,二者、平等受用财法。(陵本十三卷三十三页)若六若二,开合不同,然义无异,应可准知。
「出已成就可爱乐法等者:此说成就六种可爱乐法。堪忍他恼」,别人恼乱他,他心里面能容忍,「是名」叫做「调顺」。「易可共住,性不恼他」,他的心性,从来不恼乱人,不是你若恼乱我,我报复,或者你不恼乱我,我恼乱你,他不,他不这样。「与诸有同梵行者共住一处,常令欢喜」,常令彼此都欢喜,「是名」叫做「柔和」。「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二页)」。
「云何六种可爱乐法?」是什么呢?「谓具慈愍身语意业」。「身」表现出来的也是有慈愍的道德,「语」他发出来的语言,和内心的思想,都是有慈悲心的,「是名为三」可爱乐法。「于诸财物和同受用」,他若有什么财物的时候,和大家共同的受用,而不会这是我的,别人不可以动,他不是这样子,「是名第四」,这财物能共同的受用,这是第四个可爱乐法。「同戒、同见」,同受一种戒,「同见」同一个思想,都是诸行无常,无我寂静的思想,「是名第五、第六」。同戒是第五,同见是第六。「即此六种可爱乐法,亦名成就无违诤法」,这叫「无违诤」,就是这六种,就这六种说的。
「〈闻所成地〉中说:又有二法,令居一处同梵行者,未生违诤,遮令不生」,他能遮止不生违诤;「其已生者,速令止息」,很快的就会停下来。「无斗无讼」,不会彼此相斗、相冲突;「无讼」,也不会去辩论,要到法庭上去,也没有这些事情。「无诤无竞」,也彼此不诤论,其他的一切事情也不诤,不认为有事情值得诤的,诤竞。「一者、展转互起慈心」,有二法,这二法「未生违诤,遮令不生,其已生者,速令止息,无斗无讼,无诤无竞。」那二法呢?「一者、展转互起慈心」,我对你也有慈爱的心,你对我也有慈爱的心,这是一种比法。「二者、平等受用财法」,这个财和法都能平等的受用,这是二法。「陵本十三卷二十三页」,我们已经讲过了。「若六若二」,那六种可爱乐法和这二种可爱乐法,是「开合」的「不同」。「开」就是六种,「合」起来就是二种。「然义无异」,它里边的意义是无差别的,「应可准知」。

未二、无所诽谤(分二科)  申一、由正了知
彼于诸法不由他信,获得善净胜智见故,如实了知法真是法,毗奈耶真是毗奈耶。
前边解释这个「证般涅槃」,现在第二科「无所诽谤」,第四句。「证般涅槃」是一句,「无所谤」是一句。现在解释这个「无所诽谤」,这里分二科,第一科「由正了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4-4-2 15: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卷第十九(

续-《●[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九 (3)》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彼于诸法不由他信,获得善净胜智见故」,彼那位修行人,他对于世间一切法的见地,不是听别人东说西说而有信心的,不是,不听别人说话的。「获得善净胜智见故」,他内心里面得到了又善又净殊胜的智慧,「见」也是智慧,他由他内心经过修行,得到的智慧,能见一切法的真实相,从这里得到信,而不是听别人说,东说西说而有信心的,不是,不是这个意思。「如实了知法真是法,毗奈耶真是毗奈耶」,他得到了「善净胜智见故」,他就能真实的了知苦、集、灭、道真是法,这是解脱苦恼的法。「毗奈耶真是毗奈耶」,佛所制订的戒律,是真是好的戒律,能令你灭除去一切烦恼,得到圣道。如果你内心里没能得到善胜,「善净胜智见」,那你要听别人讲了,要听别人讲,就是靠不住的。

《披寻记》六八四页:
彼于诸法不由他信等者:谓于诸法由净智见,如实现证,非缘于他而生信解,是名不由他信。〈摄异门分〉说:善说法者,道理所摄故,任持胜德故。毗奈耶者,随顺一切烦恼灭故。(陵本八十三卷八页)此中法毗奈耶,应如是知。
「彼于诸法不由他信等者:谓于诸法由净智见,如实现证,非缘于他而生信解」,他能够经过自己戒、定、慧的修行,证悟了诸法实相,所以他自己有他自己的见地。「非缘于他而生信解,是名不由他信。〈摄异门分〉说:善说法者,道理所摄故」,讲这个苦、集、灭、道的道理所摄故,「任持胜德故」,这就叫做「善说法」。因为你学习这样的佛法,能成就殊胜的功德而不退转。「毗奈耶者,随顺一切烦恼灭」,「毗奈耶」什么意思?你修学圣道能灭一切烦恼,使令你身口意清净,这叫做「毗奈耶」。「此中法毗奈耶,应如是知」,应该这样解释。

申二、离颠倒见
由如是知故,终不依止诸见颠倒,于法谤法,及于非法亦谤非法;终不显示非法为法,法为非法,非毗奈耶为毗奈耶,或毗奈耶为非毗奈耶。
这是第二科「离颠倒见」。前面「由正了知」,所以不会诽谤;由「离颠倒见」,所以不会诽谤。
「由如是知」,由于这个修行人,他成就了善净胜智见故,「终不依止诸见颠倒」,终不会去认为我、我所见、常见、断见,不会依止他那些颠倒,不会去向他们学习的。「终不依止诸见颠倒,于法谤法,及于非法亦谤非法」,决定不会这样子。「终不显示非法为法」,决定不会显示不合法的事情,说它是合法;合「法」的事情,说它是「非法」,决定不会这样。因为他得到善胜智见了,所以有这种境界。「非毗奈耶为毗奈耶,或毗奈耶为非毗奈耶」,决不会这样子颠倒的。

《披寻记》六八四页:
于法谤法等者:如有说言:无有妙行,无有恶行,及无妙行恶行二业果及异熟。于中妙行,说名为法;恶行,说名非法。诽拨俱无,名谤二种。
「于法谤法等者:如有说言:无有妙行,无有恶行,及无妙行恶行二业果及异熟」,这个有些文,文上面有这样的说法。「于中妙行,说名为法;恶行,说名非法。诽拨俱无,名谤二种」,谤法、谤非法,他不承认有善恶果报,不承认有世出世间的事情,那就是邪知邪见颠倒的境界。这个有善胜智见的人,没有这些事情,所以叫做「无所谤」。
下面第二科「略辨义」,分三科,第一科「标」。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  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午二、释(分三科)  未一、标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善说法者有四种扰乱断对治道。
这「四种扰乱断对治道」,这个扰乱是颠倒的境界,现在能对治这四种扰乱,这种道,这句话是表面说。这个四种扰乱断对治道,只有佛法能对治这四种扰乱,而成就了四种扰乱的人,也是对治他不能学习佛法。

未二、征
何等名为四种扰乱?

未三、列
一、染不染寻思扰乱,二、于胜定爱味扰乱,三、互相违诤讼扰乱,四、于正道诽谤扰乱。
「一、染不染寻思扰乱」,这就是初二句,这是这个「如龟藏支于自辊 苾刍善摄意寻思」,这是染寻思、不染寻思的扰乱。染污寻思也是扰乱,不染污寻思也是扰乱,超越了这个境界,那就是二禅以上的境界。「二、于胜定爱味扰乱」,这个你在胜定殊胜的禅定里面有爱着心,那也是扰乱。第「三、互相违诤讼扰乱」,这二句,这二个扰乱就是那个第三句,「无所依止不恼他」,这是第三句。第「四、于正道诽谤扰乱」,这是解释第四句,第四句就是「证般涅槃无所谤」,对治了。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4 09:32 , Processed in 0.04056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