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474|回复: 0

佛說大乘無量壽-四

[复制链接]
wlxg20130220 发表于 2013-10-10 17: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讲记》

佛法的教學就是在破迷開悟;破迷開悟的目的就是教我們離苦得樂。現在就離苦,不是將來。如果離不開現前的苦,能離開將來的苦,沒有人會相信。所以,佛法學了馬上就管用,立刻就見效,這是真正的佛法。我們學佛,學了這麼久,為什麼還不見效?你雖然學佛,你的心不誠,不是真心來學佛,所得的效果不如預期的理想。

「精進」,決定能成就,而且能快速的成就。因為法藏比丘希望他速成無上正等正覺,要速成,那就要精進。精是精純、簡潔,不多、不雜、不亂。如果你學的太多、太雜、太亂,你想快速成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佛法教學是教我們精純的進步,一門深入。如是契入之後,於其他無量無邊的法門,一接觸就貫通,就是觸類旁通。可惜的是現代人不相信,認為修學一定要讀很多很多的經論,才能真正透徹的理解佛法。殊不知,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佛法絕對不是多聞可以得來的,佛法是從開悟得來的。怎麼能開悟?是修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明心見性,大澈大悟。淨宗講「理一心不亂」,跟禪宗的「明心見性」,教下的「大開圓解」是同一樁事。只是宗門教下用的名詞不相同,境界是一樣的,這才能通達一切法門。

過去、現在、未來的菩薩、祖師大德,沒有一個不是從這個途徑成就的,這是諸位必要知道的。悟後起修,那時候才博學多聞,沒有開悟之前是沒有資格博學多聞,這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裡講的。沒有開悟,煩惱沒有斷,多聞都變成了邪見。他講「有解無行」,解就是看得很多、聽得很多;無行,妄想、煩惱沒有斷,沒有修行,「增長邪見」。你所學的都變成邪知邪見,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道場裡的一些同修,展開經典、註解,叫他講一段給我聽聽,講的都是邪知邪見,為什麼?用他自己意識來講,把佛經講成凡夫之經,佛知佛見變成凡夫知見。清涼大師講的話沒錯!如果「有行無解」,真正修行,但是不讀經典,清涼大師說「增長無明」,那也不行。因此,祖師大德才教我們一門深入,解行並進。

讀經,我就讀一本。讀一本,我心裡有行又有解,我既不是邪見,也不墮無明,無明邪見兩邊雙破。這個方法好,所以初學教你一門深入。讀經的目的是修定,定的目的是開智慧。我們選擇《無量壽經》,一切經裡最殊勝的經典,依這部經修行,能精進不止,就是此地講的『會當剋果,何願不得』。佛道一定能成就,特別是指這一部經,萬修萬人去!

汝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剎莊嚴。

佛不告訴他,反過來問他,你自己去想一想,要怎樣修,才能成就佛國土的莊嚴?

如所修行。汝自當知。清淨佛國。汝應自攝。

這裡佛講了三個「自」。佛道怎麼成就的?是你自悟、自修、自證,不是別人給你的。這三個「自」字都是直指人心,當人自性,所以這一段經文跟禪宗教學的儀式、義趣完全相同,禪宗裡稱「機鋒」。一切法不離自性,經上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所以一個真正學佛人,一定要發起至心。至心就是「是佛之心,作佛之心」,這是真心。真心裡一定含有勝果,花果同時!佛門用蓮花表法,蓮花就是花果同時,果是蓮子。不像其他的花,先開花後結果,花果不同時。因裡有果,果裡有因,所謂「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此,只要你用真心精進,永遠保持真誠心,這才是精進。

如果我們聽起來還是很難體會,我們用經題,清淨心、平等心。你能永遠保持心地清淨不染、平等不雜,這是真清淨。心裡起一念就染污。什麼染污?貪、瞋、癡、慢染污。是非人我不平,就退轉,這就不是精進。換句話說,怎樣保持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真心,就是此地講的「至心」。這個心是因,這個心也是果,因果都是一個心,真正保持而不失,就是功夫。

佛跟我們凡夫不相同的,就是佛的心清淨、平等、覺,凡夫為什麼變成凡夫?心不清淨、不平等、不覺,就是凡夫。所以,你的心一念清淨、平等、覺,就是一念佛!可惜的就是一念成佛,第二念又退到凡夫位上,馬上就退轉,不能把佛保持住。諸佛的本事是能永遠保持不退,我們這一念成佛,第二念就退回來,第三念就退得更多,愈退愈不像話!大家能從這個地方體會,你才曉得經論中常講「一念相應,念念相應」是什麼意義。

這部經好講,因為我們的目標、方向、修行的方法,都在經題裡顯示出來。所以,你只要能精進保持,就是經上講的「何願不得」,可以滿願!像經文中三個自:「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這是佛教法藏的苦口婆心,意思非常的深廣。古德為我們略說三個意義。

第一、是法藏過去生中善根非常深厚。所以,若沒有過去生中深厚的善根,實在講,學佛很難成就。過去生中一定有非常深厚的善根,這一生又有殊勝的增上緣,像法藏所表現的「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他無論在智慧、德行、用功,都超過其他的同學。則「清淨佛國」這一樁事還用得著說嗎?應當自己明瞭。他有善根、有智慧,不必佛說。這段經文含有這個意義:你自己應當知道怎麼做。這是真正善根成熟的學生,一點就通。法藏確實是有這樣的稟賦,有這樣的天才。這是第一個意義。

第二、是攝取佛國,就是建立一個道場。極樂世界是一個大道場。每一尊佛有每一尊佛的願望,不要說佛,我們把範圍縮小一點,今天在台灣有不少法師,每個人依照自己理想去建道場,十方諸佛也是依照他自己的理想建立自己的佛國土。有些佛取穢土,像地藏菩薩的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人家都不願意到地獄去度眾生,他偏偏要到地獄去度眾生。到地獄要現地獄相,因為你不跟他們現同樣身,就不能度那一類眾生。佛要度人道,他要現人身;度天道,他就現天身;度畜生道,他現畜生身,隨類化身。因此,有些佛在因地取清淨國土,有些佛取穢濁的國土,這是每個人意願不相同。換句話說,世間自在王如來對法藏說,你來問我,你叫我怎麼說?要照我的說法,就不能隨你的意;這是隨你的意,我怎麼能說。所以,佛給他說「汝自思惟,汝自當知,汝應自攝」,有這層意義在。

第三,凡是淨土都有報、有化。法身是本體、是理體,是沒有形相的。從有形、有相來講,報身報土、化身化土,一定要菩薩自家本分去攝取。所以說,「汝自當知」也是為應自分,這是古德講的。「自分」就是禪家所謂「法身向上之事」,這就超越菩薩所修的範圍。這幾句話的意義顯得非常深、非常廣,不是凡夫所能體會的。法藏在此是示現,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就跟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裡示現成佛是一樣的。他久遠劫前早就成佛了,不是十劫之前才成佛的。他在西方極樂世界,就跟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界示現成佛情形大致相同。不過,我們這個國土是五濁惡世,他的國土是五清報土,清淨之極。他非常慈悲,裝作不知道。因為裝作不知道,佛才詳細的說法。如果他在此地一下就開悟了,那底下經文都沒有了,《無量壽經》就到此為止。所以,他還是裝作一個凡夫,裝作我們這個樣子—佛講什麼,我聽不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0-1 09:45 , Processed in 0.0307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