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集
摘自《净公上人《弥陀要解》讲记48集》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集
请看经本的第一面,我们看序文: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到这个地方是一小段。前面将「诸佛」给诸位做了个简单的介绍,今天要说的是「随机施化」,这一句非常重要。「悯念」是慈悲,如果没有慈悲心,佛教化众生那个动力就没有了。我们知道世间人他会每天认真努力的在工作,什么力量在那里推动他,叫他不断的在努力?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是名跟利。如果没有名利,谁还愿意去工作?诸佛菩萨他既不要名也不要利,那到底是什么力量在那里策动他,让他不疲不厌在努力的去工作?就是怜悯这一切迷惑的众生。佛说这句话,这个众生的范围就包括得非常之广。因为佛看菩萨,菩萨并没有圆满的觉悟,换句话说,佛眼睛当中菩萨还是在迷,不过迷得轻一点而已,不太严重,他还是在迷,所以佛也要教菩萨。菩萨以下,可以说是愈迷愈深。
佛门里面将一切众生分为十个等次,所谓十法界。这十个等次是怎么来的?就是迷悟差别不同而说的。迷得愈深,位次排列就排在下面,迷得愈浅,位次就排得越高,可以说都是依迷悟这样排列的,所以叫群迷,这是指九法界的众生。因此,佛教导这些众生一定要随机。迷得深的人就显得愚笨,迷得浅的人就显得聪明,所以世间人智愚不相同,这到底怎么来的?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迷悟差别不同,从这个地方而说的。因为迷得不一样,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也就不相同。如果迷得深的人,一定要想方法逐渐逐渐教他开悟,比较上要费事一点;迷得浅的人,也就是智慧高的人,教学就比较上方便、比较上容易。所以佛教化众生,他是因众生的程度不相同、根性不一样,乃至于像我们现在所说的,他教育的程度不相同、文化背景不一样、生活方式不尽同。他的教学,从内容到方法来讲,真的是无量无边,几乎可以说,他是因人施教。就像我们中国古时候教私塾一样,私塾老师教学生是个别教导的,佛对于九法界众生也是个别教导的。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一层,对于佛的恩德、佛的伟大,我们才能够生起真正的恭敬心。这是讲「随机」。
「施」是设施,「化」是教化,为什么不用教,而用化?教是从因上讲的,化是从果上说的。佛教导我们,我们有没有变化气质?如果没有变化,这个教学就是失败的。佛教导我们,我们确实产生变化,从前愚痴,现在聪明了;从前没有智慧,现在比较有智慧,这就起了变化;以前生活感到很苦,现在觉得很快乐。离苦得乐、破迷开悟,这就是变化,这个就可以能够见到他教学确实有了效果。底下一句是「虽归元无二」,这一句是讲佛教学的宗旨是一个,无论是对菩萨、对阿罗汉,乃至于对我们,甚至于说对恶道众生,目标是相同的。什么目标?都是教一切众生圆满成佛,叫归元无二,都教我们圆满的成佛。但是他教学的方法太多了,他不是一个方法,他是许许多多的方法。但是方法尽管多,佛家常讲的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法就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虽然多,诸位要晓得他的目的是一个。
在这一小段里面,把佛教学的目标以及方法都为我们说出来了。我们在这个地方必须深深要去体会,这里面有大学问。在中国隋唐以后,中国的佛教分为十个大的宗派,这十大宗,小乘两个宗派,大乘有八个宗派。每一宗底下分的派又很多,传到现在一千多年来,如果要算隋朝那个时代,差不多将近有一千五百年的样子。后人往往存着门户之见,以为自己修行的这是正确的,其它法门都是错误的。这种看法、这种想法、说法是错误的,不是正确的。佛在此地不是明明告诉我们「归元无二,方便多门」吗?好像我们这个讲堂,我们这个讲堂只有两个门进出,有许多讲堂四面都有门户,都可以进出。从任何一个门进来都一样,不一定说从这个门进才是正确的,那边都是错误的,进来不都一样,哪有错误?我们把这个道理明了了、搞清楚了,就不会自己赞叹自己法门,去毁谤其它的法门。所谓是自赞毁他,这是错误的,这个是对于佛法完全不了解,不知道佛用的方法不相同。为什么不相同?是因为每个人根性不相同。可是我们的目标、方向完全是相同的。再看底下一段。
「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这一段的指示就非常重要。佛在世时的时候没有问题,任何一个人遇到释迦牟尼佛,你向他请教,你向他要求,他一定会教给你修学的方法,满足你要求的愿望,他一定可以达到。但是现在佛不在世,去我们太远了,释迦牟尼佛入灭,按照中国历史的讲法,今年是三千零二十年。外国人的讲法是二千五百多年,出入有六百年这么大的一个数字,这个我们都不必去考证它。总而言之,去我们已经很远了,佛不在世。佛留下这些经典,诸位要晓得这些经典都不是教我们的。就好像一个大夫给病人看病一样,每个人生的病不相同,他的处方当然不一样,这一点诸位一定要清楚、要明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经典,就是这个大夫留下来他生前替那些病人开的处方。我们都把它当作宝贝,都用这个方子来治病,诸位想一想这个危险不危险?如果这个处方跟我的病不一样,吃了不但不能好,恐怕马上就要要命。所以佛法要修学,真的要认真、要仔细,要是学错了,亏就吃大了,问题就非常严重。要晓得,不是替我们开的处方。
所以我们看经典,你看每一部经它有启请的人。像在中国念的《金刚经》大家都很熟悉,《金刚经》是谁启请的?须菩提尊者启请的,是释迦牟尼佛对须菩提讲的。我们的病跟须菩提的病不一样,所以须菩提听了《金刚经》就开悟,就证果了。我们《金刚经》念个一百遍、一千遍都开不了悟,把时间都浪费掉了。这是什么原因?药不对症。决定不可以听说《金刚经》好、《法华经》好,是!哪一部经都好。就跟药店一样,你看药铺里那么多药,哪一味药不好?每一味药都好。可是你要用,对症才能治病,不对症是病上再加病,这就是佛法的难处。今天蕅益大师为我们介绍的是净土念佛法门,这个法门,特别是在这部经里面,我们所看到的,这部经没有人启请,释迦牟尼佛开这服药方的时候,没这个人生病,他开了这服药方。这服药方是什么?所有一切病统统都治。这个跟其它的方子不一样,可以治当时所有众生的病,也可以治未来一切众生的病,未来就包括我们。这就搞清楚了,原来这个法门才是佛对我们说的。佛对我们说的、为我们开的,我们采取这个法门,依照这个法门修学,哪有不成功的道理?诸位要是看看中国佛教的历史,自古以来修学佛法的成就,你就会发现修净土成就的人最多。这是证明世尊这部经确实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所开的,不是单独给某一个人开的,不是单独给某一类人所开的。
所以说是在「一切方便之中」,就是在无量法门里面要讲求最直捷的,这个「至」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最直捷的。最「圆顿」的,圆是圆满,顿是顿超,是不要经过次第,一生当中可以成就的,这叫顿超的法门。佛法里面通常也讲顿、渐两门,普通一般叫渐修。好像我们读书一样,由小学、中学、大学,由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按着顺序来修,这个时间要很长,这叫渐修。顿修是可以躐等的、可以超越的,不必依照这个顺序,从小学一年级就可以超越到博士班去,我们现在讲那是属于天才儿童。这个法门是佛以他的本愿功德协助我们,我们可以在一生当中超越,这是超越无量的法门,超越菩萨五十一个阶级,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一桩事情。怎么会超越?这也得要简单说说,否则的话,诸位要是多听别人讲演佛法,对于净宗就会产生怀疑。所以,这个法门叫难信之法,真的难信,因为它的方法太简单,它的功德太殊胜,叫人一接触,不敢相信。
佛告诉我们,佛法的修学必须要断烦恼。佛给我们说,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六道轮回是自己造的,真的叫自作自受。怎么造的?第一个你迷惑,第二个你造业,第三个你一定受果报,所谓的是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六道里面,三善道称为果,三恶道是报应,善恶果报是这么来的。一个人要想超越三界,超越六道轮回,那要怎么办?那要不迷惑、不造业,这桩事情就很不容易办到。不造业已经是做不到,不迷惑就更难做到。造业,什么叫做业?这要搞清楚。正在造作的时候叫做「事」,你们每天都在做事,事情做完之后,那个就叫做「业」。你看你们哪个人不造业?学生在学校念书不都有作业簿吗?都在造业。所有六道众生都在那里造业,这个东西就难了。业有善有恶,事有善恶,有好事、有恶事,它的结果就有善业、就有恶业。这个造作,佛在经上讲得很细,造作范围非常广大、无量无边,佛把它归纳起来,归纳为身、口、意,这就全都包括了。身是身体的造作,你身体所作的,结的身业。第二个是言语,叫口业。第三个叫念头,这个事情就麻烦了。咱们晚上睡觉,睡着了,身也不造业,口也不造业,念头还造业,他会作梦,梦里还造业。可见得意业,真是你睡着、睡醒它都不间断,这个事情就麻烦了。可见得业是天天在造,不断的在造,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只要你造业,你就有六道轮回;如果你哪天不造业了,轮回就没有了,轮回就超越了。佛跟我们所说其它的方法,就是其它的法门,要想超越轮回必须要断惑,就是要把业惑断掉,你才能超越得了。业虽然多,佛也把它归纳起来,从事上归纳,就是从境界上去归纳,三界六道的业因就是见思烦恼。见是说见解,思是讲思想,身、口不必说了,都包括在里面。你的思想纯正,你身口造作一定是正的,它不会邪的,身口的造作总是听命于意,所以佛法在意业上非常着重。一个就是你见解的错误,一个是思想的错误,这叫见思烦恼,总共分为十大类,我们后面会讨论到。必须把这个完全修正过来,你才能出得了三界。这个事情,所以你依照大小乘佛法去修学,你在一生当中能够将见思烦恼断掉,就是把见解、思想完全修正过来,实在讲不是一生能做得到的。换句话说,要想得人天福报不难,这个确实很容易,不必佛来教导我们,世间的圣贤、世间的宗教家,他们的教导足够了。可以叫我们来生还得人身,或者来生生到天上,天道比我们人道福报要大得太多了。但是要超越轮回,真正究竟圆满的解决问题,离开了佛法没有第二个法门。佛实在讲也就为这个事情出现在世间,世间人可以办得到的,他决定不会来;世间人想办办不到,佛这才兴起大慈大悲,出现在世间来帮助我们。
为什么蕅益大师为我们抉择念佛法门?这个法门叫带业往生。我们听到这句话,我们这个心可以定下来了。为什么?带业我们才有指望,不带业我们没有指望。就是业障我们可以带着去,可以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可以带着去见阿弥陀佛,这个事情就容易、就简单了。如果不带业,就难了。其它的法门没有说带业的,唯独这个法门带业,所以这个法门能叫一切众生平等得度。
前些年在美国,有些人说到,净宗带业不能往生,必得要消业才能往生。这个说法确实震撼了全世界的念佛人,使许多念佛人都感到惊慌。我是在一九八四年,沈家桢居士请我到纽约去讲经,我在洛杉矶转机,在洛杉矶住了十天。那个时候周宣德老居士,我想这里也有同修听说过老居士的名字,周老居士在机场迎接我。见了我就告诉我,他说法师,现在有人说带业不能往生,那怎么办?我这几十年佛不是白念了吗?他说这个话说得非常严肃,态度非常的悲观。我听了之后我就告诉他,我说带业不能往生,那就不要去了。他听我说这个话,他也听不懂什么意思,他听了觉得很茫然,两个眼睛看着我。我就老实告诉他,我说如果带业不能往生,西方世界就是阿弥陀佛孤家寡人一个,你去干什么?他还是没听懂,还是疑惑的眼光来看我。我就告诉他,我说老居士,那些说带业不能往生的人查经,查了很多经都没有带业这个字样。虽然没有带业这个字样,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这都是《华严经》上法身大士求生西方净土的,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的,这个你知不知道?他说这我知道,《华严经》上读过的。我说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那是不是业?他听明白了,这才懂了。等觉菩萨去往生,带一品生相无明也是带业去往生。那不带业,不带业就是阿弥陀佛一个人,除阿弥陀佛一个人之外,哪个不带业?只是带的多少不一样。
所以西方净土经里面告诉我们,它有四土、三辈、九品,我说这个有没有?他说这个有,《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上都有。我说如果不带业,哪来的三辈九品?四土、三辈、九品从哪儿来的?是从带业带的多少而分的。不带业,决定没有四土,决定没有九品,应该完全是平等的。所以我说你放心,老实去念,决定往生,不要听信这些话,动摇了自己的信念,那我们才吃亏上当了!可是说这些话的人在美国也很有地位,我们也不能得罪他,所以我后头又补充了一句话。我说人家说消业也没有说错,为什么?多消一点不就少带一点,到那边品位高一点,他也没错。所以我说这样才能够圆满。所以,祖师大德遵循佛的教诲,教导我们在末法时期,大乘佛法当中修学这个法门,你决定成就。这是说这部经的圆满,经的顿超。
「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佛讲念佛往生的经有三部,《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跟这部《阿弥陀经》,我们称之为「净土三经」。这个三部经是专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方法、境界,古大德称为「往生经」。后来这些祖师大德们,又将《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两种附在三经的后面,称为「净土五经」。我们今天所看到净土五经,要晓得它的来历,它是怎么来的。也可以说,这五样东西是专门教导我们修学这个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经典里面教给我们念佛方法很多,把它归纳起来不外乎四种,第一个叫实相念佛,第二个叫观想念佛,第三叫观像念佛,第四个叫持名念佛。这些方法都在《观无量寿佛经》之中,持名念佛的方法也是在十六观里面。而净土三经,大本的《无量寿经》跟小本《阿弥陀经》,佛都教我们专门采取持名念佛的方法,可见得「持名念佛」释迦牟尼佛非常重视。释迦牟尼佛重视,实在讲也就是一切诸佛都重视,所谓佛佛道同,都重视这个法门。
续-《佛说阿弥陀经要解-第2集》
摘自《净空法师《弥陀要解》讲记48集》
这个法门怎么好?好到什么程度?确实一般人很不容易体会,如果要不是真正实学、真正契入这个境界,是没有办法说得出来的。古德当中,像善导、永明大师、莲池、蕅益,确实给我们发挥得非常详细、明了。但是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读了这些书、听了这些开示,依旧不能够生起清净的信心,这是我们自己的不幸。所以必须要善知识的开导、要善知识的提携帮助,还得要自己真正下功夫、真正的修行,然后你才会体会得到,才能把它认识清楚。如果不是认真去修学,读了、听了,充其量也只是八识田里面种一点善根而已,起不了作用,解决不了问题。希望同修们如果想真正在这一生当中改造自己,我们俗话讲改造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人生,你能信、真正肯行,确实是不难做到的。人,每一个人确实有命运,命运从哪里来的?命运从业来的,你只要造业,业就是命运的来源。我们今天依照佛的教训来修学,就是在业上面断一切恶业、修一切善业,我们所得的结果当然就离开恶报而得到善果,所以这个确实是有理论依据的。
四种念佛法门里面,最简易的是「专持名号」,专是专心、专一,持是保持,不能把它失去。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我们一天到晚、一年到头,这一句佛号决定不能离开。念的方法,你念六个字或者念四个字都可以,你大声念也可以,小声念也可以,不出声,心里默念也可以,要紧的是不能间断,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个效果要多少时间才能看到?我告诉诸位,三个月到六个月就见到效果。可是你得要真干,不真干不行!什么叫真干?就是刚才我讲这个三句,不怀疑、不间杂、不间断。你真正做到这三句,那叫真念佛。我一面念佛一面还想别的事情,那叫夹杂,那就不专,那就得不到效果。念个几句把佛号给忘掉、断掉了,那也不行!佛号一断掉,必定是两个现象,一个是打妄想,一个是昏沉,昏沉是堕在无明里面,什么都不知道。只要依照这个方法去念,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你的业障就消了。当然不是完全消,确实会消掉一部分,你自己会感觉到。感觉到什么?第一个头脑比从前清醒,以前常常胡里胡涂的,现在不胡涂了,聪明了,显得有智慧,这就不一样,半年的时间就可以收效。心清净了,从前妄想很多,现在妄想少了,心清净,烦恼少,忧虑少,牵挂少,心比较定,比较清净,比较有智慧。你真正用这个方法去训练自己,真有效!这个里面理论懂不懂没有关系,理论懂当然好,不懂也可以做到,只要你真肯干,依照这个方法它确实见效,而且见效得非常之快速。其它宗派法门里头,能够在半年当中见效的不多,这个法门确实能有效果。
说「至稳当」,稳当怎么个说法?这必须对于圣贤人的教训要有信心,知道他决定不欺骗我。佛教人不妄语,哪有自己欺骗别人的道理?不可能的,佛给我们讲的话句句真实。念佛人不论是对于念佛的理论、经典通不通达,这个没有关系,只要真正相信、真正发愿,发愿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你立刻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我们中国俗话说佛菩萨保佑,他确实就得到,这个稳当。第二,念佛的人只要依照这个原则,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功夫纯熟的时候必定有不思议的感应,临命终的时候,佛决定来接引。人在世间最大的福报是什么?绝对不是财富,绝对不是长寿,世间人所求的都是假的,都是一场空。真正的福报是临终的时候不生病,头脑清醒,知道自己到哪里去,这是真福报。古人达到这个境界的很多,现在也有不少。为什么别人可以做到,我为什么做不到?没有别的,做到的人是真修。真修刚才讲了,就是这三句话,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他真正做到了。我们今天为什么做不到?我们没有照这三句话去做。
这些年来在台湾,我们见到念佛往生的,有站着走的、坐着走的,这都不生病的,都晓得哪一天、什么时候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这四十年当中,走得这么样自在、这么潇洒的,在台湾总有二、三十个人;念佛往生瑞相的,超过五百人了。台湾这个地方确实是了不起的地方。在南洋、在新加坡、在马来西亚,我这几年去讲经,那边同修告诉我,某人走的时候打坐走的、预知时至的,我听到的有五、六个。在美国这边我也听到过,甘老太太,你们很多同修都认识她,她现在距离远了,她住在旧金山,晚上到这儿来听经不方便。前几年她告诉我,她有个亲戚就是在美国往生的,是打坐走的。她说这个人平常看不出来,年岁大了,跟她儿女住在一起,在家照顾小孩、烧饭。走的那天,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因为每天早晨都是她烧早饭,这天早晨她没有起来烧早饭,所以家里人就开她的门。门打开之后,看到她老人家盘腿坐在床上,已经死了。更奇怪的,她把家里儿女、媳妇、小孩的那些孝服,她一个一个人都做好了,都摆在她的床铺边上。她是什么时候做的?一定是都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家人上班,她在家里做这些孝服,后事她预备得整整齐齐的。可见得人家预知时至,走得那么潇洒、那么自在,在美国往生的。
这些都是证据,基督教里面讲见证。我们佛法里面,佛讲经这是三转**,第一个是给你讲道理,第二个是讲比喻,第三就是拿出证据来给你看。这些走的人都是证据,确实能到这么样的自在。秘诀没有别的,就是人家真正做到了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句佛号念到底。所以,这个法门是最稳当的法门,没有比这个更稳当的。
「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信、愿、专持名号就是修学这个法门三个最重要的条件。你要真信,要真正愿意到极乐世界去,真正愿意见阿弥陀佛。诸位必须要知道一个事实,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金刚经》是智慧,是高度的智慧,佛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我们听到这个经文,读到这个经文,但是从来没有认真的去想过,所以这个境界你始终入不进去。如果你认真去想一想,人生在世确实是一场梦,不要以为到死的时候这才一场梦,其实天天都在作梦,时时刻刻都在作梦。绝不是到死了之后才是虚妄,眼前哪一样不是虚妄的?哪一桩是真实的?决定找不到,这是实话。
你想前想后、想东想西、患得患失,都叫做妄想、执着。殊不知这些妄想、执着都不是真实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这是要真正觉悟。真正觉悟、真正明白了,你才肯放下。这一放下,人就觉悟了,心就清净了。不但在世法上一切法了不可得,连我们自己这个身也不可得,身要可得,为什么要衰老?为什么要病?身要真的是自己,那应当年年十八,应当长生不老,那才是真的。它天天在起变化,剎那剎那在变化,哪是真的?没有一法是真的。人与人之相处,人与这个世间相处,诸位要晓得那是一个「缘」字。缘聚散无常,缘聚的时候不要欢喜,假的,缘散的时候也不要悲哀,缘散那是正常的,本来就如是,都在一个缘。所以,佛法讲这个世界叫「缘生法」,因缘生法。凡是因缘生法都不是真实的,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佛把真相给我们说明了。我们要明白这个真相的究竟,那就要自己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智慧怎样才能成就?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那是最快速的方法、最直捷的方法,我们才能将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所以,诸佛祖师教给我们修学净土这三个重要的条件。再看底下一段。
「是故净土三经并行于世,而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岂非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哉。」到这里是一段。三经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佛为我们说出这个法门,这个法门虽然没有人问,释迦牟尼佛观察众生机缘成熟。当然不是都成熟,是这一个地区众生有一些机缘成熟的。我们在《无量寿经》里面读到过,这个机缘成熟是非常的稀有。依照《无量寿经》上的说法,那是这个众生在过去无量劫以来修积的善根福德,在这一生当中成熟。为什么?他才能够相信这个法门,才能够接受这个法门。如果不是无量劫善根福德的成熟,他纵然听到这个法门、接触到这个法门,他也不能完全相信,也不能认真去修学。换句话说,他这一生当中不能往生,这就是没有成熟的人。真正成熟的人,一接触、一接受,他就真正会做到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只要做到这个样子,这个人就是善根成熟的人。善根成熟的人,就是他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换句话说,就是他在这一生当中决定作佛,这还得了!所以这个法门我们纵然劝一切人,一切人不能接受、不能相信,你不必灰心,也不必去责怪他。为什么?不能怪的,他善根不成熟,佛都帮不上忙,我们是什么人,我们怎么能帮得上忙?诸佛菩萨都帮不上忙。必须他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第二个就是十方如来以本愿威神的力量,冥冥当中加持他,所以他能信、能愿、能行。
这是三经,现在是五经,虽然并行于世,可是古人独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这个在我们中国佛教非常普遍,几乎包括禅宗都不例外,我们看到《禅门日诵》,就是禅宗的课诵本,他晚课也念《阿弥陀经》。有一些禅宗里面,他是逢单日念《阿弥陀经》,逢双日念八十八佛,他们晚课是这个作法,可见得对于《弥陀经》相当重视。重视的原因就是「有见于持名一法,普被三根」。这个三根,根是根性,大别的区分是将一切众生的根性分为上、中、下三等。而这个法门,所有一切根性都能修,不同于其它法门。譬如说在中国的禅宗,禅宗只有上根的人才有资格修,中下根性没有分。你看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就讲得很清楚,他说他所接引的人,就是他教的对象,是上上乘人,比大乘还要高。六祖讲神秀所接引的是大乘人,他所接引的是上上乘人,这就说明禅宗必须要上根的根器才能够修学,能不能成就那还没有把握。教下,像华严、天台、法相、三论这些宗派,他们的对象是上、中根性的人。大概上根利智修学这些法门都有相当的成就,中等根性的成就就要差很多了,下根可以说没有分,得不到利益。唯独这个法门,上、中、下三根,所谓是不认识字的老太太、老公公,他修这个法门一样也能往生,一样也开智慧,这是真实的。所以古人说,「若智若愚皆有分,是男是女总堪修」,男女老少统统都有分,统统都可以修。
《华严经》里面文殊、普贤发愿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代表上上根人。《往生传》里面记载着衡州的王打铁,衡州就是我们现在的湖南衡阳,衡山、衡阳一带念佛的人很多,受王打铁的影响。铁匠,不认识字,一家四口,太太、两个小孩,一天不做工一天就没有生活,所以非常的辛苦。他是遇到一个法师,一个出家人,从他打铁的铺子经过,他看到很感动,请这个出家人到铁匠铺来坐一下,供养他一杯茶。向他请教,他说我生活太苦,有没有方法叫我离苦得乐?这个法师就劝他念阿弥陀佛,他说你只要好好的念,一定有好处。他就真听话,从此以后打铁,锤子打下去,阿弥陀佛,提上来,阿弥陀佛。那个风箱,推进去,阿弥陀佛,拉出来,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念得非常勤快。他的太太就问他,她说你打铁这么辛苦,再念阿弥陀佛不是更辛苦?他说不会,我从前很辛苦,现在念阿弥陀佛,不觉得辛苦了。这个样念了三年。那一天他往生的时候,他不认识字,他居然说了一首偈子,他说「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他铁锤打一下下去,他就在那儿站着往生了,他是站着走的,他不生病。街坊邻居大家看到非常受感动,看到他这么走法,这是非常的难得。像这一类的,这是我们讲的下根之人、下愚之人,没有受过教育、没有读过书的。他临走说一首偈,可见得他开智慧了,他确实破迷开悟,他是开悟之后走的,走得那么潇洒、走得那么自在。
我是在民国五十七年,台南将军乡有个老太太站着往生的,也是预知时至。我是好像去年还是前年到高雄,在高雄讲演提到这桩事情,听众当中就有好几位来告诉我,他说他们都知道。在台北,李济华老居士往生的瑞相就更不可思议了。那一天他走的时候,甘老居士在场,在现场参加他的法会。老居士八十多岁,跟大家讲经讲了一个半钟点,苦口婆心的劝导大家好好的认真的念佛,讲完之后告诉大家,我要回家去了。人家以为他八十多岁,讲一个半钟点讲太累了,以为他要回家休息了。哪里晓得他老人家下了讲台,在讲堂旁边有个小客厅,他在沙发上一坐就走了。你看多自在!他是差不多两个月以前就晓得了,得空的时候他去看看老朋友,见最后一次面,辞行。那一天晚上参加法会的时候,那时候台北还没有出租车,有三轮车。他跟太太坐三轮车参加法会,跟他太太商量,因为他有几个儿女都在美国,就是老夫妻两个住在一起。他跟太太商量,他说我要往生了,你会不会寂寞?他太太说,你能往生那太好了!我不会寂寞。一口就答应了。就是那天的事情,没有想到他讲完了之后,下了台他真走了。预知时至,真走得潇洒自在!这是我们在台北市亲眼看到的。这是说的普被三根。
「摄」就是包括,「事理以无遗」,念佛有事念、有理念,理是把这个道理、方法统统明了,所以说理论、方法、境界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叫理念,他当然专心。第二种是事念。就是理论不晓得、不明白,境界也不清楚,但是看到别人这样做有好处,自己就跟着去做,这叫事念。事念念到心地清净的时候,智慧自然开了,所以从事念以后一定会进入到理念。理论虽然通达明白,这一句佛号决定不间断,这就是理念不能离开事念。
「统宗教而无外」,宗是指禅宗,教是指教下,禅宗以外其它九个宗都叫做教。所以我们佛门里面称宗教,跟我们现在社会上称宗教意义完全不相同。佛门这个「宗教」是我们自己有十个宗派,十个宗派,禅宗教学法跟其它九个宗派教学方法不相同,它是很特别的,所谓说「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换句话说,禅宗没有教科书,其它九个宗派都有课本,都有层次,按部就班的教学。所以就把他分为宗门跟教下,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方法。虽然方法不相同,目标是相同的,这个诸位要记住,目标相同,方向是相同的,只是方法不相同而已。念佛法门,宗、教统统包括在里面,所以说是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是我们言语、心思都达不到的境界。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