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三十八)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三十八)
◎1997.10.02讲于法云文教协会
法句经讲记(三十八)
释传道主讲
北传〈双要品第九〉二十有二章
南传〈双品第一〉二十章
贰、释颂义及因缘
【北传】
11.以真为伪 以伪为真 是为邪计 不得真利
12.知真为真 见伪知伪 是为正计 必得真利
伪,音(魏)gui7语跪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南传】
11.非真思真实 真实见非真 邪思惟境界 彼不达真实
12.真实知真实 非真知非真正思惟境界 彼能达真实
这二偈,北传说:「以真」实「为」邪「伪」不真实,「以」邪「伪」不真实「为真」实,如「是」不能正见世出世间因果事理之人,则「为邪」因「计」因所苦(将不正确的因缘计执为造成现存事实的原因),「不」能「得」正见「真」实因果事理的「利」益清凉。
正「知真」实「为真」实,「见」邪「伪」不真实,则「知」其邪「伪」不真实。如「是」正见从此因、此缘,必然而有彼果报之人,则「为正计」世出世间因果,其「必」能「得」正见「真」实因果事理的「利」益清凉,而不为非因计因所苦。
南传说:「非真」实的因果事理,却「思」其为「真实」;「真实」的因果事理,却执「见」其「非真」实,以真为妄、以妄为真,这是凡夫众生常有的「邪思惟境界」。抱持此种邪见、邪思惟者,「彼」人则「不」能了「达真实」的因果事理。
「真实」的因果事理,能思惟观察而确「知」其「真实」;「非真」实的因果事理,也能思惟观察而确「知」其「非真」实,见真知真、见妄知妄,这是透过佛法熏修而得的正见「正思惟境界」,「彼」人则为「能」了「达真实」因果事理者。
偈中的真与伪(北传)、真实与非真(南传了参法师、净海法师、敬法比丘译本皆作此)、正法与非法(周金言居士译《法句经/故事集》作此),究应作何解释,实有再加说明的必要。依北传《法句譬喻经》的因缘(详后),对照《佛遗教经》所云:『佛说苦谛,真实是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1再证诸印顺导师对『法』的分类判摄所言:『正知解脱、中道,与变动苦迫的世间,是真实(真谛法)……』2,得出所谓「真实」,当指圣者所说的四种真实谛理──四圣谛而言。
四圣谛:苦、集、灭、道,亦即世间与出世间缘起因果的说明。确认身心、世间的实相是纯大苦聚,而苦依无明爱取造业为因而集起(这是世间因果);这惟有依佛说的八正道而行,才能真正灭除苦集之因,而达到众苦的寂灭(这是出世间因果)──此即佛说四圣谛的内容。能如实知『苦真实是苦,集真实是集,灭真实是灭,道真实是道。』3进而知苦、断集、修道以证灭,此人才可谓之了达真实谛理而能见真实者。所以在前述的释义中,将「真实」解说为世出世间的因果事理。
然则愚痴无闻凡夫,或以世间为恒常、可乐而生执见;或知其苦,而却不知循正道修行以断苦集之因,来除灭此苦。反倒妄计苦因,将其归诸上天的惩罚、先祖的余殃、宿命所决定,或者无因的偶然,徒然在此邪伪因缘的改变上着力,「以真为伪,以伪为真」,自然是「不得真利」,而于众苦之除灭无功。必得「知真为真,见伪知伪」,从正见正思惟自心与外境入手,由改变观念而改变言行,才能真正灭除众苦而得佛法的真实利益。
此二偈,南传有一则因缘故事是说到:王舍城的青年优婆提舍与拘律陀,二人向为知交,有一次在观人嬉戏之时,突生无常之慨,于是二人相偕离家,师事当时著名的苦行者删阇耶学习解脱之道。娴熟四吠陀的优婆提舍,在短短的七日之中,即贯通了删阇耶的教授,而被二百五十弟子尊为上首。然他内心却清楚地知道自己实未解脱,而删阇耶的教法,也不再能满足他对真理的向往。于是二人便离开了删阇耶,再度踏上寻求真理之路,彼此还约定:谁先找到通向解脱的正法,一定要毫不保留地告诉对方。
当时,佛成道未久,就驻锡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一日,优婆提舍在城中巧遇了正在托钵乞食的佛弟子马胜比丘,见他威仪庠序、行止端严,优婆提舍忍不住上前问他师事何人、所学何法。马胜比丘就对优婆提舍说了佛陀教示的因缘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王,是义如是说。』4优婆提舍一听,当下悟入,即证预流果。当他把自己与正法的会遇依约告诉拘律陀,并覆诵此因缘偈时,拘律陀也一样闻言即证预流果。
既已寻得真理与解脱之道,为了答报师恩,二人于是欢喜踊跃地去找以前的老师删阇耶,希望能一起去见佛陀,随佛修行。然而删阇耶却回绝了他们,自认也拥有广大徒众的删阇耶,其实放不下身段来就教于佛陀,他形容自己若再成为佛陀的弟子,那就如同大口瓶变成小水杯一般,无论如何,内心上都无法平衡。更何况世人多数是愚痴的,有智慧的只是极少数,何不就让那有智慧的极少数去随佛修行,而愚痴的大多数人追随他呢!
优婆提舍与拘律陀知道师意已决,就带领了各自的弟子,到竹林精舍去求见佛陀,并且就在佛陀座下出家。拘律陀因为是目犍利的儿子,所以人家就称他目犍连;优婆提舍则因母亲有一双如舍利鸟般美丽的眼睛,而被称为舍利弗(子)。他们二人出家不久,即先后证得了阿罗汉果,日后并成为佛陀的双贤弟子。至于删阇耶,佛陀说他为自己的傲慢所害,非但不能见到真理,坚持以非法为正法的结果,便是永远漂流于正法门外!
【北传】
13.盖屋不密 天雨则漏 意不惟行 淫泆为穿
14.盖屋善密 雨则不漏 摄意惟行 淫泆不生
盖,音(界)kai3求盖切
屋,音(沃)ok4英各切
雨,音【有】u7英遽切
漏,音(路)lo7柳度切
泆,音(佾)it8英直切
穿,音【川】chhan1出官切
摄,音【涩】siap4时劫切
俗音【涅】liap4柳劫切
俗音【粒】liap8柳蝶切
【南传】
13.如盖屋不密 必为雨漏浸 如是不修心 贪欲必漏入
14.如善密盖屋 不为雨漏浸 如是善修心 贪欲不漏入
浸,音【深】chhim1出金切
第十三、十四章,北传说:如人「盖屋」而屋顶「不密」实,「天」一下「雨」,水「则」随罅缝而「漏」入屋中。我们的心「意」亦复如是,假使修行而「不」能善摄意念思「惟」,以至言语身「行」,心也就「为淫泆」放荡(「泆」,放纵、放荡之意)等欲贪乘隙「穿」入(「淫泆为穿」,乃「为淫泆穿」之倒装),而浸染于贪欲烦恼中。
反之,如人「盖屋善密」,「雨」水「则不」能「漏」入屋中。同理,修行而能善「摄意」念思「惟」及言语身「行」,因为「淫泆」放荡而来的烦恼则「不生」起。
南传偈意大抵同于北传,是说:「如」人「盖屋不」妥善「密」实,一下起雨,屋中「必为雨」水「漏」入而「浸」湿。修行亦「如是」,『诸法意先导』5,若「不」从「修心」摄意入手,以至言语身行,则「贪欲」等诸烦恼亦「必」循隙「漏入」,浸染为患。
「如」人能「善密盖屋」,那再大的雨,屋内都能「不为雨」水「漏」入而「浸」湿。修行亦「如是」啊!若「善」能「修心」摄意,以至言语身行,则「贪欲」等诸烦恼亦「不」致「漏入」吾心,从而造作身口的恶业。
这二偈,南传也有一个因缘故事是关于佛陀的异母弟难陀。自佛成道以来,父亲净饭王即不断派人来劝请佛陀回国说法,但一直到因缘成熟,佛陀才决定率领众阿罗汉弟子返回迦毗罗卫。可想而知佛陀的重返故国,是如何受到人民与亲族的欢迎;然而,佛陀却再也不是他们昔日的释迦太子了。如今的佛陀,是以真理普施教化,令一切人都能追随他的足迹而解脱成圣的大法王。这一次的回国说法,父亲净饭王即在二天之中证得斯陀含果。『亲得离尘垢』6,世间哪有比这种报答亲恩的方式更殊胜的呢!
第三天,是佛陀的异母弟难陀举行婚礼的日子,佛陀却特意到难陀的房间去向他化缘;但在将钵交给难陀之后,佛就转身离开了,迫得难陀只好从后追逐佛陀而去。新娘见此,也连忙焦急地追了出来,大声呼喊难陀,要他快点回来。可是难陀就这么一路追着佛陀直来到精舍,并且立即被剃去须发,成为比丘。非出自内心的意愿而竟被剃出家,这在佛弟子之中是罕见的特例。何以如此?这或者是难陀得度的因缘已届,所以佛陀才施以善巧先行度他出家。也或者是佛陀预见释迦族的未来(为琉璃王所灭),而早一步为善根成熟的亲族作了安排。
然而难陀最初是并不满意这突如其来的安排的。当僧团随佛移往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时,难陀心中念念不舍的,却是未婚妻子临别的呼唤,以及昔日宫中的种种欲乐享受。相形之下,僧团生活简直毫无乐趣可言,他渴想还俗,回到过去的一切。
这样的心思,怎能瞒过神通、智慧无上的佛陀呢?为了安住难陀想要还俗的心,佛陀于是运用神通,让难陀看见忉利天宫比他未婚妻子美过千百倍的天女们,还善巧地承诺难陀:只要他能精进于佛法的修行,就可以娶其中一位天女为妻。其他比丘知道了佛陀给的承诺,自是不免对难陀嘲讽一番,讥笑他为了女人修行。难陀受了这样的刺激,干脆独自到僻静处去精进用功,终而证得了阿罗汉果。
可偏有不知情的好事比丘会去拨动难陀的心,问一些世俗的问题。难陀说他已不再留恋世俗的一切了,然而这样的回答并不能满足那些比丘,他们就又去请示佛陀,难陀所言是否属实。佛陀于是对这些比丘说:『难陀以前就像是屋顶盖得不善密的房子,常为欲望的雨水所穿透;但现在的他,就如屋顶密实的房子,不再为贪欲烦恼漏穿。因为他已成离欲阿罗汉,永不再为欲望所苦,也不再受生死轮回!』佛陀因而再说偈言:
「如盖屋不密,必为雨漏浸,
如是不修心,贪欲必漏入。
如善密盖屋,不为雨漏浸,
如是善修心,贪欲不漏入。」
【北传】
15.鄙夫染人 如近臭物 渐迷习非 不觉成恶
16.贤夫染人 如附香熏 进智习善 行成洁芳
鄙,音(比)pi2边己切
染,一音(冉)jiam2入检切
一音jiam7入念切
臭,音chhiu3出救切
附,音(负)hu7喜拒切
熏,音(分)hun1喜君切
行,音(幸)heng7喜竞切
洁,音(结)kiat4求结切
芳,音(方)hong1喜公切
北传第十五、十六章,南传并无与之对应的偈颂,因此仅就此二颂释义。偈说:「鄙」陋浅薄、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夫」,成年男子之通称)之浸「染」他「人」,就「如」同人「近臭物」而住,卒将「渐」次「迷」丧其对臭味的敏觉度。「习非」而不以为非、习恶而不知是恶,其结果即是在不知「不觉」中同流合污,「成」就自己的「恶」业。
反之,「贤」明而有智慧、德行的人(「夫」)之浸「染」他「人」,就「如」同人依「附香」物而住,卒将受其「熏」炙,而「进」德修业、增长「智」慧慈悲。「习」一切「善」、断一切恶,终而陶养心「行」德性,「成」就高「洁芳」香的人格。
北传的第十一至十六章,在《法句譬喻经》中记述了释尊宣说此六偈的因缘如下:
佛世,在耆阇崛山(即灵鹫山)后,住了七十余户婆罗门人家,因为他们宿世的善根福缘成熟,合该得度,所以释尊就来到这个村落化度他们。当他们见到释尊的相好光明、世无等伦,不禁油然生起信敬孺慕的心来。释尊在树下坐定,就问这些婆罗门梵志说:『你们居住在此山中,历经几世?又以何维生?』
梵志们答言:『我们居此山中,已经三十几代,代代皆以农耕畜牧为业。』
释尊闻言,就再问他们:『向来遵奉何种修行方式,以出离生死?』
梵志们再答:『一向事奉日月水火,随其时节至诚祭祀。村里若有人死去,就聚集大小族人,唱偈赞颂他往生梵天,以离生死。』
释尊于是告诉诸婆罗门梵志:『平日田作畜牧,祭祀日月水火,死后唱言生天,这些皆非出离生死的方法。即使一生造福、远过离恶,尽多也只是生到诸天,受用福乐;然而未曾修学智慧,福报享尽,终究是要还堕地狱、饿鬼、畜生三途。唯有出家学道、修习清净心行,才能真正获致烦恼漏尽的寂灭涅槃。』因此,释尊就为诸婆罗门梵志宣说了如下的偈颂:
「以真为伪,以伪为真,
是为邪计,不得真利。
知真为真,见伪知伪,
是为正计,必得真利。
世皆有死,三界无安,
诸天虽乐,福尽亦丧。
观诸世间,无生不终,
欲离生死,当行道真。」
这些婆罗门听了释尊的开示,纷纷表明愿意随佛出家,成为佛的出家弟子。在得到释尊一句『善来比丘』的认可之后,这七十余婆罗门梵志即自剃须发,成为僧团的新成员。
释尊于是带领他们一起返回精舍去;但是才来到半途,这群新剃比丘就因顾恋俗世的生活与在家的妻儿,而心生退意。加上又逢天雨,一时找不到避雨的处所,更让惨淡的愁绪伺机发酵。度化众生永有无边善巧的释尊,于是就在路边幻化了数十间的屋舍,好让一行人入内避雨。众比丘正暗自庆幸得了歇脚处可以避雨,岂知屋内竟然漏水!释尊这才借机教育他们而说偈言:
「盖屋不密,天雨则漏,
意不惟行,淫泆为穿。
盖屋善密,雨则不漏,
摄意惟行,淫泆不生。」
这七十余位比丘听闻此偈,虽然强自精进,但内心上却仍难以摆脱暗昧烦闷。雨停之后,一行人重行上路,见地上有被弃的旧纸,释尊就命比丘将它拾起,然后问他们:『这是什么样的一张纸?』
诸比丘敬答:『这应是一张裹过香物的纸吧!现在虽然被丢弃在这里,但仍隐约闻得到它所散发的余香呢!』
释尊没再开示什么,就领着众比丘继续前行。不久,又见地上有一截断弃的绳索,就要比丘再去拾取过来,看是什么样的绳索?
比丘们回禀释尊说:『这一截绳索散发出浓浓的腥臭味,想来该是系鱼的绳索吧!』
释尊这时才告诫诸比丘说:『不论是人、是物,本无一定的自性,全凭因缘熏习而成罪福染净。亲近有智慧、修养的贤明之士,久而久之,自己的智慧、修养与人格,也会有所增益。而与愚暗、心思不正的朋友为伍,久而久之,也会随其造恶而遭受罪殃。就譬如这旧纸与断索,近香则芳,系鱼则腥臭,但因渐染其习而不自觉知的缘故啊!』于是便说偈言:
「鄙夫染人,如近臭物,
渐迷习非,不觉成恶。
贤夫染人,如附香熏,
进智习善,行成洁芳。」
众比丘再闻此偈,对于家庭欲爱之为秽恶渊薮、世俗妻儿之为身心桎棝,才有了更深一层的体认。家,固然是温暖的,可是为了男女财物的相互系属与占有,却往往造作诸多的罪恶,所以出家修道要先离去这一重羁绊障碍。七十比丘因而对自己的出家修道生起坚定的信念,在随释尊返回精舍后,遂各自摄心修行,终得涤尽诸漏,证阿罗汉果。
※※※※※
『人是习惯的奴隶』,这不单说明了个人的行为轨迹,也说明了个人对自对他、对事对境的一种认知轨迹。所以成为轨迹,乃因其有脉络可寻,而且成为模式──一种思考模式、行为模式,或者表达模式、沟通模式……,而对外代表个人的一切。
形成此等模式,或因刻意的学习,或因习焉不察,于是在久熏成习之下,终于习以成性,成了个人与众不同的标记。所以学习的对象很重要,学习的环境也很重要,无怪乎释尊会告诫诸比丘说:「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渐迷习非,不觉成恶。贤夫染人,如附香熏,进智习善,行成洁芳。」与此相呼应的,孔子也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7荀子则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8
续-《●[传道法师]法句经讲记(三十八)》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由上所引,吾人当深自警惕:所以久熏成习、习以成性的关键,全来自于不觉。因为不觉,所以从一点一滴的渗透、浸染,终于到达全面地被同化!但是一般人并不容易觉知到这样的危机,而多是人云亦云,或随自己的好恶、利害来抉择一切、建立一切。
对于自己所好者,或与己有利者的一切(观念、言论、行为),尽可以全盘的接受或予合理化;然对于所恶者,或与己利相冲突者的一切(观念、言论、行为),却抱持高度的质疑或根本给以否定。于是所好者、与己有利者的一切,都被归为正确、合理,反之则不正确、不合理,而全然不问是非曲直为何。这来自个人好恶与先入为主的成见,不也是另外一种可怕的熏染吗!而大多数的我们,浑然不觉其恶!就是因为这样的不觉,所以我们一点一滴地流失自己最淳朴可喜的真与善。但愿在佛法的修学中,我们也能一点一滴地发现自己知见上的、性格上的盲点,并且勇于面对、突破,那末,「知真为真,见伪知伪」,虽不中,亦不远矣!(待续)
【注释】:
1.《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佛遗教经》)(大正12.1112上)。
2.印顺导师,《佛法概论》(新版),页10。
3.《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大正30.475中)原文:『我能观苦真实是苦,我能观集真实是集,我能观灭真实是灭,我能观道真实是道。』
4.《大智度论》〈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第二十九〉卷第十八(大正25.192中)。
5.本品南传第一、二章。
6.语出莲池大师七笔勾。
7.《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8.《荀子.劝学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