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六祖大师对智通法师说,你千万不要学那个心向外驰求的人,驰就是奔驰,像野马一样没有笼头。像猕猴一样,它就到处攀缘。你看猴子在山上走的时候,它不是抓树,就是抓石头,它总得抓一个东西。野马如果没有笼头,那它就疯掉了,它就到处狂奔。修道人也是这样,不要外求。每天嘴里都在讲智慧,都在讲菩提,遇到事情十有八九全傻眼了。没有事情的时候成天讲智慧,讲菩提,一有事情的时候,这个脑子就死机了,就短路了。像那个电线一样,就短路了,脑子就不灵活了,一点智慧都没有了。
了解别人是聪明,看清自己是智者!
讲到这里,大家要回光返照了。我们有很多的时候成天给别人讲,不要执著,不要执著,他其实就是最执著的人。成天劝别人看破,放下,最看不破,最放不下的就是我们这些人。好可怜哪。不自在呀。看不破,放不下,就不自在,烦恼就会缠绕。当你指责别人叫别人看破、放下,不要执著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告诉自己。因为我接触的法师比较多,有时候想一想就会笑出来。我们成天让别人看破、放下,我们自己都没有看破、放下,那叫什么呢?掩耳盗铃。自己把自己耳朵塞住,以为就没有声音了。所以说呢,要学会“观自在”,往心里头去观察、观照,而不要往外去驰求。
一日禅
有一个故事说,老师父和小徒弟两个住茅棚,经常有匪盗之流来骚扰。老师父就给小徒弟教了一套功夫,打拳。有一天,老师父说,你这功夫也练得差不多了,你到外边给咱们化一点斋饭吧。这小师父就下山了,从早到晚化了不少的斋饭,傍晚,准备上山了。在山口遇到了几个强盗,要抢他的东西,把东西抢了,把小和尚打了个鼻青脸肿,他就回来了。师父说你化的斋呢?他说我在上山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强盗,把我的东西抢了,还一顿臭打,我啥也没有拿回来。他师父说,那我给你教的那套功夫到哪儿去了?他一摸脑袋,全忘了。我们成天说般若,讲菩提,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就忘了。
就像那个念佛的老太婆,说我跟你吵架的时候,我就吵架,我吵完架再念佛,真的让人看了以后哭笑不得。常常有这种情况。你看她辛辛苦苦做了很大的工作,修了很多的功德,到最后一发怒,一发火,一发狠,一把火全把功德烧掉了。就是这样,没有保任的功夫,不知道功夫是在日用当中;是在平时的吃喝拉撒睡当中,举手投足,扬眉瞬目当中。智慧忽明忽暗,不懂得真的去修行,在这里六祖说“终日说菩提。”
他又告诉智通法师说:“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跏定。”
六祖在这里怕他听不懂,就进一步跟他说:“大镜智本性清净”,什么叫大圆镜智呢?我在上午也跟大家说了,我们的心体原本就像一个大圆镜一样,上面没有一点点的尘垢,那就是我们的大圆镜智。在佛没有增加,在我们也没有减少。所以说它的体性是清净的,反复过来讲清净了才有大圆镜智。你不清净了,就没有大圆镜智。大圆镜是一个比喻,比喻我们的智慧等同于大海,等同于虚空,在佛菩萨那里没有增加,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没有减少。我们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抱着它,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睁开眼睛用着它,我们还是不知道。那就是通过修行之后,要我们从这里透过去,知道这个大圆镜智。这是在佛法当中开出的一个条目,叫大圆镜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平等性智心无病”,什么叫平等性智呢?看到佛菩萨和众生是平等的,心性平等,那你心里头没有病了,就平等了。如果心里头还有人我是非,有善恶,有长短,那就是不平等,不平等就没有平等智。那我们再用这个眼睛来观察一下人间。你看这个人穷的时候,他气就很短;富了以后呢,就财大气粗,这就是没有平等性智了。实际上,人穷和人富,穷富都不过三代。没有一个人永恒的穷,也没有一个永恒的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大家就应该悟到人间原来是平等的,在富的时候不要看不起穷人,穷的时候也用不着巴结和羡慕富人。把这个心态调整一下,这个平等性智就有了。如果心里头有病的话,心理失去平衡了,那就是有病。什么病呢?精神分裂症、恐惧症、抑郁症。心里有病了,就没有平等性智了。
妙观察智见非功!
你有了大圆镜智,有了平等性智,自然就有了妙观察智,什么叫妙观察智呢?这是一个佛教的理论。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用,像你们大家用自己智慧的眼睛,用自己的肉眼去分析判断人物,知道外面的树是绿的,花是红的,房子里头是空的,妙华在这里讲经,在这里听经。由于妙观察智。写成文字就是文学作品,盖成楼房就是一个建筑。都是在我们的心里头。如果你的心里头很平、很明,那你就有了妙观察智了。我们有时候为什么对人和事看不清呢?是你的心里头迷着。心里头如果亮了,个妙观察智就现前了。
为什么叫“见非功”呢?一般的人认为,这个人有了妙观察智了,是有功夫了,实际上他的后台老板是大圓镜智和平等性智,有了前两种智,后面的智就有了。
“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就是成佛度众生的这个智慧,和前面的大圆镜智无二无别。
打的念头死, 许汝法身活!
“五八六七果因转”,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说一下。我们平时要打佛七,那为什么叫打佛七,不叫打佛八呢?老百姓不懂,说打佛七是七天,叫佛七。我告诉大家,从心理学讲,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还有一个摩那识、阿拉耶识,加起来是八识。为什么不打六,不打八,单打七?打的是摩那识,它是我们善恶的瓶颈,把这个瓶颈的口扎住,把这里打碎,就不造作恶业了。所谓打七,打七天,有七七四十九天,有一个七,有二个七,有三个七,有四个七,那仅仅是一个数目字而已。真正打七打的是摩那识,我们的第六意识是分别识,用自己的小脑瓜子在想问题是分别识。个摩那识是个瓶颈,是个传声筒,把上面的传下去,把下面的勾起来。那个阿拉耶识呢,是一个黑罐子,你做了恶业与善业,善与不善,黑豆和红豆装在那个里头。上上下下。做了善事装红豆,做了恶事装黑豆,永远是在里取舍。打蛇打七寸,就打那个七寸。用念佛的那个净念打得那个妄念翻了身,它想造恶造不成,就成功了,所以这是打佛七。
那么,在这里六祖惠能因为他是平民化的佛教,是直指人心的。面对知识分子,他不得跟他说这个。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他讲了四智。然后最后讲到“五八六七果因转”,就是为了把这个恶业转成善业。所以专门给他讲了从第一识一直到第八识的这种因果关系。
但用名言无实性!
在座的各位,只是安了一个假名。为什么是安了假名呢?我希望我讲的这个道理,你们大家都能够举一反三。我的嘴现在说话,你们回答我说,是我的嘴在说,还是我的心在说?(大众说:心在说。)那没有嘴说不出来呀?那你会说我的嘴在说。那我死了以后人还在,不说了,是啥在说?好好参一参,就是说它是具起的,心和嘴是同时的,也是同步的。你不能够把它分开,是同起的。嘴是一个传声筒,心里头没有,就说不出来。有的人心里头明了,由于没有妙观察智,不善学人间的技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我们寺里好多的老修行就是这样。修得很好,悟得也很好,他嘴里说不出来。冷不丁说出一句话,把人能撞到南墙。他说的是很有道理,但是那个道理到他嘴里头就变了。为什么呢?电话不好。我是什么呢?我是那个不但扩音器好,而且电话线好,能传达出来,仅此而已。所以说,是安了个假名。
如果我在过去时没有修行智慧,那今天看着佛经说、照着文字说都会说错。因为从心里头没有通达。所以说,佛法妙不可言,只是安了一个假名,没有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在因果相转的时候手下不要留情,打得念头死,方有自性活。死过去,再活过来。如果妄想的假我不死,那个真我就不现前。如果用人生的经验来告诉大家,一个人曾经想到过死,乃至于死过一次,再活过来以后,他的面貌大变,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一个女士追求美貌,追求名牌衣服,追求事业成就,总而言之,她在人世间任何事情都要拿第一。有一天,他们一起去采访,翻车了,五个人四个死了,就活下她一个,昏迷了四天。没有人给她讲佛法,没有人给她讲生的道理,病好以后非常潇洒。别人争名争利,她说我不要,我要命过。为什么呢?死过一次以后,她接受了教训。
我身边还有一个同修,更有意思。他的房间永远乱糟糟的,过日子吊儿郎当,把自己不当回事。遇到好饭就饱吃一顿,遇不着饭就不吃饭。有一天中午,我们都拿着碗去打饭回来,我说:“你怎么还不去吃饭?”他说:“我胃痛。”我说你得小心点,赶快去看医生。他说:“没事,不用看。”等我们吃完饭以后,他痛的要命,是胃穿孔,良性胃穿孔。然后赶快把他送到医院。因为是急急忙忙送进去的,到了医院没床位,只得躺在医院的走廊里头。那半个月我出差了,等到我回来以后他的病也好了。然后面貌大变,自己把自己的房间里头收拾得千干净净,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我说15天不见,你怎么变了一个人。他说你可不知道,那医院根本就不是人去的地方,我这一病我才明白,这个命好宝贵呀。他说我以后要好好地活着,我也向你学习,每天把地板擦得干干净净,把经书摆得整整齐齐。我可不敢这么流流浪浪了,他说那医院走廊苦得很。
所以说这个人呐,他的知识、他的人生经验是从生活当中得来的。佛所说的法,这些文字,只是给我们起到一个桥梁和窗口的作用,给我们一个启发。会参禅办道的人、会念佛的人,一定要死过去再活过来,千万不要做成夹生饭,不要当吊死鬼。什么叫夹生饭呢?你说他不做功德吧,他也做功德,说他做功德吧,他心还不死。你说他不修行吧,他还真的修行,20年、30年,他真的不错。但是呢,那个心做得不彻底。什么叫吊死鬼呢?你说他对佛法没有认识,他有认识,你说他有认识,他认识得不到位,这就叫吊死鬼。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所以说,我们在理和事情上面,一定要学会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啊!
“繁兴永处那伽定”。什么叫那伽定呢?叫楞严大定。罗汉们在泉边林下修行的时候,入定则有定,入定则有通。菩萨因为往昔积累了功德了,他有出入定。定也在定中,度众生的时候也在定中,对人间没有取舍心,没有得失心。有缘无缘的众生,他全部都要用一条大船把他们度走。那个定像虚空一样,叫楞严大定。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死过去再活过来以后,就入了伽大定了。入了这个定以后呢,度众生就不累心了。我们凡夫做事情的时侯,心就会很累。是因为我们有是非心,有取舍的心,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菩萨一样,发了菩提心,心量特别广大,我们在与众生相处的时候就不累。不累的方法当然很多。有的人需要我们理解,有的人需要我们原谅,有的人需要我们包容,有的人需要我们帮助,有的人需要我们软语相劝,有的人需要懂更多的道理。与众生同命运,菩萨心就不累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世界上有这么多痛苦,有这么多烦恼,那观音菩萨还不得累得吐血呀,观音菩萨不会的。
所以说,我们在表法的时候,用千手、千眼来表达观世音菩萨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他很有能耐,度众生但是心里头没有取舍。而我们呢,因为,心里头有千丝万缕的千千结,我们做事的时候心被扭拉得痛,那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够大,不够宽,不够厚,没有智慧,没有手段,我们就觉得很累。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按道理说,我们为了讨生活得有钱。很多人挣钱挣得好辛苦,实际上,一个是智力不够,一个是能力不够。因为你智力不够、能力不够,没有经过这样一种修炼,所以说你要得很多,但你又得不到,你就觉得很累。中国有九亿农民,你看这个农村人,他的相貌特别的质朴,行为特别的本分,他就不狂躁。也就是说,他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很低,他心里头也不要那么多,他心里就过得很安稳;城里人攀比,看着别人住的房子挺好,用的车挺好,钱很多,心里攀比,但是能力跟不上。很高的要求和很低的能力拉出了心里头的真空。这样一来呢,就患了的精神病。实际上像恐惧、焦躁、忧郁,有饭吃不下,有觉睡不着,已经是病态了,自己还不知道。甚至有的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搭进去了。不要迷了,要赶快回头啊。有多大的能耐做多大的事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你要得再多,有什么用?良田百顷,一日不过三餐;家存万贯,卧床不过三尺。
正因为如此,我劝很多人,我说你少一份贪欲,就多一份快乐。这是一种短平快的方法。你讲很多的道理,他悟不透,他听不懂。少一点贪心,就多一份快乐。那如果我们把人间看破,看透了,‘并且有足够的能力,不执著法相,那就入了楞伽大定了。这样一来呢,你的修行,在火宅当中,就会成为一朵金莲花。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大悲咒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本文转载者佛教网原文地址:http://www.liaotuo.org/view-5644-1.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