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化肥发黑 发表于 2015-9-9 17:05:50

乡村的味道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此时吹来的风,已经不带一丝凉意,那是天地间蒸腾的暑气。随着小暑节气的到来,南方也就真正进入了伏天,因而小暑的关键词便是:出梅,入伏。梅雨季节结束,夏天真正开始,而这时节给人最大的感受,便是热。人们最常见的行为可用两个字表达,避和伏。
我是个懒散的人,所以,我喜欢这个"伏"字。炎热的天气,让我寸步难行,不愿意到处去,因而,宁愿把自己关起来避暑。
古语云:小暑金将伏。
夏正是嚣张的时候,秋已经迫不及待了,这里的金,指秋天的肃杀之气,意思是说,催促夏的离开。然而,此时夏天正是强大之时,秋天伏藏,所以,这个"伏"字,也有了韬光养晦之意。
而杭州真正入伏的日子是农历六月六,这在古时候是个节日,人们晾晒衣物,书本,也晾晒发霉的心情,皇帝还要给文武大臣、皇亲贵戚发冰票、赏冰块、赐甜品,一起度过炎炎苦夏。
在老家,我们也会晾晒衣物,老人们称之为晒龙衣。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每到这一天,就会帮着母亲把箱子抬出来,在院子里用大板凳搭上两根木棍,铺上芦苇编织的帘子,晒衣服。箱子里,柜子里的衣服全部拿出来晒,把睡觉的床铺也揭了,趁着阳光最毒的时候,晒死霉菌。
在这段时间里,晒完衣物晒床铺,晒完床铺晒被褥,反正能晒的东西,都得拿出来见光,包括家里圈起来的粮食。当然,我也会把自己心爱的书本拎出来晒,我喜欢晒完后染上的阳光味道,纸张,被褥,衣服上都有。
晒东西最要注意的便是雷雨,虽说黄梅已过,但是,"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所以,不得不防。
晾晒的衣物倒还好,最怕的就是晾晒的粮食。衣物都是大件的,抢收比较方便,粮食颗粒太小,灰尘也多,抢起来最是麻烦。所以,这时节晒粮食,我总是被母亲安排看场。
为了消暑纳凉,我常常搬个马扎,坐在大树底下,拿一把芭蕉扇,边扇扇子边看书。幸好有个哥哥,所以,我们换班看场子倒也不累,有时候和哥哥吹吹牛,下下棋也快活自在。
晒粮食除了要防雷雨,还要防的就是家禽。那些贼眉鼠眼的鸡鸭,总是趁人不备,偷偷跑到粮食堆里吃粮食,最可恶的是,吃就吃了,还要"吃饱喝足"后拉泡屎,好像要证明它们来过。家禽的胆子都很大,脸皮也厚,刚撵走不久,趁着不备又会溜回来偷食。有时候,我和哥哥下棋,下投入了,就会被鸡鸭占到便宜,吃到饱,为此没少挨母亲的骂。
唐代《四时纂要》记载,人们从五月起,就开始晒画卷皮衣、衣服、缎匹、图章、书籍,每遇到晴朗的天气都要晒,一直晒到八月。明清时代暴晒衣物,基本上固定在六月六。崇祯《嘉兴县志》记载:"六月晒经书、图画衣服、器用之类,取太阳之光,尽日而昆明白癜风医院而止。"皇帝也不例外,清朝内务府銮驾库,一到此时,就要暴晒銮驾仪仗,以及历朝御制诗文和书集经史,称为"晒銮驾".
常听老人们说,六月六是小白龙探母的日子,所以,这天最容易下雨。母子相逢泪便流,龙的眼泪就会酝酿成雨水。相传小白龙犯了天条,被龙王父亲囚禁在很远的一个小岛上,失去了行动自由,唯有六月六这一天,龙王恩准其回家探母。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带来了惊雷和闪电。
所以民间也有省亲的习俗,旧日扬州,六月六,要接姑娘回家歇夏。新婚妇人得在娘家待一个月,到农历七月七牛郎织女团圆的这天,才回婆家。而此时,娘家还要为姑娘做两套衣服、一双袜子、置一把扇子、一条毛巾,以便姑娘安然度过整个夏天。
说到"避"这个字,我便会想起承德的避暑山庄。由于阳光毒辣,燥热难耐,古时候又没有空调,所以,皇家便会在这样的时节选择到承德避暑,因而承德避暑山庄就成了皇家夏季纳凉的别院了。
我有幸去过承德,也打避暑山庄的门前经过,但是遗憾的是,没有时间进去观瞻。那晚到承德,下了火车已经七点半了,坐出租车经过的时候,只看见巍峨的大门,一派奢华和气派的景象,中间的匾额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避暑山庄。
朱红色的柱子,青灰色的瓦片,加上昏黄的灯光,便有了别具一格的韵致,景观灯勾勒出的轮廓,精美绝伦,惹人垂涎。承德是一个山凹里的城市,四面环山,又有数条河流经过,司机师傅说,山庄里的温度要比外面低到10度左右。所以,住在里面一定是非常舒服,不愧是皇家的行宫了。
在避暑山庄不远的地方有另一处人文景观--康熙大典,据说是张艺谋的杰作,依山而建的仿古宫廷,五星级的高档会所,京郊的达官显贵都是到那里消费的。而这一建筑,也给出游的有钱人"避"的同时增添了许多"乐"来。可惜的是,我也只能经过而已。
而关于"伏",我更多的记忆便要牵扯到四年之前了。
那时候,我还是一名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一座城,温暖围困,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我一直把它当成第二故乡,这便是徐州。徐州这座历史古城,是当时西楚霸王项羽定都的地方,刘邦也出生在这里。
要说这座城和"伏"有什么渊源,这就得从徐州的"伏羊节"说起。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徐州的狗肉很出名,沛县狗肉,闻名天下,只因为一个屠夫,名字叫樊哙。后来跟随刘邦闯天下,也是大汉开国功臣之一。但是,徐州人入伏吃羊肉,也是由来已久的,这种习俗可以上溯到尧舜时期,远比徐州人吃狗肉更为源远流长。
徐州,古名彭城,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徐州人喜爱吃羊肉,体现最深刻的莫过于当地的那句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昆明白癜风医院所以,徐州人热衷吃羊肉,是一件比吃狗肉更有历史,更有内涵的事情了。
现在徐州每年六月六开始,都会举办伏羊节,彭城的大街小巷,会出现很多关于伏羊节的标语广告。那些饭馆更是会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打折促销活动,诸如吃羊肉,送啤酒,一锅羊肉全家尝等。只见饭馆的门头下家家横幅标语都是关于伏羊节的。
徐州是座内敛低调的城市,不像北京上海的繁华,也没有杭州苏州的婉约,大家知道徐州,大抵是因为它是交通要道,铁路枢纽,战略要地,楚汉都城等,很少人真正研究它内敛的性格。我认识的徐州,便和这个"伏"字一样,藏而不露,是座韬光养晦的城市。
徐州城的历史,恐怕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也是遥遥领先的。但是徐州的低调也人所共知,它经济不如北上广,风景难攀江浙沪,是什么造就了它的内敛,又是什么使得它徘徊不前呢?是战争。
徐州是内敛低调的,徐州是韬光养晦的,但是不代表徐州是软弱无能的,徐州城虽不繁华,却可以傲视群雄,徐州城虽不算美丽,却也是华夏的翘楚。徐州城每次到达鼎盛时期时,都会遭遇一场战争,然后变成一片废墟,慢慢地爬起来,然后再被打倒。它经历了三起三落,谁能说邓小平不伟大呢?徐州城亦是如此。
这是我读大学时,一位老师分析的,我认为非常有道理。据说,建国以后,蒋介石退守台湾,还派出轰炸机轰炸过徐州。多灾多难的徐州,三起三落的徐州,经历过重大历史变故的徐州,这才是造就其"伏"的品质的最关键所在。
小暑,初伏,于我而言,不管晒也好,避也罢,最重要的都落在一个"伏"字上。我说我夏季懒散,喜欢躲在家里,我知道别人一定会认为我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但是,我认为正是这样的季节,才能够真正提升一个人的品味,才能够真正修炼一个人的内涵。
因为炎热,所以懒散,因而也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平日里不能做的事情,现在也有时间去慢慢完成了。
我喜欢"韬光养晦"这个词语,这段时间,我便静静地待在家里,"伏"起来,读书,写字,想未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平日里工作太忙,走南闯北,忙的都是别人的事情,为的是满足吃穿,为的是养家糊口。而夏季"伏"起来,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为自己了。所以,炎热反倒给我带来了许多好处。
宋江说,"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我知道他"伏"的艰辛,是为了有一天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所以,我也常用他的这首《念奴娇·天南地北》来勉励自己。我相信,我也会有那么一天的。
初伏,伏下去,是为了更好的站起来。因为它才是人生的真谛。所以,我喜欢这个节气。
http://www.jgsdf.com/forum.php
http://www.jgsdf.com/forum.php
http://www.jgsdf.com/forum.ph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