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398|回复: 0

大正藏第25册No.1509大智度论-二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0-16 23: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大正藏第 25 册 No. 1509 大智度论》

  如是等成就、不成就,修、不修,如《阿毗昙》中广说。

  复次,有二种空义,观一切法空,所谓众生空,法空。

  众生空,如上说。

  法空者,诸法自相空。

  如佛告须菩提:“色、色相空,受、想、行、识,识相空。”

  问曰:

  众生空,法不空,是可信;法自相空,是不可信。何以故?若法自相空,则无生无灭;无生无灭故,无罪无福;无罪无福故,何用学道?

  答曰:

  有法空故有罪福,若无法空,不应有罪福。何以故?

  若诸法实有自性,则无可坏。性相不从因缘生,若从因缘生,便是作法;若法性是作法,则可破。若言法性可作可破,是事不然!性名不作法,不待因缘有。诸法自性有,自性有则无生者,性先有故。

  若无生则无灭,生灭无故无罪福,无罪福故,何用学道?

  若众生有真性者,则无能害、无能利,自性定故。如是等人,则不知恩义,破业果报。法空中亦无法空相,汝得法空,心着故,而生是难。是法空,诸佛以怜愍心,为断爱结、除邪见故说。

  复次,诸法实相能灭诸苦,是诸圣人真实行处。若是法空有性者,说一切法空时,云何亦自空?若无法空性,汝何所难?

  以是二空,能观诸法空,心得离诸法,知世间虚诳如幻。

  如是观空,若取是诸法空相,从是因缘生憍慢等诸结使,言“我能知诸法实相”,是时应学无相门,以灭取空相故。

  若于无相中生戏论,欲分别有所作,着是无相;是时复自思惟:“我为谬错,诸法空无相中云何得相、取相作戏论?是时应随空、无相行,身口意不应有所作,应观无作相,灭三毒,不应起身口意业,不应求三界中生身。”如是思惟时,还入无作解脱门。

  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

  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

  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

  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办故,不须二门。

  若入是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名为门,通涂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

  若于无相相心着、生戏论,是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

  阿毗昙义中:是空解脱门,缘苦谛,摄五众;无相解脱门,缘一法,所谓数缘尽;无作解脱门,缘三谛,摄五众。

  摩诃衍义中:是三解脱门,缘诸法实相。以是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何以故?涅槃空、无相、无作,世间亦如是。

  问曰:

  如经说涅槃一门,今何以说三?

  答曰:

  先已说,法虽一而义有三。

  复次,应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

  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有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

  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苦,从因缘生,见已心厌离爱,即得入道。

  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

  佛或一时说二门,或一时说三门。

  菩萨应遍学,知一切道,故说三门。

  更欲说余事故,三解脱门义略说。

  四禅有二种:一者、净禅,二者、无漏禅。

  云何名净禅?有漏善五众是;云何名无漏?无漏五众。是四禅中所摄。

  身、口业是色法,余残非色法。

  一切不可见,无对。

  或有漏,或无漏:有漏者,善有漏五众;无漏者,无漏五众;皆是有为。有漏者色界系,无漏者不系。

  禅摄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是非心,非心数法,非心相应;禅摄受众、想众,及相应行众,是心数法,亦心相应;禅摄心、意、识,但心。

  四禅或有随心行非受相应,或受相应非随心行,或随心行亦受相应,或非随心行非受相应。

  随心行非受相应者,四禅摄身业、口业,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及受。

  受相应非随心行者,四禅摄心意识。

  随心行亦受相应者,四禅摄想众及相应行众。

  非随心行亦非受相应者,除四禅中摄随心行,心不相应诸行,余残心不相应诸行。

  想、行相应,亦如是。

  是四禅中,三禅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

  初禅,或有随觉行非观相应,或观相应非随觉行,或有随觉行亦观相应,或有非随觉行非观相应。

  随觉行非观相应者,初禅摄身业、口业,及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及观。

  观相应非随觉行者,谓觉。

  随觉行亦观相应者,觉观相应诸心心数法。

  非随觉行亦非观相应者,除随觉行心不相应诸行,余残心不相应诸行。

  四禅皆有因缘,亦与因缘。

  四禅中:

  初禅,或次第非与次第缘,或次第亦与次第缘,或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

  次第非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

  次第亦与次第缘者,过去、现在心心数法。

  非次第亦不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欲生心心数法,余残未来世中心心数法,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

  第二、第三禅亦如是。

  第四禅,次第不与次第缘者,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及无想定若生、若欲生。

  次第亦与次第缘者,过去、现在心心数法。

  非次第亦非与次第缘者,除未来世中欲生心心数法,余残未来世心心数法;除心次第心不相应诸行,余残心不相应诸行,及身业、口业。

  四禅中摄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与缘非缘;余残亦缘亦与缘。

  是四禅亦增上缘,亦与增上缘。

  如是等,《阿毗昙》分中广分别。

  菩萨得禅方便,及禅相、禅支,禅波罗蜜中已广说。

  问曰:

  是般若波罗蜜论议中,但说诸法相空,菩萨云何于空法中能起禅定?

  答曰:

  菩萨知诸五欲及五盖,从因缘生、无自性、空、无所有,舍之甚易。众生颠倒因缘故,着此少弊乐,而离禅中深妙乐。

  菩萨为是众生故,起大悲心,修行禅定,系心缘中,离五欲,除五盖,入大喜初禅;灭觉观,摄心深入内清净,得微妙喜,入第二禅;以深喜散定故,离一切喜,得遍满乐,入第三禅;离一切苦乐,除一切忧喜及出入息,以清净微妙舍而自庄严,入第四禅。

  是菩萨虽知诸法空无相,以众生不知故,以禅相教化众生。若实有诸法空,是不名为空,亦不应舍五欲而得禅;无舍无得故,今诸法空相亦不可得,不应作是难言:若诸法空,云何能得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6 03:06 , Processed in 0.03546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