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蛇 总 义 -----慈诚罗珠堪布 1
一、作者简介也许很多人听说过荣森班智达的名字,他是宁玛派高僧大德中最伟大的两大尊者之一。当荣森班智达还是两、三岁的孩子时,在没有任何人教的情况下,就可以讲一口非常流利的梵语,包括他的父母都听不懂。时逢阿底峡尊者正在西藏弘法,荣森班智达的父母就把他带到阿底峡尊者座前询问。阿底峡尊者告诉他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讲的是印度梵文。之后,阿底峡尊者便抱起荣森班智达,与他展开激烈辩论,事后阿底峡尊者说,他根本辩不过还是小孩的荣森班智达,因为他是集印度非常伟大的两个班智达于一体的化身。荣森班智达和无垢光尊者这两位大德不但自己的修证圆满,并且留下了大量关于宁玛派教法方面的论著,为宁玛派的教法传承,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无垢光尊者有《七宝藏》、《四心滴》等论典,无论任何人,想了解西藏的大圆满教法,唯一依靠的书籍,就是龙钦巴(无垢光尊者)的这些著作,不仅相当殊胜,而且知名度也很高。荣森班智达的著作虽然在他的传记里提到过,不过,因为他生活在九百多年前,当时的印刷技术还很落后,所以有些著作因受到损坏而绝版,故没有保留下来。目前只剩下大概三四本、四五本的样子。在他的论著中,绝大多数是讲密宗和大圆满的。其中有一个短小精悍的论典,尽管只有一、两页,内容却相当丰富,名字很奇怪,叫做《黑蛇总义》。是以一条蛇作为比喻,综合、整体地分析了从小乘佛教到密宗大圆满的一些见解上的层次。二、宣讲正论这个比喻讲的是:有一家的小孩趁大人外出干活之际,把一条花绳子扔在了水缸里面,当家人回来后,发现水缸里似乎有一条蛇。针对这一现象,他们的家人就有五个不同的观点,以及观点背后的五种不同行为。作者以每个人的观点和表现,影射出小乘与大乘,显宗和密宗,普通外密与内密,以及内密与大圆满之间的差别。无可否认,大家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是相同的景象,这一点不会有任何争论。关键的分歧,就在于每个人对所见之物的不同观点。(一)第一个人认为,这是一条真正的蛇,所以惊恐万分,于是想尽办法一定要把这条蛇扔出去。实际上他看到的不仅不是蛇,甚至连蛇身上的一个微尘都没有,正因为他把绳子看成蛇,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才产生了想赶走蛇的行为。这个比喻所影射的教派,就是声闻缘觉乘。声闻乘又分为一切有部和经部,我们统称这些派别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认为,人我是唯一不存在的法,除此之外的万事万物,全都实有存在,包括所有外界的物体与一些精神的细节,以及精神和物体的运动等等。小乘行人把烦恼当成实有的法,故而想断除烦恼也相当费力,戒律也特别多,面对任何问题,都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关于这些,在《入行论》智慧品,以及《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会广讲,大家可以自己去翻阅。(二)另一个人认为,水缸里不是一条真正的蛇,而是蛇的形象。意思是说,如果不仔细看,表面象是一条蛇,而实际上却是一条绳子。尽管如此,他仍然对蛇的形象有些恐惧,所以不但不敢直接接触,还准备利用其他的方法去除掉它。这个行为,隐喻大乘中观(本文中未提及唯识宗)。中观派认为,所有的物质、精神,都是假有、虚无,如幻如梦的。从胜义谛的角度而言,万法无我、空性光明;而在世俗谛当中,仍然要惧怕烦恼,要谨慎取舍。他们认为,如果菩提心或空性见等因缘具足,则烦恼也可以转为道用,否则虽然万法不成立,是空性,却好似蛇的形象一般也会伤人。在《现观庄严论》和《般若经》中,经常提到烦恼转为道用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菩提心。比如说,在菩提心的摄持下杀、盗、淫、妄,就不算为罪业;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在具足空性智慧的前提下,烦恼也不称其为烦恼,自然转为道用了。有了这二者之后,烦恼也成了有用的东西,不然,倘若直接与烦恼交锋,则不仅会受到伤害,甚至会堕入恶趣。(三)有个家人一看,就了知水缸里不是蛇,只是蛇的形象而已,并且他还知道,在没有任何东西的帮助下,直接去接触蛇的形象,也不会受到伤害,但是,因为长久以来习气的串习,以至于使他看到蛇的形象也会毛骨悚然,所以他只敢唆使其他人去扔掉绳子,他本人还是不敢直接去碰这个蛇的形象。要知道,这些比喻都来自于印度。在释尊住世期间,印度到处都是古老的原始森林,毒蛇在当地也相当厉害猖狂。从戒律的典籍当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毒蛇咬伤甚至咬死人,或者某人的床下钻出一条毒蛇,谁的天花板上掉下一条毒蛇等等的记载,当时的印度人对蛇是相当惧怕的。而今,王舍城等周边的森林已荡然无存,在大家的概念中,毒蛇也不是那么可怕了。这个比喻,代表密宗外密的观点。藏传佛教拥有十分完整的外密见解与修法,我想,唐代翻译的一些密法和日本的东密,可能就属于外密的一部分,但我至今还没有去研究汉文的密法典籍,所以也不敢信口雌黄。外密虽然说是密宗,若与内密比较起来,仍有相当大的差别。外密的观点是什么呢?首先,在证悟空性方面,外密和中观的空性没有什么差别;然后通过修习生起次第(虽然名称与内密的生起次第相同,但内容有很大差别),念一些以大日如来为主的本尊咒语,而后即可将凡夫身转化为佛的报身,这是它比较突出的观点。尽管外密的修行人知道,最终此世界都会转化成清净的佛的坛城,然而他们做不到像内密那样的观想修行。目前我们见到的佛的双身像,以及一些愤怒本尊的唐卡,全都是内密当中的,真正的外密修法里不会出现!大家都了解,佛陀传法是针对人的根机,一步一步逐渐向上引导的。外密虽然是密宗,既有灌顶也有生起次第等等,却没有内密的见解,因此导致他们在观想的时候,只能将自己观想在现处的世界中,身体也是现在的样子(不过,有些时候也会把自己观想为佛),然后观想佛和本尊在前面,接下来持诵咒语。他们有很多念咒的方法,他们认为,通过念咒就可以将自己变成佛。外密行人在闭关修法的时候,相当讲究卫生,每天不仅吃素,而且要洗三次澡,比较偏重于行为,而且在行为上做得很好,只是修法上相对要差一些。事实上,越是在行为上执著、讲究,修行上就越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修行层次越高的人,行为上也可能会有一点点不规范,当然,不规范的意思,并不代表可以随便杀、盗、淫、妄,大家看看印度八十位成就者的传记就会明白了!(四)某人回来一看,就知道水缸里面只是一条绳子,虽然看起来像蛇,却不是真正的蛇,而且他也不认为蛇的形象会伤人,他一把捞起绳子说:“怕什么?哪儿有蛇啊?!这明明是一条绳子嘛!”这一比喻,暗指除了大圆满以外的内密。从大圆满的角度来看,他的观点还是有一点点问题。虽然他知道这只是蛇的形象,但他对蛇还是有执著,为了表示自己不害怕,才故意这样做的。1、内密的特点我们一定要注意,虽然有些内密在修外加行、内加行、正行,修六波罗蜜多等等方面,不但与其他密宗一样,甚至与显宗也如出一辙,然而,有些内密的不共同修法和行为,却是与众不同的。举个例子:比如贪心、嗔心、嫉妒心、傲慢心等,小乘佛教认为这是真正的烦恼,要断除它同样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对治力,否则会造成实质上的伤害,内心对其非常惧怕;大乘菩萨进一步了解了烦恼的真相,不认为五毒、三毒等烦恼是实有的东西,但是,即使在如幻如梦的世界中,仍然不能直接面对烦恼的真相,需要借助菩提心等其他外缘,才可将其转为道用;外密既不认为烦恼是一个实有的东西,也不承认烦恼的本性是不清净的,而认为五毒等烦恼,可以转化为佛的五种智慧,不过也要具足一定的条件,否则还是不敢直接接触烦恼;直到密宗的内密,才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如今在全世界,只有藏传佛教才具有内密的完整传承。印度也仅仅在八、九百年以前存在过,西藏人到印度求学的时候,已很难寻得内密的踪影了。印度当时的内密修行人是非常保密的,因为印度是鱼龙混杂的复杂之地,持外道、内道观点的修行人也遍布四处,当时释迦牟尼佛传法的时候,无论任何一个问题,都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不然很容易发生争论。后来内密传到了西藏,藏地当时并没有多少宗派,只有佛教和苯教。佛教虽然有大乘和小乘,但佛教徒在修小乘的同时也修大乘,修大乘的同时也修密宗,至今藏地也是如此,所以西藏的内密修法并没有印度当时那样保密,而是比较公开。当伊斯兰教摧毁了很多佛教庙宇以后,本来密宗在印度就不太公开,之后连显宗的很多传承都消失了。但是,密法在藏地得到了弘扬,而且可以肯定地说,藏密的传承是非常清净的。因为密宗非常注重传承,而且一定要口传,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假冒之法的出现。有些密宗故意用很多奇怪的名词,外人无法理解,只有证悟的金刚上师们才能解释,同样也是考虑到鱼目混珠的问题。另外,藏传佛教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辩论,通过辩论可以澄清很多问题,无论任何一句话,都可以一直追溯,直到认定为佛陀亲口所说为止,因此,藏密的教义不会有任何问题。唐密和东密好像本身也没有内密,只有在西藏才有内密修法的传承,所以我想,真正了解密宗内容的,只有西藏本土的修行人,他们才是真正的专家,真正的权威。除此以外,无论被冠以何种至高的称谓,都是门外汉,都没有资格为密宗定义。内密的观点与其他宗派不同,简单地说,从中观应成派到内密以下的空性观点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证悟远离四边戏论的空性,但内密在空性的基础上,还有一点不相同:显宗的最高境界认为,万法的现象如同我们所看到的一样,凡夫认为是真实的,而实际上一切都是虚假的;密宗认为,万法不仅虚幻不实,甚至从现象的角度来看,也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不但从实相上来说是假象,在现象上也是清净的佛的坛城!显宗实际上也承认这个观点,只是释迦牟尼佛没有对这类根机的人强调而已,不过,显宗在一些经典中默认了这个观点,认为大乘菩萨修到第八地的时候,有三种转化或者三种清净,这三种清净当中有一种,就是五根清净。五根清净时看到的万事万物,包括我们的娑婆世界,都与极乐世界、东方琉璃光佛的刹土一样庄严。佛告诉我们,实际上这个世界永远如此,从未变化过,因为凡夫有烦恼障、所知障,所以被障碍掩盖了世界的真正面目。当修到第八地之后,五根清净了,才开始看清世界的真相。世界的真相又是什么呢?就是密宗里讲的佛的坛城。佛陀在很多显宗经典当中也讲过,《维摩诘所说经》的缘起当中就讲得很清楚。内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强调当下就是佛的坛城。显宗虽然默认,到第八地时会有这些现象,但首先却不提这回事。当然,佛的坛城也有不同的层次与含义,譬如,像极乐世界或五方佛的刹土等有形、有色的有相世界,是最低层次的佛的刹土。平时大家所见到的释迦牟尼佛的化身,金刚萨垛的报身,还有普贤王如来的法身,这些有头、有面、有手的佛,都是不了义佛,其目的,是为了度化某类众生而显现的。密宗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佛和佛的坛城。即便如此,与显宗相比的话,这些已经是相当了义的佛与佛的刹土了。在这个比喻当中,当事人没有将绳子当成真正的蛇,更没有对蛇的形象的畏惧,因此他会故意抓住绳子并把它扔出去。同样的道理,内密行者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清净的,所以也会故意接受五肉五甘露。本来,密宗的五肉五甘露,对一般人是不公开的,虽然在这类修行人的境界中,清净不清净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完全具备了接受五肉五甘露的能力,但其他人因很难有机会了解其中的意义,故而不一定能接受,多数人还是会不理解,甚至因此而生起邪见。密宗为了保护他人的善根,所以在公众场合或一般情况下,仍然以小乘佛教的戒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内密行者为什么要接受五肉五甘露呢?就像普通人怕蛇一样,他们也会惧怕五肉五甘露,有清净和肮脏的分别念。不过时代不同了,对现在的许多人而言,五肉都不算什么了,五甘露可能还有点不行,但在佛陀时代的印度中部,根本不会有人去吃五肉当中的任何一种,他们认为这些都很肮脏下劣,不像现在的人,哪怕是人肉都敢吃,所以我们简直无法找到十分贴切的比喻,来形容当时人们对五肉的厌恶……然而,证悟者的境界却完全不同,当他真正证悟之后从禅定中出来,首先,在他的境界中,一切现象都是清净的,没有什么五肉五甘露;其次,从证悟空性的角度而言,所有一切都是虚幻的,没有一样真实的东西。为了巩固或进一步体会这个观点,他们会直接接受五肉五甘露,从中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净、脏等一切分别都是人的执著。事实上,接受五肉五甘露并不是整个内密的共同修法,只是其中摩诃瑜珈的特点。 {:s_61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