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摘自《圣印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圣印法师 著
一 绪言
佛教的兴盛不是在于形式,主要是在把佛的精神推广到世上。末法之世的今日,一切易流于形式,这是修持佛法的人切忌的毛病。要知道佛灭后不久,佛法正兴盛之时,是正法时代,无论「教」「行」「证」三者皆备,就是说了解了教理还要如法去实行,因为能实行才能体会出是非曲直,才能求(证)得觉悟。证得了觉悟的法体是永恒不坏的,所谓「法身常在」这是人生最大的光芒。然如无「行」(实践)又如何证得?如无「教」(教理)又如何去实行?三者牵连互为因果,不可或缺。
佛在世所说的教理而传之后世的,叫做「经」。经有多种,佛教统称为经藏,「藏」就是多的意思。「经」这个字印度话是修多罗,意指「结纽」,所谓「结纽」,原来从前印度妇女往往发辫上装饰了各色各样的草花,草花上面又结成一种花纽,这是形喻后世对佛说的教理使之传于后世,好像是用纽带来束花一般把各种花结缠于发际,是一脉相传的含义。经是宗教的理论,宗教不能离经而存在,佛教的经,有其永恒的价值。
经既是属于理论,惟徒有理论仍是不足,必须要加以实行,就是说把所学的教义一一配合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就叫「律」,是日常生活的规则。日常生活的规则有条不紊,起居动作都能符合佛教的要求──存正去邪,防恶行善,才是无愧为一个佛弟子的身份。要做到「律己」的功夫,比如孔子所说「非礼勿言、非礼无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就是一例。作为一个世上的君子,起码应该是起居有节,饮食有时,行之有序,用心诚良,而且无论事的大小,一切循规蹈矩的做去,原则上不能违背理论的法则。佛说的「戒」就是人生的金科玉律,如果依著奉行,等于受到导师光明的指引而不致沉沦,所以通常说「戒律」,实则戒即是律,律亦是戒。经、律都是佛说的,至于「论」就不同,是后来的人对佛说的经律所加的阐述或说明,大体上都是学者潜心致力而成,佛教由印度传到中国以及日本,有了不少的翻译文字,这些翻译的论著自然都可归纳于「论」内。以上所述,佛制定的戒律是很多的,故律称律藏,有关经律研究的论著也是很多的,故论称论藏,连同前面说过的经藏,那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合称为三藏。任何一位法师倘精通经、律、论的就可称之为三藏法师。许多人都以为唐朝玄奘法师西天取经是唐三藏,三藏这两字就是专指人名而言,便是一种不明佛法的见解。
现在就佛经来说,有极其简单的经,也有极其复杂的经,经文所说的道理有十分通俗的事,也有甚为高深的理,可说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大别可分为「大乘」经和「小乘」经两种。「乘」的意思是乘物,也就是载的意思。譬喻我们渡海过河,浅处不妨游泳涉水而过,一旦到了深处远处就不得不乘船了。又如走路近处不妨步行而达,但到远地则必须仰赖乘车了。佛教就好比车和船,人生有许多困难的问题不是光靠人力可以解决,是以要想安全通过多事多难的人生的路途,就得坐上可靠的车船,佛教是最安全可靠,将之譬喻「乘」的意义即在于此。
「乘」的大小区别若何?凡是以除却个人自心的苦恼为目的而学佛,这纯粹是求自了,即「小乘」。凡是自己解脱了苦恼,同时也要使他人解脱苦恼因之学佛,即是目的在于自度度他,便是「大乘」。于此,我们断定地说,「小乘」实在是利己主义,个人色彩浓厚;「大乘」充满了利群主义,全然为了大众。
在大乘教中根本殊胜的经典所说的教义全是积极的社会的利众的,闪烁著自觉觉他的不朽光辉。就中最重要的经典,莫过于法华经。法华经说的是佛教的深义,粗览一读,不惟不能窥其堂奥,更不可能马上觉悟,所以必须一字一句细心去读,才能领略其中一字有一字的含义,一句有一句的价值,抱了这样审慎的态度去读,就不难登堂入室,获取精华,现在所讲的这个普门品,就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一品。
二 妙法莲华经
原本的法华经在当初佛教起源地印度有数种,译成汉文的前后共有六种之多,其中三种散失,现祗余三种了,此三种中又以妙法莲华经最为殊胜。惜其梵文原本已无存,至于中国所有的三种:一、西晋武帝太康七年(公元二八六年)月支国三藏竺法护译的法华经叫做正法华经,共十卷二十七品。二、东晋安帝隆安六年(公元四○二年)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名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八品。三、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六○一年)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与达摩笈多共译,名添品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七品。上面三种译本除了品位次序有先后之别以及内容稍有出入,但经文意义大致雷同。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前五字是经题,后八字是品题,容依次先释经题。
妙法莲华这四字是别题,后一字「经」则是通题,通于一切佛经,凡佛所说的都称为经,「妙法莲华经」是一经的总题,包含了广大甚深的真理。
本经的梵名是「萨达摩奔荼利迦」,萨是正妙之义,达摩是法,奔荼利迦是指白连华。
妙法莲华是指的什么呢?妙法属法,莲花属喻,这是因为所说的经理不是一般凡天俗子轻易理解,即出世二乘圣人也是领悟不易,所以借用连华譬喻,以显妙法的超然。
「妙」是指不可思议和无与比伦的意思。分析起来约有四义,即巧妙、胜妙、微妙、绝妙。此经巧开方便之门,故名巧妙,此经宣扬一切佛法,故名胜妙;此经穷一切义理,故名微妙;此经事理无碍,故名绝妙。
法,含有轨生物解,任持自性二义,是摄宇宙万有一切,可说包罗万象。俱舍光记:「释法名有二:一、能持自性,谓一切法各守自性,如色等性,常不改变。二、轨生胜解,如无常等生人无常等解」。法相宗将形形色色的差别法,分为五位百法,以性宗来说广则三千,然概则不外以下三法──一、心法:即正因理心佛性,了因慧心佛性,缘同善心佛性之三因佛性。二、众生法:即惑业善三道。三、佛法:即般若、解脱,法身三德,佛是由于证正因理心而成法身德,证了因慧心而成般若德,证缘因善心而成解脱德。众生法、佛法都不离心法,是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莲华在印度的当时本有四种,一名媪钵罗,是青色;二名拘集陀母,是黄色;三名钵特摩,是赤色;四名奔茶利,是白色。然而白色是一切颜色的根本,因此以一乘作其余诸乘之宗。取喻叫奔荼利。奔荼利迦(白莲华)有四种意义──一、鲜白分明,花开莲现。譬喻此经了了分明,有开权显实的巧妙。二、含苞未吐的叫屈摩罗,开过将落的叫迦摩罗,正在盛开的叫奔荼利迦。譬喻此经在正法之时宣说而大显胜妙。三、莲花是在污泥之中,可是却入污泥而不染,因其本质是香洁圆美,譬喻此经所说有众德圆满至为微妙。四、莲花荷叶润茎深长,开花则芬芳洁白不著水滴,不染尘垢,譬喻此经所说一乘的法门广大,道理睿深,有离言绝虑的绝妙。
莲花出水,清净庄严。莲花是拿来作譬喻的,因此经在显理、实践、证果、位次、利益各方面,都是精妙幽微,甚深甚深,用莲华为喻,法妙喻也妙,法喻皆妙,犹之果中有因,因中有果,像莲花的花果同时生出,超然妙谛,故名妙法莲华。
经是佛说的亘古不易的宝贵真理,梵语叫做「修多罗」,即是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下又能契合众生不同的根机。同时,经有贯穿之义,如来说法是一贯不移。经有摄持之义,即摄化众生百无一漏。古大德说:「经者为常为法,是摄是贯,常则道轨百生,法乃德模千乘,摄则集斯妙理,贯则御彼庸生,庶令毕离苦津,终登觉岸」。
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是罗什译的,称为旧译。到了唐朝玄奘时,又译为「观自在」称为新译。
观音的梵音本是「阿黎即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
「阿黎即」是圣者,尊称的意思。「阿缚卢枳多」是观照或注意的意思,所以简称为观。「伊湿伐罗」是堪能之义。
罗什法师把这位菩萨译作「观世音」,是因为这位菩萨秉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观九法界众生称念和求救的音声,而来教化援救众生,有求必应的缘故。
玄奘法师把这位菩萨译作「观自在」,是因为这位大心菩萨时时刻刻欲令众生观察诸法而得自在的缘故。
观世音菩萨在诸经中还有许多称号,如普门品中又称施无畏或净圣。悲华经中称正法明如来或遍一切功德山王如来。观音授记经中称大悲圣者或救护苦难者或普光功德山王佛。又观音经中称大悲施无畏。真言仪轨中称大慈大悲主。金刚界曼陀罗中称金刚菩萨。
本品开姶释尊便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的名词便是从这段音声的文字而来。
至于「菩萨」二字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旧译为「大道心众生」,新译为「觉有情」。
大论释说:「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就众生,以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说:「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直修佛道以化他故,名为菩萨」。菩萨是已觉悟了的人,他对世上任何事理莫不透澈明了,而有正确的认识,可是,不是为了自己觉悟就算了事,而是不断激发内在的悲心(同情心弘愿心)以之赐予人间温暖,拔除他人苦难。所以最切实的解释是:菩萨能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化有情以利他。他是得大自在,以高度的悲心观察世间众生苦难,随时施以救济,悲智双运的人。
其次谈到「普门」两个字义。
普是普遍,门是通达,就是说不论何人不论何时不论何地都能通达的意思。观世音菩萨悲心特长,权巧方便,随时示现,普应群机,这就是说,他是普具大悲救济之光,而拔济众生时有种种不同的类门。尽管众生千差万别,观世音菩萨都有方法度化他。观世音菩萨化现三十三身普门示现,真是使人叹为稀有。
我们不妨这样说:菩萨拔救我们的真理大道,平等遍满在我们的眼前。观世音菩萨是何等的慈悲啊!华严经入法界品说:「观自在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众生之前』」。
什么叫做「品」呢?法华文句一曰:「品者,中阿含云跋渠,此翻为品。品者,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意思是说,品是品类,在同一部经中虽区分几类,但归纳意义仍然为一,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如妙音菩萨有妙音菩萨品,药王菩萨有药王菩萨品。
总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合其意义是本品说明观世音菩萨如何自觉觉他以及平等普遍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妙迹功德。换而言之,观世音是人,普门是法,品是同样不同类的意思,也就是说,观世音这人所显的普遍的微妙的法的功德篇。
四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四大翻译家就是罗什、真谛、玄奘、不空四位法师。
罗什出生在龟兹国(即今新疆省库车沙雅两县),谈到他的出生经过是这样的:罗什的父亲名叫鸠摩罗炎,是印度国人,因其父祖达多(罗什的祖父)名闻全国,所以罗炎也将继承相位,可是他却淡泊名利宁愿避位出家,东渡到龟兹国来。国王对他欢喜敬慕聘为国师。又因王妹耆婆年华二十慧贤天生,国王便逼罗炎还俗娶之为妻,因之怀孕了罗什。怀孕之时,耆婆感到此以前更为智慧,这时阿罗汉达摩瞿对她说:「你怀孕智子,和舍利弗在胎中的征候相同。」由是耆婆顿萌出家之念。罗什生下以后,耆婆要去出家,但被罗炎阻止了。以后耆婆又生一子名弗沙提婆。有一次耆婆出外,看到冢墓枯骨纵横觉悟身是苦本,誓愿离俗,绝食七日,罗炎不得已就让她出家。那时罗什祗有七岁,便也随母出家了。每日跟著他的师父诵经千遍达三万二千字之多,师父稍作讲解,他便豁然通达。
罗什九岁时,随母参访名师。在迦湿弥罗国向大德盘头达多学习杂藏,中长两阿含经四百万言。迦湿弥罗国王请他到宫中,集合了不少外道论师与之攻难。罗什舌辩群雄,出言锋厉,遂使外道心折,国王敬佩不已。十二岁时,其母耆婆又带他同到龟兹,西域各国都争相礼聘罗什高官勋爵,罗什却一概辞谢了。为了不断精进研学佛法,就告别了母亲和故乡,独自出外去求道了。他终于亲近了善知识须犁耶苏摩,最初他学的是小乘,后来专学方等,而后又各方面广求大乘佛法,研习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有一日,须犁耶苏摩对他说:「你学的差不多了,可到世间各处宏法利生。」于是罗什拜别其师。临行苏摩送了许多经典给他,妙法莲华的珍贵原本便是这许多经中的一部。
罗什在万分感激的心情下受了经,返回故里。其母耆婆对他的学成归来喜欢极了,就博览他的经书,又请他讲解方等的精义。耆婆听毕,立即证得斯陀含果。罗什二十岁时在宫中受戒,从卑摩罗义学十诵律,耆婆那时向他辞行到印度去修学,后来印证阿那含果。罗什留住龟兹国三年,广论大乘经论,日益充实自已,其时在中国是五胡乱华时代。前秦苻坚建元十八年九月苻坚就派遣了骁骑将军吕光陵江将军羌飞率大兵四万征讨西域各国。其实苻坚早慕罗什大名,希望得为国之瑰宝。吕光兵临城下,一战即告功成,灭龟兹,得罗什,遂令班师还期。罗什已知天数,所以愿效忠中国。罗什在吕光扎营山下,曾说:「不可在此停留」,吕光见他年轻不信他话,果然睌间倾盆大雨,洪水暴发淹死数千兵士,由是吕光才相信他同到凉州,可是那时苻坚已被姚苌所害,于是吕光下令三军编素吊祭,而后自封为帝,称年号为太安元年。罗什在凉州住了六年,因吕光与其子吕隆均不甚信仰佛法,也就不能如愿大转法论。这时姚苌僭位关中(长安)一度向吕光约请迎接罗什入关,吕光鉴于罗什智慧高深,一旦做了姚苌心腹谋士将于己不利,不准所请。姚苌死后,姚兴继位,又遣使臣敦请罗什入关,那时吕光已死其子吕隆即位,可是他不加理会。姚兴遂于弘始三年讨伐吕隆,吕隆败而归降。崇仰佛法的姚兴便派人隆重迎请罗什进入长安,特以朝廷的西明阁为其居所,并待以国师之礼。第二年下诏广集沙门大德八百余人,恭请罗什以逍遥国为译经道场,担任翻译佛经总裁职务。自此为中国佛教史上放一异彩。
罗什的学识渊博德孚众望,加上姚兴的护法心切,于是皈入罗什门下的学者越来越多,而后他的门生竟有三千多人。译法华经的时候参加的有二千余人,可说盛极一时。法华经是罗什来长安后于弘始八年时译出的。弘始十一年(东晋安帝的义熙五年)八月二十日伟大的罗什端祥直寂于长安。
临终之时,罗什誓言:「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不违佛旨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他的誓言灵验了,火化之后,薪灭而舌不成灰。
综计罗什九年间致力于翻译经典工作,共译出经典七十四部,合为三百九十余卷,在文字方面因学有根基十分流畅,人皆喜读。堪称中国佛经翻译界的泰斗。
罗什示寂以后,到了隋朝时代,又出了一位伟大的法师便是天台大师,他对法华经的阐释与推广,不让罗什专美于前,且以法华经为中心弘扬佛道。
续-《【序】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摘自《圣印法师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法华经在佛教任何一宗的立场上看都作有重要无比的地位。法华经一共分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释尊垂迹的一切,叫做「迹门」;后十四品是依释尊本地而说的叫做「本门」。比方说天空的月亮本是一个,可是照到了山有山的月影,照到了海有海的月影,月影不一,月亮还是一个并无两样。人的走路也是一样,足迹何止千千万万,其人则是一人,足迹是迹,其人是本;一物可作出许多不同动作,而根本上仍为一物,这就是迹与本的说明。僧肇法师说得好:「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而不思议一也」。
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有成佛的本体。但因人不去注意,不去自觉,只顾眼前的利害得失,贻误了根本的人生大事。本佛见芸芸众生的痛苦心有不忍,就取就人身,生于和我们同一世界的印度国土之上,为一国的王子,却舍王位弃富贵。甘心修行,示我们以修行之道。这可说释迦牟尼佛乃是有绝对力量的根本佛一部份之化身,成为肉体之身的印度王子,由修行至觉悟,因觉悟而说法,他以身教口教作为示范,要我们如法修行,向真理的大道前进,必有转迷开悟的一日而致成佛。
五 本文
{:s_613:}{:s_613:}
页:
[1]