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居士 发表于 2009-9-4 10:18:52

五体投地

本帖最后由 厚朴居士 于 2009-9-4 10:21 编辑

佛家的礼拜
五体投地   
  佛家的日常修行,贯穿着一系列的言语和行为,除了念诵各种经咒和赞偈外,还要焚香、礼拜。
  佛家的礼拜,简单地说:就是对佛菩萨像,恭敬虔诚作礼的举动。礼拜,这种举动,其实并不限于佛教,每种宗教几乎都有礼拜的仪式,各个民族也几乎都将礼拜作为恭敬的象征。但具体的礼拜方法各不相同,礼拜的对象更不一样。那么,佛教信众是怎样礼拜,怎样看待礼拜的呢?
    礼拜的步骤:大乘佛教礼拜一般都伴随观想。
    第一步,要肃立合掌,腕与心口平,两足跟离开约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成八字形。站好后,要收束杂乱的心意,瞑目观想:我以往无量劫中的父亲在我右边,我以往无量劫中的母亲在我左边,儿女眷属在后边,一切冤仇在前边,这无量世、无量劫的父母、冤亲、眷属,都在我的四周,团团围绕着我,随我一齐礼佛,愿他们以礼拜的功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家认为:礼拜时,加上这种观想,就不仅仅是自己在修行。而且也是代替他人修行。因此功德更大。
  观想时,不但想自己的亲人和恩人,还要想自己的仇人和敌人,更表明了佛家慈悲平等、主张和平的观念。
  观想后,弯臂,右臂斜伸,右掌向上,按于拜垫中央,左掌仍举不动,两膝随即跪下。
    第二步,跪下后,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的左前方。
 第三步,右掌由拜垫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六寸许。
 第四步,以头垂叩于两掌中间拜垫上。
 第五步,两掌随即翻转,手心向上。代表以两手托承佛足,以求福慧。这种礼拜形式叫:“头面接足礼”。还有一种说法是:小孩子向大人求索物品或钱财时,就是这样摊开手掌承接所求财物的,双手摊开,表示:“承接佛菩萨所赐的福慧”。
    第六步,两手握拳翻转,头离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心。
    第七步,左掌举回胸前,右掌将身撑起,与左掌合,同时两膝起立,合掌依然。
    第八步,按照以上步骤共礼三次毕,合掌弯腰,垂至膝前,以左手四指包右手四指,两大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伸直腰,举至齐眉,再放掌。这个动作叫:“问讯”。   
    合掌和问讯的规矩    与礼拜密切相关的两个动作是“合掌”和“问讯”。佛教信众相见,通常都是合掌相向,口称:“阿弥陀佛”,看似非常简单。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也有其规矩和意义。
    合掌。合掌也叫“合十”。佛教信众恭敬虔诚的第一个礼节,就是肃立(两脚与肩同宽平立)合掌。合掌的式样:一般是以两手的掌指伸直,掌背微躬,掌心略弯,举至心口处轻合,不可过紧,宜如塔形。按照佛家所说:“两掌合紧不留余隙,是为外道合掌,第一会沦为外道。据说:这是因为合闭太紧,难入真空,妙有之境的缘故;第二会感生在无佛的地方,不闻三宝之名。”也就是说,佛教信众的合掌,两掌心间,一定要留有空隙,不可紧紧合在一起,紧紧合在一起的是外道。即:佛家以外的其他宗教门派。
  在佛家看来,紧闭掌心,代表不能得到真空之理,是执着的表现。可见,一个简单的合掌动作也大有学问。
    问讯。严格的问讯礼仪是这样的:先合掌当胸,稍弯身,合掌的手顺着向地时,立即将右手的中、无名、小指叠于左手的中、无名、小指上,两手的食指尖相结做半圆形,不可为尖形,两手的拇指尖也相结,然后直身,手向上举至两眉际间。其实,这个动作是佛家的一个手印,叫做“毗卢遮那印”。据佛家的说法,做此印时,我们本具之佛性,刹那间与佛的法身结成一片,此是以心印心,佛即会意。行此问讯礼时,贵在身、口、意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一念不生,一念不灭,功德无量。
    顶礼膜拜    佛家礼拜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五体投地,即:两肘、两膝及顶部共五个部位都触到地上,以示恭敬。
  《阿含经》说:“二肘、二膝及顶,名为“五轮”,轮谓圆相,五处皆圆,能令上下回转,生福转多,名为:轮也。”即是说,这样礼拜佛菩萨,可以使众生得到很大的福报。因此,在佛家,五体投地,一般只用于礼拜佛菩萨或高僧,对其他鬼神、仙灵,乃至自己的父母等,都不用这种礼拜法。
    五体投地中,最尊敬的礼拜是用头触佛足,称之为“顶礼”或“稽首”、“头面作礼”等,这是因为头是人身上最尊贵的部位,足是身上最卑下的部位,这就是古人说的“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礼之极
也”。据说,这原是印度的一种礼节,时至今日,印度仍有卑下者顶礼,乃至亲吻高贵者足部的习俗。佛教诞生于古印度,“顶礼”这一仪式也算是“人乡随俗”的表现吧。随着佛教东传,这一礼仪也传人中国。不过,“顶礼”仪式在汉传佛教中似乎只留下个名称,并没有多少人去实践。“五体投地”一词,在汉语中也有了世俗上的意义,表示对某人心悦诚服÷佩服之至。人们常说“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等等,就是证明,其实这个词是来源于佛家的。
  手印,叫做“毗卢遮那印”。据佛家的说法,做此印时,我们本具之佛性,刹那间与佛的法身结成一片,此是以心印心,佛即会意。行此问讯礼时,贵在身、口、意三业清净,都摄六根,一念不生,一念不灭,功德无量。
  注:深圳数百僧众顶礼膜拜,为台湾同胞祈福,在佛教界引起很大振动。深圳僧众“以戒为师,虔诚修行,好象又回到了佛的时代。有人问我,什么叫”五体投地“?故推荐此文,希望大众喜欢。
                                 (厚朴居士推荐)

光明 发表于 2009-9-5 08:37:42

精进修持 发表于 2012-1-16 11:49:42

wn123 发表于 2013-4-10 16:00:0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