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欢迎访问金刚萨垛佛网站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4958|回复: 1

[转]念佛的微妙道理--莲池大师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净土篇——般若篇

[复制链接]
gydz 发表于 2009-3-13 10: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念佛的微妙道理--莲池大师
心本来是没有念的,有念起来就乖离了心的理体。但是众生无始以来,习惯于妄想,不容易遣除,现在佛怜悯我们,教我们念佛,是以毒攻毒,用兵止兵的无上微妙法门。  众生学佛,有无量修行的方法,其中念佛法门是最直接、最便捷的路。而念佛法又有多门,现在只要持名一法。就可以概括无量修行法门;因为持名就是持这心,心包括千千万万修行法门,如四谛、六度,以至八万四千恒河沙数一切法门,没有不摄收在内的。
  又因为佛有无量德性、无量功能,现在只用四字名号,足以概括这一切。为什么呢?那是由于“阿弥陀佛”四字名号的全体是一心,也包含著众德,如常乐我净、本觉始觉、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万的名称,都是这名所摄,包括在这一名之中。

  持名有数种:一、明持,就是出声称念,二、默持,就是无声密念,三、半默持,就是微动唇舌念,也就是咒家所说的金刚持;还有计数持和不计数持。在这些持念中,又各分事和理,不断的忆念,叫做事持,不断体究,叫做理持。
  什么是忆念呢?听到佛的名号,就经常想念,用心称念,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只这念,没有第二念,也不为贪嗔烦恼等念头所杂乱。如《成就光明定意经》所说,“在环境寂寞中是心,在众多烦恼中是心,甚至在称誉讥谤、利害得失、善恶等处都是心。”这样,在事上是做到了,在理上还没有透彻,所得到的只是信力,因为还没有见道,所以叫做事心。
  什么是体究呢?听到了佛的名号以后,不但经常忆念,还随念反观,体察审究,寻究根源。体究到了极点,与自本心忽然契合。这中间还有两种分别:一、如“真如、佛性”智不二。能念心之外,没有佛为我所念,这是智外没有如。所念佛外,没有心能念于佛,这是如外没有智,既不是如,又不是智,所以只是一心。二、寂照难思“不可思议”。若说是有,那末,能念的心本体是空的,所念的佛了不可得,若说没有,可是能念的心,灵灵不昧。所念的佛历历分明;若说也有也没有,可是有念无念都不见,若说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但是有和无念都存在。
  不是有,所以常寂,不是没有,所以常照,不是也有也没有,不是有也不是没有,所以不寂不照,又照又寂。这情况是言语说不清,思想搞不通的,没有办法来形容,只是一心罢了。到这里能所的情况消失了,有无的见解没有了,唯有清净本然之体,那又有什么能杂乱它呢?能见到这一真理的,叫做理一心。
  由于事是依理而起,理是从事得到显现,所以事和理是交互为用,不可偏废的。然而著于事相,能念念相继,功夫是不会白费的。相反的,执理而还没有明心,又不重视实行,这就会受到落空的祸患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学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念佛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我们学佛、学经教,如何把经教里的道理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把经教里的教诲变成实际的生活行为,把经教里的境界变成自己的受用,然后经就是我,我就是经,合成一体,这就是契入。这一入就入诸佛菩萨的境界了,为什么?诸佛菩萨如是,我亦如是。到这个时候,方东美先生讲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体会得了,你会点头肯定,一点都不假。夏莲居居士在《净语》里讲得好,佛法要真干!假的不能成就,一定要认真。(净空法师)

  ◎佛在经上讲,十法界就在一念之间。一念善,就是三善道的法界;一念恶,就是三恶道的法界;一念与心性相应,就是佛菩萨的法界。所以,佛菩萨是人做的,地狱、饿鬼、畜生也是人做的,就在平常这一念之间。由此可知,真正修行人、真正觉悟的人,能够控制自己的念头,主宰自己的念头。中国儒家也说“克念作圣”,克有主宰、控制的意思,能够克服妄念、邪念,就是圣人。“圣”是对于一切理事通达明了,这种人称之为圣人。“佛陀”是觉悟的意思,于世出世间法都能觉悟而不迷惑,这与“圣”的含义非常接近。中国古老的教学,目的是教人作圣作贤,是圣贤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的目标确实不相同。佛家的教育,目的是教人作佛、作菩萨,至少也要做一个超越六道的阿罗汉,若是作佛、作菩萨,必然是超越十法界。我们学佛接受佛陀教育,对于佛陀教育的宗旨、目标、方向一定要清楚,决不可迷失,才能在此生获得大成就。(净空法师)

  ◎佛的心是真诚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觉悟的、是慈悲的,我们的心是虚妄的、污染的、是高下的、是迷的、是自私自利的,这怎么能相应呢?我们要想感应道交,也就是得到加持,磁场必须相应,我们必须做到心、愿、行都如佛。(净空法师)

  ◎佛的名号,就是现阶段佛法教学的宗旨,如果不能认真去做,就很难获得殊胜的利益。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是能仁,“牟尼”是寂灭,寂净、灭烦恼,合起来说就是慈悲清净的意思。世尊教我们心地慈悲,但是要有理性、有善巧,懂得委曲宛转,才能够把一切人事处理得恰到好处。事相上样样都做,但是心里面没有一点污染,说而无说、无说而说,作而无作、无作而作,没有一点分别执著,自度度他的功德统统圆满。(净空法师)

  ◎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孝顺一切众生,这是菩萨戒的精神,这是真实的觉悟,从这地方开启智慧。(净空法师)

  ◎敦伦尽分,基本的原则是五常。常是什么?常是永远不能变更的。仁、义、礼、智、信,这就是人跟禽兽不一样的地方。仁是爱人,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就会想到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心。所以中国这个字,你看仁这个字是二人,可见得他不是独尊,不是完全为自己,自己想到什么,立刻就想到别人。义是义务,义务里面不讲权利,如果讲权利,讲报酬,那就不是义务了。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为一切众生,我们只讲尽义务,不讲享权利。你明白这个道理,社会上争权夺利的现象就没有了,天下就太平了。所有一切祸端都是因争权争利而演变的,所以防止大的灾难,就从这小地方做起,我懂不懂得尽义务?要从我本身做起。礼是处事待人接物都要恰到好处,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这叫礼。所以礼叫节,礼节,节是节度。智是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就坏了。佛法重视智慧,儒家教学也重视,把这个放在五常之一。无论在什么时候,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处事待人接物要理性,不可以动感情。信是对人决定要讲信用。这个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条件。这个社会上一般人讲,这个做人人格,什么叫做人的资格?做人的资格就这五条。这五条与佛家的五戒,精神非常接近。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饮酒是智,不妄语是信,所以跟佛法五戒的精神很吻合。(净空法师)

  ◎素食,是培养我们的大慈悲心,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积财伤道,布施是真正的储蓄,真正的保值。(净空法师)

  ◎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

  ◎我当年发心出家,出家两年才受戒,受了戒,就到台中去拜谢老师。我还没有进门,李炳南老师看到我,就用手指着我说:“你要信佛。” 说了好几次。我那时学佛九年,讲经两年,也出家受了戒,怎么不信佛?他叫我坐下,为我解释信佛不容易。何谓“信佛”?依教奉行者,谓之信佛。佛在经上讲的,你没有做到,你就是不信佛,那还会有什么成就?(净空法师)

  ◎我们以为是佛弟子,佛菩萨不承认,护法神不承认。为什么呢?佛弟子要修戒、定、慧,你“戒、定、慧”三个字统统没有,你是冒牌的,你不是真的。真修戒定慧,他是个在家人,没有受过五戒,也没有受过三皈,佛菩萨也承认他是佛弟子,护法神承认他是佛弟子,他是真正修行人。所以诸位一定要明了,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我最初学佛亲近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就如是教我,重实质不重形式,跟我谈到戒律问题,戒是你能够做到一条,这一条你就受了,不必在形式上受,佛菩萨承认你,护法龙天善神承认你,你真受了,你做到两条你就受了两条戒,绝对不在形式。(净空法师)

  ◎皈依三宝,你是三宝弟子,三宝是“佛、法、僧”。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为你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哪一个法师,这个观念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是皈依一个法师,你就错了,这个观念有很大的过失。这个皈依受戒,怎样才能让佛菩萨点头?让佛菩萨承认?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没有关系,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没有受这个形式,佛菩萨也承认。“皈”是回归、回头,“依”是依靠。从哪里回头呢?从一切错误回头;依什么呢?依靠老师释迦牟尼佛真实的教诲。皈依佛,佛是觉悟的意思,佛教给我们“皈依觉,觉而不迷”。没有接受佛教导的时候,我们都是迷而不觉,从迷回过头来,要觉悟。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见,是对宇宙、人生正确的见解、正确的思想。皈依僧,僧是“清净、一尘不染、和合”的意思,所谓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是自性净。其实学了佛,我们也没有真的回头!为什么这么说法?因为我们心还是被污染,妄想是污染、分别是污染、执著是污染,贪嗔痴是最严重的污染,叫三毒!所以,你了解事实真相了,你就会统统放下,不再染著了,恢复到身心清净,你才晓得从一切污染回过头来,依清净心,这叫“皈依僧”。皈是回头,从妄想、分别、起心、动念、执著里回头。依是依靠,依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正而不邪”,这是“皈依法”;“净而不染”,这叫“皈依僧”。这是自性三宝。所以,学佛的人,从今往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不离开这个标准,不离开这个原则,那你就是佛的学生,佛就承认你是佛弟子,你是真正得“三皈戒”了。(净空法师)

  ◎佛告诉我们,你有分别就有十法界,你有执著就有六道轮回。那么现在要问,你提倡人乘佛法,人乘也好,天乘也好,声闻、菩萨哪一乘都好,问问你,你还有没有意?如果你还有意,换一句话说,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再说,出不了六道轮回,就是修行没有结果,这个不能不知道,没有结果就是继续要搞六道轮回。这个说起来好听,来生再得人身,再享人天福报,你能够有把握,能办得到吗?人失掉人身之后,再得人身,凭什么条件?这佛经上说得很清楚,五戒十善,你的五戒十善,要真正能够打九十分,你才有把握来生不失人身。如果你说我五戒十善的修学,勉强可以打个六十分,说老实话,来生能不能得人身,靠不住。人乘佛教应当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那就对了,跟佛说的没错了。如果是天乘,那比这个水准更高了。佛告诉我们,天乘的标准是上品的十善,不是普通十善,这是基础。从这个基础上,还要修禅定。假如没有禅定,没有四无量心,你所生的天,凭上品十善,清净的五戒,上品十善,只能生到忉利天。忉利天以上,夜魔、兜率、化乐、他化自在天,这都是欲界天,也要修定,定没有修成功,但是他有一点点定功,这才能生到欲界上面四层天。假如你的禅定修成功了,你得到初禅,得到二禅,再加上四无量心,这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慈悲心,喜舍心,你才能够生到色界十八层天。这佛在经上,大小乘经论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人家怎么讲法,你仔细想一想,核对核对,不就明白了。可是你要知道一个事实,纵然生到色界四禅,生到无色界四空,没有出三界,还要搞六道轮回。换一句话说,地狱、饿鬼、畜生,你依旧有份,你没有得到结果。所以佛说,超越六道轮回,这才叫小果,你得到结果了,小的结果,你证到阿罗汉了,证辟支佛了,小果。如果你在这一生当中,念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得的这个果叫大果。为什么是大果呢?你不但超越了六道,你也超越了十法界。西方极乐世界不在十法界里头,它是一真法界。而且到西方极乐世界,你一生到那个地方,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加持,你们念《无量寿经》就知道了,下下品往生的,也是阿惟越致菩萨,这还得了吗?无比的殊胜,真实的成就,这是当生成就究竟圆满佛的法门,任何一个法门,没有这个法门殊胜。你没有机缘听,是你没有福,你有机会听了不相信,那你是没有善根,没有福德,所以是遇缘不同。(净空法师)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唯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以无我心,与十二因缘相应,即念缘觉法界也。以无我心,观察四谛,即念声闻法界也。或与四禅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应,即念天法界也。若与五戒相应,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怀嗔慢胜负之心,即落修罗法界。若以缓软心,念下品十恶,即堕畜生法界。或以缓急相半心,与中品十恶相应,便堕饿鬼法界。若以猛炽心,与上品十恶相应,即堕地狱法界也。十恶者,即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是,反此则为十善。当密自检点日用所起之念,与何界相应者多,与何界相应者猛,则他日安身立命之处,不劳更问人矣。(彻悟大师)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即其现处,当体即心。凡在有心,不能无境。不现佛境,便现九界之境。不现三乘之境,便现六凡之境。不现天人鬼畜之境,便现地狱境界。佛及三乘所现境界,虽有优降不同,要皆受享法乐而已。三界诸天所现之境,但唯受用禅定五欲之乐。人道之境,苦乐相间,各随其业,多少不同。鬼畜之境,苦多乐少。至于地狱,则纯一极苦。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梦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若于因中察果,当须观心。设于果处验因,当须观境。故曰:未有无心境,曾无无境心。果必从因,因必克果。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而犹不念佛求生净土者,吾不信也。(彻悟大师)
  ◎人命在呼吸间,哪有闲工夫学世俗的文学乖巧,稍一错过,便人身难得,六道轮回,再想出头,太难呀!(省庵大师)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比求来生做人容易。你来生要想求做人、求生天,你要靠自己,自力就难了;你求往生是靠佛力,佛加持你,这容易。(净空法师)
  ◎《净土要言》五言古诗:“予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达人应笑我,我且阿弥陀。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唐代诗人白居易)
  ◎劝修念佛法门: (1)念佛法门发起因缘:念佛法门,又称净土法门,又名莲宗,又曰净宗。乃是释迦如来至极悲心,观机施教,观察众生之机,唯此持名念佛一法,最易得度。故无问自说,说出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不假他人发起,即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自唱极乐依报,弥陀正报,二种名字。此万世持名念佛从出之大源,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三根普被,六趣咸超,其利益有不可思议者焉。 (2)念佛就是修行: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三业清净,即是修行之法。今试验之,有一众生,闻此念佛法门,深信不疑,愿生净土,实行念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字字从心生起,字字从口念出,字字从耳听入,念得分分明明。一句如是,句句如是,口念心念,心口如一。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以此念佛一念,而除一切妄念。妄念既止,则意业清净,此即是意业修行。口念佛号,不说闲言,古人云:“少说一句话,多念几声佛”,声声不离佛号,则口业清净,此即是口业修行。众生身业,都为意业所驱使,意业不起念,身业无所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摄,则身业清净,此即是身业修行。如何说念佛不是修行之法?如上所举念佛能令三业清净,可为修行之明证矣。 (3)念佛最为稳当:唯有念佛法门,而有自他二力可恃。自力,即自己一心念佛之心力。他力,即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之愿力。自力之外,更加他力,但肯老实念佛,无不往生净土。只要抱定一句佛号,一生持念到底,常为诸佛之所护念,常为佛光之所照烛,一生求生净土,自不至错入歧路,亦不会中途成魔,以及隔生遗忘之危殆。 (4)念佛殊胜方便:念佛殊胜方便,即是可普摄群机。若智若愚皆有份,是僧是俗总堪修。人不分男女贵贱,处不论寺庙俗家,时不拘闲忙动静,但肯一心念佛,无论何人,皆得往生,疾超生死,永息轮回,其殊胜为何如也。 (5)念佛能消业障: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起心动念,多造恶业,能为障碍,即障蔽自己佛性。业障不除,佛性不得现前,故我释迦如来唱此念佛法门,教人消除业障。经云:“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以发心念佛,即是大智慧现前,譬如一灯光明,能破千年暗室,念佛灭罪,亦复如此。 (6)念佛莫求福报: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 则答之曰:“为修来世。” 如是之人,就是念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着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都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荣华富贵,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 (7)念佛能断烦恼:烦恼之为害甚大,名目虽多不出两种,一为我执烦恼,二为法执烦恼。一句弥陀如阿伽陀药,能医众病。世间之药,尚有殊胜功用,以一药能医愈众病,何况万德佛名,念之岂不成益。人人果能信此念佛一法,专心称念,无有间断,念到心空境寂,烦恼自然无由而生。 (8)念佛速了生死:念佛法门,虽可横超三界,速了生死,而于临命终时,是一最大关头。果然平日信愿深切,净行成就,或得理一心不乱,或得事一心不乱,自可预知时至,正念昭彰,一切境缘,不能为碍,则其往生也,如入禅定,一弹指顷,托质宝莲,业卸尘劳,神栖安养,圆证三不退也。 (9)念佛具足三学: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门,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不出经律论三藏,三藏所诠,即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经为定学藏,律为戒学藏,论为慧学藏。一句弥陀名号,一心称念,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学。念佛何以能具足戒定慧三学?《楞严经》云:“所谓摄心为戒,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10)念佛普摄群机: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其契理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 (11)念佛可度众生:夫念佛法门,以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离苦得乐,一往观之,似属小乘,但为自利,实际论之,正是大乘,可以利他。何以故?念佛往生,花开见佛,亲闻佛法,证无生忍,得身、口、意三轮不思议业,普入尘刹,广度众生。而因中厌苦者,正欲拔众生之苦也,即菩萨之大悲心。因中求乐者,正欲与众生之乐也,即菩萨之大慈心。何得谓念佛是小乘,而非大乘耶?(12)念佛得成佛道:念佛之人,而得诸佛慈悲之所护念,弥陀愿力之所摄持,命终往生,径登不退,任运进修,直至成佛。《弥陀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 观一生补处之句,一经往生,即是最后身,岂不是一生即得成佛耶?此乃约事而言。若约理说,“念佛功深,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心佛圆融,自他无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证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即成佛道,其圆顿为何如耶?”(圆瑛大师)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犹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持名则一日一夜,即佛现前;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胜持其它诸咒: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得生,生即不退,威灵不测,大神咒也。一心不乱,断无明,见自性,大明咒也。往生极乐,究竟成佛,无上咒也。证无生忍,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等等咒也。念佛胜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专持名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愿净业弟子,专其信愿,不二其心。古德多有原修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况原修念佛人,岂敢变其所守,而复他尚乎!(莲池大师)
  ◎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随机设化,开示种种方便法门,而求其简易直捷,一生可以成办者,莫如念佛求生净土。《起信论》谓之如来胜异方便,诚方便中之最胜者也。世每以愚夫愚妇所能为,而鄙不屑学,必欲别求玄妙。不知如来说法,无法不玄,所立行门,无门不妙,然大都皆限于上根利智,未能遍引群机,独此净土一门,普被三根,不拣异类,以言玄妙,孰逾于斯?夫《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恒沙法海,靡不赅罗,末后普贤乃为证齐诸佛之善财,宣说十大愿王,导之归向极乐,此之境界,岂凡情所可思议者哉。况夫修行其它法门,必至断惑证真,方出三界,欲了生死,难乎其难,此则但须持名真切,不妨带业往生,一登莲邦,长劫侍佛,亲承教诲,终必至于一生补处,其玄妙为何如!又修他法者,专仗自心佛力,不求他佛加被,知见非正,或致受魔,此则有弥陀愿力摄持,感应道交,永无魔事,其玄妙又何如!《大集经》中,如来悬记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今正末法时期,欲求解脱,舍此奚由哉?(谛闲大师)
  ◎十方如来度众生的第一法门,我昨天跟诸位做了一个简单比较。如果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做一个比较,华严第一,这是古大德说的,华严第一。华严经跟无量寿经做个比较,无量寿经第一。无量寿经在我们这个本子一共有四十八章,这四十八章比较起来,哪一章第一呢?第六章第一,我们现在讲的第六章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它有四十八条,哪一愿第一呢?跟诸位说,第十八愿第一。这一条就是第十八愿,这个是佛法的顶尖,就是这一愿。为什么称它是佛法的顶尖呢?诸位要知道,这一愿里面所讲的一句真正不可思议——“十念往生”,往生就成佛了!一个人,凡夫,哪怕造最重的罪业,成佛在刹那之间!念头一转,从凡夫就乘到无上佛果,这个是真正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普度一切众生圆成佛道,都在这一愿上,所以这一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四十八愿的中心,最重要的一愿。净宗修学的原理、原则,就从这一愿里面脱胎而出的,所以“一向专念”就是从这一愿来说的。我们把这个经文细细地来看看,“我作佛时,十方众生”,十方众生是没有拣别的,没有差别的,包括我们这个世界,包括我们本人在内,我们是十方众生之一,所以四十八愿,愿愿都说到我们自己的本分事,不是说外人,我也在这个数字之中。释迦牟尼佛讲了那么多,金刚经我想大家都念过,你们妄想有没有伏住?你们的心到底安住在哪里?金刚经念上几十遍、几百遍,还是伏不住妄想,还是不晓得心安住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要是在净土里面讲呢,太容易了!“云何降伏其心?”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佛号,妄念就消除了嘛!就降伏了嘛!“应云何住?” 南无阿弥陀佛!把心住在阿弥陀佛上不就解决了嘛!你看,一句阿弥陀佛,把《金刚经》上的问题解答得干干净净,哪有那么麻烦啊!你才晓得净宗之妙啊!金刚经是般若智慧,是金刚智慧,本经里面讲住真实慧,这个真实慧是什么?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能够把心老老实实安住在阿弥陀佛上,这是真实智慧,我们用《金刚经》作证,诸位就可以相信,可以不疑惑了,确确实实是殊胜,超过般若经论。第三个真实,“惠以真实之利”,这是佛给予一切众生最真实的利益。……隋唐时代的高僧大德们说的,《华严》、《法华》都是这个经的引导,也就是说《华严》、《法华》最后都归《无量寿经》,《华严经》特别明显,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极乐世界的经典,就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是一切经的最高峰,你把这个经恭恭敬敬念一遍,就是诸佛如来给你灌顶一次,这个道理不是很明显吗?你每天念两遍,你每天是一切诸佛给你灌两次顶,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我执,起心动念就有我,我就自私自利,我就损人利己。他天天有这个念头,这个是贪嗔痴慢的根,这是烦恼的本。……如今依净土法门还有效,因为净土法门靠佛力,不是靠自力,这个法门叫带业往生,你自己不必一定断烦恼,你只要把烦恼伏住,就收到效果。断不容易,控制住容易,把它控制住,不让它发作,然后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净宗法门就殊胜在此地,所以这个法门能度一切业障习气深重的苦难众生,这个法门能治其它法门治不了的病。可是这个法门有个条件,坚决相信,决定不能怀疑。这个方法简单、容易,死心塌地认真去修学,这经上讲得很明白,最主要的条件——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就能成功。我们依靠阿弥陀佛本愿神力,决定得生净土。(净空法师)
  ◎在中国佛教里面,《华严经》是根本法门,这是任何宗派都肯定的。古德曾经说过,如果作个比较,一切经中《华严》第一,《华严经》与《无量寿经》比一比呢?《无量寿经》第一。古德甚至还说,《华严》、《法华》只是《无量寿经》的导引而已。古德这样说法有没有过分?有没有门户之见?这是要认真思考的!对这个问题,只有深入经藏,不深入经藏,就无法肯定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一般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青人,对于净宗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我也是其中之一。我讲《华严经》,十七年没有中断过,结果使我开悟了。悟的什么呢?就是净宗大德讲的话没有错,一点也没有错,确确实实,这部经,这个法门,是世尊主要要说的一部经。我在讲《华严经》时,讲到一半,我有了一个疑问:文殊、普贤菩萨学的是什么法?善财童子学的是什么法?原来他们都是念佛求生净土的。这使我得到了印证:一切经最后归到《华严经》,《华严经》最后归到净土。尤其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才知道这部经典、这个法门是整个大藏经的归宿。《华严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这些菩萨没有一个不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我在《华严经》里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我就死心塌地地念阿弥陀佛,专讲净宗经典。为什么呢?因为《无量寿经》就是《华严经》,是《华严经》的精华。不仅释迦如来如此,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无一不是依这部经普度一切众生的!这部经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上可以度文殊、普贤等觉菩萨,下可以度地狱众生。造作五逆、十恶极重之罪,立刻就要堕地狱了,佛能否叫这种人立刻成佛?如果不能,那么佛就不是圆满的智慧,佛的能力就有限。直到我们读了这部经,才恍然大悟,佛的智慧能力的确究竟圆满,极恶的众生立刻就要堕地狱了,佛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真能做到。凭什么呢?就凭这部经典,就凭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学佛三十九年的心得,得来实在不容易!(净空法师)
  ◎古德们通过对法门的比较,找出了佛教最高峰,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解决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问题。不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切法不离这一句名号,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说种种无量法门,也离不开这一句“阿弥陀佛”,我们才明了古德所说弥陀名号功德不可思议,真正懂得不可思议的真相,不可思议的深度。我们能清楚明白了,念这句佛号就会得力。为何?无怀疑,无顾虑,死心塌地念下去,知道这句名号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找到了,怎能不欢喜!把佛法真正的宝找到了,依照这个法门修学,一生当中决定成就。(净空法师)
  ◎用什么方法来修清净、平等、觉呢?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真正不可思议啊!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典归纳起来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再归纳起来,就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再浓缩一下,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再浓缩一下,就是四个字——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就是一部大藏经的总纲领。这个法门是十方无数诸佛共同弘扬、称赞、劝勉大众修学的法门,你就能知道这个法门在整个佛法当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净空法师)
  ◎三藏十二部尽管浩瀚如海,但是一尊“佛”都包括了。善导和尚讲“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助行,唯有念佛法门一项是正行”,世尊是要度一切众生都成佛,所以一切修行都以成佛为主,都以念佛为正行,足见念佛法门的重要。不假方便,不须渐次,一句阿弥陀佛,直指佛心。大家千万千万不要舍正路不走,走偏差路,也不要听别人乱讲,自己没有主张,朝秦暮楚改修其它法门。(智谕法师)
  ◎误会了,把妄心当成真心。“攀缘心”就是生灭心,就是妄念。把妄想杂念的心当成自己的真心,用这个心修行,错了,用这个心修六度万行,还是六道轮回业。戒、定、慧、六度、十大愿王是好事、善事,果报在三善道,不能出轮回,原因在用的是攀缘心、妄想心,用这个心修行,出不了轮回。可是不用这个心,真的比登天还难,没有办法,这才知道非念佛不可!用这种心念佛可以往生,往生就超越轮回,这是第一方便。用这种心修别的法门,只能修三善道,不能出轮回,用这个心念佛能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净空法师)
  ◎一切现前境界,一切当来果报,皆唯业所感,唯心所现。唯业所感故,前境来报,皆有一定,以业能缚心故。唯心所现故,前境来报,皆无一定,以心能转业故。若人正当业能缚心,前境来报一定之时,而忽发广大心,修真实行,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则心能转业,前境来报,定而不定。又心能转业,前境来报不定之时,而大心忽退,实行有亏,则业能缚心,即前境来报,不定而定。然业乃造于已往,此则无可奈何。所幸而发心与否,其机在我,造业转业,不由别人。如吾人即今发心念佛,求生极乐,或观依正,或持名号,念念相续,观念之极,则心与佛合,合之又合,合之其极,则心能转业,而前境之娑婆,转为极乐,胎狱之来报,转为莲胞,便是乐邦自在人矣。若正恁么时,其心或偶然失照,或忽生退悔,不与佛合,则业能缚心,而前境仍旧,来报依然,还是忍苦众生也。然则我辈有志出离,求生净土者,可弗惕然而警,奋然而发也哉!(彻悟大师)
  ◎吾人现前一念,缘生无性,无性缘生,不生佛界,便生九界。若约缘生无性,则生佛平等一空;若约无性缘生,则十界胜劣悬殊。阿祈达王临终,为驱蝇人以拂拂面,一念嗔心,遂堕为毒蛇。一妇人渡河失手,其子堕水,因捞子故,与之俱没,以慈心故,得生天上。夫一念慈嗔,天畜遂分,则此临终之缘生一念,可不慎乎。苟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是故吾辈于此一句弥陀,千念万念,以至终日终年念者,无非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唯此一念,更无异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 然唯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见何人?不生净土,更生何处?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彻悟大师)
  ◎一切法门(理),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修持),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净心之要乎。一句佛号,俱摄悟修两门之要。举悟则信在其中,举修则证在其中。信解修证,俱摄大小诸乘,一切诸经之要,罄无不尽。然则一句弥陀,非至要之道乎。(彻悟大师)
  ◎是故一念悟,随净缘,即佛法界。一念迷,随染缘,即九法界。十方虚空,是此一念迷悟。一切国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报,是此一念情想合离。四大依报,是此一念动静违顺。唯依此念,变现诸法。离此念外,无法可得。原此一念,本是法界。从缘而起,缘无自性。全体法界,故得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法尔具此威神,法尔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于西方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净土。正当念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内。如两镜交光,相合互照,此横遍十方之相也。若约竖穷三际,则念佛时,即见佛时,亦即成佛时。求生时,即往生时,亦即度生时。三际同时,更无前后。(彻悟大师)
  ◎世界无量无边,每一个世界都有一尊佛在那里教化,所以诸佛也无量无边,净土也无量无边,问题是怎么个去法?一切诸佛虽然说佛佛道同,但是诸佛如来在因地上发的愿不相同,所有一切诸佛净土的标准都高。我们今天住的这个世间,是凡圣同居土,不是净土。一切诸佛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他们的国土,有净土也有秽土,这个不是佛故意这么制造的,众生业力变现的,佛的愿力变现的是净土,但是众生的业力变现的是秽土。十方世界,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唯独西方极乐世界特别,它的凡圣同居土也是净土,四土都是净土,这个净土是法藏比丘(阿弥陀佛成佛以前因地修行时的法名)愿力所成的,不是一切众生业力所成的。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阿弥陀佛,因此你要是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系念阿弥陀佛,你就得一切诸佛的护念,将来决定往生,往生决定一生成佛。(净空法师)
  ◎百千法门同归方寸之内,恒沙功德总在心源之中,最上乘的了义法以自心为根本,以佛知见,观自心性,清净觉照,永断无明,究竟解脱!这是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也是一切禅教律密的共同交点!净土法门为无上圆顿大教、第一方便,非空口乱说,也并非指黄叶为黄金,哄小孩止哭。净宗十二祖彻悟梦东禅师云:“一句弥陀,清净实相,绝议绝思,难名难状。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一句弥陀,大圆智镜,身土影含,重重掩映。一句弥陀,空如来藏,万法未形,一真绝相。一句弥陀,开般若门,十虚万法,一口平吞。一句弥陀,如镜照镜,宛转互含,重叠交映。一句弥陀,似空合空,了无痕缝,却有西东。”(益西彭措识)
  ◎像禅宗,不开悟就没有用,因为纵然得禅定,生到四禅天、四空天,还是免不了轮回,来生果报好一点而已。但人天福报,出不了三界,不能了生死,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教下多半采用读经、持咒。我们参禅,别说开悟,连禅定都得不到;我们研教不能够大开圆解;我们持咒学密得不到三密相应。净宗的殊胜,纵然没有见性,甚至于禅定都没有得到,但能带业往生,横出三界,这是别宗里所没有的,它能“横出”三界,不像其它宗是“竖出”。(净空法师)
◎修其它的法门都有渐次,逐渐而有次第上进的。但净土法门便不同了,即使是五逆十恶的凡夫,也是从念一句阿弥陀佛起修,历证菩萨各位,还是念一句阿弥陀佛。一声佛号念到底,这就叫顿。至于圆,唯有念佛最圆,念菩萨、声闻、缘觉或其它都不是圆。这就是净土法门的圆与顿。圆顿的意义如同上面所说,而不是一下就到了,要是一下就到了,不必讲过去,那是没有因果,那是没有利根、钝根的差别,那叫“拨无因果”。(智谕法师)
  ◎在现阶段说来最适合国人修持者莫过于净土宗。净土宗只要一心专念弥陀圣号,别的什么也不用修,真是最适合国人之契理契机之教。一句圣号看来简单,含义实在深广,它是在切近处下手——在心中密密提持一句圣号,令人在不知不觉中将凡心转成圣心,犹如人的头发与指甲,不见其长,而自然长出来一样。因之它既包含三藏十二部经文之精义,也可统括一切宗派之力用,我们再不专心致志地念佛、修净土,实在太可惜了!(元音老人)

  ◎这个法门是十方无数诸佛共同弘扬、称赞、劝勉大众修学的法门,你就能知道这个法门在整个佛法当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净空法师)
  ◎“一句弥陀万法王,五时八教尽含藏,行人但能专持念,直入寂光不动场。” 念佛可使狂心歇息,故此经是最高之境界(指阿弥陀经),许多菩萨都不能请问,乃因他们不了解念佛之妙处,故佛不问自说此妙法。(宣化上人)
  ◎有人说:“念佛就能成佛?我不信,怎么会那么容易?” 念佛而能成佛,乃是仰仗阿弥陀佛之大愿力所致,勿言不信。阿弥陀佛在以前已和我们签好合约:“我成佛后,你只要念我的名号,你也成佛”,故念佛的人,皆会作佛。(宣化上人)
  ◎三皈依属立志,有志当有行,行以念佛为最简便,而以持斋戒为根基。(虚云老和尚)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义,就是求得现前一念心的觉悟与明白。一念具足十法界,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刹土,不隔毫端”。如能发心念佛,则“一念念佛,一念觉悟,念念念佛,念念觉悟;一念念佛,一念明白,念念念佛,念念明白”。人谁不愿觉悟,谁不愿明白,但是人们口里只管说想觉悟,想明白,而心里却存着一些糊涂想。由于心有糊涂想,身体就去做糊涂事。什么是糊涂想?就是意三业贪、嗔、痴。什么是糊涂事?就是身三业杀、盗、淫,及口四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由于身、口、意三业不净,所以整天六根对六尘,分别声色货利、是非好丑,在所知所觉上做活计。念佛就是回生换熟,放下这些所知所觉,离开能知能觉,而恢复到本知本觉上去。能够恢复本觉,就能成佛。成佛也并不是另外添了些什么东西,就是用念佛的功夫,念得打成一片,把人们心里那些肮脏东西,去得干干净净,佛性也就现前了。(倓虚大师)
  ◎“我”以主宰为义。人们这个色身之我,它本身并作不得主。比如:人到饿的时候,不吃就不行;渴的时候,不喝就不行;寿命尽了该死的时候,不死也不行;遇到五欲环境,不享受就不行。这已失去主宰之义。殊不知这些吃、喝、享受是属于生命上的事,生命是有生、有灭的,人们除了生命以外,还有一个慧命,它是永无生灭的。什么是慧命永无生灭?就是人人本有的知觉性。这知觉性虽是无形无相,然而它能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有,无处不是,所谓“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念佛就是培养自己的法身慧命,仗佛力,仗自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开佛知见,恢复自己的本觉性。念佛人,只要信、愿、行具足,脚踏实地去念,既仗佛力,又仗自力,绝不会走错路的,所以说念佛法门最方便、最直捷。(倓虚大师)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一种观念功夫所成,佛一念具足十法界,众生一念也具足十法界。若一念贪心起,就是饿鬼;一念嗔心起,就是地狱;一念痴心起,就是畜生;一念疑慢心起,就是修罗。一念落于五常、五戒,就转于人道;一念落于上品十善,就生天上;以十二因缘为观念,就是缘觉;以六度为观念,就是菩萨;以自利利他、万行平等为观念,就是佛。又如农、工、商、军、政、警、学,最初都是由于观念所成,观念是什么,自己就是什么。念佛人也是一样,每天眼里看佛,嘴里念佛,身体拜佛,心里想佛,耳根听佛,时时刻刻,以超生极乐世界为观念,这样到末了,决定能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决定能成佛。(倓虚大师)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百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诚言无有异也);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券,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彻悟大师)
  ◎《普劝念佛文》: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累甚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今健康,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孤寡,孑然无碍,正好念佛;若人遇难,遭逢如此,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经义,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学禅,悟得唯心,正好念佛;若人修仙,求无量寿,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普劝世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莲池大师)
  ◎“所谓方便中第一方便”,“方便”是讲修行的方法,在所有一切修行方法里面是第一方便,没有比这个更方便。这一句佛号,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什么都不会妨碍。如果别人讨厌你念,我心里念,他也不障碍,我口里不念,心里念。他如果喜欢听佛号,我们就大声念,我念他也听。你说这个多自在!所以说它不拘形式,也不拘场所,什么场所都可以念,行住坐卧都可以念,走路可以念,站在那里可以念,坐在那里也可以念,躺在床上也能念,这个多自在!不像其它的法门仪规很多,你的功夫不容易相续,也就是会间断的,唯独这个法门功夫不会间断,所以它是第一法门。念佛人不需要别的,只要一句佛号就行了。但是佛号要会念,会念的人往生成就了,不会念的人还是不行。什么是会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怀疑、夹杂、间断,就是不会念。不会念的,就变成人天福报,此生不能往生。所以一切法门里,念佛法门比其它法门确实方便多了,这是佛说经的目的。(净空法师)
  ◎孝亲尊师,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佛法是什么?佛法就是孝道、师道,从这个地方开始,也到这个地方圆满,孝道圆满、师道圆满就成佛了,彻始彻终,佛的教学就是孝敬而已,孝亲尊师,没有别的。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们要是想把孝顺做得圆满,那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净土,见到阿弥陀佛了,你的孝顺就圆满了。怎么说呢,你的父母家亲眷属,不但是此生,生生世世的亲属,你都认得了,你都记起来了,他们现在在哪一道里,你都看清楚了,你都听到了,只要缘一成熟,你就有能力去帮助他。所以佛不度无缘之人,生生世世家亲眷属跟自己有缘啊,都能帮助他们脱离六道,往生不退成佛,这叫大孝,这叫真孝。(净空法师)
  ◎如果我们不了解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果报,就没有办法改变命运,创造命运。想念阿弥陀佛的人,是世间第一等的大福报、大智慧人,再过不久,就要到极乐世界成佛去了。(净空法师)
  ◎真正念佛人,身心自在快乐,远离一切苦恼,不老,不病,也不死,时时都有三宝加持,诸佛护念。所以要有信心、有愿力,认真念佛,十方诸佛都会加持我们,不但体质、相貌会改变,再大的业障也决定消除。(净空法师)
  ◎现在全世界到处都有灾难,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安稳处,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最吉祥,无论到哪里,都有诸佛护念,不会遭遇一切的灾难,非常安全。(净空法师)
  ◎世尊当年在世,一切经只讲一遍,没有重复讲的,唯独《无量寿经》是佛当年在世多次宣说的,不是一次,可见得这部经典的重要。(净空法师)
  ◎四十八愿不是一次发的,是不断积累的、圆满的大愿,是接受老师的教导,参访十方诸佛刹土有感而发的,见到各个世界,不好的我不要,好的我采纳。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成为诸佛刹土中最美好的世界,集诸佛刹土美好之大成。(净空法师)
  ◎只有净宗这一个法门特殊,故大德称之为门余大道。这是无量法门之外的一个特别法门,不能跟无量法门相提并论,因为所有一切法门,都要靠自己断惑证真才能证得,唯独这个法门叫二力法门,你自己发愿,深信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帮助你,所以这个法门的成就太殊胜了。(净空法师)
  ◎佛教导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就将世尊所说的一切法都念到了,一句也没漏掉,在佛法里可说是大总持法门。“南无阿弥陀佛”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我们受持这个总纲领、总原则,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决定成就,决定得生。(净空法师)
  ◎任何法门必须断烦恼才能超越轮回,唯念佛法门可以带业往生,只要伏住烦恼,即可出离三界,伏比断容易。文殊、普贤在华严会上教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采用这个法门,可知选此法门乃真有智慧,是上上乘顶尖人物的选择。(净空法师)
  ◎大势至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圆成佛道,就是用一个方法,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简单容易,直接稳当。六字洪名是无上法门,是整个佛法的精华,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无上神咒,其功效能除一切苦。(净空法师)
  ◎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无上神咒,不仅包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一切法亦都包括在内,所以它是第一神咒,第一个大总持法门。尽虚空,遍法界,无论什么根性众生,遇到弥陀名号,没有一个不得度,即使五逆十恶亦能得度。今天我们闻此法门即生信心,一心持名求生净土,比阿闍王子的善根福德因缘多多了。佛号如非圆满秘密神咒,如何能令业报深重的凡夫,在短短期中,尽伏无量业障,往生佛国。(净空法师)
  ◎无量无边一切法是自性本来具足的,能生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自性变现的。自性的体、相、德用,一句阿弥陀佛名号都包含了。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我们真如本性的德号,念此名号能见性,能证无上菩提,所以大势至菩萨才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假方便,是不需要再借任何方法帮助,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如此简单容易,如此不可思议。自得心开,心开就是禅宗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它的深义,它是自性德号。(净空法师)
  ◎末法时期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人类烦恼重、苦难多,如想在一生当中能得到真实利益,解决现前问题,无论个人、家庭、事业,更进一步能解决我们的永恒问题,即佛门中所说的生死大事,确实有效,确实可以做到者,在所有一切法门中,唯独净土法门可以承当。古德说这个法门简单、容易、快速、稳当,具无比的殊胜。祖师大德异口同声都说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自古以来对于净土法门真能修持有成就者,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善根深厚之人,根性很利,特别聪明,一听此中道理与事实即能深信不疑,竭诚接受;第二种是有福之人,非世间五欲六尘之福,世间的荣华富贵全是假的,真正福报是听此经后,虽不懂道理却能深信,至诚遵行。最难的是中间分子,为数甚多,历代高僧大德善知识,苦口婆心讲解介绍,也是为了这些中等人。(净空法师)
  ◎我们今天听到了,居然要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你的善根福德就超过他们太多太多了。不要小看自己,总觉得自己烦恼很重,业障习气很深,总感觉自己没有善根,没有福德,这就是你自己想错了。其实你真正发心求生净土,你的善根福德不可思议,决定不是在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五佛所种的善根,这是无量佛来所种的善根。(净空法师)
  ◎如果你对这个法门怀疑,信不过,不肯念这句“阿弥陀佛”,那你就少善根福德了,你这一生就不能成就。由此可知,善根福德因缘,因缘是指你遇到这个法门,那因缘你就具足了。你在这一生当中看到净土五经,看到《无量寿经》,听到念“阿弥陀佛”,那你的缘是具足了。现在的问题就在你的善根福德,换句话说,你能不能相信?能不能发愿?你肯不肯念阿弥陀佛?如果这三个你统统都具足了,那你是从无量劫来,生生世世的修行在这一生当中达到圆满,决定超越轮回,不但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了。(净空法师)

  ◎念佛法门不问道俗男女贵贱贫富,唯要具信。信念佛定生净土;信念佛定灭诸罪;信念佛定得佛证;信念佛定得佛护;信念佛临命终时佛自来迎;信念佛不问众生同信之人皆得往生;信念佛生净土定得三十二相;信念佛生净土定得住不退地;信念佛生净土定得自在快乐庄严;信念佛生净土定得不死之地;信念佛生净土与诸菩萨一向为伴侣;信生净土更不离佛;信生净土华台化生;信弥陀佛现在说法;信生净土不堕三途地狱。“念佛定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还得八十亿劫微妙功德”。心唯信佛,佛则知之。口唯称佛,佛则闻之。身唯礼佛,佛则见之。又喻信心,犹如深栽果树,树根深故,风吹不动,后著果实,济人饥渴。念佛之人亦复如是,要由深信,得到西方,成等正觉,广济危难。“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法珍普照,如雨甘露”。念佛之人,要须深信。(道镜、善道)
  ◎念佛喻如孩子哭声,父母闻之急来相救,饥即与食,寒即与衣,热即与凉,是父母力,非是子能。念佛之人亦复如是,唯知念佛,佛大慈悲寻声即救,所有罪业佛与灭却,所有病患佛与瘥却,所有诸障佛与拂却,犹如父母养子相似。如来虽说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一门是为他力,余门修道总为自力。念佛法门由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速疾成佛,超过余门百千万倍。(道镜、善道)
◎苏医生同修非常难得,前几天帮助一位老太太念佛往生。这位老太太九十岁,孤苦伶仃,她在病危时,念念舍不得她的一栋房子,苏居士劝她放下,一放下,不到十分钟就往生了。所以,对这个世间丝毫贪恋都不行,有丝毫贪恋就不能往生。管他什么人,什么事,不要理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谁拿去都好。若想交待哪个人,这一生就完了,还是放不下,还在打妄想。什么都不要想,要彻底放下,一放下感应就现前。她见到西方三圣,真正不可思议!这位老太太一生没有闻过佛法,临终时才闻到,与第十八愿讲的完全相应——临命终时,一念、十念往生。临终遇善知识开导,她就觉悟、就接受、就念佛,西方三圣立刻现前,证明第十八愿千真万确。(净空法师)
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3-15 12: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念佛的微妙道理--莲池大师 *《般若境缘集》校对修订版 净土篇——般若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刚萨垛佛网 |

GMT+8, 2024-11-23 13:49 , Processed in 0.0431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