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是一种社会道德教育(一)
佛教教育是一种社会道德教育(一)佛教教育是一种社会道德教育,近年来,在国内外及社会各界得到了共同认可。佛教教育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止恶修善』;『戒杀放生』,『严持戒律』,『知恩报恩』。
佛伦理教育是关于佛教道德思想、道德观念的学说,主要用来调解佛教信徒之间的关系,以及佛教信徒与其它信徒之间的关系,是规范佛教信徒在修持实践过程中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佛教的伦理道德本文认为主要体现在:『止恶修善』的善恶报应之因果观;『戒杀放生』的众生平等之慈悲观;『清规戒律』的遵纪守法之自觉观;『知恩报恩』的尊老爱幼之孝亲观等方面。
佛教『止恶修善』的伦理道德教育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其劝善化俗的思想,最为中国本土化的思想道德领域所接受,其劝善化俗的作用,也为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宗密在《原人论》中说:『天竺世教,仪式虽殊,惩恶劝善无别,亦不离仁义等五常,而有德行可修。』由此可见,佛教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的伦理教育。今就佛教对于善恶报应说、性善性恶说及劝善化俗等方面说明佛教教育对伦理道德教育的意义。
关于『善恶』的论说在佛教涉及非常之广泛,在佛教各个经论中都对『善恶』的界定作了明确的说明。所谓『善』者,是指顺应、顺理之义,即随顺佛法使自己和他人皆能得到利益;言『恶』者,是指违逆、违损之义,即违背正理损害自己和他人利益,与贪、嗔、痴等烦恼相应障碍圣道。如《大乘义章》卷十二说:『顺理为善,违理为恶。』又《成唯识论》卷五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为不善。』在佛教经论中将善法称为白业,将恶法称为黑业,白业是指清净
无染污之法,黑业是指污浊染污之法。白业是属于净业,是众生的善行,通过善行可以去除烦恼达到安隐涅盘;黑业是属于染业,是众生的恶行,而恶行能造三恶道业轮回生死。
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中,一般以善恶来论人性,认为善恶是人性的本质和本性,认为『善』是天所赋予人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而『恶』是人性的贪欲等自然本性。所以,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苟子则认为:人性『本恶』。由此而有了对人性是善是恶的不同论点。从而也引起了学术界对人性善恶的研究。而佛教的善恶论则不同与中国传统的说法,主张人性本非善恶、心性本净、自性平等,而不存在所谓的绝对善与绝对恶,是一种非善非恶的无记性。并且,佛教所讲的善恶,不完全是谈人性的善恶,还包含对佛与众生本质上的善恶判断;同时也不完全是世俗善恶伦理上的善恶,其善恶还包含有法性、真如、佛性、如来藏等含义。所以,道生法师在谈佛性时,认为:佛性即是善性。如道生法师解释说:『善性者,理妙为善,返本为性。』也就是说在道生法帅认为:得理为善,乖理为不善,这里的『理』就是指法性、佛性乃至如来藏等:
佛教之所以主张善与恶皆是人们自心的分别者,其目的就是为了能『止恶修善』。因此,佛教『止恶修善』的伦理观念,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解脱和自我的完善。而且,还担负着扶世助化、劝善化俗的伦理道德教育使命。佛教的善恶伦理观,除了教人们分清善恶外,还以善恶业报轮回的理论与世俗的道德观相结合。从而,使佛教伦理思想不仅在信众中产生了信仰的力量。而且,在社会道德教育中起到了扶助社会实现伦理道德教育的劝善化俗作用。在佛教伦理中,把善恶观与业报轮回相连,由净染业力决定人生轮回果报,由净业得善报,由染业得恶报。如此,善业、恶业在因果规律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善业善果、恶业恶果的善恶因果报应。进一步在时间与空间上将因果报应延伸于前世、今世、来世,形成『三世二重因果』的业报轮回思想理论。佛教认为:人们现在的善恶作业,决定来生的善恶果报;今生所受的果报取决于前世的善恶修行。人们要摆脱这种六道的轮回,就必须要勤修善业,以便证得善果,得以脱离六道轮回而成就佛果。
由此可知,人们通过佛教的善恶报应来认识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规律。从而,可以确定佛教的善恶伦理观,既受到了世俗伦理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内涵;既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伦理特色,也极大丰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所以,佛教的善恶伦理观,对促进社会伦理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一后续)
(注:这篇文章(厚朴居士)录入自<世界佛教论坛>理净法师专刊,希望善友能喜欢。)
{:s_615:}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