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乐 发表于 2011-7-15 14:20:17

什么样的愿力,使她以112岁高龄仍在服务、照顾著贫病老苦的人们?

感人啊,有愛不老—112岁的年轻人許哲的生命故事
2010年11月07日 星期日 00:06


http://hiphotos.baidu.com/thanksmasters/pic/item/c86ae101a550e9401c9583f7.jpghttp://hiphotos.baidu.com/thanksmasters/pic/item/d33f34d9c82b86af38012f11.jpg
什么样的意念,使她终其一生从事无薪的「人间义工」?


什么样的愿力,使她以112岁高龄仍在服务、照顾著贫病老苦的人们?

什么样的福报,使她跨越了三个世纪,却能保有年轻健康的心乐自在?


(以下博文曾经于2009年01月13日发表,由于原来的字体很小,且无法编辑,所以重新发帖于此,内容也有所修改,以此再共勉!)

第一次听到许哲的故事大约是在七年前了,已经忘了是从那里得到的一个录音带,标题是“一个101岁的年轻人!”,讲的就是许哲的故事。录音带中讲到了许哲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大富大贵,因为她从不求自己的财富,生活却从不缺乏。一年到头,总有人往她那里送油,送米,送钱。当然她又将钱米送出去给困难的人;她一生不求尊贵,却受到大众和社会的真正尊重和敬仰;一心只想如何服务他人,从不想被服务;生活十分的简朴,却拥有健康长寿。当时听完她故事,心中好生欢喜和爱慕,从此101岁的年轻人便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哲已是111岁,却依然年轻。前段时间与一个朋友在电话中聊起生食和瑜伽的话题,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这位已经是“111岁的年轻人”。今汇集了这位年轻人的一部分文字和图片资料,在新年之际以此自勉及共享。


许哲居士,身材瘦小,行动敏捷;银丝如雪、耳聪目明;心怀大爱,一生助人。一世纪的漫长岁月,她无私地奉献,无条件地爱人,尤其是穷、病、老、苦的人,更是她心里最关心的对象。她说:「我不是单独来此世界,我有许多同伴,帮助他们是我的责任,我爱他们,没有条件,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以下是许哲居士,于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李木源林长之邀,为大家讲述她的生活与修学理念。

=======================================================================================================
食我的饮食很简单,我从小吃素。(许哲的母亲一生吃素,活到104岁,许哲是胎里素)。吃一些青菜和水果。有时青菜用水烫过,不煮不炒,不加油、盐,切了就吃。生吃能完全保持蔬菜的养分,水煮过养分就少了一半。晚餐若不饿就不吃。

我觉得人不需要吃很多东西,吃东西很浪费时间,先要去买,还要煮、洗,吃完了又要洗碗。假如吃生的,只要洗乾淨,吃了就算了,节省的时间,可以看书,可以做有益他人的事情。
淨空法师告诉我,阿罗汉心地清淨七天吃一餐,我听到就说:「我来学学看。」淨空法师教我要慢慢的学,现在一天吃一餐,可以学两天吃一餐,再一段时间,三天吃一餐,这样时间就更多了。





我从来不买衣服,穿的衣服都是从垃圾筒捡回来的。能穿的,洗一下就穿;不能穿的就修改。我看到世间还有很多穷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我要去买一件新衣服太浪费了,觉得对不起那些苦难的人。



我自己住一个房子,我除了在书桌及床头柜上放一张母亲的相片,其他的什麽摆设都没有。厨房多半是烧水用的。有些社会人士送纪念品表扬我,有的收起来,有的丢掉。有人跟我照相,照了就撕掉,留这个没有用,这些东西是累赘。

运动

我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第一件事是静坐,其次做瑜珈运动,然后到外面散步,练脚力,下雨天就拿着雨伞行走,从不间断。现在一星期有两天出去教人静坐,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简而有序。

阅读

我每天一定读书,有时晚上看到一、两点,或三点多,如果好看就忘了睡觉。我读书是有取捨的,好的内容就留下来,不好的就当作陌生人走过一样,完全不为所动。

修身

我从来不发脾气,因为发脾气,第一、伤害自己,第二、伤害对方,第三、其他人听到也受影响,这个不好。生气害自己,也害很多人,发一分钟的脾气,要三天才能恢复得过来,浪费时间,浪费精神,所以不要生气。
在养老院裡,如果跟同事们处不好,我总认为是自己不会做人、不会做事,做得让别人不欢喜。决不说别人的过失。
看到社会上有恶人恶事,就像平常在马路上看到一些陌生人一样,完全不落印象。看到好事善人,我会记住,向他学习。

服务

我常讲我是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我不带眼镜,眼不花,耳不聋。我们想老就会老,想年轻就会年轻。假如你脑筋不要想老,一百多岁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我每天都在为众生做事,我自己不需要照顾自己,我只要照顾别人,我相信老天会照顾我。我这个身体是为一切老人、病人、苦难人服务的工具,天天要利用这个工具。今年一百岁了,还是利用这个工具,这个工具还很好,还没有坏。

有时人家会给我钱,我自己不需要钱,我就拿这些钱去做好事。我现在照顾二十几个很穷的老人,每个月送一些米、油、糖和罐头给他们。如果有人捐钱给我,我就拿这些钱,替这些老人付房租、电费、水费,甚至付医药费。我对待每一个穷人,就像对待总统一样的恭敬。

他们送钱不是给我用的,送这些米、粮食也不是给我吃的,是叫我替他们帮助一些苦难的贫穷人、老人、病人,我是善心人的义工,我替他们送,替他们布施。

慈善事业

我五十岁到英国去学护士,可是年龄太大了,我打了一次妄语,把年龄报小了十二岁。学成之后,几十年来全心全力照顾病人、老人,把他们都看作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目前在南非、印度、马来西亚及尼泊尔等地,已有十多所老人院。我目前希望办一个家庭式的老人院,不是机关、医院的性质。来到这裡的老人,我们照顾他,就像照顾自己的婆婆、母亲、父亲一样,让每个老人都感到像在自己家裡一样的温暖。

进修

我从小受英文教育,中文程度不是很好,但我仍坚持看中文佛经。我读了佛经以后,认为佛的教诲很好,值得学习。目前正在看淨空法师讲述的《认识佛教》。

信仰

我的宗教是「爱」的宗教,永远爱世人,大家都是兄弟姊妹,这是我的宗教信仰。天主教的教友们,看到我看其他宗教的书,问我为什麽看魔鬼的东西?我说:「我看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一片光明」。
苦难的童年生活

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许哲诞生在在广东汕头的一个荒僻小镇。中国弥天盖地的战火似乎延烧不到这个山野荒僻的小村落,小村庄的人们依然过着宁静的农耕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

在这个务农维生的穷苦家庭,许哲的诞生并未带来多少的欢乐气氛,虽然增添一双操作家务的手,却也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她每天要帮忙做许多家务,清晨到河边去洗衣服,洗完衣服再到山上野地采药草,采好药草回到家里,还要帮忙做手工,赚取微薄的工资以贴补家用。乖巧、懂事的许哲虽然每天忙着做家事,依然不得父亲的欢心,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换来一顿责骂毒打。悲惨的童年印记,即使在一百年后,许哲仍感到不堪回首。

后来,因为家中发生变故,母亲带着她和姐、弟、妹四人离开广州到马来西亚槟城投靠亲戚。

二十七岁念小学

http://hiphotos.baidu.com/thanksmasters/pic/item/c2e2db1381614dc66438db3d.jpg 当时,许哲已经二十几岁,却还是一个文盲。

一百多年前,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重男轻女,女孩子根本没有地位,更别说受教育。没有读书的许哲,只能从事打扫的清洁工作,上进心强的她,一直在寻求就学的机会。

当时,槟城附近有一个天主教姑娘堂(修女会)办的小学,每次经过学校,听到小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她就不禁驻足,凝视着教室内那一张张童稚的脸庞,正专心听老师讲课。她心中十分羡慕:「我一定要读书识字,我不能一辈子给人家扫地。」
 
有一天,她鼓足勇气走进学校,告诉姑娘堂的修女们:「我想要读书,可是我没有钱,我可以帮你们打扫,洗衣服,请你们让我读书。」 
修女们很仁慈,答应许哲的要求,并且让她住到教会后面的房子,每个月四块钱的房租,则是以打扫、拖地、洗衣服,做家事来抵偿。就这样,许哲开始了她人生第一个阶段的求学,当时她已经二十七岁。
盼了二十多年的求学梦,终于实现,许哲像一块缺水的海绵大量吸取知识之洋,她每天认真地读书,虽然放学后还得做许多事情,但是,她内心有着前所未有的充实与快乐。
在传统的保守社会里,女孩子到了二十多岁还没结婚,就会被称为是「老姑婆」。一般人认为,女孩子养大了,没有男人来提亲,只有两个原因,不是脾气太坏没人要,就是身体有病才嫁不掉。
年届三十的许哲,又是小姑独处,不禁引来一些多事者的关心,每天都有人上门说媒,家里的门槛被这些三姑六婆踏进踏出,都快踏平了。
「妈妈,下次这些人再来,我就把大门关起来。」看到母亲为了应付这些人而烦恼,许哲也觉得十分心烦。
「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亲戚朋友,不能这样子。」母亲说。
「如果这样,那我就只好逃走。」许哲这样告诉母亲。
母亲以为她说说算了,没想到,她为了逃避那些令人不胜其扰的事,真的一个人悄悄离开槟城来到香港。
初到香港,许哲依旧做清洁工作。有一天,她看在香港报纸上一则「征聘启示」,有人要征一位能够手写速记的秘书。许哲一看到这消息,立即前往应征。
她回忆说:「那次的应征很特别,老板是德国人并没有给我考试,就叫我明天来上班。原来他是研究字体的,看应征信就知道这个人能不能用。」
因为能流利地书写中、英文,许哲顺利地获得了这份工作。
避难到重庆

一九三七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全球卷入一场野心掠夺的攻防之战。一九三九年,日本攻打香港,许哲的老板将香港的办公室移到重庆,许哲也因此来到重庆。
避难到重庆,许哲依然得心应手地工作。当时,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因为老板的关系,许哲还曾经替蒋介石和宋美龄发英文新闻稿给当时在重庆的英、美报馆。那一段日子,许哲过着富足优越的生活,当时,一般人平均月薪是二十元,许哲却已经领取一百五十元的高薪。
有一天,她和朋友到一家高级餐馆吃饭,那是一家装璜华丽的餐厅,柔美的灯光配上悠扬的古典音乐,晶莹剔透的高脚杯盛着香醇美味的葡萄酒,使人的用餐情绪格外浪漫、愉悦。
吃完饭走出餐馆,突然有一个人趋向前挡住她的去路。
「请你好心给我一分钱买面包,我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那人伸出又黑又瘦的手,向许哲乞讨。
当下,许哲心头一震,「这世上,还有这么可怜的人,饿好几天没饭吃。我刚刚那一餐饭,可以让好多穷人吃好几天了。」望着那可怜的人,许哲告诉自己:「从今以后,我不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的吃喝穿着,如果我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我就是掠夺穷人的钱。」
 
舍弃高薪为助人
战火蔓延到重庆,原本宁静的山城,出现许多的流民伤兵。
当时,有一个英国的救伤队来到重庆,这是一个反战的和平组织,成员里大都是一些十七八岁,正在服兵役的男孩。这些初次离家的大孩子置身在一个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异国山区,生活相当不适应。因为许哲能说英语,他们便希望许哲能到救伤队帮忙。
许哲了解到,这是一个反战的救难组织,于是,毫不犹豫地辞去原有的高薪的工作,加入他们的行列。在救伤队里,许哲扮演起「母亲」的角色,为那些离乡背井的大孩子们充当翻译,并且为他们打扫、煮饭、洗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抗战结束后,在重庆住了四年的救伤队返回英国。
http://hiphotos.baidu.com/thanksmasters/pic/item/15cb44d7a43c109ba044df3d.jpg一九四五年,许哲希望进入护校学习,因为,她的内心对贫苦、病弱的穷人有一份很深的牵挂,她希望自己能学会护理工作,将来才能为老人、穷人、病人服务。
当时,护校的学生的年龄限制是十七岁到二十五岁,许哲的年龄已经四十七岁,学校怎么可能收她这个「老学生」。许哲并不气馁,她写信给护校校长,表明自己学护理的心意,信中提到:「我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帮助更多的穷人。」这一句话感动了护校校长,破例准许她入学研习护理课程。
 
护校八年,许哲用心学习,她学习到从小孩至老人,从出生到死亡,从身体到心灵,各种不同层面的照顾与养护,她默默许下心愿,要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技能,完全奉献给需要的病人、老人与穷人。


前往巴拉圭
一九五三年,许哲自护校毕业。有一天,她收到一封寄自南美洲巴拉圭的信函,那是一个由二十一个国家成员(加上许哲是二十二个国家)所组成的「兄弟协会」。这个组织源自一九三三年,犹太人为逃避希特勒的迫害而来到了南美洲,在这片广漠的土地上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等他们生活安定,行有馀力,他们决定筹办一个收容所,主要收容沦落他乡的白人,后来也为当地贫病无依的人看病。这个组织里的一位成员,曾在中国见过许哲,知道她发愿要无条件为穷苦的病人奉献,便写信邀约她前往巴拉圭。
许哲得知这个「兄弟协会」是一个专门收容穷人的慈善机构,其秉持着「世界一家」的理念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她便毅然前往巴拉圭。
「兄弟协会」很简陋,里面只有三位医生,却要照顾很多病人。许哲的到来成了收容所里唯一的护士,因此,她的工作格外繁重。在收容所工作,是没有薪资的发给,虽然忙、累,但她内心始终是愉快的,能将自己所学奉献在穷人身上,为他们减轻病苦,她感到很安慰。
一九六一年,已离开母亲三十多年的许哲,突然收到母亲的来信。
八十四岁的母亲在信中说到:「世界各地,到处都有穷人,妈妈只有一个,我老了,你回来吧!」就这样一句话,把远在巴拉圭的许哲拉回到槟城。
 
自离开槟城到香港,辗转到了重庆、英国、巴拉圭,阔别三十馀年,许哲又回到母亲的怀抱,母亲几十年来思女之情终于获得了慰藉。
在槟城待了两年,因为妹妹罹患心脏病,要到英国就医,许哲便带着母亲到新加坡与姊姊同住。
许哲的母亲是对她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我妈妈很好。假如有人来向我们乞讨,我妈妈就毫不吝啬的将我们要吃的饭,高高兴兴的拿给他们吃。我们做子女的觉得妈妈做得很对。见到乞讨的人吃饱饭很高兴,我们也很高兴。”许哲说,“我妈妈就是这样子,我长大了也这样。我妈妈104岁,在没有任何病痛的睡眠中安详过世。”
 
一心照顾穷人





忏悔罪业 发表于 2012-7-23 08:48:38

传凡 发表于 2015-4-25 10:03:05

{:s_616:}{:s_616:}{:s_61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什么样的愿力,使她以112岁高龄仍在服务、照顾著贫病老苦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