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184|回复: 0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第六十二集)-四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0-16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空法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所以无论在家、出家,一定要重视守规矩,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学起,从《感应篇》学起。《弟子规》是做人基本的规矩,但是如果没有深信因果,这些规矩可能会流于形式。表面上做出个样子,真正名利现前、利害现前,人心就变了,你就把持不住,深信因果才能把持。深信因果,再大的名闻利养现前不动心,为什么?知道我命里没有,这个福报现前就不是好事。命里没有这个福报你要得到,得到之后,不是生病就是灾难来了,不是好事;命里没有这个地位,今天这个地位你得到了,也是不是灾难现前就是你得病。所以我们自己要相信,“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对于世间名闻利养没有一丝毫的贪心。纵然是命里有的,我们还保持清廉的生活、节俭的生活,有福报,福报让大家共享,这个好,福报不要自己享。世间有许多苦难众生,他们吃不饱、穿不暖,没有房子住,我们有没有想到?我们有一点福报的时候,我们把它省下来,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这是好事情。所以世尊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一生没有道场,住在哪里?树下一宿,吃饭到外面托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走的时候是在树林里面,不是在房子里面,这是给我们做榜样,做样子。他是王子出身,不出家他继承父亲的王位,名闻利养、荣华富贵舍得干干净净,得大自在,得大福报。那个大福报是什么?是身心健康,这多么快乐!年轻人不知道,中年以上就晓得,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你有财富、你有地位,不见得身心快乐,健康才是真正幸福。所以真学佛,起心动念老师教我,就这两桩事情,正法久住,弘法利生,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就为这两桩事情。对自己来说,不断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灵性,提升自己的德行智慧,绝不是提升自己的名闻利养,你搞那个就错了,完全错了。

  五戒十善要做得好,一定要有《弟子规》、《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的基础。我们想想,近代佛门里面的大德,大家推崇的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教导我们“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他对广大群众的四句教诲。敦伦是什么意思?首先把你家庭关系处好,家和万事兴。所以佛法第一句教你孝养父母,那就是敦伦尽分,把你自己本分事情做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本分事情,而且本分事情很多,不是单纯。譬如在家里,你对于你的父母,我是儿女,儿女的本分是孝顺;你长大了、结婚了,生儿育女,你的身分是父母,做父母有做父母的本分,父慈子孝;你在兄弟姐妹当中,你是老大,兄长的身分,兄友弟恭,大的友爱小的,小的要尊重大的。先把自己的家庭本分搞好,叫敦伦。在学校念书,你是学生,有学生的本分。学业完成,到社会上工作,你上头有领导,领导是君,你是臣;你要是做一个小单位的主管,你也是君,底下接受你领导的是臣。君怎么样?君要仁,你要能够爱护你的部属,你要做君、做亲、做师。你做别人的下属你要尽忠,要很认真负责,把领导交代你的工作要做好。由此可知,本分在哪个岗位,你要遵守这个岗位的本分。

  我们出家,出家的本分是什么?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的,我们修养道德,为社会大众做好样子。讲经教学是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业,释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所示现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什么身分?职业老师。你看三十岁他大彻大悟,就开始教学,七十九岁圆寂,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一天没有休息。一个人也教,两个人也教,几百、几千人也教,从来没有中断过。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他老人家有教无类,只要来学,拜他做老师跟他学习,他都欢欢喜喜,热心教导,不收学费。所以他是个义务老师,用现在的话说,释迦牟尼佛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这是现代的名词。他本人的身分是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不收学费。我们得认清世尊的身分,也就是认清楚世尊的本分,一生从事于教学,言教、身教;言是说明,身是做出来样子给大家看,不是光说,真做到了。所教导的,总而言之一句话,就是十善业,开头教你这十条,到成佛,是十善业圆满。

  我们看佛像,特别是彩画的,佛像有圆光,背有圆光,圆光上面写了三个字,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注意到?这三个字多半是用梵文写的,也有用中文写的,用藏文写我都看到过,这三个字的发音叫“唵阿吽”。早年,章嘉大师把这三个字,大概好像写有这么大张的纸,送给我。年代久远了,我那时记得我把它镶了个镜框,放在景美图书馆,不知道现在在不在。我向大师请教,唵阿吽是什么意思?他跟我讲,身口意,就是十善业,唵是身业,阿是口业,吽是意业,十善业道的圆满就成佛了。《十善业道经》上讲得好,这个十条,是人天法、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乃至无上菩提的根本。所以小乘三千威仪,大乘菩萨八万细行,从哪来的?十善业展开来的。在大乘菩萨,十善业一展开,八万四千细行,应当学。而十善业是在家、出家的根本法,出家是以这个为根本,在家还是根本,这个东西做好了,所有一切戒律都圆满,我们不能不知道。

  【夫三归五戒者。盖是出苦海之津梁。趣涅槃之根本。作毗尼之渐次。为七众之崇基。万善藉此而生。寔佛法之平地。】

  到这里是一段。‘三归五戒’,在前面跟诸位做过报告,我们为佛弟子必须要重视。所以三皈列入早晚课诵,最简单的早课就是打三皈依。我初学佛的时候,跟忏云法师住茅蓬,茅蓬里面的早晚课,共同早晚课就是三皈依。我们住茅蓬那个时候五个人,我年岁最轻,三十一岁,忏云法师属兔的,大我一轮,大我十二岁,菩妙法师,还有达宗法师,三位法师,朱镜宙老居士,朱镜宙老居士那年好像是六十九岁。我们五个人在埔里住茅蓬,那是真的茅蓬,墙是竹篱笆编的,涂上一层水泥,上面盖的是茅草,底下的地就是泥土。佛堂那一间也不大,刚刚好我们五个人,五个拜佛的位子,那一间铺了地板,非常简陋、非常辛苦,民国四十六、七年的时候。茅蓬里面没有电也没有水,水我们想了方法,把山上的泉水用竹子把竹节打通,就像水管一样一节一节,把山上泉水引下来;没有电灯,点蜡烛、点油灯,所以晚上睡觉很早。晚课,在山上是持午,晚上不吃饭,所以晚上的晚课到八点钟就做完,做完晚课,九点钟就睡觉。两点钟起来,起来做早课,各人做各人的,诵经、拜佛,各人做各人的。做完之后,打一个三皈,三皈是共同的,三皈完了之后,达宗法师拜佛,忏云法师、菩妙法师通常打坐,自己寮房打坐。我在那里做义工,就要准备早餐,忏云法师对于饮食很讲究,早晨要磨豆浆,要煮稀饭。我在山上照顾一个老居士、三位法师,修福。忏云法师给我规定的功课是学习《阿弥陀经》,蕅益大师的《要解》、莲池大师的《疏钞》、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这是《弥陀经》最著名的三个注解,做科判,做科会,这个很有意思。科会做出来之后,对于经典、对于古大德的这些注疏,佩服得五体投地,真好,你不做出来看你不知道。除这个之外,忏云法师教我看印光法师《文钞》。每天规定拜佛八百拜,早晨三百拜,中午两百拜,午饭之后,晚上三百拜,我在山上住了五个半月,拜了十几万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6 08:24 , Processed in 0.0515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