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报金刚 发表于 2009-1-27 22:20:23

如何听经与修行

如何听经与修行
作者:阿旺云登桑布开示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
  修行者须发无上菩提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轮问道上的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他们都曾是我们自己的尘身父母,他们在成为你父母的时候,用无比的骨内亲情来抚养你,给予你最好的衣物和温暖,沤心沥血来培养你。他们是你血脉骨肉情的真正恩人。这些大恩人在这污浊的娑婆世界中迷惘徘徊,而内心与外在环境相违,求不得等诸苦中挣扎。他们很想摆脱十不善的基因,但却不知要得到快乐的因是学佛、行善。
  现在来讲经。
  一、在听神圣的佛法及今后实际修行时,应发恳切心,听经和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众生父母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海,使他们净化到遍知圆满觉的圣境。这是非常重要的大愿力。
  每个人从无始以来所修的善根大小不一样,现在行善修善与前世善根大小无关,因而修善、行善是方便之道。发菩提心、正行、回向这三个殊胜之道,就能达到三士道及无量快乐吉祥功德的助缘。反过来说,如要在听经修行时,不摆正你的动机,那么去听经修行只不过是听之修之的虚幻影子罢了。
  听经、修行、观想本尊、念咒、皈依甚至念一个咒语,应具备以下所述三种殊胜助缘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二、讲讲修密宗的三个殊胜方法
  次布扎迦玛所著《三理明灯》中说:“不迷惑一义,方便多无难。根锐增上缘,密乘大殊胜。”对于有慧根之人来说,不需要很多其他修行方法及太多供养资粮,也不需要忍受累世过多的困难,就能证得果位。密宗这些方法的根本处就是改变心识欲念。佛陀说;“一切佛法都是缘起,它常住于欲念之中”。因此,
  (一)在听上师讲经时,应把讲经处看成为圆满吉样时轮,吉祥集密塔;
  (二)视上师为遍知智慧圆满的吉祥时轮;
  (三)四众弟子为吉祥圆满的月贤法王为主的上根人。
  也可把讲经处看成密乘刹土;
  观想讲经的上师为法身金刚持:
  听经的众弟子为无数持明男女;
  又可以把上师观想为一切三世诸佛的代表;即身如僧,语如法,意如佛三宝合一的象征。他是所有佛的化身,是未来佛的来源,是现在所有佛的代表。贤劫诸佛也无能帮我们这些迷惘于五浊恶世的轮回众生脱离苦海;而上师却能接引我们脱离苦海,他超越—切佛,他是我们芸芸众生的恩师。所以说上师是佛、法、僧的代表,他是一切的来源,上师就是吉祥金刚持,拥有洞察一切的如来藏。而我们这些听经的四众弟子,人人都具有佛性,都拥有如来藏。因而,根据自己所拥有的如来藏,凭借这“四大”(五蕴处因)依止大善知识,利用这样殊胜的教授方便之道,最终证得佛果。正如《喜金刚续第二品》所说:“一切众生皆如佛,只是心识为客尘所障,一旦客尘消失即显如佛。” 三、听经的第三个要义是什么呢?
  比如一个容器,用三个比喻来表达:耳不聆听,好比容器口向下(甘露无法倒进去);心不记,好比无底容器;以烦恼之心听经,如容器不净,而有毒。所以听经时:
  ①耳识不为外界所扰,清心寡欲聆听所传之法。否则的话,那就像口朝下的容器,往里倒不进美味可口的食物,徒劳无益,身在听经处,听不进一句佛言。
  ②若只是耳听,而不把佛言牢记于心,那就像往无底的容器里倒美味可口的食物一样,却不会净化自己的心识(心相续)。
  ⑨听经时,如“我慢”等有害的动机所浸蚀,或者有贪嗔痴我慢等五毒的烦恼心来听经的话,不但不能修持自己的心灵,而且会成为傍门外道的缘起。这好像往有毒的容器中倒美食一样。印度的伽格子怕俱巴先知曾说:听经时,要像森林里的野兽听声音一样;在思考佛法时,就像老练成熟地剪羊毛似的;修行时,就像弱智品尝食物一样;学法时,就像饿肚子的公牛吃草一样。这样修行得到的果实,就像太阳从云雾中出来,五彩夺目。 听经时,念经和手中的念珠等等一切行为都应暂时放下,集中精力地听,牢记在心,在实践中修行。
  佛陀说:“我给予你们明白正理之心,为你们讲述解脱方法,解脱与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总之,上师给弟子讲经,讲如何听法,怎样修持,怎样除恶行善、实践,弟子要把上师所言记于心头,不断行持,体认其奥妙。娘麦达说:“若不用正行的方法去学和实践的话,将会落入恶趣道的缘起”,也就是说,带着五毒不净之心,对上师和佛法抱着我慢、怀疑、偏见,在师兄弟之间也抱着我慢、忌妒、诋毁等心态,如此所着,将沦入外道恶趣的因缘中。《正理蔬》说:“修法中有六垢,即我慢、不信、无兴趣、外散动、内紧、厌听。”
  我慢——即是比上师及师兄弟之间的水平高低。
  不信——即对上师及佛法怀疑不信。
  无兴趣——即对佛法生不起法乐。
  外散动——即心识追随于虚幻外界。
  内紧——即心识过于紧张集中,不自然。
  厌听——即听法时间太长而感到讨厌。 在诸多烦恼中,我慢与忌妒二者密切相关,要经常观察反省自己的心态,在细微处是否有别人不如我的贡高我慢心识的瑕斑。要克服我慢,必须消除自己天下第一的我执断见心态。多看别人优点,分析别人长处。古德言:“一切无信众生,不会生起净法,像被火烧毁之种,怎能生出禾苗”。因此,用我慢无信的烦恼之心去求法,就等于自己关上求法入口之门。
  听经、修行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对佛法的探索、研究是成就一世功德的基础。探索研究的层次越高,花的精力越大,所掌握的佛法奥义就越深,实践成就就越高。伟大佛陀为了求法,而在身上点油灯,跳进火海,身上钉上千棵钉子等等数百种苦行。为求正法,宁舍生命,以智慧忍受世间难以忍受之苦。和佛陀相比,我们现在具有这样舒适完满的人生,皈依具有佛法僧三宝一体的无比智慧的上师,听甚深奥义的佛法,应感到无限的喜悦和法乐。现在能听到妙趣恒深的无上正法,是无数大劫中积蓄资粮因缘的结果,真是三生有幸。为这来之不易的佛法因缘,我们就是遇到难忍的诸困难,也要像佛陀一样忍受下去,用恳切、喜悦的心情来听甚深无上的大法。此外,在求法中有三个要素:
  1、有五种倾向是障道的毒素,即:“持”;持句不持意;误持;颠倒持;邪持。  
  2、必须掌握的四要义。正如《华严经小陀罗尼》中所说:“学子你要把自己想成是看病的病人,把佛法想成治病的良药,把上师想成是精通医术的大夫,把勤奋修行佛法看成能使病情马上好转的治疗方法”。这些求法的要义应牢记于心。
  3、注意在求法中的恭敬行为。《毗奈耶》中所说:“不向不恭敬者讲法”。这些不恭敬者包括在听经时无病用物盖头;听经带伞、手杖及它物。什么才是恭敬求法行为呢?《本生经》说:座位低于上师法座,按听经传法的仪轨,恭敬正襟围坐,怀着喜悦的心情听上师传法。并观想上师圆满之身。将上师所传教义像饮甘露一样,像海棉—样把它吸入心中。
  在求法修行中,要具备六度: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智慧。藏经《现观庄严论》中说:“花垫果品为供养,清地威仪与恭敬,不害一切有情物,具足自净依上师。聚神细听上师讲,为了增智解疑义”。如是:布施,如整理上师法座、铺上垫子、献花供养曼陀罗。
  忍辱,不伤害微小动物和一切有情,并且忍受难以忍受的一切痛苦。
  持戒,时刻打扫讲经处,防止自己对上师的不恭敬行为。
  精进,克服对上师及佛法的偏见,喜悦专心听法。
  神定,仔细听上师传佛法,心识不外驰走神,凝神定志。
  智慧,虚心向人请教,消除疑问,获得正见智慧。


  祝愿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愿世界和平,众生得解脱。

hswwn 发表于 2012-5-27 15:25:59

gydz 发表于 2012-8-23 08:58:39

hbwn 发表于 2014-8-31 15:36:31

好帖,随喜赞叹。

gydz 发表于 2014-10-24 12:05:58

常忆师恩 发表于 2015-5-26 15:26:36

{:s_613:}{:s_61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听经与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