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佛/魔 发表于 2011-6-25 11:08:02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16)

修文殊法开智慧是第一步
提要:
  ■ 修文殊法开智慧是第一步
  ■ 心中没有众生,你到哪里去成佛
  ■ 要止恶修善,但不要停留在人天乘
  ■ 不能带着烦恼度众生
  ■ 修行难成就,因执着心太重
  ■ 菩萨不离世间,是为了愿力度众生
 
  能海上师说“念此《五字真言》后,第二步为《上师供》,乃修供养上师之一大资粮,再次为《大威德》仪轨,专属修定之法。”

修文殊法开智慧是第一步
能海上师法流持诵第一步为《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第二步为《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上师供》是修供养上师的一大资粮。第三步为《大威德怖畏金刚》。第二步里也有第一步,第三步里也有第一步。
心中没有众生,你到哪里去成佛
无上乘即金刚乘,是以成佛为目标,又称佛乘。我们知道佛法中有人天乘、出离乘、菩萨乘,出离乘出离生死,证罗阿汉果;菩萨乘,广行六度,广度众生;菩萨乘后面是无上乘,即金刚乘,金刚就是成佛的意思。这四种不能分开,不能以为得到修无上乘的法自己就洋洋得意,认为自己得到的法最无上。众生为成佛的父母,是成佛的基础,你心中没有众生,不修菩萨道你也成不了佛。如果不修出离乘,你到哪里去成佛?也从来没有一个没有出离生死烦恼的佛。
要止恶修善,但不要停留在人天乘
你不修人天乘的止恶修善,修起来福气不够,障碍很多,但也不能停留在人天乘就满足了。所谓“前世不修今生苦,今世不修来生苦”,这个意义太小了。修人天乘也是为了出离生死,也是为了成佛,止恶修善这个基础无论如何要有,所以不要小看了人天乘,心有大小,法无大小。我是为了成佛,为了度众生而修人天乘,这就是对。为了享福修人天乘,这就不对了,那你就停留在人天乘了。
不能带着烦恼度众生
我们修出离乘断烦恼、了生死,也是为了广度众生,只有自己断了烦恼以后,才能做到广度众生。否则你带着烦恼度众生,众生看见你害怕,怕你偷他东西,怕你让他上当。所以必须要在断烦恼的基础上去广度众生。如果你只管自己断烦恼,不度众生了,这就不好了,你停留在小乘涅槃里,佛呵斥为灰身灭智,焦芽败种。不过我们要明白,佛是站在大乘角度说话的,如果站在人天乘来看,阿罗汉是非常了不起的。
修行难成就,因执着心太重
所以要辩证看问题,什么角度说什么话,好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广州的角度看福鼎,福鼎就称北方,从南京的角度看福鼎,福鼎就称南方,同样没错。福鼎也是北方也是南方,你不能固定说福鼎是北方或南方,那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法无定法。末法的众生执着心厉害,所以不能成就,自己一执着水都泼不进。
菩萨不离世间,是为了愿力度众生
修菩萨行也不是专门为了行善而在世俗里流转。一会儿做国王,一会儿做大臣,一会儿做爸爸,一会儿做儿子,那叫流转生死。菩萨乘是乘愿再来,愿力所使。为了度众生,你做爸爸,宁愿为孩子辛苦,培养他成小菩萨。如果你做儿子,一切众生皆父母,那就广大了,没有广大的基础,没有广大的福气和智慧,是成不了佛的。
对未来要从高处想,现在修行要讲实际
提要:
  ■ 修行要加快速度,先把法学到手
  ■ 对未来要从高处想,现在修行要讲实际
  ■ 要持声闻律舍劣心
  ■ 情绪易变,定型难转,不受教的众生更难度
  ■ 宗派如能圆满,又何必称派
  ■ 把一句说成圆满的人却连戒定慧也不会讲
  ■ 要讲全面才能明白,要学圆满才能称圆满
修行要加快速度,先把法学到手
在这种基础上,金刚乘才能够安立得上去。如果你想快一点,快的办法就是同时修,比如修六波罗蜜,同时修就快了,既布施,又持戒,又忍辱,又精进,又禅定。如果你先修布施,把布施修到三轮体空,圆满了,再修持戒,当然没错,可是对我们来说,就太慢了。因为现时代修行不能太慢,要把速度加快。你得先抓紧时间把法学到手,这是最聪明的办法,以后假设环境有变化,你有了法可以自己慢慢修。
对未来要从高处想,现在修行要讲实际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们佛弟子志气要高一点,对我们的未来要从高处想,同时也要脚踏实地,修行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实际就是精神安慰、精神寄托、自我陶醉,那是没用的。修人天乘止恶修善就是实际,但是心要从高处想,修好人天乘是为了快快成佛;修出离法,为了了生死,断尽烦恼,可以广度众生,这叫实际。
要持声闻律舍劣心
能海上师说,要“持声闻律,舍劣心。”以戒为师,可不能把实际的、基本的、根本的东西丢掉了,好高骛远,夜郎自大。劣心就是小心,低级的心,好比从前小学老师批作业,有“超优中可劣”五个等级,劣是最低一等。如果不舍掉劣心,时间一长,会变成竖心旁的“性”,“劣心”变了“劣性”,那就麻烦了。
情绪易变,定型难转,不受教的众生更难度
你们听人格心理学也听到,心,好比人的情绪,随时随刻都在变。竖心旁的性,好比人的个性,已经定型了,要你改变,须要长期的说服教育,还要你听得进去。为什么听不进去?“道理是讲的对,不过我的道理也没错啊。”他就转变不了。要了生死就要转变这颗心。以后年代的佛教,可能越来越败坏,所以要今世抓紧修,不要等来生,今世修好了,你发愿来生度众生,或者更上一层楼,这倒可以,但是今生不能放逸。
宗派如能圆满,又何必称派
文殊法不属密法,文殊法是圆满的。宗派都称自己是圆满的,我有点想不通,既然圆满何必称派?比如练太极拳,不论陈式杨式都能使身体健康,但是都不能称圆满。宗派也是如此,你修某个宗派,就不懂另个宗派。如果各宗派都是圆满的,那你只要学一个宗派,其它全懂了。从前好学的人能通各宗,所以鼎鼎大名。这就很清楚了,如果一个宗派就圆满了,他何必学那么多?
把一句说成圆满的人却连戒定慧也不会讲
我从前在一座寺院办培训班,一天黄昏时大家在院子里谈论戒定慧,一个出家人过来说,“只要一句佛号唸好了,戒定慧全在里边了。”我是科学态度,如果你不能摆事实给我看,我不相信。我第二天就跟同学们讲:“是不是请那位出家人今天来给你们讲戒定慧?因为他说‘只要一句佛号唸好了,戒定慧全在里边了。’”他唸了几十年的佛号,他能讲吗?他能讲也用不着请我了。
要讲全面才能明白,要学圆满才能称圆满
每个宗派有各自修持用功的方法,你说戒定慧全在里边了,那你就在你这个宗派里,讲戒定慧修戒定慧,还要讲戒定慧的修法、作用和功德,讲明白了,众生才会懂。你不讲出来,人家又不懂,怎么叫全在里边了?举例说,如来断德、悲德、智德圆满,你必须要阐明是哪些智德、哪些断德、哪些悲德,那么一提到如来,听众马上想到如来断智悲三德圆满,一想到断智悲,就知道断德是什么、智德是什么、悲德是什么。什么都不讲,什么也不懂,“只要一句,样样不要”,怎么能叫圆满?在十年动乱里,有人拍毛主席马屁,说毛主席一句话顶一万句话。毛主席听了非常反感,说:“一句就是一句,哪能顶一万句?”一句能顶一万句,学校可以关门了。
师前修法供养,实为殊胜资粮
提要:
  ■ 释迦佛讲戒定慧,有些人却说用不着
  ■ 佛法显密圆融,因众生愚痴,佛只得分别而说
  ■ 盲修瞎练败坏了身体,增长了愚痴
  ■ 有法不修,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修文殊法要重视唸诵、讲解和实践
  ■ 师前修法供养,实为殊胜资粮
释迦佛讲戒定慧,有些人却说用不着
所以宗派到了后期就出现了弊端,强调了片面。又因为排挤其他宗派,致成诽谤,也出现了架空的语言,不切实际,夸夸其谈。这个风气很早就有。70年代初,上海有个出家人,陪我到苏州去见当地颇有威信的两位居士。一位是男居士,他对各个宗派都不执著,都赞叹,都喜欢,无论什么宗派的出家人他都恭敬。一位是女居士,我跟她谈不投机。我说:“唸佛很好,如果唸佛的人肯持戒更好。”“用不着,唸佛的人不做坏事,本身就在持戒。”我又说:“唸佛的人最好也多听经,能够广求智慧。”“用不着,一句佛号样样都在里边,只要唸佛,就能开智慧。”又用不着。第三句本想不说,想想还是说吧,“如果能修禅定,更容易一心不乱。”“用不着,唸佛就是定。”接受了这样的说法,所以唸佛的人戒定慧都不要了。后来听说她死的时候很痛苦,我想可能是她轻慢佛法造的业太重了。
佛法显密圆融,因众生愚痴,佛只得分别而说
什么叫圆满?显密圆融才圆满,不修密教只修显教也能成就。修显教真有修证的话,也自会悟到其中的密义,一部显教的经典,如果你能解如来真实义,就知道显里就有密的含义。法是路路通的,因为众生愚痴,所以佛不得不分别而说。
盲修瞎练败坏了身体,增长了愚痴
你们写的日记中有一篇:“现在很多修行人常犯盲修瞎练的毛病。我出家五年了,天天在绕圈子,搞到现在身体败坏了,心越来越愚蠢,所以一定要有个善知识才行。”盲修瞎练的结果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后悔也来不及了。
有法不修,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还有的人很可惜,他对法不排斥,也想求法,可就是不修。这种人也是受了宗派的影响,执著于宗派的观点,法求来了也不修。
我年轻时候,上海有位居士是个老太太,受人尊敬。她女儿向我求法,我到过她家,她叫外孙女也跟我学,还要我给她外孙女取个名字。外孙女叫卫星,我说这个名字太世俗了,不改音,字改一改吧,卫改为智慧的慧,星改为欣喜的欣,叫慧欣,是法喜充满的意思。他们高兴了,说这两个字改得好,所以老太太对我印象很好,认为我是个有智慧的人。老太太悄悄对我说,“我在别人面前不敢说,在你老师面前说说,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我该怎么办啊?”我说:“你一辈子修净土,安心净土很好嘛。”她说:“我昨天去助唸送往生,大家都说死的人往生了,我看下来不像。我又不敢说,怕人家会看不起我,所以我很苦恼。”我说:“你修修禅定吧。”她说:“我从清定上师那里请过《三皈依观》,我有这个法,可我从来没修过。”这叫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修文殊法要重视唸诵、讲解和实践
所以修《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的人,要重视修,也要重视唸诵跟讲解。开头要修好皈依、发心、忏悔、供养、诵戒、菩提道次第修法,还有修文殊十大愿,愿愿劝众生发菩提心,还有菩萨初地至十地修法,从初地修到十地,你初地二地三地……修上去,超九地就登上佛地,还要修二十空,还有专门修忏悔业障、消除业障的金刚萨埵百字明,是一部次第圆满的法。
师前修法供养,实为殊胜资粮
“念此《五字真言》后”,在这个基础上,“第二步为《上师供》,乃修供养上师之一大资粮”,再修《上师无上供养观行法》,为供养上师的一大殊胜资粮。师恩难忘,天天要供养,连师都不供养,怎么肯供养众生?有的人也不供养师,也不供养众生,可是他喜欢供养佛。说句笑话,供师,师给你拿走了,供养众生,众生给你吃了,供佛,佛一点也没动你的东西,仍然是自己吃,何乐而不为呢?既能培福,又能自己吃。虽是笑话,可这种心态是有的。
修行要抓根本,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提要:
  ■ 师恩难报,法恩更重
  ■ 法上不能贫困,多闻要能解法义
  ■ 《上师供》词句优美,是一部修定的观法
  ■ 《大威德》属密乘,专属修定之用
  ■ 空我执成本尊,空法执修行就快
  ■ 法首先要拿、要学,成就了才能放
  ■ 修仪轨事相繁细,不可畏而退步
  ■ 法缘多则世缘少
  ■ 有仪轨的基础,随修何法,皆易成就
  ■ 修行要抓根本,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师恩难报,法恩更重
师恩难报,法恩更重。从前我女儿在四川学法,生过一场危险的病,全靠成都有个杨居士送她到杨居士母亲工作的中医院急诊住院。后来病好了,我写信去表示感谢。她回信说:“老师,我在你那儿听了不少佛法,只要听到一句,这个法恩就报不尽,这些事是我应该做的。”
法上不能贫困,多闻要能解法义
所以真正为师的应该是给你法,不是给你小庙,也不是帮你学会唱唸去赚红包。佛经上都主张大家要求法财,法上不能贫困,法上要富裕,要多闻,要能解,要深入经藏。
当年能海上师冒了生命危险,进藏三次,翻过大雪山时,沿途常见死人白骨,很多人半路死掉。回来后,一辈子忙着翻译经典,由藏文翻译成汉文。而且他翻译得特别殊胜,不多一字不少一字,最适合汉人修持,深受康萨仁波卿赞叹。当年能海上师在西藏学法,每天一早下山背水,回来烧火,煮一杯茶供养师。他不懂藏文,很多都是在烧火时一字一字学会的。今天能够学得到殊胜的法流,咱们就要供养上师。我们今天唸《上师供》就是无上的法供养。
《上师供》词句优美,是一部修定的观法
《上师供》里的法义全是修定的观法,唸诵时要随文入观就能入定。能海上师讲过,《上师供》里一个偈,可以专修三年。法义有那样丰富,那样渊深。词句也非常美,富于诗意,其实非但是禅定修法,也包含密教修法。
《大威德》属密乘,专属修定之用
“再次为《大威德》仪轨,专属修定之法。”修到《大威德》才叫密教。修《大威德》要有显教基础,《五字真言》修过,《上师供》修过,听完《菩提道次第》,还要经过上师的观察,经过五方佛大灌顶,才能够请《大威德怖畏金刚》。大威德怖畏金刚是文殊菩萨化身。那里面全是密教的修定方法,“生起次第”是专门解说《大威德》的,“圆成次第”是教你在修行中如何去成就的。条件都具备了,房子要盖起来了,叫圆成。
空我执成本尊,空法执修行就快
修《大威德》最要紧的是成就空,清定上师常讲:“修大威德的人,自己就是本尊,我就是大威德,大威德就是空。”全空光,有一丝一毫的执著就不能成就。修菩萨地,修到七地以后,到第八地第九地快得很,为什么会快?七地的修法内容最多,有20种要修起来,20种要排除掉。例如其中有一条,“执三宝及戒”,对三宝有执著心,对戒执著,不知道善巧方便,也不知道开遮持犯,执著心空不掉,就不够七地的标准。执著心如能舍掉,修行速度就快了。
法首先要拿、要学,成就了才能放
但凡夫首先要拿,然后再放。现在末法时期,不会讲法的人天天在开口,会讲法的人不肯讲,怕得罪人。经常听人讲:“放下,放下。”你想今天去听经,机缘很殊胜。他说:“听经明天去,今天到我那里去。”你不同意,他就说:“你怎么这么执著,修行人也要把法放下。”这就讲错了。因为我们没有法,必须要去拿,去学,要拿到了修成就了才能放下。两手空空放下些什么呀?好比口渴了,手去拿茶杯,旁人说:“放下。”你听了他的话,结果一口水也没有喝到。这时就应该要拿,要等你喝完了水才能放下。如果不喝了还拿着杯子讲法,你才有必要提醒我:“老师,你可以放下了。”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可不要乱说,好比庸医没水平经常开错方子害人。
 
  能海上师说:“仪轨乃成佛之工具,不可见其事相之繁,畏而退步,法缘多则世缘少,无明烦恼不除自去,能通二三种仪轨,则随修何法,皆易成就。”

修仪轨事相繁细,不可畏而退步
“仪轨乃成佛之工具”,一部仪轨就是成佛的工具,能海上师讲过,修文殊法可以从凡夫一直修到成佛。法都是桥梁,都有步骤。“不可见事相之繁,畏而退步。”有一段时期,人们喜欢修禅宗,流传这么一句话,“穷参禅,富修密。”禅宗比较方便,什么都不要。密教可麻烦了,要庄严,要供养,供品要供得多,要供香,还要做香塔,还要供灯,灯芯要用很薄的竹片,劈成细细一根,既不能太粗,又不能太软,用洁白的棉花卷起来,朝着油灯中间一个小孔插进去,然后再灌油进去。油烧光了再换一盏灯,刚烧过这盏灯还要擦干净。事相很繁琐,但不要因此而退。有的人就怕繁,禅宗只要一句话头其它什么也不要,所以觉得还是修禅宗方便。
法缘多则世缘少
“法缘多则世缘少。”法缘多就把世缘挤出去了。否则你空下来还不是忙世俗事?法缘占满了你的时间,你就没时间打妄想了。全靠繁杂的事相修行去把心磨细,越繁杂你能够安定下来,心就越磨得细,所以这种事相叫事密。“无明烦恼不除自去。”从前也有句话,“思想阵地不会空白,无产阶级思想不占领,资产阶级思想就会占领。”这句话的意思拿到佛门来说,凡夫的心不会空白,佛法不去占领,世间上的贪瞋痴就要占领,所以要把它挤出去。
有仪轨的基础,随修何法,皆易成就
“能通二三种仪轨,则随修何法,皆易成就。”开智慧修文殊法,成就供养上师的资粮修《上师供》,还有修《观世音菩萨法》成就悲心,修无量寿佛的法可求往生,还有忏悔业障的仪轨。你能学通两三种仪轨,以后你修什么法都容易成就。好比修次第禅基础打好了,再去修一心禅就容易开悟。仪轨中的止观都修得起来,就容易一心不乱往生净土。你把两三种仪轨里的法义学通了,法相也就容易懂了。好比你学懂佛法,再学辩证法就很容易,因为佛法本身就是辩证的。
修行要抓根本,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修行要快速成就,最根本在哪里?我年轻时有人特地要我给他指条捷径。我笑笑说:“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此外没有捷径,佛门修行哪有投机取巧的便宜事啊?你不走弯路就对了,慢就慢在走弯路。修行的密决在抓根本。你抓住根本,枝叶全会丰满,你去抓枝枝叶叶,即使你抓时容易,抓来时挺美观,生气勃勃,两三天就枯死了。所以,最要紧的就是一个根本。下课。(回向)(2001.6.20 第十七讲完)
专修文殊五字真言即可成佛
提要:
  ■ 专修文殊五字真言即可成佛
  ■ 文殊译为吉祥,学文殊法能昼夜六时恒吉祥
  ■ 唯求他力不求自力是极其错误的
  ■ 活着不修行,超度却成风
  ■ 不是没办法,而是放不下
专修文殊五字真言即可成佛
 
  能海上师说:“专修文殊五字真言即可成佛。文殊译为吉祥,中国为文殊教化之地。”

因为从凡夫修到成佛必须具备的种种资粮,应学应修的种种的法和条件,在这本仪轨里都具足,你能够深入宝山,“专修文殊五字真言即可成佛”,就能够从凡夫修到成佛。
文殊译为吉祥,学文殊法能昼夜六时恒吉祥
“文殊译为吉祥”,“文殊”译成汉文,也称妙吉祥,妙就是极其殊胜的意思。有人整天烧香、拜佛,乃至供天求神,无非是想保平安。文殊念诵法仪轨的最后,也是“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这个“愿昼吉祥,夜吉祥”,跟不知佛法、不明理论的求佛求神,是两码事。
求佛求神的感应,确实有,但这不是属于你自己的,而是他人给你的,好比天天有人请你吃饭,有一天没人请你,你就会饿肚子,所以这是不彻底究竟的。修行是自己度自己,佛菩萨给你点加持是可以的,在你困难的时候,辅助你一下,但是绝不可能你自己不修,佛菩萨把你捧上金刚宝座。有人整年累月的烧香拜佛,也有灵感的时候,哪怕你求神、求鬼,也能得利,因为神鬼有神通,但这不是根本解决,根本解决只有以自力为主。

cfcl 发表于 2014-8-26 11:41:50

{:1_32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